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那个能带你走出困境的人的励志故事

时间:2019-05-15 13:00:3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谁是那个能带你走出困境的人的励志故事》,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谁是那个能带你走出困境的人的励志故事》。

第一篇:谁是那个能带你走出困境的人的励志故事

1947年的一天,美孚石油公司董事长贝里奇到开普敦检查工作,在卫生间里看到一个黑人小伙子跪在地上擦水渍,擦一下就磕一个头。贝里奇就问他为什么要这样做,那个小伙子说他在感谢上帝,因为是上帝帮他找到了这份工作。贝里奇听后笑了笑说道:“南非的大温特胡克山上住着上帝,能为人指点迷津。如果你想见他的话,我可以给你说情,让你们经理给你一个月的假。”小伙子痛快地答应了,然后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吃了很多苦,终于登上了那座山。可是,他在山上待了一整天也没有见到任何人。回来后,他对贝里奇说:“董事长先生,我到达了那座山的山顶,可是除了我自己之外,根本没有什么上帝啊!”贝里奇说:“是的,现在你应该是明白了,除了你之外,根本没有什么上帝。”那个小伙子理解了董事长的用意,从此努力工作,20年后,他成了美孚石油公司开普敦分公司的总经理,他的名字叫贾姆讷。

有一天,美国著名成人教育家卡耐基正在家里看书,一个神情呆滞的流浪汉忽然进来了,他对卡耐基说,他做生意赔了很多钱,打算自杀,就在要跳河的时候,看到了卡耐基的一本书,他感觉卡耐基能帮他走出困境,就兴冲冲地找来了。卡耐基听完他的话后,对他说:“我帮不了你,但这屋子里有一个人能帮助你,你想见他吗?”那个人立即抓住卡耐基的手说:“他在哪里?快带我去找他!”卡耐基把这个人带进了里屋,让他站到一面镜子面前,对他说:“这个人就在镜子里。”那个人一看,镜子里只有自己的影子。卡耐基对他说:“这个世界上,能让你东山再起的人,就是你自己!”那个人听了以后深受启发,告别卡耐基以后,他重新开始创业。两年以后,有一辆豪华轿车停在卡耐基先生的门前,从车上走下来一位衣着讲究的绅士,正是当年想自杀的那个流浪汉,他是来告诉卡耐基,他已经完全依靠自己的努力成功了。

每个人的一生中,都或多或少会有一段灰暗的日子,在生命的雨季里,选择与苦难抗争无疑是正确的。但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求人不如求己,自救永远胜于他救,只有依靠自己不懈的努力,才能找回人生亮丽的晴空。自强自立,永远是人类精神家园中一道不灭的光辉。而怨天尤人,或是消极地等待他人的救助或奇迹的发生,都是不明智的选择。其实,对于命运,你真的不必抱怨什么,因为,你就是你自己的上帝!

第二篇:人的治理:走出农村基层治理困境的根源

人的治理:走出农村基层治理困境的根源

李树燕

(.昆明学院 昆明科学发展研究院 云南 昆明 650214)

*

摘要:人是治理的手段也是治理的目的,对人的治理,包括农村基层权力执行者和乡民的治理,对两者的治理都要秉承治国先治家,治家先治人,治人必先从德性开始的理念,并把个体放在系统里思考,即,个体行为者与家庭的关系,与乡民的关系,与熟人社会的关系,与制度的关系。注重德性先行,制度教化,把人的“内治”与制度的“外束”相结合,一手抓权力执行者厚德载物的权力承载力和以身作则的实践力,一手抓乡民个体的德性教化与深入日常生活的具体实践,这是走出农村基层治理困境的根源,也是实现农村基层社会治理的有效机制。

关键词:人的治理;内卷化;道德伦理;功利伦理

The rural grass-roots governance to strengthen the governance of

the people

LI Shu-Yan(Kunming University Yun Nan Kunming 650214)Abstract: The governance of people include power executors and the villagers, and think of individual in system, i.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dividual behavior and family , and the villagers, and the acquaintance society, and the bureaucracy etc.Put forward out of the dilemma of involution.First of all to have a perfect legal guarantee system;Secondly, we must strengthen the power-carrying capacity with ethics for grassroots leadership, and practical capacity by example;once again, It must have a good management of technology for the villagers moral to carry out daily life.Keywords:governance of the people, Involution , ethics , utilitarian ethics

一、人的治理之问题提出

进入农村调查,我们不少遇到这些场景:年迈衰老的父母遭受遗弃,或为了讨要生活费把儿女告到法庭;一位副乡长不赡养一生守寡,年迈多病的母亲,还长年欺压亲族;为了获 * 本文是李树燕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社会管理视角下边疆民族地区民俗宗教生活变迁研究(13 CSH014),云南省创新团队:云南社会 边疆与生态环境研究团队的研究成果。作者简介:李树燕(1975年—),女,云南省江川县人,社会学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发展社会学,基层社会治理。得更多一点的征地补偿款,出现离婚村;农村乱扩乱建盛行,为了多占1个平方,不惜与邻为敌,合法程序无法有效制止,再生产了“要么朝中有人,要么把事情闹大”的行为逻辑;被村民视为神圣的寺庙公共财物经常被盗;留守儿童、空巢老人、空心村留下的伤痛;广泛存在基层选举的“拉票”、“贿票”、“混混当选”、“泡沫工程”、“面子工程”、“惠民资金被截留”、“低保变高保”的基层问题,产生了“国家的大政策是好的,是下面的人把经念歪了”的民间知识,类似这样的问题我们并不陌生,也是目前大量研究成果里暴露出来的共性问题。

