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古代著名的游记散文
随着山水诗的兴起,山水文也渐渐多起来了,特别到了唐代,出现了独立的完整的游记散文,自此以后,这一古代散文的重要支派得到了蓬勃的发展。如下小编就为大家收集了古代著名的游记散文的内容,欢迎阅读!
我国古代散文的产生是从简单的记事开始的,逐渐发展而有叙事记人的史传散文,而有议论政事、阐释哲理的诸子散文。写景记游之作比较后出,正如绘画中人像、佛像中出现的山石、树木背景一样。写景散文初起时难免体制短小,描写简单,像“逝者如斯”“松柏后凋”的联想与比喻,应该说只是写景状物的一种胚胎因素,主旨在于表达作者自己的志向与操守。到了东晋时期,世事乱离,偏安江南的士大夫们开始仰慕老庄思想,追求清玄之风,逃避现实,寄情山水。
一、中国古代散文发展概况
1、先秦时期:文史哲不分家,散文作品往往集实用性、哲理性、文学性于一炉。哲学家用散文说理,产生了诸子散文,如《论语》、《孟子》、《庄子》等;史学家用散文纪事,产生了历史散文.如《左传》、《国语》、《战国策》等。诸子散文以论说为主,历史散文是以记言记事为主。
2、汉魏六朝时期:
(1)战国末期至秦汉时代,出现了书,记,碑,铭,论,序等个体单篇散文,散文在某种程度上取得了独立的文学地位。如秦代李斯的《谏逐客书》、东汉班固的《苏武传》是非常具有文学性的散文。
(2)赋是汉代文学的代表,它其实是介于韵文与散文之间的一种特殊文学样式,但它可划分为广义的散文范畴。赋起源于战国,兴盛于两汉。赋大体经历了骚体赋、大赋、抒情小赋三个发展阶段。两汉时期大赋盛行,代表作有枚乘的《七发》、司马相如《子虚赋》《上林赋》、扬雄《甘泉赋》《河东赋》等。魏晋南北朝时期大赋衰落,抒情小赋占主导地位。如曹植的《洛神赋》、王粲的《登楼赋》、江淹的《恨赋》《别赋》等。
(3)代表两汉散文最高成就的是西汉司马迁的《史记》。它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自黄帝,下至汉武帝太初年间的历史。全书以人为经,以事为纬,开创了我国纪传体史学和传记文学的新纪元,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塑造了一系列有血有肉、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语言高度个性化,极富形象性和表现力。它是后世叙事散文的典范,并对小说、戏曲的发展有巨大启发和影响。
3、唐宋时期:唐宋时期是中国古代散文发展的高峰期,出现了以“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曾巩、苏洵、苏轼、苏辙)为代表的唐宋散文家。他们继承了先秦散文的优良传统,又吸收了六朝文学抒情写景、语音修辞方面的经验加以融合发展,使文章体裁样式增多,艺术水平提高,出现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名篇。
在唐朝和宋朝都兴起过“古文运动”,产生了不少优秀的散文作品。如韩愈的《师说》、柳宗元的《捕蛇者说》、《永州八记》,欧阳修的《醉翁亭记》、苏轼的前后《赤壁赋》。
4、明代时期:明初刘基、宋濂等写了一些揭露黑暗社会现实的作品,如刘基的《卖柑者言》。明中期有前后七子以拟古为主,主张“文必秦汉”,但一味拟古;后有唐宋派主张作品“皆自胸中流出”,继承唐宋古文传统,较为有名的是归有光《项脊轩志》;后由又有公安派、竟陵派,主张“独抒性灵,不拘格套”。晚明小品文盛行,颇有光彩。代表作由张岱的《陶庵梦忆》、《西湖梦寻》。
5、清代时期:清代散文成就最高的是清中期的桐城派,主张学习唐宋、秦汉古文,以清真雅正为宗,代表作有方苞的《狱中杂记》,姚鼐的《登泰山记》等。
二、中国古代山水游记的发展历程
古代山水游记是我国旅游文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旅游文学的滥觞。古代山水游记是以轻快的笔调描述山水名胜,借助景物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种记叙文。古代山水游记作为具有特定内容的文学样式,是伴随着人类旅游意识的产生、旅游生活的展开以及在自然景物中孕育出来的审美观而萌芽、发展和成熟起来的。它的发展过程非常漫长。追溯它的发展历程,从先秦至明清,大致可以划分为四个时期,即呈现时期、形成时期、发展时期和兴盛时期。古代山水游记作为一种散文体裁,不但具有一般文学散文样式的特征,而且更具有不同于一般散文样式的特点和内涵。探究古代山水游记的产生、发展以及它的特点,对于了解我国古代旅游文学的内蕴,丰富我们现代旅游文化意识是有积极意义的。
(一)古代山水游记的萌牙和产生
先秦及秦朝时期,人类旅游意识尚未产生,以审美观赏为内容的旅游生活也尚未出现,人们外出活动,大都是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目的和社会交往。如周朝君主周穆王长达两年之久的周游,目的就是为了显示国威,安抚部属;孔子周游列国,席不暇暖,是为了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秦始皇巡视天下,是为了征服天下,统一帝国。由于那个时代的出游根本不具备旅游的意义,相应地,表现旅游内容的旅游文学作品也就不可能产生;即使当时有的典籍中有一些关于山川景物的描写,大多也只是零星而原始的,如先秦时的《山海经》中“大泽方百里,群鸟所生及所介”“又西六十里,曰太华之山,削成而四方,其高五千仞,其广十里,鸟兽莫居”的描写就是非常直观而简单的。
到了汉代,随着帝国疆土的扩大、社会经济的繁荣,人们对自然景物的认识日渐增多,出游活动也有所增加。随着人们对山水和宫殿建筑的新认识,山水、宫殿的描写在当时兴盛的赋体作品中也就有了一些反映。如西汉枚乘《七发》中关于潮水的描写:“其始起也,洪淋淋焉,若白鹭之下翔。其少进也,浩浩皑皑,如素车白马帷盖之张。其波涌而云乱,扰扰庸如三军之腾装”就写得比较生动且气势磅礴。又如司马相如《上林赋》中对宫殿的描述:“离宫别馆,弥山跨谷;高廊四注,重坐曲阉;华榱壁璫,辇道纚属”写得多姿而宏伟。然而这样的描写,主要也不是重在表现景物,更没有记游的倾向,而是借描写以夸耀帝国的强大。东汉马第伯的《封禅仪记》中,具有大量的写景篇幅,其中写登泰山时的俯视所见、写天门的陡峭和奇险、写登山途中的艰辛,更具精彩;同样,这些描写,其目的也是为当时光武帝登泰山举行封禅仪典这一事件作烘托和渲染。因此,以上这些作品虽然或多或少地写有路途的景色,但都不具备山水游记的特点,只能视为最早的山水游记文字,而不能算作山水游记作品。在先秦到两汉漫长的发展过程中,虽然人们已把景物描写纳入作品的叙写范围,但是山水风物的描写只是作为表现作品主题的附属品出现,而没有成为作品描写的主要对象,并且这种描写大多只是作品中的一个部分,没有独立成篇。因此,真正的山水游记在秦汉时期还没有出现,完全意义上的山水游记作品还处在积累和萌芽之中。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动荡不安的时期。这一时期朝代更迭,使得文人学士厌恶仕途,逃避现实,志趣转向广阔的大自然。他们有的隐居田园,有的寄情山水,开始对大自然进行自觉性的观赏,并且在游历山水的过程中追求种种精神境界。这种追求使得他们的社会审美心理也得到一定的发展。他们对大自然的审美以及觉醒,使得这时期山水景物的描写不再是表现主题的附属品,而成为了主要的描写对象。这种旅游意识的加强,使相对完整独立的骈体山水游记、散文山水游记也应运而生。如东晋僧人惠远的《庐山诸道人游石门诗序》,就是作者与庐山众僧人同游石门、赋诗纪游,诗成后所写的序文。文中细致地描写了出游时艰难行进的经过,并在主观感受中生动地描述了石门神奇瑰丽的景观,突出一种神仙的境界。全文辞句清丽,语调流转,由景生情,由情入理,是一篇独立的、具备了旅游文学特点的旅游散文。到南北朝,涌现出的骈体山水游记、骈体山水信札、小品等就更多了。有鲍照的《登大雷岸与妹书》、陶弘景的《答谢中书书》、吴均的《与宋元思书》、《与顾章书》、萧纲的《与萧临川书》、《行与山铭》以及祖鸿勋的《与阳休之书》等。这些作家把山水景物当作自己描写的主要对象,记游明确,刻画形象,呈现出一幅幅极尽妍态的山水画、风景图。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郦道元的《水经注》。《水经注》是一部散文体的实录体地理学著作,同时又是一部旅游文学著作,其中许多篇目历来被人们推祟为旅游散文的佳品。如《水经注·三峡》篇,在记述三峡水道情况的同时,还描绘了三峡雄奇壮丽、气势磅礴的景象,并穿插着关于三峡的众多神话传说、风物习俗、民歌民谣,其写景叙事、实虚映衬无不给人以美的享受。除郦道无的《水经注》外,还有杨炫之的《洛阳伽蓝记》。《洛阳伽蓝记》是一部历史文献,它的写作目的虽然是企图通过佛寺的盛衰寄托对拓跋氏复亡的哀悼,但旅游线索明晰,又常常把洛阳寺塔建筑作为审美对象加以描写,文字生动,写法精湛。如写水宁寺的佛塔,仅用“高风水夜,宝铎和鸣,铿锵之声,闻及十余里”寥寥几语,就写出了寺塔的巍峨壮丽和庄严肃穆。不仅如此,它在描写中还插录许多关于寺塔的历史传闻、风尚习俗,是一部较典型的文史结合的山水游记作品。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人们旅游意识的形成、对旅游生活的重视,使得记游类作品在秦汉积累的基础上,内容更丰富,形式也开始多样化。这个时期的许多作品已经具备了山水游记散文的特点,它们标志着古代山水游记散文的正式产生和形成。
(二)古代山水游记的成熟和发展
隋唐时期,社会尽管有动荡,但总的说来社会安定,经济繁荣,文化高度发展。特别是唐代的“贞观之治”、“开元盛世”,使得人们的旅游审美观赏意识更加成热,更看重旅游者在游览观赏中的主体审美作用。这时期人们的旅游目的和要求有了很大的改变。具体表现为人们旅游,不但要使自己与自然之间培育相亲相近、相和相融的关系,以获得身心愉悦,而且还积极探索旅游的价值观,注重景物的文化内涵。这种旅游内容的丰富,使得此时期的旅游散文从形式上来讲,不再仅仅是骈体小品短札或解释山河的附文,而是出现了体裁多样的铭文、诗序、书信等;从内容上来讲,在对山水景物的特征描绘中能融进作者的主观感受,融情于景,情景交融,创造出优美的意境。唐代元结的山水游记作品最能代表这种特点。元结的作品在记述中注重描写和抒情,使主体的人和客体的景达到相应的结合,是情景交融的优美山水游记散文。其《右溪记》,写右溪“清流触石,洞悬激注;佳木异竹,垂阴相荫”,不但以细腻的笔调描绘出右溪的清新秀丽,并且在写景中以“置州以来,无人赏爱,徘徊溪上,为之怅然”寄寓自己怀才不遇的身世感叹。元结的这种以景寄情的山水游记对唐代以后的山水游记写作产生了很大影响。清末古文家吴汝纶评价元结:“次山(元结)放姿山水,实开于厚(柳宗元)先声,文字幽妙芳洁,亦能自成境趣”。
唐代大散文家柳宗元,更是在元结的写法上有了很大发展。柳宗元是唐代山水游记集大成者,他的山水游记不但文笔清新秀美,富有诗情画意,而且在对景物的描写中,寄托了自己抑郁的情怀,表现出较为深刻的思想意义。他的组记《永州八记》,是古代山水游记散文中的一块丰碑,标志着古代山水游记散文的最高成就。《永州八记》中的第一篇《始得西山宴山水游记》,从自己被贬后的忧惧和漫游起笔,一直让自然景物的描写与自己的身世遭遇紧密地融合一起。他写宴游西山,不直接描写西山的景物,而是抓住“一览众山小”的视觉感受,运用生动的比喻、巧妙的夸张和色彩的渲染,有层次地状写登高眺望中的山水远景,从侧面烘托出西山高峻特立的壮观气象;同时,运用象征的手法,寄托自己的抑郁心情,表现遗世独立、不同流俗的人格理想。整篇文章刻画人微,托意深远,是一篇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山水游记散文。除柳宗元外,唐代在古文运动的蓬勃发展中,在文体革新思潮的引导下,还涌现出了一批清新活泼的山水游记散文,有韩愈寄寓深刻、在表现儒家人格思想中渗透出浓烈山水审美意识的《燕喜亭记》;有白居易以赴仕途中旅游过程为外在行文线索,以友人之间的友情为内在情感线索,两条线索互相交织,把叙事、写景、抒情融为一体,富于清新明丽意境美的《三游洞序》;有李翱全篇借题发挥,将游山比作交友,写得别有情趣的《题峡山寺》等等。
到宋代,山水游记散文追随着唐代山水游记散文的踪迹,在内容和形式上更臻完美。其主要成就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山水游记作者数量增多,作品硕果累累。作家突出的有:苏舜钦、欧阳修、王安石、苏轼、晁补之、陆游、范成大、王质、宋熹、周密等,他们都写有不少名篇佳作。二是形式更加多样化,有题记体、随笔小品、散文赋体、书信体、纪事体、考辨体、日记体等多种体裁。其中最具特色和成就的是陆游的《入蜀记》和范成大的《吴船录》两部日记体山水游记专著。这两部日记体山水游记按照旅行的日程路线写景物,记古迹,叙风俗,作考证,抒感慨,内容丰富多彩,笔法潇洒自如,在宋代山水游记种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三是内容上有所扩大。宋代的山水游记把唐代山水游记散文融情于景扩大到寓理于景,借山水景物进行说理议论,为山水游记散文发展在内容上又开辟了一条蹊径。如王安石的《游褒掸山记》,不以记游为重点,而重在就游山所见谈感受,发议论,意在说明无论研求高深的学问,还是创立宏伟的事业,都必须勇往直前、百折不挠的道理。苏轼的《石钟山记》,描写山中巨石的森然耸立,山水之间的各种声音,写景状物绘声绘色,在给人一种如临绝壁、如泊深潭的奇险中,揭示一个深刻的哲理,即凡事都应该进行实际的考察而不应该主观臆断。全文把形象的描写和理性的分析巧妙地融合起来,洋溢着一种理趣。
元代山水游记散文从总体上看远不及唐、宋,但在题材和内容上也有一些新的开拓,思想性和艺术性结合得较好。
