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感动的故事介绍
故事是文学体裁的一种,侧重于事件发展过程的描述。以下是小编收集的感动的故事,欢迎查看!
捡垃圾的老太太
今天,我又遇到小区那个捡垃圾的老太太了,在大街公交汽车站边,她依旧弯着再也不能弯的腰,拉着她那辆沉重的架子车,不时停下来翻看垃圾筒,寻找着那些能够回收的垃圾,一头短白发零乱地在风中飘动着,显得更加沧桑与悲凉……
已经有好几天不见老太太了,我还纳闷着:她会不会生病了,或者去了女儿家,或者……但她终于出现了,依旧是那副老态龙钟的样子,我的心里坦然多了……
老太太七十岁左右,看上去更像八十多了,腰弯得不能再弯了,头发白的不能再白了。她是省军区一个职工的老伴,在青海生活了一辈子。她不是青海人,但一脸的高原红。因为不喜欢探听别人的秘密,我不明白她更多的信息,甚至于她的名字,但我明白她一直在做一样工作——捡垃圾。不明白她是什么时候开始捡的,但许多人都说她一直在捡。作为一个普通职工家属,她没有多少文化,也没有正式工作,但还得操持家务,还得照顾孩子,于是她必须找些事做。做什么事都很难,惟有捡垃圾不难,这不需要多高的文凭,也不需要多么聪明的头脑,只要你不怕丢人,只要你不怕辛苦,只要你不怕脏,就完全能够胜任。那怕是在庄人眼里,这也是最脏的活,与乞丐是没有两样的。因此,虽说捡垃圾很赚钱,但没有多少人愿意去做。但是她做了,一做就是几十年,她用捡垃圾的钱购买了住房,她用捡垃圾的钱供女儿考上大学、读完研究生。如今她老了,却依旧干这着这项让她得以维生的工作。
我没见过老太太的照片,更没见过她年轻时的样子,但我想年轻时的她肯定光彩照人,因为我见过她的女儿。
在部队我负责管理小区物业,物业管理与捡垃圾必定会有一些冲突。不为别的,只为安全卫生。老太太住在多层,分了一间地下室,捡了垃圾无法当天处理,就只能堆积在地下室,地下室满了就堆过道中,她不停地重复着这项工作,每天把垃圾摆运进去,弄得整个一层地下室到处是垃圾,到处是刺鼻的臭味。住户反映了一遍又一遍,小区物业也劝告了一次又一次,但她依然我行我素。
我不能因为照顾她的生意而让小区物业管理失控,于是我下达了一个无情的命令:让清洁工把所有垃圾全部扔出来清理掉。老太太肯定对我的做法极度不满意,但老太太属于那种很老实的人,没有出来争执,甚至于连面也没有见。或许她明白后在家里关着门偷偷地哭泣,或许她躲在某个无人的角落大声地诅咒着我。但我顾不了太多,每个人都要维护自己的利益,在其位谋其职,我也必须要要维护我的利益,对她的无情就是对大多住户的有情!但她的女儿恰巧回家了,闻知此事后不干了,找到物业办大吵大闹,态度很强横。物业办没有办法,我只能亲自出面解决问题。
大冬天,太阳很温和,没有多少寒意。在小区院子里,我见到了她女儿,一个打扮比较洋气也很有气质的漂亮女孩,一见面就带着十分的愤怒,质问我为什么要欺负她母亲?我明白她是高级知识分子,我也没想着要和她吵架,只是微笑着问了几个问题:你明白你的母亲多大了?你明白你的母亲身体状态如何,能否还能继续这样奔波?你既然已经工作了,有能力养活自己的母亲了,为什么还要让老人受这罪?既然你爱你的母亲,为什么还要让操劳一生的母亲受人冷嘲热讽,老年也得不到安宁?她的女儿没有了初时的强横,或许是觉得自己理亏,或许是良心上的内疚。她说其实自己也不想让母亲去捡垃圾,也劝过好多次母亲,但母亲就是不听,应该是已经养成了习惯,想改也改不掉了。我很无语,这的确是一个不容质疑的理由,如同我那一生节俭的老父亲,任你购买的新衣服成堆,他依旧喜欢穿着破旧的衣服行走在大街上,毫不感到任何羞愧一样。
我和她女儿没有吵起来,我只从保护老人的角度让她去劝自己的母亲,不要再干这捡垃圾的事了。但若真不捡了,老太太又会怎样呢?如同酒鬼闻到酒味心中发痒一样,一个劳作惯了的老人一旦无活可干,放下了原来的活,或许只有成天趴在窗户上望着窗外一片一片的树叶,或许只有在小院中转来转去,无聊地打发残留的生命。但她会安心地转吗?或许脚还没迈开,眼睛就盯上了那些饮料瓶、纸盒子等等。
事实也如此,和她女儿谈完后老太太确实安静了几天。但很快又看到她伛偻的身影了,看到她熟悉的架子车了。无可奈何,我只有给老太太立下一条规矩:放在地下通道的垃圾必须摆放整齐,不得存放有异味的垃圾,而且要对垃圾及时进行清理。老太太答应了,我们除了安排人不时去检查安全隐患,防止发生火灾外,也不再干强制清理的事了。制度是死的,人是活的,不看佛面看情面,一个可怜兮兮的老太太,我不能凭着强权去砸她的饭碗,虽然她已经不需要用这个饭碗来维系生活的。但我深知,这是她精神的饭碗,一旦强行打碎,她的精神世界就会崩溃,那腰应该会弯得更低。
于是,老太太终于放大胆子继续捡她的垃圾了。她捡垃圾不局限于兰青小区,别的小区和外面街道的垃圾筒也都是她的目标。每天天刚蒙蒙亮,老太太迎着晨寒拉着架子车出发了。如今捡垃圾也是一项好生意,不仅有外面捡垃圾人员,小区内一些从农村来的、过惯了紧日子的家属们,还有打扫卫生的清洁工,偶尔也会干干这营生。但他们都会偷偷摸摸地去翻一下垃圾筒,有值钱的东西迅速放进手提袋中,不敢以此为营生,生怕别人见了会笑话自己,生怕丢了亲人的面子。那怕是她的老伴,也只会偶尔帮老太太整理一下垃圾,更多时候只有老太太一个人,颤颤微微地推着架子车,从这个垃圾筒走到那个垃圾筒,从这个角落走到那个角落,伸着布满老茧的手,捡起一片片纸张、一个个饮料瓶子,扔进纤维袋中,放在车上,满意地离去……
有爱才有牵挂,有牵挂才有动力。人生总是充满无奈,放不下的事情太多了,谁曾不想潇潇洒洒地为自己活一生,可到头来却因为太多的爱、太多的牵挂让自己一生重负在肩。老太太也一样,为了她挚爱的家,为了她可爱的女儿,为了她心爱的孙子,为了……一切的一切,成为她永远的牵挂,成为她梦中的梦,或许她已不再需要这样辛苦,但她始终有一个信念:为了自己所爱的人们,能奉献多少就奉献多少吧!而我们又何尝不是呢?
