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看见与看不见美文摘抄[推荐]
一个急诊科医生,看见一位父亲蹬着一辆破三轮车,停在抢救室门口。车上,他的孩子患有重症,靠呼吸机维持生命。他在北京靠卖晚报谋生,钱花尽了,他只好说:“我们已经没钱治了,谢谢你们的好心!趁孩子还有口气,我要把他拉回老家。”这个医生又看见这位父亲把孩子的气管插管拔出来,看着孩子的氧气从100%降到92%,再降到85%……他看见的不仅仅是这些,过了格外漫长的30秒,他终于大声地吼了一句:“插管!”话音未落,“啪”的一声,身后马上递过来一个喉镜。原来,护士把这些都看在眼里,随时等候医生的决定。3周后,孩子顺利出院。父子俩跟医院签了一份长达30年的还款协议,每月还200元。即便这样,他们还是经常还不上。
我们相信,这个孩子会一眼看见世界的美,真正的美。但另一边的残酷又衬托出他们的卑微弱小,却丝毫不影响他也表现出同样的美。出院以后,这个孩子经常会在分诊台的窗前,扔下两份当天的晚报,转身就跑。医生说:“每次他来,为了他的自尊,我总是假装没看见。”当他转身飞跑时,医生却又目送孩子的背影,直到看不见。
在这种看见、看不见和假装没看见之间,有多少美和温暖在流转!于是几个人之间重新有了一个世界、一个人间,对他人小,对苦难者却无穷大,所以我说这就是他们的天地人间。“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故事中的人没有辜负青山,自己就是青山。而那些选择性目盲、心盲的人,他们辜负了自己,辜负了青山,也辜负了世界和人间。
这个医生在故事中写道:“对于临床医生而言,最难的部分永远不是技术。”我们可以问一问自己:“我最难的部分又是什么?”看见了却假装看不见,看不见却假装看得见,这些是最难的部分吧!
有人说:“一眼看上去美的,就是真正的名画。”看见美,发现美与不美,并不难,这是人的一大幸福。想想盲人就知道,仅仅“看见”,也是难的。
一个曾经是正常人的盲人告诉我:“只要能够重新看见,不管看到什么,我都会感到幸福和快乐。”我问他:“第一眼看见的是丑陋与残酷,也能感觉到幸福吗?”他说是,因为全盲时,这个世界只有一个样子,说混沌一团也好,说一塌糊涂也罢,终究没有区别,无所谓美或者不美。而一旦能够看见,这个世界就不再是一个样子,光线将眼睛点亮,其实心也被点亮,一眼便能看到美或者不美,这种感觉值得人回味。
我常在盲人朋友那里做按摩,我能看到他的脸,但他看不到我的脸。我一次一次地希望他能复明,这个希望比欣赏他的内心更强烈。那种有眼无视的人同样令人伤感,他看见贫穷照样奢靡,看见苦难照样冷漠,因为眼睛看见后,内心却选择了盲,令人扼腕叹息。
盲人朋友的心灵明亮并不能代替他对光明的渴求,外在的看见跟内在的看见并不冲突,自己看不见或者别人看不见毕竟都是缺憾。对生命冷酷,自己也受冻;对世界不善良,自己也不美。世界看见我,我也要看见世界。我看见你的美,你也要看见我的美,单单藏在内心怎么足够?
