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玲珑岁月散文
茫茫世海里度日,看几场春日芳菲,等几度新月变圆。经年的天空,云白风清,我将最美的心情给了文字。如果有一天,所有的一切都以缄默的姿势定格。我依旧无悔的端坐在初识的渡口,煮一盏青茶。与日月共辉,清风共语。轻触流年,婉约着泼墨,宁静。像草木,荣枯随缘。
岁月如歌,宛转悠扬,恰似那一年的秦淮河两岸,说书人轻抚了纸折扇,说一段故事里被人念念不忘的长安,我就独自醉在了你的江南,让我流连忘返。忆起故事里的长安,良辰美景繁花开遍,惹得多少人赞叹惊艳,挥毫泼墨写下那些千古流传的诗篇,我却只能小心翼翼提笔为你填一阙忆江南,轻墨淡染倒影里的那一份安然,生怕惊扰了你在水墨里的浅眠。
步上石阶,谁抚琴一曲白头吟,谁提写一篇凤求凰,一拨一弹,一字一句,乱了心弦入了执念。若说江南是温柔醇厚的酒,绵长入喉,而故事里的江南则是让我醉死也甘愿的毒。
人生漫漫,转眼岁月苍苍,若可以,我愿和时光交换一场不离不弃的烟火,让心舟横着自己的横。让眷眷经年,开出一朵花的温柔。在安稳里,选择一种幸福,是恒久不变的花开。在矜持里,选择一种温暖,是一生不倦的风景。红笺小字,工盈如水落墨于彼岸蒹葭,携一世温柔,阅尽所有。
故事里的故事,总有一些情节我们无法读懂,风景里的风景,总有些地方我们百看不厌。依心而行,淡然繁华。那些默默不语的深情,即使被流年的烟火斑驳,依旧有种沁心的温暖。如生命的简单素白,暗香盈袖。
缘分经过的路上,一半忧伤,一半明媚。清简如水的日子,浅笑安然,陌上,谁的眼泪在飞,谁的流浪继续?漫过人情冷暖,看世事的变迁。渡过浮躁,记忆的梗上无风也无雨。山高水远的旅途中,飘荡着欢声笑语。时间,都去哪儿了?我们还未来得及,好好珍惜。转身的冷漠,季节的寒凉。在轮回的经纬中,渐远渐沧桑。
时光远了,世事淡了,走过的风花雪月,在心底百转千回。一些疏离的人或事,还在依恋掌心的温度。在一湾清寂里生出一份诗意,浅色的流年,在指尖倾泻出一笺桃色,就让它们,给玲珑岁月留一点空白吧。
第二篇:岁月如风情感散文
我是一棵卑微的小草,注定躲不过风吹雨打的反复命运。
——题记
数年前,那个暴雨倾盆的夏日,当选择继续南下东移时,J,我是心怀善举的。我发誓不再见你,从此不再,写任何有关爱的字句。
我曾视为生命的爱情,就这样被我孤掷在荒岛,任它凋零。J,我以为寂寞会躲在人群后面,我以为快乐从此远离,我以为千帆过尽,我会明白和懂得,爱情,只是一场骗局。
自离开你后,我的心,荒凉得如一钵沙土,无草可生,无物可长,无人能入。J,若不是江南的又一场暴雨,我定不知道,自己还活着,还有呼吸,还会心痛。
J,我病了,再一次倒在江南的晨烟暮雨中,只是这一次,我再也没有力气站起来。原谅我又一次陷进了自掘的泥潭。我自恃的美好,在反复纠缠的叫嚣中一点点瓦解,我伤着了别人,更弄痛了自己。
你怎会明白,那种惨痛是决裂的折磨,血冲到头部,却无法破颅而出,痛沉到心底,却抵达不到心脏。如果忘记是一件容易的事,如果我能如别人那般,轻描淡写地谈情说爱,那么J,我的痛会不会不如这般,锥心?
