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有关故乡的冬天散文
昨天无事,闲来看摄友的照片,但见皑皑白雪中,一片静谧的小房舍悄悄地趴在那儿,周围是高高的山岗和挺拔的树林,这一切是那样的神秘又是那样的闲适,让我不禁想起故乡的冬天来……
故乡的冬天,也是静静的,红砖绿瓦的小房舍静悄悄的躺卧在辽阔的鲁东大平原上,仿佛是躺在母亲摇篮里的婴儿,任凌厉的寒风呼叫着、厮打着从身畔呼啸而过,却并不惧怕,也不焦急,依然是闲适的,静静的,缓缓地,仿佛是一首古老的歌谣,从容的让人惊奇。
故乡的冬天,说不尽的美。且不说袅袅炊烟的清晨,故乡的远景构成了一幅绝妙的“依依墟里烟”的画面,也不说,在寒风中摇曳的各色树木,构成的一幅幅难描难画的剪影画,但是故乡的雪,就美的惊人,飘飘摇摇的雪花像一个个小仙女在空中飞舞着、跳跃着,故乡就银装素裹,分外娆妖,变成了一个童话世界。
故乡的冬天,雪是最寻常的客人。有时,她温温柔柔的的来了,在天际间轻歌曼舞,美轮美奂,让人有无限的遐思,让大地变得那样静谧而美丽。有时,它风风火火的来了,和北风握着手,席卷了整个大地,大地刹那间沦陷在它的淫威中,“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有时,她还悄悄地改变了模样,化身冰凌,一夜之间让“千树万树梨花开”。
有雪的日子是快乐的日子,也是孩子们的天堂,把洁白的雪堆起来,给它按上眼睛,再插上一个红红的胡萝卜做大鼻子,就是一个大大的雪人了,孩子们围着雪人,通红的脸蛋像红红的苹果,兴奋和欢快流泻在他们稚气天真的脸上。还有更欢快的,在冰上燕子一样轻轻的划过,是孩子们最喜欢的游戏了,几个人同时飞翔而过,欢快的笑声在空中久久回响。更有最惬意的事,那就是捕鸟,下雪的日子,大地被冰雪覆盖,鸟儿们就少有口粮了,这时,拿一箩筐用棍子支起来,在棍子上系上绳子,在箩筐下面撒上玉米,悄悄地趴在远处,握紧绳子,就可以捕鸟了。鸟儿是警觉的,你看它东张张,西望望,最后才缓缓走向玉米,可还没有啄上几口,就“噗”地一声,被套牢了。孩子们欢天喜地的冲向鸟儿,欢快的欢呼声在院落里久久回响……
故乡的冬天,闲适而惬意。入冬了,万物归入宁静,忙碌了一年的人们也歇了地里的活,要歇歇了。你看,温暖的大炕上,女人们一边说笑,一边编草编,欢声笑语不绝入耳。院落里,几个血性的汉子,正在开怀痛饮,兴奋和惬意写在他们的脸上。街道上,艳阳高照,人们三个一堆,两个一伙悄悄地闲谈,更有嗮太阳的老人,淡淡的眯着双眼,温暖而惬意的享受着冬日少见的阳光。
故乡的冬天,大海也不再喧哗,变得静悄悄了。海面上不见了渔帆点点,鸥鹭翱翔,大海寂静又苍茫,人迹罕至,偶有欢快的孩子在冰上飞翔,就是大海最好的点缀了。海面上最常见的,就是几个冬日闲人,狠狠的砸开冰面,在冰窟中热火朝天的捞鱼。海岸上,也是静悄悄的,偶有几个挑海带的人,站在温暖的冬阳下,慢慢吸烟,倒成了海边的一道风景。
……
故乡的冬天,我心中的冬天,你深印在我的脑海里,是我今生最美最温暖的记忆,我永远忘不了你,就像我永远忘不了故乡……
第二篇:思念故乡的冬天散文
万山红遍的九月末,离开秋意缠绵的鸡西边城,来到了四季如春的被誉为春城的昆明,已经三个月了。
在这三个月里,昆明给我的感觉,虽然早晚有点凉,但是,在十一月中旬以前,白天的气温还是挺高的,而且这里的景观树以及各种花卉,依然绽放的那么的灿烂,草坪依然是那么的葱绿,季节的变化微乎其微。进入十一月中旬以后,这里的昼夜温差变化的就很大,白天十一点以后,气温都在二十度左右,夜间气温会骤然下降到七、八度,尤其是后半夜气温会降至二、三度。这样的气温,住在没有供暖设备的楼房里,就得穿着保暖衣,甚至穿上羽绒服,坐在沙发上看电视,还觉得很冷。