第二篇:励志美文看见的看不见的
18世纪的法国,有位叫巴斯夏的经济学者写过一系列妙趣横生的短文,我印象最深的一篇叫做《看得见的与看不见的》:
詹姆斯•“好人”先生的儿子贪玩打破了一块玻璃,“好人”先生不得不付给玻璃匠6法郎去修理,玻璃匠得到了这6法郎。这时候有人说:快看哪,如果不是那个孩子贪玩,玻璃匠就得不到那6个法郎,资金就不会流转——由此引申开去,整个行业、整个经济体也会受益。
“且慢,让我跳出来大喊一声,”巴斯夏写道:你只看到了你看得到的,没看到你看不到的,如果没有贪玩的孩子打破这块玻璃,好人先生也不会把那6个法郎埋到地下,他可能用来修鞋,于是鞋匠拿到了那6法郎;他也可能用来理发,于是理发师拿到了那6个法郎……虽然这个鞋匠/理发师是藏在影子里的,但是你不能忽略它。
这个故事令我印象深刻,倒不是因为我们身边还有不少“地震/洪水/天灾有利经济发展”的言论,而是因为我深刻感觉到:许多东西,并不能按照我们看得见的样子去直观理解,如果忽略了看不见的方面,很可能会得出错误的观念。
2003年夏天我在复习托福考试,每天都是看看单词,做一两套模拟题。当时正是暑假,许多人都回家了,留下的也是玩的居多,想到这一点,我觉得自己能坚持每天复习,已经很了不起了。当时托福的满分是667,我每次做模拟题都有630到640,自己也很满意——复习托福不过如此嘛。考前一两周,与朋友W通电话,我告诉他自己水平很稳定。他问我“很稳定是个什么概念?”。我说“就是每次都有630左右啊。”“这怎么能行呢?复习这种考试就应该只有一个目标啊。”我忙问“什么目标?” 他说,“就是满分啊,要不你总这么630就满意了,考试时全部发挥出来最多也只有630。我们大家复习都是以满分为目标的……” 许多年后我依然清楚记得当时自己有多么震惊和羞愧,他的话好像晴空霹雳,我猛然发现自己之前的想法是多么可笑。于是我强打起精神,努力分析总结自己错误,努力抠每一点分数,无奈时间已晚,分数果然只有六百出头。这些年来,我时常想到,如果当年我能早点看到其他人认真投入复习的样子,而不是看看自己周围就满意了(好像看到玻璃匠得了6法郎,就认定打破玻璃有益于经济发展一样),会是一番多么不同的景象呀。过了几年,还是从W那里,我又接受了一次教训。因为打算出国留学,他开始精心准备自己的PS,我见过其他朋友准备的PS,虽然大家都花了时间,但大多数人写完、投出去,自己其实并没有太多的把握;而W的PS,我见到的感觉就是“眼前一亮”,虽然一时说不上究竟哪里好,但可以感觉到字里行间流露出卓尔不群的张力。我自然要问他,这是如何做到的。他说,自己这个PS弄了三四个月,一开始觉得照网上模板写写就好,给在美国的同学看却被批得一塌糊涂,于是下来几个月里,每天都在琢磨这份文档(甚至是忍着恶心),反反复复修改,真正是“字斟句酌”,到最后才算是真正满意了,投出去后自己心里也很有底。相比之下,我也看到身边有些人,托人帮忙找工作的时候大言不惭地说“简历就是随便弄了弄,别介意”之类。我问过其中一些,为什么不花点时间认真做做简历,至少给别人的时候不用说“随便弄了弄”,回答大都是“没时间”、“不知道怎么做”、“懒得弄了”;而且,越是这种口气的人,似乎也越难找到满意的工作,于是他们大都认为“如今工作不好找”、“太难”或是“我命不好”,而别人找到了好工作就是因为“机会好”、“会钻营”……在我看来,许多时候,摆这些理由,其实就是“打破玻璃有益于经济发展”的说法——因为没有看到那些“不显眼”的方面,没有看到有人可以突破“凑合就行”的局限,没有仔细观察思考过其他人是如何找到好工作的,所以认定“工作难找”、“运气不好”,这类理由固然能够自圆其说,却可能并不是真正的原因,而且,相信此类理由,最终受影响的还是自己。
我自己亲身经历的另一件事情也是如此:刚上班的时候,我总觉得每天劳累不堪,累了自然就要休息,越累就越觉得要多睡觉。可是有一天我忽然发现身边有人做的事情一点不少,也不用睡那么长时间,精力照样很好。于是我想,“累了就要靠睡觉来补,越累就越多睡”可能不见得是真正的逻辑,仔细观察那些精神很好(并非天生精力旺盛)的人,并读过一些书之后,我逐渐发现,如果能够合理安排作息时间、规律生
