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市教育局年的度重点工作总结
20**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全市教育工作者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深入贯彻落实全国、全省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主动适应教育发展新形势,紧密围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新期盼,着力推进教育重点工作任务,有效地促进了全市教育事业优先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
一、主要工作情况
(一)主动适应全国教育发展新形势,对全市教育事业作出了科学规划和安排部署
1、全面梳理了我市教育发展现状。年初,市教育局领导班子调整后,根据教育发展新形势、经济社会发展新要求和人民群众新期盼,认真组织开展了全市教育大调研活动。通过纵向、横向对比分析全市教育发展现状,全面梳理了我市学前教育、义务教育、普通高中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民办教育等各级各类教育所取得的成就、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先进地区差距以及下一步促进我市教育发展的总体思路和政策措施,为制定我市《中长期教育规划纲要》和开创教育改革发展新局面奠定了坚实基础。
2、研究制定了我市《教育规划纲要》。深入学习贯彻全国、全省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国家、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要求,结合我市经济社会及教育发展实际,以建设教育强市和人力资源强市、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为目标,以办学条件标准化和教师素质优良化为突破口,以实施重大教育工程为切入点,研究制定了我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全文约23000字,包括序言、总体战略、主要任务、重点工程、保障措施五部分,其中论证提出了中小学校舍安全和农村中小学“211工程”、学前教育普及提升、中小学办学条件标准化建设、中心城区义务教育学校建设、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示范区创建、教育队伍专业化发展等七项重点工程,初步形成了指导我市未来10年教育改革发展的总体性框架。
3、认真筹备了全市教育工作会议。以制定《教育规划纲要》为契机,围绕着“转方式,调结构,推动教育事业向现代化迈进”这一总要求,确立了“为了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黄河三角洲开发建设”的核心理念、“把以普及为主的外延式发展转变到以提高质量为主的内涵式发展”的整体思路、“优先发展、内涵发展、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的工作方针和“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战略主题。在此基础上,认真筹备了全市教育工作会议。会议将对今后一段时期我市教育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工作方针、总体目标、主要任务、重要举措等作出全面安排部署,将成为我市教育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二)紧密围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做出了积极的教育行业贡献
1、按照市委统一安排部署,组织开展了三大主题实践活动。深入开展了“转方式调结构,加快推进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大讨论活动,深刻查找、解决了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要求、不适应教育改革发展新形势的突出问题;大力开展了以“强素质,铸师魂,争创先进基层党组织,争当优秀共产党员,服务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为主题的“创先争优”活动,进一步提高了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紧迫意识和实践能力;全面开展了“从我做起,走向文明”主题实践活动,并充分利用教育系统师生人员多、文明素养高、与社会广泛联系的优势,在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
2、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关于贯彻落实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的实施意见》,将承担的各项任务落到了实处。市教育局把贯彻落实《实施意见》列入了教育工作的核心任务,成立了主要负责人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制定落实意见,明确责任分工,加强督查考核,将任务完成情况列入对科室综合考核的重要指标内容,实行一票否决,先后印发了专门督查通知6个、督查单25个。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创建、中小学校舍安全改造、农村中小学教学仪器更新、农村中小学“211工程、有关资金争取等各项年度任务均顺利完成。
3、人力资源开发水平进一步提高,为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提供了人才支撑。目前,我市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提高到9.8年,其中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3.5年,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达到14%。全市学前三年毛入园率、义务教育巩固率、高中阶段毛入学率继续保持较高水平。中等职业学校招生8963人,比去年增加882人,创历史最高水平;高等职业学校招生5079人,比去年略有增加。职教在校生规模进一步扩大,中职、高职在校生分别达到22100人、16715人,其中民办中职教育获得较快发展,在校生7231人,占中职在校生32.8%。职教培养质量明显提高,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成人教育进一步发展,从业人员继续教育参与率达到43%。
(三)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新期盼,促进了社会稳定和谐
1、认真做好学校布局规划建设。高度重视解决适龄入学人口急剧膨胀,某些区域出现的入学、入园难问题。中小学和幼儿园标准化建设列入了2010年度市政府为民办10件便民实事并顺利完成。进一步加大了学校、幼儿园布局规划力度,《中心城东城义务教育和幼儿园布局规划》已通过市城乡规划咨询委员会审查,《中心城西城义务教育和幼儿园布局规划》已完成初稿,正在进一步修订完善。印发了《关于科学制定县域幼儿园标准化建设规划的指导意见》,指导各县区对辖区内幼儿园布局规划做了进一步的修改和完善。
2、积极关注弱势群体上学问题。全面落实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落实资金321万元,对2010名幼儿、中小学生进行了救助;落实资金345万元,对被全日制本、专科学校录取的427名城乡低保户家庭子女进行了本科10000元、专科5000元的一次性救助;为1304名贫困大学生办理了助学贷款手续,申请贷款金额711万元。市财政投入600万元,对1487名未升学初、高中毕业生实施了免费专业技能培训。各级财政共拨付免学费资金130万元,为我市中职学校1237名学生免除了2009年秋季学期学费。认真做好大王镇刘集后村学校帮扶工作,完成了价值30万元教学设备安装工作。严格落实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入学政策,中心城区非常住居民人口子女占在校生总数的40%以上。
3、切实解决群众关心热点问题。进一步加强了教育系统党风廉政建设、行风建设和局机关建设,深入开展了“文明高效群众满意的基层站所(服务窗口)”争创活动和社区共驻共建活动。加强招生考试管理,完成了投资近70万元的考务管理与服务平台一期工程建设,顺利完成了普通高考、学业水平考试、自学考试等工作。进一步规范教育收费行为,严格执行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一费制”收费办法和公办高中招收择校生“三限”政策。进一步畅通教育投诉渠道,及时反馈处理市长公开电话、行风热线、信访举报等群众反映问题,群众满意率98%以上。认真做好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的办理工作,满意率100%。举行了2010年度第八次市长市民教育专题对话会,就市民关心的教育规划、教育救助、入园难贵、校园安全等问题进行了答复或解决。高度重视校园安全保卫工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校园安全保卫工作的实施意见》、《加强校园安全稳定二十三条措施》等系列文件,加强了校园安全保卫机制建设,强力推进人防、物防、技防“三防” 建设,全市投入资金7148万元,安装了视频监控4847套,配备专职保安1653人,营造了平安和谐的校园环境。
(四)着力推进教育重点工作任务,进一步提高了教育办学水平和质量
1、进一步完善了经费保障机制。义务教育阶段经费保障机制改革资金全部纳入年度财政预算,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和生均公用经费继续提高。XX区、XX区在提高生均公用经费标准的基础上,统一了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生均公用经费,小学每生每年510元,初中每生每年720元。农村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机制进一步完善,并将其专项资金纳入了年度财政预算。
2、改善了教育办学条件。实施了中小学和幼儿园标准化建设、中小学校舍安全改造、农村中小学“211工程”、农村中小学教学仪器更新等系列工程,极大地改善了教育办学条件。中小学和幼儿园标准化建设工程顺利完成,新建成丽景、科达、锦华三所小学,并于今年9月1日招生办学;加固改造了市第二实验幼儿园,扩建了市海河幼儿园,新建、改扩建了24所农村幼儿园标准化建设项目。中小学校舍安全改造工程已改造校舍54.94万平方米,完成投资5.15亿元。农村中小学“211工程”顺利实施,完成了29个热水热饭项目、8个取暖项目和3个改厕项目。继续实施了农村中小学教学仪器更新工程,已为全市44所农村初级中学和138所农村小学配备了价值726万元的理化生、音体美、计算机等教学设备,完成了整项工程任务的86.4%。
