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干行·其一》原文和解释

时间:2019-05-15 12:54:5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长干行·其一》原文和解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长干行·其一》原文和解释》。

第一篇:《长干行·其一》原文和解释

《长干行·其一》

作者:崔颢

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

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

【注解】:

1、长干行:乐府曲名。

2、横塘:现江苏江宁县。

【韵译】:

请问阿哥你的家在何方?

我家是住在建康的横塘。

停下船吧暂且借问一声,听口音恐怕咱们是同乡。

【评析】:

这两首可以看做是男女相悦的问答诗,恰如民歌中的对唱。第一首是天真无邪的少女起问;第二首是厚实纯朴的男子唱答。诗以白描手法,朴素自然的语言,刻划了一对经历相仿,萍水相逢的男女的相识恨晚之情。清脆洗练,玲珑剔透,天真无邪,富有魅力。

第二篇:《长干行·妾发初覆额》原文及译文赏析

《长干行·妾发初覆额》出自唐诗三百首全集,其作者是唐朝文学家李白。其全文古诗如下:

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

十四为君妇,羞颜未尝开。

低头向暗壁,千唤不一回。

十五始展眉,愿同尘与灰。

常存抱柱信,岂上望夫台。

十六君远行,瞿塘滟滪堆。

五月不可触,猿鸣天上哀。

门前迟行迹,一一生绿苔。

苔深不能扫,落叶秋风早。

八月蝴蝶黄,双飞西园草。

感此伤妾心,坐愁红颜老。

早晚下三巴,预将书报家。

相迎不道远,直至长风沙。

【前言】

《长干行二首》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组诗作品。这两首爱情叙事诗以商妇独白自述的手法,反映古代商人妻子的生活与情感。第一首诗描绘了商妇各个生活阶段的各个生活侧面,展现了一幅幅鲜明生动的画面,塑造出了一个对理想生活执着追求和热切向往的商贾思妇的艺术形象;第二首诗从商妇望夫不归说起,一层一层,直到自怜自恨而止,抒写了她对远出经商的丈夫的挚爱和思念,凄切幽怨,缠绵感人。全诗熔叙事、状景、抒情于一炉,形象鲜明饱满,风格深沉柔婉。

【注释】

⑴长干行:属乐府《杂曲歌辞》调名。下篇一作张潮。黄庭坚作李益诗。

⑵床:井栏,后院水井的围栏。

⑶长干里:在今南京市,当年系船民集居之地,故《长干曲》多抒发船家女子的感情。

⑷抱柱信:典出《庄子·盗跖篇》,写尾生与一女子相约于桥下,女子未到而突然涨水,尾生守信而不肯离去,抱着柱子被水淹死。

⑸滟滪堆:三峡之一瞿塘峡峡口的一块大礁石,农历五月涨水没礁,船只易触礁翻沉。

⑹天上哀:哀一作“鸣”。

⑺迟行迹:迟一作“旧”。

⑻生绿苔:绿一作“苍”。

⑼蝴蝶来:一作“蝴蝶黄”。清王琦《李太白文集注》云:“杨升庵谓蝴蝶或白或黑,或五彩皆具,唯黄色一种至秋乃多,盖感金气也,引太白‘八月蝴蝶黄’一句,以为深中物理,而评今本‘来’字为浅。琦谓以文义论字,终以‘来’字为长。”作‘黄’字亦有道理。

