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春阅读附答案
阅读《春》选段,完成题目(10分)
①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②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小题1:给本段文字拟一个小标题(1分)
小题2:本段运用了虚实相生的写法,由 联想到。(1分)
小题3:本段的描写顺序是由 到,由 到。(2分)
小题4:画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4分)
第①句:
第②句:
小题5:为什么说野花“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2分)
参考答案:
小题1:春花图(2分)
小题1:春华秋实(每空0.5分共1分)
小题1:高低动静(每空0.5分共2分)
小题1:第一句;拟人,写出花开的繁茂(2分)
第二句:排比;比喻,写出了花色鲜艳美丽(2分)
小题1:一方面写出了野花之多,另一方面也写出了野花在太阳照耀下闪闪发光,在风的吹动下轻轻摆动的情景(2分)
小题1:试题分析:春花图 原因:此段主要写花,写出了春花的绚丽多彩。
小题1:试题分析:选段先用拟人的修辞手法“你不让我,我不让你”把百花争艳的“争”写活了,然后用“满”“赶趟儿”写花朵多,用“火”“霞”“雪”写花色艳,最后写花味的甜,“仿佛”一词由实及虚,有春花联想到秋天的果实,表现花儿甜香得引人遐想,令人心醉。
小题1:试题分析:这一段按“树上”“花下”“遍地”的顺序,层层铺叙,层次井然。写“树上”着力写了桃树、杏树、梨树的花朵竞相开放的景象;写“花下”蜂闹蝶舞,侧面表现花儿的繁茂、鲜艳和甜香。“闹”中不仅有声响,而且隐含了一片喧闹沸腾的景象。写“遍地”主要写野花数量之多,种类丰富。由此可见:选文描写的顺序是:由高到低;由动到静。
小题1:试题分析:第①句“你不让我,我不让你”运用拟人事物修辞手法把百花争春、百花争艳的“争”写活了;然后用“满”“赶趟儿”写花朵多,也是运用的拟人手法。第②句由三个“像”字和三个连续整齐的句式可推断:运用了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手法,写出了花色鲜艳美丽。
小题1:试题分析:“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两个比喻描绘了阳光下野花闪闪烁烁、逗人喜爱的样子。这里没有明写阳光和风,但已寓于描写之中了。因为有阳光,所以野花才像眼睛、像星星一样亮;因为“风 轻悄悄的”,野花摇摇摆摆,所以才会像眼睛、像星星一样“眨呀眨的”。这两个比喻又互补:眼睛和星星都有“眨呀眨的”的共性,但是,眼睛没有星罗棋布的特点,不能照应“遍地”,星星又无眉目传情的妙处,两者一结合,真是把页花写活了。
第二篇:七年级2014年春期中考试(附答案)
2014年春季学期期中考试
七年级思想品德
分)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把最符合题意的选项的序号填入答题表中各小
1.关于归属感,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①人都希望归属于某个团体,成为其中一员②人都希望得到团体的尊重、重视、关心和照顾③人都希望有个美好的未来④人都希望有良好的情绪
A.①②④
B.①②C.③④D.②③④
2.“离开羊群的羊迟早会被狼吃掉,脱离集体的人注定孤寂无聊,具有亲和力、凝聚力和向心力,才见团队精神的崇高„„”以下选项最适合作为这首小诗标题的是
A.狼与羊的斗争B.集体摆脱孤寂C.团结就是力量D.奋斗才能成功
3.中国梦首先体现为民族梦、国家梦,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同时这个民族梦、国家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对此,小明从个人与集体的关系角度进行了解读,其中你认同的是 A.牺牲个人利益就能维护集体利益B.个人只要依赖集体就能获得成功C.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是互相依存的D.集体总能完全尊重和保护个人利益
4.南沙环境恶劣,对守礁官兵来说是个极大的考验,而海军气象工程师李文波却坚守南沙岛礁20多年。他说:“只要我们在南沙坚守下去,我们的南沙主权就不会丢,这就是我在南沙长期坚守的动力来源。”李文波的言行告诉我们
①国家利益高于个人利益②维护国家利益必须牺牲个人利益
③捍卫国家主权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④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是完全一致的A.①③B.①④C.②④D.①②
5.2012年11月25日,歼-15舰载机研制现场总指挥罗阳在执行任务时突发疾病,不幸逝世。工作30年来,他把全部的追求和心血都奉献给了祖国的航空事业,为我国航空事业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罗阳的先进事迹启示我们
