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非洲人的理想世界的纪实故事

时间:2019-05-15 12:16:3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有关非洲人的理想世界的纪实故事》,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有关非洲人的理想世界的纪实故事》。

第一篇:有关非洲人的理想世界的纪实故事

意大利著名摄影师梅耶尔来到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之一——马里。在首都巴马科,他将世界著名景观以及西方发达国家城市街景、自然风光等制作成背景图片,让不同年龄的人从中选出自己喜欢的或是梦想的地方。“对于出生并生长于撒哈拉以南的你来说,最想去哪儿?在哪个房间或地点,和哪些人在一起?灯光如何,家具有什么,你会摆出什么姿势?”然后,梅耶尔将每位参与者的个人照片和选出的背景图片融合到一起组成一幅极具立体感的画面。这些合成图片在“非洲图片节”上展出,取得了令人意想不到的巨大反响。马里人一次小小的思想旅行、一次短暂的思想逃脱,却让整个欧洲获得了一次难得的灵魂洗礼。

之所以说他们的梦想令人惊叹,是因为我们原先以为,来自如此贫穷落后之地的居民应该出于本能选择一些豪华的场面作为背景,来表示自己对命运的抗争和不满。然而实际上,所有参加这次活动的马里人,不论年龄和性别,竟没有一人选择奢侈、豪华的背景!他们有的人选择了令人乏味的教堂大厅,却没有选择好莱坞的华丽电影场景;有人选择了一些喧闹的地方作为梦想地,例如一条美国高速公路、人山人海的公海沙滩、堵满了出租车的西方某城市街道,却没有选择顶级跑车或带有私人游泳池和小型飞机场的豪华别墅;还有人选择自然风光为背景,比如一片茫茫白雪、古希腊遗址的废墟或是宽阔无垠的大海,甚至还有个小男孩选择了一个堆满资料的档案室。虽然被给予了梦想的权利,但他们既不想通过照片来“提升”自己的社会地位,也不想用它来炫耀。

从这组合成图片中我们可以看出,马里人的这次思想旅行与彻底颠覆自己的社会地位完全没有关系。尽管来自西方的价值观影响愈来愈强烈,但他们对社会地位的象征——房子和汽车等物毫无兴趣,他们只对日常生活、城市街道和那些不知名的自然风光感兴趣,因为在那里他们可以和其他人在一起。另外,几乎没有哪张图片存在着特别强烈的冲突感,每位参与者的照片和所选择的梦想地都非常和谐地融合在一起。大部分图片都是可信的——如果不被告知是合成图片,那根本不会有人发现照片是“假的”。不论是从照片本身,还是从旁人的眼光来看,这些马里人虽不是真正身处于梦想的地方,但看起来却像是在自己家里一样。这就是全球经济文化交流互动即“全球化”下的伟大产物:无论是站在雪地中间的非洲女孩儿,还是沿着艾米利亚大街骑自行车的非洲小伙儿,看上去都是真实可信的。

反观我们,在描绘非洲和南亚穷苦人民的生活时,他们的饥饿和痛苦也仿佛充满了异域风情,“不习惯定律”似乎就是为这些生活在非洲的穷人而生成的。但是,这些被我们认为是生活在世界边缘的人们却坚定地和我们生活在一起。我们在这些图片中找不到任何的异域元素,因为非洲人并没有用异域的眼光来看待外面的世界,包括我们在内。他们坚定地相信自己是这个世界的一部分,是我们这个世界的公民,没有人可以剥夺他们这个权利。

最美丽、最朴素的梦想属于这些生活得并不富足的人。在这里,每个人的梦想都十分普通却相当合适,甚至就是现实的一部分。

去过梅耶尔摄影工作室的一位马里人对我们说:“非洲没有绝望,没有身陷悲剧和战争而无法自拔。”然而,我们却对这个健康的、生机勃勃的非洲知之甚少。

第二篇:身无分文游世界的纪实故事

迈克尔·威格是德国柏林市一名年轻的旅游记者和摄影师,他平生的最大愿望,是不花一分钱游遍全世界。为此遭到朋友们的讥讽:“即便你身上全都装满了钱,也不知道中途会遭遇什么意外,更别说不花一分钱了。你的所谓理想,纯粹是痴人说梦!”威格却不信这个邪,他做了长达一年的准备工作,包括搜集若干可能提供住宿和古怪工作的门路,然后分文未带,于2010年6月从柏林出发,踏上了旅游世界之路。