⑽早晚:多早晚,犹何时。三巴:地名。即巴郡、巴东、巴西。在今四川东部地区。

⑾长风沙:地名,在今安徽省安庆市的长江边上,距南京约700里。

【翻译】

我的头发刚刚盖过额头,便同你一起在门前做折花的游戏。你骑着竹马过来,我们一起绕着井栏,互掷青梅为戏。我们同在长干里居住,两个人从小都没什么猜忌。十四岁时嫁给你作妻子,害羞得没有露出过笑脸。低着头对着墙壁的暗处,一再呼唤也不敢回头。十五岁才舒展眉头,愿意永远和你在一起。常抱着至死不渝的信念,怎么能想到会走上望夫台?十六岁时你离家远行,要去瞿塘峡滟滪堆。五月水涨时,滟滪堆不可相触,两岸猿猴的啼叫声传到天上。门前是你离家时徘徊的足迹,渐渐地长满了绿苔。绿苔太厚,不好清扫,树叶飘落,秋天早早来到。八月里,黄色的蝴碟飞舞,双双飞到西园草地上。看到这种情景我很伤心,因而忧愁容颜衰老。无论什么时候你想下三巴回家,请预先把家书捎给我。迎接你不怕道路遥远,一直走到长风沙。

【赏析】

诗人李白写过许多反映妇女生活的作品,《长干行二首》就是其中杰出的诗篇。它以一位居住在长干里的商妇自述的口气,叙述了她的爱情生活,倾吐了对于远方丈夫的殷切思念。它塑造了一个具有丰富深挚的情感的少妇形象,具有动人的艺术力量。

这是两首爱情叙事诗。第一首诗对商妇的各个生活阶段,通过生动具体的生活侧面的描绘,在读者面前展开了一幅幅鲜明生动的画面。诗人通过运用形象,进行典型的概括,开头的六句,婉若一组民间孩童嬉戏的风情画卷。“十四为君妇”以下八句,又通过心里描写生动细腻地描绘了小新娘出嫁后的新婚生活。在接下来的诗句中,更以浓重的笔墨描写闺中少妇的离别愁绪,诗情到此形成了鲜明转折。“门前迟行迹”以下八句,通过节气变化和不同景物的描写,将一个思念远行丈夫的少妇形象,鲜明地跃然于纸上。最后两句则透露了李白特有的浪漫主义色彩。这阕诗的不少细节描写是很突出而富于艺术效果的。如“妾发初覆额”以下几句,写男女儿童天真无邪的游戏动作,活泼可爱。“青梅竹马”成为至今仍在使用的成语。又如“低头向暗壁,千唤不一回”,写女子初结婚时的羞怯,非常细腻真切。诗人注意到表现女子不同阶段心理状态的变化,而没有作简单化的处理。再如“门前迟行迹,一一生绿苔”,“八月胡蝶黄,双飞西园草”,通过具体的景物描写,展示了思妇内心世界深邃的感情活动,深刻动人。

第二首诗与第一首诗同是写商妇的爱情和离别的诗。第二首诗恰似第一首诗中的少妇风尘仆仆地划着小船来到长风沙的江边沙头上等候久别的丈夫。此诗在描述女子情感脉络上非常细密柔婉,像是山林中的清泉涓涓流畅而又还回曲折,给读者留下数不清的情韵,把少妇的闺怨描写得淋漓酣畅。这首诗中,诗人用“嫁与长干人,沙头候风色”两句便将女主人公的身世交代得清清楚楚。“五月南风兴”以下四句交代了诗中丈夫的行踪。“昨日狂风度,吹折江头树”则表现了她对夫婿安危的深切关怀,最后,“自怜十五余,颜色桃花江。那作商人妇,愁水复愁风”以少妇感怀身世的方式将满腔离愁别恨渲染得恰到好处。这首诗将南方女子温柔细腻的感情刻画得十分到位。全诗感情细腻,缠绵婉转,步步深入,语言坦白,音节和谐,格调清新隽永,也属诗歌艺术的上品。

但是,与第一首诗相比起来,第二首诗显得要稍逊一筹。第二首诗与其他描写闺怨题材的诗一样,是从少妇时期入手,而第一首诗却别出心裁,偏偏从童年时期的两小无猜写起,李白在此诗中打破了陈规,自出机杼。它通过描绘出的一副副生活场景,精心渲染环境气氛,使得人物性格更加生鲜自然,显示出完整性和独创性。一连串具有典型意义的生活片段和心理活动的描写,几乎显示了女主人公的一部性格发展史。这些是第二首诗所没有达到的艺术高度。

