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选择的幸福美文摘抄
我在妇产医院住院那一年,智能手机还不像现在这么普及。病中无聊,我嘱托家人探病时,多多带书来。大部分是闲书,我看完了就随手转送其他病友或者护士。
护士们经常到我这里借书、还书、换书,久而久之,我的床边变成了聊天的好去处,小姑娘们絮絮地说一些单位、工作上或者感情上的事,不时爆发出笑声。
穿着护士服的她们,再青涩也有制服的凛然感,但下班后的她们,洗过澡,长发湿漉漉地垂下来,一直藏在口罩下的脸蛋露出来了,原来红扑扑的,全是稚气。一问,大部分是实习生以及外地医院来进修的新护士,有些还不到二十岁。
医院以妇科和产科为主,她们经常在这两个科之间轮转。有一天,小护士甲说:“我最讨厌产科,还是妇科好。”看我一眼,看我一副“无所谓,你随便”的架势,又继续说下去,“产科真吵,不是产妇吵就是孩子哭,几点都有人生小孩,越是后半夜两三点越要发动。总有人按铃,要开奶要倒尿盆要这个那个。还要问:‘我小孩为什么哭?’要不然就是:‘我小孩为什么不哭了?’妇科多好,整天安安静静的,晚上九点全睡觉了,一晚上鸦雀无声直到天亮。”
小护士乙摇头:“我和你相反,我喜欢产科,讨厌妇科。产科都是来生小孩的。”也看我一眼。我是例外,我是来保胎的。“只要小孩没事,就很开心,人人都喜洋洋的,见人就发糖发红鸡蛋,住几天就欢天喜地抱着孩子回家了。妇科都是来治病的,一个个病恹恹的,而且得的都是女人病,动不动就要切除。看到她们,我自己都不想当女人了。”
我看看她,又看看另一个。是呀,各行各业都有赏心乐事也有烦恼,每个人生角色都一样,你做得开不开心,只取决于你关注什么,它是否合了你的兴趣点。信马由缰如我,估计不是好会计;不喜欢小孩的人,千万别去当小学老师,那对自己对小孩都是折磨。
与其说服自己干一行爱一行,不如在初涉社会的时候,多试试多看看多逛逛,然后人尽其好。护士甲去妇科,护士乙去产科,皆大欢喜。非要逆势而为,则皆大伤悲。
推而广之,人世无非如此。贤妻良母有的是烦恼,放浪江湖也不见得全是自由。但作为人,可以选择让自己开心的生活模式。有一种理论叫“人择宇宙”,其实,幸福也是。
村上春树是这样说的:“不管全世界所有人怎么说,我都认为自己的感受才是正确的。无论别人怎么看,我绝不打乱自己的节奏。喜欢的事自然可以坚持,不喜欢的怎么也长久不了。”他说的是跑步,而人生,就是一场漫长的马拉松。你选择,你快乐,且行且珍惜。
第二篇:选择幸福美文
一位事业有成的老人,作为特邀嘉宾参加电视节目活动。老人精神矍铄,容光焕发,落落大方,侃侃而谈,充满了快乐。他的机智幽默,让人捧腹大笑,大家非常喜欢他。在节目最后,主持人问他为什么总是这样高兴:“你一定有什么特别的,让自己幸福的秘密。”
“不,没有。”老人回答说,“我没有什么特别的秘密。每天早上起床的时候,我有两种选择:要么高兴,要么不高兴。你会选择什么呢?当然,我会选择快乐。这就是全部的秘密所在。”
选择幸福!就这么简单明了,却又那么令人信服。境由心生!只要我们愿意,就完全可以给自己一份美好的心情。
同样一件事,发生在不同人的身上,却会产生不同的效果。悲观不能改变什么,而乐观却可以使人保持一颗快乐的心。听说外国有两个老太太,同时得了癌症。一个老太太老是担心自己的病,惶惶不可终日,不思茶饭,萎靡不振,治疗效果也很差,不到一年,便离开了人世。另一个老太太,心想病已病了,愁也没用,重要的是抓紧时间做自己喜欢的事。于是写作、旅游、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忙的不亦乐乎。结果五六年过去了,她仍活得很精神。这得益于在病魔和死亡面前,她选择了希望和乐观。
太史公司马迁,因为李陵辩解惨遭腐刑。但他并未一蹶不振,而是忍受了奇耻大辱,振作精神,继续发愤著书,前后历时十六载,终于成就了煌煌巨著《史记》。其实,任何事情都有正反两面,只要我们静下心来,作出正确的选择,变换一下角度,给自己一个华丽的转身,就可以沐浴在温暖幸福的阳光下。
第三篇:幸福是种选择美文摘抄
那么,我们为什么想变得“光辉灿烂”呢?
