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山西省导游词怎么写
导游词是导游人员引导游客观光游览时的讲解词,是导游员同游客交流思想,向游客传播文化知识的工具,也是应用写作研究的文体之一。山西省导游词怎么写?下面跟着小编一起去看看吧。
山西省导游词怎么写
1黄崖洞在山西省黎城县境内,位于太行山脉的北端,海拔多在1500-2000米,地壳相对运动产生的巨大能量,把这里的硬红石英砂岩、页岩层组成的山岳切出道道峡谷,峭壁连绵数十公里,拔地而起,直冲云霄。这种独特而壮观的地貌,与举世闻名的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可以说有异曲同工之妙。而且,这里的山体和地形以及岩石的质地都比较适合攀岩运动。黄崖洞的岩壁高度大部分在80-150米之间,坡度绝大部分成直角,称得上是岩壁博物馆。各种岩石共存于一条岩壁上,如页岩、砂岩、砾岩,也有蚀化的砂岩极阳朔的熔岩地貌。岩面上有许多造山运动留下的纵向裂缝,也有因河流切割、冲蚀形成的片岩层,窄的岩缝只能塞进小指,宽的岩缝可以挤进去两个人,有一些天然的石柱、小树,可以作攀岩的Pitch点。绵延的岩壁上,到处是这种可以攀爬的岩缝、裂隙、高矮不等,从30米到200米都有,难度也各不相同,同一条崖壁上会有不同的岩质,下面是页岩,上面是蚀化的泥岩,有各种孔洞,绝对可以说是攀岩爱好者梦寐以求的野外攀岩场所。“小科罗拉多”、“一个被称为比阳朔还牛的岩壁”。
黄崖洞不仅保留了许多当年华北最大兵工厂和黄崖洞保卫战的遗迹,而且,现在到黄崖洞旅游,服务人员一律身穿八路军服,导游服务除一般的引路讲解外,还租给游客八路军军服,教游客打绑腿,介绍打绑腿进山行路可减轻腿部疲劳等知识;为游客着装照相,在山里为游客高唱山歌、战歌等特色服务。
主要遗迹有:镇倭塔、血花亭、吊桥天险、黄崖洞保卫战烈士墓地、纪念碑、兵工厂车间遗址等等,其中最能让人心灵震撼的要数当年左权将军在此长期居住过的那间依崖而建,高不过两米、面积不足10平方米的用石片垒起的简陋小屋,据称它不但是当时将军和同是抗日军人的将军零夫人的洞房,另外一个让所有到过黄崖洞的人都感到肃然起敬的英雄景观则是小号手崔振芳阵亡处。那时他只有17岁,他一人据守在位于悬崖上的石砌地工事里,一气就向冲上来的敌人投出了120多颗手榴弹,炸死了数十名曰寇,最后光荣殉国于此。
山西省导游词怎么写
2玄中寺位于山西省交城县西北20公里,是我国佛教净土宗最早的发祥地,也是中日文化交流的纽带。
玄中寺,始建于北魏延兴二年(公元472年)由高僧昙鸾大师创建,到承明元年落成,距今已有1500余年。宋、元以来,玄中寺几毁兵火,元初由圆明禅师修复。元至正年间赐名龙山护国永宁十方大玄中寺,因而得名玄中寺,又称永宁寺。因寺地处石壁山中,故又称石壁寺。
寺院创建人昙鸾,为北魏雁门人,初随道士陶弘景学仙道,后接受了净土门法,成为我国佛教净土宗的始祖。著有《天亲净土论》,影响很大,北魏孝文帝授谥号“神鸾”。到隋、唐时,玄中寺已成为道绰、善导两位大师宣讲佛教净土佛学的道场。至唐贞观年间,唐太宗以天子之尊,拜谒玄中寺。盛唐以后,玄中寺成为全国三大戒坛之一。后经日本僧人将佛教净土宗教义传回本国,公元1175年,日本僧人法然受善导大师所著《观经疏》一书影响,便创立了日本佛教净土宗。日本现在的东、西本愿寺、知恩院等净土宗,就是受中国净土宗影响建立起来的,属于中国玄中寺净土宗系统。尊昙鸾、道绰、善导为中国佛教净土宗之祖,故玄中寺为日本佛教净土宗之“祖庭”。“净土宗”按西方讲,有“极乐世界”之意,中国佛门则称之“净土”,信奉“阿弥陀佛”。
玄中寺坐北朝南,分前、中、后三部分,面积6000平方米。主要建筑以中轴线为中心依次有天王殿、大雄宝殿、七佛殿、千佛殿。其中天王殿建于明万历三十三年(公元1605年),距今已有三百八十多年。大雄宝殿居中,其左右各有一配院,配院前又有对称的东西厢房,形成一个雅致的协调布局。1955年重建善法殿、万佛殿、千佛阁及配殿,作工精细,仍保留了古色古香的风格。寺东部山顶有一座两层八角白色秋云塔,坐落在苍松翠柏之中。显得格外绚丽壮观。寺内还存有历代名人的40余幅碑碣和铁铸弥勒佛及明代木雕佛像,均为珍贵文物。
山西省导游词怎么写
3山西省平定娘子关景区位于平定县城东北45公里处,是古代的一处关隘,原名苇译关,世传为万里长城第九关。这一关隘处于山西、河北两省交界处,山西人把娘子关内外作为省内外的代称。
娘子关的城堡,背依高接云天的嵯峨绵山,面临涧壁如削的万丈深峪,山腰的垣堞,随山势蜿蜒,桃河环绕其西北,曲折奔流,真是“襟山带水,金城汤池”,整个关城两翼是依山势蜿蜒起伏的长城,这里的长城,历史上成为山西、河北两省间的天然屏障,确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气势,十分险要。
