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地质学实习报告

时间:2019-05-15 13:07:2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普通地质学实习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普通地质学实习报告》。

第一篇:普通地质学实习报告

有很多人到普通地质学不了解,更不要提写什么普通地质学实习报告,下面小编就整理了一篇普通地质学实习报告范文,供大家阅读。

普通地质学实习报告范文

第一章绪言

《地质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基础学科,许多地质理论和知识都必须经过实践的过程,才能加深我们对它的理解和认识。因此,地质学的野外实习是不可缺少的实践环节。通过这次在昆明、武定、元谋地区的教学实践活动,使我们有了一次理论联系实际的机会,使我对《地质学》的有关理论知识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对地层、构造、岩石、矿物等地质学基本概念有了进一步的理解。

一、实习目的,任务和要求

(一)实习目的通过实习,使我们进一步巩固课堂上所学的地质学基础理论知识。运用这些知识去观察、研究、分析和判断各种地质现象解决实际问题。培养我们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锻炼我们吃苦耐劳,不畏艰险的地质精神。树立热爱专业以及勤奋学习的思想和决心。

(二)任务

1、在野外对各种内、外地质作用进行初步观察分析,着重点是外力地质作用的观察分析。

2、初步对三大类岩石、地质构造和矿产进行观察认识,了解它们在自然界的分布状况。

3、学会地质罗盘的使用、手标本采集、地质现象观察和描述记录等野外地质工作的基本方法。

(三)要求

1、实习前认真学习实习指导书,做到心中有数,有条不紊。

2、实习中听从老师安排,认真听指导老师讲解。

3、认真细致观察各种地质现象,作好记录,多提问、多思考。

4、采集3~5块有代表性的岩石、矿物或化石标本。

5、实习结束后,编写一份地质实习报告。

二、实习的基本情况

(一)组织形式

以班为单位进行。每个班作为一个小组,由一名实习教师指导,组长和安全员协同老师工作,同时还有班主任负责学生生活、交通等管理。

(二)实习过程

本次实习地点为昆明、武定、元谋地区。时间为一周,具体安排如下:

第一天昆明西山

第二天上午由昆明至武定县五孔桥;

下午芭蕉箐采矿场、雷钢厂;

第三天上午人民渡至狮山石棉厂至狮山风景区;

下午由武定县至元谋县;

第四天上午元谋县朱布超基性岩体;

下午元谋县黄瓜园大桥;

第五天上午元谋县德大大桥至那化大桥;

下午元谋县弯堡土林;

第六天返回昆明

三、任务完成情况

对各种内、外地质作用有了初步认识,如地质构造的识别、对风化作用及地表流水作用现象的认识等;对三大岩类能进行初步识别;能使用地质罗盘测岩体的产状;采集了有代表性的岩石、矿物和化石标本并作了详细的野外记录。

一、昆明西山地区

1、普渡河——西山大断裂

大断裂为昆明地区南北向的主干断裂。断面向东倾斜,走向近南北,倾角较陡,近于直立,东盘下降形成昆明断陷盆地,西盘上升形成观音山、西山、龙门等山地地貌景观。该断层控制了昆明地区的地层、构造、矿产及地形地貌的形成与发展。受该大断裂的影响,使昆明西山地区南濒断陷湖泊滇池,三面环山。(属于低纬度高原山地季风气候,由于受印度洋西南暖湿气流的影响,日照长、霜期短、年平均气温15℃。气候温和,夏无酷暑,冬不严寒,四季如春,气侯宜人,是极负盛名的“春城”。每年的12月到来年的3月,一群群躲避北方海域寒风的红嘴鸥,万里迢迢地从远方飞来,落栖在昆明城中。)正是在普渡河——西山大断裂的作用下形成的这一特殊地貌特征为昆明市提供了独特的旅游资源。普通地质学实习报告_地质学实习报告

2、滇池——龙门地质现象

沿线观察到的是西山石炭纪至二叠纪地层剖面,以及物理风化作用和负荷地质作用形成的倒石堆现象,出露地层由老至新有:

泥盆纪上统

宰格组:上部为灰色燧石灰岩,下部为灰色至深灰色厚层状白云质灰岩,厚324m。

石炭纪下统

大塘组:灰色、深灰色角砾状灰岩夹厚层状灰岩,底部为翠绿色页岩,与宰格组呈假整合接触,厚12.5m。

石炭纪中统

威宁组:为灰白色中至厚层状灰岩,中部夹角砾状灰岩。与大塘组整合接触,厚112m。

二叠纪下统

倒石头组:上部黑色页岩与泥灰岩互层;中部呈黑色页岩夹薄层砂岩,含植物化石;下部为杂色粘土、黄铁矿及煤线,与威宁组呈假整合接触,厚9m。

栖霞组:为浅灰、灰色厚至块状细晶白云岩,虎斑状白云质灰岩,含丰富的珊瑚化石。与倒石头组整合接触,厚123m。

茅口组:上部为灰至灰白色中到厚层状灰岩;中部为灰色厚层状灰岩与灰色虎斑状白云质灰岩互层,含珊瑚化石;下部为灰色厚层状不规则虎斑状白云质灰岩,与栖霞组整合接触,厚276m。

二叠纪上统

峨眉山组:上部为黑绿色气孔状、杏仁状玄武岩、块状玄武岩。部分地段见柱状节理或球状风化;中部为紫色、紫红色凝灰岩,可见由粗到细的韵律变化层理;下部为玄武质火山集块岩,含灰质角砾玄武岩、含灰质角砾凝灰岩,厚>600m。

3、西山小石林

地表岩石在雨水和地表水的作用下,风化、溶蚀形成岩溶地貌(kast地貌)。岩溶地貌是很好的旅游资源。

二、武定地区

1、五孔桥

通过观察辉绿岩和三叠纪舍资组的接触,下为灰绿色辉绿岩,上为三叠纪舍资组褐黄色砾石层,为含砾砂岩、砂岩及粉砂岩。二者接触面特征:接触面呈波状起伏,面上有5~100m厚的灰褐色钛铁矿及褐黄色的风化粘土层。辉绿岩中无舍资组的俘虏体,其上舍资组中底砾岩无烘烤现象。从以上特征可看出存在沉积间断且上下两套地层产状不平行,故该接触为角度不整合接触。

2、雷刚厂

通过观察三叠纪舍资组与寒武纪西王庙组的接触,西王庙组为紫红色泥岩与黄色粉砂岩互层。舍资组为紫灰色泥岩夹多层浅灰黄至浅黄紫色薄到中层状粉砂岩为主。底部为灰黄色薄至中层状含细粒、含鲕状赤铁矿不等粒石英砂岩夹泥质粉砂岩,接触面为含砾粗砂岩。与下伏西王庙组呈微角度不整合接触。

3、芭蕉箐铁矿

该铁矿位于武定县南东5公里,属于文笔山——鱼子甸铁矿床的一部分。矿体产于泥盆纪中统鱼子甸组第一段内,属于沉积型铁矿床。矿石主要为鲕状赤铁矿,含矿岩系为:

上覆地层鱼子甸组第二段,为灰色薄至中层状隐晶质灰岩,泥灰岩夹白云岩、钙质泥岩。

鱼子甸组第一段可分五小层,主矿层为褐红至暗红色鲕状赤铁矿,厚2~5m不等。

下覆地层为缩头山组:黄色中至厚层状石英砂岩。

4、人民渡(狮山断层)

该断层为逆断层,走向北东~南西,断层面产状300°~315°∠45°~80°,上盘为震旦系灯影组,下盘为奥陶纪汤池组和红石崖组等地层。上下盘植被不同。断层带上发育大量构造岩。上盘多见大理岩化、角砾岩化等蚀变现象。断距由北向南逐渐增大。断层带宽数米至两百米,多由构造岩组成。普通地质学实习报告_地质学实习报告