江南的雨,迷了我的眼,J,春江柳岸的相依,肆意席卷我的心。我依旧喜欢做梦,梦里一屋、两人相视而坐。我看到了海,无边无际。J,那海水唱着曲子,满林的桃花也微笑着开放。
J,我不敢过多地去想,那些梦里戏外的故事,我害怕流下的眼泪,会淋湿自己的心。这个野蛮的世界,注定弱弱强食。如同感情认真的一方,最终黯然离场。
谁能说爱情廉价,谁又敢说自己懂得?我的哀伤,无人能解。那是执意的倔强,在被伤了无数次后,依然相信残忍的人心和可笑的爱情。
我曾以为,自己早已意外在来时的路上。那年的桂树没有开花,那年的小草消退在,春尽夏逝后的秋风里。我没有落泪,只是惨然一笑,竟天涯。
J,你曾说过,今生只爱我一人。时过境迁,你是否能如初解惑我的微笑。我不再用苍白的词阙拼凑心情,不再在面对欺骗的时候,竭斯底里地咆哮。我用优雅的笑容,替代孩子似的哭闹。
心一点点下沉。J,我一遍一遍地说,自你之后,我不再相信爱情。你却并不懂得,我绝望的心痛。一如多年前,那日的大雨中,我在心里发的誓。
我想来生,或许我的心田会杂草众生,满眼的繁荣,满心的伤感。我依旧会等待,等待那棵在我身旁,静静为我绽放的花树。
第三篇:这里岁月静悄悄散文
老家的大姨去世了。这个消息,是大姐打电话告诉我的,电话那头,姐带着哭腔。
近些年,见证了许多生死,亲身经历了死别的苦痛,对死亡的认识由模糊到清晰,心也仿佛穿上了层层铠甲。但当这个消息击中我的时候,心还是猝不及防,发出闷闷的钝痛。
一上午,我都被这个突来的消息裹挟着,努力将思维放在回忆的磨刀石上来回顿锉,希望能打磨掉眼前的迷雾,磨出大姨真实的样子。可记忆中,始终是风中凌乱的灰白头发和远走的背影。像极了我的母亲。
大姨是我姐的干妈,比母亲小一岁,母亲在当地无亲人,就认她为姐妹,我称她大姨。
大姨是从一个叫李家沟的地方嫁到我们村的,大姨的大小子和我同岁,小时候一同放牛,村里的孩子总爱问他你外婆在哪儿?大小子总是指着烟雾迷蒙的远山,目光坚定的说:“我外婆就住那儿,那儿,要走一天到黑呢。”
年轻时的大姨有着山妹子的黝黑圆润,嘴角两个酒窝,一头乌黑浓密的头发,和我母亲一样梳着两条麻花辫,干活利索泼辣,对人和善,在村子里人缘不错。
大姨家总有好吃的,这对村里孩子来说是个不小的诱惑,大一点的孩子总是变着法儿让大小子给我们带好吃的。
不知不觉中,我们都长大了。村里同龄的孩子,有的上学,有的打工,大小子当兵走了。长大后的大小子继承了父母的优点,帅气温和,开朗直率。后来成了家,给大姨生了个大胖孙子,大姨整天乐呵呵的。大小子十年前退伍,准备到外地创业。走之前带着儿子回来跟父母道别。车在途中,为了不让大姨着急,大小子打电话安慰说:“妈,我想吃你蒸的肉,肉蒸熟了,我就到家了”。大姨说:“都有,妈煮的全都是你爱吃的。”
大姨茶饭没得说,村里哪家有个红白喜事,她一定是主厨。常年在外的大小子应该想吃上一口大姨做的饭吧。
蒸锅里水蒸干了一道又一道,可电话始终无人接听,站在房子边望眼欲穿的大姨心里划过一丝不祥的预感。天快要黑了,来人带来消息:大小子出车祸了,父子俩正在市里医院抢救。
心存一丝幻想的大姨跟着来人踉跄的赶到医院时,一切都来不及了。
火化那天,几天滴水未进的大姨已无力挣扎,虚弱的她拉着大姐的手说:“凤儿,你们就让我看最后一眼,不然我只有一死。”语气坚定而绝望。
大姨被几个妇女搀扶着走进殡仪馆,她眼睛直直的盯着躺着的大小子和孙子,突然,奋力地探出身子伸出手臂,人群一阵惊慌,在人们的拖拽中,大姨伸直的手臂在空中划出一道虚空,颓然垂了下去……
