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的民间故事传说

时间:2019-05-15 14:53:5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春节的民间故事传说》,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春节的民间故事传说》。

第一篇:春节的民间故事传说

每年快过春节时,也就是家家开始忙碌的时候,准备年货,买鞭炮,买灯笼,贴对联……过年的气氛也越来越浓。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春节的民间故事传说,欢迎阅读。

春节的民间故事传说

关于“春节”的起源,有一个古老的传说。

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兽。“年”,头上长着角,非常凶猛恐怖。“年”长年居住深山,每到特定的一天(就是现在的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伤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这天,每个村里的人们全部逃往深山,以躲避“年”的伤害。

有一年除夕,从村外来了个乞讨的老人。乡里一片匆忙恐慌,没有人理会他,只有村东头一位老婆婆给了老人些食物,并劝他快上山躲避“年”,那老人把胡子撩起来笑道:“婆婆若让我在家呆一夜,我一定把‘年’赶走。”老婆婆继续劝说,乞讨老人笑而不语。

半夜时分,“年”闯进村。它发现村里气氛与往年不同:村东头老婆婆家,门贴大红纸,屋内烛火通明。“年”浑身一抖,怪叫了一声。将近门口时,院内突然传来“噼里啪啦”的炸响声,“年”吓得浑身发抖,再不敢往前凑了。原来,“年”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这时,婆婆的家门打开,只见院内一位身披红袍的老人在哈哈大笑。“年”大惊失色,狼狈逃蹿了。

第二天是正月初一,避难回来的人们见村里安然无恙,十分惊奇。这时,老婆婆才恍然大悟,赶忙向乡亲们述说了乞讨老人的许诺。这件事很快在周围村里传开了,人们都知道了驱赶“年”的办法。从此每年除夕,家家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烛火通明、守更待岁。初一一大早,还要走亲串友道喜问好。

这风俗广泛流传,成了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就是春节。

春节的传说起源

据史籍记载,春节在唐虞时叫“载”.夏代叫“岁”,商代叫“祀”,周代才叫“年”。“年”的本义指谷物生长周期,谷子一年一热,所以春节一年一次,含有庆丰的寓意。又传,春节起源于原始社会末期的“腊祭”,当时每逢腊尽春来,先民便杀猪宰羊,祭祀神鬼与祖灵,祈求新的一年风调雨顺,免去灾祸。他们用朱砂涂脸,身披鸟羽,唱跳吃喝,热闹非凡。至于 互相拜年宴请,则起自汉初,对此《通典》有所记载。

中国人过春节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在现代,人们把春节定于农历正月初一,但一般至少要到正月十五(上元节)新年才算结束,在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九。春节的时间(农历正月初一)在公历1月21日至2月21日之间游动。“最早的春节”(如1966年的1月21日)和“最迟的春节”(如1985年的2月20日)相差整一个月。根据历法计算,如果农历不进行人为调整的话,2319年2月21日将迎来“史上最晚春节”,此前春节最迟出现在公历2月20日,为1920年和1985年。

第二篇:虎牢关民间故事传说

虎牢关民间故事和传说

一、虎牢关的由来

荥阳、郑州一带在古代气候温暖湿润,到处是一片丘陵沼泽,冈陵起伏,森林莽榛丛生。一些草食动物在这里栖息繁衍,肉食动物狼、虎等猛兽,也常出没其中。西周中期,周穆王姬满曾带领随从在这一带射猎鸟兽。他先命熟悉泽中情况的虞人掠林打前站,忽然,他们发现芦苇中藏有猛虎。这时穆王一行就要到来,情况十分紧急,负责安全保卫的猛士高奔戎冲上前去,三下五除二就把老虎生擒活捉了。周穆王到后,虞人报告了情况,并献上老虎,得到穆王的称赞和嘉奖。周穆王命令把这畜生圈起来,地点就选在偏西的峡谷地带(即现今的汜水虎牢关)。于是虎牢关这个带有传奇色彩的名字,就从此诞生了,距现在大约有3000多年。

虎牢关地势险要,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险在左控大河,右踞高山,易于据守。要在位于贯通东西的大道上,东通齐鲁,西达秦陇,串通了临淄、定陶、洛阳、长安等重要都市,又是南北交通的黄河渡口,北连燕晋、南结荆楚,车船人马来往频繁。秦末的楚汉之战,东晋、十六国、南北朝的列强之战,三国的三英战吕布,唐初的武牢之战,大都是在这里决定了帝王帝业的成败。

现在关前竖立有莲座碑楼一座,为清雍正九年(公元1731年)立石,高2米、宽0.7米,楷书“虎牢关”三个大字苍劲有力。

二、等慈寺及其碑记

等慈寺位于荥阳汜水镇东北方0.5公里处的赵村南头,建寺于贞观四年(公元630年)五月,完工于贞观十一年,是唐王李世民大破窦建德的地方。此寺高阁广廊,宝坊灵塔,规模宏伟壮观,它历经重修,就在清末光绪年间还进行过一次大规模的修葺。可惜一九四四年日本侵华战乱时被毁。寺门外东西两边座落着两块石碑,东边的一块是“大唐纪功颂碑”,李世民的儿子唐高宗李治撰写,碑高4.5米,宽1.99米,唐显庆四年(公元659年)勒石,碑文行草,凡35行,2400余字,碑阴刻唐玄宗过汜水诗。西边的一块是“大唐皇帝等慈寺之碑”,中书侍郎颜师古撰写,碑高3.43米,宽1.5米,唐贞观十年(公元636年)勒石,碑文32行,2000余字。两碑均为国家珍贵历史文物,其碑文拓本一向为书法爱好者所珍爱,可惜在1952年当地农民建桥时被毁,上级发现后残碑追回,现存于郑州市博物馆。

武牢之战定等慈

唐初武德四年(公元621年),秦王李世民与农民起义军领袖窦建德在汜水附近进行了一次决战。据《唐书》等史料记载,窦建德为了援救王世充以解洛阳之围,亲率十万大兵屯兵坂诸(汜水县东北二十里),李世民率三千精兵屯兵武牢(即虎牢关)。窦建德恃众轻敌,逼城而阵,李世民以逸待劳,伺其阵久卒饥,率轻骑突发奇兵,出其不意,出奇制胜,大败窦建德,只杀得窦军尸骨遍野,血流成河,在牛口峪窦建德被李世民活捉,这便是历史上以少胜多而闻名古今的“虎牢之战”。战后,唐太宗为超度亡魂,笼络民心,命令在大战的地方建寺,定名等慈寺。

