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人教版高一必修《故都的秋》教案
引导语:散文《故都的秋》是中国作家郁达夫于1934年创作,作者用饱蘸情愫的柔毫,描画出一幅神韵清绝、典雅质朴、极具个性的北国秋色图,一切景语皆情语。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人教版高一必修《故都的秋》教案,欢迎参考阅读!
【教材、学情分析】
第一单元均为写景状物散文,《故都的秋》凭借精巧独特的构思和优美隽永的语言,描绘秋声、秋色、秋味,抒写了自己清、静、悲凉的心境,抒发了对故都秋的深沉的眷恋之情。文字清新雅致,感情深挚动人,蕴涵了丰厚的文化底蕴。
高一学生刚刚接触这类情景交融的长篇散文,他们那点不多的关于情景关系的知识储备,不足以支撑他们解读此类文章,因此,如何结合课文,真正理解以情驭景并避免解读过程中硬贴标签的现象,是个迫在眉睫的问题。
再者,新课标要求知人论世,但由于时代久远,再加上年轻人的朝气蓬勃,他们的情感和阅历与文章都有较大的距离,所以,如何创设情境,拉近学生与时代的距离,是教学中必须解决的问题之一。
另外,新课标强调多元解读,我们可以尝试就这篇文章学习如何从文化角度分析课文,而不仅仅是“知人论世”,从而树立多元解读的观念。
【教学目标要求】
1、知识能力目标:
⑴ 抓住“清、静、悲凉”这个牛鼻子,理解情景关系;
⑵ 学会反复诵读,品味语言,增强语言的感受力;
⑶ 学会知人论世,分析文章。
2、过程和方法目标:
⑴ 诵读品味重点语段,通过意象比较明了作者感情特点;
⑵ 联想想象,身临其境,以体会意境。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⑴ 激发学生在自然中感受生活的热情;
⑵ 陶冶学生性情,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理解秋蝉、秋花、秋雨、秋枣等意象中蕴涵的情感;掌握文章运用对比、比喻等多种手法摹写故都秋的方法
2、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眼中故都的秋“清、静、悲凉”的原因。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自古文人多悲秋:屈原在《湘夫人》中惆怅地歌唱:“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宋玉在《九辩》中悲伤地吟诵:“悲哉秋之为气,萧瑟兮草木摇落兮而变衰。”而杜甫在老病孤愁、漂泊无依时哀叹:“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那么,秋在近代文人郁达夫心中,又该有怎样的一番滋味呢?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近《故都的秋》,走进他丰富的内心世界。
二、分析文题,感受眷恋
文题中“故都”指的就是当时的北平,那为何不以“北平的秋”为题呢?
生讨论,师相机点拨,达成共识:“故都”之“故”有落寞沧桑之意,无比眷恋之情;“故都”更有一种文化的厚重感、历史的沧桑感。
三、层面阅读,整体感知
1、师与二生合作朗读全文,余者思考:作者围绕“秋”写了哪些景物,你能用几个整齐的短语加以概括吗?这些景物总的特点是什么?你能用课本上的一句话回答吗?
2、诵读评价;
3、生讨论交流,师相机点拨,形成板书(见后)。
四、得意阅读,领略意境
1、是啊!故都的秋是清的,清在碧绿的高天里;故都的秋是静的,静在驯鸽的飞声里;故都的秋是悲凉的,悲凉在钓鱼孤寂的柳影里……你能接着说下去吗?
生在低回哀怨的乐曲声中自由诵读自己喜欢的段落,然后进行仿句练习。师根据情景关系进行点拨并及时总结。
2、故都的秋声、秋色、秋味,确实令人回味,但文章还有一段,无论是内容还是表达方式都与这几段迥然不同,你能找出来,并说说作者为何要旁逸斜出、节外生枝?
生找到后个别朗读第12段,余者思考:这段的关键句是什么?
生讨论交流,找出关键句:足见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能特别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中国的文人与秋的关系特别深了。
师小结:这一段议论有关秋的诗文,创造了一种文化的氛围,在自然气息之外,再填一层文化的气息,彰显故都丰厚的文化底蕴,更显示作者对故都的眷恋;同时使文章疏朗不羁,挥洒自如。
3、正如作者所说,秋能引起人们“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那本文作者是悲秋吗?你能在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来印证你的观点吗?
生分别在开头和结尾找到相关语句,师生讨论达成共识:作者用南国的秋和故都的秋作对比,并用博喻写出自己对故都的爱。作者在用深沉的忧思和落寞悲凉来颂秋,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深沉的爱给故都的秋。
4、那作者为何此时心中有如此浓重的哀愁,哪怕在故都的秋光中,这哀愁仍然挥之不去呢?你能联系1934年的中国和作者谈谈吗?
1934年4月,由于国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他从上海迁居到杭州,这段时间里,他思想苦闷,创作枯竭,过的是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并花了许多时间到处游山玩水,写下许多记游散文,1934年7月,中国大地连年烽火不断,民不聊生,郁达夫本人也居无定所,颠沛流离,饱受人生愁苦和哀痛。作者“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于是写下了本文。因此文中这个“清、静、悲凉”的北国之秋,是作者当时苦闷心灵的折光。
五、学法指导,披文明理
了解背景,知人论世,是散文阅读的重要方法,除此,散文阅读还应做到如下几点:反复诵读,体会感情;展开想象就,领略意境;圈点批注,品味语言。
六、创造阅读就,读出自我文艺作品的解读是多元的,如果撇开写作背景不谈,你是如何理解作者悲秋的情怀的?请你打开古诗文的记忆仓库,拾取几片金黄的秋叶,再思考上述问题。
学生交流,师屏显资料:
小结:秋本是个平常的季节,但秋风萧瑟、秋叶飘零的凄清景象容易引发游子、思妇、久戍不归的征人等敏感人群的感喟,引发他们思归、怀乡、叹逝、伤生等等的情愫,于是,秋叶、秋花、秋声等自然景观就作为一种悲的意象被固定在古诗文中,悲秋作为一种文化的因子积淀在中华文化的河流之中。有着深厚古典文学基础的作者也未能“免俗”,秋在作者的心中便悲凉起来。
七、小结全文,布置作业
悲秋不等于悲叹,哀愁不等于沉沦,和前人一样,郁达夫在秋光中寄寓了深沉的感慨,同时暗示我们:只要人类还在,文化不死,伤春的泪就流不尽,悲秋的歌就唱不完!不管是写作,还是阅读,只有用心感悟,才能心中有文,心中有情。正如郁达夫所说“要把情感渗入到景物描绘中去,使读者几乎不能辨出这美丽的自然是不是多情善感的主人公的身体的一部分”,达到了情景交融,物我合一的境界!
八、作业
秋是美的:秋风萧瑟,残荷听雨,秋有声;霜叶黄花,衰草秋水,秋有色;天高云淡,北雁南飞,秋有形;橙黄橘绿,硕果飘香,秋有味。只要你有一颗锦心,一双慧眼,一支妙笔,你一定能描绘一幅折射你心灵之光的秋景图。请已“我眼中的秋”为话题写一篇随笔,相信你能做到缘情写景,景随情迁。
或以“家乡的春(夏、秋、冬、雨、雪、……)”为题,写一篇抒情散文
【教学反思】
学生也不曾预习,所以整堂课上,我像一个并不高明的导游,指点江山,带领学生欣赏我眼中的美景,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明显,学生的主体地位难以突出,我平时教学中最爱、最容易出彩的质疑环节也不曾设置。所幸的是整堂课语文能力的培养落到了实处,多元解读的理念得以确立。不过,由于时间关系,文化解读过程中对本文、对我国古典文学中的悲凉美不曾涉及,从而坐失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良机,这不能不说是个遗憾!