5、狮山石棉矿

位于狮山向斜北东翼白云质灰岩与辉绿岩体的接触带,为辉绿岩体侵入,使基性岩浆热液与白云质灰岩中的镁质发生热变质和交代变质作用,形成大理岩化、蛇纹岩化和石棉,所形成的石棉产状与岩层产状一致,纤维很短,开采价值不大。

6、狮山景区

狮山位于武定县城之西,其山势雄浑秀丽,古树参天,苍松翠柏,古寺幽静,是国家aaa级名胜风景区。

在寺庙下公路一侧,有寒武纪笻竹寺组,还有贝壳和植物化石,广泛分布,为灰黄、黄绿色页岩、粉砂岩,其内三叶虫化石极为丰富,不乏很多完整的化石,可见这里曾经是一片汪洋大海。寺庙后山为寒武纪沧浪铺组巨厚层砂岩组成的悬崖陡壁,陡壁上随处可见三角洲相典型沉积构造。

三、元谋地区

1、朱布超基性岩体概况

岩体侵入于前震旦系元谋群黑云母斜长片麻岩中,其规模不大,岩体北、西、南三面接触带近于直立,并向深部岩体内倾斜,东部接触带向西倾斜。

岩体分异较好,据垂直分带,有上而下一般可分为:辉绿辉长岩带、辉长岩带、辉石带、橄榄辉岩带、橄榄岩带,各带为渐变过渡关系。岩石普遍受不同程度的蚀变,主要有蛇纹石化、绿泥石化、滑石化、碳酸盐化等。

岩体虽小,含铂达到工业品位要求,是含铂矿体。可见磁黄铁矿、黄铁矿、铂矿、孔雀石、黄铜矿。硫化物含量与铂品位呈正比。

2、黄瓜园大桥元谋群变质岩

该变质岩系主要分布于元谋县龙川江西侧,呈南北向展布。属于元古界变质岩。由新至老为:

海资哨组:浅灰色千枚岩、云英片岩夹结晶灰岩、大理岩。厚约598m。

凤凰山组:上部细晶大理岩夹千枚岩,下部夹中至粗粒大理岩,其中有交代或充填型赤铁矿及沉积型菱铁矿,厚约1430m。

路古模组:眼球状云母片麻岩、黑云母斜长石片麻岩,云母石英片岩、角闪石片岩等,厚>1000米。

另外还观察到了河流地质作用及河流地貌,上游的侵蚀作用,下游的沉积作用及形成的蛇曲河、河心摊及肥沃的河漫滩。还有很多远距离搬运形成的磨圆度较高、抗风化能力较强的鹅卵石。

3、德大、那化花岗岩体

岩体主要由黑云母花岗岩、黑云母二长花岗岩、花岗闪长岩组成。

黑云母花岗岩:浅灰色,略呈粉红色,粗至中粒结构,局部为粗粒结构。主要由正长石、酸性斜长石、石英、黑云母组成,蚀变矿物为绢云母、绿泥石、绿帘石。

闪长岩:暗灰、绿灰色,多为细到中粒结构,块状构造。主要有斜长石、角闪石及少量石英组成。暗绿色角闪石呈柱状。并有绿泥石化的蚀变现象。

除此之外,岩体中还见闪长岩脉、辉绿岩脉及大量暗色析离体团块,还可见到后期辉绿岩中捕掳有前期的花岗岩。

4、弯堡土林

弯堡位于元谋北西20公里,这一带出露第三系和第四系松散碎屑沉积物,为一套黄灰色沙砾石、粘土及粉砂沉积物,其成岩作用差,结构疏松,经过三百多万年的风化剥蚀和地表流水冲刷,逐渐形成了现今的地貌景观——土林。

早在三百万年前,这里曾是一片水草丰盛的浅湖,气候温和、凉爽,湖中繁衍着浮游生物,湖岸森林茂密,动物活跃。后来由于入湖河流带来的大量泥沙沉积,加上后期的地壳抬升,使它出露地表,遭受风化剥蚀。特别是第四纪以来,由于气候炎热、气温高、降雨量小于蒸发量,在漫长的岁月里,泥土不断吸水、膨胀和失水、收缩,地面发生了龟裂,加上雨水沿着裂缝不断地流蚀、冲刷,又使地面裂缝渐渐加深,使这里显露出一座座土柱。土林之所以能够保存,是由于土柱顶上有含铁质(氧化铁)砾石层覆盖,形成一层保护伞,使松散堆积物保存下来。由于气候干旱,树木被硅化,在土林中到处可见硅化木转石和被剥蚀出来的埋藏在土层中的硅化木,古老树干的外形及内部的纤维构造都清晰可见。普通地质学实习报告_地质学实习报告

千姿百态的土峰造型令人无限遐思,是一处有待开发的宝贵旅游资源。

第三章结束语

一、在此次实习中,我对西山小石林的岩溶地貌很感兴趣,结合查阅的资料在这里简单谈一下我的见解。

岩溶地貌又称喀斯特地貌,是水对可溶性岩石所进行的作用,它以溶蚀作用为主,还包括流水的冲蚀、潜蚀,以及坍陷等机械侵蚀过程。岩溶地貌分布在世界各地的可溶性岩石地区,在碳酸盐岩地层分布区最为发育。岩溶地貌下往往存在有流水侵蚀形成的地下河,在地表常见有石芽、溶沟、石林、漏斗、落水洞、溶蚀洼地、坡立谷、盲谷、峰林等地貌形态,而地下则发育溶洞、地下河等各种洞穴系统以及洞中石钟乳、石笋、石柱、石瀑布等。溶洞的形成是石灰岩地区地下水长期溶蚀的结果。石灰岩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caco3),在有水和二氧化碳时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碳酸氢钙[ca(hco3)2],后者可溶于水,于是有空洞形成并逐步扩大。这种现象在南欧亚德利亚海岸的喀斯特高原上最为典型,又称为“喀斯特地貌”。岩溶地貌由于其独特的地貌特征,经常被人们开发为类型各异的风景区,是一种珍贵的旅游资源。

二、小结:这一星期的实习,我深切地感觉到,只了解课本上的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只有把理论和实践有效地结合起来,才能把知识牢固地掌握,并熟练地应用到生产实践中。我学会了野外地质工作的基本方法,也学会了如何与人团结协作。这些天虽然辛苦,但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同学们在生活上互相帮助,感情更加深厚了。老师不辞辛劳地跟在我们队伍中讲解,让我们更加体会到了他们的伟大,从他们身上学到了敬业的精神,我想这也是作为一个地质工作者必备的精神素质。这一星期的实习,令我在艰苦和学习中得到了成长,是我人生道路上一次难忘的经历。

第二篇:普通地质学实习报告

第一章绪言

《地质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基础学科,许多地质理论和知识都必须经过实践的过程,才能加深我们对它的理解和认识。因此,地质学的野外实习是不可缺少的实践环节。通过这次在昆明、武定、元谋地区的教学实践活动,使我们有了一次理论联系实际的机会,使我对《地质学》的有关理论知识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对地层、构造、岩石、矿物等地质学基本概念有了进一步的理解。

一、实习目的,任务和要求

(一)实习目的通过实习,使我们进一步巩固课堂上所学的地质学基础理论知识。运用这些知识去观察、研究、分析和判断各种地质现象解决实际问题。培养我们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锻炼我们吃苦耐劳,不畏艰险的地质精神。树立热爱专业以及勤奋学习的思想和决心。

