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文落花生的优秀教学设计(定稿)

时间:2019-05-15 12:31:5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课文落花生的优秀教学设计(定稿)》,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课文落花生的优秀教学设计(定稿)》。

第一篇:课文落花生的优秀教学设计(定稿)

一、引入新课,初读课文

花生对于我们并不陌生,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以它为题的文章。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围绕花生依次

写了哪些内容?

二、细读课文,品味语言

1、指名朗读第一段,想一想为什么说居然收获了:

⑴ 为帮助学生理解,请学生简单介绍自己了解到的花生生长资料。

⑵ 请学生把居然换成另一个词朗读第一段,使意思不变,理解花生的好种易活。

2、教师小结:

一片荒地,在我们几个小孩子的侍弄下,在不经意间,竟然长出花生!这是一件多么令人

兴奋的事。请学生各自朗读这一段,读出惊喜之情。

3、在母亲的提议下,我们过了一个收获节,大家畅谈花生的好处。各自默读2~15段,找找大家认为花生的好处有哪些?

4、学生发言后,引导学生在小组内分角色朗读。

5、花生有这许多可贵之处,其中你最欣赏哪一点或哪几点,和小组的同学谈一谈。

(学生分组交流。)

6、全班交流,重点理解父亲说的话:

⑴ 学生围绕第10段谈各自的体会,教师引导学生思考:父亲认花生的可贵之处是什么?

⑵ 花生与苹果、石榴、桃子有哪些不同之处?

⑶ 学生反复朗读第10段,理解其含义。

⑷ 练习背诵。

⑸ 学生围绕第12段谈各自的体会,教师引导学生思考:父亲希望我们像花生学习什么?反复朗读第10段,理解其含义。

⑹ 练习背诵。

7、我说,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请学生在生活中找找,哪些人是这样的。

三、总结课文,受到启迪

1、教师小结:

那晚天色不好,可父亲也来了,他说的话铭记在孩子们心上:

做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做人就要像花生那样朴实无华,而又有实用价值。

2、分角色朗读课文。

3、各自反复朗读父亲的话,理解其含义。

第二篇:小学课文《落花生》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初步懂得做人不应只讲体面,应该做有真才实学,对人民有用的人。

2、学会5个生学,正确选择本课中多音字的读音;理解19个新词语。

3、初步学会抓住重点段深入理解课文的阅读方法。

教学重点

教学重点:找出重点段,并抓住重点段深入理解课文,体会课文的思想内容。

教学难点:使学生初步学会通过理解重点段来深入理解全文的阅读方法。

教具:投影片 课文录音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揭示课题

1、假如你拿到了这样一个题目,你觉得可以写些什么?

2、学生交流。

二、听课文录音,了解落花生。

1、听录音后回答:

这篇课文的内容是:(1)介绍一种物品()

(2)记一件事()

(3)写一处景物()

(4)描写几个人物()

2、教师简介:课文虽然以“落花生”为题,但并不是一篇以状物为主的文章,而是作者回忆了小时候所受的家教。本文的作者许地山是现代散文家、小说家。他的散文以朴实洗练、清新自然的笔墨,写自己对社会、对人生的感触,常常寓深邃的哲理和优美的情思,为读者所喜欢。“落花生”是他的笔名。为什么他会对“落花生”有如此深刻的印象,我们可以从课文中找到答案。

三、初读课文

1、把课文读正确、通顺。

2、按第一单元的要求自学课文,巩固第一单元训练重点。

四、交流学习成果

1、自由地找小伙伴交流。

2、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3、集体交流典型的几个问题。

五、按提示分段

1、出示投影,按下面的意思给课文分段:

(1)种花生,收花生。

(2)尝花生,谈花生。

(3)父亲的话牢记心上。

2、结合课文插图,分段提示,理清课文内容。

六、作业:

1、完成《作业本》第2、4。

2、绘制花生的生长过程。

第2课时

一、复习回顾课文脉络,学习“学习提示”。

1、想想课文是分哪几部分写的?哪一部分是重点写的?怎样学习重点段?

2、学习“学习提示”。

(1)默读“提示”,划出你认为重要的词句。

(2)从“学习提示”中,你学懂了什么?

①表达课文主要内容的段落叫重点段。

②学习重点段,理清写哪些内容;细读细想,弄清作者要表达的意思。

③联系其余各段和课题,理解全文和思想感情。

(3)根据“学习提示”,找出课文的重点段。

二、研读重点段

1、学生自由读重点段,结合问题讨论学习这一段可以分几个部分来研究?