夜深人静,抚窗而坐,我想那个执著的老太太睡得很香!因为爱,她很坦然;因为爱,她很充实;因为爱,她也很累……
明天,她依旧会弯着腰,拉着沉重的架子车,走向一个又一个垃圾箱,重复她熟悉的动作。如同我那辛苦一生的父亲,依旧穿着他破烂的衣服,拿着铁锹走向田野,那怕已经是冬天……
爸爸,我走了谁来照顾你啊
傍晚,街上的行人稀少,狂风肆虐,秋雨滂沱。
一阵阵微弱的婴儿啼哭声,把刚刚从工地上下班回家的吴永军从跑出去十几步远的地方拽了回来。
出于好奇心他跑回来四处寻找声源,奇怪的是此时婴儿的啼哭声戛然而止,只有雨打路面的噼啪声。
吴永军找了一大頓一无所获。他怀疑自己产生了错觉,于是转身刚要走,那婴儿的啼哭声又出现了。
他竖起耳朵仔细辨听着声音,觉得那哭声像是从路对面垃圾箱附近传出来的,跑过去一看,在垃圾箱后面有一个已被雨水打湿变囊了的纸壳箱,里面躺着一个婴儿,小脸蛋微微红紫,用棉线毯包裹着全身,时不时哭上几声,声音断断续续。
吴永军看了一眼婴儿,环顾一下四周无人,起身走来了。
可是他走出去五六步,就迈不动腿了。他忘不了婴儿那天使般的小脸蛋,薄薄的小嘴,实在惹人喜爱。
他返回身抱起纸壳箱里的婴儿往家跑去……
吴永军今年三十六岁了还没有成家,甚至连对象也没有。在他二十一岁的时候父母因病相继去世,只剩下他自己还住在老人遗留的房子里。初中辍学后为了维持一家人的温饱四处打工。残疾的父母虽有低保和残疾金,但也无法弥补日常的生活开销,吴永军瘦弱单薄的小身板踉踉跄跄地挑起生活的重担。
父母去世后,吴永军前后跟媒人相了几次亲都没有成功,不是嫌他穷就是看他丑。个小不说,长的又黑又瘦,小眼睛,蒜头鼻子大嘴丫,而且嘴唇很厚。
吴永军不在乎这些事,一次次相亲不成使他习以为常,心里对另一伴的美好渴望正逐渐熄灭。
过了三十岁他似乎更想开了,甚至打算一辈子孤身到老。
如今吴永军又捡来一个六个月大的婴儿,是一个健康的女孩。应该是被父母刚刚抛弃不久,除了有点发烧,身体没有大碍。
兴奋的他一宿也没睡觉,给她洗澡盖上毛巾被,连夜到小卖店买回来婴儿奶粉和奶瓶。抱着她喂了整整一瓶奶粉,看来她是真饿了。
然后他又抱着女婴到诊所打的退烧针和葡头糖注射液。
经过一个月的精心喂养和护理,女婴的情况越来越好,已经逐渐恢复了健康。吴永军为此也辞去了工地上的活,专心做起奶爸了。
这女婴好像也很喜欢吴永军,每次给她沏奶粉时她都脚蹬手刨的高兴的了不得,一勺喂下去,女孩看着吴永军咧开小嘴微笑着……
就这样秋去冬来,女婴在吴永军的精心喂养下一天一天长大,在此期间吴永军背着女婴四处捡废品拾荒,甚至到了乞讨的地步。
左邻右舍的钱都借遍了,住在同一个城里的亲戚都远远的躲着他,生怕他再次来张口借钱,甚至怕他给自己传染上一身晦气。
几年后吴永军在民政部门办理了领养手续,给女婴上了户口,办了低保,名正言顺地成为养父女俩,并且给女婴起名叫吴雨花。
象征着他们父女俩第一次见面是在一个秋季的雨天,在雨中小姑娘宛如一朵含苞玉洁的花朵。
一晃七年过去了,女婴依然长成一个漂亮的小姑娘了,圆圆的脸蛋,大大的眼睛双眼皮,小嘴儿,皮肤白皙。头上扎着两个牛角辫,虽然穿着破旧但还没有泯灭一个孩子活泼开朗的天性。
吴永军在此期间看了几个对象,对方均因为他太穷而且额外领养一个女孩视为拖累而告吹,有的女人竟然要求吴永军把女孩送走做为结婚的条件,对此他一口拒绝。
吴永军默默发誓,就算自己打一辈子光棍,也要把这个捡来的可怜的女孩养大。
女孩吴雨花到了该入小学的年龄,由于没有上学前班,基础识字和自然数的加减法都不会作,学校拒绝吴雨花入学。经过街道和民政部门的齐心努力,学校算是暂时答应了下来,但还是担心吴雨花跟不上课程。
吴雨花背着爸爸买的新书包高高兴兴上学去了,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使她格外的珍惜与勤奋,经过不懈的刻苦学习,她的成绩终于赶上来了,达到了班级里的中等生。
吴永军也在附近的建筑工地上找到一个活干,日子过的相对平静。
不幸的事情还是发生了,吴永军在二楼的跳板上干活不慎一脚踏空掉了下来,导致一只右眼睛被下面的钢筋穿透,鲜血如注染红了痛苦的半边脸,吴永军当即昏死过去。工友们赶紧把他送进了医院。
等他醒来感觉右眼一片漆黑,左边的眼睛略微有光感,但还是模模糊糊。女儿吴雨花在床边哭得眼睛红肿,气不成声。
医生告知吴永军说,你的命是保住了,钢筋没有伤到大脑。但你的伤情很严重,被钢筋穿透的右眼球已经失去了功能,应马上手术摘除换人工义眼,否则左眼也难保全。费用得几十万元。
老板只拿了五千元钱给吴永军交了入院费,并派一个工人前来护理吴永军,之后便没有了动静。再过几天老板竟然玩起了失踪,携款潜逃了。工人们怒不可恶将老板告上了劳动局,仲裁正在处理当中……
吴永军交不起医疗费,只能出院回家去养病。由于他的右眼没有得到很好的治疗,导致左眼也逐渐失明,只能感觉到微弱的光。他成了一个双目失明的盲人。他的脾气坏到了极点,时常摔东西,吓得吴雨花大气也不敢出,流着眼泪跟在后面收拾碎片。
