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思想道德修养》试卷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
1、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具有实现可能性的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称为(理想)理想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理想作为种社会意识形态它(是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产物)不切实际的想象称为(空想)没有现实根据的、不真实的主观想象是(臆想)理想按性质划分,可以分为(科学的和非科学的)人们对未来物质生活、精神生活的追求和向往指的是(生活理想)人的生活的真正内涵是(精神生活)处于核心地位的理想类型是(社会政治理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是(马克思主义)信念是(认识、情感和意志)等成分有机融合而成的“合金”信念突出的本质特征是(信)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共产主义社会,关于劳动的说法正确的是(劳动成为生活的第一需要)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内在联系是(是阶段性理想与最终理想的关系)人们在道德修养方而的信念品质和理想追求是(道德理想)信念在感清上的反映表现为(亲和性)解决人生目的和奋斗目标的问题最根本的是要靠(理想信念)理想与现实的关系是(既对立又统一)信念的核心是(理智)确立理想信念最集中和最突出的时期是(青年时期)理想在从时序上划分,分为(远大与近期)信念在本质上表达的是一种(态度)创新的关键是(人才)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时代精神的核心是(改革创新)个体梦是国家梦实现的(重要前提和必备条件)国家强盛之梦是个人梦想的(有力保证和最终目标)实现“中国梦”最主要、最直接的受益者是(人民)
3l 所谓人生是指(人的生命活动的社会旅程)
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着法和态度是指(人生观)
人生观的核心是(人生目的)
科学的人生观就是(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
世界观要回答的问题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
人类活动的基本特征就是(目的性)
在马克思主义看来人的本质在其现实胜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人生的价值在于(个人对社会的贡献)
人生目的是指(人为什么活着)
人们通过生活实践所形成的对人生问题的稳定的合理倾向和基本意愿就是(人生态度)
人生态度主要同答(人应当怎样对待生活)
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能够实现(个人与社会)的有机统一。
人生观的基本问题是(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
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实质是(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关系
世界观就是人们对(整个客观世界)以及人与世界的关系的根本观点或态度
人生价值实现的根本途径是(实践)
人生价值评价的根本尺度是(人生活动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世界观包含人生观,决定人生观)。
区分无产阶级人生观和资产阶级人生观的根本标志之一是(对待人民群众的态度问题)
实现人生价值靠的是(改造自然和改造社会)的实践活动
从一般意义上说,为人民服务就是为(最大多数人)服务。
社会评价人生价值的基本尺度是(劳动和贡献)
人生价值的第一特征是(人的创造性的实践活动)
人生价值的源泉和实现人生价值的基本途径是(劳动)
决定人的创造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是(科学文化水平的高低)
人生观要回答的问题是(个人与社会的问题)
解决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基本方法和途径是(实践)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人生观对世界观的巩固、发展和变化起着重要作用)
一个人做人的标准是由(人生观)决定的60 道德是由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所决定,并为其服务的(上层建筑)
道德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
道德评价的标准是(善恶)。
道德调节人们的行为规范不是靠(国家强制力量来维系)
道德反映社会现实特别是反映社会经济关系的功效和能力被称为道德的(认识功能)
道德调节的主体是(社会一切成员)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是(为人民服务)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原则是(集休主义)。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原则和基本要求是在党的哪次会议上提出的(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
公民道德建设的重点是(诚实守信)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中国现阶段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
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主要内容是(八荣八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党的
第二篇:大连理工大学思想道德修养试卷B答案
绝密★启用前
