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子茶阅读答案[5篇]

时间:2019-05-15 14:45:3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松子茶阅读答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松子茶阅读答案》。

第一篇:松子茶阅读答案

《松子茶》这个作品的作者是林清玄,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松子茶的阅读答案,欢迎大家的阅读。

朋友从韩国来,送我一大包生松子,我还是第一次看到生的松子,晶莹细白,颇能想起“空山松子落,幽人应未眠”那样的情怀。

松子给人的联想自然有一种高远的境界,但是经过人工采撷、制造过的松子是用来吃的,怎么样来吃这些松子呢?我想起饭馆里面有一道炒松子,便征询朋友的意见,要把那包松子下油锅了。

朋友一听,大惊失色:“松子怎么能用油炒呢?”

“在台湾,我们都是这样吃松子的。”我说。

“罪过,罪过,这包松子看起来虽然不多,你想它是多少棵松树经过冬雪的锻炼才能长出来的呢?用油一炒,不但松子味尽失,而且也损伤了我们吃这种天地精华的原意了。何况,松子虽然淡雅,仍然是油性的,必须用淡雅的吃法才能品出它的真味。”“那么,松子应该怎么吃呢?”我疑惑地问。“即使在生产松子的韩国,松子仍然被看作珍贵的食品,松子最好的吃法是泡茶。”

“泡茶?”“你烹茶的时候,加几粒松子在里面,松子会浮出淡淡的油脂,并生松香,使一壶茶顿时津香润滑,有高山流水之气。”

当夜,我们便就着月光,在屋内喝松子茶,果如朋友所说的,极平凡的茶加了一些松子就不凡起来了。那种感觉就像是在遍地的绿草中突然开起优雅的小花,并且闻到那花的香气,我觉得,以松子烹茶,是最不辜负这些生长在高山上历经冰雪的松子了。

“松子是小得不能再小的东西,但是有时候,极微小的东西也可以做情绪的大主宰。诗人在月夜的空山听到微不可辨的松子落声,会想起远方未眠的朋友,我们对月喝松子茶也可以说是独尝异味,尘俗为之解脱。我们一向在快乐的时候觉得日子太短,在忧烦的时候又觉得日子过得太长,完全是因为我们不能把握像松子一样存在我们生活四周的小东西。”朋友说。

朋友的话十分有理,使我想起人自命是世界的主宰,但是人并非这个世界唯一的主人。就以经常遍照的日月来说,太阳给万物以生机和力量,并不单给人们照耀;而在月光温柔的怀抱里,虫鸟鸣唱,不让人在月下独享。即使是一粒小小松子,也是吸取了日月精华而生,我们虽然能将它烹茶,下锅,但不表示我们比松子高贵。

佛眼和尚在禅宗的公案里,留下两句名言:

水自竹边流出冷,风从花里过来香。

水和竹原是不相干的,可是因为水从竹子边流出来就显得格外清冷;花是香的,但花的香如果没有风从中穿过,就永远不能为人体知。可见,纵是简单的万物也要通过配合才生出不同的意义,何况是人和松子?

我觉得,人一切的心灵活动都是抽象的,这种抽象宜于联想;得到人世一切物质的富人如果不能联想,他还是觉得不足;倘若是一个贫苦的人有了抽象联想,也可以过得幸福。这完全是境界的差别,禅宗五祖曾经问过:“风吹幡动,是风动?还是幡动?”六祖慧能的答案可以作为一个例证:“不是风动,不是幡动,是仁者心动。”

仁者,人也。在人心所动的一刻,看见的万物都是动的,人若呆滞,风动幡动都会视而不能见。怪不得有人在荒原里行走时会想起生活的悲境,大叹:“只道那情爱之深无边无际,未料这离别之苦苦比天高。”而心中有山河大地的人却能说出“长亭凉夜月,多为客铺舒”,感怀出“睡时用明霞作被,醒来以月儿点灯”等引人遐思的境界。

一些小小的泡在茶里的松子,一声在夏夜里传来的微弱虫声,一点斜在遥远天际的星光……它们全是无言的,但随着灵思的流转,就有了炫目的光彩。记得沈从文这样说过:“凡是美的都没有家,流星,落花,萤火,最会鸣叫的蓝头红嘴绿翅膀的王母鸟,也都没有家的。谁见过人蓄养凤凰呢?谁能束缚着月光呢?一颗流星自有它来去的方向,我有我的去处。”

灵魂是一面随风招展的旗子,人永远不要忽视身边事物,因为它也许正可以飘动你心中的那面旗,即使是小如松子。

14.按要求摘取文中的语句,回答问题。

①文中说,看到松子“颇能想起‘空山松子落,幽人应未眠’那样的情怀”,结合下文,指出“情怀”的含义。

答:

②作者引用佛眼和尚的两句名言“水自竹边流出冷,风从花里过来香”,目的是想阐明一个什么道理?

答:

15.文中说,“我们虽然能将它烹茶、下锅,但不表示我们比松子高贵。”判断下面对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打“√”,错误的打“×”。(4分)

A.极平凡的茶加了一些松子就不平凡起来了。()

B.松子虽小,但和“我们”一样,吸取了日月精华。()

C.小松子有时也可以做“我们”情绪的大主宰。()

D.在人心所动的那一刻,看见万物都是动的。()

16.作者在最后一段中说“灵魂是一面随风招展的旗子,人永远不要忽视身边事物,因为它也许正可以飘动你心中的那面旗,即使是小如松子”。请问“那面旗”的具体含义是什么?请按字数限制填入方框中。(4分)

坦然地□□□□,不要在快乐的时候觉得日子太短,在忧烦的时候又觉得日子过得太长,而要像把握小松子一样把握存在我们生活四周的□□□。

17.本文通过如何吃松子这件小事阐发了一个深刻的人生道理。作者阐发的这个人生道理是:。

18.仿照下列句子的形式,另写一个句子。(2分)

