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史文言文翻译

时间:2019-05-15 13:45:5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宋史文言文翻译》,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宋史文言文翻译》。

第一篇:宋史文言文翻译

《宋史》与《辽史》、《金史》同时修撰,是二十四史中篇幅最庞大的一部官修史书。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宋史文言文翻译,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宋史文言文翻译1:《宋史·孟珙传》

原文:

孟珙,字璞玉,随州枣阳人。四世祖安,尝从岳飞军中有功。嘉定十年,金人犯襄阳,驻团山,父宗政时为赵方将,以兵御之。珙料其必窥樊城,献策宗政由罗家渡济河,宗政然之。越翼日,诸军临渡布阵,金人果至,半渡伏发,歼其半。

珙以身镇江陵,而兄憬帅武昌,故事,无兄弟同处一路者,乞归田,不允。诏以兵五千援淮,珙使张汉英帅之。枢密调兵五千赴广西,珙移书执政曰:“大理至邕,数千里部落隔绝,今当择人分布数郡,使之分治生夷,险要形势,随宜措置,创关屯兵,积粮聚当于何地,声势既张,国威自振。计不出此而闻风调遣,空费钱粮,无补于事。”不听。大元大将大纳至江陵,遣杨全伏兵荆门以战,珙先期谍知,达于枢密,檄两淮为备,两淮不知也,后果如所报。珙奏:“襄、蜀荡析,士无所归,蜀士聚于公安,襄士聚于郑诸。臣作公安、南阳两书院,以没入田庐隶之,使有所教养。”请帝题其榜赐焉。

初,珙招镇北军驻襄阳,李虎、王旻军乱,镇北亦溃,乃厚招之,降者不绝。行省范用吉密通降款,以所受告为质,珙白于朝,不从。珙叹曰:“三十年收拾中原人,今志不克伸矣。”病遂革,乞休致,授检校少师、宁武军节度使致仕,终于江陵府治,时九月戊午也。是月朔大星陨于境内声如雷薨之夕大风发屋折木。讣至,帝震悼辍朝,赙银绢各千,特赠少师,三赠至太师,封吉国公,溢忠襄,庙曰威爱。

珙忠君体国之念,可贯金石。在军中与参佐部曲论事,言人人异,珙徐以片语折衷,众志皆惬。谒士游客,老校退卒,壹以恩意抚接。名位虽重,惟建鼓旗、临将吏而色凛然,无敢涕唾者。退则焚香扫地,隐几危坐,若萧然事外。远货色,绝滋味。其学邃于《易》,六十四卦各系四句,名《警心易赞》。亦通佛学,自号“无庵居士”。

《宋史·孟珙传》

翻译:

孟珙,字璞玉,随州枣阳人。他的四世祖孟安,曾跟从岳飞,立有战功。嘉定十年(1217),金人进犯襄阳,驻扎在围山,孟珙的父亲孟宗政当时是赵方的部将,率兵抵御金人。孟珙估计金人一定会窥伺樊城,向孟宗政献计由罗家渡过河,孟宗政采纳。第三天,各军在罗家渡布阵,金人果然到来,金人渡河一半时,宋伏兵发起进攻,杀死一半金人。

孟珙亲自镇守江陵,他的哥哥孟憬镇守武昌,按惯例,没有兄弟同在一路的,孟珙请求回家务农,皇上不许。朝廷诏命孟珙派五千兵支援淮河守军,孟珙派张汉英率兵前去。枢密调兵五千奔赴广西,孟珙致书执政说:“大理国到邕州,数千里内部落互相隔绝,现在应该选人分别到各郡,让他们分管生夷,根据地形的险易,可随宜处置,建关屯兵,确定在何处积粮聚草,这样,形成声势,国威自然振奋。不从这方面制定计划而是闻风调兵,空费钱粮,对事情无补益。”他的意见没被采纳。大元大将大纳到江陵,派杨全在荆门布兵同宋军交战,孟珙事先侦知这情况,报告给枢密,传檄让两淮做准备,两淮不知道,后来果然如他所报的那样。孟珙上奏说:“襄、蜀两地动荡不安,人民流离,士人无处安身,蜀地士人聚集在公安,襄阳士人聚集在郑诸,臣设立了公安、南阳两座书院,使那些被没收的田舍隶属书院,使士人有地方受教育。”他请皇上题写榜文赐给书院。