唐宋元山水游记散文,作者众多,内容丰富,样式具备,如群星灿烂,百花争艳,不但标志着山水游记文学的完全成熟,而且为明清山水游记散文的繁荣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从此以后,明清大多数著名作家的集子中都有山水游记散文作品,其内容涵盖了国内几乎所有的名山秀水和古迹。
明清两代,是古代山水游记散文发展和昌盛时期。这时期,大多数文人学者都喜欢游历山水。他们继承唐宋以来的山水游记散文传统,创作了大量风格多样的山水游记作品,为山水游记的发展增添了更多的奇峰异彩。
明代突出的山水游记奇峰有两座,一座是以公安、竟陵派为代表的山水山水游记和小品;另一座是徐弘祖的巨著《徐霞客游记》。
公安、竟陵派一大批作家在“独抒性灵”的文学旗帜下,突破传统的束缚,刻意在作品中表现个人的山水审美情趣,其作品都极富个性。其中最著名的作家有袁宏道、袁宗道、袁中道、钟惺等。其中袁宏道的《游苏门山百泉记》,以游百泉而借题发挥,任意铺写,充分表达了自己向往古代隐士、热爱自然山水、鄙视功名富贵的情感和个性,可谓是性灵自然流露的鼎作。稍晚出现的还有此时期山水游记小品的代表作家张岱。张岱沿袭公安、竟陵派的主张,提倡任情适意的文风,他的山水游记小品或写社会风情,或写旅游活动,描写细腻,情感真切,表现出他对“深情真气”的个性追求。其代表作有《湖心亭看雪》、《西湖七月半》。
《徐霞客游记》是徐弘祖历经数十年,游遍大半个中国而写下的数十万言的日记体巨著。这部日记不仅记录了宝贵的地理资料和考察成果,而且记述了他艰难而有趣的旅行生活,其中许多片段,如《游黄果树瀑布记》中对瀑布水势的描绘“透陇隙南顾,则路左一溪悬捣,万练飞空,溪上石如莲叶下覆,中剜三门,水由叶上漫顶而下,如鲛绡万幅,横罩门外,直下者不可以丈数计,捣珠崩玉,飞沫反涌,如烟雾腾空,势甚雄厉”,写得有声有色,绚丽多彩,充分体现了作者作为旅行家的情怀和作为文学家的笔致。整部著作被清代钱谦益评价为:“世间真文字,大文字,奇文字”和“古今游记第一”。
清代是古代山水游记继续兴盛的时期,具体表现为著者迭起,游踪广布,丰富多彩的旅游生活在山水游记散文中得到充分的反映。形式上体裁皆备,风格多样。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性灵派和桐城派作家。“性灵派”虽以诗著名,但其中代表作家袁枚善诗工文,一生喜爱山水,文学上有自己的独特见解。他提倡写个人的“性情遭际”,写个人的灵感。他的山水游记散文《游桂林诸山记》、《峡江寺飞泉亭记》、《游黄山记》等都是写自己的旅游感受,兴致所到,尽情描写,直抒性情,表现出一定的反叛精神和追求个性自由的倾向。袁枚所具有的这种独特风格的作品,丰富了清代山水游记散文的宝库。“桐城派”是清代著名的散文派别。它宣扬理学,文学上主张义理、考据、辞章三者相结合。这种文学主张在其派别作家的旅游散文中表现突出,它与旅游情趣融为一体,读来更耐人寻味,这其中以姚鼐的成就最显著。姚鼐的代表作《登泰山记》,记游叙事,语句不多而线条清晰;考证述古,文笔平实而恰到好处;描景绘形,简洁准确而生动传神,全文没有抒情议论之笔,但作者那种昂扬奋进的心怀、博雅乐观的志趣以及喜悦满足的感情,全都寄寓在写景叙事之中,是古代山水游记散文中不可多得的名篇。
从以上古代山水游记的萌芽、产生、发展和鼎盛的轨迹可以看出,我国古代山水游记源远流长,作品浩如烟海,它开启了我国后代的旅游文学,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三、我国古代山水游记散文的特点
(一)写景状物,栩栩如生
我国地大物博,名胜古迹、山川景物数不胜数,这为历代文人提供了绝好的写作对象。秀丽的景象加上文人卓越的才华,为我们留下了大量的文化瑰宝。苏轼在《前赤壁赋》中描写了这样的景色,在“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的长江边,作者心境如水,啜饮着美酒,吟诵着关于明月的诗文,“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简短两句,把寂静无声的月亮写得宛如八九岁的小姑娘,活泼可爱。此时“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置身于朦胧月色中的作者也恍惚起来,油然而起“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的奇幻想法,此景此情,也难怪老苏要“遗世独立”“羽化登仙”了。寥寥数笔,作者便勾勒了一幅空灵秀美的月夜江水图,时隔千年,当时的江月都已成空,但读着这段文字,我们却如身临其境一般,扇动联想和想象的翅膀,亦能看到波光粼粼的万顷碧波,吹着习习而来的夹着草木之香的江风,举头望去皓月当空,在云间穿梭,似乎和人间的儿女嬉戏追逐。要不是散文对当时明月传神的描摹,又有谁能感受到文字背后的美好?
(二)融情于景,动人心弦
古人云:一切景语皆情语。优秀的写景散文,都是字字扣着情来描写的。写景是山水游记的载体,抒情是文章的灵魂。在写景中借景抒情才能体现作者的写作主旨。归有光的《项脊轩志》被称为他的压卷之作,其中描写自家庭院的明月之景,更是堪称经典。“三五之夜,月明半墙,桂影班驳,风移影动,姗姗可爱”。这段文字看似笔墨疏淡却情韵绵远。十五之夜,圆月高悬,倍感思亲,而作者的亲人却已亡故;桂影姗姗可爱,而赏景之人却“斯人独憔悴”;景致依然,人事已全非,这样的景物读来,谁人不能体味到作者的悲凉?此外,作者以动态的景物来衬托内心的寂寥,将心底深深的无奈与对亲人的无限追思,化作清冷的月光,摇曳的树影,读来使人不禁为之心动,作者要表达的情感也于须臾之间表现的淋漓尽致。融情与景,用景物来抒写心绪,也算是山水游记散文中的另一番景致吧。
(三)托物言志,含蓄隽永
有人说,中外山水游记散文最重要的不同在于,中国文人写景,不象外国文人习惯与到自然中寻找自我,相反的喜欢将景物的特点投射到自身,因而崇拜山的沉稳,水的轻灵,大地的浑厚,天空的辽远,从而在中国的山水游记散文中,有相当数量的文章,在描写美丽景色的同时,蕴涵着深刻的人生哲学。这无疑给山水游记散文增加了许多魅力。这样的文章举不胜举,王安石在他的《游褒禅山记》中,作者介绍了山得名的由来,进山游览的经过之后,从前洞游者多,后洞游者少得出了“非有志者不能至”的结论,从山名被误传得出学者必须“深思甚取”的至理名言。读罢此文,使人深深感受到他“务为有补于世”的文风和人格魅力。又如苏轼在《石钟山记》中,不仅用生动的语言,给读者展现了一幅月黑风高风及浪大的可怕恶滩险境,同时也在文章里,围绕石钟山命名的原因,不断展开追问,面对前人不同的结论,作者不盲目相信其中任何一种,他坚持实践出真知的原则,深夜泛舟到石钟山绝壁之下,借着月光和火把进行实地考察,最终得出了自己的结论,也给了我们一条终身受用的道理:事不目见耳闻,不可臆断其有无。加入了作者中学思索的山水游记散文,不仅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更表明了我国的哲学不落后于任何一个西方世界。时光流返,这些散文的光彩亦就生辉。
(四)语言优美,妙笔生花
在以上这些特点之外,山水游记散文诸多的语言特色也是必须提及的。如果写景散文是曼妙的女子,其描写的景色就是她国色天香的姣好面容,抒发的浓情就是她风姿绰约的美丽姿态,蕴涵的哲理就是她呵气成兰的优雅气质,那么优美的语言就是她恰如其分的表现伊人的得体服饰。
这其中包含准确到位的用词、变化多样的句式、不一而足的修辞手法、朗朗上口的音韵绝律。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作者在描写气势磅礴的天姥山时,用尽了夸张“天姥连天向天横”衬托“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在描写奇幻的梦中仙境时,那奇特的想象:声势浩荡的“熊咆龙吟”,随后是整齐而另人惊叹的“虎鼓瑟”,“鸾回车”,最后是日月照耀着的“如麻仙人”。短短文字间,尽显了一个浪漫主义诗人的创作天赋。这样的才思,这样神气的山水游记散文,不值得我们千百遍的吟颂回味吗!又如王勃的《滕王阁序》,其中几乎是字字用典,字字对偶,其华丽的辞藻,丰富的内容,流畅和谐的音律,工整多变的句式,读来给人以畅快淋漓之感,细品之下,又能感受到作者独巨匠心所勾画出的山水美景,连韩愈都情不自禁的赞叹:“江南多临观之作,而滕王阁独为第一”。这样的成功正是因为作者运用了大量比喻、拟人、排比、通感、叠词、衬托、对比等修辞手法的缘故。像其中的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在上下对偶的同时,在句中自成对偶,形成了“当句对”的特点。同时在色彩上,将碧水青天相接,上下浑然一色,彩霞自上而下,孤鹜自上而下,相映成趣,远近虚实整合到一句里,构成一幅色彩明丽的秋景图,给人以无限美感,最终使得这一句成为千古绝唱,成为山水游记散文中的绝品。
四、阅读和鉴赏古代山水游记散文的方法
中国古代,山水游记作品很多。山水游记在介绍历史、地理、文化、科学知识中给人以美的享受,抒写人对自然的审美感受,具有浓厚的抒情成分。那么,如何阅读、分析古代山水游记作品呢?
(一)把握写景、抒情和议论的关系。
山水游记因体裁本身的特点,写景状物是必不可少的。但无论哪篇山水游记,都不是纯粹地停留在写景上。作家游览山川景物、名胜古迹,往往是有感而发,把自己的思想感情、审美趣味寄寓其中。所谓“言为心声”,“一切景语皆情语也”(王国维《人间词话》)。写景与抒情在山水游记作品中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全文仅80余字,写景的只有“月色入户”“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短短几句,在此基础上,作者发出“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的感慨。而“闲人”一词即表达了作者被贬黄州仕途失意的伤感,慨叹英雄无用武之地的复杂感情。
通过议论句,寄托作者的政治抱负或借景说理,也是山水游记作品的一个重要特点。所以这些作品中的议论句也是我们在阅读、分析时应着重理解的。山水游记中的议论往往起到画龙点睛,揭示主题或深化主题的作用,也可用来抒发感情。它不能摆脱具体的景物描写,如: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在极力描写岳阳楼胜景的基础上,用一段议论句,水到渠成地揭示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这也是《岳阳楼记》所要表达的主题。再如欧阳修的《醉翁亭记》最后一段的议论表达了作者“与民同乐”的思想。
山水游记作品中,景、情、议是有机统一的。景与情往往融合在一起,情有时也通过议来抒发。景与议的关系则是:先写景,后议论(较多见);先议论后写景;夹叙夹议。当然,有些山水游记作品也完全不用议论。如郦道元的《三峡》、柳宗元的《小石潭记》。
(二)把握写实与写虚的关系。
记叙的真实性、具体性是山水游记的基本特色。它所记叙、描写的名胜古迹、山川大泽、人情风物基本上可以考证。人们在阅读这些作品时,会留下真实、可信和深刻的印象。如曾巩的《墨池记》所描写的王羲之的墨池就在江西省临川市。沧海桑田、世事变化,至于现在可不可考就另当别论了,至少在当时是可考的。《三峡》所描写的长江三峡沿岸的景色就具体可感,其山密、水急、景清、猿啼凄凉的特色引人入胜,如临其境。
但我们在阅读古代山水游记作品时,除了理解其写实特色的一面,还应把握其写虚的一面。无论作家如何忠实于现实的自然,只要他的作品还能称为文学作品,就会含有或多或少的写虚的一面。游记作品也不例外地运用想象来写虚景。《醉翁亭记》中写道:“环滁皆山也”,但实际上滁州周围并没有那么多山。《岳阳楼记》中的“虎啸猿啼”也非实写,岳阳楼周围自古就没有发现过“虎”。这些写景的佳句都是经过作者的集中概括和创造,实中有虚、虚实相生。
山水游记中的“景”既是现实之景,又是作者心中之景,是作者创造的艺术之景。阅读时,惟有充分展开想象,对作品中所绘之景,所叙之事,所状之物进行再补充、再创造,才能使这些作品常读常新、获得裨益。
写景记事简洁生动,是我国古代游记散文的特点之一。
这个特点在早期的写景散文中就已经出现了,如北朝郦道元的《水经注》。这散文著作虽然属于地理人文方面的专著,但其中许多记述山水名胜、风土人情的精彩篇章,则富有文学价值,对后来游记散文的发展影响深远。
节选自《水经注·江水》的《三峡》,作者就以峻洁的笔墨具体而生动的描绘了三峡奇险壮丽的山光水色。以“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来总写三峡两岸的特点:山高陡峭。“重”和“叠”,就山本身的状态写其高,是俯瞰而得;“隐”和“蔽”,以天和日来衬其高,乃仰视所见。下面两句,则以特定条件下的情景形象地综合表现以上特点。只有正午见日,夜半见月,由特定条件充分显示了三峡特点。以“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写夏季三峡情景:水流湍急。当王朝的紧急命令要向各地传达时,才“朝发白帝,暮到江陵”,补笔交代“其间千二百里”,则时速约为百里,加上更用奔马和疾风作比较,给人的感受也就更为形象而深刻了。以“清荣峻茂”四字状写其春冬两季四种景物的特点:水清、木荣、山峻、草茂,实在富有趣味。以极为精练的四字,状写了四种景物,且各具特色。以“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来渲染秋季山谷中的凄清、肃杀的气氛。描述简洁,文字清峻,笔触生动,神韵悠然。难怪刘熙载会作出这样的评论:“郦道元叙山水,峻洁层深,奄有《楚辞》《山鬼》《招隐士》胜境,柳州游记,此其先导耶?”
