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消除偏见的优秀教育随笔
在幼儿园,壮壮常会因为争玩具之类的事与同伴发生冲突,因此,他隔三岔五被同伴告状。对于壮壮的表现,小朋友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壮壮又不乖了。”甚至有时一些错事明明不是壮壮做的,小朋友也会猜测:“是壮壮干的吧?”
其实,壮壮是个很有爱心、很会关心集体的孩子。记得有一回,我班自然角里的金鱼被野猫给叼走了。第二天,壮壮就从家里带来好几条金鱼。当我问他:“你怎么想到带金鱼的?”壮壮自然地说:“没有金鱼,自然角就不漂亮了!小朋友就看不到金鱼了!”可见,壮壮还挺会为他人着想的。只是有时他控制不住自己,做出了一些干扰同伴之类的事情,使小朋友渐渐地对他产生了偏见。我该如何帮助小朋友消除对壮壮的偏见,引导他们学会全面、客观地去评价他人呢?
终于有一天,我抓住了一个教育契机。这天,班上有位孩子带来一小袋气球,户外活动时,我便领着孩子们去操场上吹气球玩,可有些孩子铆足了劲也没能把气球吹大,而壮壮三下两下就吹出了一个大气球。我便对那些孩子说:“你们可以去找壮壮帮忙呀!”壮壮看见小朋友都找自己帮忙,很开心。不一会儿,五彩的气球就飞舞在同伴的手中了。
活动结束后,我引导幼儿围绕“壮壮帮助大家吹气球”的事情展开了讨论,并请壮壮和被帮助的小朋友分别说说“帮助别人”以及“被别人帮助”的心理感受,让幼儿体验互帮互助是件快乐的事。在此基础上,我又问幼儿:“你们喜欢壮壮吗?为什么?”有幼儿回答:“因为壮壮帮助了我,所以我喜欢他。”我接着问:“如果壮壮做错了事情,你们愿意做他的朋友帮助他吗?”孩子们纷纷表示愿意。还说出许多具体的帮助方法。在讨论中,孩子们逐步明白这样一个道理:每个人都有优缺点,我们应该原谅别人犯错,要给别人改正错误的机会,更要全面、客观地看待他人。只有多看到他人的长处,自己才会进步,才会愉快地与他人相处。
第二篇:偏见随笔1500字
看到一个案例:一对夫妻亲手杀死了自己的亲生女儿,而且是用极其残忍的方式。
女生用钝器打伤孩子的后脑勺,孩子失去知觉,昏倒了。男生又拿钝器朝孩子下体连戳了三十几下,最终导致直肠破裂,孩子悲惨地死去。死去的孩子又被狠心的父母毁尸灭迹,扔进荒郊野外。
孩子光着下身,连鞋都没有穿[由整理]
在警察逮捕他们的时候,女生一向在哭,不说话,男生一向大声咆哮:我恨她,这个贱女生,我恨她头一胎不给我生个男孩,害我超生,丢了工作。我恨她们,她们都得死,她们死不足惜。
在场的警察愕然,愤怒,这是一个丈夫,一个父亲或者说是一个男生说的话吗?这样惨无人道的父母,天底下能有几个?
照片上是一个漂亮的小女孩,七八岁的样貌,一脸的笑容。她的同学说看着她来学校,很高兴地唱着歌,还带着一个漂亮的蝴蝶结。可就是这个蝴蝶结害了她。
蝴蝶结是用妈妈的丝巾做的,妈妈生气了,就打她,往死里打,爸爸在一旁添油加醋,最后一场杯具发生了。。。
事后经过验尸,孩子身上有很多的旧伤,而且长期的营养不良。在孩子上衣的口袋里还有一小块发霉的面包,那还是她在楼下的小卖部里偷来的。。。
想起去年看到的一个案例,一个刚刚两岁的小女孩被他的父亲扔进正在滚动的洗衣机里,失去生命,父亲还在洗衣机旁边放了一个小凳子造成孩子自己跌落的景象。而这个父亲做这一切只是为了骗保,他是个赌徒,欠了债,就想到骗保,就拿自己女儿的生命来换。
也许,真的没有人能明白这样一个父亲,他心里到底是怎样想的,他到底还有没有心?怎样说也是自己的骨肉,虎毒还不食子呢?何况是人,是有感情有理智的人啊!