例句:一些小小的泡在茶里的松子,一声在夏夜里传来的微弱虫声,一点斜在遥远天际的星光……它们全是无言的,但随着灵思的流转,就有了炫目的光彩。

仿句:

19.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6分)

A.本文语言华丽,词藻丰富,且大量地运用了一些修辞手法,使文章呈现出一种典雅高贵的富态美。

B.本文行文曲折有致,从对松子食用的错误认识到领略人生的真谛,作者的思想经历了一个复杂的变化过程。

C.从作者的思路和文章的主旨来看,文章倒数第二段至倒数第三段似乎是多余的,删去并无大碍,反而更加精炼。

D.“因为它也许正可以飘动你心中的那面旗”句中的“它”指的是“身边的事物”。

E.作者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一个深奥的深奥人生哲理阐述得通俗易懂,很好地揭示了本文的主旨,让人备受启迪。

参考答案:

14、①“独尝异味,尘俗为之解脱”②“纵是简单的万物也要通过配合才能胜出不同的意义。”

15、.A.×B.√C.√D×。4分一项1分.16、.面对生活 小东西(小事物)一空2分超出1字扣1分.17、.人永远不要忽视身边的事物。2分之答出“不要忽视”给1分。

18、.略,意思正确,句式相同,修辞手法一样即可得分。2分,不打0.519、.A、C正确一点得3分。全选不得分。

第二篇:深圳大学茶与生活答案

一、单选题(共 50.00 分)1.台湾乌龙茶冲泡时公道杯用来()茶汤。A.冷却 B.保温 C.开窍 D.中和 正确答案:D

2.通常泡茶用水的总硬度不超过()。A.15℃ B.20℃ C.25℃

D.30℃ 正确答案:C

3.在茶艺服务时要取低处物品,下列()姿势是错误的。A.下蹲时右脚在前,左脚在后,右小腿垂直于地面,全脚着地 B.蹲下、弯背、低头

C.交叉式蹲势时两脚前后靠紧,合力支撑身体 D.臀部向下,上身稍前倾 正确答案:B 4.茶叶保存应注意水分的控制,当茶叶水分含量超过()时,就会加速茶叶的变质。A.5% B.6% C.7% D.4% 正确答案:A

5.宋徽宗赵佶写有一部茶书,名为()。A.《北苑别录》 B.《大观茶论》 C.《茶录》 D.《茶疏》 正确答案:B

二、判断题(共 30.00 分)1.水中的溶解物越多,pH值越大。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2.普洱茶散茶的品质特点是散茶条索粗壮肥大、色泽褐红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 A

3.花茶冲泡的器具有盖碗、茶叶罐、茶则、烧水炉具等。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三、填空题(共 20.00 分)1.____________指郊外露天的茶聚。其特色是走进大自然,以茶为媒介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正确答案:云席

2.红茶属于全发酵茶,性温;而黑茶属于________,茶性温和,滋味醇厚回甘,刺激性不强。正确答案:后发酵茶

1.乌龙茶属青茶类,为半发酵茶,其茶叶呈深绿或()色,茶汤呈蜜绿或蜜黄色。A.褐色 B.红褐色 C.青褐色 D.黄褐色 正确答案:C 2.在茶艺服务时要取低处物品,下列()姿势是错误的。A.下蹲时右脚在前,左脚在后,右小腿垂直于地面,全脚着地 B.蹲下、弯背、低头

C.交叉式蹲势时两脚前后靠紧,合力支撑身体 D.臀部向下,上身稍前倾 正确答案:B

3.判断好茶的客观标准主要从茶叶外形的匀整、色泽、()、净度来看。A.滋味 B.汤色 C.香气 D.季节 正确答案:C

4.茶艺师着长裙在服务或茶艺表演时,下列()姿势是错误的。A.在行走中可以步幅稍大些

B.在转动时,注意调整头、胸、髋三轴的角度 C.在营业场所轻快小跑 D.站立时两手合握于腰部 正确答案:C

5.红茶的呈味物质,茶褐素是使(),它的含量增多对品质不利。A.茶汤发红,叶底暗褐 B.茶汤红亮,叶底暗褐 C.茶汤发暗,叶底暗褐 D.茶汤发红,叶底红亮 正确答案:C

二、判断题(共 30.00 分)1.茶艺师着旗袍在服务中行走时,要求两手臂在身体两侧自然摆动,幅度不宜过大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2.花茶冲泡的器具有盖碗、茶叶罐、茶则、烧水炉具等。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3.冲泡潮汕工夫茶,斟茶时,在一字排开的品杯中来回轮转,通常反复二三次才将茶杯斟满。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三、填空题(共 20.00 分)1.茶叶中的主要药用成分有_________、茶多酚、维生素类、矿物质、氨基酸等。正确答案:咖啡碱

2.茶席的特征包括实用性、艺术性、综合性、________。正确答案:独立性

一、单选题(共 50.00 分)1.白茶冲泡的全部器具包括()A.无刻花直筒形透明玻璃杯、茶叶缸、茶匙 B.无刻花直筒形透明玻璃杯、杯托、茶匙、赏茶盘

C.无刻花直筒形透明玻璃杯、茶匙、茶叶罐、赏茶盘、烧水炉具 D.无刻花直筒形透明玻璃杯、杯托、茶 正确答案:C

2.在茶艺演示冲泡茶叶过程中的基本程序是:备器、煮水、备茶、温壶(杯)、置茶、()、奉茶、收具。A.高冲水 B.分茶 C.冲泡 D.淋壶 正确答案:C

3.陆羽《茶经》指出:“其水,用山水上,()中,井水下,其山水,拣乳泉石池漫流者上”。A.河水 B.溪水 C.泉水 D.江水 正确答案:D

4.在冲泡黄茶和()时,通常在冲泡50-75s后才开始品茶。A.白茶 B.红茶 C.绿茶 D.青茶 正确答案:A

5.夏暑宜饮白茶,因白茶是在()制成 A.春天 B.夏天 C.寒天 D.热天 正确答案:C

二、判断题(共 30.00 分)1.潮汕工夫茶第一次冲水后,20s内要将茶汤倒出,也称洗尘泡。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2.煮茶分成三个阶段,即“三沸”。当水煮到出现鱼眼大的气泡,并微有声时,是第一沸。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3.红、绿、乌三大茶类的香气主要特点是红茶清香,绿茶花香,乌龙茶甜香。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三、填空题(共 20.00 分)1.黄茶属于轻发酵茶,制作工艺似绿茶,在发酵过程中加以闷黄。