【板书设计】
江南的秋(对比)
秋之蓝朵
秋槐落蕊
故都的秋 秋蝉残声 清 静 悲凉(知人论世、文化解读)
秋雨之韵
秋果奇景
南国的秋(对比、博喻
第二篇:高一语文《故都的秋》教案
高一语文《故都的秋》教案
《故都的秋》教案
【作者简介】郁达夫(1896-1945),浙江富阳人,现代小说家、散文家。青年时期赴日本留学,开始小说创作。1921年在日本与郭沫若、成仿吾等人发起成立创造社,其间发表小说《沉沦》,表现留日青年学生的生活。1922年回国,1923年发表小说《春风沉醉的晚上》,为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早表现工人形象的小说之一。1930年与鲁迅等人一起发起成立左联(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抗战期间,参加各种抗日活动,1945年9月17日被日本宪兵杀害于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建国后,中央人民政府追认他为革命烈士。
默读课文,划分结构。这篇课文的结构与《荷塘月色》很相似。
第一部分(1-2):以北国之秋和南国之秋对比,表达对北国之秋的向往。
第二部分(3-11):具体描绘故都的清秋景色。
第三部分(12-14):以议论收尾,进一步赞颂北国之秋。
课文中的词语
1、一椽(破屋):(见注解)名词转化为量词。成语“大笔如椽”:夸赞别人笔力雄健。区别:椽/掾(yuàn):古代指副官或属吏。
2、潭柘寺:柘zhè。江西有柘林水库。区别:柘/拓tuò(开拓、拓展、拓宽)。
3、颓废:意志消沉,不求上进,精神萎靡。(戴望舒《雨巷》:“到了颓圮的篱墙”)
4、诗歌散文钞:“钞”,通假字,等于“抄”。如:《革命烈士诗钞》。
5、秋士:古时指到了暮年仍不得志的知识分子。士,古代介于大夫和庶民之间的阶层,有时泛指读书人,知识分子。(《史记》:“士之廉节好礼者多归之。”)
6、廿四桥(廿:二十,读niàn),扬州名胜,即二十四桥。“廿”也写作“念”。林觉民《与妻书》:“辛亥三月念六夜四鼓,意洞手书。”)
学生朗读第一部分。
第一部分中哪一句话概括了北国之秋的特点?
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北国之秋的特点是什么:清,静,悲凉。(有人说这是文眼。)
第2段主要是用什么方法来表达对北国之秋的向往?对比。作者是怎样评价南国之秋的?“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用口语来说,就是南国之秋比起北国之秋来不过瘾。作者认为过瘾好还是不过瘾好?过瘾好。为了说明这个问题,作者又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比喻。
比喻1
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在领略秋的过程上,是不合适的。
这个比喻有什么特点?跟我们看到的一般的比喻有什么区别?
一般的比喻是:A像(是)B;这个比喻是:A不像(不是)B。
我们把这样的比喻称作“反喻”。用意:欣赏秋景,就应当酣畅淋漓,痛痛快快,百分之百,完全彻底,要看饱,尝透,赏玩到十足,就像游泳一样,要完全浸泡在水中,而不是在岸边戏水。
什么是反喻?
反喻就是一种否定形式的比喻,它从反面设喻,以反托正,从被否定事物的反面去领会本体事物的特征,比喻词常用“不是”或“不像”。例如:“打江山不是容易的,并不是别人做好一碗红烧肉放在桌上,等待你坐下来狼吞虎咽。”(姚雪垠《李自成》)这是说打江山不像吃红烧肉那样容易,而是一件极其艰难、需要流血牺牲的事情。反喻虽然不能从正面直接说明事物的性质,但从反面烘托和比较,有时反而能使意思表现得更深沉、更含蓄,更能发人深思。
反喻更适合议论
杀头不像割韭菜,韭菜割了还可以长起来,人头落地就长不拢了。(毛泽东)
反喻常和正面议论相结合,能把道理谈论得更加透彻。
文章的结尾最好能让读者觉得余香满口,余味无穷,千万不要是一粒发了霉的花生米。(徐仲华《文章的结构》)
第二部分:学生朗读。
写了几种景物?可以分成几个层次?(各用4个字加以概括)
描绘北国之秋:
(1)北国之晨
(2)槐树落蕊
(3)秋蝉残鸣
(4)秋雨索落
(5)秋果成熟
(1)北国之晨
这里用了排比,列举了北平几处有代表性的名胜的秋景,但是没有展开,详写的是以平民的视角所观察到的秋景。
写了几样东西呢?天色,飞声,日光,蓝朵(牵牛花)。写这4样东西,主要是表达一个什么意思呢?课文中有没有概括性的词语?——“十分的秋意”。
第3段写北国之晨,在色彩运用上有什么特点?
碧绿的天色,牵牛花的蓝朵,白花,青天下驯鸽的颜色,主要也是白色,瓦灰色。
从美学的观点属于冷色调。
给人的感觉是清凉的,便于表现人的寂寞凄婉的心境。
“牵牛花的蓝朵”,“蓝朵”是什么?就是蓝花。为什么不说蓝花?为了避免重复,这就是行文的避复。
(2)槐树落蕊
这段景物描写有什么特点?写得特别细腻。它是从哪一种感觉来写?触觉。(上一段写了视觉、听觉,这里又加上触觉:调动人的多种感觉。)同时还将客观描写和主观感受结合起来。那么这段景物描写体现了秋的怎样的意境?清、静。
(3)秋蝉残鸣
注意用词的变化:残声、啼唱、嘶叫。这不一定是好听的声音,但它是一种秋声,表现了秋意,你觉得秋蝉残鸣体现了秋的哪方面的意境?悲凉。
(4)秋雨索落
这一节在语言上有下列特点:
口语风采。“还有秋雨哩......下得更像样。”这种近于口语的文字,好像作者津津乐道的样子就在眼前,充分表达了赞美之情。
用了拟声词写秋雨:息列索落。写文章要绘声绘色,有时就要用到拟声词,能传达某种声音效果。这种下雨的声音,不是大雨,也不是毛毛细雨,不是那种“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南方的小雨,而是那种有些疏落,随风飘落的阵雨。不用这四个字,用别的字,还很难描摹。
记录方言的语音语调。所谓歧韵,是指不标准的读音。之所以记录方言,是因为写的是市井生活,写的是都市闲人。这些人,不是士大夫阶层,不是文化人,而是普通的市民。作者拿他们作为故都人的代表,可能是他们的形象更有地方特色,使人感到很亲切,也反映了作者的平民意识。也可能是作者很羡慕这种无忧无虑的市井生活,希望能融入到他们中间去。
(5)秋果成熟
请学生读这一段。
第一句,也叫段首句,是对全段的概括,也可以叫总提句。接下来就是具体描写,重点是写了哪一种秋果?枣子。
这一段描写在描写中属于状物。它对于枣子、枣树叶、枣果的形状、颜色以及颜色的变化,都描绘得十分逼真。
什么是状物?