吴永军失去了劳动能力,生活在一片黑暗之中,他白天看不见太阳,也看不见白云,到了晚上更看不到星星与月亮。所有的一切都是无形象的物体,这比天生就失明更痛苦。女儿也为了照顾他缀了学。正所谓福无双至,祸不单行。这些日子吴永军感觉自己越来越没有胃口,看见荤腥就不断的恶心呕吐,而且整个人一天比一天相形消瘦。
最后由吴雨花搀扶着上医院去检查,竟然是晚期恶性胆管肿瘤。
吴永军彻底崩溃了,像一头发疯的狮子,他拒绝医生的治疗。
在回家的半路上吴永军执意要下车,由女儿扶着来到大桥上,他手把栏杆感受着江面湿凉的侵袭,夕阳西下,秋水澄清深邃。
吴永军突然嘴唇颤抖着说出一句,女儿啊,爸给你再找一户好人家去当姑娘吧!我不想再拖累你了。
我不去!谁家我也不去,爸爸的家就是我的家,再说如果我走了谁来照顾你啊?吴雨花说话的时候已经泣不成声。
此时太阳落下了江面,吴永军父女俩的身影又一次被黑夜吞噬……
第二篇:感动故事
普通的故事,感动的人生
有人说做教师是一件苦差事,除了繁重的教学任务以外,还有没完没了的班级管理工作。也有人说教师是一份“不食人间烟火”的职业,自己的言行举止处处都要做到“为人师表”,难!可见教师的工作量之大、心理压力之重是旁人所无法体会的。没有惊天动地,没有气吞山河,只是那么普普通通、平平常常,平常得近乎琐碎。这就是我们教师的生活写照。就在这平淡、琐碎中,就在我的身边,涌现出感人的师德。
我这里所讲述的都是从事教育工作十多年,既没有惊天动地的感人故事,也没有感召世人的豪言壮语的普通教师普通人的普通故事。
经常路过一(2)班的教室的人,都会看到班主任余老师在教室里忙碌的身影。有时你能看到他在与学生谈心;有时候看到张老师帮助其他任课老师在抓学生的落实;还有时候看到他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他就是这样只要自己有时间,就全身心的投入班级,做好每一项分内与分外的工作。
有一位比较特殊的学生李锡龙。父母离异,因为母亲平时工作很忙经常无暇管他,而外公外婆的身体很不好,对于孩子的教育问题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因此疏于管教的李锡龙的行为习惯比较差,常常做一些随心所欲的事情:上课上到一半突然从凳子上摔了下去、上课时发怪声音、上体育课带一把工具刀、卷尺等等,而且他还不善与周围人沟通。教过他同学的老师都知道,他是无论你批评他,还是表扬他,他给你的回应永远都是张着嘴巴看着你,跟他谈心真有点浪费时间。杜老师用自己的爱心、耐心与他沟通交流,鼓励他将自己的想法说出来,还和家长进行了多次沟通,并且还制定在每天每节课课后评价机制,及时的将他在学校里的表现与家长进行细致的沟通。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张老师的努力,李锡龙同学在行规方面有了明显的进步。
50多岁的赵老师,虽然眼角已爬上了些许皱纹,但这决不影响她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反而更增添了一种魅力。因为她的心中充满了爱,她就像一方沃土,在教育工作岗位上踏踏实实地耕耘着,滋润着祖国的花朵,让每一个孩子都健康快乐地成长着。班级里有名学生,头脑够用,就是纪律差。上课和周围同学没话找话,周围无人呼应便自言自语,老师管多了便发呆。发呆之后,依旧是说话,干其他的。冯老师找他,他一脸的诚恳的保证要改正缺点。但事隔几天,依旧故我。面对这样一个学生,怎么办?与家长联系,取得家长的支持。那天放学后,他、他家长、赵老师谈了很久。家长感动地说:“老师这样都是为了你呀!”学生也深有感触,说:“老师,看我的表现吧!”他现在确实变了。虽然还时有反复,但他已经知道怎样控制自己了。
保老师是一位刚上任不久的新班主任,可他的班主任工作不压于老班主任。保老师上课非常认真,他一口标准流利的普通话,声音特别好听,„„他对每一学生都有着深厚的感情和了解,是学生们的大姐姐,他和学生们一起研讨、一起做游戏„„
张老师今年五十多岁了,教低年级品德课。她脸上时常挂着温和的笑。别人在埋怨忙碌的时候,她却在叹息:现在孩子,读书太少!你看,刚来的新书,阅读的人不多!我望过去,看见她在新书旁特意加了详细的批注,并做了醒目的导引。
什么是师德?余老师、杜老师、赵老师、保老师、张老师、„„他们用自己的言行为我们做了最朴实的阐释。我每天都被这些平平凡凡的故事感动着,我觉得自己很幸福。我生活在爱的包围中,我知道自己的平凡与普通,但我切实感到了学生对我的爱:我的书笔落在教室了,立马会有学生送到我家;黑板上有通知了,我很快就被学生通知了;学校发福利了,很多学生自觉帮助我领到家了;我的孩子常有人帮助扶起来,送回家„„我知道后面的这些不是师德故事,但我忍不住还是要讲出来——起码,它和师德有关,和你、我、他的付出有关„„
