第一篇:《认识直角、锐角、钝角》的教学反思
《认识直角、锐角、钝角》这部分内容通过两个例题的教学,让学生直观认识直角,并在此基础上通过与直角的比较,直观认识锐角与钝角。
以往的教学经验,孩子不会用三角尺上的直角去比较其它的直角,直角的表象不够清晰,不能比较顺利的认出斜着的直角。因此,在直角的教学中,我关注学生的认知基础,创设多种活动,丰富学生表象。
直角的认识对于孩子来说,是比较重要的,又比较抽象。三角尺上的直角更是学生认识直角的基础。预习作业的设计,让学生描出三角尺上的三个角,找出最大的角,说明是直角。课堂上,让学生找一找,说一说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面上有直角。用三角尺上的直角去和物体面上的直角去比一比,(如黑板上的直角,数学书上的直角,课桌上的直角等)体会这些直角虽然边的长短不一,但大小是一样的。(反思:课后,学生能认出比较摆放方正的直角,对于斜着摆放的直角不能准确判断,需要加入一些不同方向,边长短不一的直角,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最后,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对直角的认识:直角是什么样子的呢?什么图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
锐角和钝角的教学在学生掌握直角的基础上进行教学,学生经过预习,已经能掌握概念。教学时要教学“锐”和“钝”的读写,借助例题的钟面教学钟面上()点和()点整分钟和时针成直角,()点整分钟和时针在一条直线上等。
本节课我注重学生的实践活动,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参与,在动手中探索创新,通过体验来认识直角。在课件的设计上,我尽可能多的设计了找一找、做一做、画一画等动手操作活动,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让学生在充分的活动中,在自主探索与使用交流中,建立直角的表象,从而丰富对直角的认识,发展空间观念。真正体现“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教学模型的过程”这一基本理念。在教学时,我通过多种活动让学生认识直角。让学生通过找一找、折一折、等活动使学生对直角有些感性认识,然后引到学生在三角板上感觉直角,为判断直角做好铺垫,在判断直角前,让学生自我思考,全班质疑,如在用圆片创造直角时,有学生凭感觉去折直角,教师就可以这样引导学生:“这样折的直角你能肯定是直角吗?”进而引导学生自己去思考,进而寻找判断直角的更好的方法——用三角板去量,最后是画直角,学生画直角也学得很好,就是在画好后要标上直角的符号,有些小朋友总忘记标。
第二篇:认识直角、锐角、钝角教案
认识直角、锐角和钝角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认识直角、锐角和钝角,会借助三角尺辨认以上角。
过程与方法:通过找一找、比一比、说一说、练一练等活动,导学生认识直角、锐角和钝角,会借助三角尺辨认以上角。学会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自信。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动手、观察、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教学重难点:认识直角、锐角和钝角,会借助三角尺辨认以上角。教具、学具 每人一张纸
教学方法:讲解法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回忆一下上节课我们学过哪些内容。
2、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角的知识。
(二)揭示新知
1、课件演示以下三个实物,让学生指出图中的角。
2、比一比
(1)直观认识三种角。
这是直角
这个角比直角小,是锐角
比直角大是钝角(2)动手折出三种角(3)说一说:
结合实际说一说课室有什么角。
(三)巩固练习
1、做P67练一练的练习题。(1)完成习题1
让学生打开书本,认真观察,独立辨认,学生把角的名称写出来。(2)全班交流答案
2、指导学生完成习题2的练习
练习时,让学生先观察,能直接判断的可直接判断。不容易看出的,可引导学生用手中折的直角或三角尺当工具进行辨认。
3、扩大学生阅读知识面
让学生自己先阅读“你知道吗?”然后让学生说一说阅读的感想。
引导学生认识生活中,很多地方找到角,许多角可以美化我们的生活。
(四)全课总结
