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韩语言表达差异论文
中韩两国隔海相望,有二千多年友好和文化交流的历史。以下是中韩语言表达差异论文,欢迎阅读。
摘要:韩国受到中国文化很深远的影响,在语言表达上两国有很多相似之处。但同中有异,本文列举了中韩某些词汇和表达方式的差异,并从文化角度分析这一现象隐含的民族心理因素。
关键词:亲属称谓 外来词 黏着语 敬语
中韩是近邻,韩国文化受中国文化影响很深,无论在文字、思想、伦理道德,还是在政治、经济、教育等诸多方面,都带有浓厚的中国古文化的印迹。近代以来,韩国又受到西方文明的巨大影响,从而形成了颇有特色的文化现象。本文试从中韩词汇和表达方式的差异两方面加以分析。
中韩词汇的差异
韩语虽然从外形看像方块字,但实质却是拼音文字,只是用不同笔画代表不同音符。其词汇主要由三部分组成:汉字词、韩语固有词和其他外来词。其中汉字词所占比例最大,大概有70%,韩语固有词约占20%,其他外来词(主要从英语中借用)约占10%。
韩语对外来词的借用采取完全音译的方式。比如餐厅(restaurant)、桌子(table)、钢琴(piano)、互联网(internet)等在韩语中读起来就是英语的发音,或者说是韩国式的英语发音。比较看来,改革开放以来,汉语也引进了不少外来词,但在浩瀚的汉语词汇中仅仅占据了很小的比例。而且,外来词要进入汉语的词汇系统,要接受汉语的语音、语法和构词规则等各方面的改造,以符合汉语的发音习惯、语法和词汇规则。只有很少的词采取完全音译的方式,比如比基尼(bikini)、克隆(clone)等。汉语对外来词的翻译也有很多方法,比如:半音半意如文化休克(culture shock)、水上芭蕾(water ballet),音意兼顾如google被翻译成谷歌,借译如超人(superman)、绿卡(green card)等。
对汉字词的大量借用是韩语的一大特色。由于汉字词占了韩语词汇的绝大部分,而且很多词汇从发音到意义都与汉字一样。韩语的这个特点无形中降低了韩国学生学习汉语的难度,所以很多韩国人都将汉语作为学习外语的首选。当然对于学习韩语的中国学生来说,也有很多方便。在学了一定数量的韩语后,往往能够根据相近的发音按照汉语或英语推测出很多自己还没有学过的单词,比如故乡、同窗、迷信、fighting、icecream等。
中韩有些词,意思虽然一样,但却有不同的使用习惯,比如“哥哥”、“姐姐”、“我们”等词的使用。
“哥哥”、“姐姐”在中国和韩国都有血缘关系和非血缘关系这两种语义。但在中国,同学之间很少用哥哥、姐姐互相称呼,这样显得太亲近而感觉别扭。而在韩国,几乎所有同学都经常并喜欢用哥哥、姐姐来称呼比自己年长的同学,韩国女生在班上对比自己大的每个男同学都会以“哥哥”称呼,开口必称“*”。
中韩在另外一个常用词“我们”的使用上也很不同。韩语中个人与他人界限相对模糊,以“我们”代替“我”是很常见的现象。韩国学生对别人介绍“我的家”时会说“我们家”,去同学家做客称呼对方的父母时随同学的称呼“我们爸爸”、“我们妈妈”,妇女介绍自己的丈夫时也说“我们丈夫”。
以上列举的这些词汇,可以看出韩国称呼中亲属称谓的社会化程度很高,这反映出韩语从言语交际一开始就将交际双方划入较亲密的概念范围内,有意拉近双方的心理距离。这反映出韩国人极强的同类意识、集体意识,把整个国家当做一个大家庭,在自己的团体内就像一家人一样互助友爱。称呼的亲近无形中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反映到行为上,一般情况下,韩国学生都是结伴而行。尤其是女生,一起吃饭、一起去超市、一起逛街、一起结伴旅游等。在韩国食堂,学生都是扎堆儿整整齐齐地坐在一起就餐,极少见到一个人吃饭,独行侠行为不被社会认可。相比较而言,中国学生在称呼语的使用上注重保持一定的距离,个体独立意识较强。
韩国人强烈的抱团意识、民族意识慢慢演变为极强烈的民族自豪感。韩国人特别喜欢“大”,这从一些名称上就可以看得出来,“大韩民国”、“大韩航空”、“大学校”(大学)、“大学院”(研究生院)、大长今(名字前加“大”以示尊重)等。韩国的孩子从小受到的教育就是自己的国家从建立到振兴是多么不容易,现在又是多么强大和文明;韩国是大国,不是在小岛上的小国家;没有什么是韩国人做不到的。与之相应的是,他们认为,大韩民国的东西永远是最好的。韩国有个成语“身土不二”,意思是说,韩国人只有享用韩国土地生产的东西,才适合自己的身体,才有益于身体的健康。所以在韩国,大街上川流不息的都是韩国自产的汽车,学生用的都是韩国自产的手机,路两边几乎都是韩国本地饭店,店里经常可以看到的标语是:本店牛肉全是国产的。在韩国人的意识里,韩国的东西是最好的。韩国就是通过这些来潜移默化国民的爱国情感和民族意识的。
另外,“教授”和“老师”这两个词在中韩语言词汇系统中,虽然语义内涵是完全相同的,但使用习惯有很大的不同。在中国大学里,不管老师的职称有多高,都可以统称为老师,老师也不会不高兴。而在韩国,对于有职称的大学老师,学生要用教授来称呼。在韩国,如果你不小心称呼“教授”为“老师”,对方会很不高兴。在韩国,等级尊卑观念很严重,年龄、辈分、地位和性别等都是敏感因素。不能称呼教授为“老师”与地位相关。这是划分人际关系的重要标准。
还有一些词,在汉语和韩语中字形虽然一样,但意思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比如“前辈”、“后辈”。
在汉语中“前辈”指的是“某一领域的先驱者”。而在韩国校园里,“前辈”一词经常用到,例如韩国学生说“今天我要跟我的前辈去图书馆”,意思不是指他的长辈,而是指同专业高年级的同学,可以是师兄,也可以是师姐。“后辈”指的是同专业低年级的同学――师弟、师妹。称呼高年级同学为前辈,貌似大词小用,实际则是韩国等级制度的折射,如同上文所说,朋友之间年龄差别一岁以上,就不能平起平坐了,该叫“哥哥”、“姐姐”了。这些都反映了韩国集体主义的社会观念下,对长辈的高度尊重和权力等级制度。
中韩表达方式的差异
中韩语序的不同。语言是一种有组织结构的约定俗成的符号系统,用来表达某一群体人的经验和感情。由于中韩两国所处的生活环境不同,其文化心理、价值观念、思维方式也不尽相同,折射到语言上,语序结构有明显差异。
汉语属于汉藏语系,为孤立语,主要依靠虚词和语序表达语法关系。汉语的句子结构是主语+谓语+宾语,语言条理清楚,表意明白。语序比较严格,一般来说,改变语序就意味着改变意义。比如:“我爱你”和“你爱我”的意思是完全不一样的。
韩语属于乌拉尔―阿尔泰语系,为黏着语。主要依靠附加成分(词尾)表示语法关系。韩语的句法结构是主语+宾语+谓语,因为谓语动词放在最后,所以往往句子不说完,就不知道它的真正意思。比如“我爱你”这个句子在韩语里表达的语序是“我+你+爱”。韩语语序相对比较自由,可以调换,只要词尾不变,意思不变。比如,我爱你。语序可以做如下的变换:
你我爱(O十S十V)
我爱你(S十V十O)
爱我你(V十S十O)
敬语的大量使用。中韩都认为谦虚谨慎是君子的美德,为了表示谦虚,自身用谦词,给对方用敬词。这在中国古代尤其明显。现代书面表达中使用敬语比较常见,口语中使用的敬语词汇不多。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用语平等而又自然。
韩语非常注重形式上的表达,有严格的等级观念和内外之别,敬语的大量使用是韩语语言表达的一大特色。并且在口语中也大量使用敬词。同样一个词,在韩语中有无数的变式。韩语有很多表示尊敬的词语,使用时,终结词尾要与之相呼应。韩语的动词结尾所传达出的意思太多了:有在最正式场合用的最正式结尾;有在日常生活中用的正式结尾;有在亲戚朋友中或是对晚辈用的非正式结尾。在韩国说话时,得根据对象来选用结尾动词的形态,用的结尾不正确,要不就闹笑话,要不就让人感到不愉快。