(二)任务

1、在野外对各种内、外地质作用进行初步观察分析,着重点是外力地质作用的观察分析。

2、初步对三大类岩石、地质构造和矿产进行观察认识,了解它们在自然界的分布状况。

3、学会地质罗盘的使用、手标本采集、地质现象观察和描述记录等野外地质工作的基本方法。

(三)要求

1、实习前认真学习实习指导书,做到心中有数,有条不紊。

2、实习中听从老师安排,认真听指导老师讲解。

3、认真细致观察各种地质现象,作好记录,多提问、多思考。

4、采集3~5块有代表性的岩石、矿物或化石标本。

5、实习结束后,编写一份地质实习报告。

二、实习的基本情况

(一)组织形式

以班为单位进行。每个班作为一个小组,由一名实习教师指导,组长和安全员协同老师工作,同时还有班主任负责学生生活、交通等管理。

(二)实习过程

本次实习地点为昆明、武定、元谋地区。时间为一周,具体安排如下:

第一天昆明西山

第二天上午由昆明至武定县五孔桥;

下午芭蕉箐采矿场、雷钢厂;

第三天上午人民渡至狮山石棉厂至狮山风景区;

下午由武定县至元谋县;

第四天上午元谋县朱布超基性岩体;

下午元谋县黄瓜园大桥;

第五天上午元谋县德大大桥至那化大桥;

下午元谋县弯堡土林;

第六天返回昆明

三、任务完成情况

对各种内、外地质作用有了初步认识,如地质构造的识别、对风化作用及地表流水作用现象的认识等;对三大岩类能进行初步识别;能使用地质罗盘测岩体的产状;采集了有代表性的岩石、矿物和化石标本并作了详细的野外记录。

普通地质学实习报告第二章1(2011-12-2612:29:02)

第二章各实习地区地质概况

一、昆明西山地区

1、普渡河——西山大断裂

大断裂为昆明地区南北向的主干断裂。断面向东倾斜,走向近南北,倾角较陡,近于直立,东盘下降形成昆明断陷盆地,西盘上升形成观音山、西山、龙门等山地地貌景观。该断层控制了昆明地区的地层、构造、矿产及地形地貌的形成与发展。受该大断裂的影响,使昆明西山地区南濒断陷湖泊滇池,三面环山。(属于低纬度高原山地季风气候,由于受印度洋西南暖湿气流的影响,日照长、霜期短、年平均气温15℃。气候温和,夏无酷暑,冬不严寒,四季如春,气侯宜人,是极负盛名的“春城”。每年的12月到来年的3月,一群群躲避北方海域寒风的红嘴鸥,万里迢迢地从远方飞来,落栖在昆明城中。)正是在普渡河——西山大断裂的作用下形成的这一特殊地貌特征为昆明市提供了独特的旅游资源。

5、狮山石棉矿

位于狮山向斜北东翼白云质灰岩与辉绿岩体的接触带,为辉绿岩体侵入,使基性岩浆热液与白云质灰岩中的镁质发生热变质和交代变质作用,形成大理岩化、蛇纹岩化和石棉,所形成的石棉产状与岩层产状一致,纤维很短,开采价值不大。

6、狮山景区

狮山位于武定县城之西,其山势雄浑秀丽,古树参天,苍松翠柏,古寺幽静,是国家aaa级名胜风景区。

在寺庙下公路一侧,有寒武纪笻竹寺组,还有贝壳和植物化石,广泛分布,为灰黄、黄绿色页岩、粉砂岩,其内三叶虫化石极为丰富,不乏很多完整的化石,可见这里曾经是一片汪洋大海。寺庙后山为寒武纪沧浪铺组巨厚层砂岩组成的悬崖陡壁,陡壁上随处可见三角洲相典型沉积构造。

普通地质学实习报告第二章

2(2011-12-2812:33:16)

三、元谋地区

1、朱布超基性岩体概况

岩体侵入于前震旦系元谋群黑云母斜长片麻岩中,其规模不大,岩体北、西、南三面接触带近于直立,并向深部岩体内倾斜,东部接触带向西倾斜。

岩体分异较好,据垂直分带,有上而下一般可分为:辉绿辉长岩带、辉长岩带、辉石带、橄榄辉岩带、橄榄岩带,各带为渐变过渡关系。岩石普遍受不同程度的蚀变,主要有蛇纹石化、绿泥石化、滑石化、碳酸盐化等。

岩体虽小,含铂达到工业品位要求,是含铂矿体。可见磁黄铁矿、黄铁矿、铂矿、孔雀石、黄铜矿。硫化物含量与铂品位呈正比。

2、黄瓜园大桥元谋群变质岩

该变质岩系主要分布于元谋县龙川江西侧,呈南北向展布。属于元古界变质岩。由新至老为:

海资哨组:浅灰色千枚岩、云英片岩夹结晶灰岩、大理岩。厚约598m。

凤凰山组:上部细晶大理岩夹千枚岩,下部夹中至粗粒大理岩,其中有交代或充填型赤铁矿及沉积型菱铁矿,厚约1430m。

路古模组:眼球状云母片麻岩、黑云母斜长石片麻岩,云母石英片岩、角闪石片岩等,厚>1000米。

另外还观察到了河流地质作用及河流地貌,上游的侵蚀作用,下游的沉积作用及形成的蛇曲河、河心摊及肥沃的河漫滩。还有很多远距离搬运形成的磨圆度较高、抗风化能力较强的鹅卵石。

3、德大、那化花岗岩体

岩体主要由黑云母花岗岩、黑云母二长花岗岩、花岗闪长岩组成。

黑云母花岗岩:浅灰色,略呈粉红色,粗至中粒结构,局部为粗粒结构。主要由正长石、酸性斜长石、石英、黑云母组成,蚀变矿物为绢云母、绿泥石、绿帘石。

闪长岩:暗灰、绿灰色,多为细到中粒结构,块状构造。主要有斜长石、角闪石及少量石英组成。暗绿色角闪石呈柱状。并有绿泥石化的蚀变现象。

除此之外,岩体中还见闪长岩脉、辉绿岩脉及大量暗色析离体团块,还可见到后期辉绿岩中捕掳有前期的花岗岩。

4、弯堡土林

弯堡位于元谋北西20公里,这一带出露第三系和第四系松散碎屑沉积物,为一套黄灰色沙砾石、粘土及粉砂沉积物,其成岩作用差,结构疏松,经过三百多万年的风化剥蚀和地表流水冲刷,逐渐形成了现今的地貌景观——土林。

早在三百万年前,这里曾是一片水草丰盛的浅湖,气候温和、凉爽,湖中繁衍着浮游生物,湖岸森林茂密,动物活跃。后来由于入湖河流带来的大量泥沙沉积,加上后期的地壳抬升,使它出露地表,遭受风化剥蚀。特别是第四纪以来,由于气候炎热、气温高、降雨量小于蒸发量,在漫长的岁月里,泥土不断吸水、膨胀和失水、收缩,地面发生了龟裂,加上雨水沿着裂缝不断地流蚀、冲刷,又使地面裂缝渐渐加深,使这里显露出一座座土柱。土林之所以能够保存,是由于土柱顶上有含铁质(氧化铁)砾石层覆盖,形成一层保护伞,使松散堆积物保存下来。由于气候干旱,树木被硅化,在土林中到处可见硅化木转石和被剥蚀出来的埋藏在土层中的硅化木,古老树干的外形及内部的纤维构造都清晰可见。

千姿百态的土峰造型令人无限遐思,是一处有待开发的宝贵旅游资源。

普通地质学实习报告第三章

(2011-12-3112:35:19)

