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品味成长日记
有人说,成长是酸甜苦辣的;有人说,成长是缓慢的;有人说,成长是五颜六色的;有人说,成长是令人欣慰的;有人说,成长是意味深长的……蓦然回首,自己已经10岁,渐渐长大,我的成长是令人回味的。
记得7岁那年,爸爸带我去溜冰,我高兴地一蹦三尺高,来到溜冰场,我穿上了溜冰鞋,望着那光滑的冰场,身上不由自主冒起来鸡皮疙瘩。虽然我已经学会了旱冰,但头一次溜冰难免心里有些胆怯。这时爸爸告诉我说:“走,你一定行的。”我扶着栏杆一点一点地挪。爸爸走了过来,对我说:“放开栏杆,试着找找滑旱冰的感觉。”我刚放开栏杆,“砰”,就摔了个“四脚朝天”,痛的腰都直不起来。我战战兢兢地站起来,想了一下滑旱冰的口诀:“双膝微曲、滑八字”。滑冰也应该如此,我鼓起了勇气,慢慢地一步一步地滑,一圈,两圈,三圈……“告别”了栏杆,滑得越来越好,逐步地熟练起来,不知不觉竟然滑到了冰场的中间。
这件事告诉我,只有摔倒了才能知道疼痛,只有成功了才能享受到其中的快乐。正如车尔尼雪夫斯基说的:“才华总是通过独立的活动才能成长。”
从那以后,无论学习什么东西或者遇到什么困难,我都独立思考、反复练习,直到解决才肯放弃,细细地品味成长。
第二篇:品味成长
品味成长
今天早上,我洗漱时,看着镜子里的我,忽然感觉到,我长大了。我从一岁开始呀呀学语到现在,已经成了十二岁的大姑娘。我长大了,再也不会是那个妈妈走到哪,我就跟到哪的小尾巴;我长大了,我再也不会闹出,说爸爸妈妈结婚时我在吃喜糖的笑话„„是啊!我长大了,可长大好吗?有一首歌叫《不想长大》“我不想我不想不想长大,长大后世界就没童话”。这歌儿真唱到我的心里去了。我有时也不想长大,因为长大就不能再依靠爸爸妈妈,就不能在妈妈怀里撒娇,长大了就意味着要承担责任„„哎!不过,长大是一味的不好吗?也不是。长大了虽然要承担责任,但是也可以磨练自己,可以见识更广阔的天空,这也不错。虽然有时不想长大,但是还是会长大。每个人都在慢慢成长,成长中也许有各种各样的“拦路虎”,在坎坷的道路中我们不能被困难吓倒,要有耐心,信心。我无意中翻起相册,看到了自己很小很小的时候。我简直不敢相信那个连坐都坐不稳的小家伙是我,区别太大了。我越翻越觉得时光流逝得飞快,不知不觉中,我就这样长大了。似乎只是一转眼的时间,我便已经十二岁了。从我刚出生到现在的相片,几下就翻过去了,看起好像没多久,可实际上,却历经了三千多个日夜啊!今年我已经五年级了,再没多久就要上六年级,六年级再不久就要毕业了„„想想还真不舍得。我留恋过去,但对未来更是充满了好奇。其实长大并没有什么不好,就这样细细品味着成长中的酸酸甜甜也不失为一种快乐。伴着成长中的迷茫,怀着对未来的好奇与向往,我,正在成长„„
饶河县第一小学初一:邓欣雨
第三篇:品味书香,感悟成长
品味书香、感悟成长
我不是一位多情的诗人,不能用漂亮的诗句去讴歌我的事业,我不是一位睿智的哲人,不能用深遂的哲理去体现我的人生价值。然而,我就是——一个普通的人民教师。
从小到大,从工作到生活我一直以书为伴,以书为挚友!读书不是因为我要做个有知识的人我才读书,也不是为了让人觉得我很有修养我读书;更不是说在一定场合我可以卖弄,我读书。在我看来,读书应该是生命的一种需要,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我们就有这个需要。
世界上有18岁的老人,也有80岁的青年,年龄这个东西是相对而言的。我非常欣赏麦克阿瑟的一句话,他说,“青春不是生命的一个阶段,而是生命的一种境界。”一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生命的个体虽然渺小,但生命可以再造。书本就是再造我们的上帝。所以说,大家快来读书吧。好好的读,把书当作心爱的东西,就和守财奴爱自己的钱一样。好好的读吧!我们的生命能在书中得到升华。在读书的过程中,你的思想、你的才华,也会凝聚成文字,成为精神生命长河中一朵美丽的浪花,也许还会成为精神天空中一颗永恒的星座。