一、单选题(共 50.00 分)1.台湾乌龙茶冲泡过程中,滤茶时,将滤网置于()上,将壶中浸泡约1 min的茶汤通过滤网倒入公道杯中 A.品茗杯 B.公道杯 C.盖杯 D.玻璃杯 正确答案:B 2.泡茶和饮茶是()的主要内容。A.茶道 B.茶仪 C.茶艺 D.茶宴 正确答案:C

3.下列哪个不属于茶席的类型(________)A.参赛席 B.观赏席 C.实用席 D.文人席 正确答案:D

4.“茶醉”时可以通过(),水果等方法来缓解 A.饮酒 B.抽烟 C.吃点心 D.喝咖啡 正确答案:C

5.茶席始于我国(_________),由一群出世山林的诗僧与遁世山水间的雅士,开始了对中国茶文化的悟道与升华,从而形成了以茶礼、茶境、茶艺为特色的中国茶道独有的文化符号。A.宋朝 B.明朝 C.唐朝 D.元朝 正确答案:C

二、判断题(共 30.00 分)1.茶席首先是一种物质形态,其实用性是它的第一要素。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2.泡茶前,我们需要整理好我们的仪容仪表,以示对宾客的尊重,也有助于茶席氛围的营造。作为茶道主,一般女性可以化淡妆,以恬静素雅为基调。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3.茶席设计的文案不具有主观性。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三、填空题(共 20.00 分)1.在宋代,茶席不仅置于自然之中,还把一些取型捉意于自然的艺术品设在茶席上,而、焚香、挂画与茶一起更被合称为“四艺”。正确答案:插花

一、单选题(共 50.00 分)1.()瓷器素有“薄如纸,白如玉,明如镜,声如磬”的美誉。A.福建德化 B.湖南长沙 C.浙江龙泉 D.江西景德镇 正确答案:D 2清代茶叶已齐全()A.三大茶类 B.四大茶类 C.五大茶类 D.六大茶类 正确答案:D 3.我国旧时有以()作为提醒客人,应当告辞了的做法,因此提醒大家在招待老年人或海外华人时要注意,不要一而再、再而三地劝其饮茶。A.眉飞色舞 B.眺望远方 C.击节拍案 D.再三请茶 正确答案:D 4.陆羽《茶经》指出:“其水,用山水上,()中,井水下,其山水,拣乳泉石池漫流者上”。A.河水 B.溪水 C.泉水 D.江水 正确答案:D 5.茶道服饰应以名族特色为基础。着装整洁大方为好要体现一种风雅的内涵,和历史渊源,宜穿()A.西装 B.棉麻服装 C.牛仔服 D.运动衣 正确答案:B

二、判断题(共 30.00 分)1.擂茶在宋代时的名称叫米粥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2.历史上第一个留下名字的壶艺家供春的代表作品是树瘤壶。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3.时大彬现代最著名的紫砂壶大师,被尊称为“壶艺泰斗”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三、填空题(共 20.00 分)1.宋徽宗赵估写有一部茶书,名为

。正确答案:《大观茶论》

2.“水为茶之母”,用什么水泡茶,对茶的冲泡及效果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好茶必须配以好水,择泡茶用水时,一般使用

。按其来源可分为泉水(山水)、溪水、江水(河水)、湖水、井水、雪水等,自来水也是通过净化后的。正确答案: 第1空:天然水 第2空:天然水

1.舌底鸣泉是生津的最高境界,重点在“()”字,有接连不断之意。A.舌 B.底 C.鸣 D.泉 正确答案:C 2.基本茶类分为不发酵的()、全发酵的红茶类、半发酵的青茶类、部分发酵的白茶类、部分发酵的黄茶类及后发酵的黑茶类,共六大类。A.绿茶类 B.花茶类 C.普洱茶 D.苦丁茶 正确答案:A

3.如果来宾甚多,且其彼此之间差别不大时,下列哪种上茶顺序是不正确的()A.以上茶者为起点,由远而近依次上茶

B.以进入客厅之门为起点,按顺时针方向依次上茶 C.在上茶时以客人的先来后到为先后顺序 D.上茶时不讲顺序,或是由饮用者自己取用 正确答案:A

5.红茶的呈味物质,茶褐素是使(),它的含量增多对品质不利。A.茶汤发红,叶底暗褐 B.茶汤红亮,叶底暗褐 C.茶汤发暗,叶底暗褐 D.茶汤发红,叶底红亮 正确答案:C 6.现代最著名的紫砂壶大师,被尊称为“壶艺泰斗”的是()。A.许世海 B.陈鸣远 C.顾景洲 D.邵大亨 正确答案:C

