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你如何赞赏孩子》读后感
我轻轻地合上《教你如何赞赏孩子》这本书的封面,此时赏识教育的痕迹已经印在了我的脑海里,周弘老师对生命的敬重更让我感动。
赏识不等于表扬加鼓励,它是对孩子的无形生命的关注与呵护,是心灵与心灵的碰撞。它无处不在,存在于我们的工作中,家庭中,更重要的是它存在于我们的课堂上,它的存在能让孩子们的生命充满活力。周婷婷周弘的女儿,她在赏识中快乐成长,在赏识中实现了自己生命的价值,成为了中国第一位聋人少年大学生。赏识不仅适用于孩子,更适用于我们大人,只要我们学会赏识,我们将生活在和谐、幸福的氛围中。
我喜欢赏识教育,也尝试赏识教育。无论是对孩子,对自己的亲人、朋友,甚至对自己,我都毫不吝啬的进行赏识,因而我的生活充满着快乐。但自从读了周弘的《教你如何赏识孩子》这本书,我更进一步的认识到赏识教育的意义。
赏识的前提是爱,就如维吉尔所言:爱是所向无敌的。在爱中发现,在爱中赏识,能让我们的孩子拾起生活的自信,看到生命的灿烂,对自己的未来充满希望。因此我们赏识孩子要赏识孩子的行为过程,以强化孩子的行为;赏识孩子的行为过程,以激发孩子的兴趣与动机;创造环境,以指明孩子发展方向;适当提醒,增强孩子的心理体验,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因此,赏识教育也要因材施教,因人而异,但它们都有共同的特点,信任、尊重、理解和激励、宽容、提醒。做到了这些,我们的赏识,才能让孩子赏识。
读了这本书我看到了我自己:孩子在成长中的性格反复性很强,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我缺乏等待的耐心,操之过急,而且我所采取的教育方法不灵活,缺乏周桂华老师的智慧与灵性,教育语言也缺乏活力,还停留在空洞的说教上。正如于永正老师所说:“当老师教育学生时,如果学生知道你在教育他,你的教育就失败了。”教师语言的智慧,需要思考与磨练,更需要学习。我想我得赶紧读书,在尝试中实践,在实践中思考,在实践中积累,在反思中总结,才能让赏识教育在我的教育课堂上得到赏识。
第二篇:20101018_如何赞赏孩子
Sophie妈妈(324033522)13:54:23 是啊,谁不希望自己是好孩子呢,经常被老师夸奖,得到爸爸妈妈的赞美
Sophie妈妈(324033522)13:56:13 但是,我有的时候,会发现,我赞美的词汇,太少了,如何赞美自己的孩子,也是门学问啊
周五时,QQ群的Sophie妈说了如上的话,让我心有戚戚。
现在的家长,已经不是我们小时候那种动不动就摆出别家孩子更好的一代了家长了,他们都知道要多鼓励孩子多说好话给孩子听——但是,问题也随之出来了:赞赏孩子好,可是,我们该如何赞赏呢?如果只是单纯说“好”“棒”之类,孩子肯定觉得这是一种敷衍;如果一昧地表扬,又失去了正面的意义(孩子如果只在表扬声中长大,可能不会自我评价,可能会凡是以自我为中心,负面影响可能更多)…可见,赞赏孩子也是一门技巧哪!
这里跑一下题,跑到另一个我一直很想谈论的话题(有空我们再展开)——父母能真正理解自己的孩子吗?孩子的一些行为,您能真正体会到背后的动机吗?