透过第一首诗典型化的语言,塑造出了一个典型的商人小妇形象。这就是典型的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用“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来赞美这首诗是最贴切不过了,相形之下,第二首诗略显平庸,一则在于它的遣词用句没有前者的创新性,二者它的叙述方式没有摆脱掉其他相同题材诗歌的影子。它更加注重愁怨的描写,而第一首的最后两句“相迎不道远,直至长风沙”则带有一丝脱离封建礼教的解放色彩。因此,第一首诗塑造的人物更加鲜明饱满,更令读者喜爱。

《长干行二首》的风格缠绵婉转,具有柔和深沉的美。商妇的爱情有热烈奔放的特点,同时又是那样地坚贞、持久、专

一、深沉。她的丈夫是外出经商,并非奔赴疆场,吉凶难卜;因此,她虽也为丈夫的安危担心,但并不是摧塌心肺的悲恸。她的相思之情正如春蚕吐丝,绵绵不绝。这些内在的因素,决定了作品风格的深沉柔婉。

第三篇:陈与义长干行鉴赏

长干行

陈与义 妾家长干里,春慵晏未起。花香袭梦回,略略事梳洗。妆台罢窥镜,盛色照江水。郎帆十幅轻,浑不闻橹声。曲岸转掀篷,一见兮目成。羞闻媒致辞,心许郎深情。一床两年少,相看悔不早。酒懽娱藏阄,园嬉索斗草。含笑盟春风,同心似偕老。郎行有程期,郎知妾未知。鷁首生羽翼,蛾眉无光辉。寄来纸上字,不尽心中事。问遍相逢人,不如自见真。心苦泪更苦,滴烂闺中土。寄语里中儿,莫作商人妇。

首先,作为乐府旧题,原为长江下游一带民歌,多描写船家妇女的生活。在宋朝诗人陈与义的这首长干行中,开头两句“妾家长干里,春慵晏未起。花香袭梦回,略略事梳洗。”即点明词中主人公是一位少妇。但这位年轻的少妇却在春日的早上慵懒的未曾醒来。直到花香袭梦,才从梦境中恍惚觉醒。即便如此,也只是略微的梳洗一番。随后交待女主人公见心上人的情形:等待梳洗完毕,便放下梳妆镜,盛装打扮来到江边。她心中情郎的船帆虽有十幅却也不足为重,心中只想着那个他,连船桨拍打水面的声音也浑然不知。沿着曲折的江岸来到郎君的船上,掀开船篷,一看都他便心满意足了。忽然听到是媒人来说媒,女主人公不觉娇羞万分,但心中却是对情郎钟情已深。

随后女主人公有回忆与情郎青梅竹马的过往,那些少时的欢愉,那些春风中的笑盟。但如今郎君的船又要远航,虽有行程期限,但也只是君知而女主人公不知道。画着鷁首的船如同长了羽翼一般飞速远去,女主人公的娥眉也已没有那么光彩照人。纵然郎君寄来鸿雁,但

是些许的文字道不尽郎君心中所想,又怎能解相思之苦?问遍相遇的人打听郎君的消息,但再怎么打听也不如亲自看到他那熟悉的脸庞。想到这里,不觉愁苦万分,思念的泪便滴到闺房的地上。

全词最后一句则是全文感情的突出表现的地方,“寄语里中儿,莫作商人妇”。商人妇典出白居易《琵琶行》中“老大嫁作商人妇”,这里女主人公用这个典故向远方的郎君表达的既是相隔万里不能相见的思念之情又有希望情郎能始终如一,莫做那“商人”,把自己丢弃在家中。

全词通过描写一个少妇从慵懒的梳洗去见情郎,而后恰逢情郎带媒人说媒,直到之后的回忆少时和他的种种经历,再到之后的夫妻分离分隔异地不能相见等一系列的情形。将这个少妇对情郎的深深思念表现得淋漓精致,特别是最后的希望对方不要将自己抛弃,看似埋怨,实则是恨之深爱之切,更能突出表现她对所爱之人的无限想念。

