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寂寞读后感
寂寞读后感
寂寞读后感
每个人都有寂寞的时候,那无聊的滋味可不是好受的,寂寞读后感。大人们常觉得,自己长着“三千烦恼丝”,是最寂寞、最可怜的人,真是无理!大人们乏了、厌了,不是拿小孩出气,就是对小孩的动作、行为不屑一顾。想来,应是我们孩子更易寂寞,更可怜嘛!
《寂寞》这篇文章中的主人公“小斜就饱食了寂寞的滋味。小小的妹妹和婶婶来到家中,小小和妹妹一会儿功夫就玩到了一起。毕竟是孩子,遇到年龄、志趣相投的,自然玩得欢畅。小小和妹妹也一样,成为了形影不离的一对好朋友、好兄妹。
尤其是小小,格外努力当个好哥哥。可是,有句话说:“相逢之后无离别,不是人间常情事”。妹妹不会永远住下的。文章最后,在描写妹妹走后小小的表现时,用了许多表示“难过”的词眼,但是读下来并无重复、虚假的感觉。
全文洋溢着温馨、真挚的情感色彩。虽然有个“悲剧”的结尾,但是作者冰心奶奶清新隽丽、悠畅舒缓的文笔让这篇文章动人心弦。小小和妹妹身后的“风景”也被冰心奶奶写得“诗情画意”,整篇文章就象一首优美的田园交响曲。
文中记叙景物部分可谓是让人身临其境,用优美的文笔描绘出大自然独特的神奇的秀美。人物的描写更是入木三分,用精确的词语,一语道破各式人物的性格,不管是喜怒,还是哀惧,冰心都用她特有的文采和文笔给人物添上与众不同的面纱。行行之间,字字之间,都流露出大作家的质朴和淳厚之情。不管你是步入古稀之人,还是稚气未脱的孩子,就算在阅读冰心的易懂文章时,你也会感到莫名的清爽的深沉。
而我,一个小学生想要理解冰心奶奶的文笔,太难,太难,在一遍一遍的阅读中,我似乎感到若有似无的道理,却在一眨眼之间,感觉便又模糊起来孜孜不倦也,脑中逐渐清晰,又瞬间模糊。在语文阅读中,我还没如此细致的品一本书,却在《冰心散文》中,我似乎产生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求欲心理,这使我反复的体会冰心奶奶的文章,读后感《寂寞读后感》。在模糊中见到光点,在光点中又再次迷茫,仅反复复却使冰心的文章更为吸引人。
可惜的是,老人已去世,留下的却是无尽的文学财富无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冰心文集将永垂于文艺界。
在冰心看来,母爱是博大无边,伟大无穷的,在诗人的 《往事》中可知。这首诗是她在一个雨天看见一张大荷叶遮护着一枝红莲,触景生情写下的。母亲在冰心一生中是唯一可靠的避难所。
不知从何时起,心中有了一份对诗歌的向往。于是,带着一种青少年特有的痴狂,遂封堵起了这“零碎的思想”。忽容置疑,作为些家底一个上学的读书女孩子,冰心是幸运的。从小舒适的家庭生活及长期受文学熏陶生活环境,使得繁星春水的字里眉间都流露出对“理想生活”的渴望:朴实的母爱,纯真的童趣以美妙的自然都化作了点点滴滴的诗词。没有华丽的词藻,没有娇柔的造作,一切都从细微中透出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母亲啊!着零碎的篇儿,你能看看么?”这些字,在以前,以隐藏在你的心里。”《繁星春水〉中很大一部分都是描写母爱的,和悦的颜色,循循渐透,这些都让冰心一直以母亲为榜样。平凡的母爱让冰心感受到了人的确是“人生唯一可靠的避难所”。于是,对母爱的颂扬自然而然的就成了诗集的一大主旨。如果说,对母爱的赞美诗一种深重的流露,那么对童年的歌颂则是另一种心情的独白。毕竟,繁星纯水中的作品大都由冰心二十岁前写的。那时候,不能说已经完全脱离了儿时的梦想,一种新近萌发的对新生物的崇高于自信便在诗中潜滋暗长。让人读后对生民的柔弱或顽强都有一揽天余。于是,在真切中感受到了活力。“我从不称自己是诗人”,也许正是这一点,才使读者在尽情领略文学的乐趣时,有不拘谨的向让思想重新达到一个高度的原因之一吧!
