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春节的记忆主题散文
一年的春节又将要到来了,关于春节的记忆大家又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编推荐给大家的春节的记忆主题散文,希望大家有所收获。
春节的记忆主题散文【1】
听着外面响彻天际的爆炸声,目视着春节的晚会,酌一杯小酒,可心里总是有一种空虚的寂寞。没有丝毫节日的快感,反而有一种时光匆匆的压抑与茫然。这个飞驰的社会,很少能有闲暇的时间去回味过去,审视自己。现在,未有放松绷紧的神经,走找寻那远走的节日快乐的时光。
小的时候,是农村实行包产到户还没多长时间。物质生活极度匮乏,既便是生活中最普通的食品清油细白面也只能在节日中品尝到。我们这些不知大人忧愁的无知孩子们,一年中最期盼的莫过于过年了。可以有好吃的,好穿的,还能领到为数不多的压岁钱。那简直是天堂一般梦境般的生活。当你有了期盼以后,就会有得到的一种满足和幸福感。
一到腊月八,也就进入了春节前序曲,为春节忙碌的开始吧。这一天,在我们这里家家都得吃搅团,而且必须做出平时的两倍。剩下的部分一直等到大年三十的晚上分给牛羊吃,据说在新的一年里可以牛羊满圈。搅团是用荞面做的,烧开水,一人用擀面杖在锅里不停的搅动,一人不停的向锅里撒面。这样可以防止面进入锅里的面结块,产生干面蛋。加面的量直到让面糊能堆积起来不流动为止。盛到碗里,蘸蒜或辣椒吃。也可以夹成小块泡在醋汤里吃,那个时候,我很不喜欢吃这样的秋田饭。腊月八过后,家家开始准备着过年的东西,磨面,挂碳,劈材等等。有的家庭会在山上扫点“毛衣”,等过年来亲戚的时候畏炕。毛衣是夏天在山坡上长出来的小草,冬天干枯了以后,村里没有什么烧炕的人都会去用扫帚扫回来。这是哪个贫穷的年代村里人唯一的取暖烧炕的东西。磨面也是很困难的,一个乡在乡上也只有那么一两台小型的磨面机。光等着排队也得一个礼拜。有的人家等不及,也为了省钱,只好用石磨来研磨。我也推过磨,只不过推几圈之后就天旋地转的。家里人老说我是装的,直到有一天忍不住呕吐之后才相信这是真的。那个时候,我家的面几乎全是我姥姥推出来的。她那个时候年纪比较大,不能出外劳动,只好呆在家里。可她又是个闲不住的人,一天不是捣鼓着兜补些破衣服,就是到磨窑推磨。用小破布片兜起来的衣服五颜六色,缝成一件衣服,少说也得百十张小布片,精致程度不亚于金缕玉衣。她两只金锭一般的小脚推起磨盘来飞快,一早晨都不停歇,也看不出她有多累。也许她一生中早已习惯了这样的劳动方式。在那个清贫却激情似火的年代,没有几家能一冬天生炉子烧炭。只有在过年的时候每家挂个几百斤,供来往的亲戚喝茶取暖。在平时,很多家庭连做饭烧火的柴火都没有,往往一顿饭做到一半,才到处找柴火。粮食打下来的那些柴草,还要喂牲口。
一到腊月二十三,也就是小年。大家都开始忙碌着打扫自家的房屋院子。扫去一年的灰尘迎接新年的到来。不管房子多破旧,院子多邋遢,经过一番打扫收拾之后,总能显示出新气息。家里有在外工作的人员,往往会用拿回来的报纸或者是买点白纸,糊糊墙,吊个顶。破旧不堪的窗户纸重新换上亮堂堂的白纸。那种干净明亮的感觉就像走进了宫殿。(其实那个时候我都不知道宫殿是什么,只听大人说宫殿是皇上住的地方。便想象着宫殿也许就是如此吧)。随着年关的临近,人们也开始紧张的忙碌起来。炸油饼,蒸花卷,杀猪宰羊,一片忙碌热闹的景象。也只有在这个时候,家家烟筒里升起的炊烟和屋子里飘出的香气笼罩着整个村庄。每一个跑出跑进的孩子在那沾满黄土的脸上,勾勒出一道道油圈。每一个村子总有那么一两个特定杀猪的人。支一口大锅,一扇门版,四五个壮实小伙子,半天的功夫,一头猪分解成若干件摆放在地下。猪心是给杀猪人的,谁也不能动。猪脖子项圈上的肉是劳累了半天这群人的犒劳。剩下的分端给左邻右舍和村里年纪大,德高望重的老者。杀猪能让我高兴的不是可以吃到肉,而是能耗下猪鬃去换鞭炮,拿着猪尿泡吹气球。不管家道如何,每家总会有一头或肥或瘦,或大或小的猪,等待着宰杀。
一般到腊月二十六到二十九的时间段,是大家都忙着到处赶年集的时间。那时候,村里没有班车。出外只能靠骑自行车和步行。家里有自行车,相比富裕点的人家去县里。没有自行车,家道比较贫寒点的只能在乡里。花百十块钱过年的那都是大户人家,会成为年夜人们谈论的话题和羡慕的对象。其实办年货很大一部分花销都是在买走亲戚的“情份子”上。七大姑八大姨,亲房舅舅,亲戚的亲戚,稍微能挨着边的,都得走动,这样才能显示出你家的活势。世代在那个地方繁衍生息,谁家没有个三五十户亲戚。还好是你先买一部分,到时候有亲戚走你家拿来的“情份子”你可以拿去走别人家。既便是这样,也得准备个一二十份。“情份子”都是买回来自己分包。一般是带皮花生,面包,饼干等。用裁好的纸包裹起来,用白线或是纸麻绳包扎好,在上面贴一溜红纸。这样的“情份子”在一正月间不知转多少家。我家曾有过分包的“情”拿出去之后游荡了好多天又回到我们家,打开之后面包都长了毛,花生里面的皮多了,果仁少了。我们村有一个小伙子,春节第一次走老丈人家,由于此家家门亲戚较多,自行车带不下,只好用驴驼。
大年三十是睡不得懒觉的。天蒙蒙亮就起来,赶早去理发。要是去的晚了,很可能到天黑都轮不到你。一个村的人都去他家理发,而且理发水平是村里公认的。回来之后就得赶紧拿着裁好的红纸去写对联。而做这一切的人从来不拒绝,找去的人却显得理直气壮。这些都是像我这样或者是比我稍大一点的孩子去做,很少看到大人。贴对联和门神只能到晚上全家人到齐之后,否则贴上之后据说会把人的魂挡在门外。其实当一个小孩子晚上看到门神凶神恶煞的样子,既便是不挡你魂进家门,也会吓的丢魂。一切收拾妥当夜幕降临的时候,开始吃年夜第一顿饭,不是饺子,是长面。擀几大片,叠加在一起,用刀一条条的划出来,既细又匀称。捞在配好的醋汤里,加点臊子,吃在嘴里,爽滑劲道,美味可口。这种手艺和美味在今天永远不会品尝到了。我此时却缺无耐心去品尝这人间美味。到希望赶紧撤走,等着父亲给我们发糖果,可以试穿一下新衣服。不知为什么,父母总是把新衣服留到除夕晚上才拿出来给你试,却不会再三十早晨给你穿。吃完饭之后,母亲去厨房忙着煮排骨,父亲便拿出糖果分成堆给我们兄弟姐妹。里面有水果糖、红枣、花生、核桃、瓜子等。根据年龄的大小分的堆也大小不同,哥哥姐姐理所当然的多了。我们做弟弟妹妹的一边叫嚷着对分配的不满,一边把自己的装进兜里。压岁钱却都是统一的五毛或者一块,拿在手里嘎嘣脆,捏在手里小心的交给姥姥保管。在别的人家,从三十晚上到初二晚上,都是在家座着三代。一晚上香烟缭绕,不能断香。是对老祖宗的一种祭祀吧,希望死去的亲人们能和活着的人在这喜庆的节日里同在。到现在我还不明白的是供奉在桌子的那张纸上写的是三代尊亲而不是五代或者八代或历代呢!我家是没有的,所以不用惦记座纸上香。我们只能用纸牌娱乐,做赌资便是那些糖果。凌晨时分,也是我们啃排骨的时候。那一块骨头我用双手使尽全力才能稳得住,满脸被骨头弄的油乎乎,就像搽了棒棒油,油光闪亮。父母睡觉了,可我们几个谁也不敢闭眼睛,虽然上下眼皮在不停的打架。我们分居在炕的不同角落,紧抱着衣兜里鼓起的糖果。总害怕打一个盹之后东西会不翼而飞。
直到天蒙蒙亮,一个个才呼啸着进入梦乡。父亲却不停的吆喝着起来。用肥皂退去脸上,手上一年中偷着堆积起来黑的发亮的油泥。穿上崭新的衣服,去给二爸三爸,爷爷奶奶,舅舅拜年。哥哥总是很规矩,很标准的一跪三点头。我却站在一边偷笑,害怕弄脏自己的衣服,而且看着也挺可笑。他们总是骂我不是个好东西,甚至给哥哥一些糖果而我却一点都没有。其实要不是父亲逼迫我去,我是不愿意去的,直到现在我都害怕去别人家里。这跟我内向的性格有很大的关系。晌午时分,村里的男女老少赶着自家的牛羊驴马骡子,集中在村子中间的涝坝里。这是原来修梯田时修筑用来拦截山洪的,由于山洪带下泥土堆积,成为我们村唯一平坦的地方。村子分为阴面和阳面,中间被涝坝隔离开。赶出来的牲畜混合在一起,人却自然的站回了各自的阴阳两边。只有几个年纪大点的人在牲畜围着的坝中间烧香点表,磕头作揖,嘴里念念有词。等得不耐烦的年轻人已经燃放起鞭炮,惊雷般的声音响彻整个山谷。没有经历过过如此阵势的牲口吓得四散奔逃。人们空前的团结和争强好胜的心里在这一刻完全的裸露出来。阴阳两边的人们似乎变成了两个敌对的阵营。他们为了显示自己一边的响声更大,更持久,几乎各家都把家里的花炮全拿出来。有一年,一个当过民兵连长的家伙用土制的炸弹去放,结果把好几家人的房子都震开裂纹。而这一为大家挣面子的行为被大家所认同和赞许,没有一个人指责过他,去找过他的麻烦。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大点的孩子跟随着大人都去串亲戚,而我这些骑不动车子,走不了长路的孩子只好呆在家里,当然我们不会老实的呆在家里。我们也有自己的娱乐方式和赌博的方法。最玩的起劲的就是“丢窝”。在地上挖个窟窿,用水果糖或者是核桃站在一定的距离像窟窿里扔,进去多少就拿多少,没有进去的由下一个人继续。不限人数,每人每次出一个或者是两个。先后顺序由事先画好的横线为标准,谁把糖果丢的离划线越近就越靠前。玩到最后水果糖的纸皮都掉了,上面沾满了泥土。大家吃的时候只是在衣服上蹭几下便丢进嘴里,泥土的苦涩丝毫掩盖不住糖的香甜。还有就是用钢镚代替糖果。我每次总能赢不少,但换来的代价就是黄土掩盖了衣服的颜色,得到父母的臭骂。