常言道:“茶亦醉人何必酒,书能香我不需花。”自古以来,人们获取知识的途径多种多样,而读书作为其中一种既普通又直接但却非常有效的求知方法沿用至今。作为教师,从书本中获取知识就显得尤其重要。人类创造的知识财富,如同浩瀚的海洋,博大精深。作为我们教师需要加强各方面的修养来提高自己。所以我们理应多读书,用书来净化心灵,用书中的知识充实自己。话又说回来,常言道: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有人说,教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应该有一桶水。这话固然有道理,但一桶水如不再添,也有用尽的时候。我以为,教师不仅要有一桶水,而且要有“自来水”、“长流水”。“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是固教然后知困,学然后知不足也”。因此,在学习中,书本是无言的老师,读书是我学习中最大的乐趣。
记得刚踏上工作岗位时,一切都没有像我当初想象的那样简单。作为班主任,我不知道该怎么管理学生,怎么养成学生的行为习惯,怎么把握孩子的心理特征。我更不知道该怎么从事教学,不知道在课堂中我该注意些什么,那些日子,我被困在原地,找不到一丝头绪。以前所设想的一切,都被真实的现实替代,在理想与现实的差距面前,我迷失了方向,后来我仔细地比较了一下与老教师的差异:老教师们熟悉教材,了解学生,对学生学习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具有预见性,他们注重新旧知识的联系,使学生始终在前一知识的基础上学习新的知识,这样,学起来轻松。而我总是顾及不到新旧知识的衔接;课堂上我虽然也想讲出点新意,可就是不知道有什么新方法。
困惑的我一直在寻找答案,最终我把目光投向了书籍,我看李镇西,于漪,魏书生,我读叶圣陶,朱永新,苏霍姆林斯基……我看大家们的教学快乐,我品味大师们的教育幸福。就这样,我和书籍跳起了舞,我看文学、哲学,我读教育学、心理学。我不断地读,不断地思考,从书籍中寻找工作的思路和方法。慢慢的,我发觉自己工作起来顺多了,教育学生的方法也多了,生活变得快乐了。而且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教育在任何时候和任何地方都不是什么已经完成的和完善的东西”,所有的教育其本身就是一个过程,一种动态,一种求索。在这个过程,有得有失、有甜蜜与忧伤、有幸福与难过。我终于明白,教育教学工作需要教师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它需要的是长期的学习与积累。不学习,心灵之泉就会枯竭,工作也就无“心”可用。要给学生一杯水,你就得找到永不干涸的水源。这个水源就是学习和实践。所以在数十年的工作岗位上我始终与书为伴。
在众多的教育专著中,让我感触最深的是窦桂梅老师的《玫瑰与教育》。窦老师是一名语文教师,书中写的都是她教学生活中的随笔和感想,从书中我看到了她那淳朴、自然的人格魅力,以及心中盛满阳光,怀着一颗感恩心为人处事的窦老师。这本书中,窦老师并没有讲大道理,也没有罗列出许多原则和规律,而是选择了一个新的视角:从研究教学活动中的“细节”入手,从一些我们常常熟视无睹的“小事”入手,以小见大,让读者自己去悟规律。在《心中盛满阳光》一文中,她提到了“境由心生”。确实,面对每日繁杂的事务,面对孩子不经意间制造的麻烦,面对自己专业 成长的困惑与压力,我们能做什么呢?我们不能改变这一切,我们只能换个角度想问题。那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呢?窦老师道出了颇含人生哲理的四条建议:改变态度、享受过程、活在当下、学会感恩。在阅读她的《生命因感恩而美丽》时,让我陷入了深思。当我们在自己的课堂上发现某个学生反复捣乱时,作为老师都会很生气,严厉地批评他,教育他。但我们从来都不曾想过这些学生为什么会捣乱?其实他就是想吸引老师和同学们的注意和重视。如果我们在课堂上,在学习中,对这些学生多一些鼓励和表扬,少一些批评和挖苦,我相信这些学生一定会改掉自己的不好习惯做一名优秀的学生。和他们相比,这些学生的心胸比我们宽广多了,尽管我们批评了他们,可是在课下,见到老师主动打招呼的,这些学生居多。一句简单的“老师好”、“老师我帮你拿东西吧!”让你从心里对他们充满愧疚。
今天,在我校大力提倡读书的活动中,我有幸拜读了《翻转课堂模式与教学转型》这本书,这是一本相当有感染力、说服力的有价值的书,《翻转课堂模式与教学转型》一书则介绍了一种颠覆传统教学的新型课堂模式,通过对互联网资源的利用,学生可在家中或课外观看视频来获取基础知识,课堂作为师生面对面交流和解决疑难、完成作业的一种教学模式。这中教学模式尊重教学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让我们能更清晰的认识到自己教学中的不足和今后努力的方向。