韩国的年轻人对长辈必须得使用敬语,跟陌生人交际的时候也要用敬语,这是相互之间表示尊敬。敬语的使用让尊老、孝顺这种传统在韩国得到很好的保存。反映到行为上,比如,当着父母、长辈或者老师的面抽烟,是极不礼貌的行为。在跟长辈喝酒时,晚辈端起酒杯,头要稍稍侧转后再喝以表示对长辈的尊重。
在韩国,教师地位很高,受到社会的普遍尊重。古代韩国栗谷先生的著作《学校模范》一书里面记载:看老师时,不能看脖子以上,笑的时候,不要露出牙齿,跟老师一起吃饭时,只能吃七分饱,不能吃得太饱。甚至有流传下来的谚语“连老师的影子也不能踩”等。现在韩国仍然保留着较好的尊重老师的美德。比如,无论是在校园内,还是在校外,韩国学生远远看到老师都会飞奔过来,大声地热情洋溢地向老师问好。
风俗习惯的不同偏好。在风俗习惯上,中国与韩国也有很大的不同。比如在对颜色的认识上,韩国自称“白衣民族”,对白颜色有着特殊的喜爱。他们认为白色是纯洁、高贵的象征。所以婚礼上新娘要穿白色的婚纱,给孩子压岁钱要用白色信封。与之相反,中国在颜色上偏爱红色,红色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被赋予光明、盛大、吉利等意蕴,中国过年的时候要挂红灯笼、贴红对联和红福字,有喜事时大多用红色,孩子们过年拿到的压岁钱要用红色信封。与红色相关的词语也是充满吉庆的,比如成语中日子过得好被称为“红红火火”,身体健康被称为“红光满面”,事业发达叫“红得发紫”,形容颜色绚丽用“万紫千红”或“姹紫嫣红”。白色则一般用于丧事,所以自古就有红白事之说。与“白”相关的词语有“一穷二白”、“一片空白”等。
在对数字的偏好上。韩国人喜欢单数,比如喜庆时随礼的礼金一般都是单数,五万、七万、十五万、五十万等,就连以“时调”为中心的韩国古典诗歌都是由三章构成的。而中国人喜欢双数,双数通常被认为是吉利的数字(某些数字可能会因谐音而有所例外),如“好事成双”为中国人最常使用的祝福话语之一。在比较重要的日子,比如说结婚、庆典等,一般都会选择双数。压岁钱有个约定俗成的规矩,只能给双数,不能给单数。具体到文学作品中,在古典诗歌的创作中,对偶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艺术手段。
结语
语言的学习与文化的学习是紧密相关的,任何语言都没有办法脱离文化而单独存在。中韩两国文化交流历史悠久,但是由于不同的民族性格、地域环境等因素,形成了各自独特的文化现象。了解中韩语言表达上的差异以及文化因素,对于学好语言无疑有很大的帮助。
第二篇:中韩留学生的差异
關於中韓學生比較的個人觀點:
【上课方面】
韩国学生在上课偶尔会记笔记,但是比较喜欢说话,还有学生带着朋友来听课的,他觉得教授的课有意思,就拉着朋友来听课。但如果是操练课,韩国学生不一定象中国学生那么老实。教授布置了家庭作业,学生也不一定能完成。中国学生上课,好同学记笔记,但很多人不记。到期末考试的时候很多人借好同学的笔记复印。还有中国同学喜欢用mp3录音。这一点很让教授为难。自我感觉中国学生学习是最刻苦的,但是似乎现在正在迅速倒退,公开的报道说中国学生学习不努力了。
【对老师方面】
韩国学生对老师很恭敬,上课前在讲台上常常有人放上一罐饮料,课间休息会有学生来问你要喝什么。在学生聚会上,介绍到某老师,学生会对自己喜欢的老师狂呼,气氛很热烈,好像比较夸张。韩国大学生之间也有辈分:高年级学生是低年级学生的“前辈”,前辈可以教训后辈。当然也应该指导后辈。因此,很多前辈在课余时间要辅导后辈的专业学习。有些教授就利用这一点,让那些学生“前辈”承担不少助教工作。这对提高教学效果很有用。
在韩国的中国学生对老师的态度,大概可以用冷若冰霜来形容。只有上课的时候,学生的表情能够和你讲课的内容有呼应,甚至比较生动,但是下了课,或者上课前,学生好像不认识老师。(在中国是怎样的我不是很清楚.)
【学校课余生活方面】
韩国学生有各种名堂的活动或者自己想出来的节日(比如中文系弄个“中国节”什么的),到了这一天常常不上课,就是庆祝活动。还有各种全校性的庆祝活动,校园里布满了帐篷,学生自制的食品,贩卖饮料,各种游戏活动,真的像过节。只要一开学,一直到学期结束,这种活动都此起彼伏。假期里,很多韩国学生选择留学,也有打工的。
中国学生几乎没有自己组织的活动,有什么活动都是校方安排的,因此从组织能力上来说,中国学生相对较弱。韩国学生的学生会会长是自己民主选举出来的,选举过程几乎就是美国选举总统的缩影。竞选活动非常激烈。学生会的工作在韩国学生的大学生活中很重要,有的学生甚至放弃学习去做学生会的工作。因此,在社会组织能力上,韩国学生强,中国学生弱。
【授课成绩方面】
韩国教师给学生的成绩普遍比较高,弄得学校管理部门不得不规定规定90分以上不得超过多少百分比,80分以上占多少百分比。有些学校在成绩登记系统中自动设定,教师如果给出90分以上超过百分比,系统则自动由上向下取规定值,因此即使有学生得了93分,但极有可能排在B+等级上。而且韩国大学还允许学生查询成绩,并且对自己的成绩提出异议,甚至要求教授修改成绩的。在中国,教师一般给学生的成绩也比较客观,学生一般也不会提出异议,除非特别情况。
第三篇:韩语专业毕业论文(浅谈中韩幼教差异)
毕业论文
论文题目:中韩幼儿教育对比浅析
题 目 中韩幼儿教育对比浅析
班 级08级应用韩语二班 专 业应用韩语 学生姓名桑芸 指导教师 马丙坤
日 期2011____年 3 月_ 2_日__
目录
摘要...................................................错误!未定义书签。关键词………………………………………………………………1
一、幼儿教育的定义.....................................1
二、中国的传统幼儿教育方式.............................2
三、韩国的幼儿教育方式.................................6(一)、韩国人为什么重视幼儿教育.........................7
(二)、韩国基本的幼儿教育形式..........................7
(三)、尊师重教,关注教师专业成长......................8
四、中国幼儿教育与韩国幼儿教育的差异...................9
(一)、中国幼儿教育与韩国幼儿教育的区别................9
(二)、精华”再“升华”...............................10
1、组织集体教育活动,即如何进行课堂教学...............10
2、与幼儿进行情感沟通.................................11
五、结束语............................................11 参考文献..............................................12
青岛飞洋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
中韩幼儿教育对比浅析
摘要幼儿教育(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preschool education)在现代社会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很多8090后的年轻父母不知道如何与孩子相处,也没有时间来关注孩子的成长。这就越发的显示了幼儿教育的重要性。而各个国家在幼儿教育方面又有着各具特色的教育方式。同样身为亚洲国家的韩国与中国在幼儿教育方面又有哪些可以互相学习的呢?