3、加强了教师队伍建设工作。一是加强了教师培训。以“名师、名校(园)长建设工程”、“青年骨干教师重点培养工程”等为重要载体,组织2.8万余名中小学教师参加了以“提升教师素质,为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作贡献”为主题的教师培训活动;组织280名校长参加了小学校长心理健康教育研修班、中小学骨干校长高级研修班、普通高中校长素质教育专题培训班、名校长培训班等系列校长培训活动;组织1000余名教育行政干部和中小学校长、幼儿园园长参加了全国校园安全管理国家级远程专题培训;组织3400名高中教师、2398名初中教师进行了为期11天的全市高中、初中教师远程研修;组织157名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参加了出国、国家级和省级培训,市县教育行政部门及学校有针对性地开展了教师技能提高培训和校本培训。二是加强了教师管理。进一步改革完善了教师管理制度,大力推行按需招考、凡进必考的教师补充机制、教师资格证书制度、教职工岗位聘任制和以素质教育理念为导向的教师考核评价机制。加强师德建设,组织开展了全市第三批师德建设示范学校评估检查工作,对通过检查验收的19所学校(幼儿园)进行了命名表彰。提高了教师待遇,新调整后,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津贴、补贴水平略高于公务员津贴、补贴水平。从2010年1月1日起提高了全市中小学班主任津贴,平均每人每月300元。
4、全面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实施。一是中小学规范化管理得到加强。进一步健全了素质教育工作责任共担机制,落实了教育行政问责制度,对义务教育段25所学校进行了素质教育实施水平督导评估。对群众反映比较集中的区域和学校进行了专项督查。二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得到深入实施。严格课程资源管理,督促各学校开全课程,开足课时,坚决纠正了随意增减课程课时、增加考试次数等现象。加强了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建设,对义务教育地方课程开设、研究性学习活动、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等情况加强了督查。积极开展体育活动,加强了心理健康教育。三是加强了教育科研工作。开展了构建和谐高效课堂、青年教师重点培养、课程实施水平评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高考备考研究、教学示范学校评选、课题研究与指导、教学能手复评、教学论文评选等活动,促进了课程实施水平的提升,推进了我市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实施。四是改革完善了教育评价制度。全面启动了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探索建立以合格率为主要标准的基础教育评价体系和以综合素质评价结果为依据录取新生的普通高中招生制度。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全面实施日常考试无分数评价,严格禁止以考试成绩作为唯一标准评价、奖惩学校、教师和学生。五是实施了规范化学校创建行动计划。以创建规范化学校为抓手,全面提高了学校办学水平,全市总体办学水平已步入全省前列。全市目前共有省级规范化学校38处,占中小学总数的13.15%,高出全省4.73个百分点,列全省第四位。
5、大力推进各类教育协调发展。一是进一步普及提高了学前教育。目前我市3-6岁在园幼儿47911人,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90.2%,基本普及了学前三年教育。从学历结构看,幼儿教师专业学历达标率达78.2%。市级三类以上幼儿园214所,占38.6%,其中省十佳幼儿园6处,省级实验(示范)幼儿园29处,市十佳幼儿园30处,市级一类幼儿园57处。二是进一步促进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义务教育投入基本纳入了公共财政保障范围,生均公用经费标准继续提高,城乡生均公用经费标准差距逐步缩小。基本形成了以政府拨款为主、全方位覆盖的学生资助体系。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入学率、小学毕业生升学率、初中生巩固率、义务教育完成率均为100%。三是普及了高中阶段教育。普及了高中阶段教育,初中毕业生升学率达到99.48%,高出全省平均水平14.06个百分点,位列全省第3位。教育教学质量持续提高,2010年我市普通高考本科录取6518人,录取率42.43%。四是职业教育取得新的成效。高中阶段在校生职普比例达到34.96∶65.04。东营职业学院被列入全国100所国家级骨干高职院校建设计划。市技术学院迁建工程顺利进行,完成了一期工程XX区部分近6万平方米建设项目的主体工程。组织举办了全市中职学校技能大赛,并选派40名中职学生参加了全省职业技能大赛,其中3名学生代表山东省参加了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孙凯同学获得中餐热菜专业一等奖第一名。以市委、市政府名义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职业教育发展的意见》(东发【2010】18号),对全市职业教育发展作出了总体规划。五是成人教育取得新的进展。全市各类职业院校和乡镇中心成人学校共举办各类培训3.7万人次,成人高考共计报考6380人,自考学历教育考试累计报考8989人次,非学历社会证书考试累计报考56760人次。落实全省“百万父母进课堂”家庭教育计划,举办了63场3万多名家长参加的“关注孩子成长”家庭教育系列报告会,充分发挥了家庭教育在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中的重要作用。
6、努力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围绕教育中心工作,坚持正面宣传和舆论安全相结合,加大网络引导力度,为教育工作营造了良好舆论氛围。东营教育信息网发布1000余条重要教育信息,其中被山东省教育厅网站、XX市人民网站采用445条。东营教育电视台采编新闻800余条,制作《教育新闻》120期;举办了1500 名学生参赛的“校园之星”电视大赛并录制播出了“‘校园之星’成长的故事”访谈节目;策划制作了“教育视点”、“快乐成长”、“开心知识园”、“就业零距离”等系列栏目;圆满完成了“两会”期间宣传报道任务及对高考、中考有关政策的解读;对国家、省、市《教育规划纲要》制定情况进行了详细报道和深入解读。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市教育工作虽然取得了明显成绩,但还面临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学前教育投入不足,“入园难、入园贵”问题突出。2009年,全市财政性学前教育经费3069.5亿元,仅占当年财政性教育经费的1.36%。目前,全市公办幼儿园占全部学前教育机构的11.7%(另有38.6%的各类集体办园)。中心城区公办幼儿园仅占中心城区学前教育机构的4.3%。25%的乡镇(街道)未举办中心幼儿园。群众对“入园难、贵”现象反映强烈。
(二)中心城区义务教育学校建设滞后,存在某种程度的“入学难”问题。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学校布局不合理、规划建设相对滞后的矛盾日益显现,部分学校“大班额”、部分区域距离远问题突出,义务教育段“入学难”成为群众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之一,甚至出现家长集体上访现象,影响了社会稳定。
(三)义务教育发展不够均衡。城乡之间、县域之间、校际之间发展不够均衡,尤其是城乡差距仍然较大。2009年,城市和农村学校生均教学设备价值分别为1597元和803元,相差794元;生均公用经费实际支出数分别为2435元和1358元,相差1077元。城乡师资水平差距较大,正副职校长本科学历以上的,分别占82.5%和46.59%;专任教师本科以上学历的,初中分别占88.7%和52.3%,小学分别占42.04%和14.71%。
(四)中小学办学条件不足,音体美设施不达标。根据《山东省普通中小学基本办学条件标准》测算,中小学办学条件投资缺口较大。实验仪器配备达标率较低,体育卫生、艺术教育工作需要的场地、器材设施普遍达不到规定标准,存在停开、少开音体美课现象。
(五)职业教育办学条件差,发展相对滞后。经费投入不足,办学条件较差,职普比例不协调。根据省督导反馈意见,我市城市和地方教育费附加管理使用不规范,用于职业教育的比例一直明显偏低。各中职学校实习实训设备投入严重不足,与省定设置标准相比,实习实训设备和图书投资欠缺3350万元,校舍建筑投资欠缺约4亿元。学校布局分散,规模效益差,不符合我市人口少、适宜集中办学的实际。
三、明年工作安排
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全省、全市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国家、省、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要求,切实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作为保障改善民生的重中之重,进一步增强责任感、紧迫感,进一步明确和突出全市教育工作重点,进一步深化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努力开创我市教育改革发展的新局面。
(一)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开展骨干教师、班主任、校(园)长、教育行政干部和教师全员培训,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健全教师信用记录和守信激励制度。以农村学校教师和紧缺学科教师补充为重点,建立完善教师补充机制和交流机制。严格实施教师准入制度,推行教师聘任制度,完善教师考核评价体系。努力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二)进一步改善教育办学条件。认真贯彻市府第6—51次常务会议精神,按照突出抓好学前教育、义务教育、职业教育、校舍安全等工作要求,加强领导,统一规划,加大投入,大力实施中小学校舍安全改造、农村中小学“211工程”、普惠性幼儿园建设、中心城区义务教育学校建设、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等系列工程,为教育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三)进一步促进教育公平。坚持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把促进公平作为基本导向。科学合理地配置教育资源,大力推进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加快缩小城乡差距和校际差距,促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进一步完善教育救助体系,加大对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家庭经济困难子女、农村留守儿童、残疾儿童等群体的资助力度,切实解决特殊群体孩子的上学问题。规范教育管理,依法落实保障学校、学生和教师的合法权益。