当初,孟珙招镇北军驻守襄阳,李虎、王的军*作乱,镇北军也溃散了,孟珙就用优厚的条件招抚他们,归降的人不断。大元行省范用吉密通降书,以所受文告为凭证,孟珙向朝廷汇报,朝廷不许。孟珙叹道:“收复中原三十年的人,如今志向不能实现了。”他的病加重,请求辞官,他被授予检校少师、宁武军节度使后辞官,在江陵府治所去世,当时是九月廿六日。九月初一,有颗大星陨落在境内,声音如雷。孟珙去世的那天傍晚,大风吹毁了房屋树木。孟珙去世的消息传到朝中,皇上震惊,停止朝政追悼他,赠给他丧葬费银绢各一千两匹、特赠他为少师,三次赠官后为太师,封他为吉国公,溢号“忠襄”,庙名叫威爱。

孟珙忠君体国的念头,可贯金石。他在军中与部下议论事情,人们说的都不一样,孟珙慢条斯理地用简短的话进行折衷,大家都很高兴。他对拜见他的士人、游客、老*官、退役的兵卒,都是一视同仁,待以恩惠。孟珙的名声和地位虽然显赫,但只设鼓旗这样的仪仗,在将士、官吏面前他神色凛然,没有敢轻视他的人。他回到家中后就是焚香扫地,倚着几案端坐,像是超然世外。他不贪恋财富、美女,饮食很平常。他对《易》颇有研究,六十四卦各联系为四句话,称为《警心易赞》。他也通晓佛学,自号“无庵居士”。

宋史文言文翻译2:《宋史·虞允文传》

原文:

虞允文,字彬甫,隆州仁寿人。以父任入官。丁母忧,哀毁骨立。既葬,朝夕哭墓侧。念父之鳏且疾,七年不调,跬步不忍离左右。父死,绍兴二十三年始登进士第。

金主亮修汴,已有南侵意。王纶还言敌恭顺和好汤思退再拜贺置边备不问。允文上疏言:“金必败盟,愿诏大臣豫思备御。”时三十年正月也。十月,借工部尚书充贺正使,允文见运粮造舟者多,辞归,亮曰:“我将看花洛阳。”允文还,奏所见及亮语,申言淮、海之备。

九月,金主命李通为大都督,造浮梁于淮水上。金主自将,兵号百万,毡帐相望,钲鼓之声不绝。十月,自涡口渡淮。十一月壬申,金主率大军临采石。命允文往芜湖趣显忠交权军,且犒师采石,时权军犹在采石。允文至采石,权已去,显忠未来,敌骑充斥。我师三五星散,解鞍束甲坐道旁,皆权败兵也。允文谓坐待显忠则误国事,遂立招诸将,勉以忠义,众曰:“今既有主,请死战。”或曰:“公受命犒师,不受命督战,他人坏之,公任其咎乎?”允文叱之曰:“危及社稷,吾将安避?”时敌兵实四十万,马倍之,宋军才一万八千。允文乃命诸将列大阵不动,分戈船为五,其二并东西岸而行,其一驻中流,藏精兵待战,其二藏小港,备不测。部分甫毕,敌已大呼,这操小红旗麾数百艘绝江而来,瞬息,抵南岸者七十艘,直薄宋军,军小却。允文入阵中,士殊死战。大败之,僵尸凡四千余,杀万户二人,俘千户五人及生女真五百余人。以捷闻,犒将士。丁丑,复大战,焚其舟三百,始遁去,再以捷闻。乙未,亮为其下所杀。

御史萧之敏劾允文,上过德寿宫,太上曰:“采石之功,之敏在何许?毋听其去。”上为出之敏,且书扇制诗以留之。允文言之敏端方,请如归以辟言路。上谓其言宽厚。淳熙元年薨。诏赠太傅,赐谥忠肃。

(选自《宋史卷三百八十三列传第一百四十二》,有删节)

翻译:

虞允文字彬甫,隆州仁寿人。因为父亲的缘故入选做官。母亲因病不幸逝世后,虞允文因过度悲伤而身体极度虚弱。安葬母亲后,他整日在母亲墓旁哭泣。考虑到父亲一人鳏居且身体有病,虞允文七年没有调迁官职,不忍心离开他的父亲半步。父亲逝世后,绍兴二十三年,才考中进士。