唐以后的游记散文吸取并发展了这一写作特点,简洁精练、生动传神成为古代优秀游记散文的一个鲜明特色。如清代桐城派姚鼐的游记散文《登泰山记》,这篇文章在组织结构上就有主次分明、简繁得当的特点:首尾两段概括地叙述了泰山总的地理形势和冬季自然景象,中间两段则具体地记叙了登泰山的经过和日观峰观日出的情景,而将日观峰作为全文描写的核心。但此文最精彩的地方,还在于以简洁的笔墨勾画出了泰山冬季冰封雪盖的独特景象和泰山日出时的瑰丽图景。如作者登上泰山绝顶后见到的壮丽景色是:“苍山负雪,明烛天南。”这两句话语言精练而含意深邃。一个“负”字,将冰雪盖山的静态景色描绘成泰山以它的雄伟身躯背负冰雪的动态画面,写出了泰山雄踞于天地的英姿和傲然挺拔的气势;而在日光下雪山反射出的光芒又照亮了整个南面天空,则写出了苍山、冰雪、蓝天在雪光中联为一体的泰山冬景奇观。对于日观峰日出景象的描写也很精练,形象生动,精彩纷呈。“稍见”一句写曙光初现,是隐约看见云海之中的白色的雪山顶。日观峰下负雪的群峰“白若樗蒲”,这个比喻十分新颖,“白”字还是在写雪。“极天”二句写亮度增大,这是日将出之时,先是天边一线异色的云,很快变成五彩颜色,“日上”四句写日初出之时,接着就看到红得像朱砂的太阳升起来了。下边还有红光托着。虽然只有简洁的几笔,却写得有色彩,有动态,使读者看到了瞬息万变的鲜艳色彩和日出的动态。“回视”以下四句写日既出之时,由于山的高低不等,有的山峰被阳光照射得成都市绛紫色,有的山峰没被阳光照射到,仍然一片雪白。“皆若偻”,写出日观峰以西山峰的矮小,反衬出日观峰是“最高”的。这段描写,重墨浓彩,尽为渲染,却又要言不繁,恰到好处。这一幅幅画面都异常逼真、生动,而作者仅用了67字。
附:古代游记散文的创作特点
融情于景,即事寄慨,是我国古代游记散文的又一大特点。
唐代柳宗元在贬官永州后所撰写的“永州八记”,既开创了独立完整的游记散文,又开创了游记散文以山水抒写怀抱的一种优良传统。如其首篇《始得西山宴游记》,就在记述作者发现和宴游永州西山的过程中抒发了自己所得到的感受、谴闷舒怀。作者在本文没有直接写眼中西山,而从多角度写登西山所见所感,采用比照映衬手法突出其高峻峭拔之貌。如先写“坐法华西亭,望西山,始指异之”。再写登上西山始感高险难测,云天相连。由极目远眺,“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衬其高。所见之深山低谷,好像土堆洞口,千里之外的景物尤如近在咫尺亦衬其高。青云萦绕,云天相连浑然一体更衬其高。由此写出“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为类”的感受。作者由西山的特立之貌,喻自己卓而不群的人格,表现自己志高不俗的志向。此时他仿佛觉得脚下的西山及大自然中的一切与自己完全消融在一起,物我合一。作者还写道:“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表现了作者全身心投入自然万物之中,与天地之气相融,泯灭了主客之差异,在物我同一中获得巨大的精神愉悦。记述之中既流露出被贬失意抑郁不平的心态,又表现出偶识西山之喜,沉醉之乐,借西山的高峻气势,表现自己高洁的人格,所记山水景物无不融入自己的感情,表露自己的傲世情怀。这就表现出本文一自然界的山水之美与作者的人格之美相融合的基本特色。
宋代欧阳修的《醉翁亭记》也是寄情山水的名篇。文章先写到亭子的远景,从琅岈山落笔,用“蔚然深秀”表现它的外观,又用“水声潺潺”“峰回路转”表现它的姿态,使人产生赏心悦目之感。接着写亭的近景,用“翼”作比,有凌空欲飞之意。然而借释亭名来直抒作者胸臆,道出名句“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奠定了全文抒情基调。以下从两方面展开;第一,写亭子四周的自然景色,以“乐亦无穷”表现作者纵情山水之意;第二,写滁州官民同乐的情景,极力写出滁州人民在这和平生活怡然自乐和众宾尽欢的情态,并特意塑造了太守醉酒的形象,用这幅生动的风习画从侧面显示出政治清明的景象,也表达了作者“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作者的欣慰和悲苦都含蓄地蕴藏在风景的描绘和气氛的渲染当中。作者在山水风景的描写和记录里,不声不响地寄寓以至抒发了作者的性情,作者的欣慰和悲苦都含蓄地蕴藏在风景的描绘和气氛的渲染当中。
明人袁宏道的《虎丘记》也是在写景叙事中寄托情怀。从文中可以感受到,作者钟爱自然,钟爱山水,钟爱名胜古迹,特别是虎丘这一“吴中第一名胜”,可谓一往情深,作者“吏吴两载,登虎丘者六”,足见游兴之浓,对虎丘之爱。在他笔下,虎丘之美,虎丘之乐,真可谓人间天堂。从文中还可以感受到,作者富有平民意识。这篇游记,取景主要不在景物,而在游人,作者以浓笔重彩抒写中秋之夜虎丘游客欢乐场景,显然,作者以为,百姓之乐与名胜之美是相辅相成的,万众欢乐的虎丘中秋之夜,是虎丘最美的景观。而且是融入平民之中,同享山水之乐。特别要指出的是通过记叙最后一次与几位朋友同游虎丘的一个细节,并有针对性地发表感叹,表达愿望。作者任吴县县令期间,最后一次与几位朋友同游虎丘,“歌者闻令来,皆避匿去”,针对此事,作者感叹“甚矣,乌纱之横,皂隶之俗哉”,其痛恨官吏横行霸道、衙役庸俗粗野,体恤爱护百姓之情溢于言表。文章结尾处,直接表明心迹:“他日去官,有不听曲此石上者,如月!”这是他自己与民同乐的愿望和淡泊名利的情怀。“今余幸得解官”,一个“幸”字更是情透纸背,掷地有声,无官一身轻,免去官职是一大幸事,其淡泊利禄、清心寡欲的高尚情怀表露无遗。
记游说理,借景立论,是中国古代游记散文的再一特点。
游记散文发展到北宋时代,由于受当时思想界学术界比较注重务实和进取精神的影响,产生了说理性的游记,反映了宋代散文议论化的倾向。这类作品虽然大多记述了他们游览的山水名胜,文物古迹,但有的发表游后的感触,记议结合,有的则立意于议论,借记游来说理。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和苏轼的《石钟山记》就是这类游记中的名篇。
《游褒禅山记》文写的是一次未能尽兴的游览,作者深感后悔和遗憾,照理说,这样的游览没有多少值得写的东西,可是作者却据此得出两点深刻的启示:一是世上神奇雄伟、美丽壮观的景色,常常在艰险、遥远的地方,必须不避艰险,“尽吾志”以赴之,才能于己无悔,不为人讥。这里虽然是说游山,实际上是以游山作比喻,说明不论研求高深的学问,还是创建宏伟的事业,都必须以百折不挠的精神去完成自己的意愿。二是由于古代文献资料的散失,后代以讹传讹,求学的人们对于学问必须“深思慎取”。这两点都是值得借鉴的。本文记游后所作的议论,具有深邃的哲理性和积极的进取性,而且两者结合得非常自然,前半篇主要记游,后半篇主要议论,记游是议论的的依据,议论又紧扣前面的游程,由实到虚,前后呼应,相得益彰。
《石钟山记》则与《游褒禅山记》先记游后议论的写法不同,作品一开始就主要叙述关于“石钟山”命名由来的两种说法,然后分别提出质疑,为下文作者亲临其境进行探究提供了依据。然后写作者亲临石钟山和探究石钟山得名原因的经过,作者在这段里生动细致地叙写了亲自探究过程中的所见所闻,对“石钟山”命名的原因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最后写作者探访得实后的感想:凡事须亲历而不可主观臆断(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点明了作者写作本文的目的。本文以石钟山得名由来作为线索。先“疑”,后“探”,再“断”,最后是叹”。文章结构严谨,脉胳清楚,记叙、写景、议论紧密结合,是宋人游记常用的写作方法。本文的特点是记叙内容容量大而条理分明,写景奇特,真切动人,而通过对石钟山命名的探索,阐明了“臆断”有害于人们对事物的正确认识,“臆断”的方式又是多么谬误和浅陋可笑。这种议论,确定能给人以启发。《石钟山记》贵在由名质实,实地考察,表明了苏轼不泥古而崇实的精神。文章不虚耗笔墨,为写景而写景,而是结合记叙,即事明理,深入浅出地议论,能给人以深刻的启示。至于写景,作者又紧紧抓住景物的特色,作气氛的点染,写出自己的感受,如写暮夜乘舟探绝壁一段,绘形绘声,情景事例,描写十分细腻、真切,写得有物有人,有景有情,有静有动,有声有色,从而比一般的说理文章具有更大的艺术感染力和说服力。
宋代开创的说理体游记对后代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此后,记游说理的作品历代不绝。
齐、梁的刘勰在《文心雕龙·物色》里说:“是以诗人感物,联类不穷。流连万象之际,沉吟视听之区,写气图貌,既随物以宛转;属采附声,亦与心而徘徊。”以“山川之美”作为基本描写对象的我国古代优秀的游记散文 作家也深其三味。他们的创作往往不停留于对自然景物的单纯描摹,而是在简洁生动的写景过程中融入感情,抒发感慨,或阐明道理,发表议论,从而使作品既具有景趣、理趣,达到写景与写心互相交融的艺术境界。
第二篇:古代游记散文特点
古代游记散文研读和教学 古代游记散文是中国古代散文园地中的一朵奇葩,它不仅名篇佳作众多,而且名家辈出,群星灿烂。许多作家就是因为一篇游记散文而傲视文坛,历久弥新,许多经典作品对中国传统思想、对中国文人的心态有着巨大的影响。比如陶渊明,一篇《桃花源记》,使多少文人对那一片神奇的“世外桃源”充满向往;比如范仲淹,一篇《岳阳楼记》,千百年来,一直被具有儒家情怀的为政者奉为“圣经”,抬头捧读;比如王勃,一篇《滕王阁序》,成为骈体文的登峰造极之作,千古传颂;比如苏轼,一篇《前赤壁赋》,不仅使黄州这个小城名闻史册,成为旅游胜地,而且文人骚客每每落寞之时,总要反复诵读,以释放心中官场羁旅的无限愁怀;比如张岱,一篇《湖心亭看雪》,不仅反映了晚明文人生活的微妙情趣,也成为文人赋闲生活的浮华若梦„„不用举很多例子了,我们已然了解,古代游记散文十分重要,它不仅勾勒了大好河山的瑰丽景致,而且寄托了文人的浪漫情怀,抒发了文人难解的百结愁肠。
今日研读,更有现实意义,它能丰富我们日益枯涩的心灵,润泽我们日显苍白的生活,能矫正我们对大自然的恶劣态度和蛮横气势,能使我们在盲目的快节奏面前,慢慢放下脚步,去欣赏身边的美丽,去凭吊古人的雅致,去与古代文人对话,去提升我们的生活质量和增加我们的幸福指数。
当下,引导中学生研读古代游记散文,不仅十分必要,而且意义深远。我认为应弄清以下一些基本问题:
古代游记散文的定名; 古代游记散文研读的基本篇目; 古代游记散文的特点和类型; 古代游记散文的发展脉络; 山水里到底有什么——古代游记散文的主要内容和思想感情; 古代游记散文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
古代游记散文的教学建议; 古代游记散文的学习要求和思考拓展等。
其中“山水里到底有什么——古代游记散文的主要内容和思想感情”,是我们整个课程学习的重点和难点,要下功夫去钻研。下面对这些问题分别说明之:
一、古代游记散文的定名 我国古代游记文学包罗万象,内容庞杂,层次丰富,其中最主要的两块内容是游记诗词和游记散文。
说到游记诗词,似乎没有什么争议,人们通常把那些“游览山川田园、人文古迹、边塞奇景、名地名胜等内容的诗词作品”(见朱耀廷主编巩滨编著的《中国古代游记》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9月版,以下所引该书只注明书名或作者名)归入游记诗词,即凡是有叙述游踪、有景物描写、有情感抒发的诗词都可以算作是游记诗词。比如曹操的《步出夏门行·观沧海》,陶渊明的《归园田居》,谢灵运的《登池上楼》,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王维的《山居秋暝》,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杜甫的《望岳》,白居易的《忆江南》,王安石的《泊船瓜洲》,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陆游的《游山西村》,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等,这些诗词都是游记诗词的名篇。
但什么是游记散文,就没有那么简单了,出现了很多争议,以至于同一篇作品在不同的著作里,有人认为是游记散文,有人认为不是。最典型的莫过于《桃花源记》这一篇了。
比如鲁迅先生,他把《桃花源记》归于传记文,而不是散文,他说:
幻设为文,晋世固已盛,如阮籍之《大人先生传》,刘伶之《酒德颂》,陶潜之《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皆是矣,然咸以寓言为本,文词为末,故其流可衍为王绩《醉乡记》韩愈《圬者王承福传》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等,而无涉于传奇。(见鲁迅《中国小说史略·唐之传奇文》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1月版)