记得那还是上个世纪的八十年代末,邻居刘老师的妻子,跟亲嫂子一样的刘嫂,到南昌他的妹妹家去,那也是十一月份吧,刘嫂在南昌住了两个月,春节前回来的,刘嫂说冬天可千万不能到南方去,晚上用被蒙着头还觉得冷,白天手脚都冻的受不了,最冷的一月份,她把脚都冻出冻疮了。那时候我还觉得刘嫂说的有点玄乎,都说南方的冬天很短,很容易就混过去了,没想到我现在在云南的昆明,也尝到了南方冬季的那种难以忍耐的寒凉,在室内是真的冷的有点受不了。女儿也看出我们有点不适应这里的冬天,就特意买了两条电褥子,这样,晚上睡觉的时候,就觉得舒适多了。而且,女婿把电热风搬了出来,让我们看电视的时候给上电,就不至于冻手冻脚了。难怪云南和四川人都喜欢吃辛辣食品和火锅,尤其是对树椒情有独钟,每餐必有树椒炒的菜肴,几乎每盘菜肴里都要放上大量的树椒。因为吃了辛辣食品,会让人的身体发热,以此来驱寒。喜欢吃火锅大概也是这个原因,我发现云南人吃火锅已经到了痴迷的地步,中午吃了火锅,晚上还是火锅,而且火锅料里最多的还是辣椒,或者说是树椒。每到晚上六七点钟,比较好的火锅店,都得排号等着吃火锅,可见云南人对火锅的依赖,也主要是为了御寒,时间长了就成为了一种饮食习惯。而且云南的菜并非自成一个菜系,大部分菜肴都源自于川菜,我发现昆明的川菜饭店也非常多,喜欢吃辛辣食品,大概也是川滇地区的特点。可惜,我们东北人虽然也吃辣椒,也只是吃那些普通的尖椒,对于吃一口就能辣到心里的树椒,是绝对不敢尝试的,特别是我的心脏和肝脏都有病,就更不敢跟辣椒打交道了。
尽管进入十二月份以后,这里昼夜的温差比较大,但是这里的季节变化却很难看出来,除了公园里的柳树和一些落叶树的叶子开始发黄发红外,那些常绿树仍然是生机勃勃。而那些在冬季里开花的景观树和花草,仍然用灿烂和美丽打扮着春城,特别是那些樱花,正是在这个季节里开的春意盈然的,还有那些一年四季都在盛开的杜鹃花,也可以说是季节的宠儿。所以,昆明的四季之分,是不太明显的。可是,作为北方人的我来说,从出生就在四季分明的东北,在已经进入冬季的十一二月份,既没有纷飞的雪花来铺垫冬季的韵致,也没有温暖如春的供热的暖房,还真觉得有点不适应。也正因为南北的巨大差异,在这东北已经是瑞雪纷飞,山舞银蛇原驰蜡象的冬季时,我很自然的生出些许思乡之情。自打进入北方的冬季,鸡西的朋友时常在网上聊天的时候,告诉我鸡西今天正在下雪,气温在零下多少度。通过跟家乡的朋友聊天,常常使我的思乡之情更切,甚至梦里都会梦到家乡正在下着鹅毛般的大雪,有时候觉得家乡的雪就像在身边飞舞似的。常常想起家乡到每年的立冬以后,疯狂的的季节风会把路上的落叶吹上天空,再飘飘摇摇的落下来。如果这个季节在休闲广场上锻炼,就应该带上手套了,也可以穿那种比较短小的羽绒服,和那种类似于二棉鞋的休闲鞋。即使室外的天气很冷,只要回到楼门口,打开屋门,一股热气就会扑面而来,那种温暖是南方城市所没有的。还有在那温暖的老年活动室,打台球,打麻将或者是打扑克下象棋,都是自己熟悉的同事邻居,在一起可以玩的其乐融融。
特别喜欢家乡下雪的日子,那冬季淡蓝色的天宇,一夜间就被灰白色的云翳遮盖的一点缝隙都没有,能感觉出冬季干燥的气息中,隐隐约约的透出丝丝缕缕的大雪即将来临的韵味。雪是在一丝风都没有的时候,无声无息的飘落下来的,刚开始的时候,只是零星的大片大片的鹅毛样的雪花,摇摆着,飞舞着向封冻的北方的大地扑来,就像孩子扑到母亲的怀抱里一样的急切。如果你站在休闲广场上,仰望着天宇,让时不时落在脸上和脖子里的雪花,凉丝丝的舔舐着你的脸颊和脖颈,那种感觉真的是很惬意的。很快的,鹅毛样的大雪就变的纷纷扬扬的了,等脸上落的雪化成了水,在脸上滋润着冬季干渴的皮肤干渴的心,会让你通身上下都变得那么的清灵那么的松泛。如果北方的冬季,在进入三九四九后,偶然遇上两天气温在零下十摄氏度的时候,即使身在室外,也会感觉出一种暖融融的气息在周身流动,绝不像在昆明这样没有冬天的城市,气温降到零下一至二摄氏度,再刮上点风,那种冷,却是让人从头冷到脚的那种感觉。晴天的时候,太阳映照在雪野上,会让你真实地体会到山舞银龙,谷隐白蛇,千里琼楼玉阁的那一种清清凉凉的雪的世界。特别是每当大雪过后的清晨,踩着那一尺多深的洁白得耀眼的积雪,就像踩在柔软的棉花上似的,看着路边树上盛开着的雪的花朵,风过处落花缤纷,真是太爽了。
为了保证雪后行车行人的安全,每次大雪过后,市政各单位以及各商家就开始清雪,环卫的清雪车,把清理成堆的积雪,运到荒郊野外倾卸。每到清雪的时候,我就回想起童年的时候,母亲给我们讲过的一则故事“古时候北方是不下雪的,北方的民族那时候还过着火耕刀种的原始生活,收成非常低,饥饿威胁着北方的民族,每到寒冷的冬季,经常有人因饥寒而死在山林里。玉皇大帝为了延续北方的民族,就让天上的仓储神,每到冬季就把面仓里的白面,撒到北方的大地上,从此,北方的民族过上了温饱的日子,家家都积存了很多的白面。刚过了几年好日子,有一天,北方民族里的一个年轻的媳妇,在她的孩子拉完屎,就顺手拿起一张白面饼,给孩子擦屁股。偏偏这件事让巡山的山神发现了,山神就把这件事禀报给玉皇大帝,玉皇大帝非常震怒,就下旨停止给北方下面。为了不让北方的民族因为冻饿而死,就让北海龙王每年的冬季,给北方下几场大雪,这样,北方的民族,就只好用清理积雪来取暖。而冬季的积雪,却能在融化成雪水后,促进农作物的生长,可以使北方的民族获得好收成,就不会因为饥寒交迫而减少人口了。”