金主完颜亮开始修整汴京,呈现出南侵的意图。王纶从金朝返回后,报告说金人态度恭敬友好,没有丝毫战争迹象。汤思退再次去金国朝拜祝贺,对边境备战仍不闻不问。虞允文上奏疏说:“金人一定会撕毁盟约,希望陛下下诏令大臣们加强备战,做好防御准备。”当时正是绍兴三十年正月。十月,虞允文假借为工部尚书充任使金的贺正使,他看到金人大量运输粮草,建造战舰,便向金主告辞回去,完颜亮说:“我准备去洛阳观赏牡丹花。”虞允文回来后,将自己在金国见到的备战情况及完颜亮的言行立即上奏告知皇上,再次强调必须加强淮、海两地的防御力量。

九月,金主完颜亮任命李通为大都督,在淮水上游建造浮桥。完颜亮亲自统率,号称雄兵百万,毡制帐篷一座连着一座,钲鼓声不绝于耳。十月,金军从涡口渡过淮河。十一月九日,完颜亮率大军到达采石附近。宋高宗命令虞允文前往芜湖催促李显忠接交王权的军*,并犒赏驻扎采石的宋军,当时王权的军*还驻在采石。虞允文到达采石时,王权已经离去,新帅李显忠还没有到任,敌人的骑兵已到达长江北岸,形势十分危急。将士们三五成群,卸除武装零星地坐在路旁,都是王权手下的败兵。虞允文考虑到坐以等待李显忠到来必将贻误国家大事,毅然招来诸将,勉励他们为国尽忠尽义,众将士回答:“现在既然有了统帅,我们愿意与金人决一死战。”有人问:“你是受命前来犒劳部*的,并没有受命督战,如有人告发你,你难道会任凭他们责难吗?”虞允文斥责他说:“现在是国家存亡的关键时刻,我怎么能逃避不管呢?”当时金实有士兵四十万,骑兵也超过宋军一倍,宋军总共才有士兵一万八千人。虞允文因此命令宋军将士排成大阵按兵不动,把战船分为五组,两组沿长江东西两岸并列航行,一组驻扎长江中流,隐蔽好精兵良将枕戈待战,另外两组藏在小港中,以备不测。虞允文刚刚部署完毕,敌军已经大声叫喊起来,完颜亮亲自摇着小红旗指挥数百艘战船横渡长江而来,眨眼之间,金军抵达长江南岸的船就达到七十艘,径直冲向为数不多力量单薄的宋军,宋军向后稍稍退却了一些。虞允文亲入战阵指挥,将士们不怕牺牲,与金军展开殊死搏斗。金军大败,杀死金兵四千多人,杀死万户长二人,俘虏千户长五人,活捉女真士兵五百多人。虞允文把捷报报告了皇上,并犒赏三军将士。十四日,两军再次展开激烈战斗,宋军焚烧敌船三百艘,金军被打得大败而逃,虞允文再次向皇上上报捷报。十一月二十七日,完颜亮被他的部下杀死。

御史萧之敏上书弹劾虞允文,皇上去德寿宫拜见高宗,太上皇说:“采石大捷时,萧之敏在哪里?不要听从他的意见,将萧之敏罢官赶走。”孝宗因这件事罢黜萧之敏,并在折扇上题诗以挽留虞允文。虞允文认为萧之敏品行端正,请求皇上将其召回宫中以广开言路。孝宗深感他为人宽厚善良。淳熙元年,虞允文去世。下诏追赠虞允文为太傅,赐谥“忠肃”。

第二篇:宋史包拯传文言文翻译

包拯性情严峻刚直,憎恶办事小吏苛杂刻薄,务求忠诚厚道,虽然非常憎恨厌恶,但从来没有不施行忠恕之道的。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宋史包拯传文言文翻译,欢迎来参考!

原文

包拯字希仁,庐州合肥人也。始举进士,出知建昌县,以父母皆老,辞不就,得监和州税,父母又不欲行,包拯即解官归养。后数年亲继亡。拯庐墓终丧,犹徘徊不忍去,里中父老数来劝勉。久之,赴调,知天长县。有盗割人牛舌者,主来诉。拯曰:“第归,杀而鬻之”寻复有来告私杀牛者,拯曰:“何为割牛舌而又告之?”盗惊服。

