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陆陇其《崇明老人记》原文及翻译大全
文言文是以古汉语为基础经过加工的书面语。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陆陇其《崇明老人记》原文及翻译,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陆陇其《崇明老人记》原文:
①崇明具有吴姓老人者,年已九十九岁,其妇亦九十七岁矣。老人生四子,壮年家贫,鬻①子以自给,四子尽为富家奴。及四子长,咸能自立,各自赎身娶妇,遂同居而共养父母焉。
②伯仲叔季②,列肆五间:每户一铺,另辟一间,为出入之所。四子奉养父母,曲尽孝道。始拟膳每月一轮,周而复始,其媳日:“翁姑老矣,若一月一轮,则必历三月后,方得侍奉颜色,太疏。”拟每日一家,周而复始。媳又日:“翁老矣,若一日一轮,则历三日后,方得侍奉颜色,亦疏。”乃以一餐为率③,如蚤餐伯,则午餐仲,晚餐叔,则明日蚤餐季,周而复始。若逢五及十,则四子共设于中堂,父母南向坐,东则四子及诸孙辈,西则四媳及诸孙媳辈。分伯仲坐定,以次称觞④献寿。率⑤以为常。
③老人饮食之所,后置一橱,橱中每家各置钱一串,每串五十文。老人每食毕,反手于橱中随意取钱一串,即往市中嬉,买果饼啖之。橱中钱缺,则其子潜补之,不令老人知也。老人间往知交游,或对弈,或樗蒲⑥。四子知其所往,随遣人密嘱其家佯输于老人,老人亦不知也。老人胜,辄踊跃归。亦率以为常。盖数十年无异云。
(选自《明清散文名篇集粹》,有删改)
【注】①鬻(yu):卖。②伯仲叔季:兄弟排行的次序。③率(lǜ):文中指频次。④称觞(shāng):举杯。⑤率(shuài):大致,一般。⑥樗蒲(chū pú):古代一种游戏。
陆陇其《崇明老人记》译文:
崇明县有一位姓吴的老人,已经九十九岁了,他的妻子也已九十七岁。老人生了四个儿子,年轻时家里穷,把这些儿子卖了后才能养活自己,于是四个儿子都成了富户家里的奴仆。等到四个儿子长大,都能独立了,各人就都自己赎身娶妻成家,于是一大家人又共同扶养父母亲了。
兄弟几个有五阃门店,每个儿子一个店铺,中间留出一间,作为一家人出入的地方。四子赡养父母,百般孝敬。开始准备每家过一个月,按顺序轮转,他的媳妇们说:“父母都老了,如果一个月一家的话,那么要过三个月后,我们才能侍奉老人,太久了。”准备每天去一家,再按顺序轮流,媳妇们又说:“父母年纪大了,如果一天去一家,要过三天才能侍奉老人,也还是太长了。”于是以一餐为标准,如果早餐在大儿子家,那么午餐在二儿子家,晚餐就在三儿子家,明天早餐就在四儿子家,这样轮流。如果碰上逢五或十,四个儿子就在中堂聚餐,父母朝南坐,东边是四个儿子和孙子们,西边是媳妇和孙媳妇们。都按辈分坐好,按照次序斟酒祝寿,大概都是这样的。
在老人饮食地方的后面,放一个壁橱,壁橱里每家各放一串五十文的钱。老人吃罢了饭,手反过去在壁橱里随便拿一串钱,就捌街上去游玩,买些水果糕饼吃。壁橱中的钱少了,儿子们就偷偷补上缺的钱串,不让老人知道。有时,老人到朋友家去下棋,或赌钱,四个儿子知道了,便派人悄悄拿了二三百文钱,放在老人所游玩的人家,并且告诉那人家,假装输给了老人,老人自己也不知道。老人胜后,常常很快乐地回来,这样也成了习惯了。大概有几十年没有变更过。
第二篇:学记原文及翻译
《学记》大约写于公元前的战国末年,是”礼记”一书49篇中的一篇,作者不详,郭沫若认为像是孟子的学生乐正克所作。
《学记》是中国教育史上最早、最完善的极为重要的教育理论专著,也是世界上最早的教育专著。它从教育目的,教育原则,教学原则,教学方法,教师和学生,教学制度,教学管理等各方面,比较系统地论述了教育教学中的许多问题,体大思精,要言不烦。
对比今日学校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弊端,《学记》中的很多内容都值得学习借鉴,虽然时隔两千多年,用今天的教育理念来解读,仍然有重大的实践指导意义,值得认真研究。
【学记原文】:
发虑宪,求善良,足以謏闻,不足以动众。就贤体远,足以动众,未足以化民。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 国君民,教学为先。《兑命》曰:”念终典于学”,其此之谓乎!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古之教,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比年入学,中年考校。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返,谓之大成。
夫然后足以化民成俗,近者说服而远者怀之,此大学之道也。《记》曰:”蛾子时术之”,其此之谓乎!
大学始教,皮弁祭菜,示敬道也。宵雅肄三,官其始也。入学鼓箧,孙其业也。夏楚二物,收其威也。未卜禘不视学,游其志也。时观而弗语,存其心也。幼者听而弗问,学不躐等也。此七者,教之大伦也。
《记》曰:”凡学,官先事,士先志”,其此之谓乎。
大学之教也: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不学操缦,不能安弦;不学博依,不能安诗;不学杂服;不能安礼。不兴其艺,不能乐学。故君子之于学也,藏焉修焉,自焉游焉。夫然后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是以虽离师辅而不反也。
《兑命》曰:”敬孙务时敏,厥修乃来”,其此之谓乎!今之教者,呻其占毕,多其讯言,及其数进而不顾其安。使人不由其诚,教人不尽其材。其施之也悖,其求之也佛。夫然,故隐其学而疾其师,苦其难而不知其益也,虽终其业,其去之必速。教之不刑,其此之由乎!