大连理工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2010年9月份《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考试
模 拟 试 卷
考试形式:开卷试卷类型:(B)
☆ 注意事项:
1、本考卷满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所有试题必须答到试卷答题纸上,答到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试卷答题纸一并交回。
学习中心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以下属于正确人生态度的是(D)。
A.消极厌世B.追求享受 C.惟我独尊D.朴实务实
2、杨某刚满16岁时进工厂当了工人,每月收入700元。除给父母一部分生活费外,其余都积攒下来,一年时间已有2000多元积蓄。在未征得父母同意的情况下,杨某自作主张花1200元买了一件艺术品。由于父母反对,杨某决定将艺术品退还给商店,但商店不同意。根据法律规定,杨某购买艺术品的行为属于(A)。
A.有效民事行为B.无效民事行为
C.重大误解的民事行为D.显失公平的民事行为
3、我国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是(B)。
A.人民民主专政制度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民主集中制D.政治协商制度
4、人的本质属性是(B)。
A.自然属性B.社会属性 C.地缘属性D.业缘属性
5、我国从(D)到死亡时为止,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
A.年满10周岁B.年满18周岁
6、人民检察院是国家的(C)。
大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考试 模拟试卷(B)C.年满16周岁D.从出生时起
A.审判机关B.立法机关 C.法律监督机关D.刑事侦查机关
7、吴某欲买车,李某欲卖车,李某坚持车价为20万,吴某坚持18万。双方未能达成一致。一日,吴某见李某患病无力,迫使李某在准备好的合同上签字。吴某的行为违背了哪项民法原则(A)。
A.自愿原则B.平等原则
8、下列各项属于特别行政法的是(C)。
A.行政组织法B.行政处罚法 C.公安行政法D.行政程序法 C.诚信原则D.公平原则
9、以下四种人际关系中,属于地缘关系的是(C)。
A.父子关系B.师生关系 C.邻居关系
10、下列各项关于心理健康的标准,叙述错误的是(D)。
A.身体、智力和情绪之间相互协调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
B.人际关系和谐是心理健康的又一个重要标志
C.坚强的意志品质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
D.适应环境与心理健康无关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对共产主义基本特征叙述正确的是(BC)。
A.存在私有制
B.生产力高度发展社会产品极大丰富
C.阶级对立消失
D.实行按劳分配
2、下列各项哪些属于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公民(AB)。
A.1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的公民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
B.18周岁以上的普通公民
C.年满10周岁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
D.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
3、对于人生态度的说法,正确的是(AC)。
A.人生态度是人们在一定社会环境的影响和教育以及自我生活体验所形成的B.具有不稳定性
C.是对自我人生所持的基本态度
D.每个人的人生态度大体相同
4、法律规范的类型有(BCD)。
D.同事关系
A.权利性规范B.授权性规范 C.义务性规范D.禁止性规范
5、人民检察院的受案范围包括(CD)。
A.除法律有规定以外的所有刑事案件
B.被害人有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案件
C.贪污贿赂案件
D.国家工作人员渎职案件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10空,每空1分,共10分)
1、法的历史类型是将人类历史和现实存在的各种法律制度,根据其赖以产生的(经济基础)和反映的(阶级本质)所作的基本分类。
2、法系是西方学者根据法的(外部特征)以及(法律实践)的特点等因素对法进行的划分。
3、刑法是统治阶级为维护本阶级(政治统治)和(经济利益),根据本阶级(意志),通过国家(立法程序)制定的关于(犯罪)和(刑罚)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四、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劝导力 所谓“劝导力”,就是通过形成广泛的道理舆论、培育良好的道德环境、增强人们的道德责任感,使人们认识到如果一个人不能履行自己应尽的道德义务,或者说如果一个人违反了社会的道德要求,他就要受到舆论的谴责和公众的批评。这种批评和谴责,可能会给他带来羞辱、痛苦,会使他在人群中难以容身,甚至会招致他事业上的挫折和失败,直至“身败名裂”的严重后果。
2、社会人
所谓的社会人,是指通过社会化、个体的人学会该社会的道德和文化,掌握了该社会一定的道德行为规范,产生自我意识,逐渐形成了独立的人格,最终成为社会的人。
3、道德理想
道德理想是指一定社会人们所向往的理想人格、道德榜样,即符合一定社会和一定阶级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的典型人物所体现的道德上的完美典型,是人们所崇尚的做人的楷模和标准。
4、人生态度
所谓人生态度是人们在一定的社会环境的影响和教育及自我生活体验所形成的关于人生问题的较稳定的自我心理倾向,即是对自我人生所持的基本态度,是指导人生活力的一种心理倾向和行为表现。
5、感觉感情所谓感觉感情:就是指人与人见面之后,对方的面容、形象、言语、动作,给人的一个最初的好、坏的感觉印象。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1、建立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的意义是什么?