三、关公庙及其传说

第一个关公庙究竟建在哪里?据史料记载和虎牢关老年人传说,是建在汜水关。在后来翻修扩建时,下边埋的都是汉砖,也证实这里是全国首建的关公大庙。

据传是曹操惊建关公庙,说的是关羽败走麦城,被吕蒙擒拿,孙权杀害,孙权派人把关公人头送给曹操,想让刘备痛恨曹操,攻打洛阳。曹操见了关羽人头,跟活的一样,说了句玩笑话:“云长别来无恙否?”谁知关公睁眼动须,可把曹操吓坏了,昏倒几天,醒来后,急忙以公卿的葬礼,建冢植林,厚葬关公。可是曹操仍然有心病,睁眼合眼,总见关公站在面前,每天胆颤心惊,曹操才不得不诚心给关公建庙。原计划把庙盖在洛阳,但不是倒塌就是失火,老建不成,原因是洛阳有句童谣:“关公关公、心傲气盛,光说过五关,不提困麦城”。曹操经谋士提醒忽然想到:关公温酒斩华雄,三英战吕布夺关斩将,英雄的时候都在虎牢关,就决定在虎牢关给关公建了个大庙,当时叫“荆王庙”,后来人称“关公庙”,庙建成之后,曹操的病日渐好转。

关公庙位于汜水镇虎牢关村,现庙内存有紫檀木雕刻的关羽像,高1.6米,后院殿前有一八棱碑,高1米多,宽0.22米,唐元和十一年(公元861年)勒石。

关公庙为何亦称三义庙

相传玉皇大帝被关云长的正气所感动,让姜子牙打开封神榜,添了一行字,封关云长为关圣帝君,仅次于玉皇大帝,管天上所有的神。

刘备死了以后,虽有皇陵祖庙,可比起关公来就差得远了,家家户户都供奉着关公的神像,连周仓、关平也跟着沾光,因为关公很重义气,对刘备、张飞受人冷落感到很难受。有一次他到玉帝那里汇报民情,趁着玉帝高兴的时候,请求给他的刘兄、张弟封个神位,玉帝一听,看了看姜子牙,姜子牙为难了,张飞封神还好说,排在关公之后,刘备就不同了,因为玉帝说过,除了他,关圣帝君就是二天爷,若把刘备封在关公之下,不成体统,关公也不会愿意,封在关公之上,玉皇大帝往哪里摆?关公也看出了姜子牙的难处,就请求说:“虎牢关建了个关公庙,我一个人住在那里怪冷清的,不如就让我们三个兄弟都住在那里吧。”于是从此以后,关公庙就塑了刘、关、张三个神像,关公庙亦成了三义庙。

四、玉门古渡的由来

玉门古渡位于现在的汜水镇口子村,汜河入黄河处。相传,广武山和大坯山原为一体,连绵不断,汜水河道原是经大路沟流入枯河到荥阳入汴河的,明明离黄河很近,却绕了个大弯,泄洪非常不畅。大禹治水来到这里,看到暴雨如注,洪水肆虐,淹没了田园村庄,灵机一动:“何不把汜水改道引入黄河呢?”于是大禹立即召集水族,说道:“汜水泛滥成灾危害生灵,又要劳动大家在这里挖山了”。鳝鱼(人称小龙)说:“我们弟兄在山下拱个洞算了。”说罢大家就齐呼呼地出动了。不消几个时辰洞就被拱通了,人们就取名为“鱼们拱洞”。汜水顺顺当当流入黄河。时间不长,洞就被冲成了大口子。至今这儿还沿用“口子”这个名字。不久,口子上边又塌了一坯土,堵住了河道。大禹说:“这山原来是塌坯山(讹传为今日的大坯山),治河要治本,得把这山挪开。”于是就命乌龟把此段山驮到浮戏山边,人们叫它塔山(即塌山)。

到汉高祖时,定虎牢为国都。一次汉王问及渡口之名,当地人称“鱼们拱洞”。汉王错听为“玉门古渡”,连声说:“啊,玉门古渡,好名字!好名字!”由此人们将错就错,就称之为“玉门古渡”了。

五、龟山及金钥匙的传说

在汜水城西一里之许,距玉门古渡南半里之遥,有一座小山,人们叫它龟山。

相传,很久以前,有一只乌龟看到这里黄河时常泛滥,淹没周围的村镇和庄稼。于是它就来到山下,看中一座大小合适的小山,乌龟便钻入山底,背负此山向汜水上游方向游来。由于路遥山重,走到半夜,乌龟已是体乏无力,难以支撑。但为了在五更前赶到环翠峪,它还是咬紧牙关,奋力前行。走着走着突听雄鸡高歌,东方发白。恰在此时,临近一户大门走出一个女人,她看到眼前的一切,惊叫道:“天呀,丁点大的乌龟背这么大的山,也不怕压死。”已是奄奄一息的乌龟闻得此言,伸了伸头,四爪颤动了几下,便遗憾地死去了。为了纪念它,人们就叫此山为龟山了。

关于龟山,还流传着这样一段传说:

龟山是一座宝山,山里有个金马驹整天拉磨碾金豆子,所以汜河水再大,也冲不坏龟山。

有一年,一个叫菜老大的菜农,在龟山脚下开了一片菜园。仲秋的一天上午,菜老大卖菜归来,在菜地里转悠,忽然发现今年的葫子结了一个带圪杈的,个头很大,他觉得奇怪,打算留作种子,来年种植。恰在这时,有一个南蛮子找来,要买那个葫子。菜老大很惊讶:“你要那干啥?这种菜嫩时才能吃,现在都老了。”可那南蛮子却执意要买,并说:“你要多少钱都行,只要别再给别人了。”菜老大愈感蹊跷,就逼问南蛮子:“不说清楚就不卖。”南蛮子无法,只好道出实情:“这葫子是打开龟山的金钥匙,只要熟透,就能用它打开龟山之门,得到无数宝藏。”两人最后商量得到宝藏两人平分。

再说菜老大,自从知道了圪杈葫子的玄机,贪财之心日益迫切,每天菜也懒得卖,地也不再种了,只是一天到晚蹲在葫子旁瞧呀瞧的,心急如焚地等着葫子成熟。终于,葫子到了瓜熟蒂落的时候,菜老大哪里还顾得上和南蛮子的预约,慌不迭地拿起就走。他捺着性子围着龟山转悠了一会儿,拿起葫子猛然向龟山戳去,只听“隆隆”巨响,一道金光闪出,龟山的大门真的开了,大门里果见一匹金马驹在拉磨碾着黄灿灿的金豆子。菜老大忙把金钥匙往磨盘上一搁,一手去抓金豆子,一手就去拉金马驹,一霎时,山震动起来,并发出呼呼怪响,吓得菜老大扭头就跑,金豆子撒落满地。只听身后“轰隆”一声,龟山又恢复原状。菜老大什么也没得到,金钥匙也丢在山里,从此再也没有人走进龟山了。

六、关于刘邦斩蛇和王莽洞的传说

相传在汜水城东,有一条大路沟,在先秦时期,这条沟是东西交通的要道。到了秦末,天下大乱,沟荒人稀,原住在黄河岸边的一个大蟒,已修炼达到了化人吐语的境界,趁兵荒马乱,打通了通沟的长洞,渴饮黄河水,饥食行路人,弄得这条沟路断人稀。

汉王刘邦,西取咸阳,回师东进,与楚霸王争夺天下,挥动兵马,途经大路沟,只见前边人马忽啦一声,掉头就跑,齐声呐喊:“好大的蟒啊!”刘邦上前,但见草丛比人深,树上无飞鸟,好一派凄凉景象。刘邦心想这都是这只大蟒造成的结果,便拍马抡剑,直取那蟒,大蟒急忙缩进洞内,口吐人言:“大王要想过去,请封我为青龙”。刘邦对这恶蟒痛恨已极,便说道:“请你伸出头来受封。”当那蟒伸出头来时,刘邦手起剑落,斩下蟒头,并大骂道:“毒蟒便是毒蟒,还想当什么青龙!”