第二篇:《寂寞》读后感
《寂寞》读后感
梭罗真的“寂寞”吗?1845年他只身一人到康科德附近森林里的瓦尔登湖畔,盖起一座小木屋,并在四周开荒种田,自力更生,过了两年多的隐居生活。他生活简朴,一方面享受大自然的馈赠,另一方面静观默想,潜心思索自然对人类的启迪。他认为自己“并不寂寞”:“我并不比湖中高声大笑的潜水鸟更孤独,我并不比瓦尔登湖更寂寞……”。
有那么多的自然事物与他相伴,他感到找到了“最甜蜜温柔、最天真和最鼓舞人的伴侣”。因此,世人看来孤独寂寞的事,梭罗却认为“在大自然里以奇异的自由姿态来去,成为她自己的一部分”,是“每个毛孔都浸润着喜悦”的事情。于是,他明确地宣告“我爱孤独”,“觉得寂寞是有益于健康的”,“没有碰到比寂寞更好的同伴了”。再说,“寂寞”根本“不能以一个人离开他的同伴的里数来计算”,他认为“德不孤,必有邻”。
梭罗所谓的“德”,在他看来,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都是平等的,人也是自然的一员。这样,自然界事物也就成了人类最为亲近、最接近于“我的血统”的“同类”。他眼中的自然,不仅是与人平等相待的朋友,而且还是“创造一切的力量”,是“靠近我们的宇宙法则”。理解了这一点,也就理解了他为什么说“大部分人只让外表上的、很短暂的事情成为我们从事的工作。事实上,这些是使我们分心的原因”。在他眼里“只要我们的心灵有意识地努力,我们就可以高高地超乎任何行为及其后果之上;一切好事坏事,就像奔流一样从我们身边经过。……看戏很可能感动我;而另一方面,和我生命更加攸关的事件却可能不感动我。”
我认为,这是一种生活态度。他始终不是以功利的眼光看人生世事,而是以一种审美和欣赏的眼光来看待,从而产生一种愉悦的心理。
以审美的眼光来看待大自然,就会感到处处都是自己的朋友,就会感受到“大自然的不可描写的纯洁和恩惠,他们永远提供了这么多的康健,这么多快乐”。表达了梭罗对现代文明的鄙弃。他反对人们急功近利、善于钻营的恶习,反对奢侈和虚荣,认为人惟有返朴归真回到大自然怀抱中才能发现生命的真正价值和生活的意义。
试想,当你在现代社会中被工作、学业压得喘不过气时,若你能有片刻享享寂寞的清福,也是好的。其时,寂寞并没有我们想象得那么可怜,有时,寂寞才是一种真正的享受。
我敢说,每个人都曾有过自己的“瓦尔登湖”,那个也许是不切实际,却是最为纯真和充满梦想的小世界,我们心灵最深处的一片净土。
第三篇:寂寞 读后感
寂寞 读后感
每个人都有寂寞的时候,那无聊的滋味可不是好受的,寂寞 读后感。大人们常觉得,自己长着“三千烦恼丝”,是最寂寞、最可怜的人,真是无理!大人们乏了、厌了,不是拿小孩出气,就是对小孩的动作、行为不屑一顾。想来,应是我们孩子更易寂寞,更可怜嘛!
