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能悟禅哲理故事

时间:2019-05-15 12:43:3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慧能悟禅哲理故事》,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慧能悟禅哲理故事》。

第一篇:慧能悟禅哲理故事

据《六祖法宝坛经》记载,其中详细描述了慧能继承弘忍衣钵之事:

唐初,有个姓卢的年轻人,三岁丧父。长大后,砍柴为生,以养活母亲。后听人讲解《金刚经》,觉得很有道理,便出家到黄梅(今属湖北)双峰山弘忍禅师门下,充任行者,法号慧能。

唐高宗咸亨年间,弘忍要挑选一个衣钵传人,命令门下弟子每个人作偈,规定偈中必须反映自己的佛学心得,以此来观察弟子们对佛学的悟性。他的上座弟子神秀,以刻苦勤劳、聪颖好学而受到赏识,故有“东山之法,尽在秀耶”之说。他按照弘忍的要求,精心作了一偈,题于壁上: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

大字不识一个的慧能,听人诵念了这四句偈诗,便说:“美则美矣,了则未了。”他认为大师兄并未彻底领悟佛理,便口诵一偈,请人复题于壁: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慧能当时的地位,只是寺中舂米的小僧。但弘忍看了他的偈诗,认为他已彻见本性,领悟了禅的真谛,便秘密地向他传授禅法、法衣,立他为禅宗六祖。成语“继承衣钵”

之典即出于此。

尔后,慧能因法辈较低,害怕别人夺走法衣,便回到岭南。遇南海法性寺印宗法师,方得以落发,受具足戒。不久,回到韶州(今广东韶关)曹溪宝林寺,弘扬顿悟之法,宣扬“见性成佛”,与神秀在北方宣扬的渐悟之说相抗,成为禅宗“南宗”之祖。

禅思禅悟:时时检视自己的行为、心念,让自己的心不被外界污染固然好,但一个人如果心中本无恶意、杂念,那么他也就不会被外界的恶意、杂念所污染。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摒弃自己心中的恶念。

第二篇:禅篓的哲理故事

有一个人觉得生活烦闷沉重,每天活着都与苦恼相伴。一天他来到寺庙里,萌发了出家的念头。

方丈听了他的诉说后,便给了他一个任务。方丈给了他一个篓子,指着下山的路说:“你每走一步就捡一块石头放到你的篓子里,到了山下再背着石头回来。”那人照着方丈说的向山下走去,结果走了一半就走不动了,只好空手返回。这时方丈看他满脸汗水地回来了,问他什么感觉。

那人说:“开始没感觉,一会儿就觉得很沉重了,最后一步也走不动了。”

方丈听完他的话后说:

“人的烦恼就像你篓子里的石头。人的灵魂刚来到世间时,佛祖给的是空篓子,然而我们每走一步都习惯放进很多东西,不管对自己有没有用。烦恼和无止境的欲望就好比是篓子里的石头,积攒得愈多就会愈沉重。只有精炼篓子里的东西,把乐观、诚信、正直、善良尽可能留下,把烦恼、嫉妒、贪欲、心计都扔掉,腾空你的篓子,生活的脊背就不会如此沉重了。

第三篇:楠田学禅哲理故事

有一位名叫楠田的年轻医生,一次外出散步时遇到一位学禅的朋友,就向他请教什么是禅。

“禅吗?我也不知道是什么。”朋友说:“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学会了禅之后,你就不怕死了。”

“这多好啊!”楠田说道:“我要试着学禅。对了,我去哪里找老师呢?”

经人指点,楠田去拜访知名度很高的南隐大师。

临行前,他稍稍在身边藏了一把匕首。他想验证一下学会了禅的人,到底怕不怕死。

南隐大师一见到楠田,就招呼道:“啊,朋友,好久不见,你近来可好吗?”

楠田觉得很奇怪,问道:“我们从来没有见过面,怎么说是好久不见呢?”

“哦,真抱歉。”南隐大师说,“你一进门,我就把你当成另一位曾在这里学禅的人了。”

有了这么一个出人意料的开头,楠田也就失去了考验这位禅师的机会。他不便再拔出匕首恐吓南隐,只得故作漫不经心地问:“大师,为偶像学禅,您能为我讲解其中的奥妙吗?”