自从20世纪90年代农村基层治理成为一个社会事实进入研究领域以来,长期陷入国家与社会关系宏大叙事中,过度关注基层组织建设、民主选举、经济社会发展、公共文化建设、社会保障供给、生态环境保护、基层法制体系建设等客体物化的方面,而对农村基层治理主体“人”的教化供给显得较为薄弱,呈现只见治理不见生活,只见组织不见人,只见政策不见实效,只见官忙,不见民动,类似水和油的分层现状,陷入“内卷化”的治理困境。以上共性问题涉及个人、家庭、村落社会、国家政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制度归因似乎是一个共识,但所有的制度都是人的行为,人是造成所有复杂问题的根源,这正是目前研究薄弱但又非常重要的环节。

二、农村基层治理困境的根源是人的治理

农村基层治理的困境主要体现在“内卷化”,内卷化的表象是制度肇端,但根源却在人的行为。

(一)“内卷化”是农村基层治理的共性问题

农村基层治理内卷化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内卷化”的核心思想是指系统在外部扩张时受到严格限定的条件下,内部不断精细化和复杂化的过程,是一种寻求自我战胜的过程,表现为没有发展的增长。这一概念由格尔茨(Geertz)提出,经黄宗智改造,杜赞奇的娴熟运用,国内学者的专业化拓展(王思斌、刘世定、邱泽奇、李祖佩、方劲、汪杰贵等)[5][4]

[2]

[3]

[1],被运用到中国现存的社会分析框架下,更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分析领域由原来的农业生产扩展到政治、文化、社会等领域,非常具有中国特色的一个学术概念。

(二)农村基层“内卷化”的表象是制度肇端

农村基层治理“内卷化”秉承了“内卷化”的路径依赖,基层行政系统接到上级目标任务时,因受人力、资金等刚性条件的限制,也或受上级官僚体制作风的感染,在行政村,村小组层层建立非正式组织和大量办事人员,让其协助完成上级下达的任务,使基层行政系统不断精细化和复杂化。而这些非正式组织与办事人员主要来自“村干部”、“编外人员”,不 ① 2016年5月中旬,发生在云南Y村,因规划建设产业园区项目,涉及578户、1290位村民整体拆迁补偿问题,导致有300多年历史的村庄出现了离婚潮,年龄最大的有80多岁岁,走过了钻石婚姻。有一家父子三人同一天办理了离婚手续,父亲79岁,两个儿子一个35岁,一个40岁,民政局出现取号等候离婚的热闹场面,“离了吗”成为村民见面的问候语。② 在传统社会里,寺庙里的所有物品,没有人敢去动,乡民都相信离地三尺有神明,但近些年来,寺庙物品被偷盗已经不是什么个案了。少混混与黑势力也加入进来,这部分人群没有制度合法性收入,配合上级完成目标任务,汲取底层公共资源是他们行事的动力。说他们是基层政权的中介所,一点不过分(笔者把它称为行政中介),所以他们的存在不是义务的,而是要收取中介费。提取的比率,一方面来自任务完成的难易程度,另一方面来自对村级公共资源驾驭的能力,当然,与乡镇谈判的技巧,与村民博弈的能力也是一笔潜在的增长收益。在这种目标任务合作过程中,乡镇政权悬浮于村落社会,但不影响他与行政中介共谋组建的赢利性共同体。乡镇政权虽说是中国基层权力的末梢,但官僚作风与官本位思想刺激他们创新出更能让他们偷懒和获益的管理模式,一方面,搭了村委会的便车,另一方面,培植一支竞争的黑势力组织,只要稍微让度一点利益,足可以让行政中介拼个你死我活。

农村基层治理“内卷化”是乡村社会发展的瓶颈。造成“内卷化”的原因众说纷纭,有效治理与压力型体制之间的张力被认为是最直接的原因,承载国家意志的《目标责任书》通过层层垂直下沉的行政权力网络输送到末梢,在下沉的过程中不断被复制,复制得越多,“内卷化”程度越深。农村基层治理“内卷化”带来了国家、基层组织及民众三者之间利益与责任制衡关系的松散,国家权威,社会公信力遭受严峻挑战,社会秩序陷入新的治理危机。农村基层社会伴随着物质的日益丰富,社会问题也不断涌现,诸如,“混混治村”、“不出事逻辑”、“低保变高保”、“乱扩乱建”、“空巢家庭”、“留守儿童”、“空心村”、“政策性离婚”等现象也不仅仅是区域性的个案。农村基层治理“内卷化”的代价就是增加了治理成本,公共资源偏离了预设的初衷,基层赢利型行为不但损坏了政府的社会公信力,农村基层政权存在的合法性,还无限激发了人性最丑陋的弱点,误导乡民的价值观,侵蚀着乡村生态伦理秩序。

(三)农村基层治理“内卷化”的根源是对人的治理缺失

表象上看,内卷化的根源是行政体制肇端。进入细节深入剖析,每一个任务的下达与执行,最终都是通过人去实施,是人与人的互动行为,任务执行者的文化教养、德行、能力、方式是造成善恶结果的关键因素。我们不敢奢望一位可以遗弃父母亲的副乡长,能为他的子女做些什么表率,能为他的公职尽多少责任,能为他的子民造什么福。我们也不敢想象“混混”、“黑势力”为了征地搬迁所做的一系列无休止的恐吓、威胁行为对民俗民风的影响。我们也无法强迫乡民去尊敬贪官污吏,去服从与敬仰强征豪夺的“父母”官,也没有理由阻止乡民不去当刁民、暴民、赖民,因为不刁、不暴、不赖,他们将无法生存。

