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命运互换的千里马哲理故事
有一白一黑两匹马,其中白色的是千里马,天生就拥有强壮的体魄,另外一匹黑色的马稍微差一些。
两匹马一块儿给主人干活。由于主人收入不稳定,所以给它们的食物有时好,有时就坏。于是,白千里马根据食物的好坏来决定奔跑速度,吃得好就跑快些,食物不好的时候就不是那么用力。但另一匹黑马则一心一意,不管主人给的食物怎么样,每次都会用力跑。
慢慢地主人发现,那匹白马有时跑得快,有时跑得慢,而黑马越跑越快,于是在喂食物时,多给黑马一些。这样一来,千里马就更生气了,心想:你这么对待我,我也不用使劲跑啦!反正我有能力,你不给我千里马的待遇,我也就不用为你出力。又过了一段时间,主人感觉白马跑得不如黑马快,而且越来越慢。终于有一天,他决定把白马放到磨房拉磨。
从此,白马在磨房被蒙着眼睛,吃着粗糙的食物,日复一日地绕着磨转;黑马则跟随主人在外面驰骋,跑得也越来越快。
第二篇:求千里马哲理故事
战国时期,燕国由于人才困乏,奸臣当道,有才之人被搁置不用,无才却只会献谗之辈倒是层出不穷。于是国家大乱,后来又被齐国打败,几乎亡国,从此,燕国一蹶不振,国君也因为忧心如焚而得了疾病,不久就驾崩。
燕昭王即位后,决心招揽人才,振兴国家,恢复往日的气象。
有一次,大夫郭隗晋见,昭王问他:“寡人想招揽人才,以振兴我大燕,你有什么好的建议吗?”
郭隗回答道:“这很简单,但不知大王肯不肯用臣的办法?”
昭王说:“是什么办法?你尽管说,只要是对国家有利,寡人就会采用。”
郭隗说:“如果大王想得到很多的贤才,就必须从国内或者朝庭的官员中选出一个小有名气的人,然后大王再亲自去登门拜访他,重视他,让天下人都听说知道您重用贤才,那么有才能的人才就会到您这里来了。”
燕昭王问:“那依你之见,寡人应该选拔谁呢?”
郭隗说:“大王您真的想让天下有才能的人到您这里来,首先应该从臣开始。让天下人知道,像我郭隗这样的人都得到您的重用,何况那些有才能的人呢?”
昭王好像还有些悟不透其中的道理,半晌不说话,在那里思考。郭隗为了说明这一道理,便给燕昭王讲述了一个故事:
从前有个国王,非常喜欢好马。他用千金高价想买一匹千里马,于是派人四处寻找。被派去的人寻找了3年,也没见到千里马的影子,国王非常失望。
有一天,一个打扫宫廷的小太监知道了这件事,就去见国王,说:“请让我去买好吗?我一定能买到千里马。”国王买马心切,就派他去了。
小太监只去3个月,便回来报告说千里马买到了。国王听了非常高兴,让小太监赶紧把千里马牵来看一看。小太监不慌不忙,把手里的包袱打开,拿出一个又脏又臭的死马头来,说这是花500金买的死千里马的头。
国王一看之后,当即雷霆大怒说:“我要的千里马是活马,你为什么给我买个死马头回来,还浪费了我500!”
当国王要治小太监欺君之罪时,小太监说道:“尊敬的大王请不要杀我,活千里马很快会有人给您送来了。”
国王问他为什么,小太监从容不迫地说:“大王您想,我们买死千里马头还花了500金,何况是活的千里马呢?这个消息传出去,天下人都知道您最爱好马,那谁有千里马能不往您这里送呢?所以我说千里马会很快有人给您送来的。”
国王一听很有道理,于是就没有治小太监的罪。果然,买死千里马头的消息传出去之后,不到一年的时间,就有人给国王送来3匹上等的千里马。
人生哲理:取信于人,就可以得到别人的信任。只要真心实意并付诸行动,就能够广招人才。
第三篇:哲理故事:千里马变成废马的启示
哲理故事:千里马变成废马的启示
哲理故事:千里马变成废马的启示
哲理故事:千里马变成废马的启示
有一匹年轻的千里马,在等待着伯乐来发现它。
商人来了,说:你愿意跟我走吗?
马摇摇头说:我是千里马,怎么可能为一个商人驮运货物呢?
