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园林实习报告(本站推荐)

时间:2019-05-15 13:32:1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苏州园林实习报告(本站推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苏州园林实习报告(本站推荐)》。

第一篇:苏州园林实习报告(本站推荐)

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下面小编收集了苏州园林实习报告范文,供大家参考。

1、实习时间 201x.12.1日

2、游览路线:拙政园、留园、周庄

3、实习总结1、1拙政园

拙政园,江南园林的代表,苏州园林中面积最大的古典山水园林。位于苏州市东北街一百七十八号,始建于明朝正德年间今园辖地面积约八十三点五亩,开放面积约七十三亩,其中园林中部、西部及晚清张之万住宅(今苏州园林博物馆旧馆)为晚清建筑园林遗产,约三十八亩。中国四大名园之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5A级旅游景区,全国特殊旅游参观点,被誉为“中国园林之母”,一九九七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1、1-1布局

拙政园,这一大观园式的古典豪华园林,以其布局的山岛、竹坞、松岗、曲水之 趣,被胜誉为“天下园林之典范”。与承德避暑山庄、留园、北京颐和园齐名,该园是中国四大名园之首、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特殊游览参观点之

一、世界文化遗产,迄今为止同时具备这四项桂冠的全国仅拙政园一家。拙政园中现有的建筑,大多是清咸丰九年(公元1850年)拙政园成为太平天国忠王府花园时重建,至清末形成东、中、西三个相对独立的小园。中部是拙政园的主景区,为精华所在。面积约18、5亩。其总体布局以水池为中心,亭台楼榭皆临水而建,有的亭榭则直出水中,具有江南水乡的特色。池水面积占全园面积的3/5(另一资料:1/3)。池广树茂,景色自然,临水布置了形体不

一、高低错落的建筑,主次分明。总的格局仍保持明代园林浑厚、质朴、疏朗的艺术风格。以荷香喻人品的“远香堂”为中部拙政园主景区的主体建筑,位于水池南岸,隔池与东西两山岛相望,池水清澈广阔,遍植荷花,山岛上林荫匝地,水岸藤萝粉披,两山溪谷间架有小桥,山岛上各建一亭,西为“雪香云蔚亭”,东为“待霜亭”,四季景色因时而异。远香堂之西的“倚玉轩”与其西船舫形的“香洲”(“香洲”名取以香草喻性情高傲之意)遥遥相对,两者与其北面的西园(8张)“荷风四面亭”成三足鼎立之势,都可随势赏荷。倚玉轩之西有一曲水湾深入南部居宅,这里有三间水阁“小沧浪”,她以北面的廊桥“小飞虹”分隔空间,构成一个幽静的水院。从拙政园中园的建筑物名来看,大都与荷花有关。王献臣之所以要如此大力宣扬荷花,主要是为了表达他孤高不群的清高品格。中部景区还有微观楼、玉兰堂、见山楼等建筑以及精巧的园中之园——枇杷园。

西部原为“补园”,面积约12、5亩,其水面迂回,布局紧凑,依山傍水建以亭阁。因被大加改建,所以乾隆后形成的工巧、造作的艺术的风格占了上风,但水石部分同中部景区仍较接近,而起伏、曲折、凌波而过的水廊、溪涧则是苏州园林造园艺术的佳作。西部主要建筑为靠近住宅一侧的三十六鸳鸯馆,是当时园主人宴请宾客和听曲的场所,厅内陈设考究。晴天由室内透过蓝色玻璃窗观看室外景色犹如一片雪景。三十六鸳鸯馆的水池呈曲尺形,其特点为台馆分峙,装饰华丽精美。回廊起伏,水波倒影,别有情趣。西部另一主要建筑“与谁同坐轩”乃为扇亭,扇面两侧实墙上开着两个扇形空窗,一个对着“倒影楼”,另一个对着“三十六鸳鸯馆”,而后面的窗中又正好映入山上的笠亭,而笠亭的顶盖又恰好配成一个完整的扇子。“与谁同坐”取自苏东坡的词句“与谁同坐,明月,清风,我”。故一见匾额,就会想起苏东坡,并立时顿感到这里可欣赏水中之月,可受清风之爽。西部其她建筑还有留听阁、宜两亭、倒影楼、水廊等。东部原称“归田园居”,是因为明崇祯四年(公元1631年)园东部归侍郎王心一而得名。约31亩,因归园早已荒芜,全部为新建,布局以平冈远山、松林草坪、竹坞曲水为主。配以山池亭榭,仍保持疏朗明快的风格,主要建筑有兰雪堂、芙蓉榭、天泉亭、缀云峰等,均为移建。

1、1-2建筑艺术

拙政园的建筑还有澄观楼、浮翠阁、玲珑馆和十八曼陀罗花馆等。拙政园的布 局疏密自然,其特点是以水为主,水面广阔,景色平淡天真、疏朗自然。她以池水为中心,楼阁轩榭建在池的周围,其间有漏窗、回廊相连,园内的山石、古木、绿竹、花卉,构成了一幅幽远宁静的画面,代表了明代园林建筑风格。拙政园形成的湖、池、涧等不同的景区,把风景诗、山水画的意境和自然环境的实境再现于园中,富有诗情画意。淼淼池水以闲适、旷远、雅逸和平静氛围见长,曲岸湾头,来去无尽的流水,蜿蜒曲折、深容藏幽而引人入胜;通过平桥小径为其脉络,长廊逶迤填虚空,岛屿山石映其左右,使貌若松散的园林建筑各具神韵。整个园林建筑仿佛浮于水面,加上木映花承,在不同境界中产生不同的艺术情趣,如春日繁花丽日,夏日蕉廊,秋日红蓼芦塘,冬日梅影雪月,无不四时宜人,创造出处处有情,面面生诗,含蓄曲折,余味无尽,不愧为江南园林的典型代表。

1、2 留园

留园位于苏州阊门外,原是明嘉靖年间太仆寺卿徐泰时的东园。园内假山为叠 石名家周秉忠(时臣)所作。清嘉庆年间,刘恕以故园改筑,名寒碧山庄,又称刘园。同治年间盛旭人其儿子即盛宣怀(清著名实业家政家,北洋大学(天津大学)南洋公学(上海交通大学)创始人)购得,重加扩建,修葺一新,取留与刘的谐音,始称留园。科举考试的最后一个状元俞樾作《留园游记》称其为吴下名园之冠。留园内建筑的数量在苏州诸园中居冠,厅堂、走廊、粉墙、洞门等建筑与假山、水池、花木等组合成数十个大小不等的庭园小品。其在空间上的突出处理,充分体现了古代造园家的高超技艺、卓越智慧和江南园林建筑的艺术风格和特色。

2、2-1 布局

留园的面积约2公顷,分西区、中区、东区3部分。西区以山景为主,中区山水兼长,东区是建筑区。中区的东南地带开凿水池,西北地带堆筑假山,建筑错落于水池东南,是典型的南厅北水、隔水相望的江南宅院的模式。东区的游廊与留园西侧的爬山廊成为贯穿全园的外围廊道,曲折、迂回而富于变化。留园以水池为中心,池北为假山小亭,林木交映。池西假山上的闻木樨香轩,则为俯视全园景色最佳处,并有长廊与各处相通。建筑物将园划分为几部分,各建筑物设有多种门窗,每扇窗户各不相同,可沟通各部景色,使人在室内观看室外景物时,能将以山水花木构成的各种画面一览无余,视野空间大为拓宽。

2、2-2 建筑艺术

赏留园首看建筑。留园以其独创一格、收放自然的精湛建筑艺术而享有盛名。

层层相属的建筑群组,变 化无穷的建筑空间,藏露互引,疏密有致,虚实相间,旷奥自如,令人叹为观止。占地30余亩的留园,建筑占总面积的三分之一。全园分成主题不同、景观各异的东、中、西、北四个景区,景区之间以墙相隔,以廊贯通,又以空窗、漏窗、洞门使两边景色相互渗透,隔而不绝。园内有蜿蜒高下的长廊670余米,漏窗200余孔。一进大门,留园的建筑艺术处理就不同凡响:狭窄的入口内,两道高墙之间是长达50余米的曲折走道,造园家充分运用了空间大小、方向、明暗的变化,将这条单调的通道处理得意趣无穷。过道尽头是迷离掩映的漏窗、洞门,中部景区的湖光山色若隐若现。绕过门窗,眼前景色才一览无余,达到了欲扬先抑的艺术效果。留园内的通道,通过环环相扣的空间造成层层加深的气氛,游人看到的是回廊复折、小院深深是接连不断错落变化的建筑组合。园内精美宏丽的厅堂,则与安静闲适的书斋、丰富多样的庭院、幽僻小巧的天井、高高下下的凉台燠馆、迤逦相属的风亭月榭巧妙地组成有韵律的整体,使园内每个部分、每个角落无不受到建筑美的光辉辐射。留园建筑艺术的另一重要特点,是她内外空间关系格外密切,并根据不同意境采取多种结合手法。建筑面对山池时,欲得湖山真意,则取消面湖的整片墙面;建筑各方面对着不同的露天空间时,就以室内窗框为画框,室外空间作为立体画幅引入室内。室内外空间的关系既可以建筑围成庭院,也可以庭园包围建筑;既可以用小小天井取得装饰效果,也可以室内外空间融为一体。千姿百态、赏心悦目的园林景观,呈现出诗情画意的无穷境界。

