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别离凭谁定美文[最终版]
佳人相随,佳期瞬眸。惜她归去,泪她来回。——题记
在你即将你要离开这座城市的路上,你留下了相逢时的笑容,带走了秋季落叶的相思。总是悲观别离的时候,忧郁着脸露出不情愿的伤感。车站还没有言别,你已消失了我的眼前。我站着,如同一个雕塑般平静。看着检票窗口,我的心早随你而去。不知道你感觉到了没有!转身那一刹那,我夺泪而出。
回眸一起在竹林寺,跪在观音面前祈福,在海边吊螃蟹,美好的时光总是风般的流逝。心中美好的梦就是上天把你恩赐给我,但不是虚拟的。可是早上却被一个梦而惊醒,没有结局,也不敢想象结局,我紧紧的抱着你,你问我怎么了,我说我做了一个梦,你问做了什么梦,但我没有说。我害怕,我害怕你不能回到我的身边。一切都是那么的不如意,事事不知道在演的哪出戏,更不知道该导演哪个角色,茫然的人生,回眸一望,破碎不堪。
天空的阴郁,心慢慢冰冷和疼痛。我点起香烟,让我想起了七七作者写的一句话:烟的燃烧,也许不是因为寂寞,而是因为燃烧可以掩盖彻骨的疼痛。
秋风落叶,潇泪飞絮。亦是别离中散去。亦是难断情缘。它们的不离不舍,依依不弃,就像我们一样,念诉思肠。
相思在相逢,相逢在相聚,佳期我待,依旧君红。西窗望去,旷野空云。遥瞻映着你的笑容,秋风划过,你一笑而闪,在一次泪眼夺眶而出。键盘上敲打着我对你思念,我想这个时候你在火车上也是一样,一齐心头上的感伤。
蹙眉笔忧,心疼赋泪。牵念忧伤。千般愁思,若何处?西窗垂泪,痴眸凝望。昨夜魂梦,道消不尽。若何处?
抚寂莫伤,别离凭谁定,残影凭谁痴,总是不够漫长时间,让我们相聚在一起,我们需要在坚持,坚持我们的理想,我虽不在你身旁,但我的心永远都不变迁。古风是很随逸潇洒的诗,我会每天写着对你的思念,不是因为孤独才想你,而是因为想你才孤独,你我的爱情永远天长地久,我还要说:爱的世界,你我永恒!
我笔尖心痛的流动,写着对你的思念!我想说:离开你的这一秒,这一分,我想你了!真的想你了!
第二篇:一场相遇一场别离美文
一个人旅行就像一个人走在看不到尽头的小路上,会感受到鸟语花香,也会很随意的就停下来驻足,眺望远方的天空,一个人找个安静地角落静静发呆,去咖啡馆安静地看一下午书,泡一杯早茶,细细地品着。
没有人催着,没有人规划,随着心,走一段又一段的路,过一座又一座的桥,赏一朵又一朵的云,走向世界荒芜的尽头。
喝一杯酒,识一个人。换一场邂逅,得一场别离。
看繁华落尽,品人生百态。只,一个人,逍遥自在。
在一次次狂欢过后留下一阵阵孤单,在某个清晨的时候,闭上疲倦的眼睛,却再难眠。
漂泊的人,无依的心,空心的城,而谁在等?
有人说,为什么要单人旅行,而不是去结伴呢?