大学之法:禁于未发之谓豫;当其可之谓时;不凌节而施之谓孙;相观而善之谓摩。此四者教之所由兴也。
发然后禁,则扞格而不胜。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燕朋逆其师,燕辟废其学。此六者教之所由废也。
君子既知教之所由兴,又知教之所由废,然后可以为师也。故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
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
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其言也,约而达,微而臧,罕譬而喻,可谓继志矣。
君子知至学之难易而知其美恶,然后能博喻。能博喻然后能为师。能为师然后能为长,能为长然后能为君,教师也者所以学为君也。是故择师不可不慎也。《记》曰:”三王四代唯其师”,其此之谓乎!
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是故君之所不臣于其臣者二:当其为尸,则弗臣也;当其为师,则弗臣也。大学之礼,虽诏于天子无北面,所以尊师也。
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而后其节目;及其久也,相说以解。不善问者反此。
善待问者如撞钟: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叩之以大者则大鸣,待其从容,然后尽其声,不善答问者反此。此皆进学之道也。
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必也听语乎。力不能问,然后语之。语之而不知,虽舍之可也。
良冶之子,必学为裘;良弓之子,必学为箕;始驾马者反之,车在马前。君子察于此三者,可以有志于学矣,古之学者,比物丑类。鼓无当于五声,五声弗得不和;水无当于五色,五色弗得不章;学无当于五官,五官弗得不治;师无当于五服,五服弗得不亲。
君子曰:大德不官;大道不器;大信不约;大时不齐。察于此四者,可以有志于本矣。三王之祭川也,皆先河而后海,或源也,或委也。此之谓务本。【译文对照】:
发虑宪,求善良,——深谋远虑(思虑规律),物色好人(求贤纳士),足以謏(sǒu,小有声音)闻,不足以动众。——可以赢得一些好名声,但还不能够鼓动民众。
就贤体远,足以动众,未足以化民。——如果礼贤下士,亲近与己疏远的人,就可以鼓动民众,但还不能够感化,教化民众。
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如果要想感化和教化民众,养成良好的风俗习惯,就必须通过学校教育才行。
【解读:古时的统治者开始发出谋虑计划和颁布法令政策的时候,能够先时广泛地征求德行高尚人士的体检,来辅助自己,这仅是个人的善行,只能做到小有声誉而已,还不足以耸动群众的听闻。如果能”卑躬屈己”礼贤下士,亲近疏远的人,这虽然能够耸动群众听闻,但还是不足以感动群众,”教化”人民。如果天子诸侯士大夫要以自己的”佳言善行”感化民众,使之成为一种美好的风俗习惯,就非要重视学校教育不可了。】
【译文对照】: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玉质虽美,不经雕琢,不能成精美玉器;人有天赋但不学习,就不能明白至道。
“道”——”贵贱”“长幼”“尊卑”;”君臣”“父子”“夫妇”“昆弟”“朋友”(《中庸》);”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大学》)。
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所以古代君王建设国家,统治人民,都把教育作为首要任务。
《兑(yuè说)命》曰:——《尚书》(《礼记集说》今亡)”兑命篇”说: “念终始典于学”,其此之谓乎!——”人君应当始终念念不忘以教育为本”,(典——本,主),就是这个意思!
【解读:玉质虽美,不经雕琢,不能成为精美的器物。人有天赋,但不经学习,就不能明白至道。所以古代帝王治理国家统治人民,没有不把设立学校使人人都能入学受教,当作首要任务。“尚书”中的“兑命篇”说:”人君应当始终念念不忘以教育为本。”】
【译文对照】:
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然有美味的菜肴,不吃就不知道它的美味; 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虽然有高深至极的道理,不学就不知它的好处。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所以,人必须上学读书,才能知道自己的缺点和不足,教师必须亲身经历教学的过程,才会深感自己学问的孤陋和困惑。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求学者知不足,才会自我反思,更加努力地学习;教者感到困惑,才会潜心钻研,孜孜以求,自强不息。
故曰:教学相长也。——所以说,教和学是互相促进,相辅相成的。《兑命》曰: “学学半”,其此之谓乎!———所以《尚书。兑命篇》说:教学过程,一半在教师的教,一半在学生的学”,就是这个意思。
【解读:说明”教学并重”和”教与学相互发生作用”的道理。同时,指出学生的学习,虽然必须依赖于教师的引导,但教师的作用仅仅占了一半,必须靠学生自己的努力和思考。教师虽然以教人为主,但遇到困难的时候还需要补修学业以求精进,所以教师也是教人学习各占其半。这种”教学相长”和教学各半的原理是极可宝贵的见解,值得重视。学生如果完全依赖教师课堂的教授,不肯自己运用思考,努力钻研;教师如果抱着故步自封的态度,自以为是,不肯在去进修以求的新知识。那么,他们都犯了教学上的大病,与教学相长的原则是不相符的】
【译文对照】:
古之教者,家(25家)有塾,党(500家)有痒,术(suì)(12500家)有序,国有学。——古时候的教育制度是: 在每二十五家的”闾”设立”塾”,在每五百家的”党”设立”庠”,在每一万二千五百家的”术(suì)”设立”序”,在国都设立大学。
比年入学,中年考校。——学生每年都可入学,每隔一年必须考查学习成绩。一年视离经辩志;——第一年考查分析文章的经文,句章的能力,及辨别决定自己的志向和兴趣;(离:分析)
三年视敬业乐群;——第三年考查是否专心致志于学业,是否能结交学友和睦相处,相互研习得益;
五年视博习亲师;——第五年考查学生的知识面是否广博,是否能亲师,尊师;
七年视论学取友;——第七年考查能否讨论学业的是非优劣,以及选择贤能之人为友;
谓之小成。——合格的为小有成就。(比六年有成就,比九年不足)九年知类通达,——到第九年他们应达到,对知识闻一知十,触类旁通; 强力而不返,——推理论事有独立见解,处世处事有行为准则,坚定不移,不失师诲;
谓之大成。——这时就可称为大有成就。
夫然后足以化民易俗,——这样,将来就足以能够教化民众,变易旧习,形成良好风俗;
近者说(yuè)服而远者怀之,——使亲近的人心悦诚服,疏远的人心向往之; 此大学之道也。——这是大学教人的道理。
《记》曰:”蛾子时述之”,——古书上说,蚂蚁幼虫时时效法大蚁衔土成垤(dié蚁窝),喻学者由积学而成大道。(蛾——古”蚁”字)
其此之谓乎!——正说明了,求学之人也应如此,孜孜不倦以求”大成”这个道理。
【解读:阐明中国古代学制完备,考核简单。从入学开始,到最终结业,学业成绩都是根据循序渐进,逐步加深,前后连贯,各得其分的精神而规定。同时注意到联系群众,亲爱师长,在最后阶段必须作到通达事理,能够运用其所学,和坚定毅志不违其所学。这种考察成绩的标准和步骤,完备而合理,值得重视。】
【译文对照】:
大学始教,皮弁(biàn)祭菜,示敬道也。——大学入学之初,要穿礼服,备祭品,举行祭祀有道德学问的先圣先师的仪式,以表示敬师重道。
宵雅肄三,官其始也。——祭祀时要小诵肄学'诗经'里”小雅”的前三篇(鹿鸣,四牡,皇皇者华——这三篇都是关于君臣燕乐相劳苦之辞。燕乐:宴乐;相劳苦:相互慰劳),目的是使学生从一开始就获得君臣互勉的感受,懂得为官的道理。(为官之始,盖以居官受任之美,诱谕其初志。圣人教人曰,用贤以治不贤,举能以教不能,所以公卿士大夫在下思各举其职),入学鼓箧,孙其业也。——学生上学,要按鼓声打开书箧,警以鼓声,以逊顺之心敬其业也。即,击鼓为的是用鼓声警示,引起学生对学业的重视。
夏(jiǎ)楚二物,收其威也。——学校里配备有教杖(夏圆和楚方),以警荒废懈怠,整肃仪容举止,维持学习纪律。
未卜禘不视学,游其志也。——不到夏祭以后,教官不去视察学校,考查学生的成绩,为的是使学生能够按照自己的志趣计划,从容地进行学习。
时观而弗语,存其心也。——教师要对学生要经常检查指点,但不要急于告之原理,为的是让学生从内心产生求知欲望,养成独立思考,用心思考的习惯。幼者听而弗问,学不躐(liè)等也。——年幼的学生对长者谘问,只可听,不可问,因为知识有深浅,学习有先后,必须循序渐进,不能超级越等。
此七者教之大伦也。——这七件事就是大学教育的基本纲领。
《记》曰:“凡学,官先事,士先志”,其此之谓乎。——古书上说,“就教学来说,教师的责任首先在于尽职,(为官学习以学习做事为先),学生的责任首先在于立志”,就是这个道理。
大学之教也:——大学教育管理的办法是:
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按照一定的时间或季节进行正课的教学,(“春诵夏弦”,”春秋教以诗书,冬夏教以礼乐”),休息的时候也必须有各种课外作业。
不学操缦,不能安弦;——课外不操弄乐器,练习手指,课内就调不好琴弦; 不学博依,不能安诗;——课外不广泛学习歌咏杂曲,可内就不能谙熟诗文; 不学杂服,不能安礼。——课外不学习洒扫,接待,处理杂事等,就学不好礼仪。
不兴其艺,不能乐学。——总之,如果不提倡学习课外的各种技艺,学生就不会乐于学习,正课也就学不好。
故君子之于学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所以,善于学习的人,学习的时候全力以赴地专心学习,休息的时候尽兴的玩弄杂艺。
夫然后安其学而亲其师,——这样,他们才能爱好学习,亲近师长,乐其友而信其道,——乐于交友,坚持信念,是以虽离师辅而不反也。——日后离开了师友,也不会违背老师,学友的教诲和期望。
《兑命》曰: “敬孙务时敏,厥修乃来”,其此只谓乎。——《兑命》篇说: “唯有重视学业,循序渐进,敏捷努力,学业才能有所成就”,正是这个道理。
【解读:说明大学的教法,特别指出正课和课外并重。正课是学生必修功课,课外活动大部分处于学生的自愿,为他们所感兴趣而参加的一种作业。这种作业或各项游艺活动,其实与正课有密切关系,能够丰富学生某些方面的知识和补充正课的不足,如果能够相互配合加强联系,既可辅助正课,又可利用其对课外作业的兴趣带动正课的学习。我国古代教学已经能够注意到正课课业与课外作业并重和彼此结合的原则,使学生能够顺利学习心安理得,内则深信自求自得的好处,外则争取师友的相助,以达到学成的目的,即使今后离开学校,也不会违反平时所学。这种教法实有今天可取之处。】 【译文对照】:
今之教者,呻(念)其占(看)毕(书,竹简),——现在的教师,只知道照着课文诵读,多其讯,言及于数,进而不顾其安。——多是讯问难解的问题,且发言急速而频数快虐,只照自己教法教学,不顾学生是否领悟接受,就不能使学生安心乐学。
使人不由其诚,教人不尽其才。——如此教学,学生就不能竭尽其诚求学,不能使学生的素质和才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其施之也悖,其求之也佛。——教师违背教学原则,采用不合理的教学方法,那么学生也就不能依顺自然的道理有所进步。
夫然,故隐其学而疾其师,苦其难而不知其益也,虽终其业,其去之必速。——以致于,学生厌恶学习,怨恨其师,只觉得学习的苦不堪言,却不知道学习可以获益终身,即使勉强结业,也必然很快就忘得一干二净了。
教之不刑(成功),其此之由乎!——教学没有成效,原因就在这里!