娘子关历史悠久,隋代开皇年间曾在此设苇泽县,唐太宗李世民的妹妹平阳公主,曾率领娘子军据守此关,所以后人皆称之为娘子关。关城,现存关城,是明代嘉靖二十一年(公元1542年)所筑,有南、东两座关门和长达650米的城墙,中间为居民区。城南门下为砖券、上为门楼,城门上方书额“京畿藩屏”四个大字,门洞前是近百米的石铺古车马道。城门楼建于门洞之上。关城内还有关帝庙、真武阁等古建筑。城内民宅、街道仍保持原貌,当地居民多为明、清两代“车户”后裔。东门为砖券门洞,上为平台。洞门上镌刻有“直隶娘子关”五个大宇。绵山上的避暑楼,相传为唐代平阳公主所建。关外是曲折绵延的燕赵古道。娘子关东门里有处砖砌的高台,相传为平阳公主的点将台。
娘子关还以山明水秀的宜人景色闻名遐迩,位于娘子关城堡东门附近约300米的妒女祠下的“娘子关瀑布”悬流百尺,顺悬崖峭壁而下,形成了一幅绚丽的“水帘瀑布。瀑布旁又有水帘洞、趵突泉等景点,景色极为优美。这里家家流水,处处涌泉,组成一幅“小桥,流水,人家”的天然画卷。
登上宿将楼台,凭栏眺望,或仰看苍山巍巍,或俯视大河滔滔。山光水色,与古老的娘子关城堡相映成趣,宛如进入一幅水粉描绘的山水风景画中。
第二篇:山西省导游现场考试口试景点讲解:悬空寺导游词
山西省导游现场考试口试景点讲解:悬空寺导游词
各位朋友:
大家好!欢迎您在这个吉祥美好的日子,光临中华五岳之一的北岳恒山。
莽莽苍苍蜿蜒起伏的北岳恒山,有许多奇特的景观,古有“恒山十八景”之说,其中最负盛名的便是建于北魏后期距今已有1500多年历史的悬空寺。
悬空寺始建于北魏太和十五年(公元491年),金、明、清均有重修,现为明清建筑风格,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整个建筑具有险、奇、巧的特点,共有楼阁40余间,从低到高三层迭起,最高处三教殿距峡谷深处的高度曾为90余米,由于1500余年峡谷河床沙石沉积,现高度仅为45米,但站在三教殿仍有身临险境的感觉。这座纯木构建筑,瞩目远望,仿佛是一幅玲珑剔透的浮雕,大有凌空欲飞之势,鬼斧神工,令人叹为观止。民间道:“悬空寺,半天高,三尺马尾空中吊”,大诗人李白则用“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来形容之。据史料记载,初建时,寺院高出地面近百米,而支撑寺院的仅仅是十几根碗口粗的柱子。悬空寺为什么建在这悬崖峭壁之上而不与地相接?据史料记载,南北朝时期,随着政治势力的分裂,道教也分为南北天师道场。北魏时期,太武帝拓跋焘崇信道教,曾一度灭佛兴道,并且迎请嵩山道士寇谦之来京都平城设立道坛。太和十五年(公元491年),孝文帝拓跋宏下诏将天师道场移到恒山,就在当年,按照寇谦之道长“上延霄客,下绝嚣浮”的遗训修建了“崇虚寺”,后来人们根据崇虚寺建筑悬空的特点,改称如今的“悬空寺”。
悬空寺以西为正,大门朝南,整个建筑由南向北扩建而成,越往北走地势相对越高越狭窄。寺院由三部分组成,每部分都有一座三层式的楼阁,内设悬梯连接。第一部分是一个标准的寺院布局,由于建于悬崖峭壁之间,所以将一个平面的寺院布局立体化了。第一层是禅堂;第二层是大雄宝殿的两个配殿,为比肩式楼阁。真正体现“悬”的地方是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两座楼之间飞架悬空栈道连接,半插飞梁为基,巧借岩石暗托。插入岩石里的横梁使用当地产铁杉,事先用桐油浸过,起到防虫防腐作用。之前先将木楔置于洞内,后将横梁插入,因石洞口小肚大,外边用力越大里边咬合就越紧,这样固定的横梁就把压力传到了岩石上。在横梁的下面用木柱支撑,这些木柱长短不一,有的着力,有的则虚设,甚至可以晃动,根本不受力,悬空寺像这样形似虚设、可以晃动的支柱有十多根。当然,这些虚柱不仅仅是作为装饰用的,一般情况下并不吃力,一旦承重压力增大,就起到一柱顶千斤的作用,从而使悬空寺形成一座似虚而实、似危而安、危中见俏的奇特建筑
悬空寺的选址充分显示出它的合理性,没有花费巨大的劳力去改造地貌,而是因地制宜,巧妙地利用峭壁的凹凸部分依势造殿,显示出各殿阁的主次错落和强烈的节奏感。寺庙建筑半藏绝壁之中,上有巨崖掩护,两旁又有突出的石壁遮挡,下雨时雨水顺崖而下,正好滴在寺庙前檐流入峡谷,避开了雨水对殿宇的侵蚀;山风吹来两旁突出的石壁减缓了风势,减少了对寺庙的威胁。另外,对面高耸的恒山主峰天峰岭遮挡太阳,相对缩短了寺庙的光照时间,就是日照时间最长的夏至时节,每天也只有三四个小时。这些因素是悬空寺巍然屹立1500多年,仍然保持原有风采的重要原因。
悬空寺不仅以建筑奇巧著称于世,最主要的就是反映了“三教合一”的宗教思想。全寺共有大小殿宇40间,其中最著名的就是“三教殿”。三教殿是体现“三教合一”的典型殿阁,位于悬空寺第三部分的最上层。三位教主共聚一堂,中间为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左边为儒家创始人孔子,右边为道家鼻祖老子,三教供于一殿,在全国各地寺庙建筑中极为罕见。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民族共融,世界大同的崇高境界。