刚开始走的时候,每个人都想热热闹闹,轰轰烈烈,恨不的有一个军团的人浩浩荡荡的去旅行。可走的久了,才发现,原来,自己最习惯的,还是,一个人。
是习惯,而不是喜欢。
游走于一个又一个城市,走过乡村,走过山野,走过高山,涉过大河。看过贫穷,见过富有。曾困顿到流浪,为了一块钱走几公里的路,也曾偶然享受到奢侈的生活。
其实,这些都不重要,不过是人生旅途中的一个有一个插曲。想追寻的,不过是一个属于自己的地方,一个陪伴自己的人。
遇一人白首,择一城终老。
不管大城市,小城市,适合自己最好。不管她身世,容貌如何,适合自己就好。有一座属于自己的城,一个陪伴自己的人,建一个温馨的家。这,就够了。
人生,何必那么多追求。任何的获得都必将是以放弃来换来的,上帝在这个问题上,对每个人,一如既往的公平。
在路上,见到了太多真情,素昧平生的人,在一起,可以敞开心扉的谈天论地,喝酒吃肉,不问姓名,不问年龄,不问家世。没有了现实的尔虞我诈,没有柴米油盐的困扰。我们好像又回到了消失已久的江湖,只不过当年仗剑走天下的侠客们成了一个个背包的长途旅者。
可,在路上,毕竟是,在路上。
一场相遇,一场别离。再见,或许不久,或许永远不见。
我们在乌托邦的世界里,一次次醉生梦死,醉到不省人事。却又在每个清晨,发现自己肚子饿了,依然要像平常人一样吃饭喝水。
理想,总是抵不过生活的侵袭。就像在路上的朋友一样,我们终归要回到属于自己的圈子。流浪,只是会属于我们曾经最美丽的过往。
依然会有那么几个人,能让你常常记起,能彼此关心,就够了。时间像沙漏,留到最后的,才是属于你的。
喜欢这样偶然的相遇,然后分开。所以,生活中的人,像电视剧,一集集上演,平淡无奇,却又让你不舍得半途放弃。路途中,就像电影,有好片有烂片,有大片有小清新,总有属于你喜欢的。可电影太多了,能记住的也就那么几部而已。
可是,生活,总要像电视剧一样,哪怕我们再喜欢在路上,可总要回去。
其实,有时候,一个人,也有一个人的孤单,困难无处说,快乐无人分享,可这才是,真正的旅途。
如果没有合适的人一起陪伴,那我情愿一个人走的孤单。
这或许是大多数长途旅者的心声。每个人都在边走边寻,属于那个属于他的城市,能陪她一起走过旅程,走到人生尽头的那个人。
其实,人生,本就是一条长长的旅途。原来,我们大都,还是,一个人。
追寻,追寻。
何人,何城,何时?
夕阳,拉长我孤独的背影。
第三篇:与痛别离美文
2013年4月15日,美国波士顿发生了马拉松爆炸案。3人当场死亡,183人受伤。受伤者中有一名来自德州的美丽女子瑞贝卡·迪马蒂,她的左腿下肢因炸弹碎片严重切断神经及腿部组织,共经历了15次手术……她的左腿长期疼痛,靠轮椅、拐杖过日子。于是,她做了一个决定——切除左腿下肢。
在手术前夕,瑞贝卡为自己左脚脚趾做了一次“趾甲”美容。“我活得积极,我知道某些时刻要懂得不给自己留余地。”她说,“与其每天沉浸在不能解决的问题中,不如看好的一面,选择尝试于最丑恶的混乱中找到闪耀的光。”
11月10日,她进了手术室,和她的左下肢正式“离别”。在个人网页上,她写道:“人生本来意味着你必须做出艰难的决定,放弃一些阻碍我们求前进的东西……”
人生若只是微苦,何必虚说成殇;若只是心痛,何必虚张是心碎。若只是残疾,何必夸大为亡废。舍下你的痛,和它分手。因为不止人生只有一回,你的今天也只有一次。
第四篇:凭谁悲歌
凭谁悲歌:归去来兮?