2、2-3 留园三绝

留园内的冠云峰乃太湖石中绝品,齐集太湖石“瘦、皱、漏、透”四奇于一身,相传这块奇石还是宋末年花石纲中的遗物。北宋末年,虽然北面战事吃紧,金兵压境,但宋徽宗却在东京城内大兴土木,建造“延福宫”、“万寿山”。他下令在全国范围内征集奇花异石,夸口要搜罗天下珍品于宫廷之中。徽宗祟宁四年特地在苏州设立了苏杭应奉局,专门负责搜罗名花奇石。苏杭应奉局的主管叫朱缅,此人最善巴结上峰,自当上了此官后,有采办“花石纲”的大权在手,于是放开手脚,拼命在民间收刮。只要民家有一石一木被他打听到并看中,立刻派兵、上门抢夺,谁敢反抗,即以对皇帝“大不恭’治罪。有时为了搬树移石,甚至拆掉民居的围墙甚至房子,当时朱缅从民间搜到的花石太多,以致终于激起了方腊农民起义,当时方腊起义军的一个口号就是杀“朱缅”,与方腊起义军相呼应,苏州地区也爆发了以石生为首的,农民起义。不久,北宋政权由于国库空虚、民不聊生终于为金所灭,徽宗自己也做了俘虏。冠云峰就是未来得及运的花石纲的遗物。

2、3 夜游周庄

全镇依河 唐风孑遗,宋水依依,烟雨江南,碧玉周庄。千年历史沧桑和浓郁吴地文化孕育的周庄,以其灵秀的水乡风貌,独特的人文景观,质朴的民俗风情,成为东方文化的瑰宝。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杰出代表的周庄,成为吴地文化的摇篮,江南水乡的典范。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清单,荣获迪拜国际改善居住环境最佳范例奖,联合国亚太地区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杰出成就奖、美国政府奖、世界最具魅力水乡和中国首批十大历史文化名镇、中华环境奖、国家卫生镇、全国环境优美乡镇等殊荣。

2、3-1张厅

张厅前后七进,房屋70余间,占地1800多平方米,雕梁画栋,金碧辉煌。厅旁箬泾河穿屋而过,正所谓“桥自前门进,船从家中过”。作为殷富人家的宅第,张厅历经五百多年沧桑,但气派依旧。走过沿街的门厅,面前是一个天井,绿意盎然。两侧是低矮的厢房楼,上下落不都设蠡壳窗户。在漫长的岁月中遭到损害的砖雕门楼,坚实的石柱,细腻精良的雕饰,仍不难看出张厅昔日的风采。大厅轩敞明亮,—抱粗的庭柱下是罕见的木鼓墩(柱础),这是明代建筑的明显标志。厅堂内布置着明式红木家具,张灯结彩,迎送宾客。墙上悬挂着字画,—副对联尤其引入注目,上联是“轿从门前进”,下联是“船自家中过”。仔细琢磨,对联十分贴切地写出了张厅的建筑特色。

2、3-2沈厅

沈厅是周庄最大的民居建筑,典型的“前厅后堂”的建筑格局,七进五门楼,第五进中,安放着江南豪富沈万三的坐像,他的面前有金光闪闪的聚宝盆。从四面八方来的人们,审视着这位600年前的吴中巨富,或是为了得到某些启迪和借鉴,或是为了满足祈福的愿望。不管是什么身份,走进沈厅的每一个人,都会对沈万三这个传奇人物产生浓厚的兴趣。

2、3-3双桥

指位于周庄中心位置的世德和永安两桥,建于明代,两桥相连,样子很象古代的钥匙,又称钥匙桥。因出现于旅美画家陈逸飞的油画《故乡的回忆》中而闻名。

3、实习总结

通过在苏州为期一天的实习,让我对中国私家园林有了一次深入的了解,感受到私家园林的博大精深,私家园林的布局格式深刻体现了古代文人造园思想即模仿自然山水格局,形成了“虽有人做,宛自天开”的意境。其布局小巧玲珑、建筑疏朗,花木合理配置,意境深远,形成了庭院深深的景色,景观配置上采用了对置,孤植,片植等形式,使空间更加的富有变化。园内通过挖池堆山,形成一池三山的神仙格局,水绕山转,山因水活。花木的选择多是些传统的名贵花木,如玉兰、海棠、桂花等。园内景色四季分明,形成春柳绿、夏荷艳、秋水明、冬山静(三季有花,四季常绿)。苏州私家园林的考察对我们学习模仿古典园林有很大的裨益,让我们把书本的理论知识跟现实很好的结合在一起,同时被古典园林的博大精深所深深震撼。园林的发展还有很多问题亟待我们解决,我们要以史为鉴,弘扬中国园林,为园林的发展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

第二篇:苏州园林实习报告

苏州园林中的宅与院

苏州园林作为中国古典建筑的代表作品,以其布局精巧闻名于世。园林之景,讲究因地制宜,以人工建造为主,同时辅以对自然山水的开发和利用。正如陈从周先生在《说园》一文中所说:“空灵”二字为造园之要谛,园林的建造,意在营造一种宁静舒适的氛围。在这次参观的三个园林中,网师园利用了园中的泉水,以水为中心建造,建筑之间的空隙与小院的组织布局使得在有限的空间中产生了丰富的空间体验与光影变化,宅院虽小但趣味无穷;拙政园作为大园的典型代表,内部布局复杂,庭院风格多样,讲究框景借景,漫步其中,移步换景,仿佛置身于田园山水间;留园为赏石而建,尤其讲究建筑与外部之间的关系,怪石与人造之景相得益彰。

“奠一园之体势者,莫如堂”,建筑在园林的整体规划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而建筑与庭院之间的关系与处理方法也是园林中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的地方。

园林理景,讲究以小见大,让观赏者在游园使也有置身于自然之中的感觉,园中建筑的尺度与庭院的尺度就要保持和谐,建筑不可过高,过大,过密,破坏了园中的自然之景,因此苏州园林中少见尺度较大的建筑,多的是小亭,厅堂,水榭等,居住建筑的高度也不超过二层;庭院中的小桥,连廊的尺度也很有讲究,意在模仿真实的外部自然风光。园林有“以石为山”一说,园中的其他建筑与景物就要与之相匹配,所以网师园和留园庭院中出现的尺度较小的涧与石桥也就不足为怪了。园中之景也不可过密,过满,破坏了整个园林悠远的意境。因此小园网师园中水面上种植尺度较小的睡莲,而大园拙政园中水面上则种植尺度较大的荷花,只是现在拙政园中的荷花长得过于繁密茂盛,田田地铺满了整个水面,倒是破坏了建筑,水面,植物三者之间的和谐平衡感与层次的处理。

网师园中的小石桥与周围相和谐

拙政园水面上过于繁茂的荷叶破坏了园中层次

在园林中,宅与院之间空间上的关系不仅仅是室内和室外之间的关系,它们还存在着互相过渡,互相划分的关系:宅可作为庭院与庭院之间的过渡,如两个庭院之间隔一道矮墙,从中间的月亮门看出可以感受到空间的纵深感与层次感,沿着墙漫步,透过墙上各式各样精致的漏窗又可看到隔壁院落中的景致,趣味性增加;宅中延伸出院子的廊道也巧妙地作为了建筑与庭院的过渡,走廊作为介于室内外之间的灰空间,是实与虚的一种过渡,避免了过高的建筑与庭院相交处的突兀之感。比如网师园中介于两层高建筑与庭院中水面之间的一层高的走廊,它的存在使建筑与庭院之间的高差缩小,增加了层次感,从月到风来亭回望出去,整个庭院空间尺度适宜,画面感更强。

苏州园林中还讲究“水必曲,园必隔”,尤其是在面积较大的园中(如拙政园)就更加强调建筑对庭院空间的划分。拙政园中曲折的连廊使我印象深刻:在园中,无规则的连廊划分出无规则的院落,而连廊的一边通透,一边则是开有漏窗的实墙,透景和漏景之妙也让人回味无穷,建筑与院落环境结合地恰到好处,漫步其中就像置身于一个天然的画廊,移步换景,令人应接不暇;“景之显在于勾勒”,以廊勾勒是园林中最常见的方法,曲折的连廊强调

出了庭院中的景致,不仅增加了院与宅之间的趣味性,同时也提供了许多视线对望的驻足之地,所以园林常常会给人一种眼前风景可望而不可达的感觉,不知不觉中起到了一种引导的作用,也表达出了中国文化中的含蓄之感。

拙政园中的连廊

网师园中作为高度上过渡的连廊

在面积较小的园林或者局部的庭院中,拓展空间层次的方法则是“大园包小园”,此时建筑与庭院的关系更为紧密,留园中的石林小院是它的典型代表。作为一个以石峰为主体的院落,石林小院的建筑物多使用空廊敞亭及空窗,洞门和长窗等,使各个院落之间在空间和视线上互相贯通,室内外空间相互渗透联系,在有限的面积中营造出了层次感丰富的空间效果;园中之石配上芭蕉,竹子等植物,更显得清新雅致,静观动观皆有趣味。

庭院空间与建筑室内空间相互渗透往往能营造出奇特的空间体验,以留园入口与主体庭院之间的交通空间为例,原本较封闭的空间中插入了天窗,天井和小院,形成了室内与室外,狭窄与开阔,幽暗到明亮的空间效果,体现出了强烈的对比,加强了室内外之间在视线和光线之间的联系;在原本完整的体量中挖出较小的院子,也限定出了更加丰富的空间,体现出空间的收放与层次,避免了人在其中行走产生过度的压抑感和无聊感。