①人生的意义在于对社会的奉献②生命是短暂的,需要倍加珍惜③承担责任必须付出生命的代价④为社会作贡献能延伸生命价值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6.有句公益广告语说“每人前进一小步,社会前进一大步”。鲁迅先生也曾说过,“一个人要想离开社会而生存,那正像人拔着自己的头发想离开地球一样的不可能。”对他们的话你认为 A.两者的意思都是个人是社会中的人,个人不可能离开社会独立存在 B.两者的意思都是任何社会的存在和发展,都是人们共同努力的结果 C.广告语的意思是个人的发展决定着社会的进步 D.鲁迅话的意思是个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
7.一个班集体,是由个性各异的人组成的。集体和个性的关系是: ①个人的优点、特长越能够充分发挥,集体就越坚强、团结和优秀
②集体中个性应得到完全的张扬
③在集体里,在自觉遵守集体纪律,服从集体利益的基础上,提倡张扬个性 ④张扬个性会削弱集体的凝聚力
A.③④B.①③C.①②③D.①④
8.有了螺丝和螺母的合作,机器才变得结实坚固;有了五根手指的合作,才有具有力量的拳头。下列说法不符合题意的是
A.众人拾柴火焰高B.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集体的力量是无穷的 C.个人融入集体的过程是一个充分展示自我价值的过程 D.个人不能融入集体之中,否则会影响自己潜能的发挥
9.据调查表明,人类疾病50%至80%与不良心态、恶劣情绪有关。这说明A.情绪对人的身体产生不利影响B.身体健康状况影响人的情绪 C.不同的情绪对人产生不同的影响D.消极情绪影响人的身体健康
10.我们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情感,情感的发展需要我们一生自身的努力和培养,情感发展的关键时期是
A.儿童时期B.少年时期C.青年时期D.中年时期 11.对右图漫画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漫画中人物的情绪都是愤怒、不满②漫画中的小男孩在宣泄情绪③说明情绪是时时变化的④漫画说明人的情绪是多样化的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12.道德的基石是
A.法律B.纪律C.情感D.生命
13.小明不努力学习,考试经常不及格。为此,他的内心应该产生
A.自尊感B.羞愧感C.自豪感D.荣誉感
14.参观游览时,要爱护公物、文物古迹和花草树木;开会时,不要高声交谈喧哗;课堂上不能随便讲话。这表明
A.过多的规则会让我们无所适从B.社会生活离不开法律 C.纪律约束我们的自由D.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
15.自觉遵守交通规则,既是对自己的生命健康负责,又是对父母负责,更是对社会负责。下列行为中错误的是
A.不乘坐超载的车辆B.红灯停,绿灯行
C.在公路上骑自行车相互追逐D.斑马线上过马路,一停二看三通过 16.人们把法律称为“国法”,主要是因为它是
A.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B.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C.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D.由全体公民共同制定的 17.十八大强调,要推进全民守法,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说明
A.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B.我国法律体现了人民的利益和意志C.法律依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D.法律能够代替道德和其他所有规则
18.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严格要求自己,只有提高了自身的素质,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由此表明 A.自律就是被动地接受B.他律的重要性 C.不严格要求自己能适应社会的发展D.自律的重要性
19.一个人只要宣称自己是自由的,就会同时感到他是受限制的。如果他敢于宣称自己 是受限制的,他就会感到自己是自由的。这是因为
①纪律和自由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②纪律和自由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③纪律是对自由的限制④纪律是获得行动自由的必要条件
A.①②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
20.现在微博在公共服务、社会公益等方面发挥的作用有目共睹,《宪法》赋予公民的言论自由,在微博上得到了酣畅淋漓的体现。但是微博言论须接受道德和法律的规范与约束。“微博不是完全的个人空间”。这说明
①自由是无条件的②自由是有条件的③社会生活中任何自由都要受到一定约束和限制,没有任何限制、约束的自由是不存在的 ④自由离不开纪律,纪律也离不开自由,二者是缺一不可的 A.①③④B.②③④ C.①②③④D.①②③
二、简答题(要求紧扣题意,简明扼要地回答。每小题10分,共20分)21.社会生活中,法律与我们息息相关。通过学习,你知道法律有哪些作用?在日常生活中你应怎么做?