作者: 徐瑾 | 发表时间:2014.06.16
刊发于总2064期《中国经营报》[文艺]版
《归来》热映之余,引发多方讨论,甚至成为左右各方的舆论阵地。对于我这样的读者来说,最大的好处是多了一个机会读原著,也就是严歌苓的《陆犯焉识》。《陆犯焉识》:自由vs爱情
5月末的上海是梅雨季节,我刚好凑着连连雨天读完《陆犯焉识》。不少朋友很感动于知识分子在大时代的机遇坎坷,严歌苓的苦难描写高出同侪,但偶尔还是难免过于情节化。讨好读者越来越困难,不少人借小说《陆犯焉识》来贬低电影《归来》,而就小说而言,还是有人觉得难离俗套,可就是这样的桥段,也还是太少太少。
朋友说小说有两个主题,一个是爱情,一个是自由。二者在知识分子陆焉识坎坷命运这边矛盾地二合为一,他不爱妻子冯婉喻,是因为她是后母指派的,他开始接纳冯婉喻,也是因为后母在阻碍他们恩爱;他成家后两次离开家庭,第一次是因为抗战,在炮火隆隆的重庆,那时候他接纳婚姻之外的女人韩月痕,毫无负疚地爱,毫无留恋地分手,冯婉喻只是一个模糊背影。第二次是在作为犯人放逐大西北,生死两茫茫之下,冯婉喻重新清晰还魂,成为他生命的支点,甚至他逃亡的目的也无非为看她一眼,“要当面告诉婉喻,他什么都记得。正因为记得,他现在知道那么多年他自己误了自己,也误了婉喻。他要婉喻原谅,他最好的年华没有给她”,“要是他跑到婉喻面前,跟她说,我和你发生了一场误会„„也许我跟自己发生了一场误会:我爱的,却认为不爱。”
一定要经过二十年的分别,才能意识到爱?这个转变的处理非常特别,而且丝丝入扣,是因为异地放逐重新激发了家的热恋,还是因为自由被剥夺更加理解不自由?或者兼而有之,其间更多是陆焉识情感的觉醒,“一代代小说家、戏剧家苦苦地写了那么多,就是让我们人能了解自己,而我们人还是这么不了解自己。一定要倾国倾城,一定要来一场灭顶之灾,一场无期流放才能了解自己,知道自己曾经是爱的。”从陆焉识到老几,纵情欢场到生死下落不明,什么都懂又什么都不懂,通晓四国语言,到头却不知道“爱”怎么表达。对于情感,男人似乎总是觉醒得比女人慢,有人花一两刻钟,有人花三四十年。
对于冯婉喻来说,她并不自由,但并不妨碍她爱陆焉识一生,因为她从开始就先选择了陆焉识,那是她从小的男神。冯婉喻看似纤细,却有着地母一样的胸怀,她依赖本能而活,所以无论政治如何变更,即陆焉识当着她被带走或者一直未能出现,她还是拎着他习惯的拖鞋在家门口等他,不是因为温顺,恰恰是因为坚定,这是她从一开始就选择的情感归宿。“婉喻一生都那么自卑,一个优美的,优秀如婉喻的女子,自卑了一生,这是令人心疼的。一切压迫了她的人和事物,甚至理想和主义,都应该对她这自卑负责。他陆焉识也是该负责的人之一,还有恩娘,还有他不认识的婉喻的领导、组织、同事,甚至她的学生们。最令焉识心疼的是,婉喻从来没有意识到人们和事物们对于她的不公,因此她没有被不公变成怨妇。也许一切的不公都始于他陆焉识:那个独守空帐的新婚夜,十九岁的婉喻就接受了焉识对她的不公。比起那份不公,世上便不再有不公了。”
因此,最终的失忆给予冯婉喻自由,“她获得了一个新人格。这个新的人格使她挣脱了典雅、宁静、优美,给了她无限自由,想说什么说什么,爱干什么干什么。”
她自由地赤裸着身体和她认为像陆焉识又不像陆焉识的人在一起,那应该是她不自由的一生最自由的时光。
至于韩月痕,几乎没看到太多讨论,其实也很有意思,如果婉喻内在自卑了一辈子,而月痕则自有骄傲:她和陆焉识在重庆相识,在他们的情感关系中,她一直是主导者,从欺骗陆焉识说自己有交往的军官,到打胎之后再来找他,再到守候他的入狱以及出狱,最后再自
行离开。她的动机一直闪烁不明,但是人却熠熠生辉,进退自如,没有难分难舍,也能最早自我解脱,正如小说中所言,“在英文中‘爱上’是‘Fall in love’,即‘陷入爱情’;而不再爱了,用英文来说就是‘Fall out oflove’,‘落出爱情’,或者‘退出爱情’,总之是有个‘出’的意思,从一种状态里解脱了,从一段情缘中开释了。没有想到,他俩之间,月痕是先解脱的那个。”
因为不爱,所以自由,但如不自由,岂能奢言爱呢?