那蟒太大,血喷如泉,直流到现在的留村,刘邦把蟒的头扔到现的在蒋头,把蟒的心抛之现在的新店,据说这三个村便是由此得名。

刘邦与霸王争帝,早把这事忘了,到成皋称帝时,率兵又路经大路沟,只听空中不时有话传来:“还我命来!还我命来!”刘邦抬头一看,见是蟒魂,随口说道:“深沟荒野哪有命,待到平地把命还。”这一说喊声便停止了,也给后来的汉平帝招来了杀身之祸。

过了200年之后,汉平帝即位,大蟒转生为王莽,成了平帝的老丈人,杀了平帝,夺了江山,应了刘邦“平地还命”的说法。

现在汜水镇清静沟口,还有这个大蟒洞,人们又称它为王莽洞。

七、关于张飞寨及其传说

张飞寨位于今汜水镇虎牢关村东南方100米处,三国时,张飞攻打虎牢关与吕布作战,屯兵驻扎在这里,现存有张飞当年的拴马柏等历史痕迹。

相传大宋年间,张飞寨附近有个苗员外,仗义疏财,怜孤恤贫,舍茶舍饭,救济穷人,人称苗大善人。话说苗善人的孩子大了,要办喜事,要请众亲朋好友庆贺一番,可由于人多,杯碟碗壶远不够用,眼看第二天孩子就要办喜事,买吧来不及,苗员外着了急,一直到三更半夜还没有睡着觉。在迷迷糊糊中只听有人说:“苗善人,碗碟送来了!”他吃了一惊,睁眼一看,不见人,自己认为想碗碟入了迷,正诧异间,忽然听见一阵马铃声由远而近,在他的大门口停下了。当他打开大门,只见一个金马驹驮着两大筐玉碗玉碟站在门口,一个长着白胡须的老者说道:“苗员外,我们张爷敬佩你为人厚道,仗义疏财,知道你着急,特命小的送碗碟来了,用后如数送到张飞寨南口。”苗员外急忙道谢,老者和金马驹转眼都不见了,只剩下杯碟碗壶,苗员外很守信用,用后洗刷干净,带些供品,如数奉还。

这件事,传遍了附近各村,不管哪一家办事只要前去烧香祷告,要借多少炊具、家具,没有不借的,但都有借有还,即使弄碎了几个,言明一声也就是了。

到了清朝嘉庆年间,邻村有一个赵大户,此人爱财如命,为人刁钻刻薄,人送外号“有钱无德”,很早就垂涎张飞寨里的金马驹和玉碗玉碟,只是苦于无法得到。一日,他打听到狗血破邪,便心生歹念,杀了几条狗,接了几盆血,找了几个地痞无赖藏在家门四周。自己前去烧香祷告,说要办事借家具。说也真灵,刚打三更,金马驹便驮着两筐玉碗玉碟来到他家门口,他大喊一声“动手”,自己抢先去牵金马驹,几盆污血迎面泼来,弄得他一身一脸,金马驹一带,赵大户仰面摔倒,此时金马驹和两大筐玉碗玉碟都不见了,赵大户却摔断了腿,落了个终身残废。

从此,张飞寨借家俱的祷告不灵了,也没人再从张飞寨借出过一碗一碟。

八、华雄岭的由来及五月十三下大雨的传说 华雄是三国时董卓手下的一员猛将。其人身长九尺,虎体狼腰,豹头猿臂,骁勇异常。献帝初平元年(公元190年)关东十八路人马结成联军讨伐董卓。联军派孙坚作先锋攻打虎牢关。董卓命华雄应战,打败孙坚并连斩祖茂、俞涉、潘风三位大将,吓得联军将士不敢出营。这时关羽请战,曹操立即斟酒一杯,关羽说:“酒先斟上,等斩了华雄再饮”。说罢提刀跨马出阵。不一时,关羽飞马回营,把华雄人头掷到地上。曹操忙敬酒时,酒还没凉。这便是历史上有名的“温酒斩华雄”。

为振奋士气,联军将华雄首级挂在三丈多高的竿头上示威,董卓手下将士将华雄尸首抢回,埋在了今虎牢关之东卧龙山上,后人称“华雄岭”。

华雄死后,民间还有这样一段传说: 华雄死后,因他是个无头鬼,阎罗天子不收。他游游荡荡,冤气难伸,就在民间作起祟来,抢人供果,淫人妻女。华雄鬼魂成了当地妖魔。一天,一女人有病,可奇怪的是,她一走进虎牢关的关帝庙就好,一出庙门就犯病。无奈她到关帝面前祷告,关帝即派周仓查看,发现是一个无头鬼作祟,关帝此时已明白七分。那天是五月十三,关帝早早地磨起刀来,磨完刀,关帝跨马直奔华雄岭,正遇见无头鬼背着一女子走上岭。关帝命周仓扔出捆妖绳,将其捆了个结实。接着关帝大喊三声天上传来三个炸雷,青龙刀连劈三下,华雄尸身断成三截,虎牢关一带再也没有鬼怪出没。

从此,却留下了每年的五月十三响雷下大雨的习俗。

九、汜水虎牢三战吕布

献帝初平元年(公元190年),关东十八路人马联军讨伐董卓,在虎牢、汜水布下战场。关羽温酒斩华雄,董卓闻报大怒。命李催、郭汜引军五万驻扎汜水关,董卓自带十五万人马同李催等将守虎牢,命吕布领三万大军去关前扎下大寨。

(一)十八路诸侯驻军荥阳,前锋孙坚直抵成皋(今上街村),到汜水关前搦战,与李催交个平手。公孙瓒出迎郭汜不敌,被张飞接住。十八路诸侯乘隙取关,李催夺路而走,恰逢吕布前来助战。吕布自称英豪,长胜无敌将军,有万夫不挡之勇。公孙瓒力战吕布不支,张飞大吼一声:“三姓家奴休走,燕人张飞在此。”接住吕布厮杀,交有百十回合,不分胜负,两军皆惊,助阵喝彩。两军追追停停,张飞性急,趁吕布回头骂他诱敌之时,飞出一鞭打去,吕布紫金冠被打落,吕布心惊,回马而西,十八路诸侯进驻汜水关。吕布冠落之地在今张飞寨东小沟里,宝冠落地而没。传说一百年发一次宝光,紫光如电,照射一方。