是想让大家都看到自己光鲜亮丽的样子?为什么要给大家看呢?是想让大家觉得“她看起来很幸福”?这又是为什么呢?
“幸福”这种东西,如果没有人认可,那么自己也很难明白。我想,这一定就是这些问题的答案。就好像我们明明知道自己的存在,但如果不照镜子,就看不见自己的真实模样一样。
一辈子看不见自己的样貌其实也没什么大不了。活着,只要衣食无忧,身体健康、内心纯良也就足够了。那么,人们又为何要紧紧握着镜子和相机呢?
“不管别人怎么想,只要自己觉得幸福就够了”——这话诚然是正确的。但不知道为什么,很少有人能做得到。似乎一定要有个什么人见证,我们才能真切地感受到幸福似的。当然也有些厉害的人无需如此。
所谓幸福,难就难在无法一人独享。但如果硬要叫别人认同自己的幸福,有时可能会招致悲剧。
如果自己的价值观和世人不同,则可能明明自己已经觉得“十分幸福”,却也会意外地听到旁人说“好可怜啊”、“真是不容易”,被这种言语中伤,反而变得不幸——明明之前还那样幸福!
于是下一次,你为了听到众人那一句“你真幸福”而努力拼搏,最终如愿以偿。可结果早已偏离了自己的初衷,你明明过着让大家羡慕的生活却一点都不觉得幸福!上面这两种结果,不都是不幸福吗?
我们到底是想要“变得幸福”,还是“看起来幸福”呢?所有人都希望自己的幸福能被别人正确地解读,但只要自己和对方的价值观不同,这个愿望就无法实现。既然如此,我们该以谁的感受为重呢?当然是要抓紧“自己的幸福”了。无论我们手上的“美食模型”再怎么诱人,也不能将它吃到肚子里。幸福也是一样。和“只是看起来幸福”相比,当然是真正的幸福更具魅力。
撇开精神强大的人不谈,一般人到底不能完全忽视“被人认可的幸福”的重要性——这话说得没错,但有时候,哪怕只有一个人和自己有一点点共鸣,我们可能也会觉得自己已经很幸运了。难道不是这样吗?
写到这里,我想到了小时候读过的故事《小公主》:
萨拉的父亲生前是个富豪。她成为孤儿后,在之前就读的寄宿学校当女仆。她不得不住在寒冷破旧的阁楼上,平时还要承受校长和同学们的讥讽。
一位有钱的绅士住在她的隔壁,一次,绅士看到萨拉卖力干活的样子,心头升起一股怜爱之情。他趁萨拉不在家的时候,将豪华的家具和精美的小物件接连不断地搬进了她住的小阁楼。饥寒交迫的萨拉步履蹒跚地回到家中,看到烧得暖烘烘的壁炉和桌上美味的菜肴,不由得大吃一惊。
从那天起,萨拉一天比一天精神了起来。尽管她下了楼还是要承受大家不变的讥讽,但这一切对她来说已经不值一提,因为只要回到那完美的小屋里,她就能彻底忘记那些让自己心烦的事。
对我们来说,那间“完美的小屋”便是自己心里的那座城堡。这座自己搭建的城堡里有认可、安慰我们的力量,我们还可以在这里和那一小部分理解我们的人温暖地交谈。这座城堡能够强化我们的正能量。
反正我们也不可能与全世界每个人的价值观相契合。哪怕只有一个人明白我们为什么而幸福、哪怕懂我们的人只有一个,对我们来说就很足够了。我们可以选择“认可我们幸福的人”。
我们该变得更坚强些,即使这世上的人都认为我们可怜,我们也能默默地对世人说:“其实我是世界上最幸福的!我的幸福,你不会懂!”