南隐对他说:“其实学禅一点也不难。如果你是一位医生,只要好好对待你的病人,就是禅的要义之一。”

禅思禅悟:拜佛求禅不一定要出家为僧,只要认真地对待自己的本职工作,这就是最好的悟禅之道,因为禅和佛在每个人自己的心中。

第四篇:《学箭悟禅录》读后感

这本小书读过五遍,还欲罢不能的,有些感觉不吐不快,《学箭悟禅录》读后感。作者是一名德国的哲学家,自小就对东方文明极之向往,并远赴日本求道。当他学箭三年正陷入困境之时,他师傅见机缘成熟,于是向黑夜中远处的靶子射了两箭,结果让他大为震惊,也将他的哲学家思维“射”了下来,从此方踏上悟禅正道,并终有所获。读到那一刻他心里的震撼,我感同身受,故我知道他师傅的神技绝非杜撰,也让我对铃木大拙所说的“当其无思无虑之时…人便会不思而思,其思如阵雨从天而降,如星辰闪耀夜空…”这一境界更为向往。

如此妙境自己偶有所遇。譬如以前读书全凭兴趣,在勤奋苦读的同学面前我是不好意思说自己是在读书的,但每次考试,即使自己全无兴趣、平常只是应付了事的科目,成绩都会给自己带来惊喜。及后细想,我答得上的题,答案是在脑子里“蹦”出来的,答不上的题会先跳过,还有时间就回头细读题目,读着读着有时答案就会自动跳出来。它不跳出来时,我也曾试过绞尽脑汁,多是想不出来的,因此就甚少硬来,多是随缘而去。或许就是自己考试时能放得下,天助我也?

第五次读这本小书的时候,一字一字地码出来一个“浓缩版”,如下,好让自己随时拿个手机就能复习一遍。

无艺之艺铃木大拙/序

假如一个人真想精通一门艺术,光有技巧方面的知识是不够的。他必须超越技巧,让艺术成为一种无意识的“无艺之艺”。人能思想,却弱如苇草。然而,当其无思无虑之时,即可成其伟业。“如婴儿状态”一旦达到,人便会不思而思,其思如阵雨从天而降,如星辰闪耀夜空…

学箭悟禅录赫里格尔/著

弓道与禅

从传统意义上说,日本人将射箭尊为一种艺术,奉为民族传统,但并不将之看作体育运动,而是一种宗教仪式,曰“弓道”,目标在于射中心灵的靶子,以使射手主要是朝自身瞄准,甚至能成功地射中自己。而通往此“奥义”的大门,只向那些心灵纯净、心无旁骛的人敞开。

最能表达弓道大师心意的说法,是,射手需不由自主地成为一个不动的中心。这样,那至高无上的奇迹就会发生:艺成为无艺,射成为非射,即无弓无箭之射;老师又成为学生,大师转变为生手;结束成为开端,而开端即是圆满。

对东方人来说,这些神秘的说法是清楚而又熟悉的真理,但对于我们欧洲人来说,却完全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其实,日本的各种艺术,包括弓道,就内在的形式而言可以追溯到共同的根源--佛教的“禅”。它绝非思辨,而只是对作为无底之底的存在的直接体验。

禅宗源于印度,在经历深刻变化后在中国得到全面发展,最后为日本所接受,并作为一种生活传统而流传至今。禅展现了人们意想不到的生存方式,难解,却又具有不可抗拒的魅力。

学禅缘由

在学生时代,仿佛神差鬼使似的,我就已迷上玄学。然而,尽管我做了一切努力,我还是找不到所要寻求的东西。当有人问我是否愿意去日本东北帝国大学教授哲学时,我以特别的欣喜之情欢迎这一能够接触佛教并进而接触玄学的机会。因我早有耳闻,日本具有精心保护起来的、活生生的禅宗传统。

我还没开始熟悉新环境就着手去实现我的愿望,可马上遭到了令人难堪的拒绝。我费了许多唇舌才使他们明白我为何愿意专门学习禅。随之,他们又告诉我,一个欧洲人想进入这一心灵生活的王国是没有什么希望的,除非他首先从学习与禅相关的某种日本艺道开始。

我有射击经验,就求我的大学同事向他从前的老师,著名的阿波研造大师说情,想成为他的弟子。起先被大师拒绝了,直到他看出我愿意学习这门艺术不是为了娱乐而是为了“奥义”的缘故。

