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初游太平洞的优美散文
曾读过“天桥暗锁太平口,绿时烟龙守道光”的佳句,还以为是古人对大自然的褒奖。
怀着对太平洞的向往,盛夏的一天,我们前往距离清江水布垭三公里的太平洞。到了太平洞,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天然自生桥。环顾四周,山势逶迤,层林丰茂苍翠。山环天桥,桥依山徬,如诗如画,让人心驰神游。往里走,一股清泉自崖壁而下,高六十丈有余,大有“飞流直下三千尺”的雄壮境界。嶙峋怪异的岩壁布满琼花奇葩,仪态万方。
仰望天桥,则幽峭险仄,云蒸霞蔚,浑然迷蒙,俨然置身于梦幻世界。再往下就是太平洞了,恰才进入洞口,就被冰川鳄鱼、天龙行空、仙女起舞等景致陶醉。洞内泉水潺潺,泉水流经石缝的声音似一曲悦耳的情歌。顺泉流而下,是一泓深不可测的潭水,缕缕雾丝凫凫而起,造就了一道天然屏障,陡增了太平洞的神秘。越往上走,便是一步一景,目之所遇,恍若置身于艺术宫殿。
同行的向导告诉说:“这还不叫景观,假如到了雨天,感觉就大不一样了”。向导的话激起了我的思绪,如果能见到雨天太平洞的景观,肯定会叫人神会妙谛,我想。倘若要寻求“她”的佳处来,则需精思体味,方得其髓。
出了太平洞走过山坳,仍恋恋不舍免不了要回头望一眼太平洞、天仙桥,于是心情再一次激动。
至此,我才真正感悟:大自然之予人类,毕竟美好的东西要多。
第二篇:朝阳初升优美散文
人们都说,看日出最好要在高山上观赏,好像只有置身云海中才会有如临其境的感受。其实,在普通平原的海边,在港口伸进海里的码头上观日出,居然别有一番情趣。为了看朝阳初升,我特意选择了一个静风的日子。那是一个清新的凌晨,天空还挂着几颗残星,东方有序地堆积着成片的鱼肚白,天蒙蒙亮,隐约可以看得见海面上灰黄而平静的海水。为了能完整地看到海上日出,我小心翼翼站到码头平台的边沿,提神凝心,唯恐错过一点点细节。约莫半个小时,当我还在遐想的时候,海面上的雾霭逐渐由浓变淡,海空的云彩和港口远近的船只,也渐渐清晰起来。忽然,从东方浑然一体的海面上,有一片更亮的地方吸引着我,我猜想那一定是太阳即将升起的地方。我简直要屏住呼吸,甚至减少了眨动眼睛的频率。只见那个更亮一点的地方,慢慢染出了淡红、殷红。虽然开始没有光,但那红色却以目不交睫的速度扩散着。前后只几分钟时间,那殷红的地方便出现火一样的亮,这种亮一点也不刺眼却有无法丈量的光柱射向苍穹,阳光在海面上跳跃、波光荡漾,只有在这个时候,才能体验霞光万丈的真切感受。红日薄了,一跳一跳地向上升腾,从容而又刚毅,那水天相连的东方,刹那间被映红了无法用文字表述的半边天。那一刻,无论是平视、环顾还是仰望,你都会感觉自己已彻底与大自然融为一体,脱去了尘世间的一切浮华,在体验壮美的享受。这时候,你会感到任何华丽的词藻都会显得苍白而无力,每个人的心情都能在这里尽情升华、释放。我情不自禁地朝着大海振臂高呼:啊,朝阳!