再见她已是半年后,我让女儿叫“外婆”。她看着女儿,脸上露出一丝笑意,声音又轻又浅:“幺儿乖。”风中,几缕灰白的头发飘起,凌乱肆意。我紧紧攥着手,生怕不经意的动作会惊起她的哀伤。喉头被什么哽住,一时竟不能言语。我只能微笑着看她慢慢远去,直至模糊迷离。
所幸后来二小子出息了,在城里买了房,接她到城里带孩子,每天负责接送孩子上学。那天早上,儿子没听到像往常一样起床出门的声音,起来一看,大姨沉睡的姿势已经僵硬。
天下着雨,唢呐、锣鼓咿咿呀呀,哀乐沉闷低回。灵堂门边站满了女人。有的伸着头在打探,有的不时撩起围裙擦拭眼睛,有的默默流着眼泪。灵堂里,阴阳先生正念念有词,头戴孝帕的二小子孤独地跪着。一群男人正忙着清理场地,找板凳安置棺材,等时间一到就入棺。还有的人在院坝边上的雨棚下闲聊,有的正在大声呵斥嬉闹调皮的孩子们。
这个场景,竟是如此相似。那天,母亲静静地躺着,我默默的坐在她身边,握着她的手,眼睁睁地看着那一丝丝温热在我手中抽离,直至冰冷入髓。我的心也汩汩地破出一个洞来,任是经年,无法修补。
大姨一脸安详,似有清浅笑意。我猜想,走在天堂的入口,她一定看见了她心爱的大小子和大孙子。
大姨下葬的清晨,我倚坐在母亲墓边。小村庄尽收眼底,初夏的晨光中,青山绿得鲜亮,空气中氤氲着新生的气息。小村庄仿佛一直这样,不曾换过姿势。可是,儿时玩伴离散了。父亲老了。大小子父子俩走了。母亲走了。大姨走了……
这片土地上,时光搁浅,岁月静谧。一切都在悄悄的发生改变。而我们,竟无能为力。
第四篇:情感散文收音机岁月
科技产品发展迅速,如今我们的生活已离不开手机、数码相机等等科技产品。天知道再过几年,人们随身携带什么高科技产品出门了,也许挥着轻便电子翅膀出行了。
曾经的岁月,收音机常常伴随我们的生活,现在都被电视电脑代替了。
记得小时候村里有许多安装大喇叭的电线杆,平时村书记喊社员开会就用到,在中午或过节什么的喜庆日子里还会放收音广播,那时的人们都一样穷,没有什么攀比心理,相互之间格外友好,男人们劳动后聚在一起边吸烟边听音乐广播边聊天,小孩子则在大喇叭下玩得不亦乐乎,根本不听什么广播,是凑热闹,怎么疯怎么玩,那种生活感觉也很惬意。要是路上张大叔遇到李大爷了,总是笑着说:“大爷,做啥去?您听听这音乐多好听。”笑呵呵地走了。
现在中国的民众都很忙,逛街地时候路过广场,看到大屏幕上放的不是曲艺什么的,而是时尚广告,为商业服务的,人们都是匆匆忙忙地走过去,甚至不抬头,平时人们看电视见了广告已够烦得了,这就是文化广场的大屏幕。
虽然,改革开放生活没那么艰苦了,其实我们这代人并没有多少幸福感,因为我们总是忙得很少有时间探亲访友,好不容易遇到春节,在人群中将积攒的好心情都挤没了。我们忙,我们必须忙,没有办法。我们已上了一台快速运转的机器,跟不上就会被机器甩下去。
我记得我小时候,外祖母家有一台很大的收音机,那台收音机当时是我母亲结婚时买的,后来坏了。我三舅修好就拿到我外祖母家听去了,我小时候到外祖母家里住,三舅还没成家,他一到吃中午饭就拧开收音机听评书,他总是吃得最迟,也吃完得最迟,心思早钻进收音机里的英雄救美女了,我也跟着听闻了不少大侠故事。
不管什么时代,我仍然很喜欢听收音广播,收音机里的声音很纯很正,里边有精选的音乐、精选的评书、及时的新闻,而且经济环保,对眼睛好。收音机和电脑比起来,收音机想开就开想关就关,而电脑让许多人痴迷不已,如果驾驭不好,它会对人的身心造成伤害。稍微一浏览时间就没了。收音机年代有很多惬意,电脑年代有知识也有病毒,有娱乐也有诱惑。如今的年代需要我们更多的认识和选择。
