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晒太阳的老太太纪实故事
冬日的午后,只要天气晴暖,没有风,小区的院子里,就会有一群老太太晒太阳,有的三三两两地聊天,有的独自坐着打盹。太阳温暖着她们,时光缓缓地流动,仿佛凝滞。
每次走过她们身边,我总会忍不住放慢脚步。从她们孤寂而安详的神态间,我仿佛看到了我远在他乡的母亲。
曾经被邻里亲戚羡慕教子有方的母亲,61岁上,在痛失了伴侣之后,继而痛失家园,成了处处有家处处客的飘萍。
母亲显然比我们更早地意识到了这一点。就在父亲的葬礼结束回到家里的那个午后,在我们姐弟都争着要接母亲到自己家里生活时,她突然失声痛哭,像个被抛弃的无助的孩子,“我没有家了,我再也没有家了。”母亲反反复复就是这撕心裂肺的一句。那时我们都还年轻,还洞察不了人性的幽微——儿女的家,不就是您的家吗?我们这样劝她,也真心这么认为。
就这样,人到暮年的母亲,作别了她和父亲曾经生活了几十年的家,作别了她熟悉的邻居,从此在天津、南京、重庆、酒泉四个儿女家里轮流生活。开始她还会惦念衣柜里的衣服会不会被虫咬,慢慢地她也仿佛淡了。她总是说:“到孩子家,就像在自己家里一样。”像是安慰自己,也像是安慰我们。
但那种不一样,还是一点点地显现出来,并在母亲眼里被逐渐放大。
她始终觉得在儿女家里像走亲戚,总是亲热中带着客气。从天刚亮,她就起来忙碌,帮我们收拾家、准备早点;等我们上班后,她就到楼下的花园里,安静地坐在一群新结识的老太太中间,微笑着听人家说话;晚上,怕打扰我们和孩子的工作和学习,她总是安静地呆在自己的卧室里,把电视声音开得很小甚至静音。曾经那么感性甚至有些任性的母亲,在承受丧失伴侣之痛的初期,甚至,从来没有在儿女的家里,流过一次眼泪。
朝九晚五,我们天天在外面忙碌,每次回家,我们都不忘给母亲买点她爱吃的零食。知道母亲爱逛街,我们还给母亲放了一些零钱;有空的时候,我们也会陪母亲外出走走。我们还会拜托小区里的老太太,请她们和母亲做伴。我们以为自己已经做得挺好了,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感觉自己好像不太被需要了,就剩活着、吃、睡、不得不依赖儿女生活的母亲,看着一起晒太阳的老太太大都住在自己的家里,常有儿女来看望,那种失落和无家之感与日俱增。这感觉让她悲凉,也让她变得敏感。寄人篱下的无奈和养儿防老的理直气壮交织在一起,一向通情达理的母亲,变得有点难相处了。
比如,夏天,一阵清风突然把卧室的门很响地碰上,多么偶然的小事!她也会一下子从沙发上站起来抹起眼泪,边哭边说,你们现在翅膀硬了,嫌我累赘了。
比如,她批评哪个外孙,若哪个外孙犟嘴了,她也会立刻就收拾衣服,边收拾边数落我们说,我现在就回我自己家里去!我当家做主一辈子了,临老了还受你们这个气!
每一次为类似的芝麻小事,母亲都要闹得我们姐弟几个鸡犬不宁,然后再换一家生活了事。怎么越老越像小孩了呢?每次看母亲哭得那么伤心,听着母亲的数落,我们虽然脸上赔着笑,但心里却会漫过压抑不住的难堪和烦躁,觉得这天天给母亲赔着小心的日子真累,甚至心内恍惚,莫非母亲真的是客人?