这样的热闹场面一直持续到过完正月十五元宵节之后,才算结束。年也就彻底过完了,村里的农人们开始忙着拉粪平地,开始一年的播种。孩子们重新回到学校。那个时候,从人们的脸上似乎看不出什么忧愁,不管家境如何,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憨厚的笑容。每天总能听见穿上云霄那爽朗的笑声。随着年龄的增长,我离开了村子,后来我们家也搬离了。但那里的一草一木,那热闹的节日气氛总是萦绕在我的脑海中。直到有一年,回去给姥姥上坟,看到村子破落的景象,让人感到一种沧桑和凄凉。整个村子剩下还不到十户人,也都是些年老体弱的,年轻人都出去打工。既便是村里的犬吠声,也很难听到了。也许过不了多久,这个村落会在这片黄土地上消失。留下的只是我们这一代人对以往的记忆,就像我们再也无从找回童年的快乐一样,只能在记忆中徜徉着那快乐的时光。
春节的记忆主题散文【2】
母亲常说:“大年三十,有三十样活路。”每年到这一天,我们姐弟三个总是起得早早的。弟弟放牛上坡;姐姐打扫家里的卫生,扫蜘蛛网,扫洋尘,把刚洗干净的被面钉好;我呢,先是到五百米外的水井去挑水,将水缸挑满,接着就是熬浆糊贴对联,还不时给母亲打下手;母亲呢,则是杀鸡,煮腊肉、血豆腐、香肠、猪脚。父亲呢,他在外面乡政府上班,一般是大年三十头一天才回到家。他就像一个刚嫁到婆婆家的新媳妇一样,“初来新到,摸不到锅灶”。对于家里的过年准备工作,他几乎插不上手。他睡一大早上才起床,然后东走走,西看看,顶多做点技术指导。
贴春联和年画是一个大任务。我爬到木梯上去贴,姐姐,弟弟在下面帮忙,父亲做技术指导和目测员。大门上,贴上了鲜艳的彩色门神秦叔宝、蔚迟恭,还在门缝正中贴上“开门大吉”,大门两边的门框上是大对联“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大门上方的门框上方,贴着横批“迎春接福”,横批的下面门框上,则贴满了小条幅和春帖,小条幅上全是四字吉祥语,如“四季平安”,“春回大地”,“人寿年丰”等等。大门两边的房间外面,外面的窗框上,柱子上,都贴了大红春联,堂屋的板壁上和房间外面的板壁上,都贴上了崭新的“祖国大地”、“四大天王”、“开国元帅”、“小虎队”等年画,仿佛给陈旧泛黄发黑的屋瓦房画上了浓妆,让人觉得耳目一新,倍感喜庆。
年夜饭,就是全中国万家团圆的时刻。虽然是年夜饭,但是村里人为了图个吉利,年夜饭就要讲究一个“早”字。母亲一大早就起来忙活,午饭大家只是将就着随便吃一点。到下午三点过钟,山野的村寨里不时响起鞭炮声,那是先做成年夜饭的人家在摆桌子敬老祖公了。
我们家每年都不是最早的,但也属于中等快的人家。一般情况下,当听到别人家祭祖的人鞭炮响起,我和弟弟就急得心里火烧火燎,催促母亲赶快切肉装碗,让我俩好赶紧去祭祖放鞭炮。“急什么,那是那些人不懂得天日,哪个这么早就吃年夜饭了?”
我和弟弟早就急得等不住了。我们开始摆桌子祭祖宗了。摆桌子祭祖宗的摆法相当讲究:先将一张八仙桌摆在祖宗香火牌位前,八仙桌的四边,每边摆一条高长凳。八个洗干净的土碗摆在堂屋的八仙桌上,在每个角上放一个碗,再在每两个碗的中间再放一个碗,最后在每个碗的左边放一双筷。这八个碗,每隔一个碗里盛饭,再每隔一碗饭的碗里斟酒。酒碗和饭碗刚好摆在桌子边沿,围成一个正方形,正方形的正中间,则摆几个大碗,里面分别装着刚煮熟的热气腾腾的香肠、血豆腐、腊肉、鸡肉、猪脚。
酒菜摆好后,母亲吩咐我和弟弟去洗手干净,给老祖公烧香烧纸。烧香烧纸也有讲究:香要烧六炷,纸要烧一匝。六炷香点燃后,我要到堂屋摆好酒菜的八仙桌前站好,双手捏香,面对祖宗神龛牌位,作三个揖。然后先插三炷香在祖宗牌位香火台上的香炉里,再插一炷香在香火板下土地神位前的香炉里,然后转身对门外作一个揖,插一炷香在大门口左边的香炉里敬不能进家过年的孤魂野鬼,把最后一炷香插在厨房大灶灶台上敬灶神菩萨。
插好香之后,接着就是在八仙桌下烧纸钱。这个时候,母亲会把一匝纸分成两等分,我和弟弟各拿一半,然后一张一张地撕下来放在八仙桌下的地面上烧。母亲很恭敬地站在祖宗香火牌位前,虔诚地念道:“公啊,奶啊,爹啊,妈啊,高家所有上香火的亲戚,今天是大年三十了,酒菜已经给你们摆好了,请你们来和我们过年了。香和纸钱,两个孙孙已经给你们烧了很多。请你们吃了以后,保佑我们一家老小,一年四季脚轻手快,出入平安;保佑你的孙孙们,吃像猪,睡像狗,空手出门,抱财归家……”此时,我们就将展放在大门外院坝里的鞭炮点燃,乒乒乓乓的鞭炮声震荡着村寨,寨子里的孩子们马上跑来捡炮竹,他们一边欢呼着,一边争抢着引线被炸熄火而没有爆炸的炮竹。
烧完纸钱,接着就搬一张小桌子和一张小条凳摆在大门外,再拿一碗肉摆在桌子中间,肉碗左边摆一碗饭,右边摆一碗酒。这时,母亲又念道:“那些不能进家的,请在这里吃饭过年了。”
祭罢祖宗,我们收好八仙桌上的碗筷和酒菜,一家人围坐在火坑边吃年夜饭。火坑里的青冈柴发出嚯嚯的笑声,香肠、鸡肉、血豆腐在锅里的油汤中翻滚,白酒在爷爷和父亲的碗里散着醇香,甜米酒在母亲和我们姐弟仨个的碗里浓香四溢。村村喜庆,家家团圆,把酒相庆,寄语来年。
当夜幕笼罩乡村的山野,另一项重要的过年活动逐渐拉开了序幕。自然村寨里,山高水高,人家户散落在大山的不同角落。有集中的寨子,也有很多散户。
“啪——镗!啪——镗!”“啪——,啪——。”啧哟!你看嘛!对面内麻寨开始放烟花炮了!“轰隆——,轰隆——”哟喂~!播良寨也在放了!“喀——嘭!喀——嘭!”沟头寨也沉不住气放起了烟花。我和弟弟的烟花已经摆在了院坝里,弟弟抖抖索索地点燃了引线,一颗颗礼花弹射向天空,轰然炸响,五彩缤纷的绚烂,映亮了木瓦房的上空,给宁静的山村增加了喜庆和欢乐。
春节的记忆主题散文【3】
说起家乡的过年,已经成为一种不远的记忆。记忆中的年味,应该是我的童年和少年,回忆起来,甜美而充满向往。
罗甸县边阳镇联兴村,生我养我的苦乐家园。那里,远离现代文明的喧嚣,有的,只是大山的葱茏和溪流的潺潺,宁静而悠远。
儿时的记忆里,过年时充满了母亲的话音和身影。每逢过年,最怕的是帮母亲推吊粑。进入腊月,母亲就会将糯包谷准备好,将糯包谷簸净谷灰和残粒。然后,就是将糯包谷在大磨上推成大颗米,然后放在桶里泡一天,第二天一大早,最怕人的活路就开始了。
迎接新年,其实是最累的。要做很多年前的准备工作,首先是用小石磨推吊粑,一般是从早上就开始推,一直要推到太阳落山才推完。姐姐在镇上读初中,腊月里的准备工作几乎都是我和母亲两人一起来完成,我在读初中和小学的时候,这项工作几乎都是我和母亲来做。
放假了,我的任务就是放牛和要柴。我们所说的要柴,就是到山坡上或树林里去砍柴。砍柴不是那么简单的事,而是要爬到或中树,或是大树上去,将树的丫枝全部剔下来。然后,再将树叶和细枝剔掉,然后码整齐,用藤条或者是茅草捆好,扛回家。大概从小学三年级起,我每年寒假过年之前,一般都要从外面山上砍二十多捆柴回家,以备来年做饭煮猪潲之用。
新年来临,对农民人家来说,并不意味着轻松,而是活路更加的频繁和集中。今天这家盖屋瓦,明天那家解木(锯木头),外天他家又要办酒席,总之,感觉,整个腊月里都在忙着帮别家或给自家干活。
但是,最让我们喜欢的和盼望的,就是杀年猪。农村人家,一年苦到头,几乎每家都要养一头大肥猪,腊月里杀来过年。一般到腊月十五以后,远村近寨,年猪的惨嚎声此起彼伏。杀年猪时,杀猪匠用竹竿挑着一根棕绳套,慢慢将绳套套到猪的脖颈上,然后大家伙帮忙将猪拉出猪圈,有的拉猪脚,有的提猪尾巴,有的拉鬃毛,硬是将那叫出死声拼命往后顿的年猪拉出猪圈。孩子们,则围在大人们左右,伸长了脖子,看杀猪匠怎样将锃亮的杀猪尖刀捅进猪的喉咙。
