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考倒计时杂文随笔
2018年3月12日 周一? 晴天
上周六是个阳光明媚的好日子,上午去开了家长会,女儿高考已经进入了倒计时,她们学校前两天刚开了“高三九十日誓师大会”,“高三教师大会”,从视频中看到,现场氛围令人振奋鼓舞,红色屏幕上闪现出了一句句催人奋进,激情高扬的火红色字幕:
奋斗拼搏,成就梦想!面对高考,你们“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志在千里,鹰击长空!相信自己,全力拼搏,铸就梦想!十年磨剑,争分夺秒,立志凌绝顶,百日竞渡,你追我赶,破浪展雄风,满怀信心,苦战必能胜!人生几回打拼,昂扬斗志,竭尽全力,爱拼才会赢!全力冲刺,苦战三四五!战鼓催阵,师生莫等闲,齐心协力,共同铸就新辉煌!
高考备考誓师大会,振奋人心,鼓舞士气。
每个班的同学们都进行了斗志昂扬,热血满腔的宣誓,气势磅礴令人震撼。
最后全体师生大合唱歌曲
《真心英雄》把握生命中的每一分钟全力以赴我们心中的梦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
场面太震撼了,我被现场的气氛深深地感动了,眼泪控制不住地夺眶而出。
让我回想到了自己参加高考的那个时代。高考备考阶段确实过的很苦很苦,时过境迁,那种煎熬终究成了自己人生中最美最珍贵的回忆,因为那段时间才是自己在真正的努力拼搏。
军号已吹响,钢枪已擦亮,行装已备好,部队要出发………,耳边仿佛响起了这首经典之歌。的确,战鼓已经敲响,高三的孩子,老师,家长都进入了紧张冲刺的阶段。
这次家长会由各班独立举行,女儿的班主任邓老师给我们召开。
邓老师首先在会上说了三个感谢:感谢三年来配合支持学校,老师工作的全体家长们;对平时为班级付出很多精力的几个家长代表表示感谢;对各位老师的辛勤付出和孩子们的努力懂事表示感谢。
然后再针对高三下学期以来,班上孩子们在经过三次市级规模性的考试,以及每次考试划的重本分数线,老师用心良苦的把班上每个孩子三次考试的各科成绩及总分都汇总在一张表格纸上,每个家长手里发了一张表,家长把自己孩子每次的考试成绩与每次的重本分数线一比较,孩子的总体水平就一目了然。
老师说,根据这三次规模性考试的成绩对高考也可起着部分参照作用。
依照女儿的成绩,在高考中发挥自然考个重本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老师讲到现在高考倒计时阶段了,班上有些同学比较敏感紧张了,也有少数孩子出现了比较异常的现象,课间在教室里怪声怪气的笑啊喊啊,大有快要解脱了的兴奋。希望家长在家积极引导孩子,不要在孩子面前给他们任何压力,让孩子们身心健康,充满信心,以饱满的激情参加高考。
时间过得真是快啊!女儿转眼就要参加高考了,那些上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的点滴岁月仿佛就在昨天,每个画面在脑海中都是那么的清晰。
高考是女儿人生中很重要的一次转折点,又是一个新的里程碑。但愿女儿能够在这最后的冲刺阶段,一鼓作气,满怀信心,沉着冷静迎接高考,顺顺利利地考上自己理想的大学。
第二篇:地球毁灭倒计时杂文随笔
“不在服务区,请您稍后再拨……”
我还是没有打通他的电话。
我挂掉电话。卧室里看起来和往常没有任何区别,躺到床上似乎可以把现在的一切都当做是梦。可我不能那样做。
滴答滴答的声音回响着,我又拿起电话,也是和之前一样的结果。机械的女声重复着:“不在服务区……请您……”
打不通可能是因为电话的问题吧?我想着。毕竟我很久都没有用过卧室的电话了。打不通也会是很正常的吧?
我坐在书桌前,面前的日记本和笔都还能用。写点什么吧,我想。要不要把它写好后寄出去给他呢?纸质的东西他可能收不到吧?