神意拉弓

上第一堂课,阿波研造大师要我们注意到有两米来长的弓在拉开弦后所呈现的崇高的形象。弓愈拉开,这种形象便愈令人惊异。大师解释说,当弓拉满时,“一切”便围在里边。因此,学会正确的拉弓是很重要的。

大师告诫我们,射箭不是为了锻炼肌肉。拉弦时不能使用全身的力气,而必须学会只让你的两手来做,胳膊和肩膀的肌肉仍然放松着,仿佛是在袖手旁观。只有做到这一点,你才能完成以“神意”来拉弓射箭的条件之一。

尽管极其勤奋地练了几周,可就是做不到用“神意”拉弓,我终于失去了耐心。大师说这是呼吸不当所致:“吸气后要轻轻地将气往下送,让腹壁尽量扩展开来,屏一会儿气,再尽可能地缓慢均匀地呼出。略停后,又快吸一口气,一呼一吸,绵绵不断,以后便会渐渐地形成一种节奏。”

尽管从技巧上说我的呼吸做到正确的了,但一拉弓,设法保持胳膊和肩膀放松时,双腿肌肉却僵硬得厉害,有一次我辩解说,我是想方设法保持放松,大师回答说:“问题就在这儿,你在使劲想它。将注意力全部集中到呼吸上来,就好像你没有别的事可做!”

一年以后才能做到“神意”拉弓,然而,我已经十分满足了。呼吸时学会了如何不费力气地抛开自我,有时感觉到,我自己不在呼吸,而是,我被呼吸。用“神意”来拉弓原来是:不是我求之而未得的技巧,而是控制呼吸,将其新的、深具潜力的各种可能发掘出来。

放箭难关

一年后才学放箭。阿波研造大师放起箭来是那么的简单、随便,仿佛是小孩玩耍似的。这种举重若轻的表演是东方人特别推崇、赞赏的一种艺术美的展现。但对我来说,箭要射得准似乎要靠放得稳。我按大师的指点勤奋认真地练,然而一切努力都付诸东流。

“不要去想该怎么做,不要考虑怎样去射!”他大声说道,“只有当箭手自己不经意的时候,箭才能射得稳。那弓弦必须像突然切过握住它的大拇指一样,而不要有意张开右手。”其后的几个月练习,我心里也明白如何放箭,可就是没有一箭射得成功的。

一拉开弓,我就马上感到:除非立即放箭,否则我受不了那种紧张,读后感《《学箭悟禅录》读后感》。硬顶住只会气喘吁吁。大师说,“你做不到在合适的时机正确地放箭,就因为你没有放下自我。你不等待成功,却在迎接失败。这样,你自己唤起某种你控制不了要发生的东西。你的手就不会像熟透的水果皮那样自然裂开。”

这番解释只能使我更加糊涂。拉弓是为了射中靶子,我不能像小孩子一样对此一无所知。大师高声说:“真正的艺术没有目的!你越是一心想学会以射中靶子为目的的射箭,你就越射不好,靶子离你也会越远。你的拦路虎是你的主观意愿太强了。你以为不经你自身做过的事是不会发生的。”

放下自我我困惑不已,也终于接触到我之所以要学习弓道的主旨。阿波研造大师说的放下自我,是否是通往空与无执路上的一个过程?干嘛要预先思考那只有通过经验才能感知的东西?这不正是到了该抛弃这种徒劳的习惯的时候了吗?

大师说:“以后你来上课,在路上必须凝神收心,把注意力集中到练习厅里所发生的事上。经过任何地方,都要做到目不旁视,就好像世上只有一件事是重要的,是真实的,那就是弓道!”

放下自我的第一步已经迈出,其结果是获得了肢体的放松。如果要箭放得正确,还须配以大脑与精神的放松,让头脑灵敏,这本有的灵敏跟人们通常所理解的头脑灵敏有本质区别。通过破除一切执着,达到纯粹无我的境界,是唯一的办法让内在的灵魂站在那无名源头的最高峰。

要关上感觉的门户,积极逃离感觉世界是不成的。而要通过毫不抵抗,随时准备让步的方法。为此须做到神不外驰,而这通过意守呼吸便可以做到。有意识,且要近乎迂腐的认真练习,不久你就会感到自身被送到层层不可穿透的寂静之墙中,只知道你在呼吸。而要超然于这种感觉并不需要采取新的行动。

