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整理寂寞美文
小时候,寂寞是一个遥远而又陌生的词汇,总以为只会出现在诗中,可以被焚烧成灰烬。然而,当岁月的沧桑吞蚀我童心的娇怒时,才发现寂寞是一阵无孔不入的风,与我在生活的无数个瞬间相逢。我知道我无力拒绝,便学着去整理它,用独特的方式找到更适合自己内心的欢愉,使心湖的水草丰茂、澄清宁静。
寂寞来袭,我把心藏在温馨的记忆里。
心在记忆里旅行。时间在这里不再有棱有角,像一条流淌的河流,载我流浪,于是我的心便回到了童年,感受那个时期的纯真。或撷一朵蒲公英,鼓起两腮,吹开一把一把的小伞,带着惊喜闭上眼睛许下一个心愿;或仰着头数夜空的星星,一颗,两颗,三颗……终于,禁不住眼皮的沉重在爷爷的怀里进入梦乡;或光着脚丫,唱着童谣,在乡间的小路上,与伙伴追逐红蜻蜓,累了,躺在柔软的草坪上,看夕阳染红流云;或淌着冰凉的河水,在绿油油的水草丛中捧一把蝌蚪,装进瓶瓶罐罐里供养;或走街串巷,约同龄伙伴在村口的麦场玩弹珠,跳皮筋,丢手绢,跳方格,捉迷藏……欢笑嬉闹,响彻了孩童的天堂。我一一收集着童年的纯真,把它编入寂寞的程序里,每一次寂寞来扰,运行它来抚慰我凄冷的心。
寂寞来袭,我把情藏在诗词的海洋里。
穿越时空的长廊,我的情感停留在那个诗词盛行的年代,捧一本唐宋诗词,邀“天子呼来不上船”的谪仙人李白月下共饮,与“为伊消得人憔悴”的风流才子柳永填词作曲。在这个世界里,我搜索着烂熟于记忆的名字:有眼望“国破山河在”老泪纵横的杜甫;有一曲琵琶青衫湿的白居易,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在那用情感磨成的字里行间,找到了“大江东去”的豪放,也找到了“人比黄花瘦”的婉约;听到了“磨损胸中万刃刀”的愤懑呐喊,也听到了“杨柳岸、晓风残月”的浅吟低语。我将怒发冲冠的报国志,床前明月的故乡情,独上西楼的长相思,草长莺飞的梦江南,春光乍现的蝶恋花,斗霜傲雪的一剪梅……全部装进我感情的行囊,让千丝万缕的思绪来填充我寂寞的心房。
寂寞来袭,我把灵魂藏在音乐的殿堂里。
有人说:音乐是世间最完美的语言,它能说出你郁结心中想说却永远说不出的东西,你的痛苦,欢乐,期待,梦想。是的,我总是在寂寞的时候用音乐来排解。当耳边响起贝多芬的《田园交响曲》时,灵魂便随着这声音飘到遥远的维也纳,在那弯弯曲曲柔软的乡间小道上寻找贝多芬遗落的音符。我仰头,仰头,耳朵像一对空空的盅儿,承接由高无穷尽的天空滑落的声音,那是约瑟夫施特劳斯《天籁》的曲调,清幽缭绕,渐渐地融入我的灵魂。于是,在我寂寞的词典里又多了一个新词“浪漫”。我接纳罗大佑深沉的曲调,也欣赏周杰伦独特的“中国风”,……在与日俱增的流行歌坛里,让灵魂随着时尚的潮流飘荡。终于,我将莫扎特的博爱纯真,帕葛里里的华丽真挚,李斯特的无畏柔情,柴可夫斯基的忧郁狂喜……全部收藏在灵魂里,寂寞再来,不用叹息,用这流动的声音来抵御它的侵袭。
整理寂寞,发现寂寞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缠,在寂寞里品味的童真,让我的心有了温馨、闲逸;在寂寞里品读的诗词,让我的感情变得丰富、充盈;在寂寞里聆听的音乐,让我的灵魂变得浪漫、高雅。再次与寂寞共舞,我不再无奈,用我纯真的心、丰富的情感、浪漫的灵魂在生活的舞台上旋转出一个活脱而伟岸的自我。
第二篇:寂寞美文随笔
一枝独放承载不了整个春天,却走在春天的前头;
一个人的寂寞是一种美丽的姿态,我在凝望落叶的寂寞,也在感悟落叶的美丽。
梧桐更兼细雨的悲凄,流露的是落寞的浅层;
花容月貌为谁妍的叹惋,谱写的是眼泪不足以象征的悲哀;
花自飘零水自流的无端感伤,只是无意间的回头划伤了沉默;
或许吧,无端的神伤占据了心扉,但我相信沉默加上沉默绝不会等于寂寞。
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这是芽儿的无边辛酸。
但当她孕育出成功的花儿,谁会不羡慕她现时的明艳?
