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青葱岁月抒情散文
昨晚,十几年前认识的朋友李亮打电话约我吃饭,在咨询了其它人我不认识后,才决定去赴约。
骑着单车行走,脑子也不知道在想些什么,交待几遍到第二个十字路口拐弯就到,却偏偏走过第二个十字路口,在第三个路口的整条街,也没找到那个所谓的大骨头店。没事,咱有电话,一个电话拔过去后,才知道自己多走了一个十字路口,嘻嘻。
寻到那家饭店后,上得二楼,在宾朋满座的一角,寻到了朋友李亮。和李亮一起的还有四个人,二男二女,挨着李亮身边的那个男人,见我来到后,倒是万分热情的拉凳倒茶又夹莱,平常在班上,端凳倒茶说舒心话的都是我侍候别人,今被人侍候,弄得我怪不好意思的。一番寒暄后,我被李亮介绍给他的朋友,而挨着他的那个热情的朋友,却自我介绍:“我姓堵,农民,叫我堵哥就好,曾经绰号黑马王子,家住太平镇堵庄村;他姓王,在工行当主任,叫他王哥就行,家是齐街的,现在住工行家属院;这位姓秦,在鑫鑫花园,你叫秦姐就好;这位姓顾,我们也是第一次见,你叫顾姐吧,反正这里你最小,也最漂亮,叫哥哥姐姐是应当的。” 我噗哧一乐,也因了他那句夸赞的话而心情愉悦的缘故吧,就调皮地说:“哥哥姐姐好,初次见面,红包肯定不少。”
“不少不少,你得先把这酒喝了,然后才有资格撒娇。” 最讨厌喝酒,却拗不过五位哥姐的热情,为了验证感情深,来一个咱一囗闷,为了扺消感情浅,咱拒绝轻浅添一添。一杯、两杯、三杯,在杯杯见底中边吃边喝边聊,聊来聊去便聊到了他们青葱岁月时的单纯时光。忽然,就在忽然之间,有一种突发的忧伤溢满眼眶,心情顿时黯然,想哭的感觉,借机拿起手机掩饰这不合时宜的心情。
见一位德高望众的老师在线,问声好后,然后直接就说:“我心情不好,在喝酒。” 他赶紧问“怎么了,乖”看到这么亲切的称呼,我更想哭,但也不敢说呀,就回:“不知道,莫名其妙的,想哭,下了,还在喝呢。” 真的是朋友在劝酒了,听着他们在讲过去的事情,我也想起儿时的种种趣事。
记得上学的第一天,(我那时还没有学前班,直接就上了一年级)由于没有事先了解男女厕所,所以下课后就第一个捡最近的一个厕所进去小便,谁知被后来的男生撞个正着,当时羞得脸通红通红的,一个大年级的学生告诉我:“女厕所在旁边,下次去那边吧,以后多看看,不知道你问一下,别人不会笑你,当然,我更不会笑你的。” 从此后,无论我去哪,包括求职打工旅游,不管当时想不想去厕所,都会在第一时间先侦探厕所的位置。
小学一年级上了有大概半年吧,反正天很冷,教室里都生了煤火炉子,也许是自己太笨,那些数学题让我感觉好像在听天书,怎么也搞不明白,一加一怎么就不能等于
三、或四?考试我居然考了个零蛋,气得老师坐在煤火炕上,用手点着我脑门的数落我,他点一次,我退一小半步,最后离他远了够不到我眉头,又好像真的气急了,竟然抓住我留海往他跟前拽,或许我现在的留海少,都是那时被老师揪的不长的。我一气之下大哭,搬起板凳就回家不上了。
第二年,被母亲亲手用一小块一小块的碎布拼接着缝的花花绿绿的书包哄着进了学校,这次进校,我用功了,在班里的成绩总是数前两名,当时跟一个小姑娘较劲,她若这次是第一名,下次我就是第一名,要么同是第一名。三年级的时候,我己是名声响当当的了,那次办公室帮老师批改作业,那个揪我头发的老师还当众拍了拍我的肩膀,鼓励我要努力学习呢。