特别喜欢家乡独特风味的酸菜,一般来说,每年到了小雪这个季节,腌制的酸菜就可以吃了。现在住楼的北方人,也不再自己腌制酸菜了,市场上从秋季开始就有卖酸菜的商贩了,虽然商贩们腌制的酸菜,没有自己家腌制的酸菜口味好,但也算说得过去。把买回来的酸菜洗干净了,片的薄薄的,再切成细细的丝,再切点瘦肉丝,用水把肉丝焯一下,去掉血腥味,炒勺里加上水,烧开了,把酸菜丝和肉丝下到炒勺里,大火烧几个开,再放点绿豆粉丝,出锅后,点上点熟油,放上味精和芥末粉,那酸菜汤喝起来可太鲜美了。或者用切成很细的酸菜丝,再切上些瘦肉丝,炒上一盘酸菜肉丝菜,吃起来能酸到牙根。
在家乡吃惯了榛蘑粉条炖小鸡,在昆明却只能吃那种没有什么味道的香菇,因为云南人根本就不认东北的榛蘑,你可以转遍昆明的各个大小超市,除了云南地产的蘑菇,根本就看不到榛蘑的踪影,所以,一进入冬季,就让我进入了想尝一口家乡的榛蘑粉条炖小鸡的渴望,榛蘑的那种独具风味的蘑菇味道,无论是新鲜榛蘑还是晒干的榛蘑,吃起来口感非常好。可以说东北的榛蘑属于那种比较独特的菌类生物,在菌类生物中,只有榛蘑和松茸是属于不能进行人工培植的食用菌,就连过去给皇上进贡的猴头现在都可以进行人工培植了,但是唯独榛蘑和松茸却只有野生的。而且,榛蘑和松茸还都是东北的特产。
每当吃昆明地产的豆腐,那种压得很薄的,看上去给人一种比较僵硬的那种感觉的豆腐,无论是吃火锅放到里面,还是炖豆腐吃,吃到嘴里的感觉有点味同嚼蜡。想起家乡那嫩的颤颤呼呼的东北大豆腐,看着都那么的让人有食欲。这种豆腐无论是炖豆腐,还是东北人喜欢吃的小葱拌豆腐,都能感觉出那种嫩嫩的软软的滑腻的味道,如果吃火锅时,放到火锅里,再挑出来蘸上调料,吃到嘴里那才真叫香。尤其是把豆腐切成豆腐丁和肉丝放在一起,各种调料都搅匀了,上面盖上搅合好的鸡蛋,放到蒸锅里蒸出来,吃到嘴里那才叫美味佳肴呢。
家乡的冬季,天气寒冷的时候,北方人也喜欢吃点辛辣食品,但是那却是正儿八经的北方朝鲜族的辣菜,这种辣菜能达到十几种,是那种看上去油汪汪的,比较粗的辣椒面鲜红鲜红的点缀在各类菜蔬里,让人看了就食欲大增。到市场上卖辣菜的专柜上,买几样真正的朝鲜族人拌的正宗的辣菜,回家邀上几个朋友或者邻居,再炒上几个毛菜,围坐在一起享受着美味佳肴的时候,说说过去经历过的艰苦,谈谈现在的退休生活,真是一种不可多得的享受。
其实,人在一个地方住久了,已经适应了那个地方的环境和气候以及土壤,还有你生活圈子里的亲属朋友和同事,所以,这个地方就是家乡。家乡是什么?就是人的根。离开你生长的环境,到一个陌生的城市去生活,就如同把一棵扎下很深的根基的树挖下来,移植到另一种土壤里,那是需要一个很长的适应过程的,如果水土不服,还会生病的。也正因为如此,离乡日久的人,都会生出如许的思乡之情。
第三篇:亿故乡的冬天散文
每当想起故乡的时候,我的心情都会久久地不能平静。故乡给我了太多的回忆,故乡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在我的心里都感觉是那么的亲切。我爱我的故乡,特别是故乡的冬天,在我的脑海里留下了最深的印迹。
每当冬季来临的时候,故乡的乡亲们的农活相对就少多了,也应该说是一年中最清闲的时候了。记忆中,乡亲们喜欢迎着冬日的暖阳,把双手揣在黑棉袄的袖子里,坐在厚厚的玉米杆子上,三五成群地靠着二大爷家的西屋山,谈着天南地北的趣事。或者几个人抱来几根树枝,找来一个破瓦盆子,在里面生起火来,大伙围在火盆四周,一边烤着火,一边吸着自卷的烟叶子,一边谈着东家长,西家短的往事。那时候不像现在,可以出来打工找活干,很多人没有那种闲工夫聊天的。那时候乡亲们忙的时候很忙,农活一闲下来就没多少事情可干。大伙没事闲聊天的情景,在当时是很司空见惯的。
