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学会和谐相处》的优秀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懂得设身处地地替对方着想和顾和他人的感觉是与人和谐相处的首要原则,懂得“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并学会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这一道理。
2、懂得与人交往时发生抵触和摩擦是不可防止的,初步掌握化解抵触和矛盾的方法。
3、懂得在与长辈发生分歧时,要善于沟通,并学习以平和的态度解决分歧。
教学过程:
一、导入教学
我们生活在社会中,离不开与他人打交道。我们在家、在学校、在公共场所,与他人相处也并不是总是和谐的,会有一些不愉快的事情发生。那么,我们应该如何与人交往呢?这就要我们学会和谐相处。(板书课题)
二、教学活动
活动一:与他人相处的黄金规则
1、阅读教材P14中的两个案例,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说说他们对这种现象的看法。
(1)站在强迫他人玩和上前就插话的人的角度,设想他们当时的心态和这样做的原因。使同学认识到,这两个同学虽不是有意强迫他人服从自身,但在行动中只顾自身的意愿,没有顾和他人的意愿和感受,从而引起了他人的反感和不快。
(2)站在被强迫和被打扰同学的角度,分析他们为什么会对这种行为感到不快和反感。使同学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自身的意愿和想法,都希望他人尊重自身的存在和选择。
2、让同学联系自身的生活,说说他们在与周围人的交往中,有没有令他们或他们令他人不愉快或者不舒服的经历,并着重谈一谈自身当时的感受和事后的看法。
3、引导并理解孔子的名言和课前搜集的有关与人交往的格言警句,考虑:我们应该如何与人交往?与人交往应遵循怎样的准则?
4、试着用名言提示的方法填一填课本P15的表格。并交流他们填写的情况。引导同学从交流中得到感悟,然后进一步交流各自独特的与人交往的秘诀。
活动二:发生抵触怎么办
1、阅读课本P16的范例,引导同学讨论:假如你是江周或子豪,你的心情会怎样?态度如何?会怎么做?假如你是旁观者,你的心情会怎样?态度如何?会怎么做?
2、引导同学填写课本P17的表格,然后交流。
3、引导同学围绕生活中的具体问题展开研讨:
(1)我与最要好的朋友因意见不一致而发生抵触,我该怎么办?
(2)我热心协助同学,主动管理班级,但有些同学却不领情,还说我多管闲事,想表示自身。我该怎么办?
4、通过讨论,使同学认识到:在生活中,我们会经历许多不如意的事情,只有对人友善、宽容,与人和谐相处,才会更加快乐;发生抵触时,只要我们换个角度想一想,讲究说话的技巧,采取恰当的方法,就一定能化解矛盾。
5、让同学说一说他们知道的人们胜利化解社会交往中的矛盾的故事。
活动三:演一演、议一议
1、让同学不记名写下自身与家长之间的矛盾,并投入“悄悄话”信箱,然后让同学选取两个最感兴趣的话题进行情景再现。
2、全班进行评价:你最喜欢哪种与长辈交往的方式?你最不喜欢哪种方式?谈一谈自身的感受。引导同学围绕教材P18提出的问题展开讨论,一起寻找化解矛盾的最佳途径和方法。
3、教师趁机引出教材中小光的事例,组织同学展开讨论:
(1)你认为小光的爸爸看到这封信后会怎样做?
(2)你觉得用写信的方法解决与他人之间的矛盾可行吗?
(3)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采用哪些方法?
教师要引导同学学会像小光那样,当与长辈发生抵触时,首先应该尊重并理解他们,并想方设法与他们沟通。
4、活动延伸。就你和家长之间的抵触或矛盾,用你认为合适的方法与家长进行沟通,如给家长写一封信等。
三、教学总结。(略)
四、作业设计:
1、搜集有关与他人交往的格言警句。
2、你与家长或其他长辈发生过抵触吗?你是如何解决的?假如你们之间的关系一直很僵,学了本课之后,你想用什么方式来沟通呢?
3、你和他人交往的原则是什么?