22.“学校和班级是我们每个人成长的摇篮,它给了我们无穷的力量。”因此,每个人都应关爱自己的学校和班级。⑴为什么说学校和班级是我们成长的摇篮?(5分)
⑵联系实际谈谈作为中学生应当怎样关爱自己的学校和班级?(5分)
三、材料分析题(要求紧扣题意回答。本题12分)23.流行语“正能量”,是指健康乐观、积极向上的个体情感或社会行为。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2012年感动福建十大人物黄贺乐,当过搬运工、油漆工等,省吃俭用,替父亲还清20世纪80年代亏欠的20
▲福建中医药大学学生纪名扬看到一位八旬老人摔伤后,义无反顾地实施救护,直到老人得到妥
▲武警新疆总队医院院长庄仕华,40余年来坚持工作在医疗第一线,创造了10万例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手术无一例失败的奇迹。(1)材料一中的先进人物,传递的正能量分别是什么?请从方框中选择最合适的内容填入表格。(每个空格只填一项,只填序号。)(6分)
量,实现“微志愿——微文明——大文明”的转变。
(2)该社区倡导人人参与公益活动,有什么意义?(6(3)如果你是该社区一员,在参与公益活动、传递正能量中,可以扮演什么角色,相应地承担哪些责任?(写出两种)(8分)
四、实践探究题(要求紧扣题意作答,融入生活实际,鼓励创新。本题16分)24.材料一:有人把班集体比喻成一个大炉,班里的同学则像一块块煤炭。大家要想得到火炉的温暖,就必须把自己点燃放进去。煤炭越多,火炉烧得越旺,那么班集体也就越温暖……
材料二:如果把集体比作一只木桶,我们就是构成木桶的木板。集
体利益的多少不取决于最长的那块木板,而取决于最短的 那块木板,只要有一个集体成员没有承担起自己的责任,集体的利益就会从他这块最短的木板所形成的的缺口处 流失。
⑴两则材料共同说明了个人与集体有什么样的关系?(5分)
⑵在集体中,我们要明确自己所扮演的角色,明确自己的责任。请问:你是如何处理个人与集体关系的?(6分)
⑶当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发生矛盾时,正确的做法是什么(4分)
⑷材料对我们创建优秀班集体有什么启示?(5分。回答两点启示)
2014年春季学期期中考试
七年级思想品德答案
(范围:第一、二、三单元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把最符合题意的选项的序号填入答题表中各小题相对应的空格内。每小题2分,共40分)
二、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7.答:⑴作用:法律具有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解决人与人之间的纠纷或矛盾的作用;法律具有
制裁违法犯罪行为的功能,并通过制裁违法犯罪来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保障社会生活的有序与
和谐。
⑵要学法、懂法、守法、用法。既要遵守法律,履行义务,又要依法行使和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18.答:⑴学校和班级是我们学习知识、发展能力的场所;是陶冶情操、培育品格的环境;是培养兴趣和发展特长的园地。
⑵中学生心系学校、班级,珍惜集体荣誉,为集体尽自己的一份力;应与同学友好相处,互相关心、帮助,相互支持,共同进步;应培养高尚的情操、良好的品德;应积极发展自己的兴趣和特长,为学校和班级作出贡献等。
三、材料分析题(本题20分)
23.(1)
(2③有助于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3)如:①角色:邻居;责任:友好相处,互帮互助;②角色:社区居民;责任:维护正义,保
四、实践探究题(本题20分)
20.答:⑴个人和集体是相互依存的。一方面,个人生活在一定的集体中,离不开集体。另一方面,集体由个人组成。(5分)
⑵以主人翁的态度对待集体,把集体的事情放在心上,把集体的利益看得很重,自觉承担作为集体一员应尽的责任。(6分,参考P20,符合题意即可)⑶坚持以集体利益为重,并愿意放弃或牺牲一些个人利益。(4分)
⑷以集体利益为重,要反对小团体主义;团结就是力量,要团结合作、相互关心、相互帮助;要敢于竞争,还要善于合作;要维护班集体的荣誉和利益;等。(回答出其中的两点即可,共5分。其他符合题意的可酌情给分)
第三篇:武陵春 李清照 阅读答案附赏析