这节课大家学到什么内容? 还有什么问题? 作业设计;
1、一个直角有()个顶点,()条边。
2、一块三角尺有()个角,其中有()个()角,有()个()角。
3、把直角、锐角、钝角从小到大排列
()<()<()
4、思考题:
两根小棒可以摆成几个直角?试一试 板书设计:认识直角、锐角和钝角
这是直角
这个角比直角小,是锐角
比直角大是钝角 教学反思;
练习课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熟记角的各部分名称,能辨认出直角、锐角、钝角。
过程与方法:乐于交流,合作学习。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勤于思考的好习惯。教学重难点:能辨认出直角、锐角、钝角。教学准备:放大镜和一块手表。教学方法:练习法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今天我们来上一节角的练习课。
(二)指导练习
1、完成练习题1:学生独立完成,全班交流。
2、完成习题2
学生独立完成,全班交流,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怎样判断。
3、完成习题3:学生独立完成,投影仪出示答案
4、指导学生完成习题4:收集学生的思考方法,让学生口述方法。
5、指导完成习题5(1)观察3:00与9:00钟面上的时针,分针的角是否一样大。(2)分组拨一拨,找出哪两个时刻时针、分针所成的角是一样大,并把角的名称写下来。(3)发现什么规律,两个时刻相加正好是12
6、完成习题6、7
(三)全课总结
作业设计;完成练习题1,2,3,4,5,6,7 板书设计:练习课
观察3:00与9:00钟面上的时针,分针的角是否一样大。教学反思;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师:在有些图形中还藏着我们的新朋友,它也是一种图形,它叫“直角”。(教师把板书补充完整)你能在图中找出“角”吗?
(创设小房子的情境找“直角”,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存在“直角”,利用电脑课件演示,使学生经历从图形中抽象出“直角”的过程,通过观察,能初步感受到“直角”的样子。)
(二)指一指:初步认识“直角”
1.师:请同学在三角板上指出一个“直角”。学生试着指出“直角”,教师根据学生情况进行引导,使学生能完整地指。2.教师示范指,注意动作强调从顶点开始。(引导学生正确指出“直角”,为学生独立画“直角”做好准备。)(三)画一画:了解“直角”的特征,知道各部分名称
(四)找一找,下面哪些是直角: 师:你是怎么判断的?
生:我用三角板比较的。
这是直角
这个角比直角小,是锐角。
这个角比直角大,是钝角。
(五)找一找:使同学体会生活中处处有“角”
我们已经认识了“角”,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多地方都有角。今天我们身边的许多物体上就有“角”,你能找出直角,钝角。和锐角吗?
学生独立观察后,在全班汇报。
生:桌子上有角,这是它的顶点和两条边。学习后学生再找“角”,已经能很清晰的找到一个面上的“角”了,更加接近数学中所说的“角”,不再是随意的立面上的“角”。
(六)巩固提高,完成p66页 练一练1~6题
(七)全课小结:师: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生1:我知道了什么是“角”。
生2:我知道“角”是由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组成的。生3:我知道怎样比“角”的大小。
第三篇:《认识直角、锐角、钝角》说课稿
《认识直角、锐角、钝角》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本课为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第7单元《认识直角、锐角和钝角》中的知识。
二、教学内容
这堂课要求学生判断一个角是直角、锐角还是钝角,是在第一课时《角的认识》的基础上认识直角、锐角和钝角,会借助三角板辨认直角、锐角、钝角。
三、教学重点:能辨认直角、锐角、钝角。知道直角、锐角、钝角的特点。
教学难点:能区分直角、锐角、钝角。
四、总体设计和说明 这一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二年级的学生。他们年龄小、好动、爱玩,在四十分钟的教学中容易疲劳,注意力容易分散。根据这一特点,为了抓住他们的兴趣,首先我采用愉快式教学方法,设计生动有趣的简笔画,让学生在有趣的情境中引入。其次我还采用自主探索教学法,通过让学生摆一摆、分一分、画一画、找一找、拼一拼等多种形式,让学生积极动眼、动手、动脑、动口,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体验来学习新知,最后通过学生所学的新知,解决问题并引导他们总结全课。