从官到民,从父母到子女的上施下效,把恶当成了一种“本事”、“能力”,把善当成了“无能”、“没本事”、“窝囊”,把孝敬父母当成了“累赘”、“吃亏”。把“走关系”、“认得人”、“弄虚作假”、“懂事”、“钻空子”、“投机取巧”作为生存之道进行说教。这样的官,这样的民,怎么能奢望他们生存的环境有什么和谐可言,如果不从“人”这个根本上治理,再好的法制,再富裕的物质也是空中楼阁。[9][8][6][7] 法律能惩罚犯罪,但不能教化出贤德的人,法律能惩罚不赡养父母的人,但不能让其明白“百善孝为先”的圣贤之理。没有道德的生活,再富裕的物质只能更滋生贪婪。没有道德的行为,就不可能有正常的社会秩序,正像古代圣人所讲的“人弃常则妖兴”,这里的“常”指“五常”,即“仁、义、礼、智、信”,意思是一个人失去了“五常”的德行,就不是人了,而变成了妖魔鬼怪。与之伴生的“五伦”,即,“父子有爱”、“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五伦”是道家所讲的道,也就是一种自然规律,宇宙秩序,而“五常”则是对“五伦”的实践,被称为德行。“五伦”、“五常”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根基,凝聚成“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仁、爱、和、平”十二字,也是人性共享的普世价值观。“五伦”和“五常”与西方德性伦理学家麦金太尔的著名“德性实践观”与“德性论”有异曲同工之妙。其实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道德伦理涵盖了西方话语下的义务伦理、功利伦理,而且还给出了认识论与方法论上的金点子。

“身体发肤,受之父”,“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时时记着对父母的孝行,就会规训自己的言行,爱护自己的身体,保全自己的德行。从作为子女孝敬父母的义务,推广到职业道德,岗位职责,对社会的责任与义务,对上司的尊敬,对国家的忠心,对职责的尽忠,从爱自己的父母推广到爱天下所有的众生,达到道家所倡导的“天人合一”的境界,那么人与人的关系、人与家庭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国家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才有可持续发展的根基。

农村基层治理的主体是行为的施动者,他们的德性品质是治理成功的核心,也成了农村基层治理的最高目标。

③[10]

三、人的治理之关键:重塑道德伦理

(一)人的治理是5000年治国理政的核心思想

基层治理虽然是一个现代术语,但居于这一思想的根源已承载了厚重的5000年文化,而人的治理则是这一思想的本源。人的治理可以追溯到“以人为本”的人本思想,据考证,“以人为本”一词最早出现在公元前(475~221)《管子﹒霸言》中,“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本治则国固,本乱则国危”,从中不难看出,中国最早的“人本思想”其实是“民本”思想。又如《群书治要》第161条,整录了“民惟帮本,本固帮宁”,已成为治国精髓。“以人为本”的治理思想,告诫执政者“水能载舟,也能覆舟”,要想坐稳江山,就要修王道,⑤

④ ① 《左传》。

② 《孝经﹒开宗明义》。③ 《弟子规》。④ 《管子﹒霸言》。

⑤ 《群书治要360》第161句。意为人民是国家的根本,唯有根本稳固,国家才会安宁。施仁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以人为本”治国理政的重要途径,引导执政者要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把“官”别名为“父母官”,就是教导执政者要爱民如子。

而西方受神学思想的影响,“人本思想”到中世纪,宗教改革运动及文艺复兴后(约公元11世纪~13世纪)才得到发展,在“天赋人权”的基础上,实施依法治国,而中国土壤里生产出来的是“天赋圣贤”思想,通过圣贤人的教化把“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仁、爱、和、平”的伦理道德价值观内化到君主及每一个国民的骨髓里,维续着封建社会秩序。

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中唯一没有中断过文明进程绵延至今的一个国家,治国理政思想如同悠远的文明古国散发着醇酒的芳香,融入每一个中国人的血液,或者说铸造了每一个中国人的国民性。要治理好今天的基层,必须了解中国治理思想的传统,及在这一传统下养成的国民惯习,两者结合才能正确认识中国的社会。中国的基层治理就不能单纯依靠法治,而是比西方社会更为复杂的情、理、法相融合的弹性社会结构,对治理者进行圣贤的培养与教化是实现基层治理的重要手段。

但也并不是说,法治不重要,早在夏商周时期就有了行政法、刑法、经济法和司法体系,在历代王朝的推动下具备了较为全面的法治体系,中国在汉朝以来就“引礼入法”,法治是礼治的辅助,也是道德伦理被破坏的最后一道防线。《淮南子﹒卷四十一》说,民众不知礼仪,国家再好的法律法规也无法实施,法律能处死犯罪之人,却不能培养出有德行的人,孔子弟子三千人,他们都能做到入则孝,出则恭,言为文章,行为表率,这些都是圣人教化的结果,而不是法律的功劳。

