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史王纶传文言文翻译[共5篇]

时间:2019-05-15 13:25:1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宋史王纶传文言文翻译》,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宋史王纶传文言文翻译》。

第一篇:宋史王纶传文言文翻译

王纶,字德言。建康(今江苏南京)人。绍兴进士,授平江昆山主簿,历镇江、婺州、临安府教授,权国子正,南宋官员。下面是宋史王纶传文言文翻译,请参考!

宋史王纶传文言文翻译

宋史王纶传 原文:

王纶,字德言,建康人。幼颖悟,十岁能属文。历镇江府、婺州、临安府教授,权.国子正。

时初建太学亡旧规凭吏省记吏缘为奸纶厘正之其弊稍革。迁敕令所删定官、诸王宫大小学教授兼权兵部郎官。言:“孔门弟子与后世诸儒有功斯文者,皆得从祀先圣,今辟庠序,修礼乐,宜以其式颁诸郡县。“

二十四年,以御史中丞魏师逊荐,为监察御史,与秦桧论事,忤其意,师逊遂劾纶,且言:“智识浅昧,不能知纶。“由此罢去。逾年,知.兴国军。桧死,召为起居舍人兼崇政殿说书,寻兼权礼部侍郎。

二十六年,试中书舍人。高宗躬亲政事,收揽威柄,召诸贤于散地,诏命填委,多纶所草。纶奏守臣裕民事,乞毋拘五条,从之。兼侍讲。上喜读《春秋左氏传》,纶进讲,与上意合。尝同讲读官荐兴化军郑樵学行,召对命官,且给笔札,录其所著史。兼直学士院,迁工部侍郎,仍兼直院。撰《吴d神道碑》,称上旨,赐宸翰褒宠。

二十九年六月,朝论欲遣大臣为泛使觇.敌,且坚盟好。纶请行,乃以为称谢使,曹勋副之。至金,馆礼甚隆。一日,急召使入,金主御便殿,惟一执政在焉,连发数问,纶条对,金主不能屈。九月,还朝入见,言:“邻国恭顺和好,皆陛下威德所致。“宰臣汤思退等皆贺。然当时金已谋犯江,特以善意绐.纶尔。

纶旧疾作,力丐外,除资政殿大学士知福州,上解所御犀带赐之。明年,知建康府兼行宫留守。敌犯江,纶每以守御利害驿闻,上多从之。三十一年八月,卒。赠左光禄大夫,谥章敏。

(选自《宋史王纶传》,有删节)

译文:

王纶字德言,建康人。小时候聪明,十岁就能写文章。绍兴五年进士及第,授平江府山县主簿,历任镇江府、婺州、临安府教授,权国子正。

当时刚立太学,旧的规章丢失,靠官吏回忆,官吏趁机作弊。王纶加以改正,弊病稍有革除。升任敕令所删定官、诸王宫大小学教授兼权兵部郎官。他h:“孔门弟子与后世有功的儒者们,都可以陪祭先圣,现在建学校,修礼乐,应该把这种格式推广到各州县。”

二十四年,由御史中丞魏师逊推荐,任监察御史,与秦桧商量事情,和他的意见不一,魏师逊便弹劾王纶,并且h:“我智识浅薄,不能认清王纶。”因此罢职离去。过了一年,兴国军知军。秦桧死后,召入任起居舍人兼崇政殿h书,很快兼权礼部侍郎。

二十六年,试任中书舍人。高宗亲自过问政事,收揽大权,把分散各地的贤人召回,诏令任命堆积如山,多由王纶起草。王纶上奏守臣如何优待百姓一事,请求不要拘限于五条,皇上听从了他的建议。兼任侍讲。皇上爱读《春秋左氏传》,王纶进宫讲解,与皇上的意思相合。曾同讲读官推荐兴化军郑樵的学问与操行,把他召入对答任命官,并供给笔札,着h他编着的史书。兼任直学士院,升任工部侍郎,仍兼直学士院。撰写《吴d神道碑》,符合皇上旨意,赏赐皇上的墨迹以示嘉奖。

二十九年六月,朝廷商议想派大臣任泛使侦察敌情,并且巩固盟约。王纶请求前往,就任命他称谢使,曹兹嗡的副使。到了金,宾馆礼遇很隆重。一天,急召使者,金主在便殿接见,仅有一名执政在场,连发数问,王纶逐条对答,金主难不住他。九月,回朝入见皇上,h:“邻国恭顺和好,都是因陛下的威望和德行。”宰相汤思煺等都表示祝贺。然而当时金已图谋进犯长江,不过是以善意来骗王纶罢了。