(四)进一步提高教育质量。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注重教育内涵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全面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建立完善以培养学生责任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培养模式和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的素质教育工作推进机制。更新人才培养观念,提升课程实施水平,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完善考试招生制度。更加注重教育科研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对教育教学实践的指导水平和教育决策科学化水平。
(五)进一步加强教育管理。加强教育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行风建设。加大安全隐患排查力度,完善学校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建立健全校园安全保卫长效机制,维护教育系统和谐稳定。严格规范学校办学行为,加大监管查处力度。进一步加强考试招生管理,严格规范教育收费管理。进一步畅通教育投诉渠道,及时反馈处理群众反映问题。积极推行政务公开和校务公开,自觉接受社会监督。深入推进依法治教和依法治校,积极创新和完善教育督导制度和监督问责机制。坚持正面宣传与疏导结合,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教育舆论环境。
(六)进一步推进教育协调发展。实施普惠性幼儿园建设,构建覆盖城乡、布局合理、保障有力、公益普惠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加大对农村学校和城镇薄弱学校扶持力度,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支持鼓励办出特色。加强职业院校基础能力建设,支持东营职业学院建设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大力开展校企合作,提高职教办学水平和效益。健全高等教育办学体系,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加强乡镇成人教育中心学校和社区中心建设,积极构建灵活开放的终身教育体系。发挥公共政策和财政资金导向作用,鼓励出资、捐资办学,满足社会多层次、多样化受教育需求。
第二篇:市教育局工会工作总结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 全面履职依法维权
——XX市教育工会2005年工作总结
2005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重要的一年。今年我们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按照“组织起来,切实维权”的工作方针,从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和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创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紧紧围绕教育改革和教职工队伍的稳定,突出维护教职工合法权益,加强了教职工队伍建设,大力推进学校民主政治建设,加强了工会组织的自身建设,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发挥了积极作用。
一、积极推进教师队伍建设
1、深入开展师德师风教育活动。一是各单位组织教职工学习贯彻《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在教师中开展“十查十看”活动,对存在的师德师风问题,切实加强了整改;二是各单位按照麻教文[2005]4号文件要求,开展了师德教育活动,如三河中心学校、顺河中心学校、宋埠中心学校等单位举办了师德师风报告会,评选表彰师德先进个人;三是暑假期间组织二个师德报告团,赴各单位进行巡回报告,项锦华、刘柏林、徐爱枝等11位优秀教师的先进事迹,使全市近万名教师受到了教育。
2、切实提高教师队伍素质。今年,各基层工会积极开展提高教师业务水平的活动,市女教职工委员会在“三?八”节前后组织女教工开展巾帼教学能手的评选表彰活动。评选表彰了乔建等四十名“巾帼教学能手”,并将赵咏芳等六名“巾帼教学能手”先进事迹制作光盘,发放给各学校进行播放。有效地促进了教师队伍素质的提高。
3、建立健全“三育人”评选表彰机制。年初,我们部署了“三育人”活动。教师节评选表彰80名“三育人”先进个人和11名师德标兵。理工学校张仁飞、宋埠中心学校刘正发、市一中曾利欢被市政府表彰为XX市劳动模范。
4、继续开展“巾帼建功”成才活动。市幼儿园被黄冈市“巾帼建功”活动领导小组授予“巾帼文明示范岗”,实验二小三年级语文组、白果中心学校、顺河中心学校等女工委被XX市“巾帼建功”活动领导小组表彰为“市巾帼文明示范岗”,卢红玲等三人被评为XX市“巾帼建功”先进个人。
二、加强了学校民主建设
1、完善和发展了学校教代会制度。今年我们充分发挥教代会在学校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方面的作用。一是元月初麻教办[2005]3号文件通报表彰了市一中等10个教代会优秀单位和黄金桥中心学校等11个教代会先进单位,有效地促进了学校民主政治建设。二是各校工会组织以维权为己任,为教师说话力事,中驿中心学校工会找镇委书记反映情况,镇委同意每个老师捐款贰佰元压缩到每人捐款100元。
2、继续深化校务公开工作。今年,各校工会积极配合党政搞好校务公开工作,使校务公开在教育系统各级各类学校逐步成为一种制度、成为一种环境、成为一种管理理念。原创文秘材料,尽在文秘知音网络.com网。
3、加大源头参与制度。今年,市教育局以麻教文[2005]2号文件印发了建立行政与工会联席会议制度。各校也纷纷建立起联席会议制度。南湖中心学校印发了实施意见,并召开了第一次党政工联席会议,研究了离退休老师建立工会小组的意见。
三、加强了和谐校园建设
1、开展丰富多彩有特色的活动。“三?八”节各校工会组织女教工开展教学比武、“双文明教工”经验交流、出游等活动。丰富了教工的业余文化生活。黄金桥中心学校组织女教工游览了中南五市。局机关组织女职工游览了张家界,扩大和提升了工会组织的影响。
2、开展创建和谐校园活动。各校落实以师为本,以生为本的要求,广泛开展和谐校园、和谐教育、和谐学校的创建活动,有效地保持了教育的发展和稳定。
3、组织和举办文体美育活动。一是成功地组织了城区学校女子羽毛球赛,14支女子羽毛球队参与了角逐。二是4月22日组队参与了全市文明单位男子乒乓球运动会,局机关代表队夺得全市文明单位冠军。三是组队参加庆“五?一”男子象棋赛,教育代表队夺得全市第三名,实验二小彭志坚夺得全市个人第六名。四是实验一小组队参加全民健身活动,获得市领导的好评。五是组队参加黄冈市第二届体育舞蹈锦标赛,顺河中心学校退休教师姜荣银与幼儿教师配对夺得社交舞、休闲舞3枚金牌;实验二小邹小奥等六岁以上少儿共夺得拉丁舞金牌、银牌、铜牌各2枚。
四、加强了工会自身建设
1、今年我会按照“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职工”的要求,加强了《工会法》等法律法规的学习,4月份我会有名六名工会干部到省教育学院进行培训,提高了工会干部的业务素质。黄金桥中心学校组队代表XX市参加黄冈市创建学习型组织知识竞赛获得优胜奖。
2、加强了工会组织建设。按照省委鄂发[2004]20号文件要求,今年广泛开展了“基层工会建设年”活动,进一步夯实了工会工作基础。
3、抓好民办学校工会组建工作。今年,市教育局、市教育工会联合下发了麻教文[2005]3号文件,要求各民办学校今年都要建立工会组织。四月份我们召开了民办学校组建工会组织的工作会议,民办学校的负责人一致同意今年要建立工会组织。今年下半年,随着工会经费国税代收的实施,还没有建立工会组织的7所民办学校,正在筹备成立工会组织。
4、抓好工会财务工作。今年,我们按照黄工发[2005]20号《关于企事业单位工会经费由国税机关代收的通知》精神,各单位积极做好工会经费由国税代收的调查摸底工作,到期主动申报,缴纳工会经费。同时,各单位工会依法独立管理工会经费,规范工会财务管理。
五、加强了妇女儿童工作
1、组织城区小学参加湖北省小星星绘画、书法、征文作品大赛,共选送作品36件。
2、建立了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对城区学校印发了《家长教育行为规范》的通知,评选表彰了实验一小、实验二小为黄冈市优秀家长学校。陈治榜等6名被评为黄冈市家庭教育先进工作者,程秀文等9名同志被评为黄冈市优秀家长。
3、5月24日邀请武汉大学社会系教授周运清同志给城区学生家长传授家教知识和方法,参听家长1500余名深受启发。
六、切实为教职工办实事
一是元旦、春节期间走访慰问了136名离退休老同志。看望和慰问住院和教工逝世16人次。组织机关143名职工进行了体检。
二是协调处理宋埠女教师郝桂华逝世的遗留问题。慰问中驿杨葵花等单亲女教工。
三是继续开展工会“五小”设施建设。今年,我们加大了督办力度,要求各校把“五小”建设列入学校工作安排,实行工会主席负责制,年终进行总结表彰。这项活动的开展较好地服务了师生员工。据对19个单位的统计,“五小”设施的效益达到285.12万元,安置教师家属682人。
2006年教育工会工作基本思路:
1、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围绕教育改革、创新、发展和稳定,突出抓好五个方面的工作:①健全工会组织,提升工会组织维权能力;②坚持和完善学校教代会制度,推进学校民主政治建设;③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和工会干部队伍建设,提高工会工作水平;④抓好“教工之家”创建活动,努力把工会建成教工之家;⑤抓好教职工的生活福利工作,为教职工办实事;⑥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推动校园精神文明建设,动员和激励全市教职工团结奋进,为办人民满意教育再作贡献。
第三篇:市教育局2010工作总结
2010年,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省教育厅的指导下,XX教育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统筹城乡、“四位一体”科学发展战略,积极推进统筹城乡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全面落实“十大行动计划”,大力实施XX教育一体化、现代化和国际化三大发展战略,教育灾后重建任务全面完成,城乡教育一体化
发展新格局基本确立,教育现代化有序推进,教育国际化水平不断提高。
一、完善“公平均等”的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切实保障和改善教育民生
健全政府教育职责体系,建立和完善公平均等的城乡教育公共服务体系,不断提高教育的公共服务效能。
一是完善义务教育保障机制。全市近100万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全部免除了学杂费、课本费和作业本费,近70万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实现了“零费用”入学。全市的19公办民助类改制学校“回归”公办体制办学,执行同类公办学校招生政策和收费标准。