五、教学准备
1、教具准备:课件,正方形几张,大三角板一副。
2、学具准备:活动小棒若干,白纸几张,正方形纸一张,三角板一副
六、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诱发兴趣。
在这个环节中,我首先展示了一幅人物简笔画 作为情境图,让学生感兴趣去寻找,发现图中 的数学知识——角。目的 在于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积极活跃向上 的学习氛围,为学习
新知创设良好的情景。再复习旧知,回顾上一节课所学的有关角的知识(角的组成、角有大小之分、角的大小与张开程度有关),为学习新知作铺垫。
(二)、动手思考,探究新知。
1、初步认识直角。
A.出示一张正方形纸
问:它有几个角?然后让学生也拿出事先准备好的正方形纸,像老师的一样摆正,找到左下方的这个角,用手摸一摸、指一指,并用眼睛仔细看看它的样子,问有谁知道这是一个怎样的角?根据学生的反馈,师说出这是一个特殊的角叫做直角。(板书:直角)并且通常我们会在直角上标上一个这样的符号“ ”,这就是直角符号。
让学生也在他们的纸上标上直角符号。接着让学生找出正方形纸的其它三个直角,标上直角符号。
B.请学生拿出三角板。
问能找到三角板上的直角吗?(可以找个学生指一指)师拿出大的三角板教具,也让学生找出直角,两把不同的三角板都有直角,让学生猜猜看,这两个直角的大小会怎样?可以怎样来验证呢?上一节课已经教了用重叠的方法比较角的大小,所以可以很快的让一个学生上来动手操作,问他们有何发现?从而得出:直角都是一样大的。(通过正方形的直角和三角板上的直角的认识,让学生明确什么样子的角才是直角很重要,知道所有的直角都是一样大的,为下面会用三角板的直角去区分锐角、钝角做铺垫)
2、活动感知,认识锐角和钝角(1)摆一摆、分一分。
* 明确活动要求:4个人为一小组,根据角的特点共同摆出6个你们组喜欢的,而且大小不同的角。工具就是活动小棒。
*小组合作开展活动,教师参与合作,并给予适当的指导、纠正。全班摆完之后再要求:
A、以小组为单位,商量并将这6个大小不同的角进行分类。B、反馈各小组的分类情况,学生可能会出现以下几种分类结果。①根据是不是直角分为两类。
②按照角的大小分为三类:直角为一类,比直角大的为一类,比直角小的为一类。
引导全班学生以讨论、答辩的形式着重分析第二种分类方法(按照角的大小分类)。
在分析的过程中请学生上展示平台上展示分类结果,在这个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例如:怎样验证做的这些角是直角?这里学生能够回答可以用三角板的直角来验证,因为开头已经学习了直角。这里可以组织全班学生有做了直角的进行现场验证,如发现错误给予纠正。
(2)得出名称。
师:像刚才这样根据大小可以把角分成三类:以直角为标准,角小点的这一类是锐角,让学生总结出锐角的特点:比直角小的角是锐角;那么另一类是钝角,学生也很快能总结出钝角的特点是比直角大,可以让学生读多几次特点(同时老师板书出锐角、钝角,从而揭示课题:直角、锐角和钝角。)
为了加深理解锐角、直角、钝角三者之间的关系。还可以让每个学生用活动角先表示直角,再活动表示出锐角,从而得出把直角的张口变小就是锐角。用同样的方法先表示直角,再表示钝角,得出:把直角的张口变大,就是钝角。(整堂课的新知识的学习基本是结束了,我这么设计的目的是:希望通过学生在做角、摆角、分类、交流、总结特征这几个活动中,能给每个学生充分提供“看、想、说、动”的机会。特别在做角、分类环节中,使学生的学习成为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动手实验——分类思考——概念概括——表达陈述”的探究过程,让每个学生都经历了角的产生,而且让学生对锐角、钝角的认识是建立在以直角为轴心的知识体系中,从而顺利、稳固地建立了锐角、钝角的概念。)(三)、运用新知,解决问题(在这个环节中,我主要设计了两项练习:1:找角 2:画角。)
1、首先继续展示出所画的简笔画,让学生找出直角、锐角、钝角。其次,打开书本第91页完成练一练的练习。最后再通过思维拓展,让学生说说自己生活中还发现了哪些角。(找角的目的是让学生进一步理解运用这三种角的特点,而思维拓展就把学生的思维从课堂带到了生活中,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的数学无处不在。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画直角、锐角和钝角。