为了开春时能给地里的庄稼上一层农家肥,有的乡亲在冬季里也不会闲着。特别是一些上了年纪的老人,更是闲不住。他们常常挎着一个大篮子,手里拿着小叉到处转悠着捡拾牛粪之类的东西,回来积攒在一起,来年当农家肥使用。常言说的好,一份辛劳,一份收获。庄稼一枝花,全靠粪当家。这就是父老乡亲们的经验积累。因为那时农业科技还很落后,乡亲们没有多少肥料可用。他们有的喜欢拉着架子车,带上扫帚,拿着小叉,到野外的路上,地边扫树叶子。记忆里,我经常跟着父亲去野外扫树叶子。父亲常常拉着架子车,让我坐在架子车里面,带上用具就出发了。故乡的冬季常刮西北风,野外的地里的桐树,路边的杨树,槐林里的老槐树都显得光秃秃的样子。不远处的树枝上,几只不知名的鸟在枝头上发着呆,一动不动的。有几只在地面上蹦来蹦去的,好像在寻找食物,给空旷的原野带来一些生机。总体上无边的原野给人一种万物萧条的感觉。地面的落叶随风舞动,在地面的背阴处聚堆隆起。父亲拿起扫帚快速地扫着落叶,我用小叉挑起来树叶往架子车里面存放。不一会儿,就装满了整整一车子。我头上戴着小棉帽,身上穿着厚厚的棉衣,手上戴着母亲给我缝制的小棉手套,一点也感觉不到冷。父亲就没有那么幸运了,他拿扫帚的手常常被冷风刮的裂出小口子来,手上的血印子像要流出血来一样,看了真让人心痛。为了我们的家,父亲在不知辛苦地干活,即使到了能让人喘口气的冬天,他也不闲着。为了家里人能过上好日子,父亲真的是呕心沥血的为之付出。
记忆中故乡的冬天特别的寒冷。我的故乡在祖国的北方,说到冬季,我们就常常会想起雪来。在我的记忆中,故乡的冬天,雪常常下的较早,那时的雪下得很大的,很多时候下大半尺深是常有的事。每到该下雪的时候,天色总是阴沉无云,西北风带着哨音,呼呼地刮着,吹在人的脸上像刀割一样的疼。等气温降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从遥远的天际就会洋洋洒洒的飘起雪花来。雪花和着北风,北风卷着雪花,像在一起跳着曼妙的舞蹈一样,飘落在故乡记忆中的草房上,飘落在院子里的槐树和榆树上面,飘落在小院四周的土墙上,洒落在院子里的地面上。不一会儿,院子里就会有厚厚的一层雪覆盖地面。乡亲们这时候大都会待在家里,或者干脆坐在被窝里面,眼睛望着窗外飘落的雪花,脑子里浮想联翩,似乎有着对来年丰收的渴盼。每每下起大雪的时候,奶奶总是很高兴的样子,常言说的好,大雪盖得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大雪一下起来,往往就是两三天的时间。等雪停下来的时候,推门一看,外面的景色真得好美。呈现在乡亲们面前的是一片银白的世界。院子的地面上,房屋上,树上,到处都被厚厚的雪覆盖着。看着满目的白雪,就会想起那句古诗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真的很赞诗人的手笔,多么生动形象的描绘。每当这时候,父亲就会拿起铁锹开始铲院子里和路上的雪。等院子里的雪快铲成堆的时候,我就嚷着让我的父亲在院子里给我堆个小雪人来。我的父亲就会停下来手中的活,开始堆起小雪人来。家里的几个姑姑也过来帮忙,她们还会拿出家里的红萝卜,用刀削得尖尖的,当成小雪人的红鼻子。用土灶里的草灰给雪人画上眼睛和嘴巴。不久,一个活泼可爱的小雪人就活生生的立在我的面前。我就会张开我的双臂,来回围着小雪人转,嘴里不停地喊着:“我家有小雪人喽。”记忆中,可爱的小雪人,是大自然赐与的杰作,浑身散发着一种灵动的美。父亲亲手给我堆起的,那个可爱的小雪人深深地留在了我的脑海里。现在的日子里,每到下雪的时候,我的儿子都会嚷着叫我给他堆小雪人。我无论再忙,都会满足他的要求和愿望。看到他围着小雪人跑来跑去的高兴劲,和他会心的笑。不知不觉就想起了我的童年,想起父亲和几个姑姑给我堆起的小雪人来。那是我童年最快乐的记忆,那是浓浓的亲情的氛围,我一直都是在那种氛围里长大的。当父亲在门外铲出来一条路影时,我就出来找我的小伙伴们,我们就迫不及待地跑了出去。我们的小脚一踩到雪上面去,脚下的雪就会发出咯吱,咯吱的声响。我最喜欢听这种声音了,就像一首音乐的节拍,单调而有趣。一路过去,我们的身后就留下来深深的脚印一串串。我们会跑到地里的打麦场里去。那时的打麦场是一大片空地,我们喜欢在那里打雪仗。