第三章结束语

一、在此次实习中,我对西山小石林的岩溶地貌很感兴趣,结合查阅的资料在这里简单谈一下我的见解。

岩溶地貌又称喀斯特地貌,是水对可溶性岩石所进行的作用,它以溶蚀作用为主,还包括流水的冲蚀、潜蚀,以及坍陷等机械侵蚀过程。岩溶地貌分布在世界各地的可溶性岩石地区,在碳酸盐岩地层分布区最为发育。岩溶地貌下往往存在有流水侵蚀形成的地下河,在地表常见有石芽、溶沟、石林、漏斗、落水洞、溶蚀洼地、坡立谷、盲谷、峰林等地貌形态,而地下则发育溶洞、地下河等各种洞穴系统以及洞中石钟乳、石笋、石柱、石瀑布等。溶洞的形成是石灰岩地区地下水长期溶蚀的结果。石灰岩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caco3),在有水和二氧化碳时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碳酸氢钙[ca(hco3)2],后者可溶于水,于是有空洞形成并逐步扩大。这种现象在南欧亚德利亚海岸的喀斯特高原上最为典型,又称为“喀斯特地貌”。岩溶地貌由于其独特的地貌特征,经常被人们开发为类型各异的风景区,是一种珍贵的旅游资源。

二、小结:这一星期的实习,我深切地感觉到,只了解课本上的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只有把理论和实践有效地结合起来,才能把知识牢固地掌握,并熟练地应用到生产实践中。我学会了野外地质工作的基本方法,也学会了如何与人团结协作。这些天虽然辛苦,但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同学们在生活上互相帮助,感情更加深厚了。老师不辞辛劳地跟在我们队伍中讲解,让我们更加体会到了他们的伟大,从他们身上学到了敬业的精神,我想这也是作为一个地质工作者必备的精神素质。这一星期的实习,令我在艰苦和学习中得到了成长,是我人生道路上一次难忘的经历。

第三篇:普通地质学实习报告

写写帮文秘助手(www.xiexiebang.com)之普通地质学实习报告[1]

第一章绪言

《地质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基础学科,许多地质理论和知识都必须经过实践的过程,才能加深我们对它的理解和认识。因此,地质学的野外实习是不可缺少的实践环节。通过这次在昆明、武定、元谋地区的教学实践活动,使我们有了一次理论联系实际的机会,使我对《地质学》的有关理论知识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对地层、构造、岩石、矿物等地质学基本概念有了进一步的理解。

一、实习目的,任务和要求

(一)实习目的

通过实习,使我们进一步巩固课堂上所学的地质学基础理论知识。运用这些知识去观察、研究、分析和判断各种地质现象解决实际问题。培养我们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锻炼我们吃苦耐劳,不畏艰险的地质精神。树立热爱专业以及勤奋学习的思想和决心。

(二)任务

1、在野外对各种内、外地质作用进行初步观察分析,着重点是外力地质作用的观察分析。

2、初步对三大类岩石、地质构造和矿产进行观察认识,了解它们在自然界的分布状况。

3、学会地质罗盘的使用、手标本采集、地质现象观察和描述记录等野外地质工作的基本方法。

(三)要求

1、实习前认真学习实习指导书,做到心中有数,有条不紊。

2、实习中听从老师安排,认真听指导老师讲解。

3、认真细致观察各种地质现象,作好记录,多提问、多思考。

4、采集3~5块有代表性的岩石、矿物或化石标本。

5、实习结束后,编写一份地质实习报告。

二、实习的基本情况

(一)组织形式

以班为单位进行。每个班作为一个小组,由一名实习教师指导,组长和安全员协同老师工作,同时还有班主任负责学生生活、交通等管理。

(二)实习过程

本次实习地点为昆明、武定、元谋地区。时间为一周,具体安排如下:

第一天昆明西山

第二天上午由昆明至武定县五孔桥;

下午芭蕉箐采矿场、雷钢厂;

第三天上午人民渡至狮山石棉厂至狮山风景区;

下午由武定县至元谋县;

第四天上午元谋县朱布超基性岩体;

下午元谋县黄瓜园大桥;

第五天上午元谋县德大大桥至那化大桥;

下午元谋县弯堡土林;

第六天返回昆明

三、任务完成情况

对各种内、外地质作用有了初步认识,如地质构造的识别、对风化作用及地表流水作用现象的认识等;对三大岩类能进行初步识别;能使用地质罗盘测岩体的产状;采集了有代表性的岩石、矿物和化石标本并作了详细的野外记录。

普通地质学实习报告第二章1(2011-12-2612:29:02)

第二章各实习地区地质概况

一、昆明西山地区

1、普渡河——西山大断裂

大断裂为昆明地区南北向的主干断裂。断面向东倾斜,走向近南北,倾角较陡,近于直立,东盘下降形成昆明断陷盆地,西盘上升形成观音山、西山、龙门等山地地貌景观。该断层控制了昆明地区的地层、构造、矿产及地形地貌的形成与发展。受该大断裂的影响,使昆明西山地区南濒断陷湖泊滇池,三面环山。(属于低纬度高原山地季风气候,由于受印度洋西南暖湿气流的影响,日照长、霜期短、年平均气温15℃。气候温和,夏无酷暑,冬不严寒,四季如春,气侯宜人,是极负盛名的“春城”。每年的12月到来年的3月,一群群躲避北方海域寒风的红嘴鸥,万里迢迢地从远方飞来,落栖在昆明城中。)正是在普渡河——西山大断裂的作用下形成的这一特殊地貌特征为昆明市提供了独特的旅游资源。

2、滇池——龙门地质现象

沿线观察到的是西山石炭纪至二叠纪地层剖面,以及物理风化作用和负荷地质作用形成的倒石堆现象,出露地层由老至新有:

泥盆纪上统

宰格组:上部为灰色燧石灰岩,下部为灰色至深灰色厚层状白云质灰岩,厚324m。

石炭纪下统

大塘组:灰色、深灰色角砾状灰岩夹厚层状灰岩,底部为翠绿色页岩,与宰格组呈假整合接触,厚12.5m。

石炭纪中统

威宁组:为灰白色中至厚层状灰岩,中部夹角砾状灰岩。与大塘组整合接触,厚112m。

二叠纪下统

倒石头组:上部黑色页岩与泥灰岩互层;中部呈黑色页岩夹薄层砂岩,含植物化石;下部为杂色粘土、黄铁矿及煤线,与威宁组呈假整合接触,厚9m。

栖霞组:为浅

第四篇:南京大学金陵学院普通地质学实习报告

普通地质认识实习报告

南京大学金陵学院城资系

专业: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2011年10月30日

目录 前言 „„„„„„„„„„„„„„„„„ 4 第一章 地层 „„„„„„„„„„„„„ 6

第一节 概述 „„„„„„„„„„„„„„ 6 第二节 志留系 „„„„„„„„„„„„„ 6

一、高家边组 „„„„„„„„„„ 6

二、坟头组 „„„„„„„„„„„ 6

三、茅山组 „„„„„„„„„„„ 6 第三节 泥盆系 „„„„„„„„„„„„„ 7

一、观山组 „„„„„„„„„„„ 7

二、擂鼓台组 „„„„„„„„„„ 7 第四节 石炭系 „„„„„„„„„„„„„ 7

一、金陵组 „„„„„„„„„„„ 7

二、高骊山组 „„„„„„„„„„ 8

三、和州组 „„„„„„„„„„„ 8

四、老虎洞组 „„„„„„„„„„ 8

五、黄龙组 „„„„„„„„„„„ 8

六、船山组 „„„„„„„„„„„ 8 第五节 二叠系 „„„„„„„„„„„„„ 8

一、栖霞组 „„„„„„„„„„„ 8

二、孤峰组 „„„„„„„„„„„ 9

三、龙潭组 „„„„„„„„„„„ 9

四、大隆组 „„„„„„„„„„„ 9 第六节 三叠系 „„„„„„„„„„„„„ 10

一、青龙组 „„„„„„„„„„„ 10

二、黄马青组 „„„„„„„„„„ 10 第二章 岩石 „„„„„„„„„„„„„ 11 第一节 沉积岩与沉积构造 „„„„„„„„ 11 第二节 侵入岩 „„„„„„„„„„„„„ 13 第三章 构造地质 „„„„„„„„„„„ 14 第一节 褶皱构造 „„„„„„„„„„„„ 14 第二节 断层构造 „„„„„„„„„„„„ 15 第 四 章

