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秸垛抒情散文

时间:2019-05-15 12:56:1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麦秸垛抒情散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麦秸垛抒情散文》。

第一篇:麦秸垛抒情散文

在一年农历五月的一个早晨,父亲从储物室里把闲置了一年的镰刀找出来,蹲在院子的榆树下,在一块磨刀石上滴淋着水磨起来。说也奇了,那原本锈迹斑斑的镰刀,经父亲的三五下,就磨出了一道银亮的白刃,他拿大拇指肚在上面一试,随之又“嚓嚓”磨了会儿,而后把棵草放刃上轻轻一划,草立时断为了两截“嗨、好嘞!”他说。

磨镰刀是用来割麦子的。农村还没有实行农业机械化之前,都是用人工收割庄稼,日子所过的也并不富裕,到了上世纪的八十年代光景才算好起来。春种秋实,霜降耩麦正应时,这是老规矩了,眼瞅着长了一冬又一春天的麦子享尽了自然的恩宠,就要喜获丰收了,村子里沸腾起来,家家户户起五更睡半夜地开始忙碌。收拾家什是该买的买、该修的修,草绳子打成捆浸了水暂且放在了阴凉处,再套上牲口拉起石磙把麦场地碾压得四平溜光;女人们也更忙,做饭洗衣、磨一套好麦面干起活来时好食用,再找出所有的口袋缝补起破损处,一旁还要照看着吃奶的娃子,鸡鸭鹅狗还得不定时地喂食。

去割麦子时父亲会带上我。因为弟妹都小,母亲只能守在家里做好饭等着我们回来。我坐在父亲的自行车后座上,被他带着如飞地行驶是多么欢快,呼吸着的是清晨里湿润、温暖和来自田野的芬芳的空气。这时太阳还没出来,天空深蓝,云朵灰暗,远处的村庄被郁郁葱葱的树木和炊烟掩映,浓缩成黑越越的一片。这时父亲因高兴就扯开嗓子唱起来:阿郎赫赫雷那/阿郎赫赫雷那/阿郎赫赫雷那/赫赫雷赫赫雷那/阿郎赫赫雷那/给跟//乌苏里江水长又长/蓝蓝的江水起波浪/赫哲人撒开千张网/船儿满江鱼满仓/阿郎赫那赫尼那雷呀/赫雷那尼赫雷那。父亲的五音不全,可是他对音乐很是痴迷,就喜欢唱,也感染着我。听得次数多了,我也会附和着他唱起来,把我们的歌声传遍原野。

到了麦浪翻滚的田里,父亲就用他磨得飞快的镰刀弓着腰身“嚓嚓”地割麦子,我在后面把他割下的麦子合抱成堆,而后父亲再用草绳子把麦子捆扎成捆。等地里所有麦子收割完之后,他才把一个个大麦个子装车运到村口的打麦场地上去。因怕人家来拾撒落的麦穗,我会留下来边守护边拾。太阳下银亮的麦茬闪着刺眼的光芒,我长长地吸气,因为麦茬中散发出清甜的味儿很好闻,麦穗被遗落在麦茬中的比较多,总是拾了还有,拾了还有。青绿的蚂蚱在身旁穿梭飞蹦、也顾不得捉了,那熟透的黑圆酸甜的野柿子很多、也顾不得揪吃了。眼瞅一群群的小鸟扑闪着翅膀,飞上跃下唧喳着找吃的,看它们羽翼丰满,灵活飞姿,眨动着惊奇的眼神,争抢起寻到的食物时一点也不相让。有些青绿的草没了麦子的呵护,弱不禁风地摇曳、几分醉意或羞涩的样子。哧溜一只肥硕的灰兔从麦垄里飞跑,我吓一哆嗦,知道是兔子了才又拾起了麦子。