在中国已经有学校在进行“翻转课堂”的教育模式了,如杜郎口中学的“三三六”模式,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模式,西峡一中“三疑三探”教学模式,潍坊市“自主互助学习型”的教学模式等,发现几种模式都有个共同的理念就是倡导将课堂还给学生,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脑,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我发现,通过自主和合作的方式解决问题。课堂不再是教师一人的单口相声,不再是向学生展示前人知识的成果,我们的教育是在平等的师生关系中,通过课堂中进行对话和交流来获取发展的过程。引用《翻转课堂模式与教学转型》中叶澜教授说过的一句话:“课堂教学蕴含着巨大的生命活力,只有师生的生命活力在课堂教学中得到有效发挥,才能真正有助于新人的培养和教师的成长,课堂上才有真正的生活”。
上学期学期末,为了实现课堂教学的转型,领导们特意带领我们老师到珲春一小去学习。学习后设计了具有我们学校特色的高效课堂模式。我们的教学流程是我能学会、我能合作、我能展示、我能质疑、我能达标五个环节。我们也开始实施了,但对比翻转课堂,似乎有同工异曲,但还是有不足之处。学生在课前根据教师提供的导学案先进行自主预习,虽然我们有预习,但真正学生课前的学习我们不会过多去了解,课堂上设计的自学指导的问题还是基于老师自身对教材的理解而设计的,对学生的认知基础关注较少,而很少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总是按照老师预设的教学意图前进。我想今后在教学实践中,可以尝试使用翻转课堂,改进目前进行的课堂实践,从而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十年来,杜郎口中学围绕课堂教学这一中心环节,用模式构建为载体,一步步将新的教育理念变成全体师生的“教”“学”行为,在课堂上,师教生,师帮生,师生互动;生教生,生帮生,生生互动,使得教师的教学形式实现了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实现了从被动、低效向主动、高效的转变,实现了师生共同成长。通过这一学习,我们班也采用了师教生,师帮生,师生互动;生教生,生帮生,生生互动的这种模式,虽然时间短,但也初见成效。我们班的几个差生在小组的带领下,不光学习成绩已经有所提高,就连上课的积极性和口语表达能力也提高了,看到了他们积极主动的一面,作为老师我感到很高兴。我认为,这种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模式真值得我们学习。
在我能展示的这一环节,刚刚步入正轨,学生从开始的不会说、不知从哪说起,说的内容前后不连贯,到现在的有话可说,并且说的头头是道。学生在这个环节得到了锻炼。我想听——写,说——写,这两个思维过程是不一样的。自己讲过一遍,与听过一遍的效果是不一样的;以前一堂课最多有七八人回答问题的机会,现在能达到20个同学。学生以前是被动地听老师讲,现在是主动地学,还可以在课堂上当“老师”,给其他同学“讲课”,学习变得非常有趣了,不要家长和老师督促,同学们都相互比着学,争着学,就怕落了后。
我想我们一线的教师要有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意识,在学习《翻转课堂模式与教学转型》中能有悟出一点道理来,同时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的加以实践,就已经是一个质的飞跃。相信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翻转的课堂也会走上小学教学的殿堂。
在教学中,能成为骄人玫瑰的毕竟是少数,但只要我们善于自我“浇灌”,善于自我“反思”,我相信我们也一样能够激情绽放,留一缕芬芳在教育的这片园地里!让我们都来做一朵绽放在那校园里的玫瑰,与书为伴,伴冬伴夏伴春秋,伴日伴夜伴黄昏!