水文地质、岩溶地质及矿产资源 „„„„

第一节 水文地质 „„„„„„„„„„„„ 17

第二节 岩溶地质 „„„„„„„„„„„„ 17 第三节 矿产资源 „„„„„„„„„„„„ 17 第五章 南京湖山地区地质发展史„„„„ 18 第六章 旅游资源„„„„„„„„„„„ 20

一、实习目的与要求

普通地质认识实习是以获得地质现象的感性认识,培养学生野外综合观察能力、地质思维能力、野外地质工作基本能力,启发创新意识为目标的地质启蒙教学实践。本次实习选择野外地学资源丰富,地质现象典型的南京湖山地区作为野外教学场所,涉及到矿物学、岩石学、地层学、古生物学、构造地层学、水文地质及岩溶地质等学科的教学内容。通过野外现场的地质观察,训练学生野外地质观察的和认识的基本技能和方法,包括:观察和认识地质体及其现象的方法和技能,仪器、工具和资料的使用,地质要素的测量,记述地质体及相关现象特征的文字描述与图件绘制,以及标本的采集;认识三大岩类、地层、化石和地质构造的常见类型或类别;初步认识和了解主要地质体形成和地质作用的基本过程;编写地质报告。通过这些激发学生学习地质知识的兴趣与热情和培养良好的科学品德和学风。

野外地质实习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实习的要求主要在于学生在实习过程中要认真主动的观察地质现象,勤于思考,完成教师布置的各项作业,掌握地质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在实习中要做到四勤:腿勤、手勤、嘴勤、脑勤。

二、自然地理概况

湖山地区位于南京城东大约28公里,处于宁镇褶皱束的南带,其山脉走向为北东。山势高低不平,起伏较大。这里地层出露较全而且清楚,易于观察,在宁镇地区较少。水系不缺乏,植被由于开山采石,覆盖率较低。气候较为湿润。湖山地区的交通较为便利,自南京有公共汽车通汤山镇、湖山等地。

图1—南京湖山实习地区交通位置图

三、实习概况

实习地区:南京湖山地区

第一节 概述

概述:实习区属于南京湖山地区。湖山地区岩石地层单元属扬子地层区下扬子地层分区宁镇地层小区。

这次观察的是中生界和古生界的地层,主要包括16个岩石地层单位,由新到老:三叠系的黄马青组、青龙组(沧波门段、湖山段);二叠系的大隆组、龙潭组、孤峰组、栖霞组;石炭系的船山组、黄龙组、老虎洞组、和州组、高骊山组、金陵组;泥盆系的五通群(擂鼓台组、观山组);志留系的茅山组、坟头组、高家边组。其中志留系的高家边组、坟头组出露较好,茅山组很不发育,但零星可见。五通组、孤峰组发育良好,剖面切割的清楚。龙潭组的中下部的页岩和砂岩暴露,易于观察。青龙组在棒槌山西段的小道旁下部地层剖面较为清晰。

第二节 志留系

一、高家边组(O3S1g)

高家边组的岩性特征包括其主要是以黄色、黄绿色页岩为主,夹泥岩,顶部为粉砂质页岩,含有小于5%的白云母,40%—45%的长石,含无铰腕足类等化石,可见厚度大于50m。该地层因岩性软弱,多被覆盖,实习区仅见断续露头。其间产状为175°∠78°。高家边组与上伏五峰组的接触关系为整合接触。

二、坟头组(S1f)

坟头组的岩性特征包括其下部及中部以灰黄色中-厚层岩屑石英砂岩为主,夹灰黄色、黄绿色薄层-中厚层粉砂岩、石英砂岩和灰黄色、灰紫色泥岩,其中部岩石从薄层到厚层到巨厚层到互层,含有长石和石英砂岩,其底部地层出现倒转。上部以灰黄色中层泥质粉砂岩、粉砂质泥岩为主,间夹中厚层石英砂岩,其中上部中厚层岩石以钙质胶结和铁质胶结为主。其厚度大约为214米。其中含有王冠虫、链房螺、后直蛏、条纹石燕等化石。其中部发育为斜层理沉积构造。其间产状为183°∠75°。坟头组与下伏高家边组呈整合接触关系。

三、茅山组(S2m)

茅山组的岩性特征包括其主要由紫红色、灰白色中-厚层石英砂岩、岩屑石英砂岩,夹紫红色薄层粉砂岩构成,以铁质胶结为主,因而更脆,顶部为薄层紫红色粉砂质页岩。其厚度大约为22米,发育成斜层理构造。其间产状为162°∠80°。茅山组与下伏坟头组呈整合接触关系。

附,古泉水库高家边组—五通群剖面示意图

第三节 泥盆系 一、五通群(D3C1w)

1、观山组(D3g)

观山组的岩性特征包括其底部为灰白色中厚层砾岩、含砾石英砂岩;其下部为灰白色厚层石英砂岩为主,夹厚层砾岩;其上部为灰白色中厚层石英砂岩与灰黄色、黄绿色等粉砂岩、粉砂质泥岩互层。其厚度大约为120米,其中含有亚鳞木、楔叶等化石。其间产状为163°∠84°。观山组与下伏茅山组为平行不整合接触关系。

2、擂鼓台组(D3C1l)

擂鼓台组的岩性特征包括其以灰黄色、黄褐色、灰红色、灰白色、灰黑色等页岩、粉砂质页岩为主,夹灰白色薄层-中薄层石英砂岩、粉砂岩、薄层泥岩和泥质粉砂岩,其厚度大约为30米,其中含有植物以及孢子化石。其间下坡方向产状为353°∠76°,上坡方向产状为162°∠22°。擂鼓台组与下伏观山组为整合接触关系。

第四节 石炭系

一、金陵组(C1j)

金陵组的岩性特征包括其以灰黑色厚层生物屑灰岩为主,含有方解石。其厚度大约为3—6米,其中含有假乌拉珊瑚、笛管珊瑚化石。其间产状为164°∠11°。金陵组与下伏五通群擂鼓台组呈平行不整合接触关系。

二、高骊山组(C1g)

高骊山组的岩性特征包括其下部为灰白色、深灰色、紫红色页岩夹薄层石英砂岩,并且含泥质生物屑微晶灰岩透镜体;其中部为灰黄色中厚层石英砂岩、粉砂岩夹杂色页岩;其上部为杂色粉砂质页岩夹中层泥质灰岩和薄层石英砂岩。其厚度大约为36米,其含有亚鳞木、网格长身贝等化石,其发育为粉砂质页岩中波痕沉积构造。其间产状为325°∠55°。高骊山组与下伏金陵组呈平行不整合接触关系。

三、和州组(C1-2h)

和州组的岩性特征包括其以灰黄色中厚层白云质微晶灰岩、泥质灰岩为主,呈薄层状。其厚度一般为3—5米,其中含有袁氏珊瑚、巨长身贝等化石。其间产状为352°∠61°。和州组与下伏高骊山组呈平行不整合接触关系。