关键词 幼儿教育8090 亚洲国家 教育方式
一、幼儿教育的定义
这里牵涉到人的年龄阶段的划分和教育对象的阶段划分问题。人一生按年龄可分为若干阶段,如婴儿期(0—3岁)、幼儿期(3—6)岁、儿童期(6—
11、12岁)-少年期(11、12—
14、15岁)、青年期、成年期、老年期,等等,不同的年龄阶段有不同的年龄特征、不同的需要。因此,要适合不同夫年龄阶段的人,教育必须分阶段进行。
所谓幼儿教育主要指的是对3~6岁年龄阶段的幼儿所实施的教育,幼儿教育是学前教育或说早期教育的后半阶段,前面与o~3岁的婴儿教育衔接,后面与初等教育衔接,是一个人教育与发展的重要而特殊的阶段。“重要”指的是它是一个人发展的奠基时期,许多重要能力、个性品质在这个时期形成基本特点;“特殊”指的是这个阶段是儿童身心发展从最初的不定型到基本定型,转而可以开始按社会需求来学习并获得发展的过渡时期。宝宝大约在出生1年后,才会开始有意义的口语沟通。在此之前,宝宝倚赖非语言的沟通方式来表达他的情感与想法的。除了以哭做为直接的沟通之外,身体语言如脸部的表情、手臂与脚的摆动都是。在此期间,你越了解他们的身体语言,就越能拉近你与宝宝之间的情感联结,也越能鼓励他使用非语言的方式作为有效的沟通
幼儿教育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上说,凡是能够影响幼儿身体成长和认知、情感、性格等方面发展的有目的的活动,如幼儿在成人的指导下看电视、做家务、参加社会活动,等等,都可说是幼儿教育。而狭义的幼儿教育则特指幼儿园和其他专门开设的幼儿教育机构的教育。幼儿园教育在我国属于学校教育系统,和学校教育一样,幼儿园教育也具有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所没有的优点,如计划性、系统性等 幼儿时期是智力开发的最佳期
美国心理学家杰明斯的研究指出,5岁以前是智力发展最快的时期,对一个幼儿教育主要
青岛飞洋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
指的是对3~6岁年龄阶段的幼儿所实施的教育。幼儿教育会给未来更高级的教育打下基础,所以良好的幼儿教育对每一个人来说都非常重要。
美国心理学家杰明斯的研究指出,5岁以前是智力发展最快的时期,对一个18岁的孩子达到的正常智力水 幼儿教育
平来说,其中50%的智力是4岁以前获得的,30%是4—8岁获得的,20%是8—18岁前获得的。美国生理学家的研究也表明,幼儿是大脑生理发展的最快时期,一个成年人脑重约为1400克,其4岁时约为1000克,8岁时约为1300克。日本学者木树久一指出,儿童潜在能力遵循一种递减的规律,即生下来具有100分潜在能力的儿童,如果一出生就进行教育,可以成为具有100分能力的人,若从5岁开始教育,只能成为具有80分能力的人,若从10岁开始,就只能具有60分能力的人。由此可见,幼儿大脑发展速度之快。在儿童智力迅速发展的时期,早期教育的作用也特别大,因为智力与教育以及社会环境是密切相关的。若在这个时期内,对孩子用正确的方法施以适当的早期教育,其效果可想而知。
幼儿时期是人格健全的关键期
二、中国的传统幼儿教育方式
中国现代的幼儿教育是从西方引进的。中国传统的幼儿教育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遗产。中国现代幼儿教育的发展,走着一条不断地寻求和探索将中国传统幼儿教育的优秀遗产与世界各国和各民族幼儿教育先进的科学的成果逐步融合的道路。
为了更好地推进和实现这种融合,除了更全面、更充分地了解和吸收世界各国和各民族幼儿教育的先进成果之外,还必须更深入、更准确地研究和认识中国传统幼儿教育的历史遗产。中国传统幼儿教育是中国传统社会的产物,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或者可以更准确地说,中国传统幼儿教育是在中国传统社会和传统文化中形成和发展的。
中国传统社会有三大支柱。经济上是以传统农业为主的。传统社会的农业是土地私有、以家庭为单位个体经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商品交换不发达,科学技术含量较低。政治体制和社会结构上是中央集权、皇权至上,等级分明,血缘纽带紧密,以家族、家庭为社会基本细胞。思想文化和意识形态上以儒家学说为主体,强调伦理本位、以德治国、忠孝为本。中国传统社会的三大支柱,特别是以儒家学说为主体的思想文化和意识形态,构成了中国传统幼儿教育的社会基础和文化背景,决定着中国传统幼儿教育的教育目的、教育内容、组织形式和实施原则。
1、中国传统幼儿教育的基本内容
伦理道德规范和生活常规的基础训练
中国传统幼儿教育的主要目的是追求安身立命、子传父业、光宗耀祖。传统幼儿教育的基本内容是以伦理道德规范的初步训练、待人接物、为人处事、洒扫应对等日常生活的常规训练为主,辅以简单的文化知识学习,为入学做准备,为长大成人打基础。《礼记·内则》篇中记载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幼儿教育安排。
青岛飞洋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
“子能食食,教以右手。能言,男唯女俞。男嚲革,女嚲丝。六年,教之数与方名。七年,男女不同席,不共食。八年,出入门户及即席饮食,比后长者,始教之让。九年,教之数日。十年,出就外傅,居宿于外,学书计。”
这是一个宫廷内幼儿教育内容的安排,对民间有广泛的影响。中国古籍中保存着多种“幼仪”“童子礼”之类的文献,总的精神是教幼儿守礼,坐、立、行、跪、拜、起居、饮食等都有明确具体的规范。例如:坐应齐脚,敛手,定身端坐,不得靠椅背、伸腿、跷腿、支颐(手托腮)、欠伸及广占坐席;站立时应垂手正身,双足相并,不得挑食、撒饭剩饭,不得说话,左顾右盼,手足乱动,发声嚼啜„„
尊老敬长是幼儿道德教育的重点。朱熹在《童蒙须知》中提到:“若父母长上有所唤召,必当疾走面前,不可舒缓。”至长辈面前,“立必正方,不倾听”(不能侧着身、歪着头)。长辈有所教诲,必须低头听受,不可妄发议论。回答长辈问话时,要站立,语言要详缓,不可打断长辈的话,声音不过大或嬉笑不肃,更不得顶嘴抗辩。
培养幼儿分辨善恶是非、端正志向、向善背恶、行善积德,备受重视。东汉学者王充曾说:“子初生意于善,终以善;初生意于恶,终以恶。”南宋吕祖谦在《少仪外传》中说:“幼学之士,先要分别人品之上下,何者是圣贤所为之事,何者是下愚所为之事。向善背恶,去彼取此,此幼学所当先也。”所以,必须自幼“教告率勉,使之为善”。
在幼儿品德教育中特别强调培养诚实、礼让的美德。万全在《育婴家秘》中提出对儿童“言语问答,教以诚实,勿使欺妄”。东汉孔融四岁让梨的故事,历代传为佳话。南北朝时傅亮四岁时能解衣与人,毫不吝啬。徐湛幼时与弟弟共坐牛车,车坏倾倒,徐湛让先救弟弟脱离危险。这些故事都成为历代幼儿教育的生动教材。
重视培养勤劳节俭、整洁有序的生活习惯也成为幼儿教育的重要内容。
不可否认,中国传统幼儿教育内容中,也有着许多消极、颓废、没落的东西。如:宣扬“听天由命,安分守己”,强调“男女有别,重男轻女,男尊女卑”,“三纲五常”,“三从四德”,教人“愚忠愚孝”等封建意识。
中国传统幼儿教育的主要原则和方法 中国古代在长期的幼儿教育实践中,总结和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摸索出许多幼儿成长和教育的规律,提出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原则和方法。蒙以养正。《易经》称:“蒙以养正,乃圣功也。”意思是要以正当、正确、正面内容和方法教育蒙童,尽量减少以至杜绝后天或外界的不良影响,保证幼儿健康成长。这是儒家学者一贯坚持的原则,也成为古代幼儿教育的根本指导思想。明朝丘濬在《大学衍义补》中指出:“古人为教,方其子在胞胎之中,已谨其所感。及其子在孩提之日,尤谨其所示。禀之于初者,纯全而无伪;养之于幼者,端正而无邪。所见必正事,所闻必正声,所视必正色,所言必正理。非但男有教,而女亦有教。非但养其心,而又养其身。古之人家,其豫于教育如此。是以他日出而就教于学校,服役于官府,执事于朝廷,无所往而不可。”吕祖谦曾就此作了进一步的解释:“教小儿当以正。”认为幼儿分析、辨别能力低,又喜欢模仿,所以接触到的人以身作则,躬行正道,可以有效地发挥教育作用,否则就容易受坏的影响。宋代程颐在《近思录》中指出:“人之幼也,知思未有所至。便当以格言至论,日陈于前,虽未晓知,且当熏聒,使盈耳充腹,久自安习,固若有之。后虽以他言惑之,不能入也。”坚持正面教育,为幼儿成长创造良好环境,教育者包括父母在内都应以身作则,成为为人处事的楷模,实现“蒙以养正”。早喻教。
提倡幼儿早期教育的思想渊源出自儒家“正本”“慎始”的哲学观。《大戴礼记·保傅》中引《易经》称:“正其本,万物理。失之毫厘,差之千里。”朱熹也认为:“子之初生,不可不慎。”《大学衍义补·家乡之礼上》指出:“人之初生,童孺之时,元气未漓,天真未散,善性