第四篇:作文 品味成长
品味成长 九·二
胡彩玉
成长是一杯清茶,需要我们细细品尝;成长是一页白纸,需要我们增添色彩;成长是一幅名画,需要我们慢慢鉴赏;成长是一件珍品,需要我们认真收藏。
成长就像一瓶打翻了的调味剂,酸,甜,苦,辣,各具其中。
酸
今天是周末,家里没人,我也闲得无聊,便想起来妈妈的眼镜布好像脏了,于是,我便把妈妈的眼镜布小心翼翼地从眼镜盒里取了出来。端了一盆清水,放入一些洗衣液,便认真的搓了起来,渐渐地眼镜布变白了,盆里也冒出了许多泡泡,我玩的不亦乐乎。洗完后,便晾在了阳光下。这里妈妈回来了,看到了雪白的眼镜布,便跑过来把我抱入怀里,激动地说:“乘女儿,长大了,知道帮妈妈了。”我鼻子一酸,因为我并没有为妈妈做过什么,不禁从眼眶里涌出一股暖流„„
甜
最近妈妈加班,没时间打扫房间,于是可想而知,家里面都变成了灰尘的领地。于是我三下五除二端来了一盆水,找了一块布,洗了洗,便擦了起来。柜子的表面,房间的死角,我一处都不放过。不一会儿,经过我的努力下,房间整个焕然一新。妈妈回来看到我说:“真好,学会帮妈妈分担了,真是长大了!为了奖励你,今天我们就去火锅店吃火锅吧!”“嗯”!我美美的答应了,心里不禁甜甜的„„
苦
哦!老妈又不在家,今天的午饭又没了着落了!外面的不卫生,自己又不会做,愁死了。被逼无奈,只好大胆一试了。于是我马上摆上阵势,锅碗瓢盆,齐了。于是我穿好围裙。开始模仿妈妈做饭了。先烧水,水开之后,我便小心翼翼地拿了两个鸡蛋,往锅上一磕,啊!不好,蛋皮掉进去了,即使我采取了补救措施,还是有一些碎蛋皮在水中,无奈只好下面了。我拿出一袋面条,抽出一半,放入了锅中,由于煮的时间太长了,面条都快成面皮了,软塌塌的。望着我的战利品“鸡蛋面”不禁难以下咽。唉,妈妈不在家的日子真苦啊!
辣
“怎么回事?数学怎么又没及格,你还想不想考高中啊!想考就好好学数学,就这一科,拉你多少名次啊!”妈妈气愤的说。回想起自己在数学课上总是“窃窃私语”,睡大觉,走神,心里不禁火辣辣的„„
成长中的酸、甜、苦、辣都值得我们去细细品味,经历了之后,才会成长„„
品味成长 九·八
庄淑敏
所有美好的记忆都在进入初三以后消失了,像掌心里的水,从指缝里流得一干二净,惟一留下的就只有苦涩与担忧。岁月匆匆,转瞬即逝,十五个春秋,只是一瞬间„„
回忆起小学的生活,心里总是感慨万千,有喜、有怒、有哀、有乐。品咂这些记忆的结晶,百般况味,萦绕心头。
还记得那是六年级的一次运动会,我们班里养精蓄锐,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那一天,我们激动地上跳下窜,就像得了冠军一样。很早,我们就站好了队,陆续进入操场。
运动会开始了。
过了一会儿,该到我们班里的男生跑一百米了,我们都给他加油打气,他显然很自信。人算终究比不过天算,没想到那位男生在开始的时候愣了一下,落跑了几秒钟,我们都在叹气,这下第一就不是我们的了,可是今我们万万没想到的是那位同学居然跑得像兔子一样快,几秒钟的时间都赶超了好几个人,最后取得了第二的好成绩。我太震憾了!
每个人都有痛苦的时候,她的离开带给了我痛苦和不舍中。“她”是我的班主任,也是我的数学老师,她大约四十岁,比我妈妈大一些,可是她带给我的感觉就像妈妈一样。她很懂得照顾学生,谁生病了,她就亲自带着谁去看病,谁没吃饭了,一旦让她知道,她就会让谁和她一块吃饭。记得有一次,我生病了,而且是发高烧,老师给我的家长打电话,可是没人接,她就背着我去了医务室,看着医生为我扎针,在我床边守了一夜。
第二天醒来时,天已经亮了,她还在我的床边叭着,可以清晰地看到她的头上的白发和她脸上的皱纹。她突然醒了,用手摸了摸我的头,发现我的头不热了,才放下心。在那一瞬间,我有一种想哭的冲动,我很想叫她一声“妈妈”。
好景不长,突然听说她要离开了,我们心中充满了痛苦和不解,在她离开学校的时候,我们和她一一道别,泪水终于控制不住,哗哗地淌了下来。
在成长的过程中,有很多人和物是值是你留恋和珍惜的,当他们不在你身边时再想珍惜他,已经晚了。
不要忘记为自己,为爱自己的人而拼搏!