《寂寞》这篇文章中的主人公“小斜就饱食了寂寞的滋味。小小的妹妹和婶婶来到家中,小小和妹妹一会儿功夫就玩到了一起。毕竟是孩子,遇到年龄、志趣相投的,自然玩得欢畅。小小和妹妹也一样,成为了形影不离的一对好朋友、好兄妹。
尤其是小小,格外努力当个好哥哥。可是,有句话说:“相逢之后无离别,不是人间常情事”。妹妹不会永远住下的。文章最后,在描写妹妹走后小小的表现时,用了许多表示“难过”的词眼,但是读下来并无重复、虚假的感觉。
全文洋溢着温馨、真挚的情感色彩。虽然有个“悲剧”的结尾,但是作者冰心奶奶清新隽丽、悠畅舒缓的文笔让这篇文章动人心弦。小小和妹妹身后的“风景”也被冰心奶奶写得“诗情画意”,整篇文章就象一首优美的田园交响曲。
文中记叙景物部分可谓是让人身临其境,用优美的文笔描绘出大自然独特的神奇的秀美。人物的描写更是入木三分,用精确的词语,一语道破各式人物的性格,不管是喜怒,还是哀惧,冰心都用她特有的文采和文笔给人物添上与众不同的面纱。行行之间,字字之间,都流露出大作家的质朴和淳厚之情。不管你是步入古稀之人,还是稚气未脱的孩子,就算在阅读冰心的易懂文章时,你也会感到莫名的清爽的深沉。
而我,一个小学生想要理解冰心奶奶的文笔,太难,太难,在一遍一遍的阅读中,我似乎感到若有似无的道理,却在一眨眼之间,感觉便又模糊起来孜孜不倦也,脑中逐渐清晰,又瞬间模糊。在语文阅读中,我还没如此细致的品一本书,却在《冰心散文》中,我似乎产生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求欲心理,这使我反复的体会冰心奶奶的文章,读后感《寂寞 读后感》。在模糊中见到光点,在光点中又再次迷茫,仅反复复却使冰心的文章更为吸引人。
可惜的是,老人已去世,留下的却是无尽的文学财富无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冰心文集将永垂于文艺界。
在冰心看来,母爱是博大无边,伟大无穷的,在诗人的 《往事》中可知。这首诗是她在一个雨天看见一张大荷叶遮护着一枝红莲,触景生情写下的。母亲在冰心一生中是唯一可靠的避难所。
不知从何时起,心中有了一份对诗歌的向往。于是,带着一种青少年特有的痴狂,遂封堵起了这“零碎的思想”。忽容置疑,作为些家底一个上学的读书女孩子,冰心是幸运的。从小舒适的家庭生活及长期受文学熏陶生活环境,使得繁星春水的字里眉间都流露出对“理想生活”的渴望:朴实的母爱,纯真的童趣以美妙的自然都化作了点点滴滴的诗词。没有华丽的词藻,没有娇柔的造作,一切都从细微中透出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母亲啊!着零碎的篇儿,你能看看么?”这些字,在以前,以隐藏在你的心里。”《繁星春水〉中很大一部分都是描写母爱的,和悦的颜色,循循渐透,这些都让冰心一直以母亲为榜样。平凡的母爱让冰心感受到了人的确是“人生唯一可靠的避难所”。于是,对母爱的颂扬自然而然的就成了诗集的一大主旨。如果说,对母爱的赞美诗一种深重的流露,那么对童年的歌颂则是另一种心情的独白。毕竟,繁星纯水中的作品大都由冰心二十岁前写的。那时候,不能说已经完全脱离了儿时的梦想,一种新近萌发的对新生物的崇高于自信便在诗中潜滋暗长。让人读后对生民的柔弱或顽强都有一揽天余。于是,在真切中感受到了活力。“我从不称自己是诗人”,也许正是这一点,才使读者在尽情领略文学的乐趣时,有不拘谨的向让思想重新达到一个高度的原因之一吧!
第四篇:《寂寞》读后感
《寂寞》读后感
梭罗真的“寂寞”吗?1845年他只身一人到康科德附近森林里的瓦尔登湖畔,盖起一座小木屋,并在四周开荒种田,自力更生,过了两年多的隐居生活。他生活简朴,一方面享受大自然的馈赠,另一方面静观默想,潜心思索自然对人类的启迪。他认为自己“并不寂寞”:“我并不比湖中高声大笑的潜水鸟更孤独,我并不比瓦尔登湖更寂寞„„”。
有那么多的自然事物与他相伴,他感到找到了“最甜蜜温柔、最天真和最鼓舞人的伴侣”。因此,世人看来孤独寂寞的事,梭罗却认为“在大自然里以奇异的自由姿态来去,成为她自己的一部分”,是“每个毛孔都浸润着喜悦”的事情。于是,他明确地宣告“我爱孤独”,“觉得寂寞是有益于健康的”,“没有碰到比寂寞更好的同伴了”。再说,“寂寞”根本“不能以一个人离开他的同伴的里数来计算”,他认为“德不孤,必有邻”。