我们相互地追逐着,用小手里面的小雪蛋投掷对方,我们的身上,头上,都会有雪附在上面,有时雪蛋会落在脖子里,给人好冰凉的感觉。我们玩的好高兴啊!尽管冬天的温度很低,但我们的身上都会有汗津津的感觉。我们的额头上不知道是雪水还是汗水?我们根本无暇顾及这些,在冰雪的世界里,我们尽情地挥洒着我们的欢歌笑语。玩累的时候,我们就歇上一会儿。等身上有劲了,我们就开始滚雪球,雪球在我们不停地滚动下越来越大,越来越沉,我们就两三个人一起滚雪球,滚好的雪球像碾麦子用的石磙大小。大雪球一层一层夹着故乡的泥土,泥土粘在我们的手上,我们就用地上的雪在手心里搓几下,手心有一股透凉的感觉。我们的小脸和小手尽管冻得透红,我们也不愿意停下来,我们的童心像洁白无暇的雪一样鲜活透亮,又是那么的快乐无忧。
太阳出来的时候,雪就开始慢慢融化了,厚厚的雪一半天是融化不完的。当晚上气温降下来时,雪水就顺着屋檐慢慢墜下来,成为倒挂下来的琉璃苔。在我的记忆中,乡亲们那时还住着草房子,屋檐下倒挂的琉璃苔很长,大人一伸手就能够拽下一个来。琉璃苔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亮,对我们小孩子来说是挡不住的诱惑。大人们不让我们吃,怕我们吃出毛病来。我们就偷偷地拿棍子出来,趁大人们不注意时用棍子把琉璃苔撬下来,含在嘴里当冰棍吃,那感觉是透心的凉爽。有时嫌化得慢,干脆就在嘴里嚼起来,发出咯嘣的脆响,冰得小嘴来回的吸溜着,那神情像吃着天下最好的美味。是那种比现在的冰棍化起来还凉还甜的感觉。
记得每到冬季即将来临的时候,母亲怕我们受冻,就会早早地给我们穿上她亲手给我们缝制的棉衣,棉鞋。母亲很小的时候就没有了父母,她知道那种受冻挨饿的感觉,她不会再让自己的孩子受冻了。她把她全部的爱都缝进了棉衣里,无私地留给了自己的儿女。可现在我的母亲不在了,到了遥远的我另一个世界,我再也不能穿母亲给我缝的棉衣裳了。母亲走后,每到冬季,我总是想起母亲给我们缝制的棉衣,母亲缝制的棉衣针线活是那么的细致,母亲缝制的棉衣很厚实,穿在身上感觉很暖和,也很舒适。“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远离故乡的我现在想起来,因为那时身上穿着母亲给我缝制的棉衣,我才拥有了好身体,棉衣紧贴在我的心口,温暖我的心里。在日常生活里,我每每看见有耳朵,手面,脸上冻伤的人时,我总会想起我的母亲,母亲把我们照顾的太好了,我真的感觉太幸福了,因为在我的记忆里母亲从来就没有让我们饿着,或是受冻过。
故乡的冬天在我的记忆深处,我深深喜爱和怀念故乡的冬天。因为有故乡的亲人们浓浓的亲情在,还有我的母亲在冬天里给我缝制的棉衣穿在身上,我没有感到有一点冷意。故乡的冬天里,有母亲的爱在,故乡的冬天就不会冷,永远都不会冷的。
第四篇:故乡的冬天散文精选
导语:在我们眼中,故乡的冬天别有一番美。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故乡的冬天散文,供大家阅读与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故乡的冬天散文()
寒冷的冬天,当坐在沙发上一边很悠闲地品零食一边看电视,情不自禁回想起故乡的冬天。
故乡在临洮县连儿湾乡王西湾村,是经济相对比较落后的乡村,那里没有像城市一样的热闹气氛,那里的冬天一切不再是温柔,走进村子,很稀少的白杨树早就被冬天凛冽的寒风刮得光突突,到处再也见不到一点秋的踪迹,整个小山丘和大地都好像被冻在那里。经受着寒风呼呼一遍遍的扫掠,这时,一年四季忙于农活的农民们也闲下来了,在家都围着个火炉在取暖,也有几人结成伴组群坐在热炕上嗑着瓜子、喝喝小酒,唠家常,他们一年基本上都在忙农活,也只有在这冬天时才能有这个自由闲暇时间,此时还有个别家人趁有时间把羊放出来,去寻找秋天已落的干树叶为食,而他们在有阳光的山犄角旮旯里晒晒太阳,享受着寒冷时中那一丝暖阳,也有时就弄上一堆干树叶点着来取暖,还有时背上一小袋土豆和柴火,中午到山里挖个洞洞烧着吃,人们管它叫地锅锅,同时,几个人在一起玩玩扑克,时间过得挺快,转眼间就是一天。
故乡的冬天散文
(二)故乡的冬天,有寒风凛冽,大雪纷飞,有冰冻三尺、北风呼啸------
在我所见过的所有冬天里,只有故乡的冬天最美!
