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有关于师德师风的论文
导语:论文常用来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下面是由小编整理的关于师德师风的论文。欢迎阅读!
高校师德师风评价体系建设论文
一、建设高校师德师风评价体系建设势在必行
高校教师由于从业人员层次多、学历多样化、人才队伍良莠不齐、评价标准不统一,对高校中具有高尚师德、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教师没有准确的界定,对责任心不强、功利心过重、责任感淡薄的教师没有统一的要求。这些都影响了教师教学与科研工作的热情,打消了具备良好师德教师的积极性。
二、当前高校师德师风评价体系建设的现状及不足
1.评价体系的科学性不强
由于高校的办学特色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不同,对于教师师德师风的要求也相应不同,但高校建立师德师风评价体系时没有充分考虑这些差异,照搬照抄其他学校的评价体系,创新度不高。评价体系的科学性不强造成了评价结果的偏差性。
2.评价机制的单一性制约了教师师德师风评价的开展
目前,我国高校教师师德师风评价往往一把尺子量,具有单一性,对于不同职务、不同岗位、不同学历的教师采用相同的评价机制,所得出的结果就不能准确地反映教师差异性,从而影响评价结果的准确性。
3.评价体系中的主观性评价影响了评价结果的准确性
当前很多高校的教师师德师风评价体系主要包括四大部分:自我评价、领导评价、同行评价和学生评价。这种评价机制的缺点在于:教师往往不能客观地评价自己的工作与思想状况,自我评价流于形式;领导为了将来能够顺利开展工作,不轻易对教师进行“挑错、纠错”;同事之间一般顾及到同行关系,不能真正地按照评分标准对教师进行评价;学生对教师的认同标准不统一,往往教学认真严谨、对学生要求严格的教师反而考核结果较差,这些评价的主观性影响了评价结果的准确性。
4.评价结果的运用度不高
虽然高校每年都对教师进行师德师风评价,但过于注重评价过程,而忽视了评价结果的运用。在教师职务晋升、评奖评优等方面没有真正发挥评价作用,没有体现考核结果的价值,造成了师德师风评价流于形式。
三、对高校师德师风评价体系建设的建议
1.需要进一步树立正确的评价理念
评价理念贯穿于师德师风评价体系的全过程,直接影响着评价体系的构建与运行。学校的管理部门在设计与构建师德师风评价体系时,必须树立正确的评价理念,将现代化人才评价理念和先进的教师评价理念融入到高校教师评价工作中,要客观、公正、科学地评价教师,在保证评价结果准确性的同时建立长效考核机制。
2.调整评价内容,保证评价体系的全面性
高校建立教师师德师风评价体系时,首先,要严格遵照《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兼顾教师在人才培养、思想品质素养、教学与学科建设、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多方面的要求与贡献,将“德、能、勤、绩、廉”作为教师的综合评价标准;其次,评价体系要考虑到教师的差异性,充分结合教师队伍结构特点、教师职务差异、教师岗位差异等因素设立不同考核指标;再次,评价体系要保持长期性与连续性,要结合当前的新情况及时修订,不断充实、完善考核指标;最后,要尽量杜绝过于空洞的考核指标造成的评价结果同一性,保证考核结果的客观性。
3.保证评价方式的多样化,避免评价体系的主观性
高校在进行教师师德师风评价时,既要兼顾教师个人、领导、同事、学生的评价主体作用,又要考虑到教师的个人特点和岗位特点,针对不同类型、不同岗位、不同特点的教师设定不同的评价项目。既要全面要求,又要兼顾差异,采取灵活与多样的评价方式,变一次性评价为发展性评价,考虑评价结果的纵向比较和横向比较,尽量避免评价体系的主观性。
4.明确评价的奖惩机制
为了将高校教师师德师风评价体系的作用真正发挥出来,必须建立、明确与评价体系相对应的奖惩机制,将教师师德师风评价结果真正运用到与教师工作和个人发展密切相关的环节中,明确高尚的师德师风是教师能获得各种荣誉称号的前提和基础,提高教师对师德的自觉关注度。对师德师风评价结果不合格人员,在职务晋升、评奖评优时实行“一票否决”。奖励评价结果优秀的教师,惩处评价结果不合格的教师,增强教师的责任意识和忧患意识。
