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爱,就要让学生去创造演讲稿
记得在上大学的时候,一位老师曾经说他己经有20多年的教龄了。当时我想,20多年,该是多么漫长的岁月啊!现在,屈指算来,我竟然也有十多年的教学经历了。在这十多年的教学生涯中,我有过成功的喜悦,也有过失败的痛苦。但是,在这里我可以坦诚地告诉大家,我真的非常喜欢教师这一职业,我也喜欢我所教过的每一位学生!
十多年来,我用自己对爱的理解默默地工作着。作为班主任,我曾撇下年幼的孩子去照看生病的学生,也曾在深夜帮助学生寻找过丢失的物品;作为教师,我曾无数次伴着午夜的灯光赶写着第二天上课的教案,更有无数次站在三尺讲台上口干舌燥地传道授业,耐心细致地答疑解惑。为了一个教学难题,我来去
匆匆地奔走于家庭、教室、图书馆之间;为了一个不甚明了的问题,我请教过山师、山大的专家教授。但是,效果又是怎样的呢?我依然感到惭愧。学生依然有这样那样的意见,课堂气氛沉闷,学生看课外书、说话,甚至中途溜号的现象时有发生。我和他们近在咫尺,却难以进行心与心的交流。有一次,一位学生交上来的作业竟然是从32开的本子上撕下来的一张纸,参差不齐,用歪歪扭扭的字写了三句话。面对现实,我伤心、失望、委屈,苦涩的泪水从我的脸上悄然滑落。我不明白,为什么我种的是瓜而得的是豆,为什么我种的是橘而收获的却偏偏是积!直到有一天,我的一位学生充满深情地告诉我:“老师,你很辛苦,也很努力,但是……”说到这里她停了下来,用眼睛看着我,一字一顿地说:“老师,我们能做的,请让我们自己去做,好吗?
学生本来是我们教育的受体,但是,这位学生所说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字都重重地敲在我的心上,让我久久地不能平静。我开始反思,反思我对学生的爱是否科学,是否合理。我慢慢地发现,我爱护学生,更应该让学生自强自立;我传授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把知识转化为能力;我注重了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却忽略了学生积极性的发挥。会的,没有让学生去做;不会的,更没有引导学生去探索。如果这也算爱的话,这种爱只能是包办式的爱、保姆式的爱、灌输式的爱。用这种爱培养出来的学生,有独立的见解吗?有积极的参与意识吗?更为重要的是,有开拓进取的创造精神吗?而一个没有创造精神的学生,当他一旦走出校门,他将如何去面对今天需要竞争、需要激流勇进的年代,又将如何去面向21世纪呢!一位英国的哲学家曾这样意味深长地警告世人:“世间许多的错误都可以更改,而唯有教育的错误不可以更改,因为教育的错误将整整影响人的一生!”认识到这一点,我开始改变自己,努力把包办代替降低到最低点。尽管改变的过程充满了艰辛,但是,我坚持着、努力着。我让他们读书,以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我让他们讨论,以给予他们各抒己见的机会;我让他们辩论、质疑,以发展他们的求异思维;我让他们写作、办黑板报、搞知识竞赛、给报刊投稿,以让他们把学的知识转化为能力;我让他们走出课堂,用眼睛去读世间的书。经过这一番调整,我欣喜地发现,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了,课堂气氛活跃了。一位学生的文章居然被济南的一家报纸采用,尽管只有200余字,稿费不足五元,但在班上引起的轰动不亚于当年原子弹爆炸。作为老师,还有什么比看到学生进步更让人高兴的事情呢?欣喜之余,我也拿起了笔,把我的教学体会写下来,寄给了北京的一家学术杂志,最近,接到了采用通知。我想,这大概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教学相长吧。
我深深地体会到,作为老师,你应该学富五车,你应该著作等身,你更应该深深地爱着你的学生。但是,爱,不是包办,不是代替,不是灌输;爱,就应该让学生去创造,这才是教师给予学生最深远的爱!