梭罗所谓的“德”,在他看来,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都是平等的,人也是自然的一员。这样,自然界事物也就成了人类最为亲近、最接近于“我的血统”的“同类”。他眼中的自然,不仅是与人平等相待的朋友,而且还是“创造一切的力量”,是“靠近我们的宇宙法则”。理解了这一点,也就理解了他为什么说“大部分人只让外表上的、很短暂的事情成为我们从事的工作。事实上,这些是使我们分心的原因”。在他眼里“只要我们的心灵有意识地努力,我们就可以高高地超乎任何行为及其后果之上;一切好事坏事,就像奔流一样从我们身边经过。„„看戏很可能感动我;而另一方面,和我生命更加攸关的事件却可能不感动我。” 我认为,这是一种生活态度。他始终不是以功利的眼光看人生世事,而是以一种审美和欣赏的眼光来看待,从而产生一种愉悦的心理。
以审美的眼光来看待大自然,就会感到处处都是自己的朋友,就会感受到“大自然的不可描写的纯洁和恩惠,他们永远提供了这么多的康健,这么多快乐”。表达了梭罗对现代文明的鄙弃。他反对人们急功近利、善于钻营的恶习,反对奢侈和虚荣,认为人惟有返朴归真回到大自然怀抱中才能发现生命的真正价值和生活的意义。
试想,当你在现代社会中被工作、学业压得喘不过气时,若你能有片刻享享寂寞的清福,也是好的。其时,寂寞并没有我们想象得那么可怜,有时,寂寞才是一种真正的享受。
我敢说,每个人都曾有过自己的“瓦尔登湖”,那个也许是不切实际,却是最为纯真和充满梦想的小世界,我们记忆最深处的一处净土。还记得马克·吐温小说中的林间小屋吗?还记得鲁宾逊那艰苦却自在的荒岛生活吗?还记得保尔·柯察金生活的那个激情四射的红色年代吗?有人说,这些东西和梭罗一样,已经过时了,已经和这个讲求快节奏和高效率的时代格格不入。梭罗过时了吗?我看没有,虽然我们的生活正变得越来越好,不必像从前那样忍受饥饿和贫穷的折磨,但同时我们也失去了一些宝贵的东西,正如梭罗在《寂寞》中所写的那样——一个清贫却无忧无虑的年代,简单却充满梦想和激情的年代,没有尔虞我诈、纯真与善良的年代。
抛开那些拔地而起的城市,揭掉我们脸上的一层层虚伪的面具,我们所剩下的,只有对生活和未来的困惑和迷茫,只有这花花世界的浮华与喧嚣。人性是如此的苍白与无力,我们从没有像今天这般孤独与寂寞,这是我们的悲哀,也是我们的无奈。仔细读一读梭罗的文字,你会发现自以为是的我们是多么的滑稽和可笑。梭罗选择了与瓦尔登湖为伴,与寂寞为伴,却收获了人生真正的快乐与真谛;而时时刻刻都在为金钱和欲望而奔波的我们呢?我们又得到了什么?除了那些发散着铜臭味的钞票和永不满足的欲求,还有些什么?我们才是真正孤独和寂寞的可怜人啊!
穿过这百年的岁月与沧桑,梭罗,这个手持鹅毛笔和书卷,静静地坐在瓦尔登湖畔沉思的美国人,仿佛在想我们挥手:“我已经找到了真理,你们呢。”
第五篇:寂寞圣哲 读后感
负担寂寞 ——读鲍鹏山《寂寞圣哲》有感
名为寂寞圣哲,有些神秘感。寂寞,似乎原本就是圣人的处世哲学,投入寂寞得越深,那种由心灵养成的大彻大悟,浩然正气也就积蓄得越深。
这是一个向读者介绍先秦诸子百家的不同视角。通过这本书,看到的是作者对先秦圣哲们的立体感知,是一种不失满腔热情,却如白描画细细勾勒的细腻感。
圣哲们自然是寂寞的。如果不寂寞,老子怎会出关而去,一去杳然?庄子怎会与同一时期的孟子擦肩而过?孔子又怎会在长年累月的游说中奔波?寂寞,他们却甘之如饴。没有寂寞,怎会有他们世纪性的哀叹,没有寂寞,他们怎会传下给千秋万代的警示?当数千年后的我们脑海中想象他们的形象时,出现的是一位位极具风骨的翩然智者。他们在自己的思想领域中构建自己的“存在”,在梦中寻找着自己的家园。用作者的话说,他们是一意孤行,这一意孤行中充满的却是光明磊落,坦坦荡荡。