鲁迅先生认为《桃花源记》之所以不是散文,而是传记文,理由有二:一是“幻设为文”,是虚构的,二是“以寓言为本”,有寓言性质,从而鲁迅先生把《桃花源记》归到传记文里面去了。
著名学者、河南大学王立群教授认为不应该把《桃花源记》归属于游记散文,理由是:“游记文是以真实的旅游、游览为基础的,这就决定了记述内容的真实性”(见王立群《中国古代山水游记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5月,以下所引该书只注明书名或作者名),很显然,《桃花源记》不是以旅游、游览作为基础的,更不具有真实性。据此,王教授把《桃花源记》踢出了游记散文的大门。持此观点的还有北京教育学院的杨秋荣先生。杨先生认为《桃花源记》是一篇玄怪小说,他说,“《桃花源记》是一篇充满玄远意蕴的虚构杰作,它确确凿凿是诗人、小说家陶渊明匠心独运创作出的一篇玄怪小说。因其结构谨严、想象丰富、文笔优美、内蕴盈实、滋味醇厚,堪称是魏晋时期最伟大的玄怪小说。”(见杨秋荣《<桃花源记>:魏晋时期最伟大的玄怪小说》,《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第2期)
但,也有人认为《桃花源记》应属于游记散文。比如巩滨先生。巩先生说,《桃花源记》“文中描写的美丽的自然景物和桃源人民淳朴的精神境界,应是源于陶渊明半生田园生活的体验”,因此在《中国古代游记》一书中,巩先生专列一篇对《桃花源记》进行介绍。我同意这一说法。我认为,应该把《桃花源记》归属于游记散文。浙江师范大学梅新林教授也认为《桃花源记》属于游记散文。梅先生进一步从哲学层面论述了游记散文的性质,他认为“游”本身具有神游与物游的超越意义,“游”可以引申出目游、神游、卧游、梦游等非现实的精神之游,因此可以把像陶渊明的《桃花源记》、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欧阳修的《偃虹堤记》归属为一种虚拟性的游记散文(见梅新林、俞樟华主编《中国游记文学史》,学林出版社2004年12月版,以下所引该书均只注明书名或作者名)。这一观点,我认为也很有道理。的确,写游记散文,为什么一定要记述真实、具有客观性呢?亦真亦幻行不行?写梦境行不行?谁能说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不是一首伟大的纪游诗呢?可这篇作品就是写梦境的啊。像唐代李翱的《南来录》算不算游记散文呢?这篇文章,以时间为序,真实地记录自己从长安、洛阳入黄河,过汴河、淮河、长江、富春江、鄱阳湖、漳江、浈江,最后到达广州的全过程,历时半年,事无巨细,照单全收,真实是无可挑剔的,但在我看来,史料价值大于文学价值,即便是散文,也算不得是一篇好文章,或许对研究古代交通史的人更适用。基于此,我认为,应该把那些以记叙游踪或描摹物件作为主要目的,并且文学性强的散文作品归属于游记散文,这样的散文或叙述,或抒情,或描写,或议论,或纪实,或想象,都可,遵循的基本原则是,一是与纪游有关,而是突出文学性。
为了方便教学,我们依据上述两个基本原则,确定本课程需要研读的基本篇目。第一,中学语文教材已经选入的游记散文,我们尽量纳入研读范围;第二,文学性强的作品,不管是虚构的,还是写实的,都尽量纳入;依据以上两条,我们又确定了第三条,不管是模山范水,还是描写风土人情,不管是勾勒佛国光影,还是状物抒怀,只要是与游踪、纪游有关的好作品,我们都尽量纳入。因此,我们不选入那些确乎能体现游踪,但也仅仅能体现游踪迹象的、比较偏于史料性质的文章,比如唐朝李翱的《南来录》,这样的游记,只见游踪,不见描写,我想,学生是不喜欢的,也不适合作为语文阅读教材。
二、本课程需要研读的基本篇目 第一部分:初中课本上的游记散文,共16篇。
人教版:共13篇,《小石潭记》,《醉翁亭记》,《三峡》,《满井游记》,《桃花源记》,《湖心亭看雪》,《岳阳楼记》,《记承天寺夜游》,《陋室铭》,《爱莲说》,《观潮》,《与朱元思书》,《答谢中书书》。苏教版:有张岱的《于园》,柳宗元的《始得西山宴游记》,曾巩的《墨池记》等三篇,这三篇是苏教版独有的。
第二部分:高中课本上的游记散文,共计16篇。
人教版:共8篇,《兰亭集序》,《前赤壁赋》,《游褒禅山记》,《阿房宫赋》,《过大孤山小孤山》,《项脊轩志》,《游沙湖》,《滕王阁序》。
另外,将苏教版张溥的《五人墓碑记》、张岱的《西湖七月半》,沪教版苏轼的《石钟山记》,北京版刘基的《活水源记》,原人教版试验修订本姚鼐的《登泰山记》,以及慧远的《游石门诗序》、王维的《山中与裴秀才迪书》、徐霞客的《游麻叶洞记》三篇,共计八篇作为补充篇目。
两部分合起来共三十二篇。以两个阅读内容作为重点:第一,以高中作品为主,第二,以游记的内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为重。
三、古代游记散文的特点和类型 因为对古代游记散文的认识不同,导致学者们归纳其特点也不尽相同。巩滨先生认为游记散文有五个特点,分别是“片断性、抒情性、美感性、知识性、形式多样性”;王立群教授抓住山水游记的特性,界定游记散文应具有三个文体要素,即“游踪、景观、情感”;梅新林教授认为游记文学不仅是一种文学文本,也是一种文化文本,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因而游记文学具有七种文化特征,即“哲学指向”、“政治指向”、“宗教指向”、“道德指向”、“科学指向”、“民俗指向”和“文化指向”,应该说梅先生的概括既有高度,也很精准。
站在语文教育的角度,我们认为游记散文应该具有以下三个特征:
第一,以纪游为基础,不管这纪游是真实的,还是虚幻的,它都应属于游记散文的内容;
第二,以叙述、描写见长,游记散文应该以叙述和描写为其基本表达方式,有的游记散文可能兼有议论,没关系,它的主要表达方式肯定还是叙述和描写,否则,这议论就成了空谈;
第三,一定要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或思考认识,不能纯粹是客观纪实的,否则就是历史资料,而不是散文作品。
游记散文的类型并不复杂,大概有这样几个:
第一类是“赋”。“赋”的特点是讲究铺排,讲究文辞,因此“赋”一般都是用骈体文写成,后期的“赋”也有骈散结合的。司马相如的《上林赋》,杜牧的《阿旁宫赋》,苏轼的前后《赤壁赋》等都是游记散文中“赋”的代表。
第二类是“书”。“书”就是书信,古人称之为“尺牍”,因为是书信,就不太可能写得很长,因此“书”的篇幅一般都比较短小,字数不多,像初中学过的吴均的《与朱元思书》、陶弘景的《答谢中书书》、王维的《山中与裴秀才迪书》都是写景状物的名篇,篇幅都很短小,《答谢中书书》全篇不足百字,但都是好文章。
第三类是“序”。“序”就是序言,它常常放在一本书或一组文章的前头,用以介绍出版或发表书本的目的、内容、特点、前后经过,交代作者写作的缘由。因为功能所限,所以偏于写景状物的序言并不多,像王羲之《兰亭集序》这样的“序言式”的游记散文名篇,是可遇不可求的,因此孤篇就成为高峰。东晋居住庐山的一群和尚写了一组“游石门诗”,慧远为其写了一篇序言,这就是《游石门诗序》,尽管是一篇序言,但也是很不错的一篇山水游记。
第四类是“记”。“记”是游记散文中篇目最多的,也是质量较高的。“记”是游记散文的本体特征和文体特征,一切游记散文都离不开“记”。“记”因为彻底拜托了文体的束缚,不再受制于“赋”、“书”和“序”的文体限制,所以“记”可长可短,有话则长,无话则短,短的像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全文87个字,长的如陆游的《入蜀记》全文一共有六卷,也就是六篇,每篇约三百字,全文长达一千八百字。表达可叙述,可描写,可抒情,可议论,内容可纪实,可想象,手法可铺排,可白描,可修辞,句式可散,可骈,可骈散结合,灵活自由,挥洒自如。以“记”为题的散文名篇很多,虚构想象的有《桃花源记》、《岳阳楼记》,偏于写景状物的有《活水源记》《游麻叶洞记》,兼有叙述、描写、抒情和议论的有《醉翁亭记》,《五人墓碑记》,以叙述描写作为基础,但重在说理的有《游褒禅山记》《石钟山记》,着重表现个人情怀的有《湖心亭看雪》《西湖七月半》等。以“记”为题的散文,在唐代和明代更是出现了偏重于文学抒怀的诗人游记和偏重于考查地形地貌的地理学家游记,前者如柳宗元的《永州八记》,后者如徐霞客的《徐霞客游记》;前者是诗人,着重于抒怀,后者学者,着重是考察,但二人都对自然山水作了很细致很有特点的叙述和描写,这标志着游记散文的成熟。
四、古代游记散文的发展脉络 关于古代游记散文的发展脉络,要探讨清楚两个问题,第一,基本发展脉络,第二,游记散文何以兴起。
第一,游记散文发展的基本脉络。
梅新林教授认为我国古代游记文学大致上经历了五个阶段,即魏晋的诞生期、唐代的成熟期、宋代的高峰期、元明的复兴期和清代的衰变期。我认为,游记散文的发展脉络也大致与此相同。梅先生认为,魏晋时期玄学兴起,使自然山水和人都得到了解放,人们开始对自然山水进行审美认识,游记文学开始出现,真正意义上的游记散文也就出现在这个时期。到了唐代,古文运动兴起,客观上推动了游记散文的发展,一批诗人集中写作游记,这标志着游记散文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到了宋代,欧阳修承接唐代古文运动,再兴古文运动高潮,程灏、程颐和朱熹等一批理学家推儒学,兴理学,所以这一时期山水游记表现为诗人游记和哲人游记并置的局面,许多游记打上了尚理的印迹,于是宋代成为中国游记散文的发展高峰。这个时期游记散文明星灿烂,游记散文文体空前活跃。梅先生甚至认为,前后《赤壁赋》更可以说是宋代游记散文乃至整个中国游记文学最辉煌的诗篇。明代由于公安派袁宏道提倡“性灵说”,受其影响,游记文学转向才人游记,一些人在文章中独抒性灵,尚真、尚俗、尚趣,终于使晚明小品成为一道霞光,它与徐霞客的学者游记成为明代游记散文复兴的重要标志。清代游记散文走向衰变,诗人游记彻底堙没,哲人游记不再波澜,才人游记难成潮流,只有学人游记在顽强挣扎,桐城派作家姚鼐的《登泰山记》是清代游记散文的最高成就。
第二,游记散文何以兴起。对我国古代游记散文的起始期,学者们意见比较一致,都认为真正的游记散文始于魏晋的山水纪游。梅新林、王立群、巩滨三位先生都持这一观点。
梅新林先生从发生学的角度诠释了山水游记何以兴起的缘由。他说,玄学的兴起,把人和自然从功利主义的束缚下解放出来,予人以超越性的品格,还自然以本来面目,促成山水意识的觉醒,为游记散文的发展提供了深层动力。的确,玄学的最基本命题就是宇宙本体论思辨,像玄学的开山之祖何晏、王弼。他们从老庄的思想中找依据,创立“本无论”。他们认为,世界本于物,作为人应该把目光从外部世界转向人的内部存在,这样才可以超越万有,以一种审美的态度观照万物,体验人生,从而获得超脱。魏晋时期的游记散文,基本上都体现了人与自然山水同构的倾向,他们基本上扭转了以前“山水比德”和“天人感应”的思想,把自然和人放到同等的平台上,一起关照,山水映照人的潇洒,人欣赏山水的洒脱。
王立群先生着重从山水与人的关系角度解释了山水游记得以兴起的原因。他说,文章的产生必须具备两个基本因素,主体和客体。山水游记的主体就是模山范水的作者,客体就是自然的山水,这两者都必须独立出来,山水游记才可能产生。但在魏晋之前,这两者都不具有独立性。
王立群说,远古时期,人们对自然山水是顶礼膜拜的,敬畏心理占据主要位置,谈不上审美,只有图腾。春秋时期,孔子创立了“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美学命题,把人的道德伦理和儒家的理想人格寄托在山水之上,山水是功用的,没有审美。汉代大儒董仲舒继承了孔子的思想,在“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的基础上,提出了“天人感应”说,为人与自然山水之间建立了一套完整的伦理道德系统。以上两点基本上都是“山水比德”的思路,山水没有独立,人格也没有独立,这就是先秦两汉时期人们对自然山水的基本态度。
到了魏晋时期就不一样,一方面,玄学兴起,一方面,佛学引进,这两种思想都强调人应该从外在的客观世界转向人内在的客观存在,所谓“世界本无”和“四大皆空”就是这两种思想的集中代表,从而在理论和形式上为人和自然山水的双重解放准备了条件。当然,魏晋时期的社会**,客观上也启发人们寻求精神转向。这一些就是山水游记得以兴起的主要原因。
五、山水里到底有什么——古代游记散文的主要内容和思想感情
读古代山水游记散文,总有一个问题悬在心头——这些山水里到底隐藏着什么,何以这些文人墨客如此痴迷徜徉于山水之间?