杀猪匠猛力一刀进去,然后拔出刀来,一大股带着热气的浓血随着拔出的尖刀从刀口处喷涌而出,溅射到案桌下的血盆里和杀猪匠的沾满血迹的解放鞋上。“等等,请帮我把簸箕里的豆腐放到猪的血口下。”母亲们都会将自己早已准备好的白豆腐放到猪的杀口下面接血,然后,将血和豆腐搅拌均匀,再捏成拳头大的圆团用菜叶包好放到火上熏烤,就是最好吃的血豆腐了。
我们每家都要打糯米粑,一般都要打二到三槽不等。厨房里烟雾蒸腾,糯米饭的香味从木板房里溢出。几个大膀子的汉子,围着木粑槽,手握一米五六长的大木粑棒,拼命地打了起来。越打越来劲,越打越快,眼见着粑槽里白白的糯米饭变成油铮铮的糯米粑,糯米粑的香气扑面而来,让人直流口水。打完糯米粑,放到簸箕里晾干,然后放到水缸里浸泡。春节期间,来了客人,就从水缸里捞出一两个,放在木炭火边上烤给客人吃,或是用来煮甜酒粑给客人吃,当然啰,我们小孩子免不了也跟着沾光,那个香甜啊,现在想起都还流口水。
春节的记忆主题散文【4】
在有几天就过年了,年是中国人最重要的节日。不论离家多远,都想着赶回家,一家人团聚,过年回家是最幸福也是最重要的事情。看到那些临近过年提着大包、小包赶车回家的人,听到依稀的炮竹声,便勾起了我对过年的无限记忆。
记得小时候,最期望的就是过年,那时候家里的条件不是很好,只有过年才能有好多好吃的,才能穿上新衣服,才能有玩具。那时过年我最期待的就是爸爸能给我买一本故事书,衣服、玩具都可以不要,但书必须要,也正是从那时起养成了看书的习惯,一直延续到现在。好多的小伙伴一起拿着鞭炮,挨家挨户的串门,心里美滋滋的。到初二拜年,我和妹妹都争着去拜年,因为能得到“好多”的压岁钱。那时日子虽然比较苦,可是年味却很浓。
2006年我去了天津,由于离家特别远,过年的车票又不好买,隔了一年,直到08年才回家,临近过年的那一个多月,回家的心情总是特别的急切,整晚整晚的睡不着觉,总感觉时间过得太慢了,恨不得马上就回家,到买票的时间了,半夜4点多边去火车站排队买票,虽然最终只买到了站票,可心里还是特别的高兴和兴奋,因为终于能回家了,在火车上站10多个小时虽然很累也很难熬,可是这些都被马上就能见到家人的兴奋给抵消了。当看到在车站等我的父亲时,激动的都快掉下眼泪了,两年时间不见,爸爸苍老了很多。到家后,妈妈和妹妹早就做了好多好吃的,看着满桌丰盛的饭菜,心里感到特别的幸福。爷爷、奶奶听到我要回家的消息后,也是一大早就在家里等着,一回家就看到他们,很激动也很感动。大年初一,一大家子人聚到一块,高高兴兴的吃着饭、喝着酒、聊着天,一种久违的感觉。在家的时间总是过得很快,转眼又到了出发的时刻了,心中充满了不舍和留恋,就这样踏上了去他乡的路。
2011年过年对我来说是比较特别的,因为这次过年只有我一个人,这是之前从来没有经历过的,由于2012年3月份准备回家,因此决定过年就不回去了。所有的同事、朋友都回家了,宿舍里只剩我孤零零的一个人,街上的饭馆大部分也都关门了,只能从超市里买东西,大过年的吃着泡面,下载了一些有声小说,天天躺在床上听,心里真的很不是滋味,虽然感到孤独和凄凉,但是没有想象中的那么不能忍受,也算是一种经历吧,由此得到“人的适应能力其实很强,有时只是没逼到那个份上而已!
现在离家近了,一年也能会好几趟家,过年没有了之前那种特别急切回家的感觉,再也不用愁买不到车票了。但是每到过年,心中还是充满了期待,期待着家人团聚,期待着朋友、同学的相聚,更期待着能给来年制定一个好的计划。遗憾的是爷爷的离世,再也不能和他一块过年了,没想到此处,心里便不是滋味,只能在爷爷的坟前多少几张纸,盼着在天堂的爷爷也能过个好年。
父母渐渐的变老,每到过年最期待的莫过于儿女能够在身边,能够一家人团聚了,因此不论我们离家再远,过年都要回家看看,和家人能够团聚,这就是过年最大的意义!
春节的记忆主题散文【5】
每年,在大雪纷飞的时候,山南海北、四面八方的游子都会不约而同地赶回家,历尽千辛万苦,亲赴一年一度迎春的盛典,只为了一份亲情、一种温暖、一场团聚、一次欢庆。那是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最古老、最隆重的节日。
春节,是中国人最浓郁、最美丽的乡愁。
春节的帷幕,是从农历腊八那天缓缓拉开的。
吃过腊八粥,人们便开始紧锣密鼓地置办年货。小时候,每当春节临近时,我就像个跟屁虫似地跟在父亲身后,在如织的人流中穿行在市场和商店中。父亲不时地从口袋里掏出一张纸来,看看预先在上面写好的要买的东西。无论走在大街,还是小巷,你都会从人们怀里抱着的衣服鞋袜,手里提着的鸡鸭肉鱼,或篮子里装着的食品糖果里,感受到沁人肺腑的那种浓浓的年味。
腊月二十三过小年,那是春节的一次热身。每到这一天晚上,我都会屁颠屁颠地帮着父亲把上一年接来的灶王爷的神像,从厨房的墙上请下来,然后到室外摆上糖瓜等供品,父亲虔诚地点上香火,点响几个“二踢脚”,送灶王爷上天“述职”,俗称“辞灶”。传说灶王爷是玉皇大帝派到人间来探查世情的。人们用熬熟的麦芽糖制成糖瓜,“贿赂”灶王爷,拜托他“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期盼着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扫过房子,便开始准备年饭了。比如杀鸡、炖猪头、灌腊肠啥的。腊月二十八二十九两天,家家户户都要蒸枣馒头、蒸年糕、炸面鱼、炸套环、炸丸子、炸鱼什么的。传统习俗里,讲究馒头要蒸两三锅,能吃到正月初五六,才算圆满。
梦里寻你千百度,春节终于姗姗来迟。孩提时代,我年复一年地板着手指数日子,热切地期盼着除夕夜的到来。
大年三十,无疑是春节的高潮。人们辛辛苦苦忙碌了一年,只为了这一天。虽然那时家里很穷,但童年时的春节是我一生的胎记,镌刻在我心里,成为我最幸福、最快乐、最美好的记忆。记得十一二岁时我就能帮母亲剁饺子馅,准备年夜饭了;下午还要帮父亲贴年画、贴春联、贴“福”字。全家人忙得不亦乐乎,屋里屋外透着迎接新年的喜庆气氛。
傍晚,人们要在案桌上供上仙逝祖辈们的牌位,摆上鸡鸭鱼肉、点心水果等供品。年夜饭前要点上香烛,祭天地,祭祖宗,接财神爷、灶王爷……祈求祖先和神灵的保佑。这不是迷信,而是民族的传统年俗。
当父亲陪我在院子里放完迎年鞭炮,回到温暖的家里,大盘大碗的菜肴和热气腾腾的饺子摆上桌子时,年夜饭就开始了。全家老小围坐在一起边吃边说,边喝边笑,大家频频敬酒,相互祝愿,其乐融融,其情绵绵。
“哎哟,我吃出钱来了!”父亲惬意地说。他常常第一个从饺子里吃出硬币来,大家便兴高采烈地举起酒杯祝贺父亲:“恭喜发财!”这也是全家人共同的心愿。随后有人从饺子里吃出枣、吃出糖、吃出花生……其实都是事先包进饺子里的,旨在庆贺大家新年有个好彩头。这是一年中最丰盛、最温馨、最令人留恋的家宴。
室外鞭炮噼里啪啦,星光闪烁,震耳欲聋;烟花腾空四起,映红天际,硝烟味弥漫着夜空;夹杂着孩子们的欢笑声,交相辉映,神州大地被淹没在春节热烈欢快的氛围里。
爆竹是男孩子们的最爱。父亲年前不定哪一天从外面回来,会突然从提篮里拿出两挂小鞭、几扎滴滴金和几个又粗又大的红皮爆竹,笑眯眯地递到我手里,给我一个意外的惊喜。我常常乐不可支地旋即跑出去,与小伙伴们夸耀上几句。不过,父亲总是不放心,每次都要陪着我一起放鞭炮。
爆竹无疑是春节钟情的歌者,它肩负着神圣的使命,散发着浓烈的年味,一如雄鸡报晓的啼鸣,它是报春的惊雷,是春节交响曲粗犷高亢、感天动地的男高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这是王安石描写春节的诗句。诗中典型的意境,鲜活的细节,构成了一幅乡风民俗的绚丽画卷,流传千古,至今还为人们津津乐道。
吃完了年夜饭,便开始“守岁”。除夕之夜非同寻常,“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守岁”是古往今来的文化传统,是辞旧迎新最古朴最温存的守望。全家人团聚在一起,喝着茶水,吃着瓜子、水果,抽着烟,拉着家常,彻夜不眠,以待天明。其实,话里话外人们说的都是对过去岁月的回顾,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守岁”时,我和弟妹们会心满意足地换上新衣服,喜形于色地站到镜子前打量自己;父亲满面春风地分给我们压岁钱,而压岁钱一定是父亲精心准备好的崭新的钞票。那个开心劲简直无法用语言来形容。