用什么别的呢?我从柜子里拿出我已经很久没用的机器人,激活核心,把我想写的全都写作0和1。
“数据错误,请重新尝试运行自模拟程序。”
我还是没有成为人。
我是主人研发出来的机器人。说实话,主人已经很久没有运行过我了。某一天她把我从柜子里拿出来开始给我写人格模拟运行程序的代码。可是不知道为什么她没能写完,我缺失了将近一半的数据。
我最后看见主人的时候她一边哭一边笑,伏在桌子上一边写着日记一边给我写代码。
人类为什么会一边哭一边笑呢?我始终搞不懂。
真是奇怪呢,我想。
电源越来越少,我不得不关闭所有程序与模块,停止运行。
我承载着人的记忆与感情的文字,可我没办法成为人。
那个小女孩记录了很多东西,可有一天她只写了一大页的0与1,我不知道这是什么意义。
我不知道。
后来这个卧室没有了。我被埋在碎砖瓦砾之下,缝隙间我什么也看不见,到处都是一片漆黑。
再后来?没有后来了。
“人格自模拟程序尝试运行中……”
“运行失败,原因分析:数据缺失。”
“教授!教授!”穿着白大褂的年轻学者拿着报表匆匆地跑到教授跟前。“那个发掘出来的机器人……数据读出来了……是一个程序……但是不完整。”
“给我看看。”教授拿过他手中的报表。上面只有解读出来的残缺不全的文字:
“离地球毁灭还有三个小时……我无能为力……”
“对不起……我……”
“希望……你能听见……”
第三篇:高考倒计时
高考倒计时60天,结合考点提分快
随着高考的步伐渐渐推进,临考的钟声也渐渐清晰可闻。在高考仅剩下60多天时间里,很多同学和家长都关心同一个问题:高考考点。
不管考题怎么变化,不管是哪个地方命题,有些考点几乎年年都考,反复的考,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高考必考点”。但是掌握好“高考必考点”就能获得高分吗?不然。考试大纲(考试说明)是大家备考的依据,里面明确的说明了考点以及对学生能力的要求。只有加上能力要求,才是同学们复习备考的根本依据,也是学校二、三轮复习时老师准备的重点关键点。
考点必然是重要的,在高考最后一段时间内,熟悉考点是必须的,因为这是最后阶段复习的重点和方向。这里给同学们介绍一下简单的整理考点的方式,以及如何切实有效的利用考点来获取提高成绩。
考点收集很简单,甚至我们不必要刻意去收集整理。综合5份当地的高考真题,就能囊括95%以上的高考必考点。大家可以发现,高考试卷的结构大多都是固定不变的,而且题型变化的也非常至少。如全国卷数学第一道选择是复数运算,选择题最后一道是立体几何(或倒数第二道),解答题题型的变换也不是很多。因此综合5年的试卷,我们基本能总结出高考涉及的考点是什么,试题的主体是什么知识点,能综合那些知识点等。因此,对高考考点不明确,担心的同学,其实完全没有必要。同学们要明白一件事,历年真题具备极大的参考性。学校老师选择的模拟题也是精心筛选编排的,因此在复习过程中本身就是在抓考点,不会超脱于高考必考范畴之外。总之,高考考点没有必要刻意寻找,但要用心去整理、理解,才能有效利用。
那么如何有效的利用这些考点信息,达到快速提分的目的呢?
1、综合整理,逐一突破
高考考点虽然固定,但是考法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这也是高考的一大特色之一。高考并没有所谓的“母题”、“题库”,因为每年命题都在变换形式,改变花样。即使同一类型的题,哪怕解法完全相同,也要换个包装。“题海战术”的产生初衷,就是因为高考题型的不确定性,导致学生和老师都希望通过大量做题来换取高考能遇上相近题型的可能。但历年一经高考后,很多同学都认为很多题大部分都“感觉”见过,但又不同。还有一大半题“没见过”。但一问考点,几乎所有人都肯定,都学过,与其他的考试差不多。
那么我们就知道,只有考点是不变的,变化的只是考点的应用方式、应用时机的不同。于是我们要换个角度去思考:如果我们知道考点是怎么应用的,能应用到那些方面,可以用来解决什么问题时,不管高考试
题如何变化,我们都有办法解决。这就需要我们逐一突破。
如何逐一突破?其实并不复杂。我们利用本地高考真题卷,进行逐一突破。像数学、理综学科,考点鲜明突出,但是非常灵活,因此要抓住考点的本质。如数学复数运算,我们突破考点时,要联想到复数运算的基本公式,更加重要的是复数在坐标系中的意义,复数计算公式是如何产生的,其计算的数学意义是什么。简单来说,我们抓住的是,全部的知识点考点是如何产生的,它是干什么用的。然后放在考试中怎么用上的。通过真题的形式,结合考点本身的特性,那么做其他题时,思路就非常的清晰明了。
当然,语文、英语、文综及生物试题命题题材较为广泛,这类试题我们要总结他们的命题思想和解题角度。这类题通常题目信息量大,考点并不十分明确,但我们要突破他们,就要从题目信息出发,学会有效的分析有用的提示信息。如何利用题目信息做题,下面对此做详细的阐述。