青岛飞洋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
未斫,情窦未开。当此时而开导之,则顺而易;过此时而防闲之,则逆而难。”流传极早的俗谚“教妇初来,教子婴孩”同样是讲述这个道理。朱熹强调,“幼稚之时,使其习与智长,化与心成”,必能“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颜之推也曾指出:“人生小幼,精神专利。长成已后,思虑散逸。固须早教,勿失机也。”中国古代流传着许多“幼慧”“少成”的典型,被人们称为“神童”,为人所羡慕,也导致长期存在着盲目追求幼儿教育愈早愈好、学的东西愈多愈难愈好的偏向。这样做不仅未必成才,反而摧残幼儿的身心健康,这是值得后人警惕的。其实,中国很早就有人怀疑或不赞成过早施教。《世说新语·夙惠》载一古谚称:“小时了了,大未必佳。”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自幼聪慧,诸葛亮在给其兄诸葛瑾的信中说:“瞻今已八岁,聪慧可爱,嫌其早成,恐不为重器耳。”若干年后,诸葛瞻因恃智逞强而兵败身亡,悲剧性地证实了其父的担忧。宋代王安石写《伤仲永》一文,讲到他家乡有一个五岁能作诗的“神童”方仲永,名噪一时,其父带他四处炫耀,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与同龄人的差距越来越小,至成人,与常人无异,“泯然众人矣”。由此可见提倡早期教育还应持科学的态度。严慈相济,教爱相辅。
慈爱幼儿是人之天性,宋代袁采在其所著《袁氏世范》中作了分析:“父母于其子婴孺之时,爱念尤厚,抚育无所不至。盖由气血初分,相去未远,而婴孺之声音笑貌,自能取爱于人。亦造物者设为自然之理,使之生生不穷,虽飞有微物亦然。”出于“养儿防老”期望,更有“望子成龙”的企盼,自然对子女更是慈爱有加,导致对子女的过分溺爱,反而对幼儿成长极为不利。颜之推在《颜氏家训》中指出:“吾见世间无教而有爱,每不能然。饮食运为,恣其所欲。宜诫反奖,应呵反笑。至有识知,谓法古尔。傲慢已习,方复制之。捶挞至死而无威,忿怒日隆而生怨。逮之成长,终为败德。”他主张:“当及婴孩,识人颜色,知人喜怒,便加教诲。使为则为,使止则止。比及数岁,可省笞罚。父母威严而有慈,则子女畏慎而生孝。”袁采也指出:“人之有子,多于婴孩之时,爱忘其丑,恣其所求,恣其所为,„„日渐月渍,养成其恶,此父母曲爱之过也。”古有谚语“严家无悍虏,慈母有败子。”袁采也说“慈父固多败子”。在《韩非子·儿说》中有段话颇有哲理:“慈母之于弱子也,爱不可为前。然而弱子有僻行,使之随师。有恶病,使之事医。不随师则陷于刑,不事医则归于死。”这些主张对于我们理解严慈相济、教爱相辅,会有很大帮助。顺其性情,激发兴趣。
在中国传统幼儿教育中,有不少教育家深刻认识到,必须适应幼儿的身心特点,顺其性情,反对束缚、压制幼儿个性。王阳明指出:“近世之训蒙稚者,曰惟督以句读课仿,责其检束,而不知导之以礼;求其聪明,而不知养之以善。鞭挞绳缚,待若拘囚。”采用违天性、逆性情的做法,“盖驱之恶而求其为善”,结果是与教育者主观愿望相反,“偷薄庸劣,日趋下流”。他认为:“大抵童子之情,乐嬉游而惮拘检,如草木之始萌芽,舒畅之则条达,摧挠之则衰萎。”他主张幼儿教育最有效的方式是“诱之以诗歌”。“今教童子,惟当以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为专务,其栽培涵养之方,则宜诱之以诗歌,以发其志意;导之习礼,以肃其威仪;讽文读书,以开其智觉。”他强调幼儿教育必须使他们“趋向鼓舞”,“心中喜悦”。“今教童子,必使其趋向鼓舞,心中喜悦,则其进自不能已。譬之时雨春风,霑被卉木,莫不萌动发越,自然日长月化。若冰霜剥落,则生意萧条,日就槁萎。”诗歌、故事、舞蹈、游戏、旅行是幼儿教育的最好形式。林之望在《养蒙全鉴序》中说,“以童子之典教童子”,不仅“易记”,而且“易生其感发之心”,以产生共鸣,兴趣盎然。王筠还提出,为了维护幼儿的学习兴趣,应有劳有逸,注意调节:“小儿无常精神,必须使有空闲。” 量资循序,随其分限所及。
幼儿教育必须适应儿童年龄增长为根据的生理、心理特点,同时必须遵循学习内容自身的客观规律。量资循序,随其分限所及,正是这一客观规律的体现。孔子讲“欲速则不达”,孟子早就批评过“揠苗助长”的愚蠢做法。朱熹曾指出:“教小儿,只说个义理大概,只眼前事。
青岛飞洋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
或以洒扫,应对之类作段子,亦可。”唐彪《教女遗规》指出:“子弟幼时,当教之以礼。礼不在精微,止在粗浅。”王筠《教童子法》指出:“学字亦不可早。小儿手小骨弱,难教以拔蹬法,八九岁不晚。”崔学古在《幼训》中专写“量资循序”一节,指出:“为师父者,不量子弟之资禀,不顾学向之生熟,而惟欲速以求成。不知功夫有序,何可一旦助长?故昔谓教子弟不必躐等,当知循序;不必性急于一时,而在操功于悠久。日复一日,月复一月,年复一年,毫不放空,亦不逼迫。优而游之,使自得之。自然慧性日开,生机日活。” 王阳明对此更有精辟的论述。他说:“与人论学,亦须随人分限所及。如树有这些萌芽,只把这些水去灌溉,萌芽再长,便又加水,自拱把以至合抱,灌溉之功,皆是随其其分限所及。若些小萌芽,有一桶水在,尽要倾上,便侵坏他了。”“凡授书,不在徒多,但贵精熟,量其资禀,能二百字者止可授以一百字,常使精神力量有余,则无厌苦之患,而有自得之美。”这是很值得引起重视的。保教并重。
在幼儿教育中,开发心智固然重要,但身体健康更为重要。关注幼儿身体健康,成为中国传统幼儿教育的宝贵经验,也是一项有价值的教育原则。明代徐祯稷在《耻言》中记载:“富家得子而爱,咨于医曰:。‘若为婴勿病乎?’医曰:‘子曷不云,若为使勿病婴乎?’父爱子者多过,母爱子者多病。余饱余熜(过饱过暖),是生疾病,而能以义制食,婴病去半矣。” 中国古代积累了许多婴幼儿保健的经验。①戒饱暖。父母往往担心子女饿着、冻着,这本是人之常情,但做得过分了,反而有碍孩子健康。元代张从政《儒门事亲》中以“过爱小儿反害小女”为题,批评一些人养育幼子,盛夏之时,还用棉袄兜肚;天稍转冷,即将幼子封闭于密室,生起炉子烧热炕,唯恐寒气袭入;饮食则不管孩子肠胃,一听啼哭即喂乳,使之肠满肚圆,“此二者乃百病之源也”。古人历来强调“抚育子女,切戒饱暖”,“若要小儿安,常带三分饥和寒”。唐彪在《教女遗规》中说:“乳饮须有节,日不过三次,夜惟鸡将鸣,饮一次。衣用稀布,宁薄勿厚。”《礼记·曲礼》中也主张“童子不衣裘裳”。另外,过饱过暖还容易使儿童从小滋长奢侈之心,不利成长。所以戒饱暖是寓保教精神于一体的原则。②节嗜食。幼儿常有偏食、嗜食的习惯,这对孩子健康发育极为不利。徐春甫在《古今医统·婴幼论》中指出:“大抵爱子之偏,无出于母所嗜之食任其饱,足以致所伤。”元代朱震享在《格致余论·慈幼论》中主张幼儿饮食以清淡为宜。他认为,儿童“血气俱盛,食物易消,故食无时。然肠胃尚脆而窄,若稠粘干硬,酸咸甜辣,一切鱼肉、木果、湿面、烧炙、煨炒,但是发热难化之物,皆宜禁绝,只与干柿、熟菜、白粥,非惟无病,且不纵口,可以养德。此外,生栗味咸,干柿性凉,可以为养阴之助。然栗大补、柿大涩,俱为难化,亦宜少与”。这些有关饮食控制的主张,不只出于幼儿健康的考虑,而是试图借此来培养孩子清心寡欲的生活习惯,从而达到涵养道德的目的。不过,应当提出,这里所说限制儿童食用和鼓励儿童食用的食品,未必科学,必须用现代幼儿营养学加以验证。③任啼哭。啼哭是婴幼儿表达感情和需要的主要方式之一。张从政在《儒门事亲》中指出:“夫小儿初生,别无伎俩,惟善号泣为强。”父母疼爱子女,一见孩子啼哭不止,便大为不忍,百般抚慰,以致无不满足其要求,久而久之,啼哭就成为孩子要挟、制服父母的有效手段。古人强调不要因幼儿啼哭而满足其无理要求,成为一条重要教育原则。古人认为啼哭不仅对儿童无害,而且还有利于健康。啼哭可以清火泄热,是中医的传统观点。张从政说:“号哭者,乃小儿所以泄气之热也。”唐彪在《教女遗训》中指出:“小儿初生,勿勤抱持,裹而置之,任其啼哭可也。”当然也应注意,婴幼儿啼哭不止,可能是身体不适,以至生病所致,父母宜细细观察。④绝惊扰。避免外界异物、怪声惊吓儿童。万全《育婴家秘》中说:“小儿神气衰弱,忽见非常之物,忽见未识之人;或闻鸡鸣犬吠,或间牛马禽兽,嬉戏惊吓;或闻人之叫呼,雷霆、锐爆之声,未有不惊动者,皆成客忤惊痫之病。”此外,父母切不可逞一时之兴,或因一时之需而有意恫吓儿童。万全认为:“凡小儿嬉戏,不可妄指他物作虫作蛇。小儿啼哭,不可令装扮欺诈,以止其啼,青岛飞洋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