我成了班里的学习尖子,每次朗读课文,绝对少不了我。那次,老师让我朗诵一篇文章,我充当文章中的老婆,老师的儿子充当文章中的老公,当时我朗诵得绘声绘色,活灵活现,同学们自发的鼓起掌声,老师的眼光也充满了异样的欣赏。
学校当时要办一个全校师生大聚会,在全校选有表演天赋的文艺学生,为了被选上,我刻苦练习快板书,两个竹板打的有板有眼,可是选赛的老师却是揪我头发的那个老师,讨厌,因为那件事在我心里一直是个阴影,我就故意在最后一关的选赛上掉了链子,为此,我的班老师为我惋惜了好长一段时间呢……
那时我不光学习好,也很捣包,一个班就六位女生,常常闹别扭,今天咱俩好,明天我自己好,常常我孤立的时候多,孤立时就一个人在教室外的土地上,用一根木棒画一个大大的方格,然后在用木棒在里面学习练生字,作数学题,实在无聊了,又没有女同学玩,就跟男同学打成一片,推铁环,我会自制手推的那个杆,打陀螺,陀螺和抽陀螺的鞭都是自制的,打面包,是用纸叠成一个方块,一面是白板,一面有花型的,丢石子是用旧瓦片一点一点用半截砖砸成随手的小块块的,风筝是我找一个破竹帘,抽出竹签后再用纸糊的,这么说吧,那时大人没空,一切玩的东西都是自己制造的,前几年闺女小,连学步的小推车都是我自己琢磨着制造的,其实我手挺巧的哈。
对于玩的东西,我除了短跑和跳高,几乎无所不能,就连打架,我都打出了风采。那次,我一人打仨个女同学,先打哭两个个子低点的,这个个子比较高,属粗壮型,本来我是打不过的,可她也害怕了我这个打架不要命的,想打脸,够不着,我就蹦起脚来,一个耳光打过去,你还能不哭?结果,三个家长同时找到了家里,让母亲一个劲的赔不是,那天,母亲居然没动手打我,只是教训了几句。
那时的家里,不像现在都有电视,当时流行电影,谁家要是娶了媳妇,供出了个大学生,便会演一场或两场电影以示庆贺,关系不错的邻居便会带上一挂鞭炮和几斤点心前去祝贺,主人就会炒上几盘荤菜,和一瓶酒让祝贺者入席。(当时只有新年的时候才吃肉,更没有啤酒了)记得当时有两部电影我印象里最深,一部是《妈妈,再爱我一次》唉哟喂,当时我是看一次哭一次,哭的那个惨哟,比电影里的小强都痛,怕结伴而去的同伴笑我,每次我都找一个旮旯,或者依一棵大树,好让鼻涕眼泪有地揩。每次听说邻村也要演电影,无聊的我就早早约好人结伴,半夜三更的跑几里地或十几里路去看,当然,同行的还有同村的大人,嘻嘻,想来,不光是我们孩子在家呆着无聊,大人们也一样感觉无聊啊。另一部电影是画皮,听说特吓人,本来就对聊斋感兴趣,可当我听说某村要演这部电影,老早就联络人前去观赏时,这部也就演了几次的电影却被禁播了,到现在我也没能从电脑里搜出来。
电影都是在特别的日子才演的,附近的村庄加起来一月也就那么几场,平常我们都是守着本村的唯一一台17寸的黑白电视,每天电视下面,坐着全村的男女老少,还有的带上一片破麻袋片,将睡着觉的孩子放在上面,等看完电视后再抱回家。那时还没有电扇,大人手里拿一把蒲扇,哗啦啦地摇着,凉快了在她身边附近的人。现在还记得当时吸引了全村人观看的一部电视剧《霍元甲》,我还时不时地用粤语哼两句,有时被大人听到,还夸我唱得有些板眼呢!