禅宗公案里有一个故事或许能帮助我们解开文人藏在山水里的秘密。
青原惟信不远千里,去向黄龙祖心请教如何才能得道。黄龙祖心问:你上山时,看到了什么?青原惟信答:看见了山和水。黄龙祖心说:你回去吧!过了几年,青原惟信又来了,黄龙祖心还是问那一句话:你上山的途中,看见了什么?青原惟信回答说:既没有看见山,也没有看见水。黄龙祖心仍然说:你回去吧。还是没留下他。又过了几年,青原惟信又来了,黄龙祖心还是问那一句话:你上山来,看见了什么?青原惟信说:山还是山,水还是水。黄龙祖心脸上露出了笑容,说:你不用到我这儿来了,你回去吧!青原惟信也笑了,心下明白——我已经得道了。(见《禅语三百则》江西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原来我们的文人,同青原惟信一样,既在山水里看到了美丽、挺秀、超拔、奇怪、幽微,又在山水里看到了非山水所能承载的东西,这就是入世的牵挂、个人的性情、神秘的学理等等。所谓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就是既依赖于山水,又超脱于山水,在山水里看到了超脱的人生万象。这真是一种奇妙的高峰体验。
既然这样,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些名篇佳构,看看文人们在字里行间隐藏了怎样的心灵气象和情理密码吧。
第一,山水自有格,无处不成景。山水自魏晋以后随着人的解放,也一洗身上的污泥浊水,褪去了实际的、理论的、功用的一切光环,尤其是褪去了“山水比德”和“天人感应”的光环,回归了大自然,成为了一个自足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人们第一次发现,这里有自足的的美丽和清净。许多人沉浸在这个世界中,娱情山水,陶醉其中,并且用生花妙笔,极尽所能地去描绘它,赞美它。吴均的《与朱元思书》、陶弘景的《答谢中书书》、王维的《山中与裴秀才迪书》、袁宏道的《满井游记》等都是这样的名篇。我们选《答谢中书书》一起来分析一下: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全文一共68个字,简洁之至,游记散文中,只有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能与之比肩。据说,这里的山川就是永嘉的山水。永嘉山水,自古以来,秀甲天下。永嘉,即现在浙江的温州,号称中国东南山水第一县。唐代诗人孟浩然有诗云:“借问同舟客,何时到永嘉?”盼望一睹永嘉山水的奇秀,心情十分急切。宋代大文豪苏东坡则赞叹说:“自言长官如灵运,能使江山似永嘉!”谢灵运自贬谪永嘉之后,遂使永嘉山水名扬天下,从此中国诗国就新增了一块领土——山水诗!永嘉山水与谢灵运的山水诗相映生辉。
还是回到这篇小文章中来。在这篇小文章中,作者极尽描绘之能事,将永嘉的山水描写得似一个人间仙境。全文扣住一个美字,纵横上下,晨霞晚照,或入高云,或见清流,或描绘夕阳渐落西山,或亲睹小鱼跳跃泉中,一幅美妙的、不见丝毫尘俗的山水之画,独立于魏晋**的时局之外。在写法上,作者偶对骈俪,极力体现中国思维。这正是中国先期游记散文的特征,也为后世山水游记的写作提供了模山范水的母本。人们——尤其是读书人,终于撇开政局的动荡和社会的昏暗,找到了一块互相取悦的神奇天地,从此,他们沉浸其中,暂时忘掉了尘俗的纠缠和社会的危险。美丽的山水终于成为人们乐以忘忧的圣地。
第二,山水自有情,人间牵挂真。山水虽然自然自足,但并非是世外桃源,它始终活跃在人们心中,尤其是士人心中。说穿了,士人尽管徜徉山水,能偷来片刻的欢愉,但他们终归心系民间疾苦,难忘入世的责任和抱负。他们到底惦记着民间了!这样的散文占据了游记散文的较多篇目,且名篇众多。像《桃花源记》、《岳阳楼记》、《醉翁亭记》、《滕王阁序》等都是。
《桃花源记》一文中,一句“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还是暴露了诗人的全部秘密。陶渊明先生纵然移情在世外桃源里,也没有忘记生他养他的苦难家园。范仲淹,这位北宋初期的重臣,在描写山水之美之后,仍然不忘“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不忘“是进亦忧,退亦忧”,不忘“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济世安民的情怀,不仅令当时人动容,而且感动千古。欧阳修,即便是冤造贬谪,纵情山水,也要与民同乐,践行了孟子心仪的“民惟邦本”的理想主义的儒家思想。
我们还是重点来说说王勃的《滕王阁序》吧。在这篇被学生称之为“注释比原文还要长”的骈体文名篇中,王勃这位“才倾陆海,情洒潘江”的“初唐四杰”老大,借滕王阁落成之际,浇自己心中块垒,不仅尽情挥洒了汪洋恣肆的才情,而且对怀才不遇、无路请缨的政治遭遇也一吐为快。同许多游记散文一样,这篇文章也是先极尽描绘滕王阁周围的美景,再借景抒情。你看,滕王阁多美啊,滕王阁周围的景象多么雄奇壮阔啊!“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这是地理位置的优越;“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这是滕王阁的高俊挺拔,“云销雨霁,彩彻区明”,这是滕王阁的千变万化;“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在这里,彩霞自上而下流动,孤鹜自下而上翻飞;青天碧水,万象空明,天水相接,上下一片,真是美妙绝伦啊!难怪成为千古名句。作者写完了自然之景,又将笔触转移到人文之景上,“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这是对东晋士人洒脱人生的艳羡;“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这是终不难忘怀于仕途的心迹流露。“嗟呼!时运不济,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怀才不遇、无路请缨的深广忧愤终于如大江大海,倾泻而下,一览无遗。但即便是这样,作者也仍然没有忘记少年的抱负,就像陶渊明一生都放不下“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的凌云壮志一样,他要“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何其豪迈的入世情怀啊,真令人感动!我们的文人就是这样,即使是在山水里,也仍然没有忘记人间,山水自有情,人间牵挂真。
第三,山水照人影,情性付流云。中国文人不管写什么样的文字,从来没有忘记搁进自己的性情。山水游记也是如此。比如,庄子和惠施走到濠梁边,看到一条小鱼,庄子看着水里的小鱼说:“小鱼在水里悠然自得,多么快乐啊。”惠施说:“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呢?”庄子说:“你不是我,你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呢?”惠施说:“我不是你,固然不知道你;你不是鱼,所以也没法知道鱼是不是快乐。”庄子说:“请回到我们开头的话题。你说‘你怎么知道鱼快乐’这句话,这就表明你已经肯定了我知道鱼的快乐了。”说实话,从逻辑学的角度讲,惠施是对的,庄子有点诡辩。但换一个角度看,我们又发现,惠施是多么死板,而庄子是多么潇洒。惠施是求知,庄子是审美;求知所以要逼真,审美所以能超脱;求知是问学,所以绝断性情,审美是移情,所以浸润性情。所以庄子的“濠梁之辩”是性情之作,是因感受到小鱼的快乐而快乐的佳作。
魏晋时期有一个故事,知识分子都很羡慕。这就是“雪夜访戴”。传说,一天晚上下大雪,王子猷从睡梦中醒来,打开窗户,发现外面一片银装素裹,于是命令仆人上酒。王先生一边慢步,一边吟诵着左思的《招隐诗》。忽然间就想到了老朋友戴逵,当时戴逵远在曹娥江上游的剡县,一时兴起,就命令仆人备船,要去见一见这位友人。经过一夜的行船,到了戴逵门前,却又不进去了,抽身而返。仆人问其故,他说:“我乘兴而来,兴尽而归,为什么一定要见戴逵呢?”这真是潇洒啊!王子猷雪夜访友只不过是一种形式,他享受的是访友的过程,冰雪之夜,兴尽而止,兴尽而返,何其乐哉!至于要不要见老朋友,全凭自己的高兴,与戴逵又有多少关系呢?
性情山水,我以为最高成就当属晚明张岱的《陶庵梦忆》和《西湖梦寻》。有人说,游记散文的最高成就是苏轼的前后《赤壁赋》,此说有一定的道理,从文学性、思想性等角度来说,游记散文超过前后《赤壁赋》的似乎还没有。但如果从性情的角度考察,则又不然,苏轼的《赤壁赋》毕竟受宋代尚理风气的影响,作品中说理过多,题旨稍过沉重,不像张岱的作品,那么轻快、明丽、好玩,完全是“兴尽而止,兴尽而返”的情性之作。比如《西湖七月半》中有这样的句子:
其一,小船轻幌,净几暖炉,茶铛旋煮,素瓷静递,好友佳人,邀月同坐,或匿影树下,或逃嚣里湖,看月而人不见其看月之态,亦不作意看月者,看之。
作者说,西湖七月半其实没有什么可看的,要看,就看看其中游湖看月的人吧。这里写的是第五种人,他们喝着慢茶,陪着美女,隐匿树下,力避喧嚣,说是在看月,其实也不刻意,人们也看不见他们的神情,他们实际上是一群“文人雅士”。过了一会儿,作者舍周登岸,招呼朋友,饮酒乐甚,赏月之景一下子就从前面的嘈杂变得优雅:
此时月如镜新磨,山复整妆,湖复颒面,向之浅斟低唱者出,匿影树下者亦出。吾辈往通声气,拉与同坐。韵友来,名妓至,杯箸安,竹肉发。月色苍凉,东方将白,客方散去。吾辈纵舟,酣睡于十里荷花之中,香气拍人,清梦甚惬。
这是一种名士之乐。三五好友,素瓷煮茶,美女相陪,“往通声气”,吹拉欢歌,通宵达旦,“不知东方之既白”。七月半是“鬼节”,杭州西湖有盂兰盆佛会,为信徒们诵经忏悔,以超度其祖先亡灵,所以杭州人有七月半游湖的风气。作为一个没落贵族,张岱感受着明朝覆亡的气息,感受着家世繁华不再的落寞,他选择这样一个时间游湖赏月,可能也有一点排遣忧愁苦闷之意吧。但好在作者并没有刻意传达这种情绪,更多的是娱情山水,交际移情。因此,文人雅士之乐就表现得十分充分。他们完全不同于前面的达官贵人、名媛闺秀、名妓闲僧和市井之徒,他们似乎看月,似乎又不看月,他们“得之心而寓之游”也。著名历史学家史景迁说,“在张岱眼中,生活多是光彩夺目的,审美乃是人间至真”(《前朝梦忆——张岱的浮华与苍凉》,史景迁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9月版),这是真懂张岱的至理名言。的确,张岱的性情,就在于山水之乐的恣意中,时间也拿不走。
第四,天地有大美,理趣各分舒。先前的山水游记,无论怎么写,抒情性是其基本特点,鲜有人在山水中议论,或者借助“游览”讲道理。受宋代理学的影响,宋代的大文豪苏轼、著名改革家王安石,居然在山水里找到了“理趣”,这就是大家非常熟悉的《石钟山记》和《游褒禅山记》。
苏轼的游记散文并不注重说理,言情仍然是其散文的基本特色,它保留了一个诗人的抒情特点,比如《记承天寺夜游》、前后《赤壁赋》等,这些游记容情、景、理三者于一炉,烩儒、释、道三家于一篇,纵横开阖,山下古今,既有对历史的追索,也有对生命的拷问,眼界打开处,是江海广阔,心灵痛切处,是生死大悟,但《石钟山记》是一个例外。在这篇文章中,作者先用一个“疑”字悬起全文,既怀疑郦道元的简略,尤怀疑李渤的浅陋,于是月夜深入潭下,想一探究竟。通过实地考察,他得出结论,郦道元说的“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基本上是对的,只是有些简略,而李渤说的“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桴止响腾,余韵徐歇”,就有些不可信了,最后作者发出议论,说“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通篇文章由一个疑问起,用一个道理作结,其意显然不在于抒情或者描写,而在于说理。不过,我认为这篇文章最值得欣赏的,恰恰不是作者着意讲述的道理,而是他旷绝古今的文学才华,这就是对潭下水、石、风相搏的生动描写,“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舟人大恐。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澹澎湃而为此也。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描写逼真细致,绘声绘形,给人身临其境之感,真是好文章!
王安石则不同,他的散文主要用来说理,即便是写一封书信,他也要讲讲道理,如《答司马谏议书》,《游褒禅山记》就更是重在说理了。一般来说,纪游总要对所游山水或地方详加记述或极尽描写,许多山水散文都是这样写作的,但王安石不同,他的纪游文字近似于苛刻的说明,严谨、干净、丝毫不加修饰,比如“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这是写由前洞上山,进入后洞,除了一个“窈然”稍微有点修饰外,其余的文字全部都是说明,且惜字如金。为什么要写成这样,原来是为了后面的议论,“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后洞深处,
第三篇:古代山水游记类散文
