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韩职业教育比较

时间:2019-05-14 02:03:4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韩职业教育比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韩职业教育比较》。

第一篇:中韩职业教育比较

中韩职业教育比较

王一民

(沈阳职业技术学院,辽宁沈阳110045)

摘要:分析对比了中韩高职教育在教育观念、师资结构、课程体系等方面的差异。提出要加大宣传力度,转变传统观念;加大改革力度,放宽学制和专业审批权;加大校企合作力度,引进优秀师资;加大政府支持力度,提高工作待遇。

关键词:高职院校;职业教育;中韩比较

去年我有幸参见辽宁省教育国际合作促进会组织的考察团到韩国考察。在韩国考察期间我走访了韩国庆东情报大学、水原大学、大田大学、清州大学等学校,其中庆东情报大学是一所高等职业学校,我对这所学校情有独钟,进行了较深刻的了解。回国后同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进行了比较,有所感悟,随笔写来希望对关心我国的职业教育的有识之士有所启迪。

一、中韩两国职业教育方面的差异

中国是发展中国家,韩国是中等发达国家。中国是温饱型社会,韩国是消费型社会。中国的社会福利和保障体系刚刚起步,韩国的社会福利和保障体系已经完善。中国职业教育主要靠政府办学,韩国职业教育主要依靠企业办学。由于中韩两国发达程度不同、办学机制不同等因素,使得两国的职业教育在就业观念、专业设置、课程设置、教学计划、课程结构、授课方法、实践教学等方面都有很大差异。

1.就业和用人观的差异

在中国,高等职业教育是一个新兴的教育层次,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人们对高等职业教育和以前的高等专科教育有所混淆,对就业观和人才观有很大的偏见。从学生本人和家长的角度看,他们认为“我是大专毕业”不应该从事生产、服务和商业的一线工作,应该从事管理工作,所以经常抱怨工作累、待遇低。从用人单位的角度看,他们认为“你是大专毕业生”应该懂得很多理论知识,所以经常抱怨现在的大学生不如从前。

在韩国,高等职业教育开展多年、定位准确,学生、家长和用人单位都不会产生认识误区。例如,在庆东情报大学的《消防安全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初次工作岗位就是消防员;《美容艺术设计》专业的毕业生初次工作岗位就是美发店服务员;《皮肤美体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初次工作岗位就是美容按摩院的服务员;《机动车维修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初次工作岗位就是汽车清洗维修厂的工人。对此学生、家长和用人单位都无异议。我和一些韩国学生交谈,他们都是凭喜好选择自己的专业的,对职业的高低贵贱之分看得很淡。

2.专业设置与课程设置的差异

在中国,高等职业学校的专业设置是由国家教育部规定的,适应社会需求转向慢,缺乏灵活性。特别是课程设置,由于前面提到人们观念上的差异,目前我国高职院校课程设置大多还带有“专科”的影子,没有完全脱离以学科为本位的课程体系。这使得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学制长(通常为三年)、公共课与专业理论课偏多,应用课、实践课偏少。

在韩国,高等职业教育学制都是二年。没有单独开设的公共课和专业基础课,所有的课程都是围绕培养目标设置的。例如,在庆东情报大学《警护跆拳道》专业开设英语和文秘课程,而《美容艺术设计》、《土木》等专业就不开设英语和文秘课程。《土木》、《皮肤美体管理》开设化学课程,而其他专业就不开设。

专业设置也很灵活,注重实用性、应用性,三产类专业占很大比重。例如,《美容艺术设计》专业、《皮肤美体管理》专业、《装修重新设计》专业、《电脑游戏动画片制作》专业、《饮食烹调》专业、《饭店观光》专业等等。

3.教学计划和课程结构的差异

在中国,虽然近年来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计划的制定从培养目标、职业规格出发已经有了较大的改变,但是还没有真正脱离“学科为本位”的痕迹。教学计划中课程类别由原来的“老三段”(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变成了“新三段”(公共课、技能课、实践课)。所谓技能课实际上是专业理论课的“改良”仍然存在着理论实践脱节的现象。

在课程结构上,还是多门课程“齐头并进”,不利于实践技能的掌握和学生勤工俭学。在韩国,教学计划中课程设置是模块化的,按技能划分。课程设置由易到难,按操作程序分模块,按模块分段教学,一门课、一门课的学习。例如,《美容艺术设计》专业的课程分为三类技能:美发、美甲和美体。美发包括洗发、头部按摩、剪发、烫发、染发、吹风、发饰造型等;美甲包括手指、脚趾甲的剪修、保养、上色、彩绘等;美体包括体毛处理、人体彩绘、纹身等。首先由美发学起,先开洗发课,在1周内学生学习的就是洗发一门课。尔后再学习头部按摩、剪发、烫发、染发、吹风、发饰造型等课程,都是分段教学。

这种课程设置首先利于技能的掌握,我们都知道技能学习“一气呵成”比“零敲碎打”效率高,其次利于工学结合,学生勤工俭学,学会一种技能,就可以利用这门技能“打工”。韩国的学生都是这样进行勤工俭学的。

4.师资结构与授课方法的差异

在中国,职业学校的教师目前也涌现了大批“双师型”教师,但真正来自于企事业一线的教师很少,授课方法和授课内容无法真正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学与生产相结合。

在韩国,职业学校的教师大多都有第二职业或有自己的产业,都是生产、经营和管理方面的专家。例如,《机动车维修管理》专业的教授一般都有自己的汽车维修厂,《影像制作》专业的教授一般都在电视台兼职,《美容美发》专业的教授一般都有自己的美容店或美发店等等。这样的教师真正具备“双师”能力,授课内容和生产、商务和管理的实际情况完全一样,授课方法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例如,一堂洗发课,开始教师边讲授边操作,从不同类型洗发剂用法到不同发型洗发手法,有理论有实践,理论与实践完美结合,接下来就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实践操作,真正做到学有所用。同时学生的实践活动和“勤工俭学”都可以在教师开办的企业中进行。这样的学生毕业马上就能投入工作,授用人单位的欢迎。

5.职业素质教育方面的差异

在中国,职业素质主要是在专门开设的德育课、职业道德课中进行,在其他课程中很少有教师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和职业安全教育。这不是说我们的教师不重视职业道德和职业安全,关键是前面提到的我们的教师具备实际工作经验的少,所以很难在授课中融入职业道德和职业安全教育。

在韩国,由于大多数教师都具有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因此在教学中都能够自觉地、自然地传授职业道德和职业安全教育。所以韩国职业学校的毕业生在职业道德和工作规范上都非常优秀,具有很高的职业素质。

二、我国的职业教育如何发展

面对我国职业教育与韩国职业教育的差距,我认为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努力:

1.加大宣传教育力度,转变传统观念

从各级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各职业院校、各新闻媒体,要加大对职业教育的宣传力度,使用人单位转变用人观,在选择人才上不盲目追求高学历,懂得按需选人,按需用人;使家长和学生转变人才观和择业观,认清什么是人才和行行出状元的道理,摒弃“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封建思想,树立在生产一线工作光荣的思想。

2.加大学制改革力度,放宽审批权

教育行政部门和税务部门应该适当放权。早在2004年教育部下发的[2004]1号文件就指出:“大力推进灵活的教学管理制度,引导学生自主创业。高等职业院校应根据本地区、本行业的人才需求状况以及职业技术与职业岗位的特点,以满足岗位(群)的能力、素质培养要求为标准,在各专业中推行弹性学制和以学分制为主要内容的灵活的教学管理制度。”要真正实现弹性学制和学分制,首先,教育行政部门应该放开专业审批权和毕业证弹性验证。使高职院校能够根据市场人才需求调研报告及时调整专业、修改教学计划、提前或错后毕业。其次,物价部门要简化物价审批程序,使学校有权按学分收费。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弹性学制和学分制。

3.加大校企合作力度,引进优秀师资

学校要加大校企合作力度,引进在生产、商业、管理业一线工作的优秀工作人员客客座教授,我们的教师也要走出去,真正到生产一线工作一段时间,建立一批有一线工作经验的优秀教师队伍,才能培养出专业对路、用人单位满意、有就业竞争力的高技能人才。用人单位、家长和学生才能认同高职教育,转变观念。

4.加大分配政策调解力度,提高高职生待遇

最好关键的一点,政府要加大政策调整力度,提高高职生的待遇,学习发达国家的工资政策,实行按学历划分最低工资制。尽早制定出符合我国国情的工资制度。使企业放弃盲目追求高学历的做法,高职生毕业后工作有保证。

我相信通过政府、学校和每位职教工作者的努力,职业教育的春天是会尽早到来的!Abstract: The analysis has contrasted the Chinese and South Korea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aspect the and so on education idea, teacher’s structure, curriculum system difference.Proposed must increase the propaganda dynamics, the transformation traditional ideas;Increases the reform dynamics, relaxes the educational system and the specialized examination and approval power;Adds seniorcolonel business cooperation dynamics, the Introduce the outstanding teachers;Enlarges the government to support dynamics, improves the work treatment.Key word: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Chinese and South Korean comparison

第二篇:中韩文化交流

由“大长今”出发,看中韩(朝)的文化交流

第六小组

组长:徐翊榕 组员 崔钟月 乔睿 赵丽楠

摘要:

中韩两国是一衣带水的邻邦,两国的文化联系源远流长。历史上,儒学文化对双方都有重要影响,传统文化中的佛教也是相互渗透

【1】

。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同文(汉字)的书写方式在双方的交流中起到特殊的作用。中韩文化交流史是两国对外文化交流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现在有众多关于中韩文化交流的文献,但主要体现的都是中韩的文化交流史以及互相的文化渗透,以及对现代中韩交流的影响。我们借鉴了这些文献,但同时也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古代韩国(朝鲜)有很长一段时间是作为中国的附属国,那么,这对于中韩两国的文化交流有影响吗?同时,我们也借鉴韩剧《大长今》,来一窥中韩的交流。

关键词:

中韩交流

古往今来

未来发展

大长今

(一)、不同阶段的朝鲜(韩国)以及中韩文化交流

檀君朝鲜

檀君朝鲜(前2333-前238)朝鲜神话时代。朝鲜在13世纪创造的《三国遗事》记载,公元前2333年,天神桓雄和“熊女”(本意是熊变成的女子,可能是以熊为图腾的部落女子)所生的后代檀君王俭在平壤建立王俭城,创立古朝鲜国-檀君朝鲜。

箕子朝鲜

箕子朝鲜(约前1122-前194)。在中国西汉历史学家司马迁的名著《史记》中记载,商代最后一个国王纣王的叔父箕子(商人华族)在周武王伐纣后,带着商代的礼仪和制度率五千商朝遗民东迁至朝鲜半岛北部,被那里的人民推举为国君,建立“箕氏侯国”,史称“箕子朝鲜”。朝鲜人时常以“箕圣”来称呼箕子,而称自己的国家叫“箕圣国”。

卫满朝鲜

汉初,燕王卢绾叛汉后逃至匈奴,其部将燕国将军卫满(鲜卑族)率千余人进入朝鲜,并成为箕子朝鲜的宫相。卫满于公元前194年在平壤一带建立政权,推翻了箕子朝鲜,史称“卫氏朝鲜”,其势力范围扩张到了今首尔一带。公元前108年,汉武帝灭卫氏朝鲜。卫满朝鲜依然属于中国地方政权。据《史记·孝武本纪》载:“其明年(公元前109年),伐朝鲜。”[4] 汉四郡(被汉朝兼并)汉武帝在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至元封三年(公元前108年)派兵征服卫满朝鲜后在朝鲜半岛中部和北部设置了四个郡,分别为乐浪郡、玄菟郡、真番郡、临屯郡。其中,玄菟郡设于公元前107年,其他三郡设于公元前108年。公元前82年,真番郡、临屯郡以及玄菟郡的东部被并入乐浪郡,分别设东部都尉和南部都尉,玄菟郡治所西迁至高句骊县。东汉末期割据辽东的公孙氏析出乐浪郡南部都尉设置带方郡,并为曹魏、西晋所承继。

李氏朝鲜

1388年,高丽国王派都统使李成桂进攻辽东,李成桂则发动政变。1392年,废黜高丽国王,自立为王,并改国号为朝鲜,定都汉阳(今韩国首尔),史称朝鲜王朝。

朝鲜王朝实行推崇儒学、排斥佛教的政策。对中国采取事大主义。从1416年至1449年,朝鲜在鸭绿江东岸地区设置“西北四郡”,在图们江南岸地区设置“东北六镇”。

1592年,日本的丰臣秀吉派兵16万第一次侵入朝鲜。1597年,日本的丰臣秀吉再派水陆两军约17万人第二次侵入朝鲜。1598年,日军被击退。朝鲜史称“壬辰倭乱”,中国称“万历朝鲜战争”。

1618年,明朝和后金作战,朝鲜派兵协助明朝。1623年,朝鲜内部政变,擅自废黜国王李珲。大明登莱巡抚袁可立严辞主张“待中国更立”。1636年,后金攻占朝鲜全境,朝鲜国王李倧投降,改向后金朝贡,成为清朝的附属国。

1895年4月,中日甲午战争清朝战败,签订《马关条约》,日本控制下的朝鲜政府宣布终止与清朝的宗藩关系。

1896年,朝鲜高宗在俄国的支持下,改为大韩帝国,从此李氏朝鲜改国号为“韩”。1904年,日俄战争俄国战败,朝鲜政权彻底被日本控制。1905年,签订《乙巳保护条约》,朝鲜成为日本的“保护国”,日本的势力控制整个半岛,而大批不愿做日本属民的朝鲜人,渡江进入中国避难,成为今天中国朝鲜族的主体部分。

接下来,主要介绍李氏朝鲜于中国的文化交流。

(1)、朝鲜与宋朝的交流 两宋时期,统治朝鲜半岛的是王氏高丽,虽然两宋与李氏朝鲜没有直接的往来,但是,宋朝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李氏朝鲜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首先,宋朝的武士精神传入朝鲜半岛,影响了李氏朝鲜,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宋朝剑和朝鲜古剑有惊人的相似之处。

其次,朝鲜王宫是典型的宋朝建筑风格,景福宫是1395年9月太祖李成桂时所造,是唯一的正宫(是王妃和皇后所住的宫),是仿照北宋宫殿修建的,程工字型,主要宫殿都在一条直线上.

最后,两宋时期,到中国求法和留学的高丽僧人非常多,他们受到中国有关方面的礼遇和照顾,在两国文化交流上,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在中国的影响下,朝鲜很快学会了雕板印刷技术。两宋时期出现的活字印刷术,大约在13世纪初传入朝鲜,朝鲜人改铸成铜活字。后来,这种新兴的印刷术被朝鲜政府所采用,为称誉于世的李氏朝鲜铜活字打下了基础。

(2)、朝鲜与元朝的交流 自北魏起,中国皇室与朝鲜半岛皇室就开始了联姻关系。朝鲜在元朝时期的王后也都是元朝公主,能娶到中原王朝的公主,这在朝鲜半岛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

(3)、朝鲜与明朝的关系

明太祖把朝鲜列为“不征之国”之一,但是朝鲜方面始终以臣礼事明。朝鲜每年都派三名正式使至前往明朝.有恭贺新年的贺正使,庆祝明皇诞辰的圣节使,祝贺皇太子诞辰的干秋使。后来,还定期派使臣去纪念过冬至节(冬至使)。此外、无论朝鲜还是中国每逢先君亡故、新君继位或王后选出都要派使臣吊贺。壬辰倭乱以后,朝鲜方面感谢明政府的再造之恩,全国上下自觉形成了一股更加强大的亲明风气。国王光海君暗藏私心,在帮助明朝抵抗“建州野人”的行动中未尽全力,被朝中的亲明大臣推翻,仁祖继位,史称“仁祖反正”。自此,明朝虽然灭亡,朝鲜被迫臣事满清,但是朝鲜君臣一直“身在曹营心在汉”,出现了以上的几种现象。朝鲜王国为了感谢明朝政府的厚德,曾经暗中祭祀崇祯帝三百年。甲午战争前

【】夕,朝鲜王国对日本国的国书里面指出,“我朝鲜向为大明东屏···”2。

朝鲜方面对于“反清复明”的大举进行了积极的准备工作。朝鲜的“守孝”“雪恨”之举,被西方人理解为“隐士之国”。朝鲜反清派期望的汉民族武装反抗、满清统治土崩瓦解局面一直没有实现,直到甲午战争的爆发,朝鲜一方面走向亡国,另一方面君臣百姓也对中国的局势彻底失望,朝鲜的历史和朝鲜的思想走进了一个新的阶段。

古云“患难见真情”,朝鲜王国对明帝国的忠诚之至真是让人感动落泪,也为我国民后面的麻木健忘而感到惭愧。感幸前有洪火秀,后有孙中山前仆后继,才使我辈未曾抱恨。

朝鲜王国对明帝国的忠诚,有以下原因。

一、李成桂窃居大位,需要中原政府给予承认,同时需要借重中原帝国的权威打击内部的反对势力;

二、明政府的无私援助和清朝政府的贪暴无恩形成鲜明的对比;

三、朝鲜一向自诩为“小中原”,不会承认蒙元、满清的合法性和正统性;

四、朝鲜相信儒家狄夷统治中原不会满百年的信条,不愿意得罪迟早会“恢复中华”的汉人;

五、最重要的一点,朝鲜国王希望臣属忠于国王就象国王忠于明朝皇帝一样。这种忠诚的观点直接影响到了朝鲜的民族性格。

(4)、朝鲜与清朝的关系:

1636年,皇太极率兵新征朝鲜,攻占朝鲜京都汉城,朝鲜国王在国家存亡之际,迫于无奈,接受了清军的条件投降,停用明朝年号,断绝与明朝的一切交往,并奉清朝为宗主。但是,那以后的朝鲜也认清了对中国保持藩属关系有益无害,在“事大主义”下保持了两国长达千年的和平与友谊。清朝定都北京以后,双方使节每年往来不断。朝鲜方面,每年除有贺冬至、贺正朔、贺圣节、纳岁币的四次固定朝贡使节外,还有多种不定期使节来华。

甲午战争后,清军战败,清政府被迫与日本签订了《马关条约》,确认朝鲜“独立”,清朝与朝鲜的宗藩关系结束。

三、中国古籍中保留的十分丰富的中韩文化交流史史料【3】

1、二十四史及明、清实录中的记载

二十四史是中国历代所修纪传体史书,被认为是“正史”,从汉代司马迁的《史记》,至清代张廷玉等撰《明史》,都有关于朝鲜的专门传记。《史记·朝鲜列传》是正史中第一篇关于古朝鲜的文献。