凭借会说德语、英语和西班牙语的优势,威格一次次顺利搭上了便车。虽然如此,住宿和吃饭却常常困扰着他。好在他借宿时,时常刚叙述完自己是个旅游爱好者,而且身无分文后,马上就会得到帮助。特别在拉丁美洲,那儿许多居民都是穷人,知道没钱的滋味,都踊跃为他提供住宿。而在美国,人们则更多关心他的故事,会说:“你太酷了,我们喜欢你的勇敢,愿意帮助你实现自己的目标”。

在解决吃饭问题上,开始时威格还显得很拘谨。第一站到达法国后,尽管他肚子饿得咕咕叫,却不好意思求助于人,总是去超市后面的垃圾放置处,确认周围无人时,才快速从垃圾箱中寻找食物。当到了波兰后,他就意识到:“根本没必要去翻垃圾箱,我可以进入超市去做交易。我找到超市负责人,用清理地板或货架,或是在餐厅洗碗,来交换一个快过期的三明治。之后每到一个国家,我都首先去商店、超市和餐厅,与那里的老板协商,以劳动换取食物,这个办法确实很棒,解决了我的一日三餐。”

以劳动换取食物的成功,让威格尝到了甜头,他随之将其延伸到旅游的各个环节。从比利时去加拿大时,需要横渡大西洋,虽然身无分文,却也难不倒他。他找到即将开往加拿大的一艘货柜船的船长,要求对方提供帮助。当船长问他会做什么工作时,威格满怀信心地回答:“只要能得到您的信任,我保证什么都能做得井井有条。”威格在船上无所不做,包括上油漆和给引擎室换油。不仅换得了横渡大西洋的船费,还略有结余。

只要能够赚到钱,威格都会去尝试。在美国旧金山,他靠“推沉重的游客上山赚取1美元小费”;以每小时5美元出售自己的脊背给老年人当“人肉沙发”;在内华达州的拉斯维加斯市,他以每小时1美元帮助当地人“打街头枕头仗”……“虽然钱不是很多,但只要能赚到我的口袋里,都来者不拒。”在美国停留的5天中,他累计赚到了300美元。

有钱后的威格,腰板立马硬了起来。他用300美元买了飞往哥斯达黎加的机票,在那里做短暂停留后,又搭便车到了巴拿马,并为当地一位德国大使做了两周的管家,换取酬金360美元,然后买机票去了阿根廷。

威格通过阿根廷当地报纸了解到,一艘豪华邮轮正在招聘去南极洲探险队长的助手,他立即报名并获聘。在这艘游轮上,威格继续发扬不怕苦不怕累的“革命精神”,在干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还帮助旅客清洗靴子、协助游客在冰上行走,将红色旗子置于企鹅活动范围的周遭,并为船只加油等。这些,都赢得了船长和乘客的赞誉,使他顺利从阿根廷的乌斯华雅横渡到了南极洲。

为换取前往位于秘鲁安第斯山的印加古城马丘比丘的费用,威格又担任了从未干过的脚夫工作,负责搬运游客行李。他后来回忆说:“我很惭愧,这份工作做得实在太糟,因为我的脚力不够,使我成为历史上最不成功的脚夫。正因此,我放弃了即将到手的小费,转而去做别的工作。”经过不懈努力,他赚到了所需的旅费,如愿到达了印加古城马丘比丘。

威格靠搭便车、易货交易和打工,一路乘船、坐飞机和步行,历经150天,途经11个国家,走了2.5万英里(约合4万千米),从欧洲到加拿大和美国,再穿过拉丁美洲,最后来到了南极洲。

威格没有忘记和大家分享他的故事,将一路上的所见所闻,拍成了名为《如何免费周游世界》的系列片。日前,美国公共广播公司频道正在热播他此次身无分文的旅游经历,并应观众的要求,于6月份再次播出。

当有人问他在途中是否遭遇过生命危险时,他淡淡地说:“当然有了,但都已经过去了,重新再提没多大意思。下一步,我要将没有去过的几大洲全部游遍,当然困难一定不少,但我已做好了充分准备。并想借此告诉所有抱有远大理想的人们:一旦目标确定,就要勇敢去实现。因为,再远大的理想,如果总是坐而论道,到头来依然是纸上谈兵。”