一个大好晴天的早晨,我们全家来到打麦场地上,将那高大的麦捆垛摊开来暴晒。经过大半个中午的日光暴晒,没到膝盖的麦子吸足光热变得焦酥,父亲和其他村民一样套上牲口拉着石磙在麦子上一遍一遍地碾轧。麦杆子发出噼噼啪啪爆裂的声响、合着石磙滚动出吱吱扭扭的悠扬声调、又是谁鞭梢子逐赶牲口时的嗓音那么抑扬顿挫,合奏出欢快的乐章了,空气中是酝酿已久的高涨浓烈的丰收喜气。此时的父亲已来不及唱他的阿郎赫尼那……他甚些疲惫,紫红的脸堂上满是汗水,衣服浸透了,后背上布满了灰土和汗碱,赤裸胳膊上的汗珠仍在飞舞。我和母亲在石磙的后面一道翻场,麦粒子在挑起的木杈下哗哗作响,碾轧过无数遍的麦秆子已变得又软又滑,银白发亮成了麦秸。麦秸被挑到不碍事的空地上堆成了堆,剩下的是铺满场地的麦粒和混掺杂的麦壳。扬麦需有风了才好扬,这时爷爷会来帮忙,他是扬场的高手,个子不高但身体很硬朗。顺着风口他手拿木锨双臂摆动自如,高高扬起后又轻落下,金黄色麦壳在风中飞舞,沉甸甸的金色麦粒哗哗落下。麦粒是越积越厚,看着这丰收的果实,爷爷抓起一把新麦粒在手里掂量,捏一些放在嘴里嚼着,那麦香让他布满褶皱的脸堂上有了喜色。

扬好的麦子被装进了口袋,排成长长一流被父母拉回家又倒进囤里。而碾轧过的麦秸要垛成垛。在村口的场地上,看呵!是家家户户的麦秸垛,一垛挨着一垛,有高有低,有大有小。垛得仔细的,麦秸根根刺棱着,垛得松散的,一看就没上心垛好,人有些懒吧。这么多的麦秸垛在村口形成一道奇特的风景,阳光下闪着耀眼的光芒,远远得就闻到了麦秸清香甜润的味道。下晌的牲口最脱不开这一口,它们原本“踏踏 ”地走在路上呢,也是饥饿了,趁着主人在后面被拉下了一段距离,其初耷拉着脑袋,忽然昂起头蹄子如飞地直朝着麦秸垛奔去。眼睛紧盯着麦秸垛,开始撕咬吃嚼起来,扯不下,就用头拱蹄子踩。尤其是老牛力气又大,用犄角挑开麦秸,胡拱乱撞,眼看着麦秸垛要倾斜了,麦秸也撒落了一地,被它又胡乱地踩,劲儿使足了,但也没吃到多少,开始又拉又尿。呵!站在自己的屎尿窝里,可能想着实在没趣,才像个淘气的孩子准备开溜。主人赶上来了,扬起鞭子要打没打着,它已甩开蹄子向着家门口奔跑。

不用说,村口场地上的麦秸垛旁,成了我们最想去的场所。我们上小学的时候,一放学,就会在那儿聚集,在麦秸垛下玩耍,追逐打闹,把麦秸垛掏个窝隐在里面捉迷藏。还双手拽着滑溜溜的麦秸双脚踩着往上攀爬。麦秸垛垛得再结实也禁不住我们火热不疲地折腾,就见麦秸纷纷往下飘落,就见麦秸速速往下散落,可是我们上爬的速度远远超过它往下扑落的速度,我们终于攀爬到麦秸垛顶上去了。伙伴们叫喊起来,我可着嗓音唱:阿朗赫那赫尼那雷呀/赫雷那尼赫雷那/阿郎赫赫雷那……!

真是的,我们从没到过这么高的高度,屋顶能有多高?也没有麦秸垛高。树是高的,可是我们爬上去之后,只能骑在树杈上,一点也不敢站直着腰杆,被风吹着万一树一摇晃,摔下来可不是闹着玩的。可爬到柔软香甜的麦秸垛上时就不同了,站在麦秸垛顶上往 四周看,不但不怕,而且心里会有一种安全感。在顶上放眼远方,看到云雾茫茫的天际和大地相接、成为一体时心里该有多惊奇!远处的村庄模糊了、成了水墨洇过的一样颜色时、就想起了画有风景的年画;头顶上的天空仿佛距离我们那么近,感觉我们就在天上了,是和大树一样高度,举手可摘到那悠忽飘着的白云。我们张开双臂学鸟儿飞翔,在那富有弹性的麦秸垛上跳呀闹呀叫呀,差不多就要被耳旁呼呼的风一起卷到高空里去了。