不知不觉中,天亮了许多,见渔民驾着机动小舢板在平静的海面上撒网,小船犁开的水花惊动了海面上的群鸟,数百只海燕从空中俯冲下来捕食被波浪搅起的小鱼或是小虾,那速度非常的惊人。一群海燕贴着水面掠行,眼看就要被波浪吞没,俄而又直上云霄,让我真切地体会到“身轻如燕”这句成语的精准。长嘴的白鹭则在更高一层的空域飞翔。它们像是在优雅地散步,偶尔又瞅准一条小鱼,急速俯冲下来,啄起猎物重返空中,在海面上抛下一点涟漪。
每次来到海边,我都用心看海,看海边的一切。这里的海水,没有南海、北海那样蔚蓝、瑰丽;这里的海堤,没有山川的俊俏和奇伟;这里的绿树,也没有原始森林的深沉和苍劲;这里的滩涂,比堤内那些整齐的丰收大地,也许并不那么诱人。可是,我置身于这黄海之滨,却感到了它特有的雄浑,我常蓦然感到一股激情在心中奔流,在震荡。尤其是看朝阳初升的激动和海鸟戏水留下的涟漪,让我想起了人生。朝阳初升是一天的开始,就像运动场上的起跑。绝大多数人看赛跑都会选择离终点最近的位置,看运动员最后冲刺的瞬间,分享那夺冠的荣耀。其实,在起点线上准备进入比赛,那神情、体态、气氛就非常优雅、非常震撼。当运动员在起跑线上找准自己的跑道,在裁判员一声威严而悠长的“预备——”声中,各自凝聚起他们灵魂的注意力,像离弦之箭向前冲刺的那一刻,他们肉体所蕴藏的爆发力、弹射力、承受力和耐久力,都是最美的体现和展示。人们赞美阳光,我更赞美朝阳初升;人们为冠军喝彩,我更为起跑线上志在夺冠的参与者们叫好。终点固然诱人,其实起点更弥足珍贵。现在很多年轻的同志仰慕功成名就,他们觉得成功很美。可是成功虽然美,但只属于优胜者,而起点之美,才属于每一个人。年轻的朋友更要自觉地进入起点并调动起自己的每一点光和热,像太阳冉冉升起、像飞鸟在海面上留下一个个不断扩散的涟漪一样,也便是人生中的一种优胜,一种美丽。
第三篇:游太平森林公园有感
游太平森林公园有感
现在距离游太平森林公园已经有两年时间了,但是那里的美景却仍然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中。记得那时来到西安石油大学,我们在户县新校区,是第一届入住新校区的学生,这点让我颇为激动。刚来到户县就听说户县有八景,最值得去的莫过于太平国家森林公园。所以一直期待着去那里游玩。
终于在一个月后,十月黄金周,我们宿舍四人欣然前往,准备一饱眼福。前一天晚上我们就开始准备了,首先去超市买好了很多吃的喝的,然后找出了爬山用的登山鞋,每人分装行李,因此一个人的重量就恨轻了。夜里早早就睡了。第二天一大早我们四人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出发了。
坐在旅游大巴上,向窗外望去,天空蔚蓝,云朵匿迹。此时虽然不是很热,但大伏天的余热仍旧没有完全散去,不一会儿我们就热得出汗了,不过还是不能阻挡我们去游玩的热情。车行驶了大约一个班小时就到秦岭山脚下了,这里是太平森林公园的入口。我们下车买完门票就开始了我们的正式旅程。
在排队买票时,我注意到了旁边的LED显示屏上滚动播出太平森林公园的简介和美景的图片。陕西太平森林公园位于西安市西南户县太平峪内。距西安44公里,咸阳66公里,总面积2117公顷。公园所处地貌为秦岭中山地。整个区域高差悬殊、峭壁林立、峰峦叠嶂、沟谷连绵、多瀑布、急流和险滩,形成了丰富奇妙的山水自然景观。园内有石门、月宫潭、石船子、黄羊坝、桦林湾五大景区......那景色画面看得我眼花缭乱。