爱心是真情,是温暖,是无穷的力量。爱护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是教师热爱教育事业的具体表现。一个教师只要对学生抱有强烈诚挚的爱,平等对待和尊重他们,就能相应地引起学生对教师的尊敬、信任和爱戴。只有热爱学生的教师,才能把自己的才能淋漓尽致地发挥出来,使自己辛勤的劳动产生最佳的效果。
爱心是真情,是温暖,是无穷的力量。爱护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是教师热爱教育事业的具体表现。一个教师只要对学生抱有强烈诚挚的爱,平等对待和尊重他们,就能相应地引起学生对教师的尊敬、信任和爱戴。只有热爱学生的教师,才能把自己的才能淋漓尽致地发挥出来,使自己辛勤的劳动产生最佳的效果。
索河西街小学 申小燕
第三篇:感动故事
1、2013感动中国十大人物林俊德事迹
《林俊德:一生奉献给核事业的科学家,工作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林俊德,中国工程院院士、总装备部某基地研究员林俊德,2012年病逝。林俊德入伍52年,参加了我国全部核试验任务,为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发展倾尽心血,在癌症晚期,仍以超常的意志工作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林俊德的中学和大学都是靠政府助学金完成的。大学毕业后,他被分配从事核试验研究。由于核爆炸具有极大的破坏性,测量仪器研制一直存在很大难度。林俊德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独立创新制作了钟表式压力自记仪,为测量核爆炸冲击波参数提供了完整可靠的数据。在之后40多年的科研旅途中,他先后获得30多项科技成果。
2012年5月4日,他被确诊为“胆管癌晚期”。为了不影响工作,他拒绝手术和化疗。5月26日,因病情突然恶化,他被送进重症监护室。醒来后,他强烈要求转回普通病房,他说:“我是搞核试验的,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现在最需要的是时间。”
林俊德住院期间,整理移交了一生积累的全部科研试验技术资料;多次打电话到实验室指导科研工作。5月31日上午,已极度虚弱的林俊德,先后9次向家人和医护人员提出要下床工作。于是,病房中便出现了震撼人心的一幕:病危的林俊德,在众人的搀抬下,向数步之外的办公桌,开始了一生最艰难也是最后的冲锋„„
5小时后,心电仪上波动的生命曲线,从屏幕上永远地消失了。这位军人,完成了生命中最后的冲锋。
临终前,林俊德交待:把我埋在马兰。马兰,一种在“死亡之海”罗布泊大漠中仍能扎根绽放的野花。坐落在那里的中国核试验基地,就是以这种野花来命名的。
2、2013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陈斌强事迹
《陈斌强:用行动注解孝德的好儿子》
陈斌强,38岁,浙江磐安县冷水镇中心学校初中语文教师。
陈斌强9岁时父亲车祸去世,妈妈独自抚养三个孩子长大。2007年,妈妈得了老年痴呆症,丧失了日常生活能力。
一天,陈斌强的姐姐在无意中提到,妈妈最大的愿望就是和儿子住在一起。陈斌强回忆起多年来妈妈对自己的付出,他决定再困难也不会丢下妈妈。
那时,陈斌强的儿子不到两岁,妻子建议他把妈妈送到养老院去,他说:“一个连儿子都不认识的老人,送到养老院,被欺负了怎么办?”为了照顾妈妈,他硬是把儿子提前一年送进幼儿园。
为了能每天亲自照顾母亲,他每天用一根布条把母亲绑在自己身上,骑着电动车行驶30公里去学校上班。开始同事们都不太理解,说:“这样带在身边照顾,一两天倒可以,一年两年怎么吃的消?”可陈斌强做到了,一连五年,风雨无阻带着妈妈上班。
照顾母亲的生活异常辛苦。陈斌强一天到晚连轴转:晚上9时,服侍母亲睡下;凌晨1时,准时起床抱母亲上厕所;清晨5时,闹钟响起,他要赶在师生之前起床,将母亲房间打扫干净,处理好母亲的大小便;早上7时喂过母亲吃饭后,开始学校一天的工作。
尽管生活上的事儿很多,可是陈斌强的教学任务却一点也没落下,他教着两个班语文,负责教初一学生广播体操,总管学校体艺2+1活动。他总说:“我是跑着走的。”
3、2013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何玥事迹
《何玥:捐献肝肾的12岁女孩》
何玥,女,12岁,广西桂林人,小学生。
2012年4月,何玥即将小学毕业,却被查出患有高度恶性小脑胶质瘤,住院进行了第一次手术。9月初,病情突然复发二次入院,肿瘤已扩散至脑部组织。当听说自己的生命只剩三个月时,她决定将自己的器官捐献给需要的人。11月17日,小何玥脑死亡,父亲根据她的遗愿将她的两个肾和一个肝捐给了三个人。
在亲人眼里,何玥是个爱学习、有爱心的孩子。今年4月,做完手术第三天,她就回到学校上课了。她的家里满满一面墙都贴着她的“三好学生”之类的荣誉奖状。08年汶川地震时,她硬逼着父母捐出了一个月的工钱。她被查出脑瘤后,学校为她捐钱,她要父亲捐给更需要的人。