原本尖尖的麦秸垛顶,被我们踩成平的了。但我们哪会想着离开!手拉着手又跳起来,越跳越高越跳越疯狂,想要停下来也无法停下来了,我们的罩衣被风鼓起,这带给我们更多的任性和刺激,再说麦秸垛本身也像喝多了酒的醉汉,他驮着我们狂跳的节奏一会儿南,一会儿北,一会儿西,一会儿东不止。“再高一点,再高一点”我们大喊大叫,笑闹得使肚子都疼了,大口大口地呼气。最后有几个被弹下去了,有一个站不稳也滑下去了。这时的麦秸垛已被折腾得够呛了。麦秸垛已不再是麦秸垛,摊成了四裂八散的麦秸堆,再也没有弹力供我们可弹了,可是我们的心里仍火热着。在恋恋不舍地回家时候,还没忘揪掉粘在头发里和扑打掉身上的麦秸,免得被大人们发现追问。

下晌归来的父母看到麦秸垛糟蹋成了那个样子,心都不悦:这是谁干的?熊孩子!逮着使劲揍!他们不想再多说一个字,拖着疲惫的身躯,拿了木杈挑起麦秸往垛上扔,还要一个人在上面踩着,垛得好瓷实。

我们算是躲过了一劫,都说再不爬了。可是,我们一放学又都聚集到麦秸垛场地上去了,看着那金黄色的麦秸实在是诱人,把脸贴近麦秸垛长长地吸气,麦秸被太阳晒得暖烘烘的,闻起来甜丝丝合着清香的味道,也不怕刺一样的麦秸扎着,把脸埋进去闭上眼睛开始深深地吸气,口里还发出“嗯呐”夸张的声响。

我们都说再不上去弹了“嗯,不啦。”可是,当抬起头望着麦秸垛时,新的发现顿时又让我们惊讶不已:在那麦秸垛的上空是瓦蓝色天际中悠忽飘过的朵朵白云,而麦秸垛的周围是碧青的一望无边的原野,温热的空气让我们心里再一次躁动起来了,直觉头脑的血液上涌,我们仍说着不再去攀爬了。可是,想爬的心意远远超过了口头上说不去的意思,就瞅着有伙伴拽着一把把的麦秸又开始了攀爬,胆小的包括我在内喊着:“别,别”可是他们已爬上去了,站在麦秸垛顶上很乖巧地向下说着:我们不弹了!下面的我们哪经得住诱惑,又跟着迅速地爬上去了。“要飞了,啊哈,飞起来了!”我们张开双臂,再一次高兴地喊叫起来。

我们是不弹了,但没说不往下滑,顺着边缘哧溜往下滑也很过瘾。只听耳旁的风呼呼地响,像坐电梯。我们没坐过电梯,也不知电梯是啥样子?可是我们心中的那种欢快找不到更好的比喻,又想象着我们是从云端里坐着飞机下来了,“砰砰”我们一屁股坐在了地上,“砰砰”上面的又砸落到前面的身上了。我们笑闹着滚倒在软乎乎暖烘烘,散发着清香味儿的麦秸上,我们的身子下陷成一个凹,接着又往凸处滚去,只听得身子下的干麦秸 噼啪噼啪得响,这更刺激着我们。再一次的爬上去,滑下来又爬上去,直到麦秸垛变成了麦秸堆,我们不能再滑溜了才想着坐下来歇息。是真累了,浑身粘满了麦秸,满头脸的热汗经凉风一吹彻底醒了。这才意识到,大人们辛辛苦苦重又垛好的麦秸垛,被我们再一次给糟蹋了。我们不敢回家,但又不得不回,于是再一次商量好要保守秘密谁都不许说出去。

可事情远比我们想象的要糟糕也严重得多。那些天父母因忙于田里农活回家比平常都晚,昏暗的夜色中他们也看不到麦秸垛被糟蹋了,可巧夜里下了一场暴雨,把散摊的麦秸垛从上到底淋灌了个经湿。麦秸一经雨淋泡就发霉,沤成乌黑发臭的烂泥只能当肥料上地用了。到了冬天,我们看着家里的牲口没有麦秸吃,只能啃着又干又硬的玉米杆段子饿得嚎叫,心里怯怯地很不是滋味,至于父母在此之前是如何发落我们的,还用说都被暴打过一顿,其细节是怎样的?哪还好意思再说出口!

这事儿已过去了好些年了,细想起来,可仍恍若昨天发生过的。哦!麦秸垛,童年的麦秸垛啊!你让我们该如何想你!