有利于智力成果广泛传播,以产生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有利于调动人们从事科学技术研究和智力创作的积极性;
有利于促进国际间经济技术和文化的交流与合作。
2、紧急避险的条件有哪些?
紧急避险: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而采取的损害另一较小合法利益的行为。
3、当代大学生如何实现成才目标?
当代大学生要实现成才目标就必须坚持和自觉实践“四个统一”的基本要求
第一要“坚持学习科学文化与加强思想修养的统一”。第二要“坚持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第三要“坚持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祖国人民的统一”。第四要“坚持树立远大理想与进行艰苦奋斗的统一。
当代大学生要实现成才目标还必须深入学习和身体力行“三个代表”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也是大学生成长成才、全面发展的行动指南。
第一,按照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的要求,大学生应该努力学习科学技术,奋发成才,做中国新近生产力的开拓者。
第二,遵循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的要求,大学生应该在学习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的同时进一步提高综合文化素质,做中国先进文化的传播者。
第三,根据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要求,大学生应该牢记人民的重托,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努力掌握为人民服务的本领,做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维护者。
4、要建立新型的人际关系,必须划清哪几个界限?
第一,划清人际之间客观上必须存在的某些差别与少数人特权的界限;
第二,要划清社会主义的民主集中制与人身依附关系的界限;
第三,要划清人际交往中的互助互利原则与一切商品化的界限;
第四,要划清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与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的界限。
5、青年学生人际关系的特点有哪些?
1.具有社会性。
2.具有客观性。
3.具有群体的互动性。
4.具有多样性。
5.具有集体和群体的关联性。
6.不同的气质类型。
六、论述题(本大题1小题,共10分)
有人说,人的本质是“自私的”,分析一下这种说法产生的理由并论述其是否成立。
“自私”不是人的本质
人的本质是个普遍概念,“自私”是资产阶级的道德观念。说人的本质是自私的实际上是用资产阶级道德观念代替人的本质观念,这完全是一种错误的逻辑。
有人说:“人的本质是自私的”其理由是:
第一,自私是人类最原始的本能;
第二,人的自私是普通规律;
第三,人的自私本质是永恒的;
第四,自私是推动社会历史前进的动力等等。
那么这些理由是否成立,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
(一)“自私”不是人的“本能”
社会生活的实践告诉我们,“自私不是人的本能,而是后天逐步形成的一种思想观念,并且在人与人的关系中体现出来的。
什么是本能?