品味成长 九·七
郭元秀
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
——题记
遗忘是一个小偷,它也许会偷走老师讲的知识,也许会偷走我失败时的泪水及成功时的喜悦,也许会偷走曾经许下的誓言,但它永远不会偷走成长道路上记忆深刻的唠叨声。
岁月如诗,人生如歌,我们不应该仅仅重视结果,更应该咀嚼生命的每一个过程。成长是一个过程,在这当中有欢乐,有困惑,有痛苦,有幸福,有苦涩。每一种味道都值得去品尝,去回味。
记得小学六年级,下午放学回家的我恰好与匆匆忙忙急着外出的妈妈撞在了一起,妈妈说她刚接到电话说奶奶住院了,需要她去照顾。在我刚回到家的时候,妈妈又回来了,说:“晚饭没来得及做,不要乱吃零食,记得写作业,看电视不要太晚,晚上盖好被子„„。”“好了,妈妈,这些话您都说了多少遍了,我都记住了。”我不耐烦地打断了妈妈的唠叨。
也许是因正处在青春期的叛离心理,厌倦了妈妈的唠叨声,听妈妈说话总是左耳进右耳出。
妈妈走后,我很快写完了作业,便开始看起了电视,空荡荡的肚子开始叫,我向窗外看去,外面已是朦胧黑色。因为不敢在黑夜中独自行走去买饭,便吃了些零食填饱肚子。
晚上看电视一直看到了十一点,便喊妈妈,你怎么忘了提醒我睡觉啊?空荡荡的房子告诉我家里只有我自己。因为熬夜太晚,第二天迟到了,带着空荡荡的肚子被班主任罚站了一上午。
从那以后,我才懂得:“忠言逆耳利于行”,妈妈所说的一切,都蕴含着对我的爱。时间无情,它带走了我们天真无邪的童年。然而时间又是有情有义的,它催促我们成熟,它赠送我们经验,使我们快乐成长。
品味成长 方田
距中考仅有八十一天。
春天,这个本该高兴的季节里,却撒满了忧伤,清清冷冷的校园中,没有鸟鸣,没有花香,没有嫩草。有的是行色匆匆的模样。诺大的教室里,没有欢声笑语,有的是翻书声音,执笔的沙沙声。没错,对于我的这面临着中考,沉浸在复习紧张氛围中的初三学生来说,哪里还有什么春天可言呢?我看着每天排得满满的时间表,望着黑板上醒目的中考倒计时,心弦绷得紧紧得,好像再稍微用力拉一下,就会断掉。现在的我们,像是在暴风雨中飞翔的海燕,顶过去,是彩虹天空。顶不过,是万事功成一古枯。
原来,这就是成长,苦涩的成长。
脑子里像有把刀子在剧烈的戳着,顿时,全身上下的血液都冲了上来,刺激着所有神经一步步濒临麻木。意志力几乎全部被摧垮,只剩下举步维艰„„温暖的阳光洒在塑肢跑道上,空气中弥漫着咸涩的汗水味道,周围是连绵的喘息声,这一切的一切,只是为了数月后的体育加试,为了我们人生中第一次真正的试炼:中考。
原来,这就是成长,咸味的成长。
桌上叠着一叠又一叠的打草纸,手指一遍一遍不停地演算。我握紧双拳,汗水顺着脸颊淌下来,心中有个声音告诉自己:“不可以放弃,我一定要战胜一切困难,世界上没有失败,放弃才是真正的失败。”微风掠过,吹散我额前紧贴的几缕散发。终于,“皇天不负有心人”,这道题我终于算出了,兴奋难抑于情,像含了一颗糖慢慢在嘴里融开,但看了周围默默写题的同学,我低下头,继续下一场的考验,唇角悄然勾起一道弧度。
原来,从红月东初到明月挂枝,从书声朗朗到低声沙沙,我终于品味到了成长的味道,成长是你失败时留下眼泪的苦楚,是你跑操时汗水融进嘴里的咸涩,是你成功时难抑于情的甜蜜„„当所有味道相互融合,转换,便成了平淡却能包容各种味道的“成长的味道”。
第五篇:品味成长的快乐
品味成长的快乐
玛丽亚.蒙台梭利是一位医学博士,但是我们更认可她是一位杰出的教育家,她创建了一套理论与操作方法并举的教育体系,其顺应儿童的内在生命力,让其自发自动的发现问题,纠正自己,在活动中建构自己,同时抓住儿童敏感期去培养儿童的秩序感、专注力、有创意、独立的品质,锻炼儿童的感官,培养其健全心智的以人为本,尊重儿童的教育理念已成为先进的、独特的教育思想和方法。
