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纯粹扯淡抒情散文[推荐]
喝茶闲聊,偶尔一二事触动了一下,心里空落落的,也不知道为了啥。不喜欢谈论政治,认为这就像是太监兴高采烈地谈性生活,既无聊又无用,起不了实质性的作用,顶多只能添几根白发愁愁,而已。
但,有些边缘的东西,不得不想一下。
最近闲暇时和朋友吃吃酒喝喝茶,倒是聊了不少有趣的轶事,谈资颇丰。酒和茶都变得别有滋味,好像味蕾开了后门,跨上风儿便驰骋。都说交个好友胜读十年书,这话一点不假,真让人受益匪浅。好友是个很细心的人,捕捉事物的敏感度很强,酒茶间侃了几件好笑的事。
好友去哥们家蹭饭,这哥们从农村来打拼居了高官,大房靓车,条件非一般人可比。吃饭时注意到一个小细节:他儿子特别爱吃虾,可吃到最后一节就不吃了,嫌麻烦嫌肉少,便整整齐齐码放在桌上,吃完擦擦嘴走了。他妈妈很自然的把儿子剩下的最后一节,一个个啃干净,笑着说:“我们就是这个穷命。”
奶奶的,这也算穷命?还让人活不?
哎,不妄加评价。
又一个朋友,一天吃饭和他儿子闲聊,儿子看看没什么对胃口的菜,老子便说过去在农村如何如何吃不饱,成天饿着肚子,眼睛都饿得发绿。儿子大学已经毕业,成绩样样冒尖。不料他却冒出这样一句话:噶傻的,不好多吃菜的啊。
父母喷饭,哭笑不得。
这话怎么这么熟悉。联想晋惠帝司马衷当政时,碰到天下灾荒的年岁,百姓饿死,司马衷奇怪地问:“他们为什么不吃肉粥呢?”我想,原因是皇帝不会挨饿,绝对不会!这个可以肯定。
嘿嘿,其实现在的孩子个个都是小皇帝。再说孩子都聪明,只不过是没有历事,与过去没有接口而已。
好友自己说那时儿子两三岁时很是可爱,教他背唐诗宋词:“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一天饭吃了一半,好友叫儿子背唐诗,儿子见到桌上一粒饭,便用胖乎乎的小手抓起饭粒塞到嘴里,口齿不清地背:“粒粒皆辛苦……”好友哭笑不得,本来是让孩子联想的,结果成了教育课,哈哈。
木鱼敲到磬上了,实属寓教于乐。
我说靠口头教育是无用功的,不会有一丝效果,意识形态有自己的轨迹。就像隔壁的一个三岁小孩总是不吃饭,成天鬼子一样追来追去喂饭,成天唧唧歪歪无用功地教育。我看了烦,说:“饿他两餐就好了。”
他妈妈说:“心肝肉舍不得。”
那天中午他不肯吃不肯睡觉,逃来逃去,结果躲到我办公室,不一会站在沙发前撅着屁股趴着就睡着了(有图有真相)。醒来说肚子饿了,我说只有盒饭吃不?他说吃。于是一个人吭哧吭哧都快吃完了。吃完后奖赏了一块好朋友送的瑞士糖(自己都舍不得吃),他高兴地腆着肚子走了。口齿不清地说:糖好吃,明天还要。
写着写着,忽然想起一件事情。
妈妈说生我时,恰逢是自然灾害最严重的时候,物资极度匮乏。一天妈妈喂我吃荷花糕,那时什么东西都是凭票购买的,大我几岁的姐姐饿得不行,肚子鸽子般咕咕叫,就在桌子边上探着小脑袋,一直轻轻说:弟弟打饱嗝了,弟弟打饱嗝了……
听懂了不?姐姐说那个碗底舔起来特别香。姐姐说当年在偏远山区插队,一年得吃半年红薯干,干体力活,还吃不饱,饿得都快成鲞了。
这种饿,想必定是抓心挠肝的。
从吃不饱到吃饱是个飞跃,从吃饱到吃好又是个飞跃,这是国家的飞跃百姓的福祉,当官的派头求人者的催命符。这年头饿死的少撑死的多,赶了几个饭局,豪华程度令人瞠目结舌。一块钱吃饱和一万块吃饱,实质上是一个概念,唯有差别的就是心理差别。
饱否?饱也!二者其实一样。
听起来有点穷酸有点倒牙,倒就倒吧,大不了装口假牙,用别人的牙齿吃自己的饭。其实,我们这个岁数的人,在小时候大多饿过肚子,所以会有一种不自觉的举动,轻易不会浪费。就像那吃虾尾的妈妈,绝对不是吃不起,而是不愿意浪费,实在人。
而现在的孩子却怎么啦?归根结底就是太溺爱了,有点溺爱过火。原因是出在大人身上,自己小时候吃了苦,铭刻在心,就不想让孩子再吃苦,或许是这种心态在作祟。
你我身边有不少父母送孩子去国外读书,其实大多哪里在正儿八经的读书,吃喝嫖赌样样精通,父母却勒紧裤带霉豆腐笃笃,省吃俭用省下钱供。孩子却认为这个是理所应当的,你生我出来就应该是这样的。
于是,自私会膨胀,认为全世界的人都应该像他父母。
扯淡,纯粹扯淡!
第二篇:《扯淡的扯淡》
《扯淡的扯淡》
俺不会赚钱。
不仅不会赚钱,还很会亏钱,不信你就把钱拿来俺亏给你看看。
身为一名光荣的落后群众,还能做的唯一一件事,就是打击先进!甚至不惜进行人身攻击!
俺亏钱不要紧,可是俺见不得别人比俺能赚钱,只有坚持不懈地对他们进行打击,才能说明俺不是不会赚钱,而是不屑于赚钱。
视金钱如粪土,哈哈哈,心里平衡多了。
《扯淡的休息》
常听高手们说,做期货要学会休息,这不是扯淡是什么?别说做期货,人活着不管做什么都需要休息。光干活不休息,那还不早就死翘翘了。
国内期货交易所每天下午三点收摊,收摊以后有这么多时间,难道不够休息的呀?
有人说了,你才扯淡呢,你不学无术,根本就没明白人家高手们讲得休息是什么意思,就怕来胡说八道瞎扯淡。
哦,合着高手们说的休息就是多看少动呀?那就更扯淡了,多看少动没错,可这哪叫休息,看盘累着呢!
我明白,高手们说了,当神思恍惚、烦躁郁闷的时候,一定要赶紧的放弃操作,找个凉快地儿休息去,这话听起来不错,似乎蛮有道理的,可还是扯淡!
都他娘的神志不清了,还能这么理智吗?
最扯淡的就是很多人都认为不操作就算是休息了,不操作可不是简单的不操作,它有多种情况。
一种不操作是因为操作者在紧张地捕捉操作机会,在捕捉到操作机会之前,操作者忙着呢,顾不上休息。
还有一种不操作是因为操作者判断当前行情没有可操作价值,这时候他忙着做判断还要随时检验自己判断的正确性,也顾不上休息。
还有一种不操作是因为操作者对行情判断失误导致踏空,这时候他在忙着寻找补救机会并要做出判断是否彻底放弃,也顾不上休息。
还有一种不操作是因为操作者看对做对并持仓的时候,可他还得忙着寻找平仓的机会,也顾不上休息。
像骒骡那样持仓却故意不看盘的不算,其实心里不踏实的很呢,休息也休息不好。
还有一种不操作是因为操作者爆仓了,剩下的钱不够操作了,这时候他忙着借钱准备卷土重来,也顾不上休息。
真正的休息只有暂时离开市场,放下操作和分析。
学会放弃别跟学会休息搁一块说,放弃该放弃的的确可以使身心得到休息,会赚钱了嘛,当然就心情愉快了,但是额外再说学会休息就扯淡了。
不仅扯淡,而且还对初学者有误导。
学会休息远远不等于学会赚钱,学会赚钱自然也就学会了休息。不学会赚钱,却去学什么休息,最多也就是休息一
《扯淡的扯淡》
阵子之后,接茬继续亏钱!
大多初学者需要的并不是高手们所说的休息,而是需要暂时放弃操作,离开市场,总结经验教训,看书看盘看历史好好学习去!
《扯淡的巴非特名言》
我是散户,巴非特却不是。
所以,我很少读巴非特的书,也很少了解巴非特。
很少的意思就是从来也没读过他的书,不是我不爱学习,实在是因为我们不一类人,他的经验大多对我毫无帮助。
就算使劲跟国际接轨,也很难想象一个卖烤地瓜的老头会用美国总统的工作方式来经营自己的烤地瓜,或许他和卖烤土豆的老汉一起交流经营经验会更有用一些。
无意中看到巴菲特的一条投资名言:“成功的秘诀有三条:第一,尽量避免风险,保住本金;第二,尽量避免风险,保住本金;第三,坚决牢记第一、第二条。”
顺手在网上搜索了一下,发觉这条名言还备受推崇,至少备受失败者的推崇。
我是小散户,不敢也没资格评论他说的对错,只能说这些所谓“成功的秘诀”对我来说毫无用处,都是瞎扯淡的屁话!
由于读书少,不知道“名言”的出处,也就无法知道巴非特的原意,兴许转述者断章取义也未可知,如果真是这样,那就算是转述者瞎扯淡好了。
对我以及我这样的散户们来说,这个所谓“成功的秘诀”决不是成功的秘诀,充其量也就是个“不失败的秘诀”。把钱揣口袋里,不要拿出来进行投机,永远没有市场风险,这岂不是更好的“成功”秘诀?
可是我们来到这个市场的目的并不仅仅是为了不失败,我们的目的是要赚钱。要赚钱的话,单靠“保住本金”是远远不够的。
很多失败者把自己的失败都归咎于“没有防范风险”,从来不去检讨自己赚钱的技能(赚钱技能包括风险防范),似乎只要单纯防范风险就可以日进斗金了。
要知道,并不是随便什么人在身上栓几根防范风险用的钢丝,就可以成为优秀的杂技表演艺术家。
不知道一群贪生怕死的士兵,仅仅靠着缩头躲避撤退逃跑,能不能打赢一场战争?