5.将教师师德师风评价结果及时公布,加强公共监督与个人自律的有机结合高校在对教师师德师风的评价结束后,应将评价结果及时整理,建立有关档案,借助互联网、宣传栏、政务平台等多种方式及时公布结果。不仅帮助教师及时了解自身不足,有利于更好地改进和提高自身师德水平,更有利于学生及社会公众监督评价结果,更好地了解学校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和师德师风水平,更好地发挥教师师德师风评价的作用。
第二篇:师德师风论文
师德师风论文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韩愈在概括教师的职责时,把传道放在授业之前,意在突出传道是师者的首要任务。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大计,师德为本。” 到底什么是师德师风?所谓师德,就是教师具备的最基本的道德素养;师风,是教师这个行业的风尚风气。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诲人不倦,有教无类…,这都是师德。“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踏上三尺讲台,也就意味着踏上了艰巨而漫长的育人之旅。
师德的最高境界是“爱满天下”。教育战线广大优秀教师共同的特点是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教育、热爱学生。师爱更多地温润在平凡的日子里。
在当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汹涌澎湃的今天,有些教育者自觉不自觉地用商业化与功利化的眼光来衡量自己的职业,麻木、浮躁、虚华、势利弥漫在一些教师和学生之间,于是少了耐心,少了爱。我们常常听到这样的抱怨:现在的孩子真不像话,现在的孩子越来越难教了,现在的孩子怎么还不如我们小时候能干呢?……老师对学生不满、责怪、苛求,“想说爱很不容易”。而学生则感叹:“谁知我心啊!” 师生间缺少理解沟通,缺少“心心相印”的和谐与默契。于是,逃学厌学者有之,离家出走者有之,殴打教师者有之,“师爱”陷入了一种窘迫的境地。
在如今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社会信息化的背景下,“师爱”也遇到了新的冲击与挑战,我们应以新的视角来思考师德的要求,更应赋“师爱”以新的要义。
首先,师爱应是一种真正的爱,应只讲付出不计回报的爱。教师要真心实意地去爱学生,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每位学生的健康成长。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创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把微笑、爱心、温馨、愉快带进课堂,让每个孩子的潜能都能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教师对学生的爱,不是基于亲缘关系的爱,也不是出于个人需求的功利的爱,而是一种出自崇高目的,充满科学精神,持久而深厚的爱。这种爱要求教师对工作不浮躁,不虚华,不功利,为学生着想,对学生负责。
其次,师爱应是一种平等的爱,是无私广泛没有血缘的爱。师爱的最高境界不是母爱,也不是父爱,而是朋友之爱,同志之爱,爱的基础是平等:以感情赢得感情,以心灵感受心灵。爱学生就应该尊重学生,平等地对待学生,把自己当成学生的朋友,去感受他们的感受。尊重学生,平等地对待学生是良好师德的基础,是为人师者起码应该做到的。
再次,师爱应是一种公正的爱,是惠及全体没有差异的爱。在现实的教育中,确实存在师爱不公的现象。有的教师对成绩好的学生关爱有加,对成绩差的学生则另眼相看;有的老师在学生与别班的孩子发生冲突时,总是偏袒自己班里的学生;还有的教师视学生的家庭差异对其关爱也有所差别。如此种种缺乏公正的爱,在滋润了少数学生的同时,却伤害了更多的心灵。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生命既是一种强大的生命力,同时也是一种脆弱的极易损伤的珍品,有时只消一句冷酷无情的话,就足以扯断一根纤细的生命线。”学生的心灵是脆弱的,如果教师的语言、行为稍不考虑,就很可能伤害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以致影响他们的一生。不论出生贵贱,不论学习好差,不论是否本班学生,我们当老师的都应一视同仁,公平、公正地对待学生,让每个学生都沐浴在爱的阳光下。