刚进大门,道路比较平坦,宽阔。路的一边是河道,河里的石头奇形怪状。大家的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笑容,有的用相机拍照,有的用手机拍,玩得不亦乐乎。公园还很贴心的树了很多介绍牌,不仅仅是介绍景点和其故事,还介绍岩石的来历,景点的来历什么的,让游人知道更多些关于森林公园形成的原因。沿着狭长的小道走了一段距离,转过弯,看到一面石头上刻着苍劲有力的三个大字“秦岭魂”。“魂”乃是大山的精华所在;“魂”乃是人品的精髓。于是我们请另一位游客帮忙给我们四个照了一张照片。接着大家继续前行。
走了一会儿,平坦的路消失了,接着是阶梯路,而且坡度也明显增加了许多,这时我们更加兴奋了,这才是更大的挑战与刺激。但是空气更加清新,树木更加葱郁,流水更加清澈更加湍急,展示出一片大自然和谐的色彩。突然我注意到一个石碑上刻着这样一段话:最令人称奇的是,园内的道路全部经过人工修缮,不但平坦,而且美观。既有依山而建的栈道,又有通向山顶的石阶,人文和自然在这里圆满相融。这里植物资源也极其丰富,种类繁多。既有苍劲古老的落叶松原始纯林、顶风傲雪的红桦纯林,又有花开如春潮的紫荆林。园内山色季变,烂若图绣。公园野生动物种类也很丰富。国家保护的一、二类动物有30多种,如苏门羚、青羊、林麝、刺猬、锦鸡、长尾雉、画眉等野生动物常常出没于林间、溪边、道旁,形成公园一大景观。一九九九年二月公园又放养了一批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猕猴,为秦岭北坡增加了一个珍贵物种,也为公园增添了一份灵气和一道亮丽的风景。但是一路走来我见到的动物却很少,我想应该是这里来的人太多了吧,动物们只能藏起来了吧。
行走了大约2个多小时,我们只到达了山腰,离山顶还有一半的距离。旁边的游客告诉我,美丽的风景还在后头,鼓励我们继续攀登。但是大家都已经很累了加上已经中午了,大家肚子也饿了,于是我们就找了一块大石头坐下来休息顺便吃些东西,补充体力。吃完后休息了大概半个小时我们就又开始动身了,继续我们的路程。接下来的阶梯更加陡峭了,两边有扶手,大家的速度也明显降了下来。又走了一个小时,大家快坚持不住了,但是看到路边的指示牌上写到再有500个阶梯就到山顶了,我们的激情又焕发出来了,速度快了一些。不一会就到了山顶,这里是最大的瀑布,彩虹瀑布。垂直落差100多米。常年都有积雪,水雾打在脸上很爽。大家都很兴奋,欢呼雀跃的。玩了一会我们就下山了,一天的旅程结束了。
这次的游玩真的很值。这是我们一致的看法,看着太阳落山了,我们也坐上了回学校的大巴。
第四篇:三游洞导游词
千古文人留遗韵-----三游洞风景区
《三游洞》宋陈岩
清风披拂藓苔痕,洞里仙乡万古春。
有路尽通尘世客,来游何独是三人。
各位来宾,各位朋友:
大家好!欢迎光临千年古洞---三游洞。我是大家的导游,今天将由我带领大家参观三游洞,如果一路上我有什么讲不清楚的话,请尽量提出来,我将尽力解答。祝大家度过一段美好的时光!
三游洞,位于宜昌西北的南津关西陵山上。它背靠长江三峡的西陵峡口,面临下牢溪,洞奇景异,山水秀丽,是鄂西著名的文物胜迹和游览胜地,是国家AAAA级景区、湖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朋友们,站在大门处,抬头可看见大门上有“三游雨霁”四个大字,它是由书法家肖克书写的。“霁”是指雨过天晴的样子,这就告诉我们雨过初晴是三游洞景区最美的时候,被誉为宜昌古八景之一。
●陆游泉