其实至今仍有许多人听收音广播,时不时会在公园里遇到晨练的老者边小跑边听着手里拿的收音机广播。现在仍有两大群的人听广播,出租车司机和大学生。当然,我上大学时也不例外,每天早上、中午、晚上,那是必修课,比上课也总时。有一次,我晚上戴耳机听广播,第二天早上醒来,你猜咋地,耳机线绕脖子上了,估计是来回翻身滚的。每天早上,跑操时学校的大喇叭会广播新闻;中午,到食堂吃完饭,回到宿舍,聊上没几句,都躺在床上,有大收音机的就拧大声音,一曲一曲生日祝福歌、爱情表达歌,直到一点才关美。晚上熄灯后,先是宿舍的舍友一起东南西北地乱侃,侃得一个个都睡着了,有一个人正说得起劲,热得掀开被子坐起来说,好半天才发觉没人应声了,哎,这些猪们。只好拿起收音机,听那午夜悄悄话,学点生理学,很晚才睡。谁知道,第二天一大早又被猪们掀开被子叫醒了,“双休日!起来运动去!”。
时隔很久,没有听广播里的声音了。今天我看一本电脑杂志,推荐安装一个小软件“酷狗收音机”软件,收听得那首歌好听,你可以点“识别”就会显是谁唱得什么歌了,也可以即时下载。很不错的,试试吧。
那段过去的收音机岁月像飞洒的细雨又像风中的柳丝,迷迷蒙蒙。谁想到现在又以另一种形式相见了,也算旧梦重圆了。
第五篇:醉玲珑 读后感
好一篇气势磅礴的文!凌王之冷、汐王之稳、湛王之雅、溟王之魅、十一之俊、十二之狂,人物哪个不个性鲜明,哪一个不让人念念不忘。
太子温文尔雅,才情博学,文华笔思可传百世,放眼朝野,又有几人能敌!他对天朝万古江山亦不放在心上,更是对鸾飞痴情,为她,愿抛下储君之尊,只期与其携手江湖,然落花有意流水无情,鸾飞只是他亲弟弟陷害他的一颗棋子,终究错过,有缘无分,他亦终身不娶妻妾,与遗子相依。
凌王是我最喜欢的人物,亦是第一眼认定的男主,有着淡然的清寂,有着峻冷的高贵,慎谋远虑,处变不惊,识人善用,戒急用忍,马踏山河,逐敌护国。集沉机、师谋、驭人、冷酷、大度于一身。“其芒盛,天合无双,亲者去,近者离,虽日月而蔽之,孤绝独以终。”因这曾经的卦语,他和卿尘错过了第一次的指婚。应这卦语,亲身父亲被现在的父皇害死,最亲近的兄弟为他挡箭而死,欲善待的母亲被人谋害勒死,与卿尘的孩子又中毒流产了,看着这接着的一幕幕,觉得作者好身残忍啊,他,纵使再坚强隐忍,又怎堪承受这种种变故!难道自古英雄寂寞,高处不胜寒,幸好还有卿尘,陪着他马踏山河,陪着他君临天下,陪着他靖安四海,陪着他缔造盛世。最终他与卿尘携手归隐,东海下,过着世外桃源般生活,可谓只羡鸳鸯不羡仙,也许这是最好的结局吧,托君社稷,还君江山,他不用再劳心劳力,可是心里却隐隐有些许失落,道不清为何,也许他就是天生的王者,他生就当指引江山万里,傲视群雄。
汐王之毒,却是意料之外。起先只道他是亲和稳重和沉默之人。“他们要灌酒,我和十一弟替四哥挡着好了”四面楼前的这句话还曾令我感动。却不想汐王与碧血阁沆瀣一气,敛取不义之财;让卫骞督运粮草,显陷湛王于死地;泄露凌王的行踪,构陷迟戍,利用史仲侯,几番致凌王于死地。更残忍杀害莲妃,害死了卿尘和凌王的儿子,直至最后带兵逼宫。真是恨得他痒痒,最是讨厌卑鄙的小人,要争皇位也应更关明些,即使输,也要让对手敬重。
湛王可谓俊眉星目,温润如玉,唇边一抹儒雅笑意,倜傥中无处不带着叫人心旷神怡的和雅。就这般温文尔雅的人,骨子里却同凌王一样,行事果断,敢作敢为,想缔造这万古太平盛世,文治武功,领兵出使,同样出众。他为卿尘默默的付出,救命之恩,收留之情,扶助之意,然今世注定卿尘是要有负于他,感情一旦认定,又岂有对错之分。或许江山是对他的补偿,又或许他可以功成后退身朝野,寄身与江湖,天地宽广任我游!
