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朋友阅读答案
导语:朋友是指在特定条件下由双方都认可的认知模式联系在一起的不分年龄、性别、地域、种族、社会角色和宗教信仰的相互尊重、相互分享美好事物、可以在对方需要的时候自觉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的人及其持久的关系,其最高境界是知己。下面是小编给大家介绍的朋友阅读答案,欢迎阅读。
朋友阅读答案
(1)这一次的旅行使我更了解一个名词的意义,这个名词就是:朋友。
(2)七八天以前我曾对一个初次见面的朋友说:“在朋友们面前我只感到惭愧。你们待我太好了,我简直没法报答你们。”这并不是谦虚的客气话,这是事实。说过这些话,我第二天就离开了那个朋友,并不知道以后还有没有机会再看见他。但是他给我的那一点点温暖至今还使我的心颤动。
(3)我的生命大概不会很长久罢。然而在短促的过去的回顾中却有一盏明灯,照彻了我的灵魂和黑暗,使我的生存有一点光彩。这盏灯就是友情。我应该感谢它。因为靠了它我才能够活到现在;而且把旧家庭给我留下的阴影扫除了的也正是它。
(4)世间有不少的人为了家庭抛弃朋友,至少也会在家庭和朋友之间划一个界限,把家庭看得比朋友重过若干倍。这似乎是很自然的事情。我也曾亲眼看见一些人结婚以后就离开朋友,离开事业……
(5)朋友是暂时的,家庭是永久的。在好些人的行为里我发现了这个信条。这个信条在我实在是不可理解的。对于我,要是没有朋友,我现在会变成怎样可怜的东西,我自己也不知道。
(6)然而朋友们把我救了。他们给了我家庭所不能给的东西。他们的友爱,他们的帮助,他们的鼓励,几次把我从深渊的边沿救回来。他们对我表示了无限的慷慨。
(7)我的生活曾经是悲苦的,黑暗的。然而朋友们把多量的同情,多量的爱,多量的欢乐,多量的眼泪分了给我,这些东西都是生存所必需的。这些不要报答的慷慨的施舍,使我的生活里也有了温暖,有了幸福。我默默地接受了<它们>。我并不曾说过一句感激的话,我也没有做过一件报答的行为。但是朋友们却不把自私的形容词加到我的身上。对于我,他们太慷慨了。?
(8)这一次我走了许多新地方,看见了许多新朋友。我的生活是忙碌的:忙着看,忙着听,忙着说,忙着走。但是我不曾遇到一点困难,朋友们给我准备好了一切,使我不会缺少甚么。我每走到一个新地方,我就像回到我那个在上海被日本兵毁掉的旧居一样。
(9)每一个朋友,不管他自己的生活是怎样苦,怎样简单,也要慷慨地分一些东西给我,虽然明知道我不能够报答他。有些朋友,连他们的名字我以前也不知道,他们却关心我的健康,处处打听我的“病况”,直到他们看见了我那被日光晒黑了的脸和膀子,他们才放心地微笑了。这种情形的确值得人掉眼泪。
(10)有人相信我不写文章就不能够生活。两个月以前,一个同情我的上海朋友寄稿到广州《民国日报》的副刊,说了许多关于我的生活的话。他也说我一天不写文章第二天就没有饭吃。这是不确实的。这次旅行就给我证明:即使我不再写一个字,朋友们也不肯让我冻馁。世间还有许多慷慨的人,他们并不把自己个人和家庭看得异常重要,超过一切。靠了他们我才能够活到现在,而且靠了他们我还要活下去。
(11)朋友们给我的东西是太多、太多了。我将怎样报答他们呢?但是我知道他们是不需要报答的。
(12)近来我偶尔读朋友的书,看见了这样的话“消费乃是生命的一个条件......世间有一种不能跟生存分开的慷慨,要是没有了它,我们就会死,就会从内部干枯。我们必须开花。道德、无私心就是人生的花。”
(13)在我的眼前开放着这么多的人生的花朵了。我的生命要到甚么时候才会开花?难道我已经是“内部干枯”了么?
(14)一个朋友说过:“我若是灯,我就要用我的光明来照彻黑暗。”
(15)我不配做一盏明灯。那么就让我做一块木柴罢。我愿意把我从太阳那里受到的热放散出来,我愿意把自己烧得粉身碎骨给人间添一点点温暖。?