7.洞庭碧螺春的外形特征是()A.光滑如针 B.紧结如珠 C.卷曲如螺 D.曲卷多毫 正确答案:C

8.茶树性喜温暖、(),通常气温在18~25℃之间最适宜生长。A.干燥的环境 B.湿润的环境 C.避光的环境 D.阴冷的环境 正确答案:B

9.陆羽《茶经》指出:“其水,用()上,江水中,井水下,其山水,拣乳泉石池漫流者上”。A.河水 B.溪水 C.泉水 D.山水 正确答案:D 10.干看春红茶的品质特点是色泽乌润,茶叶肥壮重,或有()。A.密披茸毛 B.稍带白毫 C.较多白毫 D.略显茸毛 正确答案:C 11.我国旧时有以()作为提醒客人,应当告辞了的做法,因此提醒大家在招待老年人或海外华人时要注意,不要一而再、再而三地劝其饮茶。A.眉飞色舞 B.眺望远方 C.击节拍案 D.再三请茶 正确答案:D 12.在各种茶叶的冲泡程序中,茶叶的用量、()和茶叶的浸泡时间是冲泡技巧中的三个基本要素。A.水温 B.水质 C.壶温 D.水量 正确答案:A 13.由于()制作时选用的是较成熟的芽叶做原料,属半发酵茶,冲泡时需用95°的沸水。A.龙井茶 B.碧螺春 C.乌龙茶 D.毛尖 正确答案:C 14.下列行为不合乎茶礼的是()A.先为主人上茶,后为客人上茶 B.先为主宾上茶,后为次宾上茶 C.先为女士上茶,后为男士上茶 D.先为长辈上茶,后为晚辈上茶 正确答案:A 15.茶汤入喉,嘴里留的不是茶味,而是水气,这种现象称为(A.入口即化 B.茶水分离 C.香气内敛 D.舌底鸣泉 正确答案:B)16.茶道服饰应以名族特色为基础。着装整洁大方为好要体现一种风雅的内涵,和历史渊源,宜穿()A.西装 B.棉麻服装 C.牛仔服 D.运动衣 正确答案:B

二、判断题(共 28.00 分)1.普洱茶散茶的品质特点是散茶条索粗壮肥大、色泽褐红。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2.回甘是指涩感在口中转化消失过程中产生的甜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3.判断好茶的客观标准从茶叶的条索外形来看,最好要具备大小匀整、香气浓郁。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4.红茶根据制作方法不同,分为:小种红茶、功夫红茶和红碎茶。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5.由于上好的绿茶大多茶芽细嫩,易被高温焖黄,而玻璃杯具有散热快,透明,易于观赏茶叶在水中舞动的特点,恰恰成为绿茶的最佳伴侣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6.喝茶的客人收到奉茶,也要以礼还礼,双手接过,点头致谢。品茶时,讲究小口品饮,一苦二甘三回味,切忌喝完后皱眉。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7.泡茶用水量应因茶类而异,一般来说,红茶、绿茶、花茶类1g茶叶的冲泡50-60 ml沸水为好。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8.泡茶前,我们需要整理好我们的仪容仪表,以示对宾客的尊重,也有助于茶席氛围的营造。作为茶道主,一般女性可以化淡妆,以恬静素雅为基调。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9.均分茶汤即用茶壶来回分茶,使每个杯中的茶汤浓淡均匀,以体现茶人间的友好平等。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10.层次感:层指重叠之象,次指先后顺序。指茶汤香气和滋味在口腔中转变的感觉。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11.用盖碗冲泡绿茶时,冲入开水后,应迅速将碗盖横盖在碗上,使盖沿与碗间不留空隙。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12.叶底是冲泡后剩下的茶渣.评定方法是以芽与嫩叶含量的比例和叶质的老嫩度来衡量。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13.壶的清洗:冲泡茶后的茶壶,首先去茶渣,再用热水清洗一次壶底;清洗后盖好壶盖,由壶外浇水,赶走壶内水汽,可兼收养壶和清洁的双重效果。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14.红、绿、乌三大茶类的香气主要特点是红茶清香,绿茶花香,乌龙茶甜香。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三、填空题(共 20.00 分)1.洗茶又称

:用沸水高冲入盖碗茶壶,水满略溢出、刮去盖碗茶壶表面的泡沫、在茶叶未张开的时候将这第一道茶水导入茶海,漱杯。正确答案:醒茶

2.苦是一种味道,涩是一种

。苦是由茶叶内含物中的茶碱产生,涩是口腔中细嫩组织收敛的表现。正确答案:感觉

3.白茶按照鲜叶采摘嫩度的不同,分为芽茶和叶茶两类,如福建的白毫银针是,贡眉是。

正确答案:第1空:芽茶 第2空:叶茶

4.,即先在玻璃杯中注七分满的水,然后向杯中投放茶叶。这种方法适用于茶芽细嫩,紧细重实的茶叶,其还有另外一个名字:落英缤纷 正确答案:上投法

5.根据绿茶的杀青和干燥方法不同,可将绿茶分为炒青绿茶、、蒸青绿茶、和晒青绿茶

正确答案:烘青绿茶

7.汤色是茶叶形成的各种色素,溶解于沸水中而反应出来的色泽。汤色在审评过程中变化较快,为了避免色泽的变化,审评中要先看汤色或者嗅香气与看汤色结合进行。汤色审评主要抓住

三方面。正确答案:色度、亮度、清浊度

8.泡茶时手是全场的焦点,泡茶时一定要保持手的干净,不要残存化妆品的气味,不要留长指甲,涂指甲油,不要佩戴饰物。另外泡茶前切忌

,这会影响品茶人对茶香的感受。正确答案:喷香水,洒香水

9.素有茶七酒八之说。茶倒七分满,冲水时,杯中水以七分满为宜,留下三分空间,其意为“七分茶,” 正确答案:三分情

10.茶是礼仪的使者,可融洽人际关系,茶礼包括了泡茶前、泡茶时、敬茶时和

的礼仪。

正确答案:品茶时

1.藏族最常饮用的是(B)A.甜茶 B.酥油茶 C.烤茶 D.奶茶

2.科学饮茶的基本要求中,正确选择茶叶包括根据(B)等方面进行选择。A.季节、气候和包装 B.季节、气候和体质 C.季节、气候和价格 D.季节、气候和器具

3.茶性是指茶叶表现出的性味及其特性,包含有凉(寒)性、中性和温性。茶叶经过不同的制作工艺有茶性之分,其发酵程度决定了茶叶性味的不同。下列哪种茶属于温性茶(D)。A.碧螺春 B.大红袍 C.君山银针 D.安化黑茶