留园石林小院中的小庭院

留园入口处的天井空间

院与宅之间在视线上的关系也是园林中的特色之一。苏州园林讲究静观和动观,所谓“以静,动观园,有缩地扩基之妙”。在园林中,庭院专主静观;小园以静为主,以动为辅;大园相反。以静观园,强调可供游人驻足的观赏点,作为园中的建筑不可不考虑这一点在视线上的关系;而动观则强调游览线,观园者的行进路线就显得尤为重要,建筑在引导流线的方面也不可忽视这一点。园林中的宅的建造,不仅不能破坏原有的自然景色,同时还要发挥“寻景”和“点景”的作用:“寻景”,即引导流线,把游园者指引到特定的驻足观赏点;“点景”,即为游园者提供一个最好的观景角度,同时通过题辞等点出此处景致的精妙之处。庭院理景讲究突出主题,题材有水,石,花木,亭榭等。因此园林建筑在建造时,也要考虑到如何突出庭院中景的特色。比如拙政园中的三十六鸳鸯馆,它的北部面向水面开敞,强调庭中的水景与亲水之感,在夏秋时节可赏水中荷花,清凉避暑;南部则面向陆上的小院,院中种植山茶花,得名十八曼陀罗花馆,在春秋时节可赏花闻香,温暖舒适。一前一后,给人不

同的体验。鸳鸯馆是园林建筑中一种独特的类别,以屏风、罩、纱槅将一座大厅分为两部,梁架一面用扁料, 一面用圆料,似两进厅堂合并而成,其作用是南半部宜于冬、春,北半部宜于夏、秋,不同时节有不同的景致,构思精巧,令人称奇。

园林中的建筑,在引导游人视线的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当人置身建筑之中时,会发现许多庭院旁的建筑都会有明显的朝向性,并且通过对四面墙壁通透性的处理强化这一效果,从而达到对视线的引导作用。比如网师园中的濯缨水阁,小小的一个厅堂中四面墙采用了三种不同的做法:靠水面的一侧全虚,背水面的一侧全实,其余两边上虚下实。这样做不单单是为了丰富立面上的效果,更是为了表达出水阁这一亲水的主题,把人的视线引向园中的水面,阁中家具的摆放朝向也强化了这一目的。虚实变化的墙面处理同时也带来了室内丰富的光线变化,使一个单一的空间也显得不那么单调。

亭作为一种园林建筑中的常见形式,在宅与院的视线交流中也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古人云“山际安亭,水边留矾”,在园林中亭往往被置于园中的最高处,作为俯看全园的一个驻足点。拙政园中有放眼亭和雪香云蔚亭,它们分别为园林东部和中部的制高点。放眼亭取自白居易的诗句“放眼望青山”,从亭中望出有开阔的视野,同时向北又与芙蓉榭和天泉亭形成对景。雪香云蔚亭则与远香堂相望,在俯看全园的同时也营造出一种“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的意境。

濯缨水阁中不同的立面虚实做法

宅与院的视线关系不仅仅是从宅中向院中看,从院中看宅又是另一个角度。《江南理景艺术》一书中提到:庭院是赏石的最理想环境,不但因为它有着合理的空间尺度,还因为能够有房屋作为背景,门窗作为衬托。留园中的冠云峰庭院,石为庭院的主题,因此其后面的房屋高度都低于它。庭院中不仅有后部的建筑作为观石的背景,东侧的六角亭也作为冠云峰的陪衬而修建,使园中之景有石峰,草木,亭台,小楼,层次丰富,可见园林中的建筑对风景锦上添花的作用。相似的例子还有拙政园中的小沧浪水院,跨过水面的水廊小飞虹是院中的一大特色,远远望去真的就像是雨过天晴后的一道彩虹飞跃在水面之上,增加了整体的层次感和起伏感,使园中的景致更加活泼生动。水院的主体建筑则是悬空架在水面之上,潺潺的流水从建筑下面流过,动静结合,给人绵绵不绝之感,引人联想。建筑的倒影映在水面之上,不知不觉之中仿佛获得了双倍空间的效果,增加了园林空间的开阔性,依水而建的美人靠也增添了倚栏观景的功能,闲适安逸之情使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园林是古人智慧的结晶,它在内外空间布局,空间层次,理景艺术等方面都有着精巧的布置,值得我们不断地挖掘与学习,从中吸取精华。

第三篇:苏州园林实习报告

苏州园林实习报告

1.时间

2012.12.1日我们坐车前往苏州,进行为期一天的苏州园林考察学习.2.游览路线

3.实习总结

2.1拙政园

拙政园,江南园林的代表,苏州园林中面积最大的古典山水园林。位于苏州市东北街一百七十八号,始建于明朝正德年间今园辖地面积约八十三点五亩,开放面积约七十三亩,其中园林中部、西部及晚清张之万住宅(今苏州园林博物馆旧馆)为晚清建筑园林遗产,约三十八亩。中国四大名园之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5A级旅游景区,全国特殊旅游参观点,被誉为“中国园林之母”,一九九七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2.1-1布局

拙政园,这一大观园式的古典豪华园林,以其布局的山岛、竹坞、松岗、曲水之趣,被胜誉为“天下园林之典范”。与承德避暑山庄、留园、北京颐和园齐名,该园是中国四大名园之首、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特殊游览参观点之

一、世界文化遗产,迄今为止同时具备这四项桂冠的全国仅拙政园一家。拙政园中现有的建筑,大多是清咸丰九年(公元1850年)拙政园成为太平天国忠王府花园时重建,至清末形成东、中、西三个相对独立的小园。中部是拙政园的主景区,为精华所在。面积约18.5亩。其总体布局以水池为中心,亭台楼榭皆临水而建,有的亭榭则直出水中,具有江南水乡的特色。池水面积占全园面积的3/5(另一资料:1/3)。池广树茂,景色自然,临水布置了形体不

一、高低错落的建筑,主次分明。总的格局仍保持明代园林浑厚、质朴、疏朗的艺术风格。以荷香喻人品的“远香堂”为中部拙政园主景区的主体建筑,位于水池南岸,隔池与东西两山岛相望,池水清澈广阔,遍植荷花,山岛上林荫匝地,水岸藤萝粉披,两山溪谷间架有小桥,山岛上各建一亭,西为“雪香云蔚亭”,东为“待霜亭”,四季景色因时而异。远香堂之西的“倚玉轩”与其西船舫形的“香洲”(“香洲”名取以香草喻性情高傲之意)遥遥相对,两者与其北面的西园(8张)“荷风四面亭”成三足鼎立之势,都可随势赏荷。倚玉轩之西有一曲水湾深入南部居宅,这里有三间水阁“小沧浪”,它以北面的廊桥“小飞虹”分隔空间,构成一个幽静的水院。从拙政园中园的建筑物名来看,大都与荷花有关。王献臣之所以要如此大力宣扬荷花,主要是为了表达他孤高不群的清高品格。中部景区还有微观

楼、玉兰堂、见山楼等建筑以及精巧的园中之园——枇杷园。西部原为“补园”,面积约12.5亩,其水面迂回,布局紧凑,依山傍水建以亭阁。因被大加改建,所以乾隆后形成的工巧、造作的艺术的风格占了上风,但水石部分同中部景区仍较接近,而起伏、曲折、凌波而过的水廊、溪涧则是苏州园林造园艺术的佳作。西部主要建筑为靠近住宅一侧的三十六鸳鸯馆,是当时园主人宴请宾客和听曲的场所,厅内陈设考究。晴天由室内透过蓝色玻璃窗观看室外景色犹如一片雪景。三十六鸳鸯馆的水池呈曲尺形,其特点为台馆分峙,装饰华丽精美。回廊起伏,水波倒影,别有情趣。西部另一主要建筑“与谁同坐轩”乃为扇亭,扇面两侧实墙上开着两个扇形空窗,一个对着“倒影楼”,另一个对着“三十六鸳鸯馆”,而后面的窗中又正好映入山上的笠亭,而笠亭的顶盖又恰好配成一个完整的扇子。“与谁同坐”取自苏东坡的词句“与谁同坐,明月,清风,我”。故一见匾额,就会想起苏东坡,并立时顿感到这里可欣赏水中之月,可受清风之爽。西部其它建筑还有留听阁、宜两亭、倒影楼、水廊等。东部原称“归田园居”,是因为明崇祯四年(公元1631年)园东部归侍郎王心一而得名。约31亩,因归园早已荒芜,全部为新建,布局以平冈远山、松林草坪、竹坞曲水为主。配以山池亭榭,仍保持疏朗明快的风格,主要建筑有兰雪堂、芙蓉榭、天泉亭、缀云峰等,均为移建。

2.1-2建筑艺术

拙政园的建筑还有澄观楼、浮翠阁、玲珑馆和十八曼陀罗花馆等。拙政园的布局疏密自然,其特点是以水为主,水面广阔,景色平淡天真、疏朗自然。它以池水为中心,楼阁轩榭建在池的周围,其间有漏窗、回廊相连,园内的山石、古木、绿竹、花卉,构成了一幅幽远宁静的画面,代表了明代园林建筑风格。拙政园形成的湖、池、涧等不同的景区,把风景诗、山水画的意境和自然环境的实境再现于园中,富有诗情画意。淼淼池水以闲适、旷远、雅逸和平静氛围见长,曲岸湾头,来去无尽的流水,蜿蜒曲折、深容藏幽而引人入胜;通过平桥小径为其脉络,长廊逶迤填虚空,岛屿山石映其左右,使貌若松散的园林建筑各具神韵。整个园林建筑仿佛浮于水面,加上木映花承,在不同境界中产生不同的艺术情趣,如春日繁花丽日,夏日蕉廊,秋日红蓼芦塘,冬日梅影雪月,无不四时宜人,创造出处处有情,面面生诗,含蓄曲折,余味无尽,不愧为江南园林的典型代表。