第二篇:《学会和谐相处》教学设计
学会和谐相处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与朋友、家人和谐相处带来的乐趣。能力:通过探究,初步掌握化解冲突和矛盾的方法。
知识:懂得设身处地地替对方着想和顾及他人的感受是与人和谐相处的首要原则,懂得与人交往时发生冲突和摩擦是不可避免的,懂得“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并学会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这一道理。懂得在与长辈发生分歧时,要善于沟通,并学习以平和的态度解决分歧。
学情分析
从学生的心理特点与认知程度来看,十一二岁的学生,随着生理和心理的发展,逐渐进入了“青春期”,这一阶段的学生个性较为叛逆。他们自我意识增强,产生了强烈的成人感和独立意识。他们大多希望在集体或朋友中成为焦点或被关注的重点,一些学生为了引起大家的关注,由于缺乏正确的表现方式和方法,往往会采取一些破坏性的行为,从而引起与他人的矛盾冲突。
从学生的社会环境与生活基础来看,农村学生也许没有城市独生子女特有的任性、骄横、霸道等不良个性,但他们也有自己的问题与烦恼。教师在教学中,一方面要关注那些在家中受宠的孩子的性格特点,同时,也要关注那些在家中不受重视的较内向孩子的心理变化。有些偏远地区家庭教育的方法往往过于简单,孩子一旦缺少家长正确的指导,遇到矛盾冲突时,其心理调适能力相对较弱,其处理事情的办法也会粗暴简单。
通过对学生的困惑和障碍分析,我们发现,一旦缺乏与人交往基本的方法和技巧的储备,学生在面对人际交往产生的矛盾时,往往是惶恐的。他们十分苦恼,又不知道怎么办。
针对以上的学情分析,因此本课确定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感受与人和谐相处的好处,了解和谐相处的准则。教学难点是让学生学会换位思考,理解、尊重他人,并能选择恰当的方法化解矛盾。
针对学生实际,要想突破重难点,让学生有所感悟,教师应采取灵活的课堂教学方式,采取做调查、做游戏等教学方法和学生互动,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目的。通过“与人相处的黄金规则”这个活动导入,引导学生结合亲身的体验,产
/ 3
生共鸣,使学生知道与人相处的基本准则,学会与人和谐相处;通过“发生冲突怎么办” 和“有话好好说”活动环节,使学生在进一步讨论中学会运用与人相处的准则,学会换位思考解决冲突。
教学重点
感受与人和谐相处的好处,了解和谐相处的准则。教学难点
学会换位思考,理解尊重他人,并能选择恰当的方法化解矛盾。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制作课件。
学生准备:了解生活中与人相处的事例。课时安排 1课时。
完成话题“与人交往的规则”“发生冲突怎么办”“有话好好说”的教材内容。教学过程
活动一 与他人相处的黄金规则 1.[播放动画:我的烦恼] 引导学生结合情境进行讨论:你在与周围人交往时,有没有令你或你让别人感到不愉快或不舒服的经历?谈一谈当时的感受。
小结: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意愿和想法,都希望别人尊重自己的存在和选择。
2.[播放课件: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引导学生结合呈现的素材进行研讨:我们应该如何与人交往,与人交往时应遵循怎样的准则?你对孔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这句话是怎样理解的?你还知道哪些关于与人交往准则的格言警句?(板书:学会和谐相处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小结:与人和谐相处,要设身处地地替对方着想和顾及他人的感受。“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与人交往的基本规则。
【设计意图:懂得“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 活动二 发生冲突怎么办
/ 3
[播放动画:发生冲突怎么办] 引导学生结合情境进行讨论:这样的经历,你有过吗?你的心情会怎样?如果你是江周或子豪,你会怎么想,怎么做?把你的想法填在书上的表格中,然后交流。说一说你知道的人们成功化解社会交往中的矛盾的故事。
小结:在生活中,我们会经历许多意想不到的事情,只有对人友善、宽容,与人和谐相处,才会更加快乐;发生冲突时,只要我们换个角度想一想,讲究说话的技巧,采用恰当的方法,就能化解矛盾。(板书:换位思考)
【设计意图:学会运用与人相处的准则、学会换位思考解决冲突。】 活动三 有话好好说 1.[播放动画:哪种方法好] 引导学生结合情境进行讨论:我们应该怎样处理与父母之间的矛盾?可开展“悄悄话信箱”活动,让学生不记名写下自己与家长之间的矛盾,并投入信箱。选取学生最感兴趣的话题进行情景再现,探讨化解矛盾的最佳途径和方法。
2.[播放动画:有话好好说] 引导学生结合情境进行讨论:小光的爸爸看到这封信后会怎样做?你觉得用写信的方式解决与父母、长辈之间的矛盾可行吗?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用什么方法?