不幸的是,这种恍兮惚兮的妙境并不能持续多久。它要受到出自内部的扰乱。各种思绪仿佛凭空跳出,杂乱无章,生灭不息。要成功制伏之,唯一的办法是继续平静地、不加理睬地呼吸,跟一切出现在脑幕上的东西建立友好关系,将之看作习以为常的东西,平心静气地观照它们,直到最后看得生厌。

最终会滑入类似入睡前的那种迷迷糊糊的状态,正是某种必须避开的危险。这得依赖一种奇特的静跃现象,可比之于一个彻夜未眠的人,当他意识到自己的身家性命维系在他所有感觉器官的警觉上时给自己带来的那种心头一震。这是一种平和的搏动,只有在罕见的睡梦中有时才能感受得到。

在这种无求无我的状态,大脑充满灵觉,因不执着于任一处而意识无处不在。而它能够保持当下状态是因为即使当其与此物或彼物发生联系时,它也不是通过深思的方法抱住不放因而失去其固有之活性,而是像水流进一个随时可以流出去的池塘,因自由而具有不可衰竭的力量,因虚空而纳万物。

破除一切执着的艺术家必须基于这种无处不在的当下灵觉,在不受任何隐秘的动机干扰的情况下练习艺道。如果发现自身面临不能依靠本能跃入的境界而将之付诸意识,这一创造性过程的每一环节就不像是出自于更高力量的恩赐;他也绝体验不到事件的振动是如何令人心醉地传递给那自身即是振动的人。

弓道仪轨

射手跪在一边开始入静,然后起身,庄重地走向箭靶,深深地鞠一躬,像献祭品似的奉上弓箭,然后搭箭、举弓、拉开,在最高的灵觉警醒的状态下等待着。在闪电般放箭,缓缓呼气后,放下胳膊,向箭靶鞠躬,静静地退场。这样,箭术就成为阐释“奥义”的一种仪式。

在这个阶段,学生即使没有把握住射箭的真正意义,他至少能理解为什么弓道那在技巧上可学的部分必须练得十分纯熟。如果一切以射手的无求及最终抹去自我为准,那么,外在的实现定会不求而得,再也不用动用什么才智去控制或思考。日本一切传统的艺术都如此灌输对形式的掌握,无休止地练习。

以心传心

我越来越容易投入这种体现弓道“奥义”的仪轨。然而,我学弓道已三年,到了该放箭的那一瞬间却无法防止入静状态的退失。阿波研造大师为了找到帮助我的方法,曾试着啃一本哲学概论,但结果是绷着脸放下了书,说他终于明白,一个对这些东西感兴趣的人自然会觉得弓道是异乎寻常的难学。

进入第四年我们又从头开始,似乎以前学的一切都变得毫无用处。一日,我问大师:“如果'我'不放箭,箭怎么会射出去?”他答道:“'它'自己射出去。”“这个'它'是谁或是什么呢?”“如果我设法给你线索而不让你自身体验,那我就是最糟糕的老师,不配再教你了。继续练吧!”

几周过去了却没一点进展。要不是被大师紧紧抓住,我甚至不想练了,一切突然变得无关紧要。一日,我射过一箭后,大师深深地鞠了一躬,突然停了课,喊道:“刚才'它'射出去了!”我迷惑不解,当明白了他的意思,我不禁兴奋得欢呼起来。

大师严肃地说:“你不应沾沾自喜,我的鞠躬也不是为你而行,因为这一箭射得怎样你全然不知。这一次你在最紧张的时刻绝对做到了忘我与无求,因此,箭离开你就像瓜熟蒂落一般。好,接着练吧,就当什么也没发生一样。”

只有过了相当一段时间以后才偶尔有更多的箭射得正确,而现在我也解释不了,可至少我能分辨成功与否。正确的射箭会令射手感到心情良好,愿做一切合适的活动,而且,也许更重要的是,愿做一切合适的非活动。大师说拥有过这种状态的人会尽其所能拥有它。而只有平常心才能招来这种状态。

一天,大师宣布开始新的练习--射靶子,可我一支支箭都只射到靶前的地上。大师说是在精神上还走得不够远的缘故:“射箭时,你一定要感到目标好像是无穷远似的。靠的不是弓,而是大脑的沉静,射箭时所依赖的活力与灵觉。为此,行仪轨时,你的动作要发自于中,发自于呼吸正确的所在。”