第四篇:李白笔下的爱情童话——长干行

长 干 行

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

十四为君妇,羞颜未尝开。

低头向暗壁,千唤不一回。

十五始展眉,愿同尘与灰。

常存抱柱信,岂上望夫台。

十六君远行,瞿塘滟滪堆。

五月不可触,猿声天上哀。

门前迟行迹,一一生绿苔。

苔深不能扫,落叶秋风早。

八月胡蝶黄,双飞西园草。

感此伤妾心,坐愁红颜老。

早晚下三巴,预将书报家。

相迎不道远,直至长风沙。

释 读

还是我的刘海刚刚覆盖前额的童年,我俩就一起在院门前玩攀枝折花的游戏。

我舞着花枝逗你,你跨着竹竿当马骑,得得得将我追赶。

我绕着井台与你互掷青梅,逗乐嬉戏,毫无禁忌。

那时,我们同住一个里弄,两颗幼稚的心,几乎没有半点猜疑。

情窦初开,十四岁就懵懵懂懂的与你结为夫妻,羞得我红霞满脸飞。

不敢与你正面相对,只好低着头面壁而坐,任你千呼万唤,也唤不得我回眸一看。

到十五岁时才知晓世事,常常喜上眉头,打定主意与你同生共死。

我的心里常常滋生出很多美好的愿望,夫唱妇和长相厮守,没想过你会久别不归,没想过我也会登上那令人伤心的望夫台。

十六岁,我正值绝色风华,你却辞家远行,来来往往,都要经过瞿塘峡的险滩滟滪堆。

五月里春水高涨,江流湍急,我不得不整日里为你的安全担心。

加之两岸猿啼,哀号声声,破雾穿云,更叫人肉跳心惊。

家门前,你留下的那些踟躇的踪迹,一一长满了湿滑的青苔。青苔又厚又实,简直无法除去。

今年的秋风早早地吹起,直吹得落叶纷纷扰人心。

刚一进入八月,蝴蝶双双,羽翼焦黄,在西园的杂草中犹能停停飞飞。

这些景象触动了我内心的伤痛,只好孤寂地枯坐,等着红颜一天天地从我的脸上谢去。

你何时才能出巴返家,不管早晚,都要提前写封家信预报你的归期。

到那时,哪怕路遥千里,我都要逆江而上;就是远到长风沙,我也要将你相迎。

猜 读

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多么美好的童年。天真烂漫,逗乐嬉戏,无拘无束,毫无禁忌,又是多么地令人惊羡。当然,这也是两人后结连理、渴望相守到老的基础。倘若没有这小儿无猜的铺垫,当然就难以有同赴生死的美好愿望,就不会有结尾时千里相迎的惊人之想!

十四岁,青春萌动,稍不更事,就懵懵懂懂、稀里糊涂地与你成了婚(更像是心有所期,故作忸怩无知)。想当年,赧色未开,娇羞覆面,不敢面对这一切,又特别是你。只得低头向隅,任你千呼万唤,也不回头一看。新婚的羞涩,怎不令人顿生爱怜?

待到十五岁时,青春的花朵因爱情而开,生命的激情因爱情而绽,已初尝鱼水之欢,初晓燕尔之乐。于是,年轻的心里,常生出很多美好的愿望。“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情愿耳鬓厮磨长相守,同赴黄泉,共化尘埃。就是从来也没有想到会生别离,长相思,苦盼归;会此时相思,彼时闲愁,看着年华似水流。

更加之,你所经之途,峡高水急,险滩重重,生死难卜;猿猱哀号,更让人生悲含愁结怨恨!这怎不乱我情怀揪我心?