作为一名从事学前教育的教师只有热爱自己的岗位,热爱自己的学生,才会全身心地投入,认真备课,精心组织每一次讲稿,认真对待每一次讲课,把尽可能多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完成古人对教师的教书方面的职责要求:传道、授业、解惑。任何事情都是双向的,学生如果看到老师这么努力、这么认真,付出这么多来教他们,我想他们肯定会首先在思想上对这位老师予以肯定,不会在学习的过程中对老师的教学态度持有怀疑,这样对学生的学习显然是很有利的。“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是学生对老师的尊敬之言。既然做“父亲”,就要关心爱护学生,尊重学生,对学生负责。教师切勿将此言理解为可以用“家长”的身份来干涉学生、指使学生甚至利用学生。教师应该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主动经常与学生沟通交流,了解学生的思想,想学生所想,从心里愿意与学生成为朋友,建立起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这样,学生平时会主动和老师交流思想,遇到问题,也会主动征求老师的意见。老师遇事要冷静,不随便发怒,不以威压人,处事公平合理,不抱偏见,对自己所有的学生一视同仁,树立较高的威信。热爱学生就等于塑造了学生,培养了学生。
人民路小学东校区:张瑜
第三篇:师德师风论文
学高为师,育人为本之师德感悟
夕佳山中学 刘桃
摘要:“师德”是指教师从事教育职业劳动过程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道德观念、道德行为规范和道德品质。师德师风与教师的思想觉悟、价值观念、人生追求、品德修养和工作态度等息息相关。
“学高为师”是读大学时的校训,它一直陪伴着我。什么是师德师风?
“师德”是指教师从事教育职业劳动过程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道德观念、道德行为规范和道德品质。师德师风与教师的思想觉悟、价值观念、人生追求、品德修养和工作态度等息息相关。
在现在这个败坏师德师风事件频发的社会,很多人都会拿更严格的要求来审视教师这一职业,教师的师德问题,都会成为媒体关注的重要内容,出现在报端的,不是令人敬仰的教师楷模,个个学生感念师恩,而大多是对教师的讨伐,甚至是控诉。一时之间,师德师风的警钟长鸣。
杨启亮指出,教师的职业境界有四个层次:一是把教育看成是社会对教师角色的规范、要求;二是把教育看作出于职业责任的活动;三是把教育看做是出于职业良心的活动;四是把教育活动当做幸福体验。他认为,前两个境界是一种“他律”的取向,后两者是“自律”取向,并建议教师实现从“他律”到“自律”的转变。教师的最高境界是把教育当做幸福的活动。高尚、崇高只是一种来自外在的评价,而幸福是行为主体的内在体验,只有与人的内在情感体验相联系的活动才具有坚实的基础和永恒的活力。[1] 转眼之间,我从事教师行业已满11年了,其间有欢笑,有泪水,但我最大的感受,则是充实,这一点可能是做学生时代无法体会到的。教育学生,是一项艰巨的工作,它不仅需要爱心、耐心与细心,也需要创造,因为,你面对的是几十个充满创造力的孩子。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孩子们的问题似乎也越发多了,而社会也要求我们教育出充满创造力,有个性的学生。因此,我们教师也应富于创造性。我下面就想谈一谈自身方面的一个小案例。
一、爱可以温暖学生之心
案例一:我所教班级当中有个名叫赖松的学生,长期以来,他的问题是:他非常聪明,可是很贪玩,所以成绩平平。我知道他是很有潜力的学生,所以暗中观察他。发现他是在一个单亲家庭,后母很少管他,入冬了,也还穿着单薄的秋衣,真是个小可怜,揪满我心。我买了过冬的衣服送给他,以姐姐的关心照顾他,他和我成了好朋友,他也明白我的期许,后来通过他的努力,成绩每学期第一名。现在正读研究生了。
老师的很微小的关爱,可以改变的是别人的一生,爱是多么的重要。
二、以身作则。