徙知端州,迁殿中丞。端土产砚,前守缘贡率取数十倍以遗权贵。拯命制者才足贡数,岁满不持一砚归。

使契丹,契丹令典客谓拯曰:“雄州新开便门,乃欲诱我叛人,以刺疆事耶?”拯曰:“涿州亦尝开门矣,刺疆事何必开便门哉?”其人遂无以对。

召权知开封府,迁右司郎中。拯立朝刚毅,贵戚宦官为之敛手,闻者皆惮之。人以包拯笑比黄河清。童稚妇女,亦知其名,呼日“包待制”。京师为之语曰:“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旧制,凡讼诉不得径造庭下。拯开正门,使得至前陈曲直,吏不敢欺。

中官(宦官)势族筑园榭,侵惠民河,以故河塞不通,然后适京师大水,拯乃悉毁去。或持地券自言有伪增步数者,皆审验劾奏之。

拯性峭直,恶吏苛刻,务敦厚,虽甚嫉恶,而未尝不推以忠恕也。与人不苟合,不伪辞色悦人,平居无私书,故人、亲党皆绝之。虽贵,衣服、器用、饮食如布衣时。尝曰:“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者,不得放归本家,死不得葬大茔中。不从吾志,非吾子若孙也。”

译文

包拯字希仁,是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人。最初考中进士,被授为大理评事,出任建昌县的知县。因为父母亲年纪都大了,包拯辞官不去赴任。得到监和州税的官职,然后父母又不想让他离开,包拯就辞去官职,回家赡养老人。几年之后,他的父母亲相继去世,包拯在双亲的墓旁筑起草庐,直到守丧期满,还是徘徊犹豫、不忍离去,同乡父老多次前来劝慰勉励。过了很时间,包拯才去接受调遣,当天长县知县。有个盗贼割了别人家耕牛的舌头,牛主人来到(县衙)告状。包拯说:“(你)只管回家去,杀了牛卖了它。”不久又有一人来到(县衙)告别人私自宰杀耕牛,包拯说:“(你)为什么割了别人家耕牛的舌头,又来告他的状?”这个盗贼感到很震惊,也很服气。

(包拯)转到端州当知府,升为殿中丞。然后端州出产砚台,此前的知府趁着进贡大都敛取是贡数几十倍的砚台,来赠送给当朝权贵。包拯命令制造的砚台仅仅满足贡数,当政满一年没拿一方砚台回家。

(包拯)出使契丹,契丹命令典客对包拯说:“(你们国家的)雄州城最近开了便门,就是想引诱我国的叛徒,以便刺探边疆的情报吧?”包拯说:“(你们国家的)涿州城曾经也开过便门,刺探边疆的情报为何一定要开便门呢?”那个人便无言以对了。

(包拯被朝廷)召令暂时代理开封府尹,升为右司郎中。包拯在朝廷为人刚强坚毅,贵戚宦官因此而大为收敛,听说的人都很害怕他。人们把包拯笑比做黄河水清(一样极难发生的事情)。小孩和妇女,也知道他的名声,叫他“包待制”。京城里的人因此说:“(暗中行贿)疏不通关系(的人),有阎罗王和包老头。”按旧规矩,凡是诉讼都不能直接到官署(递交状子)。包拯打开官署正门,使告状的人能够到跟前陈述是非,办事小吏因此不敢欺瞒。朝中官员和势家望族私筑园林楼榭,侵占了惠民河,因而使河道堵塞不通,正逢京城发大水,包拯于是将那些园林楼榭全部毁掉。然后有人拿着地券虚报自己的田地数,包拯都严格地加以检验,上奏弹劾弄虚作假的人。

包拯性情严峻刚正,憎恶办事小吏苟杂刻薄,务求忠诚厚道,虽然非常憎恨厌恶,但从来没有不施行忠恕之道的。(他)跟人交往不随意附和,不以巧言令色取悦人,平常没有私人信件,连朋友、亲戚都断绝来往。虽然地位高贵,但(穿的)衣服、(用的)器物、(吃的)饮食跟当百姓时一样。(他)曾经说:“后代子孙当官从政,假若贪赃枉法,不得放归老家,死了不得葬入家族墓地。假若不听从我的意志,就不是我的子孙。”

第三篇:宋史宋琪传文言文翻译

导语:《宋史》是二十四史之一,收录于《四库全书》史部正史类。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分享的宋史宋琪传文言文翻译,欢迎借鉴!