《后汉书》中《东夷列传》记载夫余、高句丽、秽、马韩、辰韩、弃辰等。其后正史或称高丽传、或称东夷传,或称朝鲜传,绵续不绝

【3】

。二十四史中的这些专传是中韩文化交流史的最基本而可靠的文献资料。成书于民国年间的《清史稿》亦有《朝鲜传》。中国编年史书《资治通鉴》、《续资治通鉴》都包涵大量中韩交流史料。《明实录》和《清实录》有关朝鲜史料也十分丰富。¹

2、历代奉使朝鲜的中国使臣著述

使臣往来,是中韩交流中的最重要的渠道。东汉安帝建光元年(121)向高句丽遣使甲问。º一化魏孝文帝延兴二年(472)百济王庆余遣使上表显祖以其僻远,冒险朝献,礼遇优厚,遣使者邵安与其使俱还。’,»之后,中国使臣奉使朝鲜者日益增多。中国使臣奉使归来留下的著述,是中韩文化交流史的宝贵记录。

唐以后,中国使臣的奉使著述层出不穷。《新唐书·艺文志》著录《奉使高丽记》一卷,顾惜《新罗国记》一卷,注云:“大历中,归崇敬使新罗,惜为从事。”此外,有裴矩《高丽风俗》一卷,¼为当探撷奉使著述而成。

3、历代文人所撰有关朝鲜诗文

唐代与新罗交往密切,许多新罗使臣及留学生来到长安,与中国文人结下深厚友情,送别赠答是常见的题材。《全唐诗》中收录陶翰、姚鹊、张籍、释无可、许琳等赠别新罗友人诗。还有顾况、吉中孚、权德舆、钱起、李益、耿滓、刘禹锡、李昌符等人送别唐使臣使新罗诗。宋元时期文人笔记、诗歌中,保留大量有关高丽的诗文。

特别是比较有名的笔记,如王林《燕翼治谋录》、释文莹《玉壶清话》、范镇《东斋记事》、王辟之《绳水燕谈录》、沈括《梦溪笔谈》、苏轼《东坡志林》、方勺《泊宅编》、叶梦得《石林燕语》、朱或《萍州可谈》、何造《春清记闻》、周辉《清波杂志》、赵彦衡《云麓漫钞》、张世南《游宦纪闻》等记载了许多有关高丽的内容

4、类书、丛书中汇集的中韩文化交流史料

中国宋代著名的类书《太平御览》、《四夷部》,首叙朝鲜、秽佰、三韩,清代编纂的巨型类书《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边裔典》第十三卷《朝鲜部汇考》,收录清代以前有关朝鲜的各种文献,既有正史记载,也有文人著述,内容丰富,编排有序,有些资料十分珍贵。《朝鲜部汇考》如能整理单独出版,无疑会给研究者提供极大的方便。

【4】。

三、中韩文化交流的现代化思考

(1)、中韩文化交流现状

目前,中韩两国已经形成政府支持、以民为主、多形式、多渠道、内容广泛的文化交流模式。自1992年建交以来,在两国政府的支持下,中韩文化交流日趋活跃、不断深入发展,交流的范围不断扩大,交流领域涉及文化艺术团互访、展览、学术、教育、青少年交流、旅游、体育、社会科学、广播电影电视、新闻出版、图书馆、博物馆等¹。

中韩两国之间的文化、艺术团体往来不断,各种大型主题展览和演出活动频繁,在各自的国家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目前,两国每年互访的各种文化代表团、考察团、艺术团、展览团、学术交流团等达百起左右,涉及上千人次。中国访韩的艺术团包括京剧、杂技、交响乐、歌舞剧、木偶剧、话剧及少儿歌舞等;展览也从书画展发展到秦始皇兵马俑、敦煌壁画、古今刺绣、珍珠贝雕、中国文化大展等。中国国家级艺术团、东方歌舞团、民族乐团、人民艺术话剧团、杂技团和韩国国家级的国立芭蕾舞团、国立舞蹈团、国立歌剧团、国立乐团等具有较高水平的大型艺术团组都进行了互访,并且在各自国家都获得了良好的反响¹。

两国还十分重视青少年之间的交流。

1998年韩国总统金大中访华期间,两国政府签署了《关于青年交流的谅解备忘录》,为两国青年交流指明了新的方向。2004年中韩两国又签署了《青少年交流协议》,以此为契机,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与韩国青年会议所、韩国青少年团体协议会的交流活跃展开。两国青年通过参观对方国家的企业、学校、农村,进入百姓家庭生活以及与大学生联欢等活动,促进了相互理解和信任。

(2)中韩文化交流存在的问题以及发展方向

第一,中韩在有关两国历史文化领域的研究中缺乏沟通,由此产生的民族主义情绪影响了两国关系。例如,2003年发生的高句丽历史研究问题。如果两国在这种敏感的问题上能够事先加强沟通,加强交流,或共同研究,把这个问题仅限于学术领域,就不会发生引发民族主义情绪的后果。目前,中韩双方正在加强这方面的沟通和交流,以争取早日解决这一学术上的分歧。

第二,两国文化交流不够深入,相互之间缺乏了解。并且,由于部分韩国媒体对中国的错误解读,造成韩国人对中国的认知存在误解。虽然中韩交流日渐频繁,甚至在两国分别出现了“韩流”滚滚、“汉风”阵阵的文化交流的繁荣景象,但事实上,绝大多数韩国人对中国的了解还相当肤浅,甚至对中国的认知还存在很多误区

【5】。

第三,在中韩文化交流中还存在着中韩影视交流不对等的问题。

中韩文化贸易不对等现象已是不争的事实。从统计来看,韩国电视剧近年来确实在中国掀起了“韩剧热”,但韩国引进的中国电视剧却很少。2002年中国引进韩剧67套,而2005年据估计已超过150套。与此形成对照的是,在积极向外拓展的同时,韩国政府对于本国市场却是严格保护。韩国观众对中国的影视作品相对缺乏了解,也很少能通过现实题材的作品了解中国人的现实生活【6】。

此外,我们还发现与中韩文化交流不同的是,中朝文化交流还处在《红楼梦》等古典艺术阶段,那么对于中朝文化交流该如何推陈出新,也是值得我们思考的。

结语:

文化交流的理想目标是“和而不同”。中韩两国都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都曾受到儒家文化的极大影响,两国的文化既有共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

但是文化交流需要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上,才能够长久。

对我们来说,当务之急就是要构建起新时代富有民族魅力的文化体系,为“汉风”增添多些底蕴,让它更鲜活、更厚重。

下面,我们找了影视剧《大长今》中的中韩文化交流片段。第6集中提到的“明朝的使臣来访,送来明朝皇室亲自饲养的金鸡以庆贺中宗的生辰,由今英负责保管金鸡”。

第7集中提到的长今培植的草药,百本。实际上就是黄芪,也是由中国引进的,但是一直没有培植成功。最明显的是18集中明朝使臣出访的片段。“韩尚宫得知明朝使臣有糖尿病缠身,因此特地准备清淡的菜肴呈上,明朝使臣大怒,韩尚宫身处危难当中。使臣特指长今必须在五天内治好消渴症,最终明朝使臣被长今说服了,并且指定长今与韩尚宫亲自为他准备留在朝鲜这段日子的饮食料理,虽然崔尚宫呈上华丽美味的满汉全席,明朝使臣也不为所动,并且爽快答应册封世子的事情”。

说明此时朝鲜是明朝的附属国,册封世子需要通过明朝正式认定。

同时这里有一个错误,满汉全席是清朝才有的,而此时在明朝时期出现,显然违背了历史常识。说明在拍大长今的时候,编剧显然没注意到这个问题。

满汉全席,清朝时期宫廷盛宴。既有宫廷菜肴之特色,又有地方风味之精华;突出满与汉族菜点特殊风味,烧烤、火锅、涮涮锅几乎不可缺少的菜点,同时又展示了汉族烹调的特色,扒、炸、炒、熘、烧等兼备,实乃中华菜系文化的瑰宝和最高境界。满汉全席原是清代宫廷中举办宴会时满人和汉人合做的一种全席。满汉全席上菜一般起码一百零八种(南菜54道和北菜54道),分三天吃完。满汉全席菜式有咸有甜,有荤有素,取材广泛,用料精细,山珍海味无所不包。南菜54道:30道江浙菜,12道闽菜,12道广东菜。北菜54道:12道满族菜,12道北京菜,30道山东菜。

参考文献:

【1】 《关于中韩文化交流史史料的发掘与整理》 祁庆富 金成南

【2】 《明实录·邻国朝鲜篇》, 王其集编,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1983年。

【3】 《后汉书》卷八十五, 范晔 中华书局,1965年

【4】 《宋史》卷二百九十六, 脱脱等撰,中华书局,1977年

【5】 《中韩文化交流的现状及问题》 朴光海

当代亚太 2007年第7期 【6】 《中国影视剧进韩国很难》马蕾 人民网,2007年1月25日。借鉴书籍: 【7】:《韩国外交官谈中韩文化交流》 [韩]金翼兼 【8】《当代中朝中韩关系史》

杨昭全

孙艳姝 【9】《中韩宗教思想比较研究 》

【10】《十至十四世纪中韩关系史料汇编》 杨渭生等编著

自我评述要求:

尽量体现我们的努力吧~尽兴发挥哈~(1)团队合作

(2)文献书籍的查询量——我们除了学校图书馆,还去了国家图书馆(3)海量视频搜寻,最终确定大长今(4)还发现了其中的错误

(5)除了了解中韩文化交流史之外,还对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问题(6)对比现在中韩与中朝的文化交流,提出见解。