当然,勇敢不等于拒绝戴钢盔、穿防弹衣,也不是不顾死活一味蛮干,更不是傻站着等敌人来消灭自己。
“战争目的中,消灭敌人是主要的,保存自己是第二位的,因为只有大量地消灭敌人,才能有效地保存自己。”这是《论持久战》中的一段话,我想不需要多解释了吧。
“怎样解释战争中提倡勇敢牺牲呢?岂非与„保存自己‟相矛盾?不相矛盾,是相反相成的。战争是流血的政治,是要付代价的,有时是极大的代价。部分的暂时的牺牲(不保存),为了全体的永久的保存。我们说,基本上为着消灭敌人的进攻手段中,同时也含了保存自己的作用,理由就在这1 《扯淡的扯淡》
里。防御必须同时有进攻,而不应是单纯的防御,也是这个道理。” 这也是《论持久战》中的一段话。
在期货投机中,有时候就要讲勇敢,就要敢于去赌。
这个“敢”,包括敢于做和敢于不做,敢于去赌持仓,也要敢于去赌不持仓。
投资如战争,胜利的一方也有牺牲的英雄,在多头市场中死去的也并不仅仅是空头,好自为之吧。
正确的赚钱技巧和规则里面,应该是已经包含了对风险的防范,而且风险问题在这里面并不是重要的部分,尽管它在投机策略里面占有重要的地位。
抛开一切,单独谈什么的风险、谈什么止损,都是扯淡!纯粹是糊弄不懂赚钱理念和技巧的人,目的不过是为了让他们死得慢一些、死得不那么难看罢了。
我没资格也不打算告诉别人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但提醒大家思考问题要全面,这总不至于也是错的吧? 《扯淡的亚当理论》
从前的从前,有一只高智商的狐狸,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是酸的,给足了自己面子。
现在,有些铆足了劲也学不会技术分析的高智商的人,就把技术分析批得体无完肤、贬得一无是处,恨不得把它打翻在地,再踏上一万只脚,让它永世不得翻身,不这样不足以显示自己的高明,不这样不足以掩饰自己愚蠢!
亏钱不要紧,面子万万丢不得,哪怕仅仅是过把嘴瘾也很惬意。
于是,他们找到了一个有力的武器——亚当理论。
且不说他们究竟是否真的弄明白了奉若至宝的亚当理论,用亚当理论来攻击技术分析根本就是不恰当的,因为亚当理论本身依旧没有离开技术分析,只不过把分析方法简化到了最简而已。
发明了著名强弱指标的威尔德先生用不好自己发明的指标了,开始检讨自己了,兴许是经过了触及灵魂的自身思想改造,终于大彻大悟、返璞归真了,弄出了什么无招胜有招的真谛。估计这种说法是别人臆造出来的。
因为要达到无招胜有招的境界,首先必须对基础招式特别娴熟,基础招式尚且玩不好,怎么可能达到这个境界呢?当然了,个别天才例外,可惜的是你我都不是天才。
尽管我们在投机交易中达不到这个境界,但是日常生活可以达到无招胜有招的事情很多。比如用铅笔写字,任何一个人练习到一定程度之后,就不会再像初学的孩子一样,在写字的同时去考诸如握笔的姿势、落笔的轻重以及笔画的顺序等等招式问题了。
再说这位美国佬花大价钱从一个天才手中买了套高超的赚钱理论,或许觉得钱花得有点冤,或许是雷锋精神感召了他,或许是赚够钱了留着这套理论也没什么用了,反正他终于还是忍不住写了本《亚当理论》,卖了不少钱。据说卖书的大部分利润捐给信托帐户,协助全世界无助的儿童。
赚钱才是最重要的,没错。谁要是跟钱过不去,钱也会跟他过不去的。2
可是,拿技术分析的理论来打击技术分析,这就不对了。
是个人都知道,任何一种技术分析都不是万能的。可偏偏有些人明明知道它不是万能的,却偏偏要先假定它应该是万能的,然后再反过来攻击它不是万能的,你说这些人到底是天才呢?还是傻逼?
亚当理论道尽了技术分析的精髓,至少我个人以为没有比亚当理论更接近技术分析本质的理论了。
我当然不会反对我自己也十分推崇的亚当理论了,我反对的是那些用亚当理论来反对技术分析的别有用心的人。其实我也不是真的反对这些跟钱过不去的人,只不过是但是他们误导了我的朋友们而已。
别的暂且不说,就说那个著名的亚当理论故事吧。
小女孩指着的电脑屏幕上的那些线条,以及线条向上走或是向下走,这就是技术分析呀,离开了这些基础的技术分析手段,任何理论都见鬼去吧!
孩子她爹最终放且的不过是他以往的不适用的技术手段而已,并不是放弃技术分析。
平心而论,不光这些不懂技术分析的人扯淡,其实亚当理论也会扯淡。
亚当理论承认自己不是完美的,但它又却认为任何不完美的技术手段都是扯淡,可见它自己也够扯淡的了。
亚当理论的故事也扯淡,我还真不信有什么值得一提的技术手段会在行情下跌的时候告诉你行情正在上涨!
《扯淡的知行合一》
俺够笨的,做了这么多年期货,到现在也没理解高手们打心眼里认为是最高境界的那个知行合一。
有段时间俺做得实在不怎么样,把个跌势做得长不长短不短的不伦不类,想必高手们对俺的做法肯定是嗤之以鼻不屑一顾。
或有人说:这个傻鸟既然看空,为什么不去大胆做空呢?难道不知道摸大波利润大么?
你以为俺喜欢这么婆婆妈妈唧唧歪歪的不爽快呀?看这鸟行情走的,让俺这菜鸟怎么能跟高手一样去赚大钱呢。
每天摆个姿势骗俺做空,然后人家要么横盘、要么反弹,再然后次日又一低开。你倒是领口低开,颤巍巍的给俺养眼也好呀。
可它这分明是折磨俺呢,把钱摆在俺面前,又不给俺花,你以为俺不喜欢钱呀!
这不,今天又尝试了一下,还是一如既往地止损,好在是保本止损,心里多少好受一点。可是俺tt师妹原本是做多的,好端端的利润却生生地让俺这看空的思想给扼杀了,俺这心里内疚呀,恨不得爬上十八层大楼从窗口往下跳。对了,差点忘记说明一下,是从窗口往里跳,可不能往外跳,不然会摔得很疼很疼滴。
兄弟呀,您也以为俺真的喜欢做日内不做隔夜呀?您也甭跟俺这儿客气了,俺可不是不喜欢做隔夜,其实心里也喜欢得紧呢,睡梦中都是做得长线梦,只是俺太菜了,和以往一样没做好而已。
看见跌势出来了,得去抓呀,可俺没抓到,因为俺不愿意冒太大的风险,因为俺不能肯定自己看空就一定看对了,因为俺……,好像还有什么原因,想不起来了。
俗话说利润与风险同在嘛,俺不愿意冒这么大的风险,当然就得不到这么大的利润了。俺要的是当天拿到可供大止损用的利润,然后用利润作止损来完成俺长线的心愿。
嘿嘿,用别人的钱做止损俺不心疼。
没办法,谁叫俺是穷人呢,舍不得亏大钱,就得失去一些更多的利润和机会,这是必然的。
所以说,看对而做不对,一点都不奇怪,因为“看”和“做”本来就不是一回事儿。这不算是什么大不了的过错,俺从来不要求自己看对就非得做对不可。
俺们的口号是,宁可错过机会、宁可误止损、宁可失去利润,也不去冒太大的风险!
不能顺势赚钱,难道俺还不会顺势亏钱。
高手们普遍认为,只要是看到了、想到了,就得做到,做不到就是自身修为不够。
于是,高手们煞有介事地找了个知行合一的理论作自己的教条,整天哭喊着要做到知行合一,可到了也没见谁真正能做到。因为这根本就不可能做到,至少对绝大多数人来说是这样的。
看到的可以用来欣赏,并不意味着就能做到,因为所看到的东西并不是自己所能左右的。
再举个例子,假如给某高手两个十万账号,一个要求止损额度是一万,一个要求止损额度是一千,其他条件要求相同,让他在同一品种、同一时间同时进行操作,假如这个高手还没来得及成神的话,估计他不会做出相同的结果。
有些高手用看到东西做吹牛用,用来弥补看到而没做到的缺憾,这也未尝不可。只是很多人不明就里,也就跟着上当了。久而久之甚至连高手自己都以为看到的就等于可以做到的,至少他会固执地认为这次做不到下次一定可以做到。
行情就行情,不论是否被看到,也不论什么时候被看到,行情还是行情,跟看的人没有丝毫关系。
想到的也未必能做到,道理也是一样。
街上有几个美女,俺看到了,并且没看错,美女的确是美女。同时俺还想到要把她们弄回去做小老婆,俺也没想错,因为女人的确可以给人做老婆的。
没看错,也没想错,难道能做么?知行合一在这儿怎么就不好使了呢?
就算看到了想到了并马上做到了,分析到了要涨就去买,这并不是知行合一。
只要你还在分析行情,就不可能达到知行合一的境界。
只有把技术分析的方法熟练到自己都忘记是什么了的时候,思想和行为绝对一致的时候才可能做到知行合一。顺便在多说一句,盘感也不是知行合一,因为盘感是感觉,而知行合一是直觉是自觉。
想到就做到,已经是一种很多人梦寐以求而达不到的很不错的境界了,犯不着不切实际去追求知行合一,这样会害了自己的。
《扯淡的扯淡》
只吃最后一个烧饼,照样会挨饿的!
不切实际追求知行合一不好玩,把知行合一理解错了就更扯淡了。
知行合一到底是什么意思呢?想知道就问王明阳去,俺不知道!
《扯淡的高沽低揸》
高沽低揸就是高抛低吸、高卖低买,为了卖弄学问,俺用了个旧期货时期常用的名词。
甭管股票、期货还是现货投机,要想赚钱就必须低价买进高价卖出,这个道理浅显得怕是连傻瓜都知道。
可要是把它作为常规操作手法,那就没有比这个更扯淡的了,偏偏这种扯淡的东东还充斥了几乎所有对操作具有指导性的股评、期评等,愚弄了N多乖乖听话的小散户。高抛低吸没有错,可你倒是给人说明白哪儿是高哪儿是低呀!