终于,在母亲的又一次哭泣和数落后,我们不再坚决挽留,她就这样回到了她新搬的家里,回到了那个让她觉得安心的地方。
那些日子虽然也牵念我们姐弟,虽然一个人生活也寂寞,但母亲一定是快活的吧。她每天和那些同龄的老太太们在一起锻炼身体,和老太太们三天两头去市场上买油、买米、买菜;天黑之后,当别的老太太各自回家后,她就一个人回到空荡荡的家里,对付吃几口饭菜,将几个大衣柜里我们过去穿的、还有她和父亲的衣物,都清洗、晾干、整齐叠好。
我们每天都会打电话过去,她总是说:“我好着呢,你们放心吧。”要不然就说,“我正和你几个阿姨在一起晒太阳聊天呢。她们都羡慕我呢,说我把你们姐弟几个都培养出来了,不像她们,孩子工作不稳定,还得让她们操心。” 但母亲快乐而孤寂的生活延续还不到一个月,突发的脑溢血,就将她想生活在自己家里的梦想,彻底击碎。多亏那些善良的亲邻,他们及时将母亲送到医院,悉心照顾,否则我们和母亲早已阴阳相隔了。
我赶到医院时,母亲已经病危,躺在那里,那衰老的容颜和几岁孩子似的笑容,让我不忍卒读,迅速背过脸去。她已经不认识我大弟了,那是她一向最引以为骄傲的长子。当她还能认出我是“天津的大丫头”时,脸上露出了孩子似的得意的微笑。
脑溢血让母亲的智力和记忆力严重受损,读过师范学校的她,只会算个位数的加法了;刚发生的事更是转瞬即忘。当天夜里,我和弟妹在病房里守候,昏迷中的母亲突然痛苦地挣扎,颅压骤然升高,我们惊慌地叫来医生,只听母亲含糊地对我说:我梦到送大振去清华大学,学费不够,人家不让上,急死我了。
一个星期后,母亲病情稍稍稳定,接到单位催归的电话,我不得不返回天津。临行前,我拿着钥匙回到了母亲新搬的家里。三楼,60多平方米的单元房,床上干净的被褥还散发着阳光的气息;衣柜里,还叠着我中学时穿过的裙子和衬衣;厨房的案板上,还有母亲蒸的榆钱饭。我怔在母亲的厨房里,眼泪止不住流了满脸。时光在刹那间飞速倒转,我一下子又仿佛回到了我们姐弟四个在父母身边饶舌的日子。那时母亲和父亲都还那么年轻,一家人日子虽然清苦,但墙上贴着我们姐弟的奖状,用母亲的话说,就是再苦再累也会从梦中笑醒。今天,当母亲一个人在我们姐弟几个家中被客居的无家之感包围,当母亲孤寂地在这个空荡荡的房间里穿行、突发脑溢血时,她有没有后悔过当初拼力把我们一个个放飞?
我知道我们今生欠母亲的,是再也无法弥补了。那天,锁好门,我逃也似的离开了母亲的家,离开了那无数次的内心拷问。匆忙间,我误将母亲的钥匙带回了天津。
“没有钥匙,我怎么回自己的家呢?”当母亲又一次这么幽幽地说时,我仿佛看见白发的母亲,正在向她的家无奈地张望,辛酸得像一个隐喻。
母亲已经几年没来天津了,她总说,我现在不能照顾大丫头了,就不去给她添累了,让她安心工作,专心把孩子培养好。但我每次路过小区的花园,看到那些曾陪伴过母亲、正在晒太阳的老太太们,心里总会涌起温柔而内疚的情怀。面对日渐衰老的母亲,面对母亲心底排遣不去的无家之感,我们常是那么内疚和无奈。好在一切都还来得及。母亲,就从现在开始吧,就在我们可以看得到您的地方,舒心地晒晒太阳吧。
第二篇:隔壁的老太太纪实故事(范文模版)
屋子里的“那个人”原来是头牛!