第三篇:中韩街道办事处

中韩街道办事处

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实施方案

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部署,做好新时期中韩街道农村爱国卫生工作,切实改变农村环境卫生面貌,提高农村环境质量和群众的健康水平,持续、有效地推进农村卫生城市化管理进程,根据市、区工作部署和要求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着眼点,以提高农民健康水平为目的,以创建各级卫生村庄为载体,动员广大群众主动参与,进一步加大农村环境卫生建设和管理力度,紧密围绕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突出重点,瞄准弱点,破解难点,坚持标本兼治的原则,用三年时间使全街道农村社区环境卫生面貌明显改观,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出应有贡献。

二、工作目标

以村容整洁、畜禽圈养为主要任务,结合爱国卫生其他工作,通过三年的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使农村环境卫生得以明显改善。街道、社区环卫基础设施、环卫保洁队伍、环卫制度与措施配套健全,街道、社区容貌整洁,路面平整完好,排水系统畅通,垃圾日产日清,柴草堆放整齐,畜禽圈养,户厕清洁卫生,室内环境洁净,个人卫生良好。至2009年底争取实现30%以上农村社区达青岛市卫生村庄标准。

三、工作范围

街道办事处驻地及所辖农村社区。

四、工作标准要求

(一)街道办事处驻地卫生

1、基础设施建设。主要道路及人行道和小街巷硬化率分别在90%、70%和50%以上,道路排水系统完整通畅;实行垃圾、粪便无害化处理,驻地村庄卫生户厕普及率在90%以上;配备垃圾箱等环卫设施,并保持良好的使用管理状态;驻地居民饮用自来水普及率为100%。

2、环境卫生管理。配有环卫队伍和专业管理制度,清扫保洁覆盖率在90%以上;加强垃圾清运管理,达到日产日清;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清除“三大堆”和乱设摊点、乱搭乱建、乱贴乱画等“十乱”现象;集贸市场实行经常化卫生管理。

3、环境绿化美化。主要道路建有绿带和行道树,并配置整齐、美观;因地制宜建设公共绿地,人均占有公共绿地面积在3平方米以上;绿化面积达到可绿化面积的80%以上。

4、单位内部卫生管理。卫生管理责任区明确,庭院环境绿化、美化、净化,室内卫生

整洁,设有足够的封闭式垃圾容器,垃圾日产日清;取消旱厕,建有水冲式或三格式公用厕所,并有专人管理。

5、食品卫生管理。认真执行《食品卫生法》,做到“四证”齐全,亮证经营;卫生设施配套,制度健全,食品卫生合格率和餐具消毒合格率均在85%以上;无集体食物中毒事故发生。

6、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根据行业特点,健全和落实旅馆、浴池、理发店、商店、医院等各类公共场所的卫生操作规程,主要卫生指标合格率在80%以上。

7、控制蚊、蝇、鼠等病媒生物密度,辖区内灭鼠达标。

(二)村庄卫生

1、基础条件。村庄规划整齐;主要街道硬化,支巷平整,道路排水系统完整通畅;设有足够的垃圾容器,无垃圾暴露存放;卫生户厕普及率在90%以上;自来水普及率为100%。

2、绿化美化。主要街道绿带、行道树整齐美观,管理到位;支巷内因地制宜栽植花草;村内建有公共绿地。

3、环境卫生。设专人负责村庄道路的清扫保洁和垃圾清运,垃圾日产日清;村内无“三大堆”,村外“三大堆”隐蔽集中放置。

4、控制蚊、蝇、鼠等病媒生物密度,灭鼠达标。

五、工作内容

(一)控制病媒生物密度。组织群众定期开展消灭蚊、蝇、鼠等病媒生物活动,以灭鼠为重点,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1、工作规程。建立健全街道、社区灭鼠工作制度,分工明确,责任到位,专人负责;按照市、区灭鼠统一部署,及时进行动员、布置,层层落实工作任务;在灭鼠活动中,统一领导,统一标准,统一行动,统一检查验收。

2、工作落实。制定符合街道实际的灭鼠工作方案,按程序组织灭鼠活动;保证足够的灭鼠经费,按时足量购置毒饵;培训灭鼠技术人员,确保投饵到位,灭鼠覆盖率在95%以上,基本做到镇不漏村、村不漏户、户不漏屋,单位环境不留死角。

3、效果指标。每次灭鼠活动后,经检查考核,室内鼠密度应在1%以下;室外鼠密度应在2%以下;有鼠情的阳性房间不超过2%。

(二)健康教育。按照《亿万农民健康教育促进行动规划》的要求,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动。在中、小学健康教育开课率要达到100%。要不定期地举办各类卫生知识讲座,通过新闻媒体、固定宣传栏、板报等多种形式普及艾滋病、禽流感等重大疫病预防知识,提

高群众参与综合整治活动的积极性。

六、方法步骤

从2007年3月始至2009年12月底,用三年时间在全街道农村社区开展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各社区要结合实际,因地制宜,确保全面完成全市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目标。

(一)准备阶段:2007年3月至4月

制定工作实施方案,组织宣传发动,全面部署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

(二)试点阶段:2007年4月至2007年12月

街道将选择两个不同类型的农村社区进行试点,总结探索点上经验,为面上整治奠定基础。

(三)全面整治阶段:2008年1月至2009年3月

按照综合整治实施方案和工作目标要求,全面展开综合整治工作。

(四)巩固提高阶段:2009年4月至2009年10月

总结前段的经验做法,查找问题与不足,进一步强化措施,加快活动推进步伐。

(五)检查验收阶段:2009年11月至12月

由街道成立检查验收小组,采取划片分组到各社区听汇报、查资料、看现场的方式组织实施,为迎接市、区爱卫会的检查做好准备。

七、保障措施

(一)切实提高整治工作重要意义的认识,增强整治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当前,街道所属农村社区,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以及群众的生产生活环境存在的薄弱环节还较为突出。群众的卫生意识、生活习惯、经济条件、生活设施相对滞后,还存在部分垃圾随意处理,环卫设施不配套,白色污染不断蔓延的现象。有的社区道路年久失修,坑洼不平,排水渠道不畅,环境卫生管理处于无序状态,这些都给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和身心健康带来一定程度的影响和危害,急需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因此,大力开展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既是农村三个文明建设和提高农村综合竞争力的需要,也是实现和维护广大群众根本利益的具体行动。要站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高度,统一思想认识,扎实开展工作。

(二)切实加强整治工作的组织领导,周密部署并精心组织开展整治工作

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范围广、内容多、任务重。为确保整治工作顺

利展开并取得良好成效,各社区要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全面负责整治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监督检查。整治工作开始前,紧密结合辖区环境建设与管理的实际,在充分调研和科学论证的基础上,认真进行排查摸底,找准存在的薄弱环节,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研究解决问题的对策,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环境综合整治方案。整治方案应明确提出整治目标、重点、进程及保障措施,方案既要有解决当前问题的近期目标,更要有着眼长远建立长效管理机制的措施,要把整治任务层层分解,明确责任,建立责任网络体系,为整治工作全面展开奠定良好的组织基础。

(三)切实加大整治工作的宣传力度,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和齐抓共管的良好氛围

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涉及到方方面面和千家万户,难点问题、敏感问题多,且时间长、工作量大。为此,要把不间断的思想和宣传发动工作贯穿于整治工作的全过程,充分运用各种媒体和有效的宣传形式,对开展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的重要意义、目标任务、工作措施、整治进展情况进行全方位的宣传和报道,使整治活动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并及时宣传和推广一些好经验、一批好典型。同时,要全力做好组织和发动工作,广泛动员、引导社会力量和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密切配合,协同作战,形成合力,推动整个整治活动不断健康深入地发展。

(四)切实把握整治工作的重点,突出解决与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基础工程

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要本着因地制宜、量力而行的原则,从实际效果出发,突出整治的重点,解决问题的难点,有计划、分阶段、按步骤实施,逐步建立和健全长效管理机制。

在硬件建设上,要舍得投入,并着重解决基础设施配套不足的问题,一是设置足够的垃圾容器,解决垃圾无处可倒或暴露存放问题;二是严格做到生活垃圾进中转站外运处置,解决垃圾随意处置和垃圾“围村”现象;三是配备必要的垃圾运输车辆,建立专门的保洁队伍,确保垃圾日产日清;四是整修道路、硬化街巷,畅通排水渠道,解决群众出行的问题。

在软件建设上,要从完善管理机制入手,建管并举,在思想道德教育、健康教育、文明意识与卫生习惯养成、管理制度、奖惩措施等方面,逐步建立和形成一套农村环境卫生整治的长效机制,推动农村环境卫生管理走向法制化、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

(五)切实强化整治工作的督查考评,确保整治工作取得圆满成效

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历时三年,任务繁重,为确保整治工作广泛、持久地开展及各项工作任务的落实,街道将在不断完善自查机制和上级检查的基础上,完善工作措施,以确保整治工作的有序进行。街道将采取日常督查和最后考核的方式进行检查,日常督查的内容将列入街道对各社区的考核当中,按照整治工作的不同阶段确定每年的考核内容,街道将组织专人对各社区的开展情况进行不定期的督导检查,检查结果作为年终考核的重要依据;最后考核由街道组成检查组,按照综合整治工作的标准要求,采取听汇报、查资料、看现场等形式对社区进行最后的检查验收,评选优秀,给予表彰。