相传在古代欧洲,有一位国王要举行一次隆重的颁奖大会,把从阿尔卑斯山上采来的一枝并蒂桃花奖赏给对社会最有贡献的人。颁奖大会上,将军、诗人、名医、画家,一个个满怀信心地登上了领奖台,却一个个空手而回。最后国王把这支经过千辛万苦从阿尔卑斯山上采来的桃花别在了一位满头银发的教师的衣襟上,对他说:“你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没有你,既没有将军、诗人,也没有名医、画家!
是啊,哪一位将军、诗人没有聆听过老师的教诲,又有哪一位名医、画家没有经历过老师的辛勤培育?所以我说,教师的职业是崇高的,然而,一个不会培养学生创造力的教师也是吃力不讨好的!我热爱教师这一崇高的职业,愿意把对祖国、对人民的爱凝聚成对学生最诚挚的爱,奉献给祖国的教育事业!
第二篇:让学生创造辉煌
让学生创造辉煌
新市镇平宁基点校
一直以来,我认为教书首要一条就是管住学生。要想管住学生,就得先给学生一个下马威,不然的话,学生不怕你,以后你的工作就开展不下去了。
那一次,我正和同学们兴致勃勃地讲评作业,大家说得头头是道,我也暗自高兴。正当我请了一位同学回答我的问题时,我发现他的同桌小明正低着头,瞧他的神态,思想已游离于课堂之外。顿时,我的内心深处涌起一丝不满,决定借此机会“杀鸡教猴”。于是,我放慢讲话速度,慢慢走到他的身边。全班同学都明显感觉到我的变化,教室里的气氛一下子凝固起来了。小明同学也感觉到了这种变化,看到我就站在自己的身边,脸一下子涨得通红,身子也不由自主地轻轻颤抖着。我立即请他重复一下我的问题,他听到我叫他,他连忙抬起头环顾四周,然后扭扭身子,慢吞吞地站了起来,低头看了看书,又抬头看了看我,课堂上出现了短暂的沉默。很明显,他思想开小差了,不知我们讲到哪题了?我暗自思索:是让他坐下去了事呢?还是继续?对,关注一切学生的发展,我只要耐住性子,他一定会知道。“你把题目读一遍?”我原以为教学即将顺利进行,可谁知他脸涨的通红,牙齿咬住嘴唇低下了头沉默不语,周围也响起了窃窃私语声。我暗自提醒自己:耐心!“那你刚才在干什么?”我拼命压住心底的怒火,“你能把题目读一遍吗?”我知道,我的声音变得严厉了。“快读呀……”旁边的同学也觉察到了不对劲,开始悄悄提醒他。可他抬了一下头,看了看我,又低下了头,我分明看到了有一串泪珠滴在了他的本子上。教室里寂静无声,我明显感受到了全班同学噤若寒蝉的表情。我在生气之余,内心深处隐约有个念头一闪:难道我错了?最后,我以“我们找个机会谈谈!”结束了这段“对峙”。
下课后,我独自生着闷气。我又反思到今天的一幕,应该说是在情理之中,可我为什么非要逼着他说话呢?是为人师者的脸面吗?还是我的杀手锏用错了对象……这时,那双泪眼婆娑的眼睛浮现在我的脑海里,一种不安和自责悄悄袭上心头,我真的错了!我不该为了自己的虚荣心而那样做!于是我带着一份激动和期盼找到他,和他进行了一番交流。原来他一直内向,怕在众人面前发言。没想到我会逼他开口。因此,我与他约定,明天上课,继续提他的问,但希望他能够自己举手发言。第二天课堂上,我故意分了分神,偷偷观察他的“动静”,等待着……他的眼神不时地和我交会,我则向他颔首示意。终于,那只手悄悄地举起了一小半。回答时尽管声音还是细若蚊叫,但已足以引起同学们的诧异。我俩会心一笑。我如释重负,一位从不开口的学生今天终于有了勇气,重新认识到了自己的价值。