状物,是指以某种物体为描写对象,通常细致、真实地描摹出事物的特点,犹如用文字进行的写生。状物的对象有动物、植物、静物、建筑物等。状物常常和写人、记事、描景的文字相结合,共同表达文章的主题。一般说来,状物描写重在突出事物的形状、色彩、动态等。状物属于描写,不等于说明,它使用文学语言,表现出事物的审美情趣。
谁都吃过枣子,见过枣子,但要准确地把它描写出来并非易事,这就需要细致地观察生活,观察自然,并且要有自然的热爱和好奇的心理。
我们学过的状物
狗来了,是一条日本种的黄毛小狗,干干净净,而且有一种本领:它有什么要求时就立起身子,把两只脚并在一起不停地作揖。(巴金《小狗包弟》)
鹅(动物)
路上悠闲地走着两只鹅,一遇上路过的人,它们就会引颈高歌,贴着地面伸长了脖子,用淡红色的嘴去啄行人的裤腿,一直追出了很远。遇上了急速而来的车辆,它就摇摆着笨重的身体,惊惶失措地窜进了栅栏缝隙......(陈洪金《乡村色泽》)
尼龙伞(静物)
伞蓬是尼龙布,浅粉色,上面分布着一些细细的蓝叶黄花。他很喜欢伞的颜色和伞面上的小花。伞杆是不锈钢的,支撑伞的骨架和伞戗也是不锈钢的,闪耀着金属的光泽。伞顶那里露出一截长尖,枪刺一般。伞柄那里窝了一个弯,很像手杖的手柄。这样把伞收拢,把伞布抿卷,并用上面带的扣环把整个伞扣起来,既可以当防身用的武器,冰天时又可以当防滑的拐杖用。(刘庆邦《红煤》)
思考:原文中为什么插入英文golden days?
中文写作中插入少量的英文,在当时有一定的风气,反映了作者的教养,或有留学背景,或接受过西洋文化的熏陶;反之,如果不具备这类教养而刻意装点门面,就有附庸风雅之嫌。
中国古代的“金”的修饰语只重事物的外在价值(经济的、政治的、社会的价值),与西方文化中的形容词golden相去甚远。在英文词典和英文读物中我们可以注意到,英文中的golden除了指黄金外,还常指美好、快乐、幸福等含义。
英文中golden的含义在现代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的某些汉语语词中被接纳过来,如黄金时代、黄金周、黄金季节、黄金旅游线路等。“黄金时代”今指一生中最宝贵、最美好的时光。在上世纪30年代,在文中用中文“黄金般的日子”,还不能充分传达出美好、快乐、幸福等含义和意蕴。作者也许觉得只有直接使用英文,才能更好地传达出他所要表达的意蕴和情趣。
无独有偶,在《故都的秋》的倒数第三段是一大段议论,里面也插入了一个英文单词Anthology就似乎不是很必要。这里,“英德法意等诗人的集子”与“各国的诗文的Anthology”语意重复,二者只须保留其一。并且Anthology并无什么感情的因素和言外之意,去掉这句话,对文意毫无减损,并且能使句子衔接得更紧凑一些。
第三部分(12-14):以议论收尾,进一步赞颂北国之秋。
第12段无论是内容还是表达方式都与上文迥乎不同,作者为什么要发这一大段议论?这一段议论的中心意思是什么?文中有没有概括性的句子?——“中国的文人,与秋的关系特别深”。这个结论本来与本文的主题(北国的秋景)并没有密切的关系。但它最后还是得出了这么一句:“可是这秋的深味,尤其是中国的秋的深味,非要在北方,才感受得到底。”因此,从行文章法上看,这里宕开文笔,使文章结构有了抑扬顿挫,避免了琐碎与平淡。从内容上看,丰富了文章的文化内涵,增添了文化气息,与“故都”的题旨暗相吻合。
这就是散文的特点,形散神不散,放得开,还要收得回来。从这个意义来说,这是一篇很典型的散文。
第13段齐读:用了什么修辞?排比、对比。简单地说就是一句话:其他所有地方的秋色,都不如北国之秋。这里作者为了进行对比,又用了一个特殊的比喻。
比喻2
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
这个比喻中,本体是什么?——南国之秋与北国之秋(比较起来)
喻体就是四个“......之与......”。
关系比喻。
什么是关系比喻?就是本体与喻体都是一种关系,而不是事物的个体,即不是将一种事物比作另一种事物,而是将两种事物的关系,比作另外两种事物的关系。比如: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好比一滴水与汪洋大海的关系。
我们学过的关系比喻:
但是读他这篇文章和听他这篇讲演,那趣味相差很多,犹之乎读剧本与看戏之迥乎不同。(梁实秋《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
最后是用夸张的手法,表达对北国之秋的异乎寻常的热爱,等于说我愿用生命去留住北国的秋天。
讨论:课文中哪些句子表现了“悲凉”?你如何看待这种“悲凉”?
“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
“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更是北国的持产......”
“......对于秋,总是一样的能特别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
如何看待这种“悲凉”?(参考答案)
(1)悲凉是中国传统诗文惯用的意境。如:“秋风秋雨愁煞人”(秋瑾)“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这种文化传统不能不影响作者。
(2)和作者的身世、境遇有关。郁达夫三岁丧父,17岁跟随长兄赴日留学,在异国生活十年,饱受屈辱和歧视。此文写于1934年,中国连年战乱,民不聊生,郁达夫居无定所,颠沛流离,饱受人生愁苦。因此,悲凉已不是故都赏秋的心态,而是对整个人生的感慨。
(3)正因为这种心境,作者的选材就渗透了这种情感色彩。如:①牵牛花,不写鲜艳的颜色,而选取蓝色、白色来写;②蝉声是秋天里一种衰弱的残声,啼唱着即将逝去的生命,令作者感到萧索的秋意。
【课后练习】
1、用状物的方法写一段话,描写一种小动物,要求真实、具体、生动、有趣。150字左右。
2、抄写课文的第3、4、11这三段文字,细细品味,写出你的点评。
第三篇:高一语文必修二《故都的秋》赏析
脑不忘NO.1教育:小学初中高中应试班或1对1,免费试听、随时退费,按先后自选座位。
《故都的秋》里的秋天是以“清”“静”“悲凉”为题眼的一篇文章,文章用北国的秋景的浓色与厚味来和南方秋色的淡色和浅味形成对比。全文1600多字,运用了40多个秋字来描写秋景非但没使文章枯燥无味反而使文章更加生动,可见郁达夫的写作手法已经出神入化了,本文堪称佳作。
一、诵读提示
本文是现代散文史上的名篇,感情浓厚,意味隽永,文辞优美,教师应当努力引导学生进入课文的情境当中。由于本文的写作离今天已经久远,学生要充分把握文中的意味情味可能有些困难,所以应当先介绍作者和写作背景,并提示学生诵读宜慢不宜快,认真体会景物描写所蕴含的思想感情,当读到作者直接抒怀部分时更要认真感受作者的心意、情怀。要注意课文的文眼,即“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此句提纲挈领,笼罩全文,更要认真领会,循此线索整体把握文章大意。
二、整体感知
1.本文题旨
“故都”两字指明描写的地点,含有深切的眷念之意,也暗含着一种文化底蕴;“秋”字确定描写的内容,与“故都”结合在一起,暗含着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融合的一种境界。题目明确而又深沉。本文通过对北平秋色的描绘,赞美了故都的自然风物,抒发了向往、眷恋故都之秋的真情,并流露出忧郁、孤独的心境。在把握本文主旨时,要注意理解作者思想感情的时代性。社会风云和个人遭际在作者心里投下阴影,以致对故都清秋的“品味”夹杂着一些苦涩。
2.本文结构
文章开头和结尾都以北国之秋和江南之秋作对比,表达对北国之秋的向往之情。中间主体部分从记叙和议论两方面描述故都纷繁多彩的清秋景象:记叙部分采用并列结构,根据“清”“静”“悲凉”的三个层次,逐一描绘故都的自然风物,共有五种景况,即清晨静观、落蕊轻扫、秋蝉残鸣、都市闲人、胜日秋果;议论部分,从喻理的角度,进一步赞颂自然之秋,赞颂北国之秋。首尾照应,回环往复;中部充分展开,酣畅淋漓。