使神志昏乱。”徐春甫在《古今医统·婴幼论》中强调,不要猛然将小儿高举或放倒,这时小儿表面虽在强笑,内心则受到惊骇,会造成今后不良性格,乃至酿成疾患。这些多为经验之谈,有无科学根据,也当认真验证,教育者对此理应慎重,不可掉以轻心。⑤避险物。幼儿生性好动,富有好奇心,不知识别和躲避险物、险情。因此在幼儿生活环境中尽可能消除危险因素,避免伤害事故发生,至关重要。《小儿语》中强调幼儿忌讳接近“水火剪刀,高下跌磕”。万全在《育婴家秘》中也指出:“小儿玩弄嬉戏,常在目前之物,不可去之。但勿使之弄刀剑、衔铜钱、近水火,见鬼神耳。”这些经验和善意提醒确有价值。避免幼儿伤害事故发生确是一条重要的教育原则。有趣的是,有人还注意到另一种事实。张从政在《儒门事亲》中说:“富贵之家衣食有余,生子常夭;贫贱家衣食不足,生子常坚。”他分析说:“贫家之育子虽薄于富家,其成全小儿,反出富家之右。其暗含育子之理者,有四焉:薄衣、淡食、少欲、寡怒,一也。无财少药,其病自痊,不为庸医热药所攻,二也。在母腹中,其母作劳,气血动用,形得充实,三也。母既作劳,多易生产(分娩),四也。”这种说法恐怕也有一定的道理。
2、总结:中国的传统幼儿教育及现状
中国传统幼儿教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留下了许多宝贵的遗产。但是中国传统幼儿教育经验和遗产中也充满消极的、陈腐的、不科学的内容。随着中国传统社会的衰落,中国传统文化的缺陷也日益显露。
现在的家长喜欢把幼儿园当成是学前班,恨不得孩子在幼儿园可以把小学的知识全部掌握。忽略了孩子爱玩的天性。这种幼儿园小学化得现象也日益严重。虽然说21世纪的孩子们是祖国的花朵,但是这样看来,孩子们的负担貌似更重了。中国传统幼儿教育的弊端】更加突出。所以我们必须信心和必要认真加以清理,精心地进行研究分析,以现代幼儿教育的现实需要和未来发展为出发点,多吸取其他国家在这方面优秀的教学经验,继承和弘扬传统幼儿教育的优秀遗产。让我们祖国的花朵更美得绽放。
三、韩国的幼儿教育方式
韩国非常重视对青少年的道德品质教育,从小学一年级到高中一年级都设有德育课,这其中的礼节教育最令人印象深刻。
韩国学校中的礼节教育内容包括:
1、个人生活礼节,如坐、立、走的姿势,与人谈话时的语调、眼神及面部表情,接递物品时的举止;
2、家庭生活礼节,如对父母长辈、兄弟姐妹、亲戚邻里的礼节;
3、学校生活礼节,如对老师、前辈、同窗的礼节,上学、放学时的见面礼、告别礼;
4、社会生活礼节,如在社会交往中的鞠躬礼、举手礼、注目礼、对拜礼以及各种称谓;
5、国家生活礼节,如对国旗、国歌的礼节等。
至今韩国的每个家庭都有教育子女品德、修养的家训挂于家中的居室。这使得韩国的青少年大多讲究礼貌、尊重长辈。如果你有机会到韩国人家中做客的话,就会发现不论多小的孩子,都懂得为客人和长辈倒水时双手捧着,恭敬地奉上。有一次我在韩国朋友家中吃饭,席中主人上大学的儿子回来了,这个二十岁出头的小伙子见到家中有客,连忙十分恭敬地过来
青岛飞洋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
问候。我的同伴邀请小伙子喝一杯酒,这小伙子看到他父亲点头,才低眉顺眼地双手拿起杯,先是面对客人高高举起表示感谢,然后侧过身掩着杯喝了这杯酒。韩国是受中国儒家伦理思想影响颇深的一个国家,韩国人认为一个不懂得尊敬长辈、孝顺父母的人,根本就不能爱国。所以韩国的小孩在幼儿园里也是极其的听从老师和长辈的话。礼仪在他们心中早已根生地故,这一点比中国的孩子从小受到家长溺爱,不懂礼仪、任性举止等在幼儿教育中要更加可取。
(一)、韩国人为什么重视幼儿教育
韩国深受中国儒家文化影响,爱国主义观念深入人心,培养幼儿热爱自己的国家,热爱自己的民族,仿佛是每个韩国 幼儿园 的自觉行为。幼儿园 里除了有完善的设施外,环境创设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与爱国主义氛围。幼儿活动室都很大,民族特色突出,每问教室、幼儿活动室、教师办公室、园长 室、接待室以及幼儿生活的各个场所,都端端正正地挂有韩国国旗——太极旗。幼儿园 里韩式家具、民族服装、传统茶道、民俗文化、民族礼仪、民族艺术、民族节日教育的环境创设随处可见。由于 幼儿园 活动区较多,幼儿可以自由地选择活动的内容,可以到美术区去装饰国旗,到建构区拼摆民族建筑积木,到音乐区表演民族乐器,到活动区参观民俗文化和制作民间饮食。这些完全从爱国主义需要出发的民族文化教育,让幼儿感受到了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扩大了幼儿的视野,培养了幼儿爱国主义情感。
“身土不二”是韩国随处可见的广告词,意思是说,我生在自己的国家,拥有养育我成长的国土,在这生我养我的土地上生产的东西才是最适合我的。在 幼儿园,这成为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幼儿园 注意从小就教育幼儿知道自己的国家在哪些方面、有哪些物品是世界有名、亚洲有名的,教师和幼儿都以购买本国的物品,吃本国的粮食、蔬菜、水果,买本国生产的汽车为荣。公共场所到处都能看到高高矗立的韩国民族英雄的铜像。陈列韩国历史文化的博物馆、图书馆、美术馆、纪念馆、展览馆、烈士陵园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免费向社会开放。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大众媒体,各种节日、纪念日、集体活动等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活动到处都有。这些实实在在的爱国主义教育,增加了幼儿爱国主义的感性知识,增进了对祖国、民族的崇敬之情。
(二)、韩国基本的幼儿教育形式
在韩国,尊老爱幼、尊师敬长、对客人彬彬有礼,无论是学校、幼儿园还是家庭都非常重视。这使得韩国的儿童大多讲究礼貌、尊重长辈。如果你有机会到韩国人家中做客,就会发现不论多小的孩子,都懂得为客人和长辈倒水时双手捧着,恭敬地奉上。在韩国的幼儿园教育中,礼貌体现得更充分,长幼有序,童叟无欺,这些商品经济社会必须具备的品质,在韩国的幼儿园得到了充分的重视和培养。有的幼儿园专门开辟了礼仪室,教师和幼儿一起穿上鲜艳的民族服装,学习茶道。教师教幼儿如何倒茶,如何双手捧着茶杯恭恭敬敬地向客人敬茶,由此教授待人接物的方法,进行传统的民族礼仪教育。有的幼儿园还开辟了家政活动室,让幼儿学做小主人、小厨师,幼儿自己搓小糕团子,在教师指导下烧熟后,请客人和小朋友品尝。还有的幼儿园专门设置混合班或在开放幼儿园活动室每天进行大范围的活动,培养孩子相互照顾、团结合作的精神。
青岛飞洋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
韩国非常重视幼儿教育不论是公立还是私立幼儿园每学期开学前,幼儿园会把当年的教学计划送给家长,每周也会把具体的活动内容计划送给家长。不过最令人称道的还是,韩国幼儿园的教育在注重培养孩子的素质的同时讲究寓教于乐。我有一位朋友的孩子叫廉美,今年5岁半,在首尔市一家极为普通的公立幼儿园入托。该幼儿园四月、七月、十月和十二月的活动主题则分别是春、夏、秋、冬,主要是围绕这四个季节开展教学,注重培养孩子观察力。比如十月份的活动主题就有:“领悟秋天的变化”、“中秋节”、“累累果实”、“韩国的秋天”、“世界的秋天”。
其它月份的教学则结合韩国的传统、现实生活来教育孩子。比如五月是韩国的家庭月,韩国的父母节、儿童节都在这个月份。廉美小朋友所在幼儿园五月的活动主题就是“我和我的家庭以及邻居”。主要是培养孩子的自我认知能力、对家人邻居的感情、对周围环境的认知能力。比如说,在“我的邻居”这一活动中,要求孩子介绍自家的邻居,这样就自然而然地使孩子锻炼与人交往和语言沟通的能力,让孩子自然地除了关注自我家庭,也要关注周围的“小社会”。
(三)、尊师重教,关注教师专业成长
在韩国自古就有尊师重教、崇尚知识的美德,教师的待遇、地位及合法权益受到全社会的承认和保护,教师被全民族看作是神圣的职业,具有其他国家不曾有的特殊权利。在尊师重教方面,韩国的大部分孔庙保存完好,韩国人每年二月和八月初一都要祭祀孔子,这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保持全国祭祀孔子的国家。
幼儿园教师主要来自一般教育大学、专门大学和韩国放送通信大学,国立、公立幼儿园 教师是国家公务员编制,工资待遇受政府保障,月薪一般在80~50万韩元(相当于8千~.5万人民币)之间。幼儿教师都要接受不同程度的岗位培训。其中:④资格培训,为教师晋升获得积分;②一般性培训,用以扩展教师在教育理论和实践方面的整体知识;⑧调整性培训,专为新教师而设,使之尽快熟悉本职工作;④提高性培训,为在岗教师而设,使之更好地完成本职工作。另外,韩国国立教育大学还开办特别培训课程,学期两年,毕业授予硕士学位。晋升培训项目为期30天(80小时)或更长,而一般性培训为期60小时或更长。资格培训的对象是未来的 幼儿园 园长。