老师的呵护是打开学生心灵的钥匙,一位优秀的教师要有一颗关爱童心的心。在你年年月月、朝朝暮暮和学生相处时,要更多地呵护童心,关注学生生命的进程。当老师与学生敞开心扉,当老师与学生真情涌动,才能为教育注入生机。给学生一个机会,可以让学生创造辉煌,给自己一个机会,让我们看到奇迹的发生。老师的一份童心、爱心与耐心,可以使铁树开花。
2014年3月12
第三篇:学生演讲稿:让世界充满爱
一缕阳光,一份温暖——让世界充满爱
有人说:人生就像一年四季,从朝气蓬勃的春天开始,逐渐走向热情的夏天,辉煌的秋天,再到达沧桑的冬季.而爱心,是天上永远不落的太阳.如果没有太阳,一年四季,就不会那样绚丽多彩了.同学们,我们的出生,是医护人员的谨慎,母亲的痛苦和父亲的焦虑;我们的成长,是老师的期待和同学的鼓励.这个社会象对待一份神圣使命一般将我们抚养成人.从牙牙学语的小孩子一步步成为一个满腔热血的青年,我们得到了社会许许多多的关怀.医护人员把爱心投注在手术刀上;父亲的爱夹在厚厚的学费里;母亲的爱织进温暖的围巾内;老师把爱划进一行行鲜红的批语中,而同学的爱,融在一张张字迹歪斜的贺卡里……
我们忘不了2004年印度尼西亚的海啸,当人们兴高采烈地为雅典奥运会做准备时,大海的怒潮在地球的那一边咆哮、肆虐。无数人还在海边悠闲地漫步,一个巨浪翻来,夺去了他们的生命……四大洋是相通的,世界上的人们的心也是相连的。于是,全世界轰动了:政界,许多国家物资;艺界,黄奕等人亲自到街上去募集资金,张柏芝冒着传染疾病的危险去一上片狼籍的受难地区慰问,,《同一首歌》的莹莹辉光点照了夜空……一些老百姓也讲将自己的血汗钱,捐了出去……
社会的爱总是无时不在的,就好象太阳一样,无时无刻不在奉献着光和热。然而,有阳光就会有阴影。而消除阴影的方法,就是让太阳直射,让阴影在人们的关爱之火下臣服。
如果说社会是一个太阳,那人们不正式围成这太阳的缕缕阳光吗?我们在社会的关爱下长大,一棵小树尚懂得制造氧气来回报社会,那我们呢?我相信人都是有良知的,一定不会对其他人的困难熟视无睹。只是,有时候人们的良知在沉睡。
不要等灾难来临才奉献爱心。爱心应该体现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同学们,当早晨跑步时一个同学摔倒遭到别人的讥笑时,你有没有想到过拉他一把?当街上一个衣衫褴褛的乞丐遭到人们的驱赶时,你有没有想到慷慨解囊?当你在公交车上看到一个老人的身体随着车的行使左右晃动而别人依旧谈笑风声时,你有没有想到主动让座?当一位同学因成绩下降而遭人白眼从此一蹶不振时,你有没有想到过要帮他重拾信心?……
一缕阳光,一份温暖。四季因为有了太阳才变得美丽,生命因为多了爱心才变得充实。同学们,朋友们,让我们奉献自己的一片爱心,让社会的太阳多一份温暖,让它融化所有的冰川!