案例:我读高中的时候,我的班主任是一个很有责任心的老老师,黄明江老师。他对我们是以身作则。我们每天都要6点起来做晨操,之后晨读。对于爱睡懒觉的我是一个极大的考验。可我们的老师是一个快要退休的老人,身体还不好,他为了我们,每天6点准时在操场等候督促我们,和我们一起做操,试问,这样的情况,哪个学生不为之所动,并且由衷的感谢他为我们的付出,所以我们班事事严谨踏实,毕业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现在,我也成了一名老师,我也效仿曾经老师的方法去教育学生,果然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分析: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何况这个榜样是自己的老师呢。适用范围:几乎所有范围。
我们在自己的岗位,用心去聆听学生的声音,用行动去执行计划的事,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充实自己,就会是一个受欢迎的优秀老师。
参考文献:[1]刘次林.教师的幸福[J].教育研究
第四篇:师德师风论文
谈“爱” 师德师风论文
每个工作岗位都有他存在的意义,那么我们教师存在的意义何在呢,我想只有真正理解了师德师风的含义,才能真正的成为一个对得起自己,对得起学生,对得起社会的教师,在不断的学习和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我对于师德师风有了更深的解。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大计,师德为本。” 那到底什么是师德师风?人们没有一个很严格的定论。一般认为,所谓师德,就是教师的职业道德,教师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道德素养,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诲人不倦,等等,这都是师德;师风,即教师的行为作风。热爱学生,尊重学生,关心学生等等,这都是师风。虽令怎样才能做一名好教师呢?我认为,爱岗敬业,热爱学生,尊重学生,关心学生是我们教师最基本的道德素养。
师德的最高境界是“爱满天下”。教育战线广大优秀教师共同的特点是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教育、热爱学生。师爱更多地温润在平凡的日子里。霍懋征老师从教60年,深刻感悟到“没有爱就没有教育”;邹有云老师“让爱的阳光照亮深山”;黄静华老师“用心去爱每一个学生”„„但不可否认,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汹涌澎湃的今天,一些教育者自觉不自觉地用商业化与功利化的眼光来衡量自己的职业,麻木、浮躁、虚华、势利弥漫在一些教师和学生之间,于是少了耐心,少了爱。我们常常听到这样的抱怨:现在的学生真不像话,现在的学生越来越难教了,现在的学生怎么还不如我们小时候能干呢?„„老师对学生不满、责怪、苛求,“想说爱你不容易”。而学生则感叹:“谁知我心啊!” 师生间缺少理解沟通,缺少“心心相印”的和谐与默契。于是,逃学厌学者有之,离家出走者有之,殴打教师者有之,“师爱”陷入了一种窘迫的境地。
首先,师爱应是一种真正的爱,是只讲付出不计回报的爱。教师要真正地爱学生,就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每位学生的健康成长。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创造轻松愉悦的教育情境,把微笑、爱心、温馨、愉快带进课堂,让每个孩子的潜能都能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教师对学生的爱,不是基于亲缘关系的爱,也不是出于个人需求的功利的爱,而是一种出自崇高目的、科学精神,持久而深厚的爱。这种爱要求教师对工作不浮躁,不虚华,不功利,为学生着想,对学生负责。
其次,师爱应是一种平等的爱,是无私广泛没有血缘的爱。师爱的最高境界不是母爱,也不是父爱,而是朋友之爱,同志之爱,爱的基础是平等:以感情赢得感情,以心灵感受心灵。爱学生就应该尊重学生,平等地对待学生,把自己当成学生的朋友,去感受他们的感受。然而在现实中,也许是由于太忙太累,也许是因为“师道尊严”,老师们并非都能做到平等地对待儿童、尊重儿童。如果教师心中有“平等”,就应该懂得孩子们同样渴望被爱被尊重,向教师问好并非学生的义务。尊重学生,平等地对待学生是良好师德的基础,是为人师者起码应该做到的。
