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不亏的计算哲理故事
哲理小品:“不亏”的计算
有没有发现在雨天,出租车总是不太好打?但是在没有下雨的平日,却偏偏到处都有车?火上浇油的是,出租车司机在下雨天,收工也特别早。
再看另一个试验,两个冰激凌放在你的面前,一个是半满的大杯,一个是堆到溢出来的小杯,你的理智告诉你,两份数量几乎一样。你会选择哪份?
再比如,如果工作内容一样,你是愿意进入一个大家都拿2800元、你拿2400元的公司,还是愿意进入一个大家都拿1800元、你拿2200元的公司?
相信大部分人都会选择小而满的那份冰激凌,而不是大而缺的一份;既是2400元比2200元多赚了200元,有相当比例的人仍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后者。
有学者研究过雨天不好坐出租车这个现象,并发现,司机倾向于通过每天“要赚多少才能够不亏”的方式来计算自己的工作时间,一旦到了临界点,他们就会停止工作。雨天打车人多,所以收工早,而平时活不多,他们的工作时间则加长。
但真正聪明的做法是:在雨天(单位时间收入高)的时候多干,在晴天(没活的时候)早点回家休息。
经济学中的“前景理论”对此的解释是,我们对于“多赚”与“少得”的敏感程度不一样——我们对于让自己“不亏”的心理动力,远远高于让自己“多赚”的心理动力。
为了不亏,我们弥补弱势的时间远远胜于发挥强势的时间,我们查缺补漏的热情远远高于我们关注优点的热情;为了不亏,我们在自己的“晴天”领域——那些乏善可陈的领域要了亲命地干,在我们本可以收获更多的“雨天”领域,则随便划拉几下对付。
哲思启示:显然,这种宁愿不赚也别亏的想法已经让我们放弃成为强者的机会,大部分人已经变成了庸人。
第二篇:哲理故事:不赶时髦
哲理故事:不赶时髦
余平在《瞭望东方周刊》第51期刊文说,去年去美国工作,认识了美国同事约翰。他25岁,充满朝气,还有一个非常漂亮的女朋友。应该属于时尚一族的他,生活却很土。
一天,部门的同事在酒吧聚会,一个叫杰克的要借手机用一下。我准备把我的手机借给他,但转念一想,我那个手机太过时了,拿出来很没面子。这时候,约翰主动拿出他的手机递给了杰克。我一看,他那个手机比我的还过时,黑黑的机身,又大又重。我很疑惑,美国那么发达,怎么美国人用的东西却这么落伍?后来我留心了一下周围美国人用的手机,类似约翰那种的还真不少。还有一次午间休息的时候,我看见约翰戴着耳机在听音乐,听得眉飞色舞。我拿过他的耳机一听,觉得效果不太好。约翰有点不好意思:磁带听久了,所以效果差一点。他说着从衣兜里掏出一部很旧的随身听来。我说为什么不试试MP3?我于是拿出我的MP3,他居然不认识这个东西!我说想听什么歌可以直接从网上免费下载,非常方便,他惊奇地睁大了眼睛说:这不是侵犯版权的事嘛,我这部随身听又没有坏,还是买磁带听好。
其实约翰并不穷,比我们都有钱。我想这大概是个人生活方式和消费习惯不同造成的。后来慢慢发现,物尽其用、不浪费、不赶时髦,是不少美国人的消费原则。
第三篇:是他不,是你哲理故事
书房里点着昏暗的烛光,丫头们慌乱地在门前张望,那无措的神情像惊弓之鸟一般久久无法平静,她们心下为屋里的人担忧着,但却只能徒劳地踱着步。
屋内弥漫着满室的松香书页味,那桌子上的烛火跳动的燃烧着,书生用手倚着头,目光呆滞地盯着桌子上的书,脑子里思绪缠成绒线,怎么理也理不清。明天便是科考的日子,本来心里想,胸有成竹,功名在望,但不知怎的,前些天从别处移居来一位公子,街坊们走家串巷的互相告知,虽书生从不曾与之谋面,但那人的才华和谋略善识也不禁让他耳有所闻。于是他开始惊怕起来,怕那人夺去他即得的状元之位,于是整天茶饭不思,徒坐于书房中,任红烛跳跃,乱了人影,也乱了他的心。
也不是一定输于那人呀,书生心想,我从小饱读诗书,善知和谋划,我不一定比那人差,在那人未来之前,我一直是镇上有名的才子,每日青衫在身,明眸皓齿,不知俘获了多少姑娘的心呢。可谁能料想那人一来,他便在几日内沦落为平庸之人,再也无人问津,于是他苦闷。