“你他妈烦不烦,给你丫说过多少遍了,让你高抛低吸,怎么就是不听话呢?”甚至俺自己也用这个词应付问题多得让俺不耐烦的朋友们。
“去你奶奶的吧,老子要是知道哪儿是高哪儿是低,还用得着来问你小子!”朋友们说话倒是挺客气的。
多少有钱的大爷套死在高抛低吸上,不就是因为高抛之后还有更高,低吸之后还有更低。
既然高抛低吸这么扯淡,干脆反其道而行之,那就高吸低抛好了。
瞧!赚钱就这么简单,高吸之后还有更高,低抛之后还有更低。
高抛低吸指的是抛在最高价位区、买在最低价位区,可是要准确判断最高最低价位区,好像不是很容易吧?况且散户应该追求的是单边,而不是最高最低价,因为即便在最高最低价区开仓,行情不马上展开的话也是散户难以承受的。通常除了止赢操作,极少使用这种方法开仓。偶尔在大波段中突然出现的急速的逆向整理时采用高抛低吸的手法建仓,因为这时在高低价区逗留的时间较短,值得冒险一赌,反正俺是决不会把它作为常规操作手法的。
高买低买就不同了,不存在着判断上的困难,只要比参考价位高就是高价、低于参考价位就是低价,只要是个人就可以判断出来,而设置参考价位也比判断最高最低价来的容易。
高抛低吸需要判断绝对高低价,高买低卖的手法要求判断的相对高低价,那个方法更简单更可靠不说也该知道了吧?
在一个具体波段中最高最低价都是唯一的,相对高低价却有很多,就算蒙也是蒙到相对高低价的概率高!
《扯淡的套期保值》
期货市场很大的一个功能就是规避现货市场的价格风险,原本就是为现货商和生产经营者准备的用以降低经营风《扯淡的扯淡》
险的好东东,可有很多猪头偏偏主观地认为期货风险很大,大得不得了,畏之如虎,谈虎色变。
说这些行业大亨们是猪头显得有点大不敬了,可不尊称他们猪头又能称作什么呢。
期货的风险是很大,可要弄明白这个很大的风险说的是期货投机的风险很大,投机和套保原本是期货的两块不同的功能,尊敬的猪头们却硬是把它们混为一谈了。
殊不知,正是套保者在期货市场上把价格风险转嫁给了投机者,投机的风险要是不大那才叫怪呢。
套保的基本原理就是把价格锁定在未来,不管将来价格如何变动,套保者总是可以把成本锁定在能够保证预期利润的水平上。
可是,很多套保者一旦建立了期货头寸,几乎同时就产生了投机心理,哪怕现货亏光了,只要期货账面上有盈利就算是套保成功;不管现货赚了再多,只要期货账面亏损,猪头们就认为是套保失败,从根本上否定了套保的本意。
如果要让猪头们尽量满意,那就只有避免盲目的套保操作,以最小的风险做到最大限度地让猪头们满意。
原本的套保定义是同时建立现货和期货头寸,当然是数量相当部位不同了,可是盲目的同时去建立期现头寸就扯淡了,因为这样做就忽视了期货的另一大功能也就是价格发现的存在。
期货市场最重要的两个功能就是风险转移和价格发现机制,当然,这两大功能能够得以发挥都要归功于期货投机者,所以,不可把投机风险误以为是套期保值风险,套期保值风险不过是基差风险而已。
这种不理会期货价格发现功能,盲目建立套保头寸的做法,加大了猪头们对套期保值误解。也就是说在价格风险不大的时候去建立套保头寸,白白浪费了利润机会,猪头们当然不愿看到这样的结果了。
非但不要在价格风险不大的时候去建立套保头寸,甚至应该利用期货的价格发现功能,在适当的时候不仅不建立所谓的套保头寸,反而应该根据经营计划和流动资金状况适当加大现货贮存或抛售的力度。
即便不打算使用期货的套期保值功能,尚且可以利用期货的价格发现指导自己的经营活动,何况要使用套期保值就更不能忽视它了。
事实上,制定合理的套保计划,把握好实施套保的时机和价格,不仅可以取得更好的保值效果,还可避免大量保证金的占用。
当然,周密的套保计划,决不是以保值之名行投机之实,要是把套保给做成了投机,那就更扯淡了。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企业再怎么节省资金,也不会分我一点花花,随便他们爱怎么扯淡就怎么扯淡好了。《扯淡的好心态》
我就没有所谓的好的心态,也是面对金钱的诱惑患得患失,对风险的恐惧也照样是紧张兮兮的。
面对敌人的屠刀,大义凛然视死如归面不改色昂首阔步4
走向敌人刑场的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我自认做不到。我这人要是生在革命的严峻时期,最多也就是被敌人的屠刀吓破了胆吓尿了裤子,却还能哆哆嗦嗦地宁死不屈,最多也就是怕死也宁死不当叛徒,被敌人严刑拷打的哭爹喊娘也不会出卖自己的同志。
惭愧啊!我给组织上丢脸了,我给同志们丢脸了,但还是守住了不当叛徒的底线,相信同志们会原谅我的,那我也可以将就着含笑九泉一回了。
不对呀,我这还没就义呢。
不知道心态这个词招谁惹谁了,动不动就拿心态说事,只要是亏钱亏惨了的几乎没有例外全都怪心态不好,就跟只要有个好心态就可以财源滚滚似的。
赚钱的时候咋不说心态不好呢?
因为,是盈利状态决定了心态,而不是心态决定盈利状态!
别动不动就用心态的好坏来给自己找借口。
亏了钱还能像捡了金元宝似的开心得不得了丝毫不影响心理状态的有几个人呀,这那是人呀,简直是神了,至少也不是凡人。
关键是要掌握赚钱的方法,只要有了合适的赚钱方法,就算是心态差点也没关系,因为只要赚钱了心理状态总是会好一些的。
当然不能否认心理状态也会影响到判断分析工作,但是把心态问题普遍上升到决定成败的关键因素就太扯淡了。
所以,需要修炼的并不是心态,而是赶紧的掌握赚钱技能。
《扯淡的止损》
赚钱和止损,原本是整个完整的赚钱技能中密切关联的、难以分割的两个部分,正是它们的有机结合组成了完善的赚钱体系。
可是很多大侠硬是把它们分离开来,并把原本处于次重要位置的止损提升到了占有决定作用的战略高度,仿佛只要学会了止损就万事大吉了,这要还不算是扯淡,那就没有更扯淡的事了。
诚然,由于止损和整个赚钱技能的密切关系,只要真正掌握了止损,就意味着掌握了整个赚钱技能,就如同吃下去第七个烧饼就意味着要吃饱了一样。可惜,很多大侠们不是这个意思,它们认为第七张饼是至关重要的,哪怕前六张饼都不要吃了,只要直接吃下去第七张饼就不会挨饿了。
既然有人硬要把它们分割开,咱也就分开了来看看吧,尽管这样做是十分不合理的。
那就硬着头皮死乞白赖把赚钱和止损这两部分从整个操作中分离开进行比较,多少也可以看出两者之间的关系:
不会赚钱,又不会止损,肯定牺牲得很快;
不会赚钱,却会止损,最多也就是咽气咽得慢一些;
会赚钱,却不会止损,顶多也就是少赚一些利润,总归还是要赚的;
会赚钱,又会止损,当然最好了。
这里说的赚钱,是指分割掉了止损之后的“合理的”开仓行为,末了还得多说一句,止损是整个赚钱技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
为什么说把止损看得过重是扯淡呢?
因为止损本身没有技巧可言,它是依附于持仓条件的,只有持仓条件不被满足的时候才可触发止损,所以说凡是没有掌握止损技能的大多都是根本没有掌握持仓技能。
就像高空杂技演员的安全钢丝一样,只有在演员演砸了掉下来的时候才起作用,尽管这根钢丝是重要的必不可少的,却对整个演出的成功与否不起决定性作用。
不同的是,杂技演员的安全钢丝是纯粹的被动行为,而止损是被动中的主动行为。
止损是整个赚钱技能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还可从长线和短线炒手的比较中看出。短线炒手多单止损的时候,长线炒手可能刚刚开仓建多;长线多单止损的时候,没准短线炒手正为一波小反弹赚得不亦乐乎。
所以,只有明了自己的持仓动机、持仓条件,才可相应的设置合理的止损条件。离开持仓妄谈止损技巧,纯粹是扯淡!
比如在一波明显的单边涨势中,有谦虚的人请教你了:这时的空单应该如何止损?水平高的老师或许会说:止损越早越好。要是遇着俺这样没品位没知识没水平的人,一定会说:止损你个猪头呀,谁叫你丫做空了?
在不具备开仓条件的时候,凭着感觉就去赌个未来的方向,亏了活该!
有人说了,俺有严格的止损,不怕做错,反正错了也亏不多。不管市场走向是否明朗只管胡乱开仓,长此以往,不用每次亏太多,光是止损也可以亏光你个猪头!
止损的实施依附于持仓,但是在整个投资的战略计划中,止损还是占有一席之地的,有着独自的战略地位,不过这跟扯淡的止损技巧毫不相干。《扯淡的决不预测》
(有些朋友习惯把对具体价位或者具体指数的预测和对未来走势或者趋势的预测混为一谈,不能光兴他们扯淡,咱也扯淡一回玩玩。)
我认为历史的经验和建立在历史基础上的分析手段都是无效的,所以,我的一切行为完全由市场决定,决不做任何徒劳的预测。
每次去菜市场买菜,都是由我先去菜场打探菜价,然后再跑回家告诉老婆带钱去买。
我不能事先带着钱去,因为随着季节的变化菜价也在不断变化,我无法预测到菜价会变化到什么价位。
当然,也不能打电话告诉老婆,只能是亲自跑回去通报菜价,因为我同样无法预测电话费的变化,万一话费不足,岂不是这一整天都要挨饿了。
而且跑一趟还不行,因为我没法预料在我回家的路上这段时间,菜价会不会有新的变化,所以买一次菜需要反复跑很多趟,反复验证核实之后,才能放心地带着钱去菜场实施
《扯淡的扯淡》
买菜行为。
后来觉得跑路实在太累了,现在我们家买菜每次都是用个平板车,带上全部现金,我们没有存折,因为不能预测菜价的变化,所以要备足现金。除了带足现金,还要带上值钱的家具、家电之类,以备现金不足的时候可以现场拍卖。这个法子果然不错,不管菜价如何变化,总是可以当场解决。
在期货投机中当然也是奉行不预测准则。
我的老师告诉我,正确的交易方法,完全由市场决定操作方向,决不要企图预测今后的走势。
不过我认为我的老师做得还不彻底,因为他说的不预测就是完全按照买卖信号操作。
我问过老师,为什么按照买卖信号操作就可以赚钱呢?老师教导我说,买卖信号的出现就意味着行情的出现。我说,这时候行情还没走完呢,怎么单凭一个信号就知道行情要来了呢。老师一生气,就把我开除了。
敢情买卖信号也是对未来走势的预测呀!