风雨的不断摧残,碎了满地尽是离人泪,被一脚踏扁的紫罗兰,却把暗香留在行人的脚上,谁还能无动于衷呢?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待到零落成泥碾作尘时,芳香如故,谁会不为之所动呢?
我在细数着寂寞,感悟着落叶的美丽,因为寂寞使我们面对自己,面对过去,面对未来,面对生命。
请记住“成功要耐得住”
第三篇:寂寞人生亦风华美文
寂寞是一种宁静。在心平气和中,用飘逸的思绪去回忆山呼海啸的磅礴气势,去追思震山撼岳的轰烈激情。抛开繁琐嘈杂,抛开迎来送往,忘却非难指责,忘却富贵荣华,进入“我为我歌”的境界。选择寂寞与孤清,就拒绝了喧哗和青睐,这种静寂中的思索,奏响的是属于自己的暮年生命之曲。
寂寞是收回来的脚步,一种珍惜暮年生命的形式,一种能量的调试,一种精神的休养。闭上眼,咂着茶,遥想远方的朋友,看海天一色,听日月歌吟。
衰退是生命的一种自然,是气势恢宏的交响乐章里恰到好处的休止。这种时候,创造出来的是“此时无声胜有声”的美妙绝伦,仿佛独步旷野,任微风掀动衣衫,把内心久积的渴望凝聚成一注深邃的目光,任由他生成一种顿悟,方发现自己认识了天、认识了地、认识了自己、认识了这个世界。
寻寻觅觅中,也许钩沉出记忆中的几行败笔,让心中那份忏悔在跳动的思维里闪烁,也许从此凭添了一种牵挂,要修正那几行败笔,也许没有机会了,也许没有必要了。
人到暮年,享受寂寞就是把归隐的人生当作一杯淡茶饮下,把记忆中的浮华风光当作一抹淡淡风景,可以让它随风而去。不怨天尤人,无自怨自艾,任生命流程去敲击皱纹密布的脸庞,去掀动岁月漂白的华发。寂寞人生也风华,它是生命的又一次开始。
第四篇:耐得住寂寞方能不寂寞美文
生命旅程中,任何生命个体都不可能摆脱寂寞。寂寞使空虚的人孤苦,寂寞使浅薄的人浮躁,寂寞使睿智的人深刻。上苍恰恰是通过生命个体能否耐得住寂寞来激发其创造潜能的。虽然现代社会物欲横流,诱惑多多,对耐得住寂寞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但在节奏加快、竞争加剧、生存压力空前的当今社会,要想安身立命,必须耐得住寂寞,因为只有耐得住寂寞方能不寂寞。
耐得住寂寞,对每个人来说,都至关重要。耐得住寂寞,方能内心平静、宠辱不惊,有所作为。耐得住寂寞,才能不为外物所诱,抛开私心杂念,不浮躁,不盲从,保持正确的人生态度和价值取向;才能对真正所爱好的事情专情凝注,心无旁骛,不怨天尤人,不妄自菲薄,不见异思迁,向着既定的目标坚持不懈地走下去,最终总会有所收获。
耐得住寂寞,是一种境界和品味。耐得住寂寞,是一种情愫、一种享受。寂寞的时候,面对真实的自我,寂寞中有恬静,悲凉中有温馨,便有无穷的意味。即使人声喧嚣,也可以关上自己的心窗,给自己营造一片空间,独自感受生命的鲜活。寂寞的分分秒秒更可以和自己做倾心的交谈,细细内省一下自己,静静地抚慰自己、解脱自己。
耐得住寂寞,是一种困境的体验,是人生走向成熟的里程。“求人不如求己”,人生在世,路靠自己走,在命运的行程中,无疑每个人都是独行者,有的一帆风顺,有的坎坎坷坷。坎坷多舛者,如攀山行栈,一息尚存,壮志不己,一路芳卉异草,奇险风景,自有难得的人生体验,这是磨砺,是财富。