第三篇:心软走世界纪实故事

四年前的那个冬天,在俞翠萍的记忆中异常寒冷。

由于生意不景气,老板决定裁员,领完一笔补偿,她再也不能走进这家核桃加工贸易公司的大门了。在过去的十年里,俞翠萍做到了这家公司的销售主管。说实话,她很喜欢这份工作。

到下面的各个乡镇去收购核桃,那些种核桃的人家没有不喜欢她的,因为她做事公道、实诚,别看俞翠萍个头大,但心很软,种植户或者同事有困难,她知道了,从不会袖手旁观。

下岗后的半年内,家里就靠丈夫在当地矿务局一个月两三百元的收入生活,日子捉襟见肘。幸好俞翠萍穷日子也不是没过过,她从不讲究穿着,越朴实,心里也就越踏实。没多少钱了,买菜时,就拣便宜点的买。

苦日子过了半年,没想到天上就有一个馅饼砸了下来,没砸着别人,就冲她而来。以前工作时打过交道的一家客户——天津土产公司,在她的账户上预先打了100万元,让她火速收购一批核桃。这批核桃是日本的一位大客户要采购的,而且日期比往常提前了四个月。货源紧缺,在要找一个可靠的人来办这件事时,他们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俞翠萍。

对这个来之不易的机会,俞翠萍丝毫不敢怠慢。她跑了十个乡镇。

因为俞翠萍出的价高,核桃户都乐意把最好的核桃卖给她。买卖很顺利,但赚的钱却不多。俞翠萍以高于市场价收购,再按谈好的价钱卖给天津土产公司,本来一公斤赚三毛钱不成问题,她却只赚了不到一毛钱。

跟她一起下岗的姐妹觉得,预付款的生意,应该多赚点,赚得这么少,真是个傻大姐。俞翠萍却乐呵呵地觉得,生意做成了,大家都能赚点就行。我钱赚得少点,但人气没少赚啊。

人气在生意场上也是一个很宝贵的东西。因为高价,当地老百姓都愿意把最好的核桃留给她;因为质量好,天津土产公司愿意长期与她合作,继100万元之后,又不断把款打了过来。四个月时间,俞翠萍一共给天津土产公司收购了四百多吨核桃,赚了十几万元。她也因此有了本钱开自己的公司加工核桃。

即使当了老板,俞翠萍依然没有一点儿架子,还是大家心目中的傻大姐。金融风暴肆虐的时候,核桃价格大幅跳水。别的销售商要么压价收购,要么对质量次点的一概不收,因为欧美进口的核桃原料一样便宜,同样的价格可以收到更好的。俞翠萍每年照例去周边村子收购的时候,看到那些卖不出去的核桃,都是快淘汰的老化品种,按理说,不该收。可好多村民就靠这个过年啊,她心一软,又做了一件大家眼中的傻事,把这些次一点儿的核桃全部收了,然后加工成饮料。并投资800万元,建立了标准化示范基地,引导当地进行核桃嫁接,改成优良品种。

心软,有时候并不是缺心眼儿,只是将心比心,大家过日子都不容易,以我的心软换你的信任。2011年美国核桃价格突然抬头,过去三年里,很多一直依赖国外便宜进口原料的厂家马上遇到货源紧缺的问题,发展受阻,俞翠萍却有着稳定的货源。谁说心软的人不会做生意,谁说心软的人只会做亏本生意呢!几年后,俞翠萍的公司销售额爆发性增长,2011年突破5亿元,她成为长江以北核桃贸易加工第一人。现在,她的核桃不仅占领了国内北方大部分市场,还卖到全世界36个国家。

心硬的人靠手段走世界,手段用得多了,人心却慢慢散了,冷了;心软的人靠同理心走世界,以一寸光换一寸光,以一分温热换一分温热,以此换来的世界,越走越宽广,越走越亮堂。

第四篇:扶桑纪实故事

我从未想过此生会为一个女人停留。

从凤凰到格尔木,从月牙泉到吉尔尕朗,当我开始厌倦无穷无尽的漂泊和躲藏时,静默的沙滩尽处,却传来扶桑花香,一个发髻里插着扶桑花的女人背对着我坐在礁石上,淡蓝色棉布长裙把净白的脚踝包裹在里面,她的打扮与周围人不同,透着独树一帜的美,同暮色相映,不染纤尘,我赶忙掏出相机为她拍照。她却从容爬下礁石,踩在沙滩上,步履单薄,如她身影。