我又不是神,怎么可能使用含有预测的方法来赚钱呢?于是,我决定彻底抛弃这些操作方法。
然后,我就采用抛硬币的方法,出现正面就买,出现背面就卖。再后来,我老婆提醒我,这个法子也含有预测,因为出现正面就是你在预测行情上涨,出现背面就是预测下跌,最彻底的法子就是什么也别作,想买就买,想卖就卖。
开始我觉得这个办法最彻底,仔细一想还是不行,因为脑子想买了就是在预测行情上涨,想卖了就是预测下跌,还是没有脱离讨厌的预测。
干脆,想买的时候就卖,仔细想想还是没绕开预测。
想买的时候就或者买或者卖,还是不行,只要实施买卖了就含有了预测的成分。
他妈的,老子干脆什么也不做了,歇着总跟预测无关了吧?
最近朋友们见我,打招呼都是一句话:嘿,哥们儿,怎么还不动手,是不是又预测着没有行情呀?
《扯淡的让利润奔跑》
据说,华尔街流传的一句投资格言,叫做“截断亏损,让利润奔跑。”这句话原本有着很深刻的内涵,深刻到用三言两语说不明白,深刻到需要用数年乃至十数年甚至更久的时间才能完全理解它。(这句话纯属卖弄,其实我也不知道它有什么深刻的内涵。不过,我的哪句话又不是在卖弄呢?所谓言者不知知者不言,所以,我也扯淡。)
因为精炼的标语口号似的短句,通常都不能简单地理解字面,否则,就扯淡了呗。
由于其操作上的表象,以及对字面的简单理解,通常都被解释为:一旦出现亏损,即刻止损,把损失截得越短越好;一旦有了利润,就握住不动(持仓),让利润奔跑,把小利润跑成大利润。
这就扯淡了,这么做的话,哪还是让利润奔跑呀,简直就是让利润逃跑!
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这些人把账面浮利作为奔跑的《扯淡的扯淡》
唯一条件了,而不考虑市场环境是否允许奔跑。
再优秀的长跑健将,恐怕也不能在被窝里跑出马拉松冠军来,怎么着也得有一条可供奔跑的路。
这个话题就涉及到长线还是短线的问题了,依着一般人的理解,能奔跑起来的那肯定就是长线了。
不怕在这儿说了惹您笑话,现在我是真弄不清什么长线短线了。
有时候闲着没事儿到经纪公司遛弯的时候,遇着过去的老期友,人就问了:你现在做长线还是短线呀?其实他们也就是这么随口一问,一句客气话,原本犯不着当真的,可我愣是一时间不知道怎么回答,只好认真地反问:做期货还分长线短线么?对方立刻一脸的瞧不起,嘴上说的客气,心里肯定在想:这厮做了这么多年的期货,怎么一点长进没有呢。
扯远了,姑且不说长线短线究竟是什么东西,就按照通常的理解来说吧。成名的投资或者投机大势,基本上全都是长期头寸交易者。也就是说,那些获取了巨额利润而成名的家伙们,做的就是所谓长线。
于是乎,大家得出一个结论,要想成功就必须是长线交易。不这样的话,充其量也就是个亏也亏不了赚也赚不多的小混混。
所谓,成者王侯败者寇,拔了毛的凤凰不如鸡,有那么大的追求,就必须承担那么大的风险。
在这里特别需要明白的是,赢家和输家并不总是在做着不同的事情。固然失败的做法必然失败,但是成功的做法未必成功,这就是风险!
每个人的追求不一样,有人想成为王侯,那是人家愿意承受身败名裂倾家荡产的风险。我是不愿意承受这么大的风险,所以我只愿也只能做个安稳的小老百姓。
在期市上也一样,想成为大师那样的人物,就必须承受相应的风险。项羽是个英雄,自杀了;利弗莫尔是大师级高手,自杀了。不是说他们失败了就不是英雄了,恰恰相反,他们的悲剧结局更增添了英雄色彩。他们还算幸运的,至少曾经成功过,可还有多少这样英雄在享受成功之前就先品尝了风险,而被淹没在浩瀚的历史中寂寂无名。
说白了,我就是不愿意承受那么大止损,所以做不到大师们那样指不定能否成功的长线,却避开了那么大的风险。
风险与利润同在,这句话几乎人人都知道。可是,当眼里只剩下钱的时候,就只看到大师们成功的经历,而看不到同样理念背后隐藏着的同样巨大的风险!
别忘了,我们是散户。散户唯一的优势就是船小好掉头,如果连这点可怜的优势也给放弃了,那就更是只有任人宰割的份儿了。
身为可怜的小散户,偏要去学人家大师们的理念,不是扯淡又是什么?难道扬短避长才是正途?
让利润奔跑,奔跑个屁呀,市场不给奔跑的机会也去奔跑?
骒骡大师敢于不看盘操作期货,你敢不敢?骒骡大师不看盘也能成功,而且成功得世人瞩目,他为什么可以成功?因为他成功了!要知道还有千千万万个骒驴、骒马们也是一样的敢于不看盘,只不过他们运气不好而已。6
用范乡长的话说就是:都是一样的理念、一样的方法,差距咋就这么大涅?
据说骒骡本人也没说明白过到底是什么理念支持他这么做的,只是撂下一句言者不知知者不言就把大家打发了。
其实骒骡大师不过是凑巧奔跑在了适合奔跑的道路上,他并不能指出如何去选择适合让利润奔跑的道路,所以我不打算学他,最多也就是把他作为传奇英雄崇拜一下罢了。
说什么都是扯淡,作为散户只能是看天吃饭、看人脸色吃饭,市场给多少就要多少,市场让跑就跑。扯什么长线短线呀,市场不给好脸色的时候,只能是乖乖蹲在一边,等着市场的恩赐,决不可异想天开自己想跑就跑,决不是有了点浮利就觉得有了奔跑的资本。
有点浮利就不顾一切地让利润奔跑,结果只能是让利润逃跑。在市场状况没有妨碍自己持仓的时候自然是持仓,无需扯淡什么奔跑不奔跑的。
而所谓的市场状况是否支持持仓,又取决于投机者愿意承受的风险,因为市场并不是至少并不总是直线涨跌的。在通常情况下,长线交易者总是比短线交易者要承受更大的风险。当然,我们也可以在两者之间寻求一个适合自己的平衡点,可这样一来的话必定要损失一些事后看来应该让利润奔跑的机会,也就是说企图以小的风险换取大的利润,必定要错失一些利润机会。
看看现实吧,获取巨额利润的成功者几乎都是长线交易者,但是长线交易者并不都是成功者,而且一旦失败,再想回头做没有成功也没有失败的小老百姓,那可就更难了!
顺便还可以扯扯另一个扯淡的问题,为什么有些自己有赚钱能力的人不自己做,却要费尽心机帮人做理财呢,即使因为他深知风险与利润同在,他不愿意用自己的钱冒险,却很乐意用别人的钱冒险。
大乱之后必有大治,没准儿可爱的豆豆们真要给个让利润奔跑的机会呢!
《扯淡的讨论》
期货这玩意,玩玩倒也罢了,不敢往深里想,想多了就发现扯淡的事儿忒多。
据说,事物都有多面性,如果不能全面地看问题,就只好扯淡了。但是,有时候看得忒全面了更扯淡,知道小葱能吃就可以了,干吗非要知道葱叶还能吹奏音乐不可呢。
有的人就专门喜欢做早盘,几乎每天上午十点多钟就收工了,只要能达到赚钱目的就行,干吗还要管下午怎么走呢。
有的人喜欢做日内,有的人却只做隔夜,尾盘进去,第二天一开盘就走人了,只要人家能赚钱,没必要面面俱到把所有走势都分析透彻。
再比如亏损者都很看重的止损问题,有没有止损的技巧呢?肯定是有的!但是,有没有独立的止损技巧呢?肯定没有!
很多人主张一种机械的止损方式,只要达到亏损限制就实施止损,而且通常是在建仓的初期甚至之前就设定好了止损点。显然,这种完全不顾市场状况的机械做法,彻头彻尾地违背了遵循市场规律的原则,因为这事先设定的止损,根本就没考虑到触发止损点时的市场状态,结果是经常导致误止损。
可是要说这种做法扯淡,似乎也有点过分。因为大多交易者在处于亏损状态的时候,很难再保持清醒头脑去冷静地分析市场状态了,这样的话还不如机械地设置一个止损好呢。
这玩意到底该怎么做,只有自己根据自身条件去选择了,我告诉你该怎么做,或者你告诉我该怎么做,都是扯淡。我说一年有春夏秋冬四季,你却说一年只有雨季和旱季,可能都没错,也可能都错了。对还是错,就看各自所处的位置了,争论是争论不出对错的。
“道不同,不相为谋。” 所以,有些学术争论也是扯淡。
之前说过,掌握了开仓的技巧,就算不善于止损也能赚钱。事实上在诸多赚钱法门中,就有一种不止损的做法,这是真正意义上的顺势而为。名为不止损,其实是没有止损概念却有止损之实而已。你要是跟这种人探讨要不要止损,能探讨出什么结果?
再说长短线的问题。
有人喜欢长线,因为他适合做长线;有些人就适合做短线,不喜欢长线;还有些人长短兼顾,忽长忽短,或者长中有短。我们没资格去批评谁做的更好,也不能从他们盈利结果得出那种方法更好的结论,我们可以羡慕别人的老婆漂亮,但是不可以至少不总是可以去泡别人的老婆。
短线交易者大多主张重仓操作,这无可厚非,人家愿意多赚点嘛;奇怪的是,多数以长线为主的交易者都主张轻仓飘长线,却确认同重仓打短线的观点。为什么要在认为最能赚钱的时候轻仓,却在认为不是最佳赚钱手法上重仓呢?这是不是扯淡?其实也不扯淡,究其原因还是因为受制于自身条件。
究竟是什么,我也不知道,因为我不是这样做的,没法了解别人的操作条件。瞎猜一下,可能是他们觉得长线风险大,减少仓位以降低风险,反正长线回报丰厚,仓位少点也不耽误赚钱,又是扯淡。
都说投机风险大,可是遇到的大多股民期民,张嘴闭嘴都是在谈论自己如何如何操作成功,甚至几年前一笔盈利都记得清清楚楚,连细节都描述得绘声绘色,怎么着也让人感觉不到风险的存在。
这也不能说人家扯淡,因为大家都具有很高尚的爱心,愿意把成功的经验传授给你,而不愿意打击你的信心。当然我就没这么有爱心了,我更愿意跟人一起讨论自己的过失,以至于大家都认为我很善于亏钱。
记得有一次,一个朋友无意看到了我的账户,居然诧异地说:原来你没亏呀?非但没亏,还赚了呢。我为什么要提到这个故事呢?靠!这都不知道?当然是为了吹牛呗,真扯淡!