4.茶的起源传说是神农尝百草,发现(D)而得之。A.茶甘甜爽口 B.茶清香扑鼻 C.茶叶绿油润 D.茶可以解毒

5.唐代的茶叶有粗茶、散茶、末茶、饼茶四种,煎茶法的用茶是(D)。A.粗茶 B.散茶 C.末茶 D.饼茶

6.茶叶中哪种成分带来鲜爽的口感(A)。A.氨基酸 B.咖啡碱 C.茶多酚 D.矿物质

8.煎制饼茶前须经炙、碾、罗工序的是唐代的(B)。A.点茶的技艺 B.煎茶的技艺 C.煮茶的技艺 D.炙茶的技艺

9.洞庭碧螺春的外形特征是(C)A.光滑如针 B.紧结如珠 C.卷曲如螺 D.曲卷多毫

10.下列哪个不属于茶席的类型(D)A.参赛席 B观赏席 C.实用席 D.文人席 11.下列哪个不属于茶席的设计要点(A)A.内涵全包 B.摆设得当 C.主体明显 D.画面完整 12.防止茶叶陈化变质,应避免存放时间太长,避免(B),避免高温高湿和阳光直射。A.水分含量不足 B.水分含量过高 C.水分含量适中 D.过分干燥

13.茶点大致可以分为干果类、鲜果类、(B)、西点类、中式点心类五大类。A.甜点类 B.糖果类 C.水果类 D.小吃类

14.茶文化的三个主要社会功能是(C)。A.修身、齐家、入仕 B.寡欲、清心、廉俭 C.雅志、敬客、行道 D.益思、明目、健身 满分:2.00 分 得分:2.00 分

15.宋徽宗赵佶写有一部茶书,名为(B)。A.《北苑别录》 B.《大观茶论》 C.《茶录》 D.《茶疏》 16.宋代(D)的主要内容是看汤色、汤花。A.泡茶 B.鉴茶 C.分茶 D.斗茶

17.要泡好一壶茶,需要掌握茶艺的(B)要素。A.7 B.6 C.5 D.4

18.广义茶文化的含义是(A)。A.茶叶的物质与精神财富的总和 B.茶的物质及经济价值关系 C.茶叶艺术 D.茶叶经销

19.茶叶中的(D)具有降血脂、降血糖、降血压的药理作用。A.氨基酸 B.氟化物 C.叶绿素 D.茶多酚

20.茶席始于我国(C),由一群出世山林的诗僧与遁世山水间的雅士,开始了对中国茶文化的悟道与升华,从而形成了以茶礼、茶境、茶艺为特色的中国茶道独有的文化符号。A.宋朝 B.明朝 C.唐朝 D.元朝

二、判断题(共 44.00 分)1.在茶叶不同类型的滋味中,平和型的代表茶是武夷岩茶、南安石亭绿等。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2.绿茶品饮时,品尝头开茶,重在品尝名优绿茶的甘醇和清香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3.社会鼎盛是唐代斗茶盛行的主要原因。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4电脑工作者、脑力工作者应该多喝绿茶,可以抗辐射,保持精力充沛。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5.茶席首先是一种物质形态,其实用性是它的第一要素。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6.茶具是茶席设计的首要选择。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7.根据季节喝茶的原则时:春饮花茶理郁气,夏饮红茶驱暑湿,秋品绿茶解燥热,冬日乌龙暖脾胃。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8.煮茶分成三个阶段,即“三沸”。当水煮到出现鱼眼大的气泡,并微有声时,是第一沸。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9.茶叶中的维生素A,维生素E,维生素K属于脂溶性维生素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10.蒙顶甘露的品质特点:外形紧卷多毫,香气馥郁芬芳,滋味鲜爽回甘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11.江河湖水泡茶,在远离人烟的地方取水,污染物少,仍不是沏茶的好水。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12.时兴乌龙茶艺的地点是沪苏和京津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13.在茶艺插花中,应选择花小而不艳,香清淡雅的花材,最好式含苞待放或花蕾初绽。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14.冲泡绿茶演示中的洁具,将玻璃杯一字摆开,依次倾入1/5杯的开水,从右到左依次净杯。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15.世界上第一部茶书的书名是《茶谱》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16.白茶微发酵茶,性凉(白茶温凉平缓),但“绿茶的陈茶是草,白茶的陈茶是宝”,陈放的白茶有去邪扶正的功效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17.用盖碗冲泡绿茶时,冲入开水后,应迅速将碗盖斜盖在碗上,使盖沿与碗间留一空隙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18.“茶醉”时可以通过喝糖水,吃水果等方法来缓解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19.陆羽认为二沸的水适宜泡茶。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20.乌龙工夫茶的品饮艺术起源于宋代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21.茶席设计的文案不具有主观性。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22.最早记载茶为药用的书籍是《茶谱》。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三、填空题(共 16.00 分)2.明代饮用茶叶主要是

。正确答案:散茶

3.人的体质类型分九种:______、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血瘀质、痰湿质、湿热质、气郁质、特禀质。正确答案:平和质

4.世界上第一部茶书是

所写的《茶经》。正确答案:陆羽

5.____________指郊外露天的茶聚。其特色是走进大自然,以茶为媒介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正确答案:云席

6.宋徽宗赵估写有一部茶书,名为

。正确答案:《大观茶论》

第三篇:《水乡茶居》阅读答案

水乡茶居

【原文欣赏】

在广东水乡,茶居是一大特色。

每个村庄,百步之内,必有一茶居。这些茶居,不像广州的大茶楼,可容数百人:每一小“居”,约莫只容七八张四方桌,二十来个茶客。倘若人来多了,茶居主人也不心慌,临河水榭处,湾泊着三两画舫,每舫四椅一茶几,舫中品茶,也颇有味。