《朋友》阅读题目:
1.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
①谦逊()②颤()动
③冻馁()④施与()
2.给文中拼音处填上适当的汉字。
① cánkuì()② mèi()了良心
③ wán()救 ④ 真zhì()
3.文中第⑶段,把“友情”比作“明灯”,“明灯”的作用是什么?(用原文语句回答)
4.第⑺段中,加点的词“它们”指代的具体内容是什么?(用原文语句回答)
5.第⑸段中写到:“朋友是暂时的,家庭是永久的。”作者对此持什么态度?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6.如何理解第⑽段中“靠了他们我才能够生活到现在,而且靠了他们还要生活下去”一句的含义?
7.第⑾段中作者说“朋友们给我的东西太多太多了”,然而“他们是不需要我报答的”,这是怎样一种友情,表现了朋友怎样的思想境界?
《朋友》阅读答案:
1.①xùn;②chán;③něi;④yǔ。
2.①惭愧;②昧;③挽;④挚。
3.照彻了我的灵魂的黑暗,使我的生存有一点光彩。
4.多量的同情,多量的爱,多量的欢乐,多量的眼泪。
5.持否定态度。这种观点是偏激的。在生活中,家庭和朋友是和谐的、统一的关系,而不是对立的关系。亲情、友情会使家庭的生活更加充实。
6.朋友们给我的关爱是我过去生活的物质基础和精神支柱;我要将这些化作精神,化作动力,满怀信心地去开创新生活。
7.表现朋友之间那种真诚的友情;只想付出、给予,不求回报、索取的崇高思想境界。
第二篇:朋友阅读题答案】
《朋友》阅读及答案
小儿今年四年级。每天放学后都忙着呼朋唤友,打打闹闹,互换各类卡片;周末还要组织同学们搞小队活动,上兴趣班,看上去忙得很。()星期天下雨,搞不成活动,没有小朋友来,他()会拉开窗户朝外面看他养的几盆花草。冬日的冷雨打在金盏菊小小的花瓣上,花心里积着一小盏莹莹浅水,他就在作文里马马虎虎地写道:“雨溅在花瓣上,乒乒乓乓像放鞭炮……”我忍不住笑道:“儿子,太夸张了吧。”
十多岁的男孩,心思都在玩上,教会他细细观察人和事,不是件简单的事。现在的小孩都是独生子女,婴幼儿时期()年龄小,()只要给他们吃饱、穿暖,健健康康的就行了。长成小小少年,就有了他们自己的兴趣和玩伴了。为人父母的,并不是每时每刻都懂得孩子的心的,以为只要把孩子所有的空闲时间都利用起来,就能使孩子充实、快乐。其实,小小少年在空闲时间里,最想要的是朋友的友谊。
记得儿子上幼儿园时,一天傍晚,从外面玩回来,满头汗,花猫脸,浑身上下泥迹斑斑,手里却举着一捧新鲜的桂花枝,说是阿婆朋友送的。我没大留意他的话,随手拿了只玻璃瓶装了点水递给他,让他自己摆弄。
过了几天,儿子又带回一捧缀满绿叶红果的桔树枝。一进门就对我说:“阿婆朋友家的桔子多好吃呀,妈妈,你也吃一个。”我看着他,问:“阿婆朋友到底是谁呀?”儿子说:“上次我和小朋友们在阿婆门外面玩,周寒生鼻子出血了,阿婆给他止血了。阿婆还说,下次我们有困难就找她,她是我们的朋友!”哈哈,笑死我了,瞧瞧我的儿,一点点大的人,在外面交了老太太朋友了。
后来,我们搬家了,儿子也上了一年级。一天放学回家,儿子脖子上挂了一只红绒线编的小网袋,里面是只绿壳鸭蛋。儿子兴奋得结结巴巴,过了好长时间,我才听清了这只鸭蛋的来历。原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留意——()纯真——()
2.在第1、2自然段的括号内填上适当的关联词。
3.根据自己的观察和体验,修改“儿子”在作文中马马虎虎写的那句话。雨溅在花瓣上,乒乒乓乓像放鞭炮······
4.根据提示:补充文章最后一自然段留下的空白。(提示:这一天可能是什么日子?是谁给“儿子”送的鸭蛋?)