《扯淡的平常心》
《扯淡的扯淡》
几乎所有人都说期货投机最需要的是保持一颗平常心,嘿嘿,又扯到心态问题上了。
做了十多年期货,但现在我也没弄明白什么才算平常心,说起来真是惭愧啊。
大概就是平常的心态吧,可平常的心态是什么样呢?我平常的时候心态就不好,是不是就可以说做期货很需要不好的心态呢?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算不算平常心呢?范老师的话翻译一下就是:市场形势对自己的持仓有利的时候也不觉得开心,亏钱了被套了也不觉得伤心。扯淡,一个人麻木到这份儿上了,还做期货干吗?
居安思危算不算平常心呢?深套的时候心安理得,而市场形势对自己持仓有利的时候反倒整天忧心忡忡,食不甘味,夜不成寐。居安思危可以,过头了就是杞人忧天了。
据说,贪婪和恐惧是期货投机之大忌,或者戒除了贪婪和恐惧就算是平常心了吧。
可是,不贪婪的话,为什么要来期货市场追逐利润呢?
不恐惧的话,又哪儿来的风险意识呢?
为获取一点蝇头小利而斤斤计较,这不是合理的贪婪,这是傻逼式的贪婪。行情已经逆转还企图多赚点再平,这不是合理的贪婪,是傻逼式的贪婪。行情尚未明朗就企图占便宜先做进去,也不是合理的贪婪,还是傻逼式的贪婪。
行情已经爆发仍不敢做进去,这不是合理的恐惧,是傻逼式的恐惧。行情刚刚启动才赚个小钱就被吓跑了,这不是合理的恐惧,是傻逼式的恐惧。行情走得好好的却总以为该结束了,这不是合理的恐惧,还是傻逼式的恐惧。
行情给了赚钱的机会,并能被及时被捕捉到,那就赚钱呗,一直赚到市场不让赚了为止,这是合理的贪婪。当走势出现难以把握的状况,那就不开仓或已有持仓的也平仓出局,这是合理的恐惧。
可见,贪婪和恐惧并不是赚钱的大敌。
不仅不是,而且正相反。
贪婪是赚钱的动力,没有了贪婪也就没了赚钱的动力,凑巧赚了点钱也不会有什么乐趣。
我就很贪婪了,只要市场有点机会,我就不想错过。
可是,我又很恐惧,总担心亏钱,稍微觉得市场有点不明朗就不敢操作,支持持仓的市场条件稍有消退就赶紧平仓走人。
这么多年,就是靠着贪婪混口饭吃,靠着恐惧活到了今天。
错不在贪婪,也不在恐惧。而是错在该恐惧的时候贪婪了,该贪婪的时候恐惧了。
那么,什么时候该贪婪,什么时候该恐惧呢?
我不知道,就算知道也不会说的,打死你我也不说。
《扯淡的感觉》
扯淡也写作扯蛋,比如过去说故事的开场白:蛋有两只,咱各扯一个!《扯淡的扯淡》
话说人是有感觉的动物,可以感受客观事物刺激,有感觉的时候至少说明人还活着。
有感觉的感觉真他妈好!
可是,感觉这玩艺老是坏了操作的事,而没感觉的植物人又不会炒期货,您说着扯淡不扯淡!
感觉,可能是受到客观事物的刺激,没有经过分析推理就直接形成了观点。也可能是因为经验过于丰富,在思维中略过了分析推理的过程。
没有经过分析推理的观点叫直觉,对客观事物的不正确的感受叫错觉。
在描述自己的感觉的时候,常用两个词,肯定的时候用“认为”,不太肯定的时候就用“觉得”。“我认为行情要涨”就比“我觉得行情要涨”牛逼一些。
可惜的是,这只不过是我认为或我觉得,是我的感觉,而不是市场说它一定要这么做。
前面说过的某些问题,大都是依附于赚钱技能的,都是直接受赚钱技能支配的,企图单独修炼都是扯淡,偏偏这个感觉问题是独立于赚钱技能的,不直接受赚钱技能的支配。
这里说的赚钱技能是指分析测市操作手段及理念,有人可以单靠感觉赚钱,尽管这也是赚钱的技能,为了行文方便就不算在此列了。
技能高的有感觉,技能不高的也有感觉,充其量也就是赚钱技能高了,受感觉的负面影响小一些。
但是,赚钱技能不高的时候,不仅受感觉的负面影响较大,而且赚钱技能虽然没有直接支配感觉,却可以通过对心态和情绪的破坏来干扰感觉的正确性,从而形成恶性循环。
所以说,要想减少感觉的负面影响,还是要从根本上提高赚钱技能,使感觉和技能够相辅相成,越赚越顺手。
我不是高手,所以我无法从低层次推出高层次的观点,瞎猜一下,胡乱扯淡,予尝为汝妄言之,汝以妄听之。
技能较低的时候,感觉总是捣乱,为了安全起见,最好是在开仓的时候不要依靠感觉,只有获利平仓的时候可以参考自己的感觉,因为人类的本能的确可以感受到危险的来临。可惜,由于人类的进步,这种本能的直觉却退化了。
我的水平很低,所以很多次在没有认识到市场要求平仓的时候,靠着感觉平仓而躲过了很多次危机,却也因为感觉捣乱而错失持仓获利的机会。
止损的时候最好也不要参考感觉,因为这时候因为操作上的亏损影响自己的情绪,进而干扰了自己的感觉。这时候不妨认真等待市场信号,反正是亏了,多亏点也不要紧嘛。独立于感觉的操作体系总会给清晰的操作指示,这会儿不给,迟早要给的,除非根本就不需要止损。
据说很多高手的操作体系本身就包含了感觉在内,也就是说感觉就是他操作依据的一部分。不过,这是高手们的事儿,我还不是高手呢,所以我反对这样做,而主张操作体系相对感觉是独立的,因为我觉得感觉不总是可靠的。
据说技能低下的时候,靠感觉行事总是吃亏。技能高到一定程度,靠感觉操作的可靠性也就提高了,例如传说中的盘感!
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8
闲着没事儿扯淡玩,有说错的地方不欢迎大家指正,看不懂的朋友没资格批评我,有资格批评我的人肯定不会跟我这低手一般见识。
哈哈!扯淡!
《扯淡的会买不会卖》
会坐公交车的人都知道,上车之前必须明确这辆车能否够到达目的地,也就是上车之前就确定了自己将要在什么地方下车。不管是几路车,见车就上,上了车再去想自己要去什么地方,这种会上车却不会下车的人肯定是精神病院跑出来的傻叉。
股市上有句很流行也很扯淡的话,叫做“会买的是徒弟,会卖的是师傅。”搁到期市上就是开仓和平仓的问题,因为期市上还有卖出开仓,为了扯起来省事,就以做多为例好了。
事实上的确是很多人、也的确是很多次买了就涨,可就是没把握好卖出时机。所以就认为开仓很简单,简单的连徒弟都会;平仓却很难,困难程度到了只有师傅才会的地步。
咋一看,似乎这话很有道理,不仅有道理,还假装有事实为依据呢,其实扯淡的很!
这话不管出自什么人的嘴,其本质都是在给自己脸上贴金。“会买不会卖”的人说这话,看似谦逊,骨子里却是在表明自己“会买”,觉得自己至少成功了一半,其实离成功还差十万八千里呢。倘若“会买又会卖”的家伙说这话,那就非但是扯淡了,以师傅自居之余还有了些误导的嫌疑。
孙子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明明是不会买,偏要认为自己会买,只不过是不会卖,这就忒扯淡了。认识方法错误,也就无法正确认识自己,不仅耽误眼下赚钱,还无法明确自己的努力方向。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会买的人必定会卖,不可能会买而不会卖,不会卖那就是也不会买!
在赚钱的整个操作过程,买、卖和持仓都是休戚相关的,且相互包容的,不可能相互分离的。
前面提到过一种无止损操作方法(小户的一种游戏),其实就是一种简化了平仓手段的操作思路,按照“会买不会卖”的说法,就是只管买、不管卖。用信号系统的话说,也就是有做多信号就做多,没有相对独立的止损和止赢,也没有相对独立的其它平仓信号,待有了做空信号的时候就平多翻空。这个方法看似简单,非大觉悟者是玩不好的,但是却足以说明会买的不可能是不会卖的。
很多人受了买了就涨的蒙蔽,才会觉得易买难卖。
不考虑卖出的买进,上涨的概率是很高的,因为行情总是波动运行的,涨一个点也是涨,涨一千点也是涨。但是考虑到卖出的问题,情况就不是这样了。对炒单手来说能涨俩点就算获利,对所谓长线者来说可能涨三十点都不认为是赚钱。这是因为他们在开仓的时候各自考虑的平仓计划不同,但他们都各自考虑这些问题了。
买进的目的是为了赚钱,要赚钱就必须把先前买进的卖出,否则也不过是纸上的浮利而已,所以在买进的时候必须已经考虑到了如何卖出,如果不考虑将来的卖出,闭着眼睛只管瞎买,怎么能叫会买呢?
或许有些“不预测”者不以为然,他们主张买进就是买进,不考虑将来的卖出,因为他们自诩掌握着独立于买进的卖出技巧,一切由市场说了算,什么时候出现卖点就什么时候卖出了结。可是,不在买进的时候对将来的上涨和止损空间作个判断的话,又怎么来制定自己的操作计划呢?没有计划的盲目操作能有多少胜算呢?
跟着市场走,却不能被市场牵着鼻子走!