“五帝”的贤德表率,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君子修养,“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乾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的斗志,民众对国君“内贤外王”的角色期待都曾是国人心目中永恒的、理想的对执权者想象的共同体。执政者对民众制订的“三纲五常”伦理道德的教化也是国家需要的良民形象。要达到彼此期望的和谐局面,首先是官方的上施,然后是民间的下效,那么,“王”、“君子”的行为就是人民的表率。这里要补充的是“王”、“君子”相当于现在的领导者、权力执行者,与本研究的基层治理主体相对应。

所以说,中国人本思想在世界上是当之无愧的,正像享誉世界的英国历史学家汤恩比博士在1972年《展望21世纪》一书中所说的,“拯救21世纪人类社会的只有中国的儒家思想与大乘佛法”,中国的经验值得世界借鉴。我们更有充足的底气坚持自己的理论自信、制度自信、道路自信与文化自信。

(二)对人的治理关键在重塑道德伦理

对人的治理必须把个体放在系统里思考,个体行为者与家庭的关系,与农村基层乡民的关系,与熟人社会的关系,与官僚体制的关系等等,但所有的关系都要以德性为基础。

1.道德伦理在认识论上的演变 ① 《群书治要360》第218句阐释。[11]

①在传统社会,社会结构关系表现为费孝通先生提出的“差序格局”,个体流动性小,生于斯,长于斯,血缘、地缘是最重要甚至是唯一的社会关系网络,靠礼治维持社会秩序,所以传统社会也被费先生称为“礼俗社会”,情与理的社会规范远远超过法律的权威,法律只是维护社会秩序的最后一道防线。而现代社会,信息化、全球化、市场化、城镇化使个体行为被碎片化,流动性大,个人所处的社会关系复杂多元,契约社会代替熟人社会,礼俗社会让度法理社会。建立在传统社会经济基础上的道德伦理失去了实践意义,功利主义显示了较强的生命力,突显了时代特色,但随着物质条件的日益丰富,社会问题的高发,个人行为,生活意义的不断反思,道德伦理重新进入人们的视野。

20世纪80年代,美国伦理学家麦金太尔对近代以来的功利伦理、义务伦理进行了反理论的德性批判,重新思考亚里士多德的道德伦理,他认为没有德性的伦理是“黑暗的”,并努力要重建道德伦理,但他认为德性伦理是与特定传统社会结构相适应的,特别在公共生活领域与私人生活领域实现分化的现代社会,已经没有它生存的土壤,他本人对德性伦理的复兴持悲观态度。

2.道德伦理的人性共识

道德伦理是人性论的本体存在,是共通的价值观。孔子的“性相近,习相远”,认为人的本性是相似的,只是后天养成的习性有差异,本性是善的,而习性有善有恶。孟子发扬了“人性善论”的思想,认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如果人人都是“四心”之人,人人都成为温良恭俭让的谦谦君子,良好的社会秩序就得到维持,靠内省与教化实现善的本性。荀子提出了“恶性论”的观点,认为人的本性是恶的,要通过圣人的教化才能达到善的德行,所以把良好的社会秩序寄托在礼仪法度的外在约束上。无论是性善论还是性恶论,都认为道德伦理是维持社会秩序的根本。根植在道德伦理本体论上的人性是共通的,道德作为一种隐性的社会规范不会因为时代的变迁而发生属性的改变。无论是传统社会,还是现代社会,也无论在熟人社会还是陌生人社会,在城市还是农村,人们对真善美的追求与渴望是人性固有的本质。祖先给我们留下的“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仁、爱、和、平”的道德伦理观,不仅是中国人的财富,也是人类的瑰宝,不仅是传统社会的规范,也是现代社会的治世之道。

① 费孝通.乡土中国.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

② 功利伦理:属于现代伦理,伴随着商品经济、市场经济的到来,成为主导性的价值追求,功利伦理从行为后果的意义评价行为的道德价值,以边沁为代表。

③ 义务论:属于现代规范伦理,义务论从行为应该遵循的规则层面来评价行为的价值,如职业道德伦理、角色期待、权力与义务等方面的伦理,义务论以康德为代表。

④ 德性伦理:也称道德伦理,把行为者放在理论的中心,关注人的品格与德性,人的行为品德要与赋予他们的身份、角色、地位相匹配。中国的儒家思想,西方的亚里士多德是德性伦理的典型代表。⑤《三字经》。

⑥ 《孟子﹒离娄下》。⑦ 出自《孟子﹒公孙丑》,四心为:恻隐之心、是非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恻隐之心是仁的发端,是非之心是礼智的发端,羞恶之心是义的发端,辞让之心是礼的发端,称为“四端”。“四端”、“四心”是孟子仁政学说的基础,也是儒家思想的核心。⑧ 《荀子﹒性恶》。⑧⑥

①3.道德伦理的中国土壤

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道德伦理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土壤,但中国自鸦片战争以来,探寻救亡图存的道路,传统道德伦理在新文化运动与文化大革命为代表的两个高峰期走向没落,改革开放以来,功利主义成为人们实践的典范。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人民物质生活的日益丰富,社会问题也层出不穷,经济的发展,国家的强大,民生的富裕,并没有给个人带来更多的幸福感,反而让人们思考造成社会道德伦理下滑及各种社会问题突显的原因,以国学热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伟大复兴,是对道德伦理的重新反思与实践。

中国的道德伦理有悠久的历史传统,深厚的文化底蕴,中华民族的强大认同感。虽然在近百年里遭受到一些挫折,但在5000年的历史发展进程中是一个连续的整体,从没有失去过,完全有自我修复的能力,我们没有理由持麦金太尔的悲观情绪,中国的国情与西方不同,道德伦理秩序的复兴只是一个时间问题。

