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树和小精灵教学反思
音乐欣赏是人根据乐曲旋律的发展,进行形象思维的一种心理过程,是对幼儿进行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我班幼儿尚不具备独立欣赏的能力,他们必须有赖于教师讲述的启迪或肢体动作语言的配合,动作的表达才能完成整个欣赏过程。因此在这个活动的教学中,我认为我所设计的过程和运用的方法上有两个亮点:
1、讲述故事
考虑到我班幼儿的特殊性,他们来自各个不同的幼儿园,所接触的音乐欣赏教学很少,平时对于音乐作品的理解也是很难掌握,要怎样才能让孩子在感兴趣的基础上来欣赏这段挪威舞曲呢?我考虑再三,决定根据本班幼儿的兴趣爱好,在导入部分设计一个简短的故事,从而引起孩子的兴趣。小树、精灵、小仙女,这些充满童话色彩的人物形象马上引起了幼儿的注意,在初步欣赏音乐时,幼儿都仔细倾听乐曲中旋律,试图寻找小树、精灵和小仙女。
2、肢体动作语言的辅助
对于初步接触外国作品的我班幼儿来说,要通过乐曲的快慢节奏来分辨小树和精灵两种不同的人物形象还是有一定难度的。而节奏的快与慢,只能意会不能用语言表达,那怎样才能让孩子在欣赏作品的过程中体会不同的节奏呢?在和孩子一起欣赏音乐时,我用点头,晃动身体来表现节奏的快慢,孩子们通过我的提示,马上也用自己的身体动作来表达,有的用小手做波浪动作来表示慢的节奏,有的用小脚快速踏地表示快的节奏,在幼儿用身体动作表达的过程中,孩子意会了乐曲中的快慢不同,分辨出了A段音乐小树生长和B段音乐精灵游戏的不同意境。总之,对于孩子来讲,教师应该遵循幼儿的年龄特点、思维发展规律,利用多种形式来进行教学,才能激发他们对音乐活动的兴趣。
第二篇:《小树和小精灵》教案
【活动目标】
1、初步熟悉《挪威舞曲的曲调》,通过小树生长及小精灵跳舞的情节、动作,感受舞曲的ABA曲式结构。
2、创编小树生长和小精灵爱护小树的动作。
3、体验合作表演的乐趣。
【活动准备】
树和小精灵的胸饰若干、《挪威舞曲》音乐碟片。
【活动过程】
一、导入
(一)讲故事,让幼儿初步了解音乐内容。
“春天来了,魔法森林里的小树开始生长了,听!”(音乐A)
“听到刚才的音乐,你觉得小树它是一下子长大的?还是慢慢慢慢长得?”
那一开始的小树苗是什么样子的呢(哦~是小小的)
你能做一下小树苗的动作吗?
那小树要开始长喽!“慢慢长,慢慢长,慢慢慢慢往上长,慢慢长出小枝桠,慢慢开出树杈来,慢慢长成大树啦,迎着风儿摇摇摇!(背景乐轻A,歌谣按音乐节奏来)”
魔法森林里的小树长得都不一样,想一想你的小树会往那边长?(···)
那现在我们听音乐做一做(音乐A)小朋友们找空位蹲好~
魔法森林里还住着一群喜欢小树的小精灵,他们经常会来照顾在生长的小树,听!他们来了~(音乐B)
你们觉得这是一群怎样的小精灵?(··)小精灵和小树是好朋友,他会怎样照顾小树,和它玩呢?(···)
你们觉得小精灵是怎么出现的?再听一遍音乐(B)(····)
我们再来听一次,做一做小精灵出现和爱护小树的动作吧!(音乐B)
故事还没结束呢···天黑了,小精灵回家了,小树又开始生长了···(音乐A,教师动作)我们一起跟音乐来做吧!
故事结束了,你们知道一开始小树要怎么样吗?小精灵是什么时候才出来的吗?
(出示精灵图示),我请一个小朋友上来听音乐,按照音乐贴顺序,到什么时候小树出现,什么时候小精灵出现。(音乐ABA)
老师现在要请一个小朋友当小树,一个小朋友当小精灵,上来表演(精灵小树的胸饰)
他们演的真棒,我们也一起来试一试吧!(椅子下面已分好精灵小树的胸饰)音乐ABA(小树找好空的位置,你们准备好了吗?我们开始喽!)
A时教师跟小树做B时跟小精灵做
再来一遍音乐,小朋友自己做!然后再交换角色玩一次!结束!