本能,就是生存的需要,是一切生命体所共有的存在方式。这在动物界尤为明显。本能是一种自然现象,是先天的,不教自会的。人和动物一样一生下来就会吃,这就是本能的。而“自私”却是另一码事。“自私”是后天形成的,有意损害别人和集体来满足自己的一种思想观念。
(二)“自私”不是“普遍规律”
“自私”是随着私有制的产生而产生的。在原始共产主义社会中生活的人并没有“自私”思想。直到十九世纪,南美洲的一些地方,还处于原始社会的末期。
(三)“自私”不是永恒不变的历史事实证明,“自私”思想不是绝对不变的,而是随着社会存在的改变而改变的。私有制的私有观念的产生,在资本主义社会是普遍存在的;在社会主义公有制的条件下是被排拆,批判的。都是变化着的相互影响的。
(四)把“自私”当作“动力”是错误的有的人认为:“自私不是坏东西,它是推动人前进,推动社会前进的动力。”
历史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是社会生产方式内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结果。在这对矛盾中,生产力是起决定作用的,是这一矛盾的主要方面。生产力发展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推动社会历史的前进。因此,生产力是社会前进的根本动力。社会经济关系是各种“精神的动力”背后的最后动力。而自私是一种社会意识,是一种思想动机,它怎能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呢!以自私为“动力”对个人发展来说只能是走向自我毁灭。
第三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试卷七答案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试卷七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1..B 2.B 3.C 4.D 5.B 6.A 7.D 8.B 9.C10.C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A B C;2.BCD;3.ABD ;4.ABCD ;5.ABCDE;
6.ABDE;7.AC; 8.BCD;9.ABCE;10.ABDE
三.简答题。(每题4分,共32分)
1.答: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 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 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 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
2.答:(1)是培育全体公民爱国主义情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2)是推进当代先进文化建设,创新时代精神的客观需要。(3)是增强综合国力,应对经济全球化新格局的需要。(4)是塑造与培养新一代合格人才的需要。
3.答: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坚持党的领导原则。人民主权原则。保障公民权利原则。法治原则。民主集中制原则。
4.答:民法的基本原则主要有:一是平等原则。是指民事主体享有独立、平等的法律人格,在具体的民事法律关系中互不隶属,能自主地表达自己的意愿,其合法权益平等地受法律保护。二是自愿原则。是指民事主体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有完全的意志自由,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参加民事活动,作出民事行为,并自主地决定民事法律行为的形式与内容,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非法予以干预、强迫或胁迫。三是公平原则。是指应当以利益均衡作为价值判断标准来调整民事主体之间的物质利益关系。确定其民事权利、民事义务和民事责任。四是诚实信用原则。是指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行使民事权利或履行民事义务时,应善意无欺,讲求信用.不规避法律和约定。五是禁止权利滥用原则。是指民事主体在先例民事权利时,应当尊重社会公德,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和他人利益。
5.答:专利权人的权利主要包括;专有实施权;转让权;许可权、放弃权和标记权。
6.答:民事法律行为应当具备下列条件: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不违反法律或者社会公共利益。
7.答:代理是代理人在代理权限内,以本人(被代理人)名义向第三人(相对人)进行意思表示或受领意思表示,而该意思表示直接对本人生效的民事法律行为。
8.答:《民法通则》的规定,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主要有:停止侵害;排除妨害;消除危险;返还财产;恢复原状;修理、重作、更换;赔偿损失;支付违约金;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等。
四.辨析题:(每题4分,共16分)
1.答:错。因为宣传和提倡共产主义道德,不仅有充分的理论依据,而且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是停滞不前的,而是要向共产主义社会发展的。道德也必然要随着社会的发展观发展。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引导人们在遵守基本道德规范的基础上,向更高的道德目标前进。否则,就会失去前进方向。
2.答:对。任何社会或社会中的任何阶级,其道德建设核心总是同其道德的根本出发点和根本目的联系在一起,总是同为什么人服务联系在一起。
3.答:对。在构成人生价值的各种规定性中,社会价值是人生价值中最为重要的内容。一个人的一生有没有意义和价值大小,主要看他对社会做出了什么贡献,对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起到了怎样的作用。一个人的生活具有什么样的价值,从根本上说是由社会所决定的,一个人追求什么样的人生以及得到什么样的结果,只有将此问题放在个人所处的社会环境中才能获得合理的说明。一个对社会没有价值的人生,实际也就是无价值的人生。
4.答:对。诚实守信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活动的一项最基本的道德要求;是职业道德的一项基本要求;它也是做人的基本道德准则。
五.案例分析题。(6分)
答案要点:①无效。②不能得到法律支持。
六.论述题。(每题8分,共16分)