四、对人的治理之路径思考

农村基层治理的关键是对人的治理,和谐乡村要从和谐自我开始,克服习性的恶,绽放本性的善,但,并不是说法律不重要,法律是外部约束,而道德是内修,一个良好的社会必需内外结合才能实现长治久安。对人的治理与“人治”是不同的概念,“人治”与“法治”相对,“人治”更倾向于针对传统社会君主至高无尚的权力对国家的统治,对人的治理主要是在现代“法制”社会背景下加强对治理主体的德性教化,并不是提倡“人治”而否定“法治”。

对人的治理包含施动者与受动者,所谓施动者也就是乡村治理的主体,这里的主体以十八大提出的多元治理为依据,即,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相应提出治理主体为党委、政府、社会、公众。农村基层社会中人的治理也就是对这四部分人群的治理讨论,我们把这四类人群概括为权力执行者与乡民两类。

这里要澄清的是,所谓施动者与受动者,主体与对象并非一个静止的概念,而是处于情境与动态中。在时间与空间转换下,任何一个施动者又都是一个受动者,任何一个治理的主体又都是被治理的对象。权力执行者与乡民只存在于空间和时间上的差异,所以人的治理是一个整体与系统的概念,引入人的治理,也由于人的特性,这就打破了农村基层治理差异化、区域化、狭隘性的困境,既体现了治理的个性化,又折射了治理的普遍性。

(一)权力执行者的治理

对权力执行者的治理历来是国家治理的重点对象,从中央到地方再到基层形成了以法律为保障,以制度为依托,以教育为常态的多元化治理模式,特别十八大以来,针对权力执行者存在的现实问题,以全面从严治党为突破口,进入精细化治理时期。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相结合,作风建设与生活方式规训相嵌入,出台了诸如“八项规定”、“四风建设”、“三实三严”、“二学一做”的具体规章制度。“中央巡视组”的深入调查,“老虎苍蝇一起打”的实际 行动,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取得了高度的社会认可,把权力装进制度的“笼子”是对权力执行者的重要治理手段。除了法律与制度的外力约束外,中国传统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治理思想也值得我们借鉴。

中国治世宝典《群书治要》第一条就是论“君道”,对权力执行者的规训。其中居于首位的就是领导者的修身行为。“修身”最重要的就是控制贪欲。控制贪欲是摆在领导者面前最重要的约束,领导者面对的诱惑比普通人多,这方面的修身尤其显得必要与重要。古圣人早已有“玩人丧德,玩物丧志”①的教诲,对于领导者也是最好的警示。其次是孝亲,孔子教诲,寻找忠臣,一定要从孝子中选拔,一位领导者有敬爱父母的善德,老百姓都会敬重和爱戴他,并能教化一方百姓,净化一方水土,地方便能长治久安。所以“孝亲”应该拿入对领导者(普通公务员)的选拔、考核范畴,“孝亲”在农村熟人社会的操作性也非常强,汉朝开启的“举孝廉”制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历史经验借鉴。

再者,领导者以身作则的治理行为,哀公曾问孔子,什么是政治,孔子回答:“夫妇别,父子亲,君臣信,三者正,则庶物从之矣”②。解释了政治就是“端正”,领导者做事端正了,百姓也就仿效着端正自己的行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③,所以对领导者的行为教化非常重要。

总之,官风引领民风,“变民风易,变士风难;变士风易,变仁风难;仁风变,天下治矣”。④说明对领导者的治理比知识分子和普通民众都难,但如果领导者治理好了,天下也就和谐安稳了。只有通过外治与内治相结合,才能达到长效的治理效果。

(二)乡民的治理

乡民是农村基层社会的根本,只有根本稳固了,乡村社会才会安宁。中国传统的治民思想是教化优先,以道德伦理为引领,依重“德”和“礼”来教化民众,整治民风。现在对民众的教育过多注重知识与技能的学习,法律与规范的宣讲,而道德伦理教化与实践显得相对薄弱。

百年社会变迁对乡村民众的道德伦理观与价值观产生了重要影响。乡村民众一方面受家庭环境、村落文化影响较深,另一方面受现代主权国家意识形态教育,全球化、信息化、城镇化发展的影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由道德伦理过度到功利伦理。在利益面前,“仁、义、礼、智、信”背上了沉重的成本代价,靠礼俗维续的乡土社会,在传统与现代变迁中走向衰弱,旧的伦理秩序被砸碎,新的法治规范没有渗入民心。传统道德伦理观经过三代人的过滤,已经出现碎片化与断层,父辈很难撑起对家庭伦理教化的功能,乡村社会也失去了传统礼俗秩序的社会整合功能,所以重建乡村社会的道德伦理教化非常有必要而且紧迫。

① 《尚书﹒旅獒》。

② 《群书治要》第165条。③ 《论语﹒子路篇》 ④《呻吟﹒治道》。以修身为根本的个人和家庭教化是乡民治理的重要法宝。拿“教”的说文解字就可以看出“老”与“子”组合而成,“老”字旁在上面,“子”字旁在下面,教育的本意就是上辈对下辈的上施下效。一个家庭的和谐、子女的成就,就看父母的修养与教化,所以对父母的伦理教化应该放在首位。中国传统文化里常讲“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养不教,父之过”的经典伦理,值得我们细细品味。目前社会上出现的“少年犯”、“问题儿童”、“离婚”、“老年人赡养问题”、“婆媳关系”等等诸多社会问题都是因为家庭道德伦理缺失造成的。