(二)吕布挨了一鞭,心存警惕,在虎牢关外,设上了绊马索。至今绊马索尚存10余米,虽经千年日晒雨淋,毫无锈色。

义军改公孙瓒为前部,到吕布关前叫阵。吕布迎战张飞,二人也不答话,一戟一矛战得难解难分,约有百十回合,关羽见张飞久战吕布不下,上前助战,吕布怎敌二将,只好拨马回营,整军守关,公孙瓒也退回汜水关。

(三)此时,刘、关、张三将已英名远播。十八路诸侯莫不敬仰。两军相峙数日,公孙瓒军不时讨敌骂阵。吕布心高气傲,胸襟狭窄,搁不住三骂,便又拍马挺戟跑下关来。(吕布骑马跑下城的地方,后人称为跑马岭,至今城墙土层还清晰可见)。公孙瓒仓促迎战吕布不到三合,败下阵来,吕布求胜心切,追上公孙瓒举戟便刺,被张飞丈八蛇矛隔开,两人又战三十回合,不分胜败。关羽按捺不住,挥动青龙月偃刀杀上,又战三个回合,仍战吕布不下,刘备也挥双剑助阵,四人象走马灯似的团团打转。吕布见寡不敌众,朝刘备虚晃一枪,败回关内,闭关不战。董卓看联军势大,决定迁都长安。联军都各自保存实力,也分头撤兵。这便是历史上有名的三英战吕布。

十、玄武灵台

玄武灵台也称“太和宫”。位于汜水镇北隅太和山巅,建筑于何年何月不详,古时孤峰突起,山嶙千仞,台上琳宫行院,岩洞清亭,风景清幽,楼榭亭台,错落有致,(现存有实景照片,见《重修汜水县志》)楚汉战争时,刘邦在此台纳薄姬为妃,生汉文帝刘桓。因年深日久,风蚀雨淋,地震基坏,历代增修。至民国十一年大水冲坏城墙,淹没汜水县城,为筑堤防水,在台下掘出残砖,砖上有“皇王万岁”四字,字体为柳叶篆。据此考证,此台可能是汉高祖刘邦登基台。

十一、岳阵图及兀术沟

岳阵图位于汜水镇西南2.5公里处的岳阵图村,原名竹芦渡。据《宋书》记载,南宋建炎(公元1182年)年间,金兵压境,山河沦陷,民族英雄岳飞奋起抗击,转战于黄河南北。金兵直逼军事重镇汜水,为保护宋皇陵寝(在今巩县),岳军与金对垒,驻扎竹芦渡,这里是一带黄土高岭,沟壑纵横交错,树木茂密,岭上一片原野直抵虎牢关形势十分险峻。金兵主帅兀术带兵驻扎在梧竹沟(今东河南村)。梧竹沟即兀术沟的谐音。

金兵势盛,岳飞决定智取。挑选三百精兵埋伏于渡前山下,密令其各采伐薪刍两束,捆成火炬,至深夜一齐举火,金兵疑宋援兵到来,惊慌败溃。为纪念岳飞,后人把大败金兵的竹芦渡,称为岳阵图。

十二、吕布城

吕布城位于汜水乡虎牢关村,三国时吕布为把守虎牢关在此安营扎寨,后人称此地为吕布城,城内现存绊马索、跑马岭、点将台、饮马泉等历史古迹。

十三、虎牢关一带的柿树黑了心(传说故事)西汉末年,王莽应了刘邦的“待到平地把命还”的话,害了平帝,夺了江山,捉拿起来反抗他的刘秀,从南阳把刘秀赶到虎牢关,困在南屯沟里,刘秀男扮女装,躲过了杀身之祸,由于战乱,人民穷困得连口饭也吃不上。

刘秀在沟里困了三天,饿得头昏眼花,出又不敢出,到处是王莽的追兵,好不容易在沟坎上见到一棵桑树,结满了黑森森的葚子,他也不知是什么树、什么果,摘下来就吃,味道十分可口,又香又甜,吃了之后精神为之一振。想到自己是皇家子孙,不能白吃树果,便说道:“是树一千年。”

后来刘秀做了皇帝,他的话成了金口玉言,柿树和桑树因为他的“是树一千年”打起了官司,桑树说:“我给天子一饭之恩,天子是封我的。“柿树说:“天子明明说柿树一千年,怎么是封你的?”

黄门官把御状传给了刘秀,刘秀说:“我确实是说:‘是树一千年’。”黄门官就又照此传了下去。

桑树因自己的功被柿树赖走,气得哭了而柿树昧了桑树的封赏,却黑了心。

因此,现在虎牢关一带的柿树都是黑心,而桑树却很少长成,因为它哭(枯)了。十四、五更雨的故事

清朝雍正十年(1732)河南巡抚王士俊受封河东总督兼河南巡抚之职,接管田文镜的职权。王士俊到圆明园见雍正皇帝时,雍正问:“王士俊,你知不知道,你今天走出京城后,将有大难?”王士俊回答道:“臣实不知有何难,臣请陛下明示。”

“要杀你的有腰杆硬,有人撑腰。” “臣腰杆更硬,自有后台撑腰。” “谁能给你撑腰?”

“有皇帝陛下为臣撑腰,臣何惧之有?”

雍正皇帝赞赏了王士俊很会答话后,便令太监备宴留宿。因为当时雍正手下有一队暗探,名叫“血滴子”,朝野内外,无事不晓,所以,在得知有人要暗算王士俊后,便将其留宿和赐宴。次日,王士俊辞雍正皇帝后,除奏请恩准巡视山东时谒曲阜孔庙之外,还将在回河南途中打道怀庆府,南过黄河,经玉门,谒汜水县龟山之镇国寺。当王士俊至镇国寺时,由于天色渐晚,寺院老方丈劝王总督留宿庙内赏月和下棋。灯下对奕时,老方丈毕竟棋高一着:“王大人,将军了。”王士俊动了一步棋化险为夷,顺口说了一句:“唔,今晚恐怕要下雨吧”。老方丈回道:“王大人,您看,这青天缈缈,月色明亮,哪会下雨呀?”

“要下雨的”。王总督随口又说了一句。“王大人,咱们至窗前看看天色再说。”

两人干脆放下棋局,出寺院,走至龟山之巅佛爷岭仰观天象,看着说着,竟打起睹来。

“要是下雨又怎么着?”

“要是不下雨呢?咱们打下睹好吗?”

“好,要是不下雨,我这明净珊瑚红顶子就输给您啦。” “大人,您为总督竟下这么大睹物,那我就只好输头啰。”

讲着讲着,便各自歇息去了......三更天后,老方丈用手敲了敲板壁说:“王大人,今晚定然是不会下雨啦。”说罢,老方丈便安然入睡了,只有王总督还未能入眠。将近五更时,一片乌云飘忽而来,不一会儿,竟唰唰地洒下一阵稀疏的雨点来。王士俊敲了敲板壁喊道:“老方丈,老方丈,果真下雨啦。”老方丈赶紧翻下床,向外一看,果真下起雨来,慌忙跑来跪在王总督面前:“王大人,饶命!”