小结:当与父母、长辈意见不一致或发生矛盾的时候,要学会用平和的态度表述自己的想法,努力进行沟通,以增进相互之间的了解。
【设计意图:学会正确认识和处理与长辈之间的矛盾。】 板书设计
学会和谐相处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换位思考 有话好好说
/ 3
第三篇:《学会和谐相处》教案
《学会和谐相处》教案
教学目标:
1、懂得设身处地地替对方着想和顾和他人的感觉是与人和谐相处的首要原则,懂得“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并学会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这一道理。
2、懂得与人交往时发生抵触和摩擦是不可防止的,初步掌握化解抵触和矛盾的方法。
3、懂得在与长辈发生分歧时,要善于沟通,并学习以平和的态度解决分歧。教学过程:
一、导入教学
我们生活在社会中,离不开与他人打交道。我们在家、在学校、在公共场所,与他人相处也并不是总是和谐的,会有一些不愉快的事情发生。那么,我们应该如何与人交往呢?这就要我们学会和谐相处。(板书课题)
二、教学过程
活动一:与他人相处的黄金规则
1、阅读教材P14中的两个案例,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说说他们对这种现象的看法。
(1)站在强迫他人玩和上前就插话的人的角度,设想他们当时的心态和这样做的原因。使同学认识到,这两个同学虽不是有意强迫他人服从自身,但在行动中只顾自身的意愿,没有顾和他人的意愿和感受,从而引起了他人的反感和不快。
(2)站在被强迫和被打扰同学的角度,分析他们为什么会对这种行为感到不快和反感。使同学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自身的意愿和想法,都希望他人尊重自身的存在和选择。
2、让同学联系自身的生活,说说他们在与周围人的交往中,有没有令他们或他们令他人不愉快或者不舒服的经历,并着重谈一谈自身当时的感受和事后的看法。
3、引导并理解孔子的名言和课前搜集的有关与人交往的格言警句,考虑:我们应该如何与人交往?与人交往应遵循怎样的准则?
4、试着用名言提示的方法填一填课本P15的表格。并交流他们填写的情况。引导同学从交流中得到感悟,然后进一步交流各自独特的与人交往的秘诀。活动二:发生抵触怎么办
1、阅读课本P16的范例,引导同学讨论:假如你是江周或子豪,你的心情会怎样?态度如何?会怎么做?假如你是旁观者,你的心情会怎样?态度如何?会怎么做?
2、引导同学填写课本P17的表格,然后交流。
3、引导同学围绕生活中的具体问题展开研讨:
(1)我与最要好的朋友因意见不一致而发生抵触,我该怎么办?(2)我热心协助同学,主动管理班级,但有些同学却不领情,还说我多管闲事,想表示自身。我该怎么办?
4、通过讨论,使同学认识到:在生活中,我们会经历许多不如意的事情,只有对人友善、宽容,与人和谐相处,才会更加快乐;发生抵触时,只要我们换个角度想一想,讲究说话的技巧,采取恰当的方法,就一定能化解矛盾。
5、让同学说一说他们知道的人们胜利化解社会交往中的矛盾的故事。活动三:演一演、议一议
1、让同学不记名写下自身与家长之间的矛盾,并投入“悄悄话”信箱,然后让同学选取两个最感兴趣的话题进行情景再现。
2、全班进行评价:你最喜欢哪种与长辈交往的方式?你最不喜欢哪种方式?谈一谈自身的感受。引导同学围绕教材P18提出的问题展开讨论,一起寻找化解矛盾的最佳途径和方法。
3、教师趁机引出教材中小光的事例,组织同学展开讨论:(1)你认为小光的爸爸看到这封信后会怎样做?
(2)你觉得用写信的方法解决与他人之间的矛盾可行吗?(3)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采用哪些方法? 教师要引导同学学会像小光那样,当与长辈发生抵触时,首先应该尊重并理解他们,并想方设法与他们沟通。
4、活动延伸。就你和家长之间的抵触或矛盾,用你认为合适的方法与家长进行沟通,如给家长写一封信等。
三、教学总结
四、作业设计:
1、搜集有关与他人交往的格言警句。
2、你与家长或其他长辈发生过抵触吗?你是如何解决的?假如你们之间的关系一直很僵,学了本课之后,你想用什么方式来沟通呢?