我有一次到乡下过年。怎么说呢?并不是想在那地方写什么东西,只是想住几天,感受一下乡下过年的气氛,还想听听鸡叫和鸟叫,再看看羊,看看牛,还有水井、草垛。我自己也无法确定我想做什么,心思原是散漫的。但村子对我总是有无限的魅力——或者就什么也不看,只看看那一张张陌生的脸。
天快黑的时候,我听到了隔壁的动静,隔壁的乡下老太太像在和什么人说话。农村的房子,因为房盖儿都是通着的,她说什么我都能听得很清楚。“又一年了,你看看你,什么样子,脸脏成个什么样子,好赖给你洗一洗?你还不乐意,动,动,你还动,别动好不好,看看这地方,脏成个啥样了?”我听到了水声和拧手巾的声音,水盆里“哗啦哗啦”的声音。然后门开了,把水泼出去的声音。隔不一会儿,隔壁的老太太又在说话了:“人家都不回来了,都在城里过年,要不我也去城里了,就是因为你这个xx,因为你我才不去城里,要不是你我早就去城里过了。”我靠在被子上听隔壁的老太太说话,可她又不说了。
忽然,我听到了一声牛哞,很低沉的一声。乡下现在养牛的人家很少了,因为这个村子几乎是城市的一部分了,这是谁家的牛呢?这时隔壁的老太太又在她屋里开始说话。这回是骂,好像是她侍候的那个人拉在地上了,所以她很生气,说:“你还不如死了好,你看看你怎么就拉地上了?你什么东西!你再这样,你就住到院里,冻死你个xx……”片刻,老太太的口气又软了:“唉,谁叫你老了呢?谁叫我舍不得你呢?”我不知道隔壁的老太太是在和谁说话,可那个人怎么不说话呢?可能是个哑巴。这个哑巴是谁?我当然不可能知道,但我想知道这个哑巴是男是女。
我把酒热了又热,酒一热就发出了好闻的酒味儿,弥漫得满屋子都是。各种酒里边我喜欢的就是烧酒,因为小时候我父亲就喜欢喝这种酒,我从小就闻惯了这种酒的味道。这时候隔壁的老太太又说话了,她说:“吃吧,素饺子,年年都是你先吃,胡萝卜、粉条丝、油豆腐的馅子,你就吃吧。你吃了我再吃,这是规矩。”“吃吧,吃吧。”隔壁的老太太又说。
我忽然想,既然是过年了,我何不过去看看隔壁的这个老太太,还有那个总是不说话的人。这么想着,我端着酒过去了,我想要敬他们一杯酒,毕竟是过年了。我敲了敲门,然后就把隔壁的门推开了,白腾腾的热气从屋里一下子腾了出来。
我看到了隔壁的乡下老太太,正在端着一碗饺子坐在炕沿边,炕上的小桌上当然还有几样菜,还有一个很大很大的花糕,上边点满了红色的点子,就像是一朵奇大无比的花!但我没看到另外那个人,我看到了什么?一头老牛。这牛太老了,也太瘦了,它卧在地上,正在探着头吃盆子里的饺子。屋子里的“那个人”原来是头牛!隔壁的老太太原来一直在和它说话!她和牛说话,她亲昵地骂它,她给它洗脸,她给它剪额头上的毛,她给它吃素饺子,她给它擦蹄子,她和它唠唠叨叨。我站在那里,看着这头老牛。这头老牛实在是太老了,分明已经断了一条腿,断腿上绑着一块木板子,所以它站不起来了,也许它还能站起来,它的毛也已经秃了,肩胛那里,屁股那地方,还有膝盖那里。
我一下子愣在那儿。
我还看到了两张五十元钱的票子,叠成了花朵的形状,一边一张绑在那秃秃的牛角上 ——我知道这是人们给牛的压岁钱。我的眼泪突然涌上来的时候,听到隔壁这个乡下老太太连声在说:“快坐!快坐!快坐!快坐!”
第三篇:渔夫和富翁晒太阳的故事
渔夫和富翁晒太阳的故事
在一个天气晴朗的下午,一位到海边度假的富翁遇到了一位正在睡觉的渔夫。富翁说:“今天天气好,正好可捕鱼,你怎么在这里睡大觉?”
渔夫说:“我给自己定的目标是每天捕10公斤鱼,平时要撒网5次。今天天气好,我只撒网2次,任务就全部完成,所以没事睡大觉。” 富翁说:“那你为什么不借机多撒几次网,捕更多的鱼呢?”
“那又有什么用呢?”渔夫不解地问。
富翁说:“那样你可以在不久的将来买一艘大船。” “那又怎样?”
“你可以雇人到深海去捕更多的鱼。” “然后呢?”
“你可以办一个鱼类加工厂,那你就可以做大老板,再也不用捕鱼了。” “那我干什么呢?”
“你就可以在沙滩上晒晒太阳,睡睡觉了。”
渔夫哈哈大笑说:“你这个人真会说笑,那我现在不就在睡觉晒太阳吗?难到我晒到的太阳和你晒的太阳有什么不同吗?”