去年的七月八日,青岛一个13岁的小女孩从七楼跳下,掉到二楼的阳台,当场死亡。女孩留下一封遗书,里面有这样一句话,父母“不把我当人看。。。““做作业做得晚让我光着腿在水泥地上跪了一夜,妈妈还在我的膝盖下放了许多碎玻璃渣。”一道地理题不会,爸爸直接扇耳光,打的孩子耳朵轰鸣,听不见声音,爸爸又一个耳光扇过去,孩子直接昏过去。最后女孩再也忍受不了,选取了轻生,在13岁的如花一样的年龄。。。听说,女孩在遗书里还说到,死后把自己的遗体捐出去,能捐多少捐多少。。。事后,学校,社会轰动,网络上也都是关于这方面的论坛。
太多这样的事件,让人震惊,让人愕然!
而在人们的关注下,“家暴”这个词又引来许多人的议论。
无独有偶,故事的受害者都是女孩,于是又不免给人更多想象与思考的空间,于是不免又引发了人们关于“男女平等”的议论:人们口口声声说着男女平等,但是真的平等吗?
一个男生,就正因老婆头一胎没能给他生个儿子,结果超生了第二胎,丢了工作,就把所有的错就怪在老婆,怪在那个女孩身上,虐待,毒打,不让吃饭。。。
一个男生,嗜赌成性,为了还债,杀了孩子
一对父母,望女成凤,狼性教育,失了分寸,扭曲了灵魂。。。“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中国几千年来的”古话“让多少人迷失!在传统的观念里,似乎只有男孩才是家庭的后代,有了男孩这个家才有后,这一家人的脸上才有光彩。
于是,人们拼命地生,直到生个男孩为止,生一个还不行,还要生第二个,第三个,甚至更多。谁家的男孩多了,谁家门第就高了,谁家的脊梁就硬了,连走起路来似乎都是有气势的!
但是那个时候,没有这样的故事,没有听说亲生的父母去害死自己的孩子的,无论男孩还是女孩。孩子再多,父母都是一样的疼爱,孩子多,父母忙,就任由孩子生长,而孩子也就在这样的自由的生长中长大了。
那时候,没有那么多的事情,什么都是简单的,人们单纯地为了活着为了生计,奔波,劳碌,顾不了其他。农村的就是农村的,人们在地里,常年的劳作。城里的就是城里的,人们上着班,过着三点一线的生活。
这个时候,女孩可能是没有地位的,不受欢迎的,但是女孩在家里,也是很重要的主角。洗衣做饭,缝缝补补,很早就帮父母承担起家务,因此在哪个时代的父母的眼里,女儿虽然终究是人家的人,但是在内心深处,女儿终究还是贴心的。
父母可能不让女孩子去读书,可能会让她很早的嫁人,甚至为了儿子的婚事,会牺牲女儿的幸福。
但是,这也许能够归结为命运,是时代的问题。
之后,社会进步了。之后,有了计划生育,有了制度,有了惩罚,刹那间,人们慌了,于是有了偷生,有了更多的故事,于是,也就有了更多的事故。
随着社会越来越进步,人们的压力越来越大,工作的压力,生活的压力,围绕着人们,个性是男生。人们都想事事如意,可世事岂能尽如人意。
于是,有一些人,在压力下迷失了,茫然了,失去了方向。抱怨,忧虑,在外面,没有办法发泄,就回到家,找爱人发泄,找孩子发泄。一次,两次,三次,慢慢地,似乎成了习惯,慢慢地,一发不可收拾。
慢慢地,”家暴"这个词开始超多的出现,充斥了各种媒体的各个版面。
难道真是时代越进步人们的思想反而越落后了吗?人们总结着,期望能从中找到适宜的答案。
但是有最终的答案吗?或者说有一个最适宜的答案吗?