2.2 留园

留园位于苏州阊门外,原是明嘉靖年间太仆寺卿徐泰时的东园。园内假山为叠石名家周秉忠(时臣)所作。清嘉庆年间,刘恕以故园改筑,名寒碧山庄,又称刘园。同治年间盛旭人其儿子即盛宣怀(清著名实业家政治家,北洋大学(天津大学)南洋公学(上海交通大学)创始人)购得,重加扩建,修葺一新,取留与刘的谐音,始称留园。科举考试的最后一个状元俞樾作《留园游记》称其为吴下名园之冠。留园内建筑的数量在苏州诸园中居冠,厅堂、走廊、粉墙、洞门等建筑与假山、水池、花木等组合成数十个大小不等的庭园小品。其在空间上的突出处理,充分体现了古代造园家的高超技艺、卓越智慧和江南园林建筑的艺术风格和特色。

2.2-1 布局

留园的面积约2公顷,分西区、中区、东区3部分。西区以山景为主,中区山水兼长,东区是建筑区。中区的东南地带开凿水池,西北地带堆筑假山,建筑错落于水池东南,是典型的南厅北水、隔水相望的江南宅院的模式。东区的游廊与留园西侧的爬山廊成为贯穿全园的外围廊道,曲折、迂回而富于变化。留园以水池为中心,池北为假山小亭,林木交映。池西假山上的闻木樨香轩,则为俯视全园景色最佳处,并有长廊与各处相通。建筑物将园划分为几部分,各建筑物设有多种门窗,每扇窗户各不相同,可沟通各部景色,使人在室内观看室外景物时,能将以山水花木构成的各种画面一览无余,视野空间大为拓宽。

2.2-2 建筑艺术

赏留园首看建筑。留园以其独创一格、收放自然的精湛建筑艺术而享有盛名。层层相属的建筑群组,变 化无穷的建筑空间,藏露互引,疏密有致,虚实相间,旷奥自如,令人叹为观止。占地30余亩的留园,建筑占总面积的三分之一。全园分成主题不同、景观各异的东、中、西、北四个景区,景区之间以墙相隔,以廊贯通,又以空窗、漏窗、洞门使两边景色相互渗透,隔而不绝。园内有蜿蜒高下的长廊670余米,漏窗200余孔。一进大门,留园的建筑艺术处理就不同凡响:狭窄的入口内,两道高墙之间是长达50余米的曲折走道,造园家充分运用了空间大小、方向、明暗的变化,将这条单调的通道处理得意趣无穷。过道尽头是迷离掩映的漏窗、洞门,中部景区的湖光山色若隐若现。绕过门窗,眼前景色才一览无余,达到了欲扬先抑的艺术效果。留园内的通道,通过环环相扣的空间造成层层加深的气氛,游人看到的是回廊复折、小院深深是接连不断错落变化的建筑组合。园内精美宏丽的厅堂,则与安静闲适的书斋、丰富多样的庭院、幽僻小巧的天井、高高下下的凉台燠馆、迤逦相属的风亭月榭巧妙地组成有韵律的整体,使园内每个部分、每个角落无不受到建筑美的光辉辐射。留园建筑艺术的另一重要特点,是它内外空间关系格外密切,并根据不同意境采取多种结合手法。建筑面对山池时,欲得湖山真意,则取消面湖的整片墙面;建筑各方面对着不同的露天空间时,就以室内窗框为画框,室外空间作为立体画幅引入室内。室内外空间的关系既可以建筑围成庭院,也可以庭园包围建筑;既可以用小小天井取得装饰效果,也可以室内外空间融为一体。千姿百态、赏心悦目的园林景观,呈现出诗情画意的无穷境界。

2.2-3 留园三绝留园内的冠云峰乃太湖石中绝品,齐集太湖石“瘦、皱、漏、透”四奇于一身,相传这块奇石还是宋末年花石纲中的遗物。北宋末年,虽然北面战事吃紧,金兵压境,但宋徽宗却在东京城内大兴土木,建造“延福宫”、“万寿山”。他下令在全国范围内征集奇花异石,夸口要搜罗天下珍品于宫廷之中。徽宗祟宁四年特地在苏州设立了苏杭应奉局,专门负责搜罗名花奇石。苏杭应奉局的主管叫朱缅,此人最善巴结上峰,自当上了此官后,有采办“花石纲”的大权在手,于是放开手脚,拼命在民间收刮。只要民家有一石一木被他打听到并看中,立刻派兵、上门抢夺,谁敢反抗,即以对皇帝“大不恭’治罪。有时为了搬树移石,甚至拆掉民居的围墙甚至房子,当时朱缅从民间搜到的花石太多,以致终于激起了方腊农民起义,当时方腊起义军的一个口号就是杀“朱缅”,与方腊起义军相呼应,苏州地区也爆发了以石生为首的,农民起义。不久,北宋政权由于国库空虚、民不聊生终于为金所灭,徽宗自己也做了俘虏。冠云峰就是未来得及运的花石纲的遗物。

2.3 夜游周庄

全镇依河 唐风孑遗,宋水依依,烟雨江南,碧玉周庄。千年历史沧桑和浓郁吴地文化孕育的周庄,以其灵秀的水乡风貌,独特的人文景观,质朴的民俗风情,成为东方文化的瑰宝。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杰出代表的周庄,成为吴地文化的摇篮,江南水乡的典范。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清单,荣获迪拜国际改善居住环境最佳范例奖,联合国亚太地区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杰出成就奖、美国政府奖、世界最具魅力水乡和中国首批十大历史文化名镇、中华环境奖、国家卫生镇、全国环境优美乡镇等殊荣。2.3-1张厅

张厅前后七进,房屋70余间,占地1800多平方米,雕梁画栋,金碧辉煌。厅旁箬泾河穿屋而过,正所谓“桥自前门进,船从家中过”。作为殷富人家的宅第,张厅历经五百多年沧桑,但气派依旧。走过沿街的门厅,面前是一个天井,绿意盎然。两侧是低矮的厢房楼,上下落不都设蠡壳窗户。在漫长的岁月中遭到损害的砖雕门楼,坚实的石柱,细腻精良的雕饰,仍不难看出张厅昔日的风采。大厅轩敞明亮,—抱粗的庭柱下是罕见的木鼓墩(柱础),这是明代建筑的明显标志。厅堂内布置着明式红木家具,张灯结彩,迎送宾客。墙上悬挂着字画,—副对联尤其引入注目,上联是“轿从门前进”,下联是“船自家中过”。仔细琢磨,对联十分贴切地写出了张厅的建筑特色。

2.3-2沈厅

沈厅是周庄最大的民居建筑,典型的“前厅后堂”的建筑格局,七进五门楼,第五进中,安放着江南豪富沈万三的坐像,他的面前有金光闪闪的聚宝盆。从四面八方来的人们,审视着这位600年前的吴中巨富,或是为了得到某些启迪和借鉴,或是为了满足祈福的愿望。不管是什么身份,走进沈厅的每一个人,都会对沈万三这个传奇人物产生浓厚的兴趣。

2.3-3双桥指位于周庄中心位置的世德和永安两桥,建于明代,两桥相连,样子很象古代的钥匙,又称钥匙桥。因出现于旅美画家陈逸飞的油画《故乡的回忆》中而闻名。

3.实习总结通过在苏州为期一天的实习,让我对中国私家园林有了一次深入的了解,感受到私家园林的博大精深,私家园林的布局格式深刻体现了古代文人造园思想即模仿自然山水格局,形成了“虽有人做,宛自天开”的意境。其布局小巧玲珑、建筑疏朗,花木合理配置,意境深远,形成了庭院深深的景色,景观配置上采用了对置,孤植,片植等形式,使空间更加的富有变化。园内通过挖池堆山,形成一池三山的神仙格局,水绕山转,山因水活。花木的选择多是些传统的名贵花木,如玉兰、海棠、桂花等。园内景色四季分明,形成春柳绿、夏荷艳、秋水明、冬山静(三季有花,四季常绿)。苏州私家园林的考察对我们学习模仿古典园林有很大的裨益,让我们把书本的理论知识跟现实很好的结合在一起,同时被古典园林的博大精深所深深震撼。园林的发展还有很多问题亟待我们解决,我们要以史为鉴,弘扬中国园林,为园林的发展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

第四篇:苏州园林实习报告

《苏州园林实习报告》

系部:

班级:

姓名:

指导教师:

实习时间:2014.6.19----6.21 实习地点:江苏省苏州市

网师园

拙政园

留园

虎丘 实习内容:

姑苏园林之美,名满江南。观拙政园之舒旷,留园之秀媚,网师园之清俊......风格种种,妙不可言。但大都能于咫尺之地营造出一番山水真趣,且常在一花、一木、一亭、一榭的培植与构架中,包含精妙绝大之文章。

作为园林专业的学生,我非常高兴能与老师同学们一起畅游这美丽又温婉的东吴之地,领略这里的风景如画,园中精华。

第一站

网师园(2014.6.19下午)

作为实习来到的第一个江南园林,网师园如同久居水乡的小家碧玉一般,静静地在氤氲了水汽的傍晚向我们展开了她神秘的面纱。概况:

网师,意味着“渔父钓叟之园”,此名既借旧时“渔隐”之意,又借着园内的山水布置和景点题名蕴含着浓郁的隐逸气息,大隐于市的清幽之感油然而生。

喜欢 网师园的原因大概就在于它小巧精致,内容丰富。其全园布局紧凑,建筑精巧,空间尺度比例协调,当之无愧为江南中小古典园林的代表作品。

网师园以池水为中心,分别由东部住宅区、南部宴乐区、中部环池区、西部内园殿春簃和北部书房区等五部分组成。布局外形整齐均衡,内部又因景划区,境界各异。是以突出水作为 园子的主题中心。景点分析 1.砖雕门楼

步入网师园,就被它门口的轿子所吸引。从那顶做工精细的轿子看出了园主人的生活品质。

门口处有轿厅、大厅、花厅,内部装饰雅洁,外部砖雕工细,堪称封建社会仕宦宅第的代表作。由大门门厅至轿厅,东有避弄可通内宅。其前砖细门楼为乾隆间物,雕镂之精,被誉为苏州古典园林里同类门楼中最精巧之物。

万卷堂前的砖雕门楼

精美的雕镂砖刻

门楼上书“藻耀高翔”,寄托了主人对后人的殷切希望,渴望后辈出人头地,为祖宗光耀门楣。精美的砖雕栩栩如生,一派家庭祥和,老幼同乐的景象。表达了原主人享受天伦之乐的愉快心情。2.万卷堂

作为主厅,万卷堂有着浓浓的书卷气息,向来人展示园主人的文化内涵及园内主题。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万卷堂即为修身养性的代表,整个园子无不透出书香世家的尊贵典范。

“万卷堂”的匾额为文徵明书体。抱柱对联则为现代书画家吴进贤所撰书:

“南宋溯风流,万卷堂前渔歌写韵;葑溪增旖旎,网师园里游侣如云。”以追溯名园历史,发思古之幽情;畅叙今日风采,颂名园之形胜。

万卷堂内景

堂外走廊漏景

万卷堂朝南面对天井庭院,有对植的玉兰,更有“藻耀高翔”砖雕门楼为对景。室前有廊往南通园门,廊畔小庭院内桂花古树,点缀太湖峰石,作为住宅到花园的过渡空间稍露一点自然景色,更见雅致。3.小山丛桂轩

小山从桂轩,为一座小巧精致的四面厅,卷棚歇山屋顶,面阔三间,三面回廊。厅南有一排花窗。粉墙之下,湖石假山起伏,桂树成丛,间有海棠、腊梅相映成趣。

名字取自北周文学家庾信《枯树赋》中“小山则丛桂留人”一句,情景相符,其匾题为“小山丛桂轩”。并有清代何绍基 撰对联:“山势盘陀真是画,泉流宛委遂成书”,写景抒情,成为小山丛桂轩周围景物的形象写照。

网师小筑门楣

轩内一景

步入轩内,向四面望去,每一扇窗皆成一景:南有湖石小山,丛桂飘香;北是冰梅纹圆窗,透过云冈黄石假山;东部山涧溪流,并在住宅墙面上巧妙地以攀缘附壁的木香形成春景;西边曲廊和蹈和馆之间,羽毛枫潇洒入画,室内外空间融汇一体。

4.看松读画轩

看松读画轩,轩南有黄石牡丹花坛,水湾之上架设石板曲桥,临池置有石矶,由于画轩体量较大,实为厅堂,故离池岸退居在花坛之后,这样在景观上就不会产生逼压水池之感。

看松读画轩

古柏

看松读画轩为硬山屋,顶面阔三间,砖砌墙面。其窗景为竹石、蕉石之尺幅画。板壁上陈设山水画条幅。朝南花坛之中,有两株数百年生的古老松柏,可惜罗汉松已不存,仅存古桧虬干垂枝,苍劲独秀。

这里既是“读画”之处,更是“看松”之处。赏天然画本的风雅,使画轩内外的园景皆入画来,极有趣味。5.月到风来亭

取意宋人邵雍诗句“月到天心处,风来水面时”。亭东二柱上,挂有清代何绍基竹对 “园林到日酒初熟,庭户开时月正圆”。

赏月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骚客青睐的风雅之举。在邻水的亭子里,举杯邀明月,与清风明月对酌,醉卧花间君莫笑,我本多情疯癫人。

从长廊看月到风来亭

亭内匾额

月到风来亭面临水面,对面即为云墙。主人巧妙的用假山遮挡,造成了深远的空间感,不会显得大片墙面遮挡视线,的确巧思。6.殿春簃

一路从水池西北的平板曲桥西行,就见到书有“潭西渔隐”的小门。门内树影绰约,花街铺地,奇石当户,别有一番天地,这就是著名的殿春簃。

园中有院,殿春簃自成一体。花街铺地,奇石环绕,特别是墙角一隅的冷泉极为有趣。一串水泡从泉底缓缓升起,惊了鱼儿,乱了莲花,一阵清凉之感瞬间袭来。

楹联

假山一隅的清泉

小院布局合理,独具匠心,主体建筑将小院分南北两个空间,北部为一大一小宾主相从的书房,是实地空间,但实中有虚,藏中有露,屋后另有天井。南部为一大院落,散布着山石、清泉、半亭。

半亭

殿春簃主厅

庭院内采用周边假山手法,使之产生余脉连绵的情趣。假山不大,也不高,却起、承、转、合,极有章法,有韵律,有节奏,如一曲流畅的音乐。整个山石峰脉意境相连,藏泉于谷,藏路于峰,藏洞于岭,有衔接,有过渡,空间浑然一体 7.引静桥

这座小桥位于水尾小溪,遮挡了水域不开阔之处,使“言有尽而意无穷”。为苏州园林最小石桥。桥下壁间嵌有一石,刻“檠涧”二字,传为南宋之物。山石互拥,幽深立现。

从桥边望水域

引静桥近景 造景手法

1. 透景之曲折回廊:

加深空间感,使原本短小的走廊变得曲径通幽,再加之高低变化使得

游览路线富有情调。沿着回廊走一圈,便可将大部分园景收入眼中。富有趣味,又不单调,也很好的弥补

了园子空间不足所带来的压抑之感。2. 障景之假山堆掇:

以月到风来亭为例,对面是大面积无开窗的云墙,若是直接向对面望去景观视线就会受到遮挡。但布置上假山石之后,使那里有景可赏,而且还可以将云墙当作背景。坐在亭子里时也不会觉得单调,饮酒赏月更佳。3. 障景之水尾处理:

水尾处水面狭小,若直接现于人前未免有小气之嫌。主人在此处设引静桥,使之遮挡。并配以山石,形成活水未尽之感。又可坐与桥上观景赏鱼,其乐无穷。印象感悟

网师园是我们游览的第一个园子,它的精巧雅致让我大开眼界。其中最令我为之着迷的恐怕就是它以水为骨的构园准则了。

水,为清为盈。江南水乡里不乏水系,但是网师园中处处透着水的灵动,婉约。网师园的水系有源有尾,整体性很强。而且富于变化,有开阔者,也有收紧处。有开有合,这种韵律与节奏的美感让我着迷。

这对于日后的学习、设计也有很大帮助。让我懂得了变化与统一的道理。在此次实习中的第一站就有如此大的收获真的很令人高兴。

第二站

拙政园(2014.6.20 上午)

作为中国古典私家园林的代表作,集大成者,拙政园以其包罗万象,因巧于借的手法完成了一个又一个称为传奇的创举。园林不看拙政园等于白看。所以,面积最大,地位最高,极富盛名的拙政园,我来了~ 概况

明正德初年,这一年,一个因官场失意而还乡的王姓御史,在他的家乡以大弘寺址拓建为园。他仕途不顺,心灰意冷,回到家中一门心思造起了园林。并请到当时的江南才子文征明为他出谋划策。终于在16年之后,一个从起建之时就注定流传千古的园林精品诞生了。

拙政园,取晋代潘岳《闲居赋》中“灌园鬻蔬,以供朝夕之膳……此亦拙者之为政也”之意,代表了主人归隐田园,不问政事的决心。

拙政园全园占地78亩(约52000平方米),分为东、中、西和住宅四个部分。我们主要游览了中园和西园。中园是明代所建,西园为补园,是清朝建造的。景点分析 中园 1.远香堂:

堂,一般均位于离园大门不远的主要游览线上,是园内佳景的理想观赏点。远香堂四面皆佳景,又是骚人墨客游园的必到之处,所以文化内涵丰富。

远香堂为四面厅,四周都是可打开的落地长窗,因此可以四面观景。这种手法在园林营造学上称为落地明罩,能使厅堂内非常空透,方便赏景。作为拙政中园中部的主体建筑,远

香堂面向水面的平台宽敞,池水旷朗清澈,夏日池中荷叶田田,荷风扑面,清香远送,是赏荷的佳处。爱莲说中周敦颐曾写道“香远益清,亭亭净植”的莲花,正是远香堂得名的来源。

四面望去,不同的景色纷至沓来。春夏秋冬,四季各不同;晨昏暮晚,四时皆佳景。真是步移景异,身处同一个地方,却能看到不同的景色,不得不佩服造园者的匠心独运,奇思妙想。

远香堂匾额

通透的四面厅 2.见山楼

拙政园中部水池西北角的一座水上楼阁。楼名典出晋代大隐士陶渊明的名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但楼虽以见山为名,其实是园中水景中很重要的一个主题。当年楼内曾悬有这样一副楹联:“林气映天,竹阴在地;日长若岁,水静于人”,恰如其分地点出了这一景致的意境。