武陵春 李清照 阅读答案武陵春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14、上阕四句中有两句通过人物外在行为来写主人公的内心哀愁,请将它们找出来。(1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下面两个句子都写了愁,请简要说出它们在内容和写法上的不同之处。(3分)①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武陵春《 李清照》)②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参考答案:
14、日晚倦梳头欲语泪先流
15、①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用夸张的手法,表现凄苦忧愁中的连船都载不动,形象可感地写出了愁之重。②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用比喻(设问、夸张)的手法,将无形的愁化作有形的一江春水,永留不尽,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愁之多。阅读练习二8.请结合写作背景,说说词人忧愁的原因有哪些?(3分)9.赏析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2分)阅读答案:8.诗人经历了国家败亡、家乡沦陷、文物丧失、丈夫病死等不幸遭遇,处境凄惨,内心极其悲痛。9.愁和恨本是无形无影的东西,作者却借用巧妙的比喻,化虚为实,把看不见摸不着的情感写得生动真切,让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
3、这首词的词眼是什么?对应直接写心绪的是哪一句?(2分)
4、有人认为这首词绝妙的是末句,你同意这种看法吗?为什么?(4分)【参考答案】 ①开放题,可说能,也可说否,强调言之有理。示例1:不能,因为插图中的月亮表明是在月夜下,而日晚则是日色已晚,显然图中的月亮不当;示例2:不能,因为插图中的主人公已打扮好与倦梳头相矛盾。示例3:能,因为插图中的主人公的满面愁容正体现了她沉重的愁苦下日晚倦梳头。②与前面的闻说也拟结合起来,以主人公复杂的心理活动体现内心沉重的哀愁。
3、愁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每问1分,共2分】
4、我同意这种看法。(1分)在词人笔下,抽象的东西愁竟有了重量,不但可随波逐流,还可以用船来承载。(1分)作者化抽象为具体,想象新颖真切,极形象地抒写出了内心的苦闷和忧愁之深。(2分)(也可以不同意这种看法,但必须言之有理,可视其答题情况酌情赋分)阅读练习三:①上阕实写,词人写了哪两个行为来表现她的愁苦?(2分)答:倦梳头,泪先流;(2分)②下阕虚写,写出了愁苦的哪些特点?(2分)答:又多又重。(2分)3.这首词词情极其哀愁。其中物是人非 四个字写出了词人愁苦的缘由。(1分)4.下面对这首词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C(3分)A.风住尘香花已尽交代了暮春时节的景象。B.日晚倦梳头用外在的行为表达了词人内心的哀愁。C.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写出了词人泛舟双溪的欢乐。D.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一句化虚为实,说愁绪重得连船都承载不动。阅读练习四:
1、词人是如何表现自己的愁苦心情的?①在词中,作者通过两个外在的行为:日晚倦梳头和欲语泪先流来表达了自己内心浓重的哀愁。哀愁如此之重,使她无心梳妆打扮,重到一提便于工作会泪如雨下。②用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这样两句,把不可见的愁具体化,形象化,以船都载不动来渲染出忧愁之深重。夸张奇特,语句新异,再现了作者暮春寡居的凄楚心情。
2、请说说右边的插图能否体现诗中的日晚倦梳头并说明理由。开放题,可说能,也可说否,强调言之有理。示例1:不能,因为插图中的月亮表明是在月夜下,而日晚则是日色已晚,显然图中的月亮不当;示例2:不能,因为插图中的主人公已打扮好与倦梳头相矛盾。示例3:能,因为插图中的主人公的满面愁容正体现了她沉重的愁苦下日晚倦梳头。
3、诗中加点的只恐有什么表达作用?与前面的闻说也拟结合起来,以主人公复杂的心理活动体现内心沉重的哀愁。