第三篇:小精灵教学反思
篇一:都市精灵反思
参评教研成果
《都市精灵》教学反思
单位:介休三中 “少教多学”
《都市精灵》教学反思
刘睿竹 介休三中
《都市精灵》是舒乙写的一篇随笔,这篇课文揭示了现代都市不见鸟雀的现实,表明现代文明的发展要考虑到与自然的和谐,要对自然界的生灵给予保护和尊重,以优化人类的生活环境。
学生对本文主题的理解不是很难,因为类似本文所提出的问题,在现实生活中也已经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但作者是如何表达这一主题的?在材料的选择、组织以及语言表达上有怎样的特点?人类究竟应该如何善待动物,保护环境?对这些问题,学生未必都能理解。因此,设计这篇文章的教学时,我们应该首先让学生反复诵读课文,引导学生品位课文形象生动的语言,体会作者寄予在文章中的美好愿望,让他们意识到自己对珍爱动物,保护环境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从文本提供的详实丰富的材料中,去揣摩作者鲜明的观点,感受作者的情怀,体味文章语言平常中蕴含的感情和道理;其次,要引导学生联系社会实际和自己的体验来正确认识文本所提出的问题,真正从思想上建立起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另外,要借助有关资料,拓展学生的视野,让学生懂得尊重动物,保护动物就是尊重生命,就是尊重人类自己。本节课主要通过合作探究课文,以课题为突破口,让学生分别在文中找出“都市”、“精灵”以及相关表达思想感情的词语从而通过对比一目了然就明确文章主题,紧扣文本。
新课程标准指出:在语文的学习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独立阅读
的能力”,要“注重情感体验”。从情感的角度入手,很容易拉近学生和文本之间的距离,使学生与作者产生情感的共鸣,作为一节阅读课,我把重点放在了阅读方法的指导上,如:理解题目的含义,提示关键词的寻找,赏析句子的方法等,尤其是对文中精彩画面的赏析,由于平时课上训练较多,学生已经掌握基本的方法,结合不同形式的朗读,学生较好地了理解了本文作者的情感,因不同的阅读任务而选择不同的阅读方式,在回答问题过程中,养成评价的习惯,无论是自评还是互评,而且具备了一定的评价能力。这一习惯的养成离不开平时的不断引导和训练的。
课堂教学是一个不断生成和发展的过程,教学流程的预设只是为上课提供了一条“准绳”,而教师的课堂智慧以及由此生发的精彩绝妙的现场创意和生动灵感,则是这根“准绳”上的璀璨明珠,使整节课熠熠生辉。在本节课上,学生发言踊跃,特别是在“找出文中优美的句子并说理由”的环节中学生的表达流畅自然,不少学生的回答语言清晰、完整,而且较富有说服力,学生真正成了课堂的主体,很多同学的回答都很精彩。而在探讨“如何拥有都市动物”的环节中,很多同学都语重心长地纷纷献计献策。从他们发自肺腑的言语中看出孩子们真的在为日益减少的动物们担忧,走进了作者的情感世界。通过这样的设计,不仅使学生懂得要尊重每个生命个体,而且丰富了课堂教学的内涵,提升了学生的情感品质。不足之处是有时过多注重课堂形式,在意自己什么该讲或不该讲,在意课堂上学生的活动有多少,而忽视了学生的情感体验,而以
学生为主的课堂还是应以注重学生的课堂体验为主,这并不违背课改的宗旨,关键是自己对课改的理解不到位,在课堂上的组织行为、调控能力不到位,对文本的解读不到位。篇二:教学反思
字与画反思
本课是本册教材的第一课,内容上主要安排了 17 个图画以及与图画相关的 17 个汉字,形象的 展示了汉字与图画的联系。通过这些象形字,让学生能感知汉字的特点,从而激发他们对汉字的兴 趣。本单元意在把学生引入识字的兴趣之中,为以后的语文学习奠定基础。看图识字,很容易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开学的第一课,孩子们的表现不错。就是在纪律方 面,由于小学和幼儿园的管理制度不一样,几个学生还不能适应小学的制度,上课时间想上厕所,想扔垃圾,想站起来。我在教授新知识的过程中,也不断的帮助他们转换身份。
山村反思
山村》一课是(宋)邵雍写的一首描写山村美景的诗。一方面借助课文的插图让学生边读边点 一点每句诗说的是图中的哪部分来理解诗意,另一个方面,在课堂上,用娓娓动听的话语,描绘诗中的 景象,让学生萌发对”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的乡村美景的向往,更重要的是还运用了各种形式的朗 读来让学生感悟诗中描绘的景象。识字是写作和阅读的基础,也是学习能力的基础。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是具体形象思 维为主,刚刚入学的一年级学生,一打开课本就是大量的、抽象的归类识字,这就决定了识字教学 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为了使学生在愉快轻松的气氛中主动地识字,本学期我 根据儿童年龄特点,采取各种有效的途径,有意识地激发他们的识字兴趣,拓宽识字途径,培养他们 的识字能力。识字教学中做法: 1.根据儿童的思维特点,把抽象的符号具体形象化。2.利用游戏的 形式,调动学生学习抽象文字的兴趣。3.给字配“画”,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我的家反思
《我的家》这首童谣内容朴实无华,简简单单的三句话就将幸福的三口之家生活生动地表现出 来。老师无需做过多的讲解,看到图片,他们就会感受到儿歌中家给我们带来的“温暖”、“幸福”,再 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自己从家里感受到的温暖、幸福,这样既训练了他们的口语表达能 力,又让学生感受到亲情,体会亲人对自己的爱,同时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回报亲人的爱。识字教学 是本课的又一教学重点,在识字环节的设计中,首先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读通儿歌如自读、听老师 读、同桌互读、让学生当小老师领读等。由于学生认知的有限,所以在课堂操作中,学生自主认识 生字的时间过长使后面的写字教学有些不够细致,在以后的教学中要注意课堂的时间调控。