再次,师爱应是一种公正的爱,是惠及全体没有差异的爱。在现实的教育中,确实存在师爱不公的现象。有的教师对成绩好的学生关爱有加,对成绩差的学生则另眼相看;有的老师在学生与别班的孩子发生冲突时,总是偏袒自己班里的学生;还有的教师视学生的家庭差异对其关爱也有所差别。如此种种缺乏公正的爱,在滋润了少数学生的同时,却伤害了更多的心灵。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生命既是一种强大的生命力,同时也是一种脆弱的极易损伤的珍品,有时只消一句冷酷无情的话,就足以扯断一根纤细的生命线。”学生的心灵是脆弱的,如果教师的语言、行为稍不考虑,就很可能伤害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以致影响他们的一生。不论出生贵贱,不论学习好差,不论是否本班学生,我们当老师的都应一视同仁,公平、公正地对待学生,让每个学生都沐浴在爱的阳光下。
第五篇:师德师风论文
师德师风论文
——刘兵
法国著名作家雨果曾说过:“花的事业是尊贵的,果实的事业是甜美的,让我们做叶的事业吧,因为叶的事业是平凡而谦逊的。”踏上三尺讲台,也就意味着踏上了艰巨而漫长的“育人之旅”,教师就像那默默奉献的绿叶,时时刻刻衬托着鲜花的娇艳。在举国上下、大力提高民族科学文化素质的今天,对于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师来说,提高师德师风,做一个好的教育工作者显得十分重要,而好的教师一定要爱岗敬业,在强烈的职业感、责任感和事业心上狠下功夫、富有成果。
一、要具有高尚人格、塑造美好心灵的本领
教师应重视自身的道德形象,追求人格完美,重视教师职业的特质修养和个性魅力,有更高的人文目标。教师的一言一行,都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学生,教育着学生。当我们的老师用自己的行动给学生作出表率时,也同时给学生指明了行动的方向。如果教师说得天花乱坠,而成为行动的矮子,那所说的也无异于对牛弹琴。教师要严格要求自己,自觉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和有关规定,以身作则,洁身自好,以德服人,以身立教,为学生树立起楷模的形象。教师要具有高度的工作责任感。一名称职的教师要以对历史、对社会、对家长、对学生高度负责的精神,努力做好教书育人过程中每个环节的工作。教育的神圣还在于在我们塑造学生灵魂的同时,也在塑造自我的灵魂,并不断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这恐怕是其他任何职业所无法比拟的。的确,在一个个鲜活的孩子面前,只有不断地提高、完善自己,才能够让自己在“教师”这个称号面前毫无愧色。“榜样”意识,榜样的行动,会让我们坦然面对每一个学生,更会提升教师的自我形象。
二、要具有春风化雨、言传身教的技艺
我国近代教育家夏沔尊说:“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称其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爱,能成为一种强大的力量,它不仅能够提高教育质量,也会促进学生的成人和成才,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人格形成、职业选择和人生道路的拓展。
因此,这是对教师情感素质的要求。教育不仅是认知过程,更是情感交流过程。经验表明,情感可促使学生自觉接受教师的教诲,养成良好的认知习惯,行为习惯。师生情感交流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过程,教师心里有了学生,学生就愿意和教师在一起,且有亲近感;教师尊重,理解,关心学生,学生就将更尊重老师,师生坦诚相待,心心相印。
其中热爱学生是教师必备的道德情感。陶行知提倡“爱满天下,”鲁迅强调“教育植根于爱”,别林斯基则认为“爱是教育的工具,也是鉴别教育的尺度。”教师对学生的爱首先表现为对全体学生的尊重、信任、理解、把爱洒向全体学生。爱中意的“王子、公主”无可厚非,但爱看不惯的“丑小鸭”更难能可贵。须知老师一句苛刻的话语,一个“凶狠”的眼神,一顿粗暴的斥责,都可能使学生畏惧不安,紧张无趣,厌恶这门学科,讨厌这个老师,甚至还会毁掉一个未来什么“家”。