第四篇:让学生懂得去感恩
让学生懂得去感恩
(定西市安定区称钩驿初级中学 安定区743027)
一 案例背景
现在的孩子,特别是独生子女,他们在父母亲百般呵护、悉心照料下,无忧无虑的成长。他们接受了太多的爱,渐渐的,连他们自己也把这一切视为理所当然。他们习惯于索取,习惯于“说一不二”,即使父母亲再苦再累也必须满足他们自己的要求,而他们却从不懂得去为父母亲做些什么,分担些什么。他们对父母要求多,分忧担待少;对老师挑剔多,尊重理解少;考虑自己多,关心他人少;对社会抱怨多,客观分析少„„这些现象,导致孩子们“感恩”意识严重缺失,稍有不如意,便大发脾气,甚至以死相逼。面对这并不是“个别现象”的现实,我们这些为人师者不得不开始思考:今天的孩子怎么了?我们的物质生活日益丰富,我们的教育条件日新月异,为什么我们的孩子却越来越不懂事?面对一点点挫折,他们就那么轻易那么草率的结束自己如花的生命?这究竟是为什么?我想原因很多,但有两个字却不得不提:感恩。现在的许多孩子没有一颗感恩的心,面对他人的帮助,甚至连一声“谢谢”也不会说,这不能不说是社会文明的一种悲哀。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有必要提醒他们,引导他们,继而唤醒他们已被一层层习惯与世故压在灵魂最深处的善良本性与感恩之心。
二 具体案例
星期一上午,学校举办了以“感恩”为主题的报告会。伴随着凄美的音乐,主讲人王老师用他那深情的语言,极富感染力的表情,慢慢地将全场之人带入一个沉思的境界。听着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故事,孩子们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任热泪流下自己的脸颊。报告会结束了,孩子们波动的情绪仍难以平息。见此情景,我立即布置了任务:咱们本周班会的主题就定为“感恩,我们要行动”,大家课外再多搜集一些有关“感恩”的故事,明天班会上要给全班同学展示。
第二天班会课,当我刚刚踏进教室的门槛,王乾东就跑过来:“老师,您看行吗?”我朝黑板一看,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黑板中间是用黄色粉笔书写的醒目主题:“感恩,我们要行动”,周围是用彩色粉笔精心设计的板画,有太阳、有星星、有红花、有绿叶„„看着同学们激动的心情,我对上好这节课的信心更足了。
这节课我设计了三个环节。
第一个环节:讲故事,悟人生,知感恩。
首先上台的是赵慧琴同学,他给大家讲了一个这样的故事:有一个天生失语的小女孩,爸爸很早就去世了,她和妈妈相依为命。妈妈每天很早出去工作,很晚才回来。每到日落时分,小女孩就站在家门口,充满期待地望着门前的那条路,等妈妈回家。妈妈回来的时候是她一天中最快乐的时刻,因为妈妈每天都要给她带一块年糕回家。在她们贫穷的家里,一块小小的年糕都是无比的美味啊。有一天,屋外下起大雨,已经过了晚饭时间了,妈妈却还没有回来。小女孩站在家门口望啊望啊,总也等不到妈妈的身影。天,越来越黑,雨,越下越大,小女孩决定顺着妈妈每天回来的路自己去找妈妈。她走啊走啊,走了很远,终于在路边看见了倒在地上的妈妈。她使劲摇着妈妈的身体,妈妈却没有回答她。她以为妈妈太累,睡着了。就把妈妈的头枕在自己的腿上,想让妈妈睡得舒服一点。但是这时她发现,妈妈的眼睛没有闭上!小女孩突然明白:妈妈可能已经死了!