活、坚持锻炼身体,即便每天睡觉的时间不变,甚至还要少些,精神却好得多。回头想想,正是因为我有幸看到一些人和现象,现在的精力才好了许多,否则,多半还在“太累-睡不够”的简单逻辑里循环。这个道理还可以推开来说:多留心一些“看不见的”东西,有助于我们形成更加准确的认识。比如近来非常流行的“一万小时”的说法很流行,它的大意是,不管你天资如何、所处环境如何,认定某件事情坚持练习一万小时,总会出类拔萃。许多人听到这个说法非常激动,但真正行动起来却又推三阻四。或许对他们来说,看得见的是“出类拔萃的人其实并不稀奇,只是坚持练习了一万小时而已”,看不见的则是“身边或许就有人一直在默默练习,而在你的无聊和犹豫的时候,生命留给你练习一万小时的时间,已经越来越少了”。
第三篇:不要以为别人看不见美文摘抄
在一次会议上,我认识了一位教授,此君一遍遍向我吹嘘自己出了多少本书、发了多少论文、做了怎样数量的课题,在业内具有何等的知名度。我立即怪自己孤陋寡闻,我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圈子里混的也不是一天两天了,怎么对此君的情况一无所知呢?回到单位后,我用百度搜索了一下这位教授的名字,总共的词条不过一百条,其中绝大多数都是他博客上的文章。
有位朋友是画家,作品动辄几十万元一幅,中国美术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一些发达国家的国会大厦都收藏了他的画作,但我最初认识他的时候,连他的画家身份都是别人介绍的,更不知他在美术上的成就了。后来,我们熟了些,不时有机会在一起吃饭、喝茶、聊天,朋友跟我说过他对美术的一些见解,但对自己的美术造诣依然只字不提。
人活在世上,就像山立在天地间,彼此有高矮、美丑之分。一个人希望别人关注自己、了解自己所取得的成就原本很正常,我只是觉得一个人如果真正高大,别人是可以自然而然地看见的,就算一时没看见,时间长了,也一定会被别人发现。相反,假若你没有足够的高度,即使反复向别人吹嘘自己如何雄伟、高大,怎样出类拔萃,别人也不会真正认可你的高大。
生怕别人看不到自己,源于一个人过度的名利欲。我从来不否定名利对人生的作用,始终认为正当的名利欲是一个人攀登人生高峰的重要推手,也是社会之轮滚滚向前的动力,但人的名利欲必须建立在实实在在的付出上。你足够多地付出了,社会自然会给你必要的补偿,名利就是其中的一种方式。只有用心血换来的名利才是真正的名利,才经得起时间的淘洗。如果你没有做足够的贡献却企求大的名利,这是不道德的,是被人唾弃的。
历史上那些获得过大名大利的人往往都是淡泊名利的,鲁迅拒绝诺贝尔文学奖的提名,他认为自己不够格;钱钟书拒上央视“东方之子”,他觉得这样的名誉对人生没有什么意义;爱因斯坦不愿做以色列总统,他的观点是自己是一个科学家,从事科学研究是本分,至于其他东西,都是身外之物。然而,说也奇怪,在乎并喜欢炫耀名利的人,社会上没有几个人知道他,而上述这些视名利如浮云的大师们却一个个名满天下,人们只要提到他们就会肃然起敬。
常听那些学问大家说:“人要耐得住寂寞。”年轻时候不懂,觉得要求一个人耐得住寂寞,岂不是希望他碌碌无为、默默无闻吗?现在才懂得老一辈人用心良苦。耐住寂寞的过程,其实是一点一点地练内功的过程,一个人的内功练够了,眼界打开了,思想深刻了,做事的技巧成熟了,想干的事业才会慢慢地成功。这样,我们才可能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日思夜想的成功的珍珠。
世界上没有一个高大的人是别人发现不了的,真正看不见自己的人,只有自己。
第四篇:《看见》摘抄
宽容的基础是理解,我慢慢体会到,理解的基础是感受。人能感受别人的时候,心就变软了,软不是脆弱,是韧性。