【解读:指出当时教学所以失败的原因,施教者的弊病,在使用注入的方法,只注重记诵书本上的文字,不顾及学生的能力培养。这样既不能启发学生的思维,也不能因材施教以促进学生的发展。结果造成学生痛恨学习,仇视师长,只感到学习痛苦而不觉学习有趣,即使勉强毕业,也必致全部遗忘。教学不能成功完全是教师违背教法所致。这样深刻的批评,不但切合当时的教学情况,也切中现时的教学现状】。
【译文对照】:
大学之法: 禁于未发之谓豫,——大学教育的原则是:事情没有发生就加以防止,这叫防患于未然;
当其可之谓时;——在适当之时,不失时机地进行教育,叫作及时; 不陵节而施之谓孙;——教学循序渐进,不超越学生的年龄特征,叫作顺应自然;(陵:超越;节:年龄特征)
相观而善之谓摩。——共同学习,相互帮助,取长补短,叫作观摩切磋。此四者教之所由兴也。——这四点就是教育成功的要诀。
【解读:这节从正面提出教育教学原则。第一原则“禁于未发”,这种方法积极而易行;第二原则“当其可”,说明适时而教,及时而教,则学生易学而无难;第三原则“不陵节而施”,说明教学必须按照年龄特征,教学内容的深度难度不能超越学生能力;第四原则“相观而善”,指出同学之间要共同学习,相互切磋,相互仿效。这些原则与近现代教育教学原理几无二致,相比之下,今天的教学应为之汗颜。】
【译文对照】:
发然后禁,则扦(qiān)格而不胜。——如果等到事情发生了才去禁止,习惯已经根深蒂固,再去教育就会产生抵触而不易消除了。
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如果错过了学习的最佳时机以后,才去学习,那么,学起来就会劳苦不堪,也难有成效。
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如果教学急功近利,或杂乱无章,而不是循序渐进,顺应自然,那么,教学就会陷入混乱而不能获得成效。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如果孤独地学习,没有朋友,思路就会狭隘,见闻就不广博。
燕朋逆其师,燕辟废其学。——如果交友不慎,行为就会违背师长的教诲,尽谈些不正经的事情,就会荒废学业。
此六者教之所由废也。——这六点就是教育失败的原由。
【解读:继续上节,从反面阐述上述四项原则的重要。前面所说教学成功的原因有四,后面所说失败原因有六,是说明从“发然后禁”到“孤陋而寡闻”的四点,都属于教师教学无方和学生的“独学无友”,只要学生能够勤勉奋发还可能有所成就。如果交友不良,“群居终日,言不及义”,那么教育无望必然要失败。把前后两节合并而论,可看出教育的成败,教师与学生都有责任。上节说教学成功原因教师有三,学生有一;后节说教学失败原因,师生各半】
【译文对照】:
君子既知教之所由兴,——教师只有懂得教育成功的原因,又知教之所由废,——同时又懂得了教育失败的原因,然后可以为师也。——然后可以胜任教师的工作。故君子之教喻也:——所以优秀的教师的教学是循循善诱: 道而弗牵;——引导学生,而不是硬拖着学生走; 强而弗抑;——策励学生,而不是强迫推动学生走; 开而弗达。——启发学生,而不是代替学生达成结论。
道而弗牵则和;——引导学生而不牵着学生走,师生关系才会和谐融洽; 强而弗抑则易;——策励学生而不推着学生走,学习就会感到顺利容易; 开而弗达则思。——启发学生而不代替学生达成结论,学生才会独立思考。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师生融洽,学习顺利,学生又能独立思考,才是善于诱导。【解读:指出必须知道上述教学成功和失败的原因,才能为人师。而且特别强调:君子之教,重在“喻”——即诱导启发。首先,要引导学生主动去学,切勿使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其次,重在鼓励学生前进,不必勉强推动;最后,注重启发学生使他们自行思索,切勿热衷灌输注入。按照这样的方法教学就可使学生在和谐的气氛中乐于学习而不感到困难,并能自觉思考,深入钻研。这些见解都有现实意义。】
【译文对照】:
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学生有四种类型的缺点,教师不可以不知道。人之学也,或失则多,——学习中,有些学生的失败是贪多务得,或失则寡,——有些学生的失败是所学过少,孤陋寡闻,或失则易,——有些学生的缺点是浅尝辄止,一知半解,不求甚解,或失则止。——有些学生的缺点是畏难而退,半途而废。
此四者,心之莫同也。——产生这四类缺点的根源,是因为学生的心理和才能不同。
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所以必须了解学生的心理和才能,然后才能矫正学生的缺
点。
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作为教师,要善于把握学生的心理特点,发扬其优点,克服其缺点。
【解读:说明”因材施教”的原则。教师教学时不可不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明确指出学生学习时易犯的四种过失,并且这些过失因人而异。作为教师必须充分知道学生个人不同的心理状况,才能发展他们的长处而补救他们的缺失。平时教学必须按学生能力施教,内容分量的多寡,深浅和难易都要适合各人的特点。】
【译文对照】:
善歌者使人继其声;——优秀的歌手能使人自然而然地跟着他唱;
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同样,优秀的教师能使学生自觉自愿地跟着他学。其言也,约而达,微而臧,——他的讲解,简单而透彻,精微而又妥帖,罕譬而喻,——举例,打比方虽然不多,却能说明问题,可谓继志矣。——这就能使学生自觉自愿地跟着他学了。
【解读:以“善歌继声”说明教学的真谛。善教的人,不仅使人明晓事物的道理,而且使 学生感到自求自得的必要,自然地继承教师的志愿。所以教师发言,要简约不繁,通达易晓;从微小浅近的地方入手,将至善的道理含于其中;用很少的比喻,既可达到明了的效果。教师不应以学生在表面上求得知识为满足,而要致力于教学的思想性和目的性,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思考求学问,发生自觉的感动而知所乐从;同时教师更需要以至诚的言行来感动学生,使彼此的情感发生共鸣,则
他们自然心悦诚服,乐于达到教师所期望达到的目标,这也就可以达到“继志”的目的。】
【译文对照】:
君子知至学之难易而知其美恶,——教师知道学生程度有深有浅,资质有好有坏之后,然后能博喻。——才能多方诱导,因材施教。博——广泛而多方位的,喻——诱导,启迪,教诲。
能博喻然后能为师。——能够善于多方诱导,因材施教的人,才能当教师。能为师然后能为长,——能当教师才能当官长,能为长然后能为君,——能当官长才能当君王。
故师也者,所以学为君也。——所以教师是可以教人”治国”,”平天下”之道的的人。
是故择师不可不慎也。——可见选择老师是不可不慎重行事的。
《记》曰: “三王四代为其师”,其此之谓乎!——古书上说: “前三王四代(虞夏商周)的时候最重视师质的选择”,就是这个道理!