耐得住寂寞,是人生旅程的驿站,是吟唤理性的天籁。只有真正体验了寂寞的人,才会更加珍视生活的温馨。因为只有耐得住寂寞,才会拥有一份平淡如水的心境,将纷乱的生活作一番调整,更好地面对每一天,人生便具有了超凡脱俗、至善至真的内蕴。正如鲁迅先生所说的那样,“当我沉默时,我感到充实”。
耐得住寂寞,是一种修养。耐得住寂寞,要有淡泊之心。必须保持心底的那一份纯净,守静如一,安之若素;必须保持对诱惑的一种警觉,闹处不闹,躁处不躁。淡泊之心就是不为名利所累。人生在世,对于名利一般人都是难以免俗的。但是,“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不择手段地攫取,就会利令致昏,成为名利的奴隶。
佛家云:“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放弃对功名利禄的追逐,你随遇而安得到的将会是宁静与淡泊;放弃对金钱无止的掠夺,你安常处顺得到的将会是安心与快乐;放弃掌声鲜花的陶醉幸福,你激流勇退得到的将会是醒悟与乐观;放弃香车美女的沉迷,你得到的将会是平安与长寿。
邹韬奋曾说过:“一个人光溜溜地到这个世界上来,最后光溜溜地离开这个世界,彻底想起来,名利是身外之物,只有尽一个人的心力,使社会上的人多得他工作的裨益,才是人生最愉快的事。”快乐者总是怀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理智和从容的态度对待名利,固守着人的尊严和人格。
平平淡淡才是真。在名利面前,正确的态度是,保持心境平和、宁静和淡泊,知足常乐。来到手中的,欣然接受;从手中溜走的,怡然放手。鲜花掌声,不忘形;冷嘲热讽,不颓丧;流言蜚语,不愤懑;失意跌荡,不忧伤,……语云:“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
淡泊之心还要不为成败所惑。人生,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由成功和失败交织起来的链条。患得患失,把注意力过多地集中在行动的“目标”或“结果”上,而忽视了对过程的注重和体验,必然忧心忡忡。要学会顺利时不趾高气扬,挫败时不垂头丧气,即使竞争失利,人生遭遇灾祸,也想得开、看得破、顶得住、受得了,勇于面对,从容愉快地对待平常而重复的过程,过着洒脱的生活。
耐得住寂寞,要有清静之心。寂寞和浮躁往往是孪生兄弟。浮躁的人最容易感到寂寞,也最难以耐得住寂寞。克服浮躁、耐得住寂寞,不是要甘于寂寞,沉沦于颓废,而是要远离心浮气燥、急功近利,静下心来,扑下身子多干事,厚积而薄发。
古住今来,凡成就大业者,无不是一门心思,殚精竭虑。孟子曰:“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不在寂寞中奋斗,在奋斗中积累,何来一鸣惊人?人的一生不可能不受挫折,在受挫时,更要平心静气地享受寂寞,养精蓄锐,蓄势而发。
俗话说:“十年磨一剑。”海洋江河都是长流不息的循环,才可以保持自己的充足;阳光星亮都是长洒不歇的轮回,才可以保持住自己的能量;花草树木都是常青不停的蓬勃,才可以保持好自己的生机。
机遇总是垂青于有准备之人。没有韧性的把持、没有耐心的等待,那么自己就没有机会看到旖旎动人的彩虹。任何人如果总是浅尝辄止、一知半解,那么休想获取机会的垂青与眷顾!只有默默无闻地用心去做好每一件事情,有一天终会功到自然成的,生命之舟将会水涨船高!