二是健全特殊群体的帮困助学体系。全市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共9.4万人次;全市近10万名一,二年级中职学生享受国家助学金;接受义务教育的进城务工就业农村劳动者子女18.6万人(其中在中心城区就读的12.9万人);落实藏区“9+3”免费职业教育计划,全市共有21所(占全省总量的1/4)中等职业学校接收“9+3”学生2594人,占全省总数的42%。
三是全力做好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加强与卫生部门的联系,根据不同阶段防控工作的要求,结合学校特点和学生实际,及时采取各种措施,指导各区(市)县、学校开展防控工作,在第一时间与卫生部门和学校共同、及时处理疫情,防制疫情扩散,保护广大师生身体健康和正常教育教学秩序。
四是统筹改善和提高教师待遇。全市899所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绩效工资顺利实施,全市新增财政支出20.35亿元,近7万名义务教育学校在职教职工工资平均增加1.9万元/人.年,4万余名退休教职工退休费平均增加1.6万元/人.年。通过集中建设、政府补贴等方式,建成农村教师住房6293套,全市农村教师住房困难问题基本解决。
五是统筹改善灾区办学条件,灾后重建取得重大胜利。市政府筹集资金48.8亿,通过自建、援建和捐建等方式,全部重建的169所中小学在今年秋季开学前如期交付使用,18万灾区中小学生告别板房进入永久性校舍,灾后重建学校的基础性校园文化建设工作已经如期完成,校园绿化工作将逐步完成,校园特色文化正在建设和完善之中。
二、构建“城乡共享”的优质教育资源满覆盖体系,深入推进城乡教育高水平均衡发展
坚持“全域XX”的理念,构建起了既并行发展又互相补充的优质教育资源全域XX满覆盖体系,有效提升了全域XX的教育质量和均衡发展水平。
一是推进名校城乡共享。组建名校集团,推动名校进工业园区、进灾区、进山区,提升新建学校、农村学校、薄弱学校的发展水平,全市组建名校教育集团115个,其中学前教育26个,小学39个,初中26个,高中24个。中心城区组建学前教育名园集团6个,小学名校集团12个,初中名校集团6个,高中名校集团3个,涵盖39所幼儿园和114所普通中小学。通过领办支持、指导合作、对口帮扶等形式,四、七、九三校教育集团,覆盖了所有20个区(市)县,触角延伸至43所城乡学校,涉及学生8万余人。
二是建立城乡互动联盟。制定并实施《城乡学校互动发展联盟实施方案》,在全市范围全面推进城乡学校 “互动发展联盟”,集成推进教育资源的城乡间流动共享。五个中心城区、高新区与三圈层的8个区(市)县和青白江区签订了互动交流协议,全面启动了互动发展工作。通过城乡教育互动发展,在城乡教育间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良好态势。
三是开展城乡百校结对。在城乡互动发展联盟的基础上,在全市范围内,遴选出137所较好的学校与143所较弱的学校深度结对,中心城区的名校与郊区边缘学校全部结对。结对学校共同制订结对计划,采取“一对一”支援形式或共同体发展模式,形成合作互动的发展团队,共同教研、共同科研、共同培训、共同发展,共享前沿信息、共享教育资源、共享发展成果,辐射优质教育。
四是组织城乡师徒牵手。在全市组织和选拔1932名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骨干教师(包括学科带头人、特级教师、教育专家)与4869名农村教师和一般教师结成师徒,采取师徒“一对一”、一师多徒、名师工作室等多种有效方式,切实提升农村教师专业化水平。温江区、青羊区、锦江区、成华区等成立了32个“名师工作室”,高新区建立了名师与区内薄弱学校教研组结对帮扶制度,63位名师“满覆盖”区内7所薄弱学校的78个教研组或年级组。
五是教育网络全域覆盖。以教育的信息化为基础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城乡共用共享。力争通过3年
努力,让所有独立建制学校拥有校园网,学生计算机生机比达到14:1,学校教师计算机师机比达到3.7:1,教室多媒体系统达到4个班拥有一套,实现 “校校网、班班通、人人会”的教育信息化建设目标。目前,全市生机比为19.6:1,多媒体系统到班比例达到4:1,校园网建设完成比例达到48%,全市接入光纤建设进度约70%。市、区、校三级资源共
建共享交换平台已完成开发任务。
三、完善“城乡一体”的现代教育体系,加快教育现代化步伐
一是农村优质学前教育资源逐步扩大。今年计划修建的51所农村标准化中心幼儿园,将完成56所。全市标准化中心幼儿园总计完成68所。并将以此为骨干,实现农村幼教服务网络满覆盖,促进全市城乡幼儿教育优质发展。
二是“两基”成果进不断巩固提高。2010年,全市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升学率为104.3%;全市初中学龄儿童入学率为99.77%,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阶段学校升学率为93.54%;小学生辍学率为0.07%,初中生辍学率为0.35%;全市义务教育阶段适龄三类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达98.93%。
三是普通高中办学效益显著提高。全市普通高中校均规模由去年的1475人增至1830人,公办学校校均规模首次突破2000人;三类示范校在校生所占比例由去年的80.4%增加至85.68%;高考本科硬上线人数比去年增加10.09%,上线率达42.7%(含艺体),占同龄人口的24.39%,专科上线率达85.2%,占同龄人口的48.65%,600分以上的特优学生占全省近一半。
四是职教攻坚取得阶段性成果。2010年,我市区域内中职招生10.65万人,在校生26.11万人,毕业生就业率为98.96%,对口就业率为79.3%,毕业生双证率达到80%以上;全市职教攻坚经费总投入13.54亿元,其中,争取教育部和省教育厅支持经费近3000万元;34名优秀选手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取得全国一等奖3个、二等奖12个、三等奖6个的历史最好成绩,奖牌数量占全省83%。
五是社区教育体系逐步完善。成立社区大学,初步形成以社区大学为龙头,社区教育学院为支撑,社区教育学校为骨干,社区教学点为延伸的四级社区教育体系,青羊区、武侯区的社区教育示范区、实验区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和辐射,社区教育西部协作会议在我市首次召开,西部社区教育高地的地位初步显现。
六是办学条件显著改善。今年,全市义务教育段193所薄弱学校硬件改造任务将全面完成,进入软件提升阶段。通过实施初中学校提升行动计划,已经提升83所初中学校办学水平。全市小学生均教育技术装备值由过去(2006年)的587元提高到现在的808元,初中由过去的710元提高到现在的1228元;高中由过去的986元提高到现在的1429元。
七是内涵发展的素质教育有效实施。聚焦课堂推动减负提质。从“五个禁止”入手,彻底封杀“疯狂奥数”,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启动“XX市中小学‘内涵发展聚焦课堂’系列展示活动,开展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及课堂教学状况的随机视导。全面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国学经典诵读活动深入开展。建立素质教育监测公布制度,建立和完善学生学业水平质量监测体系。启动市级专项学能监测工作。建立健全中小学校、教师、学生科学的评价制度。
四、建立“全球视野”的教育合作机制,统筹提升XX教育国际化水平
以开放的视野,坚持“引进来走出去”战略,抓住灾后教育重建契机,推进灾区教育与援建省市教育合作,积极推进XX教育与先进地区教育、国际教育的交流与合作,有效提升都教育国际化水平。
一是建立与援建省市的合作机制。灾区与援建省市建立了教师培养培训机制,援建省市为灾区制定了中小学骨干教师“研修项目计划”、资培训协议和支教计划,分期为灾区培训教师和开展支教活动,把先进的教育理念注入灾区教育;上海市与19个区(县)的32所知名学校与都江堰市19个乡镇的51中小学、幼儿园签订对口帮扶协议,福建省教育厅与彭州市教育局、福建17所知名学校与彭州市16所学校签订了“手拉手”对口帮扶协议;都江堰市教育局与上海市教委教究室签定了教研合作协议和职业教育合作协议,建立共同教研科研机制。
二是建立城市间战略合作机制。与英国、法国等国的友好城市签署教育合作备忘录。以共同构建区域性教育高地为目标,在教育发展战略、教育规划、教育政策、课题研究及教育数据库建设等方面,与宁波市、雅安市等开展战略合作,通过整体谋划,战略项目和具体项目合作与交流,积极创新合作体制机制,营造良好的软硬环境,促进区域教育和谐发展,提升区域内教育的竞争力。
三是建立局校(所)间战略合作机制。充分利用和发挥区域内高等院校的资源优势,促进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与四川师范大学签订了教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在教育科研、教师培训、素质教育、大学生实习就业等方面实现优势互补,将有效整合行政部门的资源优势和高校的智力优势,促进高师院校为地方实现教育均衡发展做贡献。与XX大学共建统筹城乡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不断增强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加强统筹城乡教育的决策咨询研究。青羊区依托中央教科所的优势和力量,整体谋划和提升区域教育水平。
四是积极引进境内外优质资源落户。由市政府投资1.8亿元建设,占地260亩,美国梅里塔斯国际教育集团全权办学的乐盟国际学校(XX)今年秋季顺利开学;争取国家汉办支持,特批20名城乡学校骨干教师纳入对外汉语教师资源库。高新区采取引进优质教育资源的办法,引进台湾大地幼儿园、新加坡阿波罗爱儿坊幼儿园等,在区内开办了连锁幼儿园;成华区通过内引外联发展战略,引进北大附小、北大附中等名优资源,成立北大附小英语特色学校和北大附中外语学校,引进美国加州阳光幼儿园入驻龙潭同乐社区,加盟标准化幼儿园。
五、不断创新教育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增强城乡教育交流互动的活力
城乡教育发展的不平衡,根本原因在于体制机制障碍。我我们抓住体制机制这个根本,大胆探索创新,为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制度保障。
一是实施“校区校点”村小管理体制改革,切实提升农村教育水平。通过建设一批农村寄宿制小学或完全小学、与乡镇中心校合并、设立为乡镇中心校校区等方式,彻底消除原有的294所村小。保留的校区与中心校统一排课,统一教学进度和教学活动,办学情况纳入对各区(市)县考核评估范围,其师资由中心校重新调配,并分两年完成轮换、轮训;村小设立为独立建制小学的,力争用两年时间,完善学校教育技术装备配置,使学校达到《XX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育技术装备必备标准》的要求,保证三年内有50%以上教师交流轮换、培训提高和充实补充,学校校长由所属区(市)县的窗口小学派出,其考核评估纳入县域内小学的统一考评。
二是深化“城乡联动”的职业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深入推进职业教育面向市场。探索校企合作新模式,推动公办中等职业学校与企业合作办学;通过税收优惠、鼓励生产性实习等多种方式,在实训基地形成办学、生产一体的实体。组建8大专业职教集团,依托专业和资源优势,完成旅游、汽车、电子、服装等4个公共实训基地建设,形成人才培养的集团优势,加入8个集团职教的企业145家,其中产值上亿的企业达31家,并开展了多个项目培养和订单培养。集团实施“1+1+n”组建方式和“1+1+1”人才培养模式,建立起“以城带乡、城乡互动、城乡一体”的职业教育发展新机制,实现优质职业教育资源的城乡共享。改革公办中等职业教育投入方式,实现公办、民办等职业教育平等共同发展,在全国率先实行中等职业教育券制度,对具有本市户籍的中等职业学校一、二年级在校学生按每人每学年1200元的标准发放中等职业教育券,全市享受中等职业教育券的学生共8.9万人。