王纶旧病头,极力请求外任,授资政殿大学士福州知州,皇上解下佩带的犀带赐给他。第二年,建康府知府兼任行宫留守。敌人侵犯长江,王纶常把防守抵御的利害情况通过驿站上报,皇上多听从他的建议。叁十一年八月,去世。赠官左光禄大夫,缢号章敏。没有子嗣,以哥哥王绰的儿子后代。

第二篇:宋史包拯传文言文翻译

包拯性情严峻刚直,憎恶办事小吏苛杂刻薄,务求忠诚厚道,虽然非常憎恨厌恶,但从来没有不施行忠恕之道的。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宋史包拯传文言文翻译,欢迎来参考!

原文

包拯字希仁,庐州合肥人也。始举进士,出知建昌县,以父母皆老,辞不就,得监和州税,父母又不欲行,包拯即解官归养。后数年亲继亡。拯庐墓终丧,犹徘徊不忍去,里中父老数来劝勉。久之,赴调,知天长县。有盗割人牛舌者,主来诉。拯曰:“第归,杀而鬻之”寻复有来告私杀牛者,拯曰:“何为割牛舌而又告之?”盗惊服。

徙知端州,迁殿中丞。端土产砚,前守缘贡率取数十倍以遗权贵。拯命制者才足贡数,岁满不持一砚归。

使契丹,契丹令典客谓拯曰:“雄州新开便门,乃欲诱我叛人,以刺疆事耶?”拯曰:“涿州亦尝开门矣,刺疆事何必开便门哉?”其人遂无以对。

召权知开封府,迁右司郎中。拯立朝刚毅,贵戚宦官为之敛手,闻者皆惮之。人以包拯笑比黄河清。童稚妇女,亦知其名,呼日“包待制”。京师为之语曰:“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旧制,凡讼诉不得径造庭下。拯开正门,使得至前陈曲直,吏不敢欺。

中官(宦官)势族筑园榭,侵惠民河,以故河塞不通,然后适京师大水,拯乃悉毁去。或持地券自言有伪增步数者,皆审验劾奏之。

拯性峭直,恶吏苛刻,务敦厚,虽甚嫉恶,而未尝不推以忠恕也。与人不苟合,不伪辞色悦人,平居无私书,故人、亲党皆绝之。虽贵,衣服、器用、饮食如布衣时。尝曰:“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者,不得放归本家,死不得葬大茔中。不从吾志,非吾子若孙也。”

译文

包拯字希仁,是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人。最初考中进士,被授为大理评事,出任建昌县的知县。因为父母亲年纪都大了,包拯辞官不去赴任。得到监和州税的官职,然后父母又不想让他离开,包拯就辞去官职,回家赡养老人。几年之后,他的父母亲相继去世,包拯在双亲的墓旁筑起草庐,直到守丧期满,还是徘徊犹豫、不忍离去,同乡父老多次前来劝慰勉励。过了很时间,包拯才去接受调遣,当天长县知县。有个盗贼割了别人家耕牛的舌头,牛主人来到(县衙)告状。包拯说:“(你)只管回家去,杀了牛卖了它。”不久又有一人来到(县衙)告别人私自宰杀耕牛,包拯说:“(你)为什么割了别人家耕牛的舌头,又来告他的状?”这个盗贼感到很震惊,也很服气。

(包拯)转到端州当知府,升为殿中丞。然后端州出产砚台,此前的知府趁着进贡大都敛取是贡数几十倍的砚台,来赠送给当朝权贵。包拯命令制造的砚台仅仅满足贡数,当政满一年没拿一方砚台回家。

(包拯)出使契丹,契丹命令典客对包拯说:“(你们国家的)雄州城最近开了便门,就是想引诱我国的叛徒,以便刺探边疆的情报吧?”包拯说:“(你们国家的)涿州城曾经也开过便门,刺探边疆的情报为何一定要开便门呢?”那个人便无言以对了。