(1)请学生在准备好的白纸上画出一个直角、锐角和一个钝角。(2)展示部分学生的作品,学生可能出现的情况有: A.选择直尺,根据直角、锐角和钝角的特点直接画。B.选择三角板上已有的锐角,边描边画。
C.选择实物上(或活动角)的直角、锐角和钝角,边描边画。D.用两块(或多块)三角板拼在一起,找到其中的钝角,边描边画。
(在这项练习中,通过开放式的画一画,拼一拼,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让学生进一步建立空间观念,还使学生明白画角是有多种方法。)
最后:引导学生总结全课。
(这个环节中,我让学生说说在这堂课里学会了什么,是通过什么方法知道的。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巩固。)
总之,整个教学环节是让学生在主体积极参与、操作、交流、动脑、动口的探究性学习中建立概念、理解概念和应用概念。实践证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解放了老师,让课堂更精彩。
第四篇:《认识直角、锐角和钝角》教学设计
《认识直角、锐角和钝角》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直角、钝角、锐角;会画直角。
2.在丰富多样的活动中,丰富对角的认识,培养空间观念。
3.积极参与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并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初步认识直角、锐角和钝角。教学难点:会用三角板判断直角、锐角和钝角 教学过程
一、【预习案】
1.给我们认识的角宝宝画像,写出各部分的名称。
2.小组分享自制活动角。
3.打开折扇,看看叫有什么变化?
思考:角的两边张开的程度越大,角越();角的两边张开的程 度越小,角越()。
设计意图(师生通过复习角,动手用活动角做出角,观察折扇的变化与角的大小的关系,为后面教学直角、锐角和钝角埋下伏笔。)
二【探究新知】
(一)认识直角(角的家族很多,这一家的角妈妈生了三个儿子,她认为自己的二儿子最帅,我们一起去认识这个最帅的角。)1.仔细观察,引入探究
(1)观察图形,找出这些角的特征,自然而然引出直角的特征,认识直角。(2)找出三角尺上的直角。
(为下边画直角,辨别钝角、锐角做好准备)。(3)学习画直角。
2.动手实践,自主建构(1)指导学生动手折一个直角。
(2)选择比较有代表性的作品展示在黑板上,提问:你怎么验证这些角是不是直角?
(3)思考:所有的直角都是一样大的吗?
(设计意图:以童话入境,通过对生活中的物品的观察,让学生逐一找到生活中物品的直角,并抽象出直角的原型,加深学生对直角的认识,建立表象。在这个基础上,引导学生用大小不一的不规则纸动手折出一个直角,再引导学生来验证自己折出的角究竟是不是直角,学生的兴趣会比较浓厚,增强学生的动手意识。)
(二)自主探究,认识锐角、钝角
1、认识了角妈妈的二儿子—直角,还有两个儿子呢。大哥叫钝角:比直角大;三弟锐角---比直角小。(揭示锐角和钝角的含义。(该吃饭啦,他们不对号入座,我们来帮助角妈妈,让她的三个儿子对号入座。
2.说歌谣:大哥大哥叫钝角,三弟三弟叫锐角,要想分清这哥俩,二哥直角来帮忙。
3、摆一摆活动:引导学生利用活动角摆出锐角和钝角,并用三角尺验证后展示。
4、变魔术:利用活动角和三角尺的直角,体验大小不同的锐角和钝角。5.帮助角妈妈训练三兄弟:学生拿出活动角,各行分别摆出钝角,直角,锐角。听老师口令:角的开口向上,开口向左,开口向右,开口向下,开口向左上方„„(课件出示各种不同方向的钝角,直角,锐角)
(设计意图:以童话的形式,在认识直角的基础上,揭示锐角和钝角的定义,让学生情趣盎然地自主去探求新知---钝角,锐角。同时设计让学生摆锐角和钝角的环节,既符合了教材的要求;说歌谣,变魔术,又让学生再次体验验证一个角的方法,同时认识到锐角和钝角是一个“范围角”; 帮助角妈妈训练三兄弟的环节,帮助学生丰富对各种各样钝角,直角,锐角的感官认识)
三、【练习拓展,丰富感知】
1.用三角尺在下图中找出直角,并画上“┐”。
2.在下面给定的边上画一个直角(从给出的点画起)。
3.从钝角的顶点出发画一条直直的线,看一看这个钝角被拆分成了两个什么角。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让学生再次巩固用三角尺判断角的方法。数学在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让学生直观进行判断,同时也让学生发现角在生活中无处不在,从而激发学生数学的兴趣。)
四、【总结梳理,深化认识】
1、如果你是一个角娃娃,你打算怎样向大家介绍你自己呢?