悬空寺不仅外形美观,转折升降的木梯上也同样具有艺术价值。木梯上用铁钉组成数十种莲花状的图案,如繁星灿烂,似铁水迸溅,令人赏心悦目,堪称古寺一绝。既起到保护木板和装饰的作用,又赋予了深刻的寓意。香客进寺,踏步而上,可谓“步步登莲,吉祥如意”。集实用、装饰、宗教价值于一身,可见古代建筑工匠的良苦用心。
全寺共有铜铸、铁铸、木雕、石刻、脱纱等塑像80余尊,其中最突出的是大雄宝殿内的3尊脱纱佛像。其做法先用胶泥塑成泥胎,再用南方生产的麻(也叫夏布)一层层地裹,裹到一定成型的厚度,再磨光、油漆、上彩、贴金。塑完后把里边的泥胎从底部掏出,整个塑像形成空壳,高度达50厘米的塑像,净重不超过3公斤,为悬空寺塑像中的一绝。
古往今来,悬空寺以它独特的魅力吸引了不少文人墨客。公元735年,大诗人李白云游至此,挥毫书写了“壮观”两个大字;公元1633年,大旅行家徐霞客游历悬空寺后,在他的游记当中留下了“天下巨观”的赞誉;英国的一位建筑学家曾无限感慨地说过这样一段话:“中国的悬空寺把美学、力学、宗教巧妙地融为一体,达到了尽善尽美,我真正懂得了毕加索所说‘世界上真正的艺术在东方’这句话的含义,悬空寺不仅是中国人民的骄傲,而且是全人类的骄傲。”
第三篇:山西省导游现场考试口试景点讲解:云冈石窟导游词
山西省导游现场考试口试景点讲解:云冈石窟导游词
尊敬的女士们、先生们:
今天,我们将参观举世闻名的佛教艺术宝库——云冈石窟。云冈石窟位于塞外古都、煤海之乡的大同市西约16公里处,从酒店出发需要大约30分钟的时间。利用这暂短的时间,我向大家简单地介绍一下云冈石窟。
云冈石窟是北魏王朝初期开凿的大型石窟,时间约在公元460年的北魏文成皇帝时期,迄今已有1540年的历史。它与甘肃敦煌的莫高窟、洛阳的龙门石窟,并称为中国三大石窟。云冈石窟的开凿比敦煌石窟晚94年,较龙门石窟早35年的时间。它以建筑规模之大、塑像形体之高、保存之完整,而闻名天下。又因对研究中国古代史、佛教史和艺术史有极高的价值,享誉国内外。1961年,国务院将云冈石窟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73年,法国总统蓬皮杜访华,指名要求参观云冈石窟,9月15日,周恩来总理陪同蓬皮杜总统参观了云冈石窟。我们乘坐的汽车已驶入停车场,大家请按顺序下车,在云冈石窟门前集合。
女士们、先生们,大家现在看到的像蜂窝一样排列的许多洞窟,就是云冈石窟。石窟开凿在武周山的山崖上,武周山的最高处称云冈,故名云冈石窟,原名灵岩寺,亦称石佛寺。云冈石窟为什么开凿在武周山?这与武周山这块风水宝地密切相关。武周山坐北向南,武周川内山清水秀,可以说是“藏风得水”的好地方。武周山,又称武周塞,从北魏的旧都盛乐(内蒙古和林格尔西北)到达新都平城(大同市)均要经过这里。武周山位于内外长城之间,是北魏通向北方的咽喉要道,当时人马商队来往频繁,还驻扎了重要的军队,皇帝经常在这里议论国家大事。武周山成为北魏皇帝祈福的“神山”,他们在这里遥拜北方,祈求神灵保佑江山社稷。因此,北魏皇帝在“神山”开凿石窟,创建寺院,也在情理之中。
所谓“石窟”,就是在石壁山崖上开凿的洞窟,这里冬暖夏凉,幽静神秘。古印度佛教兴起后,佛教信徒、僧侣将石窟作为礼佛和修行的场所。因为,依山雕凿石窟、佛像,比用砖石筑建寺院经久耐用。佛教是汉代经著名的丝绸之路开始传入中国,石窟寺艺术的传人,大约在3世纪。我国新疆天山南麓的克孜尔千佛洞是最早的石窟,沿丝绸之路东行还有帕孜克里克千佛洞,进入河西走廊是著名的敦煌莫高窟,安西榆林窟、天水麦积山石窟,从甘肃继续东进则是宁夏须弥山石窟、大同云冈石窟、洛阳龙门石窟等。武周山的地层岩石属于株罗纪的长石石英砂岩,石质坚硬,结构紧密,有利于石窟和造像的雕凿。
现在,大家已随我进入云冈石窟的山门,我身后的石窟参观示意图,大致告诉我们参观路线。云冈石窟依山开凿,东西绵延1公里,现存主要洞窟45个,分为东、中、西三区,东部4窟,中部9窟,西部32窟。此外还有许多小型洞窟。共计1100多龛,大小造像51000多躯。从云冈石窟西行约3公里,武周川北有吴官苍石窟。再溯河西行,距云冈15公里的高山镇,还有焦山石窟。这么多洞窟如果要细看的话,也许你一个星期的时间也看不完,目前开放有40多个洞窟,仔细观看需要2天的时间。按传统参观路线,如果大家时间充足,先从东部第1窟开始,直到第45窟结束。如果仅参观2个小时左右,则主要游览第5、6窟、五华洞、昙曜五窟。