我园于2002年开始参与相关蒙台梭利教育的国家级课题研究,有《蒙台梭利教育与现代教育相融合》、《蒙台梭利教育与素质教育》、《蒙台梭利混龄教育之研究》等课题。在几年的研究过程中,笔者发现我园教师在进行相关的研究过程中不仅个人素质得到了提高,其专业素养也获得了较快地成长,在辛勤付出的同时体味着成长的快乐。
一、形成科学的教育观,提高教育科研能力。
与幼儿长期相处的蒙台梭利教师都知道,越是深人探究幼儿的发展,就越能满足幼儿的需求,创造出和谐融洽的教室气氛。通过集体学习与自学相结合的方式,我们研读了大量的与幼儿相关的蒙台梭利著作,了解了儿童的成长历程与发展特点,在实践中逐渐意识到:能否做一名合格的蒙氏教师取决于教师能否站在幼儿的立场上去观察他们,从尊重儿童的角度去发现其成长需求,了解每个幼儿在发展水平、能力倾向、学习方式、原有经验等方面存在着个体差异,敏锐察觉幼儿的敏感期何时到来,及时引导,调整教育内容、方式,因人施教,使每一位幼儿都能获得满足和成功。
例如,我们在平时利用每周一次的集体备课时间.将业务学习与课题内容研究相结合,针对前一阶段教师们在操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讨论,找出可行性的解决办法。而每月一次的《教师沙龙》活动则采取生动活泼的形式,有对话式的,有活动展示,有问卷式的,还有读书活动等形式,从不同角度去调动教师参与探究的积极性,帮助她们形成科学的教育观。我园的园长和一些骨干教师通过参加蒙台梭利教育研究国际会议,到省外参加国际蒙台梭利协会举办的系列培训,并结合幼儿园的实际情况以及未来的发展目标,利用业务学习时间以及假期对我园教师进行阶段性的严格的蒙台梭利教育培训,这样的园本培训既能将国际上先进的教育理念及时地传达给本园的青年教师,又能在结合园本课程的基础上更好地进行课题研究,同时又提升了幼儿园教师的教学素养,可谓一举数得。这些活动的开展,使教师对蒙台梭利教育理论的理解、实际运用幼儿行为的观察分析能力等教育教学能力得到了提高,推进了我园的教科研水平和教师队伍的成长。
教师们意识到,在幼儿学习的过程中应遵循以自我个性化为动机的自由学习原理,把学习的选择权、主动权还给幼儿,让幼儿根据自己内在潜力的指南来选择工作内容,使幼儿的发展根植于自我教育和自我了解之上。
在评价方式上,转变过去对幼儿进行的“结果评价”方式,而是通过评价、帮助幼儿发
展、培育自己的智力优势,并以强项带动弱项的学习,建构自己的优势智力组合,实现自身全面和谐的发展。我园参与蒙台梭利课题研究的教师们在不断地探究和实践中逐渐摸索出一套能较客观真实的体现幼儿在园成长的档案式的评价方式。例如,通过拍摄幼儿在活动时的照片,记录幼儿在活动中提出的问题、创编的故事,记录幼儿与同伴之间的冲突与合作事件,保留幼儿在不同时期的自画像等等。
成长档案的基点在于利用幼儿纵向发展过程中的物证,从多个角度来分析判断幼儿各方面的发展情况。通过有计划地收集和制作幼儿的成长档案使教师和家长不但获得了一种“证明或记录幼儿当前发展轨迹”的方法,更为关键的是,这是一种关于幼儿发展的一种“可信赖的评估工具”。通过近几年开展蒙特梭利教育研究实践工作中,教师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根据蒙台梭利教育教学内容,拟定了《幼儿一日工作观察表》、《幼儿工作状态月分析表》、《幼儿综合发展评估表》、《幼儿跟踪调查问卷》、《幼儿成长发展报告》、《家长问卷》等。在拟定表格的过程中,教师翻阅大量科研书籍,扩大了知识面,提高了科研能力,在进行教科研的基础上,教师们根据自己设立的班级小课题撰写了相关的教育案例分析和研究论文,获得了省、市、区各教育部门的各类奖项。在参与研究的过程中,教师们还积极参与编写教材,有北京儿童之家出版社出版的蒙台梭利系列主题教学活动设计,并参与中央教科所‘‘礼仪品格素质教育实践与研究——逻辑思维数学子课题”的研究工作,设计了大、中、小年龄段的幼儿数学活动共54个。
二、提高物质环境仓4设能力,营造良好的精神环境。
