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楠田学禅哲理故事
有一位名叫楠田的年轻医生,一次外出散步时遇到一位学禅的朋友,就向他请教什么是禅。
“禅吗?我也不知道是什么。”朋友说:“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学会了禅之后,你就不怕死了。”
“这多好啊!”楠田说道:“我要试着学禅。对了,我去哪里找老师呢?”
经人指点,楠田去拜访知名度很高的南隐大师。
临行前,他稍稍在身边藏了一把匕首。他想验证一下学会了禅的人,到底怕不怕死。
南隐大师一见到楠田,就招呼道:“啊,朋友,好久不见,你近来可好吗?”
楠田觉得很奇怪,问道:“我们从来没有见过面,怎么说是好久不见呢?”
“哦,真抱歉。”南隐大师说,“你一进门,我就把你当成另一位曾在这里学禅的人了。”
有了这么一个出人意料的开头,楠田也就失去了考验这位禅师的机会。他不便再拔出匕首恐吓南隐,只得故作漫不经心地问:“大师,为偶像学禅,您能为我讲解其中的奥妙吗?”
南隐对他说:“其实学禅一点也不难。如果你是一位医生,只要好好对待你的病人,就是禅的要义之一。”
禅思禅悟:拜佛求禅不一定要出家为僧,只要认真地对待自己的本职工作,这就是最好的悟禅之道,因为禅和佛在每个人自己的心中。
第二篇:慧能悟禅哲理故事
据《六祖法宝坛经》记载,其中详细描述了慧能继承弘忍衣钵之事:
唐初,有个姓卢的年轻人,三岁丧父。长大后,砍柴为生,以养活母亲。后听人讲解《金刚经》,觉得很有道理,便出家到黄梅(今属湖北)双峰山弘忍禅师门下,充任行者,法号慧能。
唐高宗咸亨年间,弘忍要挑选一个衣钵传人,命令门下弟子每个人作偈,规定偈中必须反映自己的佛学心得,以此来观察弟子们对佛学的悟性。他的上座弟子神秀,以刻苦勤劳、聪颖好学而受到赏识,故有“东山之法,尽在秀耶”之说。他按照弘忍的要求,精心作了一偈,题于壁上: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
大字不识一个的慧能,听人诵念了这四句偈诗,便说:“美则美矣,了则未了。”他认为大师兄并未彻底领悟佛理,便口诵一偈,请人复题于壁: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慧能当时的地位,只是寺中舂米的小僧。但弘忍看了他的偈诗,认为他已彻见本性,领悟了禅的真谛,便秘密地向他传授禅法、法衣,立他为禅宗六祖。成语“继承衣钵”
之典即出于此。
尔后,慧能因法辈较低,害怕别人夺走法衣,便回到岭南。遇南海法性寺印宗法师,方得以落发,受具足戒。不久,回到韶州(今广东韶关)曹溪宝林寺,弘扬顿悟之法,宣扬“见性成佛”,与神秀在北方宣扬的渐悟之说相抗,成为禅宗“南宗”之祖。
禅思禅悟:时时检视自己的行为、心念,让自己的心不被外界污染固然好,但一个人如果心中本无恶意、杂念,那么他也就不会被外界的恶意、杂念所污染。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摒弃自己心中的恶念。
第三篇:禅篓的哲理故事
有一个人觉得生活烦闷沉重,每天活着都与苦恼相伴。一天他来到寺庙里,萌发了出家的念头。
方丈听了他的诉说后,便给了他一个任务。方丈给了他一个篓子,指着下山的路说:“你每走一步就捡一块石头放到你的篓子里,到了山下再背着石头回来。”那人照着方丈说的向山下走去,结果走了一半就走不动了,只好空手返回。这时方丈看他满脸汗水地回来了,问他什么感觉。
那人说:“开始没感觉,一会儿就觉得很沉重了,最后一步也走不动了。”
方丈听完他的话后说:
“人的烦恼就像你篓子里的石头。人的灵魂刚来到世间时,佛祖给的是空篓子,然而我们每走一步都习惯放进很多东西,不管对自己有没有用。烦恼和无止境的欲望就好比是篓子里的石头,积攒得愈多就会愈沉重。只有精炼篓子里的东西,把乐观、诚信、正直、善良尽可能留下,把烦恼、嫉妒、贪欲、心计都扔掉,腾空你的篓子,生活的脊背就不会如此沉重了。
第四篇:禅修故事
禅修故事
(一)八风砍不动
宋朝苏东坡居士在江北瓜州地方任职,和江南金山寺只一江之隔,他和金山寺的住持佛印禅师,经常谈禅论道。一日,自觉修持有得,撰诗一首,派遣书僮过江,送给佛印禅师印证,诗云:
“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
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
(注:八风是指吾人生活上所遇到的“称、讥、毁、誉、利、衰、苦、乐”等八种境界,能影响人的情绪,故形容为风。)
禅师从书僮手中接看之后,拿笔批了两个字,就叫书僮带回去。苏东坡以为禅师一定会赞赏自己修行参禅的境界,急忙打开禅师的批示,一看,只见上面写着“放屁”两个字,不禁无名火起,于是乘船过江找禅师理论。
船快到金山寺时,佛印禅师早站在江边等待苏东坡,苏东坡一见禅师就气呼呼地说:“禅师!我们是至交道友,我的诗,我的修行,你不赞赏也就罢了,怎可骂人呢?”