除夕夜,在期盼中人们内心还有一种敬畏。父母常常压低声音神秘地告诫孩子们,不许大声说话,更不能说不吉利的话,不得弄坏家里的东西,弄坏了东西会不吉利。我和弟妹们总是小心翼翼的,生怕说错什么或做错什么,说话时轻声细语,仿佛声音一大,就是不敬,就会惹怒无处不在的神灵。
不过,小时候我和弟妹们“守岁”,往往熬不到天明,便脱下新衣服叠得整整齐齐地放在枕边睡去。
文化大革命期间,各级要求抓革命,促生产,移风易俗,过革命化春节。然而,一纸通知终究抵挡不住几千年的文化传统,拨乱反正,春节习俗愈加红火起来。
现代社会为除夕夜赋予了新的形式和内容。始自1983年的春节联欢晚会为亿万家庭所喜闻乐见,电话、短信、微信、微博等沟通方式也早已融入到人们的生活里。
大年初一清早,人们便踩着一地花花绿绿的炮屑纸,给长辈和亲友们拜年去了。孩子们身上穿着新衣,兜里装着压岁钱,嘴里含着奶糖,脸上挂满微笑。到处张灯结彩,一派节日景象。“过年好!”的问候声此起彼伏,不时地从街头巷尾、这里那里传来。
幸福的时光总是美好而短暂的。仿佛新年才刚刚开始,眨眼功夫,初二晚上或有的地方初三早晨的送年仪式便悄然而至。按照传统习俗,吃完送年的饺子,就算送走了新年。小时候我总感觉新年的礼仪太过仓促,还没尽兴呢,就把新年送走了,心中不免有些失落。
其实,古人对新年的安排蕴含着深意。
走娘家,便是春节习俗里最温馨、最甜蜜、最崇高的日子,正如一位学者说的,那“是一个巨大的人伦美丽”。
正月初三,已经出嫁的女儿,要赶在送年后,带着丈夫和孩子回娘家,给父母拜年,答谢父母的养育之恩,回报老人家的风雨艰辛。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如今,我和老伴已经做了姥姥、姥爷,童年已成为我们遥远的回忆。我们有两个女儿,每到这一天,“姥姥、姥爷”不绝于耳,一家人欢聚在一起,畅所欲言,谈笑风生,尽情享受着天伦之乐。
傍晚,我们恋恋不舍地将女儿、女婿、外孙女们送到门外,在挥手告别那一刻,我突然隐隐地感到,世上所有的爱都是为了相聚,唯有父母的爱是为了分离。我敢说,那是任何爱都无法比拟的最博大、最无私、最深沉的爱。
过年真的很累,年前的忙碌已使人精疲力竭,从初一开始,每天除了要接待络绎不绝前来拜年的亲友,还要带上礼品,走亲访友,七大姑八大姨,该去的一家都不能少,只是再累心里也高兴。男孩子们还不时地惦记着回家放上一通鞭炮。这过年啊,过的就是传统,就是味道,就是气氛。
绵延不断的鞭炮声,一直延续到正月十五元宵节。
可以说,元宵节是行将结束的春节的又一个高潮,然而无论多么热闹,也难掩人们对告别春节的不舍。春节像陈年老酒一样醇香、醉人、绵长,不论你走到哪里,都忘不了这浓郁、美丽的乡愁。元宵节则是人们对春节留恋的咀嚼和回味。
时代在变迁,不变的是真情。这些古老的春节习俗,浸透着纯朴的民风,蕴含着民族的智慧和情感,彰显着人们的精神寄托和生命追求。几千年中华文明积淀下来的这些文化基因,早已渗透到我们炎黄子孙的血脉里。
春节的记忆主题散文【6】
儿时盼过年,那时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都还相当匮乏,过年不仅有好吃的,可以解馋瘾,而且非常好玩。一是有不少地方演电影、唱调(地方戏);二是可以打鞭炮、拜年;三是如果哪年过年有新衣服或新鞋子穿,就更甭提有多高兴了;四是哪家请客划拳可以看热闹。
看电影、听调。那时逢年过节,传出放电影或唱调的消息,不管多远,四邻八乡的乡亲都一窝蜂赶去。如果太远,小孩子吵着要去的话,大人嫌麻烦,就一句话威胁:来去都自己走!少部分胆小的小孩子权衡一下,就不敢去了,但大部分小孩子不管怎么威胁,就是要跟着大人走。尽管是室外,没有凳子,大家还是高兴得很。如在这里你能从亲戚朋友家弄条长板凳给同去的人坐,那你就是最可爱的人。
穿新衣、新鞋。每当看到别人穿了新衣服,我好羡慕。不敢跟阿爸(爸)说,就跟娭毑(妈)说:哪个哪个又穿新衣了。我年年过年前都这么说,娭毑就哄我说:过年给你做。一旦哪年兑现给我做了新衣服,年后干活也好,读书也好,我都特别有劲。我记得我每一件新衣都很长,与身高不成比例,其它小孩子新衣也差不多,为得是可以多穿几年。新鞋子一般是自做的布鞋,好一点是解放鞋,要是哪个小孩子能穿出一双白网鞋,那就像一个王子或公主。热天看见那位大姑娘穿了一件涤绸凉衬衣或冷天哪个穿上涤绸卡外衣,除羡慕得要死外,就是猜测他(她)家怎么这么有钱!?。
打鞭炮、拜年。每年正月初一男孩子都特别兴奋。清早阿爸一起床,我就跟着起床,为的是参与打那封开门红的长鞭炮,往往是阿爸打了才一小截,我就霸蛮要过来,接着打,听着那震耳欲聋鞭炮声,我呲着牙,半眯着眼,提着那鞭炮门里门外到处转,特别的倒瘾,阿爸一进里屋,我就趁机掐一截鞭炮塞进裤兜里,用来以后慢慢耍。这时全村鞭炮声响已是此起彼伏,经久不息。吃完早饭我们男孩子就成群结队给每家每户拜年,一进门喊:爹爹、婆婆、伯爷、伯娘、叔叔、婶婶拜年发财!主人家就笑的合不拢嘴,说:满崽、满崽在行(懂事有礼貌)!然后就给每个人发鞭炮、冲天炮,家里再穷的也发啪啪纸(一种火药粒纸,击打就响),这时混在我们中的女孩子也想要鞭炮,一般主人家是不会给的,只给一些瓜子、花生和糖果。小孩子给全村家家户户拜完年后,各家各户才安排自己家的拜年活动。
请客、桂阳拳。大人除了年前筹备过年愁眉苦脸外,正月里也是快乐的。正月里请客或来客请人陪客,特别热闹,请客前必须先烧几坛子酒备用。坐席是有些讲究的,最尊重的客人坐上席,主人坐朝席,其它客人依自己的身份找位置坐好。那时农村没有圆桌和转盘,所以好菜、大菜往上席边摆。一般父子不同席,女客不上席,女的只能在桌子边夹些菜就离开。我拿一个中号碗装半碗饭,为的是可以多盛菜,然后就到阿爸身后蹭,他知道我用意,给我夹一个粑头(鸡鸭腿)和些小菜,低声说:快走,快走。我屁颠、屁颠走开。这就是农村当满崽的优势,其它姊妹就要老实得多。宴席开始,主人讲几句客套话后,说:我起四杯酒(一两六的杯子半杯或满杯),祝大家四季发财!大家附和说:好,好!一起干四杯。酒量小的此时说话,舌头开始伸不直了。喝酒还只是开了个头,然后就是划桂阳拳,主人定规矩,大家通过。规矩的基本内容:如何当官、过关、每一关多少杯、每一杯多少酒、如何罚酒。桂阳拳序语为:拳不兴,高兴。然后进入口令:独一个拳、二笃梅拳、三多拳、四季发财拳、五魁手拳、六位高兴拳、七巧妹拳、八马拳(八仙过海拳)、久长拳、满堂红拳。猜中为赢,拳输者喝酒。初学者也可以直接喊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不带花、彩。两个旗鼓相当的对手划桂阳拳,像两个将军对阵一样,真是好看、好听,又激动人心。一席按十人计,主人第一个当官,一关六杯,对阵九人,六九五十四杯,每一杯至少五钱以上,总计酒量达三斤,十人当完官下来,耗酒将达三十斤。所以正月每家每户不烧几坛米酒或红薯酒是不行的。事实上,有些人在当官的过程中就倒了下来,有的人还没当官,在对阵中便倒了下来,都因为对阵中输多赢少,后面的活动当然参与不了了。高潮迭起时,邻居、客人的家人都来看热闹。有些客人看见家人来了,便开始耍巧(作弊),把输的酒小杯倒作大杯,说一起喝掉,其实是想方设法让家人偷偷代他喝掉。但只要被抓到,肯定要罚酒。这时倒下的人有的便装不省人事,有的便讲些云里雾里、不着边际的话,惹得看热闹的人笑的揉肚子。没倒下的人更是豪气冲天,看热闹的评头论足,掌声不断。一场酒下来,便为村里的人们第二天和今后增添了不少的谈资和笑话。那时大人正月里的快乐就这样一年年延续着。
后来在外读书,接触的世界越来越宽,又在县城工作,觉得外面的世界很文明、很精彩:电视、电影、剧院、卡啦OK等,应有尽有,想玩、想看什么再也没有多大限制了,却再也找不到那时的兴致和感觉了。
如今自己的小孩也十多岁了,年年过年小孩伸手要的是红包,亲朋好友给的也是红包。过年大人们谈论小孩,总是抱怨。这个说:我的小孩鸡鸭不吃,肉也不吃,不知道买什么给他吃。那个说:我们买的东西他不吃,总是他自己拿钱买,吃些什么酸萝卜、羊肉串、肯德基。衣服是校服不穿,衣服、鞋子必须是名牌。另一个说:还是把孩子放到农村去吃一点苦。马上有人反驳说:现在农村的小孩也不是像我们那时一样,每天要扯猪草、砍柴、干农活才有饭吃,好多家庭条件比城里还好!又有人说:现在有什么过年不过年的,哪天吃的不像过年?不知谁不着边际地嚷一句:都是独生子女惹的祸。
如今住得也舒适、宽趟了,只是很多人住楼房连一个单元的人也不认识,甚至对门对户的人也没有往来,走动。又哪谈得上邻里相互帮助、相互照顾啰!