蒙台梭利提倡的有“准备的环境”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借着有生命力的环境将教育负载其中,使幼儿因喜爱环境而自然而然的与之互动,从而促进儿童在自由选择专门的‘工作’中获得独立,形成健全的人格。”在蒙台梭利教室里,所有的教学内容物化为具有错误控制的教具,幼儿通过自我学习,自我校正,体验探索的艰辛和成功的喜悦。
教师在进行教真摆设时,严格遵循卫生、安全、美感、易于幼儿取放使用的原则。教具架是可移动的,作品展示的高度与幼儿的身高相当,桌椅为实木质地,操作材料的质地有瓷的,玻璃的,竹制品,密胺制品以及各种幼儿在生活中能够接触到的真实的对幼儿没有伤害的材料。宽敞明亮的教室里,教具按区域分类摆放:有日常生活区、感官区、美术区、语言区、数学区、科学文化区,各区域内容随幼儿发展教师会进行相应的调整。物质环境的创设遵循整洁、有序、美观、高雅、丰富的原则,创设了优美和谐、温馨舒适、幼儿喜爱的“儿童之家”。
在为幼儿创设优质的物质环境的同时,教师们还为幼儿营造了一个自由、宽松、愉悦的精神环境。幼儿可以自由选择自己的工作,在不伤害自己、不损害教具、不影响其他人工作的前提下,任何行为都是允许的。孩子们在获得高度自由、自主权的同时,积极主动的纪律也随之产生。在蒙台梭利教室里常看到这样的情景:孩子们在教室里忙来忙去地进行自己喜爱的工作,没有人喧闹、乱跑,教师不再需要刻意的去维护纪律。在宽松、自主的氛围中,幼儿敢想、敢说、敢做,表现出较强的独立能力(独立思考、独立学习、生活自理能力等)和创新能力
三、培养理论整合能力,发挥教学自主性、创新性。
首先,在进行研究的过程中,教师们通过学习对待蒙台梭利教育持有一种扬弃的态度,不排斥也不盲从,借鉴吸收蒙台梭利许多优秀的教育理念,如关于幼儿“敏感期”的论述,注重幼儿的个体差异,尊重幼儿的个性发展等,学会创造环境,正确发挥教师在教育过程的作用。此外,在实践中对蒙台梭利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反对想想游戏,向幼儿进行宗教思想教育)应持摒弃态度,在适应国情、乡情和园情的环境资源情况基础上借鉴吸收蒙台梭利教育。
教师在运用蒙台梭利教育思想的过程中,其整合教育思想、观念、教育方法的能力也得到了提高,尤其是在进行园本的文化课程的设计和实施过程中,我们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主题教学开展的内容,利用班级的科学区域与主题活动相关的文化背景内容相结合并进行延伸,使得主题中各领域活动的开展不但有横向的联系,更有纵向的发展。例如,小班《好吃的食物》主题活动在进行时,教师提供了有关传统节日和食物相匹配的小书,从食物的种类到制作方法,甚至将具有代表性的水果、蔬菜、农作物的成长过程、生长方式、生长地区也用不同的方式呈现给幼儿,使幼儿不仅仅了解哪些是好吃的食物,对食物背后隐含的文化元素也有所了解。
其次,由于幼儿所处的家庭环境、教育方式、发展水平、兴趣爱好不同,导致教师对每一个幼儿所采取的教学方式也必定有差异。教师要认真观察、分析幼儿的发展状况,通过一对一的蒙氏工作展示,向幼儿进行个别辅导。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对幼儿个体差异的观察分析,教具的设计制作,教学内容的选择,难易程度的把握,使教师分析整合教材的能力得到提高。
对蒙台梭利理念的认同,有效地调动了教师的积极性,她们认真思考实验研究和教育教学活动,各抒己见,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例如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下,幼儿一日活动作息时间严格且统一,每一个活动的完成时间都有明确规定。教师们根据蒙台梭利“以人为本,以儿童为本”的理论,将过去整齐划一的作息时间安排改为弹性的、大框架式的安排形式,教师可根据本班儿童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作息时间调整,极大的减少了一日活动各环节之间幼儿消极等待的时间。