禅师若无其事地说:“骂你什么呀?”
苏东坡把诗上批的“放屁”两字拿给禅师看。
禅师呵呵大笑说:“哦!你不是说„八风吹不动‟吗?怎么„一屁就打过江‟了呢?”
苏东坡惭愧不已。
修行,不是口上说的,行到才是功夫。(二)一切都在
有好多天,一休和尚独坐参禅,默然不语。师父看出其中玄机,微笑着领他走出寺门。寺外,一片大好的春光。放眼望去,天地间弥漫着清新的空气,半绿的草芽,斜飞的小鸟,动情的小河……
一休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偷窥师父,师父正在安祥打坐于半山坡上。
一休有些纳闷,不知师父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过了一个下午,师父起身,没说一句话,打个手势,他把一休领回寺内。
一休不明白师父的旨意,独坐门外,思悟师父的意思。
很快天色就暗了下来,雾气笼罩了四周的山冈,树林、小溪、连鸟语水声也不再明晰。
这时,师父在寺内朗声叫一休的名字。
一休推开寺门,走了进去。
师父问:“外面怎么样?”
“全黑了。”
还还有什么吗?”
“什么也没有了。”
“不”,师父说:“外面,清风、绿野,花草,小溪……,一切都在。”
一休忽然领悟了师父的苦心。
(三)求人不如求己
佛印禅师与苏东坡同游灵隐寺,来到观音菩萨的像前,佛印禅师合掌礼拜。
忽然,苏东坡问了一个问题,“人人皆念观世音菩萨,为何他的手上也和我们一样,挂着一串念珠?观世音菩萨念谁?”
佛印禅师:“念观世音菩萨。”
苏东坡:“为何亦念观世音菩萨?”
佛印禅师:“他比我们更清楚,求人不如求己。”
学佛,其实就是学自己,完成自己。禅者有绝对的自尊,大都有放眼天下,舍我其谁的气概,所谓“自修自悟”、“自食其力”,那就是禅者的榜样。
吾人不知道自己拥有无尽的宝藏,不求诸己,但求诸人,希求别人的关爱,别人的提携,稍有不能满足所求,即灰心失望。一个没有力量的人,怎能担负责任?一个经常流泪的人,怎么把欢喜给人?儒家说:“不患无位,患所以不立。”只要自己条件具备,不求而有。观音菩萨手拿念珠,称念自己名号,不就是说明这个意思吗?