9月中旬,爸爸从广东打工回来,她第一句话就说:“爸爸,我想把自己的器官捐出去,行不行?”她说,她只剩下三个月的生命,她希望能尽自己的能力给别人生的希望。由于是何玥最后的心愿,爸爸妈妈奶奶叔叔婶婶最终同意了孩子的想法,决定帮助她完成遗愿。
11月17日凌晨零点10分,小何玥在医院里走完了自己短短12年的生命历程。凌晨4点,她的两个肾被送到解放军第181医院捐给了两名患者,其中一名是身患尿毒症的18岁藏族小伙索朗旺青。
何玥因捐献器官被称为“最美女孩”,她死前的这个愿望被称为“最美遗愿”。4、2013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陈家顺事迹
《陈家顺:受民工爱戴的基层好干部》
陈家顺,54岁,男。云南省沾益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沾益县驻浙江义乌劳务工作站站长。
云南沾益县是劳务输出大县,陈家顺担任副局长后,积极组织家乡农民到浙江义乌等地务工,并关注他们的切身利益,为他们排忧解难,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为保障外出务工人员的合法利益,摸清农民工工作、吃住、工资待遇、劳动时间等情况,陈家顺从2007年9月起先后深入5家用工企业,以农民工的身份应聘到企业“卧底”打工。和农民工兄弟同吃同住同劳动,当过操作员、仓库保管员,养过猪,干过装卸工,当过民办学校教师。几年来,他“卧底”考察了义乌市及周边县市的许多家企业,为农民工提供了180多家用工情况良好的企业信息。
在调解各类用工纠纷时,他总是挺身而出,为农民工利益据理力争。4年来,共为农民工调解各类纠纷780余起,挽回损失180万余元。在农民工遇到困难时,他想方设法帮助解决,多次协调企业垫付农民工车费、伙食费、医药费等共7万多元。
这些实实在在的行动,赢得了当地民工和社会各界的称赞,陈家顺被人们誉为“卧底局长”、“民工局长”。
5、2013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高淑珍事迹
《高淑珍:河北的爱心小院》
高淑珍,56岁,河北滦南县司各庄镇洼里村普通农村妇女。
高淑珍的儿子王利国4岁那年得了类风湿,落下了残疾。到了该上学的年龄不能上学。高淑珍心疼儿子,想在家里办个小课堂。后来她发现,附近村庄也有一些因肢残不能上学的孩子,他们都对读书充满渴望。她想让不幸的孩子都能读书,于是在家里办起了学校。
1998年4月,她的“炕头课堂”开讲了,老师是女儿王国光。5个孩子、4张课桌、2块小黑板和借来的旧课本„„高淑珍的家里响起了读书声。
这个学校一开就是14年。14年间,她接收了近百名残疾孩子,却从未收过一分钱。高淑珍和女儿每天用自行车接送孩子,中午就在她家一起吃大锅饭。渐渐的,自行车已经接不过来,她一咬牙,买了辆旧面包车。有两个肢残严重的孩子,路上她怕颠坏了,就一直抱在怀里。后来,为了让孩子少受罪,她索性让孩子都住在家里,免费吃住读书。
慕名而来的孩子越来越多,但是高淑珍精力有限,家里地方有限,还债务累累,但是“不”字她始终说不出口。无论多么艰难,她总是尽最大努力,让孩子们的生活过得好一些。高淑珍家承包了20多亩水田,稻谷就是孩子们的口粮。但是歉收的时候,让每个孩子吃饱并不轻松。为了多挣几个钱,她每天天不亮就骑着自行车,驮着批发来的一些日用品去赶集,一骑就是100多里地。有的时候下大雪没有集,高淑珍就走街串户地卖,“我一天出去挣十块二十块,给孩子们买点好吃的,我心里头欢喜,骑着车子都有劲。”她说。
高淑珍爱心小院的故事见诸媒体后,引起强烈反响。爱心小院收到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捐助,还有不少志愿者从各地赶来实行爱心接力。有的志愿者已经在这里工作了三年多时间,上海一家医院为小院的10个孩子实行了治疗手术。
6、2013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张丽莉事迹
《张丽莉:最美女教师》
张丽莉,女,28岁。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第十九中学初三(3)班班主任。
张丽莉出生在一个教育世家,2006年,她从哈尔滨师范大学毕业后,分配到佳木斯市第十九中学任教。
2012年5月8日,放学时分,张丽莉在路旁疏导学生。一辆停在路旁的客车,因驾驶员误碰操纵杆失控,撞向学生,危急时刻,张丽莉向前一扑,将车前的学生用力推到一边,自己却被撞倒了。
车轮从张丽莉的大腿辗压过去,肉都翻卷起来,路面满是鲜血,惨不忍睹。被轧伤后她有时清醒有时昏迷,在送医院的途中,还对大家说:要先救学生。昏迷多天后,张丽莉醒来的第一句话是:“那几个孩子没事吧!”