原文:

宋琪,字俶宝,幽州蓟人。少好学,晋祖割燕地以奉契丹,契丹岁开贡部,琪举进士中第,署寿安王侍读,时天福六年也。幽帅赵延寿辟琪为从事,会契丹内侵,随延寿至京师。延寿子赞领河中节度,署琪为记室。赞镇庐州,表为观察判官。部有冤狱,琪辨之,免死者三人,特加朝散大夫。太宗为府尹,初甚加礼遇,琪与宰相赵普、枢密使李崇矩善,出入门下,遂恶之,乃白太祖出琪知龙州,移阆州。太宗即位,召赴阙。八年春正月,擢拜右谏议大夫、同判三司。三月,改左谏议大夫、参知政事。是秋,上将以工部尚书李昉参预国政,以琪先入,乃迁琪为刑部尚书。十月,自员外郎岁中四迁至尚书为相。九年九月,上幸景龙门外观水硙,因谓侍臣曰:“此水出于山源,清冷甘美,凡近河水味皆甘,岂非余润之所及乎?”琪等对曰:“实由地脉潜通而然,亦犹人之善恶以染习而成也。”端拱初,上亲耕籍田,以旧相进位吏部尚书。二年,将讨幽蓟,诏群臣各言边事。琪疏上,琪本燕人,以故究知蕃部兵马山川形势。上称之。俄又上奏疏奏颇采用之淳化五年蕃将李继迁寇灵武贼帅李顺攻劫州县琪又上书言边事奏入上密写其奏令边将择利而行。

至道元年春,大宴于含光殿,上问琪年,对曰:“七十有九。”上因慰抚久之。二年春,拜右仆射,特令月给实奉一百千,又以其衰老,诏许五日一朝。琪素有文学,颇谐捷。二年九月被病,令其子贻序秉笔,授辞作《多幸老民叙》,又口占遗表数百字而卒。赠司空,谥惠安。在使府前后三十年,周知人情。在相位日,百执事有所求请,多面折之,以是取怨于人。

(节选自《宋史列卷二十三》)

译文:

宋琪字叔宝,幽州蓟人。年少时好学,晋祖割让燕地送给契丹,契丹每年开贡部,宋琪进士考试及第,被任命为寿安王侍读,幽州统帅赵延寿征召宋琪为从事,适逢契丹入侵内地,跟随赵延寿来到京城。赵延寿儿子赵赞担任河中节度使,任用宋琪为记室。赵赞镇守庐州,上表奏请任命宋琪为观察判官。属下有冤案,宋琪辨明,免于处死的有三人。特别加官朝散大夫。太宗担任府尹时,一开始对宋琪以礼相待,宋琪跟宰相赵普、枢密使李崇矩关系友好,在他们的门下走动,太宗因此很是厌恶他,于是禀告太祖把宋琪外放为龙州知府,又调任阆州。太宗即位,召赴朝廷。(太平兴国)八年春正月,提拔任右谏议大夫、同判三司。三月,改为左谏议大夫、参知政事。当年秋,皇上将要任用工部尚书李昉参预国政,因宋琪先入,就调任宋琪为刑部尚书。十月,从员外郎一年中连续四次提升到尚书担任宰相。九年九月,皇上到景龙门外观看水磨,对侍臣们说:“这条河自山中流出,清凉甘美,凡靠近河边之处水味都是甜的,难道不是浸润所致吗?”宋琪等回答说:“确实因地脉暗通而导致如此,也就像人的善恶是因为熏染熟习而形成的啊。”端拱初年,皇上亲耕籍田,宋琪凭借旧任宰相的身份提升官位为吏部尚书。端拱二年,即将讨伐幽蓟,诏令大臣各自就边疆事务发表意见。宋琪上疏。宋琪本是燕人,因此深知蕃部兵马山川形势。随即又上奏。奏章进上,大多采用。淳化五年,李继迁侵犯灵武,贼帅李顺抢劫州县,宋琪又上书谈论边境事务。奏章献入,皇上密写这份奏章,让李继隆选择有利的施行。

至道元年春,在含光殿大宴群臣,皇上问宋琪年龄,回答说:“七十九岁。”皇上因而抚慰很久。二年春,授右仆射,特别下令每月供给实俸一百千,又因为他衰老,下诏准许每五天上朝一次。宋琪一向博学能文,非常诙谐,才思敏捷。二年九月患病,让儿子宋贻序执笔,口授作《多幸老民叙》,又口述遗表数百字然后去世。赠官司空,谥号惠安。在节度府前后三十年,了解世态人情,尤其通晓做官之道。任宰相时,百官有所请求,他经常当面拒绝,因此被人们怨恨。

第四篇:宋史符彦卿文言文翻译

导语:文言文翻译是语文考试中必考的知识点,很多人都觉得非常难。其实文言文翻译是非常讲究积累的,多看、多读、多记,就很快能提升文言文翻译的能力了。下面是小编为你整理的宋史符彦卿文言文翻译,希望对你有帮助!