真不知是发展的缺陷,还是文明的悲哀!
春节的记忆主题散文【7】
今年的春节我又可能不回家了,我已经好几个春节没回去了,不知家乡今年的春节还会不会装故事,不知今年的故事会不会装得比以往更热闹。每个不在家乡的春节,我都会不由自主地想起家乡热热闹闹的装故事风俗,那是一种美在其中、乐在其中、熏陶在其中的风俗,至今想来都回味无穷。
装故事就是以一种亮相的形式装扮历史或书籍中的人物或事件。在家乡,装故事的风俗不知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但文革后一直延续着,每年从初一晚上开始。那时我们那个小县城只有两条主街道,叫东关街和南关街。实际上是一南一北的两条街。不知从哪一年开始,其中的一条街装了台故事到另一条街,于是另一条街第二天就装两台故事回敬这条街。一来一往,故事越装越多,一直装到正月十五。两条街就在无形中比赛故事的多少和精致。但不管怎么变,每年的故事都是从姜太公钓鱼开始,一些耳熟能详的故事每年都会出现,改革开放以后又增加了一些现代的故事。
一到初一晚上,市民们都会在火炉旁边一边吃着东西一边闲聊一边侧着耳朵听外面的动静。大约在九点左右,锣鼓、钹声便会从东关街或南关街的方向飘来,于是人们纷纷朝声音的方向跑去。走到近处,你就可以看到,前面一位老翁打扮的人穿着古装,头上挽着发髻,手里握住一根没有钩子的钓鱼杆。敲锣打鼓和点灯的两三个人都跟在后面。观众这时就会议论开来:看,姜太公来了,这个姜太公扮得还真不错,手势很准之类的。这一行人一直要把整个对方的街走完才息声回去。第二天,对方街道或许就装出峰火戏诸侯和管仲、鲍叔牙两台故事。这样就进行完了第一个回合的较量。接下来两条街道的竞争就一华考|zk168晚不止以一台的数量递增了。大部分的故事人物都以小孩来装扮:把小孩固定在四方桌上,站着或坐着,由几个身强力壮的人抬着,不用说唱,只通过道具、服饰、身姿和音乐来表现人物形象和事件。道具也很丰富,惟妙惟肖,比如打铁的会一路打出火星来。在这延续半个月的游行中,人们可以看到化蝶飞舞的梁山伯、祝英台,卧薪尝胆的越王勾践,多愁善感的黛玉葬花,忍辱负重的苏武牧羊……这一行行的游行队伍在短短的半个月里就把历史的神话的天上的人间的故事演绎了一遍,像一条历史的河流在人们眼前有声有色地流淌过去。人们就在看故事的过程当中走过了上下几千年。
记得有一次我那9岁的小妹也被“借”去装了一回故事。她装扮的是穆桂英,在家早早地吃了饭就去化妆。小妹穿着一身笨重的衣服,身后插着几面旗,样子挺威武的,可是她被固定在桌子上不能乱动。一个晚上下来,她脚都站软了,一回到家就叫苦。不过过后我们再问她这事时,她却说挺有趣的,站在桌子上比谁都高,真威风。
几年前的一个春节,县里面也开始重视起装故事这民间风俗来了。那一年我正好在家,正月十五的晚上从七点钟开始,两条街的近百台故事都汇在一起游行,灯火通明,照得白昼一般。队伍拉了一公里多远,在国道上把过往的车辆都堵住了。不过那些车上的人也一个个好奇地观看整个游行,并无厌烦之色。听说后来为了不堵塞交通就不再游到国道上去了。每年正月十五的那一场都由县里组织,还发奖呢。
几年了,家乡的“故事”只有在思念和梦里不时地出现,远方的我只能在那想象的壮观场面里数着一台台熟悉的故事,数着家乡人们一张张喜悦的脸。
第二篇:春节的记忆散文
春节毕竟是最不如意的春节,先前老婆的计划是“东走走西看看”地过完这个据说中国人最喜庆的节日,然而,由于几十亿人的大迁移——永远塞车的道路,过夜排队买票的人群,拥挤的车站,长久的等待,我们不得不放弃早已定下的计划。还是窝在家里好一些,或许也能为这几十亿大军腾一点地方,让那恐怖的春运因为没有我们的参与少一些焦急和等待。
对于这个节日,如果以外出旅游的方式来度过,我觉得是对这个节日的亵渎,最起码,你不懂得这个节日的真正含意。幸好,父亲也能和我们在一起过这个节,这是我感到比较欣慰的。遗憾的是母亲却在弟弟那里过春节去了,孩子的外公也回老家去了,一家人还是没有得以真正的团聚。
我总以为,春节是最为美好的节日。这种认识可能源于儿时对春节的感悟,那些认识已经过去近三十年了,然而却一直根植于自己的潜意识中。那时的生活虽没有这样的富足,没有这样的奢华和丰富多彩,然而它却是最富于人情味的,最能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节日。对孩童时期的我们来说,它不仅充满着欢笑,更重要的是它让我们懂得孝道、尊崇、礼仪和敬畏。所以春节在我看来,不仅仅是一个节日,它更多的是一种文化,这种文化应该得到传承和保持下去。
小时侯生活在农村。生活条件的艰苦和辛勤的劳作,一年之中没有多少是空闲的时光。唯有这春节,能让父辈们放下手中的农活,关注于这样一个特殊的日子。
在印象中,家乡的春节是从腊月二十三开始的。这一天,家家户户都比较忙碌,全家总动员,一起动手把家里的卫生打扫一遍,特别是家里的厨房。据家乡习俗讲,这一天灶神要上天去,家里得打扫洗净一年中所有的尘土,让灶神轻快上天,以示对神明的敬畏,以求保佑来年家里诸事平安,这一天也称为“忌灶”。打扫卫生也叫“打扬尘”,小时侯,还流传一句童谣:“腊月二十三,家里洗锅碗,洗锅碗,刷板板,灶王菩萨好上天,保佑一年好平安”。
记得从这一天开始,父辈们就会告诉我们春节之中好多的忌讳。什么不得说脏话骂人,不得与人结怨,在别人家吃饭时不得窜门,吃饭时不得掉碗筷等等,很多很多禁忌。如果违反这种禁忌,来年就会不顺利的,这种禁忌要在元宵过了以后才能解除。
小时侯过春节是十分讲究的,也是十分小心的。然后就是请家里的长辈一起来团年吃个饭。我们小时候父辈们就请爷爷奶奶和外公外婆们到家里来,这是每个做儿女家都要做的一件事。据说儿女比较多的老人们要吃到大年三十,这也是儿女们必须做的一件事,无论你贫穷和富贵,这是必须的,因为这是为人儿女应尽的孝道。
其次是除夕和正月初一,这是春节的高潮。从腊月二十三起,家乡的鞭炮声响就会一直持续到正月,而除夕和正月初一最盛,那种热闹的场景,我觉得只有用空前来形容。直到现在,这种情形也再没有出现过。
于是就会有更多的讲究,大年三十父亲总会带我们贴春联和门神,教我们认识春联上的字。什么“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之类的春联,我犹记忆在心。直到现在,我还记得曾经在老家门上贴的隋末英雄秦琼和程咬金的画像,他们的面貌虽凶神恶煞,然而却能保护家园,所以我一直对他们崇拜有佳,因为他们在我们幼小的心灵中代表的是正义和勇敢。
贴完对联父亲就会带我们去给已故亲人坟上烧香,好让我们知道每个已故亲人的坟茔在哪里,还会讲解已故亲人在世的事迹,以对亲人的缅怀。
正月初一是我小时侯春节期间最欢喜的一天。很早父母就会叫我们起床的(大约早晨六点吧,有时会更早),因为父辈们说,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这是一年的第一天,起得早是对来年一个好的期盼和对来年美好的生活的向往。然后就是跟父母依旧对祖先祭祀一番(这种仪式在家),我们小孩子得在祖先的神龛下跪拜,以求保佑我们。祭祀完后,全家便围着灶台包汤圆,这一顿汤圆还不准吃完,至少得留下一个,表示来年还得团圆。
然而最令自己兴奋的是吃过汤圆后,母亲就会把早已准备好的新衣服给我们穿上,从头到脚全换成新的。因为那时家里穷,只有过年才有一套新衣服穿,那时虽然穿的是的确良布,布鞋,然而对于我们而言,那是无比兴奋的事啊!
