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举而三役文言文的翻译及阅读(模版)

时间:2019-05-15 13:29:4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一举而三役文言文的翻译及阅读(模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一举而三役文言文的翻译及阅读(模版)》。

第一篇:一举而三役文言文的翻译及阅读(模版)

导语:宋朝中宗年间,一次宫中失火,主持修缮工作的丁谓通过巧妙的想法和设计,开沟注水、水运资材、填渠成街,一举多得,为政府剩下巨额费用,极大的减少了劳动人民的负担,为后世工匠的楷模。下面是由小编整理的关于。欢迎阅读!

一举而三役

济祥符中,禁火,时丁晋公主营复宫室,患取土远。公乃令凿通衢取土,不日皆成巨堑。乃决汴水入堑中,引诸道木排筏及船运杂材,尽自堑中入至宫门。事毕,却以斥弃瓦砾灰壤实于堑中,复为街衢。一举而三役济,省费以亿万计。

(选自沈括《梦溪笔谈》)

阅读训练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尽自堑中入至宫门(2)计省费以亿万计

2、对文中画线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一抬手就完成了三件事。

B.一个举动就完成了三件事。

C.一口气做好了三件事。

D.一个举动就准备好了三件事。

3、文中的“一举”具体是指。(用原文回答)(3分)

4、从这个故事可以看出丁晋公是一个 的人。(3分)

参考答案

1、全,都 计算,核算

2、B3、凿通衢

4、会合理安排,科学调度

【注释】

1禁火:皇宫里失火。火:失火,名词活用作动词。2主营:主管建造。3乃:于是。4患:担忧,忧虑。5复:①修复 ②再,又。6堑:壕沟。7决:决口,文中指开挖。8通衢:畅通的大路。通:畅通,没有阻碍。衢:大路。9诸:众,许多。10道:宋代相当于省。11:汴水河流名。12实:填充。13三役:指取土、运材、处理废弃瓦砾灰土三件事。役:事。14济:成功。15杂:多种多样的。16祥符:宋真宗的年号。17时:那时,当时。18丁晋公:即丁谓。19斥弃:废弃。

【译文】

宋真宗大中祥符年间,宫中着火。当时丁谓主持重建宫室(需要烧砖),被取土地很远所困扰。丁谓于是命令从大街取土,没几天就成了巨大的壕沟。于是挖通汴河水进入渠中,各地水运的资材,都通过汴河和大渠运至宫门口。重建工作完成后,用工程废弃的瓦砾回填入渠中,水渠又变成了街道。做了一件事情而完成了三个任务,省下的费用要用亿万来计算。

【赏析】

宋真宗年间,皇宫失火,一夜之间,大片宫室楼台、殿阁亭榭变成了废墟。宋真宗挑选了大臣丁渭负责修复宫殿。当时,要在短期内完成这项重大而复杂的工程,需要解决一系列相关难题:一是皇宫离郊区远,取土困难;二是运输建筑材料的工具不好解决;三是竣工后大片废墟垃圾的处理问题。

高明的施工方案:首先下令“凿通衢取土”,从施工现场向外挖了若干条大深沟,挖出的土作为施工用土。这样一来,取土问题就舍远求近地就地解决了。第二步,再把宫外的汴水引入新挖的大沟中,“引诸道竹木筏排及船运杂材,尽自堑中入至宫门”。这样,又解决了大批木材、石料的运输问题。待建筑运输任务完成之后,再排除堑水,把工地所有垃圾倒入沟内,重新填为平地。这一施工方案,收到了“一举而三役济,计省费以亿万计”的最佳效果。

【一举】凿通衢。

【三役】指运土、运材及处理废弃瓦砾三件事。

第二篇:一举而三役文言文翻译

导语: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一举而三役文言文翻译,希望大家喜欢。

济祥符中,禁火,时丁晋公主营复宫室,患取土远。公乃令凿通衢取土,不日皆成巨堑。乃决汴水入堑中,引诸道木排筏及船运杂材,尽自堑中入至宫门。事毕,却以斥弃瓦砾灰壤实于堑中,复为街衢。一举而三役济,省费以亿万计。

【注释】

1禁火:皇宫里失火。火:失火,名词活用作动词。2主营:主管建造。3乃:于是。4患:担忧,忧虑。5复:①修复 ②再,又。6堑:壕沟。7决:决口,文中指开挖。8通衢:畅通的大路。通:畅通,没有阻碍。衢:大路。9诸:众,许多。10道:宋代相当于省。11:汴水河流名。12实:填充。13三役:指取土、运材、处理废弃瓦砾灰土三件事。役:事。14济:成功。15杂:多种多样的。16祥符:宋真宗的年号。17时:那时,当时。18丁晋公:即丁谓。19斥弃:废弃。