窗外洒下一阵过路雨后便天亮了。

天亮后,王总督叫来随从,并命令行刑。中军将老方丈推出门外跪在坎下,王士俊对中军附耳说道:“割领代头!”接着,中军将老方丈的衣领割开一个口子,便随着轿子下山去了。

王总督的轿子和随从们下山后,山下并无下雨迹象,洒在龟山上的一阵夜雨,只不过是一阵过路小雨。这便是汜水人常讲的“五更雨”的故事。

第三篇:春节民间故事

春节民间故事有哪些?春节是我们中国人很期待的一个节日!关于春节的民间故事和童话故事很多,以下是小编为您整理的春节民间故事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春节民间故事1:贴春联和门神

在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有一个鬼域的世界,当中有座山,山上有一棵覆盖三千里的大桃树,树梢上有一只金鸡。每当清晨金鸡长鸣的时候,夜晚出去游荡的鬼魂必赶回鬼域。鬼域的大门坐落在桃树的东北,门边站着两个神人,名叫神荼、郁垒。如果鬼魂在夜间干了伤天害理的事情,神荼、郁垒就会立即发现并将它捉住,用芒苇做的绳子把它捆起来,送去喂虎。因而天下的鬼都畏惧神荼、郁垒。于是民间就用桃木刻成他们的模样,放在自家门口,以避邪防害。后来,人们干脆在桃木板上刻上神荼、郁垒的名字,认为这样做同样可以镇邪去恶。这种桃木板后来就被叫做“桃符”,后来就形成了春节贴门神的传统习惯。

春节民间故事2:争花治天下

在陕西关中一带民间,流传着有关春节的传说故事。传说,玉皇大帝为了治理人间,就派天宫的弥勒佛下凡。这事被如来佛知道了,心想,我算佛主哩,为啥不让我去呢?于是,就找玉皇大帝论理,玉帝听了,无言可对,只好说:“商量商量再说吧。”借商量的空子,玉帝便想了个解围的方儿。

他请来弥勒佛和如来佛,将两盆花放在二佛面前,说:“这两盆花你二位各务一盆,谁的花先开,谁就下凡去管理人间。”如来佛心眼多,点子稠,知道玉帝一定偏向弥勒佛,因为他猜到玉帝怕出口之言难收,才以务花为借口来行此事。面前这两盆花,恐怕玉帝已暗地作了安排,于是也想出个小计来。他借弥勒佛合目谢恩的机会,悄悄地把两盆花换了个位置。第二天,如来佛的花就开了,因此弥勒佛只管了一天人间,这天就是正月初一。传说弥勒佛心善,这天他让人们吃好穿好睡好,因而正月初一人们就欢欢喜喜,兴高彩烈的过了一天。

后来,人们为了纪念弥勒佛,就把这初春之时,二佛交接的时刻称做“春节”。有人说,因为当初如来佛因偷换花盆留下了瞎瞎现象,直到现在,人间还有小偷小摸的事哩。

关于春节的童话故事:老鼠过年

每到过年,老鼠贝贝就感到特别孤单,因为它平时总是偷偷摸摸。没有愿意和它做朋友。

松树家要开个新年舞会,贝贝用毛衣袖子为自己安了一个大大的尾巴,装成一只小松鼠去参加。舞会上,贝贝疯狂地跳着舞,却不小心把自己的大尾巴甩掉了。“你不是松树!”在周围人尖叫声中,贝贝逃出了门。

它又来到兔子家,这次他用巧克力给自己捏了两只长耳朵。可是就在它围着火炉听故事时,巧克力耳朵融化了!贝贝只好狼狈地跑回了家。

刚到家不久,松树和兔子就找上了门:“贝贝,到我家过年吧。”

贝贝红着脸把以前偷的松子和胡萝卜还给它们:“对不起,我以后再也不偷东西了。”

“我们相信你。”松树和兔子异口同声地说。贝贝笑了,这种感觉真的很温暖。

春节民间故事3:福气糕

有一只福气猫,过年的时候,他会出去送红包。红包里面有一句祝福的话:“恭喜恭喜,新年福气!”收到红包,新的一年里,会有很多很多的福气。福气猫知道大家都在等他,走了一家又一家。他把红包悄悄放在孩子的床头,把福气带给每一个孩子。

走了一家,又一家,红包送了一个又一个。天快亮了,福气猫走到了年糕师傅家里。年糕师傅还在不停地做年糕,一个晚上都没有休息。辛苦的年糕师傅应该有最多的福气,可是,红包已经送完了。福气猫不停地给年糕师傅鞠躬:“恭喜恭喜,新年福气!”年糕师傅笑嘻嘻地端来年糕,送给福气猫。福气猫还在一个劲儿地鞠躬:“恭喜恭喜,新年福气!”

年糕师傅笑嘻嘻地端来年糕,送给福气猫。福气猫还在一个劲地鞠躬:“恭喜恭喜,新年福气!”一不小心,福气猫的脸贴在了年糕上。“哈哈……我的年糕成了福气糕啦!”年糕师傅喜欢得满脸都是笑。

年糕师傅那么开心,那么喜欢。福气猫给每一块年糕都印上自己的笑脸。他一边印,一边对着年糕说:“恭喜恭喜!”每一块年糕都成了福气糕。

“劈劈啪、劈劈啪……”天亮了,家家户户都起来放鞭炮。年糕师傅给大家送去福气糕。

福气猫的笑脸印在年糕上,好像在对大家说:“恭喜恭喜,新年福气!”买了福气糕的人,都把钱放在红纸包里给年糕师傅。年糕师傅收到了很多很多红包,大家都说,最辛苦的人,应该是最有福气的人。

从那以后,大家都把年糕叫作福气糕,把年糕师傅叫作福气师傅。

福气猫喜欢说:“恭喜恭喜”,我们小朋友还会唱“恭喜恭喜”呢!

每条大街小巷,每个人的嘴里,见面第一句话,就是恭喜恭喜,恭喜恭喜恭喜你呀,恭喜恭喜恭喜你!

第四篇:初中生民间故事传说

民间故事一般情节曲折,想象丰富,反映劳动人民的愿望,民间故事与传说历来就是文学宝库中的一枝奇葩,是人们最喜爱的精神食粮,而读故事、讲故事是传承文化和历史的最有效途径。下面为大家精心整理了一些关于初中生民间故事传说,欢迎查阅。

初中生民间故事传说1

解除了十日并出的灾难,羿马不停蹄,日夜兼程,去捕猎肆虐人间的怪兽。中原地区,以窒窳、封稀为害最烈。窒窳本是黄帝辖下的一国诸侯,不幸被贰负和危暗杀了。黄帝怜悯他无辜丧命,请巫彭、巫抵、巫阳、巫履、巫凡、巫相六大神医上昆仑山会诊,研制出不死神药使他死而复生。窒窳的命是捡回来了,却完全迷失了本性,刚一醒来,就连滚带爬地窜下山,一头扎进弱水,变成了一条龙首虎爪、号声如婴儿啼哭的吃人怪兽。羿深入窒窳巢穴,仅一箭,就令它死了第二回,这一回是死有余辜。

