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向日葵女孩杂文随笔
童年记忆中,每年春天母亲都会在家里的小院种一小片向日葵,春雨后看着它们破土而出,长出嫩嫩的小芽,在湿润的泥土里快速生根,茁壮成长。一到夏天就长得比我还高很多,开花的时候美丽的很清澈,很简洁,看到了总让人不自觉地嘴角上扬。一大片金黄色的花儿,配上轻俏的绿叶,让人舒心不已。曾几何时,我想象着自己永远都是如向日葵般美丽灿烂,生活永远充满着阳光,每天都充满活力,以为自己一直是那个喜欢开怀大笑的女孩,坚信微笑更是能给我带来好运气。
一、关于童年
小时候在家里,我们这一辈的孩子有十几个,唯独长辈们都更喜欢我。可是我是女孩呢,农村家庭总是更喜欢男孩才对啊!后来知道因为我有个特点,就是喜欢笑,见到长辈还没来得及问候,总是自己先忍不住咯咯笑。时间长了大家都知道了我这性格,只要我出现的场合大多都是乐呵呵的一家子。
那时候我多想和向日葵一样美丽。可是家里穷,穷得我现在都不知道当初一家五口人是怎么熬过来的。每年六一儿童节,班里都会组织表演节目,被选中的小伙伴都可以上台表演,小时候是多么渴望自己也能有机会参加一次表演。可是学校有个要求,每个参演同学的服装都是要按学校提供的款式自己花钱购买,漂亮的新裙子,可爱的小白鞋,对当时我那个连学费都交不起的家庭来说,全都是一种奢望。虽然内心深处是那么渴望拥有,但是回家看到母亲劳累的样子,想起父亲常年在外打工的辛苦,那种渴望就再也涌不上来了。然后等到六一儿童节那天,拿着母亲给的一块钱,买一袋汽水,顶着太阳看节目。剩下的钱还可以买个扎马尾的小发带,一天下来脸晒得直冒油,可是却拥有了全世界最大的幸福。
在阳光下微笑的女孩,她们多美丽。
二、关于上学
1999年的九月,我开始读小学一年级。不到十块钱的学费,母亲跑了很多次邻居家,才借到钱,赶着最后关头给我报了名,我才有了读书的机会。虽然我是90后,物质生活整体已经有了很大的提升,相对很多条件稍微好点的人来说也许根本体会不到我们家当时的处境,只是达到温饱而已,教育是件奢侈品。当时村里还有一部分适龄儿童都不去上学的,更多的是女孩。很模糊的记得上学的第一个早上,母亲早早起床给我收拾书包,她给我缝的单肩麻布书包,红色的,装了课本,再带点干粮。昏暗的灯光下,告诉我一定要好好学习。
没有辜负母亲的期望,整个小学期间我都是班里第一名,偶尔掉名次,但也不会出前三。小时候太倔,考了第二名发了卷子肯定是要哭鼻子的。当时语文课除了课本之外,每学期还要买一本辅导书,叫《英才教程》,五六块钱一本。03,04年的时候,五六块钱对我家里来说都不是随便就能给出来的,甚至整个小学期间我的学费都是欠着的,从开学开始一直到期末,都是有了就给班主任拿过去,全都是很小的零钱。正是因为我学习好,当时的班主任刘老师才自己给我垫学费,然后把她的辅导书借给我用,才得以读完整个小学。
小学毕业的时候,母亲给我说要不就不要读书了,上了初中开销更大。当时的我也是有点难过,但是也很犟,凭什么我哥就能读,我不能读呢。家里三个孩子,哥哥只比我高一级,学习比我还要好。虽然我知道我的父母并不是那种不重视教育的家长,当年因为家里穷,父母两个人都未曾有机会进入学校读书,所以他们也有遗憾,在能力范围内尽最大努力让我们多读书。上初中的时候刚好遇到国家的好政策,农村地区九年义务教育开始实行免费,这给了我最大的机会和鼓励,让我更能安心的读下去。然后到了高中,学校对综合成绩排名前列的同学有免学费的奖励,再加上母亲也外出打工,家里物质生活比之前相对好了很多,至少读书不再变得那么紧张。所以后来才有了读大学的机会。