四、老虎洞组(C1-2l)

老虎洞组的岩性特征包括其下部含有灰白色的白云岩,中薄到中厚层含有刀砍状融沟;其中上部含肉红色燧石结核及条带,和地层产状平行。其厚度大约为6米,其中含有石柱珊瑚等化石,和州组与下伏和州组呈平行不整合接触关系。

五、黄龙组(C2h)

黄龙组的岩性特征包括其中上部以浅肉红色、浅灰色厚层-块状生物屑灰岩为主,夹微晶生物屑灰岩,含有发育缝合线;其底部为灰白色厚层白云质角砾岩和巨晶灰岩。其厚度大约为60米,其含有小纺锤蜓、纺锤蜒、犬齿珊瑚等化石,其发育缝合线构造。其间产状为10°∠65°。黄龙组与下伏老虎洞组呈平行不整合接触关系。

六、船山组(C2P1c)

船山组的岩性特征为其以浅灰色与深灰色互层的厚层生物屑灰岩、微晶生物屑灰岩为主,其中上部为灰白色厚层核形石灰岩,顶部为灰色中薄层生物屑灰岩。其厚度大约为40米,其含有麦粒蜓、核形石、球希瓦格蜓等化石,船山组与下伏黄龙组呈平行不整合接触关系。

附,雪浪庵五通群—栖霞组剖面示意图

第五节 二叠系

一、栖霞组(P1q)

栖霞组的岩性特征为其含有碎屑岩,这种碎屑岩为灰黄色泥质页岩夹灰色薄层泥质微晶

第二章 岩石

第一节 沉积岩与沉积构造

一、沉积岩

沉积岩是在地表及地表之下不太深的地方形成的一种地质体,它是在常温常压下由风化作用、生物作用、化学作用和火山作用形成的物质经过改造而形成的岩石。沉积岩的主要类型有两大类:陆源沉积岩和内源沉积岩。实习区的陆源沉积岩包括:砾岩、砂岩、粉砂岩、泥质岩;实习区的内源沉积岩包括:灰岩、白云岩、硅质岩。

1、碎屑岩类

实习区主要为砾岩和石英砂岩。

五通群底部的砾岩:灰白色,具有砾状结构,砾石含量30%—40%,以无色石英岩质、黑色燧石质、紫红色粉砂岩质砾为主,砾石之间,石英砂级陆源碎屑。五通群下部的砾岩:灰白色、灰黑色,具有砾状结构,砾石含量40%—80%,以石英岩质、燧石质为主,磨圆度和分选性较好。

石英砂岩:具有砂状结构,由适应碎屑构成,含量可达90%以上,主要分布于五通群、高骊山组、茅山组。其中高骊山组呈灰白色,茅山组风化面呈紫红色,铁质胶结。

长石石英砂岩:具有砂状结构,由石英碎屑和少量长石碎屑组成,主要分布于龙潭组。

粉砂岩:主要由石英碎屑构成,具有粉砂状结构,主要分布于坟头组、茅山组、五通群、高骊山组、黄马青组。其中茅山组顶部为紫红色,高骊山组为灰白和灰黄色,黄马青组为紫红色。

2、碳酸盐岩类

实习区主要为灰岩和白云岩。

巨晶—粗晶灰岩:见于黄龙组底部,灰白色,主要由巨晶、粗晶方解石构成。生物屑灰岩:见于金陵组、黄龙组、船山组、栖霞组,灰色、深灰色,内源碎屑以生物屑为主。

核形石灰岩:见于船山组,灰色,内源碎屑颗粒以核形石为主。

微晶灰岩:主要见于青龙组,灰色,微晶结构,致密状,手摸具有光滑感。青龙组沧波门段含有瘤状微晶灰岩,青龙组湖山段下部具有泥质微晶灰岩。

白云质灰岩:主要见于和州组、金陵组以及龙潭组顶部,灰黄色。

白云岩:见于老虎洞组,灰白色,灰黄色,由白云石构成,具有细晶结构,风化面呈糖粒状,具有粗糙感,刀砍状融沟发育。

3、硅质岩类

硅质岩:具有隐晶结构,致密,质硬,色深,小刀不容易刻画。见于孤峰组、大隆组、老虎洞组、栖霞组。其中大隆组为黑色、薄层状产出,铁锤击打易碎,老虎洞组为紫红色,栖霞组为黑色,呈结核状,条带状产出。

硅质页岩:见于孤峰组、大隆组,具有互层状产出,风化面呈灰色、浅灰色。

4、粘土岩类

实习区主要为泥岩和页岩。硬度低,用指甲就可以刻画。

泥岩:黄色,由泥土矿物构成,具有泥状结构,见于青龙组湖山段下部、五通群擂鼓台组。

页岩:由粘土矿物构成,具有泥状结构、页理构造,见于高家边组、青龙组湖山段、高骊山组、五通群。其中青龙组湖山段为黄色和土黄色,五通群为紫红色和灰黑色。

二、沉积构造

沉积岩形成时所生成的岩石的各个组成部分的空间分布和排列方式。

1、斜层理

主要见于湖山坟头组、五通群观山组、高骊山组和龙潭组的砂岩。大多呈大型板状斜层理产出,纹层向同一侧倾斜并收敛,而向另一侧发散并以较大的角度相交于层面,呈顶截底切。可以据此判断:纹层底切一侧为岩层下层面,顶截一侧为上层面,纹层倾斜的方向即为古水流方向。

底层顶层

2、缝合线构造

缝合线是岩石中呈锯齿状起伏的曲线,总的展布方向与层面平行。规模较大的缝合线代表沉积作用的短暂停顿或间断,规模较小的缝合线是沉积物固结过程中在上覆沉积物的压力下,由两侧物质溶解而成。在湖山五通群砂岩、黄龙组、船山组、栖霞组灰岩中存在。由此可以测量岩层产状。

第二节 侵入岩

一、闪长玢岩

主要见于湖山地区獐龙山南东坡,呈岩脉顺层穿插于五通群擂鼓台组粉砂状页岩和观山组石英砂岩中,岩脉向北东方向延伸,宽0.5—2米不等。岩石呈土黄-黄绿色,斑状结构,块状构造,斑晶矿物成分主要为中性斜长石(10-20%)和普通角闪石(5-10%);基质为隐晶质结构,其矿物肉眼无法鉴定。岩石己强烈风化和蚀变。侵入于粉砂质页岩中的岩脉与围岩发生热接触变质作用,热接触带宽约6-10cm,围岩发生角岩化。

3141516第五章 南京湖山地区地质发展简史

湖山地区在志留纪以浅海环境为特征,构造活动性弱,生物丰富,以三叶虫、腕足动物、腹足动物、双壳动物和笔石动物为主。志留纪中后期以滨海环境为特征,生物稀少而潜穴生物发育。整个志留纪都以陆源碎屑沉积为特征,持续形成了大于300m厚的沉积层,即高家边组、坟头组和茅山组沉积,并在志留纪中晚期发育三角洲,形成大型斜层理。

志留纪末期,受加里东运动的影响,地壳抬升,海平面下降,海水退却,本区成为陆地,遭受剥蚀,这种状况一直持续于泥盆纪早期和中期。自泥盆纪晚期至石炭纪初,在准平原化的大陆条件下,本区堆积了约200m厚的陆相(河流、湖泊)-海漫相碎屑沉积,初期的沉积岩层中还混有早先茅山组沉积以及更老的沉积的剥蚀物。这些沉积构成泥盆系-石炭系五通组碎屑岩(底砾岩)。加里东运动造成了本区志留纪晚期和泥盆纪早中期沉积地层的缺失,以及五通组与下伏地层志留系茅山组之间的平行不整合接触关系。