3、你和他人交往的原则是什么?
第四篇:说课稿《学会和谐相处》
《学会和谐相处》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们: 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六年级品德与社会第一单元第三课《学会和谐相处》,我说课的内容由七部分组成包括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理念、说教学目标、说教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
一、说教材
《学会和谐相处》是人教版新教材《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中的第三课。“与人交往”是小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教材从高年级学生的独有视角出发,重新诠释了新课程标准提出的“体会真诚相待,相互理解的可贵。懂得同学、朋友之间要建立真正的友谊”的目标,围绕“与人交往”这个主题纵深并拓宽,全面展现了学生所关心的问题。这一课就是要让学生了解与人交往的基本准则,能够顾及他人的感受,学习化解矛盾的技巧和方法。
二、说学情
六年级学生接触面越来越宽了,对一些事情有一定的认识能力,也有自己的见解,学生对朋友与友谊有了进一步的理解与感受,不过也存在着这样那样的困惑与烦恼。况且,我们正处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当中,更需要培养学生从小就养成与人和谐相处的习惯。于是我精心设计这节课就是要让学生结合实际,引导学生学会与人交往、与人和谐相处。
三、说教学理念
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因此,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必须贴近儿童的生活,反映儿童的需要,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所以我们要关注儿童的现实生活。教育要回归生活,我们重视关注儿童正在进行中的现实生活。只有关注儿童的现实生活,才能做到有实效性、有针对性。
四、说教学目标
针对学生实际和本课的教材特点,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一)让学生懂得设身处地地替对方着想和顾及他人的感受是与人和谐相处的首要原则,懂得“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并学会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这一道理。
(二)让学生懂得与人交往时发生冲突和摩擦是不可避免的,初
步掌握化解冲突和矛盾的方法。
(三)懂得在与长辈发生分歧时,要善于沟通,并学习以平和的态度解决分歧。
我设定的教学重点是感受与人交往要和谐相处的好处;教学难点是怎样与人和谐相处。
五、说教法
情境教学法,合作探究法,体验感悟法。
六、说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有:学生课前搜集有关与人交往的格言警句,老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第一环节: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课上,我先通过谈话导入,然后导出课题课件出示课题。接着课件出示:文明礼貌用语图片,让学生观看。
【这一环节的设计意图是:导入新课在一堂课中起着引领导向作用。因此,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通过谈话和文明礼貌用语图片这两种情境,让学生直观感受交往氛围,获得情感体验,引领学生进入活跃的学习状态中。】
第二环节:沟通互动,真实体验道德规范 教学中,“沟通互动”是很有民主性和人文性的教学策略。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此环节正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担当起学习的主人而设计的。通过“沟通互动”不仅能让学生的心扉尽量打开、又能使学生的道德情感尽情流露,还能让老师的道德语言尽显魅力。通过“沟通互动”不但能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又能提高学生的道德意识和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根据本课三组内容以及班情学情,我设计了三大板块的沟通互动。
沟通互动一:与人交往的规则
为了体现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我首先出示教材第14页的两个案例,让学生自由说说他们对这种现象的看法。
生活实例是品德与社会课的重要资源,要保证品德与社会课有优质的教育成果,就需要努力挖掘生活实例拓宽道德情感体验空间。因此,接下来我让学生联系生活,小组内交流他们在与周围人的交往中,有没有令人不愉快的经历,并着重谈一谈自己当时的感受和事后的看法。(然后各组派一位代表汇报,老师点评。)
沟通互动二:发生冲突怎么办
人们常说,舌头和牙齿也有打架的时候。在我们与人交往时,难免会出现摩擦或矛盾。重要的是,当这种情况出现时,我们应该学会正确地对待。此时出示教材16页和17页中的案例。首先,请学生根据课本的案例分为“江周”“子豪”“旁观者”这三组畅谈看法,表演对话。这样的方式能让学生亲历心路历程,获得道德认知。
接着,引导学生填写课本P17的表格,老师进行辅导。
然后,学生围绕生活中的两个具体问题展开全班性合作研讨【学生确定有代表性的问题】,通过研讨,使学生获得道德认知。这互动二的设计意图是:通过畅谈看法、表演对话,合作探究问题等方式,使学生学会与人为善;学会讲究说话的技巧,采取恰当的方法,处理冲突、化解矛盾。达到本课的能力目标。
沟通互动三:有话好好说 在家里,大家又是怎样和父母相处的?你们之间发生过矛盾吗?是怎样解决的?