大学生活是我人生中最美好也是最磨难的四年。因为我和哥哥两个人就差一年前后上了大学,学费也是笔不小的开支,幸好有国家助学贷款和助学金,很大程度缓解了当时的压力。进了大学,学习之余,大家都开始各种自在的生活。女生宿舍离不开的衣服鞋子化妆品,逛街看剧约会,也许是从小家庭因素影响,我不会打扮不会搭配,就是那种很土的,一看就是乡下来的女生。我的生活不是享受,不是娱乐,而是要学会自力更生。现在很多人都会说大学时期就是要把全部精力用在学习上,所有出去打工的行为都是得不偿失。我不得不承认这个说法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当时的我似乎别无选择,我除了上课,剩余的时间都被打工排满了。先是找到学习食堂的兼职小时工,每天中午和下午下课后立马去食堂帮忙打饭,各一个小时左右,就是在用餐高峰期那会,在窗口给同学们打饭刷卡。每天一下课立马就往食堂跑,进去还要换衣服戴帽子口罩消毒,然后就是气都没时间缓一口的一个小时。等用餐基本结束后,我才开始吃饭,吃完饭帮着收拾一下,再往教室走,开始下午的课。整个大一一年,我从来没有午睡过。每个周末还要去外面发传单,举牌搞宣传。寒暑假也不会放过,超市收银,车间工人,政府实习,全都做过。我不能否认,那时候很大程度上是为了钱,为了不跟父母要生活费,我不仅自己养活自己,还在大一下学期终于攒够钱买了人生中第一台笔记本电脑。比起拿着父母打的生活费潇洒自如的同学,当时不会打扮不会化妆的我却多了一分自信。
三、关于写作
这是个让我不知道如何表达的话题。上初一的时候,第一次期中考试结束,语文老师拿着我的考场作文在全班同学面前当作范文读了好几遍的时候,我居然第一次觉得兴奋。也许更加刺激我神经的是他后面说的那句话,这作文水平完全都能拿去投稿了。
那年我12岁,还是个名副其实的留守儿童。
母亲在我读初一的那个九月,再也抵不住家里日益增长的家庭负担,跟随父亲一起外出打工了。家里只剩下我和哥哥妹妹三人,我们每天放学回家自己生火做饭,洗碗,烧炕,晚上自己睡觉,自己写作业,没人陪,更没人管,全靠自觉。那几个冬天,我的双手全是冻疮,却还是要回家和面,洗碗。那时候我最大的愿望就是放学回家能有口热饭吃,然而等待我的永远都是冷冰冰的家。我拿着一张纸,把母亲回家的时间写上去,每一天写一个数字,倒计时,过一天划掉一天,记忆中每年有260天的时间要划。
那时候没有手机没有电脑,我的生活只有学习和做家务。买书也是奢侈的,看得最多的就是学校每学期都会发的基本课外书,有本叫做《学生天地》,是我整个小时初中时期最爱的读物,上面有很多同龄小伙伴写的文章,我当时最大的梦想就是自己的文字能变成印刷体,出现在全校师生都在读的杂志上。
然而这个梦想却从未实现,而且再也不可能实现了。