3.情景交融的特点
作者将苦涩的“品味”与生动的景物描写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创造出一种特殊的神韵。他不写故都皇家宫殿、园林,也不写远近郊区众多优美的自然风光,那些景致虽然也代表了故都的特色,但似乎离老百姓生活很遥远。他只是依凭一个普通文化人士的眼光来观察和体验故都之秋,他笔下的秋味、秋色和秋的意境与姿态,都笼罩着一层奇异的主观色彩。例如写“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在破壁腰中,静对着”蓝色的牵牛花,从寻常景象甚至破败景象中看出、体验出美来。写“北国的槐树”的落蕊,“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写“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这些细腻而独特的感受、忧郁而优美的情怀,恐怕只有郁达夫这样一个具有平民倾向又饱受颠沛流离之苦的读书人才能体验得到,才能表现得细腻而深刻。最能表现情景一体的是“清”“静”“悲凉”的描述。“清”“静”,既是对客观景物特
试听:010-57126666、57107777、57108888、57259999官网:www.xiexiebang.com
点的描写和总结,又是作者内心的感受;“悲凉”,则更多的是作者的主观感受,与景物既有联系又无必然联系(因为感秋可生悲也可生喜,悲者未必从秋景得来)。“清”“静”是大多数散文家能感悟得到和写得出的,未必见得奇妙,而“悲凉”则属于郁达夫一人独有,最见奇妙。总之,本文情意浓厚,以抒发内心感受为主,写景并不像其他作家的散文名篇那样占有很多篇幅。在这一点上可与《荷塘月色》对比,《荷》文写景似用工笔,精描细绘,景物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情为景所藏所掩;本文则略于写景,尽力抒情,文情更给人以亲切感、厚重感。
三鉴赏要点
1.对比
开篇提到“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结尾提到“南国之秋,当然也有它的特异的地方的”,并作了适当的展开,以此与北国之秋作对比。对比的目的非常明确,即抑彼扬此,北国之秋胜于南国,是作者的主观感受,表达作者对故都的秋的热爱。这种感受既来自空间的对比(南北两地),也来自时间的积累(“已将近十余年了”)。
2.描写
本文直接描写景物的语句不多,但都是极其精彩的,而且饱含作者的深情。
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感觉到十分的秋意。
这里写了视觉形象、听觉形象。景物写得非常细致,如“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也写了观景、赏景的心态、动作,如“细数”“静对”,透露出悠闲、惬意。总起来说,表现了作者热爱故都之秋的情怀。
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
这里写了视觉形象、触觉形象。花铺满地,写视觉形象;脚踏花地,写触觉感受。写触觉,更给读者以逼真的感受。这里寂静无人,斯人独徘徊,无人可与交流,便只有与自然相交融。揣摩作者的心境,大约是欣喜的,又是寂寞的。
在灰沉沉的天底下,忽而来一阵凉风,便息列索落的下起雨来了。一层雨过,云渐渐地卷向了西去,天又晴了,太阳又露出脸来了„„
这里的写景不拖泥带水,一句一景,写出了北国清秋之雨忽来忽去的情景。云的景象、雨的阵势,写得活灵活现,说明作者观景非常细致,也表明作者在谈到寻常百姓生活时心情非常愉快。
3.人物
脑不忘NO.1教育:小学初中高中应试班或1对1,免费试听、随时退费,按先后自选座位。
这里写的不是上流社会人士或文化人士,而是平民,即“著着很厚的青布单衣或夹袄的都市闲人”。为什么让他们作为故都人的代表?想必他们的形象更有地方特点,而且作者觉得与他们更亲近,表现出作者的平民意识,似乎也能觉察出作者很想像“都市闲人”那样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
4.文化氛围
本是写景文字,为什么插入古今中外写秋诗文的说明?似乎要创造一种文化氛围,于自然气息之外再添一重文化气息,与“故都”文题暗合。从行文章法上看,这里宕开文笔,纵横议论,显出灵气,显出开阔的思路。
5.排比句
文中有许多排比句,具有语言整饬之美,朗读起来又具有音韵之美,试听:010-57126666、57107777、57108888、57259999官网:www.xiexiebang.com
第四篇:故都的秋 必修二
故都的秋
郁达夫
第一课时
【导入】
同学们,说到秋,你会想到哪些词语? 文学作品中是怎么形容秋的?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屈原《湘夫人》)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宋玉《九辩》)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登高》)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张继《枫桥夜泊》)其意萧条,山川寂寥。(欧阳修《秋声赋》)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柳永《雨霖铃》)
既有“悲哉,秋之为气也”的感伤,又有“我言秋日胜春朝”的昂扬,有“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的畅快。
你对秋的印象:今年的秋天什么时候开始的?什么时候结束的?你印象最深刻的秋天的景象是什么? 古往今来,对于“秋”,或讴歌,或诅咒;或因他而寓之以意,或借它而寄之以情。但时有古今,地有南北,意有深浅,情有厚薄,于是“秋”也就显示不同的姿、色、声、味来。今天,我们来学习郁达夫写的《故都的秋》,感受郁达夫笔下的秋天的独特的风姿,独特的彩色,独特的音响,独特的韵味,独特的意境。
一、解题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看到这个题目,你有何感觉?(学生自由发言,老师点拨)故:“老” “从前的”“过去的”,人们对“从前的”“过去的”的事物往往会产生怀念、眷念等感情。历史悠久的北平曾作过元明清三个朝代的都城,文化深厚。秋:文章描写的是秋景,而且秋往往给人落寞惆怅之感。明确:
故都:指明描写的地点,含有深切的眷念之情,也暗含一种文化底蕴。
秋:确定描写的内容,与“故都”结合在一起,暗含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融合的一种境界。从标题看,这是一篇饱含着眷念深情的情景交融的文章。
二、整体把握
(一)、听范读,找出本文中写景、抒情的段落。
(二)、思想内容
1、本文写了哪些景?这些景有什么特点?用文中原话概括:
秋意、清晨静观、落蕊轻扫、秋蝉残鸣、都市闲人 清、静、悲凉
2、从文章中找出能够直接表达作者对“故都的秋”情感的句子,看看郁达夫对北平的秋天怀着怎样的情感。第一段“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最后一段:“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
/ 6
对故都的秋情感:向往、迷恋、眷爱。
★故都的秋是什么样的(具有什么特点)?为何让郁达夫如此眷恋?