三更天,窗外传来打更的声音,若是不注注意休息,明日必定影响科举。书生注意到门外,没有了脚步声,想必众人都睡去了,便从椅子上起身,吹灭红烛,合衣躺在床上,一夜半眠半梦,出了不少汗。
第三日,天一亮,揉了揉发痛的头,书生胡乱穿了一件长衫便向考殿走去,一路上心神不定,总怕等会儿出什么差错,来到考殿门口,看见一位长相不俗的公子,心下一惊,猜想定是那人,忽地停下步子,不敢向前,只见那人气定神闲地与同行之人告别,那名粉黛鹅脸的女子提着罗裙,欢快地走开,那人便露出心满意足的笑,似乎胸有成竹地进入考殿。书生看得头脑发狠,直到考官打锣催促,才进了去。
三日过去了后,书生垂头丧气地回到家中,终日闭门不出,他断定了自己十八年来寒窗苦读已成惘然,他终究要落在那人之后。整日里,茶饭不思,面如死灰。
第三日,人们在房中发现书生上吊的冰冷尸体。与此同时,那刚发布的红榜上,书生的名字讽刺般地名列第一,那红榜上的红色,就像他上吊那刻的残阳,让人看到他滴血的眼泪……
后记:时至今日,在我们身边仍然有这么一些人,他们在强大的人群面前久久恐惧,无法站立。他们本来是强者,可是他们却把自己视为弱者,把自己逼入绝境。可谁知,真正的困住我们的,从来不是别人制造的困难如何强大,而是他们自身没有给自己留下活路。
第四篇:不亏是双鱼座杂文随笔
每天脑子里想的都是爱情。
尤其是像现在这种模棱两可的时候
明明有一大堆事情要做
还是沉浸其中无法自拔。
室友姐姐今天突然跟我说
我觉得你以后
怕是只能嫁个富二代了。
我富二代招谁惹谁了要找我??
姐姐解释说
像你这样不怎么务正业
又没有一颗拼搏心的人
每天想想这些浪漫的东西
要长相有长相
要身材有身材
富二代也就喜欢你这样的。
我一时语塞
不知道姐姐在骂我还是在骂富二代。
以及
富二代这样的标签词汇
其实我还蛮忌讳使用的什么样的人可以被称为富二代
人和人各有不同
怎么能用一个词就代表了一类人。
我想起那天晚上M说
我最近其实很纠结
现在想想
纠结个P啊
喜欢就是喜欢 不喜欢就是不喜欢
有什么好纠结的哇。
一旦纠结大概就是不喜欢吧
其实人家已经非常明确的表示了
对我更多的友谊
我竟然还厚脸皮
说要去心理上越界。
哇 真的是 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不过昨晚在星巴克学习的时候
M突然说要过来
我还是很开心的微信上只是淡淡的说“好哦”
结果人家一坐到我旁边
我就又变成了那个打字都要看键盘的人。
总之
我是突然明白了他所谓的“更多的是友情” 以及 “正常的spend time”
因为他真的拿我当朋友呀。
第五篇:哲理故事
哲理故事
一天早上,小和尚发现师父得到了6个馒头,大师兄也得到了6个馒头,只有他自己得到了4个馒头。
小和尚觉得太不公平了。师父得6个馒头,他没意见,可大师兄也得6个馒头,不是跟师父平起平坐了吗?不行,不行!
于是小和尚找到师父,也要6个馒头。师父说:“你能吃下6个馒头吗?”小和尚大声说:“能!我要6个馒头!” 师父看了看小和尚,把自己的馒头拿了两个给小和尚。不久,小和尚就将6个馒头吃完了,他吃得很饱很饱。小和尚拍着肚子高兴地对师父说:“师父,你看,6个馒头我都吃下去了。我能吃6个馒头,以后每天早上我都像大师兄一样要6个馒头!”师父微笑着看小和尚,说:“你是吃下去了6个馒头,但明天你要不要6个馒头,还是等会儿再说吧!”
小和尚觉得肚子胀,也口渴,然后就去喝了半碗水。接着,小和尚的肚子比刚才更胀了,而且有点儿发痛。小和尚开始难受起来,根本没法像平时那样挑水扫地念经。这时,师父对小和尚说:“平时你吃4个馒头,今天你却吃了6个馒头,你多得到了两个,可是你却并没有享受到这两个馒头的好处,相反,它们给你带来了痛苦。得到不一定就是享受。不要把眼光盯着别人,不要与人比,不贪,不求,自然知足,自然常乐。”
小和尚点点头,捂着肚子,说:“师父,以后,我还是吃四个馒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