第五篇:田楠 说课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说课标说教材 各位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北师大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
一、说课标
(一)阅读教学的总目标:
《语文课程标准》关于阅读的总目标是: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
(二)第二学段阅读教学目标:
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初步学会默读。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
4.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5.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6.在理解语句的过程中,体会句号与逗号的不同用法,了解冒号、引号的一般用法。7.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8.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
9.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一学期平均13篇(段)
10.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一学期平均10万字。在第一学段阅读训练的基础上,第二学段有了新的要求。在读的方式上,课标明确提出“学会默读与略读”,为提高阅读的量奠定基础;在思维方式上,要拥有一定的理解评价、质疑问难的能力;在阅读理解上,关注情感培养,重视感悟提升;另外,在积累的质和量方面,都有了更高的要求。
(三)四年级下册阅读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默读。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2.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
3.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4.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
二、说教材
下面我将从编写体例、编写特点、教材内容立体整合四个方面对四年级下册的教材作以说明。
(一)编写意图
1、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学习的动力所在,北师大版教材的选文非常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充满趣味性。主题单元里的每一篇文章,就像一方神奇的土地,孕育着多彩的希望。实践证明,大量诗歌韵文的熏陶,很上口的有节奏感的语感积累,极富语文韵味的语言启迪,对孩子语文素养的形成有极大的作用。大量的发散思维的训练,给孩子插上了想象的翅膀。教材中无论主体课文还是“语文天地”都精心设计了发散思维的训练,为学生的想象创造了广阔的空间;“金钥匙”的安排,给教师和学生提供了一片共同成长的天地。从学习习惯,方法策略上对学生进行指导。“日积月累”为孩子打下了扎实的基础,这一版块告诉孩子:语文是无处不在的,生活中处处充满语文。
2、注重语文学习的过程和策略,培养学生学会学习。
“金钥匙”是北师大版教材一个突出的特点,它以简短的提示,或是通过丁丁冬冬的谈话,向孩子们展示出来。适时的给孩子们提供学习方法的指导。
在“太阳”这个单元就有两把金钥匙:
一、阅读时,想象当时作者在做什么,体会作者的心情。
二、与同学交流批注笔记,可以受到启发。交流讨论后,要修改补充自己的批注笔记。一个侧重于阅读方法的指导,便于孩子们和教材和作者对话,一个侧重于讨论方法的指导,便于孩子们交流读书感受。这两个方法安排在四年级下期,既是对中段阅读教学“理解感悟”的一个指导提升,也是对“评价质疑”的一个铺路奠基;指导方法呈现出多角度、,多元化。
另外,除过金钥匙提供的阅读指导之外,每篇文章都有个性化的学习指导--课后题。它既有“整体感知”的成分,也有“精读感悟”的体验,既有概括能力的指导,也有表达能力的品析:教材通过方方面面的指导,灵活的给孩子们提供了多种学习的渠道,为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能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强调积累,感悟丰富的文化内涵