清、静、悲凉
★知人论世
郁达夫,1896年生于浙江富阳一个知识分子家庭,3岁丧父,7岁入私塾,从小熟读唐诗宋词和小说杂剧,深受传统文化渐染。
上高中时不满学校的奴化教育,回家自学。
17岁留学日本,考入东京第一高等学校预科,开始接触西方文学。
曾与鲁迅、郭沫若、矛盾等人并肩战斗,发起成立左翼作家联盟,简称左联。
他的文学活动贯穿了从五四到抗日的几个重要革命时期,从最初表现青年的苦闷,到反映劳动人民的不幸,以及描写革命风暴的到来,真实而深刻地反映了那个时代的部分精神风貌。在艺术上,具有强烈的主观色彩。曾赴日留学十年,在异国他乡饱尝孤独。
二三十年代的中国,社会动荡,兵连祸结,民不聊生,郁达夫也不得不辗转千里,颠沛流离,内心的悲凉哀痛积郁已久。苦闷,性格敏感忧郁。
代表作品:小说集《沉沦》、小说《春风沉醉的晚上》 悲凉:不仅仅是赏景的心态,而是整个的人生感受
(三)试梳理文章结构(学生默读、思考,交流讨论)
文章开头和结尾都以北国之秋和江南之秋作对比,表达对北国之秋的向往之情。
中间主体部分,按照清、静、悲凉三个层次注意描绘故都的清秋景色,写了五种静观,即清晨静观、落蕊轻扫、秋蝉残鸣、都市闲人、胜日秋果。
最后以议论结尾,进一步赞颂北国之秋,首尾呼应,回环往复。全文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总起(第1、2自然段)
1、写故都秋之感。清、静、悲凉令人向往。
2、写江南秋之感。秋味不浓不让人满足。
第二部分:分写(第3—12自然段)
记叙
议论 秋晨天空、秋之牵牛花
槐树落蕊而知秋 乡国有异,悲秋之感却同。
秋蝉残鸣而报秋
秋雨淋人人知秋
故都之秋,有它的特别之处
枣树秋色之奇观
第三部分:总括(第13、14自然段)
南国之秋,色味不如北国之秋浓。
故都之秋,我减少寿命也要留住。
(四)试概括中心思想
本文通过对北平秋色的描绘,赞美了故都的自然风物,抒发了对故都之秋的向往、眷念之情,并流露出忧郁、孤独的性格。形:写景,神:抒情
/ 6
三、课文学习
读1、2自然观,思考:为什么以南国之秋作对比?
开篇提到“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结尾提到“南国之秋,当然也有它的特异的地方的”,并作了适当的展开,以此与北国之秋作对比。抑彼扬此的作用。
北国之秋胜于南国,是作者的主观感受,表达作者对故都之秋的热爱。这种感受既来自空间的对比(南北两地),也来自时间的积累(“已将近十余年了”)。
第二课时
【回顾】文章结构,五福秋景图 在这五幅图中,“清”表现在哪里?“静”表现在哪里?
找出“秋景图”中呈现色彩、传递声响的词语或事物,完成下列表格。事物
色彩
感受
声音
感受
秋色:清
秋声:静
秋味:悲凉
一、赏析第三自然段
请一位学生读第三段,另一位学生评价
1、学习本文,要体会文中这些平凡的景物、人物中所融入的作者情感,不妨注意文中那些与我们通常的审美倾向不一致的细节。
请以第3段为例,找一找作者的欣赏趣味有什么特别之处。
我们一般都认为房子要新的、大的才好住,作者却说要“一椽破屋”;
我们外出赏花,总会觉得花色越鲜艳越好看,作者却认为牵牛花是不起眼的蓝色或白色为佳; 我们一般认为茂盛的草,郁郁葱葱的好看,作者却认为草最好是“疏落”“尖细且长”的; 我们都知道茶不久泡,泡久则味苦,作者却认为要泡一碗浓茶。
2、为什么作者要“租人家一椽破屋”来欣赏秋日风景?漂亮的新房不好吗?
破屋更有沧桑感,与故都的整体氛围相契合。新屋好看实用,但这种“新”会掩盖历史的沧桑,没有了历史的回味。
★作者写的是“故都的秋”,“故都”与“破屋”有何联系?欣赏这椽破屋,实际上他体会到了什么? 破屋是一处寄托了故都千年历史兴衰沉浮、变化、颓败的沧桑的意蕴所在。欣赏破屋,哦这感受到的时代有历史与文化沉重感的美的体验。
就如同余秋雨先生在《文化苦旅》的自序中写的那样,“我发现自己特别想去的地方,总是古代文化和文人留下较深脚印的所在„„大地默默无言,只要来一两个有悟性的文人一站立,它封存久远的文化内涵也就能哗的一声奔泻而出„„”
这些文化触觉敏感的人们往往能够发现一片自然风景背后深沉的文化意味,从而完成审美的第一次超越。故都平凡的秋景也因郁达夫的审美情趣的超越而显得不平凡,显得更加动人了。其实这样的审美取向是很多文人,或者说文化人所共有的追求。
3、为什么要泡一碗浓茶?
浓茶味苦,在慢慢品味中却有回甘,这与故都历史的深沉相似。故都有过辉煌的历史,但现在因为时代的变迁而成为过去。
成为故都的北平就如同浓茶一样充满了历史的苦涩,但在对它的过去的回想中能获得一种深沉厚重的 3 / 6
精神体验。
4、赏花为何不求鲜艳,反是蓝色或白色为佳? 鲜艳的花朵固然美丽,却也显得俗气。
此处大多景物保持着一种协调的冷色调,带来心灵的落寞感受,也正与作者眼中故都秋天的“悲凉”相映衬。
破屋、浓茶、青天朗日之下,郁达夫所追求的是一种雅趣,这里不需要太强烈的视觉刺激,而需要淡雅隽永的余味。
5、陪衬的草为何不求茂盛嫩绿,反要疏疏落落,尖细且长? 衰弱的秋草一如故都当下的命运。
故都,已然不是当年的皇城,留下的衰败与沧桑的历史感触正似那风中摇曳的细弱秋草。这些景物在意味上都与故都的衰败颓唐、曾经辉煌但已然成为过去的整体氛围相统一。
二、赏析第四自然段
1、郁达夫喜欢“”清、喜欢“静”可以理解,但觉得“悲凉”是一种美就有点奇怪了。从关于落蕊的描写中来想一想,作者在落蕊中体会到了什么呢? 落蕊有一种生命凋零的意味,表达了一种对美好事物消逝的伤感。作者感受到了一点落寞。
2、为什么落寞?
落蕊细小,气味清淡,落下后铺满地。本是不起眼的东西,但作者能感觉到“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这微细触觉便仿佛是真实触摸着生命的消亡的感受,表现出作者感受的细腻。落蕊不引人注意,作者却如此着力表现,可见其爱秋之情深。
这些景物共同构成了一种直面生面衰败的感觉,告诉人们再美丽的生命也是有周期的。这样,故都的秋景就已经不单是一季景色,而是带上了对生命周期的思考。
三、学生自主探析
《故都的秋》中除了落蕊,作者还写到了其他的秋景?同学们自由选择其中的某一个,结合我们刚才的解读经验,试着自己来体会一下作者眼中看到的是一种怎样的情趣。
1、秋蝉
与落蕊的寂寞相比,作者看到的“悲凉”一脉相承。
在故都,家家户户都有蝉鸣,还是蝉衰弱的残声,一种生命的晚景就让人不胜唏嘘。
2、都市闲人
青布单衣的素色着装与前文牵牛花的颜色表现出同样的审美情趣。又是“闲人”,咬着烟杆,立在树下的姿态就更有一种闲趣。这里写的不是上流社会人士或文化人士,而是平民,可能是他们的形象更有地方特点,而且作者觉得与他们更亲近,表现出作者的平民意识,似乎也读出作者很希望能像“都市闲人”那样过无忧无虑的生活。
3、怎么理解他们“微叹着互答”呢?
