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家风伴我成长手抄报
家风是一家的道德标准,如同粮食一般,是一个家必不可少的成分,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于家风伴我成长手抄报,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家风伴我成长手抄报
1家风伴我成长手抄报
2家风伴我成长手抄报
3家风伴我成长手抄报
4传统家风特点
1、榜样性
家风作为一个家庭或家族共同认可的价值观,它的提出必须具有权威性和典范作用,亦即“榜样性”。中国古代传统家庭往往不是孤立的,它存在于宗族之中,日常行为受到族约的限制。族约的制定通常是由族内德高望重的长辈商讨所得,里面蕴含了这些长辈日久经年的为人处世哲学,也兼顾了社会风潮和公平正义。这样的族约无论是否以文字的形式出现,都有很强的“法规”性,家族内部成员出于对长辈的尊重和信任,会无条件地执行并延续下去。
然而,族约制定后,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可能因为族内优秀成员的诞生而改变;亦或是家族优秀成员诞生后再定立传世的家规、家训。
比如,司马光著《家范》,就是家族内优秀成员诞生而改变族约的例子。司马光其远祖可追溯到西晋皇族安平献王司马孚,其父司马池官拜兵部侍郎、天章阁侍制(天章阁属于翰林学士院,侍制是皇帝的藏书阁顾问。),这样世代簪缨的诗书之家,定有家规、家训。司马光成为司马氏一族的代表人物后,撰写了《家范》,系统地阐述了家庭的伦理关系、治家原则,以及个人修身养性和为人处世之道。至此,《家范》中的思想便成为了司马氏的家风。
再如,山东诸城东武刘氏家族,就是家族优秀成员诞生后再定立传世的家规、家训。刘氏家族原本乡里布衣,世代为农,是移民到山东的新家族。刘必显是家中第一个进士,官拜户部广西司员外郎,晚年辞官归故里,致力于子孙的教育,立下了“当官清廉、积德行善、官显莫夸、不立碑传、勤俭持家、丧事从简”的家训。
自清顺治年间刘必显中进士算起,至道光末年为止的近两百年里,刘家连续七代,先后科考得中198人,其中进士共计5世11 人,举人共计6世35人,七品以上的官员七十三位,出任知县、知府、道台、学政、布政使、巡抚、总督、尚书直至内阁大学士、军机大臣者皆有,其中最为著名的便是刘统勋、刘墉父子。
2、社会性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风的存在必须是与社会风潮相适应的。自汉武帝起,“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格外推崇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是为“八德”。“八德”作为封建社会人们的行为规范,普遍存在于家风之中。
在宋代,程朱理学兴起、社会的变革动荡以及北方少数民族文化的入侵并未动摇百姓对封建思想的信仰,反而受到程朱理学的影响,在“八德”的基础上延伸出“烈”这一品格。故而有“饿死事小,失节事大”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等这样的家风在社会上普及。到了明代,阳明心学引领风气之先,“知行合一”的思想影响深远,直至今日依然有指导意义。可见,家风具有很强的社会性,在社会主流思潮的影响下,家风可能被重新厘定。
3、传承性
“世代相传”和“生活作风”是家风的两个重要标签,家风的传承性很大程度体现在生活作风上。生活作风可以分为价值认同与生活方式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并不能完全割裂开。价值认同是生活方式的思想指引,生活方式是价值认同的表现形式。价值认同是家风得以传承的基础,家族的世世代代都认同祖先的价值观,才会践行那样的生活方式。
比如,清正廉洁是一种价值观,而勤俭持家便是这种价值观在生活方式上的体现。当然,许多家风、家训并不会将价值观与生活方式区分得非常清楚,因为简单明确的表达更利于流传。这种简单明确还体现在对典籍的高度概括上,往往几个字就浓缩了一个思想或一种道理;同时又必须是接地气的表达,因为家族中文化程度不同,若写得艰深拗口,则不易流传。
第二篇:家风伴我成长
家风助我成长
高二(11)渠立刚指导老师:邵长征俗话说“校有校规,家有家风”这是人们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但家风是什么?很多人不知道,其实家风就是家规,是一家人的风气。我家的家风是“善”,父母经常告诫我:百善孝为先。孝敬父母,尊敬长辈。一个好的家风是我们在社会上立足的资本,能使我们走的更远。家风是一家的道德标准,是一个家庭里必不可少的成分。小时候,父母教我们怎么做人,教我们“为人向善”,我从小家里管教我就很严格,比如说:不说谎话,不占小便宜,上学期间晚上不能出去玩,礼拜天晚上出去也要严格限制时间,早上六点必须起床锻炼身体,妈妈常说要养成早起早睡的好习惯,节约水电,勤俭持家„„
每次上学去,妈妈总在耳边叮瞩:不许跟老师顶嘴,不许和同学惹事。爸爸则是时不时的给我上一段政治课,告诫我要做一个善良可靠地人。有一次跟父母步行去市场买菜,在路上正好碰到了红十字会的募捐活动,父亲母亲看到后直接拉着我的手走向了募捐箱,我问:“我们和那些人素不相识,为什么要给他们钱呢?”妈妈笑着说:“因为我们的生活过得比他们要好得多,他们有的连吃饭都成问题,所以我们要给他们一些物质上的帮助,好让他们也能过上快乐的生活啊!”然后妈妈把钱放在我手里,抱起我让我钱放在了箱子里,当时我就有了一种朦胧的认识:要帮助比自己处境差的人!