我曾经教过一个很有想法的小男孩,在和他聊到他对未来的想法时,他居然第一句话就是“我的想法很不切实际”——他还没有说出他的想法哪!事后我问他的爸爸,爸爸承认在家里可能容易说出打击他的话。其实,在我的鼓励下,这个孩子告诉我,他想当客机飞行员,我问他要做什么准备呢?他摇了摇头(其实孩子对于自己的未来多少都有些想法,但这需要富有经验的成人的引导。而成人往往忽略了了解孩子的需求而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了孩子)。“为什么?”“因为我很想带着家人去旅游呢。”多么可爱的孩子啊!!坂本哲梦是日本首位训象师,他的工作选择受到周围人甚至是家人的不理解,在他意外身亡后,他的女朋友说出他选择成为训象师的原因,竟是他小小时候妈妈带着他去看大象表演,他为妈妈眼中对表演的赞赏和愉悦而感动,为了让妈妈永远开心,他决定以训象师为职业。坂本哲梦的妈妈听后唏嘘不已,然而,那个想要永远看见妈妈开心笑颜的孩子已经不在了。
常常会看到这样的情况:大人往往不等孩子说完话,就会根据自己的既有(很可能是错误的)看法来说出评论性的句子,而被委屈的孩子很可能选择沉默而不解释,这样实际上就造成了孩子和家长的沟通问题。长此以往孩子可能对家长会慢慢封闭内心,变得更加内向,一旦面对无法自己解决的问题可能就会作出冲动而无法挽回的错误选择。
来浅谈一下我对“赞赏”的理解。
所谓“赞赏”,我觉得应该是先“赏”再“赞”。“赏”,就是欣赏、赏识,懂得欣赏孩子,知道他的优点和缺点,对于优点我们加强,对于缺点我们逐渐弱化,同一件事情,如果我们不能站在孩子的角度来理解,可能就会产生很大很大的误会。如果我们不懂得欣赏自己的孩子,那么我们的“赞”就会变得“假”,敏感的孩子一定能体会出虚伪和敷衍来。因此,一定要学会如何“赞”。
再来说到赏之后的“赞”。
简单的几句(字)“棒”“优秀”是那样空洞,我们一定要明确地告诉孩子到底哪里“棒”,用具体的事实来说明,让孩子知道我们是有的放矢,也让孩子看到我们对他的关注。用对客观事实的正面评价来帮助孩子认识自己的优秀。
比如“上次听写是80分,这次还是80分,我们保持住没有退步,也很不错”,或“以前总是妈妈提醒你才收拾房间,今天自己把桌子收拾好了,真懂事”……家长要火眼金睛地及时发现孩子的优点,赶紧通过表扬和鼓励来加以强化,这样孩子会更有动力地进步呢。
“我们需要寻找一个合适的时机,用最恰当的方法来表达我们的赞赏。
如果这个赞赏是为了让那些不够自信的孩子拥有信心,意识到自己的价值,那我们就应该选择在大庭广众之下用赞叹的方法,从语言到肢体坦率地说出孩子的表现优秀之处;如果这个赞赏是为了保护敏感的孩子,使他在失败面前勇敢坚强——而他也确有进步之处,那我们就应该选择一个安静的场合用最柔和的声音告诉他今天所取得的进步,并用最坚定的口吻让他明白自己可以做得更好;如果这个赞赏是为了让出色的孩子对自己有更高的要求,那我们就需要在赞赏之后对他们提出更高的要求,让他们清醒地认识自己;如果这个赞赏是为了指出叛逆孩子需要改进的地方,那我们就需要铺垫自己的情绪,让他感受自己是被认可的,而后再提出对他的期望。
面对孩子们的每一个行为,都需要我们有一双慧眼,去识别他们的进步,去找寻一个恰当的时机,对着他们完成下面这道填空题:
孩子,你在_____方面的_____行为有一个_____进步,比过去强了很多,你真厉害!我简直太_____。我相信,你能做得更好!如果需要帮助,来找我!”
—— 选自兰海《嘿,我知道你》
请发自内心地、好好赞赏孩子吧!
第三篇:用赞赏爱孩子
用赞赏爱孩子
詹姆士说:“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需求是渴望被肯定”。所以在教学中,我更深刻地认识赞赏对孩子的重要性。一句赞赏,能够改变孩子的一生。
性格活泼,但学习吃力、作业完不成的他,经常为小事给学生发生矛盾。为此,深感头痛。同学们都不愿和他玩。看到这些,我心急如焚。
有一次,我从书上看到怎样用合理化的语言去对待头痛的学生。如:一个眼神,一句鼓励,一句赞赏„„都可以感化学生。于是,我把这些知识串插教学中,效果还不错。这里面还有一个小插曲呢?一天,他的作业还没完成,当我问他要作业时,他却不言语。我没吭声,第二天,他给我一个纸条,上面写着:“我也想得到老师的表扬,我也想学习好。”我顿时感悟到孩子内心深处渴望进步、赞赏。于是,私下里我观察他,发现优点,及时肯定。学生们也从中感到他身上有了变化,并主动和他玩了。之后,他有了自信,学习进步、爱集体,与学生和睦了。
赞赏不光成功人想,连婴儿也不例外。赞赏能给人快乐、自信、进步。让我们用赞赏去对待身边的人吧!