我当时还不知道这是一个会让我甘心停留的女人。

直到她回眸,素净的脸庞变成锣鼓喧天上演在我心头为止。

我跟着她,亦步亦趋。

这世上总有这样一种女人,让你感到无论以什么方式接近都是亵渎。惟有如此,默默跟着,才不至冒失。

她回头看我,面庞似有笑意。而后在一座红瓦白墙的小屋边上,停下来,我目送她进屋。忽然萌生出一个念头——家。

这是平生第一次,我想有个家。

人们都说,人到一定年纪就会想停下漂泊,放下执着,于烟火市井里寻个家,可我觉得不然,这与年龄无关,却与瞬间的怦然心动有关。

因为一个人,想要有个家。而家里装着的,必须还是那个人。

我在小屋边上租了一间房,对门的窗户刚好可以看见她。

这是我做过最疯狂的事情。

为了长居我办了假的身份证,在码头上给人卖力气,我每天清晨用人力板车卸下货船上装着的煤气,送往各家。到她家时心跳就会加速,深呼吸敲门,等她来开,脚步踏在地板上发出咚咚声。

她家是典型欧式风格建筑,木质门框堆着厚重的时光感,她在阳台上种万年青、美人蕉以及一些不知名的植物,还有粉红扶桑,开得正旺,占了整整一平方米的地方。

每次我来,她都给我沏茶,青绿的茶汤会发出兰花香味,她说这是当地人常喝的铁观音,解渴消暑最好不过,我端起来慢慢啜,尽量延长这同她相处的时光,她则微笑看我,或端详窗外,很少交谈。唯一一次她问起了我的过去,她说,你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

我的脸刷的一下就红了,几乎惊慌失措。

因为那是我的劫难。

过去。

那天晚上她送了我一幅肖像,炭笔速写,她把肖像钩在晾衣架上伸到我窗边,调皮得像学生时代的女学生,我接过肖像,上面画的是我,眼角有皱纹,眸子暗淡,嘴唇起皮。肖像底下还写着一行字:你该高兴一点。我放下画,径直去敲她的门。她站在门前早有预料,晚风吹过,青丝浮动。

她说,我给你煮一壶咖啡吧。

这是第一个要在深夜里给我煮咖啡的女人,至少现在回想起来,那吱吱哑哑的磨豆声有点像梵文唱出的经,我当时就坐在她对面,她从橱子里掏出一把豆,交到我手上,她说,这种咖啡豆味道很苦,只有细细磨碎才会好喝。我便认真地把咖啡豆倒进手摇研磨机里,转着金属把柄,像虔诚的教徒,磨好后交给她,让她放进烧开的锡壶,瞬间飘香。这才想起,还没问过她叫什么名字。

于是,我问,你叫什么?她指着阳台上的扶桑说,我叫扶桑。我好奇怎么会有人叫这样的名字。和花一样?她点头,我不信,她执拗的强调,她就是叫扶桑。而后她问,那你叫什么,我支吾着,强子。

她摇头,肯定不是真名。

那晚,我们用酒杯饮咖啡,喊着cheers,杯子碰在一起,乒乒乓乓的声音如同青春破碎。我们像认识多年的朋友,携手长谈,伊拉克,转基因,落魄诗人,民谣歌手,唯一不提的却是自己。

南国的夜,明月卷云星繁点点。我忽然有一种想永恒待下去的念头。我望着她说,如果一直这样好不好?她亦点头。

然后,我困了,她拉我躺在她腿边,手指捋过我的发,说要给我讲一个睡前故事!

我嗅着她咖啡香味的鼻息,闭上眼。像一个男童。

她讲,从前……

那晚我的泪水落得尽透,她却一直吻我的额,唇齿间溢满温暖。我忽然意识到在烟火市井里寻一个家也许并不是我的命。我还得离开,只是,不再选择逃亡。

正如她的故事所说,不能放下的东西,背起来也是好的。我要回家。

在走之前,我最后一次以沉如大地的姿态,逛了一遍小岛,看她外表的喧嚣和骨子里的宁静。我坐在沙滩上,目睹太阳升起,落下,潮汐变动,游人来往。我对着初遇她的那块礁石,按快门,而后大步流星背起行囊,去找她告别,我想告诉她,我不堪的过往,告诉她她素净的脸庞,在我心中留下的震动。还要和她拥抱,微笑,说再见。