第四篇:中韩美术论坛

中韩美术家(玉泉山)论坛

主办单位:人民日报文化传媒韩国代表处

北京玉和书画院

承办单位:玉泉山美术馆 协办单位:(主要媒体)

举办时间:2016年7月27日下午14:00 举办地点:玉泉山美术馆 主旨发言:

一、韩方主要人员

1.金炳模(김병모)出生日期:1964年2月6日

学历:文学博士,美术学硕士。现东国大学艺术大学院 美术专业 学术研究教授 美术师 著作:《地区与人类》

论文:【西汉时代甘肃地区绘画与颜料,绘画表现法发展与颜料供求情况为中心_2016】等 10篇

2.杨元茂(양원모)

京畿道国立美术馆 策展室长,美术评论家

主要经历:1984民众文化运动协会 会员,民族美术协会会员,1989月刊编辑,文艺广场编辑委员,初岩教育艺术研究所代表 论文:1984 向往美术的民主化工作 等

3.崔基英(최기영)京畿道美术馆 学艺研究师 美术教授

主要经历:澳大利亚悉尼美术馆 研究员,首尔市立历史博物馆 研究员,个人简历:

2014 谷歌 艺术项目 亚洲街头艺术 策划奖 2014 中韩交流展 牙山市与东莞市 画院展览 策划 2016 G-Live 韩国法国展览 策划

4.安外顺(안외순)1963年生。政治学博士,现任韩瑞大学 国际关系专业 教授,韩瑞大学 大学院 教学处长,韩瑞大学 东洋古典研究所 所长,韩瑞大学 人文都市事业团 团长(教育部/韩国研究财团 支援项目)

主要经历: 东洋古典学会 会长,韩国政治思想学会,韩国政治学会 常任理事,历任委员

韩国研究财团 学术评价专业委员,韩国国学振兴院 顾问等

5、裴畿烈(배기열)1968年出生。现任 Trabaum creative art center 代表及馆长,汉阳女子大学教授 首尔市教育厅设施领域 市民检查官,创新经济合作社理事 The State Room艺术策划人,月刊 Art7 编辑局长 首尔市立韩光媒体公园馆长等等。

首尔大学 美术学院 东洋画专业,首尔大学 师范学院 教育学专业,韩国艺术总和大学 大学院 造型艺术学科 影像媒体专业硕士 中央大学 尖端影像大学院 影像学科 艺术工学博士 主要经历

策划 造型艺术首尔2016 艺术展 等 70多个项目

个人展 在首尔、京畿道等地 进行 7次,团体展 参加 50多次 【创新经济,真的难吗?】等 3个 著作。

获奖经历: 第3届 新世界美术节 大奖,世界和平教育家联合会 金奖 等 多个奖项

6、金俊起(김준기)1968年出生,现任 智异山项目 艺术导演。弘益大学 美术学 学士,硕士,博士学位。

从事美术杂志 Ganaart记者到 Ganaart美术馆 策展人,公共美术团队队长。

曾任 savina美术馆 学艺研究室长。2006 釜山双年展 雕刻项目 展会队长,庆熙大学 教授

任职 大田市立美术馆 学艺研究市长时,策划并担任了两次 国际艺术融合 国际双年展《项目大典》的总监。获奖经历:

2004年 文化部长官 表彰奖

2007年 石南美术奖 年轻理论家奖 等

主要论文: 【公论场与艺术家主体的问题】 等 4篇 主要参加 国际美术展【 智异山项目2015】 等 8个,主要主题展览 【艺术在釜山】 等 15个,其他展览 20多个。7.李光秀

首尔大保存科学中心 研究员,东洋画家(国画),首尔大博士 8.赵得相

国际美术交流协会 运营委员长 书法家 9.文起成

红绿灯中国语创始人 10.黄熙镜

10.人民日报文化传媒韩国代表处 副代表

二、中方主要人员 1.王岐

中国名家画院 院长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毕业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中央党校出版社美编室主任,副教授。2.叶浓

中国山水画创作院执行院长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师从著名画家龙瑞。北京大学艺术学院美术专业研究生,中国国家画院龙瑞工作室精英班,中国国家画院访问学者。3.刘昱

《收藏家》杂志社 社长 中国书法家协会 会员 北京书法家协会理事 篆刻部主任 4.马海滨

大自在集团 董事长 毕业中央美院油画系 著名油画家

三、会议主持

承玉琴 人民日报文化传媒韩国代表处 首席代表 陈 明 北京玉和书画院院长、玉泉山美术馆馆长

第五篇:中韩饮食文化对比

中韩饮食文化对比

摘要

饮食文化是一种广视野、深层次、多角度、高品位的悠久区域文化。本论文主要对中韩两国饮食发展的历史背景、饮食的一般特征以及饮食礼仪上进行研究。

本论文通过上网查阅资料、查阅书籍、询问韩国同学的方法,了解到中韩这两国关系密切的伙伴在饮食文化方面有着很多的相同点,也有很多的不同点,多民族与单民族,地大物博与地小人多,经济发展条件等等的因素都很大程度的形成了两个国家各自应有的特点。

关键词 中国 韩国 饮食文化 饮食礼仪 饮食特征

目 录

摘要................................................................................................................................1 引言................................................................................................................................3 1.中国饮食文化.............................................................................................................3

1.1 中国饮食发展历史.........................................................................................3 1.2 中国饮食的一般特征.....................................................................................4 1.3 中国饮食礼仪.................................................................................................5 2.韩国饮食文化.............................................................................................................5

2.1 韩国饮食发展历史.........................................................................................5 2.2 韩国饮食的一般特征.....................................................................................6 2.3 韩国饮食礼仪.................................................................................................7 3.中韩饮食文化对比...................................................................................................10 总结..............................................................................................................................13 参考文献......................................................................................................................15 致谢..............................................................................................错误!未定义书签。引言

饮食,一个再熟悉不过的名词,一个我们每天都要接触到的词语,我国不仅是具有数千年历史文化的国家,而且幅员辽阔,资源丰富,气候、风土、生活习惯的差别导致饮食习惯也有大差异,各地的大城市,产业文化中心,各大港口城市,每个地方都有独特的饮食特点。韩国是一个有着丰富历史和美味饮食的国家,500多年来,至今还保留着朝鲜时代饮食风格。但是由于社会环境和地理位置的不同,中韩两国在饮食文化上存在着差异,通过研究中韩两国的饮食文化,了解中韩两国在饮食文化上的差异,发现两个国家在饮食文化上的各自特点。

1.中国饮食文化

中国不仅是具有数千年历史文化的国家,而且幅员辽阔,资源丰富。气候、风土、生活习惯的差别导致饮食习惯也有很大特点。并且中国的烹饪技术与医疗保健有着密切的联系,在几千年前就有医食同源和药膳同功的说法。利用食物原料的药用价值,做成各种美味佳肴,从而达到对某些疾病防治的目的。自古以来中国就有“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民以食为天”等真知灼见。由此可见中国自古以来就非常重视饮食及其特殊的文化特点和意义。1.1 中国饮食发展历史

饮食最早起源于巢氏的旧石器时代:当时的人们不懂得人工取火,也不懂得熟食,当时的饮食状况是茹毛饮血,并足以形成文化。燧人氏的时候已经能够钻木取火食用熟的食物,进入石烹时代。

中华民族的饮食状况有了改善是在皇帝时期,皇帝作灶,始为灶神,集中火力节省燃料,使食物速熟,而广泛使用在秦汉时期,当时是釜,高脚灶具逐步退出历史舞台,“蒸谷为饮,烹谷为粥”首次因烹调方法区别食品,蒸锅发明了,叫甑。蒸盐业是黄帝臣子宿沙氏发明,从此不仅懂得了烹还懂得调,有益人的健康。

中国饮食文化的丰富时期是在汉代,这归功于中西(西域)饮食文化的交流,引进了石榴、芝麻、葡萄、胡桃(即核桃)、西瓜、甜瓜、黄瓜、菠菜、胡萝卜、茴香、芹菜、胡豆、扁豆、苜蓿(主要用于马粮),莴笋、大葱、大蒜,还传入一些烹调方法,如炸油饼,胡饼即芝麻烧饼也叫炉桡。淮南王刘安发明豆腐,使豆类的营养得到消化,物美价廉,可做出许多种菜肴,1960年河南密县发现的汉墓中的大画像石上就有豆腐作坊的石刻。东汉还发明了植物油。取代了动物油 的使用。饮食文化的高峰是在唐宋时期,过分讲究“素蒸声音部、罔川图小样”,最具代表性的是烧尾宴。

到了近代是中国饮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近现代的饮食文化的发展,就是融合中西饮食文化精华于一炉的过程实现的,自从西方列强用大炮轰开中国的国门,开始了中国近代历史的进程,在西方的文化领先于中国的大背景下,便开始了西化的进程,这一进程是以饮食为先导的,西方的饮食文化通过各种路径不断涌入中国,其速度之快,势头之猛,在中华文化对外交往史上是空前的正如严昌洪先生《西域东渐记》所说:“由冲突走向融合的结果是外来的许多习尚已成为中国人生活中须臾不可少的一部分,我们的生活呈现出与祖、父辈完全不同的风貌。”这便是中国传统饮食生活中出现了创新,二创新又蕴含着传统。就像农作物的近亲繁殖,必然使其原有的优良本性逐渐退化,而远缘杂交,不仅可以保持双方原有的优良外来风格,而且也不是他们简单综合的中国近代饮食文化,在文化形态上完成了古代向近代的转型。1.2 中国饮食的一般特征