茶居的建筑古朴雅致,小巧玲珑,多是一大半临河,一小半倚着岸边。地板和河面留着一个涨落潮的落差位。近年的茶居在建筑上有较大的变化,多用混凝土水榭式结构,也有砖木结构的,而我却偏好竹寮茶居。它用竹子做骨架,金字屋顶上,覆盖着蓑衣或松树皮,临河四周也是松树皮编成的女墙,可凭栏品茗,八面来风,即便三伏天,这茶居也是一片清凉的世界。

茶居的名字,旧时多用“发记茶居”、“昌源茶室”之类字号。现在,水乡人也讲斯文,常常可见“望江楼”、“临江茶室”、“清心茶座”等雅号。

旧时的水乡茶室,多备“一盅两件”。所谓“一盅”,便是一只铁嘴茶壶配一个瓦茶盅。壶里多放粗枝大叶,茶叶味涩而没有香气,仅可冲洗肠胃而已。所谓“两件”,多是粗糙的大件松糕、芋头糕、萝卜糕之类,虽然不怎样好吃,却也可以填肚子,干粗活的水乡人颇觉实惠。现时,水乡人品茗,是越来越讲究了,茶居里再也不见粗枝大叶,铁嘴壶也被淘汰,换上雪白的瓷壶。柜台上陈列着十多种名茶,洞庭君山、云南普洱、西湖龙井、英德红茶……偶有一两种大众化的,也至少是茉莉花茶和荔枝红了。至于那“两件”,也绝非粗品,而时兴“干蒸烧卖”,“透明鲜虾饺”、“蛋黄鱼饼”、“牛肉精丸”之类,倘要填肚子,也很少吃糕,而多取“荷叶糯米鸡”了。

水乡人饮茶,又叫“叹”茶。那个“叹”字,是广州方言,含有“品味”和“享受”之意。不论“叹”早茶或晚茶,水乡人都把它作为一种享受。他们一天辛勤劳作,各自在为新生活奔忙,带着一天的劳累和溽热,有暇“叹”一盅茶,去去心火,便是紧张生活的一种缓冲。我认为“叹”茶的兴味,未必比酒淡些,它也可以达到“醺醺而不醉”的境界。

“叹”茶的特点是慢饮。倘在早晨,茶客半倚栏杆“叹” 茶,是在欣赏小河如何揭去雾纱,露出俏美的真容么?瞧,两岸的番石榴、木瓜、杨桃果实,或浓或淡的香气,渗进小河里,迷朦、淡远的小河,便如倾翻了满河的香脂。也许,是看大小船只在半醒半睡的小河中摇橹扬帆来去,看榕荫、朝日及小鸟的飞鸣吧!倘在傍晚,日光落尽,云影无光,两岸渐渐消失在温柔的暮色里,船上人的吆喝声渐渐远去,河面被一片紫雾笼罩。不知不觉,皎月悄悄浸在小河里……此境此情,倘遇幽人雅士,固然为之倾倒,然而多是“卜佬”的茶客。他们 “叹”茶,动辄一两个小时,有如牛的反刍,也是一种细细品味——不是品味着食物,而是品味着生活。

一座水乡小茶居,便是一幅“浮世绘”。茶被“冲”进壶里,不论同桌的是知己还是陌路人,话匣子就打开了。村里的新闻、世事的变迁、人间的悲欢,正史的还是野史的,电台播的大道新闻还是乡村小道消息,全都在“叹”茶中互相交换。说着,听着,有轻轻的叹息,有呵呵的笑声,也有愤世嫉俗的慨叹。无怪乎古时柳泉居士蒲松龄先生要在泉边开一小茶座,招呼过往客人,一边“叹”茶,一边收集可写《聊斋志异》的故事了。

在茶居里,也有独自埋下头,静静地读完一张《羊城晚报》的人,读着,读着,突然拍案而起,惊动四邻。他们评论着、叹息着、赞扬着……茶越“冲”越淡了,话却越说越浓。一桩桩事儿,就在“叹”茶中经过“斟盘”而“拍板”了。这时,茶客们的兴致更浓了,他们举起茶杯“碰”起杯来……

这样的“草草杯盘共一欢”,便是水乡生活中的诗。生活有了诗,“叹”茶也如吃酒,且比酒味更醇,而世间最好的酒肴,莫过于生活中的诗了。有了诗,桌上即使摆着盐渍鸡、炸禾花雀、炖水鱼、炸花生米等,也味同嚼蜡了。惟独那一盅茶,绝不可放弃,因为它也能“酿”出生活中的诗来。

月已阑珊,上下莹澈,茶居灯火的微茫,小河月影的皴皱,水气的奔驰,夜潮的拍岸,一座座小小茶居疑在醉乡中。一切都和心象相融合。我始觉这个“叹”字的功夫,颇如艺术的魅力,竟使人“渐醉”……

【作者介绍】

杨羽仪,1939年生,广东宝安人。现任《作品》文学月刊主编。散文集《水乡茶居》获全国1977年-1989年散文优秀作品奖和第二届鲁迅文学奖。

课文分析】

本文写水乡茶居在新时代的变化和水乡人的“叹”茶,从饮茶品茶这一流传久远的生活习俗中寻觅到社会变革的踪影和水乡人高雅的生活情趣。全文可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5段),写水乡茶居的外在变化。

首先将水乡茶居与城市茶楼作一对比,以见其小。然后与旧时茶居作对比:一比茶居建筑的变化,近年“多用混凝土水榭式结构”;二比茶居名字的变化,现在“讲斯文”,用“雅号”;三是茶居设备和品茶食品的变化,现时“越来越讲究了”。