小小的船反思
《小小的船》是叶圣陶先生写的一首美妙精巧、充满儿童情趣和幻想的儿童诗。也是一首深受 儿童喜爱的儿歌,它生动地描写了一个孩子坐在小船似的月亮上,看到了星星在夜空闪烁的美丽景 色,语言亲切,意境恬静,画面优美。插图把诗的内容形象化了,更增添阅读时的无限遐想。我采 用的是听录音,让孩子学会听的习惯,并让他们听清每一个字宝宝的读音。学生还在学习的起步阶 段,每一次的所读都要有所目的和要求,不能听过就算了,读过就罢了。在第二步,我采用学生自 由朗读,要求他们把不认识的字宝宝名字圈出来,把它留住,但我在这指导读的环节中有时提的要
求没有到位,没能起到一个“扶”的作用,没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特别是课文中的“只”,我运用句子比较认识“只”在句子中的不同意思,让学生加深理解字义。本课的生字识字教学中,我通过各种教法,各种途径,使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熟练地掌握所学的生字,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 趣,使识字学习由枯燥变为有趣。让他们独立探索、大胆想象,去想各种各样的巧妙办法,这样,识字教学变的很容易。
咏鹅反思
教学《咏鹅》这篇课文之前,我事先在班上了解到:不少学生已经会背这首诗了(学前班教过),所以本课教学我把重点放在:引导学生通过有感情地朗读,感悟诗情诗景,认识 6 个生字和会写 3 个生字“白、向、毛”。在引导学生通过读领略诗的意境时,我放手让学生自读,接着同桌互读(会 读的教不会读的/都会读的比比谁读得最有感情)、指名读、师生接力读„„在多种方式的读中感悟诗 意,而没有作过多的讲解,“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特别是让学生加入自己喜欢的动作读,形象地再 现了诗情诗景,在读中可以深深感受到学生对大白鹅的喜爱之情,并渗透了人与动物关系密不可分、亲切自然的教育。在写字环节,新出现的两个笔画是一个难点,只有掌握了这两个笔画,才能更好 地掌握“白、向、毛”三个生字,为此,我加强了示范指导,先是教师亲自示范,后是学生与学生之间 的互帮互学,以优带差,人人争当“小老师”。这节课的教学还算是很成功的。
画鸡反思
我执教《画鸡》一课,注重了以下三方面的教学:
一、导入有趣,过渡自然。新课之前让同学们畅谈公鸡的习性,给严肃的课堂增添了活泼的气氛,让学生带着轻松的心情走进课堂。
二、注重生字教学。先让学生找出生字,试着拼读,不会的老师教。然后看大屏幕抽查认读。接着 出示生字卡片,全班齐读。再指名学生读。最后自由读课文,在读中巩固对生字的认识。通过“生字 宝宝找家”几个环节的教学,学生已扎扎实地掌握了本课地 5 个生字。同时注重对田字格中生字的教
学,尤其是笔顺的教学,让每个学生学会用正确的笔顺来写生字。
登鹳雀楼反思
早操反思
《早操》是我们年级语文组上选定的同课异构的课文。我在设计这篇韵文的教学思路时充分挖 掘韵文的童趣,考虑学情,同时吸取其他老师的经验,把学生带入了一个生气盎然的清晨。我的教 学思路是:首先是从孩子们熟悉的《上学歌》导入,太阳公公当空照,它把大地瞧一瞧,太阳公公 可能看到了什么,从而引出课题“早操”。接着让孩子们自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找找 都有哪些小精灵,孩子们说一个小精灵,全班就隆重请出它,老师把图贴在黑板上。这个环节是孩 子们从图画初步感受这首儿歌的情景。接下来的步骤是老师范读,找到小精灵们在哪里做操,然后 同桌共用一本书找到小精灵们是怎样做操,老师打乱词语顺序,通过游戏让孩子把词宝宝送回家。接着从词到字,逐个击破,通过自读、变成各种花样来读字,目的就是让孩子熟认每个字。在初步 感受课文的基础上,老师以指导朗读为契机,在教会孩子如何读好每一个小节的同时,间接让孩子 明白了儿歌的含义及蕴含的感情。老师重点指导:滚来滚去,跳来跳去,飞来飞去,跑来跑去单独 怎么读,放到句子中又怎么读。在这节课的设计上,我力求通过创设情境,使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训练中提高。但在实际授课中还存在着很多不足。
乌鸦喝水反思
《乌鸦喝水》一课内容通俗易懂,很适合阅读。教学中重点应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感悟“乌鸦急着 找水—喝不着水—想办法喝水—喝着水了”这一系列变化过程。同时,教育学生明白遇到困难应仔细 观察、认真思考的道理。因此,在教学中,我将乌鸦如何喝到水设为本课的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分 组做实验,把小石子一个一个放进装有半瓶水的矿泉水瓶中,体会瓶子里的水是怎样渐渐升高的。在教学这篇课文之前,我怕孩子们会出现觉得乌鸦的这个办法并不十分了不起的情绪。如果这样,就阻碍了学生去认真体会文本。所以在教学中我并没有急于让孩子们发散自己的思维,提出像“说说
你还会想出什么好办法?”“如果你是这个乌鸦你会怎么做?”这一类的问题。而是与学生一起,在学习课文的同时,去感受这只乌鸦的高明之举。孩子们的想法总是富有创新意识的,我想这堂课上我 不仅与孩子们一起体会到了文中那个小乌鸦的聪明才智,更让我感受到学生们的智慧。
锄禾反思