她感到恐惧,拉过妈妈的手使劲摇晃,却发现妈妈的手里还紧紧地拽着一块年糕,她拼命地哭着,却发不出一点声音„„雨一直在下,小女孩也不知哭了多久。她知道妈妈再也不会醒来,现在就只剩下她自己。妈妈的眼睛为什么不闭上呢?她是因为不放心她吗?她突然明白了自己该怎样做。于是擦干眼泪,决定用自己的语言来告诉妈妈,她一定会好好地活着,让妈妈放心地走„„小女孩就在雨中用手语做起《感恩的心》,泪水和雨水混在一起,从她小小的却写满坚强的脸上滑过。她站在雨中一遍又一遍地做着,一直到妈妈的眼睛终于闭上„„
教室里寂然无声,孩子们沉默了,我和孩子们一起沉默着„„忽然,我听到嘤嘤的哭声,一些女生已趴在桌子上抽泣,大多数同学低下了头。
“同学们,中国有句古语:‘百善孝为先’。一个人如果不知道孝敬父母,就很难想象他会热爱祖国和人民。不要因为你在不经意间的一个举动踏伤那颗爱你的心。你知道吗?你一个再简单不过的动作,却是父母一生等待的内容。”
接着我给孩子们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在外读书的大学生,放寒假回家。那天他乘坐的火车将于下午到达A市, 然后转乘开往他家所在B县城的班车, 估计晚上7点之前就可以赶回家。临行前,他的母亲在电话里千遍万遍地叮嘱:“路上小心,等你回来我们一起吃晚饭。”车行不久 ,窗外就开始飘雪 ,气温也骤然下降。火车到了A市,他下车的时候 ,地上的积雪即将淹没膝盖,几乎所有开往B县的班车都停驶了。万般无奈之下,他拨通了A市一个同学的电话,几分钟后 ,同学把他接走。在路上,同学说,给家里打个电话吧,他犹豫了一下,想着电话卡上的钱刚刚打完 ,附近的电话亭也因天气的缘故早早地关了门,就说:“算了吧,反正明天就回去了”。电话终是没打。就在那晚 ,一辆开往B县的班车因风雪和超载,在距B县20公里的地方翻入河里, 其中18人死亡,5名重伤。这些人大都是外地求学归来的学生,不幸的消息,马上传遍B县的角角落落,他的父亲很快听到噩耗,顶风冒雪立即赶往出事地点,风狂雪骤 ,父亲终于一步步挪到出事的地点,看到残留在桥栏上的血迹已经凝固,他断定那凝固的血迹中定有自己孩子的气息,昏倒在冰天雪地里。后来,妹妹告诉他,那一夜母亲燃了12柱香,对着神像跪了整整一夜,也祈祷了一夜。母亲的白发就从那夜开始出现的„„
“听完故事,我想对大家说 ,打一个电话,道一声平安,就足已安慰那两双盛满关爱和担忧的眼睛。请感激和怀想那些有恩于我们却不言回报的每一个人。正是因为他们的存在,我们才有了今天的幸福和喜悦。”
此后,还有几个学生讲了“洗脚”、“寻人启事”等内容鲜活、生动感人的故事,一次又一次将大家带入了沉思。
第二个环节:做游戏,答问题,懂感恩。我设计的游戏是这样的:
第一步,让学生每人拿出一张白纸,在纸上按①②③的顺序写出自己最想感谢的人(①为最想感谢的人,②次之,③再次之),并写出想感谢他们的原因。
第二步,请回答“为什么要把他放在这一个位置?”
第三步,请回答“如果③这个人不存在了,你的人生会发生什么改变呢?如果②呢?如果①呢?” 第四步,请你如实回答下面的问题。1.你父母亲的生日各在几月几日? 2.你父母亲的体重各是多少千克? 3.你父母亲的身高各是多少厘米? 4.你父母亲各穿多少尺码的鞋? 5.你父母亲最喜欢的颜色分别是什么? 6.你父母亲最喜欢的食物分别是什么? 7.你父母亲最喜欢的日常消遣活动分别是什么? 8.你父母亲喜欢做的运动是分别是什么? 9.你妈妈经常用来教育你的口头禅是分别是什么?