【解读:作为教师既能知道学生的求学有难易的不同,就可知道他们的天资有美恶的区别。既能知道他们学习有难易,天资有美恶,就应当依照他们的程度深浅和智力高下,采取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因势利导,广为晓喻。惟有这样才可以为人师。能为人师,也就能为地方官吏或一国首长,担负起教导人民的责任。所以教师的教人,就是要教人以“治国”“平天下”的为君之道,因此对教师不可不审慎选择。古书说:“虞夏商周各代,惟以慎选师资为重要任务。”就是这个道理】
【译文对照】:
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在教学过程中,最难得的是尊敬教师。师严然后道尊,——因为,首先尊师,然后才能重道,道尊然后民知敬学。——重道才能使人重视学习。
是故君之所不臣于其臣者二:——所以君王不以对待臣子的态度对待臣子有两种情形:
当其为尸,则弗臣也;——当臣子是祭祀主持人的时候,君王不以对待臣子的态度对待他; 当其为师,则弗臣也。——当臣子担任教师的时候,君王也不以对待臣子的态度对待他。
大学之礼,——按照大学的礼节,虽诏于天子无北面,——教师给君王讲书,是不行君臣之礼的,所以尊师也。——这就是尊师的意思。
【解读:继上说明既然教师地位重要,统治者自然应该尊敬教师以示尊师重道。在上的人既能尊师重道,则求学的人自然必有感动而专心致力与学业。】
【译文对照】:
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善于学习的人,往往教师费的力气不大,但自己获益却很多,又从而庸之。——又能归功于教师,对教师表示感激之意。
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不善学习的人,往往教师费力很大,但自己获益却很少,又从而怨之。——反而把责任推给老师,埋怨教师。
善问者如攻坚木:——教师如果善于发问,那么他的发问如同砍伐坚硬的木材一样:
先其易者而后其节目;——先从容易地方入手,然后才砍木材的关节; 及其久也,相说以解。——即发问先易后难,久而久之,学生就可以愉快的理解。
不善问者反此。——不善于发问的人恰恰与此相反。
善待问者如撞钟,——善于答问的人,对待发问如同对待撞钟一样,叩之以小者则小鸣;——撞得轻其响声就弱,即提的问题小,以相应的方式简要解答;
叩之以大者则大鸣;——撞得重其声响就大;即提的问题大,以相应的方式详细解答;
待其从容,然后尽其声,——等他理解从容后,再深入解说,尽可能使问者深切体会,产生共鸣。
不善答问者反此。——不善于答问的人恰恰与此相反。此皆进学之道也。——这都是有关教学中教师问与答的方法。
【解读:说明教师发问和答问的重要原则,应先易后难,由浅入深,作喻”如攻坚木”,”如撞钟”。如不遵守这些原则,就会导致”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的结果。这些提问和答问的原则仍是今天教学实践中十分宝贵的参考】
【译文对照】: 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单凭死记硬背得来的学问,不足以为人师。必也其听语乎,力不能问,然后语之。——必须善于根据学生的疑问进行讲解才行,如果当学生没有能力提出问题的时候,才可以直接讲给他听。
语之而不知,虽舍之可也。——如果讲了他仍不懂,不必强求他一定要懂,可以暂时停止。
【解读:此处说明做教师的必要条件。首先,教师必须有充分的修养和丰富的知识,对教材的精神实质,要能透彻明了。如果教师仅仅准备了一些临时应付学生发问的材料,而自己的所知只限于一些局部片面的零碎东西,那么一旦学生发问涉及广泛,就不可能一一回答,怎么能取得学生信仰呢这样的人就不足以为人师,这种批评严正而深刻。其次,说明教师如何提问和答问的方法,这些方法也是根据”因材施教”的原则进行。】
【译文对照】:
良冶之子,必学为裘;——优秀冶匠的儿子子承父业,必先要学会用碎皮补缀成裘衣;
良弓之子,必学为箕;——优秀弓匠的儿子子承父业,必先要学会用柳枝编织成簸箕;
始驾马者反之,车在马前。——小马初学驾车,与大马驾车走在车前相反,小马是系在车子后面跟着走的。
君子察于此三者,可以有志于学矣。——人们懂得了学习要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经常练习这三层道理,学生就不会感到学习困难,从而有志于学,不至于半途而废。
【解读:这里说明加强练习的重要性,以及练习的原则。学习中不仅获得的知识,而且要获得与知识相适应的技能和技巧,才可以应用,这些技能和技巧的获得,非经平时的练习不可。练习需遵循两个原则:第一,是练习须从简单入手,才能由浅入深,不致畏难而中止;第二,练习必须有恒,天天练,时时练,自然能达到熟练的地步。教师如果能掌握了这些原则来进行教学,学生自然能够从易到难,从浅到深,最终必能熟练,也就不会感到困难以至半途而废,必然会愉快的坚决的从事于所学。这种练习的原则,也可供今天的教学参考。】
【译文对照】:
古之学者,比物丑类。——古时做学问的人,善于从同类事物的类比中体会出事物的关系。(丑:相同)
鼓无当于五声,五声弗得不和;——鼓并不等于五声,但没有鼓,五声就不和谐; 水无当于五色,五色弗得不章;——水并不等于五色,但没有水,五色就不鲜明;
学无当于五官,五官弗得不治;——学习不是五官,但不学习,五官就失去功用;