在故乡,冬天的夜里,当你正要进入梦乡的时候;当你睡意正浓的时候;当你正在梦中畅游的时候------风吹落了老树上最后一片叶子,唯有青松正与大地一同迎接着雪花的妆扮。接着,雪花纷纷扬扬的飘落了、飘落了------似仙女的轻纱渐渐飘落在屋脊上、树梢上、广阔无垠的大地上、已结了薄冰的湖面上------一切都覆盖着一层洁白无暇的雪屑,在夜光中晶莹闪烁。
这时,你忽的醒来了,冬日里的清晨,天色还没来得及蒙蒙亮,你睡眼惺忪的回忆着睡梦中的美景,你无限轻松的回忆着,漫天的星斗尚且还未来得及褪去,此时的雪景是那么的美,美的虚无飘渺、洁白泛着青色,你可以尽情的欣赏,不必担心会刺伤眼睛,你缓缓地走出了房间,走进了庭院,徜徉在广阔无垠的大地上,噢!田野里、高山上激流、小溪------梦中的景象又一次浮现在我的眼前。
这是在画里吗?还是在梦中?
不,这怎么会是在梦里?梦中怎会有如此美丽的雪景呢?
雪花一刻不停的飘落着、一刻不停地飘落下来,掩盖了世间万物、即使是肮脏的泥潭也变得纯洁美丽。
故乡的冬天真美!
故乡的冬天散文
(三)冬天,原本是一个冻得让人发抖的季节,而在乡村老家,冬天却成了一个生活多彩多姿的季节,彰显出他是一个美丽的时节。
我喜欢故乡的冬天。只是我所说的是三十多年前的冬天。
我的故乡在鲁西南大平原上。那时的冬天,没有什么暖冬之说,该冷就冷,是真正的冬天。西北风在无遮无拦的大平原上任意撒欢,刮得高压线和电葫芦发出阵阵鸣叫。树大都落光了叶子,干枝凌乱地定格在屋后村头,让冬天没有边际地萧瑟。参差的屋顶上落满白雪,几只麻雀起起落落,打破了银装素裹的沉默。
冬天对于故乡农村来说,是个真正的农闲季节,庄稼该上垛的上垛,该收藏的收藏,就连搭在墙头上的地瓜秧也已整齐地垛在一起,散落的棉花材很理顺的堆在一边,整个的街巷都显得干净利落。偶有几条闲狗摇着尾巴四处寻找食物,老母鸡领着已经长大的小鸡很有成就地悠闲地散着步,青山羊三五成群逍遥地过街穿巷。那幽深的胡同,两旁的高墙由青砖砌成,久远的岁月使砖缝里生长出的猫尾巴草早已枯黄,微风吹来,他们悄然而羞涩的摆动着身姿。
等太阳升高以后,人们纷纷走出屋子,袖着手躲到避风的地方晒太阳。有男人从老棉袄里掏出孩子用过的作业本,撕下一张纸条卷成个喇叭筒,里面放一撮碎烟叶,瞬间便做成了一支纸烟,点着很享受地吸上一大口,慢悠悠的吐出来,烟圈慢慢升腾,氤氲了周边的人,大家于是纷纷伸手讨要。接近中午,女人们都回家做饭,几乎家家千篇一律,地瓜面黑窝窝头,煮一锅老白菜(白嫩的白菜要等到过年时吃,平时只吃老白菜)。菜盛在碗里,即使在太阳下照也看不出一个油星。但没有谁说难吃,孩子们也不挑食。即便这样,大人们还有时会对孩子忆苦思甜:这比过去强多了,你没经历过60年,连野菜糊涂都喝不上……孩子们也不接话茬,只顾埋头吃饭,窝窝头都吃俩了还要伸手去馍馍筐子里拿……
夜幕还未完全降临,家家都已关门闭户,全家人在屋子里守着一盆火,说着话儿,用炉火和语言守住温暖抵抗严寒。老人和孩子嫌被窝冰凉,还要用“火烘子”烘床(北方过去在床上取暖的一种方法),偶有不慎,掉出的火星会燃着被褥。也有图省事的人家,做晚饭的时候顺便在锅底下烧一块砖,将烧热的砖用布包上放进被窝,睡觉的时候被窝便热腾腾的。也有夜猫子深夜不归,找地方喝点小酒,那是65度的山东老白干,纯粮食酿造,不上头,但很烈,喝下去喉咙里犹如咽下去一个小火炭。他们猜拳行令,直喝到脸红脖子粗才算尽兴。喝完酒再推牌九(一种骨牌),输赢不多,因为大伙腰包里都没多少钱,最多的带几毛钱,还是从鸡屁股里抠出来的,因为那时没地方挣钱,也不允许去挣钱,人们穷惯了,心里就不想钱,那是真正的知足常乐。
故乡的冬天散文
(四)故乡的冬天渐行渐远,早已远得望不见踪影。那些穷困、那些苦难、那些落后永远不会让我忘记,但那些乐趣、那些温馨、那些宁静也已深深铭记在心。