我一步一步像朝圣者一样来到她家门口,用手拍着她家的木质门框。等她脚步咚咚传来。然而良久,却死寂一般,无人应答,我这才注意到,她的房子以一种奇怪的空旷存在着,万年青,美人蕉,甚至那株硕大的粉红扶桑通通不见了,只剩昨晚咖啡的味道。她消失得仿佛从来没有出现过,我喊她名字,邻居却告诉我,她清晨的时候跟着一辆木板车走了,也许搬到了岛上的其它地方,也许离开了这座小岛,没有人知道。我轻轻叹一口气。对着空空的房子说再见。

每个人是每个人的过客。

那之后我一路北上,仆仆风尘。

我的母亲得知她逃亡在外两年的儿子要回家早已站在门口等候,老泪纵横于沟壑的脸庞上,望穿秋水,她受了一辈子苦,老了老了却不得不经受儿子锒铛入狱,我打残了那个令她受了一辈子苦的男人。母亲给我煮一碗面条,吃罢,陪我去公安局。

拘留,审判,入狱,七年徒刑,她嘱咐我好好改造。我几乎哽咽地趴在她怀里,她摩挲我的脸,粗糙如同男子。她是隐忍的,从某个角度看像我的扶桑,那个除了母亲令我思念最多的女人。

那个匆匆来,匆匆走,深夜迎我进门,只为给我煮一壶咖啡,讲一个故事的女人。

我就这样在高墙里住了下来,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有一天我收到了一个女人的来信,信的开头是这样的:

一个被过往纠缠得很痛苦的旅人跑去问布袋和尚他该怎么办?布袋和尚想了想把背后的布袋放在地上对他说,你可以这样。或者,他又捡起地上的布袋,背在肩上,你也可以这样。

然后,布袋和尚摇摇头,他把布袋放下去,背起来,放下去,背起来,对那个人说,你不能这样……

我的眸子再次湿润,因为这是很多年前我在南方的小岛上听到的故事,讲故事的女人叫扶桑,她告诉我,不能逃避的东西,背起来也是好的。于是我离开她,到高墙里赎我的罪。这封信的署名是朱槿,扶桑的另一种叫法。她说:放不下的东西,背起来也是好的,她终于相信,有一种感情,在历经沧桑之后,能不顾一切并安于颠沛甚至平淡。她要来找我。

扶桑花的花语是新鲜的恋情和微妙的美。

母亲说等我出狱了,给她娶个贤良的媳妇儿,生一个胖胖的娃娃。就是她此生最大的福。

第五篇:解药纪实故事

天亮了,孩子的爸爸还没有回来。

桃桃的妈妈的眼睛里充满了泪水,也充满了恐怖。

三天了,整整三天了。桃桃走失已经三天了。而出去寻找桃桃的爸爸还没有回来。非但没回来,连一个电话也没有。

桃桃的妈妈就这样一天到晚地一个人心惊肉跳地等待着,煎熬着。她不相信桃桃会失踪,更不相信孩子她爸也会就此无影无踪。

婆婆又来了。来了的婆婆瞪着充满血色的眼睛向她询问着桃桃找到没有。

“还没有,桃桃她爸也没来个信儿”话说得有气无力的。

婆婆可怜地看着媳妇,再也找不出任何安慰的话来,只是不停地叹气。

手机响了。是桃桃爸爸的电话。她的心狂跳着,一时不知所措。

婆婆也张慌地看着那骤然响起的手机。

“是、、、是桃桃、、、她爸的电话!”媳妇好好象清醒过来了,一下子向着那部响个不停的手机扑了过去。

“桃桃,桃桃,是妈妈”她冲着那边叫喊着,声音显得有些失真。

“是我,桃桃妈,怕你惦记,告诉你一声桃桃有一点线索了。你别着急。咱们的桃桃会找到了”手机里传来了桃桃爸爸那有些精疲力尽的声音。

“在哪里?在哪里?你快说,快说啊!”桃桃的妈妈急促而激动地向着手机里边叫喊着。

婆婆不等媳妇说完,就一把从媳妇手中抢过了手机:“儿子,你说什么?桃桃,桃桃找到没有啊?”