第二篇:《差半车麦秸》教学设计

《差半车麦秸》教学设计

一、设计说明

《差半车麦秸》是姚雪垠写于抗战时期的小说,描写了一个名叫王哑巴、外号叫“差半车麦秸”的落后农民,参加游击队后成长为一名出色的游击队员的过程。他憨厚、质朴、善良,但愚昧落后,有着小生产者的狭隘、自私观念和习气。参加游击队后,在集体斗争生活中受到了教育和锻炼,成为一名勇敢干练的革命战士。

二、教学目标

学习通过细致入微的人物描写、幽默诙谐的故事叙述表达情感的手法。

三、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20世纪30年代正是标语口号式的作品充斥文坛之际,“差半车麦秸”王哑巴这一鲜活形象的出现使读者耳目一新。那么究竟谁是“差半车麦秸”?你不觉得好奇吗?让我们一起打开课本,认识一下这个会说话的王哑巴“差半车麦秸”。

2.通读课文

虽然比较长,但生动的细节描写、形象的人物刻画会让人饶有兴趣地读完全文。引导学生关注细节,找出典型的细节描写。

3.关注倒叙的结构特点

王哑巴是本文的主要人物,但在他出场前,课文用不少篇幅写了游击队员用“差半车麦秸”这个绰号互相打趣,以及由小烟袋引出的一些生活片段。这样可以制造悬念,引发读者的兴趣:“差半车麦秸”到底是谁?为什么有这么怪的绰号?他为什么离开我们?他有哪些奇特的经历?游击队员们为什么这么想念他?等等。引导学生体会倒叙的表达效果。

4.品读鉴赏

结合思考和练习四,品读下列细节描写,说说这样描写的作用。

(1)他拭去了大眼角上的白色分泌物……这地是一脚踩出油的好地……

(2)汉奸两只手背绑着,脸黄得没有一丝血色……头上戴着一顶古铜色的破毡帽。

(3)“差半车麦秸”就擤了一把鼻涕,一弯腰抹在鞋尖上……干的地方微微发亮。

(4)他又擤了一把鼻涕在鞋尖上……葱叶子同牙花子从一个同志的头上飞了过去。

(5)我看见他噙着小烟袋,默默地坐了半天……把小烟袋放到枕的东西下面就倒下去了。

(6)在我的肩膀上轻轻拍了一下……像小孩子似的笑了起来。

四、拓展活动

阅读姚雪垠的《李自成》部分章节,谈谈李自成和王哑巴两个人物形象的塑造有什么不同。

第三篇:差半车麦秸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本课在教材第52—69页。《差半车麦秸》是现代小说家姚雪垠的短篇小说代表作。本文反映了广大人民对乡土的热恋、对和平的向往以及人民群众蕴藏的反抗侵略的无穷无尽的力量。.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掌握小说的相关知识,了解小说的基本要素和表现手法。

2.能够正确指出本篇小说的三要素。

3.学会分析和欣赏短篇小说,了解其“以小见大”的特色。

4.学习小说中的细节描写手法,并在写作中加以运用。

◆过程与方法

1.学生结合历史背景,在教师的指导下,理解课文内容。

2.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分析本篇小说的人物、情节、环境。

3.结合本文中的细节描写,让学生学习和掌握细节描写的要领。

4.分析本篇小说人物形象的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使学生感受广大人民对乡土的热恋、对和平的向往以及人民群众中蕴藏的无穷无尽的力量和反抗侵略的精神。

2.学生通过学习本文,应深深感受到今天和平安定的生活来之不易,使学生受到感染和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教学重,难点及突破

◆重点

1.学会分析小说的三要素,即人物、情节、环境。

2.在教师的帮助下,分析人物形象的特点及其代表的意义。

3.体会细节描写的运用及其效果。

◆难点

1.了解和把握短篇小说“以小见大”的重要特色。

2.学习短篇小说“以一目尽传精神”的细节描写方法。

◆教学突破

1.结合流传甚广的抗战故事,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导入本课的学习。

2.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本文的人物形象及其代表意义,把握作者在本文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新学准备

◆教师准备

课前教师让学生阅读本文,了解抗战时期的历史,并搜集有关抗日战争时期的小故事,加强学生对抗战时期历史环境的认识,以便学生更准确地把握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学生准备

课前阅读本文,找出生字词和不理解的句子;找出一两处自己喜欢的细节描写;了解抗战时期的历史,搜集抗战时期的小故事。

教学步骤

(1课时)

教学流程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复习上节课所学的知识,检查学生掌握 1.回顾上节课的内容,进入新课学习。的情况,结合抗战的历史,导入新课。