这两天逐渐变冷,长春的冬天开始露出了它凛冽的面目。说来也怪,我来此地两年有余,每逢冬天的寒冷来临,照例是要下一场雨的。此后气温骤降,下的雨结成了冰,路也变得极难行走,过两天又下一场雪覆盖其上,这便是北国冬天的开幕了。
某日,午后酣睡,房间吵闹与闹钟皆未得扰我美梦,自然醒来之时,已是未时有余。窗外夕阳欲下,屋内一片静谧。又听的窗外风声,树叶沙声,屋内室友鼾声声声入耳。记忆不知不觉,便回到了故乡的冬天……
冬日的清晨,醒来早已是太阳高挂,一场大雪在人们的睡梦中悄然降下。万物有灵,不但是“好雨知时节”,这雪想来也是极为聪慧的,非如此怎会此时降临大地?于是连暖乎乎的被窝都留不住我了,便赶快起了床,走到外面的场里欣赏这天地造化-《冬日雪景图》了。但见远处高山早已被大雪封盖,阳光照耀下,银芒刺眼,其间嵌着些许荒树的灰。近处苞米地内的雪早已化了些许,看起来有点薄厚不一,有的地方甚至已经露出了大地荒凉的脊背。几捆枯黄的玉米秆显得有些尴尬,索性抱在了一起。又见几只麻雀在地上寻着吃的。大概是几只懒惰的鸟了,不晓得早些屯些过冬的食物,都这个季节了,哪还有甚么吃的供它寻呢?不久果见它焦急,无奈,最后只能哀嚎,听之不免心生怜悯。倘若它冬天不能养些生机,来年早春又该如何呢?雪上尚不曾有一个脚印,只有一排爪印,依稀几个零散的爪印,这猫和飞禽起得却是早。
午后吃过饭,太阳已是很暖了。串门的人开始寻找他们的乐处,父母在饭后也是寻着人家闲叨了。我一人久待屋里,觉得闷,也踏着雪去村口凑一凑热闹,看看老人打金牌。这牌我从小看到大,看了十几年,也不曾看出个所以然,其果真奥妙焉?如此久看也觉无趣,且奈太阳暖洋洋的,着实让人困倦,便又悠哉回了家,爬上热炕便睡。
我是喜欢冬日里母亲的热炕的,这也是我喜欢冬天的一大原因。在这样的热炕上睡觉,睡得沉,睡得酣,且常作得美梦,直梦到黄昏。醒来时便见猫卧在炕头念经了,我只能静静地看着,听着,唯不敢丝毫相扰。它却是比我勤劳许多,晚上捉鼠,白天老早起来做“早课”,傍晚又是一课,晚上再做一课,一日三课,绝不耽误。然而它也终究是抵不过热炕的诱惑,无事便赖在被窝里酣睡,它睡觉可是比我多了。倘若有时我忘了它的存在,进被窝时不小心扰了它的美梦,便恼怒不已,打个哈欠,摆好阵势,欲同我一决高下。它见我丝毫不理会,更加恼怒,但它也知道欺不过我,如此只好无奈地愤愤离去,转而寻我母亲的安慰。母亲正忙着做饭,自是顾不上它的,不然总得给它些安慰了。父亲正在炉边喝酒,见状便招手唤它,它颠着屁股,翘着尾巴赶紧去了,待到跟前闻着酒味,赶紧惊恐地逃开。只因我和哥哥骗它喝过一次酒,它自此知道酒的厉害,闻着酒味便害怕。至此,它方觉屋内已无它立足之地,索性离去。我往窗外望去,只见两排脚印,至于其去向,却是不可寻。然而待到饭时,母亲喊我端饭,我又见它在厨房里围着母亲打转,喵喵地撒娇甚至哭喊,母亲实在招架它不住,给它点吃的让它先享,它极喜欢这种在人前头的感觉,欢喜地去吃,全然不顾其他。我们也得此吃个安静的晚饭了。
冬天万籁俱寂,农活甚少,屋内活亦不过是些轻松的琐事,其中多不乏让人惬意的享受,这是我喜欢冬天的又一原因了。然而我现在身处他乡,眼前景象,迥异于故乡,虽别有一番冬日韵情,终是抵不过故乡的冬天。
第五篇:冬天,忆起了故乡的那条河散文
看过并且写过一些关于过年的文章,尤是回忆孩提时代的过年,留在内心深处美好记忆的作品令人感动。我也写过这样的短文,说的都是小时候过年买鞭炮,穿新衣服,拜年磕头给压岁钱之类的,年味儿十足的那些事情,每每写到这些东西时,确实是感到亲切温馨,往往让人产生意犹未尽的留恋。
过年放年假,无论做学生时期,还是上班这么些年的年假,都是令人兴奋的一件事情,每年的年假都很叫人憧憬与期待,年假里留下过许多的记忆让人回味。