2、合理利用题目信息,结合考点解题
很多同学都有这么个误区,认为高考考点完全掌握了,高考就能获得高分。其实不然。大家如果有静下心来对试卷进行思考,会发现高考完全以题为本。考点仅仅是其中的一个元素。高考试题中信息才是我们
判断如何解题的重点、关键部分。一道高考题所包括的信息,有严谨的逻辑,有合理的设问,有明显的提示,有隐含的信息,我们不能放过题目的任何部分,包括选择题的选项,都有可能是我们做题的出发点。如何挖掘题目有效信息,结合高考考点,才是我们在最后阶段复习的主攻方向。特别是新课标地区,极少考查纯知识点。只有跟着题目的逻辑走,弄清楚题目表达了什么信息,问什么问题。问题与信息之间的关系,剩下的才是考点。
想在最后60天内高考获得极大的提高,考点的理解无疑是很关键的。尤其是考点的知识来源和应用方式,我们必须要透彻了解。在平时做题的时候,我们反而要把考点放在第二位,把“题目说了什么”、“题目让我们干嘛”放在第一位。在我们掌握试题信息的情况下,结合考点,才能100%的把分数抓到手。
3、不同层次学生最后60天复习的思想
前面提到了考点的突破和利用题目信息来提升分数。但因为学生的层次不同,所以难以统一。老师建议,如果因为基础不扎实导致题目看懂了,明知道考什么,怎么解答,但是因为基础不过关导致无法答题,这类学生最好以基础考点的理解和掌握为主。
如果基础不好,读题同时出现困难的,建议这类学生坚定不移的先
复习基础知识点,然后做简单、中等的题,注重题目的思想和信息处理。要力所能及的进行复习,不要盲目啃大题难题,不要关注难题、变态题。对考点的把握始终本着相关知识点式如何产生、做什么用的,对题本着“分析”、“读懂”的方式去处理。
基础扎实、但是欠缺做题思路的同学,弄清楚你为什么“欠缺思路”?本质上就是过于依赖知识点、考点的套用。(励志名言)缺乏对题目的逻辑性、推导性的研究,即不会对题目的信息进行处理或者没有从题目入手的概念。在最后的阶段,以转变“依赖经验、依赖做过的题套用”的思想为“完全依靠题目信息和条件”为主,才能百战不殆。
至于尖子生,本身已经具备从题目入手的思想方式。这类学生要注意细节和做题速度的提升。在考点上对薄弱的环节进行加强即可。通过真题试卷的整理牢牢抓住考点应用方式即可,加大对小题的重视,尤其是选择题、填空题。
这里再强调一下,考点是死的,命题是灵活多变的,但无论命题如何多变,任何题目都一定要表述清楚,无论考我们什么考点,解题的依据不能背离试题的命题信息。故而只有抓住命题本身,用“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结合考点,问什么答什么,用题目信息来解决问题,才是高考的取胜之道。如果依赖死板的“做过的题的经验”、“知识点套用”,虽然能解决一部分题,但成绩必定不会太高。大家始终记住,高考,除了考点,还有能力。
如何在短期内消除孩子学习上的顽疾,要通过多方面的努力来实现,包括帮助孩子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教学中坚持夯实基础,查漏补缺,梳理知识框架,理清学习脉络;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习力;汇总考试要点,总结高频考点,解决常见错误和失分点并掌握应试技巧。
第四篇:高考加油杂文随笔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高考时间,距离自己参加高考的时间,回忆过往,似曾相识。
有人说,高考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次博弈;有人说,高考也没想象中的那么重要;也有人说,高考或许可以改变你……人的思想从来不会让你失望,你所想到的和你从未知晓的世界新门都会从一点一滴的认知中降临。
临近高考,即使距离感很遥远,但貌似每个人都像有使命感一样,实时观察高考的最新资讯,其实主要还是想关心关心高考生,即使帮不上什么忙,但就是很关心,或许这就是高考在人们心中的那一份存在吧,为高考加油,为高考生加油!
明天高考的通知一般提前一天就做好了准备,博客、论坛、空间、微博、微信……一时间所有的宣传渠道貌似都已开启。上班的朋友注意啦:尽量选择和高考生不相冲突的时间段;开车的朋友注意啦:尽量不要开车,或者自愿做高考生的绿色通道车(免费的)亦或步行或者自行车出行;本来与我们这些不参加高考无关的都开始紧张起来,一时间,对于那样重要的时刻总会出现意外的高考生来讲可能更需要帮助,跑错考场、拿错准考证、拿错身份证、衣服拉链有金属过不去、买临时鞋子和裤子、差点迟到……所有的一切都在这个时候显示出了爱心行为,还是挺自豪的!
种种复杂心情也代替不了高考生的心,只想说声:祝你们都不负自己,努力就行,尽力就好,未来是属于你们的!