我还记得那时候我家附近总有一只游荡的小猫,起初以为是邻居家的猫,后来才知道是一只流浪猫,因为它总是一副饥肠辘辘的样子,有一次它饿的实在走不动了,便趴在地上“喵喵”的哀叫,我看他可怜,便拿着鸡蛋和饼干碾碎了给它,它看到食物立马两眼放光,大口
大口的吃着,吃饭之后却“喵”的一声跑开了。我笑了笑,大概是怕生人吧。后来,每次吃过饭都会在我家门口发现它,于是我便从家里拿出吃的给它,慢慢的,它变得没那么怕我了,再后来就直接赖在我家不走了,本来我还以为家人会烦,但当我将这件事告诉家里,家里不但没有责怪我,还表扬了我一下,于是这只猫就在我家一直呆了下去„„
家风是一艘船,载着我滑向光明;家风是一把伞,保护我不被雨雪打湿。现在的我,已经是一名高中生了,也养成了乐于助人勤俭朴素的习惯。仔细想想,这些都和我的家风分不开联系,父母现在还是会时不时的给我上“政治课”,每次我都会自习聆听,因为这正是我们家的好家风!
第三篇:家风伴我成长
家风伴我成长
高一(1)班张宝如
家风是一种综合的教育力量,它是思想、生活习惯、情感、态度、精神、情趣及其他心理因素等多种成分的综合体。如语言环境、情感环境、人际环境、道德环境。家是成长的第一空间,在孩子身上处处会烙有家风的印记。为了把后代培养成人,无数父母心甘情愿当“牛”做“马”。但是,真正让自己的儿女成龙做凤,光有无私的爱心还不够,还需要用好家风培养好后代。
良好的家风是一本既多彩又鲜活的教科书,伴随着孩子健康地成长。它虽没有文本要求挂在墙上,没有条目细则放在床头,但却在无形和潜在地发挥着教育功能,对孩子有着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影响。通过家庭成员特别是家长的言谈举止影响孩子行为,陶冶孩子的情操,是他们成长的风向标。一般说来,学习型家庭的孩子喜欢读书,勤劳型家庭的孩子热爱劳动,和谐型家庭的孩子注重礼貌,民主型家庭的孩子懂得尊重。不同的家风都会在孩子的意识中打下深刻的烙印,作用于他们性格、品质、价值观的形成。孩子生活在良好的家风中,心情舒畅、心理安全、情趣高昂、学习奋进;反之,则精神空荡、心神不宁、态度消极、学习松懈。这便是家风的重要性,便是家风的感染和陶冶作用。
孩子是家庭的希望,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为人父母有义务、有责任把家庭料理好、把孩子教育好。尽管使孩子具有高尚品质的责任未必完全在父母身上,但为人父母在心甘情愿当“牛”做“马”的同时,树立良好的家风,用好家风培养好孩子,责无旁贷。如果因为家风不好而使自己的孩子不像“爱德华”而像“珠克”,不仅会让父母伤心失望,对社会也将贻害无穷。
老舍曾在《我的母亲》一文中写道:“从私塾到小学,到中学,我经历了起码有几十位老师,但是,我真正的老师,把性格传给我的,是我的母亲。母亲并不识字,她给我的是生命的教育。”这短短的几句话,也反映出如雨的家风。
这也正是有些贫困潦倒、目不识丁的人之所以能把孩子培育得成名成家,而有些腰缠万贯、学富五车的人却做不到,原因在于有比金钱、物质和知识更为重要的东西,那就是家风,是一个家庭长期积淀下来的人文底蕴。