客观是对事件中的任何一方都投入其中,有所感受,相互冲突的感受自会相互克制,达到平衡,呈现出“客观”的结果,露出世界的本来面目。——383
教育,是人与人之间,也是自己与自己之间发生的事,它永不停止,“就像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触碰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只要这样的传递和唤醒不停止,我们就不会告别卢安克。”
其实,在人生中不存在任何必须的事情,只存在不必要的期待。没有任何期待和面子的人生是最美好和自由的,因为这样,人才能听到自己的心。
——348
“强大的人不是征服什么,而是能承受什么。”
纪律可以带来秩序,但却是被动的,只有一个人归属于一件事,一群人,一个社会,才会有认同和发自内心去照顾它的愿望。
他说:“把希望放在别人的身上是虚拟的,所以无用。如果自己不去做,那就不会有希望。”——347
他说:“如果一个老师不理睬自己的感受,仅仅根据知识去做,这会让学生感到虚假。怎么会有对和错的事呢?根据自己的感受去做,这就是对的吧。”
他写过,“感受”不是欲望和情绪,没有“要达到什么”的动机,只是“诚实和持续不断地对事物平静观察”。卢安克要的不是别人按他的方式生活,恰恰是要让人从“非人”的社会经验里解放出来,成为独立的自己。人们不需要在他那里寻找超我,只需要不去阻止自己身上饱含的人性。
我体会到了一些从没想过、未曾明白的东西——把自我交付出去,从此就活在命运之中的必然与自由。——342
他写过:“我最害怕的是崇拜者,因为崇拜基于的往往是幻想。崇拜最终的结果也只能是失望。——337”
他说好感与反感是最危害的心态。
他说教育就是两个人之间发生的事,不管是故意还是不故意。
“如果自己作为老师,想象学生该怎么样,总是把他们的样子跟觉得该怎么样比较,是教育上最大的障碍。这样我没办法跟他们建立关系,这个想象就好像一面隔墙在学生和我之间,所以我不要这个想象。”——331
写东西的人不用带着感情写,写得客观平实,事物自会折射出它本身蕴涵的感情。282
只有同样经历过无边黑暗的人,才有资格说,我理解你。265 他说:“你只管用力把一个人、一件事吃透了,后面的就知道了。”
斯宾诺莎还说过一句:“希望和失望也绝不能是善。因为恐惧是一种痛苦,希望不能脱离恐惧而存在,所以希望和失望都表示知识的缺乏,和心灵的软弱无力。”211
美国最高法院的大法官霍尔姆斯说:“规则的意义不在于告诉社会成员如何生活,而是告诉他们,在规则遭到破坏时,他们可以预期到会得到什么。”200
老范坐在边上,后来她写道:“说实话,他的坦率让我绝望。一个过于主动甚至积极坦白自己内心阴暗面的人,往往会让原本想去挖掘他内心弱点的人感到尴尬和一丝不安。197”
得诚实地说,悲情、苦大仇深的心理基础是自我感动。自我感动取之便捷,又容易上瘾,对它的自觉抵制,便尤为可贵。
我们需要提醒自己,绝不能走到这条逻辑链的半山腰就嚎啕大哭。
他写道:“准确是这一工种最重要的手艺,而自我感动、感动先行是准确最大的敌人,真相常流失于涕泪交加中。”193
您认为媒体有偏见,是的,可能媒体会有偏见,世界任何一个国家都这样,但纠正偏见最好方式就是让意见市场流通起来,让意见与意见较量,用理性去唤起理性。191
思想的本质是不安,一个人一旦左右摇摆,新的思想萌芽就出现了,自会剥离掉泥土露出来。190 “新闻调查”的同事小庄有句话:“电视节目习惯把一个人塑造为好人,另一个是坏人,实际上这个世界上没有好人和坏人,只有做了好事的人,和做了坏人的人。”178 好采访是一刀一刀把一个人的魂儿活活儿剥出来晒,这个剥里面全是逻辑,递进,环环相扣。167 郝劲松认为:“公民就是能独立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却不傲慢,对政治表示服从,却不卑躬屈膝。能积极地参与国家的政策,看到弱者知道同情,看到邪恶知道愤怒,我认为他才算是一个真正的公民。”153