要不被市场牵着鼻子,就必须在买进的同时考虑周全,考虑周全就包括将来的如何卖出。买进的同时考虑到将来的卖出,并不是明确将来在什么价位卖出,因为我们无法事先得知将来发生的一切。无法事先得知将来发生的一切,也并不意味着就不需要或者无法对行情进行预测了。
买进之前必须对将来的利润空间、止损区域以及行情的大致走势进行合理的预测,以便确定整个战役计划,甚至包括止赢这样有明确价位的卖出点。事先确定卖出,并不总是明确卖出的具体价位,只是明确将来的卖出手法和策略。
例如短线操作者有适合短线操作的买点,那就必须事先明确一种和短线操作相适应的卖出策略及手法。即便是通晓短线和长线理论的人,如果以纯短线手法介入,而企图以长线思路卖出,其成功的概率也不会高了。就算止赢这样有明确价位的卖出点,长线和短线操作者设置的也不会总是一样,因为设置止赢的手段也是和整个操作相关联的。
再比如老帆教授说的摸大波,这是一种比通常长线更加贪婪的思想,在买入的同时不仅考虑将来卖出的策略,还要同时考虑到行情的走势是否让操作者感到舒服。如果这些东西事先没有考虑、没有计划,买了就涨也算不得会买,最多算是会蒙。
有不少人喜欢妄谈止损,止损也是一种卖出行为,也同样是离不开整个操作思路的。自以为会买了,就脱离整个操作思路,企图在“会买”之后再学会“会卖”,整个就是扯淡,南辕北辙,舍本逐末。
要是结合实例就好理解了,可我是既不会买也不会卖,更没办法不理会买、卖的关联而空谈如何卖出,所以没本事拿出实例,扯了半天淡也只能说没有卖的买不算是会买,所谓“会买不会卖”其实还是不会买。
《扯淡的再坚持一下》
正确的道路也是崎岖的坎坷的,因此,在困难的时期再坚持一下,兴许就可以很快看到成功的曙光了。
但是,在错误的道路越坚持就错得越远。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经验,在行情的严峻时期,没能在最关键的时候再坚持一下,做了可耻的叛徒,而与成功失之交臂。进而把“再坚持一下”奉为金科玉律,甚至煞有介事地说“阳光总在风雨后”,却忘记了风雨之后并不总是阳光,兴许是更猛烈的暴风雨。
当然也有不少人在形势及其不利的情况下坚持住了,非
《扯淡的扯淡》
但坚持了一下,甚至一口气坚持到了爆仓。
有时候再坚持一下就会成功,有时候再坚持一下就会输得更惨,这就使得交易者面临什么时候坚持什么时候不坚持的选择,并为此而做出了很多徒劳的努力。事实上这种选择就是扯淡,因为正确的赚钱策略是不存在这种选择的。
和前面谈论的某些问题一样,问题本身并不是正确的问题,而是应该抛弃的。专门致力于研究什么时候坚持什么时候不坚持,并不是问题的根本。
如果交易者知道自己应该什么时候开仓什么时候平仓,上述问题就不再是问题了,所以我们要学习研究的是开仓和平仓的技巧,以及整体的赚钱策略,而不应该让这些节外生枝的问题来困惑自己。
以止损为例来看这个问题,其它的开仓、平仓和持仓,道理也一样。
在走势触发止损之前,显然应该就是所谓的再坚持一下的时候。假如此时出现了凌厉的次操作级别调整,不晓得正确设置止损的交易者只好面临选择了,因为他要对行情进行快速的现场判断,试图弄清楚这究竟是调整还是反转,弄不清楚的时候只好选择坚持或者不坚持了。
胆怯的人大多选择不坚持,因为调整行情在触发止损之前经常是相当吓人,并且多数是最终并未触发止损。
胆大的人选择再坚持一下,目的是看看行情到底是不是反转,一旦真的行情反转,这种人有一部分极可能成为被套者,而多数则会在黎明前变成胆怯的人,进而后悔没有在最后一刻再坚持一下,为下一次被套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如果设置了止损就不一样了,触发止损走人,不触发止损就留下,不存在坚持不坚持的问题,也不必兵临城下了才去考虑行情反转还是调整。
随便再扯一句,止损的设置就是依据整体的操作思路,稍微提前一些时间对行情是否反转或者调整的幅度作出判断。当然,在对行情无法作出判断且浮利无法支持作进一步判断的时候,能做的也是只有止损了。
不可否认,作为一个凡人,在触发止损的前夕也是很紧张,甚至是很恐惧的,但这不是选择坚持还是不坚持的理由,这时候唯一要做的就是义无反顾地等待止损被触发,这就是纪律。
纪律也不是空谈出来的,不是多喊几句加强纪律性的口号就可以使自己遵守纪律了,它也是以正确的赚钱技能为基础训练出来的。
《扯淡的纪律的纪律》
纪律是用来约束不遵守纪律者的,配合有相应的监督机制。
遵守纪律,就必须先明白纪律是什么。
在期货投机上,操作规则就是纪律,可自己的操作规则大都是自己多年研究所得,怎么可能不遵守的呢!难道还需要自己强迫自己说了算么? 《扯淡的扯淡》
莫非是在使用一套自己不能理解的东西?自己不理解的操作规则,又有多强的纪律性让你敢于冒险呢?
在实战当中,有些人不能遵守自己的规则,便给自己制定了一条“必须遵守规则”的纪律,这不就成了纪律的纪律了嘛,如果还不能遵守的话,是不是打算再制定一条“必须遵守„必须遵守规则‟的纪律”的纪律?
要加强纪律性,就必须充分理解纪律,充分熟悉纪律。
从来没有人特意给自己制定一条“吃饭的时候,必须把食物送入口中,而不许把食物塞到鼻孔或者耳朵眼里”的纪律,但是所有人都是这样做的,也就是所有人都在遵守这个纪律,而不必专门上升到加强纪律性的高度才能吃好饭。
凡是必须专门提出需要加强纪律性的纪律,大都是至少有部分人不能自觉遵守的。
在期货投机上,同样不能靠纪律的纪律来约束自己,而是要充分理解并熟悉纪律,这里的纪律也就是自己赚钱的原则。
例如,该买的时候不买,就是纪律性差的表现。但是,其根本原因并不仅仅是纪律松懈的问题,而是对买入的动作不敢肯定,或者是因为没有理解买入的方法或整个思路,或者是没有完全掌握它,或者是还没有熟练到能够自觉遵守纪律的程度。
既然对这一操作不能肯定,那就不是单靠纪律性可以解决的,因为严格的纪律性也会要求你放弃不能肯定的操作。
在这里,纪律性也就是严格执行操作规则,如果连操作规则都没弄明白呢,不知道纪律是什么,那还纪律个屁呀!
赚钱的方法其实很简单,但是赚钱却不简单,因为我们需要理解它、掌握它,光是理解和掌握还不够,还要熟练,而熟练却是大多数人忽略的一个重要问题,熟练程度也是导致纪律性差的一个常见原因。
赚钱不顺利,首先不要在纪律上找辙,而是首先看看自己是否知道纪律是什么。
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还是在赚钱技能上多下苦功吧!自己不肯下苦功,压根就不知道纪律是什么呢,就企图整个纪律的纪律来帮助自己赚钱,扯淡!
不可否认,有些人的确知道什么是纪律,也就是他知道自己该怎么做,由于熟练程度不够,做得不够好,违反了纪律。加强纪律性的提法,仅仅对这种人适合。如果是这样的话,除了自己加强基本训练之外,还有个权宜之计,就是建立相应的监督机制,例如和经纪人之间的某种合作。
经纪人和客户之间的互补作用也是经纪人的一大功效。
感谢雨过天青13兄的批评,并改动了一些表达不清楚的地方。
“一个人拥有良好技能,也可能不守纪律,”这是有可能的,兴许心血来潮违规操作一次,企图贪点小便宜儿吃了大亏。
“一个没有良好技能的人,也可能很遵守纪律。”这也是有可能的,他无法制定出正确的纪律,却可以严格遵守错误的纪律,但最终结果会使他怀疑自己的规则,进而放弃规则的执行。10
“依靠外力让某些纪律得以实现,”的确是技能不强时的一种补救措施,当年我和一个朋友互相取得了对方的操作权,任务就是替对方执行止损。这不是纪律性强,而是技能还比较差,却又没差到无法赚钱的地步,只好出此下策了。
就像一个失去双腿的人,可以借助轮椅行走,而一个失去四肢的人,怕是一般的轮椅也提供不了帮助。就算有着再严格的纪律性,也不可能自己行走了。
再举一个操作实例,就是节前我做的豆渣0611。
按照常规操作规则,是应该持仓的,因为即不到目标价位也没有出现符合常规平仓规则的条件。可我却在周四当天就平仓了,似乎是违反了纪律。
可是我不愿意持仓过节,并且担心同样想法的人过多,因此决定提前给自己放假。我的确是不折不扣地按照这一规则操作的,显然这又是遵守了纪律。
我究竟是遵纪了,还是违纪了?
明显这不是纪律性的问题,而是我的赚钱技能修为不够,没能制定出更合理的操作规则。
《扯淡的操作建议》
就像体育比赛的现场解说一样,对已经过去了的行情走势品头论足一番,倘评论的好、语言带彩,或可见些风致。
或者收集一些小散户懒得去收集的、也没什么实际用途的、却又想看看的信息也不错。
比如,可以说说“青海境内又有一百多只候鸟死于禽流感”,为了表示没有主观偏见,就再加一句“有消息称这一禽流感的扩散已经得到了有效的控制”。还可以说说“南美和美国大豆的到来对国内豆类价格的打压作用”,当然,“阿根廷主要港口大豆价格跟随CBOT大豆期货行情上涨,成交量增加”的事儿也不能不提,还有“巴西农民的持续抗议”的事儿也别忘了。美国有几个种豆子的地方兴许将会出现点霜冻的事儿,也可以提供给小散户们参考,至于小散户们怎么理解就不劳大师们操心了。
想卖弄技术分析水平的,也可以展示一下自己的能耐,面面俱到地给大伙提个醒也可以。兴许哪位朋友光顾得想mm而忘记了某个重要的切线,有大师们这么一提醒兴许就觉悟了呢。
可惜,现今大多期评都不肯这么做,就算是这么做了,也舍不得放弃所谓的操作建议。
正是这个操作建议最扯淡了,不仅扯淡,简直还有点无耻呢。
且不说建议者的水平未必有被建议者的水平高,就算建议者的水平高得比世贸大厦还高,照样还是扯淡,因为他根本就不知道被建议者的操作手法,不知道人家怎么操作还建议个屁呀!
前面要爬坡了,注意换档,这个建议不错吧?可俺们开的是自行车,除了裤裆,没档了。
“连豆:美豆长假期间依然没有突破前期的压力位置,宽幅度震荡格局没有改变。连豆上一交易日上涨过于猛烈,建议多单逢高点适当减磅。”这是俺顺手在网上复制的一份今早开盘前的操作建议,应该算是属于高手级的操作建议了,俺拿来做例子,如果冒犯了谁,就冒犯了吧。
今天连豆高开低走,瞧瞧“逢高减磅”的建议说得多好呀,一点都没说错嘛!可是,高开高走的话,这话也没错呀,高点没出来呢谁叫你减磅了?当然,要是再加一句“逢低建多”就更好了。
这个操作建议有什么用途呢?也就是俺们怎么能够当时就知道开盘就是高点呢?难道这种建议的作用就是等收盘了让俺们后悔没听从这么好的操作建议吗?
早盘就能够判断出这就是当日高点的人,根本就用不着听操作建议扯淡,可别打算告诉俺这种操作建议就是专门给不需要看它的人看的。
既然是操作建议,就要保证是被建议者能够落实的建议,根本就很难落实的建议不是扯淡是什么!