原文:

符彦卿字冠侯,陈州宛丘人。父存审,后唐宣武军节度、蕃汉马步军都总管兼中书令。彦卿年十三,能骑射。事庄宗于太原,以谨愿称,出入卧内,及长,以为亲从指挥使。入汴,迁散员指挥使。郭从谦之乱,庄宗左右皆引去,惟彦卿力战,射杀十数人,俄矢集乘舆,遂恸哭而去。

晋天福初,授同州节度。兄彦饶亦镇滑台。俄而彦饶叛,彦卿上表待罪,乞归田里,晋祖释不问。改左羽林统军,俄兼领右羽林,改镇部延。

少帝幼与彦卿狎,即位,召还,出镇河阳三城。辽人南侵,诏彦卿率所部拒战澶渊。契丹骑兵数万围高行周于铁丘,诸将莫敢当其锋,彦卿独引数百骑击之,辽人遁去,行周得免。

开运二年,与杜重威、李守贞经略北鄙。契丹主率众十余万围晋师于阳城,军中乏水,凿井辄坏,争绞泥吮之,人马多渴死。时晋师居下风,将战,弓弩莫施。彦卿谓张彦泽、皇甫遇曰:“与其束手就擒,曷若死战,然未必死。”彦泽等然之。遂潜兵尾其后顺风击之契丹大败其主乘橐驼以遁获其器甲旗仗数万以归少帝嘉之改武宁军节度同平章事。

为左右所间,会再出师河朔,彦卿不预,易其行伍,配以赢师数千,戍荆州口。及杜重威以大军降于滹水,急诏彦卿与高行周领禁兵屯澶渊。会彦泽引辽兵入汴,彦卿与行周遂归辽。辽主以阳城之败诘彦卿,彦卿对曰:“臣事晋王,不敢爱死.今日之事,死生唯命。”辽主笑而释之。

会徐、宋寇盗蜂起,辽主即遣彦卿归镇。行次甬桥,贼魁李仁恕拥众数万攻徐州。彦卿领数十骑遽至城下,仁恕遣其徒执彦卿马,请随入城。俄顷,彦卿子昭序自城中遣军校陈守习缒而出,大呼贼中曰:“相公当为国讨贼,何故自入虎口,乃助贼攻城?我虽父子,今为仇敌,当死战,城不可入。”贼惶愧罗拜彦卿前,乞免罪,彦卿为设誓,乃解去。

太祖即位,加守太师。建隆四年春,来朝,赐袭衣、玉带。宴射于金凤园,太祖七发皆中的,彦卿贡名马称贺。

开宝二年六月,移凤翔节度,被病肩舆赴镇。八年六月,卒,年七十八。丧事官给。

译文:

符彦卿字冠侯,是陈州宛丘人。父亲叫存审,是后唐宣武军节度使、蕃汉马步军都总管兼中书令。符彦卿十三岁时,就能骑马射箭。在太原事奉庄宗,以诚实着称,出入内宫,等到成年,任用为亲从指挥使。进入汴,升任散员指挥使。郭从谦之乱,庄宗周围的人都逃散,只有彦卿奋力作战,射死了十来个人,很快乱箭集射庄宗所乘的车子,才痛哭着离开。

晋天福初年,授同州节度使。兄长彦饶也授予节镇滑臺。不久彦饶反叛,彦卿上表待罪,请求返回乡里,后晋高祖石敬瑭没有追问。改任左羽林统军,不久兼领右羽林,改节镇鄘延。

少帝石重贵年幼时与彦卿非常亲昵,即位后,召回朝廷,离开京都节镇河阳三城。辽人南侵,诏令彦卿率所辖人马在澶渊抵抗。契丹骑兵数万在铁丘围困高行周,诸将没有人敢抵挡他们的鋭气,彦卿独自带领数百骑兵去袭击他们,辽兵逃走,行周得免于难。又协助李守贞讨伐平定青州杨光远,改节镇许州,封祁国公。