当时的我写很多的文章,日记,散文,随笔,短篇小说中篇小说,还买了个特别厚的教案本,作为自己的文集收藏。或许语言稚嫩,从未受过任何写作指导,可就是灵感泛滥,提笔就是一大篇,从来不会卡顿。还会凭空构思各种类型的故事,在每个夜深人静,拿着本子趴在炕上,写到笔没了墨。那是我人生中缺爱的时期,却找到了自己的属地,写作是一件无比快乐的事儿。后来我开始尝试各种投稿,因为没有任何信息渠道,每次都只能看到学生天地后面的征稿大赛,按照要求投稿多次,都是手写的稿件,然后去邮局挂号信寄出。后来都有收到过杂志社回复,但是如出一辙的是不管是哪个征文比赛,回信都是说通过了入围,被评为一等奖之类,但是要先交几十块钱的评审费。当时的几十块钱对我来说是笔很大的开销,根本无力承担,所以都不了了之。后来写过一篇几十页的小说,全是手稿,寄给了《学生天地》编辑部,很长一段时间后,收到了一封回信,说构思很好,文笔通畅,让我继续努力,以后有机会可以合作。特别感谢那个不知名的编辑,给了我莫大的鼓励。最后我还是没有在任何一本杂志上看到自己的文章。
后来的后来,日子一天天好了很多,离了家去向大城市,买了电脑手机,满屏的资讯,敲键盘甚至语音都能写字的时候,我却再也写不出来了。工作后的日子更加忙碌,只是夜深人静,总觉得自己少了点什么。
今起重拾写作,却发现已经不是当年的样子。写专题,连载,励志,职场,每个人都是那么洋洋洒洒,粉丝一群,一开始甚至都有点害怕,觉得自己已经不再是当初的少年,写的字不再会有人包容。直到前天在简书看到一文,其中说到,写作永远是给自己的时间,不功利不烦躁,只要坚持,总会看到阳光。
这就是我的故事,向日葵女孩,不能让所有人喜欢,却也能微笑着迎接每一天。
第二篇:女孩杂文随笔
女孩眼神死寂,被抽空了灵魂的身体漫无目的地走在街上。
对了,今天又是圣诞节啊!
她站在一个玻璃展示柜旁,指腹轻拭过橱窗上的水气,好似要透过那层隔阂来触碰橱窗内,那穿着精美圣诞装的洋娃娃。
湿漉漉的头发调皮地贴着女孩的面颊,豆大的水滴沿着女孩的秀发淌出,滑到下颚,最后掉入了地上那浑浊的水滩里,溶为一体。
店内五彩缤纷、色彩炫目的霓虹灯经过橱窗上的雾气折射后,更显得店内是那么的温暖。
女孩将手轻贴着落地窗继续前行。随着水迹被拂开,窗上留下了一掌宽的痕迹。即使是沿途经过一面粗糙的墙壁,女孩也不曾想把自己的右手挪开。反之,女孩更坚定地将手按压在墙上。一丝痛苦从女孩本无神的眼眸中一闪而逝。
墙上一些锐利的小石子划破了女孩的掌心,掌上的血线渐渐显露。血珠也开始从血缝中涌出。女孩恍如未觉般,继续前行。
接着,女孩又来到一面落地窗,手上冒出的血珠在窗上留下了星星点点的红光。
喜欢阳光文,但只写黑暗文。若是被标题骗进来的你就对不住了,哈哈。
第三篇:女孩和女孩杂文随笔
她不爱她 她不爱她
爱是危险的东西
女孩都很明智
“如果我们相爱那会什么样”
女孩半杯奶泡的卡布奇诺被舔了一口
“这个有点难想”
女孩把黑咖啡被搅得叮当作响
“让我们先从简单的开始”
如果你爱我,我不爱你
那么我们就有很多实例可以参考
狐狸狗的毛皮如火鲜艳
不能打动漆黑的野猫分毫
火光在夜晚就是个显眼的靶子
但犬科动物就是有如此愚蠢的忠诚
燃烧自己,把猫也燃暖,或者烧伤
语言不通,互相撕咬,就像白天和夜晚
这是个普通的,愚蠢的,布满伤口的故事
“结局如何呢”
女孩的看着女孩的苹果派冒着热气
“有两种可能”
女孩用叉子偷走女孩慕斯上的一点抹茶粉
狐狸狗会死心,又一次地,再一次地
它总是爱上漂亮的不属于它的东西
“或者呢”