第二部分(第6-11段),写水乡人“叹”茶的高雅情趣。

首先,总说水乡人把饮茶作为一种享受。

然后,分两层意思:一写他们边“叹”茶边欣赏美景,品味生活;二写他们边“叹”茶边谈论,“酿”出生活的诗来。

最后,以月下“叹”茶,使人“渐醉”收束全文,让读者思考回味。

本文以小见大,用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习俗,来反映社会变革及这种变革带来的精神面貌和生活情趣的巨大变化。全文紧扣一个“变”字,写水乡茶居的环境变化,写水乡人生活情趣的变化。

《水乡茶居》阅读答案相关文章:

1.《只因她是母亲》阅读答案

2.《洞茶》阅读答案

3.《春山夜月》阅读答案

4.《知耻》阅读答案

5.《情在高处》阅读答案

6.《多疑症》阅读答案

7.《心烛(梅寒)》阅读答案

8.《马说》《龙说》阅读答案

9.《圆满》阅读答案

全篇运用运用了多种修辞方法。这样的语言清淡雅致,用来写茶居饮茶,写水乡饮茶人,写他们的雅逸的情趣,可谓恰到好处,体现出内容和形式的高度一致。

【问题思考】

1.本文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请举例说明。

(生动比喻,如“叹”茶“有如牛的反刍”。

有雅逸的比拟,如“大小船只在半新醒半睡的小河中摇撸扬帆来去”。〈拟人〉 “两岸渐渐消失在温柔的暮色里”。〈拟人〉 “皎月悄悄浸在小河里”。〈拟人、拟物〉

有比比皆是节奏舒缓的排比,如“有轻轻的叹息,有嗬嗬的笑声,也有愤世嫉俗的慨叹”;“茶居灯火的微茫,小河月影的皴皱,水气的飘拂,夜潮的拍岸……”

还有引用,如“草草杯盘共一欢”,是引用苏步青的诗句。)

2.本文哪些地方使用了对比?

(文章不仅用水乡茶居与城市茶楼对比,与旧时茶居对比,还把饮茶与饮酒对比,作者认为“‘叹’茶的兴味,未必比酒淡些,它也可以达到‘醺醺而不醉’的境界”,“‘叹’茶也如吃酒,且比酒味更醇”,表现出水乡人在饮茶中品味生活的雅趣。)

3.哪一段写得富有诗情画意?它是从哪些角度进行描绘的?请找出相应语句。

(水乡人边“叹”茶边赏景的那一段,写得很富有诗情画意。加上那“半依栏杆”边“叹”茶边赏景的茶客,构成一幅诗意盎然、美丽无比的风俗画。

听觉:“小鸟的飞鸣”。

视觉:“揭去雾纱,露出俏美的真容”的小河。

嗅觉:“如倾翻了满河的香脂”的水果香气。)

4.生活中,哪些也可以称为高雅的生活情趣?请举例说明。

《《水乡茶居》阅读答案》相关文章:

第四篇:读《松子评课》有感

读《松子评课》有感

张 阳

作为一名年轻的小学数学教师,我们应该看清目前社会的教育形式,关注改革的新理念、新方式与发展方向,从而为我们进行宏观教学做好准备、打下基础。作为一名专业工作人员,需以专业理论指导专业实践,因此,读几本专业名著是很有必要的。专业名著中,不会只有空洞生硬的理论,往往还会拥有许多我经历过的真实的案例。《松子评课》提共了许多版本的小学数学教材、许多节不同内容数学课的说课、讲课稿的点评。

拜读了宋老师的《松子评课》一书,让我对评课的意义与方法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作为一名年轻的小学数学教师,除了重视听课、备课,评课也是一个十分必要的环节,评课是对课堂教学的一种反馈。任何有目的的行动,都必须有反馈的信息才能实现控制,达到预期的目的;没有反馈信息的系统,要实现控制是不可能的。学生的学习效果好不好,效率高不高,是对老师施教的反馈。但是,这样教学为什么会效果好,效率高,那样教学为什么会效果不好,或不甚好,这就要加以研究和评论,评课是提高教学质量,提高教师教学水平的重要一环。读了这本书以后我知道,评课不能是主观臆断,必须用一定的理论为指导,反过来说,通过对具体的教学实践的评论,也可以检验和丰富教学理论。例如,宋老师在对李芹老师讲的《千克的认识》一节进行评论时指出“如果课后让学生找一找重量大约是一千克的物体,并记录下来,下一节课交流”,这种做法不仅可以学生提高学数

学的兴趣,更可以使学生更从单纯的数据过渡到真正的感觉表象,建议非常合理,十分值得我们学习和推广。因此作为一名专业的小学数学教师要多付出点时间与耐心,多读专业著作,多听听专家们的见解,以利于我们专业素质的培养和专业技能的提高。

读完了《松子评课》自然对其作者默然敬仰,宋老师经历丰富,专业资深,然而她评课丝毫没有批评的语气,对于课堂或课稿中的优秀之处会给予充分的肯定,对于不足会委婉的予以提示。这也是今后我们在互相评课时应该学习的态度,评课不是争论或吵架。宋淑持老前辈的《松子评课》,堪称实用小学数学教育著作的里程碑。它给了宋老前辈与数学教师进行交流并释疑解惑、指点教学的园地,给了她生命的源泉。

小学教育的重要性已越来越为各界所公认,我们应当谨记“勤”“恒”二字,但愿会有更多的青年教师,能够与我一道认真研究专业知识,为自己快速成长为专业骨干教师铺平道路。

第五篇:《令人讨厌的松子的一生》观后感

《令人讨厌的松子的一生》观后感

看完《令人讨厌的松子的一生》这部影片,内心久久不能平静,对于我们这些大学生们来说,更应该好好观看一下,虽然我们们不一定能领悟多深,但还能提上一个醒:性格决定命运,理想和现实之间有着太大的差距,一个小的看似偶然的事件会因为你的性格而出现意想不到和难以预料的后果,稍有不慎就会付出沉重的代价,可能是追悔莫及。

影片的开场利用光影手段打造出不凡的画面,让人感觉这部影片不一般。果不其然,影片以刚出校门的男青年阿笙远离家人只身到东京打拼、父亲前来探望引出姑姑的死讯,姑姑就是松子,被父亲所不齿。阿笙在整理姑姑遗物时,画面呈现出和阿笙的蜗居类似的堆积着大量杂物的邋遢的小屋,墙上凌乱的写着“原谅我还活在世上”的虚无主义的警句,反映出小屋主人的消极厌世。而随风飘动的粉红色的窗帘却引起我的遐思:这是什么样的女人,为什么被人讨厌呢?