(请把答案写在一张纸上,带回家让你父母给你评分。如答对6题以下,请你以后多与父母沟通。)
大家相互讨论,各抒己见,议论纷纷。经过统计,孩子们最想感谢的人是父母,其次是老师,再次是朋友。
张博同学说:“如果没有父母,我们根本不存在;如果没有老师,就没有我们的今天;如果没有朋友,我们的生活就会少了很多乐趣。”
我说:“其实,我们应该感谢的人还有很多,尤其是身边的人,在生活中我们要善于发现他们,并感谢他们。”
第三个环节:谈体会,发倡议,施感恩。
“现在,大家有什么体会,有什么想法,可以尽情的说,尽情的写,尽情的唱,作为儿女,我们应该对父母做些什么呢?”我说道。
孩子们有的在相互交流,有的在本子上写着什么,还有的哼起了《感恩的心》。
张亚红说道:“鸟有反哺情,羊有跪乳恩。现在我能给予父母的并不多。我想,只有好好学习才是能给他们的惟一的回报,取得优异成绩是能给他们的最好的精神慰藉。看到自己的孩子学有所成,父母才会感到他们的付出值得,他们的辛苦没有白废。我们应该从现在做起,从此刻做起,让父母感到丝丝温暖,让自己成为一个懂得感恩的孩子。”
张潘写道:“我揩一把泪水,串成感恩的珍珠。对父母心存感恩,因为他们给我生命,让我健康成长;对师长心存感恩,因为他们给我教诲,让我抛却愚昧,懂得思考;对弟弟心存感恩,因为他让我在这世上不再孤单,让我知道有人与我血脉相连;对朋友心存感恩,因为他们给了我友爱,让我在寂寞无助时可以倾诉和依赖„„”
这时,班长站起来提议,我们应该发一个倡议,希望同学们从现在做起,从身边的每一件事情做起,来珍惜生命给予我们的一切。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的开始酝酿倡议书的内容。有的说:“作为学生,首先要勤奋刻苦,学业有成,才能力报答父母,社会和国家。”有的说:“我们是依靠父母给予经济来源的消费阶层,应体谅父母的艰辛,尊重父母的劳动,要培养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做到不浪费,不乱花钱。”有的说:“我们要关心体贴父母,并试着主动接近父母。生活中难免与父母有一定的摩擦,当意见有分歧时,要学会换位思考。”有的说:“我们要珍惜自己和同学相处的每分每秒,不要因为自己的鲁莽和任性给对方造成伤害。”„„
一份倡议书很快写成,我让大家课后在上面签名。
“同学们,从现在开始,让我们在心中培植感恩的思想吧,因为只有心存感恩,我们才能够拥有快乐,才能够享受到美好的人生!让我们共唱《感恩的心》。感恩,我们在行动!感恩,我们一定要行动!”
教室里已唱起《感恩的心》这首优美动听的歌曲,一缕阳光透过窗户射进来,暖洋洋的。我不禁陶醉在这诗情画意之中。伴着悦耳的歌声,我环顾教室,几十双明亮的眼睛正对着我微笑。
三 案例分析及对策
(一)认知---识恩是基础
通过开展班会,对学生进行正面的思想教育。如讲述感恩故事,搜集感恩名言,收听感恩新闻等到一系列活动,用身边事去感动学生,用身边人去感染学生,使学生在一个个感人肺腑的故事中提高对感恩的认识,从而达到了提高感恩意识的目的。
(二)情感---知恩是内化 通过反思在自己成长的历程,写感恩日记,反思回味有恩于己的人和事,激发学生的感恩意识。还可以通过学唱感恩歌曲,如《感恩的心》、《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爱的奉献》、《父亲》、《母亲》等歌曲,诗歌朗诵《父母爱》、《爱》等,排练课本剧《爱在我们身边》等活动,教育学生在得到爱的同时,还要学会去回报爱,给予爱,并感受生命因为有爱而美好,生活因为有爱而幸福。
(三)实践---施恩是途径
通过与家长联合,激发学生将感恩意识和感恩冲动转化为报恩,乃至施恩的行为,在生活中尽量创设一种有利于学生感恩行为发生的环境。如要求学生写完家庭作业主动递给父母检查;在父母生日时,送上一张自制的卡片;在他们劳累时,端上一杯热茶;在他们失落时,说上一句安慰的话语,父母要给孩子的行为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老师也要多表扬体悟父母哺育和培养之恩的学生。这样的教育会迎来学生心灵的震憾、生命的感动和情感的回报,感恩的种子由此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通过以上三个层面的教育活动,激励他们用一颗感恩的心鞭策自己,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回报恩人、回馈社会,使学生真正体会到自己的成长,离不开父母、老师、同学、亲朋的帮助。