5.本文为了表现阿婆与儿子纯真的友谊,依次写了哪三件事?(概括每件事,字数不超过15个)
6.读了本文,你有什么感想?请写出你想说的一句话。
1.留心
纯洁
2.即使……也…… 因为……所以……
3.雨溅到花瓣上,像晶莹的珠子滚落玉盘。
4.这一天是阿婆的生日,阿婆愿儿子像那“绿壳鸭蛋”一样出色和与众不同。5.阿婆送儿子桂花枝
阿婆给儿子结满果实的桔树枝
阿婆送给儿子“绿壳鸭蛋”
6.再小的孩子也需要朋友。
19.(4分)①渲染了紧张的战争氛围,推动了情节发展;②烘托人物的震惊心理,暗示着人物的悲剧命运;③揭示了战争的残酷,引发人们对战争的思考,凸显了反战主题。(每点1分,答对3点即可得满分。)
20.(4分)呼应前文索瓦日设想送给敌人“炸鱼”以脱身的情节,二者形成鲜明对比,借德国军官杀人之后的轻松愉快,突出其视生命如草芥的残暴和战争的罪恶:(2分)更能激发人们对战争的憎恨,有利于揭示和突出小说的主题。(2分)
21.(4分)①“两个朋友”既指莫利梭和索瓦日是有着共同兴趣和爱好的普通朋友,更指他们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不出卖人格,不屈膝投降,成为傲然赴死的生死至交。(2分)②小说围绕“两个朋友”的故事展开情节,材料组织以“两个朋友”为中心,不枝不蔓,有力地统领了全篇。(2分)
22.(6分)①二人垂钓时的欢乐、幸福,体现了他们对和平生活的无限热爱,说明为了生活的和平他们甘愿献出生命;②他们对战争的议论,如“自相残杀”、“太蠢”等,表明他们对战争极其厌恶,这种反战情绪说明他们不会背叛自己的祖国;③二人结下的深厚友谊,也使得敌人的阴谋没有得逞具有合理性;④二人在被俘时的惊慌失措暗示了他们内心的恐惧,这也符合平民的心理,使故事更加真实、合理。(每点2分,答出其中三点即可)
1.它们之间居然也能朝夕与共,和睦相处。
2.(1)推测语气,暗含否定意味。
(2)限定范围,表示并非全部,使表达更严谨,体现了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3.作比较,具体说明了黄蜂对文鸟的保护。
4.真寄居蟹需要得到疣海葵毒汁的保护,疣海葵通过真寄居蟹获取食物。无论是与自然界的动植还是与人相处,都要善待他们,努力
与他们共同构成和谐社会。(意思对即可)1.答案:转载请注明:“中小学作文阅读答案网”16. 友谊是人生的财富(2分,意思对即可)17.道理论证;(1分)充分有力地论证了友谊的作用。(2分)18. 增强语势,强调了真诚友谊的作用,更具有说服力。(2分,意思对即可)19. 诤友型、良师型、娱乐型、竞争型、聆听型;(1分)每个人在一生当中都需要和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也需要各种各样的朋友。(1分)20.示例:多交益友、善待朋友、珍惜友情(2分,意思对即可)厉行节约不仅是一种个人私德,更是一种社会公德。(答“浪费就不仅是个人领域的事情,更关乎公共利益”亦可)(个人私德2分;社会公德2分)今生活富了、腰包鼓了,不少人认为浪费一点也无妨。(2分)扭曲的消费观滋生蔓延,消费讲面子,好排场,相互攀比,从而助长奢靡之风。(3分)(语言简洁1分)讲述故事,引出论述的话题—→ 提出观点,分析根源 —→。引起思考,强调中心。
《建设节约型社会……》答案
1、(3分)C
2、(3分)D
3、(4分)(1)(2分)论证不建设节约型社会将会出现的恶果(1分),强调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1分)。(2)(2分,每点1分)示例:①充分使用粉笔头;②师生自制一些教具、实验器材等。
参考答案:
1、大量开采利用水资源,水资源被污染。
2、①水资源枯竭殆尽;②人类为自己不珍惜水资源而后悔莫及。
3、列数字作比较我国的水资源十分贫乏。
4、列数字我国人民的生产和生活受到严重影响。
5、不矛盾。因为由于环境污染等因素,大量水资源已无利用价值。
6、①黄浦江水环境日趋恶化;②咸潮入侵,使黄浦江下游污水上溯 参考答案:
1、“仙人掌”:既不美,也不雅,也不论那一盆泥土如何枯涸龟裂,它总是绿色挺拔,每一根毛刺都伸出渴求的喙,贪婪地啄食着阳光和空气。
2、“海棠,月季,文竹”:美丽,但不容易生存。由最初的:不喜欢;嘲笑;改观,进而由衷第对仙人掌发出礼赞。
3(1)这是我看过的最美的花!因为我对它的不珍惜,甚至带有放弃倾向的养护方法不但没有使仙人掌就此湮灭,反而开出了让我欢欣的金色花.(2)自己它的表面来判断它的美(3)横向:仙人掌和其他花卉纵向:仙人掌开花前和开花后。
第三篇:找朋友阅读答案
找朋友美丽的小孔雀对妈妈说:“我很不快活,连个合适的朋友也找不到。“”小乌鸦浑身墨黑,难看极了。小啄木鸟整天很少说话,呆头呆脑。小百灵鸟是个调皮鬼,吵吵闹闹。所以,我不愿意和他们交朋友。”妈妈说:“小乌鸦外表虽然黑,可是每天能捕捉很多害虫,他是十分勤劳的好孩子。小啄木鸟虽然不声不响,可是他给树木治病很认真。小百灵鸟很懂礼貌,给人们唱优美动听的歌。还有小喜鹊,小杜鹃,他们也是优点很多的孩子。”小孔雀听着听着高兴地说:“我懂了,我懂了。”1.小孔雀不愿和小乌鸦交朋友,因为小乌鸦 ___________________ ;他不愿和小啄木鸟交朋友,因为小啄木鸟__________________ ;他不愿和小百灵鸟交朋友,因为小百灵鸟__________________。2.小孔雀说他懂了,你知道小孔雀懂得了什么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浑身墨黑,难看极了很少说话,呆头呆脑是个调皮鬼,吵吵闹闹 2.要看到别人身上的优点。(意思对即可)
第四篇:花草树木的朋友.阅读答案
花草树木的朋友 春天,花开了,草绿了。小树也发芽了。小熊来了,踏踏草儿。小狗来了,摘摘花儿。小猴来了,攀攀树儿。花草树木哭了: “这样的朋友,我们不喜欢。” 小鸟来了,捉捉虫子。蜜蜂来了,传传花粉。娃娃来了,浇浇水儿„„ 花草树木笑了:“这样的朋友,我们都喜欢!” 1.在()里填上合适的词。()草()花()树()虫()水 2.花草树木为什么喜欢蜜蜂、小鸟和娃娃? 3.你想对小熊、小狗和小猴说些什么? 参考答案:1.踏草 摘花(意思对即可)3.“略”
攀树 捉虫 浇水2.因为蜜蜂、小鸟、娃娃在做好事。
第五篇:《童年的朋友》课后练习及答案
第1课 童年的朋友
《 童年的朋友》
一、积累与运用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并把拼音写在相应的横线上。颤动 噗噗 咕哝 露出 发绺
2.根据拼音,在下面相应的横线上写出正确、规范的汉字。
(yìnɡ)付(zǔ zhòu)丰(rùn)(chénɡ)罚 3.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是()。
A.这个建筑工地管理混乱,建筑材料随意堆放,错落有致,被责令限期整改。
B.学院团委组织志愿者利用暑假到西部支教,同学们纷纷响应,无独有偶,她也报了名。C.新出版的百科全书汇集了各学科的名词术语,分条编排,详加解说,内容丰富,包罗万象。D.多年前,妈妈为她织了一件漂亮的毛衣,直到现在她都没舍得穿一次,真可谓敝帚自珍哪!4.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句是()。
外祖母坐在我身旁梳头,皱着眉头,老是自言自语地咕哝着。A.她的头发多得出奇,密密地盖着两膝、两肩、胸脯,一直垂到地上,乌黑乌黑的,泛着蓝光。B.她的头发多得出奇,密密地盖着两肩、胸脯、两膝,一直垂到地上,乌黑乌黑的,泛着蓝光。C.她的头发多得出奇,密密地盖着胸脯、两膝、两肩,一直垂到地上,乌黑乌黑的,泛着蓝光。D.她的头发多得出奇,一直垂到地上,乌黑乌黑的,泛着蓝光,密密地盖着两肩、胸脯、两膝。5.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你睡吧!还早着呢?——太阳睡了一夜刚起来„„ B.我醒来时,轮船又颤动着噗噗地响了—— C.“不想睡就不睡好了,”她马上表示同意: D.你昨天怎么把牛奶瓶子打破了?