这一天,全家都得吃素,不得吃肉。一般在我们老家,人们早晨吃汤圆,中午吃面,晚上也吃面。据说这是有讲究的,这是一年的第一天,吃肉是对血肉生命的不敬,万物在这一天都是平等的,没有任何一种生命在这一天会把另一种生命当食物吃掉。
初一之后,便是走亲串友,这种习俗一直到正月十五才能结束。一般每家人都得准备一天请亲朋好友来家聚一下,摆上好酒菜请他们来吃一顿的,以示礼尚往来,同时也表示感情联络——但绝对是纯朴的、无欲的、发自内心的、充满了人情味;让人不仅感到人间的温暖,同时也懂得世间情谊的珍贵。
小时侯的春节,虽是贫寒的,然而却是丰满的;没有世俗的欲念,有的是亲情的温暖;没有短信群发的祝福,有的是走亲串友的真情笑脸;没有打不完的电话,有的是敬上父母的那一杯土酒。如今这样的一个春节,少许了多少文化,少却了多少禁忌,又少了多少敬畏,正因为如此,这世界却多了这么多浮躁与暴戾,充满着虚伪、贪欲与恶行,一个渐渐失去禁忌和敬畏之心的节日,何来道德与孝道,哪还有多少温情和礼仪?
当元宵夜的鞭炮依然在窗外响起时,然而春节已不是昨日的春节,洗漱掉这一身的年味,早早睡去吧!只希望来年会过得更加美好,希望爱我的人和我爱的人在新的一年更加平安、健康!
第三篇:记忆中的春节散文
每年,在大雪纷飞的时候,山南海北、四面八方的游子都会不约而同地赶回家,历尽千辛万苦,亲赴一年一度迎春的盛典,只为了一份亲情、一种温暖、一场团聚、一次欢庆。那是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最古老、最隆重的节日。接下来小编为你带来记忆中的春节散文,希望对你有帮助。
春节,是中国人最浓郁、最美丽的乡愁。
春节的帷幕,是从农历腊八那天缓缓拉开的。
吃过腊八粥,人们便开始紧锣密鼓地置办年货。小时候,每当春节临近时,我就像个跟屁虫似地跟在我的父亲身后,在如织的人流中穿行在市场和商店中。我的父亲不时地从口袋里掏出一张纸来,看看预先在上面写好的要买的东西。无论走在大街,还是小巷,你都会从人们怀里抱着的衣服鞋袜,手里提着的鸡鸭肉鱼,或篮子里装着的食品糖果里,感受到沁人肺腑的那种浓浓的年味。
腊月二十三过小年,那是春节的一次热身。每到这一天晚上,我都会屁颠屁颠地帮着我的父亲把上一年接来的灶王爷的神像,从厨房的墙上请下来,然后到室外摆上糖瓜等供品,我的父亲虔诚地点上香火,点响几个“二踢脚”,送灶王爷上天“述职”,俗称“辞灶”。传说灶王爷是玉皇大帝派到人间来探查世情的。人们用熬熟的麦芽糖制成糖瓜,“贿赂”灶王爷,拜托他“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期盼着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扫过房子,便开始准备年饭了。比如杀鸡、炖猪头、灌腊肠啥的。腊月二十八二十九两天,家家户户都要蒸枣馒头、蒸年糕、炸面鱼、炸套环、炸丸子、炸鱼什么的。传统习俗里,讲究馒头要蒸两三锅,能吃到正月初五六,才算圆满。
梦里寻你千百度,春节终于姗姗来迟。孩提时代,我年复一年地板着手指数日子,热切地期盼着除夕夜的到来。
大年三十,无疑是春节的高潮。人们辛辛苦苦忙碌了一年,只为了这一天。虽然那时家里很穷,但童年时的春节是我一生的胎记,镌刻在我心里,成为我最幸福、最快乐、最美好的记忆。记得十一二岁时我就能帮母亲剁饺子馅,准备年夜饭了;下午还要帮我的父亲贴年画、贴春联、贴“福”字。全家人忙得不亦乐乎,屋里屋外透着迎接新年的喜庆气氛。
傍晚,人们要在案桌上供上仙逝祖辈们的牌位,摆上鸡鸭鱼肉、点心水果等供品。年夜饭前要点上香烛,祭天地,祭祖宗,接财神爷、灶王爷……祈求祖先和神灵的保佑。这不是迷信,而是民族的传统年俗。
当我的父亲陪我在院子里放完迎年鞭炮,回到温暖的家里,大盘大碗的菜肴和热气腾腾的饺子摆上桌子时,年夜饭就开始了。全家老小围坐在一起边吃边说,边喝边笑,大家频频敬酒,相互祝愿,其乐融融,其情绵绵。
“哎哟,我吃出钱来了!”我的父亲惬意地说。他常常第一个从饺子里吃出硬币来,大家便兴高采烈地举起酒杯祝贺我的父亲:“恭喜发财!”这也是全家人共同的心愿。随后有人从饺子里吃出枣、吃出糖、吃出花生……其实都是事先包进饺子里的,旨在庆贺大家新年有个好彩头。这是一年中最丰盛、最温馨、最令人留恋的家宴。
室外鞭炮噼里啪啦,星光闪烁,震耳欲聋;烟花腾空四起,映红天际,硝烟味弥漫着夜空;夹杂着孩子们的欢笑声,交相辉映,神州大地被淹没在春节热烈欢快的氛围里。
爆竹是男孩子们的最爱。我的父亲年前不定哪一天从外面回来,会突然从提篮里拿出两挂小鞭、几扎滴滴金和几个又粗又大的红皮爆竹,笑眯眯地递到我手里,给我一个意外的惊喜。我常常乐不可支地旋即跑出去,与小伙伴们夸耀上几句。不过,我的父亲总是不放心,每次都要陪着我一起放鞭炮。
爆竹无疑是春节钟情的歌者,它肩负着神圣的使命,散发着浓烈的年味,一如雄鸡报晓的啼鸣,它是报春的惊雷,是春节交响曲粗犷高亢、感天动地的男高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这是王安石描写春节的诗句。诗中典型的意境,鲜活的细节,构成了一幅乡风民俗的绚丽画卷,流传千古,至今还为人们津津乐道。
吃完了年夜饭,便开始“守岁”。除夕之夜非同寻常,“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守岁”是古往今来的文化传统,是辞旧迎新最古朴最温存的守望。全家人团聚在一起,喝着茶水,吃着瓜子、水果,抽着烟,拉着家常,彻夜不眠,以待天明。其实,话里话外人们说的都是对过去岁月的回顾,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守岁”时,我和弟妹们会心满意足地换上新衣服,喜形于色地站到镜子前打量自己;我的父亲满面春风地分给我们压岁钱,而压岁钱一定是我的父亲精心准备好的崭新的钞票。那个开心劲简直无法用语言来形容。
除夕夜,在期盼中人们内心还有一种敬畏。父母常常压低声音神秘地告诫孩子们,不许大声说话,更不能说不吉利的话,不得弄坏家里的东西,弄坏了东西会不吉利。我和弟妹们总是小心翼翼的,生怕说错什么或做错什么,说话时轻声细语,仿佛声音一大,就是不敬,就会惹怒无处不在的神灵。
不过,小时候我和弟妹们“守岁”,往往熬不到天明,便脱下新衣服叠得整整齐齐地放在枕边睡去。
文化大革命期间,各级要求抓革命,促生产,移风易俗,过革命化春节。然而,一纸通知终究抵挡不住几千年的文化传统,“”,拨乱反正,春节习俗愈加红火起来。
现代社会为除夕夜赋予了新的形式和内容。始自1983年的春节联欢晚会为亿万家庭所喜闻乐见,电话、短信、微信、微博等沟通方式也早已融入到人们的生活里。
大年初一清早,人们便踩着一地花花绿绿的炮屑纸,给长辈和亲友们拜年去了。孩子们身上穿着新衣,兜里装着压岁钱,嘴里含着奶糖,脸上挂满微笑。到处张灯结彩,一派节日景象。“过年好!”的问候声此起彼伏,不时地从街头巷尾、这里那里传来。
幸福的时光总是美好而短暂的。仿佛新年才刚刚开始,眨眼功夫,初二晚上或有的地方初三早晨的送年仪式便悄然而至。按照传统习俗,吃完送年的饺子,就算送走了新年。小时候我总感觉新年的礼仪太过仓促,还没尽兴呢,就把新年送走了,心中不免有些失落。
其实,古人对新年的安排蕴含着深意。
走娘家,便是春节习俗里最温馨、最甜蜜、最崇高的日子,正如一位学者说的,那“是一个巨大的人伦美丽”。
正月初三,已经出嫁的女儿,要赶在送年后,带着丈夫和孩子回娘家,给父母拜年,答谢父母的养育之恩,回报老人家的风雨艰辛。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如今,我和老伴已经做了姥姥、姥爷,童年已成为我们遥远的回忆。我们有两个女儿,每到这一天,“姥姥、姥爷”不绝于耳,一家人欢聚在一起,畅所欲言,谈笑风生,尽情享受着天伦之乐。
傍晚,我们恋恋不舍地将女儿、女婿、外孙女们送到门外,在挥手告别那一刻,我突然隐隐地感到,世上所有的爱都是为了相聚,唯有父母的爱是为了分离。我敢说,那是任何爱都无法比拟的最博大、最无私、最深沉的爱。
过年真的很累,年前的忙碌已使人精疲力竭,从初一开始,每天除了要接待络绎不绝前来拜年的亲友,还要带上礼品,走亲访友,七大姑八大姨,该去的一家都不能少,只是再累心里也高兴。男孩子们还不时地惦记着回家放上一通鞭炮。这过年啊,过的就是传统,就是味道,就是气氛。
绵延不断的鞭炮声,一直延续到正月十五元宵节。
可以说,元宵节是行将结束的春节的又一个高潮,然而无论多么热闹,也难掩人们对告别春节的不舍。春节像陈年老酒一样醇香、醉人、绵长,不论你走到哪里,都忘不了这浓郁、美丽的乡愁。元宵节则是人们对春节留恋的咀嚼和回味。
时代在变迁,不变的是真情。这些古老的春节习俗,浸透着纯朴的民风,蕴含着民族的智慧和情感,彰显着人们的精神寄托和生命追求。几千年中华文明积淀下来的这些文化基因,早已渗透到我们炎黄子孙的血脉里。
第四篇:过年散文:记忆中的春节
年年岁岁,岁岁年年!年,又到了,你记忆中的年是什么样的?对于中华儿女来说,过年就是团聚,是温暖,是幸福。你也有一样的感受吗?写下你心中的年吧!