见山楼

二楼台阶处

这里三面环水,主面向北,推窗外望,但见一座村居小石板曲桥将水池北岸的游路与楼底层东边轩廊连了起来,平岸的竹林古树郁郁葱葱,正如联中所写的映天蔽地。它们倒映于水中,被蓝天白云一衬,更显出静水的迷人。水中荷花郁郁婷婷,摇曳生姿。清风送爽,凉意宜人。一动一静,相映成趣。3.四季亭 绣绮亭(春亭):

绣绮亭是枇杷园北边假山上的长方亭。山下湖石围成的花坛中种植芍药,牡丹,每当阳春三月,姚黄魏紫,娇艳欲滴,正合杜甫“绣绮相辗转,琳琅愈青荧”的诗意,以此为名。

荷风四面亭(夏亭):

荷风四面亭是坐落在池中西岛西南方的六角小亭。小巧玲珑的它被环绕在片片荷叶之中,微风袭来飘过阵阵莲香,是夏季赏景的好所在。赏着荷花,吹着凉风,感觉惬意无比。让人不禁流连忘返。

绣绮亭

荷风四面亭

待霜亭(秋亭):

待霜亭是位于园中部池中东岛高处的六角景亭。岛为土山,沿岸 用黄石砌成自然式驳岸,北部较陡,高处的深树丛中亭子若隐若现,使小岛之景顿生颜色。名取自唐诗人韦应物“洞庭须待满林霜”。一到秋天,桔子变红,如火如荼,为之盛景。

雪香云蔚亭(冬亭):

雪香云蔚亭是位于园水池西边山岛之上一座古朴典雅的矩形方亭。雪香,指梅花。云蔚,指花木繁盛。亭旁植梅,此亭适宜赏梅,暗香浮动月黄昏。从山上往山下看去也别有登高远眺之感,可以俯览全局。

待霜亭

雪香云蔚亭 4.香洲

位于荷风四面亭对面,是石舫式结构,有两层楼舱,融合了台,阁,楼,舫的建筑特点,成为独一无二的一种建筑形式。

这种形式在颐和园里也有出现,就是借鉴于拙政园里的香洲而建的。5.梧竹幽居:

建筑风格独特,构思巧妙别致,为中部池东的观赏主景。里面的“梧竹幽居”匾额为文徵明所题。

它轻巧别致,背靠长廊,面对水池,旁有梧桐遮荫、翠竹摇曳。白色的粉墙上有四个圆形洞门,洞环洞,洞套洞,在不同的角度可看到重叠交错奇特景观。

适合做框景观之,每面都有不同的景色,不同的心情,十分有趣。

香洲

梧竹幽居 6.小飞虹:

小飞虹是极为少见的廊桥。为了凸显变化,没有做成平整的桥。而是加了起伏,使之分为三段,形成一个拱形。朱红色的桥栏倒映水中,宛若飞虹。

主人把桥比作彩虹,用意绝妙。它不仅是连接水面和陆地的通道,而且构成了以桥为中心的独特景观,是拙政园的经典景观。

小飞虹

海棠春坞

7.海棠春坞:

海棠春坞是个独立的小院。可称之为园中园。墙上有书卷式砖额,下面是用景石和翠竹构成的一副景墙。院内有海棠两株。庭院铺地用青红白三色鹅卵石镶嵌而成的海棠花纹,与院内主题相呼应。西园: 8.卅六鸳鸯馆:

鸳鸯厅这种大厅形式是在厅内以屏风、罩、纱槅将厅等分为前后两部分,梁架一面用扁作,一面用圆料,似两进厅堂合并而成,故有此名。前一半为男客使用,后一半则为女眷使用。

拙政园三十六鸳鸯馆平面为鸳鸯厅形式,但其梁架是连四轩而成,称为满轩。这所鸳鸯馆浮于水面之上,窗子用清朝时珍稀的琉璃玻璃所制,水台下豢养着几对鸳鸯。鸳鸯戏水正比喻了家庭和睦,感情良好;夫妻举案齐眉,相敬如宾。

前为卅六鸳鸯馆,后名为十八曼陀罗花馆。

卅六鸳鸯馆内景

与谁同坐轩 9.与谁同坐轩+笠亭

形状特殊的扇面轩与谁同坐轩,和状如斗笠的笠亭在长廊上的某一处相互重合,形成了一顶清朝官帽的形状。

与谁同坐轩平面呈扇面形,与背后的笠亭的圆形相呼应。两侧的开门形状奇特,自成一景,四面观去皆有景如画。10.浮翠阁

古时的大家小姐便是住在绣楼之上。浮翠阁作为女子闺阁,占据山势,可俯瞰整个园景。在院中也可当成制高点作为视觉中心。

树丛阴郁中隐隐透出的小楼浮翠阁,为八角形双层建筑,高大气派,煞是引人注目。山上林木茂密,绿草如茵,建筑好像浮动于一片翠绿浓荫之上,因而得名“浮翠阁”。11.留听阁

留听阁为单层阁,体型轻巧,四周开窗,阁前置平台,是赏秋荷听雨的绝佳处。名字的由来为唐代李商隐的“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残荷听雨声”之句。

可以透过别有洞天看到中部园景,是借景的手法。

浮翠阁

留听阁

造景手法 1.借景之北塔寺

北塔寺的借景,在梧竹幽居处西望,北塔寺塔影映入眼帘,好似在园内,隐约飘渺,扩大了空间感,在此视线内,没有周围植物的遮挡,手法巧妙形成了好看的夹景 2.框景之与谁同坐轩

扇形的与谁同坐轩以其特殊的开窗,成功的将四面景色框在巧妙的画框里。使观景更有趣味性。

3.对景之留听阁与塔影亭

处在水尾处的塔影亭与网师园的引静桥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都是对于狭小水域的巧妙处理方式。为了不造成一眼望到头的尴尬之境,在留听阁的对面,水尾处设置了一个小巧的塔影亭,用来形成对景,同时遮挡视线。4.季相变化之四季亭

处在远香堂旁边的四座亭子各有千秋,旁边的植物配置凸显了植物的季相变化,让一年四季都有景可观,丰富了院内景观的同时也陶冶了情操。印象感悟

拙政园里让我印象最深的是小飞虹。形象小巧的它像一个精密的摆件,静静地横跨在水域两端。远望如虹如练,站在其上又可凭栏眺望园内风光,十分惬意。虽是一座桥,但它巧妙地架廊于其上,使之富有变化和深意。这样的巧思怎能不引人遐想,在那古老的年代,温婉的少女和少年一起凭栏远眺,时光安好,岁月流转。

除此之外,拙政园还带给我一些新的启示。古人曰,“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拙政园借北塔寺的风光来让自己达到一种远而未尽的开阔之感,实在是一种巧妙的“偷盗”。这种借景手法对我们的设计也有很大裨益。希望我也会在日后的学习中多多博采众长,日臻完美。

第三站

留园(2014.6.20 下午)

留园为我国大型古典私家园林,占地面积23300平方米,代表了清代园林风格,曾取名“寒碧山庄”和“刘园”,后谐刘字音并取意“长留天地间”,故名曰“留园”。

“欲扬先抑,收放自如”这句话形容留园再合适不过。犹抱琵琶半遮面,它在我眼里就像害羞的小姑娘,让人期盼的心痒痒的~曲折的大小进厅,开在墙上的美丽漏窗透出隐隐的个中景色,但却不让人一窥全貌。等到一如园中便豁然开朗,让人目不暇接„ 概述

留园经历历年的兴废扩建,总体上分为中部山水、东部庭院、西北山林田园三大景区。三区各具特色,中部是全园的精华,以山水为胜;东部以五峰仙馆和林泉之馆为核心,东西并列,布局紧密。建筑外观富丽华贵,内部明亮宽敞,陈设与装饰相当精美;西部南北狭长,土山为制高点,体现自然风光,而北部遍植竹杏桃李等树木,另有一盆景园,颇具田园意味。景点分析 1.明瑟楼

明瑟楼取水木明瑟之意而名,南面的假山构思独特,有峰回路转之妙。明瑟楼体态轻盈造型精巧,取郦道元《水经注》中“目对鱼鸟,水木明瑟”之意而名。

这座二层小楼是观赏园景的好去处,面对着广阔的水域及葱葱郁郁的三座象征的三仙山的人工石岛,心情都变得开阔起来。

纵观园景既可以远眺,又可以近赏,作为园中部的主体建筑,明瑟楼通透,精巧的建筑

结构体现了园主人的大气。

明瑟楼和涵碧山房 2.涵碧山房

涵碧山房在明瑟楼西侧,是个两面通透的厅堂。客人在此等候主人通传。即可观园景,又能品评好茶,期间还有凉风作伴,实为惬意。

后面为曲折回廊,背面有花境景壁,涵碧山房面前便是摇曳生姿的田田荷塘以及假山石岛,是身处其间的人感受到园主人浓厚的文化气质。3.闻木樨香轩

位于假山制高点的闻木樨香轩是一个俯瞰园景的所在。通过曲折的回廊和假山的小路可以便捷的出入闻木樨香轩。

上有匾额,曰:“闻木樨香轩”。为苏州当代书法家郑定忠书。轩外有楹联,曰:“奇石尽含千古秀;桂花香动万山秋。”

四面皆有岩桂,植物志有云:桂花,因丛生于岩岭之间,因而又名岩桂。秋日时桂花飘香十里,坐看园景,大有登高远眺的大气胸怀。

闻木樨香轩

濠濮亭 4.濠濮亭

位于小蓬莱上的濠濮亭是其上的主景。它既是观景的视觉中心,坐在其间又可观景。正所谓人在画中游。小蓬莱寓意仙境把亭建在湖心,西园的湖心亭用九曲石桥与两岸连接,原有亭额“月照潭心”,亭中原有联语:“圣教名言:独乐何如同乐;佛家宗旨:杀生不如放生。”

在池中观鱼,水清鱼艳,看池中的众鱼沉浮,一如目睹众生的人生沉浮,智者乐水,自然是参透了其中的道理。庄子和惠子的故事流传至今,不也是为了参透人生哲理吗?