第四篇:选择与牺牲美文摘抄
一位美国小伙看中了一位中国姑娘,紧追不放。最后,中国姑娘辞掉了令人羡慕的工作,跟美国小伙结了婚,飞到了大洋彼岸。
“我放弃了那么好的工作,远离父母跟你到美国来,这可是我为你做出的牺牲呢。”中国姑娘说。没想到,美国小伙却这样回答她:“不,不,我不认为这是牺牲。在我看来,这只是你的一种选择,你只要认为你的选择是正确的,那你就应该为你的选择感到快乐。”
过了不久,姑娘又跟丈夫说:“我原来那么好的专业,到了美国却没有用了,我又得用很长时间来重新学习一门专业,我浪费的这些时间,是不是我为我们的爱情做出的牺牲?”
没想到,美国丈夫又说:“不,不,不要老是说牺牲,每个人都得为自己的选择负责,既然认为自己的选择有价值,这个选择就是正确的,就值得你高兴。”
于是中国姑娘跟国内的朋友说:“在美国,我必须工作,必须学会自己赚钱。没有经济上的独立,就不可能做出真正符合自己心愿的选择,也就不可能赢得人们长久的尊重。”
美国人在人际交往中,只会尊重你的选择,而不会承认你的牺牲。也就是说,我们做出的所有决定,都必须符合自己的心愿,符合自己的心愿才能成为自己的真正选择。这样与人打交道,才会拥有真正的平等和尊重。
第五篇:乞丐的选择美文摘抄
以色列人阿卡迪·盖达马克15岁时,父母双亡,他不得不沦为乞丐。和其他乞丐不同的是,阿卡迪的愿望不仅仅是填饱肚皮,他更渴望着有一天也能像伊旦·奥福尔(以色列首富)那样,成为令人瞩目的超级富豪。为了实现这个梦想,阿卡迪用乞讨来的钱,买了大量的书报。很快,阿卡迪就成为当地乞丐中最有学问也最善于思考的人。
就在阿卡迪19岁那年的普弭节这一天,他的偶像伊旦·奥福尔在以色列乞丐中间举办了一次施舍活动。伊旦提供了3样东西,供乞丐们选择:100美元、一套西装和一盆以色列蒲公英。这3样东西,每个乞丐只能选择一种。结果,在接受施舍的1500名乞丐中,有近1300人选择了100美元,近200人选择了一套西装,只有阿卡迪要了那盆以色列蒲公英。
看着这些乞丐离去的背影,伊旦指着阿卡迪对身边的人说:“这个小伙子将来一定会大有作为的。”有人不解:“何以见得呢?”伊旦解释说:“从乞丐们的选择中,完全可以看出一个人的理想。你们记住,凡是今天拿了100美元的乞丐,10年后,他们仍是乞丐,因为他们只想收获,不想付出,这样的人永远都没法改变;那些拿西装的人,他们有一定的理想,因为他们觉得,改变一下自己的形象,也许能改变自己的命运,所以他们选择了西装;只有阿卡迪选择了蒲公英,他想到的是改变命运的机遇。蒲公英产于沙漠中,只要有一场小雨,它就能抓住这个机遇,迅速开花,并在雨水蒸发之前,完成受孕、结子、传播。我敢断定,10年后,阿卡迪肯定会成为一个不平凡的人。”
伊旦果然独具慧眼。在拿走蒲公英后,阿卡迪凭借自己的智慧和人气,先是成立了一家乞讨公司,在赚得人生的第一桶金之后,又迅速转行,移居法国巴黎,成立了“盖达马克商务翻译公司”。
随后,他又利用自己的社会关系,频繁往返于巴黎和莫斯科两地,将国际贸易生意做得红红火火。
努力拼搏10年后,阿卡迪·盖达马克终于成为以色列新一代富豪中的旗帜。
一个像蒲公英一样渴望机遇来临并能够紧紧把握机遇的人,必能成就一番大业,即使他原本是一个一文不名的乞丐,只要胸怀梦想,也照样能够走向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