下面是几个同学在与父母发生矛盾后的表现,你认为这样做之后,会出现什么样的结果?问题会解决吗?他们的心情会愉快吗?
首先,让学生不记名写下自己与家长之间的矛盾,并投入“悄悄话”信箱,然后让学生选取两个最感兴趣的话题进行情景再现。情景再现,学生触景生情,更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老师抓住这个教育时机点引出教材中小光的事例,组织学生小组内展开合作探讨。之后在全班汇报,老师点评。【这互动三的设计意图是:采用情景再现,谈感受和交流探讨的教学方式来引导学生学会当与长辈发生冲突时,首先应该尊重并理解他们,并想方设法与他们沟通。】
第三环节:活动延伸,积极实践,善于沟通
七、说板书设计
3、学会和谐相处
与人为善 尊重他人平等待人
善待自己 善待他人 学会沟通
第五篇:和谐相处
和谐相处,创文明寝
寝室是每个大学生学习、生活的一个重要场所,寝室文明与否是反映学生素质涵养的重要方面,是优良校风的重要体现,对每个大学生都会产生影响。在我们周围,有很多寝室无论是硬件环境和软件环境都很好,寝室舒适温馨、文明和和谐,是真正的文明寝室。
文明寝室建设不是虚的,而是要求实实在在。学生一天中三分之一以上的时间要在宿舍中度过的,宿舍是什么风气,环境怎么样,对学生的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文明寝室建设,既要在硬件方面,如设施、安全等方面过得硬,但更重要的是在软件方面,如管理制度、宿舍文化、学生素质等方面过得硬。构建整洁舒适的寝室环境,形成良好温馨的寝室氛围,积极高雅的文化韵味,相互关怀、相互帮助、共同进步的和谐人文气息,应是文明寝室的必要求。
寝室同时也是考验我们社会参与度的重要方面。现代经济的高速发展与信任机制的相对落后,带来了社会高度流动性和匿名性,人际交往中情感性的联结减少,人们的交往方式更多的建立在其所扮演的社会角色基础之上,使得人们产生种种社会疏离感。逐渐走入社会的大学生同样难以避免,而这种社会疏离感的产生则导致了大学生程度不一的孤独和焦虑,这对大学生们的心理健康、人格形成以及社会融入造成了不良影响。寝室作为大学生们生活的重要场所,则是建立信任机制,克服社会疏离感的第一场所。
生活在寝室这样一个集体中,大学生们最需要的就是一种集体认同感,克服独立独行,唯我独尊的心理,要懂得我甚或在寝室中,大家离不开我,我也更离不开大家。室友遇到了困难,要热情的上去帮助他;不开心了,要积极的给他关怀......以爱的心灵去对待人,每个人积极的融入这个集体中,脑子里具有集体概念,做事能从大家的角度考虑,奉献出热的心,那么就能拥有一个团结友爱、互助和谐的生活学习环境。
谁都渴望寝室有家的和谐融洽,让学习之后劳累的自己有个可以休息的归宿;谁都希望与室友亲亲密密,情如一家,多少冲淡一些思家的煎熬。然而事情偏偏有时不如愿。
与室友难以相处一般有两种情况:
一是,回寝室后便没有“归宿感”,甚至宿舍成了不敢回、不愿回、不想回的令人痛苦的地方;
二是,与寝室中的某个人合不来,产生“疑邻人偷斧”的心理,如果不喜欢谁,则看他每个动作,听他每句话心理都觉得不舒服。久居同一屋檐下,有这种感觉也是很难受的。那么,导致发生不愉快的事情的原因是什么呢?其实,大家都没有什么根本的利益冲突,发生矛盾也全是源于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或是大家有些不一致的习惯。比如说有的同学喜欢早起,可能在别人睡意正浓的时候他就起床,叮叮咣咣的声音吵醒别人,让人烦;还有,每个人在寝室里不知不觉有种回家的放松感,走出寝室时彬彬有礼的样子就会被回到寝室时衣冠不整的样子所替代。而且长久地住在一间屋子里,彼此发现对方的弱点会愈来愈多,从而可能发生某些不愉快的事情,致使无法相处。
如果与室友相处不好,会影响心情,甚至影响学习,那么该怎么改善这种关系呢?