其次,要严爱结合,恩威并重,严格管理,严格要求,严而有格,严而有效。对待学生的错误与缺点,要尽力帮助,对待学生成长进步热情肯定,用火热的心肠,满腔的热忱去温暖学生的心灵。让学生感到老师胜父母,同学似兄弟。三是
在日常生活上对学生友善、温暖和关怀。课后与学生交友,让他们掏心里话,扑捉热点。难点话题,日常以礼相待。遇到不顺心的事要能控制感情,不迁怒于学生,让学生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产生前进动力,明确前进方向。
三、要具有刻苦钻研、严谨笃学的理念
要成为当今合格的教师,就必须树立终生学习的理念,不断更新充实自己的学识。博学多才对一位教师来说非常重要,苏霍姆林斯基曾提出:“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需要有一桶水。”然而,知识绝不是处于静止的状态,它在不断地丰富和发展,每时每刻都在日新月异地发生着量和质的变化,特别是在被称作“知识爆炸时代”、“数字时代”、“互联网时代”的今天。
教师更应该是一条清澈的,不断流动的小溪,吸引着学生到你身边来汲水。一名优秀的教师,除了必须熟练掌握专业学科知识和教材教法之外,还要“如饥似渴地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新技术,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教书育人本领。要养成求真务实和严谨自律的治学态度,恪守学术道德,发扬优良学风”。身体力行,以自己的光彩,自己的魅力来感召我们每一位学生。
四、要具有淡泊名利、坚守教育的信念
社会的发展和人性本身的弱点使人的物欲不断膨胀,不断膨胀的物欲必然带来心理的不平衡,必然带来精神的空虚,物质和精神的落差迫使我不得不承受痛苦的折磨,而且是长期的,挥之不去的。年轻的我曾经为自己在黑夜的漫漫无际中看不见一丝阳光而苦恼,我为自己无心再单纯地对待每一张渴望知识的脸庞而羞愧。当我看到仍然有数不尽的教师们无怨无悔,像春蚕、像蜡烛,用自己的青春和生命来捍卫这个职业的圣洁时,我如梦初醒。他们用自己的行动,用自己生命的痕迹激励着我们这些后来人,这些同行们,让我们由不情愿到情愿,由情愿到全身心地热爱这个工作。因为,生命的意义远不止于功利。“人吃饭是为了活着,但活着绝不是为了吃饭”。生活中许多微小中藏有博大,短暂中孕育永恒。
5月12日中午14时28分,汶川发生震撼全球的大地震,有这样一群老师,他们用自己的沉着、智慧,甚至生命,护卫着一个个花朵般的生命,奏响了感天动地的生命颂歌。灾难面前,生命原来如此脆弱;面对灾难,生命却又如此绚烂。每一种表情都令人动容,每一个瞬间都感天泣地。
谭千秋,张米亚,向倩„„这些平凡而伟大的老师,在平常的日子里,他们和你我一样平常;当灾难来临时,他们挺身而出!当太阳在废墟上升起时,他们却含笑离去!他们用微薄的力量体现着生命的尊严与伟大!他们用单薄的身体挺起中华民族的脊梁!他们用生命诠释教师的天职!
面对这些用鲜血和生命锻铸师魂的英雄们,我们每一个教师都应该反思一下自己:我们是否真正热爱自己的岗位?我们能不能做到忠于职守而尽职尽责?我们能不能像她那样把爱心撒向人间? 既然选择了作为一名教师,我们所做的一切就无关于名利。是的,我们的工资很微薄,我们责任是那么重,我们容颜一天天失去光泽,我们的白发日日增多,既然选择了,那我们就坚守吧,就为这最后一片净土。
师德总结
——刘兵
我们每个教师的师德就如同“榜样”和“阳光”。俗话说,亲其师,则信其道;信其道,则循其步。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所以说教师是旗帜,学生如影随形般地追着走;教师是路标,学生毫不迟疑地顺着标记前行。这使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性。教师首先自己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才能以德治教、以德育人,以高尚的情操引导学生全面发展,在此我就我个人结合自己的工作对自己存在的问题及产生的原因进行了认真的剖析。
一、依法执教。本人从教以来,一直都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政策,遵守国家宪法与法律,学习和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只有自己首先做出的表率才能教育学生讲究精神文明和社会公德、遵纪守法,争做四有新人。学习和对照我区教育局颁布的教师十条禁令,我很自信的说我做到了!