6.一个顾客在酒店喝啤酒,他喝完第二杯之后,转身问酒店老板:“你们这儿一星期能卖多少桶啤酒?”老板得意洋洋回答说:“35桶。”
顾客说:“我倒想出一个是你每星期卖掉70桶的办法。”
老板很惊讶,急忙问道:“什么办法?”
顾客说:“这很简单,你只要将每个杯子里的啤酒装满就行了。”
顾客话中的意思是什么?
7.公园草坪上的警示牌,表述不大好的一项是()。
A.我送大家一片绿,大家给我一份爱。B.小草青青,足下留青。C.我在朝你微笑呢;你为什么还踩我? D.小草有情,罚之无情。8.《童年》的作者是谁?你还知道他写的哪些作品?
二、巩固阅读
外祖母说话好似在用心地唱歌,字字句句都像鲜花那样温柔、鲜艳和丰润,一下子就牢牢地打进我的记忆里。她微笑的时候,那黑得像黑樱桃的眼珠儿睁得圆圆的,闪出一种难以形容的愉快光芒,在笑容里,快活地露出坚固的雪白的牙齿,虽然黑黑的,两颊有许多皱纹,但整个面孔仍然显得年轻,明朗。但这面孔却被松软的鼻子、胀大了的鼻孔和红鼻尖儿给弄坏了。她从一个镶银的黑色鼻烟壶里嗅烟草。她的衣服全是黑的,但通过她的眼睛,从她内心却射出一种永不熄灭的、快乐的、温暖的光芒。她腰弯得几乎成为驼背,肥肥胖胖,可是举动却像一只大猫似的轻快而敏
七年级下学期集体备课——学练讲一体化教学设计
第1课 童年的朋友
捷,并且柔软得也像这个可爱的动物。
在她没来以前,我仿佛是躲在黑暗中睡觉,但她一出现,就把我叫醒了,把我领到光明的地方,用一根不断的线把我周围的一切连结起来,织成五光十色的花边,她马上成为我终身的朋友,成为最知心的人,成为我最了解、最珍贵的人,——是她那对世界无私的爱丰富了我,使我充满了坚强的力量以应付困苦的生活的。
1.分别用一句话概括两个自然段的基本内容。
2.如何理解外祖母的话“字字句句都像鲜花那样温柔、鲜艳和丰润”?
3.这段文字中主要采用了哪种刻画人物的方法?有什么作用?
4.“她微笑的时候,那黑得像黑樱桃的眼珠儿睁得圆圆的”一句中的“睁”能否改为“瞪”?为什么?
5.为什么我觉得外祖母是我终身的朋友?
三、推荐阅读 贝多芬的童年 罗曼·罗兰
鲁特维克·范·贝多芬,一七七O年十二月十六日生于科隆附近的篷恩,一所破旧屋子的阁楼上。他的出身是弗拉芒族。父亲是一个不聪明而酗酒的男高音歌手。母亲是女仆,一个厨子的女儿,初嫁男仆,夫死再嫁贝多芬的父亲。
艰苦的童年,不像莫扎尔德般享受过家庭的温情。一开始,人生于他就显得是一场悲惨而残暴的斗争。父亲想开拓他的音乐天分,把他当作神童一般炫耀。四岁时,他就被整天的钉在洋琴前面,或和一架提琴一起关在家里,几乎被繁重的工作压死。他的不致永远厌恶这艺术总算是万幸的了。父亲不得不用暴力来迫使贝多芬学习。他少年时代就得操心经济问题,打算如何挣取每日的面包,那是来得过早的重任。十一岁,他加入戏院乐队;十三岁,他当大风琴手。一七八七年,他丧失了他热爱的母亲。“她对我那么仁慈,那么值得爱戴,我的最好的朋友!噢!当我能叫出母亲这甜蜜的名字而她能听见的时候,谁又比我更幸福?”她是肺病死的;贝多芬自以为也染着同样的病症;他已常常感到痛楚;再加比病魔残酷的忧郁。十七岁,他做了一家之主,负着两个兄弟的教育之责;他不得不羞惭地要求父亲退休,因为他酗酒,不能主持门户:人家恐怕他浪费,把养老俸交给儿子收领。这些可悲的事实在他心上留下了深刻的创痕。他在篷恩的一个家庭里找到了一个亲切的依傍,便是他终身珍视的勃罗宁一家。可爱的爱莱奥诺·特·勃罗宁比他小二岁。他教她音乐,领她走上诗歌的路。她是他的童年伴侣;也许他们之间曾有相当温柔的情绪。后来
七年级下学期集体备课——学练讲一体化教学设计