中国古代山水游记以描山画水、传达山川神貌为主;同时在描写见闻中又包含着作者的独特感受,常常熔叙述、描写、抒情、议论于一炉,具有独特的文学魅力,其数量之多,质量之高,让人叹为观止,对现代游记散文也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
古代山水游记类散文
1游东山记
杨士奇
洪武乙亥,余客武昌。武昌蒋隐溪先生,年已八十余,好道家书。其子立恭,能诗。皆意度阔略。然深自晦匿,不妄交游,独与余相得也。
是岁三月朔,余三人者,携童子四五人,载酒肴出游。天未明东行,过洪山寺二里许,折北,穿小径可十里,度松林,涉涧。涧水澄澈,深处可浮小舟。旁有盘石,客坐十数人。松柏竹树之阴,森布蒙密。时风日和畅,草木之葩烂然,香气拂拂袅衣,禽鸟之声不一类。遂扫石而坐。
坐久,闻鸡犬吠。余招立恭起,东行数十步,过小岗,田畴平洐弥望,有茅屋十数家,遂造焉。一叟七十余岁,素发如雪,被两肩,容色腴泽,类饮酒者。延余两人坐。牖下有书数帙,立恭探得《列子》,余得《白虎通》,皆欲取而难于言。叟识其意,曰:“老夫无用也。”各怀之而出。
还坐石上,指顾童子摘芋叶为盘,载肉。立恭举匏注酒,传觞数行。立恭赋七言近体诗一章,余和之。酒半,有骑而过者,余故人武昌左护卫李千户也,骇而笑,不下马,径驰去。须臾,具盛馔,及一道士皆来,遂共酌。遭士出《太乙真人图》求诗。余赋五言古体一章,书之。立恭不作,但酌酒饮道士不已。道士不能胜,降跽谢过,众皆大笑。李出琵琶弹数曲。立恭折竹,窍而吹之,作洞箫声。隐溪歌费无隐《苏武慢》。道士起舞蹁跹,两童子拍手跳跃随其后。已而道士复揖立恭曰:“奈何不与道士诗?”立恭援笔书数绝句,语益奇,遂复酌,余与立恭饮,少皆醉。
已而夕阳距西峰仅丈许,隐溪呼余还,曰:“乐其无已乎?”遂与李及道士别,中道隐指道旁冈麓顾余曰:“是吾营乐丘处也。”又指道旁桃花语余曰:“明年看花时索我于此。”
既归,立恭曰:“是游宜有记。”属未暇也。
是冬,隐溪卒,余哭之。明年寒食,与立恭豫约诣墓下。及期余病,不果行。未几余归庐陵过立恭宿别始命笔追记之未毕立恭取读恸哭;余亦泣下,遂罢。然念蒋氏父子交好之厚,且在武昌山水之游屡矣,而乐无加乎此,故勉终记之。手录一通,遗立恭。
既游之明年,八月戊子记。
【参考译文】
洪武二十八年,我旅居武昌。武昌有位蒋隐溪先生,祖上也是我们庐陵人,已经八十多岁,爱读道家书。儿子立恭会写诗。父子二人都是气度旷达的人,平日深居简出,隐藏自己的和才气,不随便与人来往,只和我情投意合。
这年三月初一,我们三人带着四五个童仆,携带酒食,出门远游。天海每有亮,朝东走,走过洪山寺二里左右,向北拐,走小路大约十里,穿松林,趟水过山涧。涧水清澈,伸出可以泛小舟。溪边一块大圆石,能坐十几个人。古松翠竹,绿阴掩映,十分茂密。这时风和日丽,野草与树木的花朵盛开,香气飘拂沾染衣裳袭人,百鸟争鸣。因此动手清扫石面,坐在上面。
坐了许久,听见鸡叫声。我招呼立恭起身,向东走了几十步,翻过了一道山冈,只见田野平坦广阔,近处有十几间茅舍。因此前去拜访。一位约有七十多岁的老者,长常的头发像雪一样白,披落在双肩,面容红润光泽,好像是会饮酒的人。老者邀请我们老人坐下。窗下有几套书。立恭抽出一册《列子》,我拿起一部《白虎通》,都想把书带走却不便开口索取。老人看出了我们的心思说:“这两部书我没有用处。”因此,我们两人各自将书揣在怀里,告辞离开。
回到石上坐下,分派童子摘来芋叶当盘子,把肉放在上面。立恭举起葫芦酌酒,传递就被依次喝了几轮,立恭乘兴写了一首七言近体诗,我和了一首。酒喝到一半,有一个骑马经过的人,竟是我的老朋友无偿左护卫李千户。他先是感到惊讶,相视一笑,却并不停留,径直驱马离开。不久,便备办了丰盛的酒菜,带着一位五言古诗。立恭不写,只一味地向道士敬酒。道士不能经受,躬身告饶,引起众人捧腹大笑。李千户取出琵琶连弹数曲。立恭谒折断了一根竹子,钻了几个孔,吹奏起来,发出洞箫般悦耳的声音。隐溪老先生谒忍不住唱了一阕费无隐的《苏武慢》。道士翩翩起舞,两个童仆谒跟在他后面拍着手跳了起来。之后,道士再次拱手行礼问立恭:“先生为什么不肯为贫道赋诗?”立恭提笔写了几首绝句,诗句更加新奇。因此重新喝酒,我喝立恭酒量不大,都有些醉意。
不久太阳西下,距离溪边山峰只剩一丈多了,隐溪先生唤回我俩,说:“玩乐难道没有止境嘛?”因此,我们和李千户、道士拱手作别。途中,隐溪先生指着道旁山冈脚下,回头对我说:“这里就是我修建坟墓的地方。”又指着路边的桃树嘱咐我:“明年赏桃花时就到这里来找我吧。”
回来之后,立恭对我说:“这次游览可得写篇游记。”可是当时我没有闲暇写作此文。
这年冬天,隐溪先生竟黯然长逝。我痛苦哀悼。第二年寒食节,与立恭相约去给老人家扫墓。没想到哪时我又闹了一场病,未能追记东山之行。过了不久,我将要返回庐陵,临行特地到立恭府上留宿话别,这才动手追记东山之行。没有写完,立恭拿去读,边读边哭,我也忍不住潸然泪下,因此再次搁笔。但是相对奥自己往日与蒋氏父子交好深厚,而且在武昌逗留期送给立恭。
东山春游的第二年,八月初三日记。
古代山水游记类散文
2游丰乐醉翁亭记
(明)王思任
是时辛丑觐还,以为两亭馆我而宇之矣。有檄,趣令视事,风流一阻。癸卯入觐,必游之。突骑而上丰乐亭,门生孙教孝廉养冲氏亟觞之。看东坡书记,遒峻耸洁可爱。登保丰堂,谒五贤祠,然不如门额之豁。上醒心亭,读曾子固①记,望去古木层槎,有邃可讨,而予之意不欲傍及,乃步过薛老桥,上酿泉之槛,酌酿泉。寻入欧门,上醉翁亭。又游意在亭,经见梅亭,阅玻璃亭,而止于老梅亭,梅是东坡手植。予意两亭即胜,此外断不可亭。一官一亭,一亭一扁,然则何时而已?欲与欧公斗力耶?而或又作一解酲亭,以效翻驳之局,腐鄙可厌。还访智仙庵,欲进开化寺,放于琅玡,从者暮之,遂去。
滁阳诸山,视吾家岩壑,不啻数坡垞②耳,有欧、苏二老足目其间,遂与海内争千古,岂非人哉?读永叔亭记,白发太守与老稚辈欢游,几有灵台华胥之意,是必有所以乐之而后能乐之也。先生谪茶陵时,索《史记》,不得读,深恨谳辞之非,则其所以守滁者,必不在陶然兀然之内也。一进士左官,写以为蘧舍③,其贤者诗酒于烟云水石之前,然叫骂怨咨耳热之后,终当介介。先生以馆阁暂麾,淡然忘所处,若制其家圃然者,此其得失物我之际,襟度何似耶?且夫誉其民以丰乐,是见任官自立碑也。醉翁可亭乎?扁墨初干,而浮躁至矣。先生岂不能正名方号,而顾乐之不嫌、醉之不忌也。其所为亭者,非盖非敛,故其所命者不嫌不忌耳。而崔文敏犹议及之,以为不教民莳种,而导之饮。嗟呼!先生有知,岂不笑脱颐也哉?子瞻得其解,特书大书,明已为先生门下士,不可辞书。座主④门生,古心远矣。予与君其憬然存斯游也。
(选自《明代散文名篇集粹》,有删节)
【参考译文】
辛丑那年面君回来,由于两亭(丰乐亭、醉翁亭)官员接待我,让我住下来(游玩)。适逢有公文,命令催促我尽快赴任,我洒脱放逸的兴致全被阻断了。我打算趁癸卯年入朝见君的机会,定要游玩一下丰乐醉翁亭。我们骑快马登上丰乐亭,门生孙教、举人养冲氏反复地请我饮酒。观赏苏东坡书写的“丰乐亭记”,笔力雄健超拔飘逸可爱。登保丰堂,拜谒五贤祠,却不如门额之开阔。登上醒心亭,读曾子固《醒心亭记》,放眼望去庭外古树枝丫层层叠叠,倒也深邃值得探看,而我内心并不想旁及其它景点,因此走过薛老桥,登上酿泉井台,品尝酿泉之水。不一会儿直入欧门,登上醉翁亭。又游玩了意在亭,途中观看了梅亭,观赏玻璃亭,而最后到了老梅亭,梅是东坡亲手栽植的。我认为丰乐亭醉翁亭两亭是名胜古迹,此外断不可以再建亭子。一个官员就建一座亭子,一座亭子就有一个牌匾,既然这样,那么什么时候才能停止呢?是想和欧阳修争高下吗?如果有人又建一座解酲亭,来效仿古代反驳文章成名的圈套,就迂腐鄙陋令人厌恶了。返程时拜访了智仙庵,想拜进开化寺,在琅玡纵情游玩,随行的人认为天色已暗,就离开了。
滁水北岸的群山,跟我家乡的山崖沟壑相比,只不过是几处小土丘而已,(然而)有欧阳修、苏东坡二老涉足骋目其间,就可以与天下胜景比千古价值,难道不是名人效应吗?读欧阳修《醉翁亭记》,白发太守与老人孩童一起高兴游玩,差不多就是上古理想之国的风采,这定是有欢乐游玩的原因而后才能欢乐游玩的啊。先生贬谪到茶陵的时候,寻找《史记》,不能读下去,非常怨恨议罪之辞的荒唐,所以先生用来治理滁州的理念,定不在闲适欢乐昏然无知之内啊。全部升官或者降职,都把它当做转换旅舍(写:移置),那些(所谓)贤能的人在烟云水石前作诗饮酒,然而叫骂怨恨叹息酒酣耳热之后,最终还是不能忘怀。先生以中央大臣身份暂时治理滁州,淡然忘记自身处境,好像是管理自己的家园那样,这种忘怀得失没有物我区分的表现,襟怀气度哪像被贬之人?再说用丰乐夸赞他的老百姓,这是现任官为自己立碑啊。醉翁可修建亭子吗?亭匾墨迹初干,可是轻浮急躁的议论已经到来矣。先生难道不可以(为自己)辨正名分(正、方:使动用法)吗,(题名)却反而不嫌“乐”、不忌讳“醉”。他修筑的亭子的原因,不是为了超越别人,不是为了敛名,所以他给亭子命名就不嫌弃不忌讳了。而崔文敏还议论这些,认为是不教育百姓栽种,却诱导他们喝酒。哎!先生地下有知,岂不是要笑脱了下巴?苏东坡领悟了欧先生的见解,所以特书大书,表明自己是先生门下的学生,不可以推辞题写亭名。他们师生双方,不同凡俗的古人的思想太深远了啊。我与养冲君在这次游玩中终于醒悟了这些道理。
第四篇:著名爬山游记散文
“因为,山就在那边。”一位年迈的登山家这样说道。也许在爱好登山的人们眼中,在登山过程中,会有许许多多关于人生的感慨,而爬上了顶峰就可以饱览美景。人生同样也是这样苦尽甘来呀。而黄山自古因风景秀丽而闻名,就让我们随着作者们的脚步,去感受苦尽甘来的历程吧。接下来小编为你带来著名爬山游记散文五篇,希望对你有帮助。
1、《一个人行走——黄山游记》
辛卯仲秋,余到杭州培训班,有幸赴黄山一游,怪石、奇松、云海、温泉谓为“四绝”宛若天上人间,美不胜收,感物伤怀,为文以记之。
虽然已是仲秋,但是杭州的天气仍然让我们这些北方人感受不到丝毫的凉意,培训的课程已接近尾声,警院培训中心组织全体学员去安徽黄山游玩,得此消息大家为之一振。“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黄山有太多的东西让人神往了。
在一片晨光中,我们出发了。透过明亮的车窗,路边一排风格各异欧式小楼映入眼帘,那不是别墅区,而是当地的农民房。高度的城市化是中国农村的未来吗?“江浙农民的富庶,是可复制的吗?换言之中国近十亿农民能通过此种方式走向共同富裕吗?在沉沉思考中我睡着了。
醒来时,车已进入安徽境内。路边的民房,皆白墙黑瓦,两侧山墙砌有高高的骑马墙,这就是典型的徽派建筑,最让人称奇的是这些房屋的窗户都开得比较小而离地都比较高,据说这种建筑格局是深有讲究的,安徽古称徽州,自古山多而地贫,故成年男子多外出经商,远行前父母为其娶一女子为妻,意为留根。那高墙小窗加大了攀爬难度,是为家中的女子能更好的守节,在“浩荡山河男儿壮志,冷清清院落女儿无趣”唏嘘感叹中,黄山已近在眼前了。
在黄山的南大门,一处名为皖乡一楼的餐馆用过午饭,我们换乘小巴上了盘山公路。空气中弥漫着丝丝甜味,抚摸着每一寸肌肤,润润的,爽爽的,心也随之舒展开来。蜿蜒蛇行的盘山公路险峻异常,在频繁的转弯中,我看到劲拔松树,还有那漫山绿竹,真是苍山如画,翠竹如海。
在一个远山如黛,意韵悠然的地方我们下了车,环顾四周,在一片片翠竹的掩映下,碧池如玉,散落在蜿蜒的山谷巨石之中。眼前就有“天下名泉”之称的黄山老温泉口了,只见一桥飞架于山间,桥下溪水潺潺,桥为双拱石桥,桥身有三字曰“名泉桥”,虽不知此桥始建于何年何月,但是从桥身的古朴与沧桑中,可见其历史之悠远。由此向东不远是明代旅行家徐霞客的石像,徐霞客目光炯炯凝视远方,果断中透着刚毅,想为此像必为名家之做。徐老先生赞黄山曰“游黄山天无下山”,多年以来,好多人都在想是黄山美景成就了徐老生的游记,还是徐老先生的游记成就黄山的美名呢。
沿着逶迤的山路,我们缓缓前行,前方的山上有一瀑布飞溅而下,在时隐时现的阳光下泛着若有若无的五彩光韵。两只小猴端坐于其间,大家顿时兴奋起来,有人向小猴招手,有人要给小猴食。不料此举被导游立即喝止,原来黄山的猴子是纯野生的,这两只是出来侦察的,如果发现有食物会唤大队猴子来抢夺食物,这是很危险的。
因天色已晚,我便匆匆下了山,不过有机会还是会再去登黄山的,那里的风景让我流连忘返。
2、《黄山一游》
因机缘巧合,我终于来到了诗情画意的黄山景点。登山之旅就此展开。走过很长的一段石阶,我们终于到了兹光阁,这里有一块巨大的花岗石碑,上面镌刻着“世界地质公园”几个朱红大字,看来黄山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
兹光阁墨柱青瓦,其重檐式建筑更彰显出中国古建筑独有的神韵,正门的匾额题有“兹光阁”三字,字体大气而端庄,仔细一看,竟是董必武所题。立于兹光阁前向上仰望,只见其身后山峰直入云霄,而苍松翠柏更立险峰之上,宛如一副浑然天成的水墨画直铺于眼前,正当我沉醉此间时,导游唤我们出发了,我们要由此乘玉屏索道,去玉屏楼看黄山奇松之首—迎客松。
在阵阵的轰鸣声,缆车徐徐开动,车窗外景色多彩秀丽,山势陡峭而崎岖,林木葱郁而挺拔,真是“横看成岭侧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奥地利进口的缆车速度很快,根没给我们太多的时间去远眺那些无限美好的风光,不过只十几分钟玉屏楼就在我们眼前了。
走下缆车我们就感到阵阵凉意,山间薄雾蒙蒙,忽见不远外有一巨石宛如大象昴首望天,大气天成,石象前面的迎客松,笼罩在空蒙的山雾中,如身着轻纱的仕女,玉手轻扬,注视着大好河山,于婷婷玉立间尽显其美丽与端庄。诗云:“美目盼兮,巧笑靓兮”我想她一定是在经历了千年风雨,看遍春花秋月之后,才能有此般的淡定与从容。忽然雾散了,人们大声叫了起来,迎客松自云雾中走出,如美人轻撩面纱一般摄人心魄,清秀而温婉,热情而真挚。迎客松周围的石崖上有许多石刻,记得其中一副刻得是“岱宗逊色”,夫岱宗者,泰山也,余以为黄山之美在景色秀丽,东岳之尊在历史厚重,实不可相提并论。