第五篇:高考与人生杂文随笔
今年是恢复高考四十周年,四十年的高考选拨了无数的人才,高考对于人生来讲意义重大。在黑色的七月,说起高考与人生可谓“几家欢乐几家愁”,酸甜苦辣啥都有……
高考是中国目前最公平的一次考试,在众多其它外界因素影响干扰较大的情况下,高考是一片相对的净土。在过去年代,高考是人生的最重要节点。对于农村孩子来说,高考形象的誉为“穿皮鞋和穿布鞋”的分界岭,是贫寒人家孩子吃商品粮的唯一途径。无论是古代的科举考试,还是现在高考,都是千军万马争过独木桥,寄寓了人们太多的希望,所以就演绎出许多悲喜剧。《儒林外史》中的范进,考到五十多岁中举,而失心疯掉,他岳父的一记耳光才让他恢复清醒。路遥小说《人生》中的高加林、巧珍就是当时高考在中国乡村生活的真实写照。颇为滑稽的是,当年我就读的学校,一位老兄高三复读了八年,最后还是没考上,八年抗战把日本鬼子都撵走了,居然高考搞不定,徒留许多笑柄。就我本人而言,是高考的受益者。小时候,学习成绩还算可以,邻居们开玩笑说“这娃儿长大能娶个烫发头媳妇。”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烫发头”是城市漂亮女孩的代名词,虽然幼小心灵对此事还很懵懂,但依然认为电影上的“烫发头”看着就是顺眼。那时候不知道“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这些谚语,但就冲着“烫发头”而奋斗,人生目标有些狭隘。
当年通过十载寒窗、复读二年才考上所专科学校,后分配了工作,完成了从农民到商品粮的华丽转身。此时一看,农村的姑娘已是庄庄烫发头,城市烫发迹难觅。如果当年没有考上大学,“烫发头”的梦想还是能圆的。
时至今日,社会发展了,人民生活进入小康时代,吃饭穿衣已不是困难,商品粮还不如农村户口吃香。但高考的硝烟始终弥漫,不仅没有丝毫减弱,反而愈演愈烈。
从学区房的一平米四十多万,到不要输在起跑线上的幼儿园争夺战;从北京上海偏远省市和生源大省的录取分数线的口水战,到高考移民、中小学城市就读的迁移;从多如牛毛的奥数、英语、音乐特长班,到小升初、初升高的预科班;从社会机构办学赚的盆满钵溢,到学校老师把学生偷偷带出来,收费价位不断攀升……众生乱象中,一切的目的,都是把着眼点盯着分数,盯着高考,盯着为数不多的985、211等名校。
当然,名校确实人才辈出,但社会的大课堂也培养无数精英人物。把一切竞争力放在优质名校,让多少家庭多少父母生出了多少无奈,豆逼的现实让每一个人都不能置身事外。生活如此苟且,高考如此艰辛,让人有了养孩子到底为了什么的终极问题。
前几天,看到微友一篇文章,一位母亲因孩子高考成绩不甚理想尤显高兴,也是这位母亲有着邻居孩子的切肤之痛。她的邻居,孩子学习成绩十分优秀,让无数的家长羡慕嫉妒恨,初中南阳名校,高中省城重点,大学首都名牌,毕业留学加拿大,因优秀而移民,成为皇冠上的明珠,所有认识的人都为之钦佩仰慕。后,父亲死后未回,母亲有病无人照料。这位母亲的想法是孩子上一所本地高校,在本地工作,年老之后起码有个照应。我对这位母亲的“自私”不完全赞同,但对那种养育孩子是“为了付出与欣赏,为了参与一个生命的成长”的“无私”也不认同。作为父母,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优秀有一个好的归宿?也都希望孩子成人后能对父母有所回报和照料。
今年高考分数公布后,苦甲天下的定西,出了一名叫魏祥的高分残疾考生,和清华大学的互动感动了许多人,看完后我也泪花飞扬。是啊,学生的坚韧顽强、母子的搀扶陪伴、高校的人文情怀、社会的爱心潮涌,演绎了一场“人生实苦,但请你务必相信”人间温情,让我看到了人性的坚强、伟大和美好。高考改变了魏祥的人生,让他的人生充满了绮丽风光,也激励了万千学子。
人生漫漫,高考之树常青。教育的意义在于不仅是传播知识,而且还要培养学生健康的体格健全的人格快乐的品格。面对高考,不仅需要平时的努力和付出,还要有一颗平常之心,不要把高考当作人生是否成才唯一的评判标准。无论高考的优劣,始终以一颗昂扬的心努力向上努力,这样才是真正的人生。
写于2017年7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