自石炭纪早期至二叠纪中期,本区海平面上升、地壳沉降、海侵成为主导。其中,石炭纪早期-中二叠世早期,海平面升降频繁,海侵、海退交替发生;总体上处于温暖陆棚浅海环境,间有滨海环境出现;在浅海环境时期,生物繁盛,以珊瑚、蜓类、腕足动物、海百合动物和藻类为主,形成了碳酸盐沉积和生物礁,分别构成金陵组、和州组、老虎洞组、黄龙组、船山组和栖霞组;在滨海环境下则沉积陆源碎屑,构成高骊山组;多次的海退造成五通组、金陵组、高骊山组、和州组、老虎洞组、黄龙组、船山组以及栖霞组之间的平行不整合。而二叠纪中期,本区海平面上升、地壳沉降,海进持续;海水深度较大,生物以放射虫为主,形成了深水硅质、泥质沉积,构成孤峰组;持续的海进,使得孤峰组与栖霞组为连续沉积。

从中二叠世末期-晚二叠世初期的海退,致使本区处于以滨海为主、间夹沼泽的环境,堆积了百余米的陆源碎屑和由地表水带入本区的区外陆生高等植物碎片,从而构成龙潭组。晚二叠世晚期的持续海侵,致使本区处于较大水深的海洋环境,生物以游泳、浮游的菊石等动物为主,发育硅质、泥质沉积而构成大隆组。自早三叠世,本区形成了泥质沉积、泥质与碳酸盐质互层沉积、碳酸盐沉积夹泥质沉积,以及碳酸盐沉积,它们构成了下青龙组;嗣后,海平面的持续下降、地壳的抬升,使得本区在中三叠世中晚期处于滨海为主的环境,营潜穴生活的生物繁盛,堆积了大量的陆源碎屑构成的周冲组、黄马青组和范家塘组。

受三叠纪晚期印支运动的影响,在北北西-南南东积压的背景下,本区于三叠纪末发生褶皱、断裂,而地壳隆起成为陆地,造就的山、谷;又经燕山运动,发生断块运动并伴有岩浆侵入活动。

自侏罗纪以来,区内以风化、剥蚀作用为主导,仅在侏罗纪早中期于少量山间洼地堆积细粒碎屑物构成象山群。这种状况一直延续至古近纪。自新近纪以来,在河流作用下区内堆积细粒剥蚀碎屑,构成新近纪沉积。印支运动及其后的长期风化、剥蚀、夷平、河流作用和沉积、堆积作用,塑造了如今所见的地貌状况。

综上所述,在志留纪至三叠纪期间,本区地壳运动以垂向升降运动为特征,除了受加里东运动影响志留纪末-泥盆纪时期为陆地状况外,其它时期主要以海洋环境为主,形成海相

第六章 实习区旅游资源评价

第一节 阳山碑材

系明成祖朱棣为其父树碑而开凿的巨型石材,屹立于阳山之巅。明成祖朱棣为笼络人心,决定树一巨型石碑歌颂朱元璋的丰功伟绩,以此稳定政局。于是征集了全国万余工匠在阳山开凿碑材。其中碑额石材高15米,厚8.4米,宽10.7米;碑身石材高45米,厚4.4米,宽10.7米;碑座石材,高13米,厚13米,宽16米。若此碑立起总高为73米,重3.1万吨,是当之无愧的世界第一碑。清代进士著名诗人袁枚游阳山时曾写下“碑如长剑青天倚,十万骆驼拉不起”的赞叹诗句。现在此处已被开发成南京的一个旅游的景点,其中增加了很多人工的表演节目,再现了与碑有关的历史逸事,属于开发的比较好的一个事例。

第二节 猿人洞

位于汤山镇的古猿人洞的发现是继云南云谋、陕西蓝田、北京周口店、安徽和县猿人之后的重大考古突破。1995年后,这里便成为对游客开放的旅游景点。汤山猿人洞景区可分为六大块,分别为入口处石壁雕泉景观、山脚下的古人类石刻园、古人类史料陈列馆、遗址洞口山崖猿人雕刻景观、天然溶洞景观、竹园休闲区。原本暴露于石崖上的漏斗形的豁口成为一个天然的浮雕石壁。此外,在洞窟山顶上,伫立着两三尊巨型猿人狩猎青铜雕像,做为猿人洞的巨型标志。在整个景区内,随处可见茅屋、石器、巢居屋、穴居屋等石器时代建筑小品,充满历史感。

021

第五篇:2012.9.25普通地质学实习报告编写要求

1.要求

 实习报告篇幅控制在8000~10000字符  各人独立完成,不得抄袭

文字及图件用word编辑,打印成文,装订提交。

 报告中的图件(地层剖面示意图及路线地质剖面图等),采用CorelDraw等绘图软件绘制。

 报告中所有图件采用“图1”、“图2”„.;按在报告中出现的先后次序连续编号。

 所有图件必须规范(包括:图号、图名、方向、比例尺、图例和地质内容等)。图号与图名置于图的下方;

 典型地质现象的素描图,可用数码照片替代。

2、地质报告格式

(1)封页

(2)目录

(3)正文

(4)结语

(5)参考文献

(1)封页

主题突出、美观、自己设计(2)字体要求

各级标题布局、字体及字号要求

章标题-采用序题同行式(居中排列):一级标题小3号宋体 节标题-采用序题同行式(居中排列):二级标题习4号宋体 目标题-左对齐,缩进二个字符:三级标题习小4号宋体 条标题-左对齐,缩进二个字符:四级标题习5号黑体 正文-5号宋体,行距1.25 图名-5号黑体

图内文字-5号宋体,数字字体用Times New Roman,字号10.5

(3)正文内容

前言

一、实习目的与要求

二、自然地理概况

叙述实习区的地理位置和交通情况(附交通位置图)。

地形特征,水系分布,岩层出露情况,植被及气候等。

三、实习概况

在哪里实习?实习哪些内容?人员的组成、实习起止时间、完成实习任务情况等。

第一章 地层

概述:实习区属哪个地层区、分区、小区;在什么地区所观察到的年代地层,岩石地层单位总体分布特征(所处构造部位,地层出露情况介绍)。

由老到新,分述各岩石地层单位的岩性特点、化石、厚度以及与下伏地层的接触关系。

第一节 志留系

一、高家边组(O3S1g)

描述该组地层的岩性特点、化石、厚度以及与下伏地层的接触关系。附地层剖面示意图。

二、坟头组(S1 f)

本组地层可分为三部分:下部为土黄色中层细砂岩夹数层页岩;中部为灰黄-土黄色厚层岩屑石英砂岩夹土黄-灰白色页岩及粘土岩,砂岩中斜层理构造发育(图1);上部为土黄色薄-中层粉砂质泥岩及页岩,因植被覆盖露头零星。厚度约120m;据资料,坟头组含有王冠虫等化石。坟头组与下伏高家边组为整合接触关系。

三、茅山组(S2m)

附,图1.古泉水库高家边组—五通组剖面示意图

第二节 泥盆系 一、五通群(D3C1w)

1、观山组(D3 g)

2、擂鼓台组(D3C1l)

第三节 石炭系

一、金陵组(C1 j)

二、高骊山组(C1g)

三、和州组(C1-2h)

四、老虎洞组(C1-2l)

五、黄龙组(C2h)

六、船山组(C2P1c)

附,雪浪庵五通群—栖霞组剖面示意图

第四节 二叠系

一、栖霞组(P1 q)