当我射得不会太近时促使我问大师为何从未讲解如何瞄准,大师答道:“即使你几乎能箭无虚发,充其量你也不过是个喜欢炫耀、技艺高超的箭手。'奥义'视此为邪门歪道。'奥义'对靶毫不关心,它只知道一个目标,而这一目标是任何技术都无法瞄准的,如果要说,可把这个目标叫做佛。”

我们很听话地练习不瞄而射,但这种漫无目标的射法终于使我忍无可忍。大师安慰说:“别担心,把射中的念头全都抛开!即使你箭箭不中你也能成为大师。射中只不过是你的绝对无求、无我、自泯的外在证实而已。只有当你达到这门艺术的最高一层时,你才能保证做到不会失去目标。”

这正是我想不通的地方,一个异议在我头脑中形成,几周里已经变得越来越清晰,于是问道:“您练了多年,应该会带着梦游者的把握不由自主拉弓射中吧?”大师摇了摇头:“我看见目标如同没见。”“这样说来蒙眼您也应当能射中吧?”我突然冒出这么一句。

大师扫了我一眼,我不禁担心冒犯了他。接着他说,“今晚来见我。”…光线暗淡,靶子的确切位置我辨认不出。大师“舞”过仪轨,一箭射向黑夜。从声音判断射中靶子了。第二箭也射中。当我打开靶台上的灯,我惊奇发现第一箭正中靶心,而第二箭则扎入第一支箭的尾端,透过箭杆,插入靶心!

大师的这两箭显然也射中了我。一夜之间我仿佛变了个人似的,再也不担忧射箭的事了。他从不看靶子,只盯着射手就知道箭射得怎样。通过深度入静,他将弓道的精神传给了学生。我以自身的体验证实以心传心的说法不只是一种譬喻,而是一种可触可摸的现实。

结业考核

五年多时间过去了,我们成功通过了考核。以后,习射过几箭,阿波研造大师就接着根据我们的水平解释跟弓道有关的“奥义”,讲得最多的是“无艺之艺”--如欲臻完美的境界,弓道的目标舍此莫属。在告别又非告别时,大师将他最好的那张弓递给我。“当你超越它时,将它烧成灰,什么也别留下。”

剑道印证

日本的艺道,包括弓道,受到禅宗的影响已有好几个世纪了。生活在遥远时代的弓道大师对弓道本质的阐述,跟今天那些以“奥义”为活生生的现实的大师所作出的不会有质的区别。禅宗大师泽庵(1573-1645)写的《不动智神妙录》就阐释了剑道的“奥义”。

泽庵说,学生总是依凭他的技艺与知识,他便失去了“灵觉现前”;决定性的刺杀总是来得太晚。除非他变得无求无我。必须学会放下对手,还要学会放下自我。他必须超越现在所处的阶段并永远将之抛在后面,即使冒着无可挽回的失败的危险也在所不惜。这听来荒诞不经,然而,其精髓已由泽庵的剑道神技在上千次的竞赛中证实了自身。

第五篇:禅修故事

禅修故事

(一)八风砍不动

宋朝苏东坡居士在江北瓜州地方任职,和江南金山寺只一江之隔,他和金山寺的住持佛印禅师,经常谈禅论道。一日,自觉修持有得,撰诗一首,派遣书僮过江,送给佛印禅师印证,诗云:

“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

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

(注:八风是指吾人生活上所遇到的“称、讥、毁、誉、利、衰、苦、乐”等八种境界,能影响人的情绪,故形容为风。)

禅师从书僮手中接看之后,拿笔批了两个字,就叫书僮带回去。苏东坡以为禅师一定会赞赏自己修行参禅的境界,急忙打开禅师的批示,一看,只见上面写着“放屁”两个字,不禁无名火起,于是乘船过江找禅师理论。

船快到金山寺时,佛印禅师早站在江边等待苏东坡,苏东坡一见禅师就气呼呼地说:“禅师!我们是至交道友,我的诗,我的修行,你不赞赏也就罢了,怎可骂人呢?”

禅师若无其事地说:“骂你什么呀?”

苏东坡把诗上批的“放屁”两字拿给禅师看。

禅师呵呵大笑说:“哦!你不是说„八风吹不动‟吗?怎么„一屁就打过江‟了呢?”