溟王,本有一段伉俪情深举案齐眉的佳话,奈何迁舞病不起药石无效,终究香消玉殒,自此,他亦性情大变。或许,他不该参与这夺嫡之争。曾经,那个对他格外爱护的同母太子,却因他的权位之争,被他构害,他那么纠结的活着,亦做了很多天理不容的事情,最终也失了所有,孤独凄凉走去。。
十一,最令人心痛的莫过于十一了,人如其名,天撤,他是那般英气勃勃,胸怀磊落,快意潇洒,生死情重。那个像风一样自由洒脱的男儿,那个像云一样飘逸自在的男子。那一箭,他毫那般不犹豫的就挡过去了,生命的最后一刻,他只有两句话:“我答应„你的„都做到了„你记得也答应过我„”“四哥„你„欠我一醉„”泪水不自觉流下。的确,他是活得最潇洒最快乐的,他一直在做着自己喜欢的事,他最终为他敬之如父的四哥死去,内心亦是了无遗憾的罢。可是依旧不能释怀,好希望十一可以活过来,当小九那声“夜天澈”叫来,竟心中激动不已,难道当真没死,作者却深深断了此念头,十一唯一活过来的机会也没了。他真真是死了。。或许可以让卿尘收集的那些宝石暂时保住十一的性命,待寻得时机让他醒了。
十二最是狂傲不羁了,他同样有着十一的阳光,有着真性情。瘟疫时,挺身而出;赐婚十一时,又主动提出欲娶采倩,即使最后都未干成。十一死后,亦不顾权势,毅然频频奏本参劾,让整个苏家站在凌王一边。
突厥,吐蕃,柔然,倭寇,诸侯,仕族阀门势力,地震,瘟疫,吏治贪污等等,内忧外
患至此,却都在凌王和湛王的治理下,日不拾遗,夜不闭户。
有时亦想,可以让卿尘死了回到了现代,他在现代重新遇到了和凌王长得一样的男子,实现了他们生生世世在一起的约定。上世,卿尘负了湛王的感情,所以现代,李唐亦负了她,他们也算不亏欠了吧。
醉玲珑的气势磅礴,也许也是在它融合了中华几千年历史的痕迹吧。西汉的诸侯与分封制;魏晋的仕族阀门势力;西汉的西域治理(通商与丝绸);唐朝时的突厥(分裂为东西突厥和都护府的设置)与吐蕃(公主和亲);明朝的倭寇;清朝的九子夺嫡;近代的论战和新旧思想交锋;甚至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地震前夕的地动仪;貌似都江堰的水利;雷厉风行的革新措施,权相的夺权。这些多多少少都带有历史的印记啊!还有神奇的巫术,那一串串的宝石;江湖的恩怨与朝堂的纠葛;星相卜卦的神奇预测,号令天下的归离剑,更添神秘色彩。最为令人折服的是作者的文采与构思,最令人感动的是天凌和卿尘始终相依相守与不离不弃,还有他们的生生世世之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