耐得住寂寞,要有坚守之心。很多人不是没有能力,而是没有耐性,或者说,耐不住寂寞。坚守之心就是不为苦难所惧。苦难是成功的磨刀石,是对人的胆识、智慧和毅力的考验。生活的道路不是一帆风顺的,往往荆棘丛生。不少人就是迈不过这道坎,害怕、退缩、放弃、变向,结果只能与成功失之交臂。(励志文章 高三)艰难的时候,虽然努力追求了不一定会有所收获,但不努力追求肯定没有一点希望。“坚持就是胜利”,只有以百折不挠地坚定地走下去,把坎坷的生活变得舒心自信,把苦难的时光变得轻松自在,才能度过黑暗而迎来光明,才能转变痛苦而享受喜悦,才能有“柳暗华明又一村”的收获,寂寞也就迎刃而解了。
居里夫人研究放射性现象,发现镭和钋两种放射性元素,一生两度获诺贝尔奖,她都是在经过成千上万次的反复做实验才成功的。爱迪生之所以成为世界上的发明大王,他也是不断地研究并做实验,才终于成为独一无二的发明大王的。所以,没有坚持到底的精神,就不能守得烟消云散的时日;没有百折不挠的磨练,就不能尝得甜蜜馨香的果实;没有契而不舍的倔强,就不能获得满载而归的荣耀;没有经过磨练的生命,是很难有润色光泽的闪烁的;没有经过坎坷的人生,是很难有精彩的舞台的。
坚守下去,有三个选择:选你所爱:不必太在意别人或社会是否看重,用但丁的名言说,就是“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爱你所选:当你没有选择或不容易改变现状时,“爱你所选”的尝试加上积极乐观的态度,会帮你找到光明之路。忠于兴趣:一旦培养了自己的兴趣,就一定要珍惜并全力以赴,勇敢执着地坚持下去,一定会有所收获。
耐得住寂寞,要有内省之心。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一个人最大的缺点,是不知自己有缺点;最危险的缺点,是坚持已有的缺点;最无知的缺点,是为自己的缺点辩解;最可笑的缺点,是闭上眼睛也能发现别人的缺点,睁大眼睛也看不见自己的缺点。克服这些缺点的最好办法,就是培养内省精神,“吾日三省吾身”。
人在社会上,无论是为官还是为民,要和各种各样的人和事打交道,不可能事事周到、人人满意,特别是同事之间、家庭之间、邻里之间免不了会发生矛盾、摩擦,最好的办法是采取谦让为上的态度,从而化干戈为玉帛,化斗争为和谐,化烦恼为快乐。法国大作家雨果说得好:“世界上最宽阔的东西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做人谦和一点,大度一点,少一点抱怨,多一点宽容,不为磕绊所羁,才能多一点微笑。
老子曾告诫世人:“自见者不明,自足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夸者无长。”达·芬奇也说过:“微少的知识使人骄傲,丰富的知识使人谦逊,所以空心的乔秆高傲的举头向天,而充实的禾穗却低头向着大地。”做人谦逊内敛不张扬,需要有厚实的内功做支撑,只有一个人的知识、阅历、素质、修养达到足够的积淀时,才能真正做到不说张扬之语,不干张扬之事,不逞张扬之能,处于低谷不颓废,遇到困难不退缩,一帆风顺不得意,成绩面前不炫耀,永远保持着踏踏实实、平平常常、自自然然的生活态度和格调,以成熟、豁达、自重、睿智处世做事,得意时淡然,失意时坦然,高调做事,低调做人。
寂寞是一块试金石,可以试出一个人意志是否坚韧;寂寞更是酝酿成就的养料。缘此,对有理想有追求的人来说,耐得住寂寞方能不寂寞。
只要你,耐得住寂寞
有梦想的人生不寂寞
淡定的人生不寂寞
耐得住寂寞,经得起诱惑
生命就是一场寂寞的战斗
人必须抵抗寂寞
高不可攀的寂寞
人生要耐得住寂寞
第五篇:寂寞是一种好味道美文
有两种喧闹,一种是时刻想往人窝里挤的喧闹,一种是时刻要博人眼球的喧闹。前一种喧闹,可以用“凑热闹”来形容;后一种喧闹,则近乎自恋,不说也罢。
同理,有两种寂寞,一种是迫不得已的寂寞,想往人前凑,但别人不理你,寂寞;一种是心安理得的寂寞,我自己要寂寞,于是乎寂寞。前一种寂寞,可说是被动的寂寞,其本质还是喧闹;后一种寂寞,可说是主动的疏离,是心想事成。
我喜欢这后一种寂寞,恰如我喜欢的陶渊明或者庄子,就是这后一种寂寞。
真正的寂寞,其實是有一种好味道的。可惜的是我们嗜辣嗜厚味,在厚味中我们的舌头早已迟钝麻木,已经辨认不出真正美妙的好味道了,正如老子所说:“五味令人口爽。”整日在喧闹场中度日的人,哪里懂得寂寞的味道为何物?