4、[名句赏析]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答:愁与恨,原是抽象的情感,看不见,摸不着,词人采取夸张性的比喻,说愁不仅可以舟载船装,而且一叶轻舟难载山重之愁。从而突出了自己愁苦之深重。【作者简介】李清照(公元10841155年)号易安居士,齐州章丘(今属山东济南)人,以词著称,有较高的艺术造诣。父李格非为当时著名学者,夫赵明诚为金石考据家。早期生活优裕,与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流寓南方,明诚病死,境遇孤苦。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有的也流露出对中原的怀念。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情致,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并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人有《李清照集校注》。【鉴赏】 这是词人避乱金华时所作。她历尽乱离之苦,所以词情极为悲戚。上片极言眼前景物 之不堪,心情之凄苦。下片进一步表现悲愁之深重。全词充满物是人非事事休的痛苦。表现了她的故国之思。构思新颖,想象丰富。通过暮春景物勾出内心活动,以舴艋舟载不动愁的艺术形象来表达悲愁之多。写得新颖奇巧,深沉哀婉,遂为绝唱。
北宋败亡后,李清照于建炎元年(1127)来到南方,故乡青州陷入金人之手,她家中所藏的大批书籍文物被焚毁。建炎三年(1129)丈夫赵明诚病故之后,金人挥兵南侵,李清照为避兵乱而只身各处流亡。绍兴五年(1135)寓居在浙江金华时写了这首《武陵春》词。这时她已经53岁了,经历了国家败亡、家乡沦陷、文物丧失、丈夫病死等不幸遭遇,处境凄惨,内心极其悲痛。这首词中所反映的正是她真实的生活片断和思想情感。
上片首句风住尘香花已尽,交代的是季节特征,鲜花经过春风的摇动已经零落殆尽,只有土地上还残留些花的芬芳,说明这时已到了暮春时节。日晚倦梳头是通过日色已晚而作者仍无心梳洗打扮来表达内心的哀伤。下面叙述哀伤的原因和哀伤的程度: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在春天里花开花落年年如此,并没有新的变化,而人却与以前大不一样了,国破、家亡、夫死,她对一切都丧失了兴趣。即使有心诉说自己的遭遇和心情,也是言未出而泪先流,这比声泪俱下的描写更深入了一层。她的悲哀是不可触摸的,不但不能说,而且不能想,一想到就会泪如雨下。在这里作者利用日晚倦梳头和欲语泪先流两个外在的行为具体地表达了她内心的浓重哀愁。
下片一转,另辟蹊径,写道: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听人说双溪春色还不错,诗人也曾产生了去那里泛舟的念头。她想去双溪泛舟并不是贪恋美景、游赏心切,而是要寻求一个消除愁苦的去处。不过,转而却又否定了自己的计划。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怕的是双溪上那蚱蜢般的小船载不动自己内心沉重的哀愁。人们总是把愁怨比做连绵不断的流水,比做斩尽还生的野草,而李清照却另寻了一个新思路,说:自己的愁重得连船都承载不动。她又用也拟只恐等虚字把自己的思想活动层次清楚地表露了出来,像这样的艺术构思和表现手法实在很新鲜、奇特,所以被词论家称赞为创意出奇,往往出人意表。词的下片在挖掘主人公的内在情感方面更加细腻,更加深邃。
第四篇:《春夜洛城闻笛》阅读训练附答案
【原文】: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阅读训练】:
一、1.诗中所提到的“折柳”,究竟指的是什么呢?为什么诗人“闻折柳”后,就产生了浓浓的“故园情”? 2.诗中的“闻折柳”是什么意思? 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二、1、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是曾说,“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诗中的“折柳”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
2、赏析“散入春风满洛城”中“散”字的妙处。
3、诗中“折柳”的寓意是什么?