一方面,这种语调有一种正好的韵味;另一方面,秋雨不同于春雨、夏雨,它零零落落中预示季节变换的寒意。
天渐凉的感叹,恰如故都繁华过后的日趋衰败,也可能是对社会状况日趋惨淡的感叹,有着同落蕊一
/ 6
般的“落寞”。这都是作者所看到的“悲凉”。
★探析作者审美情趣的成因
不论破屋、秋草、素色的喇叭花还是后面的落蕊、寒蝉,似乎都是一些事物生命衰败时的颓唐景色,作者却喜欢这样的景象。结合一段作者的自述:
“从少年时代起就爱读小说、戏曲, 对中国古典诗文和小说戏曲有浓厚兴趣”,“始终没有完全摆脱中国旧式传统文人的积习”。
思考文中作者是否透露出了这种审美倾向的由来?(学生交流后发言)
明确:文中说到“中国的文人学士,尤其是诗人,都带着很浓厚的颓废色彩,所以中国的诗文里,颂赞秋的文字特别多”。郁达夫作为文人,自然摆脱不了这种倾向。
还有一句话是“足见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的能特别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文中郁达夫有心租一椽破屋,闲居赏秋景,自然是有情趣的人。这就是中国文人自古以来的悲秋心理对作者的影响。
四、艺术特色
1、本文是写景文,为什么插入对写秋诗文的议论?
作者似乎要创造一种文化氛围,于自然气息之外再添一重文化气息,与“故都”题旨暗合。从行文章法看,这里宕开文笔,纵横议论,显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开阔的思路。
2、本文多处使用排比,找出来,分析其表达效果 具有工整雅致之意,抒情味很浓厚,朗读起来又具有音韵之美,显示出作者很强的语言驾驭能力。
3、音乐美
4、画面美
★由此我们推导出鉴赏散文的方法:
①把握景情关系;②学会知人论世;③注意表现手法; ④感受语言特色。
五、课堂练习
请将课文中的情境仿写成一首小令。天净沙 秋思 天净沙 枯藤老树昏鸦,破屋小院浓茶,,小桥流水人家,碧天蓝朵黄枣,(秋色)古道西风瘦马。驯鸽鸣蝉落雨, 夕阳西下,槐蕊铺地,(秋声)断肠人在天涯。落寞人在故都.(情)
六、课堂小结
美学家朱光潜曾把人们对自然美的欣赏分为三个层次——
一是“爱微风以其凉爽,爱花以其气香色美,爱鸟声泉水以其对于听官愉快,爱青天碧水以其对视官愉快”;
二是“起于情趣的默契忻合”;
三是“把大自然全体看作神灵的表现,在其中看出不可思议的妙谛”。郁达夫便是沿着这三个层次层层深入的。
/ 6
在平凡的景物之上,他不仅仅体会到了历史的沧桑,而且超越了历史的沧桑进入到对生命周期的沉思。
北平的秋景加上故都本身的历史沧桑再加上生命衰败的思索体验,便构成了作者所喜爱的故都的秋的“故”的感受,也完成了对这些平凡景色前两个层次的内涵的超越。
作为文人的郁达夫眼中看着故都的秋景,脑中想着故都的历史,心中便有了生命的感慨。孙绍振教授说过:美学意义上的美,正是 生命的感觉和情致的深邃。郁达夫从故都秋景中看到“悲凉”,正是因为他眼中带着历史沧桑的“深邃情致”与衰败之美的“生命感受”。这也正是故都的秋天“清”“静”“悲凉”之为美的原因。
齐读最后一段,在诵读中加深对郁达夫独特感受的理解。
七:作业
1、赏析欧阳修《秋声赋》
2、一座城市往往因为细心的注意深微的作家而展现出更多的内涵。请同学们选取家乡的独特景物,写一篇周记。
3、预习:《囚绿记》
/ 6
第五篇:故都的秋教学案
故都的秋教学案
故都的秋
郁达夫
●作品赏析
一、本文的中心思想
本文通过对北平秋色的描绘,赞美了故都的自然风物,抒发了向往、眷恋故都之秋的真情,流露了深远的忧思和孤独感。
二、本文的结构
本文分为总起、分写、总括三部分。总起(第1、2段),总写作者对北国、江南之秋的不同感受,表达对北国之秋的向往之情。接着分写部分(从“不逢北国之秋”到“才感受得到底”),从记叙和议论两方面记叙故都纷繁多彩的秋天景象,赞美北国之秋。记叙部分,采用并列结构,根据“清”“静”“悲凉”这一特色上的联系,逐一描述了故都的自然风物。议论部分,从理喻的角度,进一步赞颂秋,赞颂北国的秋。最后(最后两段)总括全文,与总起部分照应,再次强调南国之秋的色味不及北国之秋,直抒作者对故都之秋无比眷恋之情。
结构图示:
三、课文内容探究
(一)理清行文脉络
.散文的特点是“形散而神聚”,本文围绕“秋”,描写了哪些关于秋的景物?
提示:作者选取了故都秋景中的“秋晨天空”“秋之牵牛花”“秋槐的落蕊”“秋蝉的残鸣”“息列索落的秋雨”,“秋天枣树的奇景”等这些景物来描写的。
2.在刻意描绘的五种秋景之外,作者思路所及而且笔触点到的还有哪些内容?
提示:在开头和结尾处都点到了南北不同景点的秋色:南国的苏州、上海、杭州,或厦门、香港、广州的秋味,扬州“廿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等等,并在文中插入关于秋的议论,其中点明中外文人及作品。
(二)把握中景物的特征
.读罢全文,你认为作者主要从哪几个方面来写故都的秋?各具怎样的特点?
提示:作者先从“秋光”写起,秋天的早晨,仰视可见“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近看可以“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还有那“玉泉的夜月”,给人以高远柔和而又清冷之感。我们还能从文中听到“秋声”“西山的虫唱”“秋蝉衰弱的残声”,是凄凉哀婉的,但也有“青天下驯鸽的飞声”和“潭柘寺的钟声”,是高亢、幽远、清亮的。而再看那“秋色”,既有“鸽蛋似的枣儿”从淡绿微黄到红透的成熟过程,也有喇叭似的朝荣“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的主观感受,显示着秋之火热与冷漠的统一。还有秋树的落蕊,没声、没味,“会铺得满地”却“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可“像花而又不是花”,真是朦胧中又有落寞蕴含其中,更具“秋味”的是那“息列索落”的秋雨,一阵凉风,一层秋雨,平添“无边雨丝似愁长”的凄凉之味。
2.纵观全文,用最简练的文字概括北国秋和南国秋的特点,文中为何多次提到南国之秋?
提示:北国秋的特点是“清”“静”“悲凉”,而南国秋则具有“慢”“润”“淡”的特点。作者多次提到南国之秋都是为了烘托对比北国秋的特色,以南国秋天“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来烘托故都秋色的味道醇厚、浓郁。以南国秋的“色彩不浓,回味不永”来烘托北国秋的色彩浓重(枣子红透、牵牛花的蓝白之色)、天之高远(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使人处于其中,回味隽永。
(三)深层把握作者的情感和主旨。
作者分别从不同角度为我们描绘了秋花、秋槐、秋蝉和秋果五幅故都秋景,那么上述秋景的描绘,是以时间为序还是以空间为序呢?
提示:既不是以时间为序,也不是以空间为序,应该说是无序的,这正是散文形散特点的体现。作者所写的这些秋景在文中的位置并不是必然的,但是我们读起来却是觉得很自然,没什么不妥。这是因为这些景物都具有“清、静、悲凉”的共同点,都“皆着我之色彩”(王国维语),笼上了一层浓郁深远的忧虑和冷落之情。作者正是依据这“缘情写景”的手法,把这些景物组织在一起的,而这“情”就是不散的“神”。
(四)揣摩领悟语言
对景物细致、真切的描摹
.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
揣摩点:作者饱尝到了故都怎样别具一格的秋“味”?