1.菜系多种多样。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各地气候、物产、风俗习惯都存在着差异,长期以来,在饮食上也就形成了许多风味。我国一直就有„南米北面‟的说法,口味上有„南甜北咸东酸西辣‟之分,主要是巴蜀、齐鲁、淮扬、粤闽四大风味。还有八大菜系:川菜、粤菜、苏菜、鲁菜、湘菜、浙菜、闽菜、徽菜。

2.讲究品味情趣。我国烹饪不仅具备了“清、鲜、滑、嫩、爽”的口味特点,而且对它们的命名、品尝的方式、进餐时的流程、用餐的娱乐性等都有一定的要求。中国菜肴的名称可以说出神入化、雅俗共赏。菜肴名称既有根据主、辅、调料及烹调方法的写实命名。

中国饮食的特点主要体现在:色、香、味、形,这四个点上。但如果按季节变化来调味、配菜,那么可以将冬天和夏天分为:冬天味醇浓厚,夏天清淡凉爽;冬天多炖焖煨,夏天多凉拌冷冻。中国的烹饪,不仅技术精湛,而且有讲究菜肴的美感的传统,注意食物的色、香、味、形、器的协调一致。中国烹饪很早就注重品位情趣,不仅对饭菜点心的色、香、味有严格的要求,而且对它们的命名、品味的方式、进餐时的节奏、娱乐的穿插等都具有一定的要求。3.伴随优美动人的故事传说、名人食趣。中华美食往往伴有优美动人的故事。也有根据历史掌故、神话传说、名人食趣、菜肴形象来命名的,如„全家福‟、„将军过桥‟、„狮子头‟、„叫化鸡‟、„鸿门宴‟、„东坡肉‟。

4.食医结合。我国的烹饪技术,与医疗保健有密切的联系,在几千年前有 „医食同源‟和„药膳同功‟的说法,利用食物原料的药用价值,做成各种美味佳肴,达到对某些疾病防治的目的。1.3 中国饮食礼仪

我国地域辽阔,礼仪繁多而且不同,但有些用餐礼仪是通用的。如主人长辈先食,不伏碗吃饭,应端碗吃饭,使用匙,不举碗喝汤,不用筷子搅拌热汤,不呡汤而饮。如果盘中的菜已不多,你又想把它“打扫”干净,应征询一下同桌人的意见。不狼吞虎咽,不用嘴送食他人的让菜。不用舌头舔食餐具。用餐时不大声说话。吐出的骨头鱼刺等饭渣,应放到指定的的地方。如果要咳嗽,打喷嚏,要用手或手帕捂住嘴,并把头向后方转。如果有长辈,那么应礼节性的让菜或斟酒。筷子不可对夹,如果用餐时一双筷子因为夹菜而夹到另一双筷子,称为筷子打架,这是非常不礼貌的事情。用餐时如果餐具失落到地上而损坏,比如打碎了碗,是非常不好的。有些地方新年打碎餐具有说:“(碎碎)岁岁平安”的习惯。任何餐具反扣的行为被视为不礼貌。

2.韩国饮食文化

韩国是—个有着丰富历史和美味饮食的国家,500多年来,至今还保留着朝鲜时代饮食风格。韩国人对饮食很讲究,有“食为五福之一”的说法。韩国菜的特点是“五味五色”,即由甜、酸、苦、辣、咸五味和红、白、黑、绿、黄五色调和而成。韩国人的日常饮食是米饭、泡菜、大酱、辣椒酱、咸菜、八珍菜和大酱汤。八珍菜的主料是绿豆芽、黄豆芽、水豆腐、干豆腐、粉条、椿梗、藏菜、蘑菇八种。菜肴以炖煮和烤制为主,基本上不做炒菜。韩国人喜欢吃面条、牛肉、鸡肉和狗肉,不喜欢吃馒头、羊肉和鸭肉。韩国人普遍爱吃凉拌菜,还有生拌鱼肉、鱼虾酱等菜肴。汤也是用餐时必不可少的部分。韩国人爱吃辣椒,因此家常菜里几乎全放辣椒。2.1 韩国饮食发展历史

旧石器时代的人们通常采摘野果和猎取动物以及鱼类为食,新石器时代开 始,人们开始从事农耕种植谷物,并开始制作陶器用来储藏食物。青铜器时代人们种植的作物开始增多:水稻和豆类开始被种植栽培。由于铁器时代由于使用铁质用具,作物的产量呈飞跃的增长,三国时代,由于高丽人喜欢吃肉,所以发展了百济和新罗人的酿酒和制酱技术。

在高丽时代,受佛教影响,因为禁忌杀生,所以肉食衰退。并且在寺院内只能制作酒饼、面条、盐和茶等等。高丽后期,蒙古军队侵入,肉食的苗头也随之而来。牛杂汤、香肠、牛头料理逐渐流传开来。烧酒也从他们的驻扎地区开始大范围流传。这样以来,这个时期肉食与素食交替食用就演变成了如今的饮食方式。

在朝鲜时代,佛教和饮茶文化衰退,人们开始食用狗肉和生鲜。这个时期的玉米、辣椒、土豆、地瓜等从美洲进入,饮食生活也因此发生了变化。用辣椒面腌制泡菜和制作辣椒酱的时代开始了。土豆和地瓜也在青黄不接时派上了用场。2.2 韩国饮食的一般特征

韩国人在其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丰富多彩的饮食文化。其饮食习惯具有典型的民族特色。

韩国主食为白米饭,常用菜肴有以肉、鱼、豆腐、蔬菜等炖煮的火锅,韩国特有的营养丰富的泡菜,以及用韩国食的调味作料拌制的各类小菜。韩国有名的食物有:韩定食(韩国式客饭)、烤牛肉和烤牛排、面条火锅、包饭套餐、冷面、参鸡汤、石锅拌饭(韩国独有的食谱)、紫菜包饭。同时韩国的茶也挺有名的如大麦茶、人参茶。

韩国饮食特点十分鲜明,食物以“辣”和“少油”为主要特点,但口味深受中国人的青睐。与中国料理不一样的地方在于,韩国料理比较清淡,少油腻,并且基本上没有将味精加进去,从营养和保健的角度出发,蔬菜以生食为主,用凉拌的方式做成,将由厨师牢牢掌握味道的好坏。对于广大外来客人而言,对于韩式白菜泡菜这个属于韩国饮食文化中的“国粹”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韩式烤肉以高蛋白,低胆固醇的牛肉为主。韩国美食以辣味著称,辣中带甜的味道让人觉得回味无穷,然而与中国四川的辣不一样的地方在于,属于只辣不麻的类型,并且还有“冷辣”。冷面就是韩国典型的冷辣食物,就算冬天仍旧有很多人吃冷面。

韩国是一个有着丰富历史和美味饮食的国家,韩国人对饮食很讲究,自古就有“食为五福之一”的说法。基于独特的历史文化、地理环境以及国民爱好,韩国 饮食形成了自己鲜明的特征。

一是韩国饮食的地域性特征。韩国虽说是我们的近邻,但毕竟是不同的国家,有着不同的历史和生活习惯。因此,两国的饮食文化业有着很大的不同。韩国的气候和土壤很适合发展农业。谷物是韩国饮食文化的中心。由于地形和气候的差异,韩国饮食还表现出了很强的地域性特征。北部地区因山多,主要种旱田,所以多产杂谷。面向西海岸的中部和南部主要种稻。因此,北部以五谷饭为主食,南部以大米饭和大麦饭为主食。在山区因购买肉类和新鲜鱼比较困难,所以多吃腌鱼或干鱼,海草以及用山菜做的食物;在海滨或岛屿城市主要吃海鲜、海草做的食物。

二是韩国饮食的搭配特点。韩国的饮食也分主食、副食。主食类似我国北方,以稻米饭为主;而副食则主要是汤、酱汤、泡菜、酱类,还有用肉、干鱼丝、蔬菜、海藻等做成的食物。这种吃法不仅能均匀摄取各种食物,还能达到均衡营养的目的。韩国居民的日常饮食以米饭为主食,再配上几样小菜。主食主要是大米饭和混合小米、大麦、大豆、小豆等杂谷饭。另外,也偶尔以面条、饺子、年糕汤、粥、片儿汤等为主食用来调节生活。副食则以汤、泡菜、酱类食品为主,还有用平鱼、肉、蔬菜、海藻制作的食物也很常见。

三是韩国饮食口味的取向。食物吃其味道,味道凭舌部来感知。在人的舌部,不同领域分布有不同味道的味觉细胞,人们称其为味域。在韩国人的舌部,感知特定味道的部位特别发达。这就是用于感知食物发酵时散发发酵味的部位。这是因为韩国人吃了数千年的饮食中80%-90%是发酵食品。所以,韩国人感知发酵味的味域发达也理所当然。2.3 韩国饮食礼仪

在餐具方面,韩国传统食具包含筷子和匙。箸以金属制成,多呈扁平而长;匙亦多为金属制。特别的是,韩国人一般吃饭、喝汤皆以匙来进行,箸多用以夹菜作为辅助工具。

从韩国传统餐桌的摆法这个角度进行分析的话,所谓“床”是现代式的厨房和餐桌出现之前,韩国的一般家庭使用的移动式餐桌。目前,依旧执着于传统的餐厅一般家庭也仍在使用这种矮餐桌——“床”。传统韩国饮食的餐桌摆法一般是将准备好的菜一次全部上齐为原则,每种菜的位置也是固定的。根据摆桌的方法 和种类可分为粥床、饭床、面床、酒宴床、交子床。