以后慢慢就有了收音机,录音机,对一切新鲜事物感兴趣的我又迷上了评书,每天十二点半都会准时守在收音旁听,哪怕正端着碗,蹲在地上,听那些粱山好汉,武松打虎,萍踪侠影的故事就是那时的主打节目。戏曲是再后来迷上的,曾经有一个剧团去我们乡下唱戏,看着那些浓妆艳抹穿着飘逸的演员们,心里羡慕得不得了,别人都是在前台观剧情听戏文,我却独守后台看化妆琢磨穿戴,但看的次数多了,戏文也会哼两句,碎步也会走一段,那次在后台,我跟着前台的演员附和着唱《风雪配》里最精典的一段唱词:今日是我出阁的前一晚上,还缺少上轿的绣鞋一双……唱得字润腔圆声情并茂的,特别是我兰花指一指的时候,正指向后台值班的人,她见我这么专心,遂问我愿不愿意学唱戏,如果愿意,可以立刻随戏团走乡串村去。我当时舍不得离开家,对戏曲是喜欢,但也拒绝了人家的好意。倘若那时没有那么重的恋家情结,说不定我早己立名扬万了呢,不万也得是个千吧。
邻居兰是我好朋友,比我高一年级,我们下学后总是一块去割草,挎上篮子走之前,总是不忘带一副扑克,然后一起走至村外,坐在地头开打,十次有九次都是我赢,她偶尔赢一次还是我让着她,要不她不陪我玩,当时脑子也好使,区区五十四张牌,出了哪些牌,剩哪些牌,心里犇清,不像现在,管个帐吧,丢三拉四,好在老板信任,但最后也会想啊想啊的想起来哪批货没入帐。玩到将近日落,才慌忙去割草,时间少当然割的草也少啊,到家门口时,我还会再把草往满里掬掬,意思让母亲感觉我割的草很多,没偷懒。
由于小学成绩一直名列前茅,上初中一段日子后,最器重我的那位语文老师,还专门去学校看望我,还向我初中的主课老师交待,让他们多多栽培我。可惜,也许是附近村子的学生集中到了一块,显得乱糟糟的缘故,也或许初中的老师不对自己的胃口,学习一直下降,坚持到初中毕业,便从此辍学打工。
今天,听朋友谈起过往,便也心血来潮,记下这些青葱年少时的鲁莽,和那时的童玩童趣和童真!
第二篇:岁月青葱
五月“岁月青葱”主题活动计划书
五四精神是一种追求进步、追求光明、追求真理的革新精神。大学是青春飞扬的时刻,在这热情奔放的季节,让我们用我们的青春热血去实现我们的梦想,绽放青葱的活力,让我们的脚步在水院留下美好的记忆。
一、活动主题: 岁月青葱
二、活动目的:让我们班同学弘扬五四精神,建设幸福校园,分享自己对青
春的看法。
三、活动要求:要求10数控一班所有学生真正融入到集体性的活动中来,并
在突发情况之下如何做到随即应变,以便确保活动的顺利开展。
四、主办团体:10数控一班
五、活动时间:待定
六、活动地点:待定
七、活动流程:
1、2、主持人上台演讲开场白 播放PPT,主持人主持,过程安排互动环节,尽量让所有同学有机会发
言。
3、4、老师上台点评 所有人拍照留念
八、注意事项:活动前的场所布置、签到工作、主持人准备以及PPT的播放,开展活动以及活动中的拍照
10数控一班
2011年5月24日
第三篇:青葱岁月
青葱岁月
——写给我的青春岁月
开篇序曲
稍纵即逝的岁月流光在俯仰之一刹那,呼吸之一瞬间,已埋没了年轻的足迹,似水年华也在似水流年中作别了青春年少的低吟浅唱。于无声无息,无言无形中将花季年华逐寸斑驳,光阴的足迹将成长的历程一一刻录,岁月的回忆把青春的憧憬一一唤醒。轻轻的风,轻轻的晨晨昏昏,淡淡的云,淡淡的年年岁岁。
青葱岁月,青涩中漾着一抹纯白,纯洁中蕴着一靥轻愁。有着天马行空的纵横张扬却又掺杂了许多现实不可辩驳的无奈心殇,有着改天换地的热血豪情,却又浸染了许多世俗不刊之论的横加拦阻。当理想主义遇到现实主义,当直觉主义遇到经验主义,当感性主义遇到理性主义,当年轻主义遇到成熟主义,青葱岁月的青春岁月就这样拉开了序幕。
一、青春梦幻 青葱憧憬
这是一个怎样的年纪?这是一份怎样的心情?这是一种怎样的态度?