《锄禾》是唐代诗人李绅写的一首脍炙人口的感叹诗。这首诗写出了烈日下农民辛苦劳作的情 景,从而使学生体会劳动的辛苦,认识到应珍惜劳动成果。设计本课教学时,最大特点在于师生对话互动,力图体现学生的自主合作学习。课堂,即师生 交往,共同发展,展开各自的生命活力。其表征是互动,交应是互惠。在互动中,师生双方重建民 主、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转变学生方式;在互惠中,师生双方实现了知识、情感、态度、需要、兴趣、价值观等方面的交流与收获,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上课伊始,教师以对话形式拨动 学生的心弦,在读文、识字、书写中激发学生合作参与的热情,保持积极的情绪体验,这将有利于 学生主体性的凸现、个性的张扬、创造性的解放。在师生对话互动中,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快 乐、充实、有滋有味。
雪地里的小画家反思
《雪地里的小画家》这篇课文语言浅显易懂,以诗的形式描写了一群小画家在雪地上画画的事。课文形象地描述了四种动物爪(蹄)的形状和青蛙冬眠的特点。这篇课文极富儿童情趣,形象生动 可爱,容易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为了调动起孩子们对雪的兴趣,我先用创设情境,伴 随着教师生动的语言描述,把学生带进了大雪纷飞的雪地里,引起了学生情感的共鸣。随即,我问 学生,看到这么美的雪景,你的心情怎么样?你想怎么表达你的高兴心情呢?
学生由于前几天亲身 的经过,能将下雪后的感受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于是,我就出示了课文的第一句话:“下雪啦,下 雪啦!”让学生把自己的高兴读出来。“这美丽的雪景吸引了一群小动物来作画,他们是谁呢?他们在 雪地上画了些什么呢?”带着疑问,学生进入了一个如诗如画般的雪地世界里。在初读环节中,我让学生借助拼音,自己朗读课文,在读中初步识字。然后,把生字圈出来 自己认读。再同桌互助,互相检查读音。最后是大家交流识字的方法。在识字环节中渗透了多种的 识字方法,如:加一笔、换一笔、换部首、形声字规律识字等方法。我还设计“开小火车”、等多种游戏活动巩固识字,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了课堂学习气氛,也提高识字教学的效率。
我长大了一岁反思 《我长大了一岁》教学反思 这是一首很贴近孩子们生活的儿童诗,课文的插图是我们教材的学习伙伴“丁丁”。诗歌分三个小节,第一节讲的是丁丁长大了一岁,不捉小鸟了,第二节讲的是丁 丁长大了一岁,不欺负小弟弟小妹妹了; 第三节讲的是丁丁长大了一岁,要学会做大孩子做的事。教 学时,我首先这样谈话导入新课的:同学们,还有几天就是元旦了,就进入 2014 年啦!我们又长大 了一岁啦!每一周的孝敬日反馈表上,家长们都赞扬你们越来越懂事啦!很多事情都学会了自己做,很多原来做得不好的也能够做好啦!让我们一起自豪地把课题读一读吧!------《我长大了一岁》(注 意指导读出感觉来,并记忆“我、长、岁“三个生字)。接着说: “同学们,我们长大了一岁,我们 的学习伙伴丁丁也长大了一岁,他也骄傲地告诉我们他长大了一岁!丁丁长大了一岁会有什么变化 呢?请自己看看课文插图,读读课文。学生自读后汇报:丁丁长大了一岁有什么变化呢?根据学生 的回答板书,并让学生多种形式地读,说。紧接着用“因为??所以??”来说话,而后让学生进 行角色扮演,扮演丁丁,向小鸟和弟弟妹妹、爸爸妈妈道歉。最后让学生仿照课文来编儿歌。学生 的思维非常活跃,编出的儿歌很有创意。
两件宝反思
我把字词教学作为了这节课的重点,注意训练学生听读识字的能力,并让他们自己圈生字宝宝、给字宝宝找朋友。然后在理解了内容的基础上朗读课文,老师做一些指导。最后进行写字教学,由 老师重点讲两个字,总结写字方法后,引导学生学习另外两个字,最后由他们自己解决三个比较简 单的字。这节课上下来之后,我自己感觉整堂课的思路和层次是比较清晰的,重点突出,难点解析也比 较到位,这是优点。缺点是一些细节处理不够好,比如:1,由于这篇课文未带拼音,学生在朗读字 词时多多少少遇到了些困难,我只注意了给生字条和田字格里出现的生字注音,却忽略了其他字词,如“创造”,造成了学生朗读上的错误。而且在他们出现错误后我也没及时纠正,淡化了用拼音正音 这一重要的教学方法。2,在理解课文这一环节,我的处理略显冗长。这是一篇很好理解的儿歌,没 有必要一句一句地去分析,例如我问: “读了课文,大家知道了“两件宝”是什么呀?”就显得很没 必要。3,在进行写字教学时我忽视了对学生写字姿势的指导。虽然后来有所补救,但如果在学生提 笔写字前就进行强调,效果会更好。
篇三:一语教学反思
《小小的船》教学设计及反思
虢王镇中心小学
张 宁 宁
《早操》教学反思
虢王镇中心小学 张 宁 宁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心得体会
虢王镇中心小学
张 宁 宁
《小小的船》教学设计及反思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认识9个生字,学习偏旁“门”、“舟”。有感情地流利朗读课文。
能力目标:看图观察能力及想象力的进一步训练。
情感目标:感受晴朗夜空的美丽,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教学重点:
学习生字,有感情地流利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生字的认读(平翘舌音、前后鼻音)
教具、学具的准备:
教具:月亮、小船剪贴图,彩色星星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磁带(歌曲《小小的船》)。
学具:每人一张印有月亮、星星的画纸,彩色画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1、你喜欢晴朗的夜空吗?晴朗的夜空是什么样的?