二、爱岗敬业。只有热爱祖国的教育事业,才能为教育事业而努力奋斗,尽职尽责、教书育人。一直以来我都认真的对待每一位学生。无论是在课堂上还是课余时间,我都时刻注意学生的思想动态,做到及时发现及时纠正,努力使自己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三、关爱学生。“爱”是理智和感情的统计,它体现对学生的尊重,更体现了对学生的严格要求。我既爱“听话”的学生,更爱“后进生”。对学生我总是努力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和学生心心相连,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对于“后进生”我总是用发展的眼光来看,用“放大镜”来看学生的优点和进步,以长善救失。
四、严谨治学。作为一名人民教师,重要任务是教学工作。面对各种差异的学生,我详细了解每一位学生的特点,深入了解每位学生的心理特点,才能做到因材施教,对不同特点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根据学生的不同爱好,鼓励学生全面的发展。有些学生的接受能力强,在他们学有余力的基础上对他们提出更高的要求;对于那些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我会请家长配合老师的工作耐心的对学生学习给与更多的帮助。让学生在不同的程度都得到发展。
五、团结协作。作为一名教师,学校就是我的家,学校的发展也就是教师的发展,学校的形象也是教师的形象。所以我把学校集体放在第一位。我总是和同事良好合作,谦虚谨慎,尊重同事,虚心向他们学习,共同讨论,探索教学规律,我不单单注意自己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同时也注意树立其他科任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维护科任教师在学生中的威信,从不在学生面前议论科任教师的“长短”。
六、尊重家长。人常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教育好孩子,离不开父母的教育。一个人所受的教育是多方面的,有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教师要想教育好学生,就离不开与家庭联系,共同教育学生,只有主动与家庭联系,才
能了解每一位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积极向家长宣传科学的思想和科学教育方法,共同教育好学生。每次在和家长交谈的时候,我总是站在家长的立场上考虑学生的问题,把学生视为自己的孩子,和家长共同探讨教育孩子的问题。努力使家长和学校、老师的教学工作形成共识。
七、廉洁从教。我一直认真做为人民灵魂的工程师──教师,就要有无私奉献精神,社会体制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很多行业都面临着巨大的冲击,教师也不例外,有的教师私设课外辅导班,收取补课费,有的教师向学生推销学习资料,从中获取回扣等等腐败现象时有发生。我向来杜绝此现象,从不做加强学生经济负担的事。
八、为人师表。作为一名教师,我深深体会到自己的一言一行都将对学生产生很大的影响。所以我时刻注重自己的言行举止,以身作则,言行一致。在平时工作和生活中,遵守社会公德,克服个人主义、注意言行,不讲粗话,以模范对学生做出表率。外出学校、注意自己的形象,不参加任何赌博活动和其他对社会造成不良影响的活动。时时刻刻提醒自己要严于律已,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今后我还要努力学习新的教学理论、与时俱进,认真学习“八荣八耻”政治思想,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做到政治思想和教学业务水平双丰收。在对自己的工作做了认真的剖析只有我觉得我还存在着以下的不足:
1、缺乏学习的自觉性与主动性。在工作中忽视了知识能力的培养再造,对学习没有做到长期坚持,总是给自己找借口,由此导致了很多工作原地踏步。
2、对自己的工作要求不高。在工作中对自己要求不够严格,有拖拉的现象,领导安排了工作,缺乏系统的规划,因此影响了工作效率。
3、开拓精神不强。在工作中安于现状,存在着等、靠的思想,总是被动接受领导安排的工作,不能主动替领导分忧。
4、强化责任,提高效率。对自己的工作多用心、用脑,领导交办的事及我自己份内的事做好计划,使其有序、有时、有步骤地完成,今天的事绝不拖到明天做,树立强烈的时间观、效率观、质量观,促进单位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和自身能力的不断提高。
5、开拓创新,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在工作中勤观察、勤思考,想学生、家长之所想,急学生、家长之所急,全心全意做好教育教学各项工作。时代对我们这一代的人民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师德师风学习体会
——刘兵 有人说,一个学生就是一首诗,一个心灵就是一个世界。爱学生就是要对每一个学生发自内心的真爱,爱得深,爱得严。感动着他们的感动,痛苦着他们的痛苦,收获着他们的收获,成功着他们的成功,在学生心灵的沃土根植美好和梦想。
一、用亲和之心架设教育之桥
我经常这样扪心自问:做一名优秀的教师,最重要的究竟是什么,优美的语言,广博的知识,还是丰富的经验?终于,我发现,这些都是一名优秀教师不可或缺的优秀品质,但更重要的是有爱心,是穿越心灵的无私的真爱。师爱,发自内心深处的真爱,是师德的老师的体贴,关爱使他们感到舒畅、亲切,一句恰如其分的赞扬和关心远远胜过冷冰冰的指责,这就是亲和力的作用。教育是育人的伟业,用真心触动他们的心弦,也同样收获他们真诚的爱。核心,它是熊熊的火炬,能点燃学生的梦想;它是指路的明灯,能照亮学生前进的路程“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心,就是为师者赤诚的真心,如春风化雨,点点滴滴滋润学子心田。,师德,决不是简单的说教,而是一种无私精神的体现,一种不息的师魂!