经过抢救,张丽莉被迫高位截肢。她的亲人和医护人员都不敢想象她知道真相的后果会是怎样,但张丽莉很快接受了事实,还反过来安慰父亲说:“当时车祸的场景我还记得,很幸运,如果车轮从我的头碾过去,你们就看不到我了,我救了学生,也保住了命,今后一定会幸福的。”
有人问张丽莉,“你后悔吗?”她回答:“不后悔。这样做是我的本能。我已经28岁了,我已和父母度过28年的快乐时光。那些孩子还小,他们的快乐人生刚刚开始。”
7、2013感动中国十大人物李文波事迹
《李文波:守礁二十年的南海卫士》
李文波,男,48岁,山东平度人,中国海军南海守礁士兵。李文波21岁毕业于中国海洋大学,当年入伍,三年后赴南沙永暑礁守礁。
20多年来,他先后29次赴南沙执行守礁任务,累计守礁97个月,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军内外气象部门提供水文气象数据140多万组,创造了国内守礁次数最多、时间最长、成果最丰的纪录,受到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高度评价。
长期恶劣环境下的生活,李文波的身体大不如从前,风湿病越来越重,但他仍然坚持一次不落地守礁,还经常顶替战友。除了坚守岗位,李文波还不断创新,为守礁工作总结经验,编写教材。他设计出了南沙第一套水文气象月报表程序,还编撰完成了《海洋水文气象观测教材》。
为了守礁,李文波亏欠家里太多。他新婚5天后回到南沙,20多年来,与妻子真正在一起的时间不到3年。2003年4月,李文波第一次回到老家,才知道母亲已经卧病在床3年,2005年9月,母亲病危,李文波回到老家陪伴母亲仅十天,就接到执行南沙守礁的命令,在前往南沙的舰艇上他接到了母亲病逝的消息,一个人长跪在甲板上向北方失声痛哭。
李文波说:“南沙守礁是我一生的荣耀,就算下辈子坐轮椅,也没什么后悔的!” 9、2013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周月华、艾起事迹
《周月华、艾起:残疾乡村医生夫妇》
周月华,女,43岁,重庆市北碚区柳荫镇西河村乡村医生,艾起是她的丈夫。
周月华出生后8个月被诊断为先天性小儿麻痹症,左腿残疾,这一切并没有摧垮她生活的意志。凭着自己的执着,周月华完成了中学学业并成功从卫校毕业。
在找工作的过程中,周月华因身体残疾而四处碰壁。后来,看到乡亲们每次都要步行几个小时才能到镇上医院看病,她就动了行医的心思。
周月华将平时省吃俭用下来的200元加上家中仅有的600元储蓄作为开诊所的启动资金,又把家里堂屋修整了出来做场地,药品采购则靠两个弟弟用小竹筐一筐筐往回背,1990年11月,周月华的“柳荫镇西河村卫生室”终于正式挂牌营业了。
“我喜欢我的工作,喜欢我现在所做的一切。”周月华说道,“住在偏远地方,农民看病要走上好几小时。所以我现在做多一点,让乡亲们少跑一点,少花一点,自己会感到很开心。”
最开始行医时,周月华右肩挎的是药箱,左肩杵着拐杖在山间艰难行走,这种行医方式直到她遇到了人生中的第二条左腿――她的丈夫,艾起。
周月华和艾起结婚之后,无论上山涉水,刮风下雨,只要有出诊,艾起便会揽起周月华的手,用宽阔的后背将她背到病人家里。“背你一辈子,我无怨无悔!”这个男人用20年的行动,默默支持着妻子的事业。
二十多年来,她硬是靠着拐杖和丈夫的后背,“爬”遍了方圆13平方公里的大小山岭,为辖区近5000村民带去了医疗服务。
“没有他,这么多年,我做不到的。”周月华说道,“他是我这辈子的第二条左腿。”“我背着她走了18年。我说过要背她一辈子,就要实现这个诺言,永远都不放弃。”周月华的丈夫艾起说。
第四篇:感动故事
25年前,徐州大哥(左)掏千元助他创业 25年后,他豪掷千万帮恩人开酒庄
25年前,月工资90元的徐州人张爱民,因为自己的一句承诺,拿出1000元资助萍水之交的浙江青田小伙孙胜荣创业,没多长时间,为各自生活打拼的两人失去了联系。25年后,事业成功的孙胜荣历经波折,找到了张爱民,赠房报恩被拒绝后,拿出了1千多万元在徐州开了一个酒庄,交由张爱民打理。连日来,这个现实版知恩图报的动人故事在网络上传播,引发网友们大量关注。扬子晚报记者昨日联系上了这个故事的两个主角,还原了这一段传奇性的友情。
扬子晚报记者 马志亚 通讯员 张景良
徐州大哥掏1年工资帮浙江小伙创业
孙胜荣是浙江青田人,1987年,年仅15岁的他就踏上社会谋生。因为年龄太小,他先投奔到在徐州开理发店哥哥处,当了一名洗头工。
张爱民是理发店的常客,每次光顾时,经常由孙胜荣给他洗头。当年张爱民24岁,很快就跟孙胜荣熟识并成为朋友,两人经常没事一起聊一些感兴趣的话题。没过多久,孙胜荣决定离开徐州,独自回温州打工,临行前,他还专门找到张爱民告别。
大哥助人只为一句承诺