2、结合课后练习2、3题独立学习重点段,教师巡视,辅优补差。

3、汇报交流学习情况:

(1)说说“今晚”过收获节,与以往有什么不一样?(“那晚上天色不大好,可是父亲也来了,实在很难得。”)当时作者的父亲在广东做县官,平时公务忙,很少参加家里的活动。这次他来,是专为吃花生来的吗?说明什么?

(2)一家人是怎样谈花生的好处的?圈出有关词语。

(3)“可贵”是什么意思?父亲认为花生最可贵之处是什么?(投影出示第10自然段)你是怎样理解父亲说的这段话的?

①父亲是拿花和玫什么进行对比?为什么要这样比?结合回答课后练3。

②父亲是拿花生和桃子、石榴、苹果比,其实是赞美了花生的什么可贵之处?(藏而不露)

(4)父亲为什么要对我们这样说?理解课文第12自然段。

(5)“我”有没有体会到父亲的话的含义?(读第13自然段)

“有用的人”应该是怎样的人?“体面”是什么意思?什么样的人是“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4、学了这一段,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作业。

《作业本》第4、5题。

第3课时

一、复习回顾

1、听记:开辟居然、价钱、榨油、可贵、爱慕、体面

2、自查、订正

3、用上这些词说说课文内容。

二、研读第一段

1、引入:“我们”一家人过收获节的花生是怎样来的呢?

2、自由朗读第一段,讨论:这段话为什么不详写?可不可以不写?

3、体会:课文内容要前后连贯。

三、研读第三段

1、引入:父亲的话对“我”的一生为人有影响吗?从哪里看出来?简介作者生平:作者许地山,笔名落华生,曾留学美国,抗日战争前后,在香港从事进步文化活动和抗日救亡运动,1941年病逝于香港。

2、作者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文章为什么要用“落花生”做题目?(作者写这篇文章是为了回忆父亲的教导,更严格地要求自己按照父亲的“像花生那样”踏踏实实、不求虚荣地去做人。因为父亲的话是由花生引出的,又用花生的特点比喻做人的美德,希望子女像花生一样做人,所以用这个题目。)

有感情地朗读:个别准备、同座互练、指名读知道点评。

四、总结体会

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2、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读书体会。

设计意图:通过说、辩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思想上有一个升华。

五、作业

1、完成《作业本》中剩余的作业。

2、把读了课文后的体会写成一段话。

第三篇:落花生优秀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学习花生不慕虚名的品格,做对社会有用的人。2、能分角色朗读课文并学习分清文章主次的阅读方法。3、初步了解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设计意图:

新课标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张扬学生的个性,并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与交际和写作的知道有机地结合起来,让阅读更好地为写作服务。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植物吗? 生:喜欢。

师:谁能跟大家说说你喜欢哪种植物,为什么喜欢它? 生:我喜欢玫瑰,因为它长得好看。生:我喜欢西瓜,因为它的味道甜。生:我喜欢梅花,因为它在冬天也能开放。师:你们看,这是什么? 生:落花生。

师:著名作家许第山也很喜欢植物,他最喜欢的就是落花生。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 7课《落花生》(板书课题)请大家齐读课题。师:知道为什么给它起这个名字吗?

再看它的果实,既没有华丽的外表,也没有诱人的果实,那作者为什么要写它呢?这就是这节课我们要解决的问题。

师:在学习课文之前老师先检查一下同学们的预习情况。拿出预习单,一到四题,小组内相互检查。(小组长做好分工,安排好发言顺序,并注意提高效率,看哪个小组发言最有顺序,最有效率)检查预习情况。

师,请同学们把书打开,快速浏览课文,看看课文围绕“落花生”都写了哪些内容?师:谁能把这道题填好。

生:课文围绕落花生主要写了:种花生----收花生----尝花生----议花生。那些自然段写了这些事。可以看出那些详略?

其中议花生写得最详细。作者为什么这样安排呢?有什么好呢?

二、学习第三段

师:现在我们就看看过花生收获节的夜晚,他们是怎样议花生的,请同学们轻声自由读读这一段,看看谁说的哪一句话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会儿请你读给大家听!

生:给我印象最深的句子是父亲说的话。我来给大家读一读。

生:父亲说:“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知道。” 师:还有谁对这句话印象深刻?

师:听了两位同学的汇报,父亲说到哪几种植物?————桃子、石榴、苹果,花生。有怎样的生长特点?