2.介绍本文作者和本文的主要内容,让学 2.默读本文;找出本小说的三要素。

生默读本文。

3.指导学生分析本文的人物、情节、环境,分 3.在教师的指导下,加深对本文人物形

析人物形象的特点。象的认识及对其代表意义的理解。

4.结合本文的细节描写,引导学生学习细 4.学习和把握本文的细节描写方法,体

节描写的方法。会细节描写的作用。

一、复习巩固。导入新课(约 分钟)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回顾上节课的内容,检查学生的掌握
情况。
2.结合抗战时期的历史背景和故事,介
绍本文作者姚雪垠,导入新课。
3.给学生5分钟时间快速阅读本文,标出
不理解的字词,思考本篇小说的三要素。


1.复习上节课的内容,检查自己的不足。

2.交流自己了解的抗战故事,感受当时的
历史环境,进入新课学习。
3.快速阅读本文,思考本篇小说的人物、
情节、环境。


二、设置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约 分钟)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提问:“差半车麦秸”的含义以什么?
“差半车麦秸”在本文具体指什么?
2.肯定学生的回答,并提出问题:本篇
小说的三要素各是什么?(即本篇小
说的树造的人物形象、小说的环境和
故事情节)
3.根据学生的回答补充讲解本文的人
物、情节、环境,让学生思考分析
王哑巴这一人物形象,可以组织学
生进行讨论。教师总结学生的发言:
王哑巴参加游击队前,憨厚、质朴、
善良,但愚昧落后,懵懂无知,有
着小生产者的狭隘、自私观念和习
气;他参加游击队后,在集体斗争
生活中受到了教育和锻炼,从昏睡
中觉醒并奋起抗争,成为一名勇敢
干练的革命战士。
4.提问:王哑巴初到游击队时,思想行
为有哪些特点?后来又发生了怎样
的变化?让学生结合课文进行思考,
可以展开讨论。教师要注意引导,让
学生思考产生变化的原因。
5.提问:作者塑造王哑巴这一人物形象
的目的是为了说明什么?这反映了
当时怎样的社会情况?让学生结合
本文的写作背景加以分析。在这一过程当中,教师要结合当时的历史环境
引导学生深入分析本文“以小见大”
的特点以及作品深刻的社会内涵。


1.回答教师的问题:“差半车麦秸”表示不
够数,不够聪明的意思;本文具体指工
‘人游击队里的一个队员。
2.思考回答:本文塑造了“差半车麦
秸”——王哑巴为代表的游击队员的形
象;小说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的敌后战
场上;本文主要说明了2EN~FI,的成长经
历。
3,分组讨论王哑巴这一人物形象。比如
说,“他很胆小,他拿日本旗”,“他很勇
敢,他打过土匪,他敢先冲进村子去探
路”,“他很老实”,“他爱抽烟,他粗中有
细”,“他很想他的老婆和孩子”,“他有
点自私,他拿老百姓的牛绳”,“他是个
好同志,他知错就改”,“他恨土匪,恨日
本鬼子,他想过上平静的好日子”。
4.讨论回答。比如:开始时“他很害怕,都
被队长吓趴下了”,“他很想念他的老婆
和孩子”,“他不习惯集体的生活,晚上
睡觉要熄灯”;后来,“他习惯了集体的
生活”,“从此他越发活泼起来,工作十
分紧张,为挂念女人和孩子而苦闷的时
候也不多了”,等等。
5.思考并回答:说明在日本不断侵略的情况
下,人们的反抗精神被进一步激起;说明
日本侵略者已经陷入了人民战争的汪洋
大海之中,中国人民的胜利是必然的。
















三、分析本文的写作特点(约 分钟)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王哑巴出场前,课文先写了游击队员
用“差半车麦秸”这个绰号打趣他,以
及由小烟袋引出的生活片段。让学
生分析并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2.细节是文学作品中不可缺少的因素,
细节描写对于刻画人物形象具有重
要的作用。本文就是靠细节描写,使
王哑巴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请学生在文中找出几处典型的细节
描写,仔细体会,并在以后的习作中
可以进行模仿。


1.思考并体会这样写的好处:这样可以设
置悬念;前面的叙述为后面人物的出场
做了铺垫;这样比平铺直叙的效果要
好。
2.文中的细节描写很多。比如:“汉奸两
只手被绑着,脸黄得没有一点血色,两
条腿颤抖得几乎站立不住。他的脖子
后面插一把旧镰刀,腰里插着一根小烟
袋,头上带着一顶古铜色的破毡帽”等;
细节描写都有助于塑造人物形象。