5.五峰仙馆

是一座卷棚歇山顶单檐方亭,东与冠云台隔廊相望。亭名为集诗文碑帖之语妙合而成。佳晴,取宋范成大“佳晴有新课”诗句;喜雨,即及时雨,《榷春秋榖梁传》中“喜雨者,有志于民者也”,句意;快雪,则为晋王羲之《决雪时晴》帖。

此均对农事有利,又可指园中四时景物,均可游赏。亭中有楠木纱槅六扇,夹堂板上刻有猿羊虎象犬狮图案,裙板上刻有兰花图案,为明代遗物,园藏珍品。亭外曲廊相围,有对景石雕牡丹花坛。

五峰仙馆内景

冠云峰

6.冠云峰

冠云峰被誉为四大名石之一,因为它充分体现了太湖石“瘦、漏、透、皱”的特点,古人以石寓志,认为高尚的品质应该像是磐石一般。造景手法 1.空间变化及联系

留园建筑艺术的特点,在于内外空间关系密切,并根据不同的意境采取多种结合手法。建筑面对山池时,取消面向湖的整片墙面,已观湖景;建筑各方面对着不同的露天空间时,就以室内窗框为画框,把窗外景色引进来。2.建筑及景观处理

园内亭馆楼榭高低参差,曲廊蜿蜒相续有七百米之多,颇有步移景换之妙。建筑物约占园总面积四分之一。建筑结构式样代表清代风格,在不大的范围内造就了众多而各有特性的建筑,处处显示了咫尺山林、小中见大的造园艺术手法。印象感悟

留园里的空间布局让人流连忘返。穿梭在层层回廊和重重隔间,体验步移景异的快感。新鲜感层出不穷,想让人一探究竟。留园,终究是留下了层层回忆,留下了旅人的脚步。

这种欲扬先抑,或者说是半藏半露的设计风格也是我们今后要注意的,在景观构成上注意有开有合,空间层次要富于变化,要创造出光影的效果来。

第四站

虎丘(2014.6.21 上午)

虎丘被誉为吴中第一山,传说中吴王夫差将其父亲阖闾葬于此地。但至今为止,没有人能给出阖闾墓的确切答案。这为我们今天出行的目的地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概述

虎丘,原名海涌山,据《史记》载吴王阖闾葬于此,传说葬后三日有“白虎蹲其上”,故名。虎丘占地虽仅三百余亩,山高仅三十多米,但却有“江左丘壑之表”的风范,绝岩耸壑,气象万千,并有三绝九宜十八景之胜。

最为著名的是云岩寺塔和剑池。高耸入云的云岩寺塔已有一千多年历史,是世界第二斜塔,古朴雄奇,早已成为古老苏州的象征。剑池幽奇神秘,埋有吴王阖闾墓葬的千古之谜以及神鹅易字的美丽传说,风壑云泉,令人流连忘返。景点分析

1.虎丘剑池

虎丘最神秘、最吸引人的古迹是剑池。从千人石上朝北望去,“别有洞天”圆洞门,旁有“虎丘剑池”四个大字,每个字的笔画都有三尺来长,笔力遒劲。

相传是颜真卿的真迹。不过也有传说虎字是后人补上去的。剑池从上面俯瞰整体呈一把宝剑的样子,传说与阖闾墓的位置有关。

虎丘剑池书法

剑池

2.云岩寺塔

被誉为中国的比萨斜塔。这座古老的塔因为地理原因呈现倾斜之势,虽然已经用混凝土加固,但看起来还是摇摇欲坠。不得不说这也是一个奇景。

云岩寺塔

憨憨泉

3.憨憨泉

相传梁代僧人的憨憨法师,是庙里的挑水和尚。自小患有眼疾,但是他耳朵灵心眼好,有一次他挑水经过这里,踩在了青苔上摔了一跤,他就想到是不是这个下面有泉水,于是他就在这里挖土寻找泉眼。

村民们见他瞎折腾,就笑他傻,戏言道,“如果能挖出泉水,我就变成一只大青蛙守在这里。”话音刚落,地下就冒出一股清泉喷到了憨憨的脸上,他的双眼又重见了光明,而那个农夫果然变成了一只青蛙,守在了古井旁。

实习总结

通过此次实习,我们领略了美丽的苏州园林,知道了苏州的历史文化,了解了很多关于这片土地的美丽传说,让我收获颇丰。如此宝贵的学习经验让我获益匪浅。感谢老师和导游们的热心讲解,同学们也很积极,我们一起愉快的度过了这三天的姑苏之行。

学习到的关于园林的知识我希望在日后的学习工作中能给我带来启发及灵感。也希望能有机会再和大家一起去某个风景如画的地方来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

第五篇:苏州园林实习总结报告

苏州园林实习总结报告

姓名:陈杰 学号:01110312

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短短的三天实习很快就在火车的汽笛声中结束了,虽然因为身体原因留在医院治疗了一天,只能独自乘高铁回南京,但是总的来说,这次实习却是收获颇丰,大开眼界。

“虽为人做,宛自天开,源于自然,高于自然”,本就是中国古典园林营造的基本出发点,而园林里的山水、建筑无不寄寓著文人的情怀,取材于山野,建制于市井,将对自然山水的热爱以及对人生的思考托付于实体的园林之中,意境之深远着实令人赞叹。苏州园林更是其中的佼佼者,虽低调的隐于城市,却难掩传承千年的中国传统造园艺术绚烂的光辉。“山水花鸟之情趣,唐诗宋词之意境”尽在其中,迷人的不仅是风景,最是那欲说还休,寓意悠长的诗词题咏,禅悟真道。

回校后,回顾了苏州园林的史料,描摹分析拙政园、留园、网师园、沧浪亭、退思园的平面和照片,经过仔细的整理和总结,得出以下几点浅要的收获:1.园林历史及成因,2.园林与城市环境的关系,3.园林灵活多变的空间布局和丰富的空间组织手法,4.精妙的园林建筑艺术,5.深厚的文化内涵和价值。一.园林历史及成因 1.历史

苏州古典园林多为文人写意山水宅园,而此类的私家园林最早可追溯到是东晋的辟疆园,当时号称“吴中第一”。之后历代造园兴盛,至明代,苏州园林达到鼎盛,共有271处之多。此次参观的拙政园、留园、网师园,退思园均产生于宋明时期,正是这些意境深远、布局精巧、文化内涵深邃的园林使得苏州获得“人间天堂”的美誉。由于较好的保护措施,目前苏州尚保存园林数十处,列全国首位。2.成因

A.政治经济因素。从宋代起,苏州成为经济文化中心区,百姓殷实,并且很多达官贵人喜欢到苏州游玩定居,对居住要求也更高,而市井之中,规模受限,内向的园林艺术应运而生。

B.地理地质因素。苏州是著名的水乡,湖沟塘堰星罗棋布,极利因水就势造园。附近又盛产太湖石,适合堆砌玲珑通透的假山,可谓得天独厚。

C.文化传统因素。苏州民风历来崇尚艺术,苏州评弹、百年糕点等,千古传承,长盛不衰,建筑技艺更是视为瑰宝,无论是乡野民居,还是官衙贾第,其设计建造皆一丝不苟,独运匠心。加之文人墨客多会于此,迁客骚人吟诗作对造就了吴江深厚的文化底蕴,为苏州园林增添了难以比拟的精神内涵。

这些因素大大促进了苏州园林的发展,在美化居住环境,融建筑美、自然美、人文美为一体等方面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二.园林与城市环境的关系

王澍先生说过“任何建筑都不能完全脱离环境和历史而存在,建筑与环境、文脉不可割断”,在如今中国建筑陷入迷茫的时代,苏州园林以其独特而经典的方式在昭示着古人的智慧。这些园林多居于闹市之中,如拙政园位于苏州市娄门内东北街,网师园则位于带城桥路阔家头巷内,周围建筑密度大,环境嘈杂,然而它们既没有喧宾夺主式的压抑环境,也没有单纯的躲避,而是给予环境最大的尊重,不改街景,不事喧哗,静隐于闹市,唯求“心远地自偏’的境界,成为城市的亮点——“城市山林”。

在园林内部,苏州处于江南丘陵区,水网密布,如何处理复杂多变的地形是个大问题。与当代“大刀阔斧”的“夷平”或“下挖”的处理方式不同的是,苏州园林的设计

格外突出了尊重基地环境的特点——因地制宜。随形就势,引水入院,顺因自然,改造自然,尊重自然,这种处理建筑与环境的方式值得深思、借鉴。三.园林灵活多变的空间布局和丰富的空间组织手法