每个故事都有自己的理由,每个故事的主人公都觉得自己很无辜,觉得上天对自己不公,社会对自己不公,身边的人对自己不公。把不满迁怒与他人,爱人或者孩子,于是一出出杯具上演了。
人们不敢坚信自己的眼睛,不敢坚信自己的耳朵,但是一个又一个这样的杯具发生着,人们茫然了。昨日那样,这天这样,明天又是怎样?
在看完第一个案例的时候,女儿说了这样一句话:“还是妈妈对我好,没有打死我!看看那个女孩多可怜啊!”听到女儿说这句话的时候我愣了。在孩子的内心里,妈妈是打过她的,这些她一向记得,而妈妈也许已经忘记了。
女儿的话给了我很大的触动,没有没打过孩子的父母,没有没挨过打的孩子。当父母的在某一刻,在孩子胡闹的时候,真是会忍不住的去打孩子。只是多半的时候,当父母的是理智的,也就是给孩子一个小小的教训而已。
打完孩子后,自己心里也会难过,当然过后,也会很快的忘掉。但是孩子真的不会,在她幼小的心里,真是已经储藏了太多的记忆。父母对她的,好的,坏的,她都会记得,然后在某一个时刻,当孩子说出来的时候,让大人心酸。
我是一个母亲,我真的坚信,每个父母都是爱自己的孩子的,无论男孩还是女孩,我坚信,孩子在每个父母的心里都是无价之宝。因此当父母为生活为工作而奔忙,甚至面临多方面的压力和困扰的时候,多想想孩子,孩子有什么错?都说孩子是上天赐给我们的礼物,那么这样完美的礼物我们又有什么理由去伤害她?
其实,换个角度想想,在你忙碌了一天,回到家,看到孩子的笑脸,听着孩子的笑声,听着孩子甜甜的叫着爸爸妈妈的时候,这是一种多么完美的享受啊!
可惜不是每个人都会这样想。
但我还是坚信,世间一切完美的存在,我坚信,那些残缺的灵魂只是这个社会的小插曲。我更坚信,那些亲子的故事更能打动人,更能震撼人的心灵。
都说父亲是女儿前世的情人,都说儿子是母亲前世的情人,我坚信,必须是有种莫名的缘分,今生才能够是一家人。一家人,一齐,一齐哭,一齐笑,一齐度过完美,一齐走过悲伤。
那样的案例给了我很大的启示,关于家庭,关于孩子,关于其他,这几天想了很多。雨一向下,一向不停歇的雨也真的给了我很多思索的空间。
这几天,陪着女儿看她喜爱的电视剧,听她讲她学校的事情,觉得自己以前真的没有好好地和孩子坐在一齐说说话,谈谈心,总觉得自己忙,总觉得她大了,学习挺好的,很听话,就不再管她,就整天顾着自己的事情。
这几天,真的学到了很多。她讲她喜爱的明星,我一向都没有意识到,才八岁多的一个孩子,她已经有了自己喜爱的明星。她讲她喜爱的电视剧,讲到高兴的地方,还会表演给我看,看着她一本正经投入的样貌,真的会忍不住想笑。
忽然明白,原来多半的时候,许多的烦恼都是我们自找的,看看孩子单纯的眼睛,也许我们就明白了,真的就明白了。
此刻,雨还在下,这几天看刑侦剧,他说我看得都有点神经兮兮的了,我觉得也是。
其实,这些文字,真的没有多加思考,就随心写下来了,没有修饰,没有编排,甚至没有头绪,全当我是神经不正常的状况下精神作怪吧。。。
第三篇:偏见杂文随笔
1
微信的浮窗上闪出了一个名字,我还没仔细看消息内容,心里就有些不快。才意识到,原来我对他的偏见已经如此之深。
其实这中间也没有什么深刻的故事。第一次在聚会上相见,他看起来是个挺阳光的小伙。大家一起吃饭、唱K的时候,很能活跃气氛。
前段时间他父亲重病,在微信上发起了一个筹款项目。但由于我们只是泛泛之交,我只捐了200元。
结果当天晚上,他单独微信我说:听说你是做程序员的,应该挣得不少吧?兄弟我现在救急,能不能劳烦你多资助一些?