其实他们晒的太阳又怎会有不同呢,不同的是生活经历积淀下来的精神境界与心灵财富而已。
禅语说人生有三重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在我看来,渔翁永远只能看到第一种境界。
于是,我想起了《大宋提刑官》。少年的宋慈心怀天下,踌躇满志,恨不能扫清一切蛇神鬼马,还世间一个朗朗乾坤。为官多年,奉法律神圣不可侵犯,刚正不阿,为捍卫法律的尊严权威置身度外。甚至把自己的岳父送上刑堂,而救下百官同恶,目空一切,曾施辱于他的将军。宋慈越涉越深,发现满朝高官相互勾结,像吸血鬼般贪婪的吸吮百姓的血肉,贪污搜刮了数不胜数的金银珠宝,万分震惊。更令他想不到的是,他千辛万苦搜集的证据摆到皇上面前时,却被皇上付之一炬。至此他才看到宋朝已经腐败到骨子,病入膏肓,他再也扶不起了。于是心灰意冷的他辞官回乡,执鞭从教。也许也会有个渔翁跑过来得意地说:“你历经千辛万苦,兜了一个大圈,最终还不是回到这里,看天上那片云,看对面那一座山,山下那条河,当初何不和我一样待在这呢?”
我想起了《射雕英雄传》,每一个刚来到世上的人都如郭靖那样懵懵懂懂,用童真的眼光看着世界,师傅,母亲说什么就是什么,一切都那么自然而然。武功就是那一招一式,打出去就是那样的效果。我们看到的是那么表面,却看不到里面蕴涵的精理。
而当我们阅历渐长,经历的事情越来越多,碰壁越来越多,心中会迷惘彷徨,我们开始怀疑,开始对每一件事进行自己的思考,努力去寻找自己的答案。这个时候是人一生中最迷茫无助的时候,最需要亲人朋友关爱指引的时候。是《蓝色大门》中孟克柔一遍遍写下“我是女生,我爱男生”的时候,是她问母亲:“当父亲去世时,你怎么过来的?”,母亲告诉她就是那样过来的时候;是郭靖痛苦的思考着为什么练武功,武功只能害人,不学武功又能做什么的时候,是被人围殴毫不还手,丘处机出现为他指引的时候。
当最终我们经历了大浪淘沙,世事皆洞明了,一切都想通透了。我们知道自己应该追求的是什么,应该放弃什么。我们在世事经历的积淀对事物有自己的解答,有自己的精神境界。一切返璞归真。山还是山,却别有一种内涵了。就好像一卷风景画,在孩子的眼中,那就是一座山。在老人眼里却看出了或许是作者对命运的嗟叹,或许是面对艰难困苦的豪情万丈。这时候,郭靖大概和黄蓉在观赏桃花了。
渔夫和富翁晒太阳的故事
在一个天气晴朗的下午,一位到海边度假的富翁遇到了一位正在睡觉的渔夫。富翁说:“今天天气好,正好可捕鱼,你怎么在这里睡大觉?”
渔夫说:“我给自己定的目标是每天捕10公斤鱼,平时要撒网5次。今天天气好,我只撒网2次,任务就全部完成,所以没事睡大觉。” 富翁说:“那你为什么不借机多撒几次网,捕更多的鱼呢?”
“那又有什么用呢?”渔夫不解地问。
富翁说:“那样你可以在不久的将来买一艘大船。” “那又怎样?”
“你可以雇人到深海去捕更多的鱼。” “然后呢?”
“你可以办一个鱼类加工厂,那你就可以做大老板,再也不用捕鱼了。” “那我干什么呢?”
“你就可以在沙滩上晒晒太阳,睡睡觉了。”
渔夫哈哈大笑说:“你这个人真会说笑,那我现在不就在睡觉晒太阳吗?难到我晒到的太阳和你晒的太阳有什么不同吗?”
其实他们晒的太阳又怎会有不同呢,不同的是生活经历积淀下来的精神境界与心灵财富而已。
有一个广为人知的故事,一个去海边度假的富翁劝戒一位同在海边晒太阳的渔夫多去打些鱼,这样能慢慢买一条大船,再努力攒上一大笔钱,然后就可以在海边悠闲地晒太阳了。于是,渔夫就反问富翁:我已经在晒太阳了,为什么还要那样做呢?到这里故事就结束了。富翁没有作出回答。
有一段时间,我身心俱疲,无力调适心中的挫败感,原因在于我希望生活过得好一点。所以不断给自己加压,可心太急了。总觉得没有达到既定目标,以至于一时之间心情很糟糕。这时,我从朋友那里听来了这个渔夫的故事,当时我也觉得很有意思,想想自己还是可以做一个快乐的渔夫的,但很快又发现似乎有些不甘心,可又拿不出更好的理由驳到它。
终于可以放松一些了,我居然怀念起玩命工作、熬夜学习的日子来了,虽然辛苦,可它是发着光的,像是燃烧自己一样,是耐人寻味的。可平淡的日子呢?很快就失去新鲜感了,日复一日,虽然很悠闲,但留不下任何亮点和痕迹,就像我从来没有过这一天,而它就悄无声息地流去了。
当清闲得能感觉到分分秒秒从指间流过时,我害怕起来,这样下去我的明天在哪里呢?