也许两人注定有缘。又过了几个月,在温州出差的张爱民居然在街头偶遇了孙胜荣。在饭桌上,孙胜荣的言语中透露着打工的种种不顺,张爱民心头一热,当时就许下承诺:“来徐州吧,我来帮你。”
几天之后,孙胜荣买了一张火车票,只带了几件随身衣物,真的出现在张爱民面前。记者了解到,当时孙胜荣对此行没有把握,因为他哥哥理发店已经关门,人也离开了徐州。在这个城市里,他是举目无亲,唯一的希望就是那句“来徐州吧,我来帮你”的承诺。
彼时,张爱民刚刚获得了一份正式工作——一家阀门厂的业务员。张爱民见到了孙胜荣之后,二话没说,第二天就取出了1000元送到对方手里,当时,张爱民的月工资是90元。他还帮孙胜荣在市区租下门面房,买了开理发店所需的沙发和工具。
创业初期,孙胜荣唯一的依靠就是张爱民。因为没钱雇人,孙要独自一个人支撑起生意。在忙的时候,他甚至连吃饭都成了问题。张爱民就利用放工时间,从厂里食堂打包饭菜,送到店里。“他的勤奋让我很感动,我把他当成弟弟去支持和照顾他。”张爱民对扬子晚报记者回忆。
小弟后来西班牙“发了家”
孙胜荣在徐州的创业不温不火,很快他又决定关闭理发店,入伍参军。在那个通讯还不发达的年代,为各自生活打拼的两人很快失去了联络。
退伍之后,孙胜荣像周围很多拥有精彩履历的浙江同乡一样,历经生活的波折。从一开始在浙江打拼,再远赴西班牙打工。从最初的餐馆服务生、街头小贩做起,慢慢进入当地小商品经营行业,经过多年的努力,他终于成功拥有了自己的事业,并成为西班牙知名侨领。尽管一直在为事业奔波,孙胜荣从没有忘记徐州的大哥张爱民。可是,张爱民经历了多次搬家,又没有其他联络手段,想要取得联系变得越来越难。2008年,孙胜荣只身来到徐州,可是如今的市区面貌早已焕然一新,他连当年开理发店的路段都很难找到。茫茫人海中,孙胜荣大海捞针一般,到处打听张爱民的住址,结果自然是无功而返。
小弟掏千万开酒庄让大哥打理
2010年,孙胜荣利用回国进货机会,再次只身来到徐州,这一次,他虽然找到了当年工作、生活的地方,可是仍然没有任何关于张爱民的消息。
三次来徐州找恩人终如愿
2012年7月份,孙胜荣第三次来到徐州。这次他给自己安排出足够的时间,他选择了地毯式寻找的方法。一条街一条街地找,一户一户地问。一次,他听说“张爱民”住在某幢楼的7楼,心头一热赶过去,结果却是再一次失望。
屡经挫折的孙胜荣,最后想到了求助警方。根据他提供的名字和年龄,徐州公安部门从户籍数据库里找到了140多个“张爱民”。经过仔细辨认,孙胜荣最终确定了最相似的一个,可没想到,张爱民早已不住这里。在警方都已经放弃,孙胜荣买好回程票的情况下,一名民警偶然再次拨打了一个资料上的电话,这一次对方接通了,经过资料核实,正是孙胜荣期盼了20多年的张大哥的声音!
这对萍水兄弟的相逢,感动了在场很多人。在酒店门口,分别了20多年的两人同时认出了对方,紧紧相拥。孙胜荣流下了眼泪,只是喃喃地重复着:“爱民哥,可把你找到了„„”很多旁边的人当时就大呼,“真像在拍电视剧”。当天晚上,两人整整聊了一夜„„想赠房产被拒绝
今年51岁的张爱民此前在徐州一家机械厂上班,因为单位效益不佳,2011年他买断了工龄下岗。此后,他和朋友在市区经营一个小门市部,“我的生活很平凡,经济条件谈不上太好,但能自给自足”。当孙胜荣提出想馈赠两套房产时,张爱民想也没想便拒绝了。
可是,孙胜荣一直惦记着如何回报当年的“一饭之恩”,很快,他再次提出,想在徐州开一家酒庄,利用他在西班牙的业务通道,主营红酒、橄榄油等产品。孙胜荣说,这是一个不错的项目,他负责投资,由张爱民主要负责经营。“他的想法打动了我,我能够凭自己努力,一起合作干好这个项目”,张爱民向记者介绍,这个酒庄由孙胜荣投资了1千多万元,委托他作为董事长,全权打理。
孙胜荣告诉扬子晚报记者,他没有想过借着酒庄盈利,做这个投资不光是因为相信张爱民的为人,更是因为他希望通过这个项目,让兄弟两人有了沟通交流的纽带,有了一份可以共同打拼的事业。
现如今
兄弟俩除了谈生意 更多时间在谈友情
自从投资酒庄以后,孙胜荣来到徐州的次数越来越频繁,不过两人除了谈酒庄生意外,更多的还是情感交流。有一次,张爱民不小心扭了腰,卧床不能动,都是由孙胜荣抱着去上厕所的。去年春节、中秋节,两人都是带着各自家人,在徐州摆开大桌,一起过节。“我们真的是萍水相逢,彼此不带任何功利色彩,他就是我一辈子的大哥。”孙胜荣这样告诉记者。如今,经过两年的经营,兄弟俩的酒庄红红火火。
多说1句
最有意义的回报 不是真金是真情
当年1000元助人,如今得到1000万的回报,乍一看,这是一个最典型的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的故事。但幸好,这个故事的韵味远不止1000和1000万这两个数字这么简单。25年前,张爱民工资只有90元,1000元相当于他一年的工资,而他毫不犹豫就把这1000元给了一无所有的浙江小伙孙胜荣,可以说,这是丝毫不计回报的救人于急难。后来,张爱民下岗了,当年的小伙孙胜荣却发达了。很显然,孙胜荣非常希望能回报老大哥,起初,孙胜荣想馈赠两套房产给张爱民,张爱民想都没想就拒绝了,因为这样的回报让张爱民有些无所适从。