母亲是培养圣人的土壤,我们尤其要重视对母亲的伦理教化,因为母亲大量时间承担着抚育孩子与赡养老人的功能,行为举止对下一代的影响深远,甚至子女将来的事业前途、家庭婚姻、育儿理念、人生观、价值观都受母亲的影响,俗语说“贤妻旺三代”,这是千百年来的精辟言论,值得我们反思并付诸实际行动。

总之,父母是根,只有根深,才有子女的枝繁叶茂。而身为父母,从承担为人父母的角色,尽身为父母的责任与义务,以身作则,上施下效,影响子女,代代相传,所以子女的孝离不开父母的言传身教。

结论与讨论

治国先治家,治家先治人,治人必先从道德伦理开始。只有个人、家庭和谐才有乡村社会的和谐,也才有整个国家和社会的和谐。这里就涉及到对人之治理的保障措施。权力执行者有官僚体制的整套考核机制,如,从严治党,法制保障是有目共睹的成绩,道德伦理通过这条路径依赖嵌入进去,自然不是多费劲的事情。

而乡民的教化却是散而分化的大工程,个体差异较大,文化层次不同,家庭环境复杂。传统道德伦理经过三代人的断层,破易立难,需要长时间的引导与修补。其实,政府也在积极引导乡民的行为,如,通过电视、互联网,宣传优秀传统文化里的“家训”、“家风”、“孝道”思想,每年组织全国性的“道德楷模评选”、“我身边的好人”评选活动,涵盖了每个省的“道德大讲堂”公益讲座,“清明”、“端午”、“中秋”等传统民俗节日纳入国家法定假日,并借机教化民众,从国家层面推动传统道德伦理走进日常生活的具体实践。在这方面,国家比我们想得远,做得多,良好社会风气正在形成。

这里要提的是,在乡民社会里,如何教化父母们的道德伦理问题,从而形成个人、家庭、学校、乡民社会、国家,全方位的良性循环。乡民中父母群体的文化程度普遍不高,但他们是教化子女、维持家庭和睦、构建和谐邻里关系、维护乡村社会秩序的核心力量,对这部分人群的教化值得我们进一步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 李锦顺.乡村社会内卷化生成结构研究.晋阳学刊第2期2007。

[2] George A Theodorson.Agricultural Involution: The Process of Ecological Change in Indonesia.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Vol.71, No.2(Sep, 1965),PP.202-203.[3] 黄宗智.长江三角洲小农经济与乡村发展.北京:中华书局,2000/1990。[4] 杜赞奇.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王福明,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

[5] 李祖佩.混混、乡村组织与基层治理内卷化.青年研究,2011(03);刘世定、邱泽奇.“内卷化”概念辨析.社会学研究,2004(05)。

[6] 周雪光.权威体制与有效治理:当代中国国家治理的制度逻辑.开放时代,2011(10)。[7] 荣敬本等.从压力型体制向民主合作体制的转变,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P28。[8] 李树燕.边疆多民族地区国家在场治理技术.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3(3)。[9] 贺雪峰.基层治理中的“不出事逻辑”.学术研究,2010(06)。

[10] [美]阿拉斯戴尔﹒麦金太尔.德性之后.龚群,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11](英)阿诺尔德﹒约瑟﹒汤因比,(日)池田大作.展望21世纪.荀春生等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5年。

作者联系方式

通讯地址:李树燕,云南省昆明市经开区蒲新路2号昆明学院昆明科学发展研究院,邮编:650214,联系电话:***,电子邮箱:951453091@qq.com

第三篇:你能勇敢冲破困境和危机吗励志故事

马戏团有一头小象,它的父母也都是马戏团中的老演员。小象从小就很淘气,总想到处跑动。没办法,工作人员只好在它腿上拴上一条细铁链,铁链的另一头系在铁栏杆上。小象对这根铁链很不习惯,它用力去挣,挣不脱,只能在铁链范围内活动。过了几天,小象又试着想挣脱铁链,可还是没能成功,它只好闷闷不乐地老实下来。

一次又一次,小象总也挣不脱这根铁链。慢慢地,它也习惯了链子,和别的象一样变得很顺从。小象一天天长大了,但那条铁链却一直没变。以它此时的力气,挣断那根小铁链简直不费吹灰之力。可是它从来也不想那样做。它认为那根铁链对它来说,牢不可破,这个强烈的观念早已深深地植入它的记忆中了。

一代又一代,马戏团中的大象们就被一根有形的小铁链和一根无形的大铁链拴着,活动在一个固定的小范围中。

不要把眼前的“困难”想像得太艰巨!时势不断变化,当初做不到的事今天可能会轻而易举地办到,当初能完成的事今天可能就难以办到了。无论如何,关键是心中不要存下一个一成不变的观念。要勇敢冲破困境和危机,相信自己,你能行!

第四篇:能高也能低励志故事

刘军是一家公司的技术人员,由于经济不景气,那家公司倒闭了。他东奔西跑了大半年,依然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为此,刘军经常愁眉苦脸、闷闷不乐。

父亲语重心长地问他:“你面试过这么多家公司,难道就没有一个岗位适合你吗?”

刘军说:“有,只是工资太低了,只有七八百元。”

“那也好啊!先干着嘛,你干得好了老板自然不会亏待你。”父亲说。

刘军说:“七八百元工资,我才不干,我在原来的那家公司月薪是2000元,所以我还要找—份月薪2000元的工作。”父亲无语只是摇摇头。

一会儿,父亲又对刘军说:“明天跟我卖一天菜吧!”