从995年开始,韩国政府主要采取两大举措来提高 幼教 师资队伍的质量。一是重视教师的职前教育,在大学增设幼儿教育专业,适当扩大招生比例,合理配置课程,为学生开设了许多专业理论课,如《儿童发展》《幼儿教育论》《 幼儿园 课程论》等。为提高从业五应性,打好学生教育技能基础设量了操作性较强的课程,如《幼儿司言教育》《幼儿音乐教育》《幼儿;术教育》《玩教具设计与制作》等使学生能学以致用,同时还有扩)学生视野的选修课,如《现代教甍技术》《社会关系》《美学》等课程以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发展学术的能力。二是加强教师的在职培训。缩短培训周期,将过去的教师工作5年才有一次轮训的机会,改为现在的工作3年就有一次轮训机会;延长培训时间,把过去的教师半年培训期增加至现在的年培训期。为了稳定幼儿教育师资队伍,不使幼儿教育事业中最宝贵的人才资源流失、浪费,韩国政府早在993年就着力于提高幼教工作者的待遇。据统计,2004年公立幼儿园教育工作者的人均收入较上年增长了2l%。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通过实地考察我们认为,韩国当代幼儿教育实践,为我国的幼儿教育事业发展提供了可以借鉴的经验,“学习的敌人是自己的满足,要学习一点东西必须从不自满开始。”让我们“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把我国的幼儿教育事业办得更好
青岛飞洋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
四、中国幼儿教育与韩国幼儿教育的差异
(一)、中国幼儿教育与韩国幼儿教育的区别
在中国常常有这样的现象,家长们很少带小孩子们出外远行,即使出门也要捂得很严实,做足各方面的准备。而韩国人则采取“粗放式”育儿。韩国人周末爱举家到大自然里游山玩水。这时候经常可以见到家长们身背几个月大的孩子,手拉着一个三岁左右完全能走的孩子一起爬山的情景。有时小孩子爬累了,走不动了,家长们也很少抱起他们,而只是在一边等他们休息一会儿再接着走。有几次和韩国朋友们一起出外玩,常见到他们带自己的小孩子一起参加,碰到路途远,孩子显得相当辛苦。后来我就忍不住问,这样孩子会不会生病,是不是家里没有老人照顾?韩国朋友觉得这是再自然不过的事,他们觉得只要有机会就应该多带孩子出去,虽然路途中辛苦一点,但对孩子也是锻炼。韩国人认为从小就要锻练.只有通过锻炼才能渐渐培养孩子的毅力。
去年五一期间,我和几个日本韩国的朋友出去游玩,他们大多都已经结婚生子,所以他们都带着孩子一起出来玩。我发现咱中国的孩子,在吃苦和毅力,以及做事的条理性等方面,与日韩小朋友有不小的差距。”其中的我的一位中国朋友感叹道,“比如,爬山时,中国小朋友喊累让父母抱;而日韩小朋友,哪怕只有三两岁,家长也是牵着手往上走。我抱孩子时,对方家长都很纳闷儿地问我,为什么要抱孩子。”彼此交流后,我的那位朋友有点脸红,“日韩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有好多和咱们不一样的地方,让人惭愧。”
在开发区经营惟道智能有限公司的吉水春荣,父亲是战争遗孤,他说:“记得我当时带着儿子去日本,发现孩子很不适应日本的幼儿园。比如,家长送孩子时,如果替孩子拿了书包,会被人耻笑;日本幼儿园的孩子冬天都穿短裤上学,当时我向老师求情,说怕孩子感冒了,结果老师很不理解地看我。而日本的父母则对我说,孩子到幼儿园就是要‘得病’的,不得病怎么能锻炼结实?幼儿园也举办运动会,孩子小,跑不远,还经常摔倒。可你就是痛哭涕流,也没人去帮你,只能自己坚持下来。”
一位韩国家长也表示:“在韩国,小朋友在一起踢球,身上经常青一块,紫一块的,家长从来不会埋怨别人的孩子。相反,在我们看来,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够坚强。”
“韩国小朋友特别有礼貌”,朋友告诉我说,其实礼貌教育都是从环境入手的。比如幼儿园有家政活动室,让孩子从小学做小主人、小厨师,自己做的打糕要请客人和小朋友品尝,无形中,就培养了礼貌意识;另外,在韩国家庭中,都把教育子女品德、修养的家训挂在显眼的位置。在他们看来,不尊重别人,不孝顺父母的人,就不懂得爱国。五月是韩国的家庭月,因为韩国的父母节、儿童节都在这个月份。这时候,老师就让孩子讲述自己与家庭成员
青岛飞洋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
和邻居的故事,通过这样的故事,让孩子们知道如何与人相处。”
(二)、精华”再“升华”
目前,对大多数幼儿来说,由于他们从小就受到父母比较多的呵护、宠爱,生活技能基础较差,这样面对未来的职业家庭等方面都会出现困难和障碍。推广幼儿生活技能训练计划,包括针对幼儿的生活技能训练,是幼教环节中必不可少的内容。这一点在初入园的幼儿身上表现最明显。我在带小班时,大部分孩子不会自己穿衣服,户外活动前穿衣服总要老师一一代劳,这样,既浪费时间,又容易使幼儿养成一种依赖性。很不利于他们自理能力的提高。怎样才能让这些孩子自觉轻松的学会这一基本技能呢? 我尝试过手把手地教他们,但效果不明显,幼儿学习时也很不情愿,于是我尝试着将穿衣服的步骤编成一首有趣的儿歌,同时配有清楚的图解,并把它作为一节课去专门教授,课上我邀请了大班的小朋友为幼儿做穿衣服表演,表演时配以儿歌讲解,如:“捉领子、盖房子、小老鼠钻洞子、吱钮吱钮上房子。”小朋友听了儿歌非常感兴趣,亲自跟着老师的指点和图解的提示学习穿衣服,这样就轻松地解决了这
难题。从此,幼儿每次穿衣服都会边背儿歌边快速地穿衣服,神情像在玩游戏一样,再也不会皱着眉头说不会穿啦。
从这件简单的事例上使我得出一个结论:教幼儿学习一种生活技能的难点不在于他们原有的技能如何,而在于教师如何找出适宜他们接受的学习方法,如果能将这些方法渗透到日常生活中,体现在随机教育上,投入到活动区活动里,真正营造一个自然、周密、轻松的主动学习氛围
1、组织集体教育活动,即如何进行课堂教学
同中小学一样,幼儿教育最核心的组成部分是集体教育活动,既课堂教学,但我们的教育特点强调的是让幼儿在游戏中学,自愿主动的学,要顺应他们的认知规律,试想让幼儿规规矩矩地坐好听老师讲课,既束缚了他们好动的天性,又不会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所以这种方式不可取。幼儿的学习特点与青少年相比有显著的区别,可概括为:“好奇、好想、好问、好动”,这分别来自于他们的四种心理潜能:“观察力、想象力、求知欲和创造力,只有达到这些心理需求,才能让幼儿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发展。”
在实践工作中,我发现幼儿对音乐课的接受相对困难,一般的授课程序是:让幼儿学会歌词——教师范唱——幼儿学唱——熟悉后独立演唱。整个过程显得呆板,而孩子在演唱时也无精打彩,拖着长音毫无美感可言。
于是,我作了如下尝试,首先,对幼儿学习记忆歌词速度慢、时间长上做出改进,针对幼儿先天具备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我们应当加以有效地引导和利用。授课前我为幼儿设定歌曲的主人公,请幼儿围绕设定的主人公编歌词,对幼儿的思路作简单的引导,让他们抓住重点去描述。比如:为小鸡编歌词必然要想到小鸡怎样叫,它有什么样的代表性动作,独特的本
青岛飞洋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
领等。当然,一首歌曲的歌词应当符合整齐的韵律,在幼儿创编的过程中,我在认可他们创编成果的同时,对不符合要求的地方稍作改动。这样,一首由幼儿亲自参与创编的歌词内容就产生了:“小小鸡,叽叽叽,东跑西跑捉虫子,叽叽叽叽叽叽叽叽。”读起来朗朗上口,极大地肯定了幼儿的成绩,调动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很轻松地便学会了歌词,再由教师为其配上乐曲,幼儿不需要教师范唱就能跟上乐曲自如地演唱。
这样,一项平时不易被幼儿接受的教学内容,在短时间内达到了教学效果,孩子们再也不会觉得上音乐课枯燥乏味了。将这种教学方法推广到其它类型的课程中,同样会取得预想不到的效果。而这一方法的本身也为今后幼教课程改革任务中怎样激发幼儿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与幼儿进行情感沟通
幼儿教育较特殊的一面也体现在教师与幼儿类似于母子一样的情感交流上。孩子入园后,与教师交往的时间比同父母交往的时时还长,这样就造成了幼儿对教师的情感依赖,老师的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句表扬的话都使孩子的心灵受到很大的触动,所以我们对待孩子也应该像妈妈那样耐心、细致、关怀备致。
我实习的班里有这样一个特殊的男孩叫兵兵,刚入院的
青岛飞洋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
参考文献
1、《新商报》记者李晓东
2、《国学教育》 作者 小瑜儿
3、广东省教育厅《国外动态与信息》
第四篇:中韩对比教育学论文(xiexiebang推荐)
中韩高考制度对比及其启示