本册教材内容、形式精美,符合小学中年级学生教学的需要,又具有一定的人文精神内涵。诗歌与散文、现代与古代、中国与外国,主体课文与自读课文保持适当比例。有激发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他们敢于怀疑,不断探求新知识的《语言的魅力》、《沙漠之舟》等;有感染力较强,能启发学生想象思维能力的文艺作品,如《三月桃花水》、《太阳的话》等;还有培养学生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从中学到一些哲理的《跳水》、《挑山工》等。而且几乎每一篇课文的后面都有一两个问题,启发学生思维,鼓励学生创新。由此看来,教材中蕴藏的创造性教育因素很多很多,从各方面实现了教材的育人功能。
(二)编排特点
下面我将从:教材结构、按照专题组织单元、情感的相关性能力的递进性三个方面
1、教材结构:包括(单元主题、主体课文、金钥匙、语文天地、自检、附录)六部分
单元主题:其中教材从学生的自主学习出发,安排了12个主题单元,1、话语
2、春潮
3、花
4、手
5、规则
6、眼睛
7纪念日(开放单元)
8、舟船
9、太阳
10、路
11、快与慢
12、回归。主体课文:12个主题单元共安排了28篇主体课文。金钥匙:
(1)培养质疑能力的 比如1、2、3单元的大小金钥匙 学习对记叙文、散文提问
(2)训练解答问题能力的细致阅读四单元“手”的课后题及金钥匙,不难发现《手上的皮肤》要求解答课后题,其中课后还有金钥匙“第4自然段从三个方面说明指纹的特点和作用,可以在课文上用①②③标出”进行指导,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给据金钥匙的提示来解决问题。第九单元“太阳”,还可以用本单元《海上日出》一课中出现的第一把金钥匙“阅读时,应当想象作者在干什么,体会作者的心情。”作为《太阳的话》和《海上日出》两课的朗读教学策略,这样,教师引导学生捕捉共性方法,来引领阅读教学的自主体验,从而完成有感悟到运用的过程。
(3)训练做批注笔记的 如5、6、9单元的大小金钥匙。在课堂上给学生留下自己思考、质疑、批注的时间,让学生静下心来真正走进文本,深入文本人物心灵写出自己的独特感受。
语文天地:包括日积月累、开卷有益、畅所欲言、初显身手、笔下生花 自检:
附录:课外阅读、生字表1、2
2、按照专题组织单元
人与自然角度、人与他人、人与社会角度、人生感悟
3、情感的相关性能力的递进性
(三)教材内容立体整合: 1、12个主题单元:
其中表现人与自然的:
2、春潮
3、花
9、太阳
10、路
表现人与他人、与社会的 :
6、眼睛
5、智慧 表现人生感悟的:
11、快与慢
1、话语
4、手
12、人生感悟
2、这些主题单元与第一和第三学段的相关性: 人与自然:一年级上册(六 海水)
一年级下册(三
春天)
三年级上册(四 塞北江南
十 奇妙的海底世界)
五年级上册(二
奇观)人与他人、与社会的 :
二年级下册(六
讲信用)二年级上册(九
合作)三年级上册(五
我们和我)四年级上册(八
规则)
人生感悟的:四年级上册(十一
大与小)
六年级下册(四
生命)
六年级上册(二
美与丑)
4、以人与自然为例就第一学段的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 青青的山
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春潮
五年级上册
奇观 三个主题单元教材进行解说
三、说建议
1、字、词、句
从方法到实践实现自学,学会自主摘录。
抓好落实。
还要抓好两点,一点是认真地关注学生是不是养成了自学词语句的习惯,因为教材希望把这方面的学习放在学生的自主学习上,如果学生不能自主学习,那就等于放任自流了,要注重好习惯的养成。另一点,抓好检查,要经常收取学生的摘入笔记,以此代替学生原来机械训练式的作业。
评价字、词、句的学习情况,一是识写字保底的部分还需要统一的测试,但权重应有所降低,二是结合阅读、习作测试独立识字和学词、学句的能力,三是名言警句、佳词佳句的积累,权重不能低于三年级。
2、阅读
(1)强调整体把握
四年级有些课文篇幅较长,意义较深,有些教师觉得教学难以把握。教师要有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课文的教学意识,不能逐词、逐句、逐段的讲解分析,把课文肢解。每篇主体课文的后面一般都设计两个思考题,有的是从对全文的理解、感受或概括,有的是从词语、句子、段落提出的问题,有的是仿写、续写和补写,前两类问题都是从文章的整体出发进行设计的,都是着眼于对文章的整体把握,后一类问题以读写结合的形式,实际上很多是对文章的深入理解和深化。中高年级阅读教学的基本思路是由整体到局部,再由局部到整体,这里的局部不是每词、每句、每段,而是与整体关系密切的关键的词语、重点的句子、重要的段落。
(2)讲求阅读方法的灵活运用
第二学段课标提出要使学生具备一定的默读能力和略读的能力,对8册课文来说,有些课文是适于朗读的,有些是适于默读的,有些是适于略读的,有的以朗读为主,重要的段落需要默读,有的以默读为主,精彩的片断需要朗读。默读、略读是很重要的阅读方法和能力,成人的阅读方式一般是默读、略读,课堂教学时,一些环节需要默读的就要求学生默读,比如边读边思考,边读边圈点、做批注,都应该是默读而不是朗读。现在课堂教学中有的整堂课书声朗朗、人声鼎沸,即使是带着深层次的问题或让学生边读边动手也是异口同声,学生急于赶速度,怎么会有边读边思考的时间和机会?可想而知,是很难达到深层次阅读的,还有教师为了体现以生为本的理念,在课堂上采取让学生愿意怎么读就怎么读,愿意读哪里就读哪里,实质上是导致学生的放任自流,本来应适时培养的阅读方法错过了,本来应该重点涵咏揣摩的丢失了,是另一种的少、慢、差、费的表现。