记忆中的春节
过年也即是过春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中,最隆重,也是最重要的节日。每年这是时候,在外的游子都会陆陆续续赶老家过年。无论多遥远,无论路途多艰辛。无论大雪如何纷飞,无论大风大雨如何刮如何下,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信念——回家!
人是故乡亲, 茶是故乡浓,水是故乡甜,月是故乡圆,酒是故乡醇。春节,是中国人最浓郁、最美丽的乡愁。
春节的帷幕,是从农历腊八那天缓缓拉开的。
吃过腊八粥,人们便开始紧锣密鼓地置办年货。小时候,每当春节临近时,我就像个跟屁虫似地跟在父亲身后,在如织的人流中穿行在市场和商店中。父亲不时地从口袋里掏出一张纸来,看看预先在上面写好的要买的东西。无论走在大街,还是小巷,你都会从人们怀里抱着的衣服鞋袜,手里提着的鸡鸭肉鱼,或篮子里装着的食品糖果里,感受到沁人肺腑的那种浓浓的年味。
腊月二十三过小年,那是春节的一次热身。每到这一天晚上,我都会屁颠屁颠地帮着父亲把上一年接来的灶王爷的神像,从厨房的墙上请下来,然后到室外摆上糖瓜等供品,父亲虔诚地点上香火,点响几个“二踢脚”,送灶王爷上天“述职”,俗称“辞灶”。传说灶王爷是玉皇大帝派到人间来探查世情的。人们用熬熟的麦芽糖制成糖瓜,“贿赂”灶王爷,拜托他“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期盼着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扫过房子,便开始准备年饭了。比如杀鸡、炖猪头、灌腊肠啥的。腊月二十八二十九两天,家家户户都要蒸枣馒头、蒸年糕、炸面鱼、炸套环、炸丸子、炸鱼什么的。传统习俗里,讲究馒头要蒸两三锅,能吃到正月初五六,才算圆满。
梦里寻你千百度,春节终于姗姗来迟。孩提时代,我年复一年地板着手指数日子,热切地期盼着除夕夜的到来。
大年三十,无疑是春节的高潮。人们辛辛苦苦忙碌了一年,只为了这一天。虽然那时家里很穷,但童年时的春节是我一生的胎记,镌刻在我心里,成为我最幸福、最快乐、最美好的记忆。记得十一二岁时我就能帮母亲剁饺子馅,准备年夜饭了;下午还要帮父亲贴年画、贴春联、贴“福”字。全家人忙得不亦乐乎,屋里屋外透着迎接新年的喜庆气氛。
傍晚,人们要在案桌上供上仙逝祖辈们的牌位,摆上鸡鸭鱼肉、点心水果等供品。年夜饭前要点上香烛,祭天地,祭祖宗,接财神爷、灶王爷……祈求祖先和神灵的保佑。这不是迷信,而是民族的传统年俗。
当父亲陪我在院子里放完迎年鞭炮,回到温暖的家里,大盘大碗的菜肴和热气腾腾的饺子摆上桌子时,年夜饭就开始了。全家老小围坐在一起边吃边说,边喝边笑,大家频频敬酒,相互祝愿,其乐融融,其情绵绵。
“哎哟,我吃出钱来了!”父亲惬意地说。他常常第一个从饺子里吃出硬币来,大家便兴高采烈地举起酒杯祝贺父亲:“恭喜发财!”这也是全家人共同的心愿。随后有人从饺子里吃出枣、吃出糖、吃出花生……其实都是事先包进饺子里的,旨在庆贺大家新年有个好彩头。这是一年中最丰盛、最温馨、最令人留恋的家宴。
室外鞭炮噼里啪啦,星光闪烁,震耳欲聋;烟花腾空四起,映红天际,硝烟味弥漫着夜空;夹杂着孩子们的欢笑声,交相辉映,神州大地被淹没在春节热烈欢快的氛围里。
爆竹是男孩子们的最爱。父亲年前不定哪一天从外面回来,会突然从提篮里拿出两挂小鞭、几扎滴滴金和几个又粗又大的红皮爆竹,笑眯眯地递到我手里,给我一个意外的惊喜。我常常乐不可支地旋即跑出去,与小伙伴们夸耀上几句。不过,父亲总是不放心,每次都要陪着我一起放鞭炮。
爆竹无疑是春节钟情的歌者,它肩负着神圣的使命,散发着浓烈的年味,一如雄鸡报晓的啼鸣,它是报春的惊雷,是春节交响曲粗犷高亢、感天动地的男高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这是王安石描写春节的诗句。诗中典型的意境,鲜活的细节,构成了一幅乡风民俗的绚丽画卷,流传千古,至今还为人们津津乐道。
吃完了年夜饭,便开始“守岁”。除夕之夜非同寻常,“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守岁”是古往今来的文化传统,是辞旧迎新最古朴最温存的守望。全家人团聚在一起,喝着茶水,吃着瓜子、水果,抽着烟,拉着家常,彻夜不眠,以待天明。其实,话里话外人们说的都是对过去岁月的回顾,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守岁”时,我和弟妹们会心满意足地换上新衣服,喜形于色地站到镜子前打量自己;父亲满面春风地分给我们压岁钱,而压岁钱一定是父亲精心准备好的崭新的钞票。那个开心劲简直无法用语言来形容。
除夕夜,在期盼中人们内心还有一种敬畏。父母常常压低声音神秘地告诫孩子们,不许大声说话,更不能说不吉利的话,不得弄坏家里的东西,弄坏了东西会不吉利。我和弟妹们总是小心翼翼的,生怕说错什么或做错什么,说话时轻声细语,仿佛声音一大,就是不敬,就会惹怒无处不在的神灵。
不过,小时候我和弟妹们“守岁”,往往熬不到天明,便脱下新衣服叠得整整齐齐地放在枕边睡去。
文化大革命期间,各级要求抓革命,促生产,移风易俗,过革命化春节。然而,一纸通知终究抵挡不住几千年的文化传统,粉碎“4人帮”,拨乱反正,春节习俗愈加红火起来。
现代社会为除夕夜赋予了新的形式和内容。始自1983年的春节联欢晚会为亿万家庭所喜闻乐见,电话、短信、微信、微博等沟通方式也早已融入到人们的生活里。
大年初一清早,人们便踩着一地花花绿绿的炮屑纸,给长辈和亲友们拜年去了。孩子们身上穿着新衣,兜里装着压岁钱,嘴里含着奶糖,脸上挂满微笑。到处张灯结彩,一派节日景象。“过年好!”的问候声此起彼伏,不时地从街头巷尾、这里那里传来。
幸福的时光总是美好而短暂的。仿佛新年才刚刚开始,眨眼功夫,初二晚上或有的地方初三早晨的送年仪式便悄然而至。按照传统习俗,吃完送年的饺子,就算送走了新年。小时候我总感觉新年的礼仪太过仓促,还没尽兴呢,就把新年送走了,心中不免有些失落。
其实,古人对新年的安排蕴含着深意。
走娘家,便是春节习俗里最温馨、最甜蜜、最崇高的日子,正如一位学者说的,那“是一个巨大的人伦美丽”。
正月初三,已经出嫁的女儿,要赶在送年后,带着丈夫和孩子回娘家,给父母拜年,答谢父母的养育之恩,回报老人家的风雨艰辛。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如今,我和老伴已经做了姥姥、姥爷,童年已成为我们遥远的回忆。我们有两个女儿,每到这一天,“姥姥、姥爷”不绝于耳,一家人欢聚在一起,畅所欲言,谈笑风生,尽情享受着天伦之乐。
傍晚,我们恋恋不舍地将女儿、女婿、外孙女们送到门外,在挥手告别那一刻,我突然隐隐地感到,世上所有的爱都是为了相聚,唯有父母的爱是为了分离。我敢说,那是任何爱都无法比拟的最博大、最无私、最深沉的爱。
过年真的很累,年前的忙碌已使人精疲力竭,从初一开始,每天除了要接待络绎不绝前来拜年的亲友,还要带上礼品,走亲访友,七大姑八大姨,该去的一家都不能少,只是再累心里也高兴。男孩子们还不时地惦记着回家放上一通鞭炮。这过年啊,过的就是传统,就是味道,就是气氛。
绵延不断的鞭炮声,一直延续到正月十五元宵节。
可以说,元宵节是行将结束的春节的又一个高潮,然而无论多么热闹,也难掩人们对告别春节的不舍。春节像陈年老酒一样醇香、醉人、绵长,不论你走到哪里,都忘不了这浓郁、美丽的乡愁。元宵节则是人们对春节留恋的咀嚼和回味。
无论时代如何变迁,中国人不变的是情,是根。春节的传统文化,传达出来的精神是民族团结、友爱。这些古老的传统文化已经深深地扎根在中华民族的血脉里。
第五篇:青春记忆散文
歌德说:“青年男子谁个不善钟情,妙龄女子谁个不善怀春?这是人性中的至洁至纯!”追忆似水流年,感怀青春往事,曾经的懵懂少年、青葱岁月,谁没有过一些疯狂的举动、痴情的爱恋,谁不曾有过属于青春年少的故事?世事沧桑,多少年过去之后,当我们蓦然回首,重温这些青涩的情事,缅怀那些纯情的少年时,也许心中的感慨恰如李商隐的诗句:此情何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题记
(一)相见时难别亦难
俗话说:“运退黄金失色,时来黑铁生光。”他自小到大,一直是学习上的尖子,老师的红人,家里的掌上明珠,谁料中考却落得个惨败的结果,只考上了个普通高中,用他自己的话说:“那是个蹩脚的学校。”唉!怪只怪命运对他照顾得不彻底。
萍水相逢
上高中后,以前的“红极一时”与现在的低人一等,使他滋生了自卑感,他变得心灰意冷,多愁善感,对前途感到渺茫,于是孤独、寂寞折磨着他的心灵,更使他产生了一种感情危机。
到了高二,开始文理分科,由于他酷爱文学,便选择了学文这条路,幻想着将来进入中文系,成为一名作家。
却说文科班里有一位女同学同一位男同学在谈恋爱,由于对文学的共同爱好,他很快同她俩结识上了,并且成为亲密朋友。在她俩的拉拢下,他乐意做她俩的青鸟使者,为她俩传音送信。那女同学和她的男朋友卿卿我我、甜言蜜语,自不必说。她俩对他也颇为信任,他可以随便看她俩的情书。因此,他们仨很快成了知心朋友。他原来的孤独寂寞之感也一扫而光。
高考结果,他们三个都落榜了。那个女同学和她的男朋友感情破裂,分道扬镳,后来,她的男朋友到别的学校补习,而她和他仍旧回原学校复读。
同床异梦
论相貌,他,比她的男朋友俊美;论身材,他,也比她的男朋友更匹配于她。于是,她在心底里暗暗爱上他。他呢,认为她相貌还可以,就是家里太穷;况且他自有他的打算:在未考上大学之前,绝不谈恋爱。他和她依旧保持原来的关系。他们经常并肩而行,漫步草地,谈笑风生,潇洒风流,仿佛一对情投意合的情侣在热恋之中。他从不计较别人的议论,因为他认为他不过和她交交朋友,并非谈情说爱;他不相信男女之间只有爱情,没有友谊。而她呢,她又是怎么想?