摘要:为了进一步深化中国教育改革与高考制度的革新,我们中国应博众家之所长,结合我国的国情及教育现状,改善我国现有的高考制度中的弊端及瑕疵。为此本文将中国与邻国韩国的高考制度分别从科目设置(即考试内容)、实施方式、录取标准(即准录制度)进行了对比,将两国在高考制度上的异同点进行剖析,并在此基础上论述韩国高考制度带给我们的思考与启示。
关键词:高考制度;中国;韩国;对比研究
Abstract:To deepen the reform of Chinese education and the revolution of the higher education entrance system,China should take advantage of every countries' educational system.Combining the current state of china's education,we can improve the shortcoming of our system.this report has compare Chinese university entrance exam with Korean one.there are 4 divided part,the fixed subjects,the approaches,and the rules.the differences will be analyzed,on which gives us some new ideas.Key words:higher education system;Chinese;Korea;research study
一、中韩两国不同的高考制度
无需赘言,无论是对个人还是国家来说,高考是一项关系到国家繁荣,社会稳定的重要考试制度,是联系中学与高等教育的纽带。然而,近年来为保障教育公平性,在群众中对教育改革的呼声越发高涨。下面就从以下三个方面做两国异同的分析。
(一)科目设置
就目前来说,在中国,高考制度中的科目设置是采用文理分科制度。但其改革的进程是漫长而曲折的:中国自1952年全国实行统一高考以来,高考科目的设置就一直在不断改进.1977年恢复高考后,考试科目设置再一次又只分文、理两类,取消了单独分“医”的专科。经过10年改革和试点后,最终“3+2”的方案提出了。该方案不尽如人意。为了实行高中教育的素质化,教育部于 1998年提出了“3+x” 高考
教育心理学之中韩高考制度对比
科目设置改革新方案。根据新方案,除语文、数学和英语这三门必考科目外,各高校可根据专业要求从中学物理、化学、生物、政 治、历史、地理6个科目或综合科目中确定一门或几门考试科目作为“x” 提供给学生。
相比较而言,现如今韩国的高考科目设置--大学修学能力考试具有学科测验与升学适应性测验统合的性质,其考试目的是对考生高中及高中以前学校教育阶段学力和是否具备进入大学学习能力的考查,而命题范围是高中及高中以前学校教育阶段的全部文化课。韩国的 “大学修学能力考试” 既分文理科,又设文理科的必考及必选考试科目和任选考试科目。但在20世纪80年代初,韩国对大学科目一度压缩到4门,即数理领域、语言领域、外语领域、社会探究领域或科学探究领域。可见也是历经千辛万苦才取得成绩的。
通过以上陈述,可比得两国在科目设置的改革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一是在考试的性质和目的上,中国的高考属选拔性质,其考试的目的主要侧重于考查考生的入大学学习能力,而韩国 “大学修学能力考试” 则属于学科测验与升学适应性测验统合的性质,其考试目的是考查考生的一般学力和入大学学习的能力,强调跨学科知识的渗透;是一种融会贯通。
二、是在命题范围上,中国高考的内容只覆盖了高中阶段的主要文化课,而韩国“大学修学能力考试” 内容则涵盖了高中及高中以前学校教育阶段的全部文化课;
三是在考试的要求上,中国考生只有选择考文科或理科的权利,而韩国 “大学修学能力考试” 既划分文理科,又以单一类型的试题规定了文理科的必考及必选考科目和任选考科目。大大增宽了学生的选择范围。
(二)实施方式
中国高考的实施方式现为统一考试,分省命题。进入21世纪后,在高考实施方面进行了较大的改革。自2002年上海北京实行自主命题以来,主命题的省、市已达到16个,涵盖了6大区域,基本形成了“统一考试,分省命题” 的格局。
相比较而言,韩国的高考教育已经发展的较为合理与成熟:大学单独考试、国家考试或两者并行不断更迭。1944年韩国实施新的改革方案,该方案允许各大学单独举行考试,以扩大它们在选拔录取时的自主权。在统一组织学能考试的基础上,允许各大学举行不多于两科的笔试,笔试可以由各高校联合命题,也可以各校单独命题,试题将从中央教育评价院题库中选取。该改革方案一直延续至今。
从中韩两国高考实施方式的改革可见,中国高考实施方式是由集权走向分权,由 “统一考试,统一命题” 走向 “统一考试,分省命题”。这种方式主要有调动地方积极性,实现多样化、个性化命题新机制的优点。韩国高考实施方式是在统
教育心理学之中韩高考制度对比
种灵活的高考制度。这既有利于推进中学的素质教育,促进高校合理选拔人才,又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保证其个性的发展。
2.多元化。
目前我国招生制度的选拔方式、选拔范围、录取评价等还比较单一,不太合理。因此要积极探索并建立有助于反映学生综合素质、个性特长和探究创新 能力的多元化的考试评价系统和录取方式。可以考虑将高考成绩作为评价录取的依据之一,同时兼顾考生高中阶段学习情况、校长推荐信、教师评语、个性特长等综合 因素进行录取,并逐步增加它们在评价体系中的比重。这种做法能较好地避免传统高考 “一次考试定终生” 的缺陷,同时也较好地避免了基础教育向应试教育方向畸形的发展,也有利于高等学校选拔到真正优秀的人才。
第五篇:中美婚姻观差异 论文
浅析中美婚姻观差异及其形成原因
裴鸽鸽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 外语系 河南 郑州 450011)
摘要:中国的婚姻建立在家庭条件和容貌之上,而美国更多建立在共同的兴趣爱好之上。中美不同的生存环境影响了人的性格,男女在经济中的不同地位决定了他们在家庭中的地位,而中美经济方式的差异决定了各自婚姻观的不同。社会价值观是社会思想的主流,无形中影响了大众的婚姻观。宗教信仰在婚俗方式,婚姻维持等方面更是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关键词:中美婚姻观 家庭条件共同爱好 生存环境 经济 社会价值观 宗教夫妻从相识、相知、相爱、相伴、到相守,要经历友情、爱情、同情、恩情的各种体验,而婚姻是对男女关系最直接的定位,无论哪个人在哪个国家都要面对。婚姻作为文化的一部分浓缩并反映了它所处社会的文化特征、道德信仰、经济与政治等文化现象值得我们深思,本文就中美婚姻观差异及其形成原因作初步探讨。
一 中美婚姻观对比
1.提到中美婚姻,有人形象地比喻:“对中国人来说,结婚更像一种商业活动,所以叫经营婚姻;而对于美国人而言,婚姻更像家家酒,爱到一起翻天覆地,不高兴了就一拍两散。”中国婚姻特点:改革开放前,低质量,高稳定,60%的夫妻婚姻是“凑合型”;之后性观念混乱,离婚潮泛滥,则是低质量,低稳定。而美国人所信奉的既不是严格的单偶制,也不是完全开放的关系,而是对爱情、特殊癖好和多种伴侣关系的包容。经调查,中国人的择偶标准是:长相、年龄、家庭条件;而美国人的择偶条件是:尊重、信任、兴趣。
2.说到家庭条件,从择偶开始,中国人就视婚姻往往成为买卖,而美国人则将
婚姻视为卖买。在中国的婚姻中,人们较多的说法是男人娶老婆,而很少有人会讲女人娶老公。所以男女婚姻更多地像是做一桩买卖,既然是买卖那就离不开钱。如今没房子的男人在有些女性眼里根本算不上男人。在一些女人心里,一套房子顶得上一百个白马王子,结婚是最好的商业投资机会,电视剧《蜗居》就揭示了这一残酷现实。而著名思想家恩格斯则尖锐地指出,为钱结婚无异于长期卖淫。美国人的婚姻是将买卖两个字颠倒过来,称之为卖买,男男女女即是卖家也是买家。女人要找个如意郎君,首先得把自己卖出去,不论是聪明的大脑、杰出的才华、漂亮的脸蛋、姣好的身材还是共同的兴趣,这些都是资本,男人若买账,那就是对婚姻下了订金。在物质这一点上美国人很看得开,不怕结婚时啥都没有,只要夫妻能同甘共苦,面包会有的、汽车会有的、房子也会有的。
3.结婚时,中国的婚俗程序繁多,讲究所谓的“排场”改革开放后,婚礼越办
越奢侈,婚庆公司、婚纱照相馆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某种程度上,中国的婚礼是在作秀,用外在的奢华宣扬貌似浓烈的爱情,而真正的爱情似乎不再神
圣至上,婚姻也变得随便了。从电视速配到网上恋爱的风靡;从婚外情到包
二奶,离婚率随着GDP攀升,婚姻更多的只是流于形式。而美国人的婚礼
简单浪漫,不会过多讲究形式。婚宴以舞会结束,新郎新娘共跳第一支舞,以庆祝他们新生活的开始。
4.婚后,中国人则是把孩子当作父母之间的粘合剂,维持婚姻的纽带中国人对
婚姻的理解多为过日子,男人娶女人除了生理需要外,主要是能传宗接代,而且最好是白头偕老。中国不少人认为,感情、家庭和子女是维持婚姻最主