1.要反省自己
如果你在寝室里比较孤立的话,那么就必须得检讨自己了,不要一味地抱怨别人。为什么其他人都那么“齐心协力”的孤立你一个人呢?也许是你的行为太“自我中心”了——凡事很少为别人着想,自己想怎样就怎样,该休息的时候偏偏发出些声音影响别人,或对寝室的公共事情不怎么关心,打扫卫生不积极,只顾及自己的那块小空间,甚至有东西从不与人分享而对别人的东西却毫不客气等等。这些看似不大的事情长久了会伤害室友和你的感情,大家就会对你淡淡的。要想与室友友好相处,只有改变自己,从小事作起,有好吃的主动与别人分享,手脚勤快一点,提水扫地要表现积极一点。当然,做这些事情要表现出诚心,而
且需要坚持下去,凡事多为别人着想一点,自然会改善与室友的关系,并结交很多的朋友。
2.要学会大度、宽容
对于室友不良的生活习惯,不妨开诚布公地跟他谈谈。因为有的时候是自己没有意识到而妨碍了别人,如果有人给他提出来他可能就会注意了。大家同室而居,勺子总有碰锅沿的时候,如果经常为这等小事不满、烦心的话,真的是彼此很难相处了。
3.要正确看待每个人的长处和不足
人无完人,金无足赤。如果你发现室友出门后彬彬有礼而在寝室里甚至有点粗鲁,可能正说明他真的把寝室当做可以随便表现自己、无须设防的家了。不能因为谁有某种不足就讨厌他,如果这个缺点不是品质上的,不是道德问题的话。
大家能够走到一起,本身就是一种缘。当你们各自到更广阔的天地里去驰骋时,相信每一个人都不会忘记在花季时光里那些“住在我同寝室的兄弟”。与你的室友和谐相处吧!
由于适应导致的问题中,人际关系问题对新生来说更为普遍,特别是寝室人际关系。由于彼此之间的生活习惯的不同和相互误解,致使生活在这一团体中同学感觉特别别扭。
首先,要正视这一问题,多找自己身上存在的问题及对宿舍人际关系造成的影响。如自己生活习性是否给他人带来不便?自己言行是否得当?若有不妥的地方,可以适当调整自己的生活习性;改变自己的说话方式,以他人可以接受和理解的方式进行。
其次,争取多沟通多交流。不要因为大家有些误解而避免交流和沟,而应主动与大家沟通,参与大家的讨论与活动。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了解自己和他人,消除彼此之间的误会,加强相互的理解和信任。
其三,心胸宽广,对别人多加理解和包容。一个新时代的大学生应海纳百川,多吸收别人的优点;对他人的缺点,应多加理解和包容。平时对一些生活中出现的鸡毛蒜皮的纠纷,不要太耿耿于怀,该忘的忘,该原谅的原谅,该和解的和解,不要太放在心上。所谓“大事聪明,小事糊涂”,把有限的精力用在做主要的事情上,比如说,搞好自己的学习。
再次,真诚地对待他人。俗话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只有播种真诚,展现真实的自我,才会收获别人的真诚。因为人们无意识中在遵守“人际关系互惠”原则,你袒露真诚的程度,会得到相应的回报。有的人害怕自己的缺点被别人看到会影响自己在别人心上中的形象。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并不喜欢一个各方面都十分完美的人,而恰恰是一个各方面都表现优秀而又有一些小小缺点的人最受欢迎。所以你不用太在意自己的缺点,对这点要有足够的信心。
最后,发自内心地赞美他人。学会欣赏、赞美他人,每天至少说一句让人感觉舒服的话,比如:“你太棒了!“你这个发型很好看!”这种赞美的话语会给被赞杨者带来快乐,引起积极的情绪反应。情绪具有传染性,即也会传染给周围的人给周围所有人带来快乐。“快乐”,则会消融人际关系的僵局,使寝室关系变得融洽。
G10231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