渔夫的话又在了,他真的在无忧无虑地晒太阳吗?今天他不用担心肚子,可下一顿的口粮呢?也许明天海上就是惊涛骇浪,一个浪头也许能把他的小船打翻,从此葬身海底,永远看不到初生的太阳了。这样想来,顿时觉得渔夫并不幸福,因为他不能掌控自己的命运。而富翁自然惬意得多,他可以随心所欲地决定晒不晒太阳了。
细细想来,既然渔夫的思想能为那么多人所接受,也自有他的道理,我认为究其根本,可能还是大多数人的内心会有想松懈下来的意识,渔夫的话正好是一个很堂皇的理由,使我们就此停止抑或是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而甘愿庸碌平凡的消磨一生。
多少个年少时有过绚丽愿景的人,随着时光流走,韶华渐褪而成了渔夫,当年的稀翼已成了今日的唏嘘。因了这些论调而从此淹没在俗世红尘里,怎能不让人扼腕叹息!
是的,这个世界并不缺少有理想的人,缺少的只是能将理想实现的人。在我们拥有黄金岁月时,一定不要困难就易,随意放纵自己,一旦松懈,随波逐流,命运就不知道在何方了。
多一点危机感,生活就会多一份从容,你可以决定什么时候晒太阳,相比渔夫,这更是一种大幸福、大快意了!
这个故事有没有给大家很大的启发呢?确实,在我刚听到渔夫的故事的时候,自我安慰不少,也曾以满足自称而懈怠工作,而后当我在众多不尽人意的生活细节当中,都没有反思到这个故事只是迎合了我想松懈的意识而已,给自己一个借口偷懒。当我再看到这篇文章对渔夫的思想进行的批判时,我又有了一种顿时觉悟的感觉。倒不是说我人云亦云,只是觉得每一种说法都是那么的有道理,关键看的是,你选得是哪种态度。吴乃钧的评论:
成功的富翁,看看渔夫,许多年前就和你现在一样悠闲地晒太阳,你没有更多的值得骄傲的地方。
晒太阳的渔夫,如果你无力改变自己的处境,这样没有什么不好。
正在奋斗的人们,不奋斗就没有成为富翁的机会。当然,奋斗了也不一定能成为富翁;但是你享受了奋斗这个过程的乐趣,你也就是享受了阳光。
第四篇:说课稿 晒太阳
说课稿——小班语言活动:晒太阳 设计意图
《晒太阳》这首诗歌从多角度引导幼儿感观发现自然界万物和太阳的联系,概括事物依属太阳,告诉了幼儿太阳带给我们的重要性,以及晒过太阳后植物颜色的变化。诗中的描述感知了美丽、丰富的色彩——小草的绿衣裳,稻子的黄衣裳,苹果的红衣裳,而儿童的世界更是五彩斑斓,就像红、黄、绿这些颜色一样,诗歌帮助幼儿从全新的视角想象周围的世界,并以拟人化的形象表达出来,而最后用了一句“娃娃晒太阳,身体才健康”更贴切地结合到了幼儿,给幼儿亲切的感觉。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诗歌《晒太阳》语言朴实、短小精悍,是一首优美的儿童诗,以清新的语言,形象生动的比拟描述了大自然与太阳之间和谐美妙的联系,唤起了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喜爱太阳的情感。这朗朗上口的诗歌能很快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源于生活的题材能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也符合中班语言教学目标中提出的“让幼儿理解简短的文学作品内容,初步感受其语言美,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口语表达能力的要求,因此适合中班教学。
诗歌鲜明的结构特点,拟人化富有人情味的语言风格,给幼儿清楚明了的记忆和想象线索,便于幼儿理解和感受,能够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重负性的结构形式便于幼儿记忆与仿编,通过仿编活动,可以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还能提高幼儿与同伴交流的能力,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而我们中班幼儿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他们能观察到身边事物的各种变化,同时他们的语言能力也有了很大的发展,能基本讲清楚自己所看到的事物及其变化。