提示:天的颜色是“很高很高的碧绿”,比南方的天有“味”;那花开的有“味”,因为它多蓝白,或凄然于“破壁腰中”或默然于众人脚下,由稀疏的秋草陪衬;那蝉叫得有“味”,因为在南方,则“非要到郊外或山上才能听得到的”;那雨下得有“味”,因为它比南方的雨下得奇,下得像样;那风刮得有“味”,因为它使故都成了尘沙灰土的世界;那都市闲人侃得有“味”,因为那方言的合辙而美妙,“倒来得正好”。
2.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吧,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感觉到十分的秋意。
揣摩点:从这秋景一景中,你看到了作者怎样的“主观色彩”(情绪)?
提示:这是作者为我们描绘的一幅秋晨生活场景,在“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下,在那秋晨的光影里,作者竟可以泡一碗浓茶,细数叶缝间筛下来的光缕的数目,或静观破壁腰上的牵牛花,显然,这是流露出作者的一份惬意,一份沉醉,这是一种文化人悠静恬适的审美心理。与“皇城人海”相比,于“一椽破屋”独居,显然又具有一种隐士之风,而这隐逸中难免有“孤单”感觉,作者能够自己细细品味这“孤单”的感觉,便是一种最美的“创造”,是一种对社会的洁身自好,静对秋光、秋花,是一种孤芳自赏,而“赏”到的这“十分的秋意”,也不过是淡淡的喜悦和淡淡的哀伤交织的情怀的着落点。
3.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
揣摩点:从这幅“落蕊图”中,你能品味出作者怎样的情感?
提示:对于秋之落叶,在杜甫笔下是“无边落木萧萧下”的壮阔景观,是“秋风扫落叶”的荒凉情景,而在郁达夫笔下,则是静得连人的耳鼻都无从把握,只有通过“一点点极微极柔软的触觉”才感觉出“铺得满地”的落蕊的存在,读之仿佛有亲临其境之感,使人不由得感到景之细腻景之真切,而此景正是作者一种微妙的难以名状的情愫的真实写照,是作者沉醉其中所深藏的孤独、落寞和感伤情怀的自然流露。
4.这秋蝉的嘶叫,在北平可和蟋蟀耗子一样,简直像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
揣摩点:对于这“衰弱的残声”的秋蝉,作者称这为“家虫”为何意?
提示:一方面作者认为秋蝉的残声,是北平的特产,点明在烘托北国秋意中是必不可少的,用到处都能听见它们的啼唱,说明了它是北国悲凉的秋声中的主角,因而称之为“家虫”,另一方面,把秋蝉当作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也暗合了作者的内心对它的喜爱之情,对北国秋声中这一“高音”的情有独钟。
5.在北国秋雨图中,作者特意加入了雨中“都市闲人”的对话,其用意何在?
提示:在一层秋雨过后,两个都市闲人就从故都的秋景中走出来了,眉目已被忽略,但却穿着很厚的青布单衣或夹袄,从他们那“咬着烟管”的举止里,那“缓慢悠闲”的声调中,我们不难品出一个“闲”字来,那是一份闲适,一份潇洒,而从那简短的对话中,便开始了感情和心绪的交流。一个“唉,天可真凉了——”,另一个“一层秋雨一层凉啦”,从彼此的叹答中,使我们感觉到他们已陶醉在彼此说话的腔调和韵味中,陶醉在这种腔调所唤起的有一定社会内容的落寞和感伤中,陶醉在彼此感情契合的雨后之秋的凉意之中。作者正是用这样的京腔京调的社会人物来丰富自然的风物,用这“落寞和感伤”的京味来烘托“清、静、悲凉”的北国秋味。
6.足见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的能特别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
揣摩点:(结合欧阳修《秋声赋》、苏轼《赤壁赋》中秋景的片段描写)作者在后文为什么强调“中国的文人”“与秋的关系特别深”?与其自身有何用意?
提示:“有情趣的人类”,在文中侧重于指文人学士,因其对社会、对人生的感触较深,因而对于天气逐渐变得凄凉,接近寒冬的秋季,这些文人学士总是要进行“悲啼”的。尤其是中国的文人学士们,当在仕途上不得志时,内心多产生失落、凄凉之感。这和暮秋的萧索的景象一样,像欧阳修、苏轼等就是这样的文人,他们面对西风飒飒、草木凋零的秋天,都会引起心潮澎湃,引起“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的共鸣。作者在写古代文人学士,实际也是在表白自己,表白作为一名有着民主进步思想的知识分子,内心多感的“情趣”——深远的忧虑和孤独者冷落之感。作家自己独立于北国的寒秋中,曾经如夏蝉一样高唱过“唤醒民众的醉梦,增进民主的地位,完成民主的革命”的他,由于现实的不得志,虽然隐逸于山水之中,而当面对北国深秋的秋声、秋雨之时,此情此景,能不引起他内心的“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伤感之情吗?
7.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意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
揣摩点:整篇,作者或议论,或抒情,或描写,都展示着一种感伤、忧郁而又清静、闲适的情绪,可却有这样的一个结尾,读后有何感受?
提示:作者这样的收笔,就如同一条舒缓的小溪,经过长久的蓄积后,达到了喷涌而出的飞瀑之势,炽烈的感情如波浪滔滔的万里江河奔涌而出,情感的潮水势不可挡地奔腾而出,作者愿以生命为代价,换得北国之秋的长在。这是何等的眷恋,何等的激情,仿佛我们跟前站立着这位沉醉于故都之秋的率真而感伤的主人公。
(五)运用了恰当的比喻
.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在领略秋的过程中,是不合适的。
品评:秋与名花、美酒,在欣赏角度上有何不同之处?
提示:名花在品味中,只有在半开的含苞欲放时,才使人陶醉,使人欣赏到其朦胧之美;美酒在品味中,只有达到半醉微熏的状态,才会感到酒之香、酒之美,使人陶醉其中。而秋则不然,那种“浑浑沌沌”地只感到一丝清凉,而草木还是绿的,天气还是湿润的,是不能使人陶醉的,只有在飒爽的秋风中,在清凉的秋雨中,在残弱的秋声中,才会真正感到十分的秋意。在秋天,只有草木凋得快,空气来得燥,天色对比度大,才是故都的秋,才是秋具有独特的个性。
2.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
品评:作者认为南国之秋与北国之秋最大的区别在哪个方面?能否用一个字来概括?而上句中的比喻又是从哪个角度入手的呢?