主动适应现代信息社会是语文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增加学习略读的要求以及对这方面的整体安排和设计,体现了语文课程的时代性,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信息以几何级数在快速增长,不仅信息量在快速增长,而且信息的变化幅度和速度也在加快,这对于现代社会成员的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既能够迅速地搜集、选择信息,对信息做出判断并进行处理。这样的变化和要求必然体现在语文课程改革之中,并成为阅读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略读是一种阅读策略,是现代公民应具备的阅读能力,看报纸需要略读,在生活中处处用到略读。教材中有一些课文是适合培养学生略读的,比如《太阳》一课,一节课上完,可着重培养学生的略读能力,可以让学生先略读一边,把握课文的重要信息,如太阳很大、很远、很热,太阳与我们人类的关系很密切。再略读课文,你还获得了哪些信息,一节课略读三四遍,把文字符号转化为有效信息,就等于完成了这篇文章的学习。还有像第四单元《手上的皮肤》一文也可以作略读练习,侧重培养学生快速搜集主要信息的能力。
(3)给学生充分的阅读实践的机会
《课标》提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不应完全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也要防止用集体讨论代替个人阅读,或远离文本进行过度发挥。无论思考讨论什么问题,都要立足于自读,自己产生问题,引起思考。课堂教学中,就应该有学生边读边思考、边圈画、边批注的时间,在公开课上缺少了书声朗朗教师也许觉得沉闷,但学生却得到了有效的学习。要在自主阅读、自主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合作交流,在合作中探究一些有争议的理解、感受和观点。
(4)把握好抓文本与课堂开放的关系。识字、写字、文本的深入挖掘(重点词语句段的感悟)、情感的共鸣是抓文本的主要内容,文本还没有学到位,就急于搞开放,是舍本求末,搞的开放也成为了无源之水。我们通常称为“抓文本不足,搞开放有余”。
(5)要针对不同的文章实施不同的阅读策略
不同的阅读内容应该有不同的阅读要求,阅读有一般性的规律,但是面对不同题材的文章,做出有针对性的要求是必要的。例如,富有情节变化的课文,学生主要关注的是人物、情节和事件,对于韵文,学生直接感受的是语言、情感和意境,对于说明文,学生关注的是事物及其特点、功能。体裁不同,阅读方法应有差异,关注的着眼点也不同。现代诗歌的教学应体现诗歌的特点,可以采取读中感悟、读中理解、读中成诵、读中积累,在读中吸收消化语言。古诗以学生诵读为主,在读中感悟词句的大致意思。记叙文、散文,要采取读中悟、悟中读、读物结合的思路,侧重情感的共鸣。说明文则侧重于说明的对象及特点、说明方法、说明顺序等,理性多于感性。
(6)正确处理课时量与选文较多的矛盾
许多实验区的老师反映,教材内容丰厚,选文较多,课时少,一学期很难赶完。许多课文根据实际情况是可以删减的(但识字、写字是必须保底的),或者改作拓展课文。(当然,这与书面测试可能有冲突)同时,所选课文并不是都要求精读的,更不应该由教师讲深讲透,逐词、逐句、逐段的讲析只能将课文肢解成琐碎的零件。语文天地中的开卷有益的选文应把握好阅读的尺度,给学生课堂上阅读的时间和思考的机会,但不能当作主体课文来学习。(当然,如果学生感兴趣,教师也可与主体课文对换),《教师用书》都对语文天地中的拓展课文进行了详细地介绍和指导,但只是为教师备课而提供的一种参考。阅读评价的导向很重要。
(7)开展大量阅读工程
大量阅读的重要性。要为阅读创造条件和机会。为学生选择阅读书目。评价促进阅读。
(8)多媒体的使用。
语文阅读的实质。低年级和中高年级的区别,阅读的要求。备课的精力放到哪里。多媒体所起的作用。
3、习作建议
(1)勤练笔
到四年级,学生愿意写、有的写仍然是写作的基本矛盾。要勤练笔。本套教材,给学生提供的练笔机会很多,象学习主体课文时,可以仿写,如第一单元《大地的话》后面的思考题:“仿照课文前四段,试着再写一段”;可以续写,如第五单元《谁说没有规则》后面思考题(39页):“观察生活中的现象,仿照课文,续写一段”;可以补写,比如第五单元《钓鱼的启示》(36页)为湖边的木牌写一则“钓鱼启事”;可以改写,如第12单元《七子之歌》后面的思考题(102页):“假如闻一多先生见到香港、澳门回归,会有怎样的心情?试着改写一段课文。”每一个单元的初显身手一般都会落脚在听说读写上,也都是练笔的好机会,如第八单元“舟船”初显身手(68页):叠一只(或做一只)小船,为它七个名字。如果你愿意,还可以写一手小诗或者写一段祝福的话。教材还鼓励和将教材生活结合,写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感,可以以日记的形式来写。每一个主题单元一般都有笔下生花,笔下生花围绕单元主题拟定了多个题目,供学生选择。北师大教材这种主体单元的编写特色,使得学生多观察、多练笔,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写作成为可能。多读多写必自工,学生要想些,教师想要让学生写,何必挖空心思、绞尽脑汁的出题?教材中有很多可写的点。