(二)目标定位
纲要中指出:“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并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因此我设计了以下几点目标:
1、理解诗歌的内容,学习大胆朗诵诗歌。
2、引导幼儿观察周围事物,想象事物之间的关系。
3、运用添画,学习仿编诗歌。
(三)活动重难点
中班幼儿的理解能力和模仿能力较强,语言发展比较好,但让他们将自己的生活经验用散文的形式表现出来还是有一定难度的,培养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确定教材的重点为理解,掌握诗歌内容,难点为学习仿编诗歌,发展创造性思维,培养口语表达能力。因此,学习按诗歌的内容仿编句子既是本次活动的重点也是难点。
(四)活动准备
为了使活动的趣味性、综合性、活动性协调统一,寓教育于生活情境、游戏之中,特做以下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教师在活动前利用散步、谈话引导幼儿观察太阳和我们的关系。
2、物质准备:与诗歌内容有关的课件;各种各样简笔画每人一张、蜡笔若干;《种太阳》的歌曲磁带、背景音乐。
二、说教法
遵循“幼儿是通过自由观察,积极探索进行学习的”这一认知发展规律,为了给幼儿今后独立学习、独立思考奠定基础,本次活动运用的方法有:倾听表述法、趣味游戏法、视听讲结合法、探索仿编法,运用这些教学方法交替使用,互相补充,配合使用意境优美的背景音乐、教师亲切自然的激励性语言、自由宽松的学习氛围等,初步培养幼儿对文学作品的感受力、欣赏力和理解力。
三、说过程
本次活动,以新《纲要》为指导,从“理解——感受——体验”三大块,由浅入深,从理解到感受,使幼儿已有经验与新经验之间建立有机联系,让幼儿在互动式、开放式、直观式的教育活动中,自主地、能动地、创造性地学习。让孩子真正理解、并学会仿编,我将活动设计成了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幼儿通过直观的看、听、想,教师启发式的运用课件,理解散文诗的内容。
第二部分:提供幼儿孩子一定的参考,让孩子在添画的基础上,学习仿编句子。
具体安排如下:
第一环节:提问导入,出示课件灰暗色的背景和不健康的小草、稻子、苹果和娃娃的图片。
——设计提问:这里怎么是灰灰的?小草、稻子、苹果和娃娃他们怎么啦?让幼儿进行讨论,目的是让幼儿说出是没有太阳的关系,知道太阳对人类和自然界的作用。
第二环节:欣赏诗歌,目的是让幼儿对诗歌内容有了解。
第三环节:教师一边朗读诗歌,一边演示课件,让幼儿从视觉上直观地接触到诗歌的内容,以及小草、稻子、苹果和娃娃的形象变化。
——设计提问:有了太阳的照射它们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 第四环节:幼儿跟老师有感情地朗诵诗歌,目的感受理解诗歌。
——设计提问:小草、稻子、苹果各自穿了什么样的衣裳?为什么这么说? 目的让幼儿知道有了太阳的照射小草变绿了,稻子变黄了、苹果变红了,用了拟人化的手法,象是穿了不同颜色的衣服一样,这样的描述更符合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
——讨论:为什么说娃娃晒了太阳才健康?以小组形式讨论,最后选代表说自己看法,教师再小结,目的让幼儿知道我们也是要晒太阳的。
第五环节: 进行添画,仿编诗歌。目的是让幼儿发挥想象,联系实际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去大胆的发现身边其它东西和太阳的关系。在引导幼儿进行仿编诗歌的同时,提供了各种与太阳有密切关系的的图片,让幼儿进行大胆的添画,引起幼儿的思考,让幼儿在探索中自主的学习,突破活动的难点。
——设计提问:那你们知道还有什么东西是离不开太阳的照射的,它们得到照射后有什么变化?