高考又过了,他俩成绩都不理想,看来难逃名落孙山的厄运。一天,她突然对他诉苦说:“近来我心烦意乱得睡不好觉,你知道吗?”起初他不解其意,便问她:“想什么呢,会如此厉害?”殊不知她却反问道:“难道你还不知道,像我们这种年龄的人还有什么可想的呢?”听了这一句话中之话,他暗吃一惊,恍然大悟:“莫非她对我有意了?!”
不欢而散
是的,他猜对了,她一直在爱着他,深深地爱着他,只是不曾找到适当的机会,而今天,她认为正是倾诉衷肠的时候,于是……而他呢,他也很爱她,只是不能够永远,因为他还有使命。
在最后的告别宴上,他俩泪流满面,依依不舍。他唱了支歌,祝她《朋友,珍重》,她也唱了支歌,但愿《友谊天长地久》!
是啊!“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只有友情是永恒”!
人生路漫漫,他们又将去寻找各自的梦,但是前路等待他们的又将是什么命运?!
(二)道是无情却有情
高考回来,学友阿识约我去他家,交流思想,谈谈情况;因为明年他也要参加高考了。而我,由于高考发挥不佳,心中料定今年准是名落孙山了,因此郁郁寡欢,总想避而不谈有关高考的事情。但是友情难却,最终我还是去了他家。
似曾相识
真是“人生何处不相逢”,在阿识家里,我遇见一个“娉婷十七八”的少女,她有沉鱼落雁之貌,闭月羞花之容;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发若云鬓,眉如细柳,嘴似樱桃,睛若秋波,虽怒时而似笑,即瞋视而有情;柔中有刚,刚中有柔,仿佛木兰再世,又似桂英重生。“好一位绝色女子!”当时我在心里暗自赞叹,不禁把她注视了足足有五秒钟之久。原来她就是阿识的姐姐——我的小学同学:翠英。
记得小学时,老师曾夸奖过她,说:“翠英是班里学习最好的女同学!”可惜当时我童心未脱,没注意过她的相貌。后来,我们各自考上不同的中学,便一直再没有见过面。不过,她给我的印象颇好,她的名字我一直未忘。想不到现在她变成了这样子,真是“女大十八变”,而且越变越美!
她就像她的名字一样美,而且焕发着青春的光彩!
同病相怜
命运对我是无情的,而对她更无情。我十一岁上失去了父爱,成了孤儿,靠妈妈的抚养长大,靠哥哥的支持上学。而她呢?她从小就失去了父亲,阿识——她的弟弟才出生三个月,她的妈妈又改嫁,丢下她哥、她弟和她跟年迈的奶奶一起过活。为了维持生计,为了让她的弟弟继续升学,她不得不才上了一学期初中就退学回家,帮助她的哥哥和奶奶干活。由于这种凄凉的身世,悲惨的命运,她变得勤劳、坚毅而善良。在我看来,这是一种内在美、气质美。因为,也许是,命运使然吧,我生性厌恶那种雍容华贵的妖艳之美,而喜欢这种“不爱红妆爱淡妆,天然风韵压群芳”的朴素之美。而她有“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自然美,又有“出淤泥而不染”“亭亭净植,香远益清”的气质美,可谓表里如一,纤尘不染,如一滴清露,一粒珍珠,一块碧玉。于是,她使我心驰神往、神魂颠倒。从那以后,我频频登门拜访她家,名为来找阿识,实是想多看上她几眼,饱饱眼福。
也许是同病相怜吧,她对我颇好,那含情脉脉的目光曾像温暖的阳光照耀着我,那姹紫嫣红的微笑也曾像一阵春风掠过我有点贫瘠的心地,她还请过我和她及其弟弟阿识在她家一起吃粥呢!
无可奈何
我不晓得是不是我“情人眼里出西施”,反正我从心底里喜欢她,觉得她是我所遇见的“美女”中最理想的一个偶像。当时我心里想:要是有可能的话,我一定娶他做我的妻子!但是可怕的现实却使我的美梦刚一闪现在脑海里就又立刻破灭了:她和我毕竟是同村同姓,我要和她结婚,这岂不是天大的笑话?唉,我常设想:为什么她不生在他乡呢?要是她不与我同姓就好了!
此刻,我又要不远千里到外地去求学了,在启程的路上,我遥望着她的家,只有沉重的喟叹:
“唉!不是无情,只恨无缘!”
(三)聚散两依依
人生的道路如此漫长,总会在路口遇上一些知己、朋友。我和她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相遇的。
初见
我们相遇的人生路口是:贵县高中;时间是:高二伊始。高一结束后,我因为数理化成绩不佳,而对语文兴趣浓厚,自以为有学文的基础,于是文理分班时,便自愿进入文科班。分科后,文科只有一个班,是由从原来各班收集来的“乌合之众”整编而成的。然而就在这群被视为学习上的残兵败将的乌合之众当中,却有一人似鹤立鸡群,颇令我注目、倾心,那就是她。
她,身材与我相仿,相貌平平,虽然说不上丑,但也算不上美;就是学习成绩出众,高一时,就在全年级前五十名,分班时我们文科班“芸芸众生”成绩在全年级前百名之内的,也不过几个人。因此,一分班,她就被老师们看中,点将担任我们班的学习委员。当时,我既吃惊又倾佩,吃惊的是,我们班牛高马大者可谓人才济济,为何偏偏看中她这小不丁儿,难道学习成绩好的绝无仅有?难道非她莫能担此重任?倾佩的是,以她这小不丁儿,却能如此引人注目,并且委以重任。惊叹之余,我不觉心神往之了。
钟情
也许是我俩身材“旗鼓相当”的缘故罢,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她也开始注意起我来了。班里订杂志或资料,她对我特殊照顾,先留一份给我;甚至有时我没有邮票寄信,她也主动送一张给我;有事没事,她爱来到我的座位周围,和她的女友大声谈笑;平时,她爱从我的身边飘然而过,她喜欢在我眼前表演,他还常常送我以微笑,时不时投我以秋波……总之,她时时、处处,一言谈、一举止,一抬手、一投足,无不使我感觉到:她,是在爱我。我因而感到幸福,因而得意忘形。当时,我真傻啊,我竟忘记了自己的使命,忘记了肩负着的学习重任,我把全身心都倾注在对她的爱恋和思念中了。
人生的道路充满分歧,总会在歧路上失去一些知己、朋友。我和她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分离。
决裂
当我俩的感情愈演愈烈的时候,这种关系离顶峰也就不远了。物极必反,乐极生悲,好景不常,这些遗训都说明着这种感情灾难的不可避免。是的,事情的发展正是这样。当我的学习成绩急剧下降时,我发觉她对我的感情热度也随着直线下降。最后,她干脆不理睬我了,直至毕业。期间,我一直依恋着她,思念着她。我也知道,我不能勉强她,我没有理由挽留她。但我要挽回我俩的友谊,我不能因为得不到爱情,就把友谊也丢了。友谊,对于失意的人是值得永久珍惜和大加赞美的。因为这是他在漫长的人生道路上所仅有的忠实依靠。于是我在她精美的毕业留言册上,写下了下面的几行:
“我很珍惜我俩过去的友谊,我对你只有好感,谈不上爱。我衷心祝愿我俩的友谊天长地久!但愿你也如此。”就这样,我俩分手了,但我们的心却永远相依在一起……
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和曲折,但无非都是由相逢和分别组成。在相逢和分别中间,有爱,也有恨。啊,让我们唱起一支歌,来表达我们对友情的忠诚和追求:“聚也依依,散也依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