三是建立“交流共享”的干部教师管理和使用机制,统筹人才资源的城乡合理流动。统筹建立干部教师流动机制,继续实施中小学校长定期交流轮换制度,每年从城区学校选派1%的教师到农村学校定期服务,建立起了干部教师流动的激励导向机制、经费保障机制、教师培训机制等长效机制;统筹实施 “XX市特岗教师计划”,招募名额从去年的600人扩大到今年的30个学科1938人,实施范围从农村中小学校扩大到了城区(镇)中小学(幼儿园);统筹城乡干部教师的培训培养,为期一年的1081名校长参与的“千名校长大练兵”活动圆满结束,启动169所灾后重建中小学校校长专题培训,选派45名城乡学校骨干校长到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参加“影子培训”,启动“十万教师大比武”活动,三年一轮的6500名市级骨干教师培训顺利进行,成立200人的教师专业发展教师团队,启动建设80所教师发展基地学校建设工作,启动XX大学每年招收培养100名定向免费师范生工作,启动全市教师远程培训平台和网上学习精品资源库建设。
七、大力规范教育收费行为,不断加强行风建设
高度重视治理教育乱收费工作,制定下发《XX市2010年治理教育乱收费工作实施意见》。严格执行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后的各项教育收费政策,严格禁止“一边免费,一边乱收费”。认真研究解决城市义务教育阶段择校高收费问题,对义务教育段择校生实行“两控”,限制高收费。
加强监督检查和舆论监督,严查乱收费行为。在XX人民广播电台“XX面对面—政风行风热线”与听众交流,宣传教育收费政策,解答和处理群众的投诉。安排部署了全市中小学校服务性收费专项清理检查工作,与市物价局、纠风办、财政局等七部门联合开展全市教育收费专项检查。1至11月,共受理群众关于乱收费电话、网络和信访投诉101件,全部进行了认真处理,对情况属实的按照《XX市教育局治理教育乱收费责任追究(暂行)办法》予以责任追究。
2010年,我市在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城乡教育一体化进程、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等方面的举措和成效,受到教育部和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和充分肯定。11月6日,我市被教育部表彰为全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先进集体,并在全国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现场会上作交流发言,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对我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给予了肯定和表扬。原教育部部长周济同志三次深入试验区调研,近日,袁贵仁部长又莅临我市视察指导工作;《教育部简报》、《全国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工作简报》等已七次专题刊发XX教育改革与发展经验;教育部官方网站刊发十一条试验区建设阶段性成果。11月10日,《中国教育报》头版头条以《一体化,全覆盖——XX市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现新跨越》为题对我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了专题报道;12月19日,央视综合频道《新闻调查》以《XX:叫停奥数的背后》为题,对XX教育一体化和教育均衡发展进行了深度报道。重庆、云南、广西、吉林等省市也先后到我市考察学习。
第四篇:市残联重点工作总结
市残联重点工作总结
2015年,在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下,在省残联精心指导和社会各界大力支持下,市残联以加强残疾人事业“两个体系”建设为重点,以改善残疾人民生和保障残疾人权益为目标,不断加强助残服务能力建设,有力地推动了我市残疾人事业稳步向前发展。
一、2015任务完成情况
(一)惠残助残民生工程超额完成贫困残疾人生活救助全面完成。2015年贫困残疾人生活救助计划救助22630名,实际救助24397名,新增了1767名,打卡发放救助资金1772.57万元,完成目标任务108%。贫困残疾人康复救助超额完成。为531名贫困白内障患者实施免费复明手术;组织实施了贫困精神残疾人药费补助,给予4372名贫困精神残疾人每人每年1000元药费补助,共发放补助437.2万元;组织实施贫困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项目,为600名贫困残疾儿童提供了医疗康复训练或适配辅助器具,高标准完成了民生工程任务。
(二)就业服务保障工作稳步推进出台多项惠残政策。先后出台了《市购买基层残疾人就业服务实施意见》、《市“助残就业,同奔小康”千企万人就业创业行动工作实施方案》和《关于加强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规范化建设的实施意见》等多个统筹规划全市残疾人劳动就业的规范化性文件,对全市残疾人就业工作做出制度性安排。加大残疾人就业扶持力度。全市新增就业扶贫基地8个、阳光大棚60个,扶持802名残疾人就业创业,对全市557名自谋职业的残疾人给予社会保险补贴,对安排291名残疾人在公益性岗位就业的用人单位给予补贴。44家福利企业残疾人集中稳定就业843人(其中集中新安置108名),残疾人就业基地吸纳和辐射带动残疾人就业131人,社区基层和公益性岗位残疾人就业463人。强化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对全市残疾人专职委员和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工作人员进行了业务培训。组织农业技术专家对全市88个贫困村的残疾人进行蔬菜种植和越冬农作物管理等系列实用技术培训,今年全市先后开展残疾人技能培训1740余人次。提供基层残疾人就业服务。与市地方税务局、市财政局联合下发了《关于做好市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年审工作的通知》,在市电视台发布残疾人就业年检公告,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残疾人就业年审工作。今年以来,各县、区成功提供残疾人就业、创业服务23人;提供残疾人就业信息资源服务45712人次,其中,首次录入残疾人就业、培训信息37045人次,更新残疾人就业、培训信息8667人次,提供就业服务补助资金总额18.1万元。依法组织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征收。截止目前,全市各级残联、地税部门征收入库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共计1646.01万元,其中,市本级征收入库815.34万元。加强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规范化建设。目前,全市已筹集资金105.7万元,建成残疾人劳动就业服务中心、管理所、服务大厅等就业服务机构。同时,配备了17名具有相应职业资格的工作人员,制定完善了服务机构内部管理制度、服务制度、服务内容、服务流程等,为残疾人就业服务能力逐步提升。
(三)康复服务水平不断提升认真开展创建工作。以创建“全国白内障无障碍县区”和“全省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区工作”为牵引,大力推动全市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积极有效提高康复工作整体水平,促进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目标的早日实现。精心组织实施助残康复项目。为13名聋儿免费安装人工耳蜗并提供康复训练,为13名贫困聋儿免费配戴助听器并提供康复训练;完成了14名残疾儿童肢体矫治手术,分别对106名脑瘫、63名孤独症、130名智障儿童进行了康复训练;为77名装配假肢矫形器的残疾儿童每人补贴5000元;为98名贫困精神病患者提供住院医疗救助,投入资金39.2万元;为249名贫困低视力残疾人适配助视器,提供低视力辅具1321件;全年举办聋儿家长培训班8期,培训聋儿家长350人次。加大康复服务工作创新力度。下发了《市贫困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救助管理办法》,对36名项目外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在全省率先实现全市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训练全面覆盖。不断加强康复服务体系建设,重点开展了辅具技术人员的培训,2015年9月在安徽省首届辅具技能比赛中,取得了三等奖的好成绩。
(四)残疾人文化体育、宣传教育成效明显残疾人文化体育工作成绩突出。下发了《关于开展全市残疾人田径、游泳等运动员选拔工作的通知》,选送优秀运动员参加全国第九届残疾人运动会,在男子田径、举重、女子乒乓球等项目上取得优异成绩。其中,席博获得男子t36级1500米和200米的金牌和银牌、李茂获男子107公斤级举重银牌、聋人乒乓球选手分获女子60级单打、双打第五名。2015年9月,市残联被中国残联、国家体育总局授予“2011—2014全国残疾人体育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在全省第七届特教学校学生文艺汇演中,编排选送的《教师就是我妈妈》获得节目二等奖和创作二等奖。2015年4月,组织选送1名残疾人代表参加全省第二届残疾人读书达人比赛获得三等奖。2015年5月,在省残联举办的“残健携手,共奔小康”演讲比赛中,我市盲人选手陶广军获得了二等奖。残疾人宣传教育工作深入推进。在《日报》开设“扶残助残正能量”专栏。宣传残疾人自强模范、致富能手等先进事迹和扶残助残政策,在全国、省市各大媒体播发宣传稿件110多篇,向省、市有关部门报送信息1143余条,在市残联本级网站刊发信息400余条,组织散发各类宣传资料17000多份。围绕第25次全国助残日活动,以“关注孤独症儿童,走向美好未来”为主题,积极开展送温暖、献爱心活动,全市残联系统走访孤独症患者、特教学校学生300多人次,送去慰问金6万多元;完成了2014“通向明天——交通银行残疾青少年助学计划”,为16名残疾高中生每人发放1000元助学资金;2015年,为符合救助的75名残疾大学生、8名研究生,发放救助资金12万余元。
(五)残疾人权益保障及综合工作扎实开展认真落实开门接访和信访工作周报、月报、敏感时期信访值班和零报告制度。定期召开信访维权工作形势分析会、交流会,出台了《残疾人信访工作实施意见》和《妥善处理残疾人集体上访、群体性事件和非正常上访工作预案》以及相关办法,着重围绕“三个结合”和“五个纳入”做好信访维权工作。一年来,为全市残疾人无偿提供法律援助198人。接待各类来信来访人员和市长热线达188批,共268人次,对残疾人来信来访做到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结果,残疾人信访维权办结率达100%。“一户多残”家庭生活补助金发放按期完成,对2543户“一户多残”家庭实行生活救助,发放救助资金427.2万元;完成了2265名残疾人机动轮椅车燃油补贴发放工作;为7513名符合条件的老年残疾人发放救助金537.75万元;为全市867名居家托养残疾人发放生活补助52万元;为213名残疾人轮椅车子女就学人员进行补助,发放补助资金21.9万元。