2、引出课题。今天,月亮姐姐就来到了我们班。月亮姐姐问好:“一
(五)班小朋友你们好!”(互相问好)“能说说我长的什么样吗?”(观察月亮的形状、颜色)像什么呢?(弯弯的,像香蕉、镰刀、小船)
3、这样美丽的月亮姐姐挂在蓝蓝的夜空中是多么美丽呀!有一位名叫叶圣陶的老爷爷把小朋友看月亮的情景写了一首诗。这首诗的
名字叫什么?《小小的船》(板书课题)
4、学习“船”字。顺口溜:几只小舟就是船。偏旁“舟”。
5、读课题,想到了什么?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
1、出示课件,随音乐教师范读课文,生评价。
2、自由读课文,圈出生字。
3、指名读课文,互相评价。
4、齐读课文。指导读“只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
5、情景中学习、检查生字(课件辅助)
(1)除掉课文中的熟字,集体认读词语。
(2)除掉词语中的辅助熟字,认读生字。
(3)集体讨论记字方法(小组合作学习),并全班交流。
(4)认读生字,和生字宝宝打招呼。
6、读课文,生字宝宝已经认熟了,能把课文也读熟练吗?
三、读读、想想、说说
1、听音乐《小小的船》说感受。
2、找最喜欢的伙伴背诵课文。这么美妙的歌曲,小朋友想不想把歌词也记在心里呢,并表演出来呢?
3、背诵课文汇报,评出最佳表演奖。
4、词语训练。()的船()的月儿
()的星星()的天
四、延伸活动 篇四:新湘教版美术六年级上册
8、《田间的精灵》教案及教学反思
初中美术备课(湘教版)
六年级上册
第 41 页
初中美术备课(湘教版)
六年级上册
第43 页
第 44 页 篇五:《都市精灵》课堂实录及反思(《都市精灵》课堂实录及反思(苏教版八年级必修)点击数:1252 次 录入时间:2008/1/8 15:00:00 编辑:金子明
师:自盘古开天辟地以来,人类就和动物生活在同一个地球上,相互依赖,也因此有着很多关于人与动物互帮互助的故事传成佳话。你能给我们介绍一则这样的故事吗? 生1:从前有一位猎人救助了一条受伤的狼。后来他在打猎时遇上了狼群,在这时,曾经救助过的小狼为他赶走了狼群。
生2:在一则新闻上报道:在一个山区老林中有一位守林的老人救了只受伤的小老虎,带回家细心照料。以后就跟随老人上山下山去收林,日积月累。这只幼虎已经长成为强壮的老虎,并且与老人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师:大家都知道,老虎和狼都是很凶猛的动物,人类都很害怕他们。可是在刚才俩位同学的叙述,明白要和动物做朋友其实也并不难,关键在于用心去感受,用爱去交流。也只有这样我们生活的世界才会更加和谐,更加美好。今天,老师将和同学们一起走进舒乙先生的《都市精灵》,来和他探讨一下人和动物如何和谐相处的问题。
(学生翻开书,翻到《都市精灵》那一课)
师:大家看课题,题目中的“精灵”原意是指反抗上天的恶魔。那通过我们早读课的预习交流中,已经明确在文章中指小动物。那么文章中谈到了哪些都市,又描绘了哪些精灵呢?现在请大家大声的朗读课文并且拿起笔,我们边读边画。
(学生大声朗读课文,教师巡视。)
师:刚才同学们读得都很认真而且也都圈画出了答案。那么课文中有哪些都市呢/?又有哪些精灵呢?