师无当于五服,五服弗得不亲。——教师不属于五服中的亲戚关系,(办丧事按亲戚关系着五种服装),但如果没有教师指导,他们就不会明白五服之内的亲疏关系。
【解读:这节说明学生求学的方法,要通过同类事物的比较,来达到因理推论触类旁通的目的。也就是要求学生,从具体事物中,把已知的部分和未知的部分所存在的联系和相互间的关系,比较类推,求得明确的概念。这种推理的方法是思维的一种形式,是从已有判断的事物中作出新的判断结论。这种学习方法,是在教学中最有价值的一种知识的应用。用”鼓”“水”“学”“师”对”五声”“五色”“五官”“五服”所发生的关系和作用,来说明学习中因理推论的重要性。】
【译文对照】:
君子曰:大德不官;——所以说,德行最高的人,他无所不宜,不限于担任某一官职;
大道不器;——普遍的真理不限于解释某一具体事物; 大信不约;——最守信用的人不立约就能守信;
大时不齐。——天有春夏秋冬四时不同,却能每年自动准时而至,最守时刻。察于此事者,可以有志于本矣。——懂得了这四层道理,就可以懂得做学问要把握本质,从
根本着手了。
三王之祭川也,——古代,三王祭祀江河的时候,皆先河而后海,——都是先祭河,后祭海,或源也,或委也。——就因为河是本源,海是归宿。此之谓务本。——这就是重视根本的意思。
【解读:有大德的人,其才能不限于一官;有大道的人,未必量才器使;有大信的人,不待誓约而能信守;天有四时变化,寒来暑往,未尝齐一。这是说明“不官”“不器”“不约”“不齐”都要以”大德”“大道”“大信”“大时”为本,也说明为学只要务,必须注意于本。作为全篇总结,说明求学的目的,在于“务本”,就是《论语》上“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的意思。所以教人必先学至道,而务本是最终目的。】
第三篇:虎丘记原文及翻译
《虎丘记》是明朝文学家袁宏道的游记散文中的代表作。袁宏道任吴县令时曾六次游览虎丘,两年后辞官时,又故地重游写出《虎丘记》。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虎丘记原文及翻译,欢迎查看。
虎丘记原文
袁宏道
虎丘去城可六七里,其山无高岩邃壑,独以近城,故箫鼓楼船,无日无之。凡月之夜,花之晨,雪之夕,游人往来,纷错如织,而中秋为尤胜。每至是日,倾城阖户,连臂而至。衣冠士女,下迨蔀屋,莫不靓妆丽服,重茵累席,置酒交衢间,从千人石上至山门,栉比如鳞。檀板丘积,樽罍云泻,远而望之,如雁落平沙,霞铺江上,雷辊电霍,无得而状。
布席之初,唱者千百,声若聚蚊,不可辨识。分曹部署,竞以歌喉相斗;雅俗既陈,妍媸自别。未几而摇头顿足者,得数十人而已。已而明月浮空,石光如练,一切瓦釜,寂然停声,属而和者,才三四辈。一箫,一寸管,一人缓板而歌,竹肉相发,清声亮彻,听者魂销。比至夜深,月影横斜,荇藻凌乱,则箫板亦不复用,一夫登场,四座屏息,音若细发,响彻云际,每度一字,几尽一刻,飞鸟为之徘徊,壮士听而下泪矣。
剑泉深不可测,飞岩如削。千顷云得天池诸山作案,峦壑竞秀,最可觞客。但过午则日光射人,不堪久坐耳。文昌阁亦佳,晚树尤可观。面北为平远堂旧址,空旷无际,仅虞山一点在望。堂废已久,余与江进之谋所以复之,欲祠韦苏州、白乐天诸公于其中;而病寻作,余既乞归,恐进之之兴亦阑矣。山川兴废,信有时哉!
吏吴两载,登虎丘者六。最后与江进之、方子公同登,迟月生公石上,歌者闻令来,皆避匿去,余因谓进之曰:“甚矣,乌纱之横,皂隶之俗哉!他日去官,有不听曲此石上者,如月!”今余幸得解官称吴客矣。虎丘之月,不知尚识余言否耶?
参考译文
虎丘离城约六七里路,这座山没有高峻的山峰与幽深的峡谷,只不过因为靠近城市,因此奏着音乐的游船,没有一天不到那儿去。凡是有月亮的夜晚,开花季节的早晨,下雪天的黄昏,游人来往穿梭,犹如织布一样,而以中秋最为繁盛热闹。每到这一天,全城闭户,携手并肩而来。士大夫乡绅、大家妇女,以至贫民百姓,全都涂脂抹粉,鲜衣美服,重重叠叠地铺设席毡,将酒肴摆在大路中间,从千人石一直到山门,如梳齿鱼鳞般密集相连。檀板聚积如小山,樽罍似云霞般倾泻,远远望去,犹如成群的大雁栖落在平坦的沙滩,彩霞铺满江面,电闪雷鸣,无法具体描绘它的形状。
刚开始陈设席位时,唱歌的人成百上千,声音如团聚在一起的蚊子,没法分辨识认。等到分队安排,争相以歌喉比高低;雅乐和俗乐各各陈献后,美和丑自然区别开了。不多时,摇头顿脚按节拍而歌的,只不过几十个人而已。一会儿,明月升到天空,月光照在石上尤如洁白的绢绸,所有粗俗的歌乐,不再发出声响,跟随着唱和的,只有三四个人。一支箫,一寸管,一人慢慢地打着歌板唱着,管乐伴着歌喉,声音清脆浏亮,使听的人深受感动。等到夜深,月亮西斜,树影散乱,于是连箫板也不用,一个人登场,四围的人屏住声息,声音如细而直上的毛发,响彻云端,每吐一字,几乎拖长达一刻之久,飞鸟听了为之回翔盘旋,壮士听了感动得流下眼泪。
剑泉深得无法测量,陡峭的岩石如斧削一般。千顷云因为有天池等山作为几案,山峰峡谷,争奇斗秀,是请客饮酒的好地方。但是过了中午便阳光逼人,不能久坐。文昌阁也不错,晚上林中的景色尤为迷人。朝北为平远堂旧址,空旷没有遮拦,仅仅远远望见虞山,如小小的黑点。堂荒芜已经很久了,我和江进之商量修复它的办法,想在里面供奉韦应物、白居易等人,但不久生了病,我既然已经辞了官,恐怕进之的兴致也消尽了。山川的兴旺和荒废,确实有它的运数啊!
在吴县作了两年官,登虎丘山六次。最后一次和江进之、方子公一起登,坐在生公石上等候月出。唱歌的人听说县令到来,都躲避开了。我因此对进之说:“做官的横行气盛,衙役庸俗粗野,是多么厉害呀!以后不作官了,有不在这石上听歌的,有月亮为证!”现在我有幸得以免去官职客居吴县,虎丘的月亮不知道还记得我的话吗?