首先我们从东部的第1、2窟开始参观。北魏开凿石窟从公元460年开始,至524年结束,约有70年的开凿历史。从洞窟的形制和雕刻艺术,有关专家将云冈石窟的开凿年代分为早、中、晚三个阶段。第1、2窟至第13窟大致以云冈石窟中期为主,成窟的年代约公元465年至494年之间。由孝文帝迁都洛阳前夕开凿,人们习惯将这些石窟称为“孝文石窟”。大家看到的第1、2窟是一组塔庙式双窟,开凿洞窟时在中央留下一个方柱,在柱子的四面开龛,龛内塑像。第1窟中心塔柱南面下层雕释迎、多宝佛,上层雕释伽;石窟后壁的主像是弥勒菩萨。弥勒菩萨是未来佛,据佛教经典讲,弥勒菩萨将继释迎佛后成佛,广说佛法,教化众生。据说当弥勒降生人世时,世界将充满光明幸福,所以古代有些农民起义常常打着弥勒降生的旗号来组织和号召群众。释迎、多宝佛并列,佛经有这样的传说,当释迦牟尼佛说《法华经》时,忽然地下涌出安置多宝佛全身的舍利塔,现于空中。释迎听到塔中的声音,告诉听经的大众说,这是过去东方世界宝净国土的佛,号为多宝。当释迦佛开启塔门,示现多宝佛身时,宝塔内的多宝佛让出半座给释迦佛。
于是,释迦人塔,与多宝同结跏趺坐,宣讲经义。第2窟中心塔柱南面下层雕释迦、多宝,上层雕三世佛;石窟的后壁主像是释迦佛。两窟的窟门两侧都雕有维摩、文殊对坐问法像。有关维摩、文殊对坐问法是南北朝、隋唐时期流行的题材,敦煌石窟的壁画就有“维摩诘图像”。佛经中有“文殊问疾”的故事,据说有一次维摩居士“示现”病相,众人前去探访。释迦牟尼知道后,派以智慧著称的文殊菩萨带领弟子前去维摩居住处。在维摩居士的丈室里,文殊菩萨和能言善辩的维摩展开大乘佛教义的讨论,使从者心服口服,也令文殊菩萨十分赞叹。第2窟前有一泉水长年涌出,泉水清凉可口,被称为“石窟寒泉”。
女士们、先生们,大家面前是云冈石窟最大的洞窟——第3窟。它被称为云冈石窟之最。洞窟崖面高25米,开窟面宽50米,规模最大。原为大型塔庙窟设计,开凿在孝文帝迁都洛阳之前,因工程浩大,北魏一代未能完工,后室的三尊大像为初唐时期补雕而成。第3窟的前室分两层,上层左右两侧各雕一塔,中部凿方形窑室,主像为弥勒菩萨,壁面满雕干佛。后室的中部塔柱壁面属北魏时期雕凿,高约10米左右的3尊大佛,属唐代作品,分别为阿弥陀佛、观世音、大势至菩萨。据专家考证,第3窟是文献记载的“通乐寺”、“灵岩寺”,当时可居僧人达3000人。
第4窟是塔庙窟,中央雕凿方形立柱,东壁交脚弥勒像保存比较完整,据考证是云冈现存纪年最晚的造像,由北魏晚期正光年间(公元520年——524年)开凿,是第1至第13窟之间仅有的晚期大窟。
现在,大家看到几座宏伟高耸的楼阁,它们建筑在洞窟的前檐,被称为窟檐建筑。据专家考证,云冈石窟的大窟前均有窟檐,但多数因战争或其它因素毁坏,现仅存的窟檐建筑为清代以后建造。第5、6窟是一组双窟,窟檐建于清代的顺治八年(1651年),这组建筑朱红柱栏、琉璃瓦顶、巍峨挺拔、气势非凡,是五间四层的绕廊木构楼阁。第7、8窟同样是一组双窟,辽代这里被称为护国大寺,现在的窟檐是1994年由国家拨款重新建造,对保护石窟起到了重要作用。
第5窟分前后两室,洞窟形状为椭圆形的草庐式。后室佛像布局为三世佛,中间的释迦牟尼佛为结跏趺坐像,高达17米,为云冈石窟中的第一大佛像,大佛的双腿长达15.5米,膝上可容纳120人,一只脚上可站立12人。释迎佛头顶蓝色的螺髻,面部轮廓清晰,白毫点朱,细眉长目,鼻准方直,双耳垂肩,身着褒衣搏带,通肩架裳,给人端庄、肃穆、慈祥之感觉。主佛的右侧是未来世弥勒佛,左侧为过去世迦叶佛。主佛的对面是两层高约1米的8尊佛教造像,衬托着主佛更加高大、雄伟。拱门东侧雕凿着菩提树和树下二佛对坐的造像,属北魏石窟内常见的题材。请大家注意,石窟大佛的后面有一狭长的隧道,你们猜这是做什么用的吗?对了,这是佛教信徒们礼拜绕行的诵经道。
第6窟是云冈石窟中精巧著称的一窟,称“第一伟窟”。第6窟平面呈正方形,后室为中心塔柱,塔高15米,分上下两层。请大家看,四壁和塔柱的佛像采用近似圆雕的高浮雕,佛像立体感很强。四方塔柱上层的立佛是具有极高水平的楼空雕刻法,这种立佛被称为“接引佛”。我们举目四周环视,发现整个洞窟雕饰富丽堂皇,几乎找不到一块没有雕刻的空间,佛像、菩萨、罗汉、飞天、供养人和瑞鸟神兽、花卉等等,真是一座热闹拥挤、琳琅满目的佛国世界。第6窟更具有佛教和艺术感染力的是在中心塔柱的塔腰和四壁上的释迦佛陀本生故事图,艺术家以浅浮雕和高浮雕结合的手法,用连续排列的形式,运用近40幅的雕刻,表现了释迦牟尼从诞生前后到降魔成道、初转法轮的佛传故事。请大家随我的手势来观赏这动人的画面。
(1)迦毗罗卫国是古印度的一个国家,国王是净饭王。他和摩耶夫人,年近40岁未曾生育。膝下无子的国王非常寂寞,一天夜里,摩耶夫人梦见一位菩萨乘白象而来,后来怀了身孕。王纪有喜的消息传开,各国使臣纷纷前来祝贺。
(2)按当地习俗,妇女应回娘家分娩。公元前454年,摩耶夫人带众人回娘家,在途径毗尼公园时休息。当夫人手攀无忧树时,太子从夫人右腋下降生,取名乔达摩•悉达多。太子出生,天空出现五彩样云。
(3)太子降生时,向东西南北四方各行七步,出现步步生莲花的场面。太子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如狮子般怒吼道:“天上地下,惟我独尊。”