要的因素。天津妇联的一项抽样调查显示,81.7%的人把子女作为维持婚姻的重要因素。美国人婚姻的维持则是建立在相互吸引,尊重之上。美国一项
全国性调查显示,孩子对父母来说是个人成就感的最重要源泉,但成功的婚
姻更为重要。美国人对他们的孩子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但他们显然没有将
孩子视为父母之间的黏合剂。非营利性的皮尤研究中心发现,在使婚姻成功的因素中,忠诚和幸福的性关系、分担家务、丰厚的收入和良好的住房条
件以及共同的宗教信仰和共同的兴趣爱好等都排在孩子之前。对他们,婚姻
同生活的其他部分一样,只是个人满意度的问题。”当被问到婚姻的目的是
什么时,有四分之三的美国人说,它是成年人的“共同幸福和成就感”,而
不是“生育和抚养孩子”。显然,美国人的婚姻观更人性化。
二 中美婚姻观差异形成原因
中美婚姻观差异主要源于其经济方式,生存环境,社会价值观,宗教信仰,及人文心态的不同:
1.经济方式不同:中国文化根治植于农业社会的基础之上,在农业经济中,体力健
壮的男性成为劳动的主体,经济基础决定男女在家庭中的地位,男性是家庭的支柱,女性的劳动可有可无,可以忽略不计,久而久之形成了阴性崇拜现象,而封建小农经济在中国有几千年的历史,其思想残余仍世世代代影响着人们的行为,直至今日,男性仍在中国家庭中占主导地位。而美国女人体格较为健壮,不存在男女劳动性别上太大的差异,再加上建国历史短,没有封建残余的影响,较早进行工业革命,男女经济地位差别不大。
2.生存环境的不同:从地理环境上看,古代中国地处半封建状态的大陆地域,较为封闭的地理形态形成了人们较为封闭的思想,再加上统治者的专制和愚
民政策,使儒家思想一枝独秀,而极少与西方交流。而美国两边濒临海洋,便利的海运为早期与其他国家的交流提供了条件。而且,美国作为一个年轻的国家,独立性和开拓性较强,积极与其他国家交流,主流思想在各种思想
碰撞中迅速发展。
3.社会价值观不同: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历史的过程中,儒家思想一直
占据着根深蒂固的弦统治地位,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极其深刻而久远的影响。
中国人以谦虚为荣,以虚心为本,反对过分地显露自己表现自我。因此,中
国文化体现出群体性的文化特征,这种群体性的文化特征是不允许把个人价
值凌驾于群体利益之上的。《新结婚时代》里有这样一句话:在中国,嫁给
一个人就是嫁给了他所有社会关系的总和。我们传统婚姻观念的精髓,家庭
第一,个人幸福微不足道。在这个伟大传统观念影响下,千百年来,无数的相爱之人放弃了终身的爱情和幸福,并因此得到心灵的平静和自慰。而对于
集体而言,小家庭自然要让位于集体。自古就有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伟大榜样,主流思想宣扬的也是先国后家、先公后私的意识,违反者便会
被认为是自私自利,缺乏高尚的道德情操。仅就体育圈来说,不要说老婆生
产运动员仍然坚持在赛场奋战的例子不胜枚举,就是亲人去世运动员忍住悲
痛坚持比赛的也屡见不鲜。“谦虚”这一概念在西方文化中的价值是忽略不
计的,西方文化体现出个体文化特征,这种个体性文化特征崇尚个人价值凌
驾于群体利益之上。在美国社会,主流的观点永远是家庭比工作重要,当工
作和家庭发生严重冲突的时候,让的都会是工作。对NBA熟悉一点的朋友
也都知道,只要NBA球队中的球员因为家庭发生重大事情,诸如孩子出生、亲人病重或者死亡等原因请假,即使是在打总决赛,球队都会一律准假,毫
无疑义。
4.宗教信仰不同:佛教传入中国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人们相信有“佛主”在左右着人世间的一切。佛教与人类社会发展“男大当婚,女大当嫁”的规则
相反,它不主张婚姻,典型的就是抛家弃子、出家修行。在西方许多国家,特别是在英美,人们信奉基督教,大多是虔诚的基督教徒。基督教认为,男
人和女人的和谐是根本的和谐,男女要为互善、互爱、相互促进而结合。美
国婚姻其中的基督教模式就是:上帝意志决定,为个人利益结合,忠诚互爱
到永远。
5.社会风气、人文心态不同:中国传统上受儒家思想的影响,主张门当户对、三纲五常,重视女性贞操,婚姻观一般先要说传宗接代、而男女要百年好合,一定终身。为了传宗接代,中国家长竭尽全力为孩子们的婚姻提供较好的物
质条件。而美国的婚姻观念则认为:婚姻是男女间的契约关系,属个人私事,任何人不能干涉。一个人有权选择和他(她)最喜欢的人生活在一起,一旦
发现现有的婚姻是一个错误,他(她)有权作第二次选择,强迫两个不相爱的人生活在一起是残忍的。美国的年轻人结婚,虽然也有一些父母帮助买单的,但那时出于父母主动资助,社会风气的主流还是自力更生办婚事。我想,这和美国人普遍认为成年后就从父母那里独立出来,应该独立自主自食其力的理念一脉相承的。不仅在操办婚事上,在生活中许多方面,成年后的年轻
人都是自己打拼,很少有靠着父母使劲啃老的现象。而在国内,成年后的年
轻人靠父母买婚房、办婚礼、帮找工作、帮带孩子、帮操持家务的现象还很
普遍。其次,美国人确实不大攀比,极少有比排场的现象。不仅在婚礼这件
事情上很少攀比,在其它许多事情上也是如此。攀比是种很不健康的心态,这种心态促使人们脱离实际产生一些超出自己支付能力之外的欲求。
三 结论
通过以上对比,让我们更清晰地看出中美婚姻的差异及形成原因,使我们了解了中美文化的背景与历史,从而有助于我们以更为广阔的视野透视不同民族间的文化差异。了解中美差异的目的在于使不同民族之间进行的更好的对话与交流,使我们更好地进行跨文化交际与跨文化传播。
参考文献:
1)
2)
3)
4)
5)席晓《由中西婚礼习俗看东西方价值观之异同》(《考试周刊》2008年29期)胡文仲,毕继万.跨文化非语言交际.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姜文华,洪杰.儒家思想与传统婚丧习俗.民俗研究,1996,2. 罗秀《简释中西方文化差异》(中南民族大学校刊)[William J Fitzpatrick,Jane Austin’s PRIDE AND PREJUDICE,Simon & Schuster,1964.6)Nark Schorer.Pride and Prejudice,Riverside Edition—B1,Boston,1956.7)董天冯丽博平玮(华北电力大学河北•保定071003),传奇传记文学选刊
8)[新西兰]陈文照.外国习俗丛书.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
The different concepts between US and China & The reasons for it
PEI Ge-ge
(Foreign language Department of North China Institute of Water Conservancy and Hydroelectric Power,Zhengzhou 450011,China)
Abstract: Chinese marriages are based on family conditions,while Americans ' marriages are based on the same hobby.Their different survival environment affect
the people' characters and influence people's thoughts of their respective marriages.Men and women in the economy of different status determine their positions in the
family, which determines the differences in their marriage.Social value is the
mainstream of different thoughts, and it indirectly affects the public's view of
marriage.Religious beliefs also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marriage customs and
marriages maintaining.Keywords: concept about marriage between US and Chinafamily conditionssame hobbyliving environmentthe social valuesrelig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