本节总结

小说描写了一个名叫王哑吧、外号叫“差半车麦秸”的落后农民,参加游击队后成长为一名出色的游击队员的过程。

王哑吧这个形象的塑造,包含着深刻而丰富的历史内涵。作者及时捕捉萌芽状态中的民族新性格,采用传统叙述方式,描写细致生动,风趣幽默,善用群众口语,具有浓郁乡土气息。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进一步了解和掌握了短篇小说“以一目尽传精神”的特点和细节描写在文学作品中运用,培养了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

板书设计

差半车麦秸

姚雪银

人物

环境

情节

“差半车麦秸”的性格特点及其代表意义细节描写、铺垫手法运用问题探究与拓展活动

本篇小说是姚雪垠的短篇小说代表作。在学习过程当中,应该发挥学生积极主动、自主合作的探究精神。小说的学习关键是把握人物形象,揭示小说反映的社会内涵,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设计问题,推进学生的学习活动,并善加指导。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理解分析本文的人物形象,学习细节描写和铺垫的运用,使学生在日后的小说阅读和鉴赏中进行知识迁移。

第四篇:麦秸收购点安全生产通知书

麦秸收购点安全生产通知书

麦秸收购点:

为了确保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防止火灾和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按照有关规定,特制定通

知如下:

1、麦秸收购点不准设在高压线下,要远离高压线。

2、麦秸收购点必须配备有水井、水泵、水缸、灭火器等消防设施。

3、麦秸收购点内一律不准携带火种。

4、所有机械必须安装防火设备。

5、场内设备用电线路要合理,不准私拉乱扯,不准出现明线。

6、单位负责人要对店内工作人员进行安全教育,时刻把安全生产放在第一位。

望你单位接到通知后,按照通知要求对照检查,发现事故隐患,立即整改,否则,将对你单

位进行依法处理。

特此通知

单位负责人签字:

送达人签字:

所在村负责人签字:张果屯乡人民政府

年月日

麦秸收购点安全生产通知书回执

麦秸收购点:

为了确保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防止火灾和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按照有关规定,特制定通

知如下:

1、麦秸收购点不准设在高压线下,要远离高压线。

2、麦秸收购点必须配备有水井、水泵、水缸、灭火器等消防设施。

3、麦秸收购点内一律不准携带火种。

4、所有机械必须安装防火设备。

5、场内设备用电线路要合理,不准私拉乱扯,不准出现明线。

6、单位负责人要对店内工作人员进行安全教育,时刻把安全生产放在第一位。

望你单位接到通知后,按照通知要求对照检查,发现事故隐患,立即整改,否则,将对你单

位进行依法处理。

特此通知

单位负责人签字:

送达人签字:张果屯乡人民政府

所在村负责人签字:年月日

第五篇:神奇的“麦秸画”-教学教案

大班艺术活动“麦秸画” 徐秀芳

一、活动背景在我们美丽的鱼米之乡“太仓”有一种艺术品,它常常作为我们太仓特有的礼品赠送给朋友和外国友人,那就是麦秸画。作为老师,我想我有责任让孩子们了解具有我们太仓特色的艺术,也为培养幼儿审美能力提供了方便、有效的途径。在利用社区资源的活动中我们都尽可能把孩子带进美的境界,使他们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从而萌发美感。

二、过程实录

(一)活动目标:

1、欣赏并感受麦秸画的美。

2、尝试用麦秆创作属于自己的作品,体验作画的乐趣。

(二)准备情况:课前知识准备:带幼儿参观麦秸画 剪刀、双面胶、音乐、麦秆若干、黑板、电脑 底版 视频仪

三、活动过程:

1、引起幼儿的兴趣。幼儿观看录象。师:谁来告诉大家,这段录象放的是什么?你看到了哪些麦秸画?你觉得麦秸画美不美?(孩子们看到自己和老师去参观吴晓邦艺术馆里的麦秸画,都兴奋的叫起来,开心地笑起来,孩子们的情绪马上被调动起来,为后面活动的开展奠定的良好的基础。)