这是一个年少轻狂的年纪,这是一份漫步云端的心情,这是一种唯我独尊的态度。年轻成为我们最骄傲的资本,青春成为我们最自豪的宣言。因为有一个信念涨涌起的信心和幻想像一只只飞出的鸟儿抖着翅膀,那就是——年轻没有失败,青春不留空白。自由成为信仰主宰,个性成为至尊崇拜。在青春期有限的时间里渴望拥有无限的自我空间。满腔热忱地描绘了年轻的一幅幅宏伟蓝图,豪情满志地在自我精神世界做自己唯我独尊的君主。天地恢弘,舍我其谁的年轻霸气敢于天公试比高,敢于先贤绝雄雌;纵横驰骋,谁与争锋的年少锐气可与日月争光辉,可与宇宙论短长。自信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反转地球。
风华正茂,血气方刚,恰同学少年。河出伏流,一泻汪洋;红日初升,其道大光;蛟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鹰隼试翼,风尘吸张。年轻的激情张扬让良心无愧,信心无畏,恒心无敌,青春无悔。年轻就是青春的姿态。
因为年轻,梦想的半径大大拓展了思绪的疆场,让年少的轻狂在此信马由缰。因为青春热情的引力大大收缩了心灵的磁场,让岁月的火红在此浓施重抹。
年轻的意识里没有失败,只有激情澎湃,成长的拔节中没有桎梏,只有我行我素。这是青葱岁月对青春自我的最佳定位,不谙世事的懵懂,不知天高的幼稚,不晓世故的天真,不涉世俗的单纯,不解风情的青涩,却执着了自己对青春天空最坚定的向往。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梦有多远,天涯就有多远。
青春的幻想超越了世俗的想象,灼痛了惊愕的双眼,让思维的律动打乱了平静的步调,方枘圆凿的格格不入挑战了理性思维的极限,对青春萌动的激情与梦想拥有洞察万物的穿透力和战无不胜的冲击力。目光千里之外,抱负踌躇满志。未涉足世俗的纷纷扰扰才成就了年轻的轰轰烈烈,未经历现实的风风雨雨才迷离了残酷的真真切切。未透析人生的真真假假才放纵了自我的彻彻底底。
青春时节,从少年透明季节走向成熟斑斓岁月过渡的渐近,亦如青葱:浮于表面的青色是年轻的一抹青涩,沉于心底的白色却不乏年少的一缕单纯。抛却追名逐利的浮华,穿越物重铅华,年轻是横空出世的青龙直指苍穹,一派豪情谁与同?一脉激情谁与共? 年轻,我们共同的宣言: 天地在我怀抱,风雨任我逍遥,乾坤在我脚下 江山因我多娇 宇宙在我心胸,星球随我闪耀。青春,我们永恒的骄傲: 心游万仞,纵横四海,思绪飘飞; 追逐梦想,百转千回,敢作敢为; 雨打风吹,拔剑扬眉,豪情快慰。
二、青春自主 青葱自我
青春舞台,我是主角; 青春年代,我是主宰; 青春行征,我是主导; 青春流行,我是主打。
这个年纪我们开始审视自我,定位自我,发掘自我。不信奉强权,不服从调遣。有时候别人眼中的叛逆或许更多的是自我的独立宣言。父母良苦用心的安排或许更多的被认为是对自我的绑架,或许不是真心的抵触排斥,只是对强加束缚的抗议而把自我推到对立面的风口浪尖。强调自我,不愿人云亦云,做别人的复制,推崇自我,不愿惟命是从,做他人的附庸。