【译文】

宋真宗大中祥符年间,宫中着火。当时丁谓主持重建宫室(需要烧砖),被取土地很远所困扰。丁谓于是命令从大街取土,没几天就成了巨大的壕沟。于是挖通汴河水进入渠中,各地水运的资材,都通过汴河和大渠运至宫门口。重建工作完成后,用工程废弃的瓦砾回填入渠中,水渠又变成了街道。做了一件事情而完成了三个任务,省下的费用要用亿万来计算。

第三篇:文言文翻译及试题答案

(一)课内文言文阅读。完成4-7小题(18分)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节选自《烛之武退秦师》)

4.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4分)

A.焉用亡郑以陪邻 陪:增加

B.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若:你

C.越国以鄙远 鄙:把……当做边邑

D.秦伯说,与郑人盟 盟:签订盟约

5.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4分)

A.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B.敢以烦执事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C.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且焉置土石

D.共其乏困 君知其难也

6.下列文言句式不相同的一项是(4分)

A.沛公安在?

B.夫晋,何厌之有?

C.大王来何操?

D.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

7.翻译下列句子(6分)

①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3分)

②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3分)

试题答案:

4.B 若:如果。

5.C哪里。A结构助词/取独 B拿,介词/把,介词 D代词,代“行李”/指示代词,这。

6.D.一般疑问句。其余三项均为宾语前置句。

7(6分)答案:①如果您放弃围攻郑国而把它作为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人,秦国使者往来,郑国供给他们缺少的东西,对您也没有什么害处。(“以为、行李、共”三个词,必须翻译出来,错一个扣1分,扣完三分为止。)(3分)

②已经在东边使郑国成为它的边境,又想往西扩大边界,如果不使秦国土地减少,将从哪里取得它所贪求的土地呢?(采分点:东封,西封,阙)(3分)

(一)课内文言文阅读,完_文言文翻译及试题答案

第四篇:黔驴技穷文言文及翻译

黔驴技穷是一个成语,比喻有限的一点本领也已经用完了,出自唐·柳宗元的《三戒·黔之驴》。

原文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噫!形之庞也类有德,声之宏也类有能。向不出其技,虎虽猛,疑畏,卒不敢取。今若是焉,悲夫!

选自《柳宗元集》卷一九(中华书局1979年版)

译文

黔地(这里的黔不指贵州)这个地方本来没有驴,有一个喜欢多事的人用船运来(一头驴)进入这个地方。运到后却没有什么用处,就把它放置在山脚下。老虎看到它是个庞然大物,把它作为神(来对待),躲藏在树林里偷偷看它。(老虎)渐渐小心地出来接近它,不知道它是什么东西。

有一天,驴叫了一声,老虎十分害怕,远远地逃走,认为(驴)要咬自己,非常害怕。但是(老虎)来来回回地观察它,觉得它并没有什么特殊的本领。(老虎)渐渐地熟悉了驴的叫声,又前前后后地靠近它,但始终不与它搏斗。(老虎)渐渐地靠近驴子,态度更加亲切而不庄重,碰倚靠撞冒犯它。驴非常生气,用蹄子踢老虎。老虎于是很高兴,盘算这件事说:“驴的技艺仅仅只是这样罢了!”于是跳起来大吼了一声,咬断了驴的喉咙,吃光了它的肉,才离开。

唉!外形庞大好像有德行,声音洪亮好像有能耐,(老虎)当初(如果说)看不出驴的本领,老虎即使凶猛,(但)多疑、畏惧,终究不敢猎取驴子。如今像这样的下场,可悲啊!

作品注释

黔(qián),即唐代黔中道,辖境相当于今湖南沅水澧(lǐ)水流域、湖北清江流域、重庆黔江流域和贵州东北一部分。后来称贵州省为黔。柳宗元(773—819)字子厚,河东解(今山西运城解州镇)人。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古文运动的主导者,与韩愈并称“韩柳”,世称柳河东,柳柳州。