“妈,您别着急,听我说,桃桃已经有了点线索了。”儿子的话尽管是嘶哑的,模糊的。可是,妈妈却听得一清二楚的。

她一把拉住儿媳妇的手,狂喜地说道:“你听到没有,听到没有。桃桃就要找到啦!”

桃桃妈一把抱住了婆婆,放声大哭起来。

手机挂断了。

桃桃的妈妈和婆婆忽然象丢失了什么似的,在屋子里面乱转着。

整整一个上午,桃桃的妈妈和婆婆就在这种等待和期盼中度过了。

天将傍晚的时候,桃桃的妈妈被外面的汽车声惊动了。她和婆婆一下子推开了房门。

一辆警车停在了院子里。桃桃妈怔怔地立在寒风里。婆婆也小心翼翼地往前移动着脚步。她们害怕,害怕车子里面没有桃桃。

警车的门开了,桃桃的爸爸抱着桃桃走下了车。接着是几名警察也走了出来。

桃桃妈妈在见到桃桃有那一瞬间,哭喊着向孩子走去,在离桃桃不到两步的地方晕倒了。

婆婆也在一声哭叫后倒下了。

一时间,所有人都投入了对晕倒下去的人的呼唤和抢救之中。

婆婆很快地清醒过来。可是,任凭大家用尽了各种方法,桃桃的妈妈就是牙关紧闭,怎么也呼唤不醒。

人越聚越多了。大家七手八脚地将桃桃妈妈抬进了屋子里,又是拍打胸口,又是狠狠地捏人中。大约折腾了两个时辰,人还是没有醒来。正在无计可施的时候。人群里忽然响起了桃桃的哭声。

桃桃边哭边向妈妈走去。

说来也怪,还没等桃桃走近,桃桃的妈妈忽然睁大眼睛。

“孩子,我的桃桃!”一声撕心裂肺的哭喊,让所有人都为之动容。

警车开走了,留下了被找到了桃桃,也留下了一付医治桃桃家人的解药。

下载有关非洲人的理想世界的纪实故事word格式文档
下载有关非洲人的理想世界的纪实故事.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陪伴纪实故事

    桐花的手机响了。“喂,你好!你是张桐花同志,对吗?”桐花说:“是我,你是哪位?”“我是乐康敬老院的院长,我姓陈。我们院里的李奶奶是位孤寡老人。她老人家挺可怜的,是四川人。听说你也......

    迷途纪实故事

    他说:“我给你整个范冰冰的眼睛,她的眼睛狐而媚,再给你隆个张曼玉的鼻子。这样,你就变成一个标准的美人了” 青春岁月里,有欢笑,有叛逆,有无限怀念的纯真,也有刻骨铭心的记忆。时间......

    苜蓿纪实故事

    即使有公务员身份,乡镇工作也必要当“万金油”。不管财政所土地所司法所,也不管经管站农技站文化站,从来不是专职专用。乡长说,都强调部门工作,中心工作谁做呢?所以每个人都有包村......

    唐三彩纪实故事

    那天,康乡长到南湾村调研。村主任老贵忍不住兴奋地告诉他,栓保的女儿梅花考上了北京大学。对于栓保,康乡长是不陌生的。去年年关的时候,康乡长给栓保送去了1壶油、2袋面、300元......

    抠门纪实故事

    抠门大多数是犯给别人的,不过也有一部分人,爱在自己身上犯抠门,不是没钱,就是舍不得吃,舍不得穿。明朝成化初年,学士陈缉熙在老家盖了一豪宅,雕梁画栋,宛如图画。房子盖好了,他进京当......

    感动世界的一双鞋纪实故事(本站推荐)

    2012年11月14日晚上,美国纽约警察局一名25岁的普通警察劳伦斯·德普里默,正在纽约时报广场执勤反恐任务。当时的气温已经非常低了,还不停地刮着凛冽的大风。即便已经穿了两双厚......

    留个响儿给爱你的世界纪实故事

    经过步行街的时候,我总能看见一些人缩在角落里乞讨。有残疾的,也有健全的假装残疾的。有年老的,也有十六七岁学生装扮的,跪着,把尊严蜷成卷儿,丢落到空荡荡的地上。在他们前......

    在病房蜜月中神游世界动感地带纪实故事

    50余张明信片和祝福信件,同时寄到了北京一个白血病病房内。邢跃波捧着一张张来自世界各地的明信片和一封封真诚感人的信件,激动地对妻子何静说:“老婆,我不是在做梦吧?你几天前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