4、从诗的末句你感受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参考答案】
一、1.答:折柳一词最早出现在汉乐府《折杨柳歌辞》第一中:上马不捉鞭,反折杨柳枝。所以折柳是一支曲子名,所以“曲中闻折柳”。“折柳”一词寓含“惜别怀远”之意:在我国的古代,亲朋好友一旦分离,送行者总要折一支柳条赠给远行者。“折柳”一词寓含“惜别”之意。我国“折柳送行”的习俗最早见于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里的《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古时柳树又称小杨或杨柳,因“柳”与“留”谐音,可以表示挽留之意。离别赠柳表示难分难离、不忍相别、恋恋不舍的心意。2.答: 听到《折杨柳》笛曲(1分,意思对即可 3.答: 表达了诗人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2分,意思对即可)
二、1、答案:“折柳”是古代关于惜别的一首名曲,后人在送别中常有折柳的习俗。“折柳”这首曲子寓有惜别怀远之意。本诗抒写了思乡之情,而这种思乡之情是听到“折柳”曲的笛声引起的,可见“折柳”是本诗的关键。
2、答:“散“字准确的表现了笛声“散入春风”,随着春风传到各地,勾出了多少旅人的情思。
3、答:“柳”和“留”是谐音,古人往往用“折柳”送别,有挽留、不舍之意,在这首诗里“折柳”应是一首曲子,寓有惜别、怀远之意。
4、答:从“故园情”三字可以看出这首诗表达的是诗人的思乡之情。
第五篇:春节前德廉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
春节前德廉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1、2013年春节前,中央政治局出台了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项规定。
A、六
B、七
C、八
D、九
参考答案:C
2、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主要任务聚焦到()上
A、理论教育
B、作风建设
C、党性党风党纪教育
D、贯彻中央八项规定
参考答案:B
3、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指出,党的各级纪律检查机关要把维护党的()纪律放在首位,确保全党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A、思想
B、政治
C、组织
D、财经
参考答案:B
4、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就是要把()的价值追求深深植根于全党同志的思想和行动中。
A、为人民服务
B、为民务实清廉
C、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D、贯彻中央八项规定
参考答案:B
5、《关于党政机关禁止新建楼堂馆所和清理办公用房的通知》要求,()年内各级党政机关一律不得以任何形式和理由新建楼堂馆所。
A、3
B、4
C、5
D、6
参考答案:C
6、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关于创新群众工作方法解决信访突出问题的意见》明确提出,乡镇(街道)领导干部每()至少1天到信访接待场所,接待群众来访。
A、年
B、季
C、月
D、周参考答案:D
7、各级党政机关要加强监督检查,对违反规定在公共场所吸烟的领导干部,要给予(),造成恶劣影响的,要依纪依法严肃处理。
A、批评教育
B、记过处分
C、党内警告
D、诫勉谈话
参考答案:A
8、市委书记杜昌文在市纪委十一届五次全会上强调,各级党委要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摆上重要位置,加强组织领导,切实担负起()责任。
A、领导
B、主体
C、主要
D、监督
参考答案:B
9、市委副书记、市长刘曙光在潍坊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提出,“厉行勤俭节约,今年再压减市直部门一般性经费预算()%。”
A、3
B、5
C、8
D、10
参考答案:B
10、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邹庆忠在市纪委十一届五次全会上强调,坚持()一次通过新闻媒体发布查办案件情况,发挥查办案件的治本功能。【春节前德廉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春节前德廉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
A、每周B、每月
C、每季度
D、年
参考答案:B
二、多项选择题
1、十八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强调,要坚持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严肃查办贪污贿赂、()案件,坚决遏制腐败蔓延势头。
A、买官卖官
B、徇私枉法
C、腐化堕落
D、失职渎职
参考答案:ABCD
3、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形成()。
A、不敢腐的惩戒机制
B、不能腐的防范机制
C、不易腐的保障机制
D、不想腐的教育机制