师:说了很多精灵,说明他在刚才的阅读中很仔细。那老师就挑选里面的具有代表性的几种写在黑板上。刚才提到的北京我们把它再分一下,有几十年前的老北京还有现在的北京。师:以前的北京有喜鹊有乌鸦而现在的北京是“老鸹不老呱了”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代表物,我们把他罗列出来写在黑板上。
师:那么作者对于各个城市的动物都怀着怎样的情感呢?通过阅读,你能体会出来吗? 生5:以前的北京是乌鸦是“清晨成群地飞向城外,黄昏,成群飞回城里,数量之多,达到遮天的地步”我觉得作者对于这种景象是非常愉悦的,而对于现在北京的“老鸹不老呱”这种景象是十分难过的。
对于旧金山有是怎样呢?你能不能从字里行间中体会?
生6:向往!
生7:喜欢!
生8:开心!享受!
生9:我觉得作者通过这样的对比是为了突出现在北京城已经很不如其他城市,环境保护很不好,希望能够保护好我们身边的环境!
生10:作者通过这样的对比,是提倡我们人类能够与动物和谐相处!
师:舒乙先生是当代有名作家,他通过自己的语言把丰富的情感表达给我们读者。所以本文在语言运用方面也颇具特色。请你再读课文,找出你感受最深的语句,拿你笔,我们边读边作批注并且把他与你的学习小组互相交流。
(学生朗读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师:同学都能够认真的找并很仔细地写上了感受,那么谁先把自己的感受与全班同学一起交流?我们听听谁会与你感同身受?
生11:我最喜欢文章第一段中“我工作的地方以前是清朝太后的行宫,里面有一个古树参天的大院子,幽雅得很。由于游人稀少,常有鸟儿飞来栖息,最多的是喜鹊和灰喜鹊。”里面的几个词语“古树参天”、“幽雅的很”、“游人稀少”、因为我感觉这几个词是描写环境。通过这几个词,我们得知为什么许多鸟儿在这栖息。
生12:我觉得最后一段中的“与狼共舞”很有意思,因为我们平时所说的“与狼共舞”是指与坏人相周旋或狼狈为*,这里指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具有了新的意思,耐人寻味。生13:同样末段使用的“孤城寡人”就是在“孤家寡人”的基础上创造而来,显得颇为贴切。
生15:文章中有不少句子,对称整齐,节奏感很强。我们学习小组找了很多比如“喜鹊多是成双成对,而灰喜鹊则成帮成伙,一来就是一大群,他们高高地在树枝上跳来跳去,飞来飞去,叫来叫去,非常活跃”;老鸹“清晨,成群飞向城外,在乡下地里觅食;黄昏成群飞回城里。”等等,这些都是美的语言,令人百读不厌。
师:恩!同学们都说得很精彩看来同学们学习得很认真。那么在文章第6段中作者提出每座城市都应有自己钟爱的小动物的观点,并强调应以小动物作为“标志和象征”,足见某种小动物在一个城市的地位和作用。大家一齐把这一段朗读一下。
(学生齐读第六段)
生17:还有我呢!hi!大家好!我是狗家族的一员,我有灵敏的鼻子,敏捷的四肢和灵活的脑袋,还有一双非同寻常的耳朵。虽然人类经常用我们狗来骂人,但我们也有用处啊。我们可以当看门狗,为人类生命财产做贡献。
生18:动物先进事迹交流会怎么少得了我们呢!我是一只小白鸽,从小生活在城市里的广场上。每天,我都和同伴在被绿草覆盖的草地上飞来飞去,嬉戏着,玩耍着。每当有人不高兴地时候,他们总是拿着食料喂我们,还向我们倾诉着他们内心的痛苦和快乐与我们一起分享。在过去的年代里,我们不仅为人类送信,现在还让城市中人免除寂寞。
生19:这是我第一次参加动物先进事迹交流会。大家好!我是抱子!你们可能不认识我,但千万别小看我。我为人类作了很大贡献,我不仅可以成为东北人餐桌上的佳肴,我的皮还可以成为“保暖的褥垫”。还有我的蝴蝶妹妹总是在橱窗里供大家欣赏,增添人类生活的情趣。
生20 师:这次的交流会参加的小动物可真多啊!而且大家也都各自说出了很多,让我们也了解了许多,以后这种类似的交流会要经常举办的啊!时间也过得很快,我们这次的交流会也快到尾声了,非常感谢前来参加的这么多小动物们,欢迎你们明年再来参加!