时间一天天地过去,你临行时踩出的那些脚印,长满青苔,我欲除难除。好在,我的心泉还在汩汩的流淌,我的心路还芳草无际满天涯。看着这纷飞的落叶,又是一年虚度;蝴蝶变黄,到老时犹能双飞双栖,更添我烦忧。无可奈何,眼睁睁瞅着芳华逐时光而去。尤其是在那个时候,我还根本不敢奢望时光倒流!倘若满院的青苔慢慢地延伸,我的思念也不断地加增,当有一天,青苔一直蔓至我日渐苍凉的心,甚至苔痕遍布,我曾起伏激荡的思绪,化着了一潭死水,我生命的绿树,亦将步入山寒水瘦地老天荒的冬季!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还没等到别人替你担心的时候,你就独自忧愁了。这是一个共性,命运不单单与你过意不去。请相信,这决不是命运给你的专门照顾!

“相迎不道远,直至长风沙。”商妇的真情告白,其诚可以撼天,其切可以动地!与《上邪》中的那位“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的痴情女子相比,难分彼此。一个以誓明志,一个愿以行达意。是啊,再不抓住青春的尾巴,这一生都将辜负!所以,不辞千里远,径去迎夫婿。情深意更笃,情切意尤炽!

从六朝故都到长风沙到底有多远,相信此后的一千多年里,肯定没有人去实地精确的丈量过。但对于诗中的怨妇来说,则是一段通向幸福、享受爱情的距离。只有经过她的亲自丈量,我们才会知道生命的长度,爱情的深度,以及幸福的广度!

今天的那些速配速散者,难道不应该在灵魂的深处自我拷问?

赏 读

诗人撷取商妇一生中几个重要的生活片断,情节波澜起伏,跌宕多姿。刻画人物的内心活动,笔笔落实,于微之处显精到,于细之处见人心。

小时的情投意合,两小无猜,新婚时的羞态毕现,初尝爱情甘味时的美好心愿,这些都是必要的铺垫与渲染。

谁知,爱情并未按前面的趋势顺着发展;爱情在十六岁的花季来了一个大逆转。试想:初尝爱情滋味,当甘之如饴;初尝爱情滋味,当思天长地久。而这一切都发生了改变,使爱情由喜剧转入悲剧,一切都着上了浓浓的悲剧色彩——主人公看着夫婿离去时走过的地方一天天长满青苔,又除之不去;今年的秋天又来得特别的早,落叶纷纷,真可谓恼人的秋天;八月蝶飞犹成双„„一天天地瞅着红颜渐衰,真个的无奈!

诗并未就此结束,末两句犹豹尾猛提,收束有力。千里迎夫婿,虽是商妇愿,却让读者看到了这场爱情悲剧的曙光所在!情节的起伏,剧情的变化,紧紧地牵引着读者的心,与之同喜同悲同祈愿,这是这首诗感人的原因之一。

感人的原因之二还在于,其字字感情真切,皆人物内心情感的自然流露;句句缠绵婉转,悱恻动人;表情达意细腻真实,诚笃可信,写出了古代妇女,特别是商妇的真实生活。

品 读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

郎君呀,想当年,你跨着竹竿当马骑,围着井台,互相投掷青梅,逗弄嬉戏。我们同住一个里弄,两颗天真幼稚的心灵,几乎没有半点儿嫌疑。

这是一个年轻妻子回忆她童年时,与同居里巷的玩伴(后来的丈夫)一起玩耍时的情景。女孩采花,男骑竹马,然后双双弄青梅,好不惬意!已成夫妻的人,想起幼年时同居一个里巷,相互嬉戏游玩,天真烂漫,从无猜疑,更见其对童年岁月的珍视。此四句将夫妻二人从小就情深意挚,互爱有加,表现得栩栩如生。后人常用的“青梅竹马”、“两小无猜”两个成语,就由此化出,以形容那些由幼年的好友发展为成年的莲理,喻爱情的美好纯真。诗句颇具情趣,脍炙人口。对这样的爱情,人们往往是羡慕不已,赞美有加。