导游又在唤我们了,原来是要带领我们向莲花峰进发,莲花峰海拔1864。8米,拔地摩天,险峭雄奇,而且还经过异常艰险的百步云梯,听过导游的介绍,有人不禁切切私语,萌生退意。余淡然一笑,快步向前,不一会就有人跟了上来,此时行动就是最好的动员,正所谓“乱云飞渡仍从容,无限风光在险峰。”
在我腿微微发酸的时候,我们进抵百步云梯,雾寒风急赶紧取出背包中的衣物穿上,环顾四周,真是景如其名,百步云梯高耸入云,两侧万丈深渊,是登莲花峰最险的一段狭长山道。望着升腾的云雾,忽感腹中饥饿,拿出干粮,胡乱吃了几口,顿觉豪气丛生。我抬头仰望前方的石阶,陡峭异常,几近垂直,狭窄得只容一人通过,手脚并用艰难而上,爬行过半,竟飘起雪花片片,大家进退不得,队伍停在半空,吾人心中胆气顿生,大吼一声“兄弟们上啊!”,一行人等奋力向前冲过云梯天险。狭路相逢,勇者胜,登山如此,人生亦如此。
穿过窄窄的一线天,再向上走不远,见一圆形石碑,上书“黄山莲花峰高程1864。8米”我们终于登上莲花之颠了。立于山颠,方知夫子当年“一览众山小”是何等的豪迈情怀。
“再不下山,就到不了光明顶了”在导游的呼唤中声,我们下山向光明顶进发,“光明顶不是明教总坛吗,原来在这!”有人恍然大悟道“明教的总坛光明顶在昆仑山,那是金庸杜撰的”有学识渊博者更正道。一路上迤逦而行,低头看路,抬头看雾,两边看树,途中有一亭,古朴而雅致,在此小憩只觉人在画中,画中在心中。
傍晚时分,我们终于抵达光明顶。漫步在云蒸霞蔚、烟岚缥缈之中,吾等云云众生好似飞升于琼楼玉宇之间,夜宿光明顶,一夜无眠。
在一片嘈杂声中,我走出光明顶山庄向炼丹台走去,还好人不是很多,我立于台上只见东方一缕红光现于天边。山谷中有大团的云雾飞过,霞光尽染于云雾之上,紫色的云雾如身穿纱衣仙女,飘飞于天上人间。突然,人群骚动起来,原来东方破晓,幽暗的晨光转瞬间即逝,无论是峰峦、松柏、还是游人的身上都披上了万道霞光,人们大声欢呼着,声震云霄。“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此时此刻唯有润公大气磅礴的诗词才能诠释人们的心情。
领略了前山的雄奇,更渴望尽睹后山的秀丽,于是我们向始信峰进发。山中林木郁郁葱葱,清晨的露珠在树叶上闪烁流动,清新而温润的空气氤氲于山谷之中。走出山谷,只见前方,一巨石硕大无比,浑然天成,直立于山颠,名曰飞来石,据说这就是《红楼梦》中幻化为通灵宝玉的顽石。既然宝玉源于此,那么化身黛玉绛朱草又在何方呢。
在西海宾馆的旁边有很大的一块空地,导游说这直升飞机的停机坪,2001年为海主席巡幸黄山而专门兴建的,当年为了修这个停机坪几乎削平半个山头,其工程之浩大可见一斑。
既来之则安之。认清方向,我们朝始信峰进发!“到了始信峰,方信黄山天下奇”。“不到始信峰,不见黄山松”……沿路的黑虎松、连理松、竖琴松、探海松,形态各异,生动形象,更有许多无名松让我连连称奇。原来不过10分钟的路程,我们走了足40分钟,有太多的美景让我们驻足不前。
立于始信峰,我们登顶环顾,云海茫茫、险峻壮观。对面的石笋峰在雾气的笼罩下似一幅刚刚洇过的水墨山水,留张照片以作纪念吧,几张照片的功夫,那山水画就消失得无影无踪,雾越来越大了,我掉队了,只身继续前行。
黄山之处于迷雾,正如我之处于迷茫,在迷茫中我想看清方向终究是徒劳的,唯一的办法就是不断前行,在行进的途中寻找方向,修正方向,终有云开雾散之时,我会看到属于我的风景。看来黄山真的很有灵性,与吾心有戚戚焉。
云开雾散时,我终于找到自己队伍,经云谷索道下山。黄山二日虽然没有如愿尽揽黄山之奇妙,但吾在山水之间感山川之秀丽,思造化之神奇颇有所得。所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也算不旺此行!黄山是羞怯的少女,一如那宏村大家的闺秀躲在阁楼上脉脉含情的窥望;黄山是聪慧的婉娘,洞察了我的心境,陪我雾锁双眉。黄山真的很有灵气。黄山之奇我也许仅仅读过了一页,但无论怎样,她已然不再是一个概念了……
3、《黄山游记》
端午佳节,不想呆在家里,故和友人一起相约游玩黄山,一来可以一洗多日劳苦之烦,二来可以增长见识,开拓视野,再者,因黄山是天下名山,我素来有登临之意,这次正好可以得偿夙愿。我们从清早出发,驱车由沪直赴黄山汤口,颠簸了五个多小时,中午时分抵达汤口镇。
我们早已在皖豫山庄预定了房间,放好了行李,热情好客的老板娘便拿过一张黄山导游图,详细介绍了黄山景点和登山路线,还建议我们利用下午时间去附近的翡翠谷游玩,听说此地是黄山第五绝,素有天下第一丽水之名,也是《藏龙卧虎》的拍摄取景地,于是都想去看看。
稍稍休息片刻,我们便沿着迂回的山路来到翡翠谷。却见佳木茏葱,花草葳蕤,四围皆为青山掩映,一路上树木撑起一片阴凉,把炎热的夏日挡在山外。走不多时,潺潺的流水声已近耳际,一股清流,状如白练,从山谷上面奔泻而下,于低洼处汇聚成池,池水清澈见底,翠绿无比,仿佛一块碧玉溶解在里面似的。此时阳光照过山峰的背影折射在池中,水波跃金,摇曳不定,形成五彩虹霓般回旋着的层层圈环,各种各式奇妙悦目的石卵,嵌在水底,如珍珠,如翡翠,如宝石,令人叹为观止,这就是彩池之名的由来。听说在这个山谷中,这样的彩池大大小小,数达百余。
赞叹之余,我们继续沿着山路向山谷深处进发,越往上走,水声越大,哗哗之声不绝于耳。行不多时眼前豁然一亮,闪出一块开阔的地方,里面矗立一块大石,上书黄色的三个大字“许愿石”,下面缠绕一条铁链,走近一看,铁链上全是大大小小的许愿锁。听人说翡翠谷又称情人谷,到这里许愿祈求冥冥中的一个缘分,是非常的灵验。友人不太相信这个,我还是合十作揖,默默许愿,自觉得灵验与否,另当别论,能将自己的心愿寄托在如此灵山秀水之地,还是十分有意思的事情。
过许愿石之后,山路忽然平坦起来,来到一地,不知何名,却有千百竿翠竹相迎,个个清脆欲滴,宛似一团绿云,遮天蔽日。人身处其中,就仿佛进入了一个清凉的世界,这里没有鸟鸣,也无人语,唯有小溪水从林间潺湲而过,景色美丽极了,也清幽极了!听说《藏龙卧虎》影片中,李慕白和玉娇龙在竹梢打斗的场面便是取景于此,由此可见,导演李安选景的眼光真是高人一筹。剧中李慕白和玉娇龙施展轻功,挥舞宝剑,缠斗在万里竹海之上,犹如两只翩翩而舞的蝴蝶,唯美的画面倾倒了无数影迷。
越往上走,山路愈加陡峭,过了滴雨石,炼丹台,再往上,便无路可行,方知是来至峡谷的最深处。四周岩崖高耸入云,翠峰峥嵘,势如斧削,下面人仰首一望,就如坐井观天。崖上生长着无数小松树,有的斜身探水,有的依山傍石,有的金鸡独立,形态各异。仔细一看,石壁多处地方有水汩汩流出,方才明白山谷中的溪水都是由此汇聚而成。除溪流外,这山谷里巨石林立,奇形怪状,星罗棋布,叫人大开眼界。溪水之畔的一个空旷地方,镌刻了一个红色的大大的‘爱’字,许多游人都坐在这里合影留念。
不一会儿,我们又顺溪水而下,只想去寻找当年玉娇龙深潭寻剑的地方。沿路听见一些游客的欢呼声,一抬头便看到一人乘滑索从山谷上面滑下去了,速度飞快,倏忽不见人影,真是惊险刺激。我们游兴未足,坚持走路,于是抚石依泉,穿过情人桥,再走片刻,便见一座亭子,翼然而立。亭子旁边不远处有一段瀑布,白如匹练,声响淙淙,下面是一潭碧水,绿如翡翠,清澈见底,里面铺着五彩石头,在阳光辉映下,发出奇光异彩,令人炫目。咋看就有些眼熟,好像那里见过似的,再看一边的景点介绍才确信这就是《卧虎藏龙》拍摄取景点之一。影片中李慕白把青冥剑抛入潭中,玉娇龙一跃而下,在潭水之中寻找到了这把宝剑,这段精彩的场景就是这里拍摄的,看过之后,久久无法忘怀。
4、《登黄山》
翌日,晨凝晓露,朝霞散琦。我们一早起来便乘大巴来到云谷寺,这里是黄山的后山,有索道可以上山,不过我们还是选择徒步登山。早就听说黄山卓绝云际,雄峻难以攀登。现在横亘在我们面前的是无穷无尽的石阶,像是一条从天空中落下来的云梯,等着游客们去攀登。背起行囊,开始拾阶而上,心怀激动和虔诚,终于要征服这座千古名山了。听导游讲过,黄山古名黟山,后在唐朝天宝年间,因传说黄帝在此炼丹而得道升天,故更名为黄山,沿用至今。大自然以其鬼斧神工般的大手笔,安排了这一处人间圣境,它有云海五座,犹如五大洋,汹涌澎湃,云海之中,又藏有三十六源,二十四溪,十六泉,还有八潭,四瀑。它也有碧嶂千绕,峭石嶙峋,山岩上巧布奇树异松,珠英琼卉,天下罕见。它有一道温泉,可浴可饮,能治百病。这还不够,它还有各种飞禽走兽,稀世的灵芝,神奇莫测的摄身光。怪不得大旅行家徐霞客登黄山归来后叹道:“登黄山天下无山,观止矣”。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我们的心情正飞扬在黄山绝巅之上,越玩越起劲,个个是逸兴遄飞。今日天朗气清,黄山上游人如织,组团来的,自助游的,考察来的,熙熙攘攘地挤满了山坳小路,我们只得小心翼翼避让开游客,朝着一个又一个景点风尘仆仆。时间过得飞快,走到北海宾馆一看表,已是下午三点,才想起老板娘叮嘱我们一定要去西海大峡谷去看看,那里是新开发的梦幻景区,于是欣然前往。
过了排云亭,丹霞峰,便进入峡谷地带。走不多时,眼前豁然开朗,远处云封雾锁,千岩竞秀,再往脚下一看,骇得差点叫出声来,下面是削壁千仞,山谷幽幽,深不见底,真是奇险无比。所走小路全是从悬崖峭壁之上开凿出来,如云梯,似栈道,更像是一条缠绕在绝壁之上的蛇道,宽不足一米,里面靠石壁,外侧是简陋的护栏,人走在上面,两股战栗,大气也不敢出一口。到这里才明白导游告诫的话:“走路不看景,看景不走路”。若要是谁一不小心,坠落石阶,肯定会掉入万丈深渊,有恐高症的人就更不要来此了。有些地方,险在上面,两座山峰之上悬楞楞挂着一块巨石,似乎随时就要砸下来,而我们必须要走过去,别无他路。胆小的人,走一段路就返回了,胆大的继续前行,走过了一线天,钻入一个洞穴中,潮湿阴冷,竟然还有水不断滴下来,于是不敢久留,出洞又下石阶,来到一座亭子歇息。沿途随处可见奇松苍翠,怪石嶙峋。此时,太阳从云雾中跳出,照射在远处的翠峰之上,如同贴金镀银一般,闪闪发亮,只见大大小小的山峰格外翠绿,又有云海如雪浪滚来滚去,我们宛似处在琼楼玉宇之中,如醉如痴,如梦似幻,真想羽化而登仙。返回的路上,西边的天际,忽然出现了一条七色的彩虹,与满天霞光互相辉映,显得美艳无俦,游客们欢呼赞叹起来,纷纷拍照,真是“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游客竞折腰”。
天色渐渐暗淡下来,已而星月在天,我们到达狮林大酒店,匆匆吃过晚饭,便商议第二天观日出的路线。黄山日出是难得一见的奇景,这里一年四季晴天不到百日,很多人游玩的时候不是雨雪霏霏,就是阴云笼罩,只能遗憾而归,幸亏天公作美,我们遇到了良辰,天气预报说第二天是晴天,日出时间为早上五点10分。再看地图上,狮子峰离我们最近,而且又是观看日出的绝佳位置,于是便把观日出地点定在狮子峰清凉台。
一宿未曾睡踏实,刚到四点,我们立刻起床,奔向狮子峰。这时四周还是漆黑一片,但跟上浩浩荡荡的观日出队伍,根本不用担心走错方向。这队伍里,有男有女,有老有少,大多数是外地游客,还可以见着几个外国友人,自宾馆陆陆续续出发,沿着曲折陡峭的山路,直上,直上,到达狮子峰时,天色已经微亮。“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本来我们觉得自己是最早的,万万没有想到来到清凉台时,已经几乎没有立足之地。山坳里,丛林中,小路上,到处挤满了看客,黑压压一片,比赶集还热闹。各式各样的相机都选取了最佳的拍摄位置,只等着那个火球腾空的一刻。
我们又开始了新的旅程,这一次是直奔光明顶。俗云:“不到光明顶,不见黄山景”,光明顶是黄山第二高峰,华东地区海拔最高的气象站就设在上面。一路上,阳光灿烂,天色晴好,一碧如洗。在城市里居住,从来都没有见过这么蔚蓝的天空,也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多绿色的山峦,我们都有“久困樊笼里,适得返自然”之感。过了啸谷亭,行知亭,看了很多U型山谷,忽然见飞来石赫然在目,昨日还只能从远处朦胧地观望,今天就来到了跟前。这石头大有来历,传说是女娲补天的时候遗留下的一块石头,因为无才补天,被遗弃青埂峰下,后又幻化为宝玉游历人间。石头高十二米左右,宽约三米,矗立在一座石笋般隆起的山峰顶部,仿佛一个神秘的天外来客,不知何时从天而降,无论风吹雨淋,兀自屹立如柱,面对大自然如此杰作,我们不由得赞叹造物主的神奇。这里也是旧版电视剧红楼梦的取景之地,看过该剧的人一定有点眼熟。原来是石兄在此,我们像是遇见了老朋友,激动地登上去拥抱了一下,并且和石兄拍照留念。
来到光明顶,果然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里地势开阔,远远望去,千里江山,俱收眼底;黄山奇景,尽踏足下。黄山气象站高大奇巧,观望台是一个白色的大圆球,远远便可以看到。旁边是光明顶山庄,一些房屋下面有燕子筑巢,还可见许多燕子飞来飞去。很多游客在这里匆忙地摄影,我们静静地伫立在这万仞高峰之上,感受着这里的一切。“荡胸生层云,齐鲁青未了”,这本来是描写泰山的诗句,但用到这里却也恰当。我真想肋生双翼,从这里飞翔出去,飞到那云海中的瀛洲三岛,也许可以遇见仙人浮丘公和王子乔。登高远眺,天都峰宛如擎天的柱子,高于天齐,因传说是群仙所都,天上都会而得名。有俗语说:“不上天都峰,白跑一场空”。可惜今年天都峰封山,我们不能上去了。再观莲花峰,宛似一朵初开的新莲,仰天怒放,云雾缭绕,气象万千。莲花峰是黄山最高峰,可惜因为时间关系,我们也无法去攀登了。
游完光明顶,我们开始下山的征程了。先到海心亭,鳌鱼峰,再走过百步云梯,便来到我们仰慕已久的迎客松前。迎客松破石而出,姿态优美,虬枝伸展向外,犹如好客的主人伸手迎接八方来客,故名。加之其寿越千年,闻名四海,遂被评为十大名松之冠。内侧的石壁上刻有朱德书法:“风景如画”,还有一些其他书法名家的字体,如“一览众山小”,“观止”等。凡是到过这里的游客,必然会和这棵松树合影,游客多的时候,必须要排队才能找个位置拍照。从人气来看,迎客松不言而喻是黄山最走红的大明星。