不是矫情的特立独行,也不是刻意的标新立异,只是迫切地向世界宣告自我的存在。自我所拥有的自由,自由所相伴的自主,更加强烈的地呈现给人们视野的是胸有成竹的自信。有人说:“感性的冲动会在顷刻间丧失自我。”但在青春期这个新潮律动的季节,我们却如饥似渴地找寻自我,当非主流成为主流,我依然非主流。
当社会向青春年代的自我主义投向不解甚至不屑的目光时,孰不知他们的心灵已背叛了自我。因为他们的心态已不再青春,那是一种以高高在上的姿态对青春心态居高临下的俯瞰,以一个成人的视角度量着年轻永远无法企及的高度。同时,也不曾窥探到青春的内心独白。仅凭着对青春年少浅尝辄止的一知半解,仅依靠对少男少女浮光掠影的匆匆一瞥就来定位青春的内涵,其实这是对青春自我阐述的最大亵渎,是一种自认为成熟的肤浅,是一种自认为高调的低俗。
青春的心态毕竟拥有它特定的青春年龄,要想叩响青春的心扉,最重要的是把心态下放到那个青葱年纪。只有拥有了心态上的一种平等才会有交流上的那种互动,而不是那种倾斜的强行灌输或武断的自以为是。透过青春纯澈的双眸看世界,你会触摸到年少内心深处自由意念和独立意识的跳跃的脉搏的律动,俯身纡尊降贵将成熟理性的姿态下放到青涩懵懂的低浅,忽然之间对青春的理解和感悟已上升了一个高度,代沟中朦胧的一层纱幕瞬间清晰彻悟,终于明白青春是这样的一个过程:一骑绝尘地幼稚下去,拥有的是醍醐灌顶的成熟。青春是一个由幼稚走向成熟的渐进过程,是一个由感性蜕变为理性过渡阶段。不愿承认幼稚却难逃幼稚,自以为世界很俗却难逃世俗。
自主和干预是一对永恒的矛盾,自由与约束是一种亘古的辩证。年少所追求的自主和自由并非绝对的自主与自由,是向往把约束和干涉作为理性的一种权衡和参考,不愿将高压干涉和强权约束凌驾于自主的选择和自由的渴望之上,从而力求做到对自我的肯定,达到协商不代替,监督不对立的完美和谐。青春渴望独立是为了证明自我能力。青春向往自主是为了寻求自我认可。青春奉行自由是为了赢得自我尊重。
小小的自尊心和大大的表现欲呈现给世界的就是这样充溢反叛色彩的性格。我行我素,旗帜鲜明地标榜自我最特别的存在。
其实,年轻的自我与成熟的自律都是在寻觅彼此水乳交融的一个度,恰到好处的一个限。欠之,年轻自我会在约束压抑中丧失淋漓尽致表现的舞台,徒留一片伤心;过之,成熟自律会在浪漫放纵中丧失井井有条的市场,空留一份痛心。当自我与约束达到互相尊重的默契时,自我的表现或许就不会显现叛逆的尖锐,自主的实现或许就不会付出对立的代价。成熟把青春的自由主义定义为虚无主义,年轻却把成熟的现实主义视作为教条主义。真正意义上,约束的力量应在潜移默化中为自我的放飞守望天空,自主的向往应在润物无声中由约束的牵引搏击苍穹。毕竟,青春的自主注定了要飞翔,重要的是前进的方向。青春自主并不注定是对立的格格不入,关键是要看干预约束与干涉制约扮演何种角色。是高压的绝对服从还是恰当的因势利导?是强权的全权包办还是建议的循循善诱?父母的真知灼见诚然可贵,但也有一种爱叫做放手,放青春一条生路,放爱一条生路。让青春自主,青葱自我,年轻自由,成长自信,人生自尊,岁月自立,成熟自强!我的青春谁做主? 我的青春我做主!