士兵来了,说:你愿意跟我走吗?
马摇摇头说:我是千里马,怎么可能为一个普通士兵效力呢?
猎人来了,说:你愿意跟我走吗?
马摇摇头说:我是千里马,怎么可能去当猎人的苦力呢?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这匹马一直没有找到理想的机会。
一天,钦差大臣奉命来民间寻找千里马。千里马找到钦差大臣,说:我就是你要找的千里马啊!。
钦差大臣问:那你熟悉我们国家的路线吗?马摇了摇头。
钦差大臣又问:那你上过战场、有作战经验吗?马摇了摇头。
钦差大臣说:那我要你有什么用呢?
马说:我能日行千里,夜行八百。
钦差大臣让它跑一段路看看。
马用力地向前跑去,但只跑了几步,它就气喘吁吁、汗流浃背了。
你老了,不行!钦差大臣说完,转身离去。
今天你做的每一件看似平凡的努力都是在为你的未来积累能量,今天你所经历的每一次不开心、拒绝,都是在为未来打基础!不要等到老了跑不动了再来后悔!
学历不代表有能力,文凭不代表有文化,过去的辉煌都已成为历史和回忆。所以,昨天怎么样不重要,关键是今天做了什么,明天怎么样!!
第四篇:哲理故事:两颗种子的不同命运
哲理故事:两颗种子的不同命运
哲理故事:两颗种子的不同命运
两颗相同的种子一起被抛到了地里。一颗这样想:我得把根扎进泥土,努力地往上长,要走过春夏秋冬,要看到更多美丽的风景……
是,它努力地向上生长。在一个金黄色的秋天,它变成了很多颗成熟的种子。另一颗却这样想:我若是向上长,可能会碰到坚硬的岩石;我若是向下扎根,可能会伤着自己脆弱的神经;我若长出幼芽,可能会被蜗牛吃掉;若开花结果,可能会被小孩连根拔起,还是躺在这里舒服、安全。
于是,它瑟缩在土里。一天,一只觅食的公鸡走来,三啄两啄,便将它啄到肚子里了。
在慨叹两颗种子迥然不同的命运时,我们惊讶地发现这样简单的道理:越是想安于现状,越不能安于现状,因为各种偶然的因素会使你的周围充满风险。相反,坚定地树立奋发向上的信念,敢于冒险,敢于承受岁月的风风雨雨的人,就一定能拥抱令人羡慕的成功。鲁迅先生说,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成功永远属于敢于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第五篇:佛家高僧看命运哲理故事
曾看到过这样两则佛家故事,颇耐人寻味。
第一则是说,有一位贫家女为寺院供奉了两文钱,佛印禅师甚是感动,于是大发慈悲,主动为她“改运”。几年后,这位贫家女做了皇后。
有一天,皇后想起了高僧,她用马车拉了一车金银财宝,来寺院供奉。谁知,佛印禅师打发一位小徒出来应酬。皇后见佛印禅师如此怠慢自己,心里很不高兴。见到佛印禅师后,皇后生气地质问:“大和尚,我当年只供奉了两文钱,你却亲自见我。今天,我拉了一车金银财宝前来供奉,你却只打发徒弟来见我,未免太不把我放在眼里了,你这是什么道理!”
佛印禅师听后,真诚地说:“道理是这样的:当初你给的那两文钱,是你的全部家当,所以,我将你视做贵人;可今天,你所给的一车财富,仅是你的九牛一毛,所以,我让徒儿来接待你。”
另一则故事说的是一休禅师。有一次,他接到州官的请帖去赴宴,但他穿了一身旧衣裳来到宴会所在地。谁知,门卫看到他穿得破破烂烂,硬是不让他进门。没办法,一休只好换了身新衣服才顺利进门了。席间,大家把菜用筷子夹起,往嘴里送,可一休禅师却是端起碟子,将菜往袖管里装。州官不解,问他为何如此。一休禅师一字一句地说:“你不是请我吃饭,而是请衣服吃饭。”州官听罢,顿时羞得满面通红。
第一则故事告诉我们,落魄时,要坚强自信,飞黄腾达时,更要低调做人,低调做事。
后一则故事告诉我们,总有一些人喜欢以貌取人,他们对上阿谀奉承,对下颐指气使。
这样做只能贬低自己的人格,让自己活得没有一点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