相迎不道远,直至长风沙。

为迎接你的归来,我准备从金陵的江边沿岸一直溯流而行,即使走到七百里外的长风沙,也不嫌路程的遥远。

思妇的盼归之切,用心之真,用情之诚,实在是感天动地,非寻常人可比。

(版权所有 违者必究)

第五篇:长相思诗句解释

改词抒写词人羁旅关外,思念故乡的情怀,柔婉缠绵中见慷慨沉雄。整首词无一句写思乡,却句句渗透着对家乡的思念。小编精心为你整理了长相思诗句解释,希望对你有所借鉴作用哟。

原文

长相思·山一程

清代: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译文

我扈驾赴辽东巡视,随行的千军万马一路跋山涉水,浩浩荡荡,向山海关进发。入夜,营帐中灯火辉煌,宏伟壮丽。

夜已经深,帐篷外面风雪交加,阵阵风雪声搅得人无法入睡。诗人思乡心切,孤单落寞,不由得生出怨恼之意:家乡怎么没有那么烦乱的声音呢?

注释

走过一条条山路,走过一条条水路,正向榆关那边走去。夜深了,人们在帐篷里点灯。晚上又刮风又下雪,声音嘈杂打碎了思乡的梦,家乡没有这样的声音。

【程】道路、路程,山一程、水一程,即山长水远。

【榆关】即今山海关,在今河北秦皇岛东北。

【那畔】即山海关的另一边,指身处关外。

【帐】军营的帐篷,千帐言军营之多。

【更】旧时一夜分五更,每更大约两小时。风一更、雪一更,即言整夜风雪交加也。

【聒(guō)】声音嘈杂,这里指风雪声。

【故园】故乡,这里指北京。

【此声】指风雪交加的声音。

赏析

上片“山一程,水一程”,写出旅程的艰难曲折,遥远漫长。词人翻山越岭,登舟涉水,一程又一程,愈走离家乡愈远。这两句运用反复的修辞方法,将“一程”二字重复使用,突出了路途的漫漫修远。“身向榆关那畔行”,点明了行旅的方向。词人在这里强调的是“身”向榆关,那也就暗示出“心”向京师,它让我们想到词人留恋家园,频频回首,步履蹒跚的情况。“那畔”一词颇含疏远的感情色彩,表现了词人这次奉命出行“榆关”是无可奈何的。

这里借描述周围的情况而写心情,实际是抒发了纳兰诗人对故乡的深深依恋和怀念。二十几岁的年轻人,风华正茂,出身于书香豪门世家,又有皇帝贴身侍卫的优越地位,本应该春风得意,却恰好也是因为这重身份,以及本身心思慎微,导致纳兰并不能够安稳享受那种男儿征战似的生活,他往往思及家人,眷恋故土。严迪昌《清词史》:“夜深千帐灯’是壮丽的,但千帐灯下照着无眠的万颗乡心,又是怎样情味?一暖一寒,两相对照,写尽了自己厌于扈从的情怀。”“夜深千帐灯”既是上片感情酝酿的高潮,也是上、下片之间的自然转换,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经过日间长途跋涉,到了夜晚人们在旷野上搭起帐篷准备就寝;然而夜深了,“千帐”内却灯光熠熠,为什么羁旅劳顿之后深夜不寐呢?