教师提供给幼儿已勾线好的画,让幼儿根据实际去给它们进行添画,主要是添不同的颜色。如葡萄(紫色)、天空(蓝色)、桃花(粉红色)等。待幼儿完成作品时,教师与幼儿进行趣味性互动游戏:幼儿在游戏中发展、在游戏中学习。趣味游戏法恰恰是实现纲要要求,激发幼儿想说、敢说愿望的最好途径。活动中,我请幼儿根据自己添画的作品去扮演各种形象,教师扮演太阳,手拿一根魔术棒,当这跟魔术棒点到谁的时候,这位幼儿就说:我是XX,穿上了X衣裳,并做出生动形象的动作造型,通过扮演角色游戏帮助幼儿理解诗歌内容的同时,激发幼儿的想象。
第六环节:播放《种太阳》的音乐,让幼儿在音乐声中,随意起舞,进一步懂得太阳带给我们人类和自然界的重要性。使幼儿产生对太阳的喜欢之情。
四、活动延伸
纲要中提出:“为幼儿创设展现自己作品的条件,引导幼儿相互交流,相互欣赏,共同提高,及满足他们交流成果的愿望。”因此,我请幼儿把自己添画的作品在面墙上展示出来,课后可以让他们相互欣赏,相互仿编,获得成功的满足感,并从与他人的交流中获得有益的经验,让每一位幼儿得到提高。
五、说亮点
1、运用课件在有太阳和没太阳的不同情况下,自然界的变化,刺激了幼儿的视觉和审美观。
2、根据中班幼儿创编实际能力的有限,让幼儿通过添画来,完成仿编,使每个幼儿都参与进来,大大程度上减少了幼儿的难度,使幼儿有满足感和自豪感。
3、师幼一起进行趣味互动游戏,增进了师生的情感,也营造了轻松地学习氛围。
附儿歌:《晒太阳》 小草晒太阳,穿上绿衣裳。稻子晒太阳,穿上黄衣裳。苹果晒太阳,穿上红衣裳。娃娃晒太阳,身体才健康。
第五篇:扶桑纪实故事
一
我从未想过此生会为一个女人停留。
从凤凰到格尔木,从月牙泉到吉尔尕朗,当我开始厌倦无穷无尽的漂泊和躲藏时,静默的沙滩尽处,却传来扶桑花香,一个发髻里插着扶桑花的女人背对着我坐在礁石上,淡蓝色棉布长裙把净白的脚踝包裹在里面,她的打扮与周围人不同,透着独树一帜的美,同暮色相映,不染纤尘,我赶忙掏出相机为她拍照。她却从容爬下礁石,踩在沙滩上,步履单薄,如她身影。
我当时还不知道这是一个会让我甘心停留的女人。
直到她回眸,素净的脸庞变成锣鼓喧天上演在我心头为止。
我跟着她,亦步亦趋。
这世上总有这样一种女人,让你感到无论以什么方式接近都是亵渎。惟有如此,默默跟着,才不至冒失。
她回头看我,面庞似有笑意。而后在一座红瓦白墙的小屋边上,停下来,我目送她进屋。忽然萌生出一个念头——家。
这是平生第一次,我想有个家。
人们都说,人到一定年纪就会想停下漂泊,放下执着,于烟火市井里寻个家,可我觉得不然,这与年龄无关,却与瞬间的怦然心动有关。
因为一个人,想要有个家。而家里装着的,必须还是那个人。
二
我在小屋边上租了一间房,对门的窗户刚好可以看见她。
这是我做过最疯狂的事情。
为了长居我办了假的身份证,在码头上给人卖力气,我每天清晨用人力板车卸下货船上装着的煤气,送往各家。到她家时心跳就会加速,深呼吸敲门,等她来开,脚步踏在地板上发出咚咚声。
她家是典型欧式风格建筑,木质门框堆着厚重的时光感,她在阳台上种万年青、美人蕉以及一些不知名的植物,还有粉红扶桑,开得正旺,占了整整一平方米的地方。
每次我来,她都给我沏茶,青绿的茶汤会发出兰花香味,她说这是当地人常喝的铁观音,解渴消暑最好不过,我端起来慢慢啜,尽量延长这同她相处的时光,她则微笑看我,或端详窗外,很少交谈。唯一一次她问起了我的过去,她说,你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
我的脸刷的一下就红了,几乎惊慌失措。
因为那是我的劫难。
过去。
那天晚上她送了我一幅肖像,炭笔速写,她把肖像钩在晾衣架上伸到我窗边,调皮得像学生时代的女学生,我接过肖像,上面画的是我,眼角有皱纹,眸子暗淡,嘴唇起皮。肖像底下还写着一行字:你该高兴一点。我放下画,径直去敲她的门。她站在门前早有预料,晚风吹过,青丝浮动。
她说,我给你煮一壶咖啡吧。
三
这是第一个要在深夜里给我煮咖啡的女人,至少现在回想起来,那吱吱哑哑的磨豆声有点像梵文唱出的经,我当时就坐在她对面,她从橱子里掏出一把豆,交到我手上,她说,这种咖啡豆味道很苦,只有细细磨碎才会好喝。我便认真地把咖啡豆倒进手摇研磨机里,转着金属把柄,像虔诚的教徒,磨好后交给她,让她放进烧开的锡壶,瞬间飘香。这才想起,还没问过她叫什么名字。
于是,我问,你叫什么?她指着阳台上的扶桑说,我叫扶桑。我好奇怎么会有人叫这样的名字。和花一样?她点头,我不信,她执拗的强调,她就是叫扶桑。而后她问,那你叫什么,我支吾着,强子。
她摇头,肯定不是真名。
那晚,我们用酒杯饮咖啡,喊着cheers,杯子碰在一起,乒乒乓乓的声音如同青春破碎。我们像认识多年的朋友,携手长谈,伊拉克,转基因,落魄诗人,民谣歌手,唯一不提的却是自己。
南国的夜,明月卷云星繁点点。我忽然有一种想永恒待下去的念头。我望着她说,如果一直这样好不好?她亦点头。
然后,我困了,她拉我躺在她腿边,手指捋过我的发,说要给我讲一个睡前故事!