《归来》:记忆vs遗忘
“据说那片大草地上的马群曾经是自由的。黄羊也是自由的。狼们妄想了千万年,都没有剥夺它们的自由。无垠的绿色起伏连绵,形成了绿色大漠,千古一贯地荒着,荒得丰美仙灵,蓄意以它的寒冷多霜疾风呵护经它苛刻挑剔过的花草树木,群马群羊群狼,以及一切相克相生、还报更迭的生命。”《陆犯焉识》的开篇起始,宛然已经是一幅动态的景致,足够为一个有野心的导演承担一个蒙太奇式的史诗片头,但是《陆犯焉识》是《陆犯焉识》,《归来》是《归来》,二者很难说是截然对立,但还是各有侧重。
前面说小说《陆犯焉识》主线是自由与爱情,到了电影《归来》,大概只有爱情了。我不是原著原教旨主义者,一尾好鱼,出了池塘进入厨房,就是大厨的菜,可以清蒸红烧,甚至可以刺身烧烤,但如果进化成为鱼丸鱼豆腐,那么大概需 要另立名目。
在《归来》中,不仅女主角的记忆失去大半,情节也重新改造。陆焉识的荒原余生与民国风光隐而不显,只变为温情归来,冯婉喻不仅名字变为冯婉瑜,性情也更像北方妇女而非上海闺秀,女儿由大龄科学家变为娇俏的舞蹈演员,《红色娘子军》的舞蹈如此用力,显然应对那个时代的个人经验与青春启蒙。
我看过小说再去看电影,难免有些先入为主,单独来看,当然《归来》还是可以一看的电影,没看过小说的朋友不少反映不错,演员也出彩,尤其是女儿的角色虽然改编不少,却也另有风采。导演这样的题材,本身就是突破,而又不得不做些删减审查,这类举措也不能被某些人士所兼容,有人觉得妥协,有人则觉得出格,考核电影的标尺如此之多,可谓众口难调。于是,这种局部反抗就像电影里面的台词,“你还相信组织吗?„„那好,我以组织的名义向你保证,他是你丈夫”,直白又天真,甚至令人莞尔,然而也仅止于此,再比如那些小说中不存在的书信则撇开残酷,只有风光无限情,情意绵绵。
回看严歌苓,她是有故事的人,当然不是时尚杂志里面那个在家化妆等着外交官丈夫的女作家那么简单的俗套桥段,却是经过背叛也有爱滋养的女人。才华加上经历,尤其是海外经历,使得她能够诚实地面对苦难,这对艺术家最为困难。不过有朋友说她后期作品受到影视影响痕迹不少,文学的留白空间减少,这倒是一个令人思考的问题。在文学式微的今天,文学的创造应该朝什么方向,更经典还是更现代,如果一部作品从诞生之初就立意为了成为一部剧本,其对文本影响是喜忧参半。
人很难超越自己的时代,这意味着个体气质以及教育往往在你的青春时代已经注定,个人成就的天花板从出生就已经隐性存在。人们常常说第五代导演气质,他们风格迥异之外,的确也有着共同之处。他们多是50后,这代人一定不是中国受教育最好的一代导演,但几乎是机遇最好的一代人,当然他们经历的各类斗争与风云变化也不少。
张艺谋出生于1950年,严歌苓出生于1958年,两人都是50后,考察成长背景给人最大启发不在于所受教育或者过人天赋,而是他们的波折经历显然给予他们的人生更多底色——这其实并非个体独有,也是那一代人的集体记忆,少数人能够借此升华,不少人沉入深渊,更多人泯然众人。个人命运在面对时代之际,全凭造化,才华急智不足自保,无法复制也无从追求。这代人的命运,本来也是《归来》的一部分,是陆焉识的子女们那代人,他们得到也失落,有人迄今还在寻找之中。其中不少人信仰“伟大是熬出来的”,其实,不熬又能如何?总归在等待,无论有没有希望。