到了市场,刘军与父亲把新鲜的蘑菇摆在货架上,一会儿,就有一个中年妇女来问:“蘑菇多少钱一斤?”

父亲说:“8角一斤。”

中年妇女说:“整个市场就你家的贵,别人都卖7角一斤。”

父亲说:“我这里的蘑菇是整个市场最好的。”中年妇女撇撇嘴走开了。

以后发生的情况和刚才的相差不多。接连有好几个人问过价后,都走开了。刘军有点儿着急了,对父亲说:“咱们也把价钱放低点儿吧!”

可是父亲却说:“我们的蘑菇这么好,还怕没人要啊?不急!”一会儿,又来个问价的。父亲依然坚持自己的价钱。那人非常想要他们的蘑菇,就是嫌贵,他软磨硬磨说:“7角5分钱一斤,这些蘑菇我全要了。”

父亲依然坚持少于8角不卖,那人只好叹了口气,走了。

买菜的人越来越少了,全场的菜价开始往下跌,其他摊位的菜几乎所剩无几,唯独他家的,几乎一点儿没卖出去。刘军说:“市场都快没有人了,咱们也降价吧,这些菜放到明天就不新鲜了。别人都降价甩卖,咱们也这么做吧!”

可固执的父亲依然说:“不行,咱们的菜这么好,不能降价。”

就这样,刘军的父亲坚持不降价出售蘑菇,结果所有的菜只能扔进了市场的垃圾箱。

回家的路上,刘军埋怨父亲说:“早上人家给7角5分时为什么还要坚持啊,卖掉不就可以了吗?也不会落个这样的结局啊!”父亲笑笑说:“是呀,早知道就将菜价的起点放低一点儿了,只可惜现在那些菜只能躺在垃圾桶里,毫无用处了。当时真不如降价卖了它,还能为别人的餐桌增添一幅风景。”刘军还要说些什么,被父亲打断了,他继续说:“看看你自己,再看看那些菜,你们的处境不是一样吗?”

有了父亲的教导和卖菜的经历,第二天,刘军就在一家公司找了一份月薪600元的差事。

机会只青睐那些适应能力强、能够正确地认识自己的人。一旦周围的环境发生了变化,他们也可以很快地寻找下一个奋斗目标。也许有人会说他们的运气好,其实不然,真正的原因是他们可以放低自己的起点,重新回到现实生活中去。

第五篇:你能赢100次励志故事

父亲的主治医生通知我,说有要事相商,我却迟迟没有过去。

一阵微风穿窗而过,吹落了一片百合的叶子。病床上,父亲仍在昏睡。我整夜握着他的手,这双青筋盘绕的手,曾无数次将我举高,曾给我最大把的糖果,曾为我修出一间向阳的小屋,在门前种树,在窗下种花。而此刻,我不能替他痛,不能替他咳,也不能替他背过那个叫做癌的大包袱。

终于站到医生的门前,却又没勇气推门。整个肿瘤科都静悄悄的,静静地疼。即将崩溃的我,真想不管不顾,躺在冰凉的地上放声大哭,打滚撞墙。

忽然,有个小小声音温柔绽放:“来,我们来拍卡片吧!”我木然转过头,打量面前这小男孩。雪白皮肤,鬈发,深目高鼻,很像圣埃克苏佩里笔下的小王子。“小王子”穿落日红的羊毛衫,手里握一沓厚厚的卡片,上面的卡通人物已磨损得面目模糊。拍卡片曾是我的最爱。童年时,老树下,两个小人,头对头,惊呼喧笑,能从日光晴明玩到月上东墙。此刻,我轻轻摇头,他却拉我坐在长椅上。

他的声音轻得像梦,像落花,却格外清晰。“来吧,就玩一会儿!”我摊开双手给他看,“对不起,我没有卡。”是的,我什么也没有,在这世界上,我马上就要变成一个孤儿了。他慷慨地分出一半卡片,交到我手心。“这些都是你的!”我气馁地推开,“可是……我赢不了,我太笨!”他怔了怔,从衣兜里掏出另外一沓卡片,笑道:“你看,这些都是我给我的小妹妹买的。”说到妹妹,“小王子”嘴角笑意盈盈,口吻里全是骄傲。他拍拍我的手,“现在全部给你,你肯定能赢!”这世上,晨露般的目光最让人无法拒绝,疲惫、悲哀、疼痛,都不能。

心不在焉的我,局局皆输。“小王子”看着我灰暗的脸,似乎有些担忧。他温文有礼地自我介绍道:“我叫沙吉达,跟妈妈一起来的。你叫什么名字?”我手上正拈着个怪兽卡,便闷声答道:“我叫怪兽。”沙吉达面露惊恐。我苦笑,若有怪兽的魔力,我必会上穷碧落下黄泉,翻江倒海,与死神对决,救出父亲。沙吉达问:“我想给你重新起个名字,叫沙伊达,好不好?”我疲惫点头:“好。”随便什么都好,小猫、小狗、小棍子都行。反正,父亲都不能再叫我了。

蓦地,不知哪间病房传来咳嗽声,我惊跳而起,欲冲过去,忽地又意识到,哪里会是老爸呢!他若能咳出这样洪亮的声音,我愿意拿命来换。痴痴想着,手中的卡片撒了一地。那小孩弯下腰,一张张捡起,理好,仰脸叫道:“沙伊达,再来玩,我的小妹妹都能连赢10次呢!”