2、欣赏并感受麦秸画的美。师:老师还从网上找到了许多漂亮的麦秸画,想看吗? 谁来告诉大家,你喜欢哪一幅画?美在哪里?(多媒体的运用,使孩子们的视线立即集中到画面,一幅幅美丽的麦秸画映入他们的眼帘,孩子们不约而同的发出“哇!好美”的赞叹声,同时也激发了他们的观察兴趣。孩子们争先恐后的说着自己喜欢的画。如:有的说鱼的尾巴做的很细,象真的一样;有小桥、有小河,象拍得一张照片;这是郑和下西洋的宝船„„孩子们大胆地发表了自己对艺术品的欣赏观点和对艺术的独特理解)

3、激发幼儿的作画兴趣。师:麦秸画真美,你们想不想也来尝试一下呢?那你打算用麦秆做些什么呢?交代要求:请你想好了再做。做的时候,将剥下来的废纸等放在筐子里。使用剪刀的时候要注意安全。

4、在优美的音乐声中作画。放着优美音乐,让幼儿在老师为他们准备好的底版上制作麦秸画,意境非常地棒。(在这个过程中,老师扮演的是配角,适当的给予帮助,如在孩子做的螃蟹画面上,引导他添加一些水草之类的简单事物等。使画面更丰富。)

5、讲评。师:谁来介绍一下你的作品。你用麦秆做了什么?(将幼儿的作品展示在黑板上)(在介绍自己或是他人作品的过程,也是小朋友的作品都很棒,想不想和你的作品合影留念呀? 今天是我们小朋友第一次尝试做麦秸画,做成这样已经很不错了,下次一定做得更好,我们把画拿到教室里布置出来吧!

三、活动评价整个活动开展地比较有连贯性、多媒体的运用,起到了增强幼儿活动兴趣的作用,发挥了多媒体在教学里的互动效应。龙凤嬉戏、四大美女、风景画、竹子、螃蟹、仙鹤等给了幼儿视觉的刺激,调动了孩子的参与性和积极性。麦秆和麦片的材料准备,放手让孩子操作,使孩子通过自己的生活经验,选择自己喜欢的事物进行创作。最后通过与同伴作品的交流,使活动达到了高潮。

下载麦秸垛抒情散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麦秸垛抒情散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抒情散文

    抒情:《文心雕龙》说过:“人禀七情,应物而动”,“物色三动,心亦摇焉” 。意思是说,当人们眼前出现熟识的事物或似曾相识的事物形象时,就会勾起形象记忆,情感体验也一同苏醒,并同外物......

    抒情散文

    江南柳 ①柳是江南水边的精灵,袅娜的枝叶粗拙的皮,深藏一颗不灭的灵魂。 ②水美江南,池塘边、清河岸、小溪旁、大湖畔,一株株柳,长成一首首妖娆的诗。水滋养柳,柳妆点水,水柳一家亲......

    抒情散文

    孤独的船 大海中漂浮着一只孤独的船,它迷茫着。 曾经,出海前,它高挂着帆。它决心去寻海的彼岸。但是,现在,它迷茫着。它找不到前进的方向。风还在使劲地吹,帆还在高悬着,不过,与以往......

    抒情散文

    一个单纯的孩子,过他快活的时光,匆匆的,活泼的,何尝识别生存与死亡。 ——题记 今天中午,爸爸打过来一个电话,他说:“小„„小乌„„飞了。”从他微颤的声音中我已经明白了。我没有......

    抒情散文

    回到原点 文/广东一考生 ①头顶灰白的天空,穿过尘土飞扬的马路,我终于口r以停下脚步,伫立在那熟悉又陌生的巷口。我知道,只要再迈一步,我便能回到我人生的“原点”——那条打从我......

    抒情散文

    黄 昏 辽阔的大地,有足够的空间来盛下整个黄昏,让它一点一点地慢慢消逝。斜阳,那来自上苍的天光就像河流载着生命,沿着地面的起伏流淌开去。一个悲壮的落日黄昏,被大地上千年岁月......

    《差半车麦秸》教学设计[5篇材料]

    《差半车麦秸》教学设计 作者:朝阳县羊山实验中学 李树锐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及相关常识;识记并理解文中的生字、生词;理解文章的主题。 2、学会分析和欣赏短篇小说,品味课文......

    麦秸打捆回收 减污增效显著

    窑口乡麦秸打捆回收 疏通禁烧阻力 上图是窑口乡陈圩和真武两村正在利用乡政府分村流动打捆机打捆收储群众交售的小麦秸秆。 窑口乡在今年秸秆禁烧工作中,大力推广小麦秸秆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