听到他都这么说了,我第一时间还真感觉有点不好意思,但是也有些不太高兴,只好说道:不好意思,其实现在程序员也挺苦逼的,挣得都是辛苦钱。待会儿微信我再给你转一些吧,我也是尽我所能了。
事毕,他发了几个感谢的表情来化解尴尬。但是即使心很大的我还是感觉受到了伤害。在这之后,我们还有过几次来往,但是我再也无法把他和曾经印象中阳光、爽朗的形象联系起来。以至于后来看到他在朋友圈里的感谢话语,也感到极端的反感,最后屏蔽了之。
2我不想承认自己是一个小气的人。这种偏见,虽然不会表露给当事人。但是,也正是这种偏见,像一把利刃一样,在自我精进的道路上,不断地扎向我的胸口,拷问着我的内心。有时候真的想过:每次见面还会问一句“别来无恙”的我,是不是真的太过虚伪了。
人是一种奇怪的动物,当遇到和他价值观不相符的人,所产生的排斥感会异常强大。我的价值观里,做人要不卑不亢,自己的经历再值得同情,也不应该要求别人去付出。
很遗憾的是,这种偏见一旦产生,就很难消除。但“他”是一个挺阳光、开朗的人,很多地方值得我这种不懂得社交的人学习。也许我现在需要做的,是学会包容与接纳。因为一个人如果希望身边的人都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行动,他永远都无法交到朋友。
能享受最好的,但是同时也能承受最差的,这才是良好的处世之道吧。
3不幸的是。“他”也只是我产生了偏见的其中一个对象而已。工作和生活中有太多和自己难以合拍的人不断地消耗我的耐心。
记得罗胖在一节讲“耐心”的节目中讲过:耐心是一种很重要的品质,但是一个人的耐心永远都是有限的。
也正是如此,并不是每个人都值得用最好的耐心去包容和接纳。生活中有太多重要的事需要我们有耐心地去做,有太多可贵的人值得我们有耐心地去相处。而现如今的城市化和互联网化,让我们的交际圈子成倍地增长。这种情形下,人要活得功利一些,要“给耐心做减法”。
而这样做,首先要认识到哪些人比较重要。你的爱人、你的父母,与你相处时间最多的五个朋友,最好的耐心要留给他们。然后是你工作上的领导,与你工作相关性最紧密的同事,你联系最多的合作伙伴,他们值得你撇下偏见,通过更多的来往认识到他们的可贵之处。
但是,在网上遇到喷子的时候,你不需要去争执;王者荣耀遇到挂机送人头的队友,你不需要去理会;职场上遇到不懂礼仪,只会索取,不懂付出的人,你不需要为他尽心尽力。
把最好的耐心留给最值得付出的人。
第四篇:教育随笔:消除孩子的心理障碍
教育随笔:消除孩子的心理障碍
户外活动时,我发现我班的男孩子喜欢玩“跳马”的游戏。他们让一个孩子俯下身、手撑地,其他的孩子从他的身上跨跳过去。起先是两三个孩子玩这个游戏,后来发展成大部份男孩子都参加,就连不少女生也加入了。