(包拯被朝廷)召令暂时代理开封府尹,升为右司郎中。包拯在朝廷为人刚强坚毅,贵戚宦官因此而大为收敛,听说的人都很害怕他。人们把包拯笑比做黄河水清(一样极难发生的事情)。小孩和妇女,也知道他的名声,叫他“包待制”。京城里的人因此说:“(暗中行贿)疏不通关系(的人),有阎罗王和包老头。”按旧规矩,凡是诉讼都不能直接到官署(递交状子)。包拯打开官署正门,使告状的人能够到跟前陈述是非,办事小吏因此不敢欺瞒。朝中官员和势家望族私筑园林楼榭,侵占了惠民河,因而使河道堵塞不通,正逢京城发大水,包拯于是将那些园林楼榭全部毁掉。然后有人拿着地券虚报自己的田地数,包拯都严格地加以检验,上奏弹劾弄虚作假的人。

包拯性情严峻刚正,憎恶办事小吏苟杂刻薄,务求忠诚厚道,虽然非常憎恨厌恶,但从来没有不施行忠恕之道的。(他)跟人交往不随意附和,不以巧言令色取悦人,平常没有私人信件,连朋友、亲戚都断绝来往。虽然地位高贵,但(穿的)衣服、(用的)器物、(吃的)饮食跟当百姓时一样。(他)曾经说:“后代子孙当官从政,假若贪赃枉法,不得放归老家,死了不得葬入家族墓地。假若不听从我的意志,就不是我的子孙。”

第三篇:宋史宋琪传文言文翻译

导语:《宋史》是二十四史之一,收录于《四库全书》史部正史类。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分享的宋史宋琪传文言文翻译,欢迎借鉴!

原文:

宋琪,字俶宝,幽州蓟人。少好学,晋祖割燕地以奉契丹,契丹岁开贡部,琪举进士中第,署寿安王侍读,时天福六年也。幽帅赵延寿辟琪为从事,会契丹内侵,随延寿至京师。延寿子赞领河中节度,署琪为记室。赞镇庐州,表为观察判官。部有冤狱,琪辨之,免死者三人,特加朝散大夫。太宗为府尹,初甚加礼遇,琪与宰相赵普、枢密使李崇矩善,出入门下,遂恶之,乃白太祖出琪知龙州,移阆州。太宗即位,召赴阙。八年春正月,擢拜右谏议大夫、同判三司。三月,改左谏议大夫、参知政事。是秋,上将以工部尚书李昉参预国政,以琪先入,乃迁琪为刑部尚书。十月,自员外郎岁中四迁至尚书为相。九年九月,上幸景龙门外观水硙,因谓侍臣曰:“此水出于山源,清冷甘美,凡近河水味皆甘,岂非余润之所及乎?”琪等对曰:“实由地脉潜通而然,亦犹人之善恶以染习而成也。”端拱初,上亲耕籍田,以旧相进位吏部尚书。二年,将讨幽蓟,诏群臣各言边事。琪疏上,琪本燕人,以故究知蕃部兵马山川形势。上称之。俄又上奏疏奏颇采用之淳化五年蕃将李继迁寇灵武贼帅李顺攻劫州县琪又上书言边事奏入上密写其奏令边将择利而行。

至道元年春,大宴于含光殿,上问琪年,对曰:“七十有九。”上因慰抚久之。二年春,拜右仆射,特令月给实奉一百千,又以其衰老,诏许五日一朝。琪素有文学,颇谐捷。二年九月被病,令其子贻序秉笔,授辞作《多幸老民叙》,又口占遗表数百字而卒。赠司空,谥惠安。在使府前后三十年,周知人情。在相位日,百执事有所求请,多面折之,以是取怨于人。

(节选自《宋史列卷二十三》)

译文:

宋琪字叔宝,幽州蓟人。年少时好学,晋祖割让燕地送给契丹,契丹每年开贡部,宋琪进士考试及第,被任命为寿安王侍读,幽州统帅赵延寿征召宋琪为从事,适逢契丹入侵内地,跟随赵延寿来到京城。赵延寿儿子赵赞担任河中节度使,任用宋琪为记室。赵赞镇守庐州,上表奏请任命宋琪为观察判官。属下有冤案,宋琪辨明,免于处死的有三人。特别加官朝散大夫。太宗担任府尹时,一开始对宋琪以礼相待,宋琪跟宰相赵普、枢密使李崇矩关系友好,在他们的门下走动,太宗因此很是厌恶他,于是禀告太祖把宋琪外放为龙州知府,又调任阆州。太宗即位,召赴朝廷。(太平兴国)八年春正月,提拔任右谏议大夫、同判三司。三月,改为左谏议大夫、参知政事。当年秋,皇上将要任用工部尚书李昉参预国政,因宋琪先入,就调任宋琪为刑部尚书。十月,从员外郎一年中连续四次提升到尚书担任宰相。九年九月,皇上到景龙门外观看水磨,对侍臣们说:“这条河自山中流出,清凉甘美,凡靠近河边之处水味都是甜的,难道不是浸润所致吗?”宋琪等回答说:“确实因地脉暗通而导致如此,也就像人的善恶是因为熏染熟习而形成的啊。”端拱初年,皇上亲耕籍田,宋琪凭借旧任宰相的身份提升官位为吏部尚书。端拱二年,即将讨伐幽蓟,诏令大臣各自就边疆事务发表意见。宋琪上疏。宋琪本是燕人,因此深知蕃部兵马山川形势。随即又上奏。奏章进上,大多采用。淳化五年,李继迁侵犯灵武,贼帅李顺抢劫州县,宋琪又上书谈论边境事务。奏章献入,皇上密写这份奏章,让李继隆选择有利的施行。