进了大门之后,请大家顺着我手指的方向看去,这里有一小道倚栏而下,临溪处有一小潭,宋代诗人陆游来三游洞时曾在此潭取水煮茶,他品茶后,写下了“囊中日铸传天下,不是名泉不合尝”的名句,虽是在赞扬浙江的日铸茶,但实际上是赞扬了下牢溪的水质之好。后人称此陆游泉。
●碑文石刻
三游洞号称三峡洞穴之冠,但此洞本身并不以洞内景色称道,而是以丰富的文化内涵取胜。大家可以看见整个三游洞景区,名人墨客所题写的碑文数不胜数,据史料记载,以楷、隶、篆、行、草各体书写的壁刻和碑文原有100多件,现尚存宋代以来的四十余件,是我国宝贵的文化史料。请抬头看看这幅对联,上联是“一洞凌虚佛自在”,这句是说三世界有难了我再来此世外桃源修身养性,另一种是说世间游洞的位置处于悬崖峭壁之间,环境优美,乃世外桃源自有佛在此修炼得道。下联是“万方多难我重来”,这句呢,不同的朋友有不同的解释,一种是说外面有难了我要出来拯救世人,普渡众生。到底哪种对,您自己说呢!再看这个小洞上的题刻,上书“鬲凡”二字,意思是古人把三游洞喻为人间仙境,与凡间隔开,所以进了三游洞,也就进入了仙境。为什么“鬲”字没有耳旁呢?据说仙界中的仙人是两耳不闻窗外事的,因此耳朵也给掩盖起来不要了,一般凡人是做不到的。
●革命遗址
三游洞不仅是著名的名胜古迹,同时也是重要的革命遗址。民国二十八年(公元1939年),当时坚持抗战的国民党湖北省政府移至恩施,三游洞为秘书处,至今洞壁留有记载。而面对日寇暴行,爱国名将冯玉祥将军,愤然地在洞旁写下了“是谁杀了我们同胞的父母和兄弟”“不共戴天”十八个大字。土地革命时期,这儿曾是中共鄂西特委和宜昌中心县委的地下交通联络站,当时庙内的“道士”是我党地下交通员。1958年3月1日,周恩来总理为实现毛主席“高峡出平湖”的宏伟蓝图,乘“江峡”轮考察三峡大坝坝址时,曾沿着陡峭小道,攀登绝壁亲临三游洞察看了岩石的层次、裂隙和斑痕,对三峡大坝的选择作了极为重要的指示,为三游古洞增添了光辉。
●三游洞来历
现在我们右手边的这个洞就是三游洞了,它地势险峻,形如覆蓬,冬暖夏凉。正如清人鲁先榜描述的“四望皆山,一峰出众;峻岭之间,横开一洞。”三游洞洞室开阔,宽23米,深30米,高约9米。它是古代地下水沿岩石层面不断溶蚀,并经过塌陷而形成的石灰岩溶洞,地质年代为寒武纪,距今约五至六亿年。
进入洞室,有三根似圆若方的钟乳石柱将洞隔成相通的前后两室,内室中间塑有三个人的塑像,中间那位执笔的是大诗人白居易,左边那位是他的弟弟白行简,右边那位是大诗人元稹。三游洞的得名就是和这三位有关。“夷陵有夷山,夷山有名洞。三游最著名,喧传自唐宋。”在唐代以前,三游洞虽美,却“藏在深山人未识”。到了唐元和十四年(819年),大诗人白居易在前往忠州(四川忠县)任刺史的途中,在夷陵遇到文学家元稹,恰好白居易的弟弟白行简也同行,于是三人结伴到西陵山一游,他们先在下牢溪荡舟饮酒,忽闻山间泉水“叮咚叮咚”的声音,他们便爬到山腰,忽然发现了这一天然溶洞,三人兴奋之中竟在洞中玩了一个通宵,在洞中各赋诗一首,并由白居易作《三游洞序》,写于洞壁之上,三游洞由此得名,这就是人称的“前三游”。到了宋景德二年(1005年),著名的文学家苏洵、苏轼、苏辙父子三人途径宜昌时,也游览了三游洞,各题诗一首于洞中,史称“后三游”。
自唐宋以来,文人墨客纷至沓来,挥毫留念,留下大量诗文题刻,使三游洞成为名家荟萃之地。1981年,古老的三游洞修复开放,让游人访古探幽,身临其境,重现唐宋风采。
各位朋友,在长江三峡两岸的岩壁上留有千年古栈道,但我们每次都只能远观,而无法登临,今天我就带大家在三游洞亲身体会一下走栈道的味道,真是“不走不知道,一走吓一跳”,不知大家是否有这样的感觉呢?