三、收尾之篇
抽穗拔节的青春植根于现实的土壤,羽化成蝶的年轻积淀了成长经历。遥远了张扬的回忆,模糊了跋涉的足迹,青春年华在轮回流转中渐行渐远。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放逐天马行空的青春张扬不得不皈依脚踏实地的现实。年轻的脚步在现实的跋涉中清晰了足迹,昂扬的心绪在世俗的锤炼中沉淀了浮躁,感性的冲动在事实的注目下消退了偏激。
我的青春张扬而不失理智,我的年轻激昂却不乏冷静,青春的火,现实的水,水火共妖娆,青春任我行!
青葱岁月,我的渐近青涩而蕴藏纯白的青春岁月!在尘封的角落里,一种涩涩的味道在舍间萦绕。谢谢你们伴我走过有激情有梦想的青葱岁月
第四篇:青葱岁月读后感
青葱岁月读后感
(一)有感“八零回忆上的青葱岁月,依旧色彩满注。交换痕迹,留下的烙印,流走的…青葱岁月。”
最近听过一部《青葱岁月》的20集的广播剧,感触还是颇多的,不说不快。首先说说这部广播剧的大概剧情:一群青年人因各奔前程而失去联络,机缘巧合下,十年后,这群青年人在一家快餐店重遇,并开始各自追溯中学时期未完结的恩怨爱恨和误会。(主要的人物介绍和常细情节在跟着那贴中介绍)刚听这部广播剧时,由于人物太多,而且时空跨度也给人一种飘拂不定的感觉,有时是现在发生的,有时是回忆,有点搞不清究竟发生什么事了,突然又转到另外一件事,给少点耐心都不行(终于发觉自己原来是一个比较有耐心的人)。
接着听下去时,发觉这还是一部不错的作品,平凡之中见道理吧,觉得很多情节都能作为一种借鉴。而且还勾起自己很多以前的回忆,当然啦,剧中的内容肯定和我不同,只是觉得这部剧有一种亲和力,会把你吸引住的。既然是一部以回忆为主的广播剧,当然贯串了很多人物错综复杂的情节。这部剧就巧妙通过不同人物的片段回忆组成一个完整的故事(当开始听时,真的有种模模糊的感觉,越听下去就越清晰,可能这是作者有意把你的思索一直延续下去的缘故)。
剧中的一个误会,导致很多人关系决裂,多年的朋友变成陌路人。现代的人,有时何尝又不是这样,一个小小的误会,往往会变成仇恨的源头。所以呢,做人有时候就不要太过表面化,事情往往有另外的一面,为什么会有人懂得珍惜,因为当你失去的某些东西的时候,你会感到莫名的惆怅,为什么当初没有好好去把握,没有察觉他的重要。
这部剧所贯彻的一点,主要是朋友之间的友谊,所以呢,当你还能掌握的时候,好好把握,不要失去的时候,才懂得珍惜的可贵。
最后,建议你们都听听这部广播剧,因为每个人都有过青葱岁月。
青葱岁月读后感
(二)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特有的东西,那是其他时代无可比拟、无可替代的。若非如此,又怎会有“代沟”一说?