5、《黄山游记》
一行人说说笑笑,不久便越过入胜亭,仙人指路的石峰,已是遥遥在望。越上山路更加陡峭,不一会儿我们都有点气喘吁吁,汗出,腿酸,才相信古人说的黄山奇险,“飞鸟难逾越,猿猴愁攀登”。饶是现在石阶修得如此整饬,方便登山,我们尚且觉得登山之艰难,古时候这里只是羊肠小道,古人登山的艰险可想而知,所以绝大多数人都未能登临山顶,还未到半山腰,已经是“客怨,仆泣”,于是“不可上,乃止”。
这里的山路崎岖不平,山势奇特,一会儿要走上坡路,于是直上,一会儿又要走下坡路,又得直下,上上下下,山峰越来越险,气温越来越低,空气中透出阴凉,冷风阵阵,云来雾去,我们仿佛走进了世外仙山,隔绝了人间。
虽说我们累得汗流浃背,沿途却见几个挑山工,挑着百来斤的担子,健步如飞,不多时已经走在我们前面了,让我们空手登山者着实汗颜。他们大多皮肤黝黑,有年轻的,也有年纪稍大的,围着汗巾,一根竹扁担深深嵌入肩头的肉里,走起这样的山路,却是如履平地。听人说过,黄山上的食物,用具,都是由这些挑山工一担一担挑上山的,耳听为虚,眼见为实,黄山是属于他们的,看着他们挑着重担,一步一步登山的背影,我们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再往上登,云雾越来越浓,刚才还是阳光明媚,现在却是雨脚奔走,我们就在这阴晴不定的氛围中攀登,汗出,汗干,不知道几个回合,踉跄走过双猫捕鼠,于正午时分终于胜利到达白鹅岭。
心含着喜悦,放眼望去,云水茫茫,雾山苍苍。一阵又一阵的凉风吹过,云雾散去之后,却见山石嵯峨,松篁交翠,真是:“到此已无尘半点,上来更有碧千寻”。
我们休息片刻,吃了点食物,又继续上路。一路上最多见到的便是松树,名贵的有黑虎松、连理松和异萝松,还有一棵最著名的松树--迎客松,是黄山的名片,因为在天都峰下,只好在下山时去拜访。这些松树耸立在万仞高崖之上,吞云吐雾,御风而舞,吸取山川之灵秀,采纳日月之精华,绿茵万朵,翠流。有的如伞,有的如蓬,有的如并蒂莲花,有的如丹凤朝阳,似迎客来,似送客走,形态万千,不可名状,它们堪称是黄山的真正主人,我们只是过客而已。中华大地,巍峨奇山不可胜数,但有如此之多的松树荟萃的名山,唯有黄山。我们一路欣赏,一路拍照,不多久到达了始信峰。
始信峰之名,缘于明朝人黄习远听闻徐霞客称黄山秀绝天下,也来游览,但从云谷寺上山一路没什么风景,而至此地如入梦幻画境,始信黄山神奇绝妙,徐霞客所言非虚,其有文写道:“妙不可言,说也弗信;岂有此理,到者方知”,后人因此命名为始信峰。站在始信峰顶望去,云海涛卷,翻金舞银,碧松翠柏,披日迎风,真是一派绝妙景色。
山风来去,松涛阵阵,云雾变幻不定,刚才还可以看到猴子观海、双僧拜佛、观音送子等姿态绝妙的奇石,一眨眼就隐藏进薄雾轻纱之中,再也看不见了。我们在云雾中绕来绕去,不知不觉就来到梦笔生花处。幸亏云雾散去不少,散花坞清晰可见,其右侧有一孤石挺出,平空耸立,上面突兀生出一株小松树,远远望去如同一支直立的大笔。峰下有一个巧石,状似人卧睡,所以叫梦笔生花。对面有一山峰如同一个笔架,故名笔架峰。传说这支笔就是当年由大诗人李白写诗之后,趁着酒兴和七分醉意,掷下山去的。传说毕竟是传说,但李白写黄山之诗却是不同凡响,其诗云:“黄山四千仞,三十二莲峰。丹崖夹石柱,菡萏金芙蓉。伊昔升绝顶,下窥天目松”,真是描写黄山的神来之笔。他还写到“他日还相访,乘桥蹑彩虹”,可见其游兴之浓,恋恋不舍之情溢于言表。
日出不知道见过多少次,但在这么高的海拔之上观日出还是头一回。我们站在清凉台旁的一座小山丘上,只见东边的天空还只是一片乳白色,漂浮着一些薄云,于天相接处,则云海茫茫,烟岚氤氲,群峰影影绰绰,隐藏在云雾之中,如同世外的仙山;山色如黛,轻霭薄如蝉翼,弥漫着近处的巉岩,一草一木,均浸染在肃穆的气氛中,真似一幅酣畅淋漓的淡墨山水画。不一刻,浮云变成淡黄色,天色透亮,座座山峰如同在大海里沉浮的小岛,四周寂静一片,人们都屏住呼吸,目不转睛地盯着东方的天际。再过片刻,云中白光闪发,天色由黄色逐渐变红,那片浮云似乎被烧掉了似的,霎那之间,一个金黄色的火球从云层中突然窜了出来,射下千万道光柱,从未见过色彩有如此之艳丽,也从未见过光线有如此之强烈,人们惊呼一声,不敢再看。这时分,彩霞满天,清凉台上毫光四射,万松林无比绚丽,百鸟啁啾,山泉淙淙,群山苏醒了,这是何等美丽的公园!这是何等美丽的人间!这里的清晨实在是令人陶醉。
而我们一行人,皆流连忘返于其中,久久才离去。
第五篇:古代山水游记散文
《前赤壁赋》与《后赤壁赋》这两篇散文的异同
《赤壁赋》和《后赤壁赋》都是苏轼的代表作。两赋写于同一年,中间相距三个月,是各有千秋的姊妹篇。珠联璧合,浑然一体。为了寻找苏轼的散文《赤壁赋》和《后赤壁赋》的异同点,我把两篇作品联系起来阅读,互为参照。两篇文章通过一样的赤壁景色,一样的方式,一样的题材,反映了不同的时令季节,描绘了不同的大自然景色,抒发了不同的情趣,表达了不同的主题。然而又都具诗情画意。
前后《赤壁赋》都以秋江夜月为景,前赋描写的是初秋的江上夜景,是“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意在借景抒怀,阐发哲理。主要是谈玄说理,后赤壁赋重在游、状景,主要写江岸上的活动,时间也移至孟冬,是“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是以叙事写景为主而前赤壁赋意在借景抒怀,阐发哲理。
前赋以情感浸润景物,浸透着喜悦,相思,失落,超然,具有诗的抒情性。即言愁到解愁,悲愤到超然。后赋的山石高峻怪异之景,既是对立、压迫着他的自然力量,又象征了他积郁难消的苦闷之情。
前赋以哲理升华境界,其人生虚幻,抱负成空之感慨,始终紧扣写景自然生发,因像得意,具有诗之理趣。后赋展现政治上屡屡失意的苏轼很想从山水之乐中寻求超脱,结果却在结尾更深的内涵却是苏子的前途、理想、追求、抱负的不知所踪。我认为,《后赤壁赋》中的孤鹤形象,说明了苏轼对苦难并非麻木不仁,不是逆来顺受,而是以一种坚 毅精神、超越态度,坚定、沉着、乐观、旷达的精神,让我们知道为什么苏轼在逆境中能够依然保持着生活情趣和创作活力
苏轼文风的绮丽华美,挥洒自如,更深切地感受到作者面对逆境时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道出了自己心中无限的感慨。人生的风风雨雨,官场仕途的黑暗和坎坷,让人感觉人世间的无常,但是苏轼的心态是坦然的,谁怕?一蓑烟雨便笑看风云了。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人生如浮萍,漂泊...——听完这一曲荡气回肠的千古绝唱,你已然胸纳须弥,意满乾坤。文章留名千古,岁月遗芳,不仅仅是苏轼的文笔,还有他文章中深含的思想和人生哲理。3.王羲之陶渊明和苏轼三人的不同处世风格 王羲之,16岁时,被太尉郗鉴相中为“东床快婿”。初为秘书郎,后由征西将军庾亮荐为宁远将军,改任江州刺史、右军将军、会稽内史。因与扬州刺史王述有矛盾,辞官不再出任。王是个性格极具魅力的人,堪称亦儒亦道的中华文化继承较为完美的人。是个沉稳、敦厚又不失潇洒超脱的人,对人对己都很有分寸,理性大于情感,是个既懂生活有懂艺术的人,具有战略眼光也不失战术的人,站得高看得远,个性寓在时代的共性中,办事周全,是个实至名归的群体领袖。对人对事果敢、有魄力,待人热情,思想活跃,富感染力,敢作敢为,为人正直、忠贞,胸纳百川,很有城府,很有耐心,能言善变,胆大心细,能动也能静的人。顺应自然,崇尚自由,对人对事不刻意,较喜欢散淡的生活,不老于世故,感情丰富但较为内敛,家庭生活幸福。克己,不会感情用事,行为达观而不斤斤计较。内心较为和谐,人生态度积极,行间距较宽,很能慎独,胸怀宽广。缺点:性格倔强不圆滑,考虑事情过于周密,内心矛盾来自自己是个完美主义者,当遇到挫折时,反抗意识不强,容易随遇而安。
王羲之的家族是晋代屈指可数的豪门大士族。无论是王羲之的祖上,还是其子孙、亲戚朋友,都是虔诚的道教信仰者。同时,王氏家族还是名门望族,素来重视对家族成员文化素养的培植。王羲之置身其中,耳濡目染,自然不外其
陶渊明是寂寞的,这寂寞就在一个真字,真性情,真言语,真行为。一位老者,在落英缤纷的桃源深处,用人生舞着一曲淡泊,却在进退间遗万世芬芳。“采橘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国的文人里,又有谁能将心澄净到如此境界,以至于只剩下南山之菊?“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晋陶渊明,大家是顶熟悉的了,他就是出淤泥而不染,近墨而不黑的代表,在官场腐朽,民怨载道的封建社会里,陶渊明能自守清节,出而不染,实在不是易事。幽幽香菊与他为伴,下地耕耘自给自足。闲暇时,便以清泉沏上菊花茶,细细品味;农忙时,便与菊花茶、相枕相依,乐在其中。陶渊明的确生活得自在,他的身上处处洋溢着与众不同的清闲与旷达!是那个“采橘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隐士,是那个“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的雅人,是那个“晨兴理荒,戴月荷锄归’的农夫,对!是他,是这享誉文坛百千年的陶渊明他不愿为”五斗米折腰”,挂印归田园。他忘记了官场的失意,忘却了仕途的不达,却记住了世人的愿望,写出了心中的圣地——陶渊明 “误入尘网中,一去三十年”,陶渊明,你寒窗苦读,考取功名,本想凭借自己的才华,在黑暗凸现一缕光芒,却终不得愿。心被困住了,衷心被阻挡在大墙之外。官场中,你被谗言所绕,最终你抛弃了高管厚禄,选择了归隐田园豆南山,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用一把锄头打破那堵世俗之墙。于是有了五柳先生,以柳为宅,与菊为侣,南山为伴卧五柳之下,吸菊中清气,你是那个时代的“叛徒”,魏晋五百年,你以品格突围,征服了一个时代,一束光穿破了官场的围墙。这墙是官场的黑暗。
他来了,带来了一阵阵菊香,带来了与自然相合的阔达心境。面对官厥,他选择了归园,选择了自然的那份恬适。他追求的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生活,他有着“阡陌交通,落英缤纷”的理想,他绽放了压在心底的那份“自然”。他的丰碑永远树立在田园郊野之上。
苏轼,他的出现,是偶然也是必然,他的才华,是凡人而又是超人,他的思想,出于瞬间而又影响深远,他的性格,既洒脱而又有常人的一面。孟德在赤壁低吟悲歌,周瑜在赤壁谈笑风生,而真正带给赤壁完美壮烈的是苏轼。心中沉浸着如此的哀闷漫想:那“乌台诗案”的苦楚,那皇帝贬的赦令,那洛阳亲友的牵念。于是黄州成为苏轼的落脚,赤壁成了苏轼的赤壁。你是否羡慕过东坡的人生?是啊,他乐游赤壁,醉饮山林,写下光照千秋的激昂文字。然而,你是否看到他内心的累累伤痕?作为一个人,他肩负着出将入相,封妻萌子的期许,却接连惨遭贬。他的不平,他的郁闷,他的痛苦,他的无奈,你看到了吗?苏东坡,豪气冲天,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也曾面临过弯道,从仕途的高峰跌落到低谷,从皇帝,太后都欣赏的才子变成倒霉的贬往黄州的迁客。但黄州这个弯道,这个在众人眼中的 荒凉小镇,给苏轼带来人生的坦途。在黄州,他感到难言的孤独,正是这孤独,使他彻底洗去了人生的浮华。他勇敢面对,开始寻找人世间的大美——山水,开始寻找人世间的大哲——先贤。所有这一切不顺与苦难,反而使他彻底脱胎换骨,使他真正走向成熟。于是千古杰作《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前后《赤壁赋》诞生了。是那个“拣尽寒枝不肯栖”的寒鸦么?是那个“一蓑烟雨任平生、何妨行啸且徐行”的行者么?是那个高唱“大江东去”的诗人么?苏轼,一个被宋神宗称赞为“才与李白同,识比李白厚”的千古大家,在遭受小人泼来的污水,遭受贬后,忘却了所有的失意。他在黄州种地酿酒,“夜饮东坡醒复醉”,在黄州“倚仗听江声”,在黄州写下“大江东去”。他总是那样的淡泊从容。他总是将所有的痛苦失意抛之脑后,铭记着世间之美丽。不然,何来“亲煮东坡肉”,何来“日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的旷达也豪迈?
经历了少年的意气风发,锋芒毕现与青年时的思考,人,终于要真正成熟起来了,他不再像年少时那样刺目得不可接近;他开始散射出圆润柔和的清辉。他渐圆满。黄州的苏东坡不再是那个傲视的才子,或高高在上的官员,他回归成了“寂寞东坡一病翁”,他只是一个纯朴真挚的文人。他在赤壁怀古,在林间穿行:他不再计较仕途上的得失,他的眼界已经由平面的当下扩展到立体的古今。他的内核充实了。他敢于吟出“竹仗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他坦然地在山路上行走。他的前后赤壁赋,成为中华文化中不朽的篇章,被一代代的传诵。这便是真正的成熟。不是抵抗,不是愤怒,不是锋芒相对,而是如山间的朗月,月满无缺,向世间洒下清朗的光芒,却自生自落,不因外物随波逐流,这就是人生的大境界。
现代处世,重视交往情感,本性的回归,看重思想的解放,人的解放,处世已成为生存的重要手段。让你的生活更丰富更美丽。生活的一杯水,可以是平平淡淡;生活中是一碗浓汤,可以是酸甜苦咸,无论生活是什么,都在于你自己调理和掌握。我们要做到不在叹息中丧失勇气,不在活得太累。要知道,不利之事可以转化为有利,用妙法让人活得逞心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