《黔之驴》选自柳宗元的《三戒》。

1.好事者:喜欢多事的人。

2.船载以入:用船载运(驴)进黔。船,这里指用船的意思。以,连词,相当于“而”,表修饰。

3.至:到。

4.则:表转折,却。

5.之:代词,代驴。

6.庞然大物:(虎觉得驴是)巨大的动物。庞然,巨大的样子。然,......的样子。

7.以为:把……当作。

8.蔽:躲避,躲藏。

9.窥:偷看。

10.稍:逐渐地,渐渐地。

11.近:形容词作动词,靠近。

12.慭慭(yìnyìn)然:小心谨慎的样子。

13.莫相知:不知道它是什么东西。相:一方对另一方,偏指另一方。

14.他日:之后的一天。

15.大骇:非常害怕。大:很,非常。骇,害怕。

16.远遁:跑得远远的。遁:跑,逃跑。

17.以为:认为

18.且:将要。噬:咬。

19.甚:很,非常。

20.恐:害怕。

21.然:表转折,然而,但是。

22.视:观察。

23.觉无异能:(虎)觉得(驴)没有特别的本领。异:特别的,与众不同的。能:本领,能力。

24.者:语气词,文中表示揣度语气,似的。

25.益:渐渐地。

26.习:熟悉。

27.终:始终。

28.搏:搏击,搏斗。

29.稍:渐渐地。

30.近:靠近。

31.益:更加。

32.狎:态度亲近而不庄重。

33.荡倚冲冒:形容虎对驴轻侮戏弄的样子。荡,碰撞。倚,倚靠。冲,冲撞。冒,冒犯。

34.不胜(shēng)怒:非常愤怒。

35.蹄:名词作动词,踢。

36.因:于是,就。

37.计之:盘算这件事。计,盘算。

38.技止此耳:(驴)的本领只不过这样罢了。技,本领。止,同“只”,只不过,仅仅。此,这样。耳,罢了。

39.因:于是,就。

40.跳踉(tiàoliáng):跳跃。

41.(hǎn):吼叫。

42.尽:(吃)完。

43.乃:才。

第五篇:画龙点睛文言文及翻译

画龙点睛原形容梁代画家张僧繇作画的神妙。后多比喻写文章或讲话时,在关键处用几句话点明实质,使内容更加生动有力。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画龙点睛文言文及翻译,欢迎阅读。

【原文】

张僧繇于金陵安乐寺,画四龙于壁,不点睛。每曰:“点之即飞去。”人以为诞,因点其一。须臾,雷电破⑽壁,一龙乘云上天。不点睛者皆在。

【注释】张僧繇(yóu):南朝梁吴(今苏州市)人,中国古代著名的画家。金陵:今江苏南京市。每:常常,每每。去:离开。因:因此,就。以为:认为。须臾:一会儿。诞:虚妄,荒唐。皆:都,全都。破:击

【翻译】

张僧繇在金陵安乐寺墙壁上画了四条龙,但没有画眼睛,他常常说:“点了眼睛龙就飞走了。”人们都认为很荒唐,就点了其中一条龙的眼睛。一会儿,雷电打破墙壁,一条龙乘云飞上了天,没有被点上眼睛的龙都在。

下载一举而三役文言文的翻译及阅读(模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一举而三役文言文的翻译及阅读(模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哲理文言文及翻译

    有哲理的话有许许多多,从古至今,从中到外。下面我们来看一下文言文的这里句子有哪些吧。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译:作为君子,应该有坚强的意志,永不止息的奋斗精神,......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文言文翻译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 《蜀道难》 1噫,哎呀,好高啊好险啊!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和鱼凫是古蜀国的帝王,他们开国的事业何等茫然。从古到今四万八千年,秦蜀二地从不通人烟。西......

    《董遇谈“三余”勤读》文言文及翻译

    董遇“三余”读书,出自鱼豢的《魏略·儒宗传·董遇》,指读好书要抓紧一切闲余时间。下面是《董遇谈“三余”勤读》文言文及翻译,欢迎阅读。原文:有人从学者,遇不肯教,而云:“必当先......

    文言文翻译

    高考文言文翻译常见失分点 在高考文言阅读中,文言文翻译是对文言知识点的一个综合性考查。由于种种原因,考生总会出现这样那样的失分,本文以高考题为例有针对性地指出三类失分......

    文言文翻译

    《庖丁解牛》译文 厨师给梁惠王宰牛。手所接触的地方,肩膀所倚靠的地方,脚所踩的地方,膝盖所顶的地方,哗哗作响,进刀时豁豁地,没有不合音律的:合乎(汤时)《桑林》舞乐的节拍,又合乎(尧......

    文言文翻译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 天下人都知道什么是美,这就有了丑了;都知道什么是善,这就有了恶了。所以有和无互相转化,难和易互相形成,长和短互相显现,高和下互相充实,音与声互相谐和,前和后互......

    文言文翻译

    郑板桥《养鸟有道》P80 我从来不曾不喜欢过鸟,只是养鸟有养鸟的方法罢了。只想养鸟,不如多种些树木,让树围绕着房屋多达几百棵,枝叶茂盛,纷披拂动,成为鸟的乐园。每天早晨,从睡梦中......

    文言文翻译

    文言文翻译的原则和方法 顾惠蓉 一、两个原则 1、“信”“达”“雅”的原则 所谓“信”就是要求译文要忠实于原文,准确表达原文的意思,不歪曲,不遗漏,也不随意增减意思;所谓“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