拓展阅读:文言文阅读试题及答案
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衣冠士女,下迨蔀屋 迨:到、至B.属而和者,才三四辈 属:连缀
C.每度一字,几尽一刻 度:吐D.吏吴两载,登虎丘者六 吏:做官
答案:B(属:跟随。)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其山无高岩邃壑其闻道也固先乎吾B.竞以歌喉相斗秦亦不以城予赵
C.一人缓拍而歌吾尝终日而思矣 D.则箫板亦不复用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答案:C(A.第一个“其”,代词,意为“这”;第二个“其”,人称代词,意为“他”;B.两个“以”均为介词,第一个“以”意为“用”,第二个“以”意为“把”;C.“而”均为修饰,意为“地”;D.第一个“则”连词,意为“于是”,第二个“则”,连词,表转折,意为“却”。)
10.下列对文中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第①段首先交代了虎丘的方位,虽“其山无高岩邃壑”,却因其“近城”而吸引众多游人。由此作者确定了审美重心,不在林泉岩壑,而在游人旅客及他们纵游虎丘的情景图画。
B.第②段“栉比如鳞,檀板丘积,樽罍云泻”三句,作者以比喻兼夸饰的描绘,分别从游人密度之大、歌者数量之多、饮酒场面之盛三个角度,生动描绘出虎丘中秋游客如云的盛况。
C.第③④段月夜赛歌场面的描绘,作者用“布席之初”“未几”“已而”“比至”几个标志时间推移的词语连带出一幅幅动人画面;场面由喧闹而转向幽静,突出了赛歌的紧张而快乐。
D.第⑤段作者从“歌者闻令来,皆避匿去”的情景中,感受到封建社会官吏的“横行气盛”和封建官差的 “庸俗粗野”,表现了作者对于官场的厌恶和鄙视,也是作者呈请解官的重要原因。
答案:C(“赛歌的紧张”,文中无此意。)
11、“白乐天”指的是诗人白居易。(1分)
12、第二段对“斗歌”场景写得极有层次:(2分)
环境由喧闹到到寂静
感情由热烈到凄凉
13、第二段没有运用到的手法是D(2分)
A.层层烘托 B.夸张借代 C.点面结合 D.对比反衬
14、请分别概括第三段的景物特点? 并简析作者写景的角度。(4分)
剑泉之“深”;千顷云之“高”、“秀”;文昌阁之“佳”,平原堂之“旷”。(任写出2点得1分,3点得2分)
先“山水”后“人文”;俯仰结合;远近结合。(写出任一角度1分,分析1分)
15、文末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请作简要评价。(4分)
表达对官场生活的鄙薄之情,(1分)渴望与民同乐的真性情。(1分)作者认识到官民之间的尖锐对立,这种对立使得他无法领受“听曲此石上”的迷人情趣,于是他甘愿以“吴客”的身份来游虎丘,这种走进人民的姿态是值得肯定的;(1分)而其揭示官民之间的对立关系具有批判意义。(1分)
第四篇:《沧浪亭记》原文及翻译
赋,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文体,它讲究文采,韵律,兼具诗歌和散文性质。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沧浪亭记》原文及翻译,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沧浪亭记
宋代:苏舜钦
予以罪废,无所归。扁舟吴中,始僦舍以处。时盛夏蒸燠,土居皆褊狭,不能出气,思得高爽虚辟之地,以舒所怀,不可得也。
一日过郡学,东顾草树郁然,崇阜广水,不类乎城中。并水得微径于杂花修竹之间。东趋数百步,有弃地,纵广合五六十寻,三向皆水也。杠之南,其地益阔,旁无民居,左右皆林木相亏蔽。访诸旧老,云钱氏有国,近戚孙承右之池馆也。坳隆胜势,遗意尚存。予爱而徘徊,遂以钱四万得之,构亭北碕,号‘沧浪’焉。前竹后水,水之阳又竹,无穷极。澄川翠干,光影会合于轩户之间,尤与风月为相宜。予时榜小舟,幅巾以往,至则洒然忘其归。觞而浩歌,踞而仰啸,野老不至,鱼鸟共乐。形骸既适则神不烦,观听无邪则道以明;返思向之汩汩荣辱之场,日与锱铢利害相磨戛,隔此真趣,不亦鄙哉!
噫!人固动物耳。情横于内而性伏,必外寓于物而后遣。寓久则溺,以为当然;非胜是而易之,则悲而不开。惟仕宦溺人为至深。古之才哲君子,有一失而至于死者多矣,是未知所以自胜之道。予既废而获斯境,安于冲旷,不与众驱,因之复能乎内外失得之原,沃然有得,笑闵万古。尚未能忘其所寓目,用是以为胜焉!
翻译
我因获罪而被贬为庶人,没有可以去的地方,乘船在吴地旅行。起初租房子住。时值盛夏非常炎热,土房子都很狭小,不能呼气,想到高爽空旷僻静的地方,来舒展心胸,没有能找到。
一天拜访学宫,向东看到草树郁郁葱葱,高高的码头宽阔的水面,不像在城里。循着水边杂花修竹掩映的小径,向东走数百步,有一块荒地,方圆约六十寻,三面临水。小桥的南面更加开阔,旁边没有民房,四周林木环绕遮蔽,询问年老的人,说:“是吴越国王的贵戚孙承佑的废园。”从高高低低的地势上还约略可以看出当年的遗迹。我喜爱这地方,来回地走,最后用钱四万购得,在北面构筑亭子,叫“沧浪”。北面是竹南面是水,水的北面又是竹林,没有穷尽,澄澈的小河翠绿的竹子,阳光、阴影在门窗之间交错相接,尤其是在有风有月的时候更宜人美丽。
我常常乘着小船,穿着轻便的衣服到亭上游玩,到了亭上就率性玩乐忘记回去,或把酒赋诗,或仰天长啸,即使是隐士也不来这里,只与鱼、鸟同乐。形体已然安适,神思中就没有了烦恼;所听所闻都是至纯的,如此人生的道理就明了了。回过头来反思以前的名利场,每天与细小的利害得失相计较,同这样的情趣相比较,不是太庸俗了吗!