女孩舔舔叉子
“或者狐狸狗杀掉野猫”
女孩用尖锐的指甲敲敲桌面
“得不到的就毁掉也算是自然的讽刺了”
女孩擦掉粘在叉子上的口红
“第二种可能什么样”
如果我爱你,但是你不爱我这个就要好好想想
飞鸟热爱划过羽翼的气流,这是第一本性
爱自己是第二种,第三种就是畏惧天敌
毒蛇没有那么多规矩,想要的就去捕获
伊甸园的女人男人也都被蛊惑
蛇分叉的舌头嘶嘶作响,向着栖木进发
像是分开红海的摩西。血液也是红的,蛇想
这是个宗教色彩的故事,关于欲望和杀戮
“所以蛇一定要吃鸟”
女孩把巧克力酱洒在冰淇淋上
“也不尽然,有些鸟可以以蛇为食”
女孩把沙冰里大块的冰咬碎
“又一个死亡结局”
女孩试图搅匀厚厚的糖霜
“所有的故事都必定以此为结局”
女孩耸耸肩,把勺子挥舞的像魔杖
“但是你还没回答我的问题”
好吧,如果你爱我,我也爱上了你
我完全想不到那会什么样,末日,也许
岩浆在地壳里流淌,融化自己,循环往复
落水,红就成了黑,热的把冷的推向海底
有一颗幸运的心跳内里还红热,冰山抓紧了
被融化了一角,那样的温度游过半个地球
巨大的冷坠入爱河,从山心开始沸腾
岩浆远眺夜晚,看见极光和它一个颜色
这是一个诡异的毁灭的故事,但是我猜
“你猜什么”
女孩梳理围巾的流苏,吐出一缕白雾
“我猜这是个美好的结局”
女孩眨眨眼睛
“毁灭世界和彼此又有什么关系”
女孩把一颗雪花从女孩的发丝上摘下来
“它们彼此相爱,这是最重要的事”
她不爱她 她不爱她
爱是危险的东西
女孩都很明智
“如果我们相爱那会什么样”
女孩提问 女孩回答
女孩讲了三个故事
“那是不可能的事”
第四篇:亲爱的女孩杂文随笔
今夜,
一抹月圆!
不经意间想起了你!
很久没再想起你!
很久没再梦见你!
很久没在日记里念你!
很久很久了……
“记得当时年纪小,你爱谈天我爱笑……”
如今弹指数十年,往事都成过眼云烟!
多年前的深夜,我曾为你哭泣到天明,没人知道你为什么离开?
那么决绝那么冷酷,没留下只言片语!
你说过要一起去看海,你说过要写很多好看的故事,你说过要挣很多钱买回一屋子的书……
你通通食言了!
你的离开曾是我最大的悲哀!
如果你没离开,你的美好一定会被很多人膜拜!
如果你没离开,我就不会任灵魂飘荡无力承载,如果你没离开,我们的过去与未来都会一直在……
记忆的窗口打开,分不清是你离开,还是我早已不在!
你带走属于我们年少的色彩,多少熟悉的面孔已成黑白!
自你离开,我一路跌跌绊绊孤单着走到现在!
你在云天里隐没芳华,我在尘世里渐现风霜。
伸出手,挥不去月圆之上你的孤单,你又可曾低下头,看见过我日夜起落的悲欢?
我们都一样深情如斯,从过去到现在,我们都知道花不常开月不常在,只是,你比我更早明白,所以你选择离开……
有时很感谢,你在最美好的年纪坠落,所有的故事不会重来,我终将一步步走向暮霭,而你那纯真年轻的心,永不会蒙上一丝尘埃!
至此,一定有人认为你是我逝去的爱!
又何尝不是呢?
我的身体里像是住着你的灵魂,哀与乐、好与坏,似乎总有另一个你在!
故事里总有许多后来,我却写不出你的现在!
一度为你遗憾,你读过那么多故事,你曾那么美丽可爱,你的生命却终似一张白纸,甚至没来得及
写下一行爱的小诗!
于是,我替你去爱和被爱,我替你回忆昨天梦着将来,我替你行走世间的风景,我替你好好活着现在,我替你将爱与恨过的所有,都写成爱!