如果是俺的话,也可能用类似的语言表述操作建议,比方说“明日伺机平多”之类的话,意思是如果出现短周期卖点则平仓,是对盘面可能出现的平仓信号的认可,同时也是对开空和加码做多的否定,其前提是对方的操作手法为俺所熟知,并且对方也知道是省略了一些共知的条件。甚至俺还可能使用“逢高减磅”这样的字眼,前提是对方明了某个波段上涨目标的计算方法,也就是知道逢高的高在什么位置。(其实俺在开盘前什么也没说,为了说明问题而虚构了一下,顺便也给自己脸上贴点金,吹吹牛而已。)
再退一步,就算是不说“建议多单逢高点适当减磅”,改说“建议早盘多单适当减磅”,还是一样的扯淡。
今天高开低走,建议早盘平多似乎没错,怎么还说人家扯淡呢?
建议者是怎么知道被建议者是做长线还是做短线的?就今天这走势,短线平多甚至翻空都不算错。可长线操作者未必舍得今天平仓,就连建议者也没敢断言说今后就一准的不涨了,不然就该说“果断”而不说“适当”了。短线,超短线,中线,长线,超长线……,这个建议是给谁看的呢?
再者说了,够短的短线也不会持多过节,没持仓还平个鸟呀!
俺也给个建议:下次就干脆直说明儿可能有个回调,至于操作就爱咋咋的好了,反正回调一个点是调,回调三十点也是调。06-05-08 《扯淡de顺势而为》
不论是大师、小师,还是习惯赚钱或者亏钱的散户,他们都明白一个道理,那就是顺势而为!
顺势而为似乎是可以保证赚钱的金科玉律,仿佛只要顺势操作就一定可以赚大钱似的。
哈哈,扯淡扯得越来越离谱了,居然敢说顺势而为是扯淡,这小子吃了熊心豹子胆了,还是钱多撑着了?有种来个
《扯淡的扯淡》
逆势操作看看你小子能赚几个钱!
俺没钱,整天吃窝头配咸菜,吃不起熊心豹子胆。
不过,还真不劳您挂念,俺几乎每次操作都是逆势而为呢,能把俺咋的?嘿嘿,逆势也照样赚钱,顺势操作照样亏钱。
顺势而为,在股票上或许有些道理。因为,顺势而为的势通常都是特指整个市场以及所操作个股的具有较好可操作性的主流之势,是所谓中长波段操作者的专用语言,并不是什么势都要顺的。
这么做的目的是为了在频繁交易和最大获利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因为这个思路可以为多数交易者所适应,顺应了这个特定的主流之势,就可以获得相对稳定且相对较大的利润,故顺势而为的提法被广泛接受。
尽管如此,逆此势而做的短线交易也不乏成功者。因此,即便在股市上,如果把顺势的势作为泛指就已经够扯淡的了,而用在期货投机交易中就更扯淡了。
势有大小,方向各异,而期货上具有广泛可操作性的势又比股票多,于是顺势操作就成了一句没有实际内容的空话。只有首先明确了所欲操作之势,而后顺之才有实际意义。
事实上,根本没有人会故意逆自己所欲操作之势的,既然没有主观故意,那么顺势不顺势的也就成了多余的废话,如同告诉投资者“要想着赚钱不要故意亏钱”一样扯淡。
行情总是波动运行的,大的波段中嵌套着小的波段,顺哪个波段的势才算顺势了呢?
如果只是要求顺势的话,那就不要分析了,随便做个方向就行,总可以找到和持仓部位一致的势,也总可以找到和持仓部位相逆的势。所以,顺势而为,就必须指定顺什么级别的势才有意义。而每个人的操作波段不一样,操作手法也不一样,泛言顺势纯属扯淡。更何况,同一个人也不会傻到只顺应一个一个固定的势的级别,而是尽量选择当时市场所能提供的最佳的并为自己所能适应的势,这就是所谓兵无常势,顺应市场而已。
还有就是顺势的势是趋势还是走势呢?在同一个波段中,有时候顺了趋势就逆了走势,顺了走势就逆了趋势。因为,即便是同一波段中,趋势和走势的方向也并不总是一致的。例如在波段走势的末期,走势还在延续,而趋势已经消失甚至逆转了,这时候通常顺趋势平仓,而不会顺走势加码持仓,甚至有些激进的做法还会逆走势而顺趋势开始建仓。
再就是因判断失误而逆势,本身也并不是逆势操作,只不过判断失误而已,也不能用是否顺势而为来检讨自己,因为主观还是顺势的。
所以,要解决的不是顺势逆势的问题,而是顺什么势以及如何顺的问题。
归根结底还是要在赚钱技能本身上多下功夫,避免在一些扯淡问题上无谓地分散精力。《扯淡的扯淡》
《扯淡的重势不重价》
俺讨厌纸质媒介,有个别小刊物的不良编辑,闲着没事就在网上偷几篇文章,然后稿费他自己收着了。
俺写得扯淡一些,看谁还偷,哈哈。
有人看见题目就觉得很不顺眼,不顺眼就不顺眼呗,俺又不指望这几篇文字去骗小妹妹。
很多被精炼成格言的理念本身还是很不错的,只不过有些猪头们仅仅理解字面,而不全面思考这些格言的内涵,就是扯淡嘛!
看问题要全面一些,包括这句话也要一分为二来看。
比如顺势而为,有些朋友盲目考虑顺势逆势,只要做错了就抱怨自己没有顺势,其实根本就没有人主观逆势,问题是的关键是顺什么势极易如何顺势,他只不过是顺错了势而已,并没有不顺势。
理论上可操作的势很多,我们要顺的是自己所能把握的势,比如燃油前一阵子喜欢在上涨途中走出很多假阴线,长线者就顺日线之势而逆日内之势,短线者就顺日内之势而逆日线之势,贪婪者就两者皆顺之。只要明白自己顺的什么是并能把握之,就都是没错的。
和顺势而为很类似的一句话,就是重势不重价。
这句话有很多层意思,比如,针对重价不重势而说重势不重价是无可厚非的,恐怕这也是这句话的本意,最初可能是用来告诫一些不善于左侧交易而偏要左侧交易的人,强调等行情明朗了再动手操作。
还有一个解释,只要认为行情出现的话,那么在任何一点介入都是对的。也就是说,只要自己追踪的走势被判断出来了,就不管次级走势是怎么样的,只管闭着眼进场,即便暂时被套也终会解套获利的。
这是个很主流的观点,也是很扯淡的观点。
在操作中既要尽量追求利润又要尽量规避风险,一般凡人就必须在二者之间找到平衡,相信做过期货的人都知道价位优势的重要性。因为是盈利状态决定心态,所以在同一波跌势中,假设某品种下跌到2310的时候,2420做空的人和2320做空的人,如果是凡人的话就会有不同的心态,对风险的恐惧感是不同的,因而设置的止损也是不同的,最终的操作效果(指2320之后的走势)也可能是不同的,这就是价位优势的作用。
当然,不顾行情走势盲目追求价位优势,也是不行的。
所以,俺们既不是重势不重价,也不是重价不重势,而是重势也重价!
一些自命高手的长线交易者,口口声声说是重势不重价,其实他们也是重价的,至少也讲究在行情的初期介入,而不会在行情的末期才介入。
重势也重价的操作主要是体现在对止损的考虑,所以要尽量在初期介入。既然他们也是重价的,所说重势不重价是什么意思呢?
俺揣摩他们的意思可能还是不要顾及次级走势的波动,只管盲目按照所操作级走势操作。
咋一看似乎很有道理,回顾历史走势来验证这种思路似12
乎也是很好的,其实是超级扯淡!要知道有多少自命长线高手的人就是败在了这么着重势不重价上,自己的钱变少了还不知道怎么回事儿呢。
由于重势不重价,看对也“做对”了所谓大方向,却牺牲在一个小小的回调或者反弹上了,相信这样的例子每个人自己都可以在自己的操作中找到。只不过很多人在此时都是怪自己没能坚持住,而不怪自己没选择好价位,因为他们压根就没有选择价位的主观努力,因为他们重势不重价嘛。
再比如一些假突破,重势也重价的做法就可以比重势不重价的做法更多地避免上当受骗,即便是不留神上当了损失也会比较小一些。
重价,不仅仅是为了取得更靠近端点的价位,也是为了取得更安全的价位。通常是买点越低越好,但是有的时候低买点未必是好买点,很多人骑上了黑马,却在黑马奔跑之前就下来了,反而不如“追高”者的利润丰厚。
重势也重价当然也有副作用,那就是可能导致丢失行情,但俺相信,踏空比亏钱要好得多!
还有些重势不重价者,骨子里还是重势也重价的,他们的做法是对行情有所取舍,主动放弃一些合理止损较大的行情,这么着做得不错,但还不是最好的做法。
回到顺势而为的老话题,合理的重势也重价,应该就是即顺所操作之势又顺次级之势。其操作机理正是以小博大,用小级别走势的小止损谋取大级别走势的利润,这一点对于小散户来说不难做到,也正是发挥了小散户船小好掉头的优势。
或许有人说了,小级别的走势很难把握,特别是一些新手很容易陷入短线而迷失了方向。这么说的确很有道理,可俺怎么觉得任何一个人来到这个市场的目的都是为了赚钱,而不仅仅是为了亏得慢一些吧。
当然,不是要把所有小级别走势都看得一清二楚,而是要依照自己的能力,尽量做好重势也重价的操作,事实上一些过小的波动对自己来说属于无序波动,是根本无法把握的。
再有一说,重势不重价还有个很有局限性的用法,那就是可实施操作的买卖信号出现之后,就不要再斤斤计较区区几个价位了,这么解释也还是有些实际意义的。
俺只是简单说一些学习和操作的思路,说白了,就是重势不重价这话本身没错,错在大多数的理解不对。至于与重势也重价这一理念对应的操作手法是什么,就是另外的话题了,还兴许俺也不会呢,别忘了俺可是假装懂期货。
嘿嘿,夸夸其谈玩点虚的就是比来实在的简单。
扯淡真爽!