●至喜亭
现在我们来到的地方叫至喜亭,它始建于宋代,现在看到的此亭是1983年搬迁后新建的,是三层仿宋建筑,高23米,是为纪念宋代文学家欧阳修而建的。至喜亭原为峡州太守(今宜昌)朱庆基始建,后屡建屡废,宋景祐四年(公元1037年),宋代文豪欧阳修贬任夷陵县令时,写下了《峡州至喜亭记》,才使其声名大振。至喜者,“船至此而皆大欢喜”,从前峡江航道风高浪急,暗礁密布,有“三峡自古不夜航”之说,行船能从三峡冲出来,简直就是九死一生,当地老百姓出南津关,见到此亭就知道自己已逃出了鬼门关,故至此而喜。
●张飞擂鼓台
再往前行,只见一尊塑像立于江边一巨型石台上,这就是“张飞擂鼓台”。据《三国志·蜀书》记载,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年),刘备任命张飞为宜都太守。张飞任命期间在此擂鼓练兵,因此得名。石台为圆柱形,台径约8米,上面塑有张飞擂鼓石像,塑像高6.4米,重约百吨。只见“张飞”左手按腰上佩剑,右手按鼓上双槌,面江而立,英姿飒爽,充分展示了这位勇往直前的猛将军的风采。
●南津关
站在这里,你可以一睹雄伟的葛洲坝,在这前面就是南津关了,它是进入三峡的第一道天然门户,也是长江上中游的分界线,地势险要,易守难攻,为历来兵家必争之地,被誉为“三峡第一关”,它和瞿塘峡的夔门是三峡的两个天然门户,大家可以以西陵峡口为背景来一张“三峡之门”的留影。现在请大家顺着我手指的方向看去,在临江的悬崖峭壁上有“三峡天下壮,请君乘船游”几个摹刻大字,这是我们的陈毅元帅所题,他用一个“壮”字准确地概括出长江三峡的特色,并鼓励和激发人们到长江三峡来旅游。而这几句话,现在作为三峡旅游广告用语而被广为传诵。
●楚塞楼
从此道攀至山顶就是楚塞楼了。楚塞楼也是一座重修的古建筑,楼高三层。在一楼大厅您可以欣赏到春秋时期的古乐器-----编钟奏出的悦耳音乐,这里的一组编钟是湖北随州曾侯乙古墓中出土的,三楼还有保存完好的古代女尸及各种文物。
现在给大家半个小时的自由活动时间,大家不妨到处参观一下,可千万别忘了留影。在大家欣赏完这优美动听的音乐后,三游洞的游览到此就结束了,非常感谢大家的合作,有照顾不周之处请多多谅解,祝大家旅途愉快,一路开心!
第五篇:三游洞导游词
三游洞导游词
三游洞,位于宜昌西北的南津关西陵山上。它背靠长江三峡的西陵峡口,面临下牢溪,洞奇景异,山水秀丽。风景区内主要有三游洞、至喜亭、楚塞楼、陆游泉、张飞擂鼓台等。
三游洞生于绝壁之上,地势险峻,有栈道可达。其形如覆蓬,冬暖夏凉,洞室开阔,约深30米、宽20米、高10米。洞中横排3根钟乳石柱。洞内列有历代碑刻,洞外崖壁上刻满历代游客的诗文。洞顶之悬石,击之有声,名为“天钟”;地面之凸石,跺之有声,取名“地鼓”,故有“天钟地鼓”之说。
三游洞得名于唐代三个大文豪。唐元和十四年(公元819年),大诗人白居易由江州改任忠州刺史赴任途中,与其弟白行简途经夷陵(宜昌古称),在此遇到大诗人元稹。三人结伴到西陵山一游。发现这个“天生一洞”。三位诗人各赋诗一首,并由白居易“序而记之”。因此洞由他们三人始游,故得名“三游洞”。137年后北宋年间,又有三位文豪苏洵、苏轼和苏辙父子同游此洞。同样苏氏父子也各题诗一首,留于洞壁。白氏兄弟与元稹之行,称为“前三游”;苏氏父子之行,称为“后三游”。
在三游洞旁的崖壁还刻有抗战时期的爱国名将冯玉祥题写的“是谁杀害了我们的父母兄弟”十二个大字。
出洞沿崖壁上的栈道攀向山顶,在栈道的尽头便是漂亮的三层亭子—“至喜亭”。至喜亭,始建于宋代,因为小船在三峡中历经千难万险,出峡到达宜昌,至此江宽阔已无险而喜,故得名于“至喜亭”。宋景祐三年(公元1036年),宋代文豪欧阳修贬任夷陵县令,上任为此亭写了《峡州至喜亭记》。
离开至喜亭,攀至山顶就是楚塞楼。楚塞楼也是一座重修的古建筑,楼高三层。在一楼大厅可以欣赏到古乐器—编钟奏出的音乐。登至三楼,峡口风景尽收眼底。...第 一范文§网整理该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原出处所有>>>
下了楚塞楼往南就是一尊塑像立于江边一巨型石台上,这就是“张飞擂鼓台”。据《三国志·蜀书》记载,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年),刘备任命张飞为宜都太守。张飞任命期间在此擂鼓练兵,因此而得名。
在山北,沿石阶而下,到了山腰,便可见到“陆游泉”了,陆游泉是一方型小石潭。潭边崖壁石缝间,一股清泉涓涓入潭,潭水清澈。因南宋诗人陆游来三游洞在此取水煮茶,饮后味极美,乃题诗于潭边岩石上,而得名“陆游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