参考答案:ABC
5、《八项规定》明确提出,要轻车简从,(),不张贴悬挂标语横幅,(),不安排宴请。
A、减少陪同、简化接待
B、不安排群众迎送
C、不铺设迎宾地毯
D、不摆放花草
参考答案:ABCD
7、这次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集中解决()“四风”问题。
A、形式主义
B、官僚主义
C、享乐主义
D、奢靡之风
参考答案:ABCD
8、总书记在西柏坡调研时指出,各级领导干部要响应中央号召,通过(),切实解决作风上存在的突出问题,以上率下,自上而下,一级带一级,一级做给一级看。
A、照镜子
B、正衣冠
C、洗洗澡
D、治治病
参考答案:ABCD
10、“全面停止新建党政机关楼堂馆所”,就是要求()
A、停止新建、扩建楼堂馆所
B、停止迁建、购置楼堂馆所
C、严禁以“学院”、“中心”等名义建设楼堂馆所
D、已批准但尚未开工建设的楼堂馆所项目,一律停建
参考答案:ABCD
1 A、严禁以任何理由新建楼堂馆所 B、严禁以危房改造等名义改扩建楼堂馆所 C、严禁以建技术业务用房名义搭车新建楼堂馆所 D、严禁改变技术业务用房的用途 参考答案:ABCD 12、市委书记杜昌文在市纪委十一届五次全会上强调,要大力加强作风建设,重点抓好()。 A、严格落实改进工作作风的各项规定 B、着力解决影响改革发展的突出问题 C、扎实开展纠风和专项治理 D、构建作风建设长效机制 参考答案:ABCD 13、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邹庆忠在市纪委十一届五次全会上强调,今年查办违纪违法案件的重点是()。 A、工程建设、国土和矿产资源管理、资金管理使用等领域的贪污贿赂案件 B、在行政执法、司法等领域失职渎职和徇私枉法案件 C、生活奢靡、腐化堕落案件 D、违反组织人事纪律问题背后的腐败案件 参考答案:ABCD 14、2014年,潍坊市整治损害发展环境的突出问题,重点包括以下()方面。 A、“庸懒散浮”、效率低下 B、行政执法和司法方面的问题 C、市场中介组织监管方面的问题 D、办公用车、办公用房等方面的问题 参考答案:ABC 15、2014年2月24日,市纪委、市委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专门下发通知,要求扎实深入地开展好()、清公款消费和“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春节前德廉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文章春节前德廉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出自,此链接!。 A、清房 B、清车 C、清股 D、清兼职 参考答案:ABCD 三、判断题 1、要精简文件简报,切实改进文风,没有实质内容、可发可不发的文件、简报一律不发。 参考答案:对 2、要厉行勤俭节约,除中央统一安排外,个人不公开出版著作、讲话单行本,不发贺信、贺电,不题词、题字。 参考答案:对 3、要切实减轻基层负担,省委常委不集中、不在同一时间到一个市县(市、区)、一个点、一条线路调研。 参考答案:对 4、要精简文件提高质量,凡国家法律法规和党内法规已作出明确规定的,一律不再制发文件。没有实质内容、可发可不发的,一律不发。 参考答案:对 5经中央批准可以出席各类剪彩、奠基活动和庆祝会、纪念会、表彰会、博览会、研讨会及各类论坛。 参考答案:对 6、教育实践活动要着眼于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以“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为总要求。 参考答案:对 7、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要紧紧围绕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 参考答案:对 8、照镜子,主要是以党章为镜,对照党的纪律、群众期盼、先进典型,对照改进作风要求,在宗旨意识、工作作风、廉洁自律上摆问题、找差距、明方向。 参考答案:对 9、《关于创新群众工作方法解决信访突出问题的意见》提出,不支持但要受理越级上访。 参考答案:错 10、各级党政机关不得以任何理由安排财政资金用于包括培训中心在内的各类具有住宿、会议、餐饮等接待功能的设施或场所的维修改造。【春节前德廉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知识竞赛zhishijingsai.htm。 参考答案:对 11、部门和单位在机构变动中转为企业的,所占用的办公用房可以不予腾退。 参考答案:错 12、领导干部在不同部门同时任职的,可以保留多个办公用房。 参考答案:错 13、各部门各单位年终应把楼堂馆所建设和维修改造项目实施情况作为政务公开的重要内容,主动接受社会监督。 参考答案:对 14、市委副书记、市长刘曙光在市政府廉政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强化公共资金管理,把政府所有收支纳入预算管理。 参考答案:对 15、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邹庆忠在市纪委十一届五次全会上提出,加强纪委对同级党委特别是常委会成员的监督,推行县级党政班子成员向同级纪委全委会专题述廉制度。 参考答案: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