二、用无私之心铺就事业之路
教师对学生的爱应该是博大无私、宽广无边的,也是无微不至的。教师,可以感染同事,同心同德,齐心协力;可以感染家长,树立威信,真诚沟通;可以感染学生,积极进取,勤奋努力;我们更可以感动社会,爱岗敬业。
三、用研究者之心搭建教学之梯
在学校“科研兴校,内涵发展”思想的引领下,成为研究者、作研究型教师成为我的事业追求。我认真钻研,努力实践,优化课堂结构,提高课堂实效,四、言传身教、严格要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催化剂
中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育实践表明,教师的道德品质、治学态度、工作作风、生活态度,乃至一言一行,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学生的心灵。正因为言传身教这种特殊的育人效用,使为人师表成为一种重要的教育手段和途径。因此培养人才的素质主要取决于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
教师要在学生心目中树立崇高的威信,首先必须具有渊博的知识和严谨的治学态度。教师的言行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有时简单的一句话会给学生留下终生难忘的印象。教师展示的不仅是丰富的科学知识、严谨的教学风范、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而且还有教师的个性及心理素质。教师在课堂上的一言一行,学生尽收眼底,因而教师在课堂上所表现的优良品质会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在“教书”同时起着“育人”的良好作用。其次还要严以自律,严格要求,以身作则,作身先士卒的垂范。另外还要关心热爱学生,课后倾听学生的声音做学生的良师益友。爱是人类的情感之一,情感就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个人需要而产生的态度及情绪体验,它在教育过程中具有巨大的作用。
五、根据新时期学生的特点启迪学生心灵
现在的学生究竟有哪些特点?这是教师在教书育人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教书育人的指导思想一定要突出时代性,适应培养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人才。教师在教学中要通过多种渠道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采取适合于学生心理特点的措施加以诱导,使学生牢固树立起正确的思想观点,明确学习目的和任务。针对学生的特点多开展一些健康有益的课外活动,把学生吸引到正面来,寓教育于各种活动之中。如经常开展纪律法制教育,增强他们的纪律法制观念,使他们懂得遵纪守法的道理。
教书和育人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这是人类社会教育过程中所共有的特征,也是教育规律的客观要求。教学活动不是随意性的,而是根据一定社会所确定的教育目的和任务的要求,教师按规定的教学内容,有目的、有计划地传授给学生,使学生掌握一定知识,形成一定的知识体系,成为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所以,教书只是手段,育人才是目的。教书和育人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这是一条最基本的教育规律。将教书和育人割裂,只顾教书,不管育人,这不仅是淡忘了自己的社会角色,缺乏职业道德,而且是对党的教育方针和社会主义教师神圣职责的亵渎。每个教师都要遵循教育规律,不仅要做好专业知识的传播者,还要自觉当好正确政治方向的引导者和高尚心灵的塑造者,才不愧为合格的人民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