有了关爱和感恩的心,我们的世界才变得如此温馨和美丽。
第五篇:用爱去感化学生
爱的教育
学生需要爱,教育呼唤爱。爱像一团火,能点燃学生心头的希望之苗;爱像一把钥匙,能打开学生心头的智慧之门;爱是洒满学生心灵的阳光,能驱散每一片阴坦,照亮每一个角落,融化每一块寒冰。师爱和母爱、友爱一样,都是人类最圣洁、最美好的情感所在,有了爱心,才能投入倾注、才能把自己的知识传授,才能使受教育者接受。教师是学生增长知识和思想进步的导师,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要在思想政治上、道德品质上、学识学风上全面以身作则,自觉率先垂范,这样才能真正为人师表
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关注人的发展,包括学生的兴趣爱好、情感态度及个性,尊重学生的人格,倾听学生的心声已成为教师新的基本功。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也就是说让每一个完整的个体都有独特的发展。要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是好样的,这就要求教师要从高高的讲台走下来,和学生做伙伴,做朋友。只有通过交流,沟通,学生才能没取一切有利于自身发展的知识和信息,实现心灵的转变。尤其是那些低年级生活不能自理的学生,他们的童心未改,这就需要教师用全部的热情和人格魅力去感染,激励和唤醒,让学生在充满关爱的教育情境中学习和生活。爱不是与生俱来,学生也许习惯于接受爱,而不懂得施予爱。因此,教师就要教会学生去爱生活,爱生命中一切值得去爱的东西,也只有这样才能使人类的爱星火相传。要做到这些,教师除了充分发挥自己的典范作用,成为学生的楷模外,更应该明确地指导学生,告诉学生该如何去做。
建立师生民主、平等关系,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以平等的身份共同参与教育活动,形成平等与友好、理解与尊重、信任与接纳、关心与帮助的师生观,师主间这种民主、平等关系的建立基础是互相理解和互相尊重。教师要理解学生,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重视学生各方面的成长,及时发现学生成长中出现的问题与困惑并给予正确的指导;教师要尊重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自主行为,保护学生的自尊心,相信学生有获得自身发展的潜能,向时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一视同仁地对待每个学生,为每个学生的个性全面和谐发展创造条件;在和谐的师生关系中,学生可以无拘无束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意见,尽管未必能得到别人的赞同,却会感受到别人承认他有权拥有自己的观点,并尊重他的观点。在这种氛围中,学生的自尊意识将会不断增强。
对于学生的关爱,教师要以爱心打前阵,热情,真诚地去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增进感情交流,适时运用教育机智,鼓励学生不断转化和发展,用爱心这把钥匙开启通向学生心灵和智慧的大门。教书育人是一门艺术,教师的魅力在于睿智,教师的伟大在于宽容,教师真正的力量不完全是知识的权威,而在于关爱。关爱的方式决定关爱的品质,如何关爱学生,我有以下几点体会:关爱学生就要尊重学生
人都有自尊心,教师必须尊重每一位学生作为人的价值和尊严,尤其是那些有过错的学生、有严重缺点的学生。对学生的尊重意味着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不体罚学生,不辱骂学生,不冷落学生,不嘲笑学生,不随意当众批评学生。而要做到这一些,除了教师自身要有比较高的修养,比较睿智的育人技巧之外,更重要的是教师对学生要有强烈的爱心和责任心。只有真诚地对待学生,才能真正地关爱学生,尊重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