前面提到,真正好的寂寞是一种主动的疏离。这种疏离可以用庄子的一句话来概括:“鱼相忘于江湖,人相忘于道术。”这句话很好地诠释了真正的寂寞是一种什么味道,是相忘的味道。
相忘的味道是一种什么味道?就是你沉浸在你的欢乐里,我沉浸在我的欢乐里。你的欢乐中没有我,我的欢乐中也没有你。这样的欢乐,自然不是杯盘狼藉,投桃报李,搞小圈子,裙带关系,一损俱损,一荣俱荣。这样的欢乐,自然只是一种清欢。
这就是寂寞的好味道,相忘的味道。我们太害怕这种好味道了。我们太害怕被人遗忘被人挤出圈子被人摒弃了。现代生活,喧闹说到底不是一种生活方式,而是一种生存策略。没有这样的生存策略,好多东西你就得不到。得不到,你的老婆可能就会把你看扁,你的阳刚之气就会大打折扣。
这样的时候,我常常会想到陶渊明或者庄子。
按照现代人的观念,陶渊明或者庄子的人生选择未免过于自我。这一点,陶渊明自己也承认。他在写给儿子们的信中就抱歉地说,由于自己辞官归隐,让孩子们从小就遭受贫寒(“黾勉辞世,使汝等幼而饥寒”),陶渊明心中是很愧疚的,但是他又说:“偶爱闲静,开卷有得,便欣然忘食。见树木交荫,时鸟变声,亦复欢然有喜。”内心的矛盾和惶惑,终于不敌对寂寞清欢的热爱,于是乎,辞官归隐,也就顺理成章。
现代人很难理解陶渊明或者庄子的寂寞,觉得过于奢侈。也许吧,寂寞也是要有物质支撑的,晚上睡在潮乎乎的地下室中的“北漂”们是没有条件享受这种陶渊明或者庄子式的寂寞的。但是,换一个角度,即使我们有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我们是否能安于这种寂寞?我想也许大家还是会选择奢华和喧嚣,而对这种老掉牙的寂寞弃若敝屣。
说到底,能否享受这种寂寞,是自己的主动选择,与物质的关系,并不是很直接。陶渊明在灾荒之年有乞食的行为,庄子也穷得向监河侯借粟,但都能不改初衷,享受这种寂寞之美。我觉得给现代人的启示就是,你自然不应该活到找人讨米的程度,但是在物质生活达到一定程度,衣食无忧的时候,是否能主动选择某种疏离,让自己的灵魂从物质的躯壳中破壳而出,享受一种久违的寂寞的好味道?那就是古人说的,“师父领进门,修行靠个人”了。
在喧嚣中变得麻木的人们,真的已经很难品尝到寂寞的好味道了。这味道实在好呀,恰如暑热中一盘墨绿色的清炒苦瓜,那清清的苦涩之味让人从暑热的头昏脑涨中一下子清醒过来,一股清凉之气从舌尖一直蔓延到周身的每一个毛孔,仿佛一个激灵,让人浑身为之颤栗。寂寞真是一种好味道,清炒苦瓜的味道,淡淡的苦,丝丝的凉,苦涩之后幽幽弥漫舌尖的回甘,诗意氤氲,余音绕梁。鲍鱼海参的张扬和喧嚣,在这一盘清炒苦瓜面前,也会羞赧得低下头去。
害怕寂寞的人,就像害怕苦瓜的苦,不敢下箸。我小时候也是从来不敢吃苦瓜的。但是,每个人都是会长大的。长大了,我们就懂得苦瓜的好处,正如长大了,我们就懂得,在喧闹的鸡尾酒和雪茄烟让我们的味觉麻木迟钝的时候,一盘寂寞端上人生的桌面,我们迟钝麻木的舌头,会瞬间打一个激灵,一个长觉醒来,满口都是清清的苦,丝丝的凉,细细的回甘,诗意氤氲,余音绕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