唉!人本来会受外物影响而感动。情感充塞在内心而性情压抑,一定要借外物来排遣,停留时间久了就沉溺,认为当然;不超越这而换一种心境,那么悲愁就化解不开。只有仕宦之途、名利之场最容易使人陷入其中,自古以来,不知有多少有才有德之士因政治上的失意忧闷致死,都是因为没有悟出主宰自己、超越自我的方法。我虽已经被贬却获得这样的胜境,安于冲淡旷远,不与众人一道钻营,因此又能够使我的内心和形体找到根本,心有所得,笑悯万古。尚且没有忘记内心的主宰,自认为已经超脱了。
第五篇:象祠记原文及翻译
《象祠记》是一篇古文,作者是明代王守仁,本文为王守仁被贬为贵州龙场驿丞时所作。那么小编今天带给大家的是象祠记原文及翻译,欢迎大家阅读。
象祠记原文及翻译
原文:
灵、博之山,有象祠焉。其下诸苗夷之居者,咸神而祠之。宣慰安君,因诸苗夷之请,新其祠屋,而请记于予。予曰:“毁之乎,其新之也?”曰:“新之。”“新之也,何居乎?”曰:“斯祠之肇也,盖莫知其原。然吾诸蛮夷之居是者,自吾父、吾祖溯曾高而上,皆尊奉而禋祀焉,举而不敢废也。”予曰:“胡然乎?有鼻之祀,唐之人盖尝毁之。象之道,以为子则不孝,以为弟则傲。斥于唐,而犹存于今;坏于有鼻,而犹盛于兹土也,胡然乎?”
我知之矣:君子之爱若人也,推及于其屋之乌,而况于圣人之弟乎哉?然则祀者为舜,非为象也。意象之死,其在干羽既格之后乎?不然,古之骜桀者岂少哉?而象之祠独延于世,吾于是盖有以见舜德之至,入人之深,而流泽之远且久也。
象之不仁,盖其始焉耳,又乌知其终之不见化于舜也?《书》不云乎:“克谐以孝,烝烝乂,不格奸。”瞽瞍亦允若,则已化而为慈父。象犹不弟,不可以为谐。进治于善,则不至于恶;不抵于奸,则必入于善。信乎,象盖已化于舜矣!《孟子》曰:“天子使吏治其国,象不得以有为也。”斯盖舜爱象之深而虑之详,所以扶持辅导之者之周也。不然,周公之圣,而管、蔡不免焉。斯可以见象之既化于舜,故能任贤使能而安于其位,泽加于其民,既死而人怀之也。诸侯之卿,命于天子,盖《周官》之制,其殆仿于舜之封象欤?
吾于是盖有以信人性之善,天下无不可化之人也。然则唐人之毁之也,据象之始也;今之诸夷之奉之也,承象之终也。斯义也,吾将以表于世,使知人之不善,虽若象焉,犹可以改;而君子之修德,及其至也,虽若象之不仁,而犹可以化之也。”
翻译:
灵鹫山和博南山有象的祠庙。那山下住着的许多苗民,都把他当作神祭祀。宣尉使安君,顺应苗民的请求,把祠庙的房屋重新修整,同时请我做一篇记。我说:“是拆毁它呢,还是重新修整它呢?”宣慰使说:“是重新修整它。”我说:“重新修整它,是什么道理呢?”宣尉使说:“这座祠庙的创建,大概没有人知道它的起源了。然而我们居住在这里的苗民,从我的父亲、祖父,一直追溯到曾祖父、高祖父以前,都是尊敬信奉,并诚心祭祀,不敢荒废呢。”
我说:“为什么这样呢?有鼻那地方的象祠,唐朝人曾经把它毁掉了。象的为人,作为儿子就不孝,作为弟弟就傲慢。对象的祭祀,在唐朝就受斥责,可是还存留到现在;他的祠庙在有鼻被拆毁,可是在这里却还兴旺。为什么这样呢?”我懂得了!君子爱这个人,便推广到爱他屋上的乌鸦,更何况是对于圣人的弟弟呢!既然这样,那么兴建祠庙是为了舜,不是为了象啊!我猜想象的死去,大概是在舜用干舞羽舞感化了苗族之后么?如果不是这样,那么古代凶暴乖戾的人难道还少吗?可是象的祠庙却独独能传到今世。我从这里能够看到舜的品德的高尚,进入人心的深度,和德泽流传的辽远长久。象的凶暴,在开始是这样的,又怎见得他后来不被舜感化呢?瞽瞍也能听从,那么他已经被舜感化成为慈祥的父亲了;如果象还不尊敬兄长,就不能够说是全家和睦了。他上进向善,就不至于仍是恶;不走上邪路,就说明一定会向善。象已经被舜感化了,确实是这样啊!孟子说:“天子派官吏治理他的国家,象不能有所作为呢!”这大概是舜爱象爱得深,并且考虑得仔细,所以用来扶持辅导他的办法就很周到呢。从这里能够看到象被舜感化了,所以能够任用贤人,安稳地保有他的位子,把恩泽施给百姓,因此死了以后,人们怀念他啊。诸侯的卿,由天子任命,是周代的制度;这也许是仿效舜封象的办法吧!我因此有理由相信:人的本性是善良的,天下没有不能够感化的人。既然这样,那么唐朝人拆毁象的祠庙,是根据象开始的行为;现在苗民祭祀他,是信奉象后来的表现。
这个意义,我将把它向世上讲明。使人们知道:人的不善良,即使跟象一样,还能够改正;君子修养自己的品德,到了极点,即使别人跟象一样凶暴,也还能够感化他呢。
注释:
①象祠:象的祠庙。象,人名,传说中虞舜的弟弟。
②有鼻:古地名,在今湖南道县境内。相传舜封象于此。象死后,当地人为他建了祠庙。
③瞽瞍(gǔsǒu):舜父名。
④底:通“抵”,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