甫到苏州,老师便强调了此次实习的重点,正是学习园林的布局和空间组织手法。这次参观的网师园被誉为“小园极则”,留园则是四大名园之一,拙政园更是“中国园林之母”,在布局和组织上极具代表性。它们几乎都是内向型、“南厅北水,隔水相望”、以水面为中心的典型江南宅园布局方式。为明晰这种布局的文化根基,查阅了包括《道德经》在内的不少资料,原来这类文人山水写意园林大多凝聚了强烈的道家“无为”思想,强调天人合一,阴阳相生。所谓“阳盛阴则衰,阴盛则荒凉”,实体建筑为阳,自然向朱雀之南,自然山水为阴,故而面向玄武之北,以阳围阴,符合道家“阴阳相生,有无相成”的天地观。

此外,园林在布局上还强调疏密有致,黑白分明。这一点拙政园体现的最为清晰、经典。以建筑为图,山水花木为底进行图底分析,“图”在中部远香堂附近较密,建筑之间彼此关联,化零为整,聚散相依,图底对比明显;西部则较为分散,卅六鸳鸯馆、浮翠阁、留听歌等虽然体量不小,然布局稀疏,建筑单体之间没有形成完整体系,似景上点缀,底在这却有图之感。这种布局恰合拙政园“疏朗、淡薄”之意,达到情景交融的艺术效果。书法中有“宽处可以走马,密处难以缝针”之说,细想之,苏州园林也有这般韵味。

苏州园林在空间组织方面的艺术手法更是中国造园艺术的顶峰。借景、对景、分景、隔景等内外空间组织手法层出不穷。在三维上,高低错落,二维上,藏露互引,形成多中心多焦点的大小空间,趣味无穷。以下从三个方面简述我的一些理解和收获。

A.建筑内部空间组织。等级和风水是研究中国古建筑必然要考虑的两方面,苏州园林也不例外。大多园林以穿堂式组织主体建筑,一进一落,既体现了等级划分,又满足采光通风要求,网师园便是以“三进”组织大门、轿厅、大厅、撷秀楼的空间关系,十分典型。然而,令我难以忘怀的是留园精妙的入口空间处理。狭窄的入口内,两道高墙之间是长达50余米的曲折走道,造园家充分运用了空间大小、方向、明暗的变化,一收一放,一明一暗,一左一右,将这条单调的通道处理得意趣无穷。过道尽头是迷离掩映的漏窗、洞门,中部景区的湖光山色若隐若现。绕过门窗,眼前景色才一览无余,达到了欲扬先抑的艺术效果。

B.建筑与风景的内外空间组织。苏州园林的一大特点是巧于因借,内外结合。这其中最常用的手法便是借景、对景、叠景和障景了。在这次参观实习中,总结了多种实例,几乎每个园林都有独特的组织方式。拙政园的借景堪称范例,于中园复廊处沿水体方向望去,一公里之外的北寺塔仿佛就在咫尺园中,夹岸垂柳像画框一样成为图底,值得学习。

网师园的对景手法则别具一格。从撷秀楼侧门出来,顿时被眼前的画面吸引住了,月到风来亭高踞水上,曲廊似绸缎飘逸于碧波之上,水池延伸至亭下,幽长深邃,亭后粉墙恰为画布,两边建筑限定视线,静动兼备,阴阳相合,让人有恍如隔世之感。至于叠景就不得不谈拙政园中园的笠亭和与谁同左轩了。乍一看,除了后者的屋顶略有新意,别无巧妙可言,然而从复廊往北走几步再回头,两者的屋顶竞恰好重叠,这一叠景的手法的确出乎意料,不得不惊叹于文征明的设计技巧。

留园的障景手法很有序列感。从入口到园区,先是实墙遮挡,只能见树冠,之后廊子这晚,无法直视,随后墙体漏窗隐约透出旖旎风光,最后绕至亭内方能一览无余。墙体、屏风、漏窗,隔而不绝,手法丰富。

C.室外山水花木的空间组织。与西方古典园林注重几何完美的几何关系不同的是,苏州园林着眼于“自然”的模山范水,山体随形就势,水体灵动生巧,力求“一切为了构成完美的一幅画而存在,绝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存在”。

以拙政园为例,水体作为空间核心从东至西贯穿园林,而其收尾处或曲折蜿蜒,两边黄石夹对,比例恰似深涧流水;或深入建筑之后,好似没有源头,给人深远之感,小中见大的手法恰到好处。而山体大致呈东西方向顺水而起,高低不一,路径曲折,为“平面园林”注入了立体的动感和变幻的视觉享受。每个山体上都设亭台楼阁,然均不在同一轴线上,毫无重复感,移步换景,趣味多多。在用料方面,大多用太湖石,“瘦、皱、漏、透”的太湖石在造园家的手中不仅叠出了惟妙惟肖的山体,其内部往往也彼此联通,空间的明暗、大小,令人回味。

除却夺目的山水,苏州园林的植物也是种类繁复,却有与各个所属空间品质相合。单十八曼陀罗花馆周围就植有劈梅,水仙,杜鹃、仙客来、芋叶甘蓝、山茶与茶梅等交相辉映,而松树、修竹又与梅花组成活色生香的“岁寒三友图”,给萧瑟的冬季增添了几抹亮丽的色彩,南边分布十八株曼陀罗花,应和十八曼陀罗花馆之名。真是“假山洞壑别具匠心,一草一木别具风韵”。四.精妙的园林建筑艺术

作为建筑系学生,园林内的建筑自然也是研究的重点。在此之前,苏州园林业已游玩过数遍,不过当时均未曾留意园内建筑,此次算是亡羊补牢了。苏州园林中的建筑种类较多,庭、廊、轩、榭、舫、阁、亭,若根据功能往下细分,单廊就有空廊、花廊、伴廊和复廊之多,丰富程度可见一斑。它们大多为木结构,大屋顶,多用抬梁式、穿斗式营造框架,外用粉墙黛瓦,统一、明快,形体、用色上“自让”于山水。

在众多建筑中,留给我映像最深的有两处:其一便是拙政园内的卅六鸳鸯馆,让我改变了中国古建筑空间千篇一律的看法。平面上一个主空间四角附加四个方形小空间,以木结构支撑,中间挂落隔开,顶部覆以双卷棚屋顶,看似极其简单,甚至没有丝毫设计感,然而经过老师讲解和查询资料,才发现自己的浅薄。首先主空间一分为二,与季节直接有关,夏季用北侧,冬季用南侧,对景亦与之相应变化,设计巧妙;其次,耳室可供戏子更衣,类似于今天的更衣室;再次,该馆是主人听戏之处,屋顶的设计也符合声学原理,真是让人难以置信;最后,北面漏窗上的玻璃窗也有精妙之处,细观之,景物仿佛蒙上了一层白霜,在夏季有平心静气的好处。真是精巧绝伦的设计!其二,网师园的主体建筑外观处理也十分出彩。从庭院望去,粉墙黛瓦十分清爽,马头墙为天际线平添一丝异变,卷棚屋顶与两坡屋顶直接显示了建筑的等级,而细微之处,侧墙上开了一排盲窗,将原本单调的背景一下激活,处理细致。五.深厚的文化内涵

在童寯等老先生划分的中国古典园林三大境界中(治世境界、神仙境界、自然境界),苏州园林便是这最后一种,既超然物外,又系心民生,文化之深邃,艺术之典雅,山水建筑之和谐无出其右。

而园林厅堂的匾额、楹联、书条石、雕刻、装饰,以及花木寓意、叠石寄情等,不仅是点缀园林的精美艺术品,同时储存了大量的历史、文化、思想和科学信息,其物质内容和精神内容都极其深广。在这个传统丢失的年代,苏州园林的存在对于研究古代江南民居民风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保护这一历史文化瑰宝,我们义不容辞。

下载苏州园林实习报告(本站推荐)word格式文档
下载苏州园林实习报告(本站推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苏州园林

    《苏州园林》教学设计 《苏州园林》是介绍园林建筑艺术的说明文。文章高度概括了苏州园林建筑的成就,详细介绍了园林建筑的布局,分析了园林建筑的原理,写得情文并茂,趣味盎然。......

    苏州园林

    教学设想 1.安排两教时。 2.《苏州园林》是一篇准确地把握了客观事物特征的优美的说明文,因此领会作者的整体构思和语言特色应作为本课的学习重点。 3.在教学过程 中,尽量给学生以......

    苏州园林

    2. “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 1.根据文意填空: 苏州园林假山和池沼的共同特征是________,能概括假山特点的一句话是________,池......

    苏州园林

    苏州园林艺术赏析论文学校:甘肃农业大学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专业:葡萄与葡萄酒工程科目:旅游资源与小憩学号:2012114059姓名:朱成林苏州园林艺术赏析论文摘要:江南园林不仅在风......

    苏州园林

    《苏州园林》教案 [教学目标]1、能力目标:理解本文总说和分说的结构及说明语言的多样性。2、情感目标:了解苏州园林的特点,领略我国江南第宅园林建筑的风貌,从而得到美的享受并......

    苏州园林

    苏州园林 按照我的经验,一天只能玩三处景点,余下一点点时间可以逛逛街买点特产。 我推荐你几个苏州有特色的地方,你自己选择着玩吧 必定要去拙政园,她是苏州园林的代表作,也是中......

    苏州园林

    《苏州园林》教学设计 一、教材地位与作用 《苏州园林》是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本单元所节选的课文主要是介绍我国的建筑园林、名胜古迹的说明文......

    苏州园林

    语文备课大师 xiexingcun.com 《苏州园林》教案7 教学目的: 1学习本文围绕中心,从整体到局部多方面说明事物的方法,在整体把握全文的基础上,体会文章的结构美。 2学习本文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