2、总结
第五篇:《认识直角、锐角和钝角》教学设计
《认识直角、锐角和钝角》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活动中感知直角的特点,通过折一折、比一比等活动加深学生对直角的认识。
2、使学生会辨认直角、锐角和钝角,能够在比较直角的过程中体会到所有的直角都是一样大的。
3、在学习的过程中,发展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体会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初步认识直角、锐角和钝角。
教学难点:会用三角板判断直角、锐角和钝角
教学过程
一、认识直角
(一)、动手操作,引入探究
1、出示活动角提问:你能不能创造出一个大大的角?
2、在前面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问:你能不能创造出一个小小的角?
3、老师创造一个直角问:你们见过这样的角吗?并介绍直角及直角符号。
4、向学生介绍三角尺上的直角,并让学生标上直角符号。
(设计意图:通过师生共同动手用活动角做出三个角,让学生直观认识到直角和其它角是不同的,同时也为后面教学锐角和钝角埋下伏笔。在观察直角的基础上,进而指导找到三角尺上的直角,并让学生标上直角符号,为后面让学生用三角尺来验证角做好铺垫。)
(二)、动手实践,自主建构
1、课件演示从不同物体中抽象出来的不同方向放置的直角图形,让学生初步感知。
2、指导学生动手折一个直角。
3、选择比较有代表性的作品展示在黑板上,提问:你怎么验证这些角是不是直角?
4、思考:所有的直角都是一样大的吗?
(设计意图:通过对生活中的物品的观察,让学生逐一找到生活中物品的直角,并抽象出直角的原型,加深学生对直角的认识,建立表象。在这个基础上,引导学生用大小不一的不规则纸动手折出一个直角,再引导学生来验证自己折出的角究竟是不是直角,学生的兴趣会比较浓厚,增强学生的动手意识。)
二、认识锐角、钝角
1、引导学生观察刚才上课时做出角和直角有什么关系。
2、揭示锐角和钝角的含义。
3、折一折活动:引导学生折出锐角和钝角,并用三角尺验证后展示。
(设计意图:在认识直角的基础上,通过让学生比较上课时做出的两个角和直角的关系,揭示锐角和钝角的定义,同时设计让学生折锐角和钝角的环节,既符合了教材的要求,又让学生再次体验验证一个角的方法,同时认识到锐角和钝角是一个“范围角”。)
三、练习拓展,丰富感知
1、书上的练习题
2、猜角游戏:猜一猜背后藏着什么角?
3、欣赏生活中各种图片,找出角在生活中的应用。
(设计意图:通过对书上习题的练习,让学生再次巩固用三角尺判断角的方法。数学在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通过一组生活中的图片,让学生直观进行判断,同时也让学生发现角在生活中无处不在,从而激发学生数学的兴趣。)
四、总结梳理,深化认识
1、如果你是一个角娃娃,你打算怎样向大家介绍你自己呢?
2、总结
五、作业:
1、用一幅三角尺拼出一个直角、一个锐角和一个钝角。
2、寻找生活中的直角、锐角和钝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