开运二年,与杜重威、李守贞谋划攻打契丹。契丹主率十余万人马在阳城包围晋军,军中缺水,一凿井就会坍塌,争着绞泥水来吸吮,人马渴死很多。当时晋军处于逆风,即将作战,弓箭无法施展。彦卿对张彦泽、圣甫遇説:“与其束手就擒,不如死战,倒也未必会死。”彦泽等也认爲是这样。于是暗中派兵跟在他们后面,顺风攻打敌人,契丹大败,契丹主帅坐骆驼逃走,缴获他们的兵器铠甲、旗帜仪仗数万返回。少帝嘉奖他,改任武宁军节度使、同平章事。

被周围的人所离间,第二次出师河朔,彦卿没有参加,更换他的队伍,把数千老弱士兵配备给他,守卫荆州口。杜重威率大军在滹水投降,急忙诏令彦卿与高行周率领禁军驻兵澶渊。彦泽引导辽兵进入汴,彦卿与行周归附辽国。辽主用阳城的失败责问彦卿,彦卿回答説:“臣爲晋王做事,不能贪生怕死,今天的事,死生由你。”辽主笑着释放了他。

徐州、宋州强盗蜂起,辽主派遣彦卿返回节镇。途中暂驻甬桥,贼首李仁恕以数万人马攻打徐州。彦卿带领几十人骑马突然到达城下,仁恕派遣他的人拉住彦卿的马,请求跟随他入城。很快,彦卿之子昭序从城中派军校陈守习放绳子出城,向贼军中大声呼喊説:“相公应当爲国家讨伐贼寇,爲什麽自入虎口,帮助贼兵攻城?我们虽然是父子,现在成了仇敌,应当拼死作战,城不能进。”贼军惊恐惭愧围成一片,在彦卿面前下拜,请求免罪,彦卿与他们立下誓言,解围离去。

宋太祖即位,加守太师。建隆四年春,前来朝见,赏赐全套衣服、玉带。在金凤园宴会习射,太祖七发全部射中,彦卿进献名马祝贺。

开宝二年六月,调任凤翔节度使,因患病乘坐便轿前往。免去他的节度使之职。八年六月,去世,享年七十八岁。丧事由官府供给费用。

第五篇:宋史韩琦传文言文翻译专题

引导语:学好文言文一个非常重要的点就是要看得懂,会翻译,那么有关《宋史韩琦传》的文言文原文以及翻译哪里有呢?接下来是小编为你带来收集整理的文章,欢迎阅读!

宋史韩琦传

韩琦,字稚圭,相州安阳人。琦风骨秀异,弱冠举进士,名在第二。授将作监丞、通判淄州,入直集贤院、监左藏库。时方贵高科,多径去为显职,琦独滞箢库,众以为非宜,琦处之自若。

历开封府推官、三司度支判官,拜右司谏。时宰相王随、陈尧佐,参知政事韩亿、石中立,在中书罕所建明,琦连疏其过,四人同日罢。又请停内降,抑侥幸。凡事有不便,未尝不言,每以明得失、正纪纲、亲忠直、远邪佞为急,前后七十余疏。王曾为相,谓之日:今言者不激,则多畏顾,何补上德?如君言,可谓切而不迂矣。曾闻望方崇,罕所奖与,琦闻其语,益自信。

益、利岁饥,为体量安抚使。异时郡县督赋调繁急,市上供绮绣诸物不予直,琦为缓调蠲给之,逐贪残不职吏,汰冗役数百,活饥民百九十万。

赵元昊反,琦适自蜀归,论西师形势甚悉,即命为陕西安抚使。元昊介契丹为援,强邀索无厌,宰相晏殊等厌兵,将一切从之。琦陈其不便,条所宜先行者七事,继又陈救弊八事。谓:数者之举,谤必随之,愿委计辅臣,听其注措。帝悉嘉纳。时二府合班奏事,琦必尽言,虽事属中书,亦指陈其实,、同列或不悦,帝独识之,曰:韩琦性直。

琦蚤有盛名,识量英伟,临事喜愠不见于色。论者以重厚比周勃,政事比姚崇。其为学士临边,年甫三十,天下已称为韩公。嘉祜、治平间,再决大策,以安社稷。当是时,朝廷多故,琦处危疑之际,知无不为.或谏日:公所为诚善,万一蹉跌,岂惟身不自保,恐家无处所。琦叹曰:是何言也人臣尽力事君死生以之至于成败天也岂可豫忧其不济遂辍不为哉。闻者愧服。