(4)天上九龙口吐圣水为太子洗澡,这天称为“浴佛节”。汉传佛教将农历四月初八定为释迦的生日。
(5)天人舞乐,大象眉飞色舞,大家迎接净饭王和太子还宫。
(6)国王请仙人为太子看相,太子相貌出众,不同常人。仙人回票国王说:“太子乃大圣人降世,若留家中将继承王位,若离家则必成佛道”。
(7)国王为太子建造豪华的三时殿,选来美女让太子享乐,欲使太子消除学佛之心。大家看太子却表现深思熟虑和感触人间烦恼的神情。
(8)太子年满17岁,国王为他娶善觉国公主耶输陀罗为妻。按照风俗要试力定婚,太子一箭穿七面金鼓。
(9)太子娶妻后,在宫中娱乐。
10)娶妻生子后,太子向父王提出到宫外游玩要求。
(11)一(14)太子乘车出游,分别遇到老人、病人、死人。在一位法相庄严的僧人引导下,研修解脱人生摆脱苦难之道。
15)太子向父王请求出家修行,遭到父王的拒绝。
(16)太子乘马离宫,四天神托起太子的坐骑逾越城池而去。经过5年寻访,6年苦修,太子终于在菩提树下静坐思维,7天后悟道成佛。
(17)太子成佛后,被誉为释迦牟尼,这是释迦族圣人的意思。太子本身故事中以“鹿野苑初转法轮图”雕刻精美传神而著称,图中释迦牟尼正在启齿讲经,佛身边的诸弟子面带敬意双手合十洗耳恭听,就连佛陀身边的两头小鹿也因闻佛法而面带微笑。
第6窟在总体布局、造像风格、雕刻手法等方面,代表了北魏传统石窟艺术的最高境界,尤其佛像改变了过去的服装,雕成了褒衣博带式的佛装,采用了当时南朝士大夫地主阶层的服饰,被称为“太和造像”。推测孝文帝完成第6窟开凿之后,不久便迁都洛阳。大家在第6窟前室上方的门桅上,可以见到几个牌匾的把钉,这是谁的牌匾?当年清朝的康熙皇帝平定噶尔丹叛乱之后,回北京途经云冈石窟,看到第6窟雕刻的佛像如此精美,于是留下了“庄严法相”四个大字。不知何时,牌匾已不知去向。第7、8窟是孝文帝时开凿的一组双窟,属孝文帝初任皇帝时开凿,细心的朋友会问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孝文帝时期开凿双窟?”双窟的开凿可能与冯太后擅政有关,冯太后是文成帝的皇后,孝文帝即位时任皇太后,一切朝政大权操纵在这位冯太后手中,这种状况一直延续到冯太后逝世。当时将冯太后和孝文帝并称为二圣或二皇,冯太后世奉佛教,开凿双窟应与冯太后主持朝政有重大关系。
第7窟的主像是三世佛,造像风化严重。后室北壁佛龛分上下两层,上龛正中为弥勒佛,两侧是倚坐佛像,下层佛龛为释迦多宝对坐讲经论法图。前后室壁面分层分段大面积布置了本生故事浮雕,以及佛传故事的佛龛,以释迦佛降伏火龙的雕刻较为精美。请大家抬头观赏窟顶,在平棋藻井图案内六格,每格以莲花为中心,环绕八身飞天。传说飞天又名香音神,以能歌善舞著称,当佛讲经说法时,飞天在天空向凡界播洒四瑞花雨。在南壁拱门的上方,并排雕刻两组相向合掌而跪的6位供养天人的造像,被专家称为“云冈六美人”,这是云冈石窟中最先出现的供养人形象。
从第7窟走到相连的第8窟,发现两窟的主要造像、造像组合及其纹饰风格均基本相近。值得注意的是供养天人行列上方雕出了仿木构屋檐,这是中国传统瓦顶建筑式样,说明孝文帝初期佛教开始融人中国传统文化。第8窟门拱东西两侧的雕像,是云冈石雕中罕见的艺术品,西侧是三头六臂的坞摩罗天乘孔雀的造像,东侧为三头八臂的摩醯首罗天骑牛的造像。两组造像中,以鸠摩罗天像著名,被认为是东西方艺术最巧妙的组合。坞摩罗天又称坞摩罗什,音译是“童寿”,他是后秦时代的高僧,是中国佛教史上著名的翻译家,译出了《妙法莲花经》、《阿弥陀经》、《金刚经》等佛教经典,人们将他尊为佛教护法之神。鸠摩罗天雕像给人智慧(三头)、力量(六臂)、安详(面善)、吉祥(手托吉祥鸟)的感觉。他乘坐的孔雀,是名为“那罗延夫”的神鸟,口衔玉珠,爪趾雄健,尾巴卷起长长的羽毛。第8窟的造像给人丰富的想象力和感染力,但又因四壁雕刻被严重风化而让人痛惜。
女士们、先生们,大家请随我参观云冈中部的“五华洞”。第9窟至第13窟,在清代晚期被施以彩绘,彩绘后的五个洞窟异常华丽,五彩斑斓,被人称为“五华洞”。“五华洞”分为两组,分别为第9、10窟和第11、12、13窟。第9、10窟是一组双窟,开凿时代略晚于7、8窟,为冯太后的阉官王遇负责设计监造,两窟初建于公元484年。第9、10窟的前室雕凿四根八角柱,每窟洞开三门,颇具汉魏以来中国建筑’“金楹(金柱)齐列,玉局(柱础)承跋”的遗风。大家看到的前室侧壁屋形龛、后室窟门上方屋形檐等雕刻,都是仿汉民族木结构的建筑形式。
第9窟后室主佛释迦像,面相方圆,右袒式的服装。西北壁下层雕凿附有榜题的分栏长卷式画面,是太子本生故事图,手法简朴。后室两侧雕护法像,显示出高超的石窟寺艺术魅力。
第10窟的主像是弥勒菩萨,壁画布置有释迦多宝并坐像。后室门楣雕饰非常精细,门楣上方的须弥山层峦叠嶂,山间二龙交首盘环,山腰间有参天的林木和奔跑的动物,山体左右雕有阿修罗天和坞摩罗天护法神。这组雕塑动静结合,虚实相问,对称均衡,别具匠心。