你更喜欢哪种植物,能谈谈你的体会吗 ?你能把这种体会读出来吗? 师:老师再请一名同学读读这句话,你们听听,父亲喜欢谁呢? 生:父亲喜欢花生。

师:父亲不仅是喜欢花生,而且是在赞美花生,那么,父亲的话究竟赞美花生的那种品质呢?。生:汇报体会。师:板书:默默奉献

师:你们理解得很好,能把这种体会读出来吗? 生:读句子。

师:你觉得他读得怎么样?父亲赞美花生,那么对桃子、石榴、苹果是什么态度呢?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讨论 生:评价朗读。

师:我们大家一起来读读这段话。请女同学读第一句,男同学读第二句,注意听老师的引读。(师生共同读句子)师:继续汇报,你还对哪句话印象深刻?

生:我对父亲接下去说的话印象深刻,我来读一读。生: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师:能说说你为什么对这句话印象很深吗?

师:老师再请一名同学读读这句话,注意把变颜色的词读得重一点。其它同学注意体会这句话主要讲的是什么意思? 生:父亲告诉孩子们要做有用的人。师:如果你就是那位父亲,你觉得该怎样读这两段话,才能表达出你当时的感情呢?大家来评评谁读得最有感情,学得最像。抽生读书,让学生在读中领悟父亲对子女的期望。师:板书:有用的人。

师:看来,父亲和孩子们谈论花生的真正用意在于教孩子们做落花生一样有用的人。这就是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师:请大家继续汇报。

生:我对作者说的话印象深刻,我来读一读。

生:我说:“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师:什么样的人是“有用的人”呢?

生:对国家,对人民做出贡献的人是有用的人。

师:你能具体说一说,在我们身边有哪些岗位上的人是有用的人吗? 生:救死扶伤的医生是有用的人。

生:城市的美容师------清洁工人是有用的人。生:辛勤的园丁------教师也是有用的人。

师:这些人虽然岗位不同,对社会的贡献大小不同,但他们都是有用的人。师:什么叫“只讲体面”呢? 生:只讲究身份和面子。

师:你见到或听到过“只讲体面”的人吗?

生:我在公共汽车上看到有的阿姨,打扮得很漂亮,可是看到老年人坐车,不给让座。这样的人就是只讲体面。师:我们要不要做这样的人? 生:不要。

师:我们要做-------有用的人。

师:刚才同学们分别谈了自己印象深刻的句子。想不想把这一部分分角色来读一读呀? 生:想。

师:现在先以小组为单位练一练。生:分角色读。

师:的确是这样,这晚的谈话,给作者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课件)后来许地山给自己起了一个笔名(课件)叫----“落华生”,以此来鞭策自己,许地山后来成为了我国现代著名的作家,他在为人处世上从不炫耀自己,从不盛气凌人,真正做到了向落花生那样不图虚名,默默奉献。师:如果让你给自己也起一个笔名,你想起什么名字?能说说为什么吗? 生畅所欲言,谈出自己的的想法。

师:同学们,学到这你知道作者为什么要写“落花生”了吗? 生:作者是想说明自己要做“落花生”一样的人。生:作者告诉我们要做像“落花生”一样有用的人。

师,对,这是作者的写作目的,也是本文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现在谁能说一说,文章为何略写,。详细写,,?

作业:在我们周围也有许多像花生一样的人和事,让我们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如,貌不惊人的铅笔,橡皮,默默无闻的环卫工人,邮递员„

三、课堂讨论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父亲为了突出落花生不图虚名,默默奉献的品质,用桃子、石榴、苹果作比,我们知道桃子、石榴、苹果实际上也很有用,那么,这两者的共同点是什么呢?《实话实说》要求是:你想做哪一种人,理由是什么? 生:都有用、有才能。

师:所不同的是:一类是把才能默默的奉献。另一类是把才能展示出来。那么在 21世纪的今天,你是想做桃子、石榴、苹果这样的人呢?还是想做落花生这样的人?我们现在就来一个---------《》 师:先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讨论。

师:我们有请“落花生”作我们今天实话实说的嘉宾。

生:我要做“落花生”这样的人,因为雷锋大家都知道,他默默无闻地为人民做了许多好事,人们永远怀念他。

师:这位同学以雷锋做例子阐述自己的观点,多了不起。其实呀,不光我们中国人在学雷锋,外国人也在学雷锋,美国西典军校里就有雷锋的塑像。生:我要做“桃子、石榴、苹果”这样的人,因为现代社会是一个竞争激烈的社会,我们不把才能充分展示出来,怎么能让别人知道你是一个有用的人呢?比如你去应聘,如果你不把才能展示出来,人家怎么会聘用你呢? 师:你的思想紧跟时代步伐,真不愧是新世纪的少年儿童。