一般来说,主要用于摆饭和菜的桌子叫饭床,一人吃的饭桌叫独床,两人吃的饭桌叫兼床。独床饭桌有3碟、5碟、7碟、9碟、12碟等叫法,数字是指除了饭、汤、泡菜、作料以外的菜碟数。3碟是一般平民的摆法,5碟是富裕的平民,7碟是新郎、新娘的餐桌,9碟是一般平民最高级的宴请,12碟是宫廷中献给国王的御膳。

在餐桌礼仪方面,坐法:韩国饭馆内部的结构分为两种,分别是使用椅子和脱鞋上炕。在炕上吃饭时,男人盘腿而坐,女人右膝支立——这种坐法只限于穿韩服时使用。现在的韩国女性平时不穿韩服,所以只要把双腿收拢在一起坐下就可以了。注意:围坐在一张矮腿方桌周围。盘腿席地而坐。在这种情况下,切勿用手摸脚,伸直双腿,或是双腿叉开,都是不允许的。

斟酒:给对方斟酒时,右手拿酒瓶,左手放于右腕或右肘下,左手伸展托右腕或右肘。身体前倾以示礼貌。如果对方是长辈,则必需用一只手托住酒瓶低端斟酒。对方给自己斟酒时,也要点头示意感谢。饮酒时晚辈和女孩子一定要侧过身,用手挡住酒杯然后喝光。注意:如果双方第一次见面,则一手需托住另一只手的肘部为对方斟酒;双方熟悉之后,则可单手为对方斟酒。

吃饭:中国人、日本人都有端起饭碗吃饭的习惯,但是韩国人视这种行为不规矩。而且也不能用嘴接触饭碗。圆底儿带盖儿的碗“坐”在桌子上,没有供你手握的把。再加上米饭传导给碗的热量,不碰它是合情合理的。至于碗盖,可以取下来随意放在桌上。既然不端碗,左手就一定要听话,老实地藏在桌子下面,不可在桌子上“露一手儿”。右手一定要先拿起勺子,从水泡菜中盛上一口汤喝完,再用勺子吃一口米饭,然后再喝一口汤、再吃一口饭后,便可以随意地吃任何东西了。这是韩国人吃饭的顺序。

勺子在韩国人的饮食生活中比筷子更重要,它负责盛汤、捞汤里的菜、装饭,不用时要架在饭碗或其它食器上。而筷子呢?它只负责夹菜。不管你汤碗中的豆芽儿菜怎麽用勺子也捞不上来,你也不能用筷子。这首先是食礼的问题,其次是汤水有可能顺着筷子流到桌子上。筷子在不夹菜时,传统的韩国式做法是放在右手方向的桌子上,两根筷子要拢齐,三分之二在桌上,三分之一在桌外,这是为了便于拿起来再用。招待外宾韩国饮食时:

招待外宾时,要特别注意摆席,不得让外宾感到不便或别扭,最好能让外宾带著兴致接受招待。首先,要决定餐桌的形状。传统的餐桌为四方桌或圆桌。按用餐人数摆为独桌、共餐桌、3人餐桌、4人餐桌,超过4人时,摆为圆桌或四方形大餐桌。按韩国的传统,应该把食物和匙、筷摆在桌子上招待客人,但超过4人时,对外宾来讲站著吃要比坐著吃更加方便。

除了桌布、桌垫、匙筷托子、汤匙和筷子、餐叉、餐刀、餐巾、水杯、酒杯之外,服务时使用的剪刀或擦桌子的抹布清洁与否,将对影响到外宾下次还会不会再用我们的饭菜。

桌布和桌垫:

传统的饭桌不需要桌布,桌子的原样会显得更加雅致,干净。但在饭店使用桌 布或单人桌垫看起来会更加美观且卫生。桌布虽然以白色为原则,但饭馆也可在上面铺上彩色正方形桌布,以营造气氛,也较 容易清洗。桌布下垂30cm 左右,不抵膝盖时最恰当,但坐在坐垫上的时候,还要稍短一些。

如果桌布不能盖住整个桌面时,不要将食物,匙和筷原原本本 放在桌面上,最好要使用桌垫,至少使用用纸做的桌垫。这时即使不使用匙筷托儿,也能使人以愉快的心情用餐。一般桌布的大小要能放下前碟、匙和筷、餐刀、水杯等餐具。

大体上,以30×45cm 的四方形或椭圆形桌布,印上漂亮的条纹,饭店名称和菜单等来使用。或者就直接使用白纸。纸制的桌垫是一次性。

匙筷托子:

匙筷托子的材料有瓷器、木头、银等多种,但最好是用物美价廉,方便使用的简单式样。使用桌布时,或在大方卓上使用匙筷托子会显得更加高雅。

匙筷以及餐叉 : 中国,日本及东南亚人会使用筷子,因此,可以在桌上放匙和筷子。但对不能熟练使用筷子的外国人,把餐刀和餐叉与匙筷子一起摆在桌上更恰当。放餐刀的时候,把餐刀放在匙和筷的左边,并将餐叉放在左手易拿到的左边,这样会使人感到更加亲切。

餐巾:餐巾种类和大小式样繁多。最好是用与桌布相似的布做成的50~60cm 长方形或正方形餐巾。但在一般饭店不能每次使用这种餐巾时,可使用餐巾纸。餐巾纸最小标准为30cm正方形,更小的餐巾纸用于茶席。水杯和酒杯:瓷器制成的水杯使用起来较方便。一般用餐之前准备凉水是迎接客人的一 种礼仪,但中国、新加坡以及东南亚人一年四季喝热水,所以最好也要准备热水。在正餐席或酒席上,应准备玻璃杯或水晶杯。用正宗清酒或传统民俗酒招待外宾时,应准备瓷器酒杯。

食物剪刀和餐桌抹布:餐桌抹布要白净,整洁。擦桌子的抹布若不干净,食物再好吃,也会影响食欲。常在冷面店或排骨店看到,剪面和肉的剪刀太尖,使人感到恐怖。外宾到我国印象最坏的就是在饭店使用的剪刀样子和卫生问题,希望今後有所改正。剪刀的尖最好是不尖而圆,并用不锈钢材料。

注意事项:

与长辈一起用餐时,长辈动筷后晚辈才能动筷;

勿把汤匙和筷子同时抓在手里;不要把匙和筷子搭放在碗上;不要端着碗吃饭喝汤(这点与我国传统正好相反);

先喝汤再吃别的食物;用餐时不要出声也不要让匙和筷碰到碗而发出声音。共享的食物要夹到各自的碟子上以后吃,醋酱和辣酱也最好拨到碟子上蘸着吃。

用餐时咽到骨头或鱼刺时要避开旁人悄悄地包在纸上再扔掉,不要直接扔在桌子上或地上。

用餐不要太快也不要太慢,与别人统一步调。与长辈一起用餐时,等长辈放下汤匙和筷子以后再放下。

用餐后,汤匙和筷子放在最初位置上,使用过的餐巾迭起来放在桌子上。用餐中长辈会给晚辈添菜,以示关心,晚辈无论是否爱吃,都不能用手挡住碗拒绝,长辈给晚辈添菜时,晚辈一定要起身但不用站起来,以深深点头示意鞠躬答谢。第一碗的饭一定要吃干净,不能剩下。如果长辈过于热情,第二碗以后的饭或菜是可以剩下。

就餐完毕后,要保持筷子、汤匙和碗的洁净,不能粘着食物,汤匙和筷子放在开餐时的位置摆好,用过的纸巾要叠好。

3.中韩饮食文化对比

首先我们要了解什么是饮食文化,它是指特定社会群体食物原料开发利用、食品制作和饮食消费过程中的技术、科学、艺术,以及以饮食为基础的习俗、传 统、思想和哲学,即由人们食生产和食生活的方式、过程、功能等结构组合而成的全部食事的总和。所以我们要比较中韩两国的饮食文化就必须从各个方面入手。中国人的饮食从先秦开始,就是以谷物为主,肉少粮多,辅以菜蔬,这就是典型的饭菜结构。韩国的气候和土壤很适合发展农业,早在新石器时代之后就开始了杂粮的种植,并普及了水稻的种植,因此,谷物也是韩国饮食文化的中心,由此可见以谷物为主食这一方面两国是相同的。饭作为主食,而菜则是为了下饭,即助饭下咽的功能。为什么要助饭下咽呢?那是因为主食并不可口,必须有一种物质来辅助它使人们能够吃下去。当然菜的功能和盐的功能有共同点,但是不等同于盐。这样促使两国烹饪的首要目的是装点饮食,使不可口的食物变得精妙绝伦。

我国幅员辽阔,资源丰富,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饮食文化历来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瑰宝,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驰名中外的中国美食囊括了中华民族丰富的食源、独到的加工技艺、蕴含深厚的饮食美学以及饮食民俗等文化内涵,不仅仅是精神文明的重要体现,也对社会物质文明产生重大影响。

我国的传统饮食具有历史悠久、技术精湛、品类丰富、流派众多、风格独特的特点,是中国烹饪数千年发展的结晶,在世界上享有盛誉,美好的色泽可以使人心情愉快,赏心悦目,而且可以增进人们的食欲,因此,我国传统饮食在一定程度上对菜肴的整体美感引起了足够地重视,讲究的是色、香、味、意、形、养六大重要特征一应俱全。与此同时,一年四季,按季节而吃,是中国烹饪又一大特征。我国传统饮食还结合季节特征来进行调味、进行配菜,夏天多凉拌冷冻,清淡凉爽;冬天多炖焖煨煮,味醇浓厚。中国饮食文化历史可以说是十分悠久的,中国传统饮食将色、香、味、意、形、养六者融于一体,紧密协调在一起,这一高超的烹饪技艺不仅能改善营养,而且能丰富生活情趣,更能体现中国人在长期的饮食实践活动中创造出来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综合,乃至于中国饮食超越物质层面进入精神范畴,并被赋予新的文化内涵。