在中原的桑林还有一头獠牙如戟、力胜百牛、铁骨铜皮的大野猪封稀;封稀横冲直撞,拱毁庄稼、村落,所经之地顿成废墟。羿左右施射,刺瞎野猪双睛,将它生擒活捉。

诛杀窒窳、捕获封稀之后,羿转战南方,在寿华之野追及凿齿。凿齿人身兽脸,它的杀人利器是突出嘴外的两根五六尺长、形似凿子的牙齿,为了应付弓箭,它特地带上一面巨大而坚固的盾牌,它至死也没弄清楚,羿的神箭是如何穿透盾牌,扎进它心窝的。

修蛇盘据洞庭湖,掀波作浪,覆舟无数,吃人无数。它风闻神射手羿已至南方,便潜伏湖底,销声匿迹。万顷波涛掩盖妖踪,羿的神奇射技也就没有了用武之地,他毅然舍弓持剑,跃入深不可测的大湖,历千险万难,终于在滔天白浪中剑断长蛇;洞庭湖水,竟给蛇血染红了一半。

北方,九头怪九婴仍在凶水一带喷火吐水,淹乡焚城;东方,巨型鸟大风仍在青丘之泽掀起狂风,毁屋拔树。羿东征青丘泽,用青丝绳系于箭尾,一箭射中闪电式飞掠的大风。那大风力大善飞,尚欲带伤逃生,无奈箭上系绳,只能像一只风筝一样被羿收回。

九头怪九婴自恃有九颗脑袋、九条命,丝毫不惧北伐的羿,它九口齐张,喷吐出一道道毒焰、一股股浊流,交织成一张凶险的水火网,企图将羿困住。羿知道九婴有九条命,射中一个头,它非但不会死,而且能很快痊愈,故再使连环箭法,九支箭几乎同一时刻插到了九婴的九颗头上,九婴的九条性命一条也没留下。

初中生民间故事传说2

我有个盲师好友,在当地县里颇有名声,凭着一身风水玄学技术,小日子还算比较滋润阔绰。他思维非常敏捷,加上那过耳不忘的本事,用流星赶月法排八字或者起六爻卦极快,只需两、三秒钟。我俩比较投缘,每次我去探他,总要通宵达旦的畅谈。

有一次聊到风水改命的话题,他便把一个老客户的秘密告诉了我。这个客户老赵一家子都是朋友的常客,算是知根知底的了。

这个老赵原是命运极苦之人,是个遗腹、过房之子;本不姓赵,只因他尚母腹之中,亲生父亲就急病故去,无奈间母亲怀着他改嫁赵家。

老赵半生务农,过得很一般,但是有一股子韧劲学风水要改造家运,多番折腾总难如愿。

老赵有3个儿子一个女儿,都是初中毕业就弃学务工了,但是家境仍然窘迫。转眼间大儿子20出头了,一事无成还爱惹事生非,后来干脆盗伐林木被劳教了3年。

老赵的大儿出狱后,父子俩整日窝家里,费尽思量想整出个生计来。有一天,老赵捏着酒盏忽然想明白了一件事——原来自己整的都是老赵家风水,而本人的亲生父亲埋在哪里都没搞清楚!或许病源穷根就在这个点上!?

回去打探亲生父亲的坟墓倒是很顺利,只是目测其风水确实很差;要动迁父亲金骨,房上的六亲也没啥意见,毕竟他是父亲的血脉。

但是,要找一个发得快的风水宝地就很难了。这个似乎难不倒老赵,他在民间学到了一招旁门左道——据说:偷葬别人正旺的风水坟山可以搭上顺风快车,寅葬卯发!

老赵对周边的名墓倒是考察过不少,风水术理也略通;很快他就选中了一个清末的名墓,决定用他亲生父亲的骸骨去偷葬。这个晚清的名墓风水极佳,发福绵长,丁财贵俱全,子孙遍及两岸三地,出了不少官员、富翁。关键还在地理位置比较偏远隐蔽,是坐在半山腰的一个金交椅上,前面几重龙虎交关,勒出一个水聚天心的山塘来;如今山林茂密,除了少量的子孙清明上坟挂青,倒真是人迹罕至。

老赵说干就干,很快打开了父亲的坟,骸骨大多都化了,只有颅骨和少量的一些大骨;老赵打了一口小棺材,装好了父亲的残骨,专等挑个晚间的好日课偷葬。

那晚,老赵带着3个儿子,从清墓的坟台正下方打了一个水桶大小的洞,深入墓穴中心,然后把盛着父亲骸骨的小棺材偷葬进去。

说来也真奇怪,自从偷葬成功后,没几年,老赵的大儿子出去做泥水,竟成了远近闻名的包工头。他后来既包工程又做建材生意,真个富贵起来,身家几千万。老赵的2儿子原跟老大做工程,后面也自立门户成了富翁;3儿子搞物流运输,算是事业有成。

更奇的是,老赵家的孙子孙女居然好几个都能读书,长孙已经考上了一所重点大学。

老赵让大儿子恢复了本姓,以传香火。

每年清明节他们只能偷偷的在远处祭拜父亲(祖父),隐隐的悼念!

进城享了福的老赵,酷爱到盲师朋友这里侃大山聊些算命、风水的闲事,顺便消费些小钱。一次他喝高了,便向盲师炫耀这桩得意之作,醒来后浑然不觉天机已泄!

世事如轮转,风水之福祸果报何其之玄妙复杂,老赵家这桩风水公案后事如何!?我们不敢臆测,只当是听了个未有结尾的神奇故事罢了。

初中生民间故事传说3

据五世**喇嘛记述,当年文成公主进藏的时候,根据中原的《八十种五行算观察法》发现,整个雪域高原的地形,犹如一个罗刹魔女仰卧,在风水上叫“魔女晒尸”是非常不吉利的。

为了镇 压魔女的煞气,文成公主在罗刹魔女的心脏处,建立庙宇并安放释迦牟尼等身像来镇 压,就是我们今天能看见的大昭寺;在红山上的布达拉宫,恰好镇压住魔女的心骨。文成公主又在魔女的肩、足、膝、肘、掌等地方修建寺庙,形成了西藏历着名的“镇魔十二寺”。

后又在其它风水恶劣的地方,修建了佛塔、石狮、佛像、大鹏、白螺等来改造风水。从此之后,西藏日益强盛,佛教也随之兴盛,至今不衰。

文成公主对拉萨的不解之缘。

文成公主与拉萨的不解之缘文成公主是一个志向远大,才貌双全的女子。她为了发展西藏,就把中原的先进文化带去,带去了茶叶、绸缎、书籍及一尊镀金佛像。

松赞干布为了迎娶文成公主,特意修了布达拉宫,还亲自率大臣近侍前来迎接。他把文成公主接到拉萨,还请文成公主上观天文、下察地理。文成公主在拉萨周围仔细看了几遭,就对松赞干布说,拉萨有王都气象。天空有如八幅金轮,吉祥无比;四周群山环绕,有如八瓣莲花。