第9、10窟的顶部均雕有飞天造像。大家看那凌空飞舞的是歌舞神紧那罗,饰栏干圆拱龛中的伎乐神乾闼婆为她伴奏,把人们带入歌舞升平的天堂世界。飞天造像群的仙人,或吸腿跳,或倒踢,或掖腿,或双飞燕,其舞姿优美,可与敦煌的飞天造像相媲美。
第11、12、13窟是一个组合的整体形式,以第12窟为中心。第12窟是凿前后室的洞窟,前室外壁上方凿屋檐,下方雕列柱。洞开三门。后室南壁中央上凿明窗,下开窟门。两侧的11、13窟则于窟门上方各开明窗,与12窟形成左右对称的立面布局。
第11窟为塔庙窟,塔柱下层皆以立佛雕像出现,上层南面为弥勒菩萨,其他三面为倚坐佛像。窟东壁有太和七年(公元483年)邑义信士女等造95驱石庙形象铭,西壁有太和二十年(公元496年)铭龛和七佛立像。第11窟的题记是云冈石窟研究的重要资料,太和七年是现存最早的题记。
第12窟为佛殿窟,主像下龛为释迦多宝,上龛是弥勒菩萨。前室雕交脚坐佛像。第12窟是云冈石窟中著名的音乐窟,也叫佛籁洞。后室的雕像分上下两层,布局庄严肃穆
第四篇:山西省电力公司
山西省电力公司
目录
编辑本段公司介绍
山西省电力公司是国家电网公司的全资子公司,以电力生产、建设、山西省电力公司LOGO
调度、经营及电力规划研究等为主营业务,承担着全省3000万人民和广大电力客户的电力供应任务,肩负为山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电力保障的基本使命。在保障省内用电的同时,还承担了向京津唐、河北、江苏、湖北、山东等地外送电力的重要任务。管辖的供电区覆盖全省11个(地)市的104个县(区),服务客户约753万营业户。截止2008年底,拥有资产445亿元,共有员工4.3万人。
编辑本段产品服务
截止2009年7月底,拥有500千伏变电站15座、线路56条4115公里,220千伏变电站118座、线路263条8208公里,已形成两回500千伏“北电南送”骨干电网及220千伏电网分区“就地平衡”的供电格局。同时,山西电网作为我国“西电东送”的北通道之一,已建成晋东南-南阳-荆门1回1000千伏特高压输电线路,大同?北京房山、神二至保北、侯村至阳泉至石家庄北、潞城至辛安、阳城电厂至江苏苏北等5通道10回500千伏输电线路。“十一五”末,山西电网将形成省内500千伏“三纵四横”,省外送电6通道14回输电线路,在优化配置全国电力能源的进程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公司在国家电网公司和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和大力支持下,坚持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把电网和公司发展融入全国能源战略布局和山西新型能源基地建设大局,以建设统一坚强智能电网为目标,充分发挥人才、技术优势,千方百计筹措电网发展资金,全力以赴保障安全稳定
供电。以1000千伏特高压为骨干网架的各级电网协调推进,以确保高危用户为重点的供电保障能力显著增强,以强化责任意识为中心的管理效率效益明显提高,以强化执行力和团队精神的优秀员工队伍不断壮大,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在发展中得到显著提升,为促进全省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发挥了积极作用。
编辑本段企业荣誉
公司坚持以“四个服务”为宗旨,积极服务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电力客户,服务发电企业,服务社会发展,认真履行电网企业的政治责任、经济责任和社会责任,扎实推进行风建设。供电优质服务工作得到广泛好评,连续第四年在全省行风评议中名列公共服务行业第一名,连续第五年获“政风行风评议先进行业”称号。公司先后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全国职工模范之家” 全国电力行业“优秀企业”和“省级文明单位”、“全省五四青年特别奖状”等荣誉称号。
在新的发展时期,公司将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契机,以建设“电网坚强,资产优良,服务优质,业绩优秀”现代公司为发展目标,弘扬“努力超越、追求卓越”的企业精神,继往开来,开拓创新,与时俱进,加快发展,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继续做出应有的贡献。编辑本段企业愿景
“建设世界一流电网,建设国际一流企业”的企业愿景是公司的奋斗方向,是国家电网人的远大理想,是公司一切工作的目标追求。