看到孩子们这么喜欢玩这个游戏,我就特意组织了一次“跳马”比赛。为了保证孩子们的安全,我用几张小方凳叠在一起充当鞍马,在方凳前方铺上泡沫板。在比赛中,大部份幼儿都能跨跳过鞍马,只有一小部份幼儿不敢跳或跳不过去,在我的鼓励和帮助下,全班就只有云云一个人跳不过去。我发现,他有时是跑到鞍马前突然停下来不敢跨跳,有时是跳起来后就坐在鞍马上不敢下来。我一再的鼓励他勇敢的跨跳过去,并保证我会在旁边保护他,可不管我怎么说都不见成效。我问他:“你为什么不敢跳过去呢?”云云说:“鞍马太高了,我怕。”于是,我当着云云的面把充当鞍马的小方凳拿掉了好几把,看着变得低矮的小方凳,云云很快就跨跳成功。我对他说:“你看这方凳一点都不好看,我们找一块布给它盖上,让它穿上漂亮的衣服好吗?”他很高兴的说:“好、好。”于是,我让云云把盖电子琴的红布拿来,趁他进教室的机会,我偷偷的叠上几把小方凳,增加了鞍马的高度。云云拿来了红布,我马上盖在方凳上,云凌一点都没察觉鞍马的高度增加了,他依然像刚才一样,很快就跨跳过去了。在这个高度上,我让云云连跳了几次,他都成功的跨跳过去,没有一次失误。我这才告诉他我做的手脚,并拿下红布让他看。我对他说:“云云,其实鞍马一点都不高,你完全跳得过去,你刚才跳了好几次都跳过去了,你行的,现在,我们把鞍马上的红布拿掉,你再跳,跳过去后,老师就把这个奥特曼的奖品送给你,因为只有最棒最勇敢的孩子才可以拿这个奖品。”这一次,云云犹豫了一下就成功的跨跳过去,后来,连跳了几次都成功了,我把奖品送给了他并拥抱了他。
作为一名教师,要给孩子自信,不要因为教育的失误而让孩子们形成心理障碍。当孩子们出现心理障碍时,老师要根据每个孩子的不同特点,进行因人施教,采用灵活多变的方法,帮助孩子们消除心理障碍。孩子们能否跨越心中的“障碍高度“取决于教师的引导,但愿我们都能成为良师,成功的引导每一个孩子跨越他人生的每一步。
第五篇:开学工作反思:欲消除偏见,先改变自己
开学工作反思:欲消除偏见,先改变自己
开学已经三日了,俗话说,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凡事把头按端了,后面也就好办了。今天早起,骑自行车来到了学校,6点40上操,以后的一律按迟到算,扣除班级量化分。迟到的学生大概有10个,其中有一个印象深刻,头发有烫的嫌疑,没穿校服,这个学生是上届休学的,名字叫海东,上学期插到高二(3)班的。凡是迟到的,在门房自己登记班级和姓名。检查完后,我和班主任核实迟到的学生,其中没发现海东,多了一个叫顾强的,显然海东没登记自己的名字,写了高三(5)班的顾强。我有点生气,于是到高三(3)班去找他,到教室没发现他,但最后一个座位空着,我走过去,发现海东在哪儿蹲着,我说:”你在干啥?“
他说:”我在充电呢。”
你迟到了,为什么要登记别人的名字呢?“
老师,我可以到教室外面给你说吗”
”可以“,我和他来到了教室外面的走廊里。海东乞求我说,:”我不敢登记自己的名字,我害怕班主任知道,因为我是插进来的,陈老师对我有偏见,知道肯定饶不了我“,”那我现在找你,是不是我对你有偏见啊,老师对每个学生都是公平的,是你自己做的不好,怎么能说老师对你有偏见呢?要消除陈老师对你的偏见,你先要改变你自己,做到不迟到,不旷课,上课不睡觉等。“听了我的话,他有所触动,说:”老师,我懂了,我知道该怎么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