师:的确通过刚才小动物们的叙说,我们知道都市动物可以成为我们都市居民的伙伴,给都市带来生机,成为都市的一种景观,给人带来欢乐,享受生活的乐趣,从而提高生活的质量。可是文章中也说道“由于人类的霸道和生存环境的不断恶化,鸟、鱼、兽渐渐退避三舍或渐渐灭绝。“那么人类怎样才能克服自己的“霸道行为”,保护好“生存环境”,与鸟、鱼、兽友好相处?联系你平时所了解的一些情况,说说你的看法。
生21:现在人不了解保护动物的重要性,所以我们要加强宣传教育,做一些广告警示语。师:对!人们只有了解保护动物的重要性就自然而然地去付诸于行动中去了。
生22:我是一个乡村女孩,我想谈谈我的观点。在我们住的那有座山,我从小就看到许多人拿着气枪去打猎,然后拿回家吃或拿去卖。我觉得那些人真是太没人性了,应该坚决抵制这种行为。
生23:我认为要根治这个问题,首先要保护好环境。我觉得我们镇上环境很差,有关环保部门要管理好,要多设立一些标志,多在街道上摆放一些垃圾桶,因为我们这的垃圾桶实在太少了,所以地上到处是垃圾。另外,我经常在电视上看到猎人捕杀野生动物,一些饭店也
在吃野生动物,我认为可能有关法律法规不够健全,国家也应该完善法律法规,让大家都不再捕杀野生动物来共同保护好我们的生存环境。
师:的确!可能国家在有关保护环境法律上还不怎么完善,应要健全我们法制。
生24:我住在乡下,令我印象很深的有几件事/。每当夏天的晚上总有人去抓青蛙,然后杀了它们吃或去卖现在菜市场上随处可见卖青蛙的。还有的人会拿着电瓶去电鱼。这些行为严重影响了生态环境。我们应制止这种行为,不要去滥杀无辜,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师:是啊!要让城市拥有可爱的动物,保护动物的生存环境,与动物友好相处,应该做到:不随便倒垃圾和排污;不珍惜动物,禁止猎杀;禁止滥捕滥捞;设立自然保护区;与动物在同一地带要友好相处;加强宣传教育等等。毕竟我们人类与动物“同在一个蓝天之下,同饮一江水,共同生长在一块土地上”,要与自然和谐相处。
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通过合作探究课文,以课题为突破口,让学生分别在文中找出“都市”、“精灵”以及相关表达思想感情的词语从而通过对比一目了然就明确文章主题,紧扣文本。另外通过小组合作探究交流,设置了语文活动,联系生活实际,提高意识这些环节的设计,创设了情景,来引导学生品位课文形象生动的语言,体会作者寄予在文章中的美好愿望,让他们意识到自己对珍爱动物,保护环境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
第四篇:《爷爷和小树》教学反思
《爷爷和小树》教学反思 钱 炯
本次校教研活动,我上的是一年级语文,内容是第一组课文中的最后一篇《爷爷和小树》。在评课交流中,学校的其他语文老师对这节课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结合我自己的一些看法,作反思如下:
首先,我觉得自己对这次活动没有足够的重视,认为平时的课、批改和辅导更为重要,觉得这周的其他工作比较多,就忽视了公开课的准备。教案粗枝大叶,不够详细,不像低段的教案;课件上的课文内容没有标注拼音,给学生的学习带来困难;没有试上,没能及时发现设计中的纰漏及时弥补;上之前没有在脑子里把上的细节好好思考整理,以至课堂的随意性太大,不够精致和严密„„一堂精彩、有效的课,课前的充分准备是致关重要的,但因为我的认识不足而导致一些本可以避免的问题出现在课上,我想,这是最值得反思的地方。
其次,在选课方面,也存在问题。我班的教学进度现处在拼音刚上完,课文才开始上的阶段。在上这节课之前,学生只上过一篇正式的课文,而且是一首耳熟能详的古诗《画》。这首诗,大部分学生应该在学前就已经接触过,学起来并不费力。而《爷爷和小树》这课,是第一组课文的最后一篇,在它之前还有三篇课文,也就是说,在此之前还有几十个生字要学,十几个偏旁要认,离开了这些基础,来上一篇新课文,对一年级的孩子来说,自然是难度偏大的。加上在《爷爷和小树》这篇课文中还首次出现了自然段,而自然段的概念,在之前,我只是很粗略地提到过,并未作详细的教学,学生对此很陌生。但我在选课时却忽略了这一点。我认为选课的偏差是我对低年级教材、教学重点、学生基础等方面不熟悉造成的,今后应该在平时的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的探索、研究,尽量避免再出现类似的想当然高估学生基础和能力的问题再出现。
第三,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还存在不少这样那样的细节问题。
1、语言还不够儿童化。说话的语气不够温和、柔软,太过干脆。一年级的小朋友,刚从唱歌、跳舞、玩游戏为主要校园活动的幼儿园过度到小学,有很多地方还不能适应,需要老师也像幼儿园阿姨那样细声软语地来跟他们交流,教他们学习。如果语速太快,他们的思维就跟不上,就不知道你在说什么,就达不到你想要让他们听懂的效果,就失去的教学的意义,也就是欲速则不达吧。如果语气太生硬,孩子们就会觉得老师很凶、很可怕,就不敢也不愿意跟老师进行交流,不敢把心里的想法说出来。在课堂上,不敢举手回答问题,不敢大声说出自己的观点,会使我们失去很多聆听充满童真、童趣的回答的机会,也会严重遏制孩子想象力、创造力、语言表达等能力的发展。现在,七八岁的孩子,有很多人在家里还是要缠着妈妈抱的,一个说话硬梆梆,冷冰冰,吐出来就消失的老师自然是不受他们欢迎的。所以,以后我还需要在说话的语气、语调和语速上有所改变,多加练习,争取达到“绕梁三日而不绝于耳”的境界!