影片开始以大量的闪回的形式叙述松子的一生:松子小的时候生活绚丽多彩,可父亲却一直偏爱卧病在床、身体孱弱的妹妹久美,为博得冷酷的父亲一笑,松子学会了做鬼脸,而这也被父亲用相机记录了下来,被阿笙得到。松子长大后按照父亲意愿当上了一名音乐教师,生活本来还算如意,可一件小事却改变了松子的命运:学生阿龙偷旅店的钱被学校勒令松子调查,善良的松子想帮助阿龙却拿了别人的钱,又被阿龙陷害,学校将松子开除。郁闷的松子回家将火发在被父亲宠爱自己深深嫉妒的妹妹身上,又转身离家出走。松子爱上一个贫困潦倒却又性情乖张暴戾的作家,可作家却厌世自杀,转而松子又成为嫉妒其男友的一个朋友的情妇,本以为可以得到真爱却被无情抛弃。生活无着落的她开始堕落做浴池女郎,又被一个花花公子男友欺骗,松子一怒之下杀死他,想自杀又遇到一个老实的理发师,两人感情升温本想安稳过日子却被警察抓到,住了八年监狱。在狱中的松子为了刚燃起的希望学习美发,出狱后却发现理发师已经有了妻女,松子淡淡的祝福离开。重新工作的松子偶然遇到有了人生目标的狱友,却也遇到了暗恋自己、给自己带来悲催的长大了的阿龙。渴望新感情的松子全身心的爱上阿龙,可阿龙却在黑道上越陷越深,最后被追杀毁容,连累松子腿摔伤残疾,阿龙也进了监狱。阿龙出狱后不想再伤害松子毅然离去,想不通的松子将自己关进小屋,暴饮暴食,失去生活目的,受好友启发激发生活勇气时,却在河边被一些社会闲散混混乱棍打死。

或许上了点年纪、有点生活阅历的人看了这部影片不免会有唏嘘之感,就我个人而言,回想自己走过的这半生,惊异地发现其实我自己也是一个“松子”,也曾经有年少时轻狂的、炫丽的梦想,可到如今,这些梦想都成了曾经斑斓的泡泡,大多一个一个消散了。我也曾有过嫉妒别人、作出不对的事情或者说出不该说的话,也曾为之付出代价,尽管没有松子这般可怕,却也心有余悸。在遇到困境、处理问题时,反倒没有松子的执着和倾心付出。电影是生活的夸张,艺术的现实,其实电影再精彩,却远没有生活来得更精彩,或者更残酷。有些深刻体验或者教训,不能在这里说,说了你也不会相信,可是我却总认为生活是需要像电影一样点缀的,五彩缤纷的,黑色寓言,也要有上五颜六色的花边装饰才更好看的,《令人讨厌的松子的一生》就是这样一部影片,值得你去看,去品味,去思考。

下载松子茶阅读答案[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松子茶阅读答案[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浮生若茶》阅读附答案

    浮 生 若 茶 李雪峰 ⑴一个屡屡失意的年轻人千里迢迢来到普济寺,慕名名寻到老僧释圆,沮丧地对释圆说:“像我这样屡屡失意的人。活着也是苟且,有什么用呢?” ⑵老僧释圆如入定般坐......

    独一无二的松子--致毕业班同学

    独一无二的松子--致畢業班同學 / 周保松 2010-07-28 22:50 | 阅读(8892) | 标签: 大學教育, 人生哲學 | 字号:大 中 小 各位同学: 你们今天将披上毕业袍,在春雾弥漫杜鹃满山的三......

    独一无二的松子──写给毕业班同学

    独一无二的松子──写给毕业班同学 从个体主观的观点看,我自己的生命就是一切,重如泰山。但既然我们的人生路线图早已画好,这中间的曲曲折折,真的有分别吗? 作者:周保松 各位同......

    被厌弃的松子的一生影评

    被厌弃的松子的一生影评本来打算用手写,可是觉得自己的那几个破字拿不出手,干脆就用键盘一个字一个字的敲出来,老师读的也不吃力,看起来也舒服。第一次写影评,百度了下,没有很多资......

    独一无二的松子 ──写给毕业班同学

    独一无二的松子──写给毕业班同学各位同学: 你们今天将披上毕业袍,在春雾弥漫杜鹃满山的三月,向大学生活道别。有同学对我说,老师,为我们写点什么吧,留个纪念。我明白你们的心意......

    《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读后感

    《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观感 初看这部电影是在隔壁邻居的电脑上,当时是看一部影评叫木鱼水星。影评很短,十多分钟讲完了松子的一生。朋友合上电脑一脸凝重,“这也太惨了吧。”......

    《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观后感

    《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感后感 最近看了一部日本的电影《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看完后我感慨颇深。其大概讲述的是这样一个故事:有一天父亲突然来找阿笙,告诉他有个素未谋面的......

    《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观后感

    《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电影赏析学院:人文院班级:旅游管理102班学号:22210207姓名:牛亚星摘要:《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是改编自日本作家山田宗树同名小说的电影。由日本著名导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