我嗅着她咖啡香味的鼻息,闭上眼。像一个男童。
她讲,从前……
那晚我的泪水落得尽透,她却一直吻我的额,唇齿间溢满温暖。我忽然意识到在烟火市井里寻一个家也许并不是我的命。我还得离开,只是,不再选择逃亡。
正如她的故事所说,不能放下的东西,背起来也是好的。我要回家。
四
在走之前,我最后一次以沉如大地的姿态,逛了一遍小岛,看她外表的喧嚣和骨子里的宁静。我坐在沙滩上,目睹太阳升起,落下,潮汐变动,游人来往。我对着初遇她的那块礁石,按快门,而后大步流星背起行囊,去找她告别,我想告诉她,我不堪的过往,告诉她她素净的脸庞,在我心中留下的震动。还要和她拥抱,微笑,说再见。
我一步一步像朝圣者一样来到她家门口,用手拍着她家的木质门框。等她脚步咚咚传来。然而良久,却死寂一般,无人应答,我这才注意到,她的房子以一种奇怪的空旷存在着,万年青,美人蕉,甚至那株硕大的粉红扶桑通通不见了,只剩昨晚咖啡的味道。她消失得仿佛从来没有出现过,我喊她名字,邻居却告诉我,她清晨的时候跟着一辆木板车走了,也许搬到了岛上的其它地方,也许离开了这座小岛,没有人知道。我轻轻叹一口气。对着空空的房子说再见。
每个人是每个人的过客。
那之后我一路北上,仆仆风尘。
我的母亲得知她逃亡在外两年的儿子要回家早已站在门口等候,老泪纵横于沟壑的脸庞上,望穿秋水,她受了一辈子苦,老了老了却不得不经受儿子锒铛入狱,我打残了那个令她受了一辈子苦的男人。母亲给我煮一碗面条,吃罢,陪我去公安局。
拘留,审判,入狱,七年徒刑,她嘱咐我好好改造。我几乎哽咽地趴在她怀里,她摩挲我的脸,粗糙如同男子。她是隐忍的,从某个角度看像我的扶桑,那个除了母亲令我思念最多的女人。
那个匆匆来,匆匆走,深夜迎我进门,只为给我煮一壶咖啡,讲一个故事的女人。
五
我就这样在高墙里住了下来,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有一天我收到了一个女人的来信,信的开头是这样的:
一个被过往纠缠得很痛苦的旅人跑去问布袋和尚他该怎么办?布袋和尚想了想把背后的布袋放在地上对他说,你可以这样。或者,他又捡起地上的布袋,背在肩上,你也可以这样。
然后,布袋和尚摇摇头,他把布袋放下去,背起来,放下去,背起来,对那个人说,你不能这样……
我的眸子再次湿润,因为这是很多年前我在南方的小岛上听到的故事,讲故事的女人叫扶桑,她告诉我,不能逃避的东西,背起来也是好的。于是我离开她,到高墙里赎我的罪。这封信的署名是朱槿,扶桑的另一种叫法。她说:放不下的东西,背起来也是好的,她终于相信,有一种感情,在历经沧桑之后,能不顾一切并安于颠沛甚至平淡。她要来找我。
扶桑花的花语是新鲜的恋情和微妙的美。
母亲说等我出狱了,给她娶个贤良的媳妇儿,生一个胖胖的娃娃。就是她此生最大的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