(六)基层组织队伍建设全面加强扎实开展助残志愿服务活动。认真贯彻省残联、省文明办等八部门《关于加强志愿者助残工作的实施意见》,先后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助残志愿者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实施青年志愿者助残“阳光行动”的通知》,各级残联成立了青年志愿者服务队,积极开展以“弘扬雷锋精神、关爱他人、美化家园”为主题的“一对一”或“一对多”居家助残活动。截止目前,全市登记助残志愿人数2090名,培训志愿者人数1069人,开展助残服务活动5366次,服务残疾人数2075人,服务项目数123件,结对帮扶户数1244户,志愿者总服务时间53321小时,志愿者年人均服务活动时间25.51小时。加强基层残疾人组织规范化建设。注重残疾人工作者和残疾人专职委员的理论及业务知识的学习培训,恪守“人道、廉洁”的职业道德,认真履行“代表、服务、管理”的职能,全心全意为残疾人服务。各县区、乡镇(街道)配备了1133名残疾人专职委员和助理员,造就了一支思想好、作风硬、能力强、素质高的残疾人工作者队伍,提高了为残疾人服务的能力。
(七)残疾人专项调查任务高标准完成根据省残联的要求,制定下发了《全市残疾人基本服务状况和需求专项调查暨残疾人基础信息核查工作方案》及《关于做好全市残疾人基本服务状况和需求专项调查暨基础信息核查工作通知》,成立了专项调查领导小组,通过专项调查业务培训、系统后台监控纠错、现地检查督导,牢牢把握核查进度、数据质量、验收标准,做到日查、周报、月调度,较好地控制了专项调查的序时进度。截止到2月28日,全市58547名持证残疾人和0-15周岁非持证残疾儿童基础信息入户调查顺利结束,入户调查率达98.71%,数据录入和复录误差率均在0.13%以内,全市专项调查数据3月25日从系统提交全部合格且做到了一次性通过,比省残联规定上报的时间节点整整提前一周,高标准完成了残疾人基础信息核查及基本服务状况和需求专项调查任务。
(八)全省残疾人工作示xx县(区)创建工作有序开展我市xx县、xx区、xx区残联被列入第二批创建全省残疾人工作示xx县(区)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按照创建标准和上级要求抓统领、聚力量,成立了创建全省残疾人工作示xx县(区)领导小组,制定了《市创建全省残疾人工作示xx县(区)实施方案》,形成了“党政统一领导,部门齐抓共管,各方积极参与”的工作机制。创建工作中,要求各创建单位按照创建的标准,一项一项抓落实,一件一件抓督查,一本一本建台帐,确保做到专栏建设有特点、工作开展有亮点、实地检查有看点。2015年8月,“全省创建残疾工作示xx县区交流会”在我市召开,xx区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七位一体”建设被省残联定为会议的唯一观摩点,并在大会上做了经验介绍。目前,三个创建单位全面完成创建各项指标,正准备接收省残联下一步的检查验收。
二、存在的问题及2016年工作打算一年来,通过各级不懈奋斗,全市贫困残疾人的生活、生产状况进一步改善,生存环境更加和谐宽松,社会扶残助残意识进一步增强。但是,按照加快推进残疾人小康进程的总体要求,还存在着社会保障水平不高,残疾人总体生活状况与社会平均水平相比差距较大,残疾人就业和康复服务与残疾人需求不相适应,残疾人组织服务能力和水平有待提高等方面的问题。下一步,我们将以加快推进残疾人小康进程为中心,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残疾人民生,帮助残疾人共享发展成果。一是加大贫困残疾人救助力度。以残疾人共奔小康为目标,以残疾人需求为导向,不断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全面建立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的意见》。继续实施贫困残疾人救助民生工程,对重度残疾人、一户多残、老残一体等特殊困难低保家庭给予重点救助,加大对丧失劳动能力、无固定生活来源的成年重度残疾人救助力度,减少残疾人生活及基本医疗康复等支出,切实缩小残疾人家庭人均收入与社会平均水平的差距。二是进一步加大残疾人就业服务力度。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各级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的规范化建设,确保市、县(区)两级就业服务大厅面向残疾人提供全方位的一站式规范化就业、培训服务。拓宽就业信息渠道,推进残疾人多种形式就业,新增城镇残疾人就业200名,新增农村残疾人就业600人,扶持400名有创业能力的城乡困难残疾人就业和自主创业。三是进一步做好残疾人康复工作。围绕实现残疾人“人人享有基本康复服务”目标,大力推动全市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总结推广残疾人社区康复示xx县(区)培育活动经验,大力推进“康复在社区,服务进家庭”工作。积极有效提高康复工作整体水平,促进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目标的早日实现。四是进一步开展残疾人文化体育生活。积极开展残疾人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促进残疾人公共文化体育服务和社区服务水平的持续提高。积极做好2018年全省残运会在我市举办的各项筹备工作,加强对残疾人运动员的选拔和培训,做到早筹划、早动手、早建设,确保残运会如期高质量举办。五是进一步加强残疾人权益保障工作。认真做好残疾人信访维权工作,健全残疾人信访维权工作机制,倾听残疾人的呼声,努力加强社会与残疾人之间的联系,不断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加大残疾人法律宣传和普法教育力度,确保残疾人学会用法律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大力营造良好的助残环境,积级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六是扎实抓好全省残疾人示xx县(区)创建工作。充分发挥先进示范引领带动作用,扎实开展后续创建申报工作,将xx县、xx县、xx区和xx区纳入示xx县(区)创建行列,力争完成我市残疾人示xx县(区)创建目标任务。
第五篇:市旅游局重点工作总结
市旅游局重点工作总结
2015年,我局紧扣市委、市政府“挺进三十强,再创新辉煌”、建设旅游强市的总目标,以湘赣边区域合作共建为抓手,着力打造“湘赣边生态旅游目的地”;以发展乡村旅游为重点,成功创建“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XX县”;以做实“一体两翼”为目标,全面推动旅游行业品质大提升、产业大转型、服务大提高,产业发展呈现稳步上升的势头。全年接待游客1433.07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46.17亿元,分别增长13%和17%。
一、顶层设计和项目建设绘制旅游新蓝图
(一)规划引领旅游大发展
一是《XX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15-2025)》正式批复实施,确定了全市“一带、两圈、五大组团”的总体空间布局;二是指导乡镇、景区编制出台《小河乡旅游总体规划》、《金刚镇旅游总体规划》、《石霜寺景区修建性详规》等规划;三是积极配合XX市浏阳河文化旅游产业带的规划建设工作,成立了浏阳河文化旅游产业带规划建设领导小组。
(二)产品驱动项目大建设
一是打造生态旅游项目。大围山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西大门下移、栗木桥景区提质、杜鹃花海等项目顺利推进,打响“旅游新方向,中国大围山”品牌。加快浏阳河文化旅游产业带开发步伐,官渡古镇、高坪南车湾、夹洲岛等项目加速推进;二是建设红色旅游项目。胡耀邦故居全面提质,文物资料保护研究中心竣工并投入使用,完成了纪念馆陈列改版、故居本体修葺。秋收起义文家市会师纪念园已完成陈列馆主体工程;三是完善乡村旅游项目。古港梅田湖村推出油菜花节、彩色稻田艺术“吉祥中国娃”和稻草艺术展示活动,年接待游客近20万人次;省五星级乡村旅游区(点)桂园国际度假村完成了欧洲风情小镇建设,增加了户外拓展项目。
(三)配套推动服务大提升
一是道路交通更加便捷。“最美乡村公路”荷文公路如期竣工,西北环线竣工通车,大围山旅游干线公路、张小公路等重大旅游交通项目有序推进;二是标志标牌和旅游厕所更加完善。完成了西北环线、荷文公路等主要旅游干线标识标牌建设。扎实推进旅游厕所新建改建工作,全年新建旅游厕所25个;三是网络通信更加快捷。“智慧浏阳”项目三期工程完成8个wifiap点建设,免费公共wifi已覆盖主要市民活动广场和景区(点);四是电商平台更加广阔。加速推进与省旅游电商平台的合作,现全市有30家旅游企业加入省旅游电商平台。
二、创新营销和区域合作擦亮旅游新名片
(一)以创新为核心,助力节会和营销实现大突破
一是创新旅游节会。推出“春·赏花季”、“夏·清凉季”系列活动,举办油菜花节、杜鹃花节、乡村休闲养生文化节、漂流节、避暑音乐节、登山节、滑雪节等节会,开展周末焰火燃放、湖湘百公里毅行、文庙祭孔音乐暨“开笔礼”展演等活动。二是创新旅游活动。开展“百家旅行社媒体走进浏阳”、大湘东文化旅游经济带大型采访报道和省新闻摄影学会浏阳旅游采风,新华网总网首屏报道《大美中国]湖南浏阳:岭上开遍映山红》。三是创新旅游宣传。浏阳旅游新闻报道登上除夕日湖南日报头版头条;在高铁站、地铁、长永高速天桥广告位投放旅游广告信息,全方位推介浏阳旅游;充分运用网络、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宣传营销;拍摄“赏花季”“清凉季”专题旅游宣传片,印制《浏连忘返》旅游画册,更新出版旅游交通地图、浏阳旅游指南。
(二)以品牌为抓手,助推产品和形象实现大提升
一是组织参加中国旅游商品交易会、湖南省旅游产业博览会,夏布获省旅游商品大赛银奖;二是参加2015年全国首批乡村旅游“千千万万”品牌评选,达浒镇象形村获评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浩博农庄等7家农家乐获评中国乡村旅游金牌农家乐;三是积极参加景区创建,赤马湖风景区成功创建为国家aaa级景区。
(三)以共赢为前提,力促区域和资源实现大融合
一是联合周边10个县(市)签订了“旅游发展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组织湘赣边区域旅行社媒体走进浏阳、重走秋收起义路、湘赣边特色旅游商品展销会等活动。二是积极融入“大湘东文化旅游经济带”,策划推出花炮旅游等特色旅游线路,联合打造区域旅游强势品牌。
三、优化环境和提升品质树立旅游新形象
(一)强化监管,确保安全旅游
一是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在黄金周和各旅游旺季前开展安全大排查,联合相关职能部门开展了4次旅游安全联合检查,排查安全隐患,做到了全年无事故;二是将旅游安全生产纳入目标管理考核重要内容,并作为行业评先评优、文明创建的重要参考和依据。
(二)强化培训,提升服务水平
一是指导旅游协会组织从业人员开展岗位培训;二是组织举办XX市第三届“金牌导游”(优秀讲解员)大赛评选活动;三是参加全省旅游行业监管和执法培训;四是推荐好莱斯酒店创建3星级旅游饭店,推荐蓝天旅行社等4家旅游企业创建XX市文明单位,瑞翔冰雪世界创建XX市文明单位,妙蒸私厨创建XX市文明餐饮单位。