第四篇:教你如何赏识孩子
《教你如何赏识孩子》的心得体会
赏识教育源于一位伟大的父亲——周弘。他利用传统教育中赏识的巨大能量,把女儿周婷婷由一个令人同情的聋哑孩子培养成为我国第一位聋人大学生。他在《赏识你的孩子—一个父亲对素质教育的感悟》一书中首次提出了赏识教育的概念。赏识教育是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运用欣赏、鼓励的态度去看待、评价受教育者的一言一行;它承认差异,允许失败,符合生命成长的规律。它能重塑孩子的健康自信,发现和发挥学生的长处和潜能,使其最终走向成功。
赏识导致成功,抱怨走向失败。早在1968年,著名的皮克马利翁效应证明一个人对另一个人赏识会促其成功。实验表明:具有“培养前途者”的学生名单,被专家有意识的泄露后,他们个性逐渐变得开朗、活泼,学习成绩也有所提高。我国的聋哑女孩周婷婷也是在赏识教育的氛围中走向成功的典型。她自幼又聋又哑,但在父亲周弘“赏识—成功”法的教育下,在老师的帮助下,周婷婷走出了无声的世界。她不仅能言善辩,而且还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享受了更多的人生幸福和成就感。目前,正留学于美国。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会从最初对孩子的赏识而渐渐地走入失败的误区。周弘老师说:“小孩子学说话,随便说得多模糊,父母都给予赞扬,结果呢,绝大多数孩子都学会世界上最难的口语,而现在我们为什么不能用赏识的目光去凝视自己的孩子,却要抱怨呢?”诚然当孩子呱呱落地,我们便对他的第一声充满了惊喜与幸福。当孩子刚学会叫“爸爸妈妈”,无论其发音多么含糊,我们都欣喜万分。而当孩子稍稍长大,我们的老师、家长却对孩子高标准严要求,吝啬于赞美与微笑。对许多优点视而不见,对错误或缺点却狠狠地予以批评,甚至讽刺、挖苦,严重挫伤了孩子的自尊心和上进心,这显然与教育的初衷背道而驰。赏识教育的本源是爱,如果我们的老师、家长都能用爱的眼睛去发现孩子的优点,用正确的方式指出和改正孩子的缺点,那我们的孩子或许会是另外一个样子。“你能行”,“你真棒”,在老师、家长的鼓励下,许许多多的孩子在快乐中改变,在快乐中成长。赏识性语言与动作带给孩子们的是一种快乐的动力、一种向上的自信,其奥妙就在于它卸掉了压在他们心上自卑的巨石,于是孩子的潜能就象火山一样爆发了。这世界上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就看你会不会使用“赏识教育”这把开启孩子心灵的金钥匙。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请记住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不少孩子有这样的体验,因为在某次考试中考出了好成绩,从此就爱上了该门课程;反之屡遭失败,就可能引起孩子对该门课程的憎恶。可见,成功意识对青少年的成长多么重要。因此,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就应该树立这样的观念:赏识是引导孩子走向成功的阶梯。作为老师、家长,应该学会赏识孩子。
赏识教育是承认差异,允许失败,更容许犯错误。“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你不承认孩子间的差异性,不允许孩子失败犯错误,结果使孩子害怕失败,害怕犯错误,扩大差异。现实生活中抱怨多于赏识的事实比比皆是。从某种角度说,中国现行的教育制度以及过去的科举制度,都具有淘汰性,每年仅有50%的同龄人考上大学,却有92.8%家长希望孩子读大学,19.3%的家长还希望孩子读硕士,教育几乎成了以升学考试为中心的应试教育。“黑色的六月”、“千军万马争过独木桥”埋没了多少具有特长的英才;期望值过高的父母们面对着孩子不可避免的失败,导致了无数悲剧的产生。正因为如此,我们不得不接受失败,面对差异,而充分运用赏识教育、成功教育来激励孩子。