至道元年春,在含光殿大宴群臣,皇上问宋琪年龄,回答说:“七十九岁。”皇上因而抚慰很久。二年春,授右仆射,特别下令每月供给实俸一百千,又因为他衰老,下诏准许每五天上朝一次。宋琪一向博学能文,非常诙谐,才思敏捷。二年九月患病,让儿子宋贻序执笔,口授作《多幸老民叙》,又口述遗表数百字然后去世。赠官司空,谥号惠安。在节度府前后三十年,了解世态人情,尤其通晓做官之道。任宰相时,百官有所请求,他经常当面拒绝,因此被人们怨恨。

第四篇:宋史韩琦传文言文翻译专题

引导语:学好文言文一个非常重要的点就是要看得懂,会翻译,那么有关《宋史韩琦传》的文言文原文以及翻译哪里有呢?接下来是小编为你带来收集整理的文章,欢迎阅读!

宋史韩琦传

韩琦,字稚圭,相州安阳人。琦风骨秀异,弱冠举进士,名在第二。授将作监丞、通判淄州,入直集贤院、监左藏库。时方贵高科,多径去为显职,琦独滞箢库,众以为非宜,琦处之自若。

历开封府推官、三司度支判官,拜右司谏。时宰相王随、陈尧佐,参知政事韩亿、石中立,在中书罕所建明,琦连疏其过,四人同日罢。又请停内降,抑侥幸。凡事有不便,未尝不言,每以明得失、正纪纲、亲忠直、远邪佞为急,前后七十余疏。王曾为相,谓之日:今言者不激,则多畏顾,何补上德?如君言,可谓切而不迂矣。曾闻望方崇,罕所奖与,琦闻其语,益自信。

益、利岁饥,为体量安抚使。异时郡县督赋调繁急,市上供绮绣诸物不予直,琦为缓调蠲给之,逐贪残不职吏,汰冗役数百,活饥民百九十万。

赵元昊反,琦适自蜀归,论西师形势甚悉,即命为陕西安抚使。元昊介契丹为援,强邀索无厌,宰相晏殊等厌兵,将一切从之。琦陈其不便,条所宜先行者七事,继又陈救弊八事。谓:数者之举,谤必随之,愿委计辅臣,听其注措。帝悉嘉纳。时二府合班奏事,琦必尽言,虽事属中书,亦指陈其实,、同列或不悦,帝独识之,曰:韩琦性直。

琦蚤有盛名,识量英伟,临事喜愠不见于色。论者以重厚比周勃,政事比姚崇。其为学士临边,年甫三十,天下已称为韩公。嘉祜、治平间,再决大策,以安社稷。当是时,朝廷多故,琦处危疑之际,知无不为.或谏日:公所为诚善,万一蹉跌,岂惟身不自保,恐家无处所。琦叹曰:是何言也人臣尽力事君死生以之至于成败天也岂可豫忧其不济遂辍不为哉。闻者愧服。

宋史韩琦传文言文翻译

韩琦字雅圭,是相州安阳人。他品格骨气很出众,二十岁左右考中进士,名列第二。而授官为将作监丞(主管土木营建的副职)、通判淄州,到集贤院办公、监管左藏库(国库之一)。当时正重视科举成绩优秀者,也有很多途径去任显要官职,唯独韩琦滞留主管库藏的职位,大家都认为很不合适,韩琦处在这个职位还像平常的样子。