下片开头“风一更,雪一更”描写荒寒的塞外,暴风雪彻夜不停。紧承上片,交代了“夜深千帐灯”,深夜不寐的原因。“山一程,水一程”与“风一更,雪一更”的两相映照,又暗示出词人对风雨兼程人生路的深深厌倦的心态。首先山长水阔,路途本就漫长而艰辛,再加上塞上恶劣的天气,就算在阳春三月也是风雪交加,凄寒苦楚,这样的天气,这样的境遇,让纳兰对这表面华丽招摇的生涯生出了悠长的慨叹之意和深沉的倦旅疲惫之心。“更”是旧时夜间计时单位,一夜分为五更。“一更”二字反复出现,突出了塞外席地狂风、铺天暴雪,杂错交替扑打着帐篷的情况。这怎不使词人发出凄婉的怨言:“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夜深人静的时候,是想家的时候,更何况还是这塞上“风一更,雪一更”的苦寒天气。风雪交加夜,一家人在一起什么都不怕。可远在塞外宿营,夜深人静,风雪弥漫,心情就大不相同。路途遥远,衷肠难诉,辗转反侧,卧不成眠。“聒碎乡心梦不成”与上片“夜深千帐灯”相呼应,直接回答了深夜不寐的原因。结句的“聒”字用得很灵脱,写出了风狂雪骤的气势,表现了词人对狂风暴雪极为厌恶的情感,“聒碎乡心梦不成”的慧心妙语可谓是水到渠成。

从“夜深千帐灯”壮美意境到“故园无此声”的委婉心地,既是词人亲身生活经历的生动再现,也是他善于从生活中发现美,并以景入心的表现,满怀心事悄悄跃然纸上。天涯羁旅最易引起共鸣的是那“山一程,水一程”的身泊异乡、梦回家园的意境,信手拈来不显雕琢,王国维曾评:“容若词自然真切。”

这首词以白描手法,朴素自然的语言,表现出真切的情感,是很为前人称道的。词人在写景中寄寓了思乡的情怀。格调清淡朴素,自然雅致,直抒胸臆,毫无雕琢痕迹。

下载《长干行·其一》原文和解释word格式文档
下载《长干行·其一》原文和解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关山月-原文+解释+赏析

    关山月 唐 李白 (关山月:乐府《横吹曲》调名。)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皎洁的月亮从祁连山升起,轻轻漂浮在迷茫的云海里。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长风掀起尘沙席卷几万里,玉......

    温泉行原文赏析

    《温泉行·出身天宝今年几》作者为唐朝文学家韦应物。其古诗全文如下:出身天宝今年几,顽钝如锤命如纸。作官不了却来归,还是杜陵一男子。北风惨惨投温泉,忽忆先皇游幸年。身骑厩......

    群英会蒋干中计原文翻译

    群英会蒋干中计是一个典故,出自《三国演义》第四十五回,是指周瑜假装泄露机密,让奸细蒋干中计,以达到自己的军事目的。下面小编收集了群英会蒋干中计的原文及翻译,供大家参考。原......

    《长门赋》原文与翻译

    《长门赋》最早见于南朝梁萧统编著的《昭明文选》,据其序言,这是汉代文学家司马相如受汉武帝失宠皇后陈阿娇的百金重托而作的一篇骚体赋。以下就是小编分享《长门赋》原文与翻......

    长相思惜梅原文赏析

    《长相思·惜梅》作者为宋朝诗人刘克庄。其古诗全文如下:寒相催。暖相催。催了开时催谢时。丁宁花放迟。角声吹。笛声吹。吹了南枝吹北枝。明朝成雪飞。【前言】《长相思·惜......

    中干培训总结毛长明

    中干远程培训总结义马市第二初级中学MAOCHANGMING 转变陈旧教育观念构建新型教育模式 中干远程培训总结-----毛长明 中干远程教育培训时间虽不算长,但使我受益匪浅,本次培训学......

    《三字经》原文、解释、启示范文合集

    《三字经》原文、解释、启示 人之初 昔孟母 养不教 玉不琢 香九龄 首孝悌 性本善 择邻处 父之过 不成器 能温席 次见闻 性相近子不学 教不严 人不学 孝于亲 知某数习相远......

    弟子规原文及解释(五篇材料)

    弟子规原文及解释 〈总叙〉原文: 弟子规 圣人训 首孝悌 次谨信 泛爱众 而亲仁 有余力 则学文 解说: 至乐莫如读书,至要莫如教子。 《弟子规》这本书是学童们的生活规范,他是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