寂寞,也许是偶然的心境,也许是一段时期的心态。然而圣哲们的寂寞耐人寻味。他们是因自己的思想而寂寞,也因自己的思想而精神富有。他们的尊严带他们走上寂寞之旅,在漫漫人生路上寻求着自己所向往的哲学。“没有道德感的人是没有道德痛苦的,没有良好的文化熏陶的人往往也就没有文化负担。当然,受过文化熏陶的人中也有不少人更没有文化负担。” 他们有这种负担,像牢牢的人生枷锁一般。老子背负着看透历史的痛。“在我走进血红的夕阳之前,我留下这五千言的零乱缄言,在世纪的废墟中如散落的弹子,愿你们仔细收捡。当一切都已堕落,一切都已不可为,你们就去玩弹子。”老子是哲学家,是在预言着人性倒退的路上前进。在这颠倒的世界与哲学里,孤独的他负担的是历史的痛楚。他走了,似乎是脱离世俗了,《道德经》作为他留给后人的精神寄托。孔子背负着救世的责任感。“孔子正是这样的一位痴人。痴人往往缺乏现实感。他的精神就常常脱逸出现实的背景,沉浸在过去的辉煌中,追寻着万物逝去的方向。是的,他一生都在追寻,他周游列国,颠颠簸簸,既是在找人,找一个能实施他主张的人,更是在找过去的影子,找东周昔日的文明昌盛。”孔子是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他的儒家思想传承到现在千百年,他的著作《春秋》万古流传。但他何尝不寂寞?十四年,他驾着马车,先后周游七个诸侯国,像是黑暗王国里的残烛,愿意将自己的最后一点光亮奉献出来。可是他找不到一个接受他思想的“明君”,火光最后跳跃了几下,融入黑暗。
庄子背负着永恒的乡愁。“在一个文化屈从权势的文化传统中,庄子是一棵孤独的树,是一棵孤独地在深夜看守心灵月亮的树。当我们都在大黑夜里昧昧昏睡时,月亮为什么没有丢失?就是因为有了这样一两棵在清风夜唳的夜中独自看守月亮的树。”庄子是先秦一位独特的圣哲,他不看重君王权势、政治理论,他宁愿做一只楚国水田“曳尾于涂中”的乌龟。他在自己的世界里把整个世界看得一清二楚。永恒的乡愁,只为追寻这位哲学家梦中的家园。
圣哲们正因为有了这样的文化负担而更加寂寞,而因为更加寂寞,他们身上的负担也就重一些。可他们并不因此忧愁,甚至可以说,他们其实都在追寻幸福。这样的幸福来自于常人之上的眼界和他们致毕生精力于其中的文化底蕴。他们深古久远的哀叹,是自身价值的富足。他们有这样的负担,也就有了传承他们思想的行行箴言。圣哲们的负担是一种美丽的负担。我认为,文化负担,也就需要负担寂寞。学会负担寂寞,是对自己的一种切身感悟,是静下心来倾听自己的思想,是在自己的世界中规划自己的蓝图。负担寂寞,沉浸于寂寞,自得于寂.寂 寞
——《寂寞圣哲》读后感
读了书后常常会有这样一个场景浮现脑海——老子一个人,骑在马背上,看着周围“小桥流水人家”的景致,感受着“断肠人在天涯”的苦涩,闲暇时候看看天,感慨几句人生。而更多的时候,他思索着——哲学——一种希望社会“倒退”的哲学,一种“无为”的哲学,一种提倡守柔、寡欲、居后不争的哲学„„
他曾告诉过别人他的理论和想法,但是却很少有人理解,更很少有人接受。无奈,出关成为他最后的选择。也许作为中国哲学的宗师,就像是书中其他的思想家,像孔子,屈原等等一样,他便注定了寂寞。
这是一种超越时代的寂寞,就像书中所说的:“和时代拉开一定的距离往往是产生真正思想家的前提之一”,“超前的思想家发现现世的所缺,恋后的思想家发现现的所失”。
而想想现在,似乎很少有见到这种能够与“时代拉开距离”的人了。
我们,每天忙于自己的工作,生活,学习,过着两点一线式的单调乏味枯燥的生活,重复,重复„„原来那颗清澈透明的心也随着这无限的重复慢慢地变得浑浊甚至已经有些僵硬。
我们用老子发明的“阴谋”去对付别人,不择手段,从中获得好处,然后再用一些大道理不管说通说不通地为自己掩盖罪行„„
我们也用着和老子相同的语言和别人交流,但是我们所说出来的却不是自己的思考之所得,亦不是自己内心的感受,就算是也是经过马赛
克似得特殊处理„„
我们很少自己静下心来感受身边的事物,很少静下心来思索——思索我们为什么在这,思索我们能干些什么,或者思索哲学——就像我们的祖先一样„„
这一切,让我们的生活似乎比老子这些思想家的生活更加“寂寞”——这是一种不同的寂寞„„
而这种寂寞又要怎么才能打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