1.答案要点: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领导力量,是维护和发展人民民主、实行并坚持依法治国的坚强保证。削弱党的领导,脱离党的领导,放弃党的领导,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就不可能建设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翻依法治国统一起来。共产党执政就是领导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群众依法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维护和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党领导人民通过国家权力机关制定宪法和法律,又领导人民通过各级国家机关执行和实施宪法和法律。(8分)
2.答案要点:(1)社会主义法律是由社会主义国家制定或认可的,由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体现广大人民意志的行为规范的总和。社会主义道德是在社会主义社会中,人们关于善与恶、美与丑、正义与邪恶等观点和规范的总和,是目前最先进的道德体系。(2)社会主义法律和社会主义道德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它们都是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产物,都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建立的,都是人民群众利益的体现,都是为建设社会主义服务的。但作为两种不同的社会规范,二者又是有区别的:前者是社会主义国家制定和认可的规范性文件,后者是由社会舆论确立的一般社会意志;前者着重要求人们的外部行为及其后果,由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后者是要求人们内心世界的境界,由人们内心信念和社会舆论来保证其存在和发生作用。(3)社会主义法律和社会主义道德是紧密相连,互相作用的。一方面,前者在培养人们的社会主义道德中起重要作用,社会主义法律贯穿了社会主义道德的精神;另一方面,社会主义道德也是健全法制、厉行法治的重要因素。(4)总之,社会主义法律和社会主义道德既有一致性又有区别点,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加以很好运用,既要增强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遵纪守法,又要加强道德修养,提高道德水平,努力把自己培养成为“四有”人才。(8分)
第四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试卷五答案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试卷五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题,总共10分)1.D 2.B 3.A 4.D 5.B 6.B 7.C 8.D 9.B 10A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多选或少选都不给分,总共20分)1.ABCD 2.ABC 3.ABC 4.ABC 5.ABC 6.ABC 7.ABCDE 8.ABC 9.ABCD 10.ABCD 三.简答题。(每题4分,32分)
1.答:爱国主义的基本要求:①爱祖国的大好河山;②爱自己的骨肉同胞;③爱祖国的灿烂文化;④爱自己的国家。(4分)
2.答: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主要内容:①注重整体利益、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强调对社会、民族、国家的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②推崇“仁爱”原则,追求人际和谐;③讲求谦敬礼让,强调克骄防矜;④倡导言行一致,强调恪守诚信;⑤追求精神境界,把道德理想的实现看作是一种高层次的需要;⑥重视道德践履,强调修养的重要性,倡导道德主体要在完善自身中发挥自己的能动作用。(4分)
3.答: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①爱岗敬业 ;②诚实守信 ;③办事公道; ④服务群众; ⑤奉献社会。(4分)
4.答:①法律的指引作用:②法律的教育作用:③法律的评价作用;④法律的预测作用;⑤法律的强制作用。(4分)
5.答:①政治权利和自由 ②宗教信仰自由 ③人身权利和自由 ④社会经济权利 ⑤教育、科学、文化权利和自由 ⑥特定人的权利 ⑦监督权利(4分)6.答:①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必须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②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要自觉投身于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4分)7.答:①自觉维护国家利益,就要承担起对国家的应尽的义务。②自觉维护国家利益,就要维持改革发展的稳定大局。③自觉维护国家利益,就要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4分)
8.答:民法的基本原则主要有:一是平等原则。是指民事主体享有独立、平等的法律人格,在具体的民事法律关系中互不隶属,能自主地表达自己的意愿,其合法权益平等地受法律保护。二是自愿原则。是指民事主体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有完全的意志自由,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参加民事活动,作出民事行为,并自主地决定民事法律行为的形式与内容,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非法予以干预、强迫或胁迫。三是公平原则。是指应当以利益均衡作为价值判断标准来调整民事主体之间的物质利益关系。确定其民事权利、民事义务和民事责任。四是诚实信用原则。是指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行使民事权利或履行民事义务时,应善意无欺,讲求信用.不规避法律和约定。五是禁止权利滥用原则。是指民事主体在先例民事权利时,应当尊重社会公德,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和他人利益。(4分)四.辨析题:(每题4分,共16分)