(2)学会选题
如果每学期有50多篇练笔,学生负担重,教师负担也重,因此要给学生选择的机会,允许学生选择,鼓励学生选择,教会学生选择,本着勤练笔的原则,综合性学习可以每学期练笔四次,结合课文的练笔可以每单元进行一次,学生只要能从一篇课文中找准能够激发自己写作的点进行练笔即可。语文天地中的“笔下生花”是这样设计的,一般都具有两种类型,一是写实的,而是想象的,都是结合单元主题和主题课文、综合活动、畅所欲言而设计的,是习作达到了既求同又求异,既有所依托,又为学生提供了自主选择的空间,很好地体现了课标的要求。话题作文大体都有写真实和写想象两类题目。有的老师反映,学生写想象的事物很容易,写真实的事物感到比较困难,编写者建议:
一是学生可以在列出的题目进行选择。但老师应当引导,不能一学期总写想象。
二是四年级学生必须开始练习写真实。开始不必要求过高,可以写长,可以写短;可以成文,可以只是片断。不限制自己拟题。
(3)学会修改
本套教材特别注重修改习惯和修改能力的培养。课标指出:“中是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四年级上册,教给学生的修改方法,如大声读,请别人修改,四年级下册提出冷处理等方式(与限时作文矛盾,但非常符合生活中的写文章和写材料,过段时间再改,就有顿悟、蓦然回首的感觉,就有更多的理性思考)。在四年级也陆续提出了修改的标准,同时也是对写作方面的要求。如上册有根有据(写出真情实感),有情有意(有意思,有中心),下册提出有血有肉(充实),有声有色(生动,比较拔高,但课标中指出: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积累在于运用),有条有理(符合逻辑)。这些标准既是学生习作力求达到的目标,也是学生修改习作的标准。教师应结合习作前的构思进行指导,如第三单元笔下生花题目:我喜欢什么什么花,侧重指导为什么喜欢,这种花有什么特点。鲜花送给什么什么,侧重指导给谁送花,为什么给他送花。我是什么什么花,侧重指导借什么花来写自己,与花有什么相似之处。教师应重视培养学生修改的能力,关注学生的修改习惯、态度和过程。好作品是改出来的,文章不厌百回改。习作教学最重要的一环,就是指导学生修改,要给学生在课堂上修改的时间,可以自改,同桌改,小组改,集体改,比较改。此项工作要常抓不懈,起初会花费较多精力和时间,做起来比较难,有的老师觉得学生根本不具备修改的水平,畏难而退,就觉得作文修改是老师的事,结果反害了自己和学生,教师起初不能对学生要求太高,让学生坚持练习,循序渐进,学生的修改水平和习作水平必将不断提高,老师的工作量将减轻很多。让学生修改,教师并不是放任不管,要在学生自改、互改的过程中了解学生的修改水和习作水平,还应保证每学期对所有学生至少面批一次。还应该教给学生一些常用的修改的符号,使学生的修改符号能成为交流的语言。
少命题作文,多给学生自主选择的机会,要勤练笔,不要企求学生写出多么完美的文章,四年级还是扎根的阶段,还不是硕果累累的收获季节。
评价建议
1、阅读评价
评价重在兴趣、习惯、积累、独立阅读能力、阅读量和情感体验方面,再有就是整体感知的水平。书面评价可从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两方面进行评价,课内阅读一般是重要的片断,课外阅读一般是整文,其阅读的难度应略低于教材中的选文。着重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整体感知和整体感悟的能力,重点词语、句子、段落的考查应从整体的角度进行设计,考查的能力点应以教材和课标为准,既不能低于教材所要求的目标,也不能随意拔高,要使教师在教学中有方向、有目的,真正使教材的编写意图和教学目的落到实处。
2、习作评价
要搞好习作的评价,课标在这方面是有明确要求的,不仅要注意考察学生修改作文内容的情况,而且要关注学生修改作文的态度、过程和方法。关注学生修改作文的态度、过程、和方法是很重要的,是往根部浇水、施肥的过程,有了这个过程,自然就会结出好的果实。四年级的习作书面测试,少写命题作文,多写话题作文,少一些羁绊,多一些自由,在评价标准上,四年级下册可从有根有据、有情有意、有血有肉、有声有色、有根有据等几个方面进行评价,但不能在几个方面要求过高。
本册教材还在第8单元“舟船”语文天地中要求学生学写新闻,教材提出这样的练笔要求,一是在二三年级就已经要求学生养成读报的习惯,教会学生怎样浏览标题,认识版面和栏目,作了前期渗透的铺垫。二是体现教材向生活延伸的编写理念,引导学生关注生活。这里写的新闻是广义上的信息和消息,是简短的练笔。
3、口语交际的评价
口语交际的评价应与课堂教学、课外活动紧密结合,在真实的口语交际情境中进行。考查学生的表达意识、合作态度、语言组织,考察倾听意识、转述能力,以及说话是否清楚明白、具体生动。书面评价不适合口语交际的评价,即使是创设情境之下的对话填空也不能是口语交际的评价。
3、课程资源开发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