提示:南国之秋与北国之秋的最大区别在于:味。而文中的这四个比喻又是从饮食文化入手,让人从饮食中的“味”去领悟秋之“味”,让人从形象的“味”去品味抽象的“味”。北国之秋就像“白干、馍馍、大蟹、骆驼”,让人感到味烈、味深、味浓、味久,而南国之秋就像“黄酒、稀饭、鲈鱼、黄犬”,让人感到味润、味浅、味淡、味短。用如此丰富生动的意象又令人读后回味悠长,明了于胸。
●知识归纳
本文通过对北平秋色的描绘,赞美了故都的自然风物,抒发了向往、眷恋故都之秋的真情,并流露出忧郁、孤独的心境。的开头和结尾都以北国之秋和江南之秋作对比,表达对北国之秋的向往之情,中间部分从记叙和议论两方面描述故都纷繁多彩的清秋景象。首尾照应,回环往复;中间部分充分展开,酣畅淋漓。同时,作者运用了情景交融的手法,将苦涩的“品味”与生动的景物描写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创造出一种特殊的神韵。
●追踪练习
一、基础知识
(一)选择题
.下面加点字的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A.凋谢(diāo)
潭柘寺(zhè)
一椽(chuán)
落蕊(ruǐ)
B.细腻(nì)
平平仄仄(zē)
椭圆(tuǒ)
歧韵(qí)
c.文钞(chāo)
橄榄(lǎn)
嘶叫(sī)
普陀(tuó)
D.鲈鱼(lú)
鲑珍(xié)
驯鸽(xùn)
譬如(pì)
答案:B
2.下列加点词的释义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秋天的倩影
倩:美好
B.不能自已
已:止,抑制
c.何尝不然
然:对,是
D.回味不永
永:久远
答案:c
3.选出下列词语书写正确的一项()
A.苦涩
屋檐
萧索
落蕊
B.幽远
混钝
落寞
平仄
c.训鸽
细腻
凋谢
意境
D.点缀
颓废
赏玩
蟋摔
答案:A
4.选出运用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
A.这秋蝉的嘶叫,在北平可和蟋蟀耗子一样,简直像是家家户户养在家里的家虫。
B.像橄榄又像鸽蛋似的这枣子颗儿,在小椭圆形的细叶中间,显出淡绿微黄的颜色。
c.北方人念阵字,总老像是层字,平平仄仄起来,这念错的歧韵,倒来得正好。
D.秋之于人,何尝有国别,更何尝有人种阶级的区别呢?
答案:B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A.郁达夫,原名郁文,浙江省富阳县人,现代著名的小说家,散文家。
B.郁达夫早年曾用相当大的精力参加左翼文艺活动。
c.郁达夫的散文以游记著称,情景交融,文笔优美,自成一家。
D.《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是郁达夫的小说,带有浓重的颓废情绪,毫无积极意义。
答案:D
6.下列语序的顺序已被打乱,其中排序正确的一项应为()
①在南方是非要上郊外或山上去才听得到的 ②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
③这秋蝉的嘶叫,在北平可和蟋蟀耗子一样,简直像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
④因为北平处处全长着树,屋子又低,所以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听得见它们的啼唱
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②④①③
D.①③②④
答案:c
(二)课内阅读训练
阅读下文,完成7-10题。
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
。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百天下知秋的,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
7.在文中
处填写正确的一组是()
A.点缀
落叶
触觉
寂寞
B.点缀
落蕊
触觉
遥想
c.装饰
落蕊
感觉
落寞
D.装饰
落叶
感觉
寂寞
答案:B
8.体味画浪线句子表现出来的意境。
答案:这段文字像一片飘浮的白云,作者以明白如话的语言,在娓娓叙述之中,创造了无穷的诗意,这里亦动亦静,有声有色,亦情亦景,字里行间渗透了秋的意味,秋的情调。
9.请指出“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一句的出处和含意。
答案:“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语出《淮南子•说山》“以小明大,见落叶而知岁之将暮”。意即树叶落而预示着秋天的来临。
0.请用一句话概括本段的大意。
答案:主要写了槐树的落蕊及其有关情况。
二、拓展训练
阅读下文,完成11-14题。
报
秋
宗
璞
似乎刚过完春节,什么都还来不及干呢,已是长夏天气,让人懒洋洋的像只猫。一家人夏衣尚未打点好,猛然却见玉簪花那雪白的圆鼓鼓的棒槌,从拥挤着的宽大的绿叶中探出头来。我先是一惊,随即怅然。花一开,没几天便是立秋。以后便是处暑便是白露便是秋分便是寒露,过了霜降,便立冬了。真真的怎么得了!
这花的生命力极强,随便种种,总会活的。不挑地方,不拣土壤,而且特别喜欢背阴处
把阳光让给别人,很是谦让。据说花瓣可以入药。还有人来讨那叶子,要捣烂了治脚气。我说生活上向下比,工作上向上比,算得一种玉簪花精神罢。
我喜欢花,却没有侍弄花的闲情。因有自知之明,不敢邀名花居留,只有时要点草花种种。有一种太阳花又名死不了,开时五色缤纷,杂在草间很好看。种了几次,都不成功。“连死不了都种死了。”我常这样自嘲。
玉簪花却不同,从不要人照料,只管自己蓬勃生长。往后院月洞门小径的两旁,随便移栽了几个嫩芽,次年便有绿叶白花,点缀着夏末秋初的景致。我的房门外有一小块地,原有两行花,现已形成一片,绿油油的,完全遮住了地面。在晨光熹微或暮色朦胧中,一柄柄白花擎起,隐约如绿波上的白帆,不知驶向何方。有些植物的繁茂枝叶中,会藏着一些小活物,吓人一跳。玉簪花下却总是干净的。可能因气味的原故,不容虫豸近身。
花开有十几朵,满院便飘着芳香。不是丁香的幽香,不是桂花的甜香,也不是荷花的那种清香。它的香比较强,似乎有点醒脑的作用。采几朵放在养石子的水盆中,房间里便也飘散着香气,让人减少几分懒洋洋,让人心里警惕着:秋来了。
秋是收获的季节,我却是两手空空。一年、两年过去了,总是在不安和焦虑中。怪谁呢,很难回答。
久居异乡的兄长,业余喜好诗词。前天寄来南宋词人朱敦儒的西江月:
日日深杯酒满,朝朝小圃花开,自歌自舞自开怀,无拘无束无碍。
青史几番春梦,红尘多少奇才,不消计较与安排,领取而今现在。
我把“领取而今现在”一句反复吟哦,觉得这是一种悠然自得的境界。其实不必深杯酒满,不必小圃花开,只在心中领取,便得逍遥。
领取自己那一份,也有品味、把玩、获得的意思。那么,领取秋,领取冬,领取四季,领取生活罢。
1.作者在第一自然段中写到看见玉簪花开,“先是一惊,随即怅然”。
(1)作者为什么吃惊?(不超过8个字)
(2)联系全文看,作者为什么怅然?(不超过10个字)
答案:(1)没几天便是立秋。
(2)收获季节却两手空空。
2.作者在第三自然段中写自己种太阳花的经历,这样写有什么作用?(不超过12个字)
答案:反衬玉簪花生命力之强。
3.作者在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一个自然段中,分别使用了六个“便”字和五个“领取”,这样写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
(1)反复使用“便”字的好处是什么?(不超过26个字)
(2)反复使用“领取”的好处是什么?(不超过26个字)
答案:(1)将一个个节气紧凑地衔接起来,强调时光的飞逝。
(2)层层铺开,逐步扩大,对点明本文主旨起强化作用。
4.下列对的分析和鉴赏,正确的三项是()
A.玉簪花的芳香似乎有点醒脑的作用,可以提醒人们秋的到来,让人减少一些惰性。
B.本文的主旨可概括为主要赞美那种“生活上向下比,工作上向上比”的玉簪花的精神。
c.作者对“领取而今现在”一句的吟哦让人体味到一种悠然自得,面对现实的人生态度。
D.“领取自己那一份”,是劝慰人们要及时把握自己应得的那一份,而不要有非分之想。
E.作者借助比较的手法,巧妙地写出了玉簪花所散发出的与其他几种花不同的芳香。
F.作者把玉簪花的绿叶描写为“绿波”,使人联想到生活的长河,有广阔的空间感和深邃的时间感。
答案: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