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一劳永逸的答案,也没有完美的世界图式。认为一个人、一个概念、一次诉讼就可以彻底解决现实问题,如果不是无知,就是智力上的懒惰。但这个不完美的世界,还是有一个共有的规则存在。152
胡适说独立要不盲从,不受欺骗,不依赖门户,不依赖别人,这就是独立的精神。149
我差点脱口而出“你没有权利放弃”,顿了一下,这个想法是错的,他当然有权利放弃,正义是自己内心对自己的期许,不是用来胁迫人的,我改口成“你判断要不要放弃”。148
一个得不到爱、得不到教育的人,对这个社会不可能有责任感。113
我问过安华:“ 你丈夫自己是施暴者的时候,你觉得他是什么感觉?”以为她会说,是宣泄的满足。结果她说:“他总是有点绝望的感觉。”109
人性里从来不会只有恶或善,但是恶得不到抑制,就会吞吃别人的恐惧长大,尖牙啃咬着他们身体里的善,和着一口一口的酒咽下去。102
第五篇:看不见的城市-摘抄与笔记
喜欢的一本书
——卡尔维诺《看不见的城市》摘抄与笔记
我向往城市,却一直认为自己骨子里不属于城市。而关于属不属于城市的问题,是在有一天发现卡尔维诺的《看不见的城市》,读到“每到一个新城市,旅行者就会发现一段自己未曾经历的过去”时,我突然意识到——没有谁属于或不属于城市,我们难以释怀的是:在任何一个城市,我们都会感觉自己“已经失去”,因为我们总会认为,我们本来是能“曾经拥有”的。
《看不见得城市》故事背景非常有趣:借马可波罗与忽必烈的故事,讲一个大大的帝国,一个大大的世界,你走不到去不了的城市。“只有马可波罗的报告能让忽必烈汗穿越注定要坍塌的城墙和塔楼,看清一个图案精细、足以逃过白蚁蛀食的窗格子。”马可说他到达过这些城市,而可汗认为马可从没离开过花园。故事写的好:“可汗努力全心沉浸于棋局,但现在他却忘记了为什么下棋。„„帝国国库里的奇珍异宝不过是虚幻的表象,最终的胜利也不过是一方刨平了的木头:一无所获„„”
有人说:这真是一本很好玩的书,看了目录就觉得有趣,再看几篇,深刻地感到,原来书也能这样写,异想天开,胡思乱语,不过,真的很休闲。不求甚解地读书是件幸福的事。我也向以愉悦为第一要事,尽可能少动脑子地去欣赏。也有人讲:唯美小资,词藻浮华,虚无缥缈,看不见的城市,所以完美,不曾拥有,所以向往。一旦有了浅显的思考就欲罢不能了,卡尔维诺的文字极具画面感、空间感,他总是用绚丽的笔调描绘着他那个充满想象力的世界。语词质密、修辞乖张。比如形容贵族落寞的忧伤——“会有一种空虚的感觉,在黄昏时分袭来,带着雨后大象的气味,以及火盆里渐冷的檀香木灰烬的味道。”
城市与记忆,城市与欲望,城市与符号,城市与贸易,城市与眼睛,城市与名字,城市与死者,城市与天空;轻盈的城市,连绵的城市,隐蔽的城市——这是卡尔维诺在尝试良多之后确立的体系构造。
地狱,天堂,生死,你我,皆同在。静默和语言是一样的。最后一段,波罗说:“生者的地狱是不会出现的;如果真有,那就是这里已经有的,是我们天天生活在其中的,是我们在一起集结而形成的。免遭痛苦的办法有两种,对于许多人,第一种很容易接受:接受地狱,成为它的一部分,直至感觉不到它的存在;第二种有风险,要求持久的警惕和学习:在地狱里寻找非地狱的人和物,学会辨别他们,使他们存在下去,赋予他们空间。”
《看不见的城市》是一首关于旅途关于人生关于梦想的诗歌,其中没有野心,也没有爱情。旅行者能夠看到他自己所拥有的是何等的少,而他所未曾拥有和永远不会拥有的是何等的多。随着时光流逝,我慢慢地明白了,只有存在的东西才会消失,不管是城市,爱情,还是父母。
算了,不摘抄了,多少人都活在自己幻想的城市,又为了自己的想象搬去一个城市。这种固执真是既可爱又可悲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