生:我要做“落花生”这样的人,因为我们大家都非常喜欢看春节联欢晚会,在演员们表演的同时,如果没有后台的导演等工作人员的付出,我们也不会看到精彩的节目。师:正是这些默默无闻的“绿叶”衬托出了“红花”的美丽。

生:我要做“桃子、石榴、苹果”这样的人,刚才那位同学提到了演员,如果演员们和其他的艺术家,不把他们的才能充分展示出来,我们怎么能聆听到动听的歌曲,欣赏到优美的舞姿。

师:艺术家们展示他们的才华,丰富了我们的生活。

生:我要做“落花生”这样的人,雷锋说过这样一句话:“人的生命使有限的,而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我认为我们应该向雷锋说的那样去做。

师:这位同学引用了雷锋的话说明自己的观点,多有说服力呀,老师也送给大家爱因斯坦说的一句话:“一个人的价值不在于他索取什么,而在于他奉献什么?”师:我们的“实话实说”先说到这里,我看同学们还想说,下课以后老师再和你们交流好吗? 生:好。

师:同学们,在现代社会中,到底应该做哪一种人,这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今后,无论你成为“桃子、石榴、苹果”那样的人,还是成为“落花生”那样的人,你都应该先做一个-------“有用的人”!这就是我对你们的希望!

第四篇:《落花生》课文教学设计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

1、初步学会抓住重点段深入理解课文的阅读方法。

2、学会生字7个,正确选择多音字空、便、种、应、熟、散在本课中的读音,理解词语19个。

3、初步懂得做人不应只讲体面,应该做有真才实学,对人民有用的人。

重点:抓住重点段理解课文的意思。

难点:读懂重点段的思想内容,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有一定的难度。

教学过程 :

1、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提示课题,设置悬念。落花生就是花生,是一种仪器,用落花生做题目,你想可能会写些什么内容?

(2)这篇课文并没有写花生的形状、用处,生长过程,那么到底写什么呢?

(3)默读课文,想想课文到底写什么。

(4)指名说说课文大致内容。

2、读课文,给课文分段。

(1)自由读课文,标出自然段。

(2)看看课后练习题

1、给课文分段。

(3)指名说说,本课有几个自然段,可分为几段,为什么这样分段。

(4)说说哪一段是重点段。

3、自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

(1)默读课文,划出生字和带生字的词语。

(2)看拼音读准生字的字音。

(3)找出多音字,读准多音字在本课中的正确读音。

(4),了解词语的意思:半亩 开辟 爱慕

(5)自由读课文,读通句子。

4、检查自学情况。

(1)指名读课文,要求读准生字的字音,读通课文。

(2)指名读多音字,区别读音。

空地 空话 天空 落空 空白 抽空

(空地、空白、抽空读kòng),(空话、天空、落空读kōng)

买种 种类 种田 种地 黄种 种植

(买种、种类、黄种读zhǒng,种田、种地、种植读zhòng)

应该 答应 应有尽有 供应 随机应用

(应该、应有尽有读yīng,答应、供应、随机应变读yìng。)

成熟 熟练 熟悉(均读shú)散开 散装 分散 散漫 散场 散会

(散开、分散、散场、散会读sàn。散装、散漫读sǎn)

(3)说说的3个词语的意思。

5、作业 :(1)抄写生字。(2)完成作业 本第1、2题。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

1、能读懂重点 思想内容。

2、了解抓重点段理解课文的阅读方法。

教学过程 :

1、复习巩固字词。

(1)认读生字新词。

(2)同桌同学互报生字新词,试着听写民,相互检查,有错误的自己订正。

2、指导学习本单元学习提示。

(1)指名读:学习提示。

(2)讨论:学习提示告诉我们怎么样的阅读方法?

(3)教师小结。让学生明白两点。

①表达课文主要内容的段落叫重点段。

②抓住重点段理解课文的阅读方法是,一先细读重点段,读懂重点段所表达的思想内容:二是以重点段的内容为基础,联系全文及题目,进一步体会全文的思想感情。

3、指导学习重点段。

(1)指名读这一段评文。

(2)细读这一段的第1部分(第211自然段)。

①理解那天晚上实在很难得这句话的意思。告诉学生本文写于1922年,当时作者的父亲在广东做县官,平时公事 很忙,很少回家。这次回来是专门为吃花生的吗?不,是想在花生收获节上,以花生为题,跟儿女们谈话,启发他们臬做人。