《青葱岁月》是70后的青春故事,带着明显的70后烙印,讲述的是1990年前后的事(那早已是上个世纪、上个千年的陈年旧事了)。
但,人性总是相通的,无论是1000年以前,或是1000年以后。人类基因组计划揭示出的人类生命起源研究成果告诉我们,全世界的人类都起源于一对夫妻(亚当、夏娃),我们的基因是一脉传承的,故此可以通婚,也可以彼此理解。所以,尽管是70后的故事,对现今的时代而言,仍然十分具有可借鉴的意义。
我是学中医出身的,中华文化早在二十多年前就已浸润着我的血液和骨髓,那就是:凡事不走极端,柔和中庸,允执厥中。小说《青葱岁月》也是如此,()用的是极朴实的话语、极简单的场景,但这些话语和场景背后所要表达的理念、所希冀读者明白的道理却不那么浅显和直白(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如果把一部部的小说比作一道道的菜品,那么《青葱岁月》的口味是极清淡的,就像开胃菜一样,开启的是你的食欲,激发的是你的味蕾(人生的起步阶段,本不该浸染太浓烈的世俗气息,当然也不应生活在象牙塔内)。之所以这样来写这部小说,是盼望读者能像吃快餐或吃番菜那样,比较容易地读完此书,并且潜移默化地被中医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方法论所融合融化(中华文化的特点之一就是润物细无声,她甚至能以美学代替神学)。
在此,特别真诚鸣谢编辑程歌,感谢她的慧眼识英才!
程大小姐以其敏锐的目光和独到的见解,在汗牛充栋、鱼龙混杂、良莠不齐的海量原创小说堆里一眼就看到了这部小说(当时这部小说是第一天在网上贴出,同时该小说也刚刚赠与给了远在数万里之遥的德国巴伐利亚州的一群青年朋友们)。其后,有七、八个知名网站的编辑都联络我、要求签约,并或约稿或邀我做驻站作者(待遇优厚),但我都婉言谢绝了,一则是一女不二嫁,签约给搜狐了就严格遵守约定;二则是我不准备再写第二部作品。
《青葱岁月》就像玛格丽特·米切尔所着的《飘》(影片《乱世佳人》)一样,只此一家,别无分店;而我,就是一个票友,兴趣所致,随便写写。起因是——看到很多自杀的青年、颓废的青年、狠毒的青年、痛苦的青年,深感应试教育的彻底失败。应试教育培养出了很多会做程式题目的人,却培养不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把中国的下一代、下下一代搞得人不像人、鬼不像鬼,实在令人痛惜不已。因此,站出来,用自己的真实经历,写部小说、说几句话,或许对当代青年稍有裨益,不妨听听老人言,但不听也无所谓,继续走你自己的路,毕竟“新生事物不可战胜”是一个真理,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特有的东西。
最后,给青年们一句忠告:要想实现“我的理想”,先要做“理想的我”。希望年轻一代越来越好!
青葱岁月读后感
(三)历时三个月,以同学们高中时期的生活经历为素材的短篇小说《青葱岁月》终于同大家见面了。在此,让我以最诚挚的问候,对关心和支持我创作这篇小说的同学和文友们表示深深的感谢。
"少年心事当拿云”。《青葱岁月》是一篇小章回体小说,全文 字,40个小章节。它主要叙述的是四个初中同学(陈勇、林玉芳、陈刚、郭建军)来省重点高中——涟源市一中求学期间发生的学习、生活和爱情故事,讴歌了一群有理想、才华、品格和个性的新时代青葱少年的励志求学历程。