只是中部地形不太好,看上去犹如仰卧的罗刹女,布达拉山和药王山就犹如罗刹女的两个挺立的奶子,必须修建宫殿或堡垒,以镇妖气。并在市中心相当于罗刹女心窝的地方修建寺庙,虔诚供奉我佛,那么妖气自会变为福气。

松赞干布听了文成公主的话以后,非常佩服公主的学识,于是派人在市中心修建大昭寺,并且以大昭寺为中心来修建街道民房。当大昭寺修好之后,文成公主又在寺前亲手植了一棵柳树,至今犹存,人们称之为“唐柳”或“公主柳”。

后来,松赞干布的儿子可黎可足又效法父亲,前来中原求亲,唐朝又把金城公主许给他,并立碑会盟,表示汉藏两族人民要世世代代友好下去。由于会盟的是唐穆宗与可黎可足,他俩的关系又是舅甥关系,因此这块碑又叫“甥舅会盟碑”。碑上用汉藏两种文字刻着世代友好的盟誓以及会盟使臣的姓名及职位。虽经1000多年的风雨,碑文仍然清晰可辨,这是汉藏人民友好关系的历史见证。

初中生民间故事传说4

清末,我县上村乡东崔村有个财主叫王二则,此人胡须半个黑、半个白,家豪大富,土地方园数顷,骡马成群,但是他却很信鬼神。清明烧纸,过年烧香,大小庙宇更是三、六、九必到,出门先看是黑虎拦路,还是黄道吉日。

一天,从东阳关来了三个人,自称能接财神,会使法术,可使人家日进斗金。财主王二则一听大喜,对三个人更是殷勤招待。三个东阳关人心中暗喜,如今遇着一个老财迷,可要发财了。

从此,王二则全家不理其他杂务,每晚都到村外十字路口烧香,从路口一直烧到家里。又是祭猪,又是祭羊,更是祭财神像,听从三个骗子的摆布。再说财主王二则家最小的女儿芝兰聪明,伶俐,每逢跪下磕总要观看怎样接财神。三个骗子生怕露了马脚,便说她不真心,财神爷就接不来。财主王二则发财心急,就把她送到姥姥家。三个骗子一看时机成熟,搬来一个水缸倒上水,再将带的假元宝放进去,就对王二则说:“你在烧香前放进水缸里一个元 宝,就可来一对,放进一对,可得两双。”财主王二则放进一试果然灵验,对三个骗子的骗术信服的五体投地。

三个骗子见王二则,对真假元 宝都分不出来,还三叩九拜,虔诚信赖。就对王二则说:“财神爷已经接回来了,只要你能把元宝放得越多,就得到的也越多,能成倍增长,保你大发财。”王二则就将家中元 宝全部取出放入缸内,低头闭目等待财神送元 宝。三个骗子见王二则迷了心窍,就把缸中的元宝悄悄取出,又换上砖头瓦块,从马厩牵出三匹骡马,驮着元 宝,从赵云台向东阳关扬长而去。

王二则跪的实在忍不住了,睁眼一看,屋里三个接财神爷的人,也不在财神爷的象前坐着了。再一看水缸里,全成了砖头瓦块,才知上了大当。到马厩去牵马,又少了三匹,急命长工去追,那里还能追得上?过了一会,长工们回来说:“东家,财神爷跑的太快,没截回来。”老财主听罢,一屁股坐在廊檐下只是长叹气。

初中生民间故事传说5

从前有个姓祝的地主,人称祝员外,他的女儿祝英台不仅美丽大方,而且非常的聪明好学。但由于古时候女子不能进学堂读书,祝英台只好日日倚在窗栏上,望着大街上身背着书箱来来往往的读书人,心里羡慕极了!难道女子只能在家里绣花吗?为什么我不能去上学?她突然反问自己:对啊!我为什么就不能上学呢?

想到这儿,祝英台赶紧回到房间,鼓起勇气向父母要求:“爹,娘,我要到杭州去读书。我可以穿男人的衣服,扮成男人的样子,一定不让别人认出来,你们就答应我吧!”祝员外夫妇开始不同意,但经不住英台撒娇哀求,只好答应了。

第二天一清早,天刚蒙蒙亮,祝英台就和丫鬟扮成男装,辞别父母,带着书箱,兴高采烈地出发去杭州了。

到了学堂的第一天,祝英台遇见了一个叫梁山伯的男同学,学问出众,人品也十分优秀。她想:这么好的人,要是能天天在一起,一定会学到很多东西,也一定会很开心的。而梁山伯也觉得与她很投缘,有一种一见如故的感觉。于是,他们常常一起诗呀文呀谈得情投意合,冷呀热呀相互关心体贴,促膝并肩,两小无猜。后来,两人结拜为兄弟,更是时时刻刻,形影不离。

春去秋来,一晃三年过去了,学年期满,该是打点行装、拜别老师、返回家乡的时候了。同窗共烛整三载,祝英台已经深深爱上了她的梁兄,而梁山伯虽不知祝英台是女生,但也对她十分倾慕。他俩恋恋不舍地分了手,回到家后,都日夜思念着对方。几个月后,梁山伯前往祝家拜访,结果令他又惊又喜。原来这时,他见到的祝英台,已不再是那个清秀的小书生,而是一位年轻美貌的大姑娘。再见的那一刻,他们都明白了彼此之间的感情,早已是心心相印。

此后,梁山伯请人到祝家去求亲。可祝员外哪会看得上这穷书生呢,他早已把女儿许配给了有钱人家的少爷马公子。梁山伯顿觉万念俱灰,一病不起,没多久就死去了。

听到梁山伯去世的消息,一直在与父母抗争以反对包办婚姻的祝英台反而突然变得异常镇静。她套上红衣红裙,走进了迎亲的花轿。迎亲的队伍一路敲锣打鼓,好不热闹!路过梁山伯的坟前时,忽然间飞沙走石,花轿不得不停了下来。只见祝英台走出轿来,脱去红装,一身素服,缓缓地走到坟前,跪下来放声大哭,霎时间风雨飘摇,雷声大作,“轰”的一声,坟墓裂开了,祝英台似乎又见到了她的梁兄那温柔的面庞,她微笑着纵身跳了进去。接着又是一声巨响,坟墓合上了。这时风消云散,雨过天晴,各种野花在风中轻柔地摇曳,一对美丽的蝴蝶从坟头飞出来,在阳光下自由地翩翩起舞。

初中生民间故事传说

第五篇:关于春节民间故事

春节民间故事有哪些?春节是我们中国人很期待的一个节日!关于春节的民间故事和童话故事很多,以下是小编为您整理的春节民间故事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关于春节民间故事1:贴春联和门神

在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有一个鬼域的世界,当中有座山,山上有一棵覆盖三千里的大桃树,树梢上有一只金鸡。每当清晨金鸡长鸣的时候,夜晚出去游荡的鬼魂必赶回鬼域。鬼域的大门坐落在桃树的东北,门边站着两个神人,名叫神荼、郁垒。如果鬼魂在夜间干了伤天害理的事情,神荼、郁垒就会立即发现并将它捉住,用芒苇做的绳子把它捆起来,送去喂虎。因而天下的鬼都畏惧神荼、郁垒。于是民间就用桃木刻成他们的模样,放在自家门口,以避邪防害。后来,人们干脆在桃木板上刻上神荼、郁垒的名字,认为这样做同样可以镇邪去恶。这种桃木板后来就被叫做“桃符”,后来就形成了春节贴门神的传统习惯。