建设世界一流电网:从我国国情、能源资源状况和电网发展规律的实际出发,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自主创新,赶超世界先进水平,充分利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按照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建设的原则,建设以特高压电网为骨干网架、各级电网协调发展、具有信息化、自动化、互动化特征的坚强智能电网。
建设国际一流企业:坚持以国际先进水平为导向,以同业对标为手段,推进集团化运作、集约化发展、精益化管理、标准化建设,把公司建设成为具有科学发展理念、持续创新活力、优秀企业文化、强烈社会责任感和国际一流竞争力的现代企业。
编辑本段企业使命
“奉献清洁能源,建设和谐社会”的企业使命是公司生存发展的根本意义,是公司事业的战略定位,是公司工作的深刻内涵和价值体现。
电网不仅是连接电源和用户的电力输送载体,更是具有网络市场功能的能源资源优化配置载体。国家电网公司是国家能源战略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能源产业链的重要环节,在中国能源的优化配置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充分发挥电网功能,保障更安全、更经济、更清洁、可持续的电力供应,促使发展更加健康、社会更加和谐、生活更加美好是国家电网公司的神圣使命。
第五篇:山西省地理知识
山西省
山西省简称“晋”,省会太原市,位于华北地区,太行山以西。春秋时属晋,战国时属赵,兼属韩、魏,汉属并州,唐属河东道,宋属河东路及西京道,元属中书省,明设山西布政使司,淸始称山西省,新中国成立后称山西省至今。现辖11个地级市、11个县级市、85个县及23个市辖区。全省面积15万多平方千米,人口3268万,有汉、回、满、蒙古、苗、朝鲜等民族。
自然环境
地形:地势东西高、中间低、地表多覆盖身后黄土。东侧是太行山,恒山、五台山等山地,西侧则是以吕梁山为主的山地和黄土覆盖的高原,中间为晋中盆地,河流较多,但以季节性河流为主,属于黄河水系的主要河流有汾河。沁河、涑水河等,属于海河水系的主要河流有桑干河、清漳河等,其中汾河是该省最大河流。湖泊较少,解池为该省最大湖泊,是一个古老的内陆盐湖,又称盐池。
气候:属于温带半湿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长而寒冷干燥、夏季短而炎热多雨,春季温差大而风沙多,秋季短暂而温和。全省年平均气温为4---14度,其中1月为-16----2度,7月为19—28度。年降水量为400—600毫米,自东南向西北递减,夏季会有暴雨,冰雹发生,春季易旱。
自然环境
矿产资源种类多,分布广,是我国重要能源基地。全省目前已发现矿产资源120多种,储量居全国第一位的有煤炭、铝土、耐火粘土、铁钒土、沸石等。该省是我国煤炭的主要产地,煤炭储量、产量、外调量均占全国之冠,素有“煤海”之称。其他重要矿产有铁、锰、铜、铅、池盐、芒硝等。
共有大小河流1000余条,多为季节性河流。水资源总体短缺,空间分布不均,60%分布在东、西部山区。
生物资源种类繁多。有陆栖动物400多种,其中有褐马鸡、梅花鹿、丹顶鹤等近30中国家级保护动物。有各种植物2700余种,其中有红豆衫、山白树等国家级保护植物10多种,还有党参、黄芪(其)、甘草等要用植物30多种,优质牧草100多种。林区集中在吕梁山和中条山一带,树种主要有油松、落叶松、云杉、桦树、杨树、槐树等。
农业
农作物以两年三熟为主,南部盆地为传统农业区。主要粮食作物有冬小麦、谷子、玉米、高粱、马铃薯、大豆等,经济作物有棉花、花生、烟草、胡麻、甜菜等。雁门关以南是麦棉产区,雁门关以北生产谷子、莜麦、胡麻等。畜牧业集中在晋西北高原山区,主要养殖牛、羊、驴、骡、马等,良种有兴县四红牛。
工业
该省素称“煤炭之乡”,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化工基地。现有大同、宁武、太原西山、霍西、河东、沁水等煤田,煤炭占全省出口创汇总额的五分之三。现已基本形成以能源重化工为主,包括煤炭、电力、冶金、机械、建材、电子、军工、医药、轻纺、食品等门类的工业体系。太原是我国著名的合金钢、重型机械和煤化工基地。
交通
为了加速晋煤外运,太石、同蒲铁路进行了电气化改造,已形成以铁路为主、公路、民航相辅的交通运输网。
铁路:形成以南北同蒲线和石太线为主干、京新、太新、邯长、侯月、大秦等线相辅的铁路运输网,分别与国家铁路大动脉京包、京广、;陇海相衔接,可通往全国各大城市和秦皇岛、天津、日照等海岸码头。