第1课 童年的朋友
爱莱奥诺嫁了韦该勒医生,他也成为贝多芬的知己之一;直到最后,他们之间一直保持着恬静的友谊,那是从韦该勒、爱莱奥诺和贝多芬彼此的书信中可以看到的。当三个人到了老年的时候,情爱格外动人,而心灵的年青却又不减当年。
贝多芬的童年尽管如是悲惨,他对这个时代和消磨这时代的地方,永远保持着一种温柔而凄凉的回忆。不得不离开篷恩、几乎终身都住在轻佻的都城维也纳及其惨淡的近郊,他却从没忘记莱茵河畔的故乡,壮严的父性的大河,像他所称的“我们的父亲莱茵”;的确,它是那样的生动,几乎赋有人性似的,仿佛一颗巨大的灵魂,无数的思想与力量在其中流过;而且莱茵流域中也没有一个地方比细腻的篷恩更美、更雄壮、更温柔的了,它的浓荫密布,鲜花满地的坂坡,受着河流的冲击与抚爱。在此,贝多芬消磨了他最初的二十年;在此,形成了他少年心中的梦境,——慵懒地拂着水面的草原上,雾雰笼罩着的白杨,丛密的矮树,细柳和果树,把根须浸在静寂而湍急的水流里,——还有是村落,教堂,墓园,懒洋洋地睁着好奇的眼睛俯视两岸,——远远里,蓝色的七峰在天空画出严峻的侧影,上面矗立着废圮的古堡,显出一些瘦削而古怪的轮廓。他的心对于这个乡土是永久忠诚的;直到生命的终了,他老是想见故园一面而不能如愿。“我的家乡,我出生的美丽的地方,在我眼前始终是那样的美,那样的明亮,和我离开它时毫无两样。” 1.“再加比病魔残酷的忧郁”是指的什么?
2.“这些可悲的事实在他心上留下了深刻的创痕。”一句中的“可悲的事实”是指的什么?
3.文章中关于贝多芬家乡的景物的描写,与文中哪段话是相互照应的?
4.“人生于他就显得是一场悲惨而残暴的斗争。”一句话中的“悲惨而残暴”应如何理解?
5.“直到生命的终了,他老是想再见故园一面而不能如愿”突出了贝多芬怎样的思想感情?
课外练笔
与外祖母一起生活,受到她的关心,得到她的教育,使“我”感到莫大安慰和鼓舞。在现实生活中,你一定也遇到过不少令你感动的人和事,请选取其中一个片段,把它记述下来。马上动手吧!(不少于100字)
一、1.略 2.略 3.C 4.B 5.D 6.讽刺老板短斤少两,坑害顾客。7.C 8.高尔基 《海燕》《母亲》《在人间》《我的大学》
二、1.第一自然段:我从外祖母的谈吐和脸部表情中感受到她的和蔼可亲和温柔慈祥。第二自然段:外祖母成为我的终身朋友。2.用诗化的语言,形象地突出了外祖母的每一句话都充满着对我的亲切、温暖的关爱与体贴。3.外貌描写 这样的外貌描写是对外祖母人性的赞美,可以使读者
七年级下学期集体备课——学练讲一体化教学设计
第1课 童年的朋友
感受到作者在外祖母身边那种温馨的感觉。4.不能。因为“睁”是描写外祖母微笑时的神态,如果改为“瞪”,就与“微笑”的神态相矛盾了。5.“是她那对世界无私的爱丰富了我,使我充满了坚强的力量以应付困苦的生活的”,所以我觉得外祖母是我终身的朋友。
三、1.他在1816年时说:“不知道死的人真是一个可怜虫,我从15岁上已经知道。”可见指的是死亡,他总以为自己也染上了和母亲同样的病,将不久于人世。2.指的是负着两个兄弟的教育之责;父亲酗酒不能主持门户,人家要贝多芬去领父亲的养老俸。3.我的家乡,我出生的美丽的地方,在我眼前始终是那样的美,那样的明亮,和我离开它时毫无两样。4.①过早失去了母亲。②父亲用暴力迫使他学习;几乎被繁重的工作压死;少年时代就得操心经济问题,打算如何挣取每日的面包。5.极其热爱和眷恋自己的家乡。
七年级下学期集体备课——学练讲一体化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