(三)强化整治,净化市场环境
以旅行社、景区、旅游饭店为重点,全年开展“九打九治”、旅游市场综合检查等专项督查整治行动14次,下达各类整改通知书264份,受理和处理各类旅游投诉38起,回复满意率达到100%。
四、学习实践和党建服务适应旅游新常态
(一)建设过硬的领导班子
一是以创建“四好领导班子”为目标,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发挥领导核心作用;二是坚持团结协作。班子成员科学分工,自觉补台不拆台,议事不议人;三是严格落实民主集中制和“三重一大”事项集体决策制度。
(二)严抓勤廉的工作作风
一是严格落实党组党风廉政建设的主体责任和纪检监察组的监督责任,制定了《领导班子成员2015年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分解》;二是组织全体干部职工学xxx省、XX市关于密切联系群众、改进机关作风的规定以及XX市“三个一律”的工作要求等;三是积极推进党务、政务、财务公开。利用浏阳政务网、浏阳旅游网、党务公开栏、信息公示栏、微博等平台及时公开信息,接受群众监督。
(三)开展扎实的党建工作
一是结合旅游工作实际,创新开展“支部建在企业上”的党建示范项目;二是切实做好宣传文章。全年上报各类信息、调研文章400多篇次,省市报刊、电视、电台、网络报道311次;三是认真做好了“党建带三建”工作。调整成立了机关工会、机关妇女小组。建好困难职工档案,组织干部职工体检;关心青年干部成长,引进一名人才,发挥专业人才优势。
尽管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有诸多不足,旅游产业的发展仍然面临大型高品质旅游项目缺乏,旅游服务品质不高,旅游基础设施不完善,创新不够等困难和问题。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更加努力,为浏阳旅游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2015年,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镇企业服务站围绕浏新工组办发〔2015〕5号文件目标任务,以服务至上为理念,齐心协力、扎实工作,确保了各项工作完满完成,现将主要工作情况简要汇报如下:
一、指标完成情况 规模工业完成工业总产值26.3亿元,占任务的98%,同比增长13%;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亿元,占任务的100%,完成工业投资6.5亿元,占任务的100%;同比增长18%。工业招商1.5亿元。
二、开展各类培训活动,满足企业人才需求
人才是新型工业化最为突出的问题,企业要创新、实现信息化需高科技人才,效益要提升需高层次管理人才,然而我镇企业中具备这些人才极少。企业办以培训为着力点,积极组织企业参加省、市培训,同时,组织企业开展形式多样的培训活动,全年组织企业负责人、高层管理人员、企业员工培训12场次,培训人员1200人次。
三、纳贤助企,充实企业专业人才
企业发展离不开人才,人才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当今,科学技术高速发展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加上企业规模逐步扩大,企业需快速增加员工数量,更需引进高层次人才,依靠培训现有员工已无法满足企业的人才需求。今年,企业办引导企业开展各种招聘,庆泰公司通过自己的招聘热线,引进各类人才10人,填补了企业人才需求。同时,企业办积极组织企业参加XX市“揽万名英才,助浏阳腾飞”工业企业人才引进活动,出口花炮厂、义学鞭炮烟花厂、中洲烟花有限公司引进高层次人才4名。
四、建立健全服务体系,快速化解企业经济发展中矛盾
一是做好各种文件的上传下达,当好调查员、组织员、申报员。积极参加中小企业服务组织各项活动,引导帮助企业申报各种项目。二是继续运营由镇党委书记任顾问、镇长任组长的服务企业直通车,发挥企业家俱乐部品牌效应,以服务热线、网上服务等多种渠道,传递企业服务信息;以限时办结、强化监督、联合审批、金牌服务、联席办公、阳光运行等多项措施,提高办事效率,服务企业直通车运营服务效果明显。今年,企业办组织服务企业直通车、企业家俱乐部开展了银企对接、人才培训、经验交流等多项活动,通过对接长沙银行,为企业授信1亿元;成功举办萍、浏、醴企业文化节,促进了边贸文化的共同发展;为非公企业解决矛盾纠纷50余起,较为突出的有:义学鞭炮烟花厂与大瑶镇村民土地纠纷;余湾引线工区与村民的土地纠纷,XX市金庒鞭炮烟花厂股东内部纠纷,为企业发展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
五、健全统计机构,信息上报及时准确
统计工作是上级了解企业生产发展的重要途径,为进一步掌握企业发展状况,我镇党委、政府下达金政发【2015】54号文件成立镇统计工作领导小组,明确领导、安排专人负责统计工作,并建立了企业统计网络,统计工作有条絮,达到了及时、准确的效果。按要求每月上报信息,按季上报统计分析,为上级了解企业发展状况和经济运行情况当好参谋。
六、争先创优,各项工作齐头并进。
1、统计工作进一步争取领导重视,建立健全了统计机构,及时完成了各项统计报表及1%全国人口抽样调查工作,在统计规范公目标管理验收中评为一类乡镇。
2、科技、科普工作。加大了对科技创新宣传力度,鼓励企业加大科技投入,举办各种科普培训5次,科技下乡1次,科普大篷车进校园1次,认真筹备,精心组织了相关站办所在集镇人口密集地展开了集中宣传;召开了“科技成就梦想、拥抱智慧生活大讲堂”科普课堂;在市科协的大力支持下,使得我镇科普知识融入了美丽屋场何家大屋。全镇上下形成了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浓厚氛围,并获得XX市科普工作先进单位。
3、其他工作,积极完成党委政府交给的各项任务,联村、环境卫生、计划生育以及医保、社保等工作都能够积极投入到其中去,并能够按时按量完成。
十、规化和工作思路
我镇新型工业化应围绕“百亿产值乡镇、亿元税收乡镇、十亿元企业”的目标,着力提升烟花爆竹传统产业,引领企业走转型升级之路:引导现有烟花企业加快升级改造步伐,不断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增强产品市场竞争力;依托现有出口企业,大力发展对外贸易,继续加大合并重组步伐,力争打造两家十亿烟花企业;在南川河金市社区段河边,打造一个皮鞋制造产业基地,通过招商引资,在规模、技术方面带动本地皮鞋企业发展,促其改造升级;加大高新技术企业湖南金马新材料有限公司科技创新力度,大力开发硅微粉系列产品,积极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大力推进高新技术成果转化,推动高新技术新兴产业特色化、特色产业高新化,使湖南金马新材料有限公司成为企业又一领头雁;利用丰富的煤碳矿产资源,加大原石灰冲煤矿技术改造,提高开采技术,降低开采成本,促进企业提升。力争通过以上举措,实现“百亿产值乡镇、亿元税收乡镇,产值十亿元企业”的工作目标。
2015年,我局紧扣市委、市政府“挺进三十强,再创新辉煌”、建设旅游强市的总目标,以湘赣边区域合作共建为抓手,着力打造“湘赣边生态旅游目的地”;以发展乡村旅游为重点,成功创建“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XX县”;以做实“一体两翼”为目标,全面推动旅游行业品质大提升、产业大转型、服务大提高,产业发展呈现稳步上升的势头。全年接待游客1433.07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46.17亿元,分别增长13%和17%。
一、顶层设计和项目建设绘制旅游新蓝图
(一)规划引领旅游大发展
一是《XX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15-2025)》正式批复实施,确定了全市“一带、两圈、五大组团”的总体空间布局;二是指导乡镇、景区编制出台《小河乡旅游总体规划》、《金刚镇旅游总体规划》、《石霜寺景区修建性详规》等规划;三是积极配合XX市浏阳河文化旅游产业带的规划建设工作,成立了浏阳河文化旅游产业带规划建设领导小组。
(二)产品驱动项目大建设
一是打造生态旅游项目。大围山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西大门下移、栗木桥景区提质、杜鹃花海等项目顺利推进,打响“旅游新方向,中国大围山”品牌。加快浏阳河文化旅游产业带开发步伐,官渡古镇、高坪南车湾、夹洲岛等项目加速推进;二是建设红色旅游项目。胡耀邦故居全面提质,文物资料保护研究中心竣工并投入使用,完成了纪念馆陈列改版、故居本体修葺。秋收起义文家市会师纪念园已完成陈列馆主体工程;三是完善乡村旅游项目。古港梅田湖村推出油菜花节、彩色稻田艺术“吉祥中国娃”和稻草艺术展示活动,年接待游客近20万人次;省五星级乡村旅游区(点)桂园国际度假村完成了欧洲风情小镇建设,增加了户外拓展项目。
(三)配套推动服务大提升
一是道路交通更加便捷。“最美乡村公路”荷文公路如期竣工,西北环线竣工通车,大围山旅游干线公路、张小公路等重大旅游交通项目有序推进;二是标志标牌和旅游厕所更加完善。完成了西北环线、荷文公路等主要旅游干线标识标牌建设。扎实推进旅游厕所新建改建工作,全年新建旅游厕所25个;三是网络通信更加快捷。“智慧浏阳”项目三期工程完成8个wifiap点建设,免费公共wifi已覆盖主要市民活动广场和景区(点);四是电商平台更加广阔。加速推进与省旅游电商平台的合作,现全市有30家旅游企业加入省旅游电商平台。
二、创新营销和区域合作擦亮旅游新名片
(一)以创新为核心,助力节会和营销实现大突破
一是创新旅游节会。推出“春·赏花季”、“夏·清凉季”系列活动,举办油菜花节、杜鹃花节、乡村休闲养生文化节、漂流节、避暑音乐节、登山节、滑雪节等节会,开展周末焰火燃放、湖湘百公里毅行、文庙祭孔音乐暨“开笔礼”展演等活动。二是创新旅游活动。开展“百家旅行社媒体走进浏阳”、大湘东文化旅游经济带大型采访报道和省新闻摄影学会浏阳旅游采风,新华网总网首屏报道《大美中国]湖南浏阳:岭上开遍映山红》。三是创新旅游宣传。浏阳旅游新闻报道登上除夕日湖南日报头版头条;在高铁站、地铁、长永高速天桥广告位投放旅游广告信息,全方位推介浏阳旅游;充分运用网络、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宣传营销;拍摄“赏花季”“清凉季”专题旅游宣传片,印制《浏连忘返》旅游画册,更新出版旅游交通地图、浏阳旅游指南。
(二)以品牌为抓手,助推产品和形象实现大提升
一是组织参加中国旅游商品交易会、湖南省旅游产业博览会,夏布获省旅游商品大赛银奖;二是参加2015年全国首批乡村旅游“千千万万”品牌评选,达浒镇象形村获评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浩博农庄等7家农家乐获评中国乡村旅游金牌农家乐;三是积极参加景区创建,赤马湖风景区成功创建为国家aaa级景区。
(三)以共赢为前提,力促区域和资源实现大融合
一是联合周边10个县(市)签订了“旅游发展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组织湘赣边区域旅行社媒体走进浏阳、重走秋收起义路、湘赣边特色旅游商品展销会等活动。二是积极融入“大湘东文化旅游经济带”,策划推出花炮旅游等特色旅游线路,联合打造区域旅游强势品牌。
三、优化环境和提升品质树立旅游新形象
(一)强化监管,确保安全旅游
一是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在黄金周和各旅游旺季前开展安全大排查,联合相关职能部门开展了4次旅游安全联合检查,排查安全隐患,做到了全年无事故;二是将旅游安全生产纳入目标管理考核重要内容,并作为行业评先评优、文明创建的重要参考和依据。
(二)强化培训,提升服务水平