②说说花生的,最可贵的的好外是什么。

(运用花生植株及生长过程挂图,让了解花生开花结果的特点是地上开花,花落后在地下结果)。

(3)细读这一段的第2 部分(第1214自然段)。

①读这几个自然段。

②讨论:有用的人怎样的人?什么样的人是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理解体面的意思)

③说说这几个自然段主要讲什么。

(4)朗读这段课文。

4、作业 :完成叙利亚本第5题。

第3课时

教学目标 :

1、体会课文的思,帮不应只讲体面,应该做有真才实学的,对人民有用的人。

2、能在语言环境中区别居然与果然分辨与分辩的意思。

教学过程 :

1、复习重点段。

(1)自由读重点段,对花生的好处很多才知道这句话反复诵读。

(2)说说我听了父亲的话,体会到要做臬的人,你是怎样理解有用和是讲体面的。

2、指导学习第1、3段。

(1)指名读第1段课文。

(2)理解词语半亩、开辟的意思。

(3)说说这一段主要写什么。

(4)指名读第3段。

(5)说说怎样理解父亲的话却深深地印在我的心中。

3、朗读全文。

4、讨论:作者5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为什么课文用落花生做题目。

5、小结。

(1)作者写这篇文章是为了回忆父亲的教导,更严格的要求自己按照父亲说的像花生那样做人,踏踏实实、不求虚荣

(2)因为父亲的谈话由花生引出的的,又用花生特点比喻做人的美德,希望子女像花生那样做人,所以用落花生作题目。

6、思考后,指名说说学了这篇课文的体会。

7、指导课后练习3。

(1)读题。

(2)讨论,这样理解课文对吗?为什么(参考答案见教学参考书)

8、指导作业 本第3题。

(1)区别居然与果然、分辨与分辩的意思。

(2)完成作业。

第五篇:《落花生》课文教学反思

教学完《落花生》一课,我的感触颇多,我觉得在中年级语文阅读教学方面值得关注。

一、教师应从始至终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从导入的悬念到文章内容的理解,以及写作方法的说明和对教材内容的补充,应充分考虑到调动学生的原有认知,摸清学生的心理状态,使学生从头到尾都沉浸在一种我想探究,我想学习,我渴望解答这一问题的情境之中,这样才能把理解内容,升华感情与实践导行三者有利地结合起来,真正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二、教师应当营造平等、愉悦的交流环境,还要适时引导。

语文课上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但被激发,就会问题多,答案多,话题多,有时甚至会与课文内容毫不相干,这时教师就要营造一个平等的交流氛围,但要避免学生谈的漫无边际,教师就要全面调控课堂,对于学生说得离谱时要采用适时适度的评价性语言及时把他们引导到课文的相关内容中来,还应注意不打消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保护他们的求知欲

三、学生搜集信息与理解课文是相辅相成的通过本课教学,我觉得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和途径都很差,因此时理解文章内容造成了一定的障碍,只能从教师搜集的资料外获得信息,相对来说,信息比较少。

下载课文落花生的优秀教学设计(定稿)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课文落花生的优秀教学设计(定稿).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课文《落花生》教学反思

    《落花生》这篇课文,教学时我抓住父亲所说的这几句话,作为学习的突破口,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教师要善于质疑,设置悬念,让学生多角度,多方位地去思考和解决问题,才能培养学生求异性思......

    落花生课文读后感

    落花生课文读后感《落花生课文读后感》记得小时候学习课文的时候,觉得写的很好很美,但现在读起来又有了一些另类的体会,那就是父辈的教育问题,落花生课文读后感。文中,父亲让孩子......

    课文落花生读后感

    课文落花生读后感1 老师曾经说过:“每读一篇文章都是一次精神享受。”当我读过许地山的《落花生》这篇文章后,感觉到真是受益匪浅且感受颇深。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是:一家人过......

    课文《落花生》读后感

    课文《落花生》读后感 课文《落花生》读后感1 《落花生》这篇文章,是我最喜欢读的,因为文章的每一段话,都包含着一种深刻的道理。文章写道:“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

    落花生教学设计

    《落花生》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1.文字:抓住“居然”、“榨油”、“便宜”、“爱慕”、“体面”、“吩咐”、“分辨”等重点词语,联系文本,渗透汉字文化教学,注意“爱慕、印”......

    落花生教学设计

    《落花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教材就是例子,师生凭借教材构建图式并 运用图式迁移学习,体现“课内得方法,课外得营养”的大语文教育观。 教学目......

    落花生教学设计

    《落花生》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6个生字并能认真书写,理解“辟、居然、吩咐、羡慕、体面、”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初读课文,理清课文思......

    落花生教学设计

    《落花生》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 2.学习花生不求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 3、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