公路:以太原、大同、长治、侯马、临汾为中心、形成以108、208、209、309等国道为骨架、以省道、县乡道为网络的公路网,大运(大同—运城)高速公路南延,西抵西安,东与京张、京石高速公路相接,会入京津塘、京珠高速高速公路网。
民航:以太原武宿机场为中心,开通有至北京、上海、广州等国内20多个大、中城市的航线。
风景名胜
本省是中华文明发祥地之一,悠久的历史留下众多的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有五台山、恒山、黄河壶口瀑布等5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五台山位于五台县东北,是我国四大佛教胜地之一。恒山位于浑源县境内,是五岳之中的北,道教圣地,以山雄、地险、云奇、泉绝而著称于世。黄河壶口瀑布位于吉县西北,是我国第二大瀑布。平遥古城是我国古城风貌保存最完整的历史名城,已被联合国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现存的城墙为明洪武三年(公园1370年)扩建而成。晋祠位于太原西南,祠内圣母殿为900多年前北宋时代木结构建筑,齐柏、难老泉和侍女泥塑为“晋祠三绝”。云岗石窟位于大同西北,是我国著名大型古代佛教石窟之一,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以整体形象壮观、雕刻艺术精湛著称于世,为中国四大石窟之一。芮城永乐宫是典型的元代道观建筑群,宫内壁画完整。佛宫寺木塔(释迦塔)位于应县,是我国最高、最完整也是最古老的木塔。历山和庞泉沟等5处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原始森林覆盖。还有黎城黄崖洞、八路军总部遗址、灵丘平型关战役遗址、文水刘胡兰纪念馆革命遗迹。
名优特产
汾阳杏花村汾酒是我国古老的历史名酒,畅销国内外。山西老陈醋甜绵酸香,调味上佳。稷山枣、原平梨、清徐葡萄、汾阳核桃是著名果品。沁州黄米、晋南红柿、大同黄花、平顺花椒是农特产品。手工艺品有并州(太原)剪刀、大同艺术陶瓷、阳泉铁锅等。风味名食有并州火锅、平遥牛肉、山西刀削面、太古饼、黄米油糕等。
太原
太原位于山西省中部,汾河中游,是山西省省会,全省政治、经济、文教中心和交通枢纽,也是著名旅游城市。春秋时建城称晋阳,是赵国初期都城,秦为太原郡治所,东汉为并州首府,故太原简称并,唐为北都,公元979年毁于战火,明扩建太原城,清为北方重镇,1947年设市。市辖区面积1460平方千米,人口247万。
太原煤矿资源丰富,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合金钢、重型机械和重化工基地,现已形成以冶金、机械、化工、煤炭四大产业为支柱,兼有轻工、纺织、电子、建材、电力、食品、医药等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太钢是我国最大的优质合金钢生产基地。国内生产总值364。88亿元。汾河纵贯全省、晋中盆地物产富饶,农业以粮食、蔬菜、畜牧、林果生产为主,盛产葡萄、苹果、梨、桃、杏等,特产晋祠大米。清徐葡萄、山西老陈醋。
太原交通发达,石太、同蒲、京原、太焦铁路干线纵横交错,307国道横穿境内,108国道纵贯南北,石太、原太、太汾、太长高速公路均以开通。太原武宿机场是国内干线机场,现已开通北京、上海、广州等国内大、中城市的航线40多条。
太原名胜首推晋祠,有“周柏”、“隋槐”、等古树,近百座殿宇林立山前,清泉晋水环绕其间,圣母殿、鱼沼飞梁和献殿有“国宝”之称,齐柏、难老泉和侍女泥塑为“晋祠三绝”。双塔寺是太原的标志性建筑,还有天龙山石窟、西山大佛、上兰山窦大夫祠、纯阳宫、崇善寺、清真古寺等游览胜地。
大同
大同位于山西省北部、是晋北重要的煤炭工业城市和交通中心,也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汉初置平城县,北周置云中县,北魏初曾建都于此,辽置大同县,为辽陪都,明清设大同府,1949年设市。市辖区面积2080平方米,人口137万。
大同煤矿资源丰富,质地优良,是我国最大的煤炭工业基地,被誉为中国的“煤都”,现已形成以煤炭、电力工业为支柱,包括冶金、机械、建材、化工、轻纺、医药等门类的工业体系,主要产品有原煤、机车、柴油机、铁合金、树脂等,特产地毯、铜壶、美术陶瓷。国内生产总值177.57亿元。大同是晋、冀、内蒙古间物资集散中心、京包、大秦、打准、北同蒲等铁路在此交会,109国道横穿东西,208国道纵贯南北,还有大运、大清、大塘、打准等重要公路干线,京同高速公路已建成通车。
大同文化灿烂,文物荟萃,始建于北魏的云岗石窟是我国三大石窟艺术宝库之一,还有北岳恒山、悬空寺、九龙壁、华严寺、善化寺名胜古迹,以及著名的古火山群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