他历经开封推官、三司度支判官,后任命为右司谏。当时宰相王随、陈尧佐,参知政事韩亿、石中立,在中书省立议阐明的政事很少,韩琦接连分条陈述他们的过失,四个人同一天罢免。又请求停止皇帝直接任官,抑制侥幸求名利之人。凡是政事有不便利的,不曾不说,常常把阐明得失、端正法纪、亲近忠直、远离邪佞作为急务,而前后七十多次上疏。王曾做宰相,对他说:现在进谏的人不激切,原因是多有畏惧顾虑,而怎么能补益皇帝的品德呢?像您这样讲话,可是说是深切而不迂阔了。王曾声望正高,所赞许的人很少,韩琦听到他的话,更加自信。

后暂代知制诰之职。

韩琦很早就有很大声名,才识气度英伟,面对大事喜怒在脸色上不表现出来,评论的人认为他稳重诚厚可比汉朝的周勃,政事才能可比唐朝姚崇。他作为学士到边境地区巡察,年纪刚刚三十,天下的人已称他为韩公。嘉祐、治平间,再次决定大策略,来安定国家。在这时候,朝廷多有事故,韩琦处在危险猜疑之际,他知道该做的事没有不做的。有人劝他说:您所做的确实对,但万一失误,岂只自身保不住,恐怕家都没地方了。韩琦感叹说:这是什么话呢。作为人臣尽力侍奉君主,死生都可付出。至于成败,是天意,难道可以事先忧虑事情不成功,于是就停止不做吗?听到的人都惭愧佩服。

第五篇:宋史种谔传文言文翻译

《宋史》是二十四史之一,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宋史种谔传文言文翻译,欢迎阅读。

宋史·种谔传

原文:

种谔字子正,以父任累官左藏库副使,延帅陆诜荐知青涧城。夏酋令ロ夌 内附,诜恐生事,欲弗纳,谔请纳之。夏人来索。诜问所以报,谔曰:“必欲令ロ夌,当以景询来易。”乃止。询者,中国亡命至彼者也。夏将嵬名山部落在故绥州,其弟夷山先降,谔使人因夷山以诱之,赂以金盂,名山小吏李文喜受而许降,而名山未之知也。谔即以闻,诏转运使薛向及陆诜委谔招纳。谔不待报,悉起所部兵长驱而前,围其帐。名山惊,援枪欲斗,夷山呼曰:“兄已约降,何为如是?”文喜因出所受金盂示之,名山投枪哭,遂举众从谔而南。得酋领三百、户万五千、兵万人。从李宪出塞,收洮州,下东宜诸城,掩击至大河,斩首七千级。迁东上阁门使、文州刺史、知泾州,徒鄜延副总管。上言:“夏主秉常为其母所囚,可急因本路官捣其巢穴。”遂入对,大言曰:“夏国无人,秉常孺子,臣往持其臂以来耳。”帝壮之,决意西讨,以为经略安抚副使,诸将悉听节制。敌屯兵夏州,谔率本路并畿内七将兵攻米脂,三日未下。夏兵八万来援,谔御之无定川,伏兵发,断其首尾,大破之。捷书闻,帝大喜,群臣称贺。迁凤州团练使、龙神卫四厢都指挥使。谔善驭士卒临敌出奇战必胜然诈诞残忍左右有犯立斩或先刳肺肝坐者掩面谔饮食自若。敌亦畏其敢战,故数有功。尝渡河,猝遇敌,绐门下客曰:“事急矣,可衣我衣,乘我马,从旗鼓千骑,亟趋大军。”客信之,敌以为谔,追之,几不免。自熙宁首开绥州,后再举西征,皆其兆谋,卒致永乐之祸。议者谓谔不死,边事不已。

(选自《宋史·种谔传》)

译文:

种谔字子正,因父亲恩荫多次升官至左藏库副使,延州守帅陆诜举荐他掌管青涧城。西夏酋长令归附,陆诜怕惹起事端,不打算接纳,种谔请求接纳他。西夏派人来索要令。陆诜询问种谔如何答复,种谔说:“(如果)一定要讨还令,就应当用景询来交换。”西夏人才停止要人。景询,是从中原逃亡到西夏去的人。西夏将领嵬名山部落在以前的绥州境内,他的弟弟夷山先归降,种谔派人通过嵬夷山来诱降嵬名山,用金盂贿赂他,嵬名山的手下小吏李文喜接受了金盂并答应归降,嵬名山却还不知道此事。种谔立即把此事奏明朝廷,皇帝诏令转运使薛向和陆诜委托种谔招纳嵬名山。种谔不等嵬名山答复,就发动他所统领的全部士兵长驱向前,包围嵬名山的军营。嵬名山惊慌,拿起枪想要作战,嵬夷山大喊道:“兄长已经相约投降,你为什么还要这样做?”李文喜于是拿出所接受的金盂给嵬名山看,嵬名山丢掉枪哭泣,于是率领众人跟从种谔南归。宋军获得三百酋长首领、一万五千户、一万兵士。种谔跟从李宪出兵边塞,收复洮州,攻占东宜等城市,乘敌不备进袭到黄河,斩杀敌军七千人。升任东上阁门使、文州刺史、泾州知州,又转任鄜延副总管。上奏说:“西夏国王秉常被其母亲囚禁,可赶快由本路官兵直捣他的巢穴。”种谔于是入朝见皇帝,夸口说:“西夏国没有人才,秉常是个孩子,我前去即可抓住他的手臂把他带来。”皇帝认为他豪壮,决意西征,任命他做经略安抚副使,众将全听他的指挥。敌人屯兵于夏州,种谔率领本路和京畿内的七个将领所属的攻打米脂,三天没有攻克。西夏八万来援救,种谔在无定川抵御,伏兵出击,截断敌军的首尾,大破西夏援军。捷报传到朝廷,皇帝大喜,群臣都向皇帝祝贺。种谔升任凤州团练使、龙神卫四厢都指挥使。种谔善于驾驭士兵,每当遇敌能出奇计,每战必胜,但为人狡诈残忍,身边的人有犯法的立即斩首,有时先剖取肺肝,同坐的人掩面不忍看,种谔饮酒吃饭如故。敌人也惧怕他勇敢善战,所以他屡有战功。曾经在渡黄河时,突然遇上敌人,种谔欺骗门下客说:“事情紧急,你可以穿上我的衣服,乘坐我的马,让旗鼓和千骑跟随,赶快赶到大军那里去。”门客相信了他,敌人以为是种谔,随后追击,门下客差点儿丢了性命。自从熙宁年间首次开拓绥州,到后来两次进行西征,都是种谔首先谋划,最终招致永乐之败。议论者说种谔不死,边事不会停止。

下载宋史王纶传文言文翻译[共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宋史王纶传文言文翻译[共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宋史文言文翻译

    《宋史》与《辽史》、《金史》同时修撰,是二十四史中篇幅最庞大的一部官修史书。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宋史文言文翻译,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宋史文言文翻译1:《宋史·孟珙传》原文:孟......

    宋史朱光庭传文言文翻译

    《宋史》是二十四史之一,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宋史朱光庭传文言文翻译,欢迎阅读。宋史·朱光庭传原文:朱光庭,字公掞,十岁能属文。辞父荫擢第,调万年主簿。数摄邑,人以“明镜”称。......

    《宋史·岳飞传》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宋史原文:岳飞,字鹏举,相州汤阴人。世为农。父和,能节食以济饥者。有耕侵其地,割而与之;贳其财者不责偿。飞生时,有大禽若鹄,飞鸣室上,因以为名。未弥月,河决内黄,水暴至,母姚抱飞坐瓮中......

    《宋史·王沿传》原文及翻译

    《宋史》是二十四史之一,收录于《四库全书》史部正史类。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宋史·王沿传》原文及翻译,希望对大家有帮助!《宋史·王沿传》原文:王沿,字圣源,大名馆陶人。少治《......

    《宋史·王鬷传》原文与翻译

    原文:王鬷(zōng)字总之,赵州临城人。七岁丧父,哀毁过人。既长,状貌奇伟。举进士,授婺州观察推官。代还,真宗见而异之,特迁秘书省著作佐郎、知祁县、通判湖州。再迁太常博士、提点梓......

    宋史寇准传文言文翻译(精选五篇)

    《宋史寇准传》是一篇长篇的文言文,相信很多朋友都没有读过。以下是它的原文翻译,一起来了解吧。宋史寇准传文言文翻译原文宋史·列传四十(寇准传) 寇准,字平仲,华州下邽人也。......

    王勃传文言文逐字翻译

    王勃(约650年—约676年),字子安,汉族,唐代文学家。古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出身儒学世家,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为“王杨卢骆”、“初唐四杰”。以下是王勃传文言文逐字翻译,欢......

    《宋史·李遵勖传》文言文翻译5则范文

    李遵勖(988—1038),生于北宋端拱元年(988年),卒于北宋宝元元年(1038年),潞州上党(今山西长治)人,初名勖,因娶宋真宗赵恒妹万寿公主,而加“遵”字为“遵勖”,字公武,李崇矩孙。以下是小编带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