1.答:错。人生价值的评价尺度是看一个人的人生活动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4分)
2.错。法律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每一个人从出生依法成为我国公民起,就与法律结下不解之缘,既受到法律的保护,又受到法律的约束。在依法治国的今天,大学生若要成为一个高素质公民,就必须具备相应的法律素质。这就要求大学生努力学习班法律知识,培育法律意识,学会用法律来维护自身的权益并规范自己的行为。(4分)
3.答:错。“法治”与“法制”,虽然仅一字之差,但从内涵上讲,却有重大区别。“法治”是一种治理国家的理论、原则、理念和方法,是一种社会意识;而“法制”通常是指国家的法律和制度的简称,是一种社会制度。(4分)4.答:错。两者对人的全面发展都重要,不可偏废。(4分)五.案例分析题。(6分)答案要点:
答:这项买卖行为是合法有效的。我国《民法通则》规定:十八周岁的公民,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可以独立进行民事活动,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本案中,李某是可以“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已年满十六周岁,以自己工资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是可以独立进行民事活动的。因而这项买卖行为是合法有效的。2.其父母要求公司退款不符合法律规定。因为李某的买卖行为符合法律行为应当具备的条件。因此,从成立时起具有法律约束力,非依法律规定或未经对方同意,不得擅自变更或解除。本案中,李某可以独立进行民事活动,不需要征得父母同意。其父母以她未成年,未征得家长同意为由,是不符合法律规定的。(6分)
五.论述题。(每题8分,共16分)
1.答案要点:①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时代价值。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提出,明确了我国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基本价值取向、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是对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的系统总结,是新形势下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②大学生学习和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重要意义。学习和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对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③把握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科学内涵。坚持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④大学生要努力学习和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略)(8分)
2.答案要点:权利和自由都是相对的、具体的和受限制的,世界上不存在什么绝对的、抽象的和不受任何限制的权利和自由。作为一个国家的公民,要正确行使自己的权利,同时还要自觉履行应该承担的义务。①要坚持权利和义务统一的原则。要明确,在我国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既然享有权利,那么就要承担相应的义务;那种法外特权思想和行为,在我国是没有地位的。②不容许滥用权利。宪法第51条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行使权利和自由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我的权利和自由的界限就是别人的权利和自由。同时,权利是不能超出社会经济和由经济所制约的社会文化的发展的。” ③要自觉履行义务。宪法第33条规定:“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由于在我国作为社会基本制度的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发展,这就确立了人民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地位,就保证了公民权利和义务的一致和统一,从而就决定了权利和义务的不可分离。公民在行使权利的同时,自觉履行义务,也就是实践和体现社会主义制度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8分)
第五篇:思想道德修养
学习《思想道德修养》的心得体会
德育——让学生在阳光雨露下更茁壮
《思想道德修养》课程是一门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修养教育课程,能使我们21世纪的人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将自己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德是中华文化之宝,德是中华社稷之基,德是民族精神之魂,德是一个人立足社会之根。因此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基础教育肩负的重要的责任和使命。我们学校重德育、班子求德政、教师讲师德、学生修德行,探索着,在 “以德治校”的育人之路上,撑起了一片蔚蓝的教育天空,滋润着成长中的生命。
德育的前提是职业爱心、道德良心、事业责任心,当你把学生的今天同祖国的明天联系在一起,你就会用心做好教书育人的工作,用心去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和道德品质,潜下心来呵护成长中的生命,为他们的终生成长负责,而不是仅仅把眼睛只盯在分数上…
把德育放在首位,以德支撑教育,需要我们用心去做。让学生从中感受体验成长中的快乐,这是一种 氛 围、一种依托、一种需要、一种境界、一种精神。她不能只停留在表面与口头,需要做实、做细、做生动。这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教育。德育从小事入手,渗透在每个细节之中,只有这样,德育才能因此而生动、因此而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