宋史韩琦传文言文翻译

韩琦字雅圭,是相州安阳人。他品格骨气很出众,二十岁左右考中进士,名列第二。而授官为将作监丞(主管土木营建的副职)、通判淄州,到集贤院办公、监管左藏库(国库之一)。当时正重视科举成绩优秀者,也有很多途径去任显要官职,唯独韩琦滞留主管库藏的职位,大家都认为很不合适,韩琦处在这个职位还像平常的样子。

他历经开封推官、三司度支判官,后任命为右司谏。当时宰相王随、陈尧佐,参知政事韩亿、石中立,在中书省立议阐明的政事很少,韩琦接连分条陈述他们的过失,四个人同一天罢免。又请求停止皇帝直接任官,抑制侥幸求名利之人。凡是政事有不便利的,不曾不说,常常把阐明得失、端正法纪、亲近忠直、远离邪佞作为急务,而前后七十多次上疏。王曾做宰相,对他说:现在进谏的人不激切,原因是多有畏惧顾虑,而怎么能补益皇帝的品德呢?像您这样讲话,可是说是深切而不迂阔了。王曾声望正高,所赞许的人很少,韩琦听到他的话,更加自信。

后暂代知制诰之职。

韩琦很早就有很大声名,才识气度英伟,面对大事喜怒在脸色上不表现出来,评论的人认为他稳重诚厚可比汉朝的周勃,政事才能可比唐朝姚崇。他作为学士到边境地区巡察,年纪刚刚三十,天下的人已称他为韩公。嘉祐、治平间,再次决定大策略,来安定国家。在这时候,朝廷多有事故,韩琦处在危险猜疑之际,他知道该做的事没有不做的。有人劝他说:您所做的确实对,但万一失误,岂只自身保不住,恐怕家都没地方了。韩琦感叹说:这是什么话呢。作为人臣尽力侍奉君主,死生都可付出。至于成败,是天意,难道可以事先忧虑事情不成功,于是就停止不做吗?听到的人都惭愧佩服。

下载宋史文言文翻译word格式文档
下载宋史文言文翻译.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宋史种谔传文言文翻译

    《宋史》是二十四史之一,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宋史种谔传文言文翻译,欢迎阅读。宋史·种谔传原文:种谔字子正,以父任累官左藏库副使,延帅陆诜荐知青涧城。夏酋令ロ夌 内附,诜恐生......

    宋史朱光庭传文言文翻译

    《宋史》是二十四史之一,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宋史朱光庭传文言文翻译,欢迎阅读。宋史·朱光庭传原文:朱光庭,字公掞,十岁能属文。辞父荫擢第,调万年主簿。数摄邑,人以“明镜”称。......

    《宋史·岳飞传》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宋史原文:岳飞,字鹏举,相州汤阴人。世为农。父和,能节食以济饥者。有耕侵其地,割而与之;贳其财者不责偿。飞生时,有大禽若鹄,飞鸣室上,因以为名。未弥月,河决内黄,水暴至,母姚抱飞坐瓮中......

    宋史寇准传文言文翻译(精选五篇)

    《宋史寇准传》是一篇长篇的文言文,相信很多朋友都没有读过。以下是它的原文翻译,一起来了解吧。宋史寇准传文言文翻译原文宋史·列传四十(寇准传) 寇准,字平仲,华州下邽人也。......

    宋史王纶传文言文翻译[共5篇]

    王纶,字德言。建康(今江苏南京)人。绍兴进士,授平江昆山主簿,历镇江、婺州、临安府教授,权国子正,南宋官员。下面是宋史王纶传文言文翻译,请参考!宋史王纶传文言文翻译宋史王纶传 原......

    《宋史·李遵勖传》文言文翻译5则范文

    李遵勖(988—1038),生于北宋端拱元年(988年),卒于北宋宝元元年(1038年),潞州上党(今山西长治)人,初名勖,因娶宋真宗赵恒妹万寿公主,而加“遵”字为“遵勖”,字公武,李崇矩孙。以下是小编带来......

    《宋史》原文及翻译

    宋史原文:喻樗,字子才,其先南昌人。少慕伊洛之学,中建炎三年进士第,为人质直好议论。赵鼎去枢筦①,居常山,樗往谒,因讽之曰:“公之事上,当使启沃②多而施行少。启沃之际,当使诚意多而语......

    文言文翻译

    高考文言文翻译常见失分点 在高考文言阅读中,文言文翻译是对文言知识点的一个综合性考查。由于种种原因,考生总会出现这样那样的失分,本文以高考题为例有针对性地指出三类失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