用成百上千倍的财物回报助人者当年的付出,小伙真心可鉴。但是,大哥的拒绝告诉他,其实,很多时候一个人义伸援手,并不是为了得到金钱的回报,是真心希望对方同样获得人生的成功。当受助者回报以真情,这是助人者最大的慰藉。
所以我们这个故事的最后才有了投资一千多万的酒庄,孙胜荣说,从不想借酒庄盈利,而是希望酒庄成为兄弟俩感情的纽带,让大哥也实现自己的价值,也正是这种充满情感的回报,才让张爱民欣然接受。
由这个故事想到我们扬子晚报的利群阳光助学行动,助学行动10多年来已经资助了2000多名贫困学子。尤其让我们高兴的是,很多当年的贫困学子,学有所成之后又力所能及地去资助更多的贫困学子。这种感恩图报,正是回报以真情最高的一种境界:不仅仅是回报当年帮助你的人,而是回报更大范围需要帮助的人。这样的感恩图报,必定会让世界充满温暖,人与人之间更加信任,社会更加和谐。茂川
第五篇:感动人物故事
感动人物姚厚芝颁奖词及事迹
【颁奖词】寸草春晖
病压垮了身体,但不能摧毁母爱。草根母亲呕心沥血,为孩子缝补梦想,而深厚的爱,更铺就孩子精神的未来。请上天给你多一些时间,让你把美好的愿望,织进这春天的图景。
【事迹】姚厚芝,女,38岁,重庆市巫溪县塘坊镇红土村村民。
1999年,姚厚芝嫁给了王以朝,婚后一起赴山东煤矿打工。随着两个孩子的出生,姚厚芝专心在家带孩子,丈夫在煤矿挖煤。2006年,一场病魔突袭,彻底摧垮了这个家。
姚厚芝查出乳腺肿瘤,需立即做切除手术。面对高额的手术费,姚厚芝选择了“药疗”。几年下来,病情没有丝毫好转。
2009年2月,姚厚芝从电视上得知,绣十字绣也能卖钱。第二天,她坐车辗转十余小时,咬牙花2800元购回一幅6.5米长的十字绣《清明上河图》十字绣样。这次的“先斩后奏”,让一向疼她的丈夫火冒三丈,觉得她是在瞎折腾,可姚厚芝有自己的想法。
从此,姚厚芝过起了“两点一线两头黑”的生活,每天绣十字绣长达17个小时。2012年7月,经过3年零5个月的昼夜追赶,这幅共需127万针才能刺制而成的《清明上河图》终于落针。有收藏家上门出20万收购,姚厚芝拒绝了。
姚厚芝想将十字绣保存下来,即便有一天自己不在人世了,再把它卖出去,孩子们上大学的钱就不用愁了。
姚厚芝的儿子王锐读初中,女儿王琼读小学。王锐说长大了要当医生,给妈妈治病。不善言辞的丈夫,不知道怎么劝说妻子,本身患有肝病的他只是拼命地下井,希望能早点挣够钱给妻子治病。
第一幅十字绣完工后,姚厚芝又买回了一幅长22米、宽0.85米的《清明上河图》十字绣样。这幅刺绣的难度、时间和价钱是第一幅的好几倍。姚厚芝偷偷找以前的工友七拼八凑了一万元,瞒着丈夫说只花了两三千元。她怕丈夫心痛和着急,因为家里实在是负担不起。从2006年到现在,姚厚芝花去的医药费已达10多万元。
如今,王以朝仍在山东挖煤,姚厚芝在家照料两个孩子的生活。姚厚芝说,第二幅《清明上河图》已绣了快6米。希望老天能再给她3年时间。她现在就是一个与时间赛跑的人,不知道自己生命何时会终结。她没有其他奢求和心愿,只是想尽自己所能多给孩子留点什么。
感动人物格桑德吉颁奖词及事迹
【颁奖词】格桑花开
不想让乡亲的梦,跌落于悬崖。门巴的女儿执意要回到家乡,坚守在雪山、河流之间。她用一颗心,脉动一群人的心,用一点光,点亮山间更多的灯火。
【事迹】格桑德吉,女,西藏自治区墨脱县帮辛乡小学的一名教师。
2000年,格桑德吉毕业于河北师范大学,毕业之后她并没有像其他同学一样选择留在大城市工作,而是毅然回到西藏。为了让雅鲁藏布江边、喜马拉雅山脚下的门巴族孩子有学上,格桑德吉放弃拉萨的工作,主动申请到山乡小学教学。
墨脱县帮辛乡,因常年泥石流、山体滑坡,是墨脱最后一个通公路的乡。为了劝学,格桑德吉天黑走悬崖、在满是泥石流、山体滑坡的道路上频繁往返;为了孩子们不停课,别村缺老师时她不顾六个月身孕、背起糌粑上路;为了把学生平安送到家,每年道路艰险、大雪封山时,格桑德吉过冰河、溜铁索,把四个月才能回一次家的学生们平安送到父母的身边。
这些年来,为了教好孩子们,格桑德吉将自己的女儿央珍从两岁时一直寄养在拉萨的爷爷家,当一年之后格桑德吉再到拉萨的时候,女儿已经不认识她了。2013年,时逢格桑德吉荣获“最美乡村教师”,节目组特地邀请了格桑德吉的丈夫和女儿来到北京。同时,这也是格桑德吉与女儿的第五次见面。
十三年来,在格桑德吉的努力下,门巴族孩子从最初失学率30%,变成到今天入学率95%。她教的孩子有6名考上大学、20多名考上大专、中专,而她自己的女儿却留在了拉萨,一年才能见一次。村民们亲切地称她为门巴族的“护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