一是指导旅游协会组织从业人员开展岗位培训;二是组织举办XX市第三届“金牌导游”(优秀讲解员)大赛评选活动;三是参加全省旅游行业监管和执法培训;四是推荐好莱斯酒店创建3星级旅游饭店,推荐蓝天旅行社等4家旅游企业创建XX市文明单位,瑞翔冰雪世界创建XX市文明单位,妙蒸私厨创建XX市文明餐饮单位。
(三)强化整治,净化市场环境
以旅行社、景区、旅游饭店为重点,全年开展“九打九治”、旅游市场综合检查等专项督查整治行动14次,下达各类整改通知书264份,受理和处理各类旅游投诉38起,回复满意率达到100%。
四、学习实践和党建服务适应旅游新常态
(一)建设过硬的领导班子
一是以创建“四好领导班子”为目标,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发挥领导核心作用;二是坚持团结协作。班子成员科学分工,自觉补台不拆台,议事不议人;三是严格落实民主集中制和“三重一大”事项集体决策制度。
(二)严抓勤廉的工作作风
一是严格落实党组党风廉政建设的主体责任和纪检监察组的监督责任,制定了《领导班子成员2015年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分解》;二是组织全体干部职工学xxx省、XX市关于密切联系群众、改进机关作风的规定以及XX市“三个一律”的工作要求等;三是积极推进党务、政务、财务公开。利用浏阳政务网、浏阳旅游网、党务公开栏、信息公示栏、微博等平台及时公开信息,接受群众监督。
(三)开展扎实的党建工作
一是结合旅游工作实际,创新开展“支部建在企业上”的党建示范项目;二是切实做好宣传文章。全年上报各类信息、调研文章400多篇次,省市报刊、电视、电台、网络报道311次;三是认真做好了“党建带三建”工作。调整成立了机关工会、机关妇女小组。建好困难职工档案,组织干部职工体检;关心青年干部成长,引进一名人才,发挥专业人才优势。
尽管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有诸多不足,旅游产业的发展仍然面临大型高品质旅游项目缺乏,旅游服务品质不高,旅游基础设施不完善,创新不够等困难和问题。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更加努力,为浏阳旅游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今年以来,县发改委认真学习贯彻中央和省市县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积极开展“三严三实”和“一创双优”活动,以项目建设为抓手,履行职责,优化作风,积极推进各项工作。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经常性、常态化开展项目谋划工作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稳增长、强实体、控风险等方面的政策及国家、省、市发展改革工作座谈会会议、《XX市2015年项目谋划方案》精神,我县制定了《XX县2015年项目谋划方案》(清政办〔2015〕43号),及时启动项目谋划工作。县发改委牵头抓总,指导各单位坚持日常谋划项目和集中谋划项目相结合,谋划新开工项目和入库项目相结合,围绕工业、农林水利、现代服务业、城建、高新技术、商贸物流、文化旅游、教育、卫生、民政、交通、能源、节能环保等领域,按照“跳起来摘桃子”的思路,适度超前谋划项目,开展项目论证、评估、包装工作,把项目包装到可研报告、商业计划书等相应深度,达到“对上可申报、对外可招商、对内能实施”的标准。2015年谋划项目159个,总投资281.85亿元;经市发改委认定入市项目库39个,总投资102.88亿元。
经市重点办初步筛选,上报XX县2016年省定重点项目13个,概算投资142亿元,2016年计划投资34.6亿元。上报2016年市定重点项目43个,总投资207.7亿元,2015计划投资66.7亿元。
二、依法依规进行项目审批、核准、备案
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就办理事项所需要的材料、办理程序、办理时限等上墙公开,印发《项目办理明白卡》,发放服务对象。落实首问负责、一次性告知、限时办结等制度,提供优质高效服务,方便社会各界监督。对于项目单位呈报的材料,当天受理,当天审核。按照管理权限,属于县发改委办理的,只要符合规定、材料齐全,随到随办,当天办结;属于上级发改部门办理的,只要要件齐备,当天呈报,并跟踪对接,争取尽快获批。截至目前,县发改委办理项目审批21项,企业投资项目备案112项。呈报上级发改部门审批的事项27项。
三、积极争取上级投资项目
2015年,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和投资方向,有针对性的申报上级投资项目,积极与上级发改部门沟通联系和衔接汇报,目前已争取到位千亿斤粮食工程、节水灌溉增效示范项目、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2014年公共租赁住房乾坤新居配套基础设施工程(统筹小区红线内外)、兴园小区配套基础设施项目、越秀国际小区棚户区改造相关市政基础设施项目、孙庄村棚户区相关市政基础设施项目、五眼井棚户区改造相关市政基础设施项目(小区红线外)、南永固村棚户区改造相关市政基础设施项目(小区红线外)、河南双虎家居有限公司年产20万件套板木家具项目、燃煤锅炉节能改造综合提升项目等上级投资项目30个,到位上级资金2.32亿元。对于政府投资项目,县发改委加强协调指导,规范项目监管,在项目审批申报、初步设计编制、实施建设、工程验收等各环节上,严格把关,督促项目顺利推进,尽快投产投用,尽快发挥效益。
积极谋划申报专项建设基金项目,与上级发改部门搞好对接,第二批争取专项建设基金XX县固城水厂项目,已获批,到位资本金贷款2200万元;第三、四批申报专项建设基金项目共有3个,分别为孙庄村城中村项目、河南龙丰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农副产品现代物流项目和五眼井棚户区改造项目;第五批专项建设基金项目正在积极谋划储备。
四、强力督导重点项目建设
为推动重点项目早建设、早投产、早见效,促进清丰科学发展、务实发展和赶超发展,由发改委牵头起草,今年我县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完善重点项目周调度例会制度的通知》(清办文〔2014〕7号),完善了周调度例会制度。至目前,已召开周调度会28次,研究议题166项,解决项目问题322个,有效推动了项目建设。
40个省市重点项目概算投资192.3亿元,年计划投资72.9亿元,预计完成投资108.3亿元,占年计划的149%;其中:工业项目19个,年计划投资35亿元,预计完成投资54.9亿元,占年计划的157%。XX市汇鑫食品包装有限公司彩印包装项目、河南宏康钢结构有限公司钢结构加工项目、全友家私清丰公司中部工业园项目、河南双虎家居公司清丰产业园项目、XX市金太阳实业有限公司实木地板项目、河南大汉食品有限公司调味品火锅底料项目、XX市美松爱家家具有限公司松木家具项目、濮阳民安人防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清丰分公司防盗门项目、河南龙丰实业股份有限公司食用菌及紫薯功能食品项目、XX市中石集团工业园项目、XX县绿海圆梦农业有限公司现代农业观光园项目、XX县固城万亩生态园项目、XX县阳子现代农业示范园项目、XX县公租房项目、XX县产业集聚区路网建设项目、XX县地热资源综合利用项目、XX县清洁能源替代工程项目、XX市汽车客运总站项目、清丰亿洲实业发展有限公司亿洲城市广场项目等19个项目竣工,其中工业建成投产项目10个。
五、组织实施千亿斤粮食工程项目和节水灌溉增效示范项目建设 2014千亿斤粮食工程项目,总投资1774万元,建设规模1.2万亩,位于阳邵乡,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打井、渠道、地埋管、排水工程、田间道路及桥涵、电力配套等。已建成投用。
2014节水灌溉增效示范项目,总投资1067万元,建设节水灌溉面积9108亩。建设内容:新打、维修机井配套、铺设输水管道、安装滴灌设施、铺设高、低压线路,新建维修桥涵、疏浚排水沟渠等。已建成投用。
2015千亿斤粮食工程项目,已开工建设,总投资3697万元,涉及固城乡北固城、北街、杜家洼等15个行政村,新建高产稳产田2.6104万亩。目前已完成总进度的22%。
2015节水灌溉增效示范项目,总投资1432万元,涉及阳邵范石一村、范石二村、大屯乡雷家、南召市共十个行政村,新建节水面积1.4万亩。目前已全部完工。
六、服务推进产业集聚区建设
根据产业集聚区规划布局及主导产业定位,认真谋划工业项目、基础设施项目、物流等配套服务项目。按照国家产业政策和我县主导产业定位,及时办理项目立项工作。积极与市发改委、县产业集聚区沟通协调,服务好观摩迎检活动。根据县委县政府安排我委抽调2名骨干工作人员入住企业服务中心,使其为企业更好的提供便利服务。
七、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我委按照8月份全县服务业大会的统一部署,对现代物流、金融、文化旅游、信息服务、健康养老、商贸服务、都市农业等七大领域,按照目标,梳理工作台账,加大工作力度,切实推进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对在建项目,要强化督导,力促尽快建成投用。对具备开工条件的项目,要做好服务,创造环境,督促其要尽快开工;对已开工建设的要搞好对接服务,确保项目顺利推进。至目前,我县共谋划实施服务业项目32个,概算投资64亿元。其中已开工项目14个,签约推进项目12个,在谈项目6个。
八、加强诚信体系建设
积极开展企业诚信示范创建活动。紧紧围绕诚信清丰、文明清丰建设,坚持政府推动、企业自愿、社会参与、典型引领原则,以诚信承诺为切入,以创建活动为抓手,以褒扬诚信为导向,深入开展企业诚信承诺、示范创建活动,通过褒扬诚信、示范带动,促进全县企业诚信意识大幅提升,信用建设和管理能力全面加强,企业诚实守信新形象基本树立。经过人行推荐、第三方出具综合诚信报告、发改委审核等程序,筛选出我县华中药业有限公司、河南金正石油电器有限公司、等九家企业法人信誉状况好的企业,积极呈报河南省诚信承诺企业。筛选河南龙丰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呈报为河南省诚信示范企业。
九、加强节能减排工作
为深入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广泛宣传生态文明主流价值观,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我县积极组织开展了全县节能宣传月活动。以“节能有道节俭养德”为主题,以生态文化建设为主线,以动员社会各界参与节能降碳为重点,普及生态文明理念和知识,形成崇尚节约节能、绿色消费与低碳环保的社会风尚,推动形成绿色化生产生活方式。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各种宣传形式,广泛动员全社会参与节能降碳。充分发挥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优势,积极运用网络、微信、微博、短信等新兴媒体加大宣传力度,激发了全社会参与节能减排热情。2015年年初XX市政府下达我县单位gdp能耗下降2%的节能目标,预计我县2015单位gdp能耗下降3.5%,超额完成节能目标。
十、组织实施编制XX县“十三五”规划
“十三五”规划编制专家组莅临我县进行了调研,召开了有关县直部门座谈会,完成了XX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征求意见稿),并将XX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征求意见稿下发到各位县领导、各县直部门、各乡镇征求意见,正在修改。