来看看教师在幼儿用点心方面的活动设计:幼儿晨间入园后,可以进行照顾环境的活动,然后就可以自由的选取操作材料进行自我学习。上午的点心时间是不固定的,可以在8:30——10:3 0之间任意进行。幼儿食用的点心内容可以是自己亲手制作三明治,也可以取拿幼儿园提供的小点心;餐桌上摆放着果汁、豆浆和牛奶,幼儿可以按自己的爱好自斟自饮;或者自己取一个橙子来榨一杯橙汁;或者自己去冲一杯浓缩的果汁„„根据季节的变换,教师设计了制作水果拼盘、蔬果沙拉,蒸蛋,做不同的三明治等程序性较多的工作。
当然,年龄小的幼儿要先学习一些前导性的工作,例如切香蕉、切黄瓜、抹果酱、切蛋、刨黄瓜皮、打鸡蛋、剥蚕豆等,为程序性工作做准备。由于吃点心不再由教师统一发放、一起食用,而是允许幼儿自由取用,调动了幼儿盥洗、吃点心的积极性,并且锻炼了幼儿的动手能力,培养了他们的独立自理的能力以及相互合作的能力。幼儿能力的提升不但使自己获得了自信,教师也很有成就感。通过观察幼儿动作发展所达到的层次,教师们不断地设计出能促进幼儿进一步发展的活动内容,而幼儿在操作材料、自我构建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又进
一步促使教师进行研究,以解决问题。这样一来,形成了一种相互促进、良性循环的发展框架,也使得教师教学的自主性和创新性不断提高。
四、提高与家长沟通能力,促家园和谐发展•
为了使幼儿获得更好的发展,取得家长的有效配合,使家园的教育保持一致性,我们课题组根据教育教学内容组织开展了一系列家园活动。
首先,利用假期对幼儿进行家访,了解幼儿生活环境、身体状况、生活自理能力的同时,向家长有针对性的介绍蒙台梭利教育和需要家长配合的事项。
其次,利用每月1期的“家长园地”和多次家长会向家长介绍本学期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进行蒙台梭利教育理念的文本资料宣传(包括:蒙台梭利教具、蒙台梭利环境、敏感期、家庭中的蒙台梭利教育等),让家长更详细地了解我们的教育方向、教育内容,通过讨论的方式解答家长疑问,并通过开放日观摩幼儿的日常活动,通过教师解读《幼儿一日活动观察表》,客观地了解幼儿学习内容与发展情况。
组织每月1次的家长学校活动,内容丰富多彩:有营养、卫生、保健知识;有关于幼儿性格能力培养的专题讨论;还有蒙台梭利知识讲座,蒙氏教具展示等等,活动中家长与教师互动学习,共同提高教育孩子的能力。
每月有一名家长可以自愿报名到班上做义工,让家长零距离接触我们的教育教学活动。并且每月有一次大型的亲子活动,教师、家长带领幼儿走出幼儿园,走进大自然:爬紫金山、登阅江楼、赏栖霞红叶、观长江美景。通过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家长了解我们的教学理念,了解我们的校园文化,了解蒙台梭利的教育目标。
我们先进的校园网络开设了《蒙台梭利教育研究》专栏,为家长和教师们提供了一个学习和了解蒙台梭利教育理念的平台。教师们则通过班级窗口及时地向家长发布班级最新的教学情况,家长可以在这里第一时间了解幼儿的最新活动,可以提出自己烦恼的问题,可以分享自己的育儿经验,和班级教师以及其他家长进行无障碍地沟通和交流。
通过上述的努力,家长参与幼儿园教育的积极性得到提高,对蒙台梭利教育有所认识,我园开展的蒙台梭利教育教学活动也受到越来越多家长的首肯和赞扬,而教师在组织这一系列的家长活动中,与家长沟通的能力也得到不断的锻炼与提高,和谐的家园关系使得幼儿得以健康快乐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