韩国地理位置处在亚洲大陆东北部朝鲜半岛的南段,三面环海,是典型的半岛国家,是一个多山的国家,气候四季分明。韩国气候和风土适合发展农业﹐早在新石器时代之后就开始了杂粮的种植﹐进而普及了水稻的种植,所以,韩国也就以谷物为中心作为本国的饮食代表。除此之外,韩国饮食以其食用功能分为主 食、副食和甜点。主食跟我国北方相类似,主要以稻米饭为主;副食则主要是汤、酱汤、泡菜、酱类等发酵食品和由贝类、鱼类、海藻等海产品做成的食物,这样一种饮食搭配将帮助人类吸收所需要的各种元素,从而可以保证营养均衡的。

韩国自然形成的地理分界线使各地区形成了相近而又各具特色的饮食传统,以首尔、京畿道、江原道、全罗道等地方饮食最为著名。韩国饮食的最大特点,是讲究调料的搭配,菜肴鲜美可口,有益养生保健。韩国饮食的主要特点是高蛋白、多蔬菜,喜清淡、忌油腻。

韩国作为中国的邻国,在历史上一直是中国的附属国家,连最隆重的皇帝加冕仪式都要经过中国政府的批示才算承认,可见中国古代的文化对于韩国文化的进程有着不可磨灭的推动和影响作用。一个民族的特质,往往能够形成一种独特的饮食文化。韩国从古代到如今一直是个单名族国家。而中国历史上有许多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其独的特点,我们中国人一向热情好客,大家围在一起吃一顿“大锅饭”似乎更能增进彼此的感情。这一点当然也深深的影响着韩国朝鲜族,因此聚食制也是两国人民相同的饮食习惯。聚食制的长期流传,是两国人民重视血缘亲属关系和家族家庭观念在饮食方式上的反映。

中国饮食艺术,是以色、香、味为烹调的原则,无论缺少哪一项都是不可以的。为了使得食物达到色美的最佳效果,更多的时候是在青、绿、红、黄、白、黑、酱等色中取叁到五种颜色调配在一起,也就是选择使用恰当的荤素菜料,在这其中,主要包括一种主料以及

二、叁种具有不一样颜色的配料,使用适当的烹法与调味,就能够使得菜色更为美观。在进行烹饪时,适量的使用如酱油、糖、醋、香料等种种调味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使得嗜浓味者不觉其淡,嗜淡味者不嫌其浓,爱好辣味者感觉辣,爱好甜味者感觉甜,这样才能使烹制的菜肴合乎大家的口味,人吃人爱。韩国的饮食主要分烤肉料理、汤、火锅料理及蔬菜料理。韩国料理的味道非常复杂,蒜头、辣椒是不可缺少的调味料;韩国烤肉一般放在铁锅上烤,多为猪、牛肉;高级一点的,则是在铁网上烤牛排等;名声在外的“泡菜”最为普遍,无论叫什么菜,必定伴有一碟。

第一,韩国是“饭文化”中国是“菜文化”。在韩国点菜时,点一个菜(主要汤、全体料理)的话一般免费提供小菜。但是在中国点菜的时候,没有像韩国那样的免费小菜,要点各种菜。第二,吃的速度也不一样。有个研究表明“中国人基本上有慢慢的性质,还有喜欢边吃边谈,所以一般中国人吃的速度较慢”,但是在韩国有一种“快快”文化。已经快快的文化浸透日常生化,所以吃的速度也很快。还有吃饭的时候,中国人双方一起对话着吃饭,但是以前在韩国不喜欢一边吃饭一边说话。这样以为没有礼貌。但现在韩国年轻人也喜欢双方一起对话着吃饭。

第三,韩国和中国都是用筷子但样子不同。因为在中国常常吃的鱼是比较大,容易剔出鱼刺,所以筷子的梢模样比较圆圆的。但是在韩国常常吃的鱼刺是又薄又细,所以为了容易剔出鱼刺筷子的梢模样比较尖溜溜,短一点。

第四,现在韩国爱咖啡但中国爱茶。现在在韩国有很多咖啡厅甚至在城市里中心地方从摸一个咖啡厅到另外咖啡厅不到一百米。现在韩国的年轻人越来越爱喝咖啡。但是,中国是茶的国家。中国人吃饭的时候以喝茶代喝水,还有出驻车司机也放在驾驶座椅旁边茶以后常常喝茶。韩国人是如果要减肥的话有一些人为了减肥花很多钱 但是中国人不要太努力比较容易一些减肥因为茶有中和作用所以即使大部分中国菜有多油也不会那么胖。

第五,邀请客的时候,中国人认为留饮食有礼貌,所以迎接客人的时候,主人点多菜或者做了多菜,客人留下一点食物,但是在韩国留下食物不太礼貌。韩国人认为给东道主看出空碗就是真正表示感谢的象征。

总结

中韩两国在地缘上有很大的接近性,文化发展上有着相同的根源。但是,随着社会、地理位置、环境的影响,在饮食文化上还是各有各的特点。韩国饮食的主要特点,高蛋白、多蔬菜、喜清淡、忌油腻、味觉以凉辣为主。中国饮食的主要特点,花样繁多、喜鱼肉、喜油腻,在饮食方式上两个国家都有着自己的用餐礼仪,但是却都遵循着“礼”。

中韩有着紧密的联系,无论从地理位置还是历史文化,都使我们具备了交流的条件,我们的沟通中共同点很多。通过以上的比较,我们发现中韩这两个关系密切的伙伴在饮食文化方面有着很多的相同点,当然也有很多的不同点,原因是各方面,多民族与单民族,地大物博与地小人多,经济发展条件等等的因素都很大程度的形成了两个国家应有的特点。

本论文由于时间和地域原因,有所局限,以及所查资料时间比较长,随着社 会环境的变化,有些饮食文化、礼仪发生了变化,可能掌握不太准确,还是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希望以后有机会能够亲身去韩国感受一下韩国的饮食文化,从而具体的了解中韩两国在饮食文化上的差异。参考文献

[1]冬明.《韩国饮食》.成都时代出版社,2009年 [2]吴澎.《中国饮食文化》.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年

[3]华明,康晓城编著.《细说大长今》.中国出版集团东方出版中心,2005年 [4]段洁,陈谦.《餐桌礼仪与口才》.中国经济出版社,2008年 [5]任晓丽.《韩国日常生活中的歇语与礼节》.民族出版社,2004年 [6]灯草.《韩国的饮食文化》,《人民日报》.2001年12月21日第十一版 [7]文英子.《韩国饮食文化》.扬州大学烹饪学报.2007年第01期

[8]杨艳丽,李文凤.《浅谈韩国饮食熟语》.科教文汇(中旬刊).2008年09期 [9]徐旺生编著.《民以食为天—中华美食文化》海南出版社,1993年 [10]金炳镐.《中国饮食文化的发展和特点》.黑龙江民族丛刊,1995年

下载中韩职业教育比较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韩职业教育比较.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古代中韩文化交流

    中韩文化交流 古代至近代朝鲜半岛上的国家的国号称谓经历许多变化,如古朝鲜、三韩、高句丽、百济、新罗、高丽、朝鲜、韩国等,但古代朝鲜半岛居民常以“韩人”自称。根据目前......

    中韩社团2017工作总结

    中韩社团2017年度工作总结 中韩社团为我校广大的韩语爱好者提供学习和交流的平台,通过组织和展开各种与韩语相关的交流活动,帮我校学生提高自身的韩语文化素质,提高基础韩语的......

    中韩联谊策划书

    CHRISTMAS·2010·LOVE -之社联与社团联谊会 策划书 一:活动目的: 通过举办这次圣诞晚会,主要是为团体联合会与34个协会交流提供一个平台,也能让全院师生参加进来,更好地宣传......

    第五届中韩学术年会

    第五届中韩学术年会:“儒法思想与东亚区域社会”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我校召开 本网讯(历社学院 康健)4月17日-20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韩国成均馆大学东亚学术院联合主办......

    中韩教育对比

    中韩教育对比 近年来,中韩两国教育热盛行,国民对教育的热衷也是由来已久,在这两个同是以儒教起源的国家中他们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又各是什么样的,差别在哪,最后导致了学生们向什么......

    中韩文化差异对比

    中韩文化差异对比 摘要:大韩民国历史上受我国唐代文化影响很大,受我国佛学、儒学影响很深。韩国文化是东西方文化的交融体。本文通过对中韩两国的饮食、服饰、礼仪等传统文化......

    中韩文化交流 三段论

    中韩文化交流 通过整个活动的互动,增强同学们沟通交流的能力,学习韩国的语言、文化,让韩国学生在异国也可以感受到中国学生的热情与友好,最重要的是快乐你我。 实施计划 一、活......

    中韩交流会总结

    “第二届韩国美食及礼仪风俗交流会”活动总结近年来,中韩文化交流逐渐密切,韩国文化特别是韩国美食日益被中国大学生所接受。值2007年是中韩建交15周年之际,韩风社为促进两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