二、孤峰组(P 2 g)

三、龙潭组(P2-3 l)

四、大隆组(P3 d)

附,黄花岸孤峰组—龙潭组剖面示意图

第五节 三叠系

一、青龙组(T1q)

1、湖山段(T1qh)

2、沧波门段(T1qc)

三、黄马青组(T2h)

附,棒锤山西端大隆组—黄马青组剖面示意图

第六节 新近系

一、雨花台组(N1-2 y)

二、方山组(N 2 f)

第二章 岩石

第一节 沉积岩与沉积构造

一、沉积岩

叙述实习区沉积岩的主要类型及岩性特点。

1、碎屑岩类

2、碳酸盐岩类

3、硅质岩类

二、沉积构造

1、斜层理

2、缝合线构造

叙述沉积构造发育的地层,有什么特点、怎样形成的及地质意义、附照片或素描图。

如,斜层理可判断古流向、确定岩层的顶和底

第二节 侵入岩

一、花岗岩

二、闪长玢岩

综述岩体分布的地理位置及构造部位;描述岩石中的矿物成分、结构、构造,侵入体的产状,围岩蚀变以及与围岩的接触关系,岩体形成时代等。主要分布在獐龙山南东坡,呈岩脉顺层侵入于五通群擂鼓台组粉砂质页岩和观山组石英砂岩中。岩脉向NE方向延伸,宽0.5-2米不等。

岩石呈土黄-黄绿色,斑状结构,块状构造,斑晶矿物成分主要为中性斜长石(10-20%)和普通角闪石(5-10%);基质为隐晶质结构,其矿物肉眼无法鉴定。岩石己强烈风化和蚀变。侵入于粉砂质页岩中的岩脉与围岩发生热接触变质作用,热接触带宽约6-10cm,围岩发生角岩化。

第三节 火山岩与火山碎屑岩

一、火山岩

1、玄武岩

上玄武岩、下橄榄玄武岩

2、辉绿岩

二、火山碎屑岩

1、火山角砾岩(六合方山,苏州虎丘)

2、火山弹(六合方山)

三、石英二长岩

第三章 构造地质

概述实习区的大地构造位置,地质构造特点,附宁镇山脉西端地质构造图。第一节 褶皱构造

一、孔山背斜

二、陡山向斜

从两方面描述:

1)褶皱的名称,地理位置,褶皱的枢纽方向、规模(长、宽)等。2)褶皱的几何形态特征:(1)横剖面特征,褶皱核部出露的地层、两翼地层及产状变化,轴面倾向;(2)纵剖面特征,褶皱的枢纽倾伏向、倾伏角及枢纽起伏情况;确定褶皱的类型。

附,陡山-獐龙山路线地质剖面图,褶皱素描图或照片。

孔山背斜

该背斜西起乌龟山经孔山之顶到獐龙山一带。背斜核部出露的最老地层为五通群,两翼为上古生界构成。由于受后期断裂构造的影响,孔山背斜至獐龙山以东地区构造形迹不清。

本次实习主要在獐龙山一带观察该背斜,其横剖面特点,背斜核部较紧闭,两翼不对称。北西翼陡,岩层倾角85°-55°,南东翼相对较缓,岩层倾角45°-20°,轴面向SE倾。背斜枢纽近EW向,枢纽起伏,在孔山之顶昂起,分别向NE倾伏(枢纽产状:× ×°∠ × ×°),向SW倾伏(枢纽产状:× ×°∠ ××°),为一倾伏斜歪背斜构造(图 × ×)。

第二节 断裂构造

一、大石碑正断层

二、棒锤山逆断层

三、陡山地垒构造

从两方面描述:

1)断层名称,处于地理及褶皱构造部位。

2)断层方向,上、下盘地层时代,断层面产状,断层证据(断失地层,地质体走向不连续,断层角砾岩、断层面上的擦痕、阶步、反阶步等),相对动向,规模(长度、断距)及断层性质。

附,断层素描图或照片。大石碑正断层

该断层位于阳山古采石场,发育于栖霞组灰岩中,断层走向与大石碑向斜枢纽垂直,断层产状××°∠××°。该断层构造形迹十分直观。其证据有:(1)断层两盘栖霞组薄层灰岩被错断,地层沿走向不连续,断距约×米;(2)断层带中发育断层角砾;(3)断层上盘张性节理发育并被方解石脉充填。(4)断层带上有泉出露。断层性质为正断层(图×)。

第三节 节理构造

一、剪节理

二、张节理 写苏州虎丘地区的节理构造

第四章 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岩溶地质及矿产资源

第一节 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

阳山泉(湖山阳山)

描述泉出露的地理位置,水文地质及地质构造条件,水质类型,泉的成因类型。

第二节 岩溶地质

猿人洞、雷公洞

岩溶发育的地质条件,包括地层、岩性、地下水及地质构造的关系。

洞穴堆积物,钟乳石的形成条件

第三节 矿产资源

一、石灰石矿

灰岩(××组„„),水泥原料

二、白云石矿

老虎洞组白云岩,助溶剂(钢铁冶炼)

三、粘土矿

五通组顶部高岭石粘土,耐火材料。

四、燃料矿产

龙潭组煤

五、路基石料

玄武岩、灰岩等

论述上述非金属矿产资源及开采利用价值。

第四章外动力地质作用

第一节 风化剥蚀作用 风化作用与地貌类型 第二节 生物机械作用

第五章 实习区地质发展简史

第一节 南京湖山地区志留纪-三叠纪地质 发展史 第二节 南京六合方山火山活动史

结语

一、本次实习的感想与收获

二、对某些现象的不同认识等 参考文献

下载普通地质学实习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普通地质学实习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地质学实习报告

    地质学实习报告 第一天:碓石口-碓臼峪 一 序言 实习时间:10月27日~10月31日 自然地理概况;该区域有很多震旦系硅质灰岩、石英砂岩,太古片麻岩,燕山期花岗岩。能看到不同时代岩层......

    地质学实习报告

    关于地质学实习报告1 第一章绪言《地质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基础学科,许多地质理论和知识都必须经过实践的过程,才能加深我们对它的理解和认识。因此,地质学的野外实习是不......

    地质学实习报告

    综合自然地理实习 地质学实习报告 实习地点:葫芦坡 实习日期:2013.11.08 实习目的:了解库峪山体的构造运动,岩石类型和具体的岩石构造 实习人员:地科三班和地理创新实验班全体学......

    地质学实习报告

    地学基础实习报告 学院:资源环境学院 班级:地理信息系统 姓名: 学号:指导教师:郑子成 老师 一、 实习概括: 1、实习目的:地质学基础野外实习是《地质学基础》课程的根本教学环节,在......

    地质学实习报告

    地质学实习报告 班级:农业资源与环境101班 姓名:张金林 指导老师:时间:2012.4.28 一、实习目的 通过对徽杭古道附近地区的丘林的岩石种类的区分以及瑞晶洞的旅游观光考察, 并从地......

    地质学实习报告

    地质学实习报告 一 实习时间:2012年12月27日 二 实习路线:金马河—映秀镇—都江村三 实习区域概况: 1 金马河 金马河上起都江堰的青城大桥,下至新津红岩子,全长79.194km,流经都江......

    地质学实习报告

    实习报 告 姓名: 班级: 学号: 目录 前言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交通位置及经济自然概况 地层 构造 岩浆活动 外动力地质作用 总结 前言 一、实......

    地质学实习报告

    地质学实习报告 一、实习的目的: 通过对当地优越的自然地质构造地貌的实地学习,体会自然界中的地质构造与地貌形态,并巩固地质学知识。 二、实习的时间: 19周星期一到星期星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