苏东坡惭愧不已。

修行,不是口上说的,行到才是功夫。(二)一切都在

有好多天,一休和尚独坐参禅,默然不语。师父看出其中玄机,微笑着领他走出寺门。寺外,一片大好的春光。放眼望去,天地间弥漫着清新的空气,半绿的草芽,斜飞的小鸟,动情的小河……

一休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偷窥师父,师父正在安祥打坐于半山坡上。

一休有些纳闷,不知师父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过了一个下午,师父起身,没说一句话,打个手势,他把一休领回寺内。

一休不明白师父的旨意,独坐门外,思悟师父的意思。

很快天色就暗了下来,雾气笼罩了四周的山冈,树林、小溪、连鸟语水声也不再明晰。

这时,师父在寺内朗声叫一休的名字。

一休推开寺门,走了进去。

师父问:“外面怎么样?”

“全黑了。”

还还有什么吗?”

“什么也没有了。”

“不”,师父说:“外面,清风、绿野,花草,小溪……,一切都在。”

一休忽然领悟了师父的苦心。

(三)求人不如求己

佛印禅师与苏东坡同游灵隐寺,来到观音菩萨的像前,佛印禅师合掌礼拜。

忽然,苏东坡问了一个问题,“人人皆念观世音菩萨,为何他的手上也和我们一样,挂着一串念珠?观世音菩萨念谁?”

佛印禅师:“念观世音菩萨。”

苏东坡:“为何亦念观世音菩萨?”

佛印禅师:“他比我们更清楚,求人不如求己。”

学佛,其实就是学自己,完成自己。禅者有绝对的自尊,大都有放眼天下,舍我其谁的气概,所谓“自修自悟”、“自食其力”,那就是禅者的榜样。

吾人不知道自己拥有无尽的宝藏,不求诸己,但求诸人,希求别人的关爱,别人的提携,稍有不能满足所求,即灰心失望。一个没有力量的人,怎能担负责任?一个经常流泪的人,怎么把欢喜给人?儒家说:“不患无位,患所以不立。”只要自己条件具备,不求而有。观音菩萨手拿念珠,称念自己名号,不就是说明这个意思吗?

下载慧能悟禅哲理故事word格式文档
下载慧能悟禅哲理故事.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禅的故事》读后感

    W:良叔叔坐在山上看月亮,银色的月光洒满山头,一切都那么宁静,那么美,《禅的故事》读后感。"可怜的人,"良叔叔叹了口气,"我能给他的,不过是件破袍子。要是能把美丽的月亮送给他,该多好......

    哲理故事

      哲理故事 一天早上,小和尚发现师父得到了6个馒头,大师兄也得到了6个馒头,只有他自己得到了4个馒头。 小和尚觉得太不公平了。师父得6个馒头,他没意见,可大师兄也得6个馒头,不是......

    哲理故事

    可怕的成功模式 肺鱼不但可以像其他鱼类那样用鳃呼吸,还有一种特殊的本领,那就是靠肺在大气中直接进行呼吸,因此被称为肺鱼。肺鱼大多生活在沼泽地带,一旦栖息地的水质发生变......

    哲理故事

    经营好自己一生中的三天 人生到底有多少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答案,但我看人的一生无一例外地只有三天:昨天、今天、明天。经营好这三天,就经营好了一生。 昨天的日子很长,说不清有......

    哲理故事

    朋友,不一定是朝夕相处,形影不离,也不一定是经常循循善诱,直言相柬。为什么有人朝夕相处,却貌合神离,有人远隔千里,却真心相对,也许这就是利益的手在操纵着吧…… 傍晚,一只羊独自在......

    哲理故事

    WLFBG-010112-1 哲理小故事 A对B说:“我要离开这个公司。我恨这个公司!”B建议道:“我举双手赞成你报复!!破公司一定要给它点颜色看看。不过你现在离开,还不是最好的时机。” A......

    哲理故事

    5、飞翔的蜘蛛 ----信念是一种无坚不催的力量,当你坚信自己能成功时,你必能成功。 一天,我发现,一只黑蜘蛛在后院的两檐之间结了一张很大的网。难道蜘蛛会飞?要不,从这个檐头到那......

    哲理故事

    去过庙的人都知道,一进庙门,首先是弥陀佛,笑脸迎客,而在他的北面,则是黑口黑脸的韦陀。但相传在很久以前,他们并不在同一个庙里,而是分别掌管不同的庙。弥乐佛热情快乐,所以来的人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