赏识,抓住了孩子渴望被关注、被重视的心理,让孩子在“我能行”“我是好孩子”“你真棒!”“你很出色!”“这办法真妙!” “我真为你骄傲!”的感觉中走向成功,它符合孩子那种希望得到他人肯定和欣赏的心理。美国心理学家威谱·詹姆斯说:“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的加以赏识。”他还发现:一个没有受过激励的人仅能发挥其能力的20%-30%,而当他受过激励后,其能力是激励前的3-4倍。因而在学习过程中,激励的存在至关重要,任何孩子都需要不断的激励。但也要防止走入误区,不能把赏识的目标定位于狭隘的成功,如第一名、考重点大学等,而要把孩子培养成为一个有爱心,充满自信,全面发展的新人
第五篇:作文赞赏
以赞赏为话题的作文
赞赏那些所谓的失败者
有的人说:赞赏应该给那些成功者,因为他们付出了全部,因为他们到达了最高处。而我却想说:其实每个人都值得称赞,因为那些所谓的失败者曾付出的更多,他们更值得称赞!还记得奥运会上那个铜牌得主喻丹吗?当然,没有人知道她。因为中国同时还有那个神奇女孩金牌得主易思玲,她是焦点,更是骄傲。而对于喻丹,人们好像也只有遗憾和抱怨。可是你们想过吗?那个被遗忘的喻丹也许是那个在黑暗中练习的人,也许是整个队伍中最认真的人。你们注意到了吗?喻丹的发挥很稳定,每一枪之间分差都不大,而易思玲是发挥起伏,后因为对手的失误夺魁。这就是二人间最大的区别,喻丹是稳重的,也就证明她不能超常;而易思玲是起伏的,也就证明她可以创造奇迹。但是孰是孰非,谁更值得赞赏只因为拿一块奖牌吗?不。不知你有没有注意过新闻,那里有一篇文章叫做《喻丹的眼泪》。每个人都渴望被认可,失败者更是如此。他们比成功者更拼命,他们比成功者更认真,他们比成功者更值得赞赏!
你可曾听说过项羽,那个可敬的失败者。他刚开始占据了一切有利的形势,可却因为刘邦的一系列阴招,和自己的极度膨胀走向失败。项羽虽然没能问鼎,虽没能称霸天下,但后人却对他进行了永久的称赞:从司马迁《项羽本纪》的用意,再到李清照的名篇《夏日绝句》,无不饱含着人们对他的赞赏。而刘邦呢,人们却大多嘲笑他的惧内、窝囊。是的,项羽已成一名失败者,但他却成为了千千万万人称赞、瞩目的焦点。不要害怕成为失败者,因为失败者更值得鼓励,更值得学习,更值得用心去赞赏!
我还想提到一个人,他就是国民党领袖蒋介石。几乎是中国大陆范围内的人,看到这个名字都会先骂他祖宗八辈,然后把它的缺点数上三天三夜,最后总结一句毛主席有多么多么的善良、宽容。可我却想替他平平反。没错,他是做过很多错事,可你们注意到了吗?他在文革时期不顾属下的怂恿,多次放弃攻打大陆的大好时机,他也是为了黎民百姓啊!而且,不为人知的是八年抗日中,蒋介石投入的兵力远远多于毛泽东,这也能体现出他爱国的心理吧。蒋介石虽然是个失败者,但他却得到了很多大学者的原谅和支持。也许这对于他来说,也算是一种称赞吧!
从古到今,岁月的长河中流过了无数个人,有些成功者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而那些失败者,却只能在暗处品尝苦涩的泪水。我虽然只是一个普通的初中生,我也没有任何能力和权力,但我还是想大声勇敢的说:失败者也值得称赞,他们不逊于任何一个成功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