说到了过年,想到的大多都是年味儿十足的欢乐美好,其实,也有一些过年的经历是另外的体验,同样让人们思考受益。
记忆之河随着岁月的钟摆一步步流淌,有些记忆渐渐的模糊,而有些事情却越发的清晰。故乡的那条河,河里的那水,冬季结上的那冰,年假里发生在冰上的故事,打开记忆的闸门,会如同小河流水一般涌动着。
村子北边就是小说《红旗谱》中的千里堤,堤内就是故乡的潴龙河。小时候的潴龙河河水清清,春天里两岸的长堤上绿树成荫,柳枝婆娑起舞,到了夏天,鸣唱的知了趴在柳树的枝杈上,孩子们自己做好的沾网趁着不备的瞬间就把知了沾进网里。秋末冬初寒冷了,有船工摆渡着木船,听着船工的歌声,小船儿在两岸之间渡来渡去。冬天,河床上河水冻上一层厚厚的冰,冰面上孩子们溜冰戏耍,欢快的像飞翔的一只只小鸟在冰上飞舞。腊月初,天气往往很冷,河床上依然是厚厚的冰,等到了腊月底,就到了六九末,七九初,有的年头赶上暖冬,河里的冰开始融化。常言道,七九河开,八九燕来,九九耕牛遍地走。说明送走了冬天,春天又来了。
年假里是孩子们玩耍的天堂,没有繁重的假期作业,孩子们轻松自在欢快的度着假期,迎接新年的到来。
孩子的视野是窄,小时候到河对岸村子的集市上去购买年货就觉得就是很遥远的地方了。跟着大人去赶集,看着大人们迈着大步走的那么轻松,孩子跟不上大人的步伐,只有跑得气喘吁吁,此时真的是盼望过年,盼望着着长大的童年。
初中二年级冬天的时候,高考制度恢复。放年假了,期末考试的卷子与奖状落在了教室里。假期不再像过去那么轻松,天天赶着作业,心里还是愿意把卷子,把奖状交给家长看看。一直等到了腊月二十九下午,我才决定去一趟学校,赶在年前把卷子取回家。回来的途中,一路的空旷,置办好年货的人们就等着在家过年了,路上只有我一个人在行走。
到对岸的学校读书,春夏秋冬都要走过这条河。故乡的这条河,也不是总那么温顺美好,夏天,有的时候河水暴涨,洪水肆虐。就是到了冬天,也有它不友善的时候。
当我独自一个人走到冰面中心时,突然听到“咯吱”一声,冰面上出现了一条长长的裂缝,心里的恐惧与绝望顿时间使脑海一片空白。奋力的冲过去,脱离了那塌陷的冰区。奔跑中,卷子与奖状散落在冰面上,没有再回去取。春节后开学时,望着流淌的河水,早已看不到卷子的踪影。天佑我闯过了那次风险,从此,没有再敢溜过冰。这个年假是带着惊魂与失落度过的。
人们得到过故乡河水的滋润,体会过戏水的欢乐。但也有过河水对我考验另外的这种经历,还有过由此而引发的一些思考与成长。
大自然给予了世界上所有的生命。没有地震与火山爆发,就没有高山,没有高山就没有河流,没有河流就没有人类和其它各种生命现象。人类生命是大自然赋予创造的,因此,我们人类应该敬畏大自然。故乡的那条河也是高山流水,春夏秋冬,冰霜雪雨,日月星辰转换形成的。大自然有它斗转星移的变化规律,我们从小就应该学会认识大自然,敬畏大自然,敬畏生命,尊重自然规律。不认识不尊重大自然,就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认识了解掌握尊重敬畏大自然,就会从大自然中获取营养和得到恩赋。如果掌握懂得了冰雪消融的季节,仔细观察冰冻的硬度与松解度,这次的风险是可以避免与防范的。其实,包括春节过年,也是根据自然现象中春夏秋冬的轮换规律,产生了农历计时而有了春节。
第二年夏季,我以全乡第二名的成绩考入县高中。补回了那张失落在冰面上的考卷。
如今距离那段难忘的时光,感觉好像很久远了,而记忆里的那条河依然清水依依,碧波荡漾,家乡时刻装在心间。马上就要进去腊月,期待着今年年假放假回家,与家人团聚,与乡亲团聚,去家乡的那条河边看看,站在千里堤上,眺望蜿蜒缠绵奔向远方的河流,寻找一下儿时的影子,重温一下故乡儿时的那些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