2、板书的书写还不够细心。现在的书刊杂志,大都采取文字横的排版印刷,小孩子习惯于阅读这种版式的作品,所以,老师在课堂上的板书最好也写成横的,单个的生字如此,连贯的句子更是如此。而在这方面,我的随意性较大内容,通常会根据板书的内容来选择横写还是竖写。在写板书时,要注意学生能不能一笔一画都看清楚。竖着写,特别是写到下面几个字时,内容容易被自己给遮掉,学就看不见了,教生字尤其忌讳这一点,而横着写就能更有效地避免这个问题。在标注拼音时,应该写得清楚些,不要把拼音跟字写得太拢,使学生不能看得非常清楚,影响学习的效果。在需要重点突出的内容上,选择粉笔的颜色也要慎重,亮一点的颜色更能引起注意。还有,在教学偏旁和生字时,应该用两种不同颜色粉笔来写偏旁和部首,这样能让学生一目了然,更有效地学习。而我在教学这个内容时,却因为疏于准备和担心后面的内容来不及上而简单、随意地只用了一种颜色的粉笔来完成这个环节。事后想来,生字就是这堂课最重要的内容,这样的疏忽不能不说是因小失大!
3、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关注不到位。教学过程中应该关注每一位学生,在这节课中,我安排了一个同桌互读互查的环节,但班上有一个孩子是没有同桌的,而我却没有关注到她,这是一个很严重的失误,今后必须注意并改正。在学生自己读课文,圈生字和不认识的字之后,没有及时反馈,而只是在他们自学时作单独的交流,这也没有达到让所有学生都注意到本课难读难认的字的目的。
4、其他。在教“棵”字时,没有结合组词来让学生记忆字形;教“爷爷”、“暖活”、“衣裳”等重要词语时没有作更多的强调;教“穴”时,教的是老的读法“穴字头”,而不是“穴宝盖”;对学生的评价方式还不够丰富,只有简单的语言评价;教“冷”字时,组词太简单,没有教给学生更多更好的词语;在某一次让学生齐读时,说了一句“请大家一起读一读”这样不伦不类的病句等等。
细节决定成败,这些都不是小问题啊。
第四,教学设计上的一些问题。这节课我安排了导入、初读感知、学习1、2自然段、学写两个生字这样四个环节。这对初上一年级的学生来说是偏多的,所以在上课时遇到了很多实际困难,有些内容就无法深入开展。初读感知中有学生自学的环节,出示了自学要求,学生看不懂,要老师解释,不如不出示。本想把生字放在具体的语境中和语段结合在一起学习,但因为赶进度,没有落实,反而影响学生读课文的效果,不如把生字在学习课文之前单独列出来教学,有助于课文朗读。朗读的时间不够,安排的背诵就内容偏难。整堂课的容量太大,所以最后的书写环节无法落实。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上课的人往往无法全面、客观地认识到自己存在的不足,而需要其他老师或学生的提醒和帮助,这样才能更快、更有效地取得进步。所以,这次教研活动使我受益匪浅。
第五篇:爷爷和小树 教学反思
课文以孩子的 口吻讲述了爷爷和小树之间的故事:冬天,爷爷给小树穿上暖和的衣裳,让小树平安地度过严寒,爷爷和小树 教学反思。夏天,小树给爷爷遮阳,让爷爷愉快地度过酷暑。人与树之间的关系是多么的和谐、融洽。本文很适合孩子朗读,通过朗读和学习,能够让学生了解到人与树之间应该亲密、和谐地共处,让他们潜移默化地被爷爷爱护小树的行为所感染,从小养成爱护花草树木的好习惯。
在教学本课时,我主要以生字教学和朗读教学为主,并适当加入学生的说话练习。教学生字时,让学生做动作来记住“开、到、给、穿”,还可以用加一加的方法。这样让学生猜一猜、动一动,更有利于识字的巩固。在朗读教学时,怎样让孩子主动积极的朗读课文,我很花了一番心思。因为之前的课文,都是儿歌,读起来琅琅上口,学生很愿意读。可一接触这样成段的课文,学生读起来就有点拖腔拿调,如何让学生读好课文,这其实与学生的语感是分不开的,教学反思《爷爷和小树 教学反思》。所以我选择了多种形式的朗读:老师示范读、学生自由朗读、个别品读、男女对读、比赛读、同桌互读等等。而且每一次读的要求也不一样,第一遍自由朗读要求是把课文读准。这样学生每一次的读都是带着不同的目的,而且一次比一次有难度,并且在朗读的时候还要进行一定的奖励,激励他们一遍比一遍读得好。
在讲读课文时,我借助多媒体课件,启发学生想象,在语言的感悟中学习词语、句式,积累语言,如:暖和的()绿色的()、()的()让学生练习说词,积累词汇。学生在“小树”与“爷爷”之间和谐的氛围中,潜移默化受到了环境意识的熏陶,感受人与自然的亲密关系。
不过,上完课以后觉得还是有点遗憾,因为一年级小孩自控能力比较差,在发言时很喜欢插嘴,影响组织纪律、教学进度。所以,我在教学时一边要组织课堂教学,一边要安抚学生情绪,感觉一节课像打仗一样,真的很辛苦。希望孩子们以后越来越懂事,越来越适应学校生活,这样,老师上课也就轻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