这个世上仅有的你,就像每一朵花开,即使调零香犹在!
亲爱的女孩,这个月圆之夜,来入我的梦吧,很想很想再一次:
“和你并肩坐在桃树下,听风在林梢鸟在叫,”
后来的后来,“我们不知怎样睡着了,梦里花落知多少……”
第五篇:木棉花女孩杂文随笔
虽然,这个社会,早已经将女子变成了雌雄同体,上的了山,打的了猎,赚的了钱,养的了家,高智商,高情商,高学历,最重要的是...“ 低 ” 姿态,方为标范女子是也。
当然,就算如此,也要,必须要 : 貌美如花。
在貌美如花的基础上,高智商,高情商,高学历,低姿态,当然,还要独立,经济独立,精神独立,不依赖男人的同时,还要负责小鸟依人,娇俏可爱。
哈哈!顽皮!
女人都焦虑了,社会亦焦虑了,都追着一个时代,生怕自己被落下,都惶恐着,都怕。
可是,就算如此,我的内心里却还是依然想保持着一份关于天然女子的梦幻,脑海里经常出现这样的画面:
“ 她婠着髻,仿若民国墙上的一朵壁画,经得起任意时光的摧残和践踏,淡而有味的生活着,时光流走,她依然素淡清简,临窗执笔一如侯孝贤的电影,一切端然,像一朵开在枝头的木棉花,与这个社会交汇着温暖,时时孩童样咯咯的笑着,有一份绿窗春寂静的闲适恬淡。”
那样无沾无滞的女子,才是美的,即使将来已经很老了,也依然保持着一份清淡的纯洁,似流水般自然灵动,这样的女子,永远与时尚前卫的生活绝缘,永远不会紧追在社会的尾端焦虑追逐,她只遵从自己内心的声音,一如当初,不改初心的做自己,要自己想要,其余的,都是他人眼里的虚荣。
做一朵木棉花样的女子,在自己的姿态里,慢悠悠的活着,并不想当哲学家和社会精英,以及,成功人士。
喂流浪猫,晒太阳,发呆,念书,写字,樱花开的时候,斜倚树下停留,驻足观赏,不时的仰起头凑上去闻一闻,满心的欢喜和一颗少女的心,与自然同步,与生命同步,多余的时间,呆在书房里,沏一盏茶,喝一杯咖啡,念 “ 孔雀东南飞? ”,房子附近走走,和大自然亲近,“ 留意自然的每一个细节,做一个有情有义的望花人。”
不太喜欢胡兰成,却爱极了他的字,他写张爱玲里有一段话,总使人有种岁月静好的美感,不管多少年过去了,都忘不了那个静简的画面,他讲:
“ 她喜欢在街头看阴影里的阳光,有一种喜悦。”
要知道,能真正享受生活无所事事的人,才是内心有美好的人,她们不把世界当成战场,不跟在别人后面紧走慢走,她们有自己的节奏,要的少,才能得到真正的生活。
简单而自由,自由而美好,交换着寂静,淡而有味的生活。
就像此刻,一个安静的中午,窗外无风,背后暖阳寂静,空气里有早春淡的花香,偶尔一声鸟啼带着一份生命气息的颤动,天净云白,色彩,阳光,蓝天,静谧的自由自在,有种生活极致的满足感。
原来,生活气亦可以如轻烟般散漫,于空气中袅袅飘散,而我,只拿着一支笔,安静的看着窗外的流丽自然。
就像一朵木棉花的女人,偶尔的顺从本性,做那个手工纯棉的女子,无论社会发展成什么样,都让自己成为一个世界,而不是他人眼中的世界。
而我,“我所要的是那么的少,一瓶墨水,地板上的一点阳光,还有你,还有你。”
在现代这个硝烟弥漫的社会里,只一隅角落的阴影里,发着温暖柔和的光亮,那便是我生命的全部了。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不做女神,不做女王,做一朵木棉花,望山谷里携带着月光的溪水,让生命浸润身心,去体会那一份金沙掩埋的宁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