至于我,作为85后的一代人,我注定不太看重政治与艺术的关系,而看重艺术本身的展现。因此对我来说,最不可忍受并不是妥协,而是平庸。我对于张艺谋或者这个符号没有那么多情感含量以及是非判断,虽然看过他上世纪80年代的作品,却难以有如数家珍式的共鸣与热情,而年长一些的朋友们,往往在张艺谋身上倾注太多的认同与纠结,这个名字不是代表一个人,而是已经成为一两代人心中一个抽象符号,使得他们对于看不看《归来》如何看《归来》也踌躇不已,定见太多。对某些人而言,集体失忆成为精神隐伤,归来仍旧是遥远的目标。
除了时代,以往记忆也决定人类未来行为,而集体记忆也构成历史的一部分,因此反复被涂写改造,遗忘与记忆的对抗延续恒久。无论严歌苓还是陆焉识抑或张艺谋,他或她,或者他们的观众,离开家已经很久了,还能找到归来的路吗?毁誉参差,生死契阔,洪荒文明,其实所有的情感以及思维冲动,流放是现代人的宿命,本质都是一种思乡病。每个人其实都在寻找自己的路,无论通向故土还是他乡,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
第五篇:别离莫问期情感美文
时光飞逝,青春不散场,该走的毅然决然的走了,该留的却始料未及的没留住,而我恰好也没来得及说爱你。
如果说不是为了怀恋,为何偏偏让我们遇见,如果说不是为了相爱,为何偏偏让我们擦肩。爱情,友情,舍不得的是拿得起却再放不下。
心,如果沉寂,皑皑乾坤亦毫无光泽,情,如果朦胧,花花世界也无动于衷。庭前花开,总以为花常在,因为想起温存美丽的笑脸,轻风拂柳,总以为爱别离,所以尤记面面相觑的寄语。
微风拂过的秀脸,曾努力想捕捉甚至拥有的那一份执着,于自己是一种孤独难熬的守候,于别人更是一种不忍拒绝的痛苦。人生,难为了别人也作践了自己,那真的没有必要。如果,水,流得太湍急,会带走尘埃,情,守得太艰难,会带来悲伤。一路走来,能捕捉的结局就是微笑,除了微笑,也许,再找不到更适合安慰自己的理由;人生,就该坦然面对,就该学会释然。
深夜安静得让人感到寒碜,与其说今天过了会是明天,不如说明天又是一个崭新的今天。
本以为坚强就不畏惧,所以选择相信天空飞鸟,却被鸟啄了眼,即使眼前昏暗,只要心中敞亮,随处是宽阔大道,亦不怕跌跌撞撞。
既然爱,为什么不说出口,有些东西失去了,就再也回不来了。
如果你还单身,看见了爱的人,厚一次脸皮又如何?一时的幸福是追求的,永久的幸福是把握,机会是公平的,你有的同时,别人同样也拥有。你爱的也许别人也正爱着,而恰好,她(他)比你先开了口。如此而已。
一次旅行,终于,有机会来到了某个城市,也期望着遇见某一个人,为那记忆深处不曾淡去的影子;回忆的画面,刺痛的不仅仅只是心灵,还有悔恨,恨自己的无能为力甚至留不住最爱的人,可,回忆过后,依旧是憨厚,依旧是凄凉,依旧是一个人偷偷的想起她,依旧只剩下回忆。
当初的懵懂,以为爱情很简单,一起生活便罢,疯狂的追求而已。当意识中自己错的时候,才发现,爱情也需要自由。
寒风将至,何为凉薄,任滚烫的泪水温暖脸颊,佳人未归,何为感伤,凭凄凉的鹅毛湿透胸膛;如此而已。
还爱情一个自由,放青春一次洒脱,人生太仓促,聚散终有时,别离莫问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