第三篇:扯淡的信用
扯淡的信用
—— 微电影《乌龙指》观后感
李德林
2013年证监会干了史上最神速的一件事,让光大证券的乌龙指当事人在15天内下课。光大证券的乌龙指动静实在太大,230亿的单子,成交了70亿,沪深300的蓝筹股拔地而起,整个中国股市瞬间一片红。
因为一笔买卖搅乱了股市,光大证券开了中国股市一个先河,技术最终成了乌龙指的替罪羔羊。当乌龙指的烟雾还没有散尽,蓝筹股们就在光大证券的对冲交易中迅速现了原形,追涨的小散户们激动的泪花立即变成了滚滚伤心泪。坑爹的买卖都不让人喘一口气,谁来赔偿乌龙指带来的损失。
对不起,每一个券商在你开设股票账户的时候,在合同上总有那么一行小字: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除非抓住上市公司恶意造假,小散户最终剩下裤衩也没有人理你,股市的专家们往往将散户跳楼当成了行情反转的重要指标。从来没有一个上市公司的董事长站出来,在《新闻联播》里声泪俱下地向小散户们道歉。上央视道歉?别逗了。召回股票总可以吧?
没门,让土豪们圈走的钱吐回来?除非募集的资金还没有来得及动,像万福生科一类造假上市的公司,股票都交易了一两年才揭开画皮,钱都花光了,老板抓进去也吐不出一个子儿。像光大证券的乌龙指那样的交易,赔偿之路就更漫长了。股市是信用交易,难道他们就不讲信用吗?在股市,别谈信用,那是最操蛋的话题,伤感情。
很多人说,中国股市才二十几年,跟欧美相比简直就是一个小娃娃。还真别这么说,大家一定记得嘉德拍卖行曾经拍卖过730万的“大一片红”邮票吧。对不起,不是光大乌龙指搞得那个一片红。在邮票市场,一片红可谓一票难求,倔犟的导演姚长盛同志瞄上了一片红,通过一个邮市娃娃的传奇,导演了一场另类版的《乌龙指》,将股市的信用嘲讽的够呛。
《乌龙指》的故事颇为机巧,一个富商邮票玩家三年访得700万的一枚一片红邮票,在跟一个邮票商的小娃娃聊天的时候发现同样的邮票,原来这个小娃娃的邮票画已经达到以假乱真的地步,被更大的邮票庄家挟持作假。邮票商为了捍卫邮票市场信誉,决定高价赎回假邮票。令人啼笑皆非的是,邮票商满仓曾经让无数人欲哭无泪的中石油,很快遭遇富商邮票玩家操纵的乌龙指,中石油暴涨,邮票商高位套现,信用保卫战成功。
宁愿倾家荡产,也不让假邮票流向市场。看到《乌龙指》里邮票商对信用的捍卫,我觉得这是在抽股市的脸。当看到邮票商问娃娃,你的画能卖700万,高兴吗?小娃娃说,高兴。邮票商再问,如果有人用你画的假邮票去骗人,你同意吗?邮市娃娃很坚决地说:不行。一个娃娃对信用都有如此境界,可股市上的那些土豪们整日里琢磨的却是业绩造假,大把圈钱。小散户们的眼泪换不来他们的悲悯,更别谈信用。
如果人与人之间的信用要用十年时间建立,那么毁掉信用只需要
一瞬间。《乌龙指》犹如一个冷幽默,娃娃的纯洁令八面玲珑商人们无地自容,在金钱与信用之间,选择只在一念之间。金钱的满足感令人的信用跌入了地狱,悲剧从喜悦开始的那一刻如影随形。而人们建立信誉的漫长过程之中,焦虑甚至迷茫一直考验着人的毅力跟品性,但是喜悦从你战胜焦虑的那一刻开始伴随你的未来,光明接踵而至。
当我们还在琢磨光大乌龙指那230亿的疯狂订单到底是怎么在瞬间产生的时,《乌龙指》冷酷地告诉我们,无论多么惊心动魄的交易,都在人心。交易是冰冷的,人的欲望可以还原一切真相,因为人的欲望写着交易的所有细节。信用是欲望的一面镜子,生旦净末丑粉墨登场后,油彩遮不住欲望的眼睛。谁能抵挡住欲望的诱惑呢?谁能在诱惑面前冷静地思量信用的价值呢?
无助的小股民经常好奇一个问题,我们的股市为何总是充满了欺骗呢?没错,我们股市的交易一直都是在讲故事。成立之初,股市的口号是为国企脱困,造假比比皆是,因为是国企,因为透支的是国家信用,所以造假者肆无忌惮,连个上市圈钱口号都是那样的赤裸裸。后来的高科技什么的,只要你会讲故事,小散户们都会为之疯狂,信用在欲望的冲击下早已烟消云散。没有诚信的交易,只有利益的追逐,欺骗就成了常态,智商在长跑。
《乌龙指》里的那个娃娃的纯洁,邮票商对信用的捍卫,无疑是在警示股市。当我们一直都在愤怒股市毫无信用,其实信用本身不操蛋,信用是市场繁荣的基石,操蛋的是那些侮辱小散户们智
商的土豪们。无论是号称天下第一庄德隆系的倾覆,还是神秘的庄家吕梁的消失,都告诫股市的土豪们,出来混,迟早要还,虚假的业绩只是短暂的兴奋剂。当然,《乌龙指》更警示我们每一个人,时间是信用的刀,逃过一时的侥幸,挽不回明日的损失。
第四篇:做一个纯粹的人
做一个纯粹的人
孙波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燃尽了自己的生命,每一天都在奔跑;他是一个忘我工作的实干家,把生命中的分分秒秒都献给了石油事业;他是一个纯粹的人,他的人生平凡而伟大。他给我们留下了一座精神的丰碑,成为了道德的楷模。他的一生,让我们知道了我们可以做一个纯粹的中石油人。
不管处在什么岗位,不管是管理人员,还是一个普通的石油工人,我们都要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可能我们无法像孙波做得那么好、那么多,可能限于我们的能力,我们只能做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但是,只要我们做了,我们就又向一个“纯粹的人”迈进了一步。也许我们不必燃尽自己的生命,也许我们不必连一丝休息的时间都不给自己,但我们应该做到始终把自己的工作放在前面,把中石油的荣誉放在前面,把中国石油事业的发展放在前面。我们只是无数中石油人的一份子,我们只是千千万万石油人的一份子,在石油事业建设发展的洪流中,我们很渺小。但是,哪怕是洪流,也是由一个个渺小的水滴组成。“位卑未敢忘国忧”,只要我们做了,不管我们做的怎么样,我们可以告诉自己,我们努力过了。
孙波的先进事迹经媒体传播之后,在苏里格第三天然气处理厂引起强烈反响,他的事迹感人至深、催人奋进,其爱岗敬业、顽强拼搏、无私奉献的精神为我们提供了奋斗的力量和前进的坐标。
让我们每一个人都以孙波为榜样,努力去做一个纯粹的人。我们会发现,倒下了一个孙波,中石油又站起了千千万万个孙波。这种精神将不断激励我们,为集团公司的科学发展贡献我们的力量。
苏里格第三天然气处理厂
白建雄
第五篇:纯粹散文批判
纯粹散文批判
散文,最美的地方在于,通过语言的架构,一步一步渲染出极美极美的气质。通过阅读散文能让人感受到那股气质。那么,一篇散文便是同是同类中的精品乃至极品。
民国的散文锋芒毕露,意欲像暗夜闪电一般刺破由屈辱和愚昧构成的混沌。即使应该是凉意如水的秋夜,鲁迅亦写成了万鬼夜哭的森罗地狱,令人不寒而栗。
可是,窃以为,那些飘舞在空中的文字精灵,应该渐次铺陈成“白云回望合,青露入看无”的画卷,亦可以绘成浓墨重彩的西画,而不应该变成战场上的枪棘林立。尽管不喜欢枪棘林立,但是还是敬重那些战斗在至深黑夜中的英雄。
巧合的事,我最喜欢的散文和最讨厌的散文,都出自余氏人之手。
窃最喜余光中,最讨厌余秋雨。
因为热爱古典诗词和现代诗的缘故,我读有着诗人身份的余光中写的散文便有种莫名的亲近感。他笔下的一字一句都是他毕生积淀的散发,如同一缸酿了百年的佳酿。所以细读他的散文,总会慢慢感受到文章骨子里渐渐散发出来的气息。
至于讨厌余秋雨,倒不是因为其人品,而是因为初中时被老师逼迫阅读余秋雨先生的大作,还得写优美的美文赏析,心有不平,顺带痛恨起了余秋雨。后来再耐着性子就着昏黄的灯光把余秋雨先生的大作看完了,然后为自己当年为余秋雨大作的写的歌功颂德般的读后感恶心了很久,发觉余秋雨先生似乎很喜欢把一个时间拆解成无数碎片,然后再用一种似乎宏大的感叹语气描述、抒情,想为文章增添所谓的历史厚重感。但是历史感不是依靠似是而非的感叹就能塑造起来,如果《通史》的作者克里斯托尔•凯勒尔和《世界征服者史》的作者志费尼如此写作的话,不知道那两本书会变得怎么样。
《苏东坡突围》和《柳侯祠》其实写得还好,在引经据典和凭吊怀古这两方面的确印证了其散文集名《文化苦旅》,有非常丰富的内容填充。但是《夜雨诗意》和《听听那冷雨》一相比,不啻是云泥之别。
两文其实都是作者因雨而生的感慨。但是余光中是以一个探索者的身份出场,和读者一起穿过迷茫的冷雨,努力寻找自己温暖的归宿。而余秋雨却在文中成为一个无病呻吟的貌似旅人,絮絮叨叨地说了一大堆他的感受,令人头晕脑胀。
“惊蛰一过,春寒加剧,先是料料峭峭,继而雨季开始„„”如此短而美的开场,似乎把我带入一个冷雨迷离的世界,之后便带我们走过海岸边城曲折的长街,那一瞬有种行走在小巷中的感觉。之后他在文中表达了自身对故土的思念以及迷茫。“只是杏花春雨已不再,牧童遥指已不再,剑门细雨渭城轻尘也都已不再”,三首经典的写雨诗作,勾勒出一幅烟雨朦胧的图景。
而后余光中笔锋一转,写起了他在美国西部山地的所见所感,对于写景极尽写实之能事,从中我看到了约翰•缪尔和亨利•梭罗的影子,但又不失中国文人的雅韵。文中也并不是一味写古韵,现代的气息随着安东尼奥尼的镜头和黑白片子扑面而来,让我想起了上世纪三四十年代那些大城市的浮华气息。
总的来说,本文古今交错,把无数诗句典故融入了文章的骨血,读则有逸气,还有一点悠悠的苍凉。
其实余秋雨先生还是适合写历史人物或者历史事件散文,这样他可以围绕一个中心去进行他的抒情式剖析。但是《夜雨诗意》只是他漫无边际的感受,全文可以说是他对排比句的滥用,实在不想评论下去了。
匆匆收笔,不知所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