小说以主人公陈勇和林玉芳的情感发展为主线,讲述了发生在高中校园内的一个优美动人的爱情故事。通过细说两个人在共同的学习生活中建立感情,又从感情中产生懵懂情感,再从懵懂情感发展到恋人关系,导致最后两个人坚定地走在一起,携手走进了婚姻的殿堂。促成这桩美满婚姻成功的主要因素,不是“门不当、户不对”的家庭背景,而是男女主人公青梅竹马的求学经历和双方的巨大人格魅力。
“爱”和“被爱”是小说故事情节发展的纽扣。文中字字句句盈溢着恋人之爱、亲情之爱、师生之爱、同学之爱、家乡之爱,诠释着生命的真谛和理想信念的回归。
适值新年到来之际,老师同学们再聚首之时,谨以此文奉献给我们尊敬的父母、敬爱的老师和亲爱的同学们。
第五篇:青葱岁月我们却错过
青葱岁月,我们却错过
花开花落本是天意,落叶无声,带走了那些年的我们,以及那些尘封的爱,就像那些感伤的文字一样,让人不忍悴读。
青春的脚步,奠基了那一刻的到来。相识,可能只是一瞬,或者对我来说已是一世。双目相对,那是一见钟情,还是命中注定,我不知道,我只知道那一刻,我的眼里有你,你眼里有我。
日
落的傍晚,天空下起了小雨,淋湿了幽静的小道,和我们那年少无知的心。两边郁郁葱葱的树木,牵牛花开满了山谷,你摘下一对耳环,挂在了长亭的横梁上,那是此生的许诺。爱,或许就在此时已种下心田。
苦涩的青春,我们彼此相伴,望着前方,我们或许会天真的摇摇头,谁去管明天会是怎样,只要拥有彼此那就是整个世界。没有任何背负的爱,是那么的干净,我们只知道爱就可以了,爱就足够了,爱就是人生的全部。
人慢慢的成长,成长也许使我们更加的坚强,更加的勇敢,却也让我们的爱更加的飘摇。成长或许是件很可怕的事,我们不再单纯,不再向往着拥有爱就是未来。
走在大街上,人人都走得那么彷徨,风雨飘摇的年纪,我们到底是经历得太多,还是磨砺得太少,岁月的痕迹早已经强压在那本不该皱满眉头的脸庞。你、我都走在前行的路上,但牵起的手却已是那么的冰凉。天空的阴霾是挥不去的愁云,本想拉起你的手来捂在胸口,轻轻哈一口气,以为这样可以让你不再那么冰冷,但是十二月的寒风却潇潇刺骨,还来不及捂热,却又被吹凉。
牵手走过漫漫的岁月,谁都无法料想未来会是怎样。也许这条路一直这么坦荡,这么笔直,这么一直的走下去。或许路上布满荆棘,有了三岔口,我们回望彼此,向左向右各自走去。
人生如一片飘零的枯叶,总是在摇荡,在浮动。爱如同那一阵阵的秋风,吹着枯叶,让他继续飞扬。我们走过了岁月的长河,或许对于时间那已是很久,可对我来说那只是转眸一念。
一念只前,我们牵着手,一起指着天上的星星,你问我哪颗星星是我,我当时不知道怎么回答,或许当时的我还不是那颗星星。一念之后,我们却相顾无言,唯有眼眶中的莹光在闪动,那是爱,还是怀忆,轻轻一眨,便随风飞舞了起来,悠悠的落到了我们的脸上,我们想用手去触碰,但又不舍得,我知道那彼此送给彼此最后的礼物。
至此以后天涯路尽,咫尺之间的思念却只是望穿秋水的等待,等待回到过去,回到曾今。我每晚都会去看天上的星星,我知道你也一定在看,我愿把对你的爱化成那颗天边的北极星,让他永远指向你回 家的路,让你不再害怕迷失方向。
乌眸青丝,渐稀着也两鬓花白,翻开那斑驳的照片,又想起了那个夜晚,雪花洒满了天空,你在笑,在闹,在哭泣,在撒娇。这似乎已穿越了时空又在我眼前出现,这时去回忆,要珍惜,却也只有惘然一笑。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时间在孤寂中蹉跎,那些青葱的岁月,我们却已经错过。只有在梦里,我又回到了那年那月那日,一个小女孩正挽着一个男孩的手走在寒冷的街头,她一边走一边看着他笑,她笑得那么灿烂,那么美丽,那笑得弯弯的像月牙的眼睛里,充满了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