关于春节民间故事2:争花治天下

在陕西关中一带民间,流传着有关春节的传说故事。传说,玉皇大帝为了治理人间,就派天宫的弥勒佛下凡。这事被如来佛知道了,心想,我算佛主哩,为啥不让我去呢?于是,就找玉皇大帝论理,玉帝听了,无言可对,只好说:“商量商量再说吧。”借商量的空子,玉帝便想了个解围的方儿。

他请来弥勒佛和如来佛,将两盆花放在二佛面前,说:“这两盆花你二位各务一盆,谁的花先开,谁就下凡去管理人间。”如来佛心眼多,点子稠,知道玉帝一定偏向弥勒佛,因为他猜到玉帝怕出口之言难收,才以务花为借口来行此事。面前这两盆花,恐怕玉帝已暗地作了安排,于是也想出个小计来。他借弥勒佛合目谢恩的机会,悄悄地把两盆花换了个位置。第二天,如来佛的花就开了,因此弥勒佛只管了一天人间,这天就是正月初一。传说弥勒佛心善,这天他让人们吃好穿好睡好,因而正月初一人们就欢欢喜喜,兴高彩烈的过了一天。

后来,人们为了纪念弥勒佛,就把这初春之时,二佛交接的时刻称做“春节”。有人说,因为当初如来佛因偷换花盆留下了瞎瞎现象,直到现在,人间还有小偷小摸的事哩。

关于春节民间故事3:老鼠过年

每到过年,老鼠贝贝就感到特别孤单,因为它平时总是偷偷摸摸。没有愿意和它做朋友。

松树家要开个新年舞会,贝贝用毛衣袖子为自己安了一个大大的尾巴,装成一只小松鼠去参加。舞会上,贝贝疯狂地跳着舞,却不小心把自己的大尾巴甩掉了。“你不是松树!”在周围人尖叫声中,贝贝逃出了门。

它又来到兔子家,这次他用巧克力给自己捏了两只长耳朵。可是就在它围着火炉听故事时,巧克力耳朵融化了!贝贝只好狼狈地跑回了家。

刚到家不久,松树和兔子就找上了门:“贝贝,到我家过年吧。”

贝贝红着脸把以前偷的松子和胡萝卜还给它们:“对不起,我以后再也不偷东西了。”

“我们相信你。”松树和兔子异口同声地说。贝贝笑了,这种感觉真的很温暖。

关于春节民间故事4:福气糕

有一只福气猫,过年的时候,他会出去送红包。红包里面有一句祝福的话:“恭喜恭喜,新年福气!”收到红包,新的一年里,会有很多很多的福气。福气猫知道大家都在等他,走了一家又一家。他把红包悄悄放在孩子的床头,把福气带给每一个孩子。

走了一家,又一家,红包送了一个又一个。天快亮了,福气猫走到了年糕师傅家里。年糕师傅还在不停地做年糕,一个晚上都没有休息。辛苦的年糕师傅应该有最多的福气,可是,红包已经送完了。福气猫不停地给年糕师傅鞠躬:“恭喜恭喜,新年福气!”年糕师傅笑嘻嘻地端来年糕,送给福气猫。福气猫还在一个劲儿地鞠躬:“恭喜恭喜,新年福气!”

年糕师傅笑嘻嘻地端来年糕,送给福气猫。福气猫还在一个劲地鞠躬:“恭喜恭喜,新年福气!”一不小心,福气猫的脸贴在了年糕上。“哈哈……我的年糕成了福气糕啦!”年糕师傅喜欢得满脸都是笑。

年糕师傅那么开心,那么喜欢。福气猫给每一块年糕都印上自己的笑脸。他一边印,一边对着年糕说:“恭喜恭喜!”每一块年糕都成了福气糕。

“劈劈啪、劈劈啪……”天亮了,家家户户都起来放鞭炮。年糕师傅给大家送去福气糕。

福气猫的笑脸印在年糕上,好像在对大家说:“恭喜恭喜,新年福气!”买了福气糕的人,都把钱放在红纸包里给年糕师傅。年糕师傅收到了很多很多红包,大家都说,最辛苦的人,应该是最有福气的人。

从那以后,大家都把年糕叫作福气糕,把年糕师傅叫作福气师傅。

福气猫喜欢说:“恭喜恭喜”,我们小朋友还会唱“恭喜恭喜”呢!

每条大街小巷,每个人的嘴里,见面第一句话,就是恭喜恭喜,恭喜恭喜恭喜你呀,恭喜恭喜恭喜你!

下载春节的民间故事传说word格式文档
下载春节的民间故事传说.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春节的民间故事

    导语:春节是我国一个古老、传统色彩浓厚的节日,也是全年最重要、最热闹的一个节日。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分享的春节的民间故事,欢迎借鉴!民间故事一:贴门神过年家里都喜欢在门上贴......

    春节传说

    相传,在古时候,有个名叫万年的青年,看到当时节令很乱,就有了想把节令定准的打算。但是苦于找不到计算时间的方法,一天,他上山砍柴累了,坐在树阴下休息,树影的移动启发了他,他设计了一......

    春节的传说

    春节的传说农历正月初一是春节,又叫阴历(农历)年,俗称“过年”。这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春节的历史很悠久,它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

    春节的传说

    春节的传说 古时候,有一种叫做“年”的凶猛怪兽,每到腊月三十,便窜村挨户,觅食人肉,残害生灵。有一个腊月三十晚上,“年”到了一个村庄,适逢两个牧童在比赛牛鞭子。“年”忽闻半空......

    民间故事 包拯和刘罗锅高祖父的传说

    民间故事 包拯和刘罗锅高祖父的传说 明末清初,清兵清兵刚刚入关,北方汉人群起反抗。但是南方的庐州(今合肥)一代虽然民不聊生,但并没有北方那么动荡。一日,赶考秀才刘通再一次落榜......

    春节的民间故事有那些

    春节是我国一个古老、传统色彩浓厚的节日。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春节的民间故事有那些,喜欢的朋友不要错过了。一、春节的来历:春节,是农历的岁首,春节的另一名称叫过年,是中国最盛大......

    民间文学复习民间文学特征、神话、传说、民间故事[推荐5篇]

    民间文学的特征 是多方面的,这里所说的基本特征,主要是与作家书面创作相比较而言,指民间文学在创作和流传中所显示出来的相对稳定的特殊标志,即集体性、口头性、变异性、传承性......

    春节的传说之一

    南方网讯相传在很久以前,有个叫“万年”的青年,以打柴为生。他十分聪颖,看到当时节令很乱,决心把节令定准,可是又不知从何着手。一天,他上山砍柴,休息时又想起节令的事来,他苦思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