听到这句话,我心念一动,忽然抓起卡片,轻声祈祷:“仁慈的老天啊,如果老爸还有希望,请让我连赢10次!”我打起精神,全面反扑,果然战果辉煌。“小王子”一直在轻轻拍手,轻轻喝彩。忽然,他不解地问:“我妹妹赢一次就会翻着跟头笑,赢两次就会像蝴蝶那样,在紫色花田里飞起来笑,你赢了7次为什么还撅着嘴巴?”我愣了愣,微微一笑。这时,医生推开门,示意我进去。

跟医生谈了半小时,得知父亲时日无多,我心下惨然,茫然走出来,几乎撞到沙吉达身上。他叫道:“沙伊达!沙伊达!”我置若罔闻,他握住我的手,“我们晚上再玩,好不好?你可以赢100次的!”我不回应,他气喘吁吁地说,“沙伊达,我要告诉你一件事!”我挣开那只柔软的小手,径直走进病房。

父亲仍在昏睡,我紧紧握住他的手,像小时候,我不许他去加班,不许他喝多了酒,不许他出远门。不知过了多久,我抬起头,惊诧地看见暮色里那小小少年仍在门外徘徊。我摇摇手,他怏怏离开。入夜,姐姐来换我,嘱我吃饭、休息。走在街上,路两旁灯火通明,小吃店里笑语喧哗,仿佛全世界只有我一人难过。

夜深了,我仍在跟姐姐通话。按照家乡的风俗,明天一早,我们将带父亲回家。两个人都有些黯然,沉默了好一会儿,姐姐说:“有个长长睫毛的小孩,不知找谁,在门口坐了好久,刚刚才走……”

我心里一惊:是沙吉达吧,一定是他!他说过,要找我玩,要告诉我一件事的。我沉吟片刻,终究,还是挂掉了电话。

父亲离去时,我很安静,一种认命的安静。只是,我的心却没有了热度。好的音乐,好的文字,甚至好的景色,再也不能令我感动到眼眶湿润。晨跑终止了,体检也一拖再拖,没有什么事非要在今日做完,也没有什么事一定要做。无论内心和肉体修炼到多么强大,只消命运的一阵微风,我们立刻就如吹落的叶子,终结旅途。

暮春,风扬落花。快递员敲门,递给我一个小小的邮包。我以为是前一阵在淘宝上买的小玩意儿,懒得拆封,便随手撂下了。

周末的下午,我接到一个电话,对方说是沙吉达的妈妈。我愣了好一阵,才想起这名字,便问道:“您的病好了吗?”她温和地回答:“我没有病,病的人是沙吉达。”我的头轰地一响,叫道:“他那么小,怎么会是病人?他什么病?”我知道自己问得蠢透了,病魔哪里管年龄性别籍贯,住在肿瘤科还能是什么病!

下载谁是那个能带你走出困境的人的励志故事word格式文档
下载谁是那个能带你走出困境的人的励志故事.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热忱能改变一个人的生活励志故事

    一个把我推向成功之路的重要因素是我继母的热忱。在我9岁的时候我的父亲便娶继母进门。当时我们是居住在维吉尼亚州乡下的贫苦人家,而她则来自较好的家庭。我的父亲一边向她......

    从痛苦中走出的人生更为丰富励志故事

    希思和丈夫沃里克都是画家,各自保持着独立的工作,他们之间的挚爱和对艺术的献身精神使他们俩紧紧地结合在了一起。不幸的是,沃里克患上了绝症,在与病魔顽强抗争八年之后,他离开了......

    人一定要靠自己的励志故事

    人,是高等动物,有高于其它动物的智慧大脑,有着复杂的情感,有丰富的内心世界,有自己的喜怒哀乐、欢喜和忧愁。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角色-;,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台词;,无论,再好还是再......

    越幸福就越能成功励志故事(共5篇)

    “幸福的人都不怎么聪明。”在给纽约一家大银行做演讲之前,我和一位股票交易员进行了简短的交谈。我想他一定以为我也是做股票交易的,结果我们的谈话让我感到有些尴尬……因为......

    你想要变成什么样就往那个方向靠近励志故事

    1曾经我觉得这句话有道理,后来发现事实就是这样。比如说:曾经我一个人自己住在一间宿舍里的时候,我一个人无聊了总会看看书,然后睡觉,听音乐这样度过每一天。后来我和妹妹住一起......

    人可以相信但不可迷信励志故事

    洞山良价禅师在南泉普愿禅师座下悟道时,刚巧遇到他的剃度恩师云岩昙晟禅师的忌日,因此就设斋上供。有学僧问道:“禅师于令师云岩处,得到什么开示?”洞山答:“虽在云岩座下,但不曾......

    创业成功人的励志故事[优秀范文5篇]

    创业成功人的励志故事职高毕业后,我没能在城市里找到一份可以养活自己的工作,又不想回到家乡继续“养羊生孩子盖房”的故事,于是我下定决心,自己创业。当我把这个想法告诉了一个......

    职场人必读的10个经典励志小故事

    职场人必读的10个经典励志小故事 人都是有惰性的,不管我们做的是什么工作,有一天会因为工作的枯燥而感觉乏味,有一天也会因为忙忙碌碌的辛苦闯荡却还是一无所成而丧失了信心!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