从这个意义上说,家风如春雨,润物细无声。要形成好的家风,做父母的就得事事从自我做起,不断提高为人父母的素养。而不是只要求孩子如何做。
家风也是父母之风,父母的良好品质是孩子的无价之宝。父母的缺点就是孩子生命的伏险。父母的品质、作风、性格、爱好,都会自然地在孩子心灵上。
家风是一盏灯,照亮我前方的路。家风是一条路,伴我走向光明。家风是一面镜子,时刻发现自己的弊端。
第四篇:家风伴我成长
家风伴我成长---
环保在我家
栖山镇胡楼小学四(1):张丁
每个人家里的家风各不一样,正是有了家风的约束,我们才能够更加严格规范自己,严格要求自己。
从我记事起,爸爸妈妈就经常对我说:“你不要乱丢垃圾啊、丢垃圾要进行分类啊……”虽然爸妈老在耳边念叨着有些烦了,但静下心来琢磨这些是很有道理的。爸爸妈妈还在空闲的时间中,教会了我各种垃圾的分类,是我在以后的垃圾收集、处理中便利了许多。每当在手中拿着各种小吃时,我的耳边都会回想起爸爸妈妈的谆谆教诲。再看看爸爸妈妈,他们的手里紧紧地攥着那些剩下的小吃包装带,就像攥着他们环保的心一样。通过言传和身教,我的心中也深深烙下了环保的烙印。
我尊重我家的家风,以后也会按照家风严格要求自己,因为我相信在家风的影响下,我会成为一个优秀的人。
辅导老师:刘 颖
第五篇:家风伴我成长
家风助我成长
“家风”顾名思义就是家庭的风气,什么样的家风,塑造出什么样的人。今天,我也来跟你们谈谈伴随我一路成长的家风。
家风在我的记忆中,俩字就可以概括,那就是严格。小时候,第一次学会走路,免不了会摔倒,令人不可思议的是,爸爸妈妈没有一个人来扶我。最后是我用自己幼小的身体,拼了小命爬起来的,爬起来后两只小脚发软,差一点就倒下去了。幸亏妈妈来接我一把,现在,想想还是妈妈最仁慈,讨人喜爱。
上一年级时,真正步入了知识的殿堂。那时,因为学校离我们家很近。所以,每天爸爸都让我自己来,自己去。时间一长,自己都觉得这早已是家常便饭了。更狠的是,放学后,爸爸早已在那候着,我就知道,要看着我写作业了,不怕,反正我会写,但是,知识是一场漫长的旅行,我难免有时会遇到不会的题目,爸爸就又开始唠叨了,当时,我都在想“我以后怎么过了”。
时间飞逝,转眼间,本人已是初中生了,初中,学生旅途的转折点,爸爸又开始了,因为学校不像以前那样离家很近了,有时,我想妈妈送送我,爸爸都不让,真搞不懂他们是怎么想的。
直到,在学校的星期一班会上,主题是家风助我成长,听了老师说的话,我脑海里浮现的竟然是爸爸教育我的画面,我不知道我是怎么了,但是,顿时,我顿悟了,也懂得爸爸的用意,他小时候不扶我是希望我从小遇到困难,跌倒了要靠着自己的努力爬起来,他每天看
着我做作业,是希望我好好学习,他不送我去,是希望我可以更加坚强,顿时,心里涌上了一股感激的泉水。
举个例子,我有个好朋友,他爸爸妈妈非常溺爱她,导致他现在非常爱生气,虽然,我曾经羡慕过她,但是,现在想想没什么好羡慕的,因为爸爸妈妈的严格,让我学会了坚强,使我变得更的勇敢,现在我明白了。
有时候,严格也是一种爱你的方式,我和我的好朋友正是应上了不同的家风塑造不同的人,这句话。
婉言相劝一下,不要认为爸爸妈妈对你的严格很烦,最后你会明白,父母希望你时刻都好的一颗无私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